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维修技术范文

2024-06-29

农机维修技术范文(精选12篇)

农机维修技术 第1篇

1. 大拆大卸盲目换件

目前, 农机修理的主要方式是换件修理, 遇到故障不能有效地诊断出故障, 而是拆开后换上好件试试看, 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对机械盲目大拆大卸。如果一遇故障就盲目大拆大卸, 可能损坏配合件的配合表面, 使机器技术状态恶化。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启动困难, 启动后就熄火, 将起动机拆下检修了几次, 都没有排除故障, 最后发现是油管处接头松动漏气, 使油管产生气堵, 发动机无法启动。有些故障是可以通过不拆卸的手段排除的, 如调整配合间隙、上紧螺栓、加注润滑油等。农机出现故障后要先进行科学的诊断, 正确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和原因。有些故障是通过拆卸才能排除的, 但拆卸要讲究原则, 生打硬敲, 必将会影响修理质量, 甚至埋下新的故障隐患。能不拆的尽量不拆, 该拆的必须拆。拆解之前要熟悉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按着“由表及里”的顺序, 先从外表部分开始逐步拆卸。拆卸时要使用合适的拆卸工具, 避免猛打狠敲造成零件损伤或变形。

2. 忽视小件因“小”失大

在农机检修过程中, 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一些重要部件的维护, 如缸塞组、喷油泵、机油泵、制动器、滤清器, 而对一些小件往往不重视, 如垫片、锁圈、油管接头、螺栓等。他们认为这些小件对机器工作影响不大, 在维修装配时不够重视, 常常漏装了这些小件。一台修理后的S195型柴油机, 转速忽高忽低。拆开油泵发现, 在装配油泵时漏装了柱塞套定位螺钉上的垫片, 使定位螺钉拧得过深, 柱塞套被顶斜, 造成柱塞与调节齿杆运动受阻, 供油量失调, 从而导致柴油机转速时高时低。在维修作业时, 如不注意维护保养, 漏装错装, 会导致农机发生故障, 缩短农机使用寿命。

3. 以应急代维修治标不治本

在维修工程机械时, 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 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 以应急代维修, 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很多。一些部件本可修理, 但有些维修人员图省事, 采用“焊死”的方法。液压油缸耳环和油缸活塞杆联接螺纹损坏后, 用直接焊接的方法, 致使油缸油封损坏后无法更换, 漏油严重;当发现工作装置动作缓慢或转向困难时, 不查故障原因, 盲目调高系统的工作压力, 导致系统压力过高, 易损坏油封、管路、液压元件等。这些不正规的维修方法只能应急, 却不可长期使用, 必须从根本上查出故障原因, 采取正规的维修方法排除故障。

4. 偶件或组件更换误区

发动机上的一些重要的配合件在更换时要同时更换, 以保证其配合参数不变。如燃油系统的三大精密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针阀偶件, 若需更换, 必须成对或成副更换。在装有湿式缸套的水冷柴油机上, 阻水圈、缸套、缸体组成静密封结构, 防止水套中的水外漏。在阻水圈损坏后, 必须成组更换新件, 否则, 影响密封性能。连杆杆身和大头端盖是组合并高精度加工的, 如果要更换, 必须配对报废后更换新件。否则, 只换其中一个, 不能保证装配技术要求。在实际维修工作中, 有些人为了减少开支、有些人不了解技术要求, 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 降低了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 缩短了机件寿命, 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 不注意安装方向

维修工程机械时, 有些零件正反面特征不明显, 正反都能装上, 稍不注意就会装反, 结果造成机器产生故障, 零件过早损坏。在安装橡胶油封时, 必须注意唇口的方向。因辱口只能单向密封, 如果装反, 将会产生泄漏。止推垫圈、轴承、垫片和隔圈、挡油圈这些零件同样有安装方向要求, 若装反既不起作用, 又会加剧相关机件的磨损。

农机拆装维修技巧 第2篇

李生菊

农机拆装维修技巧

1.巧拆拖拉机前轮

在缺乏工具的情况下,可将要拆的拖拉机前轮(以左前轮为例)的固定螺栓拧松少许,将拖拉机驶入右侧路边,使右前轮落入缓坡沟,直至前梁摇摆轴左侧部分与车架左梁之间的间隙为最小:在前横梁摇摆轴右侧部分与车架右梁之间垫一硬物,将拖拉机退回平地,左前轮随即离地悬空,这时即可拆卸。2.巧拆装胶质水管

需要安装水泵的胶质水管时,可将管口或交接口处涂一层润滑脂。这样,既便于安装、维修,又能防止水管损伤。在拆卸胶质水管时,可用热水浇一下,使胶管变软再拆,以防损坏。3.巧拆发动机气缸盖

当拆下铁牛-55 型拖拉机气缸盖螺母及配气机构后,有时仍难拆下气缸盖。这时可先用龙门吊架及吊葫芦骑跨在发动机上,用钢索固定2 个气缸盖吊环,把拖拉机前身吊起悬空,离开地面0.5~10cm ,用三角木卡住拖拉机后轮,使其不能前后滚动;然后用固定气缸盖的双螺母拧平第Ⅱ缸和第Ⅲ缸斜对角的机体螺栓,用下面的螺母固定上面的螺母,再用1 块宽厚适当的扁钢架在螺母上面;接着用大锤敲击扁钢,反复振动,即可使气缸盖与机体逐渐分离。

4.巧取气门座圈

气门座圈与座圈孔之间为过盈配合,难找到受力点,拆卸时比较困难。这时可找一根与座圈孔内径同样长的小圆钢,横在气门座中,靠近气门座两端用生铁电焊条焊牢,再利用旧气门从气门导管中冲击。

5.巧拆减速齿轮的外弹力挡圈

东风—12 型手扶拖拉机以及其他一些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内的减速齿轮的外弹力拉圈损坏后,拆卸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可选用1 根细铁丝,一端穿过挡圈上的小孔后拧紧,另一端绕在一字旋具上,用手紧紧拉住;然后前后转动几下驱动轮,即可轻松地将挡圈拆下来。6.巧取针阀偶件

当喷油器针阀偶件烧死时,可将其放在机油中浸泡20h 左右,然后将机油加热至150 ℃左右后再浸泡2h 取出,将针阀尾部夹在虎钳上,用两把一字旋具分别撬住针阀体上平面,即可将针阀取出。

