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感交流范文

2024-05-19

师生情感交流范文(精选12篇)

师生情感交流 第1篇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 给他所需要的

班额大, 是目前城市小学班主任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因学生多, 班主任不觉中便冷落了部分同学是常会发生的事。希望被人重视, 被人爱是所有人的共同心理。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特别看重自己在老师特别是在班主任心目中的位置。老师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他们都在仔细地体味。体味老师究竟喜欢不喜欢他。做了好事, 他耐心等待, 等待老师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违反了纪律, 他忐忑不安, 生怕在老师心目中威信扫地;一篇自认为不错的作文, 很希望老师在班上读一读;妈妈来校巴不得老师在妈妈面前夸他几句;学习进步了多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举了一节课的手, 却始终没被老师叫到。那种被人遗忘的失落, 好长时间都没法抹去。他们太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或摸摸他们的头, 拍拍他们的肩;或在作业本上印一朵小花, 批一串鲜红的字;哪怕是让他去擦黑板, 摆桌子。只要老师时刻能想起他、信任他、喜欢他, 他便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 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面向全体。尤其对那些“中间生”要多留心, 多观察, 有事多找他们商量, 有忙多找他们帮, 有话多找他们说。胆小怕事的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内向孤僻的, 多给他们爱抚关怀;缺乏自信的, 多给他们鼓励帮助;胆大活泼的, 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他们充分感到被信任, 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全貌之后, 才会给予老师信任和对老师生命全貌的接纳。

二、抓住每一个机会, 听他们想说的

心与心的沟通,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主要方面。学生的心事愿不愿意给老师说, 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现代学校中的学生, 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 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淡化权威意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争取做学生信赖的朋友, 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做到这一点, 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只有用尊重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将心里话跟老师直说而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才能真正敞开心灵, 把自己的困难、苦恼、高兴、过失甚至不愿告诉父母的内心秘密向你倾吐, 从而得到情绪的发泄和紧张的解除。教师只有通过耐心的倾听, 才能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洞悉学生内心的奥秘, 和学生在一起克服困难, 一起感受成功的欢乐。尤其是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 班主任更要巧妙地运用倾听的艺术准确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 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反思意识, 促使其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多找找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

一般情况下, 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 班主任总是习惯以批评为主, 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听学生在那儿各摆各的理。而且往往容易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而草草下结论, 以为肯定是平时爱调皮捣蛋的的那个学生的错多一些。不听学生辩解, 讲一堆道理, 再让学生互相道个歉, 以为就会没事。岂不知表面看来风平浪静, 其实危机四伏。老师的固执己见或独断专行使师生间矛盾激化, 学生不但不能心服口服, 反而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 极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争取每一点时间, 玩他们所玩的

但凡学生, 都喜欢和老师在一起:或玩耍、或唱歌、或讲故事。只要不是看着他们写作业, 他们一定喜欢。我曾在班上设邮政信箱, 广收学生的意见,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提到希望和老师一起游戏、玩耍。因为只有和老师一起玩的时候, 他们的精神情绪才是绝对放松的, 和老师的距离才是最近的。平常, 由于教学时间紧张, 班主只忙于抓教学成绩, 很少去关注学生的玩, 更没有想和学生一起玩。其实, 和学生一起玩是沟通师生情感最理想的方式。只有和学生一起玩的时候, 你才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你才会时刻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问题,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才会想起自己儿时的贪耍与顽皮, 从而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错误;也只有和学生一起玩的时候, 你才能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并重新体会当一个娃娃头儿的乐趣。一班孩子带了六年, 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在每个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那份母爱般的师爱。而在与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过程中, 学生却一下子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师生的心理距离一下子近在咫尺。他们拉着您的手, 拽着您的衣服, 笑着、叫着。欢声笑语中, 学生是那样的可爱, 老师是那样的亲切, 师生间的关系是那样的融洽和谐!上课铃声响了, 学生玩意未尽, 却一窝蜂似的急匆匆赶回教室。平常吵吵闹闹, 今天却安安静静。老师喜欢和他们玩了, 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怎么忍心惹老师生气呢?人说, 当老师永远年轻, 因为他们处在最纯的学生中, 如果我们经常和学生一起玩耍游戏, 那不就永远生活在童年中了吗?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中, 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关系融洽, 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 精神上得到鼓舞, 思想上有所震撼, 最终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第2篇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有的组织引导、鼓励都是为了与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作 者:梅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225200刊 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IMES年,卷(期):2009“”(11)分类号:G62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感交流 创设教育环境

