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回收现状范文

2024-09-14

分类回收现状范文(精选9篇)

分类回收现状 第1篇

1 垃圾分类的意义

一是可以回收大量的有用资源。垃圾里面的玻璃、金属、塑料等都可以回收, 充作再制造的工业原料。

二是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如果能做到垃圾分类, 末端的垃圾处理压力就减小了, 从而降低了处理成本。

三是可以提高国民的环境素养。

2 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现状

2.1 国家制定了一些标准, 但却没有真正影响到我们

如我国把城市垃圾细分为四组, 分别为材料垃圾组、有机垃圾组、无机垃圾组、有毒有害垃圾组。这些知识很少有人知道, 即使是知道也很难按照以上标准来进行垃圾分类。因为, 首先我们没有法律法规来强行要求垃圾分类, 其次就算有一些有环保意识的人进行了垃圾分类但当垃圾回收车开过来把分好的垃圾又混在一起时, 他就会意识到他的分类毫无意义。

2.2 垃圾的回收利用基本靠拾荒大军

中国的整个废弃物回收系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体系。据统计, 在全国, 可能有130万人从事正式的城市废品收购工作, 这些正式工作者由当地政府或企业支付工资,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运输废弃物, 出售回收物质只是辅助性的收入来源;另外还有230万到250万人从事非正式行业工作 (城市拾荒者) , 他们主要通过出售从垃圾填埋场等处收集的物质而获得收入。单是北京据估计, 这一人群一年能从北京“捡得”大约30亿元的收入。可见全国的拾荒者为垃圾的回收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能从侧面说明我国的垃圾回收体系还很不完善。

2.3 垃圾回收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垃圾处理应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目标, 主要有卫生填埋、生化堆肥、垃圾焚烧、资源化利用四大技术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从全国总体情况调查分析, 中国有95%以上的城市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堆肥占很小比例;焚烧还处在发展阶段, 其处理量仅占总处理量的1%左右。可以看出我国处理垃圾基本靠填埋, 然而填埋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 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 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而且占用大量土地。焚烧是处理无用垃圾比较好的方法, 既能真正的处理了垃圾还可以发电为我们所用。而然我国的垃圾焚烧还在发展, 垃圾焚烧有一定技术难度, 如果焚烧不完全会产生剧毒致癌物二噁英, 我国在这方面技术还不成熟。

3 对于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对于政府来说

一是加强系统性建设。要做到分别投放、运输、加工、利用和处理, 包括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 都是这一系统中的环节, 所以建议加强系统性建设。对这些环节进行系统地考虑和规划, 不是市民的事情, 而是政府的事情, 包括运用法规、经济手段、收费, 包括监管处罚, 包括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二是政府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建立一种沟通机制, 老百姓说得对的, 政府要改进;老百姓说得不对的, 政府要向老百姓说明真相。老百姓有知情权、话语权, 政府应与老百姓沟通, 讲明情况。

3.2 对于企业来说

要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 既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更要不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在新技术的研发上, 因为只有技术创新才会有未来。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可以更高效和有力的利用和消化回收回来的垃圾使其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做企业赚钱是目的, 然而做垃圾的企业发展初期估计很难盈利, 这即需要政府的扶持, 也需要企业把眼光放长远, 坚持做好这项工作。

3.3 对于我们来说

垃圾问题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 所以想要彻底的解决垃圾问题就不能单靠政府或者企业, 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包括每一个人包括你和我。倡导低碳生活、垃圾分类, 首先应该提高认识,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减少垃圾的制造量。如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些一次性物品;少购买过度包装物品;买菜尽量不用塑料袋, 用篮子;饮食上吃多少做多少, 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学会循环利用可回收物品, 积极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 自觉地按分类投放垃圾等。总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 结语

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 可以少砍17棵大树, 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 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 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 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 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 可用堆肥发酵。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黄瑢, 周晓丽.城市垃圾治理措施新探[J], 2009, (8) :59~60

分类回收现状 第2篇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白色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温室效应”一点点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引起民众的注意,“低碳生活”、“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等也都开始出现并成为热词。一年夏天比一年夏天温度高,一年物价高过一年,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正在一点点的被消耗,总有一天,他会枯竭。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环境保护是从每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垃圾以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

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垃圾分类,然后分类处理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我们过去回收废物,或许只是受贫困经济制约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渐富裕的今天,我们回收废纸,则是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捡回来的不止是一张张的废纸,那是我们的子孙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这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重拾“变废为宝”工作多年,为什么直到现在也垃圾分类回收仍迟迟见不到好的效果呢?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变废为宝”的行动呢?

为此,我开始着手调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废品”处理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

二、调查方法:问卷法、实地调查法等

2011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我每天都会在我家附近不同居民人家的不远处观察,观察他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对塑料袋的使用及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的处理,还有路上的行人对手中垃圾的处理,并对我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如实记录。

同时是在网上发放电子问卷,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

三、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8月20日

四、调查内容:

(一)每个家庭每天生产垃圾量

(二)居民是否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三)社区垃圾处理情况满意度

(四)居民的“废品”回收利用情况

(五)居民的环保意识调查

(六)不同文化程度对于废物利用的认识

(七)民众对于废品回收行业的看法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我发现尽管有了“限塑令”,但是每个家庭对塑料袋的依赖性都很强,塑料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塑料袋所产生的“白色污染”的危害。并且对于垃圾,并没有进行分类处理,这个我们的环保工作带来的重重阻扰。

通过网上的回收到113份有效问卷中了解到女性相比男性会更加注意家庭垃圾的分类,或许,这也是由于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影响的吧!同时,我发现文化水平越高,垃圾分类越完整,在能够对垃圾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的人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到了85.25%。

多数家庭每天会产生2~3袋垃圾,而且大部分人对垃圾都不会进行分类处理,仅12.63%。

您在家对垃圾进行过分类吗?61, 13%173, 36%249, 51%A.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过科学的分类B.按照家庭习惯将厨房垃圾,浴室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C.完全没有进行过分类

同时,我发现居民对于周边垃圾处理现状的满意度并不高,仅6.2%的人对现状非常满意,然而,对于我们现在目前的环境状况,要使大家满意也是有难度的,比如说,居民素质、以及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以及居民自身的配合问题,这些都很难立刻得到改善。

您对周边垃圾处理的现状感到满意吗?12%6%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比较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18%33%31%