7.巧装小螺钉

当手不易到达安装小螺钉的地方时,可先将小螺钉固定在长条硬纸片上,借以送达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对准螺纹孔,再用旋具拧紧。也可在小螺钉头部和旋具端部粘上润滑脂,由旋具将小螺钉送至待装位置后再拧紧。8.巧查电缆断线

农机维修与保养技术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S2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36-1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农业生产主要以农业机械为主。农机具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机维修与保养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正当的维修与保养,农机具在使用时才能正常运转,不出现故障。本文针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及提高操作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机械故障的分类及原因解析

1.1 发动机的维修

发动机作为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件,及时检修发动机中的各种故障,对于农业机械的正常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机的使用必然会导致零部件的松动或损坏,对于有问题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另外,要及时清洗发动机外部的油污,油污过厚会影响发动机的散热,给各种零部件发生故障埋下隐患。因此,要经常用无腐蚀性的清洗剂或高压喷射方法把发动机部件清洗干净,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1.2 零部件松动,农机部件配合间隙异常

由于农村环境因素,农业机械在通过乡村泥泞道路或坑洼不平的道路时,减震部件或其他农机部件必然会出现磨损或配合间隙异常。另外,农机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处于高速运转和活动状态,彼此之间产生很多摩擦,也会造成零部件松动。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与环境因素有关外,零部件间隙异常大多是由润滑不充分造成的。因此要定期更换适合、优质的润滑油,从而保证农机处于最佳状态。

1.3 泄露故障

农机的泄露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种:漏气和漏油。农机的轮胎漏气大多是由轮胎质量不过关引起的。如果是扎伤可以进行粘贴。如果找不到扎口,可以使用仪器或特殊的方法检测,如巧用滑石粉法。农机的漏油故障大多发生在阀门、法兰、压盖以及接头的连接部位,主要是由密封不严造成的,如零部件老化、材料结构不合理、装配质量不过关等。因此在出现泄漏故障时,维修人员应冷静认真的分析原因,及时更换部件,以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

1.4 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大部分是由不科学的操作或后期保养不当造成的,因此规范农机操作行为是避免农机出现故障的有效途径。如在农机工作过程中进行非正常的启动,未检查机油、水箱中的水是否充足,使机械长期进行超负荷作业。尤其在冬季寒冷环境下,农机启动后应先进行5分钟左右的低速预热,以减少农机内部零件的磨损。当农机正常工作时,应严密监视各项仪表显示情况,出现情况应立即检查维修,以保证农机在其最大承受范围内正常运转。

2 农机保养常见问题

预防农机发生故障的最佳途径是定期对农机进行保养。对农机具的保养,可以确保农机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正常的功能。因此,有经验的农机手要做好保养技术工作,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农机具,如内部残存的杂草、泥土。鉴于农村环境条件,农机具在进行完农田作业后,由于农村道路泥泞,车辆上难免会沾上污水和杂草等异物。如果不及时清洗,时间长的话则会导致农机部件生锈、老化,严重影响农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农闲时间,要将农业机械清洗干净放入车库中或用防水布把农机罩好,防止阴雨天气使农机生锈。

第二,农闲时要更换使用时间长久的润滑油,并清理农机部件,不至由于锈蚀影响农机具的运转。

第三,要使用优质的燃油,以保证其良好的燃烧效果。若燃油燃烧不充分,则会导致排气管道积碳堆积。大多数农机手忽视维护农机排气管道,导致积碳堆积,排气管道变窄使排气受阻,导致发动机耗油率增加,出现过热现象。因此,至少每季度清理一次积碳确保排气通畅。

第四,使用前,要检查零部件的配合间隙及三角带的松紧度,防止影响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第五,农机具的电瓶应经常充放电。

3 结语

当前,农业的生产已经以农业机械化为主,农机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发故障,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机故障原因分析并定期保养,以保证农机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英.农机故障维修与安全操作研究[J].湖南农机,2011,38(11):113-114.

[2] 陈志君.农机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J].吉林农业,2012(9):172.

农机维修保养技术要点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农机保养,农机维修,维修技术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国家针对农机购置补贴费用的增加,农村农机应用水平和普及率开始逐步提升。为了保证农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针对农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如何采取合适的维修与保养措施成为了当前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探讨农机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保养技术具有极为广泛和普遍的意义。

1 农机使用注意事项

农机的日常使用是确保农机使用效率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阶段,而冬季农机的使用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因此,探讨冬季农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也是农机维修保养工作的基础[1]。

1.1 农机油料的使用

农机使用的柴油标号包括10、0、-10、-20、-35,其具体意义是指柴油的凝固点温度。例如,10号柴油表示其凝固点是10℃,-10号柴油则表示其凝固点是-10℃。农机在选择柴油过程中,为了确保农机的正常使用,应该选择凝固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5℃左右。例如,当地最低气温为-5℃,可以选择-10号的柴油。冬季农机使用黏度较大的机油时,会导致农机启动和润滑难度增加,因此应该将夏季使用的11号机油替换为冬季用8号机油。

1.2 动力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2.1 发动机水垢的清除

发动机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在其水套中会产生水垢,若这些水垢过厚,会导致发动机的散热效率下降,容易使发动机出现过热现象,造成发动机工况恶化,不但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另外,在日常使用中,若水垢过多,还会出现喷油嘴卡死的故障,导致更加严重的故障[2]。所以,在日常使用工作中,必须定期做好水垢的清除工作,确保其良好的使用性能。

1.2.2 避免油刹管路气阻问题

部分运输拖拉机的制动系统使用了液压制动方式,在高温的夏季工作时容易出现管路气阻的情况,严重时会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所以,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刹车油中的油量充足;其次,使用时要注意管路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管路渗漏的问题;最后,当出现气阻问题时要及时的将其中的空气排除。

1.3 启动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农机在冬季启动之后要尽量空转几分钟,并使用遮帘布对水箱进行保温,保证温度维持在40℃左右、机油压力正常之后再起步。起步之初要以低速运行,待变速箱和后桥壳内机油温度上升稳定之后再正常运行。当冬季路面积雪时,农机的轮胎附着能力下降,容易打滑,车速应该适当减缓,并尽量不急刹车,以防车辆侧滑。爬坡时,要使用一次能够爬上的挡位,不得在中途换挡,以免损坏变速箱齿轮。