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 第3篇

一、教师的语言、举止艺术有利于控制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用语言、动作可以控制课堂气氛,为保证师生情感交流创造条件。

教师鼓励性的话语能激起学生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如,一个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这时,老师应给予鼓励,可直接对学生说:“你真聪明,把老师也给难住了。”从心理上满足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互相讨论,适时地进行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举止的从容美在情感交流中也是起关键作用的。教师举止从容,学生感到踏实、安全;教师举止安详,学生感到充满自信心;教师举止轻柔,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举止大方,学生感到舒适自然。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举止,只有在符合课文内容的特定环境,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巩固师生情感交流的根基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能脱离课文所规定的特定内容,它必须依据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因为语言文字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领会课文本身蕴含的情意。

“听—说—读—写”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模式,通过反复训练得到巩固。同时,必须与阅读课文结合起来。学生读了课文后,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进一步对语言文字进行感受、品味。学生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应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议论,有什么感受说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的过程就是“雕琢”自己的思想體会,并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也就把课文的内容带入了自己的心灵深处,条理分明地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当然,语文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途径和方法是不拘一格的,而且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发展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在课堂上,经常地、有意识地留有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供最佳的发展区域。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第4篇

殊不知,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现实生活中大家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人才市场上学子们笔试成绩优秀, 只过不了面试关;不是什么大事, 只因为一言不和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些现象给我们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开口说话, 似乎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但会说与不会说大不一样。我国古代早就有“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也可以误国”之说, 可见口才的作用和价值是何等重要。能言善辩是一个人才思敏捷、聪明智慧的重要标志。“说”的训练,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婉转拒绝”这一口语交际活动, 正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次很好的训练。它不仅要求学生会拒绝他人, 而且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婉转含蓄地拒绝。在日常生活中, 拒绝是常见的事, 但能够做到婉转拒绝的, 却为数不多。据调查, 学生中由于拒绝不当, 心灵受到伤害或由此失去友谊的不在少数。由此可见, 上好口语交际活动课,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技巧和表达能力, 而且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使他们更好地与人交流, 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 教材作了精心的编选。“罗斯福婉转拒绝朋友探秘”的事例很具有典型性, 不仅给教师作了很好的教学指导, 也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婉转拒绝”。同时, 教材也给教者留下了很大的教学空间。因为仅靠一个例子和两道练习题, 就让学生学会婉转拒绝, 是比较困难的。在这里, 教者有自主发挥的天地。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 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讨论, 走上讲台多说多练, 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这势必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据, 精心策划、构思出更多让学生能够发挥潜能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激活他们的思维, 使他们尽情地说、大胆地说, 拒绝得婉转、有艺术。

上好这节课,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激发交流欲望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针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 可以滋生动力。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 让学生对交流充满兴趣, 使他们思想上暂时“忘却”自己所置身的课堂, 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 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这节课, 教师除运用课本中“罗斯福”的事例外, 还可以增设名人婉转拒绝的例子, 如“冯骥才婉言拒绝外国朋友的孩子在自己床上蹦跳”, “钱钟书婉言拒绝热心读者的登门拜访”等。也可以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婉言拒绝事例, 比如 “长辈提出的要求难以满足” “同学约请但不能应约” “顾客对商品不满意, 使用后提出退货要求”等。只要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自然就会带着情感, 怀着浓厚的兴趣, 走进交际情境, 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二、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提高教学实效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 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因此, 我们可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拒绝抄作业”“拒绝上网吧”“拒绝不合理的请假”“拒绝因担心影响学习而辞去班级职务”等几个即兴话题表演, 让学生来互动表演。这样不仅让拒绝的一方得到训练, 请求的一方也开口说话, 双方的对话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单调的话题变成了活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表演者在表演中激发了自己的思维, 其他学生也能通过观看表演达到学习的效果。叶圣陶说:“语言学习的出发点在‘知’, 而终结点在‘行’, 到能够‘行’的地步, 才算具有生活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表演, 无疑加速了由“知”到“行”的过程。

三、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 扩大交际“面”和“量”

