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范文

2024-05-25

中国经济法范文(精选12篇)

中国经济法 第1篇

1. 经济法与民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经济法和民法作为两种不同法律, 虽然利益本位、调整对象和手段等方面是不同的, 但事实上经济法与民法之间天生带着斩不断的联系, 并不是毫不相关的。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化该过程的深化, 市场经济本身的滞后性、自发性和盲目性不可能完全靠经济法来制约。而民法由于它这种具体到个人交易行为的法律性质, 可以针对每一起纠纷, 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1 经济法和民法在调整方法上的联系

民法是市民社会自上而下自然产生的, 因此它的核心思想天然存在着人文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民法的价值理念之一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不惜对抗一切。而经济法事国家站在宏观的高度, 通过法律自上而下地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消除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削弱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民法以个体为调整对象, 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以人格平等为基础求得经济关系中的公平。民法赋予了经济个体完全的意志自由, 使个体权利在受到最小影响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实现, 不依靠行政命令, 仅依靠市场经济自身来调节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而经济法以国家管理和调节经济为调整对象, 它赋予主体凌驾于经济个体的特权以谋求最终结果在大体上的公平, 以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为前提处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经济法以社会权利为本位, 通过国家采取法律乃至于行政措施, 来弥补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性, 实现经济的理想状态。可以说, 经济法可以为民法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 而民法则可以弥补经济法在微观处对于个体利益的忽略。

1.2 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联系

民法中的很多弹性条款, 比如说诚信、道德, 也同样适用于经济法。如果被认定违反了这些弹性条款, 但恰恰又超出民法调整的范畴, 这时就可以由经济法中的各种管理性的法律作具体调整。所以我们可以认定, 它们在调整对象方面不可否认的存在着重合, 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种。

首先, 两者都处于市场经济领域, 而某种市场关系的形成涉及到多种利益关系的交织, 这就必然导致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部分重叠。因此这些经济活动需要民法和经济法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上, 共同去维系这些利益关系。其次, 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的形成, 无论是经济法法律部门还是民法法律部门, 单靠其中一个部门的作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2. 经济法和民法两者之间的区别

2.1 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

按照法理学的理论, 任何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调整的大方向来说, 经济法着眼于宏观的秩序和效益, 民法则着眼于微观的交易安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是一种关于国家经济管理的权利义务关系。民法的调整对象则是在民间经济交往中, 各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经济领域的角度来看, 前者是由国家管理民间社会经济领域, 主要调整公共性经济关系;后者则完全是处于民间社会经济领域内部, 主要调整等价的产权关系和流转关系。

2.2 二者的调整方式的差异

由于民法核心思想是自由平等, 实际上就是完全以个人为本位的私法, 其调整方式只依据当事人自己的意志, 国家并不能过多干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但民法受制于其完备的微观经济行为规则, 对于经济垄断、资源配置等现代经济中的新问题就难免无能为力鞭长莫及了, 而此时经济法则能在这些方面采取一系列弹性的综合调整经济的手段。经济法和民法不同的是, 对于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经济形势的不同需要, 经济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方式引导社会经济良性运行, 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民法足够机动灵活, 但是不能左右整个经济形势, 只能就事论事, 而经济法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改变, 达到增幅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某种意义上来说, 前者的调整方式是注重微观, 后者则是宏观的。

2.3 经济法和民法利益本位的不同

本位是指事物的根源, 居于主导地位的等级关系。

民法的本质是以个人利益为本位, 立法倾向于确认和保护私人利益, 通过对平等主体的商品关系加以保护, 来实现对民事主体的权利的维护。民法效益重视对个体交易对市场的作用, 通过无数个体交易的活跃来实现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 事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往往会导致社会的无序化, 影响全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经济法的本质则是以社会为本位, 要求个人的经济行为服从于总体经济发展要求, 从极为宏观的角度维护着社会经济利益, 通过维护整体利益来普遍的实现个人利益。可以这么说, 经济法是以发展国民经济为核心要求, 调控社会经济活动, 优化社会利益的配置。

总体而言, 民法的利益本位是保护个人的经济效益, 而经济法的利益本位着眼于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二者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存在者巨大的分歧。

结语

根据正文我们可以了解到, 经济法价值体系和民法价值体系并不是对立冲突的, 总体上必然是和谐统一和互补的。经济法与民法之间并不存在着孰轻孰重的问题, 正是因为两者的调整对象、方式可以说是“红莲白耦本是一家”, 这就注定了在社会市场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经济法与民法之间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在研究当代经济法的时候, 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 应该从其他法律部门得到不同的认知, 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才能让经济法和民法协同发挥作用, 把握好我国市场经济的方向盘。

摘要: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之一就是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并且如同哲学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样, 是任何一个经济法学者都无法回避的。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不仅能丰富经济学领域的基础理论, 而且有利于以后我国经济法与民法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经济法,民法,联系,区别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2000.

[2]何平.论经济法与民法价值定位的二元互补律[J].山东法学, 1999, (4) .

[3]李平.论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2) .

中国经济法 第2篇

一、单选5题共10分

1我国最近的新的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

2、空缺

3、空缺

4、印花税属于哪类型的税种

5、空缺

二、多选5题共10分

1、价格法中关于价格的2、关于不正当竞争的类型

3、房地产法和土地法中关于土地使用权

4、哪些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

5、关于展销会上出租柜台的情况下出售商品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消费者的求偿对象

三、简答4题共40分

1、食品安全法,对现有法律体制的突破

2、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30多万受害者获得了中国奶制品工业协会组织协调的包括三鹿集团在内的22家责任主体设立的赔偿基金的主动性赔偿。请简述你对此的理解。

3、证券法中责任条款全部为公法责任,问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4、反垄断法第50条: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分析这个条款

四、论述(三选二)共40分

1、结合反垄断法,论述市场监管法的特性

2、根据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谈一下你对我国4万亿救市方案的看法

中国经济法 第3篇

推荐理由

中国经济谁能看得懂?国内作者写中国经济的书惯于说皮毛,大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躁习性。或大呼“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或满腹牢骚,酷似其有经天纬地之才。

但在我看来,国外作者不受国内气候与惯性思维的影响,反而更有利于客观地评述中国经济。摆在读者你面前的这本《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是一本极其客观评述中国经济的书。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决策者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强而有力的应对措施,他们公布了重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抵消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和前几年比较,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所放缓,但减缓幅度相当小。

但金融危机过后,针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有人怀疑,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加深了中国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并阻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还有人怀疑,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低消费、高储蓄的增长模式是否依然适合?因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不够强劲,出口不再像过去那样继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减速将成为必然。

但尼古拉斯并不认可这些质疑。与之相反,他认为中国针对经济问题的应对之策,不仅手段多样,而且经过精心策划。因为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将使中国经济变得极其脆弱。

实际上,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令人吃惊,使中国成为最先从世界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全球重要经济体。

尼古拉斯在写《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一书时,将重心放在了解读中国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上,分析中国领导人要维持经济增长所面对的挑战。

针对经济不平衡问题,尼古拉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通过分析中国政府可以选择的解决各种经济不平衡问题的政策,并且评估了每个政策目前为止取得的成绩以及前景,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中国决策者要实现恢复平衡的目标有几种政策可供选择,其中核心是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他强调,重新启动2004年后基本上放弃的渐进的利率自由化政策是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恢复平衡的必要手段。

如果你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感兴趣,如果你对事关切身利益的工资、就业、住房、金融,甚至退休金问题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不可错过这本客观分析中国经济的书。

名人推荐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此书是关注中国经济人士的必读之作。”

斯蒂芬·罗奇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

“尼古拉斯·拉迪在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向期盼已久的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型所需的金融和货币改革。毫无疑问,此书将推动关于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力的争论。”

