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管理方式范文

2024-07-27

城镇管理方式范文(精选9篇)

城镇管理方式 第1篇

一、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 深入研究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 充分认识小城镇的特征, 建设模式, 构筑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保证小城镇规划的合理布局与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达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 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 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 积极发展小城镇, 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 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 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2. 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 因此城镇发展方一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 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 改善提高小城镇, 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 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3. 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 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 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 因此, 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 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 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4. 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丛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 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 因此, 要发展城镇经济, 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 加快铁路和公路的通道建设, 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 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 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二) 科学整合

就全国范围而言, 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 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 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 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 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 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 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 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 优先发展, 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三) 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 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村镇规划指导原则亟待完善。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已十年有余, 但从建设实践中来看, 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 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系统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 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 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 远远超出了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 导致在村镇规划实践中, 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 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2. 村镇规划收费无依据。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 国家没有一个收费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要参照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的付费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困难。更为一些不重视规划的单位蓄意压低规划收费价格创造了条件, 这是非常不尊重规划技术人员创造性技术劳动的一种倾向。长此发展下去, 对村镇规划技术队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也影响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的积极性。

3.《村镇规划标准》内容需充实。《村镇规划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是目前指导村镇规划建设唯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该《标准》从制定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看, 其技术规定是应用于村镇建设规划的, 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可应用此《标准》。但在规划实践中发现, 《标准》所涉内容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1) 《标准》要求在建设规划上明确表示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竖向设计等内容, 这个内容要求几乎达到了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 但规划期限都为10-20年, 大大长于城市详细规划期限, 在这么长的期限内任何人也难以预见如此详细的建设计划和规模。因此, 有理由对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产生疑问, 这样做出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 必然缺乏灵活性。

(2) 《标准》适用于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对规模大的城镇, 至少尚需补充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充实环卫规划方面的内容。

目前许多集镇设有专门的环卫队伍对城镇进行环卫保洁管理, 而且这项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今后其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计划必将逐渐落实到政府工作计划中去。但是, 环卫工作尚存在如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设备等不明确, 随意性很大。造成垃圾储运中转用地不明、垃圾不分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址不明等诸多问题。应将环卫规划纳入《标准》中去, 以利环卫工作正常开展, 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B.充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在乡镇, 由于城市中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使村镇建设环保问题十分突出, 如何避免或减小各种污染带来的长期危害, 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应列入《标准》中去, 并强制性执行, 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C.充实防灾规划方面的内容。

由于广大农民多以农作物秸秆、柴、草等为主要生活燃料, 且许多建筑为木质材料, 农村火灾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村镇防火规划问题应列入《标准》中去, 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的危险性和减少火灾损失。

二、小城镇建设管理是小城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涉及与小城镇公共社会有关的各种工程建设管理。小城镇建设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和城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为实现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目标, 而对城镇建设所进行的决策、规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服务等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一) 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 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 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 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 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 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 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 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 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 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 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 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 即城镇的发展问题, 而应点、线、面结合, 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 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纳入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 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 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 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现今村镇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因机构改革, 很多乡镇把规划建设管理所人员纳入党政办公室, 工作头绪多且杂, 难以搞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以兴义市为例:机构改革后全市原有的86名建管人员因不属行政编制而被分散到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其他部门, 不再从事乡镇建设管理工作, 目前全市建管所仅有在岗人员十余人, 每乡镇平均不足1人, 导致规划管理流于形式。各级政府要重视并调整机构, 充实专业技术人才,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二) 突出重点, 加大投入, 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 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 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 要注意城镇基础设施的质量, 城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工程设施建设要纳入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序列, 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认证, 未经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 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要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 加快住宅建设, 改善居住条件。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 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目前全市的住房现状, 合理确定“搬迁安置、经济适用、舒适豪华”三种类型住宅的比例, 以此满足各阶层的需要。工作的重点是老百姓愿意买房, 买得起房, 买得到房。而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赖于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问题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 在现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要足额收缴, 全部用于城市建设, 此外, 要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革, 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方式, 从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 改革的着眼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价格关系和有偿使用三个环节上, 寻求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乡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规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对村镇规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导致乡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是县一级政府存在的普遍现象。如兴义市25个乡镇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为500余万元, 每乡镇平均每年20余万元, 远远跟不上目前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加上部分乡镇领导对规划管理认识不深, 重视不够, 认为规划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随意更改规划的不乏其人, 导致一个好的规划, 建成的效果却不理想, 无特色、无亮点。

(三) 针对当前实际问题, 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高认识, 重视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规划是建设工作的龙头, 是村镇建设的依据和发展的蓝图。一方面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 建设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编制规划经费的投入, 将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匹配专项资金。

(2) 调整机构, 明确人员。在乡镇原有在编人员不变的情况下, 重新明确事业性的建管所编制。并在在册人员中明确技术类人员2-6人专抓新农村建设和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建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 解决人员不稳定、责任不明确、具体工作无人抓等问题。

(3) 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及时组织广大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 确保将基层建管人员建成一支能打硬仗且能打胜仗的队伍。