全新的学习概念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 知识是存在于团队中的, 个人只有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中介和转换等张力形式才能发展自己的知识。据此,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应是组织小组来完成特定的对话活动, 而不是单个学生或是全体学生单方面的或统一的说话练习。

这节课力求在有限的45分钟内, 尽可能让学生得到大容量的训练。为扩大交际的“面”与“量”, 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合理搭配分组。设计的“拒绝抄作业”“拒绝上网吧”“拒绝不合理的请假”“拒绝因担心影响学习而辞去班级职务”四个情境, 可以让小组成员先围绕一个情境进行讨论、合作表演。活动前, 对各组的训练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接着让各组同学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完成对话任务, 然后让各组推选代表上台表演。这样, 各组在交流思想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能使全体同学都得到口语交际锻炼。

四、重视评价机制,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当然, 在肯定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 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意见。教师还应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懂得自己做得怎么样和怎样改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 让学生接纳对方, 欣赏对方,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本节课, 学生即兴表演之后再参与评价。在具体的情境中, 经过群体的讨论切磋、积极的参与表演以及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虽然参与表演的学生只有几个, 但学生参与评价, 从广度上讲, 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口语交际的学习与训练。整个过程中, 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积极地解决问题。从深度上讲, 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评价,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当学生在某个情境中做出很出色的回答, 评价者给予充分肯定, 无疑会给表演者很大的激励。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 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针对某个情境的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评价恰好使问题得到了即时纠正。因此, 无论是肯定优点还是指出不足,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从中受益。在活动中,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五、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

在教材中, 《婉转拒绝》是继《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场合, 用语文明得体》和《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人》之后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鉴于学生在此之前已有一定的口语实践经验, 本节课, 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能够把以前学到的口语交际能力融入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 努力培养学生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比如“罗斯福”这个例子, 在帮助学生分析情境时, 着重强调这几点:一是拒绝者注意到了场合和对象;二是拒绝者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三是拒绝者语言婉转含蓄。这样引导, 学生自然将前面掌握的知识和本节课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感觉到口语交际中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重要性, 自然, 也就会在生活实际中加以模仿、运用, 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会因此逐步增强。

本节课, 我们以学生自己进行口语实践为重点, 借助典型事例感悟交际的常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多向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其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然,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教学生学。”只要每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 那么, 我们无异于为学生架设了一座使他们更好地与人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 这将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也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师生交流谈心制度 第5篇

师生交流谈心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喜忧,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知心朋友,增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更好地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二、谈心原则

根据我校学生现状的特殊性,应注重如下几项原则:

1、准备性原则。谈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对学生要做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谈话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性,考虑好适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听、渴望听。

2、情感相融原则。教育就是追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融合的过程。教师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真挚地爱师,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会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合,谈话才能有好的效果。

3、反馈性原则。谈话之前,教师的心理、想法可能跟实际情况有偏差,因此,在谈话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爱好以及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语言,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的“摩擦力”减到最小。

三、谈心内容

谈心内容包括多方面,可以是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安全、思想、控流、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等方面的动态,就要及时和学生交流,并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

四、谈心要求

1、按照联系名单安排,每位教师每周必须和学1名学生进行专题谈心,时间不少于10分钟,并作好详细记录。

2、对“八类特殊学生”,要倍加关注,给予心理关怀,多谈心多引导,经常与其监护人联系,注意学生思想动态,给予人文关怀。

3、除了规定谈话外,应利用课余时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主动和学生谈心交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交流思想、密切感情,并及时记录谈话要点,及时进行反思。

4、每月进行一次与学生交流谈心反思,并形成小结,上交德工处,用于经验交流和存档。

五、定期检查,强化考核

德工处将定期组织检查谈话情况和相关纪录,了解与考核教师与学生谈心工作。基本做到周查、月统计、学期考核。结果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德工处

师生情感的沟通 第6篇

一、生动活泼,表扬的针对性要强

以往千篇一律的评语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僵硬麻木的作业修改情绪,而因材施教评语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成绩很好、作业卷面干净整洁且正确的学生作业,只需用“Good!”或 “brilliant” 等简单的词来赞扬,或者用鼓励的话来激励 “I wish you great success in the coming examinations.”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学生,就要抓住优点,用感叹句进行肯定,这样效果会很好。例如:对字迹工整认真但作业却有错,或是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教师就应使用这样的评语:

“What a beautiful handwriting! If only be more careful!” “Well done! But would you please improve your handwriting ?”这些感叹句和祈使句简单明了,很有鼓舞和感染力。

二、风趣动情,批语要有艺术性

对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注意艺术性和启发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英语中的委婉语和虚拟语气常可以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指导,如“ If only……!”

