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范文

2024-07-04

中医传承范文(精选12篇)

中医传承 第1篇

学习中医国粹, 坚持特色之路

万泰医院秉承总院的办院理念,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 但是在总院带领下, 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性, 让人民群众增进对中医药的了解, 对中医药的认同, 使中医药惠及百姓, 为人民健康服务,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学习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 并用于指导自身的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弘扬中医药特色的道路。为此, 在分院成立时期, 王雷院长就提出要“深入学习中医理论, 深入研究中医特色技术, 深刻领会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实质”的要求, 引导全院学习中医国粹, 指导临床实践和医院管理;并将“高举旗帜, 振兴中医, 打造名牌”的口号高高悬挂;将本院的中医特色技术宣传内容张贴于走廊, 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展示出万泰中医医院坚持弘扬中医药文化, 坚定走中医特色之路的决心, 让人民群众走进医院就能感知中医药特色。

传承中医国粹, 坚持自主创新

中医是国粹, 是古人自主创新的结果和几千年的经验积累, 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医理论、诊疗技术和方药都是民族独创的重要资源, 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在新的形势下, 医院采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思维来指导现行的工作。

1.提出模糊医学理论的观点。

中医采用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但是, 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 更多事物的发展是模糊的, 所以, 北门医院王维栋院长创新性提出了模糊医学的新观点, 即用模糊语言描述人体疾病的发展变化, 从中找出规律, 为中医药治病的独特方法提供理论支点。

2.创立中国“零角度”整脊技术。

为了加强对中医正骨推拿整专著, 该疗法被中华中医药学会列为全国脊诊整脊推广技术。先后举办了三十期高级研修班, 为全国和海外培养了千余名整脊推拿技术人才。在临床中创新式运用“1+X”治疗脊源性疾病新模式, 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胸椎小关节紊乱以及由脊柱功能异常引发的十多种脊源性疾病, 使传统的中医手法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安全可靠的应用于临床, 深受患者欢迎。

3.实行了阴阳平衡管理法。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基础理论, 集中了古人的智慧, 隐含朴素辩证法。我院把它运用于医院管理之中,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医院从领导班子构成、科室人员的配备、一线和二线的布局以及配备人员的个性差异, 都用阴阳学说进行指导, 讲求阴阳平衡, 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为此, 我院将“不与同行争利”、“实事求是, 不让老百姓吃亏”作为构建和谐外部关系的基本原则, 营造了医院平稳发展的外部关系。

弘扬中医国粹, 坚持形式多样

采取多种形式, 弘扬中医药文化。一是走出国门, 宣传中医药优秀文化。2010年美国西北健康大学校长多次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考察, 得到了校方的肯定与赞赏, 聘请王雷院长为“客座教授”, 讲授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带教美国研究生, 为中国整脊推拿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做出了贡献。二是深入基层, 展示中医特色服务。自医院成立以来, 多次组织下基层、街道进行义诊, 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医药的传统优势, 并利用特色技术为当地人民群众现场服务, 使人民群众了解中医, 认识中医, 感受中医, 让中医惠及千家万户, 为大众服务。

放飞中国梦,传承中医魂 第2篇

梦想是成功的基石,梦想是成功的动力,有梦想的人才会为之不倦努力,有梦想的人才会为之终其一生。有的人或在一生中依靠自己的能力富甲一方,有的人或在一生中依靠自己的能力名传千古,而我,只是于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中的沧海一粟,自从踏进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开始,我已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他是人生的指向灯,他是民族的灵魂,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浮躁,无数的人们崇洋媚外,认为西医才是维系健康的唯一途径,渐渐的,我们的民族就会失去自己的信仰,就会失去民族的灵魂,许多年以后,或许将变成没有根的民族,没有灵魂的傀儡。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尊重自然规律,不是用药物来治病,而是运用一年四季的气侯来调整,运用谷类和豆类产品,用针灸、艾灸等等;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不治已病治未病”。医生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底线在中医精神中也有体现,儒家的“医乃仁术”,道家的“少私寡欲”、“谦下不争”,佛家的“大医精诚”均有阐述。[课件 ]

出生医学世家的我,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有着严重的医学情结,那些随父亲上山采药的情形历历在目,那些随父亲深夜熟读的药性念念不忘,然而,因为懒惰,至今与父亲相差甚远。父亲是一个性情儒雅、严谨认真的老中医,他自得其乐,修身养性,直到现在,虽然年过花甲,他仍然每天坚持看书学习,积累经验,研究他视为生命的中医事业。虽早已退休,他依然在不同的医院返聘,每天接触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方法维系他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休息的时候还主动去病人家里出诊,并且每天记录他们恢复的情况,还常常以身试针,体会不同穴位的作用。

关注中医传承,收获学人良知 第3篇

博览群书:据了解,学苑出版社的出版方向是文史类图书,出版社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医药方面书籍的?

孟白:十分抱歉,我先纠正一下。我社在1999年定的出版方向是以中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为主导,不是限于文史类图书。我来学苑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刚成立五六年,当时尚处在摸索阶段,所以只要能赢利的书,我们都出,包括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涉及的类别非常广。后来才有所偏重,逐渐往医药这边倾斜。我社的主管主办是九三学社中央,上一届和这一届的主席都是著名医学家、院士,这对我们偏重医药的出版也有些影响。在逐渐摸索中,我们更偏重的是中医中药。因为西医图书的出版在当时做得已经很成熟了。而出中医方面图书的出版社虽然也不少,但并没有形成“垄断”。而且,中国传统医药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近十年更侧重中医中药。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压力比较大,不过,当时就想,即使赔钱也做,要先占领这块地盘。就这样慢慢地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在医药卫生这方面做得比较游刃有余了。

现在主要是对中医古籍和名医医案的整理。我一向认为创新要在对过去的学术、文献尽可能充分深入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才不至于沙上筑塔。中医讲究的是意会,靠的是感悟,而过去行医的人文化水平有限,各人对经典医药书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别,一些正确的理解和感悟在传承中也难免会流失。我社与一些出版社正在做这方面整理工作,究木之本、溯水之源,即所谓正本清源。希望对中医的传承能够有所帮助。

博览群书:学苑出版社只定位在中医一方面吗?怎样继续深入下去呢?

孟白:要讲深入下去,就得走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路子。中医讲经络,但经络到底是什么?总不能老讲些虚幻的东西,科学上能解释吗?为什么针灸耳穴可以医胃病呢?这在西医上似乎是很难讲得通的。有位学者,也是我社的作者,她本身是学西医的,博士学位是在德国拿的。她提出了一种假说:中医讲的经络,在物质上是通过生物电电流实现的,这个假说是否成立,有待多学科专家再研究,但这是一种将中西医结合起来的尝试。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国和外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在对一些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化学、生物分析,比如说板蓝根。但是,大家都知道,中药是讲究配伍的,中药最大的特点是因人而异,年龄、性别、体质不一样,季节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仅对单味药分析意义不大,还要再对处方中各味药混合产生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这方面的工作目前还刚刚开始,今后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成果。

博览群书:中西医的结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孟白: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路子很宽,当然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各种专业的人士一起合作,而且可能会用五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出版社就是希望把不断产生的成果出版,来唤起更多人的兴趣。为中西医的结合做出一点贡献。

博览群书:现在一些出版社忙于出版各类畅销书,市面上各种养生保健的书也很畅销,商业价值很大。学苑出版社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孟白:全国每年出版几万种新书(不包括教材),畅销书连两千种都到不了。畅销书还是占少数的。做畅销书,有一个机遇问题。第一,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做;遇不到,强求也做不成。第二,做畅销书实际上不在内容,而在于方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出版社找一些好的出版方式,这类书就容易获得市场了。再就是作为一个出版人,我追求的首先还不是商业价值,我的目标就是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书,过几十年还会有人提起这本书,还会有人用得着这本书。这才是作为一个出版人的成功。

博览群书:也就是说学苑出版社的定位就在于做好专业书籍,保持自己的特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几本书籍,比如王鸿谟教授的《察颜观色》,马王堆的《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等,主要是面向大众的还是专业人士的呢?