劳伦斯·萨默斯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前主任 哈佛大学教授

“中国发展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无可匹敌,而尼古拉斯·拉迪作为中国经济政策最紧密的观察者,地位无人可以取代。接下来我要说,此书值得任何关注世界经济未来的人阅读。”

美国 《国家周刊》

低碳经济环境中国际经济法的变化 第4篇

一、低碳经济贸易与国际贸易法

(一)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 无论是从国际上来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上来看, 都在为缓解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上的变革, 从此也不难得出, 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 政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衡量低碳经济的标准也越来越多, 例如碳足迹、碳标签等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国际贸易法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大潮, 也积极地参与到变革的潮流中来。碳标签的对低碳环境的衡量, 是一种新型标注形式, 它是将所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的这个阶段内, 所排出的碳量标注出来。然而, 碳足迹则是通过它的大小, 来体现产品在整个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碳足迹越大说明碳排放量越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 全球变暖的现象就会越明显, 自然, 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二) 低碳贸易与自由贸易化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 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的贸易交流应该是自由平等并且没有任何歧视的。但是, 受到低碳贸易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往来的进程。碳标签的出现影响了非关税贸易的政策, 成为了在贸易之间经济自由往来的障碍。由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 在测量碳足迹的技术上还不够成熟, 所以, 就必须要从发达国家中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测量碳足迹的技术, 这样一来, 也就失去了成本上的优势。同时, 发达国家也在利用各国之间技术上的差异, 在用自身高端的科技来压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正常往来, 在破坏国际自由贸易的同时, 也充分体现出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上的歧视。

(三) 国际贸易法的变革

近年来, 国际贸易正在逐渐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在低碳理念与国际贸易自由往来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可以利用国际贸易法来进行调节, 但是, 在国际贸易法进行调节工作时, 也需要自身的不断变革与进步。首先, 在制定《京都议定书》以后, 明确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对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所应该履行的责任。并且, 一些发达国家也不能利用各种手段来对高端的环保技术进行垄断, 发达国家有义务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传授给发达国家, 实现国家之间共同拥有, 并且共同建造低碳环保的经济局势。第二, 发达国家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适当地降低低碳经济贸易的标准, 给发展中国家留有一些能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促进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进程, 让低碳经济逐渐转变为国际间进行贸易交流的核心。

二、跨国低碳经济投资与国际投资法

跨国的低碳经济贸易可以在向国际上其它国家进行资金投资的时候, 利用低碳经济的投资方式, 这样的投资方式, 无论是在针对本国对外投资还是国外对内投资上, 都会达到良好的投资效果。目前, 就碳投资的热点话题而言, 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侧重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态能源的保护和一些环保产品的制造。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投资法产生的影响, 就拿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 随着大量的三资企业加入中国市场, 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都是以产品加工的贸易为主, 然而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特点正是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加之我国是贸易大国, 这样一来, 就会导致国家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在国际投资法当中, 各国的国内立法也被包含在其中, 在一些发达国家, 已经严格控制碳排放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也不断地出台各种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管理手段。例如, 碳排放的交易机制、单独的碳税收取制度以及对一些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企业进行整改, 甚至对一些问题严重的企业进行取缔等等。相比之下, 发展中国家在实行低碳经济方面就仍需加强, 并且改变以往的投资方式以及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渠道, 同时, 也要对那些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在进驻本国市场时提高入驻的标准。其一, 禁止发达国家中带有高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到本国市场, 从源头上控制碳污染转移的现象发生。其二, 鼓励那些具有清洁环保能源、低碳排放量的企业进驻本国市场。其三, 加大自身的科技水平, 研发新型环保的低碳能源, 与此同时, 也要创新思维, 多方引进对本国低碳经济有益的外资企业, 让它们融入到本国市场的发展中来, 并且能够互相交流制造新能源的研发技术以及使用方法, 共同努力减轻经济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

在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下, 国际的投资法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经济模式以及理念上的转变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以往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 也控制了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时所带来的碳污染, 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以外, 国际投资法的改变, 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绿色、健康, 改变了发达国家将碳污染排放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三、低碳经济对国际税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 向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国际税法势必会受到全球经济变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中, 它们会为了发展低碳经济, 降低对产生化石能源的需求标准, 与此同时, 也会将国内的碳排放量企业进行重新的分配, 把碳排放集中区域的一些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以此来减轻国内的碳排放压力。同时, 也加强了国家之间工业生产的技术交流, 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在企业转移的过程中, 自然会产生一些国际上的税收问题。然而, 在国内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也针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例如征税、补贴等等, 这些政策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国内的税收问题带来影响。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中, 国际税法也随着这种经济体制的形成, 依据生态能源、自然资源、碳排放量等因素制定了碳税率以及纳税种类, 并且, 一些与之相关的税法内容也依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整。碳税率通过对一些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区提高税率, 以此来抑制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 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 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

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规定了为碳排放提供的交易市场体制, 分别为国际排放交易、联合机制、清洁发展等。其中国际排放交易主要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之间针对碳排放的制定机构要求进行碳经济的发展, 实现节能减排。联合机制则是指发达国家之间互相进行技术上的交流或者碳排放量的分担来降低碳排放量。清洁发展, 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 通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的帮助, 来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 能够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 改善整个节能环保工作的流程, 改进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逐渐形成, 在国际金融上对于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市场也在发生的转变, 各项金融法律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当前,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 这种经济形式也在逐渐促使国际经济体制向环保、循环经济迈进, 金融的投资方向也更加注重于发展低碳排放、清洁新型能源。在投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 受到新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国际金融无论是从法制上还是从市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士乐于投资一些低碳环保的企业, 银行也发行了一系列的碳经济衍生品, 比如碳期货、碳证券、碳基金等。在国际低碳经济的市场当中, 银行具有对碳经济信贷资金的约束以及配属的责任, 其中碳基金就是整个金融交易中的主体, 它承担着一定的金融价值, 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碳金融与国际金融之间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密切, 这样一来, 相应的国际法律也要进一步完善。

五、总结

综上所述, 要想实现在发展社会经济的的同时, 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 就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只有世界各国和谐发展, 共同维护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体制才能够稳固, 环保事业才能做到不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 确保世界各国的低碳经济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此以外, 在国际经济市场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要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惠、相互扶持, 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瑞, 周浩.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 2010 (05) .

[2]付允, 马永欢, 刘怡君, 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07) .

[3]程天权, 杨志关.于低碳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 2009 (02) .

[4]渠春霞.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现行<煤炭法>所需的国际意识[J].法制与社会, 2011 (08) .

[5]彭毅, 朱强.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和证实[J].国外理论动态, 2011 (12) .

中国经济法 第5篇

刚刚被录取,很多师弟师妹来问,所以统一发帖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包括法综和经济法。大家有问题也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问我哈。我的情况算是比较顺利,暑假7月份开始准备司考,一共准备了7、8、9三个月,各科都比较平均,考了400+。10月中下旬决定考研,大概准备了两个月,目前录取了民商经济法学院的经济法。我按时间顺序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历程。

一、司考篇

我的各科复习分布如下:

民法:钟秀勇土豪金(听)+119(背)+历年真题(2遍)+冲刺阶段各个机构押题 知产:老钟讲知产(听)+真题(1遍,分值少)另:鄢梦萱的知产也很不错

刑法:柏浪涛攻略(听)+柏浪涛冲刺讲义+历年真题(2遍)+冲刺阶段各个机构押题

很多人听刘凤科,但是我个人偏向温和派的柏老师,但刘的总论确实强些 刑诉:左宁讲义(听)+小绿皮(背)+历年真题(2遍)+冲刺阶段各个机构押题

陈少文也相当不错

民诉:戴鹏讲义(听)+杨秀清(三撤)+小绿皮(背)+历年真题(2遍)+押题

戴鹏的民诉很清晰明快,杨秀清理论功底绝对没的说,三撤讲的极其明白 商经:鄢梦萱土豪金(听)+119(背)+历年真题(2遍)+冲刺阶段各个机构押题 商经鄢老师讲的很好,但是经济法每年都会有一些老师没讲到的,无碍。三国:杨帆讲义(听)+小绿皮(背)+历年真题(2遍)+殷敏押题

杨帆老师三国女神没的说,打基础非常好,殷敏老师押题很服

行政法:徐金桂土豪金(听)+119(背)+历年真题(2遍)+冲刺阶段各个机构押题 理论法:杜洪波 真的大神 讲课很棒 考前三页纸很有用 全程跟杜大大

总的思路是,音频加刷题,不熬夜,白天保持高效率,不纠结争议点,每年都有难题但是要把简单题和中档题的分保证,要踏实和刻苦,避免仪式化学习,也就是其实一天很累做很多机械的学习劳动到最后没进到脑子里,自己还挺感动的~司考没什么捷径,大家的信息和资料都是一样的通畅,这也是跟考研不一样的一点,所以一定要真正的付出心血,耐心背书,勤奋思考,踏实刷题。

二、考研篇 着重讲一下考研哈。

(一)学校?专业?学硕?专硕?