(4) 乡镇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 采用多种融资方式, 如招商引资、银行融资、民间集资等形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村镇发挥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必要条件, 是城镇化进程的物质平台, 只有突出重点, 以项目为支撑, 才能使面貌得到明显改变, 要千方百计抓好以下项目建设:一是实施畅通工程, 构建路网骨架;二是改善人居环境, 确保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配套功能;四是抓好产业发展, 经营好城镇无形资源。

老城镇创新学习方式重学习实效 第2篇

老城镇在“强两基”活动中,积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学习实效,推动了“强两基”活动对顺利开展。

“走出去”。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抓手,但部分干群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在“强两基”活动中,老城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群众代表和镇城建、土地、城镇化办公室人员,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山东、青岛、荣城、威海等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较快的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镇村干部对建设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性明显增强。目前,全镇已有9个中心村完成了规划设计,李庄、马庄社区已完成前期规划,即将启动建设。

“请进来”。为加强基础组织建设,老城镇党委、政府请许昌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支部书记,水磨河村支部书记燕振昌、刘麻申社区支部书记刘木合到镇里举行报告会,分别就“如何当一名好书记”,“如何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为广大镇村干部“传经送宝”。请市委党校教授分别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广大镇村干部授课,提升镇村干部素质,增强镇村干部新形势执政能力。

“上讲堂”。在“请进来”“走出去”对基础上。根据各单位不同情况,采取党员干部自学、集中领学、上党课、形势报告、观看录

像及“远程“教育、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并以《何平九论》、建设中原经济区十八谈为参考,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带头给党员讲课作辅导,专题辅导6次,用身边的事教育了身边的人,聘请本镇先进党员和部门优秀人员做专题报告2场,提高了学习效果。镇党委、政府要求中层干部利用每周五集中学习时间,自己备课,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授课,增强广大干部学习的自觉意识。同时在广大干部中开展了“扎根基层,做优秀镇干部”演讲比赛,使广大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意识明显增强。

浅议城镇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方式 第3篇

在当前, 要做好城镇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 主要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通过科学规划, 有重点、有方法、有秩序地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在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同时, 加快城市周边乡镇的建设和发展。

1.1 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指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具体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整体城市的发展等相协调, 和谐发展。这是城镇建设和规划的首要任务。

(1) 城市与乡镇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城市发展还不是很发达, 大城市少, 中小乡镇多, 且大部分都是农村。因此, 城镇发展必须做到有重点, 并要做到全面协调, 积极发展中心城市, 改善城镇建设规划。同时, 还要注重周边乡镇的发展, 合理过渡, 做好衔接,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 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

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不仅要在同一个城市建设中做到保护自然资源, 协调发展, 还要注意地区间的协调。如我国水资源存在东南多, 西北少的状况, 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根据各自的状况, 合理规划。

(3) 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在各大小城镇, 交通是城市的核心, 也是连接城市各区域间、不同城市间、城市和乡镇间的纽带, 因此, 要搞好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加快铁路和公路的道路建设, 建立畅通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 成为重中之重。此外, 绿化设施的建设、给水排水设施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建设等对建设协调、合理城镇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1.2 科学整合

城镇规划建设要依据各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等, 进行科学合理整合。如沿海城镇, 就应当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发挥好与内地的中转和通道作用。对一些历史古迹较多的文化城镇, 则不应盲目破坏, 注意保护好原有古迹, 对重新建造出钢筋水泥大厦更有意义。此外, 在我国整体城市规划中, 应当大力扶持中心城镇的发展, 带动周边城镇。同时, 形成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化的多功能开放格局, 也成为当前构建现代化城镇网络的必然要求。

2 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不明确, 盲目搞建设

置城镇的自身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于不顾, 为表面政绩盲目的搞建设, 既没有把建设搞好, 又浪费人力物力, 结果欲速则不达。此外, 还有不少豆腐渣工程, 不仅劳民伤财, 对城市后期规划发展都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和损失。近年来, 虽然一些城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在城镇建设上依然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2.2 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 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少, 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 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 我国大部分城镇职能还处于为周边乡村提供产品交换、作为物资集散地的初级阶段。这在当前全球市场经济条件下, 处于被动状态, 在把握市场动向和抓住外部机遇等方面缺乏足够主动性。而且, 大部分城市结构相对单一, 城市间不能协调发展, 一旦出现问题, 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不利于城镇长期稳定发展。

2.3 城镇规划工作较滞后, 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当前,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还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忽视了在经济全球化宏观背景下, 为城镇建设进行整体、长远规划的战略思想, 而是按部就班, 片面注重表面工程, 注重暂时功绩, 忽视城镇体系规划本质和编制的意义。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各地区、各城市加快发展步伐, 一味求快, 导致对整体效益的忽略。财政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欠账以至于减慢了城镇建设的进程。城镇供水, 排水, 环卫, 道路, 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城镇规划及建设执行不到位。

2.4 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随着城镇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 各城镇之间联系更为密切, 竞争也日趋激烈。资源、资本、技术等流动性增强, 加之流动人口增多, 给城市规划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 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使城市规划观念面临迫切调整和改观, 城镇规划难度急剧增大, 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新的挑战。

