传统村落保护范文

2024-08-09

传统村落保护范文(精选12篇)

传统村落保护 第1篇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聚居集合, 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时空单元和系统。中国传统村落由于地域、气候、社会、文化的差异性, 构成各具特色的聚落形态, 并在其内部形成相对封闭且内向性的世界观和人文观。

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 这种时空与文化的距离感被缩减, 现代空间理论打破原有的乡野聚落空间秩序, 传统村落的特征性和差异性逐渐被后工业文明的标准程式破坏或取代。

边界空间保护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村落整体系统的维护。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是诸多要素结合的过程, 看似偶发形成的风格, 其实都是各种因素与人类技艺经过周密繁衍后产生的结果[1]。数百年的传承和洗礼, 传统村落内部不仅具有统一的形态风貌, 更具有一致的性格与文化, 并随时间持续地、自然地发展着 (图1) 。边界空间的完整对于维护传统村落的整体性及内部有机性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 边界空间保护可以抵御外界环境变化对传统村落造成的影响。例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 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及大城市周边的传统村落首先受到冲击, 村落的外围空间不断被新建筑突破侵入, 界面破损, 进而逐渐被城市化侵蚀 (图2) 。另外新建道桥、旅游开发、开山拓荒等发展政策引起的自然环境与人流因素变化都会引发边界空间的改变, 进而造成传统村落内部的破坏。

图1充满田园风光的传统村落风貌 (江西婺源某村落)

此外, 虽然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已经开始有序保护, 部分村落已制定保护规划, 但目前大部分保护规划按照传统保护区进行划分[2], 这种中心向外层层弱化的保护理念导致核心区的保护最为关键, 而边界空间往往因为距离核心区最远而缺乏保护, 年久失修进而坍塌破落, 成为危房或被划定为可拆除类。在经济破坏和保护理念薄弱的双重冲击下, 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田野中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的和谐景观即将消失殆尽。

关注传统村落边界空间, 因为边界空间与传统村落的同源性可强化村落在信息、文化及形态方面的稳定性;同时, 边界空间作为与外界环境的分界点, 是保护村落不受外来因素破坏的区域。本文期望通过边界空间的重视和保护, 在形态、文化、景观及感受等几个方面对村落的整体保护提供支持, 完善保护体系与保护理念。

2 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分类

村落可通过模糊的或明显的边界来限定[3], 根据传统村落最初外界环境的不同, 本文将传统村落的边界界面划分为三种形式:

开放渗透型:即传统村落边界外侧为完全自然空间。指传统村落与自然山水或地势地貌相接壤, 村落受自然元素包围隐于山林之中, 耕作区域不与村落相邻, 一般由一条通路连接外界。这种传统村落一般位置偏远, 经济落后, 受城市化冲击较小;或者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 如悬崖峭壁或岛屿激流, 传统村落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城市化进程无法抵达, 从而较好地保存了传统形态和文化 (图3) 。

半开敞互为补给型:即传统村落边界外侧为半自然空间。指与村落相邻空间为人工开凿的水塘、河道、生产性农田或种植林区等一系列经过改造的自然环境空间。这种情况下, 边界空间的众多元素具有风水导向、交通运输、生产生活、防火防灾等功能, 这些元素作为媒介不断与村落和外界发生双向互动。整个边界区域如同一层过渡空间, 将传统村落与自然界联系起来, 使村落虽然没有明确的界线, 却也有内外的区别 (图4) 。

内向封闭型:即传统村落边界为全人工界面, 由城墙、院墙、碉楼等建筑或构筑物组成。这种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村落边界及入口位置, 防御能力强 (图5) 。

受中国农耕经济影响, 传统村落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 村落与生产性农田相连, 故而第二种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同时由于第一种村落的地理位置影响及第三种村落的自我防御性, 目前最容易遭受破坏的也是第二种类型。

3 边界空间的功能

3.1 边界的象征与标识

传统村落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群, 但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人们通过了解周围的地形、水源等条件, 设想构思着传统村落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村落自古在建造选址中就有仿生象形理论, 比如宏村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 东莞塘尾村以鱼塘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 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村落和千亩良田, 肇庆高要黎槎村按照八卦阵布局, 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此外还存在以城墙为界的“军事性”传统村落如深圳大鹏所城、饶平大埕所城, “城堡式”传统村落如陕北姜氏庄园、山西王家大院, 以及“府第式”民居村落如潮州许附马府等等。

此类传统村落的边界空间可以体现我国传统风水理论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通过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调整逐渐稳定并存续下去。它们或具有仿生、象形、象征的图案形式;或其边界形态可以构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最主要特征, 如拓扑式、向心、直线形态等;或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形态特色, 如圆形、方形、聚合、发散等, 均为传统村落整体形态特征的重要表现。这些边界空间不仅以典型形态作为标示和特征为人们所记忆, 其形态背后的寓意还代表了古代建造者对村落及后人的殷切期望, 是村落文化及精神的象征。

图3隐于黄土高原中的传统村落 (陕北姜氏庄园)

图4以水塘围合的传统村落 (广东肇庆黎槎村)

3.2 边界的统一与协调

源于本土的古老文明和生活方式体现着村落的个性和独创性, 村落形态和风俗上的差异性更突出了传统村落的多样性。与此同时, 传统村落内部的社会性、家庭制度给村落带来联系性, 构成空间体系化, 形成统一的肌理和聚落。这种一致性和秩序性是传统村落空间所共有的东西, 不会因为所处外围空间而改变, 相反, 边界空间的存留更有利于认识传统村落并保持传统风貌。

人们可通过边界空间的变化趋势了解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律及规模大小, 可通过界面空间的屋檐式样、山墙形状、技术风格、外部色彩等村落形态的特征性感受村落。这些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及历史特征的形态符号可在人们对村落解读过程中激发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记忆, 将物质信息叠加于视觉感知中, 加深村落传统元素的标识作用[4]。

边界空间是村落“内部”与“外部”的分界区域。犹如建筑中的玄关空间一样, 边界空间在传统村落也可起到引入、过渡、协调的作用, 这虽然是比较抽象的空间, 但人们可在通过边界区域时逐渐剥离城市模式, 了解传统村落的生产劳动及生活状态, 融入传统村落本身。生动完整的边界空间能够让村落与周围环境更好的协调, 增加传统村落价值, 使村民在情感上更容易对村落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也让游客增加对传统村落的感受和体验 (图6) 。

3.3 边界的抵御与限制

凯文•林奇对边界作这样的描述:“边界是两个部分的界线, 是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5]。传统村落与自然界就是这两个部分, 而边界空间就是区别两者的参照。它同时对内部村落和外部环境双向发生作用, 对内可以抵御城市化的侵入, 对外可以抑制村落的盲目扩张。

边界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外向界面, 是第一层受破坏的区域, 随着界面破损, 大量城市建筑将对传统村落进行渗透。这种破坏源自生产力进步以及技术的革新。古时村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变迁, 如今依靠现代拆装技术若干月就可完成。在工业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传统村落的界面变得脆弱无比。刻意强化边界空间的这种区分性作用, 是为了打断目前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村落快速侵蚀的节奏, 给村落保护留以更充分的时间。

另一方面, 边界空间除了保护外界环境对传统村落的侵蚀,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传统村落自身的盲目发展。传统村落具有小巧的肌理与尺度, 但在技术革命之后, 这些原则容易被忽略。村民渴望改善居住条件而随意加建改造, 希望获得更多补偿而肆意占地为宅, 这种缺乏保护意识并且迅速滥造施工的状况, 可轻易突破传统村落的原有界面和发展格局, 由内向外破坏传统村落。对边界空间的圈定和隔断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乱改乱建情况下传统村落的肆意扩张。

传统村落的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改变, 新建建筑与传统民居在建筑风格和形态尺度上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在村民保护意识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按照一定肌理结构和风貌特征进行村落发展前, 对原有村落范围进行严格划定, 是对传统村落原有形态的一种维护, 它不等同于阻止传统村落发展, 而是对整体形态进行控制。

4 边界空间保护原则

4.1 界面的连续性

在众多传统村落调研中, 我们发现外围具有城墙、院墙等围合物或河流水系等阻隔因素的传统村落受到的城市化破坏程度较小, 外围局部具有遮挡物或边界特征的村落受损其次, 边界空间完全打散的村落受损最为严重。这说明具有完整连续的边界空间对村落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连续的界面空间可以更鲜明的表现村落形象并带给人们美好印象, 为此需要强调传统村落边界界面的连续性 (图7) 。

界面的连续性体现在自然空间关系以及平面、立面的连续等几个方面。

自然空间关系主要指自然环境形成的界面, 比如边界清晰的山丘、水系、台地高差等, 它们可以形成强烈且完整的边界。只要在村落发展或者保护时不做破坏, 这类边界空间将提供最为自然的引导和保护。

对于平面来说, 组成连续性的元素包括村落外侧结构肌理、地面细部、建筑组合形式、使用功能、维护程度等。建议将严重影响整体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建筑予以拆除;个别位置的坍塌、受损, 建议按照原始资料以“修旧如旧”原则修缮复原;对于无法获得原有详细资料的部分, 提倡用“碎片整理”的方法先对坍塌位置周边的建构单元进行提炼, 然后按照原有尺度和肌理移植到受损位置进行填补[6]。

立面连续性元素包括立面式样、建筑材料、装饰特点、界面色彩、轮廓线以及相似的开窗方式等等。以相似的主题元素形成连续特征, 可在平面基础上对边界空间连续性进行强化, 增加视觉力量, 进而以鲜明的边界, 分割村落与城市区域。

图6村落边界的协调作用以及碉楼建筑的标示感 (开平自力村)

图7连续性形成的村落边界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图8新建区紧贴村落, 村落景观风貌不协调 (珠海会同村)

图9过渡区域充足, 村落边界清晰优美 (梅州侨乡村)