“ How I wish ……!”、 “ Work harder, and you will make more progress.”“The harder you work, the sooner you will improve. ”“Come on! I am sure you will catch up soon.”

此类批语往往结合当时学生所学句型、词汇来写,遇到个别生词难句子,我就用中文加注,以便学生理解。这样既达到了批评指导的目的,又进行了运用这些句型的示范,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句型的印象,而且平等的语气也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三、关注后进生,批语要注意连续性,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后进生尤其如此。正如“得到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的道理一样,经常得到教师批语的学生,能从批语中感受到教师真诚而独特的爱,从而产生一种情感的源动力。同时,教师认真批阅后进生作业,会加深对该生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而批语本身能针对其个人情况,给予热情的鼓励,提出善意的忠告。批语可看作“书面的谈话”,且具有面谈所没有的影响力。因此写作业批语时,对后进生应有所侧重,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注重每一次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英语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 第7篇

作为教师, 要使自己的教学获得成功, 必须解决好学生的情感问题,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态和体态语言要得体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了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和整体素质。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 还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完成。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包括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情绪、表情等。体态语言指的是伴随语言教学的姿势或动作、手势和目光等。其运用频率很高, 方式很多, 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 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

二、问候方式的多样化

一堂课的开始就像人们见面—样, 是通过相互问候来建立交际的情感。如果在英语课刚开始时, 师生间能适当地即兴“寒暄”几句, 对安定学生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情境都大大有好处。

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问候:Nice to meet youagain.How are you today?It's a fine day today.I'm sure we'll have a good time in class.Do you think so?

周末时可说:I hope you'll enjoy yourself onweekends.

周一上课时可说:Did you have fun on week-ends?What did you do?

上过其他课时可说:You had a PE lesson justnow, are you tired?You had a Chinese test, how isthat?

三、善于运用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教师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 如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或对学生的提问做出生硬的回答 (如No, you are wrong) , 教师就会显得缺乏亲和力, 学生在感情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 显现出一味的从众或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和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 英语交际能力是无法形成的, 更不要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体现出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 提问Can you skate时声调表情要像日常问话。学生回答时, 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 如:Well done.It doesn't matterThat's interesting.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 如:But I can't skate.I'd like to ask someone to teach me.Who can skate?And who is willing to teach me?教师提问的技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回答并乐于回答。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考虑, 教师应把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或自卑中解放出来,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 鼓励学生自我提高、自我表现, 以利于培养创造性。

四、灵活采用活动方式

英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活动方式是结对活动 (pair work) 或小组活动 (group work) , 一般都是同桌或相邻学生在自己位子上进行的。就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采用自由组合小组的方式。这样, 学生更容易进行交流, 兴致勃勃、心情放松、轻松和谐, 形成友好交流的气氛。教师巡回各组, 提供帮助,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五、巧妙利用隐性管理方式

隐性管理是指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对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所采用的一种隐含在教学之中, 有针对性、非公开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能够使教师在大多数学生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巧妙地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 组织好课堂教学, 并能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较好地结合起来。如发现有的学生走神, 做小动作时, 教师可抓住机会, 利用其“大名”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增强英语教学的真实性, 又可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

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第8篇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 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对学生来讲, 教师乃是知识的化身。因此教师拥有知识所赋予权力。另外, 在班级中, 每个学生所具有的兴趣、爱好不同, 对于教授与自己的兴趣相符的教师难免会偏爱三分, 这种亲和力将有助于提高教师权力的影响力。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 与教材交流, 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 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 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 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其次, 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 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 思想的结晶, 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 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教师作为领导者,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传授知识的任务要受到知识数量的限制, 教师必须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

对于教师来说, 工作任务是确定的。由于师生的角色地位以及知识、年龄、自我概念与生活经历等方面的特点, 使教师必定居于主导地位。并保证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权威。而教师权力的影响力也受到被领导者------学生群体势力的制约。所谓“‘学生势力’是用以表达处于教学社会系统中的学生所具有的保护自己、表现自己乃至扩张自己的力量状况。如果学生群体的内聚力强, 学生间团结一致, 每个学生从同伴那里得到的支持力量就强, 对教师的作用力就大;反之, 如果学生群体的内聚力小, 如同一盘散沙, 群体成员从群体内部得到的支持就弱, 对教师的作用力就小。