大家肯定在这个问题上都经历过纠结,我也一样,跟大家说说我当时的考量。

我是司考后决定考研,当时时间已经很紧了,选学校不敢贪大,又因为专硕相比较学硕容易些,所以当时想的是人大法硕或者法大学硕,认可度和学术氛围都很好。后来确实是觉得法大要稳一些,而且也希望自己能有个喜欢的专业,所以权衡之后报了法大的经济法。很多师妹问我怎么不选其他牌子大但是法学没有法大好的学校,我个人还是觉得研究生阶段专业要更重要些,去一个法学一般的985院校,感觉教育方式可能跟本科也没多大差别,法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的平台也会少很多。有人问司考和考研的衔接,我个人感觉司考和法硕的联系大些,题型相似并且法硕的难度低于司考,除了刑法要把两阶层换成四要件,其他的变化不是很多。法硕也很多要背的,全国一张卷(与学硕不同),选择和大题应该是有两三本书,都要背熟。

另外,确实热门专业人很多,有风险,自己要有个大概预期,法大的政策,进复试之后如果被刷再调剂不是很容易。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二)备考初试

选了学校和专业之后就是要努力准备复试了,首先要收集各种信息,很重要,避免走弯路。我也看了很多经验,得到师兄师姐的很大帮助,现在都特别特别的感恩。我这两个月复习的规划是这样的:每天上午一小时单词,三小时法综(顺序先民刑后法宪诉),中午午睡,下午一小时政治,三小时经济法,晚上做英语题和政治题,总结专业课笔记和题型。因为时间短,所以用的资料不多,但都很有用,有充分挖掘价值和时间性价比:

1、英语:新东方乱序单词书、黄皮书真题(英语没有做模拟题),王江涛的作文书,何凯文长难句(没时间了所以没细看,是一本口碑不错的书)

单词书配合扇贝效果更好些,单词很重要,我到最后也还在背单词,扇贝睡前刷一会,不占用大段时间就好。黄皮真题设计很好,翻译解析都很到位,第一遍最好精做,找分析的感觉。小作文要把一些固定格式记下来,大作文要积累各类素材,字体很关键,可以买一本字帖临摹,作文也是英语的半壁江山。长难句和翻译可以在做阅读时一并锻炼。

2、政治: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4套卷

政治花的时间最少,大纲解析应付选择题感觉足够了,知识点很全,有一部分要背的时间轴什么的我编了顺口溜和打油诗,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小草,也是很精炼的一本书,基本没有废话,也很推荐。之后就是1000题,能刷几遍就刷几遍吧~强化考点。最后是把肖4背下来,今年的话,应付大题也很足够了。政治还有一些不错的书,比如肖

8、蒋中庭等,有时间并且基础薄弱的小伙伴可以多看看,多刷几套模拟题。

3、法综:课本、讲义、真题

跟大家一样,一开始真的很头疼法综,一本民法都那么厚,不全部看完不放心怕漏点,全部看完又记不住弄得重要的点也会混,后来咨询了几个老师和师兄师姐,发现法综课本有些内容不用看。法综考的多且很基础,所有的点都看反而适得其反。我也是先通读课本,再看讲义上某一节有哪些考点,会考名词还是简答或者论述,有针对性的开始背诵,不重要的点一看而过,不背但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大概知道怎么编出来…),看完一部分后对应真题检验看的成果,不会的马上加热。之前听法大一个老师的音频,讲了一些复习的思路感觉也很有用,重者恒重的东西在法综考试时务必要烂熟于心的。

至于资料,自己也买了很多,淘宝的,机构的,但是经过实践检验有用的确实也只有几本,后期需要反复看。所以大家选择资料和讲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在鸡肋的资料上面浪费时间。

4、经济法:两本经济法、一本公司法、笔记、讲义、历年真题、部分论文、另外读了薛克鹏老师的《经济法基本范畴研究》。

经济法推荐书目有三本,以最新版本的绿皮经济法为主,这本书内容最全、观点最新,要精读,其中会计法、审计法、产业法、房地产法初试考察相对较少,总论、竞争法、消费者法、金融财税考察相对较多,自己可以合理分配。红皮经济法也要细读,尤其是绿皮书里没有的内容,有互补的作用。第三本公司法里很偏商法的内容考察较少,主要考察涉及公法属性和体现经济法宗旨的一些内容,所以不必全部看完。针对这三本书,我自己整理了一份笔记,第二遍的时候对着真题(包括以前的选择)还有期末题把考点都在笔记上标记出来,便于分清侧重。由于书上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所以我还看了讲义,因为经济法会考一些很宏观、起点很高的题目,有时候会要求你在一个制高点抓一些东西出来,所以必须有这种从总论打基础——用总论指导分论——学习分论并体会总结上升——从分论内容印证总论实质要义的思维能力。同时,因为卷二的题目深度会加大,所以读了薛老师这本推荐书目之外的《经济法基本范畴研究》,也很受用。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另外,由于买不到很全的真题,我是自己在贴吧和论坛上搜集的,比较麻烦,最后自己整理了一本。复试时也主要看这个。

最后,由于初试内容不局限与三本课本,所以还要读一些论文,建议按照不同部门法分类去读,慢慢可以发现这个领域目前法大的老师们主要集中在哪几个问题上,这也有可能是某一个考点。

(三)备考复试

复试四门:听力、口语、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初试成绩大概是2月中旬出来,分数线隔一个月出来,之后差不多一周后复试。尽早准备比较好。

1、听力

题型是填空和选择,用雅思和六级题目练习都可以。我们今年填空读两遍,选择读一遍,最后有留给几分钟涂卡时间,如果明年不变,小伙伴们不用担心边听边涂的问题。具体流程跟咱们四六级差不多,会有试音,注意如果试音太长可能会把真题放过去,所以小伙伴们要稍加留意。

2、口语

口语是外国语学院组织,一直听说有法律英语的趋势,到了也没实施。外院考的话不难,都是热点和日常话题。所有考生分为几组,在一天的不同时间考试,不同组题目不同。具体流程是:先进入备考教室,老师分组,三人一组,分好后到考场外等候,一起入场。考场内有一个老师和一个研究生,老师会让先做自我介绍,基本上三十秒,然后提问一个问题,最后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个讨论配合很重要,大家和谐一点、不冷场,分都不会太低哈。

3、专业课笔试

经济法今年是简答和论述。题型类似初试,难度也类似。考前除了要复习初试内容还要再多读一些论文和部分教研组老师的专著,我自己收集了一些,师兄推荐了一些。考试两个小时,题量不小,要写的快快的。