4.2 空间的清晰性

尽管清晰完整的村落景观不是一个美丽村落唯一的重要特征, 但在村民及游客的感受中, 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此处的清晰性主要是指边界空间应具有明晰的过渡阶段和场所环境, 使城市和村落之间不会突兀的直接相连, 也为村民和体验者提供一个观察、欣赏的区间 (图8、9) 。此时边界空间是一个“面”的衔接和延续, 而不是“线”性隔断。

在保护边界空间清晰性时, 一是对空间的范围做出划定。环境场所对于视觉的缓冲和提示非常重要, 而清晰的边界空间就是为进入村落的人们提供一个逐渐接近观察村落的区域。以施普赖雷根的理论, 观察一组建筑, 最好的观赏距离是对象高度的三倍距离, 或者是一个18°的夹角。低于18°夹角的极限, 物体就会失去视野中的优势。以凯文•林奇的理论, 广场的尺度为25~100m, 而格尔认为是从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综合这些场所视觉研究, 边界区域尺度为三倍界面高度以上为佳。以普通民居作为界面时, 其过渡区域应大于30m, 以城墙等构筑物作为界面时, 过渡区域应超过50m。

二是尽可能保留村落边界空间内的田野、古树、小桥、石凳、水塘、老井等元素。它们保留着村落清晰强烈的记忆, 触摸到这些不同类型的“边界空间”要素, [7]可以领悟该地域的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另外这些元素对村落边界系统具有节点作用, 通过界面的连续性使这些元素彼此联系, 也是村落符号的代言。

5 结语

传统村落生长于环境中, 各种自然因素决定了村落的特征和属性。传统村落利用边界空间隔绝外界破坏, 也通过边界空间对周边环境取得协调, 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价值。边界可把一区域和其他区域相隔离, 也可把沿线两边有关地区连接起来[7], 这就是边界空间在传统村落与环境两者关系中扮演的保护与联系的角色。本文将传统村落的边界空间纳入保护范围, 试图通过外围界面和环境空间的重建, 对新建区进程做出阻拦, 并在新建区或自然环境和村落中间划定过渡空间给予固化, 期望这个类似建筑灰空间的边界区域, 可以使人们洗褪城市的喧嚣, 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

图片来源

图1:http://www.wylyw.com/photo/photo_pages.asp?Photo ID=154;

图2、3、5、7~9:作者拍摄;

图4:肇庆旅游局提供;

图6:江门规划局提供。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聚落探访[M].宁晶, 译, 王昀, 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 董卫,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6]袁媛, 肖大威, 许吉航, 李婧.碎片整理——历史文化村镇街区形态保护研究[J].新建筑, 2011 (04) :119-121.

[7][日]片山和俊, 新明健.都市空间作法笔记[M].陶新中, 译, 董新生, 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河南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第2篇

来源:大太阳建筑网综合 | 0条评论 关键字: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年都在农耕文明里。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这种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

而承载这种文化的基础则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各种传统村落建筑,作为拥有7000年农耕文明史的国度,我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大量地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福建省安县楼下村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部分村落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的景象。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发使传统村落生态不断恶化,失去原有风貌。按理说,旅游业的开发是人们认识古村落的最佳路径。倘若没有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这些古村落罕有人迹,鲜为人知。但是,对古村落来说,旅游业似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文物保护至今实施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加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思维作祟,把古村落当做“摇钱树”,在这个过程中,使原生态风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村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开“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和相关论坛,以谋求为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还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身陷的困局。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

2012年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并把盘查家底列为工作之首要;表明了这一举国的文化举动所拥有的气魄、决心与科学的态度。这项工作推动得积极有力和富有成效。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一万二千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龙脊村

这次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名录的出炉,是在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经过公示确定下来的,冯骥才表示:这在文化上一个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我深信它必将用黑体字记载于中国文化史上。

冯骥才认为,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的多方联动。要以保护助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要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促使古村落这一“历史活页”重焕新生。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冯骥才还针对古村落保护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

六是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福建省南靖县石桥村

冯骥才说,如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做为东方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尊,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当然,传统村落保护刚刚开始,它有待于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建设,需要全民共识和各界支持,需要知识界的创造性的奉献,以使传统村落既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甩落与扬弃,也不被惟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我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16个)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

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

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渣园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

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

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

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

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河南省(46个)

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

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上戈村

洛阳市洛宁县河底镇城村

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丈庄村

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大营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乡李老庄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东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

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小张庄村

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任村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朝阳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漏子头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站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

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纣王店村

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爻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

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三门峡市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

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老城村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张花店村何家冲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四方洼

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乡郭店村四楼湾

宁波传统村落建筑的文化保护 第3篇

摘 要: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村落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些古村落因为多种原因慢慢破败甚至走向消亡。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也意识到富有丰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论文通过对宁波传统村落建筑环境文化的调查,分析宁波传统村落建筑形式语言的保护的现状,试图通过研究探讨,提炼出可被传承与创新的地域性内容,总结适合宁波地域性建筑的保护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宁波;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建筑

一、宁波传统村落现状和地域性特征

1.宁波传统村落的现状。生态环境是宁波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亦是多年来宁波传统村落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宁波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平衡被打破,此外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加入,建筑开始增加,绿化率不断减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受到外界影响,村民也迫切改变生活水平,随意搭建临时建筑,但由于没有合理正确的规划指导,导致村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连朴素的民风都受到了影响。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同时进行了专家审定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甄选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2.宁波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征。位于浙东沿海的宁波,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在周朝就已经有“甬”之简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为历史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宁波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已经不多,在现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8个村落情况来看,这些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落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今还保留了较完整的历史文脉。这些村落普遍存在两大特征,一是村落整体性环境较为完整,它包括地名文化、建筑群落、桥梁道路设施、水脉、生态植被等,较具规模和历史原有风貌;二是留存了较多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比如民间风俗、宗祠、族谱等。

二、宁波传统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方式

1.整体空间保护式。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并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做了明确规定。对于生态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保护的理念,把村落整体空间列为保护范围,容纳其所包含的物质形态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形成博物馆化的保护空间,有助于改善村落中的文化资源的完整性,这是对其进行合理的展示、保护和传承。

2.生活化文化场景延续式。延续传统建筑风貌是改造式村落的共生性建设的关键,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要素,构成与村民日常生活和谐共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和非物质文化发生的场所氛围,也就是生活化文化场景的延续。随着村落的发展,改造式村落的原始风貌有了较大的变动,村落中遗留下来的少量传统环境及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村落改造建设的原始依据,对村落中建筑的改造以及少量的新建部分均要以此为原型,保持村落传统风貌特征,尊重当地风貌,彰显地方特色;对于村落选址布局、建筑院落空间等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思想应当理性地传承。

3.再现文化场景创造式。新建式村落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建造等方面采用全新的方式,设计创新的基础是以村落原来的风貌和文化特征,通过村落现存的自然环境以及村民现代生活的需求,引入村落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具有传统文化风味的村落建筑环境和文化氛围。

鼓励村民积极引进本村的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持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还可根据需求构造乡村产业的支柱。

村落建筑在设计时可借鉴传统建筑特点,来体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涵义,所代表的特定习俗和传统,有效表达在新建筑中的传统文化。赖凌瑶认为更新研究需要对古村落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应该对居民内部生活延续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提出延续街道街区的居住功能、进行居民保护以及延续居民的生活文化等面进行改造。在平面布局上参考传统建筑的区分方式,来配合村民的传统习俗和满足村民心理需求,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所需的空间进行布局。

三、宁波建筑环境文化的保护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1.村落建筑环境设计基本原则。传统村落建筑环境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符合载体,同时它又表现出环境形态的多样性。在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保护设计时,需运用科学知识,秉持村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建筑的完整性、传统功能的连续性,使各种因素协调统一、有机融合。而在目前的古村落保护工作中,保护规划缺乏对古村落具体内容的控制与引导的深入研究。

我们应该注重整体协调,实现优化发展,传统村落本身就包涵了很多物质和非物质,需要多方面考虑,这条原则能协调好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也为日后村落的建设和保护提供了方便。同时借鉴国外等历史文化遗产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设相关保护的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来建立真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涉及到古建筑的修善、村镇功能区划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景观的修护等。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是村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传统村落在外界的影响下,也需要注重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随波逐流,宁波传统村落的古文化特色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环节,它不仅阐述了某阶段时期村民的生活盛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它本身的历史内涵和对未来的借鉴。

塑造傳统村落应以现有为基础,通过自然渐变的演进理念,结合传统中最具潜力的部分与景观的现实及后续发展,从而巧妙地将自然因素组织到村落环境之中,使之获得持续活力的价值和生命力。

2.村落建筑环境设计的目标。古村落的保护规划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式,严禁采用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保护宁波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风貌特色及文化遗产,保护并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在这些保护的基础上,也要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坚持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改善传统村落的建筑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水平,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落实一切的保护内容。

四、结语

中国当下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也正是面临着传承千年古文化的快速流逝期。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传统村落建设的真正目的,既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又形成具有家园感的建筑环境,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到与其物质要素和与之相关的场所、文化等的保护和改造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的永恒传承。对于村落传统建筑文化的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徤.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段村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8.

