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2024-08-02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精选5篇)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第1篇

在现代语言学领域中, 语境的地位和价值日益重要。语言学内部的很多分支 (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等) 都把语境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叙述, 而在翻译这一学术领域, 语境研究也很早就成为了译者和翻译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然而大多数研究只是就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个具体问题加以分析, 并没有从整体上将语境提高到翻译中的核心概念来认识。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耶夫·维索尔伦在其书《语用学新解》中从顺应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 为翻译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就拟从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出发, 探讨动态地顺应语境在翻译策略中的重要性。

2. 语境顺应论简介

语境的涵义原本较窄, 仅指人们正在看的特定句子之前或之后的词或句子, 自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 经英国伦敦学派语言学家弗斯的扩展, 语境从上下句的关系扩展到大的语段, 以及话语使用的主客观环境。维索尔伦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语境顺应论及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给语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

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综观说和顺应论, 对语言使用的描述和解释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语境顺应 (指语言选择中要考虑的各种语境因素) 、结构客体顺应 (指顺应涉及各语言层次及语言结构原则) 、动态顺应 (指语言选择和协商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顺应过程) 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 (指交际者对语言选择的意识程度) , 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其中语境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1]

语境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顺应。语言语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篇内衔接、篇际制约、线性序列。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因素。

3. 语境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境顺应, 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本文按照维索尔伦的观点将语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认识到各类语境有各类语境的顺应规律, 因而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探讨, 力图对翻译工作中语境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3.1 语言语境的顺应

语言语境也称语言信息通道, 即信道, 它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所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语言语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篇内衔接, 即利用连词、前指、自指、逻辑关系、省略、数目、对比、重复、代替和结构相似等方式实现语篇语意相关。二是篇际制约, 即语篇要受其谈论的主题、使用的文体类型等语用风格或情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三是线性序列, 这种语言语境顺应是指选择语言时要注意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和语义关系, 按次序对话语做出先后安排。[2]顺应语言语境要求译者不要望文生义, 而是要先通读全文, 顺应全文的小语境再作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

The future of those ambitious conspirators will certainly be hopeless.

译文:那些野心勃勃的阴谋者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同样一个单词“ambitious”可译为“有抱负的、有雄心的”或“充满野心的”;而“future”意为“前程”, “下场”, 具体词义要切合上下文来判断, 以正确表达出感情色彩。

简言之, 译者在选择表达方式时应注意选择符合目的语语言类型的表达方式, 以顺应目的语的表达要求和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因此, 无论是篇章结构、句式语气, 还是字词的感情色彩, 其选择必须考虑到语言语境的变化及特征, 都要以顺应上下文为基础而得以确定。

3.2 交际语境的顺应

有时候如何选择词义仅依靠对上下文的理解似乎难以判断。根据顺应论, 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其中, 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中心地位。

3.2.1 对语言使用者的顺应翻译

语言使用者是指参与谈话的双方及与谈话内容有关的其他人, 而我们通常指的是交际双方。例如, 不同的称谓语除了表示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呼外, 还体现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如亲呢、威胁、警告、戏谑、讽刺等言外之意, 话中之情。[3]例:Look at what my daughter did! (看看我女儿做得多好!)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表现相当满意时, 父亲可能会对妻子说的话。但是当父亲对女儿的表现不满意时, 他会对妻子说:Look at wha your daughter did! (看看你女儿做了什么!) 这里称谓语除了表明确的指称外, 还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译者必须根据交际语境, 细心体味其语境涵义, 以准确表达出原文的内容。

3.2.2 心理世界的顺应翻译

交际过程中的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顺应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我们看下面的一例:

“Oh!”said Lydia stoutly, “I am not afraid;for though I am the youngest, I am the tallest.” (Pride and Prejudice)

译文一:“哦!”丽迪雅满不在乎地说:“对这一点我毫不担忧。我的年龄虽然倒数第一, 但我的个头却是最高的。”

译文二:“哦!”丽迪雅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担心呢。我尽管年纪最小, 个子却最高。”

译文一把“I am not afraid”译成“对这一点我毫不担忧”, 这样文绉绉的话不像是出自轻狂放纵的丽迪雅之口。译文二则顺应于原文的人物特征, 恰当地体现了丽迪雅的性格。

由此可见, 译文的成功与否, 不在于词语是否华丽, 而在于是否把恰当的词语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在翻译过程中要顺应当时的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 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贴切, 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特色。[4]

3.2.3 社交世界的顺应翻译

社交世界指的是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定的原则和准则, 也就是说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语言社区的交际规范。

