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之策范文

2024-06-27

治本之策范文(精选12篇)

治本之策 第1篇

7月30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指出, 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但是工作进展不平衡, 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 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事故仍然多发, 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的思考。当月底,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率科技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考察时, 杨元元副局长表示, 要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 始终把科技作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 安全生产的12项治本之策, 包含5个基本要素, 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些要素中, 科技进步的普适性强, 并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新成果得以推广应用, 成效会十分显著。类似例证, 俯拾皆是。

十年前, 美国年产煤10多亿吨, 死亡人数为27人, 我国与之产量相当, 死亡人数却近7 000人。究其原因是科技落后, 前者矿井机械化程度高, 安全系数大, 用人少, 后者则相反, 自然事故发生率会居高不下。但随着安全科技的发展, 在我国煤矿“黄金十年”中, 百万吨死亡率已由2002年的4.94降至2011年的0.564, 直线下降88.6%。

2012年9月,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 推出首批69个“四个一批”项目。时间未过一年, 成果已斐然可观。

像煤矿井下千米定向水平钻机, 在中硬煤层条件下, 最大钻孔深度达到1 212 m, 最多可打24个分支孔, 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 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 已在晋城、阳泉、彬长、潞安等矿区近百处煤矿得到应用;在四川雅安地震前线, “小型移动应急指挥系统”使灾区现场情况能及时传回到国务院应急平台, 为抗震救援指挥提供了技术保障;有2万多员工的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自搭建起安全培训远程教育平台, 如今注册员工已近半, 今年6月在线学习总时长达到11万2 651.59 h。林林总总, 不胜枚举。

科技不仅强安, 还能兴业。在强调经济转型的今天,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得以体现。美国商务部官员戴维·卡普斯曾说, 自二战以来, 美国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而安全科技作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五大重要产业板块之一, 2012年产值已高达80亿元左右。可见, 科技不仅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 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现阶段中国腐败的特点及治本之策 第2篇

根据历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统计,全国各级检察机关1979-1982年查处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总数为98225件,1983-1987年间增至15.5万件,1988-1992年间增至214318件,1993-1997年间,尽管对贪污贿赂、挪

用公款等腐败案件的立案标准均已提高,但是案件总数仍然增至387352件,18年间查处的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看到这些成绩,在人们额手称庆的同时,又不免扼腕叹息:在政府三令五申之下,为什么腐败分子仍然会“前仆后继”?。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说,要警惕腐败和改革赛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指出,腐败将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1)腐败会降低一国公共投资以及基础设施的生产效率。公共工程中的腐败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新修的道路可以在刚刚跑上汽车之后就变得坑坑洼洼,商场可以在顾客如织的时候突然坍塌。(2)腐败降低税收收入,并进而降低政府对教育和健康等公共领域方面的支出水平。据胡鞍钢在《中国:挑战腐败》一书中估计,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税收流失达5700-6800亿元。(3)腐败降低外国直接投资(FDI).魏尚进的研究表明,腐败相当于对外商征收了一笔额外的税收,足以令他们裹足不前。(4)腐败产生大量非法企业和有组织犯罪。在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出现了相当可怕的政府黑社会化,政府官员和黑社会头目沆瀣一气、鱼肉人民。(5)腐败还引起大量非法财富和资金外逃,据估计,1992-1996年俄罗斯向海外流失600亿美元。海外的报道也披露,大批逃亡海外的贪官,正在国外过着隐秘而奢华的生活。酒过三巡之后,他们吐露真言: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出来之前捞得再多一些。按照胡鞍钢的估计,腐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元到12570亿元之间,相当于GDP的13.2到16.8,腐败的增长速度似乎的确超过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当真是触目惊心。

尽管对腐败程度的衡量一直没有公认的科学标准,但是从目前的一些研究我们仍然可见端倪。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定期公布《世界主要国家竞争力报告》,其中政府清廉程度也被视为一国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按照其1998年的统计,中国的腐败程度大体和日本相仿,劣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远逊于新加坡,但是却好过意大利、韩国、俄罗斯和印度。若按国际透明组织设计的清廉指数(CPI),1995年中国的清廉指数为2.61,在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1998年中国清廉指数为3.50,在8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为第52位,低于世界平均数(4.89),也低于世界中间数(4.20)。1999年,中国在世界9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为第58位。这些研究当然仍很不完善,但是给我们的信息大致是:中国的腐败状况在世界各国基本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尽管被抓出来的贪官越来越多,尽管街谈巷议中关于官场黑暗的故事和笑话多少反映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程度也在下降。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的廉洁程度正在改善而不是恶化。腐败的恶果是动摇政府的有效性和政权的合法性。就像一支都是大烟鬼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一样,充斥着贪官污吏的政府也不可能高效率地运转。这几年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逆风飞扬、?谐』母镉刑醪晃伞J韵耄绻泄娴囊丫?quot;腐烂到根",这些成绩又由何而来,恐怕我们早已经陷入四分五裂了。

二、现阶段中国的腐败与当代中国的转型性质具体体制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改革是什么?从本质上说是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的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改革开放不可能在极短的时期内一下子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弊端消除干净。原本的那种在浓浓的阶级斗争气氛下对整个社会的利益诱惑的抑制机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丧失殆尽;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的绝对化现象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家长制的复活现象,大大地抑制了社会对权力者的监督功能,从而给权力腐败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剧变的社会使原有的秩序规则失灵,而新的社会秩序却不能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体制上的这种弊端和缺陷给腐败的泛滥创造了“最好的机遇”,权力腐败就是在这种体制缺陷中迅猛地发展、泛滥起来。

反腐的治本之策 第3篇

当我们懂得腐败是制度(主要是权力结构)的漏洞,就会明白,腐败者就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牺牲品。腐败者通常自身并不坏,但是人性恶使他在一個不健全的制度内,又掌握了一个倾向于腐败的权力,因此这把双刃剑首先砍向自己。因此他是制度的牺牲品,是体制、机制、制度,特别是我所强调的权力结构不合理这个核心制度的牺牲品。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制度的漏洞,是因为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的时候,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勇往直前、大刀阔斧,而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却步履蹒跚、思前虑后、畏首畏尾,至今仍在继续沿用“苏联模式”。因此,这两个不同步,就像一个人左腿前进得特别快,右腿迟迟不跟进,那么这个人的屁股迅速往下,如果下面是一个泥塘、一个粪坑,他就会沾上泥水、沾上粪水,而我们现在也就是这种状况。

党内要形成异体监督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我概括为八个字战略方针:“发展民主,强化监督。”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多年来,腐败愈演愈烈,是因为我们党内肌体得了病,得了肿瘤、癌症,这种情况下,党的生命力首先得强大起来。生命力强了,自然你就能去邪——腐败就是一种邪。现在习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强本。而这个“本”,就是发展党内民主,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旺盛了,强大了,邪不压正,腐败就能遏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这是第一点。