4、专业课面试

很多人都很紧张面试,毕竟是复试一锤定音的环节,我自己也特别紧张。面试分组很随机,一般两组或者三组,一组五个老师面试。经济法是抽题回答,可以换题,换完之后不能再回答第一题。每个人大概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的面试时间,个别的会长一些,要看老师追问。现场会给一张白纸和笔,让你提前思考一会。题目有难易,一切看手气。简单题不一定好,难题答不出来也要给一个思路,总之要淡定、谦逊,语言表达要流畅,着装没有强制要求,简单大方学院风都可以,正装也行。

好啦,大家有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直接问我,我知道的尽量回答大家。我整个备考过程得到了师兄师姐很多很多的帮助,少走了很多弯路,真的很感恩。所以回报师弟师妹们,分享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体会

从中国美元资产安全看经济法的价值 第6篇

摘 要 当前美国政府为对外转嫁财政危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美元大幅贬值。这使中国所持美元资产面临巨大风险。但这个问题却是传统法律如民法等无法解决的。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梳理,结合国际货币体系下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状况,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转嫁的过程和机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法价值 金融危机 转嫁

一、经济法与民法价值的分析和比较

法之价值体系涵括安全、秩序、效益、正义、自由、公平等法之价值目标,是由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对法之理想的向往和客观需求的体现。在其统领下,法的社会作用及具体功能得以实现。因各部门法,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历史背景和其调整的方法及社会关系之不同,在具体体现为法之价值时,各有不同的侧重,表现为不同的价值取向[1]。

民法价值体系之构建,因其强调意思自由、形式上平等之经济秩序、实现竞争机会、保障微观经济安全之均等,以及维护形式上之分配公平、保护个人之自由和尊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状态。这些均以个人利益之本位思想来展开的。因此,只要是符合了意思自治的原则,和自愿、平等的形式要求,那么在效果上是不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是不是实现了实质公平,那不是民法考虑范围的情况,也是其所无力解决的情况[2]。

与民法着眼于保护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之思想相反,经济法则以社会之整体利益为其本位,一切规制均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它着重于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的实现。按照经济法价值体系的要求,经济法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构建一种能有效克服市场缺陷的更高层次的制定秩序,保证实现宏观经济安全,强调在机会均等的同时实现分配领域的结果公平,适当限制个人自由以争取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追求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和社会的实质正义与可持续发展[3]。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转嫁金融危机的途径和策略

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源于一种不劳而获的发展方式,这就决定了美国需要把这个依靠过度负债、过度消费、过度货币发行的循环走下去,还需要把不劳而获的成本转移出去。

首先,必须保持美元强势和弱势的有节奏的变换,既要通过弱势美元政策降低利率,发行超额的货币,进行货币贬值,又要通过强势美元政策保证增发的美元有人接受,继而回流美国,投资于美国的债务工具。

其次,必须维持现有货币上的特权地位,以保持对全球货币金融的核心控制,操纵虚拟资本的流动、实物资本的交易和价格,进行自身成本向外部转嫁。这种成本转嫁最终的过程是,美元过度发行,引起世界实际产品的全面涨价,引起各国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各国积累的财富在自身货币贬值中,全世界一起消化美元通货膨胀的成本,美国拿世界的资金补贴国内的经济运行成本。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弱势美元政策到强势美元政策的转换中出现了问题,打破这个循环,美国只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嫁危机[4]。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下经济法的独特价值

(一)中国深陷美元噩梦不能自拔的原因

当前美国政府为对外转嫁危机,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发行没有硬通货担保的美元填补财政赤字,从而引起美元大幅贬值[5]。这种做法使中国所持美元资产面临巨大风险。但是这个问题却是传统法律如民法等无法解决的。因为他是通过所谓正当程序发行,并且购买美国国债也是一种自愿平等的民事行为,是符合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在这里,民法无能为力。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多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最终都引发了市场对美国政府如何为救市成本融资的担忧,并埋下美国国债市场价值缩水、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种子。而无论是美国国债市场价值缩水,还是美元汇率剧烈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都难逃购买力显著下降的厄运。据估计目前约有近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其中65%~70%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主要为美国国债[6]。规模如此之大的外储资产的价值缩水,意味着中国国民财富的无情流逝,意味着中国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最大买单者。

明知美国国债蕴藏着巨大风险,为何中国央行依然在不断增持美国国债呢?原因无非有三。其一,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传统思路是确保流动性与安全性,而美国国债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如果将外汇储备转换成实物资产,则在需要变现时可能有困难。其二,作为全球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如果中国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可能引发市场上抛售美国国债的羊群行为。因此中国为降低潜在风险的政策举措,反而会加剧中国尚未减持的存量美国国债的价值下跌,这就是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所谓的“金融恐怖均衡”。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反而成为中国在美国人手中的“人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中国不敢轻言减持美国国债。其三,是否减持美国国债,可以作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政治砝码,用来与美国政府在重要问题上讨价还价。

(二)中国可以有所作为

尽管中国政府不减持美国国债的理由很多,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减持的打算也不得不提前考虑。

首先,在充足与适度的规模之内,追求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外汇储备规模远超出流动性与安全性的水平,则超出部分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储备管理的收益性。换句话说,至少我们不应该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了。

其次,目前美国国债市场行情依旧比较好,这恰恰是中国政府减持美国国债的时间窗口。只有在市场上依旧存在对美国国债的旺盛需求时,中国央行减持才不至于打压市场,并带来巨大亏损;如果美国国债市场掉头向下,我们就失去了宝贵的减持机会。

再次,是否减持美国国债能不能构成一个让美国人明白其利害关系的谈判砝码,其实建立在中国央行是否敢于减持的基础上。如果美国人认定中国央行不敢减持,这个砝码实际上就失效了。适当减持美国国债,恰好有助于提高这一谈判砝码的有效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在是否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上更加主动。

四、小结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中国所持美元资产面临巨大风险,但是这个问题却是传统法律如民法等无法解决的。因为是通过所谓正当程序发行,并且购买美国国债也是一种自愿平等的民事行为。中国基于平等自愿原则可以不买,但是基于多方面原因目前还做不到,并且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现在还没有一种更合适的投资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法无能为力。我们就需要一种好的经济法律和政策对金融和外汇以及国有资产投资、保值进行有效规定和管理。否则,作为债权人,我们却只能像“人质”一样任人摆布宰割。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略论经济法的宗旨.中外法学.1994(1).

[2]纪梦然.经济法价值的分析与比较.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0):34.

[3]刘普生.论经济法的回应性.法商研究1999(2).

[4]维基百科网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金融危机

[5]美国经济观察网站.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economy/usa/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本 第7篇

面对前几年各行各业都涌向资本市场, 醉心虚拟经济, 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就曾直言:都去运作资本, 那最终资本运作什么呢?离开了企业, 资本和谁嫁接?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有的人不生产产品、不付出劳动, 只凭着手中的资金, 就能通过高利贷或者买栋房子坐等高额的回报, 这些所谓“财富增值”的神话, 一度在国内不少地方上演。资本“暴利”的光环使勤勤恳恳做实业者黯然失色, 疯狂的民间借贷和暴利的房地产“盛宴”带来的恶果, 是实体经济的极度“失血”。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金融工具可以让实业如虎添翼, 然而一旦过度, 也可能带来洪水滔天的危害。温州实体经济曾经光耀世界, 如今却奄奄一息。温州危机, 本质上是资本远离企业, 远离实体经济的危机!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 它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 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稳定社会、提高税收、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发展实体经济, 也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与虚拟经济相比, 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 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目前, 企业订单减少、出口萎缩、税赋较重等因素, 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金成本增加三大原因直接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微利, 资本远离实体经济的原因之一。

论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 第8篇

一、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

日本经济经由二战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进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历了泡沫破裂从而转入了萧条。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1、经济恢复期 (1945~1955年)