二.在阅读上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 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 然而知识的无限的,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 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 也是不够的, 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 开拓阅读视野。学生会学, 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把改进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

从整体入手反复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读得好, 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的关键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可以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 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 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 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 打通思路, 准确理解。读能启思, 深思必有后果。紧扣难点诱发议,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 还要善于求异,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驾驭知识。通过讨论,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 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一、培养阅读兴趣, 要给学生阅读自由, 比如阅读内容, 除不健康之外不管历史、科技、社会等都可以读。二、做好阅读指导, 如怎样选书, 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 记读书笔记习惯, 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到语文理论知识就行, 我们更要加强修养, 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 更重在熏陶, 感染。一位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专业权威, 而且在人格上也须具备某种程度的感召力量, 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信仰。并且由于师生之间年龄上的差距, 使师生之间至少存在长幼之分。从而使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心理优势, 这种优势对于教师权力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 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 学生与教师, 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 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 以使学生受到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 做学生作为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 才能引导其感受, 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古人说:“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 才有学习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中, 积极引导、启发想象, 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 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 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 制订出标准答案, 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新课改要求在语文课堂上, 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 对部分的感知质疑, 及对疑惑的解答, 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 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 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 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 教师要超越自我, 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 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另外, 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说自己的想法, 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 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 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 学生才敢想敢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师生情感交流 第9篇

一、 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缺乏情育课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在人文主义教育复兴运动中,国外就有相当一批学校先后开设情育课程。而在我国, 情感问题在教育领域中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界相继提出了情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成功教育等理念。但是,这些理论都是以学科课程形态为依托,普及性不高,并且只是作为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 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情感为主题的独立课程形态的缺乏,是造成师生交往情感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通过情育课程的开设, 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途径了解何谓情感,情感有哪些功能,能够正确地认识、管理和评价自己的情感, 形成自我意识。只有将情感教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并行,才能凸显出情感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地调动师生交往的积极性,满足师生的情感表达需要,将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继而更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激情。

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组织的限制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的优点在于提高教师利用率和教学效率。但是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批量生产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展开“点对点”的交往。同时,由于近年我国对一些薄弱学校的撤、改,以及适龄儿童人口的激增, 特别是家长对重点中学的“崇拜”,使班级的人数陡 然大增 ,县城普通 中学均在50人左右 ,重点中学80人以上的 班级不足为 奇。班容量过大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在空间和时间上很难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难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内心的情感变化, 并且按平均水平施教使得一些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被老师忽视,丧失了交往的机会和兴趣。

三、考试制度存在差异

功利性导向的学校实践逻辑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竞争使“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优的效率”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由于学校是依据社会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 社会的功利性必然导致学校的实践逻辑变成为社会培养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才, 而丧失了学校的价值性追求。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应遵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 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家园,但是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优质服务只能通过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反映出来。考试制度异化为判断学校服务和教学质量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价值也只能通过提升学生成绩表现出来, 师生交往中产生情感问题也将成为必然。

此外,由于“择校热”的升温,各中学名誉、经济利益之战也愈演愈烈, 家长出于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纷纷慕名而来, 生源的扩大带来的是更多的经济利益。那么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最简洁的方式莫过于升学率。因此,教师狠狠地抓知识点、正确答案也在情理之中。这三者的力量扭曲了考试原本选拔精英、检验教学的功能, 考试的本质属性被异化了。这些现实状况使广大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处境十分尴尬。