民主既是生命力,又是最好的防腐剂。反腐不靠民主不行,全世界反腐成功的没有一个不是发展民主的,凡是不民主的地方,反腐很难成功。凡是民主推行的比较彻底的地方,腐败很难蔓延。发展民主,首先要发展党内民主。如此,党内民主才能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党内民主如果滞后或落后于人民民主,就不可能有带动作用了。另外,民主权最重要的是选举权,没有民主的选举,就很难有民主的权利。民主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生命力旺盛了,邪是侵不进来的。

第二点,强化监督。民主是最好的防腐剂,而监督是最有效的制衡力。强化监督就是强化对权力违规、违法、犯罪的制衡。把这两点抓住了,战略方针就没有问题了。

没有这样一种宏观战略,你反不了腐败。不管查处多少腐败案件,只要不改革现行的权力结构和选人用人体制,你都无法“取得压倒性胜利”。因为仅靠反腐的战术胜利,永远取代不了战略胜利。

要强化监督,就必须解决异体监督的问题。强化监督不是搞同体监督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将现行的同体监督转变为异体监督,它要有相对独立性。我们有两个给定的前提:党外不允许有党,党内不允许有派。分党、分派不允许,那么就只能党内分权。异体监督来自哪儿?只能来自党内分权。通过党内分权,形成只管决策的全委会,只管执行的执委会,只管监督的监委会。监委会只对执委会进行监督,全委会平衡执委会和监委会的关系,3个委员会间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党内3个不同功能的权力机关,虽然同在党内,却是功能不同的异体。异体监督就能形成。60年前的“八大”,通过“党代会常任制”,就搞过这样的试验。异体监督能有效发现并揭露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通过及时杀毒,强化党内监督;而发展党内民主,能有效地增强党的生命力,为党的肌体增添活力。一个及时杀毒,一个增添活力,腐败在党内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呢?就能有效地遏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所以,反腐战略方针一定要有这八字方针。

权力结构科学分解、合理配置

有了战略方针,还要有两个战略行动。第一个就是党内分权:科学分解、合理配置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形成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结构,尤其是党内的权力结构。我们要把党内权力结构搞科学,目前党内权力结构不科学。我的结论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各级地方一把手的专断程度,超过了我们建党、执政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党内矛盾和社会矛盾。这同权力过分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紧密相关。

对权力的人身依附关系,实际上是对权力过分专断的一种膜拜,拜权力教已经形成了。而且拜权力教比拜金主义还可怕。中国两千多年来是信儒教,儒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官,所以官本位带有中国特色。历史证明,一旦老百姓不信官了,一个朝代就结束了。反贪官,最后反到皇帝,皇帝是最大贪官,一个朝代就结束了。下一个朝代又开始重新建立老百姓对官家的信心,当官要清正廉洁,正大光明,要写在他的庙堂、公堂上。一旦权力把他腐蚀后,一个朝代又结束了。中国的官员必须清正廉洁,所以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所以“公生廉,廉生威”,这既是代代口口相传的《官箴》,也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方。

那么在党外不允许有党,党内不允许有派,不允许分党分派的情况下,目前我们唯一可以进行选择的路径,就是党内分权。另一方面看,权力架构一旦科学分解、合理配置后,民主就能够生存,民主怎么存在的?是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架构下才能生存,生存了以后才能巩固,巩固了以后才能发展。没有这样一个三角架把权力支撑起来,把国家的上层建筑撑起来,就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社会民主,就没有国家民主。它就靠一个科学的权力结构。所以凡是权力结构科学的,它的民主通常比较好,凡是权力独裁的国家,就没有民主可言。哪怕你前面借民主上台,比如希特勒,到最后也不会有善果。

另一方面,科学权力结构一旦形成后,党内监督才能实行,才能够落实,才能够有效。它也得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权力结构。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在党内民主的带动下得到促进发展。因为党内分权科学了,整个社会的民主才能带动起来。我们用的是党内分权带动、促进人民民主。所以,你得先搞党内民主。而现实中,我们却是先搞人民民主,先由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而村党支部书记却基本上是乡镇党委内定的。这样先后顺序就颠倒了。必须先由村党支部党员民主选举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员民主选举乡镇党委书记,县里的党员民主选举县委书记,这才对了。这是第一个战略行动,党内分权。

第二个战略行动,加快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和深化。这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生命活力,明确了党代会常任制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在仍停留在县一級做“党代表任期制”,而非“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阶段,60年过去了,至今我们在县一级都没有建立毛泽东所讲的“党的国会”。既缺乏明确的问题、目标导向,也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我们必须要在深入探索中不断推进。

分权探索应当持续

党代会常任制1956年开始搞,1958年开了第二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以后就不开了。八大时,毛泽东是中央委员会主席,是决策机关的最高领袖。邓小平是中央书记处总书记,是执行机关的最高长官,相当于是党内的CEO。董必武是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书记,是监督机关的最高首领,党内分权从那时候就开始搞了,而且八大党章第三十七条有一款,“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毛主席准备把这个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权力交出去,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可惜的是权力有腐蚀性,1956年形成的东西,并没有兑现。20年后,到1976年,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仍然虚位以待。

到了1988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10年以后,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想把党代会常任制作为突破口,中组部在全国搞了12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但可惜的是刚才上手搞,就遇上1989年的那场风波,后来12个试点无疾而终。

到了十六大报告,终于写进了“在市县扩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一开始写的“在县市扩大”。与会党代表提意见说1956年省市都搞了,这次可以全国推行了。但是中央还是感觉有风险,只是把市写在前面,县写在后面,县市颠倒了一下。但是到下面每一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搞得都瞻前顾后,心惊胆颤。

后来我想去推动一下,就以调研的名义下去。所到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都跟我讲希望中央出个红头文件,他们按照设定的就敢搞。我说对不起,中国改革成功的路径依赖是,突破在地方,规范在政府。中央不可能突破,只有靠地方突破。你突破可能会有损失,也可能会有处分,还可能会丢官,但是实践会证明你是对的,后来就能往前推了。如果个人没有风险,党就会有危险。但遗憾的是,下面天天盼上面的红头文件,上面月月等下面的成功试验,结果左盼右等了30多年。绝大多数不敢突破,不愿示范,不想带动,愿意按部就班。

结果在这么多年的改革中,不过是把党代会常任制异化为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按毛主席想法,是要形成一个党内的国会,党内有像人大常委会那样的决策机关。但是1988年启动的那一轮改革,1989年就无疾而终。到十六大,虽然写进了党代会报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都到了窗户纸那一步,党内分权一捅,就可以捅破了,但是所有试点单位谁也没敢走到那一步。只好把党代会常任制变成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任期制没有多大用处。如果没有人大常委会的话,人民代表有什么用呢?正是因为有一个常设的人大常委会以后,人民代表才起作用。花粉没有蜂巢,蜜蜂到哪儿去做蜂蜜?