2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要点

2.1 燃油系统气阻故障及维修

农机使用的温度越高,燃油的蒸发将越快,因此容易在油路上形成气阻。尤其是柴油机,因为油路不严密而漏气也可能会导致气阻情况。所以,当出现气阻故障时,主要是要疏通油路。当出现气阻情况时,应该立即停车降温,同时扳动手油泵,从排气孔将燃油滤清器与油路中的空气排除,保证油路充满燃油,消除气阻现象。

2.2 蓄电池缺水出现故障

当农机在夏季使用时,因为气温较高,蓄电池的电解液水分蒸发较快,液面会迅速下降,甚至电池的极板都会露出液面,导致蓄电池极板硫化而出现损坏。因此,农机在夏季使用时必须经常检查电解液,保证液面高出极板10~15 mm;当多次添加蒸馏水之后,必须对电解溶液的密度进行检查,确保其密度,保证蓄电池能正常工作。

2.3 电路氧化故障

对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农机在使用的过程中,蓄电池会产生一定的气体。这时,若通气孔堵塞,将会导致蓄电池内部压力上升、电池炸裂,因此必须及时地进行疏通。农机因为工作环境恶劣,蓄电池的极板容易氧化,出现解除不良、机械启动困难、电气系统失灵等问题[3]。这时,需要将连接线从极板上拆下,使用纱布和锯条对氧化层进行打磨,直到露出金属光泽之后再连接牢固。为了防止后续再次氧化,应该涂上润滑脂和凡士林,达到隔离空气的目的。

3 农机的养护技术要点

3.1 夏季农机保养技术

3.1.1 清洁工作

农机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及时的清理农机,尤其是在工况恶劣环境中作业的农机,每次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及时的对农机进行清理。对于需要长期闲置的农机,也要做好对应的清理、保养工作,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1.2 润滑工作的处理

在润滑处理时,要依据农机的保养和维护准则,及时做好加油、换油工作,尤其要保证油质符合农机及不同零部件的使用需要。同时,要对农机的各个润滑系统进行清理和上油,保证润滑油路的正常工作。

3.1.3 其他保养技术措施

及时清理农机上的杂草、泥土和污垢;对农机各个工作部件的工作状态、安装调整的稳定性等进行检查;检查农机各部件是否存在丢失的情况,并对各螺栓、螺帽进行检查、紧固;对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油脂,并更换易磨损部件。

3.2 冬季农机保养技术

冬季农机多闲置不用,为了保证来年其能够稳定生产,必须对存放闲置的农机采取对应的保养措施。

3.2.1 避免铁质构件生锈

农机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铁质材料,若保管不善将会出现生锈的情况,一次锈蚀就会剥一层“皮”,使农机使用寿命下降。所以,冬季应该将农机的铁质构件拆下,并清理干净、涂刷防锈漆,干燥后放在库房中。

3.2.2 橡胶件的防老化

农机中的橡胶件若受潮、沾油后容易因为老化而产生裂纹,使其使用寿命下降。因此,应该将农机的三角皮带、平胶带等拆下,挂在墙壁或者其他通风干燥的地方。农机在入库存放期间要使用千斤顶或者砖块将前后桥顶起,使轮胎与地面脱离,降低其负荷。但要保持适当的气压。

3.2.3 电动机的防潮

农机中的电动机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该将之放置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中。且库房中不得存放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以免这些生产资料存放过程中吸潮而使电动机的绝缘性能下降,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漏电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康建明.农机维修保养技术要点[J].山东农机化,2014(3):39.

[2]戎国态,王兴祥.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86.

张店区农机维修情况调查 第5篇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农机化发展的力度不度增大,张店区大型农机具装备数量大量增加。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对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农机维修行业工作水平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履行好农机维修管理职能,不断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求,区农机局利用冬季农机具保养入库及休机时间,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情况调查,尤其是近几年来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维修问题重点展开调研,探讨如何做好维修服务工作,写出调研报告,为农机管理同仁和各级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一、农机经营现状

张店区现有耕地7.3万亩,其中粮田面积6.8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小麦的耕种收已全部实现机械化,玉米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播种受气候、种子、种植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处于半机械化状态。

我区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7740千瓦,亩均动力2.1千瓦。大中型农机具1819台套,大中型拖拉机487台,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2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94台,还田机281台,深耕犁、深旋机等耕整机械583台,免耕播种机37台。

二、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

近几年来,张店区玉米联合收割作业是实现种植作业全过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农机部门积极推广、积极扶持本地机械生产厂家,以及各级政府、多方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利用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户用机、购机积极性,使联合收割机械质量及推广工作走出低谷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不断提高

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机械质量和售后服务、农机推广工作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我们以山东省农机鉴定站玉米收获机械满意度调查为契机,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20余台次,积极为厂家提供机械技术质量反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为上级农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张店区现已配备玉米联合收割机137台投入联合收割作业,其中自走式较少,多为披挂式;2行式较多,多行式甚少。在调查中发现:一是玉米收获机械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如:有的机械加工和安装精度不够,致使收割台出现卡穗落料现象严重;有的机械机架较轻,致使出现工作不稳定,影响收割质量;有的机械传动链条质量不过关。二是厂家售后服务质量较差且不及时,服务技术不过硬,服务人员少在三秋大忙季节供不应求,使农机户驾驶员只能自行解决机械故障,为此会耽误收获黄金时间。三是新购机农机户驾驶员缺乏新型技术再培训,致使机械作业中操作不当出现故障,影响机械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三、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特点

随着我区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拖拉机运输作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乘快速下降趋势,而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型拖拉机及农机具迅速发展,维修市场与农机化快速发展相比表现为极大的不适应性。

1、维修机构。公有农机维修机构解体,主要由个体户承担;由于农机维修行业的微利性,农机维修懂行人才大量流失转行,很难找到有一定规模的维修机构,有的维修点转入汽车修理行业。

2、维修从业人员素质。年龄普遍偏大,大多凭经验手摸、眼瞄、锤敲,就近就便开个小店,赚点小钱贴补家用,缺乏系统技能培训及知识更新,对高新机具只能望机兴叹,动不了手。

3、维修设备。大多是过于老旧,以电气焊为主服务于农村机械的缝缝补补,适应不了现在高新机具维修精准要求,亟待更新。

4、从业收入。维修效益低下,市场前景收入都不看好,维修机构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

