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潮范文

2024-06-20

多元思潮范文(精选4篇)

多元思潮 第1篇

大学生是知识和文化的接收者、传播者,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让好的思想和认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也可能将不良的观念和行为扩散为一种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连续奋斗,他们是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风尚的建设。同时,大学生涯也是一个人成长和人生“定型”的重要阶段,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引导将对他们之后的人生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如何在新的复杂形势下继续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因势利导地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已成为现代高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多元文化冲击高校校园文化所产生的问题

1.文化盲从现象普遍。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市场经济的他律性、功利性以及中国经济的过快增长,导致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物质文明建设中去,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无法跟上经济超速发展的步伐,从而造成普遍的精神空虚和迷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下,全面化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其他不同种群文化在国内社会中的快速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主体精神的空虚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汇聚到高校校园,汇聚到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的青年学生身上,便产生了许多文化乱象和盲从。比如,“95后”甚至“90后”大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上较为欠缺,却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过洋节、吃西餐已经被大学生贴上了“时尚”的标签。此外,对西方电视电影的过分追捧以及对西方社会的非理性向往也都体现了多元文化思潮下的文化盲从。

2.重物质、轻精神现象严重。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大学生身处社会大潮的底层,对物质利益有迫切的需求,这使得他们很容易衍化成过分追求物质的“现实型”个体。各大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新校区扩建、基础设备更新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忽略了校风对师生的熏陶和内化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

3.通俗性、娱乐性以及功利性突出。现代社会人生活节奏加快,所承受的压力增大,闲暇之余人们更倾向于轻松、欢快的电视广播节目和网络社区,使得娱乐、世俗文化盛行。部分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时,为了迎合大众、吸引学生,大肆发展媒体宣传,过于追求大场面,有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举办了很多与传统文化及艺术品位差距较大的大型活动,部分学生为了评测加分等原因不得不投入其中,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使得学生对各类娱乐性较强的比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反而对专业课蒙混过关,本末倒置。由此而产生的功利性心态,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规正,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对多元文化思潮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针的思考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需要有一整套符合社会规范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应该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

2.建立新的文化建设制度。“教育本身就是制度性的活动,作为教育一个组成部分的德育,自然也是制度性的活动”。制度不是一味的被约束和被管制,而是从根本上去接受、从内心中去遵循,这样才能摆脱对制度的一味排斥,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制度成为习惯,特别是正义的制度成为习惯,人们不会感到太多的恐惧和不安,相反,开始重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因为生存、自由地生存这样的问题已经解决”。将制度化的原则与人性化的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从自己生活的校园中得到人性化的熏陶,而不只是形式主义的活动。充分发挥契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建设制度引导人、约束人、塑造人的作用,合理使用惩戒和奖励手段。

3.多元化组织和渗透教育。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体、最具细节的一环。要全面地针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思想潮流和价值观,运用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引导作用,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最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三、多元文化思潮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强化校园文化教人育人的功能。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校园,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就能塑造什么样的学生群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引导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措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正能量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弘扬校史,宣传校情,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形成学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用校园精神凝聚人心,用最亲近最正确的校园文化填充大学生的心灵。这样,良好积极的校园文化就会成为学生抵御不良道德价值观的一种无形、有效的保护膜。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基本内涵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文件,紧跟党中央、团中央精神文件要求,及时有效地开展思想建设的讲座、在校园内张贴标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确保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引导。

3.注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在校区扩建、教学设施完善之余,应充分、全面、广泛、真实地收集师生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更有方向性和把握。比如加强对图书馆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建设与积累、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4.加强网络宣传导向,巩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情感宣泄、思想碰撞与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师生思想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建立大学生网络宣传员和评论员队伍,做好舆情搜集和研判,有助于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呼声和愿望,也能够在发生重大紧急事件时正面引导舆论发展方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5.融合创新,倡导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和结合中国传统美德与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形成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感的新的道德思想观念,提倡诸如“先下兴旺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敬业爱国,团结友爱”等中国传统的优秀道德思想,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公众意识。同时,吸取西方文化中强调自我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创新开拓精神等优秀的文化内涵。利用寒暑假或者传统节假日,精心组织与专业相结合、与道德价值观理论课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和传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行完成学校教育的升华和自身精神的成长。

6.建立科学、系统的文化制度,突出主体文化。高校文化建设指导者要引导学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同时也要通过各类思想政治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在重大节日开展交流学习及宣传,营造校园氛围,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必须注重价值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完善、创新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利用新媒体加强网络文化宣传与建设。在确保校园文化可管可控的同时,应注重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弘扬,弱化大场面等过分追求利益目标的形式主义,构建和谐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

[2]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23.