中组部在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中既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这种改革对试点单位,第一无益,第二有害,谁去搞?你让我搞到什么程度?你让我搞党代表任期制,我就让党代表把每5年开一次会,改成每年开一次会行了,开一次会起什么作用呢?党代表就开一次会、提一点意见有什么作用?你县委决策权、执行权还是合在一起的。纪委的监督权还在我领导之下,有什么变化?变化不了。

应该是党代会形成一个决策机关,县委书记作为全委会书记,你的一票就是一票,搞委员会制,民主决策;再设立一个执委会或书记处,由分管政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执委会或书记处的第一书记,加上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再加上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执委会或书记处的副书记或委员,这是执行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由执委会的书记负全责。全委会行使决策权,执委会行使执行权,纪委会行使监督权,这样,党内权力就科学分解了。纪委书记可以对执委会书记进行监督。决策、执行、监督机关可以相互监督。

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合理分权,并形成科学权力结构的突破口。党内分权有1956年的经验,有1988年的试点,有十六大以后开展10多年的情况,赶快捅破那层窗户纸——科学分解党内权力,开展党内县级直接选举!通过竞选演讲,让党员代表直接选举自己的县委书记;设立秘密投票间等。七八十年前,我们在执掌区域性政权时就成功进行过民主选举,难道现在反而不会做了吗?分解县级党委权力,一不会叠床架屋,二不会增加县级职数。全委会除县委书记是正县级外,其他全委会委员原来级别不变;到执委会或书记处去的,除县长是正县级外,其他的还是副县级;纪委会或监委会不用变,人员还可以减少。这些都能在试点中消化并合理解决。

浅析预防企业舞弊的治本之策 第4篇

关键词: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预防舞弊

企业舞弊, 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影响比较大的如美国的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案, 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等;还有到处可见的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已构成或尚未构成犯罪的舞弊行为。预防舞弊、根除舞弊是一个系统工程, 受诸多因素影响, 其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诸多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两因素, 是预防企业舞弊的治本之策。

1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一套组织结构严密的自然人来治理公司而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在现代公司中,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 (经理层) 四部分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相互制衡, 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有一批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有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但机关职能不健全, 权力不能有效制衡, 并未真正建立起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屡屡查出多家上市公司高管的违法案件。客观地讲, 一方面体现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渐趋完善, 证监会等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确实存在问题, 即: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没有履行或没有充分履行法定职责, 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一股独大”, 内部人控制。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对董事会、经理层在公司运行过程中实施的监督。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内部监督部门包括监事会、独立董事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目前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因“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监督人员产生的不独立并且缺乏必要的行权能力, 致使监事会形同虚设, 独立董事大都成为“花瓶”, 内部监督不力或失效。

监事会主席通常由公司改制上市前的工会主席或纪委书记担任, 其他监事由股东代表、职工代表等组成, 其绝大部分是从企业内部选聘, 普遍缺乏财务、法律等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监督的行权能力严重不足, 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在制度安排上也有缺陷, “一股独大”可能出现表决权不公正, 实际操作中监事会不独立;独立董事名义上是由公司的董事会聘任, 实际上是由大股东提名选聘, 产生方式受制于大股东, 必然维护大股东利益, 且他们中的大部分连最基本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都看不懂, 缺乏监督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 不能有效实施监督;内部审计, 则由于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监督职能更难发挥。

1.2 解决措施

(1) 重构内部监督体系, 增强监督职能、行权能力。

①将监事会、独立董事合并为“监审委员会”, 并要求独立董事占一定比例 (如2/3以上) ,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将审计委员会也并入监事会, 将公司内审部门统一改由“监审委员会”领导, 作为“监审委员会”的日常监督机构, “监审委员会”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监事会、独立董事、内部审计及审计委员会四部门的法定职责。②改变监事、独立董事产生机制, 规定监事、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公开选聘, 竞争上岗, 并且规定“监审委员会”所需各专业人士的比例。③完善监事会、独立董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④建立监事、独立董事行业管理部门, 加强行业自律。

(2) 实现人员合理配置, 提升董事会的决策能力。

①董事长不得兼任总经理, 严格实行两权分离。②在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中规定外部 (独立) 董事比例和所需各专业人士比例, 让社会各专业人士经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考核进入董事会, 减弱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③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 改变经理人产生机制, 完善经理层考核办法和淘汰机制。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企业内部控制均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主要为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运行无效。如: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层违规, 内部控制制度成摆设;不能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定期核查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信息失真, 虚假会计信息、账外设账、小金库层出不穷;内审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检查不力, 缺乏实效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从未进行过自我评估等。

2.2 解决措施

(1) 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①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完善董事会的设置和功能;②针对关键控制点所在区域、部位, 合理有效地分配职责和权限,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③强化内部控制实施结果的监督检查, 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

(2)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①以预防为主, 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内部控制环节, 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②建立内部监督机构, 经常检查高风险区域, 及时发现风险;③善于转嫁风险, 尽可能使企业的财务人员身份相对独立, 使其不会因受制于企业的某个高层领导而不得不做出舞弊行为。

(3) 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①坚持相互牵制原则。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 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2个或2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②坚持协调配合原则。指各部门相互配合, 各岗位、环节协调同步, 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紧密衔接。③执行程序定位原则。指企业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工作岗位, 并根据岗位性质赋予相应工作任务和职责许可权, 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 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 充分做到职、责、权、利相结合。④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 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良好的信息系统, 有助于提高和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从而也保证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畅通和完整。

(5) 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通过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控制度的自我评估系统, 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和监督。企业除进行内部检查和评议以外, 还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政府监督部门进行监督, 实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 还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内控中的漏洞和隐患, 针对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3 结语

治本之策 第5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增长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深刻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循环经济是永续的绿色增长

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着眼于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标志。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开始显现。发达国家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城市臃肿、交通拥堵等,在近20多年的时间内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协调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面对人口多、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走常规发展道路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达国家的发展,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依靠的是大量掠夺其他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资源;而我国的发展则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资源和环境支撑。这就需要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需综合施策

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各地的有益探索,应综合施策,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社会和企业文化中。转变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发展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税收、金融、价格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比较迫切的是制定完善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出台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促进资源多重利用。应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

研究、开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如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坚持试点示范和不同层面的有序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是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当前,应从试点示范入手,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协调推进。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并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在区域层面,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生产代谢和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弃物分层回收体系,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生态文明

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爆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正是基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六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

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损失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而到了1993年损失就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其次,影响社会安定。一些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调,致使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迫使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

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最后,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和弃物污染以及辐射污染等严重地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江河断流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也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21世纪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首先,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第三,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2.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工业,一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二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整顿。三要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