再者,有36.4%的人都不会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来投放垃圾,而且,大家也认为对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阻碍,注意是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设施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普及环保知识也相当重要。

另外,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分会定期将家里的或单位里废弃的纸类、塑料、饮料瓶等变卖,只有13.7%的人不卖直接扔掉,但是,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多余时间料理这些废弃物,48.2%的人只是偶尔变卖废弃物。

但是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得出图(1)(2)可知,其实居民的垃圾分类处理其实主要还是停留在常识方面,但是更深一步的处理的知识还是较少的。

你认为下面哪些垃圾处理可行?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82.40%72.30%62.30%47.40%A.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做肥料B.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重新回收C.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D.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图(1)

请问你知道哪几种垃圾处理方式?100.00%80.00%60.00%40.00%20.00%0.00%图(2)

A.填埋B.焚烧C.堆肥D.发电E.其他综合利用另外,其实要对废品回收利用,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回收也很重要,但是,在被调查对象中,57.6%的人认为,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虽有但是没有得到利用,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中资源浪费,更是一种对自己居住的环境不负责任表现,其实说到底还是居民的环保意识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

至于废品回收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到有些人踩着三轮车,挂块牌“收废品”,这些人多数都是来自外地,靠收废品为生。其实,你不要小看这些人,尽管看似又脏又累,也有靠这个发财致富的,最重要的是,他对于当地的环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料浪费,变废为宝。那当地居民是怎么看待这些人这些事的呢?有68.9%的人认为,他们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使居民的废品回收处于被动状态。令人可喜的是公众对于这个行业也没有很大的偏见,被调查对象中77.2%的人对此行业都有较为正确的认识。

对于外来人员进行回收废品,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17.20%24%38.70%28.20%25.90%37.70%68.90%

G.其他F.影响城市容貌E.安全问题D.服务态度差C.存在欺诈B.周期太长A.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您对废品回收利用这个行业的认识是?,D.对此不清楚9.30%C.该行业可有可无,没有很大,影响和作用3.50%A.专门捡垃圾收垃圾的,主要门面是废品回收站,影响市容卫生, 9.90%B.环保事业的一部分,帮助维持城市清洁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77.20%

在问卷中,大家对于提高废物分类循环再利用意识,都提出的自己的看法,80.1%的人认为需要在社区提供便利的回收设备,71.6%的人认为要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加强政府政策,以及有必要的奖惩措施效果可能会更好。

六、调查总结

垃圾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民参与、企业加盟及政府决策三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公众参与作为这个工程能否完成的一个关键,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需要在各个环节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教育。

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同时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更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行为个人行为,要保护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须从每个人做起。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运用传媒手段呼吁垃圾分类;

二、是把宣传与建立试点的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讲演、漫画、送宣传材料、提供咨询等形式.如组织大学生进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出版垃圾分类系列广告宣传画、举办垃圾分类展览等:三是联络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垃圾分类的清运还难以由政府完成,联络了一些回收企业来支持公民的垃圾分类的行动。不断探索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分类垃圾回收处理的新途径:四是提出政策建议。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

垃圾分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当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和文明教养的标志时,这种行为就容易被人接受了。事实上,环境意识,在现代社会正成为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不论你受过多高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学位,如没有环保行为,就如同文盲一样;不论你多么富有,都有责任回收,这种不起眼的琐事事实上是一种时尚,一种很荣耀、很时髦的事。

要加强宣传效果,应该加强民间教育的力量。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应理解为仅仅是政府环卫环保部门和新闻界的事,各类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及一些愿意为之投资捐助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发挥作用。由于是民间人士自己主动来做,也有特殊的感染、影响和示范作用。要加强宣传效果,必须有新闻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新闻界的优势是媒体的传播威力。要想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还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如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组织社区的垃圾分类培;组织市民参观有关“垃圾与环境展”、垃圾分拣站及垃圾填埋场,亲身感受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组织更多的“大学生绿色讲演团”到社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通过中小学教育,让孩子带动家庭;组织媒体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单位、社区进行跟踪报道,并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和个人给予宣传和鼓励;立垃圾分类热线电话,解签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咨询,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有和有关部门沟通,使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印制“垃圾分类手册”、宣传资料、招贴画、发到单位、学校、社区,方便群众切实实施垃圾分类。在社区、校园、机关等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制造宣传氛围。

以教育宣传和法律来建立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和行为,这是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基本前提,同时还必须解决两大具体问题。一是容器设置,二是清运回收。容器可由市政府统一要求,制订统一标准,要求各单位自行购置分类垃圾箱。清运回收,由专职技术和行政人员这些专职人员可能是政府环卫部门,也可能是政府和企业。

垃圾回收分类不同于其他环保问题,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那样受技术、资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中国的经济技术远比现在落后,却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回收系统。垃圾分类更的多的是取决于社会组织工作和社会文化的基础,而这正是中国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中国人,毕竟有着废品回收的传统和习惯,这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的一种生存毅力和生存智慧,无论新闻工作者,还是政府官员,首先者是中国文化氛围和土壤中的一员。而文化是一种历史,一种积淀,一种潜力,只要我们教育、法及政策到位,这种潜力就能被燃发出来。完全有理由发挥文化传统的优势,尽快建立垃圾分类体系,在环保的这一个具体的领域,走到全国的最前面,它是为了生存和可持续的发展。

附见:调查问卷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现状问卷调查

您好!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旨在反应出我国废品回收利用的现状,帮助大家树立起对废品的回收利用的良好观念,也希望了解回收行业的挑战。请您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下表(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填写),您提供的全部资料谨供学习使用,请您放心作答。最后,再次感谢您的配合,谢谢您的支持与帮助!