汉语言文化中对于不熟悉的交际对象, 都会用“您”来尊称, 而英语文化中却只有“you”来表示。[5]广告中用代词“您”代替英文中的“you”, 就是顺应社会规约的好例子:You’ll Love Every Place of Victoria. (您会热恋维多利亚的一草一木) ;A Continent of Wonder Awaits You. (神奇的大陆迎候您) 。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顺应的社交世界不仅指原文描写的社交世界, 而且包括译文预期读者的社交世界, 这样的社交世界顺应才是完整的。

3.2.4 物理世界的顺应翻译

物理世界主要是指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就时间而言, 它包括事件的时间、说话的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的指称包括绝对的空间关系、说话人的空间、指称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体态语 (如身体姿势、手势等) , 以及交际双方的生理特点和外表形象等, 以上因素都会影响交际形式的选择和语言的选择。[6]例如:

莫向东风怨别离。

译文一:Blame not the east wind for this separation.

译文二:And on the wind I drift off broken-heartedly.

在英汉文化语境中对“东风、西风”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翻译。在中国, “东风”象征新生命、力量, 西风则是秋天和冬天吹的冷风。而在西方, “东风”却刺骨凛冽。所以译文二仅将“东风”译为“the wind”, 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西方读者读到译本时产生困惑。

在翻译中, 译者应意识到同一词语在不同的物理世界中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从而要主动顺应不同的物理世界, 选择合适的词语, 取得原文与译文的间接等值。[7]

4. 结语

本文引用了维索尔伦的最新语境顺应理论来重谈翻译问题, 提醒译者应以新的观点来处理语境问题, 使翻译中的语言选择更加贴切, 考虑全面。翻译中的语境顺应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 既要顺应语言语境, 又要顺应交际语境。因此译者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 同时考虑不同的语用策略, 然后运用合适的翻译技巧, 再现原作者的真正意图, 以及原文的文体、风格等特点, 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由此可见, 语境顺应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新解[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000:108-109.

[2]冯广艺.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04-115.

[3]陈喜华.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湖南大学学报, 2001, 15 (4) :159-160.

[4]贺华丽.顺应论与翻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3) :106-107.

[5]戈玲玲.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3 (1) :44-45.

[6]杨蒙.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J].外语教学, 2006, 27 (3) :87-89.

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第2篇

双关语是指有意识地将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有趣!作为一种修辞格,双关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对话,故事,小说,广告,和谜语中,目的是为了赢得幽默,诙谐或讽刺的效果。使用双关语的确能达到很好的交际效果,然而,如果要将双关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却非易事。诚如英国著名翻译家Newmark(1982)所说:“双关语的翻译问题重要性有限而趣味无穷!”[1]的确,在双关语翻译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既然双关语是用来使语言含蓄幽默,风趣婉转,那么译者有理由而且也必须再现原文的这种“原作意图”。译者只有将原作的“欲言”充分传达了出来,达到原作者或原作的交际目的,翻译才能算作是成功的。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并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过双关语的翻译,而笔者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再现双关语所表达出的这种隐藏的含义,否则去谈论什么翻译理论或原则都是毫无意义的。作为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解释力是极其强大的,国内外也已曾有专家学者分别从关联理论或是顺应理论的视角对双关语的翻译进行过研究,成效显著。而笔者认为可将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借助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来探讨双关语的翻译过程,并通过语境来探寻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

二、关联-顺应翻译范式的理论基础

1.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在Grice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机制,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process)。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比如话语),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2]这里的语用推理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推理,仅借助前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里的推理依据的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这种语用推理要考虑语境。[2]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cognitive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2]因而在推理过程中,认知语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认知语境又叫认知环境(cognitiveenvironment),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人们交际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2]

2.顺应理论

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在其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弥补了先前语境研究的不足,该理论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并会顺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言语交际中,人类总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该理论以动态的交际为基础,认为口语交际中做出的选择和意义的特征在很大范围内与语言和交际语境紧密相关。Verschueren强调,人们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正是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使我们能从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correlatesofadaptability)、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objectsofadaptability)、动态顺应(dynamicsofadaptability)和顺应过程的突显程度(salienceoftheadaptationprocesses)四个方面去完成语用描写和语用解释。[3]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也就是研究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的选择过程则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的某种顺应。

3.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

关联论在话语理解方面的解释力是强大的,而在语言选择方面,顺应论的包容性极强,因此将两种理论进行结合能更好地解释语言的理解及选择问题,换句话说能更好地解释翻译的过程,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由此而生。此前已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并未专从语境入手去研究语用对等的`问题。