[2]赖凌瑶.传统居住街区居民生活形态延续问题研究—以安庆大观亭历史地段和常熟李市古村落为例【D】. 南京:东南大学.2007.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

我国有着几千年农业文化的发展历史, 随着时间的沉淀和社会的发展, 形成了各地独具特点和人文特色的传统村落景观、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兼史书库[1]。传统村落历经几百年甚至更漫长的岁月,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具有传统村落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大量的退化甚至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和混凝土建筑等千篇一律的人造景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传统乡村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作为历史遗留的不可复制的景观遗产,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需要受到保护。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 既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更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毁, 保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完整性。

目前, 我国并没有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专项法规,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法规也多数是零星的出现在其它的法规中。而且由于村民保护观念错误或者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 传统乡村景观没有得到完善有效的保护。为更好地保护传统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应该制定相应的保护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和标准。这些条例是国家对设计行业的制约性文件, 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技术条文, 对于设计人员既是一种参照, 也是一种依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的制约。如何在法律的监督下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1 村落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

1.1 文化景观

景观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村落土地[2]。17~18世纪, 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 成为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整体景象的一个总称。19世纪初, A·洪堡德把景观引入了地理学, 探讨由原始自然景观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3]。

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领域在1992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型, 1992年12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景观由此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 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关注。UNESCO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和聚落随着时间在自然环境提供的自然限制和机会以及延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影响下的有形证据。1994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作品, 既是产物又是过程, 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扩展了关于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交叉关系的思维[4]。文化景观概念的出现, 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 填补了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类特殊遗产类型的空白。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 从1992年至今, 保护实践仅有20a, 其保护理念和实践的特殊性仍在认知和阐释的过程中[5]。

1.2 村落文化景观

我国的村落保护研究, 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8年的“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次提出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会议上提出的村落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作品, 是人类行为创造的, 并包括人类行为在内的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 体现了村落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区别于人类有意设计的景观和鲜有人类改造印记的自然景观, 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无论何种提法或概念, 何种研究及关注点, 一旦与当前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 (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 相遇, 都将不可避免地归结到一个核心要义, 那就是对于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一类村落文化景观, 如何将其文化与自然保护融入到村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并实现村落尽可能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6]。

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由于时代的发展,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许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已经受到影响, 甚至是严重的破坏, 亟待保护和修复。中国古村落的分布以浙江、安徽和江西3省遗存较多, 尤其以浙江古村落保护最好, 遗存最多[7]。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 浙江省许多传统村落的景观也已经受到破坏或者损毁, 失去了原貌或者不复存在。

2.1 诸暨市斯宅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斯宅村位于诸暨市东南部, 东接嵊州, 东南毗东阳, 属于典型的山区。斯氏自唐至今已经历经千余年, 村落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斯宅现存清代斯姓居民建筑群14处, 占地面积都在3 000m2以上, 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千柱屋、发祥居和华国公寓别墅等, 且均是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群。重视教育是斯宅从古到今的传统, “笔锋书屋”就是证据。斯宅的民间艺术也很丰富, 较有特色者当数“龙灯”与“扬扬马”。

由于斯宅民居建筑群潜藏于山脉之中, 又地处诸暨、东阳和嵊县3市 (县) 接壤处, 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由于这里民风淳朴, 斯氏后代对于祖居的珍惜, 许多民居得以完好保存下来。但是由于年代已久, 斯宅村的古建筑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自然及人为的破坏, 部分外墙面开始风化、剥落, 墙面长满青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的楼房取代了许多老建筑, 一些建筑虽然受到了保护, 但是却被换上了崭新的外墙, 失去了历史的味道 (见图1, 图2) 。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由于不符合时代特点, 已经被遗弃。斯宅村的一些古建筑上保留的特殊历史文字符号、留下的特殊的时代印记多数已经被覆盖。

2.2 杭州市新叶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新叶村位于浙江杭州建德西南大慈岩镇, 2000年被批准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村始建于宋末元初, 从玉华叶氏第1代到这里安居后, 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 共计30余代, 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关系的聚落。新叶村排斥了各种外界的干扰, 避开了战乱灾祸, 在一块并不算富饶的土地上, 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8]。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有规划, 建筑质量好, 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 建筑类型多, 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9] (见图3) 。新叶村从元末明初开始衰落, 整个的历史过程中都在不同时期构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规划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新叶村的建筑年代久远, 祠堂众多。新叶村建筑墙面的破坏程度不同, 一些甚至露出了砖砌结构 (见图4) 。在调查中得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随着旅游的发展, 新叶村的一些景观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但是随着年轻人口的流失, 新叶村的古建并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 而且这些祭祖典礼等传统的文化项目也随着年轻人的流失而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国古村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传统历史文化的接力, 在经济发展的潮水面前往往不堪一击。

2.3 温州市芙蓉村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芙蓉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 始建于唐代末年, 距今已有1 000多年, 但仍然保存着600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因村西南有三崖摩天, 赤白相映, 宛若芙蓉, 遂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14.3hm2, 现有443户人家, 明清古民居30余处, 大小宗祠18座, 四周保留有用卵石砌成的寨墙, 使得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

芙蓉村毗邻海域, 古民居多建于明朝初年, 建筑风格与传统的江南建筑有很大区别, 建筑墙体是轻盈通风的竹笆墙面。现在有些古建筑白粉层已经脱落, 露出了竹笆结构, 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 已经出现倾斜歪曲, 外墙也出现了膨胀的情况, 在一些建筑上甚至已经挂上了“危房”的警告牌 (见图5, 图6) 。芙蓉村已经开发了旅游, 但却没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使得芙蓉村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村落文化景观是地域性的文化标志, 体现了村落社会及族群所拥有的多样的生存智慧, 折射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农业文明的结晶和见证[10]。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下, 传统历史村落的风土人情和山水环境等特征逐渐消失殆尽[11]。由诸暨市斯宅村、杭州市新叶村及温州市芙蓉村的3个村落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出, 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1 未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大量凝聚着重要历史文化信息和遗产价值的传统村落建筑被推倒, 原有的和谐自然的传统村落景观遭到破坏。一些木结构的古建筑和火宅等不可预知的因素更成了其最大的威胁。为了追求整齐的农村新面貌, 许多古建筑被重新粉刷, 失去了原本的面貌, 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风格, 致使以后的许多保护工作难以进行或实施。尤其是村落文化景观中的非物质因素, 由于没有物质的载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 许多非物质因素已经消失, 而这些非物质文化景观一旦消失就不可复制。

3.2 缺乏科学的保护标准

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建筑和传统聚落存在价值的认识, 民居建筑的修葺和传统聚落的整治工程也逐渐增多。许多传统村落建筑自建成以来经历过破败、整修、改造和翻建等过程, 甚至用途也曾改变。由于年代久远, 在古建筑的保护中, 应该“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 应该“恢复原状”还是“保存现状”经常会引起争议, 特别是传统村落建筑并没有科学完整的建筑资料留存, 保护相对更加困难。另外, 对于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究竟如何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对于传统手工艺和民风民俗等究竟应该如何保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在法规体系的空白或漏洞, 使一些传统村落的保护陷入了无章可循, 无法可依的境地。

3.3 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当传统村落发展成旅游景区时, 村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会按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这些传统村落景观的面貌, 没有形成保护与发展乡土景观的整体意识。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昔日的村落历史文化风貌正在迅速改变, 许多富有历史文化信息的乡土建筑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12]。

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策略与建议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典型例证。与其它类型的文化遗产不同, 村落文化景观只有充分结合自然与人的共同作用之后, 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13];以完善的法制来带动人们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保护方法, 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4.1 加强法制意识建设

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当中, 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也是村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通过村民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只有考虑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 才能算是对村落文化景观的真正保护[14]。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 并要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自觉自愿地来完成。在村落景观的保护中, 人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15]。因此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进程中, 要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建设, 增加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 使村民和游人都能树立起科学的保护观念。

4.2 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

村落文化景观不但是人类创造的有形的物质作品, 同时包括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等无形的或动态的非物质的内容。这些都是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16]。在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中, 能够主动采取保存修缮的方式对待传统村落景观的房主极少, 这不仅要有经济条件, 还要有正确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态度。正确的保护技术方法和意识对房主来说不管在村落还是城市都是相当专业的知识[17]。因此要增加专业人士的指导, 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 制定出合理的保护规范, 对于在保护修缮中有特殊限制的, 要明确提出科学的保护方法。

4.3 建立法制监督体系

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建设要提升管理部门对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度, 争取国家部门和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在法制层面重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加强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可以成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由专业人士、民间学者等组成, 统筹制定监督委员会, 统一管理标准化事务, 同时负责协调相关专业之间法规的交叉、重复问题。

5 结论

地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探析 第5篇

——以秀山县田家沟村寨为例

齐立(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摘 要:传统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前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其传统风貌与文化特征面临各类形态的同化和威胁。本文以秀山县田家沟村寨保护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使地方传统村落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在保护传承历史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弘扬本土精神。

关键词:田家沟 传统村落 历史传承 保护发展

引言

传统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和历史演变的密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更在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我国有相当部分历史悠久但未列为各级历史文化村(镇)的村落,保存有相对完好的空间格局,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传统民居、田园等人文自然信息,形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传统村落,秀山县岩院村田家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村落之一。这些地方传统村落与各级历史文化村(镇)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历史文化。

1区位与概况

1.1区位

田家沟位于秀山县东北角的海洋乡岩院村的山谷盆地,所在区域偏远,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68公里。

1.2概况

1.2.1村寨格局

岩院村村域范围10平方公里。村域可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两大区域。生活区是指位于村域内各个组团式的村寨聚居区,其中的田家沟就是最重要的村落所在。生产区是村域内除生活区以外的区域,以山林、梯田、河流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有少量零星居民点,散布于山林之中。

1.2.2自然环境

田家沟自然资源独特,生态优良、山川秀丽。俯瞰全村犹如“仙人撒网”。田家沟小河贯穿全村,曲折蜿蜒,是全寨的动脉,孕育着全村的生命。这里青山绿水,如诗如画,村寨与周围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魅力非凡。

1.2.3人文历史

田家沟自清朝道光年间建村,至今已有约200年历史。村落内人文景观盛多,土家吊脚楼群在全县内绝无仅有,连片的古式岩院坝、干溪河石拱桥、合葬墓、严氏墓、梁氏祖坟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村落里的家族创业始祖传说、兴盛式微的记载、族规遗训等均口口相传保留至今。

图1 秀山县在重庆市位置 图2田家沟在秀山县位置

2特色与价值

2.1.1生态景观价值极高的世外桃源

田家沟历史较悠久,遗存的村落保持着依山而建,顺应自然,山环水绕的格局。隔河眺望,田家沟掩映在大山中的一片田园树林里,自由散落的民居院落依山旁水而建,一幢幢纯木建造的传统民居房屋,古朴而美丽。原生态的山水环境加上淳朴的田园风光犹如世外桃源,生态景观价值极高。