日本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 国民财富缩水了近42%, 导致经济局面混乱, 物价高涨不受控制, 失业率急剧上升, 通货膨胀现象十分严重。这迫使日本政府提出“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 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 全面进行经济与社会的民主化改革方案。经过4年的改革, 1949年日本经济基本摆脱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经济开始复苏, 并于1953年达到了战前的经济水平, 近乎使经济总值翻番。在这十年里, 日本推行的经济改革迅速的恢复了日本经济, 实现了由统制经济向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变。

2、高速增长期 (1955~1973年)

从1955年至1973年这18年间,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 (GDP) 惊人的增加了12.5倍, 人均收入增长10倍多, 年均增长9.8%。国民生产总值1966年超过英国, 1967年超过法国, 1968年超过西德,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引起全球经济界的重视, 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3、中速增长期 (1974~1991年)

自从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随着新的汇率制度的诞生, 固定汇率制度土崩瓦解, 导致日元大幅度升值, 日本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73年世界爆发了石油危机, 这使得本来就资源缺乏的日本受到了巨大冲击, 甚至导致了日本经济的暂时“休克”。但是日本经济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并开始了向知识技术集约型经济的转变, 将石油危机转变成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结果使得日本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率先摆脱石油危机, 并建立了新的产业结构。日本创立了众多的知名品牌, 其家用电器与轿车等产品畅销全世界1971~1985年的15年间, 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4.1%, 虽然较之以往要低很多, 但是其增长速度依然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位居第一。

4、萧条期 (1991~2010年)

在八十年代末期及九十年代初期日本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相继破灭之后, 日本经济步入了长期的萧条。经济增长急速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房地产、股价的下跌导致了资产紧缩, 工资上涨减缓, 导致国民收入的缩水, 在加之泡沫经济时期购入了大量的耐用消费品, 使得国民的消费意识逐渐淡薄, 个人消费趋于不振, 这导致了商品的积压, 大量商品转为库存。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 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

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

中国在建国后的经济发展也同样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从1953年到2005年, 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 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 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从1979年到2009年的31年间, 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9%, 远远领先其他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绝大多数的人名都在改革的进程中受益,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该是继日本经济奇迹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

这与日本的经历是如何相似, 然而现今的中国经济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动荡的股票市场、畸高的房价等等因素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走势, 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为世人共睹的是, 中国政府部门在不断的完善中国的经济体系, 在股票疯涨的时候出台调控政策使股价调稳, 在股价过度低迷的时候出台各种政策救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更是受到我国政府的诸多调控与维系, 在政府部门的不断调控之下,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也正一步步趋于理性。政府也不断的出台新政来拉动内需, 这些都是卓有成效的。

三、借鉴

中国应该从日本经济中借鉴些什么呢?笔者有以下分析:

1、技术进步

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各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中开发研究的特点是利用率低, 一般只有5%能起到效果, 而在这部分里面又只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实现技术进步的方式无非两条:一是自行研发、二是向其他国家学习模仿也就是购买技术。相比于自行研发购买技术的成本要低的多。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成熟, 因此必须要自行研发来实现技术进步, 这使得技术进步的周期长、成本高。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在技术上存在巨大差距, 因此在技术进步的方面存在着后进优势, 可以选择购买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像目前这样水平的高速增长并不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 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2、金融结构的完善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 世界500家银行日本银行几乎垄断了前十大, 而如今日本银行业在国际上的排名急剧下滑。此前, 美国穆迪评级公司对日本的部分银行的金融能力给出了E+的等级。事实上日本在八十年代就曾进行过金融体制改革, 1981年, 对实施近50年的《日本银行法》进行了修改;1985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但改革力度不够彻底, 甚至使某些弊端更加强化;到1993年4月日本实施了新的金融改革法, 成效依然不好;1997年初又推出被称为“金融大爆炸”的改革, 以减少政府的干预, 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权利和自由等等。效果并不明显。

如今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应当向日本金融改革中学习到些什么呢?首先应该明确经济刺激政策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务相配合, 以不断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 以免重蹈日本金融机构的覆辙。

3、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方面, 要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入双结合的方法, 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 建立人才储备;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 是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主要手段。最近中央出台的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 其中一个中要的内容就是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和老旧技术。使中国现在的地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型为高端服务业与科技行业。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更加持久与稳健, 其影响也必将大于日本的经济奇迹。在大家都为这举世瞩目的成就所鼓舞的同时, 更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的高速经济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很多国外的经济学家指出这种高速的发展还将维持20~30年, 笔者也同样对此充满了信心。

摘要: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日本在战败的“废墟”上重建了经济, 继而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 开辟了“世界奇迹”, 为世人所共睹。但是在步入九十年代的初期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 日本经济也随着破碎的泡沫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负增长, 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中国的经济正似当时正值壮年的日本经济具有高速的发展, 今日中国利用强大的货币政策与巨额经济刺激方案时中国经济更加迅速地从危急中恢复。巨大的成就使得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第二经济大国地位。中国经济能从日本经济那里借鉴些什么呢?这是我们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日本,经济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 [德]多丽丝·奈斯比.中国大趋势.[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9.

[2]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中国模式与中国快速经济发展 第9篇

中国的快速发展, 不仅令国人刮目相看, 更是令外国震撼。美国,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费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写到: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崭新的事实, 就技术发展水平而言, 中国富裕地区, 特别是北京、上海以及大连这些城市的现代化地区如今要比富裕的美国更加先进, 高楼大厦的建筑风格更加有趣, 无线网络技术更加尖端, 道路和火车更加便捷美观, 我再次重申, 这一切并不是靠发现石油, 而是通过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所得来的。最后他不无忧心的感叹:我很不愿意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归结为邓小平理论或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错, 这无疑使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中国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

中国模式乃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总结和摸索的结果。

1987年10月,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来华访问, 邓小平与他会晤。当时东欧和苏联的动荡已经初现, 邓小平向他提出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 也不要照搬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 卡达尔本人是赞成邓小平观点的, 但他党内的同事与他意见不合, 主张在匈牙利进行“彻底的政治革命”这个所谓的政治革命就是效仿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结果卡达尔采纳了其它人的意见, 采取了“两个激进”即政治上的激进转型, 有原来的共产党体制迅速转变为西方式的多党制, 经济上采用激进的“休克疗法”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迅速转向私有化, 市场化。

看似匈牙利共产党人的做法也有道理, 但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做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并没有本着按照自己国家的国情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模式而是一味的死板硬套。

二十几年过去了, 匈牙利的情况怎么样呢?2008年世界知名的GFK公司在匈牙利做了民意调查。结果是, 62%的匈牙利人民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如二十几年前的卡达尔时期, 有60%的人认为卡达尔时期是“最幸福的时期”, 只有14%的人认为现在是“最幸福的时期”综上调研结果,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如果盲目地不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地照搬别的国家的做法, 显然是行不通的。

现在, 我们再回顾一下当年邓小平对卡达尔讲的三条意见:“不照搬西方, 不照搬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邓小平的“三不精神”进行大胆探索。并且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 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的独特的发展模式!