孟白:这些书是面向大众的。我社也做了一些面向大众化的尝试,出版了一些非学术的但是具有学术性的书籍,这样的书比较受读者喜欢。医务工作者可以看,当作专业的参考;老百姓也可以读,学习一些医学常识。《察颜观色》是王鸿谟教授在电视台上做的讲座,讲指甲的颜色、脸色、眼睛的颜色等和身体状况的关系,内容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比较吸引人,大众和医务工作者都能看。我社的编辑觉得把这样一个节目做成书应该很有意义,就跟王教授对讲演稿做了改编,一起做成了这件事。这本书的反响挺好,三个多礼拜卖了一万三干册。王教授本身是中医世家,又是医科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是很有权威的。他几年前还在我社出版过《中华经络学》专著,这部书入选了新闻出版总署的“三个一百”工程。这也是我们与他联系出版《察颜观色》的必要条件。下一步王教授还会在天津电视台等电视台开办讲座。可以预计随着讲课的深入,《察颜观色》的销量还会增加。

博览群书:最近曲黎敏教授很多谈中医养生的书,比如《从头到脚说健康》等在书店卖得很火。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马王堆的《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逆风而动,指出了曲黎敏书中的错误。出版社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不担心有人说借机炒作吗?

孟白:我一直认为,曲黎敏的书不错,绝大部分内容是确切的、有意义的。而且曲黎敏现象像于丹现象一样,即便他们讲的内容有个别不准确之处,但起码让老百姓对这方面东西感兴趣了,把学术内容向大众普及了,这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于丹也好,易中天也好,他们讲的是历史和文学,个别地方说错了,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是曲黎敏讲的是医学知识,如果有差错,会对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受众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内容必须严谨,是不能出错的。当然我们出这本书,包括写书的作者,绝对不是针对曲黎敏,只是出于一种专业人士的良知,尽量减少对老百姓的不良影响。我们要表达的想法就是,专业的事情应当由专业人士讲,医疗保健的问题应当由真正从事医疗专业的人讲。也提醒写书的作者,以后写书要严谨。

当时也担心有人说是在炒作,接这本书的时候我犹豫了两个礼拜,就是这个原因。但是在我读了书稿之后,认为作为学者

和出版者,有责任指谬纠偏。但是这本书发行得不太好。原因是书店里曲黎敏的书正卖得很火,两相权衡,书店还是先保证曲书的销量。我对此也无所谓,我们会在一些医学的网站上发布书的内容,老百姓可以免费浏览。只要能达到纠错、保证百姓得到正确医药保健知识的目的,就可以了。

博览群书:现在医药方面的出版社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学苑出版社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呢?

孟白:找空白点。现在竞争得很厉害,想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太难了。但某些领域虽然做得很透,看似没有空间了,但还是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可供挖掘。空白点有两种,一种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比如我们社推出的《察颜观色》一书,就从色诊或者说比色诊更宽的领域入手;再如我社和群言出版社合出的《新农村卫生健康手册》,面向农村,虽说定价达到39元,但因其内容实用,已经发行了近十万册。还有一种是在一些新的学科,尤其是一些学科交叉中产生的分支学科里寻找空白点。中医中药发展比较慢,新空白点比较少,不易发掘,但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很可能会产生一些比较好的成果。这对图书出版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比如中西医的结合,就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博览群书:现在老百姓保健意识提高了,对各种养生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市面上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尽管琳琅满目,但质量良莠不齐,读者在选择上有些无所适从。您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对读者在这些书的选择上有什么好的建议?

孟白:很难提出有用的建议。只能是读者通过比较、知识积累逐步提高鉴别能力,进行“自然选择”,没有更好的办法。实际上,市面上的医学类书籍大部分还是好的,内容即使有雷同也问题不大。一些问题比较大的书籍国家也会通过一些相关制度给予限制和禁止。我希望媒体多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健康知识信息,通过向老百姓普及医学知识和医学常识,逐渐提高老百姓对这些书的辨别能力。

博览群书:关于学苑出版社以后的发展,您有什么打算?

中医针灸文化之传承精髓 第4篇

在中医针灸的传播过程中, 将其精髓完整地保存并传承, 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应该说中医针灸传承“传什么”, 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 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不管怎样, 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 “顺”是手段, “活”是灵魂, “和”是目标。

1仁

中医针灸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因此, 就其本质而言, 中医针灸不单纯是医学技术, 其中更多地贯穿了文化的因素, 具有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特性。这也注定“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成为其最重要的伦理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学特征[1]。正如《黄帝内经·宝命全形篇》所指出“天复地载, 万物备悉, 莫贵于人”, 将人之生命视为世上最贵之物, 表现出对人的生命、价值、权利的尊重和肯定。

也正是因为“人命至重, 贵于千金”, 明代汪机在《针灸问答》中提出:“夫医, 仁术也。”《灵枢·官能篇》也指出:“语徐而安静, 手巧而心审谛者, 可使行针艾。”晋代杨泉更明确指出:“夫医者, 非仁爱之士, 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 不可任也, 非廉洁淳良, 不可信也。”强调医者在诊疗疾病过程中, 面对“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之誓言和职责, 应“仁”字当头, 时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 切不可妄为。

“仁”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 更体现在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正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要求医者以慈悲为怀, “笃志于仁, 业精心诚”, 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

受儒家伦理学影响, 中医针灸视“仁心”、“仁人”、“仁术”为行医的三大要素, 认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 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2], 才能真正达到“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长全”的目的, 才能尽到医者“上以治民, 下以治身, 使百姓无病, 上下和亲, 德泽下流, 子孙无忧”的职责。

时至今日, “仁”的传承和发扬, 对缓解当今医患关系的冷漠、紧张的现状, 重新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顺

中医针灸主张天人合一,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界规律。与自然界一样, 人体的生息出入均有一定的节律 (如心跳、肠鸣、胃蠕动、月经来潮等) , 顺之则人和, 逆之则人病。同时, 中医针灸认为人是一个具有“自和”、“自制”调控机制的有机体。

因此, 中医针灸以“顺”为手段, 其辨证施治乃至具体的操作, 都含有“顺势”的内在特性[3]。临证治疗时, 一方面针对病因及病之所在进行攻逐克伐;另一方面立足于人固有的自愈能力, 注重通过经络来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生生之气, 以推动机体趋向于整体协调。同时, 更强调顺势而治, 尽可能选择与患者阴阳气血活动特性相顺应的针刺手法, 来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 以“调”求“和”, 而达到整体“阴平阳秘”[4], 实现祛病健身的目的。正如张介宾指出的“为治之道顺而已”, 也只有顺应机体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 才不至犯虚虚实实之戒。