[3]贾凤姿.思政教育重在立德树人[N].光明日报,2013-03-05.

[4]苏云升.价值多元化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人民论坛旬刊,2010,(3):137-138.

[5]温成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3-5.

多元思潮 第2篇

关键词:张继 《乡村爱情》 现实主义

张继是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乡村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有学者说,关注现实,关注农村,秉承五四新文学的优秀遗产,挖掘、深剖国民性,是张继现实主义小说的支点。温柔的讥讽展示了作者对“劣”性国民怒而不争的鞭挞和对善良人性的同情。善意的批评蕴藏着作者对时代的感悟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弥补了80年代伤痕、新写实、新状态等文学流派的不足。张继于2004年起独立创作的《乡村爱情》系列就是展现农民内心世界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本文试从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乡村爱情》的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变

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文学观念和术语。

由新文化领袖们引进和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很快形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强调文学改造社会的现实作用,突出平民在文学中的地位,表达作者人道主义的情怀。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发生了嬗变。20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呈现分野状态。在20世纪的50~7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中国文坛唯一合法的创作方法,但它严重畸变。20世纪80年代初,文艺界开展了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写真实”、“干预生活”的口号被重新提了出来,“恢复”或“回归”现实主义成为新时期初期文学的主导潮流。8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呈现出新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依旧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潮。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开始从原先的一元化独尊的位置上被挤兑下来而成为多元中的一元。

小说《乡村爱情》正是作家张继承受着多元文学思潮的冲击创作完成的。作者挣脱了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先锋派文学、新生代文学、新历史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另类写作、网络文学等文学流派的交替兴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爱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坚守。

二、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形态

现实主义文学是个大的门类,就小说而言,现实主义小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类现实主义小说,史诗式的形态。比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第二类现实主义小说,其艺术形态,以写普通人、小人物日常生活、悲剧命运为主,蕴含着浓郁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和感情。如沈从文的《边城》;第三类现实主义小说,加强主观抒情性和对人的灵魂的探索,其艺术形态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亦称心理现实主义。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心理现实主义的杰作,大多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的。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有人称爱情是一扇充满灵性的窗子,打开它,最能窥测人的内心世界的奥秘。《乡村爱情》就是展现农民内心世界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通过描写几对农村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多角度展现当下农村青年的爱恋生活。下面谈谈《乡村爱情》的现实主义特色。

三、《乡村爱情》的现实主义坚守

张继被誉为中国当代乡村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其力作《乡村爱情》演绎了情节生动、起伏跌宕的新农村故事,具有独到的特点,风格质朴,乡土气息浓郁,展现了农民的善良、幽默、智慧以及看待外界的仰视视角,还有他们在困难面前的大智大勇、喜怒哀乐和消极颓废等内心世界。琳达·诺克林在《现代生活的英雄》一书中写道“现实主义者坚持认为,对当代艺术家而言,唯一合适的题材就是当代世界。”并引用库贝尔的话“我认为,就某一时代的艺术家而言,他们基本上是没有能力复制出一个过去时代或一个未来时代的生活画面”。《乡村爱情》即是现实主义作家张继关注当代农村关注当下农民生存现状的结果。在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中,马克思的现实主义可以看作高标。在客观真实性原则上,强调真实描写现实关系;在典型性思维上,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特征性手法上,强调细节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在有意无意间张继实践着马克思的现实主义理论。谈起《乡村爱情》的创作,张继直言写农村戏的根本是真实,“描写农村生活需要亲身体会,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编出来的东西让人看后浑身不舒服”。“农村无大事,农村的矛盾都是温暖的,没有大是大非,都是些小摩擦、小智慧、小碰撞”。张继认为,农村题材剧婆婆妈妈才能好看。其实,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极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也正是在这些平凡琐事中,才时时闪烁着那些来自民间深处的幽默与智慧。张继小说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他真正将农民的日常生活作为自己的叙事主题,力图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展现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无奈与挣扎、屈辱与抗争。

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乡村爱情》,恰恰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说来,其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乡土生活的本色展现

在当下社会中,人们在享受物质上的丰富和进步的同时也感到难以摆脱的疲惫。于是我们渴望那些几乎要遗忘的东西:纯真的亲情、友情、爱情……当下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了太多都市中的男欢女爱,太多的权钱交易,《乡村爱情》在人们的期盼中带来了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张继开拓了一个“别样的乡村”。