因此, 中国今天的快速增长不是偶然的, 也不是某个领导一句话, 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死搬硬套任何一个国家的做法。匈牙利失败了, 中国成功了, 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分不开的。从而不难看出, 中国的特色模式它不是特定的模式, 也不是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国情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这就是共产党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此, 中国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

中国特色模式的内涵。中国特色模式的内涵就是在务实基础上的多层次、多领域改革与发展。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等认为中国模式总的特征是“威权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 这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进程而不是一个预设的蓝图, 其基本原则是务实主义和渐进改革, 也即“实事求是”或“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杂志等指出, 目前西方应更全面、多视角地看待中国模式, 避免过去那种武断的、非黑即白的断言, 也要防止对中国发生的事件进行简单化和标签式的处理, 这种做法导致西方对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存在错误判断。随着中国30年改革开放进程, 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 中国人正享受越来越多的自由。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尽管距离西方期待还有较大距离, 但不能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对地方官员监督、推动基层民主发展以及媒体改革等方面的措施视而不见。

中国模式的支撑点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 同样也席卷了中国。但结果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难怪美国金融家索罗期多次感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效益者, 也是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回顾改革开放几十年, 中国历经了多次磨难, 如:地震、水灾、泥石流、动车相撞等, 但每一次都没击垮中国人, 而使中国人更加坚强地站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归结起来中国模式有以下特征:

实践理性

中国模式的哲学基础就是实践理性。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搞本本主义, 不断总结和吸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 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

中国人不满足于西方那种“存在论”和“规范化”的推演, 而使把“实践论”放在首位。中国改革实践者也不满足于西方话语中对“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应该怎样”“民主是什么”等论述, 而是力求通过自己“做”和“实践”来对现有的各种观念做出自己独立的评判。也就是说, 中国模式成功不是靠“价值真理”本身的推演, 而是把“实践真理”至于“价值真理”之上, 并通过自己的成功的实践颠覆了西方的一些所谓的“价值真理”。

大概是由于这种哲学观上的巨大差异, 西方主导的改革总是从修改宪法开始。然后在修改法律, 修改有关规定, 最后才落实行动。而中国的做法正好相反, 中国总是“试验”开始。改革措施先在小范围内试点, 成功了再推广, 然后在制定相关的规定直至修改宪法。

简而言之, 我们中国发展模式不是从概念和理论中产生的, 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从而实现中国今天的快速发展。

强势政府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机构来实现他的理念、政策, 那么再好的思想理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实现不了。因此, 强势政府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回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这场毁灭性的灾难不但震惊了中国政府, 也震惊了世界所有的人。面临这场灾难中国政府没有惊慌而是沉着应对, 总书记和总理等亲临灾情现场, 有条不稳地处理一切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更是显得沉着冷静, 因而很快度过这次全球性的危机。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 中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而在这个过程中, 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时时处在充满着矛盾的过程, 这些矛盾的解决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强势政府的作为。如果说, 一个政府连修建一条公路的共识都难达成, 人民的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 更不要说超越发达国家了。

可见, 一个国家的强势政府对于这个国家的快速发展该是何等的重要了。

稳定优先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140年间, 中国最长的稳定时间没有超过八到九年。农民起义, 外敌入侵, 军阀割据, 内战连绵, 政治运动, 结果国无宁日, 经济停滞, 百姓遭殃。最后, 正是邓小平最高领导人下了决心, 以非常强势的态势来保持政治稳定。

1989年, 我国曾经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学生运动。最终邓小平同志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平息了这场运动。但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议, 什么“独裁”“暴政”“残酷”等都用上了, 确实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 认为邓小平的做法有些欠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不妨反思一下, 如果当时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甚至由于当时别有用心的捣乱分子因而利用大学生运动而把中国搞乱。因此当时的中国, 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局面,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同西方比, 如果这样, 当然是行不通的。

民生为大

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 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过去漫长的自然经济状态下“民以食为天”“人人有饭吃”一直是中国历代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初期最大得压力也是如何解决广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后来提出的实现“温饱”和“小康”目标也是这种民本思想的延续。

中国共产党人很清醒地明白, 面对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首先要解决什么?要解决的首先就是民众的温饱问题, 无论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新一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胡锦涛为首的领导班子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他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这不仅仅是根据国情提出的重要口号, 也同时显示了“民生为大”的民本思想, 基于这种思想, 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干劲, 中国才有了今天的高速发展。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中国社会主义模式, 其中一个最重要特征:基本经济体制是什么?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1949年建国以后, 我国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死搬硬套到中国来。可以说苏联当时的模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现。但是, 当时中国的国情是不允许的, 也是行不通的。近三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硬搬到中国来, 显然是不行的。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的思考, 得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就是要改变中国, 改变中国的贫困面貌, 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 穷不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这么一个明确认识。所以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首先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接着又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 又制定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即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活力, 多种经济并存的制度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经济腾飞。

综上所述, 中国的模式, 归结起来就是根据中国国情, 从实际出发而制定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和国策。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的国情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中国的特色模式也将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只有这样, 中国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模式的理性分析, 阐明了, 中国的快速发展乃是中国快速多变的发展模式, 从而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认识上的错误导向问题。

关键词:模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近期西方舆论反思中国模式的新动向》——朱鸥时 (200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第32期)

数字经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第10篇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 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 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 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释义

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所以,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18.6万亿元, 仅次于美国, 居全球第二位。对于中国来说, 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 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 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双11”购物节再创全球在线交易新纪录、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形形色色的O2O等无不显示出, 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 更是渗透到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体性突破是构建现代技术产业体系、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 先进的信息生产力将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数字经济阶段演进。

按照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 到2020年, 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以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 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7万亿元;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 数字红利得到充分释放, 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

首先, 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在今年7月份成都举行的央行行长会议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 时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 指出对数字经济征税存在难度, 因为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既得利益。同时, 征税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首先要实现监管。对此, 楼继伟解释称, 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可以逃过常规的知识产权监管, 在这一领域如果不进行监管, 财税部门也无法征税。因此, 监管是基础。

其次, 数字经济的安全保障, 除了网络安全技术, 也要有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据了解, 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 如《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立法基础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传统金融业务, 鲜有涉及互联网金融相关内容, 与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相比, 明显力不从心。急需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世界经济困局与中国经济增长 第11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困局;增长前景

中图分类号:F820.5;F11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3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72-02

自2007年初美国爆发的 “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险象环生,失业率高居不下,银行倒闭,股市暴跌,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历时四年多,世界经济仍然无法走出低迷,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学者们众说纷纭。对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大多认为次贷危机是直接原因,如宽松的货币监管,过度的货币供给,过高的消费率等[1];也有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入手解释,如重大革命性技术未能实施并广泛应用[2],经济的长波运行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偏离差距过大[3]等。实际上,如果从一个较长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看,就会发现华尔街金融风暴就是一种非常态经济增长的终结。中国经济在过去依靠有利的外部条件,呈现出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高外贸依存度,以及增长显著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特征。随着外部条件和内部约束条件的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须作出调整。

一、世界经济特定条件下的非常态高增长

战后西方主要民主国家,普遍扩大了人民民主参与权,福利主义盛行,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下,刺激了政府过度发行货币,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然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并进入大规模运用阶段,不仅使得供给端更有效率,还产生了新一轮巨大有效需求。加之柏林墙倒塌,前社会主义国家转轨市场经济使得25亿廉价劳动力融入到世界市场,这二者共同稳定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和商品价格,使得美国扩张货币而没有通货膨胀。正是这些因素的积累作用,美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吸收了世界上近70%以上的新增储蓄,美国由原来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变为了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债务国,美国自然也由此成为该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今天,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剩余劳动已接近用完,以不变价格获得无限劳动供给已无可能;短期里,也看不到能够替代IT革命的技术革命。今天,过度发行货币而没有通货膨胀的时代已经去而不返了。所以,还处在金融危机之中,大宗商品价格也轮番地大幅上涨。 在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已经不得不紧缩财政了[4]。金融危机是深刻的教训,过去借钱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方式已不再时髦。危机中实施财政紧缩无疑是痛苦的,也不可能靠一、两年的紧缩恢复健康的财政状况,未来人们会更加重视财务纪律。这带来我们一个基本判断:过去二十年,世界经济其实是一种非常态的高增长,未来世界经济将从过去的非常态高增长恢复到常态的增长。