3 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

形成共识是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甚少, 人口大部分住在农村, 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认识, 形成共识, 坚定城镇规划建设的决心, 增强对城镇规划建设的信心。

3.2 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城镇规划就是要从整体宏观出发, 还要统筹兼顾, 照顾到城市各不同功能部门, 并能协调不同城市间的共同发展, 促使各个城镇、城镇和乡村协调有序发展, 避免城市壁垒的出现, 防止和减少重复建设。尤其在新形势下, 组建城市功能各有突出、各有特色、又相互协同促进的全国格局下的大城市体系, 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尤其是将能很好滴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旅游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对城镇的协调发展、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3 有点有面, 抓住重点, 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在城市建设中, 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是重中之重。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成为人人皆知的城市建设基础项目。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设施、园林绿化建设等纳入城市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必不可少的序列, 确保最初阶段门槛把关。同时, 进行不定期督察, 保证使用阶段的基础设施质量,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防护。其次, 在人口聚集的城镇, 住宅建设也是关系到城市和平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因素。加快住宅建设, 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 解决中低下层市民、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消除不和谐隐患, 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 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突出重点, 成为城市建设规划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城镇规划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加强城镇建设, 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还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城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如对城镇的定位、发展方向和规模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对城镇规划形成新的挑战, 本文从城镇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发展,城镇规划建设,城镇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媛.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完善[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1 (10) .

[2]苏为民.尧传华.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2) .

[3]谢元水.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1) .

城镇管理方式 第4篇

------------------

http://.cn 四川在线(2011-7-27 14:39:32)来源:四川日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捷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然的历史进程,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实际,遵循发展规律,作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对于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强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切实抓好一汽大众轿车基地、四川石化下游产业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汽车、德阳重大装备等重大产业基地。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支持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二、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我省城镇体系尚不完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较少。我们要把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将提高7.7个百分点,有近700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将新增上万亿元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需求。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产业发展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镇内涵的提升,促进土地、能源等集约节约,优化城市内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加快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城镇管理方式 第5篇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推动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病种分值付费等, 逐步建成复合式医保付费制度。《意见》要求,各地综合考虑三年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住院费用结算情况,结合年度基金收支预算安排,按当年统筹基金筹集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调剂金和预留考核调剂金,合理确定住院医疗费用年度总控指标。同时,参保人员住院期间自费医疗费用要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不增加个人负担。

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策略研究 第6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秦皇岛、唐山、邢台、承德、衡水8所城市共计20个社区部分居民为调查对象, 以居民体育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在1183人调查居民中, 男性578人, 女性605人, 参加活动居民634人, 占总数53.6。因城镇居民20岁之前多为在校中小学生, 在此未列入调查范围。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修订、编制《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体育进入居民的生活中, 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内容的一部分, 应当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和特征: (1) 广大居民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 有经常锻炼和运动的要求、习惯; (2) 掌握一定的科学锻炼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 (3) 经常参与不同体育组织举办的体育活动; (4) 经常关注体育运动, 具有一定的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能力、爱好。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具备了以上四个基本特征, 那么就可以认为体育成为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了[2]。

2.1 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态度分析

在体育价值观的调查中, 有83.2%的居民认为体育活动是“较好的保健方式”;有1.2%认为体育活动“不是最好的保健方式”;有15.6%持“不确定”态度。居民在自我保健方面, 首先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 (67.2%) ;其次为“加强体育活动” (60.9%) ;再次为“合理膳食, 补充营养品” (34.1%) ;最后还有部分居民选择其它方式来增进自身健康 (16.8%) 。

为促使城镇居民自主、自愿进行体育活动,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 首先要让城镇居民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是指主体根据体育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3]。数据表明, 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向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2 城镇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4]。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 “我国确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具体标准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3次以上, 每次30min以上, 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统计显示, 河北省城镇居民不同程度参与锻炼的人数占总数的53.6%。

2.2.1 体育活动频率分析

统计显示, 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中, 有61.4%的周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其中男性周活动次数在1~2次为17.2%, 3~4次为22.1%, 5次以上为15.4%;女性周活动次数在1~2次为21.4%, 3~4次为16.6%, 5次以上为7.3%。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加, 城镇社区居民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休闲锻炼当中,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中已有半数以上在参与频率上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 但所占比重仍未达到目标水平。

2.2.2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分析

统计显示, 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中, 有67.4%居民活动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其中男性活动持续时间在30min以内为15%, 30~60min为22.2%, 60min以上为18.5%;女性活动持续时间在30min以内为16.6%, 30~60min为20.4%, 60min以上为7.3%。数据显示多数居民的每次参与时间能够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

2.2.3 体育活动强度分析

在活动强度方面, 研究以参与者的主观感受“轻微活动”、“微微出汗”和“大汗淋漓”分别代表锻炼的“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 达到中等强度及以上居民占59.4%, 有40.6%的参与者在体育尚未达到最佳锻炼强度 (最大心率的75%~85%) 便中止了锻炼。