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认为,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一个关联顺应的过程,即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是交际双方寻求关联、顺应的过程。[4]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为取得成功的交际,交际者往往以顺应来寻求关联,又通过关联来达成更好的顺应。[5]在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中,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正确认知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之后,以译文读者的认知模式和他们进行交际。译者调动其所有的认知图式并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原文的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以及在译文中以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6]在这个过程中,语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里的语境在Sperber和Wilson创立的关联理论当中被定义为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在这个交际过程中,听者竭尽全力去选择一个他认为对话语解释最合适的语境。由于语境的选择不会停止,因而语境会不断扩大。所以语境是个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是人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对等,其前提正是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而要将原语中的情景在目标语当中再现,便要根据由认知语境推理所得到的关联去顺应目标语受众的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达到语用的等效。

三、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与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

双关语(pun),是同形异义词(homonym)或同音异义词(homophone)的巧妙使用。双关语翻译的独特性决定了译语除了要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还应使得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传统翻译理论中强调译文与原文完全“忠实”、“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适应双关语翻译的客观要求。为了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双关语的特色与功能,再现原双关语的两层含义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能更好地指导双关语的翻译。根据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和译出。首先,译者作为中介,要通过认知语境的建构在原文本中找到与原作者交际意图相符的最佳关联,接着,在译语的各个层面上做出顺应,以便将原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译语读者。具体来说,在理解阶段,译者需扩大共同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语境假设,找到与原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在译出阶段,要顺应语境和语言相关方面,以使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语用对等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双关语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原双关语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明示推理,并在最佳关联的引导下为确保目标语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根据关联理论,人类的认知往往是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而且倾向于在同这些话语有最大限度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建构与这些话语具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在双关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寻求最大关联,会在推测双关语第一层含义的过程中因为关联性不够进而再一次扩大和选择其认知语境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及百科知识信息而对双关语进行第二次释义,也就是说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并在得到双关语的隐含含义之后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使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得以体现。在正确认知原双关语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后,译者将根据在原双关语的认知语境中所寻找到的最佳关联,在目标语认知语境中通过顺应目标语读者交际语境中的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并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来进行语言选择,以使目标语读者的到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从而使原双关语在目标语中实现翻译上的语用等效。

四、结语

通过对双关语翻译过程的解读,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在理解原双关语阶段,译者站在原语读者的角度根据自身对认知语境的不断调整推测出双关语的两层含义;而在译出阶段,译者顺应目标语读者的交际语境,把双关语所传达的两层含义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笔者认为译者只有通过对原语语境的正确理解和对目标语读者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才能实现双关语翻译的语用对等,使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得以在目标语中再现。由此可以看出关联-顺应的翻译范式能有效解读双关语的翻译过程,并能指导双关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2001.

2 Dan Sperber,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25-27.

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1999.

4 杨平. 关联 顺应模式[ J ] . 外国语, 2001, ( 6) : 22- 24.

5 刘晶, 唐德根. 关联 顺应模式与跨文化交际会话含义的推断

语境顺应与翻译 第3篇

1) 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从广义上讲, 语境由两部分构成—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从狭义上讲, 语境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 根据上下文、时间、空间、情境、听话对象、话语前提等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2) 语境顺应。语境顺应是顺应论三个特性中的一个, 也是语言顺应中最重要的环节。顺应论认为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 语言的顺应要依赖语境。语境顺应语言或语言顺应语境。语境顺应指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互顺应, 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不同的语境。

二、语境顺应与翻译

语言使用者是影响交际语境的四个因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交际中起主导作用, 是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基础。就翻译而言, 交际语境包含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人物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翻译过程中的三大主体, 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内容和范围是不等同的, 这种差异会造成翻译和理解的障碍, 若想消除这种障碍, 就要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做出动态顺应分析。

(一) 交际语境与翻译

1) 物理世界顺应与翻译。时间与空间的指称是物理世界顺应理论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时间而言, 它指交际双方所谈论事件发生时间、说话的时间和指称的时间。空间指称包括绝对的空间关系、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交际双方的生理特点与外表形象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原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物理差异, 选择合适的译文。

2) 社交世界顺应与翻译。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规范所要求的原则和准则。在所有的社交世界的因素中,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国家, 文化也不同。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 以便真实准确的翻译原文, 译者不仅要顺应原文描写的社交世界, 而且要顺应预期的读者所处的社交世界。如果译者只按照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来翻译, 不考虑读者群体的文化特征, 译者的翻译之后的文章会令读者很混乱。

3) 心理世界顺应与翻译。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特征、交际当时的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每一句话时都要把交际双方当时的情绪看成交际的一部分, 来顺应当时双方的心理世界, 使译文得体自然, 更容易让双方接受彼此, 使交际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例如:“You are really a good friend”when I heard this news I said to my friend Lily.