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3.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4.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第一,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第二,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第三,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一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三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转型:经济复苏的治本之策 第6篇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实际上,要真正提高中国经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就需要从根本上摆脱金融危机前中国与美国之间那种恐怖的经济平衡,从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谈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好转,预言中国将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言论多了起来。对此我有一种深深的不安。这不是要争辩中国经济究竟是出现V型反转,或者属于U型和W型发展,还是仍然处在L型的僵持阶段。而是因为,这方面的分析仅仅是从恢复增长而不是转变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实际上,中国经济的真正危机是结构问题,而增长受阻只是问题的表象。如果以为恢复增长就是走出了危机,那么我们就很难从这场百年未遇的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和获得启迪。

如果将中国与美国的经济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从“压力-状态-反应”的因果分析框架看,中国去年年末以来的增长速度下降是表观上的“状态”问题,即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流动性短缺和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导致了中国出口的大幅度萎缩,从而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则是根源上的“压力”问题,即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长期以来过多地依赖出口与投资,因此一旦出口受到严重阻碍,就必然出现增长下降。也就是说,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触发中国经济危机的表观事件。真正的要害是,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存在着需要变革的严重的结构问题。

如果经济复苏是指恢复经济增长的“应对”之策,而不管发展模式是否转型、内在结构是否优化,那么要维持8%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不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实际上,在4万亿的强烈刺激下,在政府运动式的推进下,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通过高强度地增加国内投资,使得经济增长回到原来的速度。同时可以寄希望在美国的流动性和消费能力得到恢复后,回到中国经济的原有发展状态。但是,如果拯救危机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应对”层面,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因为没有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例如,出口导向的增长将继续受到外部购买能力波动的影响,强烈的投资推动因为没有转化为公民的最终消费而无法持续,高能耗、高污染主导的增长会不时受到全球能源供应能力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的冲击,等等。因为,在拯救危机中我们已经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为保增长而保增长的事例。

思想扶贫是贫困治理的治本之策 第7篇

一、经济扶贫是当务之急

2011 年中央扶贫开发会议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2010 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照这一标准,目前我国尚有7 017 万贫困人口,要完成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完全脱贫的任务,每年需减贫人口1 400 万以上,压力巨大,任务繁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要想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上脱贫,必须坚持精准扶贫,开展贫困识别,建立贫困档案,分门别类,因人、因户施策,以便于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要建立中央、省、市、县紧密衔接的贫困治理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以便于解决“谁扶持”的问题。要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不同情况,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以便于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扶贫模式一般为政府主导型的,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对扶贫措施、扶贫项目、资源要素等的选择和确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可以考虑引入市场调节型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农村信息市场培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贫困治理的成效。当前,“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不应置身事外,应积极培育农村信息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供需、农业生产资料交流、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和信息服务网络,以便于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流通,也有利于农村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及早摆脱贫困[2]。

经济扶贫还应重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地区人口普遍存在着文化层次低、教育缺乏和科技素质低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开展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科技文化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市场适应能力。对于不能就地脱贫的人员,应实行异地搬迁或者人口城市化,在非农行业寻找就业机会。

二、思想扶贫是治本之策

经济扶贫是引导农民快速脱贫的捷径,但经济扶贫只能治标,思想扶贫才能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二十多年前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3]这些论述明确包含了思想、观念扶贫是贫困治理的根本之策的思想。这说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战胜贫困的根本所在。

扶贫先扶志。思想观念脱贫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经济贫困只是外在的表现,思想贫困才是内在的根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认为:“世界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4]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不是不能脱贫,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思想观念和勇气,甘于贫困。部分原因是一些贫困人口大多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贪图享乐、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思想意识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就要求在扶贫工作中,既要送技术、送温暖,更要送信心、送志气、送观念,要着重从精神上、思想观念上帮扶,帮助其树立摆脱贫困、战胜贫困的观念、勇气和斗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4]如果仅仅停留在经济扶贫而不注重思想扶贫,就难以实现真正脱贫,即使暂时脱贫,也有可能再度返贫。

扶贫先扶智。智包含知识、智力和能力。治愚方能扶志,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扶贫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思想扶贫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事实证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总是与一定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的,因此,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习近平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4]知识改变命运,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才有希望走出贫困。但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更要注重培养能力。要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意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致富的能力。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进程中,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生产实践,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广阔的课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可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这就明确提出了扶贫必先扶智、治愚方能扶志的论断。

三、精准扶贫是关键所在

扶贫开发还要坚持精准扶贫,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精确识别贫困人口,通过科学分类,因人因户精确帮扶,通过建档立卡,阳光操作,实现严格监控,精确管理[5]。为此,习近平提出了六个“精准”要求:“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4]精准扶贫要着力于解决突出问题,致力于建立有活力和内生动力的、有助于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要强调精准度,要确保有限的专项资金重点用在贫困人口身上。

定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方法之一。定点扶贫应集中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应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整村推进、易地搬迁扶贫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服务,智力支持和政策指导,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发展、自我发展和参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EB/OL].网易新闻,2015-11-30.

[2]刘进宝,王艳华,方少勇,李强,陈建成.中国欠发达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4-168.

[3]习近平留给宁德精神财富是践行群众路线源泉[EB/OL].新浪网,2013-08-04.

[4]习近平的“三扶”脱贫论[EB/OL].人民网,2015-09-11.

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治本之策 第8篇

一、从企业实际出发,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把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切实加强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 列入总公司的重点工作议程。对各基层单位成本管理的现状, 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首先对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必要的整顿,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内容、强化控制措施。将成本的分析、定额管理纳入各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 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 力求使每一项成本、费用都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成本核算及时、准确。在保证生产质量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消耗, 压缩各项费用。

(一) 建立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实现成本全过程控制

首先, 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成本管理这项工作。对广大职工普遍开展增收、节支、降耗教育活动, 树立全员节约意识, 发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进行必要的整合, 建立强有力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其次, 针对一些基层单位存在以包代管, 成本管理职责不清, 消耗记录不规范等现象, 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严格按定额控制消耗。把每个基层单位、每个基本岗位都列入严格控制之中, 使基层单位负责人的成本管理工作统一衔接起来,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

(二) 严格执行分级成本管理责任制, 企业效益与职工员工收入挂钩

总公司对各基层单位的成本管理负总责, 公司各业务部门按分工对全公司的成本核算、定额、物资消耗、人工成本等负责。按照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 把降低成本、压缩费用的目标列入各基层单位主要考核指标。明确各基层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单位的成本管理及成本指标负全责。各班组是抓成本管理和降低消耗的具体执行部门, 其班组长负直接责任。将材料消耗和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基层单位的工资总额及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工人的收入直接挂钩, 这样一来, 企业效益如何就与员工收入息息相关。