经统计, 同时满足“体育人口”三要素的居民占参与活动总数 (634人) 的54.1%, 占总调查对象的29%。也就是说,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城镇居民中, 在锻炼程度上有半数可达到体育人口的锻炼标准。

2.3 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形式分析

体育活动的参与形式多种多样, 本研究将参与形式分为“个人活动”、“与朋友家人活动”、“单位集体活动”和“社区组织活动”。结果显示, 有67%的居民选择与朋友、家人一起活动, 相互熟识的人际关系会增加体育活动的互动和趣味性, 进一步增强个体间亲密感。“个人活动”占20.1%, 7.8%选择“单位集体活动”, 4.1%选择“社区组织活动”, 这也反映出部分单位、社区对各类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重视不够。

社区体育是在城镇居民中建立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 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的热情, 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使体育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4 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分析

体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 常常可反映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文明和关注程度[5]。本研究将体育消费分为“观赏型”、“信息型”、“实物型”和“参与型”消费四类, 有78.2%居民体育消费比例最大部分为实物型消费, 如购买体育服装, 参与型消费占12.3%, 观赏型和信息型消费占9.7%, 可见居民对体育的关注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体育消费市场是居民有意愿主动接受, 并应当为居民的健康有效服务的环节, 扶持与开发体育消费市场, 推动体育消费,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拓宽居民体育生活消费环境, 这样才能影响居民体育文化生活, 有利于构建健康合格的体育生活方式。

3 居民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策略

3.1 培养正确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中长期孕育和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要利用社会体育、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这种多重立体的体育学习机构, 促进居民体育文化学习, 把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由“服从—同化—内化”,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参加体育活动的风气, 使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让居民理解和接受“健康第一”、“体育可以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公民”等观念,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其首要途径。

3.2 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推动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 促使其体育生活方式形成, 不仅是体育、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自身的责任, 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和法规非常重要。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建立有效应对措施, 发挥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体育、医疗卫生和地方行政间协调机制, 促进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向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各级政府在进行城镇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 应加大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关注和管理职能, 构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目标体系, 将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纳入居民高质量生活的评价体系中, 使体育生活方式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应重视“全民健身日”示范作用, 以“全民健身日”为载体, 全面推进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开展。

3.3 加强社区体育宣传教育工作

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媒, 通过建立舆论环境, 赋予社区居民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社区成员寓乐其中, 体验到科学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带给他们的快乐和价值。适时表扬、表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人、社区和单位, 适时举办与体育保健方面相关的知识讲座, 让社区体育活动深入人心, 增强城镇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意识。要充分发挥社区体育辅导员的作用, 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4 健全社区体育组织

应发挥社区的能动组织作用, 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实施以社区为中心的体育生活的组织活动, 积极培养和建立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生活组织与协会, 如太极协会、游泳协会、球类协会等, 以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进程。经济支持是促进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必要基础条件, 省政府应将体育方面的投入重点由竞技体育转向社会体育。

3.5 鼓励开展特色体育活动

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需求。应紧抓打造“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建设的有利契机, 利用各地不同特点, 培育属于各地自己的运动品牌, 如:崇礼滑雪、井陉拉花、坝上体育旅游等。应创新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使其更具健身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

3.6 建设合理有效体育场所

“全民健身”的关键是各个阶层都能参与健身, 大型体育场馆的企业化经营, 高消费门槛势必会社会基层群众失去体育活动场所。应以服务群众体育活动为前提, 因地制宜, 降低实用性设施的使用成本和实效性, 最大程度的能为有意愿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服务, 如张家口市城区大清河畔的“带状公园”, 现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优良露天场所。

参考文献

[1]李文川, 肖焕禹.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及其范畴结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

[2]梁晓龙.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体育的成因[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

[3]李华.当代体育价值观基础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4]肖焕禹, 方立.体育人口的概念分类及其统计标准[J].体育科研, 2005 (1) .

城镇管理方式 第7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就是要在外部环境出现明显变化的条件下有效扩大内需,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 13亿人口的规模和相对偏低的城镇化率, 为创造内需提供了重要空间。2009年, 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率为46.6%, 到2030年, 城镇化率将达到65%, 城镇人口新增3亿多。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 至少可以带动1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这意味着超过30万亿元的内需驱动力。城镇化的规模效应也将大幅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 这也恰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要求实现的目标。200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10年全国“两会”和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 着力发展中小城镇, 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推进要把握两个重点:一要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是中央对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思路转变。

县域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 也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 特殊的区位和特定的功能决定了县域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清徐是一个以新型工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 全县民营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 基本构筑起以煤化工、新材料、物流、机械铸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为支柱的县域经济主框架, 工业增加值占到GDP的60%以上。但是, 与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是, 清徐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 农村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70%以上, 成为省城近郊的“大农村”。