图3 山环水绕的世外桃源

2.1.2传统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村寨内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土家特色,是一处携带丰富历史信息、建筑质量较高、还侥幸保存着建筑多样性和建筑系统的完整性的聚落。建筑以一字形三开间的座子屋为基本模式,正屋两边建厢房,在此基础上又有若干变化,若一侧端间伸出,变为厢房,则平面变成L型;若厢房前檐呈阁楼式上翘,楼盘外不落脚,悬在二楼,则称为走马转角楼,俗称吊脚楼。座子屋两侧山墙,还可以加偏厦。绕宅外后部及两侧设有明沟排水。全木质房屋结构,分“五柱六”(即房屋两边分别由五根柱头顶住六根瓜桐,其上架中梁,再上为上梁)、“五柱四”和“三柱四”等。特别是清末时期的民居建造尤其古朴典雅,其做工精细、匠心独具、雕龙画柱,拱斗飞檐。窗花为蝴蝶、蝙蝠、龙、凤等艺术形象,配以卷草、祥云图案,形象生动,形态各异。

2.1.3中国乡村农耕文化的缩影

田家沟因为山高路远,几百年来受到外界影响甚少,经济的欠发达保存了传统村落完整的格局,同时也保持了村民们传统农耕的生产方式。民风纯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生活。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随之保存延续下来,头包青帕、女穿大襟衣、足穿千层底、男为对襟衣、逢时过节敬奉祖宗、土家摆手舞、传统花灯二人转、吃“三月三”粑粑、供奉“火星菩萨”胜吉祖等都是数千年传统农耕文化的结晶。

图4 兼具保护和观赏价值的吊脚楼 图5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林

图6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 图7 见证村寨人文历史的石拱桥

3现状与问题 3.1.1功能设施

田家沟村寨功能构成单一,缺乏活力,基础设施早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由于长期身居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也完整的保留了传统土家族村寨自给自足的山区农耕生活方式和古老的生产生活设施。

3.1.2村寨建筑

田家沟村寨建筑具有典型的土家特色,大部分传统村寨民居保存较完好,许多民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与外界联系较少经济萧条,村寨内大多数民宅都年久失修,居住条件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以致部分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拆旧建新,致使新建筑的无序建设破坏了村寨的传统风貌。村寨的保护与村民的建设矛盾日益突出。

3.1.3道路交通

村寨内道路系统不完善。外部交通可通达性欠佳,缺乏停车设施及错车道;内部交通衔接不畅,断头路较多,路面状况差,村民出行很不方便。

3.1.4景观环境

村寨内的民宅结合周围的地形地貌与田园菜地形成特有的绿化小环境。宅前院落皆为开敞式,多以菜园与晒坝组合,宅后及两侧多为竹林环绕。村落自然景观较好,村貌略显杂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4保护与发展

4.1.1保护分区与规划措施

在村域内依据历史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和类别划定保护范围,并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实行分区保护,有针对性地对各分区采取相应的规划保护措施。

(1)核心保护区——为指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区域范围,重点保护村落的空间形态、水体体系、建筑群体环境、传统建筑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严格保护历史形成的村落格局、道路肌理、传统民俗文化,以及构成风貌的各种组成要素。严格控制建设,适当调整用地结构,确需重建、改建、修建的建筑必须对形式、高度、体量、材料、色彩以及尺度、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管理。

(2)环境保护区——区内的山体、植被、水系和农田是古村落赖以生存的基础,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进行水土保持,限制建设,特别是影响环境的建设项目。

(3)建设控制区——是保护区的主要缓冲地带,可安排基础设施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但需控制建设项目规模,对需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须保持传统风貌,要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4)风貌协调区——指规划区内配套建设和村寨拓展预留的区域,位于核心保护区的东西两端。其目的是为了完善村寨的功能设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持续保护发展村寨。风貌协调区的新建建筑和环境设施必须与老村寨相协调一致,不得破坏老村寨风貌环境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4.1.2保护要素与保护策略

通过梳理村寨内各类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制定保护各要素的策略及建议。

(1)山体:山体是田家沟自然环境风貌的总体轮廓形象,除了必要的地灾防治外,不得开挖。(2)河道:除了必要的局部防灾治理外,不得进行河岸渠化,保持河道原有自然形态。(3)农田:维持原有农田划分格局和作物种植类别,除了必要的田埂维护整治外,不得随意进行农田形态改造。(4)植被:挂牌保护古树、大树和名树,保护原生植被,新种植被不得影响原有植被的景观和生态安全。(5)建筑:实行分级挂牌保护,在维护修缮时应修旧如故,完整保护建筑群落和庭院、晒坝。(6)步道:今本维持原有步道格局,新、改建步道敷设时应采用地方材质,仿造故道形态尺度。(7)桥梁:保护修缮加固现有石拱桥和木桥,不得拆除改造。新建桥梁应与老桥形式协调。(8)墓葬:挂牌保护古墓葬,适当整理墓葬周边环境,不得随意改造、拆除。(9)居民:合理控制外来人口迁入,尽量留住原住民。(10)民俗:游意识地延续地方宗教、节气、服饰等民俗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4.1.3建筑分级保护措施

根据对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分析,参考其建设年代、建筑形式特征、建筑保存的价值等因素,需保护的建筑共39幢,规划分为5级保护。其中特级保护建筑15幢,一级保护建筑13幢,二级保护建筑5幢,三级保留保护建筑3幢,四级保护建筑3幢。

(1)特级保护建筑—— 主要为保护完好的濒危待救的重点民居,以修缮为主。在不改变原有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物与院落环境进行修缮,对濒危的重点建筑进行恢复性修缮,还原历史风貌。

(2)一级保护建筑——主要为保护完整的濒危待救的一般民居,以整治为主,在不改变原有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物与院落环境进行整治,外观维修保存并进行定期维护修缮。内部适当更新改进,增加卫生设计。允许适当更改内部结构(如家庭旅馆)。

(3)二级保护建筑——主要为局部已改变的一般传统建筑,以改善整治为主,保持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风貌,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部分采取改善和整治。外观立面进行修整,与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内部结构现代化,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4)三级保护建筑——主要为49年以后建设的非传统民居,数量较少,可安传统形式进行立面改造。内部结构现代化,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5)四级保护建筑——主要为陋室棚屋,牲畜圈和厕所等质量差,风貌不协调的临时搭建建筑,采取拆除或拆后重建的措施,并与周围建筑风貌相协调。

图8 保护规划总平面图 图9 保护规划分区图

4.1.4打造旅游观光村寨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但要保存其完整的历史信息及遗存,还应该最大限度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赋予传统建筑以新的生命,做到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因此,项目组对田家沟未来的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保存完好的传统土家族特色村寨,一个集传统农耕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为一体的自然生态观光旅游村寨。

在不破坏村落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规划着重完善村内管理服务、旅游服务及公共卫生设施。为保证村落内环境和村民出行及村落发展的要求,规划合理保留原有路网形态和结构,打通断头路,保证有效联系,增设错车道及停车场,并设置消防通道,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在村寨入口打造旅游接待区,作为入口前区承担观光旅游的旅游接待功能。围绕传统村落打造村落生活区、田园休闲区、山地探险区等,并组织开展村落保护观光旅游、田园休闲旅游、山地探险旅游等。

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保护传承地域文化、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提高当地村民自发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传统风貌的意识,增强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性,又要适应新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保护与更新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传统村落保持持续的生命力,才能保证在营造新时代新村落时传承地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弘扬本土精神。

参考文献:

[1]黄莉芸.特色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探析.建筑与环境,2008(4).

传统村落保护 第6篇

承载着农耕文明的精髓的中国传统村落大量消失。

一项统计显示,传统村落现存数量1.2万余个,

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

目前经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共1561个。

多年来,著名作家冯骥才一直呼吁全社会关注传统村落的命运。

本篇根据冯骥才2007年6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和2013年12月接受媒体的采访汇编而成。

在商业化的浪潮席卷下,文化亦不能免俗,名人和时尚已经成为文化菜单中仅剩的两道菜

西方人进入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线性的阶段,而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我们不是线性的。全球化的挑战指原有的农耕文明进入现代文明之后,一方面要被工业文明所取代,还有一部分要被商业文化改造。在这个时候,因为商业文明对原有的文化一定是要重新在文化里面挑选卖点,能够被它变成卖点的,它接受;不能被它变成卖点的,它就扔到一边。

如今,中国的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它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过程。商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要用新商品去替代以前的商品,要不然商业没法发展,商业也没法从别人口袋里赚到钱。比如手机,今天手机是彩铃的,明天是和弦的,再过两天可以看立体的,再然后是可以拿电话互相开会的。它老在变,在一代一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从你口袋里把钱叼走。你呢,美其名曰“消费”,实际是别人赚钱。这是商业最本质的一点。

商业文化的残酷性就在于,商业文化不对文化本身负责任,商业只需要从文化里谋利。商业文化不需要建设,商业文化只需要从原有的文化里面挑选卖点。所以商业的文化一定会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原有的文化结构进行改造,把那些最表面的能成为卖点的拿出来,而且商业文化对你这个文化是不负任何责任的,尤其不负有传承责任。