5、农机部门。区级农机配件和维修机构由于受各方因素的影响现已名存实亡。从调查掌握情况看,目前农机维修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状态,农机部门只是趋于形势上证件管理,明显滞后于农机化发展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农机局正视现实,主动服务,积极组织购机户进行培训,借助厂家及经销部门的技术力量解决简单使用维修保养问题,并督促厂家及时解决常用配件供应、高新机具维修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维修市场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四、农机维修市场发展探讨或建议

随着我区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维修服务作为一种市场需求仍然是“三农”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按市场规律运行的同时,要根据各地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调节,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象购机补贴一样进行扶持和倾斜,并依法进行监管。因此,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扶持搞活、规范经营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疑难问题由市区协调解决的目标。针对目前调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机操作手和维修网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机操作手全面撑握基本的使用维修保养知识,减少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机械故障的发生频率。对于新型机械或新技术要让维修网点技术人员得到知识的及时更新,使维修能够及时跟踪服务。

2、实行优惠政策。建议将农机维修设备、设施列入农机化工作补贴范围,提升维修硬件装备水平;对农机维修行业在税收、就业上实行优惠政策,提高维修效益,以吸引更多人才,稳定和充实维修队伍。

3、扶持引导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与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利用农机项目建设选择达到一定条件的维修机构共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在人力、资金、技术上进行倾斜,重点解决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以及高新技术机具维修难的问题。

农机维修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市场;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24

1 当前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机事业迅猛发展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机维修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农机修配网点的分布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机械的就近维修,及时排除故障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延长了农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受经营者的知识水平、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加之相关部门在农机维修环节的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目前的农机维修市场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1 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

许多农机维修点聘用的修理工都属于临时工作人员,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维修专业技术的水平有限。同时,由于很多维修点分布在农村,知识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导致很多工人修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对于一些高新农机具的维修业务难以胜任。

1.2 部分维修网点无证经营

许多网点是农民长期使用农机,具有一定的了解或掌握了一定的维修技术,在农忙时节兼职农机维修。这些维修点多数没有技术等级证,维修工无职业资格证书,属于无证上岗,农机具的维修质量很难保证。

1.3 农机维修工艺不规范

许多农机修理点属于家庭式经营,网点的经营者和维修人员往往只有一个人,技术不专业,机具维修时常常不能按照正规的工艺规范进行操作,农机维修的质量纠纷时有发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1.4 农机维修设备简陋落后

大多数农机维修点都设在农村甚至农田旁边,经营场所的环境和设备都比较简陋,有的只有简易的维修棚,甚至露天维修,同时还存在越级修理现象。落后的维修设备和条件适应不了当前许多高新农机具维修的精准要求。对农机具故障的判断依靠的是眼观耳听和经验,故障排除和维修质量检测缺乏设备。

1.5 相关部门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在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管方面,农机、工商和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因为许多农机维修网点都设在乡村甚至农田旁边,相关部门不能经常下去检查,导致许多维修点在修理农机过程中使用假冒伪劣农机配件,严重影响了农机具的维修质量和使用寿命,甚至对农机具的安全作业和人身安全产生影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促进农机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2.1 加大农机维修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

我国在农机维修方面有农业部颁布实施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两个法规,为农机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对相关法规进行宣传,争取做到维修人员人人皆知。

2.2 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督

一是要加强网点经营资格的管理。对于那些无证经营的网点,无资格证上岗的维修人员,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证照不全和不按时参加年度审验的网点坚决取缔,农机维修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要从事后处罚改为事前监督;二是做好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由于农机维修属于多个部门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相互协调,联合执法,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三是及时提供新的技术和信息。农机技术人员应及时向维修经营者提供新的维修技术信息和工艺规范,确保农机维修水平不断提高。

2.3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技能培训非常重要。维修技能培训班要利用国家扶贫和阳光工程,适应农村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农机维修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培训,努力提高修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

2.4 积极做好维修设备配件的更新管理工作

先进的农机维修设备检测技术,农机维修人员较高水平的检测技术,是农机维修质量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监督管理人员,督促业主经常自检,对有关检测设备定期送有关部门检验,维修主管部门对修理网点的设备每年进行检查,专业维修点要配备专用维修设备,对设备不符合要求的和超过报废年限的要及时更新,确保农机具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春明.浅析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

[2]李玉英.农机维修质量管理措施及相关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1,(06).

[3]孙亮.浅析农村农机维修业的发展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4]于俪英.关于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3,(05).

[5]胡仁平.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3,(01).

[6]杨正辉.浅析农机维修的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

[7]胡朝明.灵丘县农业机械维修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农机,2013,(04).

农机维修技术 第7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问题,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对推动我国民生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在当前,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全球农业生产都开始向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继续在国民经济以及民生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社会各界对农业机械的推广与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 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跟上了国际发展节奏。但客观来讲, 在我国农机推广使用维修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对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1 我国农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从技术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 相关的诊断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之中。设备的更新换代, 越来越注重信息化和科技化。目前, 由于多数农机手文化水平低, 在使用农机具的过程中, 只是单独对机械的构造、故障原因和排除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多数人都只是通过自己在维修机械中所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 并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 更加不必说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了。在行业内, 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直沿用已久, 这当中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风俗有关, 通过师傅口传心授, 一点一滴地教授给徒弟, 使得他们获得农机的维修知识, 但是这种传统的模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农机的维修知识得不到更新, 售后服务更得不到保证。

1.2 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

经济效益是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奋斗的目标。因此, 农业机械维修的经营管理能否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要用经济理论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乡镇的农机管理职能体现不明确, 在人员配置上也跟不上。县级农机业务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衔接困难, 县农机管理人员在清理整顿农机维修网点时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 没有很好地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治理措施。由于农机部门的执法权限没有广而告之, 常常引起农机市场化经营模式与农民小农经营思想的矛盾等。

2 农机维修对策建议

2.1 强化农机法律保障

加大执法力度,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利用国家对农机补助的平台, 进行政策上的完善, 对未经农机管理部门审定而擅自开业的, 要严肃查处。对农机供应厂点所售商品研究相关的配套措施。

2.2 加强维修技术与维修理论培训

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结合起来, 使学员取得技能资格, 更好地就业和创业。严格按照集“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一体的标准建设、规范和发展。为确保建设质量, 可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原则, 逐步完善修理制度、服务公约、修理技术标准、内部分配方案等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

农机具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在操作过程中, 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合理操作, 保证农机具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严禁农机具超负荷作业。一般农机具操作人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经常在超负荷情况下使用农机具, 追求超载超速, 这样缩短了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甚至造成严重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致使农机户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的农机管理部门应重视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配置, 并定期或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 强化农机修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他们解答修理问题, 促进他们的知识更新, 提高其维修理论水平, 以保证修理质量, 实现农机科普的推广和普及。