有着29年农村生活经历的张继凭着自己对农村和农民的那份眷恋,满怀激情描绘了原生态的“爱情乡村”的原色。《乡村爱情》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农村经常发生的,《乡村爱情》中的场景是农民在自己身边经常会看到的。比如王小蒙家的豆腐坊、刘一水的养兔场、刘玉田的花棚等;谢永强对王小蒙爱情的变化,长贵对谢大脚的犹豫等都显得朴实真切,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一样。甚至故事发生的环境,村子边的小河、河上的小木桥、房前屋后的玉米地、菜园子等都那么真实可信。

虽然小说牵涉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村干部的升迁,农民的创业历程,农村的招商引资等,但是作者张继始终没有忘记“爱情”二字,作品展示当下农村几对农民的婚恋婚俗画面。如谢永强的父母应该是典型的媒妁之言,谢永强和王小蒙自由恋爱,谢大脚和李福的婚变,谢大脚和长贵的爱情故事等,这些婚恋方式所展示的情景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遥远。张继自己这样描述乡村“爱情”:“干净、健康……体现着传统中那种美好的道德感。”

张继兑现了他最初的创作誓言,“要我写,我就得写出真实的农村人,真实的农村景象”。 张继正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自觉不自觉地守候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领地,永远保持着农民本色以生活感悟读者,而不愿意嫁接五颜六色的东西来讨取读者的阅读心理。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

“按照旧说法,创作的中心是人物。凭空给世界增加了几个不朽的人物,如武松、黛玉等,才叫创作。因此,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的……只有人物足垂不朽。”老舍先生论人物描写的话并没有过时。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创作中一项永无止境的审美工程。因为生活永无停息地产生着崭新的人物,一代代小说家不懈地追逐着人物创造的不朽价值。《乡村爱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比如谢大脚就是作家贡献给读者的一个全新的农村中年妇女形象。聪慧与淳朴、温情与泼辣、热心与能干等性格特征,使她成为当代文学艺术人物画廊中具有艺术美感的一位媒婆形象。再如刘能这个人物,可爱又可恨。可爱的是他的心直口快、率真朴实,甚至是他的说话结结巴巴。可恨的是他的爱占小便宜、爱挑拨离间、小农意识等。刘能爱占小便宜那是出了名的,且不说他趁照顾刘大脑袋之机贪吃贪喝占公家的便宜,就连刘大脑袋吃的所谓“营养药”也不放过,结果差点闹出人命。其他的如长贵、王小蒙、王木生等也是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远离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回归到田野的辽阔,没有大场面、大制作,却有着不完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乡村爱情》的独到之处。”

张继说:“我仔细感受过汗水一点一点从身体的最深处渗出,又聚成一脉在肌肤流动,然后汇成一滴,缓缓滴落的整个过程。”张继从1991年3月在湖北武汉市文联《芳草》文学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丞水村的两个小人物》到如今在近20年的创作中,他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农民兄弟,他说:“我永远承认农民是这世界上最受苦的一个阶层,他们所有的苦难我都亲身体会,他们吃苦时的精神和乐观和获得点滴幸福时的激动与兴奋,都是那么生动。”

对于普通农民的塑造,张继不是表面化地追踪时代变革,而是着力于展现中国当代社会最底层中的芸芸众生的际遇与心态。比如王小蒙这个人物,她可以说是青年农民中的创业先锋,但是作者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雷厉风行、所向披靡的女强人形象。比如作者真实地展现了王小蒙在处理感情问题上的动摇、犹豫、彷徨,她爱谢永强却在谢大脚的撮合下与李大国见面,她不爱王兵却接受了王兵的礼物……作者写出其人性的弱点,更展现了人物生存的困境,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著名作家张炜曾说,张继的主要贡献是他把握了这个时期农民的生存艺术,包括斗争哲学、生产方式,在过去农村题材的表现上还没有过。

四、结语

巴尔扎克在他的的现实主义理论中主张:摹写现实,必须细致地观察生活,文学艺术就是由观察和表现组成的,作家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要求文学家要像历史学家尊重历史事实那样尊重现实生活的真实。

张继正是借助于自己丰厚的农村生活经历,利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再次引导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并紧跟时代步伐,表现当代农民的生存状况,展现农民丰富复杂的心理世界。总之,张继的小说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叙述阶段,达到了中国农村小说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本文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董业明.鲁南作家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德林.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学变革——试论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1994,(06).