1、请问您的性别:()A.男

B.女

2、请问你的文化程度:()

A.未受过教育

B.小学学历

C初中学历

D.高中及以上学历

3、您的家庭生活中平均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量:()A.1袋以下

B.2~3袋

C.4~5袋

D.6袋以上

4、您在家庭对垃圾进行过分类吗:()

A.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过科学的分类 B.按照家庭习惯将厨房垃圾,浴室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C.完全没有进行过分类

5、您家附近有几处垃圾堆放点:()

A.一处

B.2~3处

C.4~5处

D没有

6、您对周边垃圾处理的现状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7、您的社区附近的分类回收垃圾桶使用情况如何:()

A.几乎没有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B.少数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C.大多数人按照分类方式使用

D.不太清楚使用情况

8、您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有哪些:(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

B.设施不够完善

C.宣传力度不够

D.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

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9、您会定期将家里的或单位里废弃的纸类、塑料、饮料瓶等变卖吗:()

A.会定期卖

B.偶尔会

C.不卖直接扔掉

10、你认为下面那些垃圾处理可行:(多选)()

A.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做肥料 B.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重新回收

C.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D.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

11、请问你知道多少种垃圾处理方式:(多选)()

A.填埋

B.焚烧

C.堆肥

D.发电

E.其他综合利用

12、本市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回收状况:()

A.有分类设施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利用

B.有分类设施但是没有得到利用

C.没有分类设施

13、对外来人员进行回收废品,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B.周期太长

C.存在欺诈 D.服务态度差

E.安全问题

F.影响城市容貌 G.其他--------

14、您对废品回收利用这个行业的认识是:()

A.专门捡垃圾收垃圾的,主要门面是废品回收站,影响市容卫生 B.环保事业的一部分,帮助维持城市清洁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C.该行业可有可无,没有很大影响和作用 D.对此不清楚

15、您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废物分类循环再利用意识:(多选)()

A.政府政策

B.在社区提供便利的回收设备 C.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D.采取奖惩措施

废纸再生造纸需分类回收 第3篇

由于回收的废纸成分复杂, 再生纸生产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俗称“再生造纸废渣”, 产生数量可观。据统计, 一个年产量在100万吨的再生纸生产厂所产生的“造纸废渣”达12万吨/年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再生纸生产产生的废渣达到1500万~1 600万吨/年。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 仍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废纸造纸废渣已成企业心病, 缺少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相关人士曾多次参加相关的环保检查, 亲眼目睹了再生造纸企业脏、乱、差的现象, 厂区内污水遍地, 恶臭逼人, 所产生的大量废渣、废水被非法排放或者转移, 甚至在一些水源地河道旁也发现大量被倾倒的再生造纸废渣。

据一位被抓现行的造纸厂老板说:“再生造纸所产生的废渣成分十分复杂, 若按传统方式处理, 焚烧热值不够, 一般的炉子烧不了, 很可能产生二恶英, 环保部门通不过;而能够达标的焚烧炉价格太高, 且性能不稳定, 用不起;卫生填埋或者堆肥要浪费大量的土地, 且利用价值低下。”为此, 他们曾投入不少资金, 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只好走回头路, 转卖掉或者雇人拉走。这些人往往把废渣中可以卖的东西拿走后就偷偷倾倒到路边河边。

因此, 上述现象已成为不少地方群众投诉和环保执法部门查处的主要问题之一。缺少经济可行的废渣处理办法已成为再生造纸企业的一大心病。

分类回收是方向, 相关技术创新可实现多种资源循环, 并实现无害化处理。近日从福建省漳州市举办的再生造纸废渣精细分选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论证会上获悉, 浙江长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福建师范大学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深圳旭景力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产学研合作, 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再生造纸废渣的分选、清洗及资源化利用的工艺体系。

目前, 在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已分别建立了3条试生产线, 经过产业化试运营,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方案, 并确定了设备配置。

据介绍, 这个项目可将造纸废渣细分出无机物、废金属、废旧高分子 (废塑料等) 、纸浆、可燃底渣等5类可利用物质;通过高值化利用系统, 建立制砖、木塑制品、再生纸和RDF (垃圾衍生燃料) 等生产模块 (废金属、废玻璃直售) , 研发建筑材料、木塑制品、再生纸和能源材料等系列技术产品。同时, 通过三废处理系统, 建立残余底渣能源化、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及废气处理模块, 实现造纸废渣全资源化项目的无害化运行目标。

据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日处理1 200吨再生造纸废渣 (仅福建省漳州市区域内产生的废渣已经超过这个数量) 为例, 经过精细分选及资源化利用生产线, 可实现年销售总额为1.836亿元。

垃圾分类回收倡议书 第4篇

垃圾分类收集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高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造美丽整洁、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际,市妇联号召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巾帼先行“活动,为文明和谐的新高平尽一份责、出一份力,现发出如下倡议:

广大妇女要自觉践行并引导家庭成员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将家庭垃圾分类放置,并按标识分类投放,做到主动分、习惯分、准确分,坚决杜绝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餐盒、筷子、洗漱用具、塑料袋等,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做绿色生态文明高平建设的.先行者。

要主动学习和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理念,提醒并监督家庭成员和身边的朋友、同事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充分发挥妇联干部、优秀妇女代表、最美家庭、巾帼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垃圾分类处置宣传,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树立“垃圾分类巾帼先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观念,做到垃圾分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推动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家家都建 “美丽庭院”,户户争当 “绿色家庭”,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中来,美化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第5篇

1.1 垃圾分类方案和设施设置不完善

现在, 常见的分类垃圾桶大多只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垃圾回收设施分类过于简单;再加上缺乏明确易懂的分类指示图标, 所以, 难以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因为缺少配套的家用分类设施, 所以, 小区分类垃圾桶名存实亡, 使垃圾分类工作陷入了困境。

1.2 市民欠缺垃圾分类知识

近年来, 我国设立了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比如上海、杭州等, 但是, 垃圾正确投放率低、难以维持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引发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匮乏, 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所以, 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序地开展和维持。

1.3 分类垃圾末端处理水平较低

虽然很多城市配置了分类垃圾桶, 即使市民能做到分类投放, 但是, 由于没有进一步分拣, 缺乏分类后的配套处理方案, 所以, 最后还是采取了混合填埋的方式。这样做, 一方面, 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另一方面, 有害的垃圾未能妥善处理, 进而危害了环境。

1.4 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

长期以来, 我国垃圾回收利用主要依靠拾荒者和应运而生的废品回收产业链, 但是, 由于缺乏规范、未成体系, 所以, 垃圾回收率很低, 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由政府环卫部门主导的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专项经费, 很多地方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运营。因此, 实现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是垃圾分类回收可持续运作的长久之计。

2 新型垃圾源头分类方案

2.1 垃圾源头分类方案具备的要素

一套好的垃圾源头分类方案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 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有效提取出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 (3) 易于被民众理解, 并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4) 有配套的末端处理技术。