全球化时代,文化菜单里面实际上就剩下了两道主菜,一道是名人,另一道是时尚。这两道主菜,是商业文化的特点。名人的一切都成为了公众的兴趣,这是现在大家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菜单里面一道重要的菜。而现在的商业时尚实际上都是文化的陷阱,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面,商业活动是浮躁的。没有人对你的文化生活负责,只有你自己对心灵中的文化建设负责。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的精神往何处去?这是我们时代文化上的重要问题。坦率地说,就是大家对文化都没有太多兴趣了。没有兴趣是可怕的。我们总说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地大物博,我们博大精深。现在不太说博大精深了,只说人口多、底子薄。也不太说地大物博了,因为现在土地越来越值钱了,耕地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对旧城的改造让众多城市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缺了那一份独特的韵味,多了份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气息。古村落的消失、民间艺人的减少、民间文化的失传,渐渐地,承载文化的物质载体便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但是现在西方人很得意,因为现在我们所用的东西几乎都是西方人发明的。那什么是中国人发明的呢?中国人对这件事情好像很悲观。实际上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社会使用的主要是以西方为主的文化。我们东方的文化,因为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这一块文化和智慧并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东方的智慧、东方的传统,我们的独有的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蕴涵在我们的文化里,但是现在我们的文化载体正大量地从生活中失去,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了。

人类对自己文化的最大的创造就是多样性的文化,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多样性,所以要保护大熊猫,保护濒危动物,城市也一样。如果我们不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我们的城市必然也要成为濒危城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的660个城市在改造的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千城一面,但是没有人感到可惜。我曾经说过,旧城改造是一个荒唐的口号。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一定要把它毁掉。这是农耕社会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厌旧,因为在农耕社会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是一轮一轮的,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都希望万象更新,所以它喜欢新的东西,不喜欢旧的东西。

说句实话,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如西方人。西方人很讲究历史感。去过欧洲的人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欧洲人,包括农民的家里面,都会把他老祖奶奶的一把椅子放在非常醒目的地方,因为它是充满情感记忆、充满历史纪念意义的。欧洲的很多家庭中,没有像我们那样把彩电搁在客厅中央,他们都是把他家里的一个历史搁在中间,他们有这样一种精神。但是我们的城市现在正在迅速地消退,现在的城市基本上长得都差不多。

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是无知的,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国家,你去意大利,你去奥地利,你去瑞士,就会发现这些古老的村庄像诗一样优美。而我们呢?

中国是农耕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的村落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淡雅的;乡愁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的古村落,包括西递、宏村,这种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进去一看,基本上都是新东西。他们不是喜欢新东西,只是因为卖老东西能够赚更多的钱——这些古村落基本上被那些文物贩子们给掏空了。

最早这些人往外卖东西的时候,是家庭的细软,这些值钱的镯子呀、小银饰啊,一些小的比较珍贵的东西。再发展为卖墙上的字画,字画卖完了就开始卖家具、卖房子里面的文房具,画卖了以后卖镜框子,卖完了以后卖窗户,最后卖什么呢?房子!所以现在还保留的这些地方,我把它叫做“文化空巢”。大家想想,如果连房子、家具这些东西,这些文化的载体都没有了,都消失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出现了“空巢”现象,这是很令人痛惜的事。我经常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骂我们无知,因为在文化转型期,我们所做的远不如欧洲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有共同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只是语言,不只是我们所用的词汇,我们很容易用同一种表情、同一种方式来进行交流,那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感应,这种感应是共同的文化所造就的。

例如中国人对水墨的绘画就有感觉,不像西方人那样对水墨没有灵感。我们到大年三十那天如果没有回家,那也非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不可,那个电话就跟平常的电话不一样,因为那里有节日情感。这就是民俗,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感、情怀和凝聚力,是不需要花一分钱、老百姓一年一次自我增加的凝聚力,是我们最应当珍视的乡愁。

(摘编自《解放日报》2011年2月6日、新华网)

传统村落保护 第7篇

关键词:岳家寨,传统村落,山地,资源,制约

引语

岳家寨, 坐落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东南部的太行群山之中, 虽与石城镇镇区直线距离仅约6 公里, 但直到1988 年进村公路建成以前, 交通全靠翻山越岭的石径小路来完成, 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整天, 与外界的物资交换也只能依靠人扛马驮。①2009 年, 太行天路建成通车, 该村终于有了第二条可以通至外界的大路, 但穿越太行群山抵达直线距离不足30 公里的平顺县城仍需两小时左右。因此, 该村与外界联系十分困难, 也因此极少受到外来影响, 现仍保存着完整的传统格局和地域特色极强的整体风貌, 并以其红叶、云海等独特自然景观和在相对封闭的山地环境里形成的聚落景观而著称。2012 年, 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第一批) 。

经过现场勘查和分析, 该村在选址、格局、建筑诸方面深受相对封闭的山地环境和相对贫乏的土地资源制约的特质清晰地呈现出来,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应对环境、资源制约的传统村落的典型个案。同时, 在对外交通大幅改善的条件下, 该村也正面临着传统格局风貌受到影响甚至破坏的巨大压力, 因此, 亟需对其保护要点进行系统梳理, 以有效指导保护实践, 确保其价值特色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永续传承下去。

1. 岳家寨概况

据该村的岳姓老人说, 该村所在地原本无人居住。明初洪武年间 (1368-1398 年) , 岳姓人家为躲避战乱, 自山下石城镇迁来此地并创建该村。自此以后, 这里一直是岳姓人家的世居之地。因相传有一条巨蟒经常从山上下到村落边缘的泉水处喝水, 该村曾一度名为“下蛇壕”, 后讹为“下石壕”, 并一直沿用下来。②传说真伪虽已不可考, 但大体上反映了该村建立伊始周边自然环境相对原始的特点。这种自然条件既是岳家寨人生息繁衍的保障, 同时又因其土地等资源的贫乏而成为影响村落格局形态的关键和制约村落发展的瓶颈。至今为止, 历经600 余年的发展, 该村仍是一个仅有60 余户、民居院落31 处的小村落。 (图1, 图2)

2. 村落选址

与丘陵地区的传统村落选址注重风水不同的是, 岳家寨的选址受到了山地地形的强烈制约。 (图3, 图4) 主要体现在:

(1) 对安全的注重。由于地处太行之巅, 山势较陡, 在风化、雨水冲刷等自然力的作用下, 经常发生雨洪、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而山谷、山麓是遭受各种自然灾害最集中、频率最高的区域, 安全性最差。因此, 出于安全考虑, 该村选择山腰和山脊线交叉区域建村,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上部山体滑坡、落石等危害, 且历经长期的自然演化, 该区域已经相对稳定。实际上, 该村村址是一块巨大的岩体, 部分街道就是在岩体的基础上略作整理而形成的, 部分建筑直接就以岩体作地基,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看, 安全系数相当高。

(2) 对生产、生活条件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注重。陡峻山地条件下, 因交通、运输的不便, 为便利生产, 保障生活计, 需要尽可能地靠近耕地、靠近水源, 争取日照。在岳家寨所在的山地地区, 因山与山之间距离不远且山势较陡, 为争取较充分的日照条件以利作物生长, 耕地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就水源而言, 因地处太行群山之巅, 该村没有河水可以汲取, 用水只能靠自然涌出的山泉和井水, 这就需要在较村址地势高处有相当体量的涵养水源的山体;就日照而言, 只有在山体的中上部才能获取较为充足的日照, 同时, 还需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 因此, 该村前碣和后碣两个部分均选择了山脊线的南侧、即向阳一侧来展开。因此, 该村的村址选择, 有效地降低了耕作半径, 便利了农业生产, 同时, 也为日常生活争取了靠近水源的便利条件和良好的日照条件。

(3) 对可建用地的需求。陡峻山地的地形条件决定了适合建村的相对开阔的可建用地是非常缺乏的。事实上, 只有山势转折的山谷和山脊处具有相对平缓开阔的地段, 其中, 山谷是土壤汇集的区域, 因而主要被用来垒砌成梯田耕地, 而山脊处则因土壤流失而造成岩石裸露的状态, 正适合用来建设。而且, 山地地形条件下, 山脊处的这种相对开阔也是极为有限的,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 岳家寨村不得不分成前碣和后碣两个部分。

事实上, 安全性、生产生活的便利性、水源保障、可建地段及舒适性等方面是村落建设的基础条件, 对平原或丘陵地区的村落而言, 这些基础条件相对容易满足, 因而对村落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岳家寨所在的山地地形条件下, 它们却成为深刻影响甚至制约村落选址的关键因素:任何一项不满足要求, 都会造成村落生产生活的困境。 (表1)

3. 格局特点

该村分成前碣、后碣和水上等三部分。其中, 水上 (又名西坡) 部分仅有零星的几组院落, 前碣和后碣是村落的主体。在格局方面, 前碣和后碣同样受到了山地地形和局促的建设用地的强烈制约。首先, 它们总体上采取了沿等高线横向布置居住院落的布局方法, 除前碣局部外, 都是坐北朝南的居住院落顺次排成一排, 院落南侧布置平街, 前后排建筑则是因山就势地层层迭落, 形成横向沿等高线水平展开、纵向分层迭落的格局形态。因山体坡度较陡, 为创造建设用地, 有的部分, 后排建筑将前排窑洞等平顶建筑的屋顶用做活动的庭院;更多的部分, 则用人工石砌高台基的方式与自然山体相配合形成建筑院落基址或平街的路基。 (图5, 图6, 图7)

其次, 它们的交通组织十分符合陡峻山地地形条件下占地少、便利性强的要求。村内的平街用于联系同一高度上的各个建筑院落, 一般布置在院落南侧, 外侧临空且只能行人, 宽度较窄, 多在0.8-1.2 米之间;纵向交通是通过坡道和石级来实现的, 为尽量少占地, 极少垂直等高线布置, 而是多沿岩体、人工砌筑的院落地基或平街路基布置;宽度也不宽, 有的仅容单人单向通过, 约0.6米, 在村口或联系几条平街的石级则会较宽, 约1.0-1.5 米。从总的数量上来看, 平街的数量多, 如前碣共4 条、总长度约150 米, 后碣共3 条、总长度约180 米, 这使得村内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联系较为方便;纵向坡道和石级数量较少, 长度也短, 如前碣坡道和石级总共长约80 米, 后碣的则总共长约90 米, 充分体现了效率的要求。 (图8, 图9, 图10, 图11)