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 如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提出“逆针灸”的概念, 其中“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 未至而迎之也”, 主张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 预先应用针灸方法, 激发经络之气, 以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 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减轻疾病的损害程度。窦材在《扁鹊心书》也提出:“人无病时, 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 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年寿矣。”在压力倍增的当下, 以亚健康人群为切入点, 能更好地发挥中医针灸“治未病”的优势。

3活

《灵枢·本神》:“用针者, 察观病人之态, 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中医针灸最具特色、最能体现个体化治疗的就是辨证论治, 这是中医思维的灵魂和关键所在。辨证论治的特色及深奥就在于其非规范化, 在不规范中掌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规律[5]。因此, 有了辨证论治, 中医针灸诊病就突出了一个“活”字。“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就是其临证灵活性的最好诠释。

临床上任何一种疾病, 在其整个病程中都是变化多端的, 每个阶段都有其当时的病机特点。因此, 中医针灸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在治疗上曲应其变, 既不是固执成方, 也不是以一方贯穿疾病的始终, 而是随着疾病的动态变化, 方随证变, 进行灵活的个体化治疗。在各种书刊所载的中医针灸处方, 或用穴例举, 仅是辨证论治的提示和参考, 并非必须遵循的机械规定。同样, 也正是因为中医针灸诊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疾病, 只要有症状, 医者均可制订出诊疗方案, 为及时挽救患者赢得时间, 这正是中医针灸最大的特色之一。

同时, 中医针灸诊病又有一定规律性, 诊病之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不可预料性。之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 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 是因为人体疾病万变不离其宗, 都由经络传变, “知十二经脉之道, 则阴阳明, 表里悉, 气血分, 虚实见, 天道之逆从可察, 邪正之安危可辨” (《类经》) 。所以, 对辨证论治而言, 经络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抓住了经络即抓住了疾病之纲。

“活”是灵魂, 体现了中医针灸对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

4和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迎之随之, 以意和之, 针道毕矣”, 故“以和为贵”是中医针灸的思想模式[6], 认为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体机能的紊乱、阴阳的失“和”, 即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 出现偏胜或偏衰的结果。正如《灵枢·根结》所言“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 调阴与阳”, 中医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 通过对机体相应经穴的良性刺激来调动和发挥机体“自和”潜能, 使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重新建立“和谐”均衡的态势, 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中医针灸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 即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对待疾病讲求的是“三分治、七分养”, 提倡一定程度地“善待”疾病, 就像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平共处, 不需要战争一样。健康需要和谐的体内外环境, 而不需要太多的对抗治疗, 真正战胜疾病还是要靠人体体内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就是说, 中医针灸的治病特点, 不是直接消灭或祛除病菌, 而是通过改变机体的微环境, 使得致病因子失去生存、繁殖的条件而间接地治疗疾病。调和阴阳, 和谐天人关系正是中医针灸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5结语

任何一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都离不开传承, 否则便会沦为无源之水, 中医针灸也概莫能外。所幸的是, 如今, 中医针灸所蕴含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养生理念乃至具体的诊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这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促进中医针灸的传承和发展。其文化精髓“仁、顺、活、和”, 是中医针灸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 既担负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锋角色, 也担负着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更是医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医针灸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自信自强工程。

摘要: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 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 其中“仁”是基石, 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 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 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 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 调和阴阳, 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医针灸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曹正逵.中医医德的内涵与精髓[J].解放军健康, 2007, (1) :10.

[2]谢波, 孙晓生.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4) :58-59.

[3]赵京生, 史欣德.针道自然——论针灸方法的总体特征[J].针灸临床杂志, 1998, 14 (10) :1-2.

[4]岳旭东.论中医学的传统优势[J].光明中医, 2010, 25 (2) :171-174.

[5]李晓莉, 王庆国.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人才培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 15 (9) :702-703.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计划 第5篇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我院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

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

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要求

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通过继承工作使学术继承人达到:

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医药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三、教学内容

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1、跟师学习可随师门诊、查房或会诊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跟师期间,继承人要认真作好跟师学习笔记,每年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要独立完成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

2、独立临床实践是要积极参加医院门诊或病房工作,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

3、每月月底进行1次学习、交流讨论等人才培养相关活动,每次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10人。

4、开展巡诊带教活动,与王乐井卫生院、王乐井村卫生室、双疙瘩村卫生室、花马池镇卫生院、长城村卫生室、苏不井村卫生室建立对口指导联系,重点指导1名以上卫生院中医人员、2名以上乡村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体安排如下:

(一)1-2月份到王乐井卫生院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二)3-4月份到王乐井村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三)5-6月份到双疙瘩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四)7-8月份到花马池卫生院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五)9-10月份长城村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六)10-12月份到苏不井村卫生室开展诊疗、带教工作;

四、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主要考核继承人的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时间。

2、考核由单位负责。考核以原始材料为依据,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重构人才梯队中医传承青黄不接 第6篇

对于中医人才的残酷现实,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也深有感触。在参加某中医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时,徐文波发现,他们是惟一一家到来的诊所,周边都是药厂、医疗器械公司等等。御源堂自然也就成了整个招聘会上最受学生欢迎的一家。中医医院岗位吃紧,学了中医的学生们,被迫刚出校门就要选择成为医药代表或者其他职业。“中医学院每年培养那么多学生,都去做药代(医药代表)了,没几个去做临床医生的,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徐文波向我们感慨道。

这是整个中医行业所面临的尴尬。近年来,一方面中医教育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医人才却在不断萎缩,中医医院不姓“中”,中医人不姓“中”,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忧虑。在中医的传承链条上,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出现了问题。

这与社会大背景不无关系。近百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逐渐主导了中国医疗市场。从民国时期的《废止旧医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到20世纪初期的消灭中医言论,中医和中医学一直处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地位。甚至一度面临“活着,还是死去”,这种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薪酬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的“直降”,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涉足中医领域,甚至就连从业者也出现“大逃离”的现象。

而这种动荡,以及社会的普遍“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医行业人才的衰落。就在“消灭中医”的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2006年,《南方周末》曾发表文章称:“民国初年,中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0万,现在只有27万人。而据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中国著名中医人数,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不足500名”。

中医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没有人,中医就“虚”了。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中医的态度有所回升,各行业的人才以及资金也开始流入,对于中医行业而言,或将是一个契机。“像梁冬在传媒领域很有经验,还有的人是擅长管理的、擅长IT的……”徐文波认为,应该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大家一起合作把中医做好。

对于这些有志于弘扬并传承中医的从业者,以及社会人士而言,前路并不轻松。中医漫长的成长周期、现有医疗体制的限制,以及亟需提升的待遇、社会认知,都是他们不得不去逾越的障碍。

社会地位、财富“双不沾”理想在现实面前“却步”

“大家都说医疗质量下降了,为什么下降?七块的挂号费,这医生真的只值七块钱吗?理发的人一个月5000元,医生学了二十多年,5年大学,再加上3年的硕士生、3年的博士生,拿多少钱?”鲁兆麟曾经在台湾长庚大学授课,“那里,一个教授100万台币一个月,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他可以静下心去做研究,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