2.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 因此农机维修人员所掌握的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是关乎设备使用寿命的一把手。相关职能部门要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农机维修技术, 帮助解决维修中的难题。也要配合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检查, 重视监督工作, 提出具体的科学规划, 对农机维修人员分类指导, 优化农机的生产设备, 从而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2.4 提高政府重视力度

提高政府重视力度,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 才能更好保证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应用, 只有个别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活动。其根本原因是, 生产成本高、作业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而言, 要改变农机的发展方式, 政府部门必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扶持。只有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 才能改变农机作业水平, 而农机作业水平得到了发展, 农机维修也会相应地得到发展。

3 农机具的合理配置

近几年, 各种大型联合农业机械的出现, 使得必须考虑各种农机具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避免大马拉小车的同时也要避免小马拉大车;各种农机具之间的加工精度要统一, 否则就不能达到作业质量要求;大型联合农业机械的一些配套设备 (设施) 一定要齐全, 否则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业质量和效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农机维修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想要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 就必须要配套的体制、机制来发展农业机械维修, 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农机推广与普及的有效性, 切实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强民, 翟红明.农机维修中若干不安全操作及防止措施[J].农村科技, 2009 (02) :01.

[2]焦安源, 刘德发.轮胎的正确使用于故障诊断[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6) :46-47.

计算机技术在农机维修中的作用 第8篇

一、对维修技术的查询

以前对农机的修理中, 大多数维修人员在遇到棘手问题时, 采取的办法都是向其他的维修人员请教, 或是查找农机维修说明书。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维修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片面的,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出现的故障。而且这些方法的采用, 既浪费时间, 效果又差, 尤其是在维修人员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可能在说明书上连故障问题都找不到, 更别提如何进行解决了, 因此, 农民往往需要面对的是“买农机容易, 维修农机难”的难题, 这样极大地打击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

自从有了计算机、因特网的使用, 很多维修难题顷刻间迎刃而解, 农机出现了故障, 农机手有时可以不用将农机送到维修网点, 自己就可以利用网络将问题解决掉, 既节省时间效果又好。尤其是农机出现了复杂的故障时, 只要维修人员或农机手在百度上将问题描述出来, 进行搜索, 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解决的方法, 按照方法的叙述就可以将故障进行维修。

二、对农机故障的检测

在使用计算机之前, 对于农机故障的检测一般采用的是机械式的方法, 利用一些普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 由于方法的笨拙, 可能会检测不出农机的真正故障, 由于故障检测的失误, 从而造成对故障的错误判断, 以至于引起维修方面的问题, 在修理时, 甚至损伤机械零件, 使农机故障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农机的使用寿命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自从使用计算机技术, 对农机故障的检测就精确了很多, 农机手与维修人员不用再为农机检测容易出错而担心, 并且对于农机的检测, 不用再使用普通的农机检测仪器, 省略了很多繁琐的步骤, 尤其是在维修人员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对农机的检测既准确又省时。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使农机故障的检测变得简单化、快速化和科学化。计算机技术在农机维修中的应用, 为维修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 节省了很多时间, 提高了农机维修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方便。

三、计算机技术在修后磨合中所起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对农机技术的查询、农机故障的检测、农机的维修与农机维修后的磨合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农机维修的各个方面。农机的发动机或拖拉机底盘在维修后的磨合是十分重要的, 磨合的好坏影响着零件功能的发挥与整个机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 机器在磨合时农机手一定要多加注意。发动机进行修后磨合主要是为了消除零件表面及接触表面的毛刺, 从而减小表面的粗糙度, 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在以往的农机修后磨合中, 农机手却忽视了很多, 造成农机磨合不准确, 从而影响农机的正常运作。对于维修后的农机来说, 磨合质量和磨合效果深受磨合速度的影响, 这就要求农机手在对农机进行磨合时, 要掌握好磨合的速度, 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农机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磨合速度过快, 零件表面的毛刺被磨损的同时, 也会造成零件表面的拉伤或掉皮, 从而影响农机机械性能的发挥;相反, 零件磨合的速度过慢, 会使零件的磨合时间延长, 从而降低磨合的工作效率。因此, 这就要求农机手在进行农机的修后磨合时, 对于速度的控制要掌握好, 速度过快或过慢, 都会对农机有影响。

自从计算机技术在农机维修中的应用, 农机手对农机的修后磨合就减少了担心, 对于农机修后磨合的整个过程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如:以前的手动调整会造成低速猛增高速的现象, 致使零件表面承受着冲击, 结果对农机造成巨大的伤害, 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但是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采用, 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可以控制农机磨合的整个速度, 使农机处于平稳、缓慢的加速过程中, 并且在适当的时间调整磨合的速度以及时间, 使整个农机的修后磨合处于最佳的状态, 从而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

四、结束语

农机维修技术 第9篇

1 美国农业推广体制

新农村技术推广是指农业技术人员通过有目的的宣传活动, 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一系列活动。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推广体制也不尽相同。仅就美国而言, 他不但在工业上世界领先, 农业也是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式农业推广体制。这种三位一体的推广体制, 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推广人才, 值得借鉴。

1.1 推广的组织体系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推广站、县推广办和县推广理事会3个层次组成, 每个层次的农业推广机构都有适合其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这3个层次的农业推广机构密切相连, 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作式农业推广体系。联邦推广局向州推广站提供信息和帮助, 负责全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州推广站是体系的核心, 由州立大学农学院掌握, 将教学、科研、推广三者融为一体;县推广机构是州推广站派出机构, 接受州推广站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1.2 推广的主要内容

1.2.1 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这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指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 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防止水资源的污染, 保证食品安全。

1.2.2 家政服务

主要任务是指导家庭经济, 这是针对农村妇女而展开的农业推广活动。

1.2.3 四健青年服务

“四健”是脑健、手健、心健、身健的简称。四健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向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其获得知识, 发展各种生活实用技能, 使其成长为会自我控制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生产成员。

1.2.4 农业科技服务

这是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和重心, 主要是针对农村成年男子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过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和短期培训班, 以及提供技术咨询等向农场主传播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服务帮助农户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 确保农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效率, 不断开发新产品。