二、规范成本核算, 提高成本信息质量管理水平

成本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是一个企业成本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正确评价成本管理各环节工作的主要依据。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如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人力调配以及材料消耗、设备利用率等最终都要反映到成本上来。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 全面提高成本会计核算水平, 是企业领导尤其是全体财会人员的重要职责。成本核算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又很复杂的工作, 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生产成本列支范围、核算程序和方法, 费用摊销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在规范公司成本核算方面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 要明确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生产环节的消耗水平, 为加强生产过程的消耗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因此, 应划清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制造成本, 范围只局限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是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发生的费用, 不属于生产成本核算范围, 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成本核算时坚持贯彻合法性原则, 成本列支范围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坚持贯彻可靠性原则, 对各部门及生产环节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认真审核, 保证采用的成本数据真实可靠, 与客观实际相符。

(二) 选择正确会计方法, 提高成本核算的规范化水平

1. 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产品类型、生产方式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具体核算方法就不同。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可能一成不变。材料供应、动力价格、人工费用等各种因素均影响成本的变化, 因此在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上要切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 又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2. 抓好日常基础管理, 确保成本核算资料完整准确。

产品成本一经发生就具有客观性。要准确反映产品成本消耗水平和成本状况, 不仅采用的成本核算会计方法要正确, 最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的基础数据必须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否则报表反映的信息就会失去意义, 产生报表阅读者对会计信息误解的局面, 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 抓好日常基础管理, 保证基础数据来源真实、及时、完整、准确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明确成本管理的部门责任和任务, 各部门分兵把关, 狠抓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放手。对关键业务岗位要择优录用, 培训上岗, 强调责任意识, 其工作质量直接与工资挂钩, 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确保各岗位所提供的数据真实、及时、准确。真正把规范成本核算, 加强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3. 加强成本费用支出控制。

建立成本费用定额制度, 分解成本费用指标, 落实成本费用主体, 对各项基层单位下达成本、费用指标, 要求各基层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手段, 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加强对材料采购和消耗的成本控制;建立人工成本控制制度, 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以岗定酬;加强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制定其他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申请、审核、审批、支付程序的监督。

三、优化物资管理, 完善消耗定额,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 采取措施控制采购成本

1. 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经过采购和使用部门在比质比价, 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信誉、供货能力信息基础上, 按规定的审批程序确定供应商。

2. 实行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负责验收的部门和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有关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 处理问题。

3. 取消中间环节, 降低采购成本。

改原采购主要原料由中间商提供为直接与原料供应商联系购买, 以减少中间环节费用。

4. 提高采购人员工作能力。

采用各种手段, 迫使供应商让利, 提供有利于公司的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以节省部分原料采购成本。

5. 财务部门参与商定对供应商的付款条件。

严格核对采购发票、验收单、合同等有关凭证, 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对符合付款条件的采购业务及时办理付款业务。

6. 坚持物资定期与不定期盘点制度。

由相关人员组织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盘存物资进行盘点, 反映物资出入库和消耗情况。让各级领导人员清楚家底, 做到心中有数。

(二) 完善消耗定额, 提高企业效益

核算出相对准确的生产成本, 并不是为了玩数字游戏。而是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资料, 来逐步摸索出一整套基本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各项定额指标, 以综合反映公司成本构成及效益状况, 当出现偏离定额指标较大的现象时, 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查找原因所在, 分析事故苗头及责任人动机, 以便及时把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即便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问题一时无法解决, 也可立即采用其他变通方法去调整, 并积极创造条件让问题最终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治本之策 第9篇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二是要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 包括职业道德。但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看, 很难满足这两个要求。有资料表明, 我国高职院校中有66.6%的教师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 有的学校甚至高达96%, 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 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数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1]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知识技能”和“专业实践知识技能”的调查发现:[2]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能力方面, 急需提高本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 希望“能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尤其是有机会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条件性能力方面, 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尚欠适应, 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远未改观;在实践性能力方面与相关调查结果[3]一致, 即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与教研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实践, 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受学校委派, 到行业或企业顶岗锻炼、职业考察、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注重实践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治本之策”。

1. 实践能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对相关教育对象, 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4]从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看, 教育观念是教师个体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各种外部刺激的一种内化、自我建构和集中反映, 是对长期经验积累的一种表征和组块化。高职院校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实践, 从生产企业的ISO9000发展到5S和6S的管理模式, 到医院、酒店等行业的人性化和个性管理;从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到经营创新;从不同企业所蕴含的企业文化, 教师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意识的认识等, 都无一例外地“刺激”着参加实践的教师, 教师也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 高职院校必须把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作为培养目标, 自觉地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努力在教育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2. 实践能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 锻炼其职业技能

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 即成为企业的一名员工, 也就是说, 企业为员工举办的职业培训、科技讲座、技术比武等活动, 教师都有机会参加。顶岗锻炼可以使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研发流程, 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会时刻影响着教师, 更重要的是教师能随时同企业员工、技术能手、创新团队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人群相互交流, 使这些教师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 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加深对专业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与应用。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所必需的职业技能也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得到锻炼和加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职业技能 (无论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的掌握必须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操作训练, 而这种操作训练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完成的, 必须在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实际岗位中去经历、体验与提升。

3. 实践能增长教师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

在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中, 教学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非常重要。实践表明,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效果与教师对教学案例、教学策略的认识、灵活选择和创造性运用相关。顾泠沅教授提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有如下图所示的基本关系。[5]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 职初教师与专家教师相比主要缺少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 尤其是缺少策略知识。而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 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案例, 提升自己的策略知识。如护理专业教师到医院顶岗锻炼, 对医院的护理岗位职责、操作规程、道德规范、岗位竞赛, 以及医院发展的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新工艺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 结合自己的反思, 并与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充分交流, 分析它的合理性,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改进建议。

三、全方位做好教师实践工作的思考

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渠道,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把开展实践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列入其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由于教师参加实践涉及面广, 导向作用明显, 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 进一步提高对教师实践意义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 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并重的“双证”教育制度, 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形势的需要, 也是办出高职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与此相适应, 在高职院校建立一支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顺利推行的关键, 而教师参加实践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 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征, 也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 这种生命力是否具备和能否持久, 关键在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 教育部 (教高【2006】16号文件) 明确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 为教师创造高挑战、高支持的学习环境

现在有不少高职院校都制定和出台了一些教师参加实践的政策措施, 但现实中总是由于种种原因, 要么没有贯彻落实, 要么流于形式。究其原因, 是没有能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有研究通过对英国政府发起的一项变革分析后, 证明了他们所提出的“高挑战、高支持”模型的有效性。[6]“高挑战、高支持”是指, 当为教师提出高要求、并相应地提供持续的支持时, 他们就能获得持续的进步。研究发现, 要求学校设定目标并公布结果, 为教师提供持续的、高水准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 学生的成就在两年内就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 在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开展实践时, 学校应该明确选派人员的条件、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考核标准, 同时为选派教师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3. 争取行业、企业对教师实践的支持

高职院校教师参加实践, 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争取行业、企业对教师实践的支持, 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的环境。在当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采取主动积极的姿态, 要勇于放下“面子”和“架子”, 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 请求支持;其次, 要与企业紧密联系, 共同商讨研究, 建立教师参与实践的保障机制, 让教师的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最后, 学校还要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 除了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外, 还要让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创造条件让教师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振升.谈双师型高职教师的内涵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5, (17) .