据了解,博士毕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中医,月收入大约在3000~4000元左右。而根据职友集网站上,北京2012博士毕业生工资收入水平调查,截至2012年5月26日,平均工资为6654元。中医要达到这一平均水平,大概要经过3~5年的努力。社会地位、财富“两不沾”,让中医师处境尴尬。

“年轻的医生需要静下心来去钻研,然后入到中医的门里面,但是现在这种社会收入结构和分配,真的是让人提不起这种兴趣”。成长周期长、前期收入少,成为阻碍人才进入中医行业的第一道门槛。邱琳提醒后辈们:“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中医,必须先要做好安贫乐道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没有安贫乐道的心理准备,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因为你肯定做不好。”

中医不像西医有量化的标准,中医强调传承和实践,成长周期长。从搭脉、问诊到处方,往往需要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一般一个西医毕业生3~5年就可以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中医则需要六到八年。加上市民喜欢找老中医看病的传统思想,更是延长了年轻中医师的成长周期。

“选择中医的时候就要明白,真正功成身就的时候,肯定在40岁以后了。”固生堂董事长涂志亮称,“学中医的人前20年很苦,收入很少,不要指望出来马上买车、买房、娶媳妇。”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诱惑。当看到身边的人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要能够平衡自己。

“中医说句实在话,真的就是一个字--‘熬’,在熬的过程中再去填充。可现在的学生往往还没开始怎么“熬”,就中途放弃了!”鲁兆麟深感无奈,心态已经成为他挑选学生的首要条件。

时代变了,人心浮了。快节奏的生活、物质化的社会,让人很难潜心于学术的钻研和探究。

“刘景源老师自己都不带博士生了,他觉得没意义,带了学生把自己的招牌都毁了。”邱琳觉得很悲凉。她曾经与很多老中医交流,大家的共识都是现在好学生难找了。某中医药大学院长在与她交流时感慨:现在很多博士生,连那个学术思想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论文东抄一段、西抄一段。

兆麟堂负责人韩女士戏称,现在都是有家底儿的“贵族”子弟,才来学中医。在邱琳那里,好几个博士生家里都是三代以上的中医。当经济基础成为了中医入门的前提,它所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大批喜欢中医的人被挡在门外。

“以前一个中医可以保一方平安,包括预测流行病,那多牛、多受拥戴啊!过去,中医可是给贵族看病的。”徐文波认为,中医应该得到应有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以西医管理中医被体制“瓦解”的职业能力

陈启锋并没有行医执照,身为太极正骨的第四代传人、多家中医保健机构的顾问,这不能不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民间医生都是在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中医药管理局认可后,给你一个村医资格证,干了几年以后,可以参加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

但是,对于民间中医而言,大多数人是没有学问的。“考试刚改了,不用考英语和西医了,原来还考英语和西医的知识,别说让民间中医考了,就是让现在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考,都不好过,听说通过率也就8%左右”。

在地方,民间中医仍是维持百姓健康的一支强大的力量。陈启锋称,民间医生当中有很多“高手”,“很多人都说民间中医保守,不愿意把自己的方子或者自己的技术外传,这是错误的。曾经有个民间的老中医跟我说,一个好的方子能治好多人,也能吃死很多人,他不敢乱传。没有悟性、没有灵性的人,他是不会给你的,宁可带到棺材里去。很多民间医生都想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大量的民间中医并不能进入医疗体系,甚至被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解决传承的问题了。因为整个医疗体系全是学西医的人在管理,学西医的人根本不懂中医该怎么做。

如今,在中医学院《黄帝内经》成为了选修课,而很长时间内,西医理论都是中医考试的必考题。中西“混搭”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

这让邱琳哭笑不得:“《黄帝内经》对于中医是非常重要的,李济仁(安徽省名老中医)老爷子讲《黄帝内经》是一绝,他们家到他儿子已经是第15代了,都是这样子教的。《黄帝内经》蕴含很多人生的智慧,如果把它学通了,你的德行和道行自然就在那里了。”她感慨,中医没有真正的中医教育,甚至比起以往的教育模式,还倒退了不止二三十年。

千百年来,中医一直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承。虽然看似效率比较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顺应了中医本身的教育规律。

“现在学中医正骨的,为什么传承不下去,因为正骨如果不从小开始练武术,手上没有刚柔结合的力量是练不成的。我上次看到一个老师,手法很厉害,他说这种手法必须从六岁开始练,九岁开始练也有可能练成,但是几率非常小,九岁以后绝无可能练成”。陈启锋称:直到现在,中国也没有一套真正适合中医的教育模式。院校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医的传承问题。

不仅仅是教育体制,即使是在中医的管理上面,一直以来,也是以西医管理中医的局面。“中西医结合,本身是个很毁中医的事情。本来是两套体系,最后变成了用西医的标准要求中医,对中医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甚至是反作用。”中医西制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医自身体制的建立,还极大地破坏了中医行业的发展和传承。

中医讲求整体观,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是个全科的医生。北京兆麟堂负责人韩女士认为:医院模式并不利于全科中医的培养。“现在,中医里面也分妇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拆得越多、能力越小。”

“现在的中医,已经没有‘大家’了。”在孔医堂董事长孔令谦看来,真正的“大家”,他的经验、学识首先是来源于民间、来源于广大民众的。他要有很好的觉悟和德行,最后再以他的聪明才智回馈给老百姓。

“现在很多医生,人都不会做了,哪儿来的‘家’?”孔令谦称:“目前的现状是:三个学医的,一个分到协和、一个分到区级医院、一个分到基层社区医院了。在评职称的时候,协和的医生可能当了正教授了,区级医院的可能就是个副教授,而基层医院的也就是个主治医生,但是可能正教授的水平还不如这个主治医生。”

甚至有一些以西医为主的医院,还出现了“轻视”中医“技术含量”的现象。

有些医院,本来是西医大夫,因为医院的安排,被调到中医科,自己看了些书以后,按照他对西药的理解,去下中医的处方。邱琳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或许,这样的案例有些极端,但是目前医院的管理体系,并不适合中医发展,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医的共识。

正安堂创始人梁冬认为,中医就应该体现市场的作用,让资源自由配置。“以前,肯尼亚大象濒临灭绝。后来,国家就把1000多头大象分给不同家族养育,国家再收录。现在,肯尼亚象牙数量已经比十年前翻了五倍到十倍。如果真正放开,让所有人‘炒大夫’,就像以前民国一样,让好大夫自由执业,允许他们凭本事凭诊费立足,他敢收一万的诊费还有人来,一定是有这样的市场价值。如果一个顶尖的中医学了二十多年,一年都挣不到100万,凭什么让一个售楼小姐一年赚100万,天理何容啊!”