2.2 新型源头分类方案设计

2.2.1 4大类分类方案

目前, 过于烦琐的分类在我国是难以实施的, 而过粗的分类又难以达到分类的目的。借鉴我国杭州的分类经验, 可将垃圾分为以下4大类, 即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2.2 可回收垃圾的细分类

2.2.2. 1 易于理解, 更直接、形象地引导民众

我国民众欠缺垃圾分类知识, 很多人面对垃圾桶上抽象的“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不知如何投放。如果进一步细分可回收垃圾, 那么, 市民只需根据材质将垃圾随手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即可, 简单易行, 又能更好地促进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被提取。

2.2.2. 2 有对应的回收产业链, 方便回收利用

没有配套的末端处理技术分类, 垃圾分类是徒劳的。我国回收行业主要回收的有9大再生资源品种, 其中有5种来源于生活垃圾。于是, 可将可回收垃圾精简成5类, 从而利用相对成熟的、现有的废品产业链。同时, 进一步细分垃圾种类可以降低后续分拣工作的成本, 利用废品变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配合一定的物资激励手段更好地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3 新型垃圾分类设施设计

3.1 家用垃圾桶的设计

与传统垃圾桶相比, 新型垃圾桶有以下优点: (1) 一桶多用, 节省空间。传统的垃圾桶只能套1个垃圾袋, 垃圾混合丢弃;而新型垃圾桶增大了垃圾桶的口径, 将其边缘设计为锯齿状, 使得同一个垃圾桶上可以套多个不同的垃圾袋, 以便分类盛放不同种类的垃圾。 (2) 适合不同尺寸的垃圾袋。在生活中, 常常会遇到垃圾桶口径比较大而购物得到的手提塑料袋过小套不进垃圾桶的情况, 而齿状的边缘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手提塑料袋比较小, 可以选择就近的2个“齿”将塑料袋提手挂上, 使大小不同的塑料袋都得以有效利用。 (3) 物美价廉。通过对普通垃圾桶设计的合理改造, 新型垃圾桶实用美观, 但是, 其生产成本却不比普通垃圾桶高, 因而售价也与普通垃圾桶相仿。

3.2 改良的小区分类垃圾桶

3.2.1“傻瓜式”的分类投放

针对民众垃圾分类知识欠缺, 而普通分类垃圾桶分类图标晦涩难懂, 常常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况, 合理进行垃圾分类, 将生动形象的Logo图画配以清晰易懂的文字说明印于垃圾桶上, 使分类变得简单易行。

3.2.2 减少垃圾运输成本

整个垃圾分类系统还包含垃圾的运输过程。如果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和不可利用的部分混合运输, 不仅运输量巨大, 还会增加回收利用的成本;如果分类收集垃圾, 那么, 不同种类的垃圾就可以单独运往不同的处理中心, 可以有效减少垃圾运输的工作量。

3.2.3 减少分拣工作成本

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可以减轻分拣工作量, 还能降低分拣成本。

3.3 环保分类垃圾袋

设计环保分类垃圾袋的优点是: (1) 垃圾分类简单易行。利用文字、颜色和Logo图案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袋, 简洁明了, 便于理解。 (2) 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成本。给每户居民发放分类垃圾桶, 不仅成本高, 还不适合商业运作。而发放分类垃圾袋成本低廉, 家庭中即使没有使用设计的分类垃圾桶也可以进行垃圾分类。 (3) 简化了垃圾的后续处理。使用不同的垃圾袋可以方便后续的分拣工作。此外, 在厨余垃圾袋设计方面, 可以采用可降解的纸袋, 以方便堆肥等后续处理。

4 展望

4.1 环保公司的桥梁作用

在设计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各个环节中, 力求使运营成本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进而适用于商业运作。在整个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 私营的环保公司 (或称收废公司) 在连接垃圾分类工作与再生资源产业链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4.2 实证分析与展望

不能永远将垃圾处理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 应当将政企分开 (在政府引导下将垃圾分类外包) , 将垃圾分类、输送, 垃圾资源化输出形成一种新型产业化链条, 这样才能长久地维持和发展。

目前这种设计正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能动性, 有望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形成以环保公司为主导,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建成垃圾分类与再生产业链相连接的新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进而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事业走上产业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摘要:为了改善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率低而组织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现状, 特引进了环保企业, 探索构建新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进而为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事业向着产业化、可持续化的道路发展创造可能。

关键词:垃圾分类,积分激励手段,分类垃圾桶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分类回收现状 第6篇

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体系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介绍了日本都市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为了构建循环型社会,应尽量抑制废弃物的产生,把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希望日本的经验和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技术及完善的废弃物处理体系能够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及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

1. 日本生活垃圾回收体系介绍

日本将生活垃圾称为“废弃物”,废弃物分成一般废弃物、产业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废弃物3大类,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废弃物。当前,日本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和资源垃圾。具体的分类体系如下。

(1)可燃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报纸、纸箱、纸盒、杂志、旧布料、包装容器等。垃圾丢弃方法:放入市指定的垃圾袋丢弃。

(2)不可燃垃圾包括金属、玻璃、破碎的家电制品、陶瓷器、塑料等。垃圾丢弃方法: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丢弃。

(3)粗大垃圾包括白色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等。垃圾丢弃方法:首先,测量垃圾的大小。最长的部分的长度为50 cm以上的物品被认定为大型垃圾,2 m以上以及70 kg以上的物品不收集,需要预约大型垃圾受理中心处理。其次,按照长度交完粗大垃圾处理费用之后丢弃。

(4)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垃圾丢弃方法:罐清空后冲洗,然后放入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袋丢弃。

具体的回收和处理体系如图1。

在实施过程中,倒放垃圾根据垃圾种类有所不同,按照垃圾倒放日历,务必在规定的日期,时间(当天早上8点以前)倒放在指定的垃圾点。可燃垃圾必须装在市政府制定的可燃垃圾袋内。为管理好垃圾分类和方便外国人,不少地区关于垃圾处理的规定还有外文版本。例如,茨城县筑波市2015年公布的《家庭垃圾的分类和倒放方法》,就有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汉语、韩语、泰语版等多个语言版本。

细致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已经成为日本全体国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日本街头的垃圾点多使用遮盖物,防止有风吹跑垃圾和可能散播的异味。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日历见图2。