如果直接把这句话简单的译为“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我对我的朋友Lily说你可真是一个好朋友啊”就曲解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在翻译此句话时, 译者要考虑说话人的心理世界, 此时“我”因为逃课被老师点名, 而Lily却什么都没有做,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应该是特别生气的。所以考虑到原文作者的心理世界, 这句话应该翻译为“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我对我的好朋友Lily说, 你可真不够意思。”因此, 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到原文作者的心理世界, 避免因为单纯的字面意思而误会了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4) 语言使用者顺应与翻译。语言使用者即说话人与听话人。就说话人而言, 他的讲话内容很大的选择范围, 他提供的信息来源广泛, 所以说话人可选择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而从听话人方面看, 他可以是真正的说话对象, 也可以是第三者、旁听者, 甚至是偷听者。不同类型的听话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说话人的言语选择。例如:说话者想和自己尊敬的人讲话, 他可能会选择敬语, 如果说话人面对与自己比较熟悉的同龄人, 他所要采纳的语言是比较随便一些的讲话方式。如果说话人是想给听话人发出警告, 他就要选择语气比较严厉的话语来表述, 这样就会对听话人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如果说话人是对偷听人讲话, 他所说的话会前言不搭后语, 译者应注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语言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语言。

(二) 语言语境与翻译

语言语境主要包括一些对语篇理解起重要作用的语言手段, 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关系和线性关系。总的来说, 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 也就是说, 语境并不是交际发生之前就给定的, 而是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可以左右语言的选择, 改变话语的意义;同时, 语言的选择也可以反作用于语境, 使语境不断发展和更新。

三、结语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译者不仅要了解什么是顺应理论而且还得明白顺应语境中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语言的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从物理世界角度, 译者要清楚地了解交际双方交谈式所处的时间空间特征;从社交世界角度, 译者要考虑交际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从心理世界角度, 译者应考虑交际双方的个性特征, 交际时的情绪, 愿望;从语言使用者角度, 译者要考虑说话人的意图和听话人的身份。所以译者在翻译时既要考虑语言语境的准确性, 又要受到交际语境的制约与限制。译者应灵活运用动态的顺应论去洞悉话语的语用含义, 以便译出自然准确的译文, 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实现语境顺应以及顺应论的价值。

摘要:语境顺应是顺应理论的一个具体体现, 指讲话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在选择语言时必须顺应适时语境。这一理论为形成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动态的翻译观奠定基础。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 阐述了语境顺应中各要素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讨论了语境顺应性对翻译的启示。翻译者要想使自己的翻译作品受到读者欢迎, 必须要了解语境顺应的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 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

关键词:语境,顺应,翻译

参考文献

[1]Verschu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6-7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 1999 (2) .

从交际语境的顺应观谈翻译 第4篇

关键词:语用学,顺应论,交际语境,翻译策略

语境, 即语言使用的环境, 在现代语言学中, 其价值和地位日益重要。语言学内部的很多分支都把语境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叙述。然而, 这些研究都是将语境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因素来分析。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 (2000) 一书中, 将语境重新分类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论以及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2000:87) , 为翻译学中的语境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角度。该文在Verschueren的顺应论的指导下, 对翻译中正确处理语境的顺应关系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探讨, 着力研究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交际语境, 及其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1 语用学研究与顺应论的提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 语用学常被看作为语言学的分支, 与语音学、句法学和语义学处于平行地位, 包含自己的独立单元, 如指示语、前提、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等, 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这些话语成分进行动态研究。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中提出顺应论, 该理论结合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与语言运用的实际, 对语言选择的特性进行了系统列举及分析, 配以语言交际中的实例进行论证及说明。

根据Verschueren的观点,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2000) 。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是辨证统一的。语言的选择是手段, 语言的顺应是目的和结果。语言“选择”包含三个重要内容: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曾文雄, 2009) 。语言顺应包括:1) 语境关系顺应;2) 语言结构客体的顺应;3) 动态顺应;4) 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语言的顺应离不开语境, 因而语境关系顺应构成了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 (李锦, 廖开洪)

2 交际语境关系顺应与翻译

Verschueren对语境进行了重新分类, 细化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 (utterer and interpreter) 、物理世界 (physical world) 、社交世界 (social world) 和心理世界 (mental world) 。语言语境包括:篇内衔接 (cohesion) 、篇际制约 (intertextuality) 和线性序列 (sequencing) 。因此, 语境顺应可以具体为, 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必须以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为前提。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策略的选择也须顺应译者和读者双方的交际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在语境的相关成分中是无法分离的 (曾文雄, 2007) 。