再次, 村内公共设施的布局充分考虑到了山地地形条件下交通和运输的便利要求。如前碣的碾、磨, 就集中布置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加工区域, 设在村落主要的纵向石级一侧, 距离村落的各部分均较近,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运输量;后碣的碾、磨同样相对集中地设在主要纵向交通或其与平街的交叉口附近, 充分考虑了生活便利的要求。此外, 作为传统农业生产重要场所的晒场, 则被布置在临近耕地的部分, 如前碣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村落北侧的地势较高处, 晒场就结合交通布置在村落边缘地势最高处, 虽然晒场下面是整块岩石, 还是被细心地开凿整理成了晒场;后碣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村落东、南两面地势较低处, 其晒场就布置在村子东南侧相对地势较低的山脊线上, 避免了收割初期因粮食含水量高而较为繁重的运输。 (图12, 图13)

总体来看, 在格局方面, 无论是居住院落的布局方法, 还是交通组织的方式和公共设施的布局, 都主要是在山地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为满足村落生产生活的便利要求而出现的。

4. 建筑特色

建筑同样受到相对封闭的环境和土地资源缺乏的影响。山地地形条件下, 缺少相对宽敞的适建用地, 因此, (1) 建筑组群的规模均较小。虽然仍采用北方气候条件下普遍采用的合院形制, 但村内仅有5 座四合院, 且其倒座房通常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用作居住的建筑, 而是矮小的用于存放农具和薪柴的辅助用房;除此之外, 多为不设倒座房的三合院, 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只有独栋房屋的单院。无论哪种院落, 占地均有限:最大的一座四合院, 占地为237 平方米, 一般合院占地约150-180 平方米。 (2) 建筑单体的规模尺度也较小。正房通常面阔三间, 进深3.8-4.5 米;厢房则普遍体量较小, 开间, 进深3.2-4.0 米;其他辅助用房就更小, 进深一般2.4-3.0 米, 檐口高度约2.2 米, 且通常采用简单的敞棚形式;为争取更多的居住空间, 少部分院落的主体建筑还为二层, 但为避免多占地, 不设固定的楼梯, 而以可移动的梯子联系上下。 (3) 充分利用自然岩体。部分建筑利用自然岩体做墙基或者干脆以自然岩体充当墙体。 (4) 注重就地取材。由于极为缺乏粘土资源, 对外交通又极为不便, 因此, 根本不采用砖、瓦等建筑材料, 而是主要以当地盛产的石材来建造房屋:不但墙体是用石材来砌筑的, 就连坡顶建筑的屋面材料也是以石板来充当的, 从而形成了该村独特的石头房聚落景观。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建筑的规模相对较小, 形制也较为朴素, 但该村还是通过建造二层的建筑、通过主次突出的组群布局、局部的雕刻装饰和对当地石材的充分利用而表现出了对良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在受到土地等资源严重制约的背景下, 这种追求就更显得充满智慧, 因而更为可贵。 (图19, 图20, 图21)

5. 价值特色

岳家寨是在相对封闭的山地环境里发育而成的传统村落, 在环境和土地等资源的制约下形成了独特的选址特点、村落格局及建筑特色, 进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有效回应自然条件约束的聚落景观。这是该村最主要的价值特色, 以人居环境为核心的格局风貌、传统建筑、交通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是其主要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则以独特的石头房营造技艺为代表。此外, 在自然遗产方面, 该村以红叶、云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注意, 因此, 也成为重要的价值特色, 其载体即是村落周边的山体和植被。

6. 资源制约型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点

受环境和资源制约的总体特点决定了岳家寨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点要重点针对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资源的保护。包括支持村落存续发展的耕地、水源等基础资源, 也包括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在内的传统资源, 具体包括山体、植被、建筑遗产、传统生产生活设施等内容, 以保护村落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环境, 不能因为物资获取方式的改变和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甚至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受到破坏。二是环境容量的控制。该村所在的自然环境的独特性是显著的, 但其生态本身也是极为脆弱的, 其承载力有限, 在对外交通大幅改善和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高峰时期已经超出了该村所能承受的限度, 如果不加以控制, 势必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为接待大量的外来游客也导致私搭乱建的现象开始零星出现, 这会严重破坏该村的格局风貌, 破坏历史上形成的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配关系, 而这种关系恰恰是形成岳家寨价值特色的深层机制。因此, 有必要设定合理的环境容量。

7. 结语

岳家寨村是岳姓祖先选择的避乱场所, 因而与外界联系十分不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 深受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相对贫乏的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 在村落选址、格局等方面均表现出了充分适应地形条件特点, 在建筑组群的规模、单体的形制等方面也受到用地狭小、材料受限的影响。但是, 另一方面, 该村又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主动地改造自然, 进而形成了满足村落生产生活需要的人居环境, 并充分利用当地石材, 形成了以石头房为主要特点的独特聚落景观。整体上, 该村表现出了有效应对环境和资源制约的特质。

以岳家寨为代表的资源制约型村落, 在对外交通条件已大为改善、村落与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 村落发展已经不再受环境、资源的制约, 因此, 正面临着在新条件的促动下快速发展的机遇。但是, 在遗产保护的视野下, 这种机遇如果不能和保护目标结合起来, 就会变成破坏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不利因素。因此, 在保护和发展的理念上, 除保护传统资源外, 还应特别注重土地等资源的保护, 并严格按照当地土地、水源等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设定环境容量的上限, 以切实保护好岳家寨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及特色, 进而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2].季富政, 古代羌人的防御,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3].许建和, 严钧, 徐海燕, 土地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聚落选址特征分析, 建筑学报, 2015 (2) :102-105

[4].梁智尧, 纪金皓, 试析人的基本需要对传统聚落风水选址的影响, 安徽建筑, 2008 (4) :11-12

[5].王炎松, 吕晓航, 基于GIS的传统山地村落选址与布局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研究, 华中建筑, 2011 (10) :125-127

[6].范宵鹏, 王良苗, 山地古村落旅游空间承载力影响要素研究——以爨底下村为例, 中国名城, 2014 (4) :68-72

[7].尹璐, 罗德胤, 试论农业因素在传统村落形成中的作用, 南方建筑, 2010 (6) :28-31

[8].周静海, 何睿, 地震多发山区村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 (S1) :327-330

[9].张晋平, 宋文强, 潘守永, 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的有益探索——山西省平顺县岳家寨民族文化保护实践, 中华民居, 2010 (12) :22-27

广西将对传统村落进行建档保护 第8篇

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广西从10月份开始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建立传统村落档案,重点对435个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进行建档保护。

据悉,本次建档调查范围为广西全域范围内的村庄,重点是已公布的435个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等。调查内容包括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村落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重点以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建设的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为主,如民宅、祠堂、书院、古井、门楼、牌坊等。

传统村落保护 第9篇

陕西省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传统村落都面临着废弃、重建的问题,此时开展传统村落调查与评选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传统村落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在对各地市上报的240余个村落进行初步评价筛选之后,根据其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留的完整程度,对通过初评的160个村落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并协助地方作国家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下面将对本次传统村落调查的方法和最后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1.前期准备阶段

a.确定调研的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确定调研对象是否属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及格局保存是否完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村落的发展基本延续了形成时的选址特征及格局,村内传统民居建筑占有较大比例,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目前专家们统一认定整体格局形成于建国前、村内传统建筑比例在70%以上,并承载着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可认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其中,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界定也有了不同于古建筑、历史建筑等概念的新含义,即指整体风格与旧有的民居建筑统一,用传统的材料以及传统的建造方式营建的民居建筑。也就是说,无论是新建造的民居还是旧有的民居,只要是使用了传统的材料和技术,那就属于传统民居建筑。

b.确定调查对象

首先,我们对需要调查的240余个村落进行初筛,利用卫星地图等网络图文资料,判断村落是否为传统格局,如若村落格局已经变成类似新农村建设的兵营式格局,则没有实地调查的必要。

其次,根据卫星地图显示的建筑肌理及屋顶形式 (图1),推断出传统建筑占村内所有建筑的比例, 比例过低的村落不属于本次传统村落申报范围。

根据村落格局及传统民居建筑比例最后确定需要实地踏勘调研的村落为160个。

2.实地调研阶段

根据传统村落的定义,我们以村落选址格局、传统民居建筑以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为重点,利用观察记录法和访谈法对村落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观察记录法”对以下村落“物质”情况进行调查:

a.观察村落的选址情况,记录村落选址特色 (图2),如是否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或天地人和及风水理念,又或是蕴含着儒家礼制观念;同时,还应记录村落周边的自然地貌,如平原、沟壑、山地、盆地等。

b.观察村落的格局特征(图3),确定村内民居建筑组团及传统公共建筑的布局是否保持传统的空间形态和肌理,如空间结构、路网、水系、寨墙等;还应记录影响村落格局的重要要素,如庙宇、祠堂、书院、牌坊等人文要素(图4),或是古树、古井、古河道等自然要素(图5);最后观察记录村落街巷空间的三个界面 (图6),确定街巷空间的风貌是否保存完整。

c.观察记录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图7),包括建筑形制、建造技术、装饰特点等;观察新建民居建筑是否使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风格是否与旧有民居建筑统一;最重要的是,观察确定传统民居建筑占全村建筑的比例。

通过“访谈法”对村落“非物质”情况进行调查:

a.通过与村干部或乡镇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了解村落基本信息,如常住人口、民族、村域面积、 人均收入等;同时了解村落是否已有针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性规划,是否已依托富有特点的传统建筑发展旅游业;最后了解村落是否承载着省级或是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b.通过与村内年长者谈话,了解村落形成历史,以及村内传统公共建筑的建造年代和历史;同时了解村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手口相传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情况。