[3]杨彬.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多元思潮 第3篇

一、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

1.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

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研究。庄少琼[2]从青年学生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手段、价值评判标准等方面分析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指出全球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冲击表现为价值取向多元化并有功利化倾向、价值目标多层次并有短期化现象、价值实现手段多样化与价值评判标准的多重性。有学者从大众文化入手, 探讨其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王洪玲[3]指出, 大众文化的迅速传播导致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在取向上凸现个人本位, 在目标与行为选择上更加注重实效与功利, 在消费上呈低俗享乐时尚化, 认为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 其中负面上大众文化不仅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 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在大众文化的浸渍下也变得相当模糊乃至淡化, 它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在社会震荡中摇摆, 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呈现出复杂甚至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有学者从网络文化角度展开研究。彭斌、杨艳莹[4]指出, 网络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消极方面表现在易导致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性、易造成青年学生价值标准的模糊以及易产生青年学生社会交往的障碍等方面。

2.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

李艳秋[5]经过研究指出,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我国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呈现一定的特点, 表现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认识较为积极理性但部分认识存在偏差, 社会责任感总体责任意识较强但部分责任意识弱化。张国玲[6]认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两重性。孙连华、崔国军[7]指出, “90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特征表现为价值取向与追求的多元化和价值目标与评价的功利化。结合研究情况, 多数学者认为总体上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更多的体现在非理性方面。

3.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原因的研究。

张卫[8]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指出, 社会风气、个人利益和需求、制度约束、校园风气是影响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生管理机制、教师素质、个人发展、课外活动、学校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刘雪菲[9]从客观的环境因素去分析, 指出市场经济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以及信息化的网络环境是当今青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楚明钦[10]指出当代青年学生不良价值观念的成因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社会不良风气和消极腐败现象、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从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展开分析, 大多数学者更多的是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体现出来的不良价值观方面入手去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指出了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外部环境的不良方面是其产生的根源。

4.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途径研究。

陈树文、孙宏超[11]指出, 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校青年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某些消极倾向, 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南, 在价值观教育中应注重课堂教育与自主学习、价值观教育与辅导陈常工作、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活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四个结合”。李新生[12]认为, 多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做到坚持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教育资源,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优化校园环境, 营造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氛围。蒋耘中[13]则认为, 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学生自身努力结合起来, 多管齐下, 才能收到效果。何家义[14]则从中国优秀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问题, 指出应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 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 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对于多元社会思潮下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问题的探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 在内容上多数学者指出了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方法上有学者从形成主体上指出了应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学生自身的作用。

二、当前研究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 学界的研究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研究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 研究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展, 表现为青年学生不同类型价值观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关青年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相关因素研究逐渐增多。第二研究的方式逐渐多样化, 中后期的研究转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并侧重于实证研究, 从而使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更实在, 更具操作性。

三、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考

关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系统性研究缺乏。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 但系统研究的不多, 多数学者是从个别角度出发来研究, 系统化研究多元社会思潮下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塑造问题不多。二是同类研究中的重复内容较多。纵观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 研究思路与研究结论现象接近或相同的不少。三是实证研究问题。虽然后期研究中, 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但是实证研究成果还是不足;另外实证取样代表性不足问题也存在。有些研究仅仅根据局部的小样本取样就将得出的结论推断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使得研究缺乏科学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吸取已有研究的优秀成果, 突出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与代表性, 探讨分析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当代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树立的范式, 将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推向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摘要: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 探讨分析了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以及构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途径等问题, 但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多元思潮 第4篇

1. 城市发展与雕塑的关系——雕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从六十年代的纪念性雕塑代表:毛主席像, 到八十年代城市雕塑的紧跟城市建设, 回看历史, 雕塑从来就没有与人们的生活脱节, 从希腊罗马到现代欧美, 它深入了每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地方和家庭当中, 城市面貌最能直接反映当下, 而雕塑在其中更是人文历史和满足城市精神需要的凝结和展示。

2. 艺术共享——公共艺术让艺术真正成为共享

共享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易实现传播效应, 城市是艺术的最大买家, 也把公众引向了艺术的“殿堂”, 所以, 公共艺术促进了多元化, 全方位的跨界流动, 传播和强化公众在城市艺术建造过程中的参与与力度。

3. 具有教化、宣传和宣扬城市审美的作用

在多元化的社会和多样化的艺术格局中, 公共艺术的教化功能部分带有很多“寓教于乐”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公共艺术主要集中于有一定社会化发展水平的城市, 尤其是城市。所以公共艺术就具备了宣传和美化的作用, 可以通过某个环境中的造型艺术表达某种理念, 它能表现某种精神, 具有美化城市兼具艺术功能的美术, 是小范围和非公共艺术所不能具备的。