2.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过程

垃圾的收集和转运由各区负责,各个区会根据各区产生垃圾的种类以及垃圾产量的季节性变化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对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及收集频次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部分收集运输范围较大的城市,通常会设立垃圾中转站,以便把垃圾从中小型车辆转载到大型运输车辆,因此提高了垃圾收运的效率。废弃物处理产业中垃圾收集运输的费用所占比例极高,因此通过提高垃圾收运的效率可以削减经费负担,并且可以维持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在收集运输过程中,采用中转站运输方法:即小型车所收集的垃圾,通过投料斗压缩进入集装箱。中转站可以把3台2吨的车辆的垃圾压缩进入一个集装箱内。压缩完垃圾的集装箱通过大型集装箱卡车运往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

日本都市垃圾运输系统见图3。

3. 日本都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新世纪以来,日本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了由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国民分别承担责任的废弃物处理体制,不断推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节以废塑料和废家电回收为例,简单介绍日本都市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过程和技术。

(1)废弃塑料瓶的回收及向资源再生企业提供回收物资

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第二塑料生产大国,废旧塑料的回收一直是困扰日本的严重社会问题,所以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在3R(Reduce,Reuse,Recycle)政策确立后,在政府、企业和市民三方通力合作下,逐渐开始分类回收废弃塑料瓶、废弃罐头等,并以此作为再生资源来生产新的产品。到2010年,日本全国共收集PET饮料瓶62.8万t,其中29.8万t在国内得到回收再利用,出口至中国等国家33万t。所回收的PET废瓶,在日本国内有17.2万t经过破碎和清洗,得到高品质的PET平片再生原料,其中49%用于生产塑料膜,34%生产化纤,11%用于化学法“瓶到瓶”的生产。

以塑料瓶的回收再利用为例,喝过的饮料瓶在丢弃之前就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喝光或倒光;简单水洗;去掉瓶盖;撕掉标签;踩扁,最后根据各地的垃圾收集规定在“资源垃圾”日拿到指定地点,或者丢到商场或方便店设置的塑料瓶回收箱。为了提高再生产品的质量,回收中心也会将回收来的废弃塑料瓶中的异物、瓶盖及商标纸去除后,进行压缩打包成瓶砖,再提供给资源再生企业。

废塑料瓶的回收和利用见图4。

根据资源循环利用法回收废弃塑料瓶,在回收和再生产的过程中,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污染,例如,在处理中产生的废水会经净化后再排放,防止污染水质。进行废弃塑料瓶的资源循环利用比较容易获得纯度高的产品,利用这个特点,用废塑料生产的再生产品主要有:纤维产品,如礼物、衬衫、地毯等;塑料瓶产品,如洗洁精用塑料瓶、化妆品容器等;膜制品,如纸盒、箱子、箱子的隔板等;其他如文具和集装箱等。

(2)日本的废旧家电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关于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和电视机四种产品的再利用,日本规定生产厂家、销售商店和消费者三方都应当承担各自不同的义务。具体的要求是:家用电器制造商和进口商对上述4种家电有回收和再商品化的义务,即必须按一定比例从废家电中回收有用的资源,再制成产品出售。销售商店的义务是,对以前本店售出的产品,或者更新购买时要求取回的同种产品负责取回,以及向生产厂运回。消费者在废弃规定的家用电器时,须履行下列手续和义务:(1)向购买原产品的销售商店,或再购买同种产品的销售商店联系,请帮助取走废弃产品;(2)消费者要支付收集、搬运费,同时要支付再利用费。

日本的废旧家电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对有害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的技术,并不断提升包括操作技术在内的所有技术。同时拥有大量的处理业绩,运行情况非常稳定。据日本环境省2011年日本废旧家电回收情况报告显示,日本《家电回收利用法》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这些年,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率连续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空调为回收率为89%(法定标准为70%),显像管电视为79%(法定标准为55%),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为83%(法定标准为50%),冰箱和冰柜为79%(法定标准为60%),洗干一体机为87%(法定标准为65%),全部超过了法定标准。家电回收率已经连续11年超过了法定回收率标准。另外,从空调、冰箱和冰柜、洗干一体机的制冷剂中分别回收并分解处理了大约1466吨、282吨、2吨的氟利昂类。从冰箱和冰柜的隔热材料中回收并分解处理了大约421吨的氟里昂类。

过去的废旧家电的主流处理工艺,只是单纯的通过机器破碎后进行筛选、磁选等。现在,为了进行高度的资源循环利用,为了提高回收物的纯度,一般工艺流程为先由工人分类分选材料后,再利用机器进行破碎,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仅金属材料得到了再生利用,塑料等其他材料等也得到了有效再生利用。冰箱及空调内含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因此在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时,重点考虑回收液体氟利昂以及保温层中的氟利昂。此外还充分考虑员工的安全以及处理设施周围的环保问题。

4. 回收体系建立的过程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走向循环经济之路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是依靠法律体系建设,政府的管理,还有全体公众的参与,自觉遵守分类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通过了《关于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的法律》,1986年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对焚烧生活垃圾的设施做出具体规定。到了90年代,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口号,为了实现“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的理想,集中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是日本资源循环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好的最重要保证。这些法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法,即《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次是综合性法律,有《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次是针对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专项法律法规,如《容器和包装物回收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再利用法》、《食品回收再利用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车辆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等。这些法律覆盖面广,操作性强,责任明确,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并相继付诸实施。

(2)全面系统的宣传教育

日本的全民垃圾分类意识来自于锲而不舍的国民教育。环保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法进入中小学课本成为必修课。日本小孩子从小被传授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也能把生活垃圾分类,对菜叶、玻璃瓶、易拉罐、报纸、其它生活垃圾等都分装在不同的袋子里。

日本小学生在接受垃圾分类教育见图5。

案例:川崎环境未来馆

除了资源循环技术研发,立法和长期环境教育是日本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分类回收现状 第7篇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扩张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攀升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海量增加。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恶疾。目前, 解决垃圾问题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类:技术革新和行为改变。使用高能效技术往往会带来垃圾数量的短暂下降, 然而经验表明, 这一优势很快就会被日益增长的垃圾总量所抵消。因此, 环境学者们认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在于居民的行为改变, 而垃圾分类回收则是居民行为改变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体现, 直接关系着垃圾减量化实施的效果。

居民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主体, 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干预的积极探索。研究表明, 在中国社会群体中, 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个体社会属性看, 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构成都会影响其行为。从个体心理层面看, 环保主义价值观、认知、情感、态度、信念、责任感、控制观和敏感度等均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意向。从个体行为能力看, 环境知识和行为约束决定了其进行环境行为的可行性。从宏观社会环境看, 经济调节制度、社会规范、宣传教育以及奖惩机制均会产生不同的环境行为导向。