[2]刘楚佳, 等.高职教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8) .

[3]何世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0) .

[4]杨小洋, 等.从观念到行为:对教学中的问题观及问题式教学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0) .

[5]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66.

治本之策 第10篇

一、制度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曾明确指出,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紧制度建设, 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制度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更规范地说, 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 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2]文明表现为人类的一种进步状态, 制度文明是人们规范社会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积极成果。制度文明包含两个方面: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制度化和制度文明化。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制度化是指人们的各项活动及各种社会关系都纳入法治的轨道, 通过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样既提高制度的社会效益, 又能消减和消除因制度缺失和制度不当给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所谓制度文明化是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必须体现社会基本的价值追求, 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二、制度文明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一个校园能否确立积极向上、和谐共生的良好风气, 教育固然重要, 但法制的健全、制度的完善更为关键。教育是温和的, 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制度是强制的, 要求学生必须怎样去做。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远性。

1. 建立秩序, 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 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自然前提。

高校和谐校园作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文明校园, 应该是制度健全并完善的组织。制度健全并完善就能使高校校园和谐统一、步调一致、同向运转, 实现共有目标;制度的欠缺会直接导致高校校园种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3]。民主法治, 内含制度建设;公平正义, 需要科学的制度来体现、来维护;安定有序, 也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因此, 健全并完善各项制度, 确保校园里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2. 制度具有稳定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它是构建

和谐高校校园的根本保证, 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而且其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 需要稳定的制度支持, “制度在社会中处于权利和义务相对的地位, 与既定地位的个人所处的情境结构相对, 并且它们规定了制裁和使之合法。”[4]因此, 制度化建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3. 制度文明建设是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它是高校和谐校园得以建构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首先, 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程序制定科学的制度, 能够体现出高校的公平正义, 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高校校园氛围;其次, 通过制度的充分教育和学习, 能够使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学校的公平正义, 提高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更好地守护校园的公平正义, 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增进高校校园的和谐[5]。最后, 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 能够维护和增进高校校园安定有序的局面, 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这种体现以人为本、公平、自由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是政治文明的成果。因此, 大力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无疑将丰富政治文明的实践, 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实施。

4. 制度文明建设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强大动力。

邓小平说, “制度建设问题在我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 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6]通过建立健全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大制度贯彻执行力度、完善制度反馈机制, 不仅可以维护高校师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能够保障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是一切社会主体的根本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保障学校工作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制度建设不仅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手段、途径和重要保障。

三、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制度文明体系建立的几个关键点

和谐校园主要特征是安定有序、协调发展。而制度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影响并制约着高校内外的各种行为, 保障着高校和谐健康发展。和谐校园构建中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容宏大, 涉及范围极其广泛, 本文不可能一一赘述, 但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重点把握。

1. 坚持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 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保障。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形成一种促进校园和谐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使全校师生和谐共处、共同作战。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正确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 做到职责明确, 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建立健全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学术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发挥教授及学术带头人在治学中的骨干作用;四是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 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不断提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校务公开的水平;五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营造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人人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2. 坚持贯彻制度创新理念, 将制度约束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校的实际工作内容告诉我们, “以人为本”绝不是“随心所欲”。我们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 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 而是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 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制度使学校像钟表的自动装置一样,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哪里制度稳定, 那里便一切稳定;哪里制度动摇, 那里便一切动摇;哪里制度松垮, 那里便一切松垮并陷入混乱状态。”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级人才的输出地, 其制度建设更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保障作用, 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工程, 否则就不能达到保障学校的预期目的。因此, 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 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宣传制度, 让每一名师生知法守法、诚信待人, 以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同学关系, 也便于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有助于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作出道德评判, 有助于全体成员认可现行制度并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3.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完善的制度反馈机制。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而言, “可持续”与“发展”是矛盾的。可持续意味着由一组稳定的机制维持平衡, 而发展则意味着“马太效应”, 打破平衡, 从而逐步放大每一步努力的成效。制度反馈机制是衡量制度是否有用、是否适宜的一种信息反馈模型, 它是制度建设的延伸, 是根据制度实施的结果来作出判定的,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评价制度。评价制度是学校各项制度的核心。评价学校一项制度的好坏, 除看这种制度是否符合学校发展规律, 更要看这种制度能给学校带来什么, 是经济利益还是社会效益。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反馈机制, 意味着在制定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制度存在的环境, 环境不同, 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 意味着制度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反馈机制,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恶性后果的出现, 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避免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也是实施科学管理, 发挥制度更大效用的保障。

四、结语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制度是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制度与和谐是矛盾的, 制度具有约束性, 和谐须给人以自由度。和谐的校园离不开一定制度的约束、规范及引导, 更需要制度来保障, 制度更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第一推动力。高校和谐性制度建设, 根本体现于既要有利于教师、学生乐于遵守制度, 又要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

摘要: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高校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制度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关键环节、重要保障和治本之策。

关键词:制度文明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6-10-19 (1) .

[2][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1994:3.

[3]何贵林.通过和谐性制度建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与现代化, 2007, (3) .

[4][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5]叶伟军.科学的学校制度是实现校园和谐的根本保证[J].高教高职研究, 2007, (26) .