基于清徐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要求, 以及太原经济圈和城市圈发展的客观实际, 2006年9月, 太原市第九次党代会对清徐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明确要求, 力图使清徐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和试验。经过近五年的摸索和实践, 清徐县确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路径: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抓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放, 加快实施特色城镇化主战略, 按照“一河两中心” (以汾河为主轴带, 河西以县城为中心, 河东以徐沟为中心) 的空间布局, 以“三个集聚” (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大户集聚) 为途径, 以“四个培育” (培育绿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城镇、培育文化品牌) 为手段, 实施“三化联动” (布局全域化、生活同质化、公共服务均衡化) , 在市域、县域两个层面, 加速推进“一加十个一体化” (以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为统领, 加快推进规划、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交通、户籍和信息一体化) 。截至2009年底, 县城的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8.3 km2扩展到10.9 km2, 人口由9.43万人增加到12.5万人, 实际城镇人口比重由31.5%提高到36.5%, 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近三年来, 政府主导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亿元;房地产竣工面积33.4万m2,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2009年, 清徐支柱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大, 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人均水平仍然达到了14.6%和14.2%的增长速度。实施城镇化主战略, 不仅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城乡结构, 而且扩大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能源型、畸重型产业结构链条短, 关联度不高, 对工人技术要求低等因素, 造成工人稳定性差, 用工时间不完整, 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工人群。清徐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万人, 但这一群体半工半农, 亦工亦农, 就业不稳定, 转移不完全, 难以在城镇“安得下来”。2009年清徐城镇化水平低于太原市81%的城镇化率44.5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46.6%平均水平的10.1个百分点, 农村人口比重仍然较大。经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结果显示, 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8 678.12 hm2, 其中, 县城和徐沟建成区仅1 400 hm2, 村庄占地面积6 337.46 hm2, 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很大, 也意味着推进城镇化的潜力很大, 蕴藏的发展动力也很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清徐的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 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破解“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只有打破城镇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局面, 加快建立行政主导的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投资机制, 才能破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瓶颈;只有逐步减少农民,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增加农村居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量, 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率, 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 只有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才能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趟出路子。

统筹规划“四区两园”产业布局, 打造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按照中共太原市委九届四次全委会确定的汾河高效观光农业区的功能定位, 结合现有产业基础, 将全县划分“四区两园”六大产业板块。通过编制《清徐县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区两园”空间布局规划, 在集中现有产业的同时,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 构筑产业发展板块优势, 提升产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清徐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依托煤化工、钢铁、镁合金等产业集群, 构建煤焦化循环经济链, 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太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围绕发展都市农业, 特别是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超市农业、窗口农业、餐桌农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提高农业附加值。徐沟文化教育产业区重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教育培训相关产业, 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和全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西边山生态旅游区主要依托文物旅游资源, 发展农家乐旅游。通过市场化运作, 办好葡萄采摘月、醋文化节、架火节等大型活动, 打造节庆经济产业集群。食品科技工业园主要对接“醋八条”, 整合醋业资源, 提高行业集中度, 延伸醋产业链条, 建设山西老陈醋文化博览园。王答汽配产业工业园围绕配套长安重汽, 主动承接配套产业转移, 重点发展汽配产业、煤机等机械加工业。

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促进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 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

在资金项目政策方面, 对国家和省核定的农机作业合作社补贴、农机单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沃土工程补助资金, 以及项目、物资, 重点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倾斜。在税收政策方面, 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国家和省、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项目, 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施;对种植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 免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在贷款政策方面, 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 引导金融部门放宽贷款条件, 延长贷款周期。在农业保险政策方面, 国家和省、县三级财政农作物保险补贴, 优先安排给适度规模经营者。在基础建设方面, 水务、科技等部门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优先安排打井灌溉、科技推广等项目, 特别是企业经营模式, 在其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修建用于农产品加工、仓储、办公等非永久性临时设施, 有关部门积极为其办理手续。在奖励政策方面, 设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奖励基金, 对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补助, 扶持进城务工或就地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效显著的乡镇、村给予适当奖励。

把大县城作为城镇化的战略平台, 按照“一河两中心”的空间布局,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对县域人口集聚的引领带动作用, 不断提升县城和徐沟的承载能力和建设档次, 完善服务功能, 提高吸纳力和吸引力, 扩大人口规模,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把县城和徐沟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在县城建设方面坚持“依湖建城”“以水兴城”的建城理念, 立足太原城市圈和经济圈的新组团, 发展18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 打造“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一是依靠完善功能集聚县内人口。继续实施市政道路建设, 拉大建成区规模。加快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县城防洪泵站、二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提升承载力。全方位引进品牌餐饮店、连锁店、旅行社, 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按照平川村接山区村、大村接小村、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村接基础设施一般村的原则, 抓住列为太原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的机遇, 加快山区地质灾害户和移民搬迁。目前, 清徐县已编制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5个项目区, 涉及全县9个乡镇46个村。申请建设用地周转指标96.01 hm2, 拆旧规模共计319.88 hm2, 建新需占用土地107.35 hm2, 可置换出建设用地210.86 hm2。同时, 7 639户农户和26 096人口将向城镇集聚。申请使用紧急避让用地40.02 hm2, 除平泉村整体搬迁外, 西边山清交断裂带上的D级危房户1 209户4 230人将全部安置在建成区范围内。二是通过提升县城品质吸引县外人口。滨河西路南延清徐工程大大缩短了与太原市的距离, 也为加快市域层面的城乡一体化和太原城市圈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要突出“水乡”特色。启动东湖西岸片区改造和县城水系工程, 加快汾河两岸的土地整理、储备、搬迁工作, 加快规划建设汾河湿地公园, 扶持汾河沿线发展观光农业项目, 把汾河两岸打造成与市区互联的快速通道、清徐建设的黄金地段、宜居县城的生态走廊。另一方面要突出“古城”特色, 启动清源古城开发建设, 修复保护古城门、清源文庙等历史遗迹。加快房地产开发, 建设一批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高中档住宅小区。