3.调研结果分析

在对160个村落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村落整体普遍存在较西南地区风貌“原真性”破坏严重,新建、拆毁现象较多,旅游业过度开发以及历史建筑修缮不及时等诸多问题。

a.根据调研数据,结合各地市的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分析,发现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和该地区的以上两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地关联性: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西安市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最低, 仅占2.5%;相反,申报村落数量最多的安康市恰恰年生产总值和城镇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年生产总值很高的榆林,由于其城镇化水平并不高,申报传统村落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图8)

b.在对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陕南地区上报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统计之后,发现我省的传统村落整体呈现陕南、陕北地区村落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关中地区保存较差的分布特征:关中地区趋于一半的村落的传统建筑比例均在29%以下; 相反,陕北地区的大部分村落整体风貌都保存较好, 均在70%-89%内;而陕南地区由于“撤村并组”, 本来维持较好的村落在和其他村组合并之后,传统建筑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图9)

1 | 村落卫星地图(Google地图)

2 | 村落选址特色

3 | 村落格局特征

4 | 传统公共建筑

5 | 村落自然要素

6 | 传统街巷空间

7 | 传统民居建筑

8 | 调查结果分析

9 | 陕西省地区传统村落保存情况

c.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较差,居民整体经济水平低,而且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地处偏远山区尚未脱离贫困。对于这些财政收入极为有限的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传统村落风貌破坏影响因素及保护建议

1.影响因素

首先,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影响传统村落风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而传统村落数量则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直至2011年底,中国行政村的数量已从改革开放的69万余个下降至50余万个,每年平均会消失近3000个村落。虽然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发展的结果是传统的文化及历史记忆的消亡,那么对于社会发展的精神层面会是极大的冲击。

其次,从当地政府至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当地政府的重视不够导致保护规划滞后,保护资金也不充足。另一方面,在调研的村落中发现90%以上的村民对村落文化认识不够,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绝大部分村民认识不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保护建议

建议针对各个传统村落的具体情况,明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及范围内的建筑规范,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性规划,制定传统村落的开发、改建行为规范。

首先,对于传统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较好的村落, 建议实施整体保护策略,强调保护和保存传统村落格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其次,对于村落部分街区、组团保存较完整的村落,实施片区保护。将有一定规模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重点街区或院落组团进行保护,并可依托于此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最后,对于村落整体格局已经破坏但个别民居建筑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实施“博物馆”式保护。将这些极具地域特征的单体乡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展现本土民居营造技艺,呈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弥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量老村撤村合并或者城镇化发展而导致本土文化记忆流失等不足。

目前由政府发起的传统村落保护才刚刚起步,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地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是针对性的推出保护规划和政策的必要条件。笔者在完成这篇文章时正值全国第四次传统村落申报开始,陕西省新一轮的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即将展开,这对进一步挖掘现存的传统村落,保护我省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尤为重要。

摘要: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文明之根本。保护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传统村落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提出针对性的保护规划和政策。本文结合第三次陕西省传统村落申报工作,介绍传统村落调查的目的和方法,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判定影响传统村落风貌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保护意见。

探索传统村落精细化保护发展路径 第10篇

精细化是什么?中央最近强调对扶贫要精准扶贫,改革要搞精准改革,各个方面都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所以我认为传统村落的工作也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国家传统村落已经先后公布了三批,第四批公布后,传统村落总数将超过4000个,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56个民族中大概有40个民族被涵盖。但是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也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第一,规划编制和实施几乎都不到位,保护监管的手段也没有跟上,有些地方基本上是失控的。第二,对于资源的发掘力度不够,保护发展的模式比较单一。每个地方的规划几乎都在搞旅游的游客接待中心、大广场、展示中心、演艺中心、民宿、客栈等。这样一来很多地方路子就走得有点偏了。去年我做了一些调研,包括部里面组织的监察。比如江苏省我们只查了一个村,这个村就在发展旅游,安徽省调查了九个村,九个村都在发展旅游,福建省五个村也都在发展旅游。第三,中央财政的资金落实比较困难,特别是涉及到环保这块的150万很多地方没有拿到。地方的配套资金也没有。另外,传统村落里大量的传统民居自然损毁或消失的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传统村落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危机,有两种情况应引起重视,一种是当地以牺牲传统村落为代价,随意拆毁大量的传统民居,这个情况虽然已经在很多地方的保护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把传统村落当作一棵摇钱树、一个聚宝盆,实际上这种过度的开发是带有掠夺性的。另外我们看到一个现象,现在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阶段,一些城市人在农村投资建了很多民宿,它是把城市的文明渗透到农村,是为城市人消费农村服务的,而不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在浙江湖州莫干山有很多民宿,非常有名。从旅游开发角度来讲是塑造品牌,但是把这种东西盲目往传统村落里搬,就是个问题。灵隐寺法云安缦酒店是利用传统民居打造的,把居民都搬空,里面做成酒店,这和农耕文明不吻合。不能单纯为城市人到农村旅游休闲而改变农村的风景,这是个底线。还有纯粹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到农村做宣传,我觉得这是一种糟践,这种情况反映出当前在传统村落中的一些怪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让我们对传统村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该如何保护,感到不是很清晰。现在一公布名单以后就一哄而上,粗放式搞保护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是很严重的。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一个传统村落的个性特征是什么,群体特征是什么。

在群体性特征方面,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它的文化品级是多层次的;二是它的生态人文是多样性的。不能把所有的传统村落或是某个地区的传统村落眉毛胡子一把抓,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方式去保护和发展,一定要分层级。

1 要分类定级指导

通过分析,明确村落特点,比如有的是在文化上有特色,有的是在景观上有特色,有的是产业上有特色,有的既有形态本身是非常突出的,还有一些综合类的,要将其细分出来,当然这种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

分类定级指导,就是对层级的保护和发展不搞一刀切,要分级分类进行指导。我们在评定传统村落的时候有四项标准,在实际指导过程当中,还可以把它做的更细一些。在做黔东南传统村落课题研究的时候当地很发愁,276个传统村落怎么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帮他们分了几个等级,1A到4A基本上是按照四项标准来划分的,5A是指4A都达到的,而且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文保单位。这几个等级的保护要求是不同的,比如5A级必须要保护原状,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要进行活态的传承。4A级与5A级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并不禁止新建,而是要有一定的限度,有限做一些调整和更新。3A级、2A级、1A级都有不同的保护发展要求,这样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至于造成“我们一旦列为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更新到底还能不能做?我们的新村建设该如何开展?”等问题的出现。

2 要做组团集聚的统筹

第一个原因是符合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在农耕经济下传统村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就是依山傍水而居,因为区位条件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今天受到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传统村落在我国主要是分布在一些山地和丘陵,以及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安徽省的传统村落基本集中在大别山区和皖南地区,浙江和江西的传统村落基本也都分布在山地,这是因为城镇化和历史原因形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集聚的程度是受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要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因为传统村落是聚族而居,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形成不同规模的集聚区,这是它存续的一个基本特征。集聚的程度是和传统村落所在的民族文化圈及地域文化圈息息相关的。通常可以按照传统文化将其划成几个文化区。前几年我做皖江城市带的调研工作,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个深刻的感受,并不是说安徽省的文化是单一的,就只有徽文化,它是多元的。山西的文化是单一的,就是晋文化,山东就是鲁文化。江西也的文化也很多元,北部基本上是徽文化,以婺源为代表,中间一部分才是赣文化。浙江北部是吴越文化,南部是瓯越文化,这种集群分布也是有文化底蕴可以深入分析的。

人们经常会谈到同质化的问题,同质化的程度是个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同质化是伴随着组团集聚式的空间结构所形成的文化现象,集中反映了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地域的农耕文明特色,所以同质化并不是完全负面的现象,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资源的浪费,所以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对其形成集聚的区分和统筹。集聚统筹和划分是有目的性的,目的是整合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避免因为同质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竞争。

3 要提倡多元化的模式推进

我总结了几种模式:一是生态保育型,包括生态博物馆,但是它有个问题,生态博物馆没有和当地的民生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一部分弥补起来。二是自主创新型,立足当地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通过特色的产业、工艺、文化把资源调动起来。三是介入激活型,前期依靠自发,后期依靠外力的因素来开展工作,引进一些资金、技术、经营模式,由过去的输血转变成一种自我造血的功能。此外还有观光旅游、城乡合作、健康养生、劳务输出等模式。到底哪几类更适合,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分析。

经过分类定级指导,组团集聚统筹,并通过多元化模式推进,这个地区的传统村落发展一定会成效显著。

传统村落的资源价值分析与保护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藏族;资源价值;保护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具有着浓厚的藏族文化。尼西乡汤堆村就是位于香格里拉市的一个藏族传统村落,村庄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化、建筑及古村落形态。所以在加强村庄建设的同时开发古村落,使汤堆村的保护向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1 传统资源价值评价

1.1自然文化。汤堆村周围群山连绵,山川纵横,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村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共生,既符合藏族传统的山水理念,又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相结合,村庄环境风光秀丽,村落整体周边群山环绕,西为西归神山,南为归巴过神山及益仁神山,东为唐当岗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藏族文化生态村。

1.2村落格局特色。村落形态可概括为背山临田的散点加组团布局模式。村落四周以神山为庇护,形成寓意丰富的环境景观。汤堆村以藏族居民为主,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元素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白塔、念经房、转经筒、玛尼堆、烧香台等是藏传佛教主要的代表性空间载体,这些灵性空间遍布于村落中,构成了汤堆村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民居内部的布局也是以经堂、佛堂为中心的形式。深远的宗教影响渗透在汤堆居民的生活方式、外在环境、风俗和起居习惯等各方面。

1.3街巷空间特色。街巷空间是汤堆村落風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淡雅朴素的藏族特色民居是村落的单元细胞,深邃的街巷街坊是连接民居建筑各个细胞的中间骨骼,将各个细胞锚定在街巷构成的骨架上,便形成了自由布局的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

汤堆村内民居随地形变化及道路变化呈自由的组团式布局。

鸟瞰村落,道路形如藤蔓,组团便像藤上挂满的果实,完全是顺应自然生长的,高度体现出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建筑朝向不尽一律,大多被山面田,多为西南和东南方向,这从当地气候角度讲可以争取日照和通风。