奶粉进药店销售不是治本之策 第11篇

从10月26日开始,11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率先在北京的药店开售,这是自今年6月份国家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后,“试行药店专柜销售”政策的首次亮相,同时,这也被视为新组建的国家食药监部门下力气保障奶粉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笔者以为,在销售环节加强奶粉管理当然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推广初期,只有4个国外品牌的奶粉和7个国内品牌的奶粉才有资格进入药店销售,这相当于国家“贴牌”的信誉担保,但从长远看,如果想指望这一举措来保证奶粉安全估计不现实,因为这毕竟不是治本之策。

奶粉的质量保证涉及奶源质量、生产控制、销售渠道等三个环节,相比于销售环节,从奶源和生产环节提高奶粉质量才是更重要、更需要关注的。回顾这些年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形成过程,有哪次是在销售环节出的问题呢?又有多少消费者是因为国产奶粉在超市销售转而弃之而去的呢?显然,奶粉问题的根本不是出在超市销售上。

此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奶粉进药店销售有三大好处:一是药店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如药店需要考察供应商的资质、奶粉生产商的资质和各类检验报告、供货手续等等;二是药店销售可以查奶粉的可追溯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可很快查到奶粉的生产信息;三是药店分布广泛,而且奶粉统一采购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可以降低售价。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笔者疑惑的是,难道超市销售奶粉就不看供应商的资质、奶粉生产商的资质和各类检验报告吗?难道超市卖的奶粉出了问题,连供货商和生产商都查不到吗?当然不是。至于说到价格,我想这不是当下中国奶粉失信于民的主要问题,另外,让药店来对奶粉把关其实也靠不住。一是药店没这个能力,问题产品往往也都有合法身份;二是药店能不能严格约束自己也很难说,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个药店与生俱来的动力。

这些年来,我们遇到问题总喜欢参照欧美国家的做法,“奶粉进药店”这一政策就是参照德国、法国以及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其实,放眼全世界,实施这一做法的国家并不多,美国就是例子。在美国买奶粉很简单,随便去个超市挑个你乐意买的牌子就可以,价格便宜,买得还放心。为什么?并不是美国超市就比中国管理得好。从1980年开始,美国就用药品法案来规范婴儿食品,从生产到发售都由FDA来监管。奶粉原料都必须经过GRAS认证(美国FDA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奶粉配方要由FDA进行90天左右的预审审核,通过认证了才能生产发售,而且FDA人员还会不定期上门抽查。

而国内呢?看看三鹿奶粉事件,哪个“毒奶粉”不是证照齐全?因此,奶粉安全的监管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源头,不能让任何劣质奶粉以合法身份流入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需要我们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提高奶粉的质量标准,加强奶粉的质量监管。中国的乳业新标准曾被指“全球最差”,在标准上先“矮”人一截,你让消费者的信心从何而来?另外,“有标准不执行、有制度不落实”,“事前审批有好处争着干、事后监管吃力不讨好谁也不干”,这些都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贯通病,希望这次食药监部门的机构重新调整能带来新的变化。

第二,整个社会要注重“道”的建设。也就是说,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不能只顾挣钱,心中要有底线。从经济学鼻祖斯密开始的自由经济学派一直奉行个人的“利己主义”,认为“经济人”是利己的,而非利他的,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但是,市场经济中“利己”的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自由经济行为要有制度(法律)的约束和道德伦理(文化)的支撑。不要忘了,亚当·斯密其实还写过《道德情操论》,韦伯写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些著作阐述的都是这样一个道理:即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明不仅要建立在“术”和“制”上,更要建立在终极的“道”的基础之上,在奶粉的生产和监管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治本之策 第12篇

1 我国公文格式标准二元化

为配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理》 (以下简称新《条例》) 的实施, 2012年6月29日《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2012, 以下简称“民标”) 出台, 并于2012年7月1日实施, 加上2005年10月2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GJB5100—2005, 以下简称“军标”) , 我国出现了“民标”与“军标”并存的局面。

两个标准中公文格式要素构成不同, 有的格式要素称谓不一, 有的格式要素编排标注位置区别, 有的格式要素用字字体字号差别等。例如:“军标”中公文的“份号”, 可以用2位至6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上行文不但要标注“签发人”, 根据需要还要标注“已阅人”;从“军标”的图例式样中可看出, 公文标题只有事由加文种组成;三个机关联合行文时, 行文机关署名用印, 按上两个, 下一个编排标注;成文日期用汉字数字书写;还有“无正文说明”、“二维条码”、“承办说明”等格式要素;“军标”特定格式中还有“印发、转发和批转的公文”格式和“代拟稿”格式等。这些都是“军标”与“民标”的不同之处。

“军标”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级机关以及武警部队各级机关。由于以上“军标”与“民标”的一些规定和要求不同, 势必给基层部队机关在行文的版式、格式上带来麻烦, 有时出现两个标准的相互混淆。如:公安边防部队是公安部领导下的一支现役部队, 是部队性质的警察, 又是武警性质的部队, 形象地称为“公边”或“武边”。边防部队行文时既要依据“军标”, 又要依据“民标”。为此, 2002年公安边防局制发了《公安边防部队公文处理规定》 (试行) , 在这一法规中要求, 属于公安边防业务工作需要行文的, 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办理;属于部队管理、训练、政治后勤等工作需要行文的, 按“军标”办理。

2 我国公文格式仍呈多样化

新《格式》实施一年来, 对我国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因新《格式》只是党政机关的公文格式标准, 以“党政”二字作为限定词, 虽然其他机关和单位可以参照执行, 但“参照”二字对其他机关和单位的约束有限, 所以我国公文格式多样化局面仍未改变。

(1) “红头文件”、“白头文件”格式。从党政机关来说, 不但有“红头文件”格式, 还有“白头文件”格式。

(2) “纪要”格式。各级各类机关会议的纪要格式呈五花八门, 平级党政机关之间的会议的纪要格式不统一, 上级党政机关与下级党政机关会议的纪要格式不一样, 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会议的纪要格式不同, 多议题会议的纪要与专题会议的纪要格式也有区别。

(3) 信函格式。目前在我国行政机关频频使用此格式, 凸显了新《格式》中常用公文格式与信函格式的矛盾, 也加剧了全国公文格式的不统一不规范的乱象。

(4) 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特殊格式。此种公文类别分为A、B、C、D, 文种使用“答复”或“答复函”, 公文上除了加盖行文机关印章外, 还有“领导署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格式要素。

(5) 电报格式。电报的格式与新《格式》中的常用格式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截至目前, 尚未见到电报格式国家标准的出台, 可见到的只有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电报格式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 其中电报的格式以及构成项目与新《格式》中存在着许多差异, 例如:新《格式》中规定公文的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 而《规范》中规定电报的版心尺寸为160mm×242mm;新《格式》规定公文每面22行, 而《规范》中规定电报每面25行等等。

(6) “命令 (令) ”特定格式。行政机关日常选用这一指挥类公文文种行文时, 从来没有同时标注“命令 (令) ”, 要么选用“命令”文种行文, 要么选用“令”文种行文。行政机关下发的发布令、行政令时, 发文机关标志通常使用发文机关名称后加“令”字的版式行文。而选用“命令”文种行文时, 有时使用常用格式行文, 如每年行政机关与军队机关联合下发的征兵命令;有时也常见用“信函格式”行文。

3 解决新问题, 既要“止疼”更要治本

要解决公文格式标准二元化问题及扭转我国公文格式仍多样化局面, 既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止疼”, 更要有治本之策, 即谋划制订出台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3.1 尽快制定出台新《条例》的实施细则