在徐沟建设方面:坚持文化兴城的建城理念, 突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立足太原城市圈和经济圈的新组团, 发展1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 打造“物流徐沟”“文化徐沟”“教育徐沟”“商贸徐沟”“旅游徐沟”。一方面, 抓住太太路和太中银铁路战略装车点建设机遇, 加快美特好、六味斋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地。深度挖掘整理徐沟背铁棍艺术和晋商文化等资源, 启动徐沟古城开发建设, 修复徐沟城隍庙、文庙、娘娘庙、天禄堂等历史遗迹, 加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建设, 打造徐沟文化产业区, 成为北接高新区创意产业园, 南连晋商文化产业区的208国道文化产业带重要节点。另一方面, 依托徐沟中学、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幼儿师范学校等院校的人口集聚效应, 加快引进山西省警官学校、山西省建筑学校、山西省戏剧职业学校等大专院校, 发展教育产业区, 打造全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带动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人口集聚。

此外, 要加快“村改居、乡改镇、镇改街”成建制改革。按照《县域总体规划》, 引导农民向5个中心镇集中, 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城市居民;52个中心村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享受延伸到农村的公共服务, 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城镇管理方式 第8篇

1 问题的提出

1.1 低品位工业余热资源及其回收利用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增量持续强劲, 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6.7亿t标准煤, 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 工业生产及运输占65%~70%, 其中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石化、有色金属等6个高耗能产业合计占比50%。中钢协数据显示, 钢铁工业粗钢产量2010年达6.27亿t, 占全国总能耗的16.3%, 2013粗钢产量达到7.82亿t, 估算能耗总量可达5亿t标准煤, 其伴生的大量低品位余热资源被浪费。中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形势必将长期紧张, 寻找能源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前提。

在工业生产的转换过程中, 能源以各种形态散失掉了。虽然经过长期努力, 部分高品位余热已开始逐步被利用, 但大量属于较低品位的余热, 经常以烟气、低温水或中低温固态废弃物等形式弃掉。关键问题在于, 这类余热资源因其能量品位不匹配, 缺乏用相应的负荷或转化利用手段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虽然余热利用受限于余热介质条件、运输及使用对象等边界条件的影响, 难以做到完全利用, 但从总体上讲, 对于工艺余热利用于城镇供热的问题, 其实施难度与经济代价要比利用化石能源等一次能源更加容易和经济。因此, 应该像利用化石能源那样大规模利用工业低品位余热资源, 如在城市集中供热等低温用能领域加以利用。

1.2 城镇集中供热是余热的利用新方式

中国近十年来城镇能源消耗的年增长率一直高居于10%左右, 其中北方地区集中供热能耗已超过2亿t标准煤, 而随着中小城市的热化率迅速提高、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发展, 预计仅北方地区集中供热领域近几年就可能新增能耗2~3亿t标准煤以上。集中供热终端用户所需供水温度在50~60℃, 目前集中供热大都采用燃煤锅炉或热电厂抽汽供暖, 热源与用能需求之间的能量品位不匹配, 存在着巨大浪费, 但集中供热所需余热温度恰恰与工业大量低品位余热资源的品位相当, 这为大规模利用包括钢铁厂在内的“三高”企业的低品位余热创造了条件。

工业低品位余热用于城镇集中供热的方式方法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和实践。例如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发推广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自2009年起已经在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可实现在热电厂回收汽轮发电机组的低品位乏汽凝结热用于大幅增加供热能力, 其中热网主干网回水温度最低可达20~30℃, 这为大规模开发工业企业低品位余热资源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山东迪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低真空吸收式复合的余热回收超大温差热网供热系统技术”, 则为拥有中小型汽轮发电系统的企业自备电厂或独立热电厂解决了中小城镇集中供热问题。另外, 直接采用电驱动或蒸汽驱动的各类热泵装置、或其它表面式换热设备等提取工业生产低品位余热用于城镇集中供热也获得了更多的推广应用。

充分回收利用包括钢铁厂在内的高能耗企业的工业低品位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热, 既可解决城镇集中供热问题, 也可为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

2 钢铁厂低品位余热资源规模分析

2.1 余热资源种类

钢铁厂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矿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铸造厂 (铸造车间) 、轧钢厂、制氧厂、自备电厂等生产厂区, 钢铁厂的余热资源分布于钢铁生产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 不同厂区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及二次能源。各工序二次能源的理论生产量约为478.73kgce/t-s, 如果充分利用现有技术, 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可达约85.5%。二次能源中副产煤气占比例最大, 约为74.6%, 其中COG22.29%, BFG43.66%, LDG9.02%。若不含煤气和顶压的余热资源约为104 kgce/t-s。