二、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家具的艺术化——是文化的缩影

1. 全球经济化影响下的雕塑激活了市场

20世纪80~90年代, 公共艺术的热潮也涌进了亚洲的日本。一时间“创造拥有雕塑的新型城市”, 建造“城市中的美术馆”“与雕塑一起散步”等等各种提案纷纷出台, 引进公共艺术的大型计划, 也从全国各地的社会团体中爆发出来。他们主张:通过在城市中放置雕塑, 使市民对艺术雕塑有一个广泛和普遍的认识, 从日常生活的接触和鉴赏中, 丰富和提高整体市民的文化素养。从有关统计数字来看, 以上述主张为出发点或为目的而提出类似计划的社会团体, 占80%以上。公共艺术是针对大众的, 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场合中结合自己的思想创意, 又能让大众认可你的一种能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公共艺术就是城市的家具, 它也需要装饰, 因为它是文化的缩影。

2. 公共空间的产生是一个新概念的引入

艺术的介入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与谈论博物馆里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圆雕在情感上应该是群众音乐趋势的发展。

四、结语

纵观现代音乐在当今社会中更倾向于通俗化, 流行音乐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今社会音乐发展中的“领头军”。但是笔者希望流行音乐的势头可以相对的弱些, 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西方的历史有所不同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目的和结果, 也不是设计迎合少数人的标志, 而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大众参与并不断展现其生活变换的过程, 新的设计并不仅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 而是指新的内容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先进程度的不可或缺的参照体系。近年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迅猛发展, 建设城市现代化的同时, 讲求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城市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 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 环境艺术、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而作为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扮演着一个社会组织者的角色, 有能力通过作品, 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援助, 把在“自我疗伤”中的灵魂接到集体中抚慰。然而,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在于去“融合”、“折中”或“妥协”, 而是在于寻找世界中的“永恒”与“本质”。艺术家应该运用智慧在最大的限制中依然保持艺术的纯粹性而非把它变成妥协的产物。公共艺术应具有引领性, 是一种指向, 而不是一目了然的结果。

三、实例分析

奥运会建设的公共艺术应用, 是当代公共艺术一种极强的社会推动和催化。

奥运会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特质, 其实单纯的体育比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从开幕到闭幕的赛事中, 大量的时间是在申办、建设、宣传、后期利用和文化积累等等。它更多的是以奥运为名进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在。如果没有文化力量的相称, 那奥运会也会变的千篇一律, 而公共艺术在其中就起到了体现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 所以说公共艺术与奥运会是有直接的现实挂关系的, 它是奥运会宣传的最佳伴侣, 它可以是奥运文化宣传的传播效应最大化。因为公共艺术可以长期的处于户外露天, 具有通俗审美的立体型, 陈列时间长, 具有极高的“点击率”, 最后通过奥运让更多具有城市文化和精神理念的公共艺术被奥运推广和普及。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 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 让人们传递着各种信息, 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 风土人情, 民俗民风等社会学, 文化学方面的内容, 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 符号内容, 表述方式形式风格。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 曾出现过大量罗马式, 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风格和建筑。它们都曾风光的一时甚至沿用至今, 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或者一种风格, 而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的变迁。从罗丹到毕加索, 那些近代的雕塑先驱们, 在他们初期的创作活动中, 已经有了与同时代的, 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家一起工作的机会, 因此大力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 时代和城市坏境想融合。它让具有前沿意识的中国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 让其中人文关怀的雏形融入公共空间, 渗透到都市生活, 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区文化是未来公共艺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城市是文化的中心, 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则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定义为一种特定“空间媒介”, 而这种空中媒介必然有其艺术的个性, 公共艺术可能是无标题的构筑物创作, 仅作为场所中的空间媒介, 而市民参与其中得到放松, 学习, 沟通, 互动等各种生活体验, 在完成“空间对话”的同时, 还有一定的独立的艺术价值, 是人们精神与心理安慰的调节剂, 同时又拥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更具有在精神内涵上“共同拥有”, “共同参与”, “共同分享”的文化特制, 体现大众的文化意愿与审美特点。

关键词:共享,多元化,空间媒介,城市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设计》.章晓芳.2010.10.

[2]《艺术介入空间》.卡特琳.格鲁著.200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多元思潮】相关文章:

大学思潮05-28

青年思潮08-18

引领新思潮06-02

自由主义思潮05-10

西方社会思潮05-12

引领社会思潮06-15

女性主义思潮07-11

后现代主义思潮07-12

不良社会思潮07-20

人道主义思潮07-06

上一篇:基层医院植物人护理下一篇:教学中的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