普遍培养到重点选拔重新树立中医意识

徐文波一直想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医医院,尝试一套中西医融合的模式,包括中医器械的研发,但是在这里西医是为中医服务的”。

长期以来,经过多次“倡西灭中”大浪的冲击,中医人才比例越来越低。

清新国医的创办者杨志勋教授认为:现在的人普遍对中医常识知之甚少,更别提平日对自己健康的管理了。出身中医世家的杨志勋,在退休后义务开办了一个中医学习班,以《黄帝内经》为内核,将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教授给孩子们。

“他们将来并不一定非得从事中医行业,但是通过这里的学习,他们会对中医有个基础的了解,并且可以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进行管理。甚至,他们可以将中医宣扬到他们工作生活的领域中去。”杨教授自豪地对记者说,他的学生有的已经在小区内“开班授课”了。

相较于“布道者”的中医知识普及,“授业者”的道路显然更为艰难。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传承人,成为“纠结”的重点。在没有一个更加创新合理的模式出现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坚持“师徒”的模式,尽管他们的方式各不相同。

北京兆麟堂负责人韩洁,将中医传承分为三个层次:师生、师承、师徒。“真正的中医精髓一定是师徒才可以掌握的,必须在每一天对师傅的鞍前马后中,才可以体会和领悟”。鲁兆麟现在最小的徒弟刚刚上初一,用他自己的话讲,自己最喜欢和徒弟们“聊大天儿”。或许,他的徒弟们就是在每一天的“聊大天儿”中,跟师傅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治病救人。

“中医是经验医学,如果不跟在老师身边,从做人上开始,那就很难学到他的精髓,道行比技术更重要”。邱琳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医还必须走师徒的方式,让更多热爱中医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名家身边学习,也成为了她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名老中医资源,我希望这些对中医有追求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他们的临床经验”。

作为企业的公益项目,固生堂更是将为学生和中医“结对子”,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我们设置了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每年从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院的临床学院,选择20个学生,我们这边再选20个导师,导师出门诊的时候,学生去跟师抄方,导师出学术著作的时候,学生也帮忙编纂整理”。这种“师徒”学习为期一年,涂志亮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企业自身的人才储备。

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上,徐文波的想法相对大胆,她希望能够引入日本的职业培训机制,以职业培训来促进中医的传承。

徐文波认为,中医之所以无法与世界进行交流,是因为中医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中医太博大精深了,包括:天文、地理、哲学、人文……当我说想研究中医的标准时,很多人都否定我,但是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中医传承 第7篇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所在学院在中医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规律,设立“名老中医传承班”,构建“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互结合” 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多样化创新中医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1.1 以“全国名老中医师承”为基石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能力,该院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医学科教师和团队开展以继承中医学术思想、提高中医思维能力与诊疗水平的科研工作。组织举办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制订各类鼓励、支持政策,引导广大教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与中药相结合, 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开展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该院有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2名(陈宝田,臧堃堂),有3名教师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研究导师的学术思想,并以讲座的形式在全院推广。该院教师主持的“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研究,广东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等”具中医特色的科学研究项目,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夯实了中医药学科的基础,也丰富了中医学专业的内涵,使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协调发展,为“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

“名老中医传承班”是以“教师中医师承教育”为蓝本,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构建的“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互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素质、重传承、重经典、重实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通过“精英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从第3学年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与导师签订带教协议,在中医门诊随师临诊,导师全面指导学生学习、科研和临床实践,以尽早培养学生的中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满足一般五年制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热爱中医,具有扎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掌握指导教师指定的中医经典,领悟古籍精华,完成610篇读书笔记。跟师学习,学习期间必须撰写70个班次的跟师临床记录及跟师临证笔记,每周至少有一次跟师门诊或病房查房工作,每次随诊或学习需有跟师笔记、查房记录和学习记录。传承创新,按照中医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教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学习期间完成1篇总结指导教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或中医药研究的论文。

1.3 改革课程培养体系

“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十分注重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中医学专业课程培养体系改革方面, 以中医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系统课程教学模式为主体,实施以基础课程、基础实验课程、临床课程整合课程,并编写配套教学大纲、教材,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加强了中医经典、古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的教学,注重中医临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化训练学生中医临证能力、提高临床实际经验。同时开设系列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系列讲座,从全国聘请中医药知名专家授课。在此期间,要求学生至少完成6-10篇中医经典读书笔记。

1.4 突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着重突出临床能力的培养。改革现行临床实践教学机制,建立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学生入校起就让学生接触临床,实施暑假小学期制度、让学生每年暑假进行临床实践,减少理论课程教学学时、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时间,探索建立临床实践贯穿五年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遴选一批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医德高尚,担任硕、博士生导师工作的老中医专家作为名老中医传承班的本科生指导教师。 全程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临床知识培养。在此期间,要求学生完成70个班次的跟师临证笔记。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创新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创新的手段。该院在进行“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院校教育为基础,同时还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教育教学实施方面要在中医学传统院校教育的基础上, 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名老中医专家的导师制教育。在中医学专业高年级(三年级以上)本科学生中实行导师制。聘请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较丰富的中医学教学和临床经验的 教师为本科生导师。每名导师所指导的本科生总数为3-6人。每学期导师至少与学生见面8次,每两周不少于1次临床随诊。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南方医科大学本科生接受导师指导情况记录本》,真实记录每次受导师指导的情况,每学年参加对导师的年度考核活动。 每学年开展导师工作考核时,将受指导情况记录本交所在学院,作为学生考核和导师考核的依据。学院对导师的工作量给予认定和一定经济补助。在师承教育学习过程中,通过名师导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继承导师的经验和专长,了解导师的思维方式、 治病用药方法,增强其从医信念[3],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导师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技能。

2.2 经典传承与创新思维相统一

研习中医经典,是名医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传承班中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研习中医经典的氛围,提倡经典诵读,开展中医四大经典的知识竞赛活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往昔的经典也是源自古往的创新,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本。教学中注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核心, 拓展学生中医思维空间,在保持中医特色框架内,合理安排西医知识模块的教学[4]。指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一切先进理论和方法,学习和研究经典,并从三个方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即:经典是实践,而实践的完善不会终止;经典是科学,而科学的发展不会终止;经典是理论,而理论的突破永远不会终止。在经典学习中悟出新意,从而促使中医学不断发展,以培养高质量的传统中医药人才。

2.3 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统一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来自医疗实践,指导医疗实践,并在医疗实践中接受检验、 获得发展[4]。坚持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要纠正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学习的倾向。“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过程中要加深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依托“名老中医传承班” 的独特优势,坚持基础理论与侍诊见习相结合的方式, 特别注重辨证论治,不过细分科,奠定较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在导师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诊疗实践活动。

3 结语

在中医学专业新的教育形势下,“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师带徒”以新的内涵。“名老中医传承班”人才培养模式与现行中医院校教育培养模式相结合,二者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吸收古代师承传授的精华,建立现代继承教育的教学规范,给传统中医专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是对现代中医教育的重大突破,可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医办学综合效益,维持中医强大的生命力,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摘要:为了顺应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中医传承能力、中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中医人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的“名老中医传承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中医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水平中医学人才。

中医传承 第8篇

1 寝室文化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求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一步明确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央16号文件, 2004.) 。

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在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上, 达到思想认识的提高, 人际交往、学习交流、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以及审美陶冶情趣的提升等综合素质的提高[2]。一是寝室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环节。寝室相比课堂多了份自由与闲适, 相对于家庭多了一份陌生与新鲜, 相对于社会少了份复杂与未知。在寝室文化环境下, 学生能够反应出真实的思想动态, 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可以及时地改正不足和共同提高。二是寝室文化建设是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寝室文化建设中通过学风班风的学习、不良生活习惯的矫正、人际关系的疏通、团队协作的锻炼等方式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三是寝室文化建设是生活品味提高的重要保证。高雅的情操与高尚的生活品味往往都依赖于和谐的环境和健康的心态, 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可营造为良好氛围保证生活品位的提高。