二、西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

当今的世界经济并不是简单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存在重大结构失衡的问题。

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失业率高达10%。奥巴马政府和美联储货币当局安排了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政界认为原因在于人民币的低估,没有价格和工资管制。世界经济存在的重大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高福利、高工资,在于中国经济存在着的“投资冲动”和“消费压抑”。 法国只是要减少一点福利,增加劳动市场的弹性,就遭到了工人的罢工反对。柏林墙倒塌,25亿廉价劳动力融入到世界市场,西方国家的高福利、高工资应该不能维持了。然而过去20年,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制造品对于物价的抑制,西方国家的实际工资不但没有向下调整,反而是上升了。这才是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西方国家不降低高福利,不增加劳动市场的弹性,无法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世界经济也不可能重回高增长、低通胀轨道。由此,西方的问题,在于民主政治,在于福利主义。这里不是反对民主政治和社会福利,而是如何使民主体制、选举政治、福利制度与审慎财政和稳定货币相协调,才是西方国家今日面临的需要解决问题!但这样的调整显然不容易。扩张货币已经不可能真正刺激实体经济了。过去二十年,各国货币扩张的另一个后果,是当今世界流动性泛滥、热钱成灾,但凡供给弹性偏低的产品都容易变为资产。货币扩张带来的将不主要是就业增长,产量增加,而是资产泡沫,投机盛行。今天的中国经济的各种“炒”就是这样的投机经济。

三、中国特殊的经济增长结构

(一)中国的高增长及增长结构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事实上,高储蓄、高投资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但是中国的高增长有两大不同寻常的特征:一是中国的高增长时间长,增长速度也高,在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9.1%的平均增长率;二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本来偏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本来偏低的消费率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需求和供给的结构在发生着不对称的变化[5]。因此,要引入几个因素加以解释。 首先是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口红利”。从上个世界60年代开始,中国适龄劳动人口逐渐上升,到2004年,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已经达到72%,加之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推行,中国经济社会在整体上呈现出典型的青壮年特征。在一个人口结构正常稳定的社会里,不需要借助国际社会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可以追求国际收支平衡、贸易平衡。但是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不是正常稳定的状态。中国社会所呈现出的典型的青壮年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必然在整体上呈现出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作为国家整体,储蓄大于投资就要表现为贸易顺差,否则,经济的均衡增长就不能实现。在这段时期之内,中国经济不能靠自身维持充分就业下的均衡高增长。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就处在这样的时期。

(二)中国经济典型特征及非常态发展所存的问题

首先,中国国有经济比重高,政府介入具体经济活动深,这使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软预算约束特征。其次,产权国有,特别是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国家垄断所有,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占比重高,加之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制度性的“消费压抑”形成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第三,外需的至关重要性。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克服1998至2002年期间所面临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压力,成功实现持续高速增长,正是得益于加入WTO之后外需的强劲增长。对外开放为我们带来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知识、技术以及大范围市场交换的契约,对外开放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初始的和持续的推动力。因此,排除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社会化程度低以及高房价等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中国经济仍然会是一个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仍然呈现巨额贸易顺差。

在贸易顺差下,中国又存在着长期的资本项目顺差。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扭曲”存在的积极作用,其在于通过外资的流入让国外的技术、管理、关于生产和市场的知识与我们众多的人口相结合,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 “扭曲”背后其实是暗藏巨大收益的,但是这种扭曲政策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表现为资源过度利用,环境遭到破坏,国民的收入没能随经济增长同步增长,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承担着越来越高的风险。我们还得清楚,上述现象收益超过成本,不仅要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前提,而且需要有利的外部条件。其核心是我们形成的巨大产能要能够被外部世界有效吸收。当劳动市场上刘易斯拐点到来后,增加就业的好处就减少或者消失了;当外部吸收降了下来,不能有效吸收我们因扭曲和过度投资而形成的巨大产能的时候,那么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双顺差这样的增长结构,以及与这样的增长结构相伴随的高增长就不能维持了。

中国经济还将面临世界性超发货币的难题。上文指出,西方国家超发货币并不会增加他们的就业,这些钱一部分就会流向新兴经济体。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热钱就会大量流入中国,从而造成中国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为了避免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泡沫,中国经济已不能承受货币扩张之重了。否则,流动性泛滥,投机盛行,这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资源贫乏、人力资本含量不高的国家势必是灾难。房地产泡沫会剥夺穷人,补贴富人,造成两极分化;会增加制造业成本,长期里将严重伤害制造业的竞争力;还可能给银行体系造成潜在风险。泡沫最终会破裂的,泡沫愈大,最终造成的破坏会愈大。面对众多挑战,中国经济也要适时做出调整。

四、中国经济的选择

既然世界经济过去的高增长是非常态的高增长,最终必将回归常态增长,于是我们的外需增长也将回归到常态水平。开发内需,主要是国内消费需求于是变得至关重要。

(一)这是一个转轨国家的制度制约问题,而不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消费倾向不足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占的比重过高,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国家所有,以及上游产品垄断经营等等严重制约了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增长。这些都不是需求管理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改革制度才能解决。

(二)这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广大中下层人民收入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制造业来实现。然而今天的经济是耐用品经济,其特征是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为此需要外需吸收我们的劳动密集制造品。外需对于中国经济长期至关重要。现在面临外需减少,这就构成了矛盾。好些人认为农村存在巨大的存量需求可以开发。但实际并不是。追根溯源,不仅农民将来之收入提高依赖于制造业,就是他们既有的收入也是来自于制造业。逻辑上,我们要靠工业发展来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通过农民的消费来吸收工业的巨大产能。

(三)克服“投资冲动”也具有必要性。给定人民币不得不缓慢升值[6],而西方国家超发货币不易停下,那么资本项目管制可能不得不重新严格起来。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可能也是必要的政策选项,这不仅增加了吸收过量货币的广阔天地,可以有效避免房地产泡沫涨大,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民众收入,增加国内消费。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公有而老百姓是富裕的,国内消费需求是旺盛的。

要使我们的外需增长回归到常态水平,那么中国经济必须调低增长预期。无论从需求方面看,还是从供给方面看,曾经8%以上的高增长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告别8%以上的高增长时代,很可能会回到一个7%左右的中速增长时代。同时,增长方式、竞争方式也要随着约束条件的转变而转变。

参考文献:

[1] 宋玉华、叶绮娜.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05).

[2] 方芳、唐五湘. 重大革命性技术与经济危机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

[3] 文进.美国经济危机原因及其影响的新解释[J].当代财经,2010,(10).

[4] Tom Bramble.Crisis and contradc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J]. 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

[5] 谢作诗、李善杰.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原因及含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1,(1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第12篇

一、定义及背景介绍

维基百科中全球化的定义为:“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加强, 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紧密互相依存, 全球化也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1]。

全球化经常指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 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2]WTO也致力于全球化的推动, WTO首任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曾说过:“我们 (世界贸易组织) 不再制定不同国家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的准则, 而是正致力于单一的全球经济的宪法的制定。”

过去近30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猛增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标志。

世界全体的贸易额从1985至2007年的23年间, 增加了约6倍, 年均增长约9.3%;并且贸易的增加比率超过了GDP年均增长比率 (约6.7%) 。出口占世界GDP总量的比率由1985年的15%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25%。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5年至2007年增长了32倍, 年均增长约17.2%, 远远超过了GDP增长比率。FDI占世界GDP总量的比率由1985年的不到0.4%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3.4% (1) 。这意味着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强化, 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相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证明地球是“圆的”, Friedman先生2004年2月的班加罗尔之行后意识到:“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 世界变平了。”他参观印度最大的信息产业Infosys后, 感悟到:人类历史上从来未有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能够找到越来越多的合作对象和竞争对手, 人们将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互相竞争和合作, 人们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互相竞争和合作, 人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平等。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电子邮件、网络、远程会议和各种新软件。

作为李嘉图理论的信徒, 他还相信: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壮大, 馅饼越来越大, 每个人得到的份额也会增长[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Bhagwati教授通过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证明, 中国的积极对外经济政策帮助中国的贫困比率从1978年的28%降低到1998年的9%, 这是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他并不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他认为可持续的全球化进程应该是“被管理的”[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tiglitz教授认为全球化并没有让尽可能多的人群受益, 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推广全球化的同时, 一部分地区贫富差距的扩大, 环境问题的出现, 经济的不安定以及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国家过渡出现的问题等需要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政策上的调整[5]。