1.2.5 社区开发服务

社区开发主要包括社区开发的战略计划、政府机构工作能力的开发、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其目的是为社区内的居民和组织提供专业化的信息、研究成果和科技知识, 在其共同努力下把所在的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2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方向

据统计, 当今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为85%, 而我国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仅为49%。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只有20%~30%, 而发达国家高达70%。例如, 我国化肥、水和农药的利用率均为30%左右, 而发达国家均为60%以上。也就是说, 我国化肥、水和农药单位面积的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一倍, 但利用率却低一半;这样不仅仅是浪费, 同时也威胁生态和环境安全。因此, 切实强化技术推广, 大力提高农业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推广能力不强。现存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很不适应。一是职能不清。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既承担了公益性技术推广, 也承担了执法性管理与中介服务的职能, 还要开展经营性服务。二是体制不顺。目前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权”归县级农业部门管理的占13%, 归乡镇政府管理的占68%, 实行县乡双重管理的占19%。三是机制不活。绝大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由于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分, 难以实施依岗定责、绩效挂钩管理。四是素质不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中, 中专以下学历的占66%,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4%, 中级的占21%, 并且只有1/4的时间从事本职工作。五是保障不力。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 全额拨款的不足50%, 差额拨款的占26%, 自收自支的占10%, 其它方式的占14%, 农技推广“四费” (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仪器设备经费、专项经费) 没有保证, 极大地限制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2.1 加大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力度

目前, 我国建立的是以农业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 上级对下级推广机构仅限于业务指导, 没有建立责任制, 因而推广体系分散, 科研、教育、推广各成一体。同时推广人员素质低, 推广效率差, 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很难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首先, 我国应从中央到地方可专门设立推广机构, 统一组织、协调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的“三结合”工作。其次, 充分利用农业大学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 扩大农业大学宣传组织推广工作的范围。我国拥有近70所农业大学, 科研实力雄厚, 只要资金充足, 完全能够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 而且农业大学组织的推广工作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推广一条龙服务系统的优势, 便于与地方的农业推广机构紧密结合, 从而有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第三, 组织专家对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计划、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审定, 对审定后的计划、项目, 要求专家共同组织实施, 专家既可专职进行实施计划、项目, 也可兼职指导, 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2.2 农业推广领域要向综合性、全方位发展

我国农业推广机构只偏重于提供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服务, 目标形式单一, 往往造成工作的着重点过于偏狭, 解决问题的范围过窄。因为忽视了农业推广中的其它附属功能, 未能充分利用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整体发展、全面进步, 所以农民并不十分欢迎。加入WTO后, 应借鉴美国模式, 将农业推广工作的目标范围适当扩大化, 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推广工作, 力争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针对我国农村现在农业科技水平低,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妇女, 农村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青年学习环境差、缺乏学习兴趣, 轻农思想严重等农村社会和经济问题, 农业推广部门应采取多种手段, 如广播、电影、宣传手册等拓宽推广服务领域。在较发达地区, 可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远程教育等配合传统的大众媒体, 促成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立体交叉的农业推广构架。另外在不断以示范、教育为主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 对农村妇女、农村青年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培训, 开展农村家政服务教育, 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 都是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

2.3 增加对推广经费的投入

目前, 我国政府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今后一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要求,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各级政府在执政预算内要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逐年增长, 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要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另一方面, 在政府对农业推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要积极工作, 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政府的优惠政策, 从事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 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 从而增强推广机构的活力, 走自我发展之路。再一方面, 从工商企业, 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及营销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等各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 使农业推广的经费有所保证。

2.4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农业推广体系应把人才培养、素质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人员数量不少, 但素质不高, 严重制约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一是要精炼推广队伍, 尽快提高高层推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转变观念, 以适应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中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推广、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农业生产大户的技术培训, 让他们较好地掌握和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总之要提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传授能力, 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用。

2.5 转变管理职能, 增强服务意识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制过于庞杂, 其中农业、农机、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各成体系, 人员不少, 技术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管理过于简单化、形式化。中央政府设有的机构, 地方也随之设立相应的机构, 不能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因为一个县 (市) 乡 (镇) 大多只有一个龙头产业, 应该以龙头产业带动其它产业;技术推广也是一样, 围绕地方主产业推动其它产业随之发展。目前南方有些省份做的就比较好, 尽管只做到乡 (镇) 一级, 如乡 (镇) 政府成立的农、林、水综合服务站等, 人员集中, 就体现出了技术服务上的优势, 能真正为农民做点实事;但县 (市) 一级实行综合服务管理的还没有, 有待于机构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 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建议国务院设立农业推广机构, 使农业推广自成体系。

3 农机维修人员是技术推广中的生力军

农机维修业在我国农村是与农业生产最紧密的相关产业之一, 现已遍布我国的城郊村屯, 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力量。我国现有各种农机维修点大约25万个, 从业人员达60余万人, 年产值近120亿元。由于政府管理有限, 村 (屯) 级大部分农机维修点尚处于自由经营状态, 甚或有些农机维修点长期处于无证无照状况下经营。尽管如此, 村 (屯) 级农机维修点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3.1 农机维修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 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消除,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农机维修业应抓住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良好机遇, 力求发展。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方面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两者密不可分。使农民享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 首先就要其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 并能够掌握其使用的技巧, 这也是农业推广人员的根本任务和服务目的。因为农机维修业遍布农村各个角落, 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农机维修点 , 这是其它行业和部门无法可比的, 而农机维修点的人员素质相对还是较高的, 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 加上懂技术, 所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

3.2 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推进, 农村机械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相应的农机维修量也就越来越大, 其从业人员也会不断增加, 这就给农机维修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机维修业既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组成部分, 也应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由于农机维修业在农村的独特地位, 确定了其技术的前瞻性, 因此农机维修人员比较受使用农业机械生产的农民信赖;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和农民打成一片, 成为农民的技术顾问、致富的朋友。我国乡村级农机维修点的从业人员恰好符合这一要件, 他们具有天然的技术推广优势, 是难得的农业技术推广成员。

农机维修点的从业人员既是技术工人又是新型农民, 他们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 也熟悉先进的城市技术, 由于各地对村级农机维修点的管理比较宽松, 目前大都处于松、散、乱的无序状况, 有的长期在无证无照的情况下经营, 任其自生自灭。如果能够有组织地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 特别是村级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加以适当培训, 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相信农机维修人员必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3.3 主动出击, 抢占市场

目前在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优惠推广政策时期, 农机维修人员不能等, 更不能靠, 要积极地行动起来, 发挥自身优势, 扩大服务领域, 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乡 (镇) 、村 (屯) 的农机维修人员, 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机械企业、农机公司等取得联系, 广泛接触, 寻找适合本地乡村的农业技术和装备设施, 使推广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能人。我国现有各种农村技术推广机构13万多个, 约有100万人, 由此看来农机维修业无论从分布的结构上还是从人员的数量上都具有相当的实力, 他们不但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 而且了解农情, 其推广工作会更有实效。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较落后, 应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推广经验, 加大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力度, 力争使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向综合性、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奎顺, 李树军.我国农机维修事业的发展研究[C]//中国设备工程专家代表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2007:103-106.