本文将居民实际垃圾分类回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梳理现有关于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研究, 主要以社会心理学的行为决定模型和管理学中的行为干预模型为核心, 描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及其心理决定机制。本文将厘清看似随机的分类回收行为背后复杂的行为决定机制, 并完整呈现扰动原 (干预措施) →环境心理变量→分类回收行为之间的关系路径。

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行为, 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研究往往被纳入环境行为的研究框架。在现有文献中, 环境行为又被称为“生态行为”、“可持续环境行为”或者“负责任的环境行为”, 它是指益于环境, 或对环境损害最小的行为。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加剧, 环境行为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 其中以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从心理学角度看, 环境行为是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 并由这些因素决定。从管理学的角度看, 个体行为是各种因素作用与制约下的最优选择。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行为条件的变化可以直接改变行为结果, 也可能通过对心理因素的干预间接影响行为。下面, 将从这两个角度梳理心理学中环境行为决定的典型模型和管理学提出的环境行为干预的典型策略。

2 环境行为模型

针对个体行为的决定机制,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纷繁复杂的模型。从对这些模型的梳理中不难发现, 模型创立者所倾向的价值观决定了行为决定模型的最终形式。环境保护行为可能缘起于个体对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系统利益的关切, 这分别构成了环境保护中的利己主义 (egoistic) 、利他主义 (altruistic) 和生物利益价值观。前一种价值观衍生出一系列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代表的理性选择模型, 而持后两种价值观的学者往往更倾向于以规范激活模型为代表的行为规范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Reasoned/Planned Behavior) 。计划行为理论的最初形式为理性行为理论, 由Fishbein和Ajzen于1975年提出。这一理论具有高度的功利主义色彩, 它假设人们的环境行为选择是趋利避害的结果。通过对行为的正向和负向影响进行评估后, 个体首先形成针对某一环境行为的态度。同时, 个体也会假设性地考虑施行某一行为后将面临的社会赞许或压力, 即社会规范。在权衡个人的环境态度和其感知到的社会规范后, 个体便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意向, 它直接决定行为。在1980年和1991年, Ajzen和Fishbein又分别两次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了修正, 将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制约条件分别纳入了模型, 从而形成了最终的计划行为理论。感知行为控制强调个体对于自身施行某一行为能力的估计, 它通过调节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而外部环境条件直接决定实施行为的可能性, 与行为意向共同直接影响行为。

规范-激活模型 (Norm-Activation Model) 。规范激活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个人的道德自律是亲社会的环境行为的直接原因。Schwartz (1977) 将个体道德规范定义为, 对于实施亲社会的利他行为的强烈道德责任感。规范激活模型有别于计划行为理论, 是因为它强调非功利的个体道德规范在促成环境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模型假设个体会因为社会共享的环境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但是,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论之间又互相联系, 因为个体道德规范的形成最终仍归因于认知、情感、社会规范等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核心要素。对于环境行为而言, 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是形成亲环境的道德规范的前提条件, 而环境问题归因是形成这一个人规范的核心机制。当个体将行为与其环境危害关联起来, 触发情感反应, 产生愧疚心理, 这便形成了道义上的自律。而愧疚心理的形成又与社会规范紧密相关, 它往往是个体行为不符于社会规范的产物 (见图2) 。

价值-信念-规范模型 (Value-Belief-Norm Model) 。1999年, Stern、Dietz、Abel、Guagnano和Kalof等学者在规范激励模型基础上, 融入了价值观理论和新环境范式, 创立了价值-信念-规范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从价值观到行为的五要素因果链条。在这一链条中, 行为的决定因素由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要素, 即利他主义的个体价值观开始, 逐步向更具体的心理要素过度, 这包括由NEP度量的环境态度, 对环境问题不利后果的认知和自我责任归因, 以及针对亲环境行为的个体道德规范。价值-信念-规范模型假设, 这一因果链条上的每一个因子都可能直接地影响其随后的所有因子, 进而规制行为。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强调价值观在环境行为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西方社会为背景的研究大多探讨基础价值观及根植于西方社会的特定价值观, 如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犹太-基督宗教价值观, 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在环境行为的研究被引入中国后, 学者们开始思考中国以至亚洲特有的文化和价值体系, 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天人合一”价值观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与追求个人价值的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更重视社会期望和社会身份认同, 这使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亲社会和亲自然的行为。而中国文化背景的另一特点在于其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皆尊崇“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强调自然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独立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Chan, 2001) 。这些研究构成了对环境行为科学的有益补充。

态度-行为-条件模型 (Attitude-Behavior-Condition Model) 。1995年, Guagnano、Stern和Dietz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了较为实用的态度-行为-条件模型 (ABC模型) , 这一模型强调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在环境行为决定过程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传统心理学研究倾向于将人视为具有某种社会认知结构的原子式个体, 从而强调如教育和劝说等认知改变手段对于修正行为的作用。而管理学者则倾向于将人视为受外部力量控制的机器化个体, 从而强调税收和规制等外部干预手段对行为的引导。然而, 单一依靠任意一种理论的政策制定都会有失偏颇, 这是因为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 其关键决定因素也会随之变化, 从一个维度转向另一个维度。尽管以往的心理学模型也或多或少的指出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ABC模型则首次将这两类因素-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平等地置于一个研究框架中, 它认为行为是作为内部动力的态度和作为外部动力的环境条件两相平衡的结果, 如图4所示。ABC模型是从注重心理过程的态度-行为模型向注重外部条件制约的管理学模型的关键过渡 (见图4) 。

这些行为心理模型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环境行为的成因, 实际上也反映了其背后所秉承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同时, 在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 学者们发现不同行为模型对不同行为的解释力是不同的。一般而言, 规范-激活模型和价值-信念-规范模型等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低成本的环境行为, 如政治行动, 争取环境公民权, 接受特定环境政策。而计划行为理论则对于高成本的行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包括汽车使用, 废物处理, 购买节能灯泡, 使用非漂白纸张, 肉类消费。当然, 对于其他一些行为, 如出行模式选择和废物回收利用, 这两类模型都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解释。