2 寝室文化建设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相辅相成

中医院校学生一方面担负救死扶伤, 维系健康能力的责任, 另一面肩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寝室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影响深远, 基于现代大学本质[3]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与中医药文化传承二者之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彼此影响, 相辅相成。

2.1 中医药文化内涵是寝室文化构建的重要基石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 是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基石。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应该吸取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

中医文化整体上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人文精神方面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和人文气象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哲学文化、历史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4]。中医文化体系的诸多理论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中医文化的整体观念强调寝室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如人体的“五脏一体观”与“形神一体观”提示寝室文化建设中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病理诊疗的“有诸内, 必行其外”与“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着高取之”要求寝室文化建设应处理好该外表与内涵以及各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禀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的健康观念强调了寝室文化建设应与学校实际、社会主流以及时代主旋律保持一致。中医文化的辨证观念强调寝室文化建设的个体性、差异性。如脏腑辩证生理基础中“心者, 君主之官, 肺者, 相傅之官”指出寝室文化中应有一定文化核心和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君、臣、佐、使”表现寝室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做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中医文化的人文、医术及医德理论强调了一方面要注重寝室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道德价值及求真务实的理念,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人文、医德精神建设。如对医师的要求“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即是要求寝室文化建设应全面整体并体现以生为本思想;医德方面的“医乃仁术”表现了寝室文化建设的道德内涵建设。

2.2 寝室文化建设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

寝室文化的核心具有感染性、倾向性、动态性和潜在性的特点[5]。这些对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寝室文化的感染性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寝室文化建设中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引导, 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无意识、不自主的接受。中医药文化通过寝室成员特殊的群体感情、情绪的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二是寝室文化的倾向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医药文化氛围充斥于寝室环境之中, 寝室成员对中医药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固有认识, 并能在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性;三是寝室文化的动态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打开了新的的视角。大学生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寝室成员不同思想的碰撞能够在中医药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四是寝室文化的潜在性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中医药文化的渗透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承是启蒙而非一味的灌输。寝室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 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创造了条件。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院校更应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

3 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富有中医药特色的寝室文化建设构建思路

高等中医院校大多数寝室呈现出健康活泼,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寝室文化建设, 在物质方面硬件设施, 陈列布置, 卫生环境较为改善;制度方面有专门寝室制度和考评方案;行为方面能够对相互交织的学习、网络、恋爱、人际交往、参与活动等行为进行引导;精神方面对寝室成员的着装打扮、生活习惯、娱乐倾向以及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绪等因素予以重视。近年来对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也在积极的开展。但是, 由于大学生可塑性强,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稳定等特点, 高等中医药教育不够完善以及社会不良思想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仍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就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特点来讲, 寝室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有:寝室文化认识上片面, 重外表轻内涵, 重结果轻过程;寝室文化设计上不完整, 忽略中医药文化元素;寝室文化研究上单调, 不能体现文化的整体性和交融性, 缺乏对校本文化研究;寝室文化实施上不和谐, 含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校的引导作用, 不能做到统筹兼顾。笔者从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自身特点出发, 结合中医药院校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功能, 提出了寝室文化的构建思路。

3.1 融洽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

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寝室文化中应该充分体现和谐精神。

一方面, 学校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学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 只有通过学校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创建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硬件设施上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最优最安全的住宿环境, 并设立后勤保障反馈部门定期处理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引导学生创造修饰, 如:利用公寓大厅创办板墙报, 寝室环保装饰等;在管理制度上, 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与学生代表成立研究小组, 共同制定寝室文化建设方案, 共同参与实施过程, 共同探讨建设成果, 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进行推广;在行为上, 各寝室之间组成联谊寝室, 开展联谊活动, 联谊中互补学习, 互相监督, 在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中举办“室情熟知大赛”邀请学生担当评委;在精神上, 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 了解思想动态, 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方式, 传播先进的文化并对中医药文化的寝室传播进行引导。

另一方面, 学生的个体性与学校的整体性相结合。寝室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和学校的整体环境。在性别上, 注重生理特征差别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特征的差别, 做到优势互补。如女生的学习风气往往会优于男生寝室, 但融洽程度上不如男生;在寝室管理上, 对不同年级的管理应考虑其特殊性。低年级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民族精神以及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中间年级应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实践。高年级应关注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就业创业教育以及中医药文化成果的提炼;在班级事务中, 应考虑到寝室差别对班级中的影响, 如在班干设置时应均衡寝室的分布, 在奖助学金的评审中应考虑同寝室同学的了解度但也要区分同寝室同学的主观倾向。在特殊情况中, 也应考虑的寝室因素的影响。

3.2 体现中医药元素与中医药专业特质, 厚实寝室文化内涵

寝室文化建设应加强文化的内涵建设。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应汲取中医药文化的精华。一是在精神面貌与环境格调展现中医药文化气质, 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良好寝室风气, 如公寓楼楼盘设计思路与中医思想相联系, 楼号与中医药专业术语相联系, 绿化带为中医药相关符号, 寝室长廊悬挂中医名家肖像和中草药图谱, 寝室的整体布局大方、得体、清雅、朴素;二是在行为方式与符号载体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如寝室配备中医药典籍, 在学习中能及时查阅到相关资料, 以寝室为单位经行中医药心得体会交流, 在寝室中设立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寝室文化符号, 如:寝室格言、寝室徽章、寝室微博、寝室信箱等。三是在整体布局上能够彰显地域特色与校本文化。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成立、发展的过程中与其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校本文化, 寝室文化建设中应予以彰显, 如安徽中医学院的寝室文化建设中应体现所在地域的徽文化与新安医学相交融的产物。

3.3 探索有效可行的寝室文化载体, 引导健康活泼的寝室文化方向

当前, 市场经济的冲击效应、大众传媒、各种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变化,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探索有效可行的寝室文化载体, 引导健康活泼的寝室文化方向尤为重要。

一是依托党建工作。中医文化和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一致性[6]。整体而言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与中医文化“整体观”、“辩证观”相结合。在寝室中做到基层党组织进寝室, 建立党员示范寝室, 明确目标和责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中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中医的和谐理念相结合, 如寝室文化建设应在学校与寝室学生的关系、寝室与寝室的关系、寝室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教育公平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选择与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相结合。如在寝室分配上党员做到带头示范作用, 主动协调寝室分配中的问题, 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仁爱”精神, 在寝室关系处理上引导互帮互助, 仁爱真诚思想。

二是引导网络新媒体运用。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一部分, 并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 推动和丰富了寝室文化的发展, 但网络的负面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显, 应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大力引导。在网络运用认识上, 正确处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通过网络获取必要的信息, 不沉迷于网络, 运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 不让网络成为融洽人际关系的屏障;在网络运用内容、方式上, 引导健康向上的上网习惯, 创建文明有益的网络内容, 开展寝室文明上网讲座和培训活动, 开通中医药网络论坛, 增强中医药文化兴趣、交流中医药信息, 以微博、QQ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传承先进的文化;在网络运用安全上,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增强鉴别信息的能力。

三是开展精品寝室文化活动。寝室活动是寝室行为文化的一部分。精品的寝室文化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有利于抵制腐朽的、消极的、低俗的文化趣味, 有利于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精品的寝室文化活动, 一方面强调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 另一方面注重寝室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如:定期举办寝室文化节, 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 学生自主地计划、组织、实施, 在内容上新颖、多样、可行, 在物质上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开展寝室联谊活动, 根据寝室同学的性别、寝室方位的不同等因素组合联谊寝室在学习生活、班级活动中充分体现联谊寝室的概念;有效利用“寝室卧谈会”, 大学生寝室卧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时间长, 往往会造成同学间的矛盾和影响次日的学习, 但是, 可对寝室卧谈会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引导, 使其成为寝室文化的精品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鹤成.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模式及其管理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 2004, 11 (3) :76-78.