四、师生个体缺乏情感性素质

师生交流的最佳时机 第10篇

一、在学生情感上需要时和学生谈话

1. 在学生有进步时进行谈话。

选择这一时机进行谈话,正好迎合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倾向。学生希望教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抓住这一谈话契机,谈话时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有参与谈话的积极意愿,就能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建议。因此,教师要及时注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肯定他们的种种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帮助他们认识自身优点,重视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不断进步的勇气,扬起生活的风帆。这里的进步是多方面的,既指学习上的,也指思想品德上的,还包括在一些课余活动上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差生”,他们或许在学习上得不到教师的认可,但在其他方面存在着“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多角度地观察学生,多方面分析问题,多层次地评价学生。我班有个叫许华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上课易走神,尤其英语课还要捣乱,是个调皮王。有一次,我发现他和值勤打分的学生吵架,我没有发火,而是先了解情况,原来是我班做好了值日,但由于还有较多的学生在订正作业,椅子没有按要求放好,那位值日打分的学生就给我们班卫生打了零分,许华就和他吵了起来。后来我还了解到,是因为我上周说了,希望我们班也能拿一回“流动红旗”,才导致许华如此冲动。这让我看到了他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此我不仅单独和他谈话,还在全班说:“我们虽然还没有拿到‘流动红旗’,但那红旗已在我的心中,是许华对班级的爱,对班级的关心,把这面红旗挂在了老师心中。当然,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可以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目的,还可以避免冲突。”其实,对班级的爱是多方面的。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在全班开展“如何为班级增光添彩”的讨论活动。事后,我发现许华改变了许多,不仅仅能更多地关心班级,学习也认真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这又为下一次表扬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2.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谈话。

人在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别人的帮助,学生更是如此。有时他们似乎看上去很独立,很能解决自己的事情,可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会不知如何去面对而迷惘、痛苦、彷徨,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和他们交流,切实地指引他们,让他们及时走出困境。学生最常遇到的困难就在学习上。我班有个女生,放寒假回老家过年,期初考试考得特别糟糕,从年级的128位退到了312位,知道名次后,她整天闷闷不乐。通过谈话我分析的原因是:回老家一趟不容易,她在寒假没有复习,一直在玩是可以理解的,成绩退点也是正常的,这就印证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鼓励她,告诉她退是暂时的,退是为了进,并对她满怀信心,我发现她走出办公室时,也充满了信心。在接下来的一场考试中她进入了年级前一百名。生活和家庭也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挫折。这种挫折教师是不容易发现的,学生有时也会不愿意谈及,但这些挫折有时会折磨着学生,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甚至不愿和同学交流。他们渴望交流而又怕交流,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从侧面了解一些有关他们的生活、家庭的情况,并充分地准备好谈话的氛围、切入口以及话题的深入程度。我班有个学生,近来作业完成极不理想,上学迟到,上课走神。后从他的邻居那里了解到,他的父母在闹离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首先和他的父母联系,使之明白家庭的和睦和安宁对小孩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并及时找他谈话,使他明白,父母有自己的思想观念,有他们自己处事的方法原则,他为父母的不和睦而难过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良好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或许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一剂良药。再者,父母的不和睦往往是暂时的,可学习的时机是不容错过的,不要等父母和好时,自己却丢失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并没有去评论其家庭情况,而是告诉他,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办。一番话语使他明确了最佳的处理方法,而后他比以前更勤奋,他的父母也因为多种原因而和好。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与学生的生息休养息息相关。当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困难或其他意外事情时,教师应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帮助其解决困难,哪怕是帮助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学生都会感激不尽。抓住这一时机谈话,就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改正缺点,出色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谈话也就收到良好效果。

3. 在学生伤病时进行谈话。

学生伤病时最需要温暖、关怀,教师若能及时去探望,嘘寒问暖,不仅仅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师印象,还能成为学生的益友,从而使他们更深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增进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此时,教师把握时机谈话,以情激情,以情动人,委婉地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就能使学生在感激中暗下决心,主动争取进步。我班周嘉运同学,回家作业经常完成不理想,每次找他,他都承认自己由于小学没有做回家作业的习惯,自己一回家就怕做作业,宁愿一早来补或被老师放学后留下来做。不是不想做,而是回家实在没心思做。他也知道,由于自己不能认真完成回家作业而导致成绩退步,可回家看见书包就怕,更不用说做作业了。我深思这个问题,决定改变工作思维,采用鼓励的策略,对于他每一次课堂作业的亮点我都及时表扬,这样便让他感觉到了做作业的快乐,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此后,他回家作业情况稍有好转,可还是没有达到预想效果。有一次,正好是元旦放假,周嘉运因为身体不适,请了病假在家休息。他家长考虑到放假几天没有回家作业也不行,所以打电话来,请我把各科的回家作业记录好,和相关的作业本、练习册一起放在校传达室。当时我就感觉到这是一个教育他的好机会,我不仅清清楚楚地记录好了各科作业,把作业本、练习册整理好放过去,还在一张贺卡上写道:“祝周嘉运同学元旦快乐,身体早日恢复健康,你今天没有来,老师很牵挂你,老师希望一直看见你健康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里。你今天主动来要求布置回家作业,老师很高兴。如果身体还是不适的话,你可以不完成,不过老师相信,你一旦恢复定会认认真真完成。你说对吗?”这张贺卡随同作业一起送到了传达室,送到了周嘉运同学的手里。果然元旦过后,他的作业完成质量相当好,我借此又大大地表扬了他。以后周嘉运学生不仅回家作业能认真完成,上课也比以前好多了,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周嘉运学生的改变可能就在于那张贺卡,那张和作业一起送到他手里的贺卡。可以说,一张小小的贺卡改变了周嘉运学生对回家作业的抵制情绪,让他真正明白了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让他在回家作业中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这种融洽的情感氛围中进行交流,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学生有异常表现时进行谈话