3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干预策略

与心理学模型强调心理要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同, 管理学研究更关注具体、可控的行为干预策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为了应对垃圾处理、生态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 学者们针对相关的环境行为进行了大量社会干预实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如下几类针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典型外部干预策略:

(1) 价格干预。价格调节是经济学中最传统也最经典的行为干预手段。根据古典经济学的供需模型, 当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会自发降低消费量, 从而在更低的消费水平上实现市场新的均衡。所以, 很多学者相信, 价格机制可以有效的实现环境行为干预。

(2) 信息反馈。很多研究显示, 个体往往并不在意自己的环境行为, 而信息反馈可以补偿这一意识缺失, 使环境行为在个体意识中变得更为突出。最常见的反馈方式是提示人们其当期的环境行为状况, 并与过往进行对比。而更高级的反馈方式是同时提供关于他人的环境行为情况, 形成社会比照压力。比照信息的提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如提供完整的社区家庭环境行为列表清单, 提供居民自身环境行为评分的排名, 或仅提供社区环境行为评分均值等统计信息。无论是增强环境行为意识, 还是形成社会比照压力, 信息反馈机制都是通过影响个人的心理要素来间接影响行为的。

(3) 环保示范。示范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媒介 (如文字、语音和影像等) 向个体简明扼要地传达环保的相关技巧和知识, 从而改变个体的知识结构和行为能力, 进而促成环境行为。这一策略的基本假设是, 了解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和特定环保技巧能够分别增强个体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控制感, 帮助消除环保行为的障碍。这实际上是一种环境教育策略。

(4) 奖励惩罚。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 奖惩措施与价格手段有相似的干预结构。无论是奖励环保行为, 还是惩罚破坏环境的行为, 这都相当于增加了环境行为的机会成本。同时, 奖惩措施的实施一般都需要设定某一用能标准值 (目标值) , 当垃圾分类回收量低于这一目标时实施惩罚, 当回收量高于这一目标时实施奖励,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从这个意义上讲, 奖惩措施又具有了目标设定策略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自我设置的目标还是外部施加的目标都可以影响行为, 其有效性取决于目标设置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 设定相对困难的目标会带来行为的显著改变, 而易于完成的目标则不会。

与心理模型对不同环境行为的解释力差异相似, 不同的干预措施也会对不同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和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居民产生不同效果。而且, 干预手段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其作用的程度、频率、时长等因素。由于大多数干预措施都是暂时的, 所以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考虑干预措施的长期效应。另外, 大多数关于垃圾分类回收行为干预措施的研究都偏重于干预手段-节能行为之间的关联, 而忽略了干预手段的作用机制, 如外部干预是如何改变个体的心理因素从而改变行为的。这些都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4 结论

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来加强个人的环境行为, 这样的研究在西方由来已久。学者们不仅关注什么样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垃圾分类回收行为, 更关心这样的行为改变是通过什么心理渠道完成的。那么, 通过改变居民的行为模式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策略是否可行呢?管理学, 心理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学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学者们试图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促成垃圾分类回收, 这些措施包括:劝说 (activator) 、示范 (demonstration) 、承诺 (commitment) 、信息反馈 (feedback) 、奖励 (reward) 和惩罚 (penalty) 等。它们通过改变人们的环境预期, 强化人们的环保知识, 解决分类回收处理中的信息不对称, 进而改变人们的垃圾处理行为。虽然作用机理不近相同, 但实验结果表明, 大部分干预措施都实现了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改变。

在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议题的当代, 我们应当给予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足够的重视, 并寻找相应的渠道探索促成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有效方式和机制。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更可以通过长期行为的调节带来中国民众垃圾分类回收心理的改变, 从而完成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Ajzen, I, &Fishbein, M.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80.

[2]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 1991, 50, 179~211.

[3]Alcott, H.Social norm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1, 95 (9~10) :1082~1095.

[4]Attari, S.Z., De Kay, M.L., Davidson, C.I., &Bruine de Bruin, W.Public percept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aving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7 (37) :16054~16059.

[4]Schultz, P.W., Nolan, J.M., Cialdini, R.B., Goldstein, N.J.&Griskevicius, V.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ve, and reconstructive power of social norms.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18 (5) :429~434.

[5]Sexton, R.J., Brown Johnson, N., &Konakayama, A..Consumer response to continuous-display electricity-use monitors in a time-of use pricing experiment.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7, 14:55~62.

[6]马诗院, 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环境卫生工程, 2007.

[7]刘宇伟.消费者家庭节能行为的综合模型.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2:56~62.

[8]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生态经济, 2009:135~141.

分类回收现状 第8篇

其实, 垃圾只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回收处理, 生活垃圾也可以“改头换面”, 为人类造福。对待生活垃圾分类,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分类丢弃与分类收集, 把有用的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和利用, 变废为宝。其本质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最终为社会造福。这样既提高了垃圾资源利用水平, 又减少了所需要处置的垃圾数量, 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回收, 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例如, 对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回收和综合处理, 可以将其回收利用, 制成再生纸、再生钢等, 创造新的经济和环境价值;而对灯泡、荧光灯管、过期化妆品等含有对人体有害垃圾则需要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以免其二次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垃圾分类回收是对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巨大改革, 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随着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日益增长和环境的日益恶化, 如何行之有效地利用垃圾资源, 减少垃圾数量, 改善环境问题, 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虽然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方式很早就被提出来, 但在我国真正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城市并不多。目前真正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城市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 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基本还未落实。虽然上海对垃圾分类已经进行了初步尝试, 但是未能进一步落实, 垃圾分类回收最终成为一种摆设。我们通过对上海各个区县的不同小区 (包括新式住宅小区和老式住宅小区) 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 一些小区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只是简单的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并没有对生活垃圾种类进行细分, 也没有明确向居民表达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这种分类方法不利于垃圾最终处理时的分类处理, 也不利于城市垃圾中有效资源的充分利用。经过调研, 我们发现在静安区的某些高档小区虽然对垃圾细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但是小区居民却未能对垃圾按照这个要求进行分类丢弃垃圾, 这也变相的使得垃圾分类回收变成了一个形式主义。