我们充分肯定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同时也应该了解由于国际架构的不完善, 中国可能面临不仅仅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在正确理解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宏观和产业政策调整, 使全球化真正帮助中国现代化建设。事实上, 我们已经看到了最近世界的不安定因素。

联合国公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 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 国际贸易前景暗淡, 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深远影响, 全球在减少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可能大幅倒退。而爆发的主要导火索是2007年夏季开始的美国住房市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次危机在2008年不断扩大, 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金融风暴再次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发达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 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下滑, 包括过去几年经济增长强劲的一些国家。

下面将通过贸易和投资面来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三、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并且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贸易依存度提高, 中国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增强。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GDP由1985年的3090多亿美元, 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33820亿美元 (1) , 经济规模已经超越德国, 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经济年均增长11.5%, 比世界均速快了4.8个百分点。阿克塞尔德勒赫计量研究显示, 1975~2000年间, 中国经济全球化指数上升了2.14个百分点, 这直接导致了同期中国年经济增长率上升了2.33个百分点 (2) 。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2007年, 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 世界排名跃居到第二位。中国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2007年也提高到6.7%, 位居世界第三位。从图1可以看出,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 (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从1985年的8.8%大幅度提高至2007年的37.1%, 表明了出口对GDP的贡献在不断增强。加强国际合作, 已经成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理性选择。

但同时, 出口产品的消费品20%强输出美国, 需要调整贸易均衡, 避免美国的经济调整产生的压力。其次随着贸易的扩大, 保护主义和其他贸易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我们积极面对。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 近期的经济危机蔓延全球, 各国可能会竞相采取保护本国产品的措施, 中国实际上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量的8%左右, 而所受到的贸易保护诉讼达到15%以上。如果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 那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萎缩和投资下滑, 对此我们国家应保持警惕。

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业制造品的出口迅速发展以及出口产品的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以纺织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已经被90年代的电子和电器产品所取代。发达国家开始认为中国将在世界贸易中威胁它们一直占据相对优势的高附加价值产品[6]。

如图2所示, 中国出口工业制造品从1995年的1245亿美元大幅度提高到2006年的8935亿美元, 并且对初级品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5.2倍提高到2006年的12.2倍。如图3所示, 纺织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29%下降到2006年的12%, 而一般机械、电子产品以及电器产品分别从1985年的1%、3%、2%大幅上升到2006年的18%、20%和9%, 并且电子 (计算机设备和零部件为主) 和一般机械已经分别成为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品种。单纯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结构已经逐步发展成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并举的出口结构。

但同时因为我国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2006年以纺织品、食品、纸张和玩具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 (33%) , 即使占最大比例的一般机械、电子和电器产品 (47%) 也多以OEM (代工) 方式出口到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中国被发达国家看作是组装和加工的主要“世界的工厂”而存在, 外国的资本在资本构成上仍然占较大的比例, 存在发展的脆弱性, 如何提高内需的依存度已经被我国政府摆上日程。

我们可以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7]看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如图4所示, 我们发现1985年占最大相对优势的纺织品 (5.27) , 尽管2006年仍然占相对优势 (2.70) , 但已经退位于玩具及其他轻工类产品 (3.10) 和家用电器类 (3.00) , 处于比较优势的第三位, 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资本密集型产品一般机械和电子产品分别从1985年的相对劣势 (0.10和0.24) 转变为2006年的相对优势 (1.41和1.57) , 但是其他资本密集型产品化学、精密仪器以及运输机械仍然处于劣势地位, 2006年分别是0.45、0.18和0.88, 可以看出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两极分化, 我们国家的出口商品架构明显是仍然具备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资源类产品石油和金属非金属等均呈比较劣势, 2006年分别是0.09和0.75, 说明我们国家资源贫乏, 严重依赖进口。

张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NEPR, 比较和评估了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现, 纺织品中服装类别RCA和NEPR均高于所有的出口商品, 显示出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而机械制品中, 一般机械表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以外, 其他机械产品进出口接近平衡, 基本上处于产业内贸易状态。需要我们正确了解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机构和现状, 应该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与引导, 促使这些行业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不断改善工业产品的品质, 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 从而使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在不断追求动态比较优势中获得更多的动态利益, 促进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8]。

五、跨国公司为主的FDI促进了产业间贸易额不断提高

上面分析发现机械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随着本国货币日元的升值和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升, 不得不把缺乏比较优势的生产工序或区段 (主要是电子和电器产品) 转移到亚洲周边国家, 集中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 提高经济竞争力。而中国同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 促进了商品的自由交换, 也促进了中国发展机械类产品所需的资本、技术和人员的引入。

中日以机械为主的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 跨国企业直接投资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跨国公司活动的频繁, 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 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 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即“新贸易理论学说”。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发展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们可以运用比较优势来分析此现象;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下, 产业内在地域间分工合作愈来愈紧密, 这应该是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规模经济以及垄断竞争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我国现阶段的机械类产品出口大幅度提高。尽管中国存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周边国家竞争力的加强, 中国需要产业集聚来扩大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规模优势。

跨国企业为了规模经济和强化垄断优势, 积极在中国投资办厂, 它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度提高, 也促进了机械电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松村和藤川指出现今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跨国企业促进了产业内国际分工的结果, 苏美冷战后世界最主要的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及银行在全球的迅速扩张。跨国企业首先逐渐在海外建立具有当地法人资格的分公司, 其次逐渐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体系 (比较优势的内部化) 。1995年3.9万家的跨国企业拥有的27万家海外分公司的海外销售达到6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同时期GDP的82.7%。

中国利用外资自1985年一直位于发展中国家首位, 从近34亿美元大幅度增长到2007年的835亿美元, 即使在世界上也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荷兰, 位于世界第六大外资引进国。尽管我们看见FDI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从图5中我们也发现, 自1994年开始, FDI相对于我们国内经济水平有放缓的趋势, 它的增长趋势也在放缓, 需要我们实证分析。如果FDI以后减少, 是否会影响部分产业的出口和就业水平。

六、总结和新的课题

1.全球开展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使中国容易面临国际市场下降趋势的冲击, 需要强化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在GDP的比重, 以减弱一部分主要消费市场, 例如美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随着贸易的扩大, 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 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规则保持贸易的稳定发展。

2.出口结构优化。以前纺织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结构开始优化成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并存的出口结构, 但是仍有一部分主要资源和食品严重依赖进口, 需要通过与国外资源类公司合作, 稳定货源地和资源价格。最近中铝和力拓的合作是很好的先例。但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全球化进程中, 需要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产业内贸易增加对我们国内的产业构造和生产要素市场给予的影响有多大, 相关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 需要以后综合微观和宏观的理论和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产业的基础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 受制于人, 如果国外供应商企业在基础零部件供给、价格、供货期、规格等多方面对我国采取限制, 将影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做大做强。

4.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但最近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需要我们了解原因, 并逐步加强国内资本对一部分优势产业的投资。

摘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高, 当国际市场发生某种不利变化时, 中国国内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贸易发展现状, 然后分析贸易出口增长变化、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实质和动因, 最后提出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EB/OL].http://zh.wikipedia.org/.

[2]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593.htm.

[3]Friedman, Thomas L.the World is Flat[M].Holtzbrinck Publishers..

[4]Bhagwati, Jagdish.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5]Stiglitz, Joseph E., 2006, "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W.W.Norton.

[6]Guillaume Gaulier, Francoise Lemoine, Deniz unal-Kes-enci, 2004:"China's Integration in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its Implications",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04-E-033.

[7]Balassa, B. (1965)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33, 99-123.

上一篇:结构剖析下一篇:英语教学在游戏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