[2]白人朴.又好又快地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J].中国农机化, 2007 (3) :3-7.

[3]王传荣.发达国家农业推广工作的经验和启示[J].农业经济, 2001 (6) :46-47.

农机维修技术 第10篇

关键词:机电技术,乡镇农机维修,应用

农村经济随着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而发展起来, 农机的生产和销售都得到了一定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利用农机进行生产, 但农机生产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机的维修、零件更换等不够方便、及时。一些农机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够得到专业的维修或购买到专用的零件, 对于农机的维修影响很大。一些农机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维修时间, 在农机出现问题时直接进行新零件的更换, 并未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维修, 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容易引发其他的安全事故。为了减少农机维修服务问题, 提高乡镇农机维修加工服务行业机电技术与水平十分关键。

1 机电技术的概念

机电技术, 顾名思义, 是机械中电气化设备的相关技术, 也叫做机电一体化。其主要原理, 是通过电子技术, 对机械进行加工、生产以及维修。机电技术能够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电力电子等技术手段进行农机的维修与加工, 目前的应用前景广阔。机电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与维修中, 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对于上述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时, 也经常要利用机电技术对机械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可见机电技术不但是高新技术, 也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

2 乡镇农机维修加工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 农机的服务行业也随之得到巨大的发展, 但由于乡镇农机维修服务行业的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造成许多乡镇的农机维修加工服务点呈现出杂乱、技术水平不足、无法适应大部分农机加工和维修需求的状态, 一些农机加工维修点仅能更换零件, 无法做到对农机进行检修, 而大部分的农机维修人员都是 “自学成才”, 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教育, 也并未取得相应的资质, 造成乡镇农机维修加工服务的专业性不强。

3 机电技术在农机维修当中的应用

目前, 较为普及和常见的农业机械当中, 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播种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上述三种农用机械来说, 其机电技术应用较为普及, 能够为农机维护和修理带来更大的便利, 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3. 1 在拖拉机维修中的应用

农用拖拉机是最为常见的农用机械, 其主要的机电故障表现为以下5 点。首先是电枢线圈被烧坏; 其次是出现不导电现象; 第三出现绝缘云母的损坏; 第四出现激磁线圈短路或断路; 最后是发电机的轴承磨损。这五种故障是最为常见的故障类型, 在进行农用拖拉机的故障检测时, 首先进行上述故障的检测, 并直接更换故障零件, 就可以有效解决拖拉机故障。

3. 2 在联合收割机维修中的应用

联合收割机的故障较为复杂, 其中配重问题、铆合件问题以及零件的加工问题等较为突出。在进行套类零件的加工时, 首先要将油槽放置在套孔中, 而在配重问题上, 则必须避免采用焊接形式, 尽量采用螺丝进行配重。联合收割机的轴上和皮带轮等位置, 不可随意更改尺寸, 在尺寸相当的情况下进行维修, 如需维修密封件, 则最好对密封件进行更换, 不可重复使用。

3. 3 在播种机维修中的应用

播种机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 其问题也较为突出, 并且严重影响播种效果。播种机在使用过程中, 极易出现地轮滑移过大、不排种、开沟器阻塞、漏种等问题, 根据不同的问题, 利用不同的机电技术进行维修。地轮滑移过大主要是由传动机构播种前后不平造成的, 需要将传动机构进行阻卡问题的解决。而开沟器阻塞这一问题, 则主要是由于农机升降过猛, 或是土壤的湿度过大造成的, 应将农具重新升起, 检查农具上是否有阻塞物, 注意升起农具时, 不可停止农具的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升起。

3. 4 在拖拉机液压系统保养上的应用

液压系统是拖拉机正常工作的关键, 但拖拉机在工作时, 会有一些碎土石进入拖拉机的液压系统, 造成液压系统中一些精密零件的损坏, 为了保证拖拉机的正常使用, 利用机电技术对其液压系统进行维护十分重要。例如, 在加油时, 不可将油箱上的过滤器拿掉, 应在周围环境清洁的情况下进行加油, 加油后要对滤芯进行更换, 通过机电技术对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地更换和保养液压器的各个部位, 尽量对拖拉机使用相同的液压油, 并严格使用检验合格的液压油, 不能使用来路不明的液压油, 从而降低液压器故障的发生率。

4 总结

机电技术是保障农机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 在当前的乡镇农机维修加工服务行业中, 对于机电技术的应用较少, 许多农机在维修与零件更换过程中并未得到相应的注意, 这与农机维修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有关, 为了提高乡镇农机的维修效果, 对加工人员进行技术培养十分关键, 通过对常用的农机以及其故障进行简要阐述, 并进行维修注意事项以及技术指导, 为未来机电技术在乡镇农机维修和加工当中提供便利。

农机维修八忌 第11篇

2.三角皮带忌单根换。利用三角皮带传动,大多是多根,要求新旧、长短、型号一致,以便“同心协力”。如果其中一根损坏,要全部进行更换。若新旧搭配使用,会吃力不齐,极易损坏。

3.配制电解液忌方法不当。配制蓄电池的电解液,只能在耐酸的玻璃或陶瓷器皿中进行。要先将蒸馏水倒入容器,然后将硫酸慢慢倒入,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绝不可将蒸馏水倒入硫酸里,以免引起强烈化学反应,使硫酸飞出伤人。

4.忌压边钢圈不安牢。拖车车轮上的压边钢圈,是用来固定轮胎的。拆后重装时,要使压边钢圈可靠地嵌入槽内,然后才能给内胎充气。否则,充气时钢圈很易窜出伤人。

5.忌用旧活塞环刮瓦。旧活塞环的棱角虽然锋利,但用其刮瓦不准确,会把瓦刮伤。刮瓦应用刮刀。

6.忌单片更换支重轮。拖拉机支重台车的某一只重轮片损坏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片要一同更换。否则会因高低不一使台车倾斜,加速平衡轴的磨损,导致平衡臂折断。同理,更换支重台车时,也要左右同时更换,以免左右高低不一,使车架倾斜而变形。