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也搜集了许多关于其他国家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状况。这里以日本东京为例。近年来, 东京垃圾排放量持续下降,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东京市民和企业加大垃圾减量和回收工作的力度;二是政府针对企业强化了减量指导, 同时颁布相应法律法规。日本致力于建设循环性经济社会。其首先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向市民和社会推广循环经济理念。例如在东京经常举办的市民自由市场, 为民众提供了展示和贩卖家庭不用物品的场所。其次是增加物品的使用次数。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东京的超市门口会摆放一个回收箱, 家庭主妇们可以将装过食品的塑料托盘洗净后整整齐齐地放进回收箱内。再生利用也成为日本构建循环经济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即将废弃物作为原料来再生产利用。最后通过热回收 (焚烧垃圾) 和最终处理 (对焚烧灰以及极少部分垃圾, 进行卫生填埋) 对垃圾进行最后的处理。

通过对东京生活垃圾回收方法的研究不难发现, 上海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具有以下缺点:一是没有完善的法律制约, 对策视点具有局限性, 管理系统具有封闭性;二是垃圾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三是废品回收无序化;四是垃圾回收处理体制过于形式主义, 没有从根本上培养民众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为了改善这些缺点, 首先, 要加紧制定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地方性环保法则。其次要充分重视源头减量, 在资源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管理的各个环节上, 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还应该完善和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 整顿废品回收市场。最后应该全力推广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处理回收体系环保宣传与教育, 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 使得市民理解、支持并且自觉自愿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的体制建设中来。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对整个社会经济运作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并与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上海可持续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回收及合理利用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 更关系到资源的再生, 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 针对上海小区固体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问题, 结合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进行调查与研究, 并提出解决建议。

分类回收现状 第9篇

关键词: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废弃物利用

由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业在我国正处在发育成长的初期, 尽管从必要性上看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经逐步得到重视, 但一方面, 无论政策研究者还是学术理论界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体系的分类、构成、标准、布局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另一方面, 实践部门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的构建模式及相关策略亦处于探索状态。本文就是在承担“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与实施研究”课题以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规划调研编制以及过程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构成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条件、区域资源构成、人口分布、交通区位等条件的影响, 不同区域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相对超前一些, 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基本还处于简单粗放的垃圾处理阶段。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可由四个方面构成:

1、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在居民区建立以社区回收亭、流动回收车为基层收购点, 以个体回收站为分拣、转运中心, 向专业回收企业或直接利废企业集中的生活性再生资源 (主要包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金属、塑料、纸张、棉麻、毛、骨、玻璃、橡胶等废旧物资等) 回收网络体系。

2、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生产性再生资源主要通过专业的回收公司来收购、拆解和转卖, 也可进入集散市场进行交易, 或者直接流向利废企业。

3、集散交易市场网络体系。

分散在各个社区和居民区的再生资源经过回收后, 有必要进入相对集中的再生资源集散专业市场或综合市场, 有利于供求双方的信息沟通、交易达成、打包分捡、物流运输等。

4、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体系。

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流程, 对集中后的相关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提升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商业价值。

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分类及标准

目前,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只有一些简单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废品收购站, 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体系。经过调研分析, 我们发现,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包括综合利用园区 (基地) 、集散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六种回收网点类型或业态, 同时我们还就部分类型的设立标准进行了归类总结。

1、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 (基地) 。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通过园区内以及园区外的中间产品和废旧物资的相互交换从而实现物质的循环, 通过能量、资源和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使用和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构建园区工业生态链, 以此形成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特殊产业集群, 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 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冲突, 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

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当地景观和区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园区一般应该在100亩以上, 并根据企业规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个层次以及专业型和综合型两种类型。建设时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近郊地区选址, 设计时要符合节能、环保、市容和消防安全等标准。

2、集散交易市场。

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是指以各类再生资源, 以及加工、处理、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的机械设备等为主要交易对象, 以有形市场或无形市场的形式存在, 能提供再生资源现代物流、集散交易、信息资讯、流通加工等综合服务的专业市场。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和国家有关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规定, 实体市场规模不应低于10000平方米。

3、回收企业。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是指以“有限公司”注名的, 依法从事生产性再生资源和生活性再生资源的收购、拆解、分拣、销售等业务的公司制企业。回收企业既收购处理各类生活性再生资源, 更是对生产性再生资源 (以生产性废旧金属为主) 进行集中、拆解、分拣和交易的法定场所。

为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 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降低回收处理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回收企业的选址与建设一般应符合如下要求:回收处理场所的用地性质必须为工业用地, 选址要远离学校500米, 远离主干道500米, 远离居民区500米;占地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4、个体回收站。

再生资源个体回收站是指以“回收店”或“收购站”等注名的, 主要对社区回收亭和流动回收车收购的生活性再生资源进行集中、分拣、转运的个体户。个体回收站经营面积一般应不少于300平方米, 经营场地硬底化, 加盖顶棚, 外设围墙, 与居民区临近的集中回收站要设置绿色隔离带。

5、流动回收车。

流动回收车主要为不适宜建固定回收亭的, 居住较分散的社区或村提供废旧物资回收服务。原则上每2500人左右设置一辆流动回收车, 回收车容积为1.1立方米左右, 达到基本密封, 要求统一外观, 统一车型, 统一标识, 统一制作, 同时对回收车进行编号管理。

6、社区回收亭。

社区回收亭主要为居住集中度比较高的社区或村提供定点和上门回收服务。社区回收亭以居民户数为依据设置, 原则上按每1000—1500户设置一个回收亭, 每个回收亭10-15平方米, 服务半径为500—800米。社区回收亭由正规公司建设, 所有回收亭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人员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同时要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地点。

三、推动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体系建设的几点对策

1、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整体而言, 我国除特殊危险品外的各类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及其转化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目前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 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整个行业呈现出无序、混乱的局面, 更没有将它当作一门产业去培育和发展, 结果不仅抑制了行业自身的发展提升, 而且有碍于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例如,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 广东南海大沥作为全国知名的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地区, 无牌无照网点约有1417家, 而合法网点仅有521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一方面对方便城乡生活、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等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因此,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领导, 要把建立我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

2、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般而言,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以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指导方针, 在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便民利产、规范建设的原则, 进一步强化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和加工处理能力, 以满足城市服务功能、净化人居环境, 提升区域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水平。

在发展目标方面, 主要是通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经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城市90%以上的社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 (点) , 90%以上从业人员纳入规范管理, 8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的市场交易和集中处理, 80%以上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形成以城市社区绿色回收站 (点) 为基础, 分拣处理中心为核心, 加工利用为目的, 点面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3、规划先行和有序推进。

上一篇:治疗方式下一篇:办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