1.4传统民居特色。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高原和河谷两种不同风格和式样,由于特殊的高原干热河谷地理环境,形成了尼西民居既有高原坝区民居的因素,又包函了河谷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了高原民居向河谷民居过渡的一种特殊风格。

建筑环境——汤堆位处河谷地带,由于雨雪较多,综合气候特点、用地地形、建材利用的条件、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地方文化,当地民居的建筑形式以藏式“土墙板屋”为主,又称为“闪片房”;建筑选址——在新建房屋时要请喇嘛根据主人的生辰, 以及地方的风水来确定基址和朝向。而且建筑正面要面对高大雄伟的山尖,一般不能对着山谷, 这些宗教因素使得散布在坝区看似凌乱的民居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秩序;建筑结构——“土墙板屋”属井干结构与夯土墙结合的混合形式,即在比较厚实的夯土墙体上,再覆盖平缓而出檐深远的木板屋顶,厚实的夯土墙利于保温抗寒,而坡顶便于排雨除雪, 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建筑文化传承——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

1.5历史环境要素特色。历史环境要素是指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沟渠、石阶铺地、古树名木以及传统生产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通过对汤堆村传统村落的走访观察,汤堆村的历史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包括36处白塔、8个玛尼堆、2处念经房、铜制转经筒,麦场、古树等。虽历经时代变迁,村落风貌依然保存完好,部分传统生活方式依旧代代相传,这里依然延续着古老的生命力,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6非物质文化特色。汤堆村以藏族的黑土陶烧制技艺为主,民族文化、农耕文为辅的多元文化聚集地,是三江并流地区多元文化聚集融合的典范。

黑陶烧制技艺:尼西乡为著名土陶之乡,因为汤堆片区特有的土质以及土陶文化和技艺,从而使汤堆成为尼西生产土陶的唯一基地。以尼西黑陶为代表的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名;民族文化:尼西情舞作为一种歌舞,具有藏族歌舞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是一种以爱恋为主的歌舞。是尼西地区独有的舞蹈;饮食文化:尼西土鸡是在尼西地区独特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小型鸡种,用汤堆生产的土陶锅炖出后,味道鲜美,曾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农耕文化:半山区的生态生产条件使汤堆祖祖辈辈都依赖于农田生活,农田不仅是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汤堆村民的精神的主要寄托,汤堆村民对农田始终怀有一种敬畏的情节,百年来的沉淀形成了今日的农耕文化。

2 村庄保护区划

在现存历史建筑和环境要素分布、空间格局、自然环境、产业状况等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地方特色的思想、原则和依据,结合保护目标,划定汤堆村保护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2.1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较能完整地反映传统村落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包含传统村落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以及载有真实信息的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是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

2.2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为核心保护区向外划定的区域,为保证聚落空间及整体风貌完整这个区域可适当建设。

2.3风貌协调区。风貌协调区主要是灵性空间所在地及部分零散民居建筑,对零散建筑、构筑物进行整体环境整治,保持风貌的协调。除转经用白塔及生产用麦场外,可进行少量的建设活动,原则上不得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环境及其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良钦. 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第12篇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生活的迅速转变,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历史文化传承载体的传统村落日益遭到破坏。传统村落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历史, 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1]。然而,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 城镇化速度加快对传统村落影响重大, 使这些弘扬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威胁[2]。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开展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将传统村落保护作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最终促进城镇化与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1 概念解析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 概念解析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 第一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客观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3]。它表现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等级不断提高, 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社会整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

传统村落是我国最新提出的, 尚无确切的完整定义的新概念, 我国传统村落一般俗称古村落, 在学术上可称为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4]。传统村落形成较早, 应该是由一个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具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 且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截止2014 年年底, 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 555 个 ( 2012 年第一批共计646 个, 2013 年第二批共计915 个, 2014 年第三批共计994 个) [5]。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传统村落记忆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反映了人类特定的聚居环境空间, 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珍藏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研究力求分析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针对传统村落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保护原则, 对传统村落提出相应保护措施进行研究。达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规划发展中, 实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 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体现保护传统村落对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环境和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对城镇发展的重大意义。

2 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现状

2. 1 快速发展, 生活状态转变

随着城镇化加速,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传统村落居民逐渐迁入城市, 古村落出现空巢化。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 人们不愿继续留在发展落后的村落, 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状态。传统的生活方式已被人们遗弃, 人们更愿意进入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及基础服务设施。村落居民生活质量随着城镇化不断提高, 由传统的产业模式转变为现代科技模式, 传统的手工艺等已经消失, 体现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消失。体现历史文化的传统聚居形式日益消失, 村民对传统的居住状态不再认同, 聚落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 2 城镇建设, 忽视传统文化

近年来, 我国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大量的开发建设, 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受到了严重影响, 传统文化被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忽视。传统村落遗存许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移民搬迁、村落整治等未重视物质文化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更没有合理展现物质文化对村落历史价值的体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只是一味地大肆地追求发展旅游产业, 大量地新建现代建筑, 设置与传统村落文化无关的旅游景观小品及导向标识牌等, 未能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导致传统文化日益消失。对于体现传统文化的保存较差的传统建筑, 村庄居民未重视其日常保养及后期修复, 这种现象对传统村落破坏较为严重。位于传统建筑周边的住户, 随意建设自家院落, 加盖房屋, 遮挡了传统建筑空间视廊, 其中搭建养殖圈不仅环境方面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还加大了对传统村落文化的破坏性, 使得这种体现传统村落风貌文化的环境遭到破坏。因此, 城镇建设过程中, 传统文化被忽视的现象应加强关注。

2. 3 管理不足, 缺乏公众参与

城镇建设过程中, 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 政府缺乏一定的管理措施, 村落保护居民参与性较差。村落用地随意开发, 政府未给出严格控制政策, 传统村落未明确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传统村落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未提出相关政策及制定措施, 文物保护单位未编制保护管理规划等。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未明确提出传承与保护措施等相关政策。在传统村落的整治与保护过程中, 村落居民未能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 公众参与性不强。村民的肆意开发, 对村落传统建筑随意拆除改建, 政府对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传统村落发展更注重旅游开发, 但在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业的过程中, 大量地开发建设, 引入外来人员, 村落居民未能积极与其紧密联系, 实际参与性较差。在城镇化过程中, 政府管理手段不明确, 公众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认识薄弱, 导致管理与保护混乱, 公众日常参与保护工作度较弱。

3 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原则

3. 1 原真性

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应遵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传统村落保护首先应遵循村落的原真性。传统村落现状保存应尽量保存其历史文化遗产中有价值的构件及工艺手法, 尤其是保护传统村落文物建筑的结构、材料、平面布局、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等。对于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 遵循历史环境及村落遗产的构成, 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布局形式, 将能体现传统村落原真性的价值进行保护。

3. 2 整体性

在对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 应实行整体性保护原则。传统村落保护不仅是物质景观, 还应包括文化、民俗等人文景观。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把传统村落当成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整体来进行保护。不仅保护物质层面的建筑、道路、空间环境, 还要体现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 让游人在充分感知自然物质景观的同时, 体验到传统村落所蕴涵的深刻的地方文化, 促进村落经济发展。当然, 还要保护传统村落的生活活动和传统风俗, 更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周围的环境, 包括街区、景区、景点等保护其整体的环境, 体现传统村落历史环境风貌, 保护其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4 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建议

4. 1 以人为本, 保护为主

城镇化过程中以人为本以传统村落原住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核心, 以保护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历史文化遗产及历史环境要素等为主。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地尊重前人创造的成果, 同时尊重后人的继承发展, 贯彻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村落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尊重传统文化, 塑造良好的保护传统文化氛围。使得传统村落得到深入保护, 最终保护工作惠及村落居民。全面普查传统村落文物古迹遗存, 保护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传统建筑的修缮整治, 根据传统村落不同地段以及不同质量和价值的文物, 主要分层次实施保护、整治和改建这几种保护模式为主进行保护。最终达到传统村落居民与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形成舒适和谐的人居聚落环境。

4. 2 文化传承, 发展共赢

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 应注重村落传统文化传承, 将城镇化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达到双赢目的。以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带头人, 可制作宣传手册及招贴板报宣传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村, 将传统村落在保护的前提下, 在保护范围外改造传统民居, 开辟生态观光旅游庄园,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挖掘传统村落独特的名人事迹、历史传说、民风民情等文化遗产, 编纂成书或以演艺作品等展现, 吸引游客, 增加传统村落的吸引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提高村落居民生活水平, 丰富旅游资源, 恢复传统村落历史活力, 使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具有活力的良性循环。注重传统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4. 3 政府引导, 公众参与

尽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深入传统村落, 了解民情风俗, 村民意愿, 逐步加强贯彻村民自觉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思想。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村民参与相关政策, 成立保护小组让村民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对村落道路清扫、文物建筑维修、民俗文化宣传等。政府可通过宣传手段, 提高传统村落居民自觉参与能力, 充分展现自身文化身份, 引导村民自主成立村民监督组织和制定村规民约, 并对保护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民进行奖励。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力求切合实际, 让村民在参与保护工作过程中发现传统村落的美, 嗅出传统文化的味, 记得乡愁。

5 结语

传统村落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解读城镇化及传统村落的内涵, 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 即城镇化快速发展, 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状态转变及人们忽视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当然, 也缺乏政府的管理, 公众参与保护的力度不足。根据传统村落原真性及完整性保护原则, 提出以保护为主, 注重文化传承, 保护与发展共赢, 政府引导, 公众参与的保护对策。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 保留传统村落的记忆, 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1]林琼华.当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城乡建设, 2015 (10) :67-69.

[2]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2) :156-160.

[3]张文君.城镇化进程中陕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蒋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 2013:1-2.

上一篇:学好中职语文下一篇:煤气管道带压堵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