因为新《格式》中的有关内容表述的依据是新《条例》中的相应规定、要求, 所以要在《实施细则》中应对新《条例》第三章“公文格式”的有关条款规定作出明确界定解释: (1) 第九条第二款“密级和保密期限”中要求,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但目前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的涉密纸质公文基本上不标注保密期限。 (2) 第三款“紧急程度”中要求, 按紧急程度,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但目前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的纸质紧急公文几乎不标注这一格式要素。 (3) 对第四款何种情况下行文使用机关名称后加“文件”二字的发文机关标志, 何种情况下行文时只使用行文机关名称的发文机关标志作出解释。 (4) 对第八款“主送机关”作出界定, 哪些文种行文时要标注主送机关, 哪此文种行文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5) 第十三款“印章”中要求“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要对选用“纪要”文种行文是否加盖印章予以明确。 (6) 在新《条例》第八章“附则”第四十条中关于“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 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要对其中的“其他机关和单位”作出明确界定, 以便这些机关和单位参照实施新《条例》、新《格式》。 (7) 在《实施细则》中增加“二维条码”为公文格式要素。鉴于自去年新《条例》、新《格式》发布实施以来, 上级机关在陆续下发的三个文件中都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推广电子公文和二维条码”。为此, 建议在《实施细则》中将“二维条码”列为公文格式要素之一, 这也符合地方党委、政府自2006年1月以来上报中央的公文都标注“二维条码”的行文实际。

有关职能部门应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中有关条款释义内容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 以免与新《条例》、新《格式》中的规定要求相悖, 造成错讹, 误导受众, 对公文格式的规范化造成不利影响。

3.2 上级机关应带头贯彻执行法规

强化法规意识, 切实解决新《条例》、新《格式》发布实施以来,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存在着字体字号、每行字数不统一;选用“决定”“意见”文种行文时, 主送机关标注不统一;行文机关署名不统一 (目前, 上级行政机关行文时仍然不署名) ;行文时公文用印不统一, 以及常用公文格式与信函特定格式混用等问题, 为基层行文格式规范起示范带头作用。

3.3 制定出台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是治本之策

制定一个在全国全社会各种组织适用的公文格式通用标准, 是我国公文处理工作一体化、规范化的需求, 对我国各级各类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格式规范化起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文格式不规范不统一问题。为此, 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 解决我国公文格式标准二元化问题。目前, 我国在公文格式标准上, 实际上是“民标”与“军标”并存的局面。笔者认为, 这种并存的局面不可取, 必须改变。理由:一是作为国家标准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虽然军队机关与地方党政机关及其他机关的地位、职能、具体的活动方式等有所不同, 必然导致公文的内容、办文的程序等有所不同, 但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即公文的格式应该一体化, 这符合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 军队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相互行文、联合行文日益增多的新形势;二是若允许二元标准的存在, 势必给军队基层造成困惑, 增加基层负担。为此, 制订出台一个既适用于地方各级各类机关、社会组织, 又适应于军队各级机关的公文格式通用标准是大势所趋。

(2) 处理好统一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目前在全国范围内, 各种特定格式繁多。新《条例》、新《格式》实施一年来, 仍然没有破解这一困局。笔者认为, 首先, 强化统一性, 制定出台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其次, 处理好统一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在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统领下, 对各种特定格式进行细化规范, 扭转格式混乱的局面。1) 法定文种中的“公报”“公告”“通告”这三个在新闻媒体或社会上张贴的公文, 可以不受通用国标中规定的约束, 但它们的适用范围必须严格限制, 尤其要遏制新闻媒体, 即各种报纸上为了经济利益驱动, 随意使用“公告”、“通告”的现象;2) “纪要”、“命令 (令) ”的格式可作为通用格式中特定格式, 但要求必须具体明确, 不可模棱两可, 是事而非;3) “电报”格式可作为特定格式存在, 但除了报头外, 其他格式要素如版心、页码、行数字数等必须严格按通用格式标准规定执行;4) 关于“信函格式”若要作为特定格式存在的话, 要对它的版心尺寸、格式要素编排标注的位置、首页页码标注、版纪部分各要素要完整标注等提出具体要求, 且可规定这种特定格式适用于用“函”文种行文及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时行文用, 同时, 明确规定使用“决定”“命令”“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等文种行文时不可使用信函格式, 以免频繁出现一个文种行文两种公文格式存在情况;5) 鉴于电子公文的特殊性, 随着《电子公文处理工作暂行办法》的出台, 应在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中对电子公文格式组成要素及编排标注位置作出规范。6) 在通用国家标准中要出现这些特式格式的首页和未页图示式样, 以起示范作用, 否则, 基层将要无所适从。7) 对公文的字体字号做出统一规定。鉴于自2011年1月1日始, 党的机关公文中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 建议其他机关和单位向其靠扰, 可考虑在通用公文格式国标的附录中增加“公文字体字号使用规范表”。

(3) 共识聚合力, 实现“通标”梦。1988年版的国家标准为《国家机关公文格式》 (GB970 4—1988) , 明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党政军机关正式发布的公文”。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公文格式通用标准的雏型。1999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从这一名称可明显地看出, 增加了“行政”二字作为限定词, 实际上此标准从适用于党政军机关倒退至只适用于行政机关;随后又出台了2005年版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即所谓的“军标”;到2012年版的新《格式》, 也以“党政”二字作为限定词。1999年至2012年间产生的三个公文格式标准, 无论从名称上看, 还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笔者认为, 都不能算是我国公文格式的通用标准。为此, 有不少公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这些年来在不断地探索研讨, 撰文呼吁要制定出台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诸如:2004年, 朱忠裕建议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修订为《机关公文通用格式》。笔者本人也于2008年发表《我对“公文处理”问题的思考》一文, 呼吁“实现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体化, 要从公文格式上突破, 要着力推进公文格式一体化、公文用纸一体化”。综上所述, 只要大家形成共识, 站在全局的高度, 在充分认识制定发布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文格式不规范不统一的混乱局面。由此产生一个既合理科学又便于操作的统一规范的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是完全有可能, 也一定能实现的。

摘要:本文叙述了目前我国公文格式标准二元化及影响, 阐述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2012) 实施一年多来我国公文格式仍然呈多样化的局面,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重点探寻治本之策, 即通用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公文,格式,标准,二元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办发[2012]14号) .

[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9704—2012) .

[3]《军队机关公文格式》 (GJB5100—2005) .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GB/9704—1999) .

[5]《党政机关电报格式规范》 (2008年12月12日印发) .

[6]《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用 (徐成华等主编) .

[7]《国家机关公文格式》 (GB9704—1988) .

[8]朱忠裕.不同类型机关的公文格式比较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04.5.

[9]刘文森.《我对“公文处理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秘书工作》2008年第6期) 、《公文格式混乱局面急需改变——兼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中国标准化, 2010.6.

上一篇:《中国古代小说史》下一篇:英语广告的修辞特点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