自制力差、易冲动是青少年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行为容易“犯事”而走向极端。一般来说,学生的情绪、态度、行为在“犯事”前有一定的异常。教师在平时应对学生多加留心,敏锐地观察学生的一切,及时地发现他们的各种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之谈话,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因势利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各种危险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就能化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也能在整个事件中认识到处理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在规章制度下的一些巧妙的方法。这样便可以使学生一颗冲动、躁热的心变为冷静、理智。朱知是我班的小调皮,一直都很活泼,可近来变得沉默寡语,上课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了。发现他的异常后,我找他的好朋友了解情况,并及时找他谈话,才知道原来他前几天被高年级的同学欺侮了,为了报复,他让他的哥哥喊了几个人准备在周六打那位同学以泄心头之恨。我马上对其进行教育,和他沟通,使他放弃了报复念头。我再联系了那位高年级同学的班主任,一起处理好此事。这样不仅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还使朱知懂得了冲动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面对问题要冷静,更让他对我产生了更大的信赖。

师生情感交流 第11篇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对学生未来热切的瞩望,对学生身心健康真切的关怀。为此,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做起:精心备课,准备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准备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优质数学信息资源,让每位学生都各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树立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采用一对一的评改方式,加强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寻找更多的机会通过文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师生之间产生微妙的心灵接触”。由此,将教师对数学知识和学生那浓浓的爱源源不断地传入学生心中,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之情。

情动而神倾,情深而意坚。情商与智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一对翅膀。数学是理性知识,他更渴望有强烈情感的人来亲近他、呵护他,因此教师爱学生、爱文本的情商水平也影响着学生对老师、对数学知识的情商水平。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以情感人。例如,课始对学生亲切地环视,用包含温暖、关切、期待的目光对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致以鼓励性的提示,对于准备充分的学生投以赞赏的目光;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环节要有针对性,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视角,时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体验和数学学习心理历程,时刻动态调整教学行为、手段、方法、速度,用充满人文性的关怀使学生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殿堂。

二、以才服人,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才高服人,初中生的心理远比小学生成熟得多,认识事物也深刻得多,让小学生产生崇高心理容易做到,而初中生则不然,他们对老师的评价要求非常挑剔,产生敬佩之情需要有足够的客观理由。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时常被人们所称颂——讲课不看教材,信息全装在脑海,源源不断地娓娓道来,抑扬顿挫,清晰有序,准确无误,板书信手捏来,如行云流水,如音符跳跃,学生对老师就会肃然起敬,对知识倍感亲切,一种获取知识、追逐教师足迹的渴望油然而生。再者教师组织教学方法多样,设计练习精心细致,教学环节独具匠心,提供资源丰富优质,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

课堂上教师语言艺术是传达情感最主要的桥梁:总结归纳理性规律时,简练、清丽、顿挫、凝重以引起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渴望与拥有的欲望;评价学生饱含期待,充满信任,富有启发,巧妙引导,赞美成功时预示学无止境;警示失败时,但充满期待、信任与关怀, 爱成功的举止更爱暂时失败的失落,把更多的同情、理解與爱化为阳光送给艰难跋涉的数学攀岩者。这样的数学语言可以打造魅力课堂,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闪动着情感的色彩,使学生心中荡起学习数学的温馨体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厚情感。