目前, 高炉渣、钢渣显热、高炉煤气显热、烧结和焦化烟气显热、厂区内各冷却水站的低品位余热等, 尚未很好的回收利用。

2.2 余热资源规模估算

钢铁厂低品位余热资源规模巨大, 结合笔者提出的一套全新的钢铁厂低品位余热全面开发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技术, 以及现场调研情况对济钢厂内的余热资源规模进行了估算。

济钢目前主要装备有:3×1750 m3+1×3200m3高炉共4座, 4×45t+3×120t+1×210t转炉共8座, 5座4m焦炉和4座6m焦炉等, 2011年生产钢834万t、铁877万t、钢材862万t。其中,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主要用于热风炉、焦炉、轧钢加热炉等窑炉燃烧、发电气电转换。焦炉煤气除供炉窑设备燃烧使用外, 少量用于冷轧制氢, 大部分用于燃气发电。高炉煤气将大量过剩放散, 济钢节余高炉煤气预计约为40万m3/h。根据现场调研数据和济钢提供的相关资料, 计算出济钢现有各类余热资源折合标煤约89.45万t/a, 主要分布在循环冷却水、余热蒸汽、工业炉窑烟气、冶金渣余热等, 可通过技术改造, 冬季提取余热余暖。

厂内可利用的低品位余热资源规模参见表1, 可见设计条件下的余热资源规模超过1711MW, 可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超过3400万㎡。考虑到生产波动、现场安装空间等因素, 估算实际可提取规模按50%~60%计算也可达到850MW, 新增供热面积超过1700万㎡。另外余热回收部分还可在非采暖期提取余热加热锅炉给水及生活热水等。

2.3 全国钢铁厂低品位余热资源估算

济钢钢产量约占全国的1%, 其低品位余热资源可达1700MW以上, 则据此估算全国钢铁厂低品位余热资源可达15万MW以上。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大都毗邻不同规模的城市, 其中北方地区乃至华中地区的大中城市或中小城镇往往有大规模的集中供热需求。据此, 如具备城镇集中供热条件的钢铁厂的比例按50%估算, 估算其低品位余热资源的供热能力可达7.5万MW以上, 合计可承担15亿㎡面积的城镇集中供热规模。如按1㎡采暖能耗0.5GJ计算, 每年可回收余热供热量达7.5亿GJ, 折合节约标准煤可达3200万t, 折合减排二氧化碳8300多万t。而至2011年我国北方供热采暖面积在90亿m2左右, 其中集中供热面积为46亿m2, 因此钢铁厂低品位余热回收可承担的城镇集中供热面积可达当前北方地区采暖面积的1/6, 规模极为可观, 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3 低品位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案例

3.1 济钢余热供热规划要求

按照济南市政府的有关规划和要求, 初步确定由济南热力有限公司与济钢合作开发济钢余热资源用于东部城区集中供热。当前供热需求383.5万㎡, 远期总供热需求2015.08万㎡, 规划总管网长度约33.3km, 设计供回水温度120/50℃。考虑到新建节能建筑和既有非节能建筑能耗差异较大, 综合采暖热指标取为50W/㎡。

3.2 济钢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方式及其比较

(1) 方案一:钢铁厂内直接换热+吸收式热泵联合回收, 热网采用常规温差方式。

将钢厂送出的热网供水温度设定为90℃, 可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炉冲渣水、焦化厂初冷器、中温烟气等的高温余热, 自备电厂循环水余热供热, 然后设置吸收式热泵串联加热到供水温度。该方式需耗费大量蒸汽并降低发电量、汽轮机循环水供热也将降低发电量, 但总体余热回收规模、供热量中余热所占比例、系统经济性均可达到较高水平。

(2) 方案二:钢铁厂内直接换热+吸收式热泵联合回收, 热网采用吸收式热泵降低回水温度拉大温差的运行模式。

市内热网热力站由吸收式换热机组代替板换, 一次网供水温度设定在100~120℃, 回水温度降低到30~35℃。热网回水送入到钢铁厂内进行直接余热回收并将热网水加热到60~65℃, 然后送入吸收式热泵加热到80~90℃, 再由蒸汽加热到所需温度后送入一次网供水管。

此模式可通过直接换热回收高炉冲渣水、焦化厂初冷器、冷却水站、浊环水余热, 回收部分自备电厂循环水余热等;还可由吸收式热泵进一步回收部分低品位余热。该方式总体余热回收量、供热量中余热所占比例、系统经济性均可达到更佳效果, 但是需对热网进行大幅改造, 具有投资大、效益好的特点。