7.忌气缸垫上抹黄油。在安装气缸盖时,为了使气缸密封良好,有的机手常在气缸垫上抹黄油,企图保持其棉软性和消除接触面的不平,弥合缝隙。其实这样做无济于事,因黄油受压后马上会被挤出,受热熔化进入气缸,反而会增加积炭。要使气缸密封良好,应在上紧气缸盖螺丝时,按照规定的顺序,扭力均匀并达到标准;气缸垫及气缸盖接触面之间无脏物;气缸套凸出机体上平面合乎规定,不过高也不过低;气缸垫破损或失去棉软性应更换。

农机维修技术 第12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技术研究,农业机械的使用,地位和作用

农机维修技术作为农业机械使用的技术保障, 对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的作业对象和工作环境非常苛刻。农业机械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 农业机械装备拥有者是广大的农民, 为了更加充分的保护农民利益, 对于农业机械装备维护与修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机维修不应该是简单的换件和焊焊补补, 农机维修的内涵包括维修性工程、人素工程、环境工程等一系列的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农机维修研究在指导思想、理论体系、维修制度、方式、手段及维修管理方面有了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更加广泛的内容与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机维修研究, 认识农业机械维修内在与外在的客观规律, 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农机维修业现状

近年来, 农机维修业发展迅猛。目前, 一个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维修技术等农机维修大军正在蓬勃发展, 遍布城镇乡村的农机维修网络已基本形成, 正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伴随着农机维修企业的迅猛发展, 农机维修企业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机维修业发展的特点:一是修理点多;二是小规模修理点多;三是低技术等级修理点多;四是修理工异地从业者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农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 为了便于在外谋职, 不少青年农民外出前在当地主动申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考核, 在取得修理工技术合格证书后, 再持证外出打工, 近年来尤为突出。

2 农机维修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地位

农机维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是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资源, 节约作业成本的重要途径。农机维修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农业机械的原有状态, 随着技术的进步, 农业机械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完善, 通过维修过程还可以对原机械进行必要的改进, 使原设计达到现代先进技术指标的要求, 维修是一项绿色再制造工程。搞好农机维护、保养是农业机械维持完好状态的先决条件, 是农机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缺少的一项保障工程。

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要提高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 即向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农机维修就必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综合的、完整的独立体系及配套应用软学科。农业机械投入生产使用后,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可靠性会逐渐下降, 为了保持其完好的技术状态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对农业机械进行科学地维护保养, 及有效的修理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业环境非常恶劣的农业机械, 维修是保持或恢复其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效能的基本条件, 离开维修就不能维持机器的再生产, 更无法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益, 维修已不是一个辅助手段, 是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和保证, 更是保障农业机械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农机维修, 才能使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3 农机维修研究在农业机械使用中的作用

维修是机械装备设计、研制、生产的延伸与发展。农业机械全寿命周期由论证、设计研制、定型生产、使用、报废五个阶段组成。这五个阶段最关键的环节是使用, 维修虽然构不成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阶段, 但它是农业机械全寿命周期使用阶段的保障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 就好比自行车链条断了, 就无法运转。出现故障如果没有维修, 则使用寿命中断, 那么设计、研制、生产的目的就此失去。通过维修重新获得技术的使用寿命, 再现研制、生产的目的。因此, 在一定的意义上农机维修是农机设计、研制、生产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的发展是指维修活动发现原有的缺点和弱点, 一是对现有农机进行局部改造, 提高性能, 二是进行信息反馈, 使农机结构改进, 性能完善。因此, 维修在农机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机维修研究是促进农业机械使用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关键。现代维修理论客观地揭示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性、可靠性、维修性是农机性能的三大要素。他们紧密联系, 但又相互制约, 既有很强的协调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从论证设计开始, 在研制、生产中确定成熟, 在使用中体现, 到报废时终止。这三大要素不仅是生产前各阶段研究的重点, 也是使用阶段研究的重点, 因为一切机械设计、研制、中试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用。作为使用方如果不重视这三性的研究, 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必须将作业性、可靠性、维修性一起纳人农机使用研究。变后天补救和改造为先期研究, 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主动维修。

4 农机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机维修是保持和恢复农业机械技术状态, 延长使用寿命, 实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 农业机械数量迅猛增加, 为之服务的农机维修行业也逐步发展壮大, 这对加快农机化进程、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对行业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分析新情况。寻找新对策, 谋求新发展。

4.1 当前农机维修行业存在问题

农机维修点整体服务功能不强, 农机维修点多、小, 分布不均;农机维修点技术条件差, 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4.2 当前农机维修行业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4.2.1 加强对农机维修点的管理, 变注重量的增加为注重质的提高;

加强对维修点的监督、管理;强化农机配件质量的监督管理;搞好协调, 加强管理;建设功能完备的农机维修体系。

4.2.2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要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培训经费, 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 同时要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工作结合起来。

4.2.3 切实提高农机使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使用者更好的了解维修技术知识, 掌握解决维修质量纠纷的方法, 提高质量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2.4 加快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建设的步伐, 实现依法管理。

农机主管部门应认真总结行业管理经验, 补充完善现行规章, 制定农机维修质量标准、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 使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做到依法管理。

通过以上的问题可以反映出农机维修行业还需要人们去进行研究与探索, 没有人们的探索与研究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以上的问题与对策我们可以发现进行农机维修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它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中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还有相当大的作用。

5 结束语

农机维修研究在农机使用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在多方面, 农机维修作为使用阶段的重要环节, 是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农机维修研究则是使用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搞好农机维修研究无论对现有农业机械的安全可靠使用, 还是对新农业机械的优生优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农机维修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 在以后的农业研究上, 尤 (下转P138) (上接P149) 其是对于农业机械的研究上, 要重点加强对农业维修技术的研究, 使农业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梅书文.李树军, 在建立市场经济时期对农机维修发展战略的思考, 2006.

[2]高广平.王森, 农机制造业发展方向研究, 中国农机化, 2008 (6) .

[3]段铁成.农机修理系统管理工程.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12.

上一篇:思政教师下一篇:设计是企业创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