三、加强交流,实施学科情感迁移

初中学科多,教师承担课节量比小学少,自然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少。接触少、交流少、指导少,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建立,进而淡化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情感,自然就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初中学科教师要通过师生情感交流投入赢得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知识的喜爱与渴望,以不至于使自己所教学科被跻于劣势。为此,教师非常有必要有计划地分批对学生进行义务交流指导,无偿地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者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资源,教授学习方法,传授成功经验和迎接挑战的技巧,也可以交流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让学生领略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形象。

师生有效交流方法探究 第12篇

数学日记的设计模式、框架是:

今天的课题:日期:

主要内容:

所用到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义、定理:

理解的最好的地方:

不明白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

所学内容举例:

对老师或本课的意见或建议:

刚开始我的想法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数学的习惯, 能坚持每天记一点数学知识, 交流一点学习的想法, 至少能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哪些懂了, 哪些不懂, 哪些还需要和老师说说, 长期日积月累, 积累最基本的概念、公式、法则, 等等.把记日记作为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交流工具.一方面对每天所学的知识能进行反省, 二次认识和巩固;另一方面, 我也可以对他们学习的情况了解得更多、更全面些, 便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行为, 对后面的教学提供依据, 更有目的的准备后面的教学.

后来用长了我改变了一些想法, 侧重点放在了总结学习行为, 巩固学习知识, 以及对教师授课的建议或意见上, 我主要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揣摩学生的思维方式, 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其实, 就是通过日记的形式, 学生对他们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 就好像和自己谈心一样, 娓娓道出自己的感受、情感、体验、困惑、喜好, 得以发展数学交流的能力, 理清自己在数学课上的得失, 同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 学生对数学知识总结已基本完成, 习惯已养成, 兴趣爱好也已培养, 我又进一步的做了改进, 重点放在对数学问题的反思上, 学生可以把自己理解不深或把握不准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 当然要求过程务必详尽, 我从中感受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 了解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仔细区分产生歧义或错误的原因, 找到共性的问题;再理解学生思路受阻的原因, 进行纠偏或改正;再者, 高年级同学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已经特别高, 急于有所成就, 急于和老师交流, 急于解决学习、情感中的困惑, 我正好利用这一点, 增强与学生交流的深度.在数学日记中, 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对老师的建议或意见.我从反映的大量的资料中, 有取舍的采用了部分建议, 既解决了数学问题, 也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问题, 另一方面我也解决了自己教学方面的一些不足, 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 能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建议, 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这些年, 我指导学生记数学日记, 有一些收获:

1.记数学日记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可以不用面对面而自由交谈, 畅所欲言, 既可以交流学习, 又可以交流情感

2.记数学日记有利于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心理困惑、思维发展情况、个性差异.从学生出发, 给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 体现“学生为主体”.

3.记数学日记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 记数学日记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反思, 对学习行为反思, 对学习态度反思, 对学习动机反思.学生总结、发现自我的优劣, 重新认识自我, 定位自我, 养成习惯, 具备对事、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4.记数学日记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 因为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师已经很清楚学生的态度、求知欲、责任心、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储备, 以及思维的发展过程.所以, 教师就可以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就可以整体把握学生, 号脉准, 有理有据, 恰如其分的对学生作出评价, 依此来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 最终实现学生的成长.

5.记数学日记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 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 因为数学日记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有学生对教师的建议、意见, 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导, 所以教师如果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 那么这个互动的过程也就为教师提供了真实的理论依据, 教师可以仔细揣摩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 甚至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 更高要求者还可以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从而在反思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1.记数学日记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积极思考问题的过程, 因此, 学生在记日记的过程中, 要结合所学内容和自身实际, 自主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 并根据情况不断变换提问, 以问题为核心调动参与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但这个过程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 自己为自己做主, 与学生本身的能力大小、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做事情的坚韧程度有绝对的关系, 教师不易调控, 又不易做到统一要求, 所以, 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韧性和毅力, 要不断的加以干预、调控和指导.

2.记数学日记又有别于纯粹的日记, 我们传统的日记是以心理活动为主, 实现自我对话, 无特殊的目的, 针对性不强.而数学日记需要极强的针对性———以数学问题为中心, 来实现自我对话、与教师对话, 有目的的解决数学问题.这一点是此活动的基础.

上一篇:绘画表达方式下一篇:建筑设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