[2]王荣德.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机械工业高教究, 2000, 3:28-31.

[3]申国明, 翟从永, 张军, 等.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4 (3) :45-46.

[4]罗月琴.中医文化是中医院校校园文化的精髓[J].中医药文化, 2007, 1:38-41.

[5]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4:77-79.

中医传承 第9篇

一、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1.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是人们忠于祖国、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1]。爱国主义教育即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中医药文化的特点。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 从“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开始, 在我国已有7000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不断地摸索、实践、完善形成的一门医药学, 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中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3.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和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不可熄灭的生命之火。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 中医药文化传承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范畴, 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在中医药高校甚至在全国宣传中医药文化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学校通过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 能够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原因

1.是中医药文化的不可替代性特点所决定的。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承载了浓重的传统文化气息, 并且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文化体系。它是融会了中国五千年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多种学科知识而发展起来的, 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的中医药政策的正确指引下, 中医药事业在努力继承和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发挥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是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 讲继承是前提、基础, 讲发展是创新、升华。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 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很好的继承。把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既是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 也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发展工作, 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

三、传承中医药文化, 加强中医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营造氛围, 彰显中医药特色。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 最根本的是要有中医药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中医药薪火传人,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 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医药名著, 开辟药植园, 提供给学生实验平台, 并且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活动, 例如:中药方歌比赛;中药标本制作比赛;点穴位诊疗比赛;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等, 全面展示祖国医药的博大精深。[2]新时期的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把弘扬中医药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主旋律, 引导大学生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2.实践, 体会中医药的价值, 坚定学好中医药专业的信心。作为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大学, 必须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催人奋进的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才会有根基和灵魂, 校园里才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如果说爱国是校园文化的原动力, 那么求知则是校园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大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求知、学者研究之所, 因此中医药院校的教师要率先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教育, 并要在施教中与自己的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我们与学生一起进行中医学誓言宣誓, 增强责任感, 并且组织医学生上街义诊, 促进学生理论变为实践, 向他们灌输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学生们能坚定不移地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3.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当前, 在中医药院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要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 在内容上突出中医药特色, 创造一种浓郁的中医药氛围的校园文化, 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有关理论, 以激发大学生热爱中医药的情怀, 着力培养青年投身于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去。

如上所述, 中医药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要适时地启发学生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而学, 提升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并发挥他们的潜能, 信心十足地为传播中医药文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文圣.高校爱国主义实践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 2006, 52 (4) .

中医传承 第10篇

一直以来, 中医都是一门开放的学科, 在中医发展过程中, 把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行应用, 可以使中医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中医的传承里,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由谁来传承?怎样传承?传承什么?这里, 从知识管理的公式进行探讨, 而知识管理的公式是:KMS= (K+P) S, 这里, KMS代表整个知识管理系统, +代表技术手段, K代表知识, S代表分享文化, P代表人, 这里一一进行叙述。

1 关于由谁来传承的问题

在公式里, 这里反映的是人 (P) 的问题, 中医来说, 我国面临的现状, 一是名医少, 中医学生成长缓慢;二是中医整体水平较低, 精英方面的人才不多,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 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毕竟不多。一直以来, 自学成才的名医并不少, 有的虽然不具备成才的条件, 但还是自己努力去创造条件进行自学, 他们发动着内心的持续动力, 进行系统主动的学习, 并且能够做到勤奋学习, 因此, 是否能成为名医, 内因和外因起着决定性作用, 内因就是一个人的勤奋程度, 外因则是有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 比如有更多跟师的机会等等, 因此, 对这些优秀人才来说, 只要有好的锻炼平台, 则他们取得成就的机会指日可待。因此, 真正需要下大工夫的, 则是中等专业水平的医生, 只有从各个渠道对他们的中医水平进行提高, 并对他们的成才动机进行激发, 才能提高整个中医界的水平, 在专业上才能进行突破性的发展和传承。那么, 中医药到底由谁来进行传承呢?毕竟, 精英人才只是一小部分, 所以, 还是要依靠大部分人来进行传承。

2 关于传承什么的问题

这里谈论的是知识 (K) 的问题, 可以说, 关于中医药的知识浩如烟海, 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 他们的精力毕竟有限, 因此, 需要传承什么显得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 学中医关键在于一个“悟”字, 在于是否可以面对面地进行跟师学习,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中医药学中, 关于隐性的知识多并且较难掌握, 所以, 很多情况下, 中医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后, 走上工作岗位却不能把知识完全应用在中医诊断上, 而需要经过临床实践或者要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 如此, 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对于知识管理, 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隐性知识具有显性化的功能, 使隐性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显性化, 并且进行最大限度地传播, 最后, 转化为医生脑中的隐性知识, 并且能够在临床的实践中进行使用。

那么, 对于中医药知识而言, 需要传承什么呢?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 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传承, 所谓的显性知识, 就是指已经存在的方药、典籍以及包括其他已经进行编码的中医药知识。知识管理在这里要做的工作, 就是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全面收集, 特别对于一些很难收集到的资料, 更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收集, 以便于检索;二是指对隐性知识的传承, 可以说, 隐性知识的传承在中医药的发展与传承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隐性知识有个性化强、难以表达及使用的时候不自觉等几个特点, 而怎样才能做到把名医脑中还没进行编码的知识进行保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们的诊疗的原始视频进行保留, 这样,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名医在诊疗中的一些细节, 也就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名医诊疗中的隐性知识。

3 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

这里, 又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就是公式中的加号 (+) , 也就是信息技术问题, 另一个则是分享文化和机制建设, 也就是 (S, share) 。

3.1 信息技术 (+) 的运用

信息技术把人与知识进行很好的连接, 而且, 这是多角度、多方位, 甚至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连接, 根据对国内已经建设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调查, 大概可以分为6种模式, 分别是: (1) 机制支撑导向。通过行为特征和知识型能力的构建和识别, 强化知识管理的机制建设。 (2) 个人成长导向。可以和继续教育体系进行相结合, 以个人成长为导向明确发展方向, 关注个人知识管理应用。 (3) 门户整合导向。通过对不同纬度的门户进行整合, 实现以人为导向的应用和展现, 并尝试构建具有面向不同角色的个性化门户。 (4) 知识资产导向。这类导向通过对最佳实践以及核心知识进行识别, 构建组织的能力中心, 以知识地图、知识库为核心的应用。 (5) 实践社区导向。这类导向通过专业型的实践社区的建设,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个人知识组织化。 (6) 工作流程导向。以工作为导向, 对关键工作流程进行识别。