3.3 投资效益分析

余热供热方案设计及其节能性、经济性分析汇总如表2所示。

方案一预计投资约4.4亿元。投资回收期9.6年。节约标煤约19.5万t, 减排CO2约51.1万t。

方案二预计投资约5.05亿元, 其中钢厂内4.4亿元, 热网部分1.65亿元。投资回收期2.8年。节约标煤约26.3万t, 减排CO2约68.9万t。

方案比选:设计供热面积达到2015.08㎡的条件下, 上述两种节能改造方案及其经济效果的比较汇总如表2所示。在达到同样的供热规模的条件下, 方案二比方案一的余热回收量高42%, 蒸汽耗量低41%, 初投资高15%, 利润高189%, 投资回收期则由9.6年降低到2.8年。因此, 方案二的经济性优于方案一。但是, 方案一主要改造任务集中于钢铁厂内进行, 热网方面只需在热力站内进行必要的降回水温度的改造即可;而方案二则需对热网进行大规模的超大温差供热技术改造, 因此需要城市集中供热规划部门及热力公司给予全面配合、协调。

4 小结与建议

钢铁厂低品位余热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济钢为例所做的低品位余热供热的技术论证表明, 余热资源在城镇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对于解决钢铁厂周边城镇集中供热切实可行。

城镇管理方式 第9篇

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般机理

目前,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今后一段时期, 城镇化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1. 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首先, 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实现市民化, 提高了收入水平并享受到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 从而可以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消费。2009年, 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 比上年增长15.5%;其中,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 增长15.5%, 占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9%。城镇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其次, 城镇化可引致投资需求。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等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 消费和投资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 可以加速由外需依赖向内需主导转变, 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

2. 城镇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 城镇化也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工业化,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 也能推动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 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统筹发展, 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城镇化可以实现经济由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变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在实现市民化的同时, 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文化熏陶, 素质不断提高;其他各类人才也不断向城市汇集, 引导市民整体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明显提升。另一方面, 加速城镇化建设, 可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经济, 并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展, 从而促进全社会提高效率,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城镇化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表现

我国城镇化特点是:起步晚, 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 发展速度快, 未来潜力大。过去几十年,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图1是1991-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情况, 可以看出, 从1991年的26.9%到2009年的46.6%, 19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19.7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超过1%。但是, 现阶段城镇化质量差、水平低,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 甚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不仅在空间上导致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 而且使耕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同时, 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就业、住房、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

1. 城乡、地域发展政策差别大, 公共服务缺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镇与农村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 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 增长8.5%,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城镇居民由于拥有或享用更多的城镇资源从而具有明显的城镇优势;反之, 农村居民不仅普遍收入低, 享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少得可怜。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土地、基础设施和高端功能过分集中于某些狭隘区域, 人为制造预期价格必涨的土地, 同时极力压制市场自发形成的“小产权房”, 致使我国面临十分严重的高房价问题。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公共服务的缺失、差别化的市民待遇等, 造成我国国内内需不足, 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 城镇化拉动内需增长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奢望。

2. 工业化发展质量不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并缺乏产业支撑

我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而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加速发展, 必然会改变城镇的产业结构, 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明显。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 我国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 但依然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我国部分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资源过于集中于城镇建设, 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撑, 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发展不配套。有些城市通过大肆侵占农村耕地, 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辖区面积, 既危害了第一产业的发展, 其他相关产业也并未相应发展, 城镇化质量不高, 基础不牢, 致使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出现。

3. 土地利用率低, 资源、环境压力大, 城市病严重

当前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到130多平方米,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城镇化过程中把大量的农村耕地划为城市建设用地, 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 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大批失地农民流入城市, 转化为城市流民, 危及城乡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2007年末中国耕地面积仅为18.27亿亩, 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亩,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此同时, 部分城市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 加剧了环境恶化程度, 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城市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导致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交通、贫困等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首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这种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方式, 使我国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 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面临困难。

三、后危机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1. 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十二五”时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扩大内需, 而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顺利实施的主要问题,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既要扩大城镇居民消费, 也要积极启动农村潜在的市场需求。

城镇化不是目的, 通过农村发展也能促进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奠定基础, 要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 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确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网络, 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彻底改变过去以大中城市和县城为主要关注对象, 轻视乡村规划且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的状况。城市要为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转为市民创造条件, 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把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 把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 使留在农村的人也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提高工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通常, 城镇化率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城镇化率也越高。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聚集效应, 可以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同时城镇化也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工业化, 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推进, 使城镇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整体质量不高, 而工业化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 因此, 要大力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 提高工业化发展质量。要因地制宜地培育本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 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 其发展必将大大增强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 只有相关产业发展了, 才能创造有效的就业人员, 新进城人员才能真正在城镇安家。要着力于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工业, 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 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做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3. 优化资源空间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集约发展

一定空间的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现在部分大城市已经超载,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内地部分地级市以及县城和中心镇, 人口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发展潜力很大。应该创造条件, 加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大中小、东中西部城市协调发展。

要千方百计为城市居住者提供宜居环境和就业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城镇化应当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 并从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外延发展模式加快转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发展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分工科学、功能配套的城市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样, 既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 又可以促进中小城市发展, 从而推动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发挥导向作用, 政府的具体职能包括制定总体规划、实行必要监控等, 应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城镇化发展, 实现政府与市场协调运行, 使城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上一篇:建设工程投标报价下一篇:I2C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