3.2 分享文化和机制建设 (S) 在中医的发展中, 分享文化与机

制建设 (S) 显得至关重要, 在古代, 由于交流手段落后以及地域的阻隔, 使得中医的内部交流不够顺畅, 到了今天, 科学信息技术的发达, 为中医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地域阻隔的障碍也越来越少, 如果在分享文化和机制建设上进行重点建设, 相互之间能够进行交流, 那么, 中医界的整体水平将能得到很大提高。在知识管理公式中, 分享文化“s”位于指数的位置, 即是这层含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都有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成长的倾向, 人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 必定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所以, 按照人的需求层次, 分享文化和激励机制如何推进显得非常重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中医传承中引进知识管理理念, 并借助信息手段, 对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进行建设, 可以加快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进行转化, 并使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效率进行提高, 可以加快中医药知识的分享、积累、创新以及碰撞的过程, 在中医学术的传承方面起着促进作用, 对中医学术传承的效率以及探索创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宇鹏, 杨志敏, 老膺荣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 引入知识管理, 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

[2]储节旺, 周绍森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05) .

王霞芳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第11篇

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董氏儿科工作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王霞芳名中医工作室主任、客座教授;上海市中医特色小儿厌食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儿科联合会名誉会长、第三、四届国家二部一局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上海市2004年高级西学中研修班指导老师。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全国名老中医王霞芳传承工作室。2012年成为上海市董氏儿科中医流派传承研究总基地的负责人。

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

崇尚经典,赏用经方;脾肺同治,健脾为要;内外合治,推崇手法;继承先贤,力求创新;推崇董氏儿科临床诊治九诀。

临床特色

内外合治治疗小儿厌食症;指压法治疗小儿呕吐症;小儿哮喘的不同周期针对性治疗治疗;小儿热病的辩治。

中医传承 第12篇

打造突出中医特色的针灸康复科

记者:请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贵院的情况。

熊水根:我院地处赣江西北岸, 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为一体的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我院创建于1984年12月, 1997年1月被卫生部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 2009年6月完成了历时两年的整体搬迁新址工程, 医院现有职工363人, 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的90%。

记者:从医生的角度, 您认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是什么?

熊水根:中医的特色与优势, 是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中医的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根据五运六气, 可以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及其发展趋势;第二个优势是养生保健。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 中医首先重养生保健;第三个优势是中医擅长治疗老年病、慢性病及疑难病。这是中医的绝对优势之一, 有许多慢性病西医没办法, 中医治得好;第四个优势是中医不仅有中药, 还有许多非药物疗法, 如气功、导引、砭石、针、灸等等, 简单易行, 足以解决诸多常见病多发病, 甚至急性病;最后一个优势就是简便廉验。中医有辨证论治、整体观两大特色。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

记者:贵院是如何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

熊水根:从保持和发展方面来说, 我院主要做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统一思想, 提高对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识;二是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 巩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阵地;三是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完善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体系;四是实施特色品牌战略, 抓好专科专病建设;五是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 保证持续发展后劲;六是加强科学创新, 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记者:贵医是怎样全力打造突出中医特色的针灸康复科的?

熊水根:我院针灸康复科成立于1984年, 2010年被江西省卫生厅确立为省重点专科, 正式命名为针灸康复科。2013年, 医院投重金、扩场地, 经过半年的重新打造, 已成为集门诊、住院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科室现有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设置病床18张, 拥有全省二级中医院一流的运动治疗室以及热敏灸治疗室、中药熏蒸治疗室、中医推拿牵引治疗室、中风偏瘫功能评定室、理疗室、多间男女分间针灸治疗室等。

针灸康复科按照二甲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要求, 认真贯彻以“中医为体, 西医为用”的方针, 突出针灸优势目标, 加强中医特色建设, 不断提高针灸在急症救治中的使用, 并积极开展针灸调脂、针灸急诊、针灸治疗高血压病、针灸治疗瘫症等课题的研究。

科室学科带头人为副院长, 从事针灸康复工作27年, 发表论文多篇, 并完成市级课题一项。目前, 科室共有医护人员12人, 所有的医护人员均参加过全省康复培训, 并取得合格证。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 针灸康复科医生均具备本科学历, 其中副高职称1人, 中级职称2人, 已有多人前往广东省第二中医医院及省中医院进修学习。

目前针灸康复科根据自身特色和患者疗效等实际情况, 遴选出优势病种三个。优势病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疗效确切, 患者数与日俱增。

走继承创新推广特色诊疗的中医药发展之路

记者:贵医是如何走继承创新推广特色诊疗的中医药发展之路的?

熊水根: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推广是继承的发展。在继承方面, 我院重视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和科学内涵的学习, 继承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创造出来的学术思想、丰富经验及优秀成果, 继承古往今来在中医药科学研究、医疗保健等方面一切行之有效的独具特色的方法, 并加以应用。同时实行中医专家“名师带徒”的师承培养方式, 充分发挥中医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从制度上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

在创新方面, 积极吸收应用当代科学技术和方法, 开阔思路, 抓住理论创新、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两个环节。积极选拔中青年人才赴外进行培训学习, 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在推广方面, 我院作为县域内的中医药龙头单位, 不断采取措施鼓励本院医务人员提高中医药治疗手段比例, 同时积极对下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独特作用, 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中医药诊疗“简、便、验、廉”的实惠。

在历时两年完成的医院建筑风格上, 从医院外观建设到内部装修, 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特色风格, 又与现代建筑风格相呼应, 体现出民族特色。建筑装饰上采用传统的装饰风格, 诊室里悬挂通俗易懂的古代医学知识、古代名医图像、装裱古医训、古医德的字画以及中药药材、器具镜框等, 充分利用门诊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的宣传栏、展架、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设施, 全面展示、传播中医药文化。在门诊开设了名医堂, 汇集了一批名老中医坐堂门诊, 深受群众欢迎。

中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贵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熊水根: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医疗保险补偿资金不到位。按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文件精神, 医保门诊患者提高的诊查费 (含普通门诊、副主任门诊、主任门诊、急诊、门急诊留观诊查费) 13元, 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定额支付, 现行收费标准部分的费用由患者自付。到目前为止, 我院垫付的城镇医保门诊资金尚未补偿到位。

二是部分中医收费项目标准缺失。多年来, 我院大力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院方向, 至今, 中医药医疗服务总量已占全院的60%以上。但是, 在已制定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 西医性质的服务收费项目标准调整比较全面, 而中医类服务收费项目标准没有实质性的增加, 许多仍然延用上世纪80年代的收费标准。考虑到中医医院的特殊性和我院实情, 如果不相应调整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会造成中医药治疗服务补偿不足, 特别是中医技术劳务性价格过低, 项目过少, 无法体现中医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

三是医院运行经费压力大。我院自2013年7月1日实行药品零利率销售以来, 药品收入缺口资金较大, 另外医院尚有的历史负债以及每年的医疗设备更新费用、重点专科建设费用等大量资金问题, 对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有不利影响。希望上级加大投入力度, 及时足额落实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资金, 并增拨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费用, 加快建立有关减免医院历史债务的完善财政补偿机制, 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上一篇:动态性能下一篇:西南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