2.1 心理世界的交际顺应

根据Verschuren的理论, 心理语境的顺应是研究语用学顺应论的重要部分 (2000:87) 。心理世界可理解为语言使用者的心智空间, 曾文雄提出心智空间包括信念系统、情感、欲望和意图等 (2007) 。交际过程中的心理世界由交际双方的心智空间构成, 包括其个性、情绪、愿望、意图等认知及情感方面的因素。而在交际中, 一方选择语言的过程是顺应自己的和对方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如下译例:大凡在官场中从前清混到民国的人, 全是比狗还下作。 (矛盾《子夜》) 。译文:Anyone who’s meddled with officialdom for long must be lower than a snake’s belly.在汉语中, 狗有卑微、下等的象征义, “比狗还下作”译成英语时, 要考虑英语读者的心理世界中“狗”这一意象并不具有贬义象征义。译者将狗翻译为蛇, 蛇在英语中有虚伪而卑鄙的象征义, 这样的心理语境顺应, 可以准确的将作者的意思传递给译文读者。

2.2 社交世界的交际顺应

语言选择要相互顺应的社会因素范围很广, 没有原则上的界限, 大多数和社交情景或制度有关 (2000:91) 。具体到翻译中的社交世界, 包含有社交场合或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定的原则和准则。即, 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及语言社团的交际规范。在翻译中, 译者要顺应的社交世界, 不仅包含原文的社交世界, 也包括译文试图传递给其读者的社交世界。例:辛楣正推辞, 柔嘉说:“既然来了, 总要拜见老伯母的…” (钱钟书《围城》) 。译文:Hsin-mei was just refusing it when Jou-chia said:“Since we're here, we should see Auntie”。在汉语中亲属之间的指称词汇很多, “老伯母”在西方的社会文化中并无对应词汇, 译者在这里很巧妙的使用了“auntie”来表达, 既保持了亲切感又将意思准确的传达, 符合社交语境顺应。

2.3 物理世界的交际顺应

译语顺应的语境成分有物理世界, 包括时间和空间。把语言选择和物理世界联系起来的有效的方式依赖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时间的指称关系包括含有事件时间、说话时间以及指称时间。空间的指称中包含有绝对的空间关系、指称空间、说话人的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 (王瑜, 2010) 。Verschueren认为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的位置决定某些语言选择和与之对应的意义上发挥重要作用 (2000:100) 。杨蒙提出:“不论什么译语, 译者都需要从文化语境顺应中达到原语与译语的之间接等值” (2006) 。当人们作出语言选择时, 必须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出发, 注意影响听话人理解的空间指称关系。例:It was the morning of the twentieth of July, 1900. (Lin Yutang'S Moment in Peking) 译文:光绪六十二年七月二十日早晨…… (《京华烟云》) 。将西方的公历“1900”翻译成为符合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时间单位, 达到了物理顺应中的时间关系顺应。

3 结束语

语言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交际翻译。综上, 根据Verschuren的语用学理论, 好的译文必须顺应语境, 特别是交际语境。作为译者, 在翻译中要在顺应交际语境的基础上, 预测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 保持译语的得体, 同时完整的再现语境的文体、风格、文化因素等效果。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李锦, 廖开洪.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J].语言与翻译, 2005 (2) .

[3]钱钟书.围城汉英对照[M].珍妮·凯利, 茅国权,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4]王瑜.从顺应论的语境关系顺应观来分析语用失误[J].考试周刊, 2010 (17) .

[5]杨蒙.语言语境与文化翻译[J].外语教学, 2006 (5) .

[6]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语境顺应下的文化翻译 第5篇

顺应论是比利时学者维索尔伦 (Jef Verschueren) 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书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认为,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 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做出恰当的选择, 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或多样性;商讨性;顺应性。维索尔伦从四个方面对语言的使用规律进行了描述:语境关系顺应、结构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概括地讲, 语言的使用就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使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 也是一个策略选择过程。

根据顺应论, 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离不开语言载体和文化语境的制约, 所以, 译文的语言选择也应该是做出顺应的动态过程, 这种顺应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

1 文化语境与语境顺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也会相应变化。因此, 人们需要顺应文化差异才能实现成功的交际。

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表明了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的所有可能意义, 文化语境影响词义的选择, 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顺应论强调人们选择语言过程中应动态地顺应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的变化。

2 动态对等与深层文化语境顺应

Nid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 也有深层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问题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 他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其次。因为形式很可能隐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 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语言形式, 而是要将句子深层结构的意义表达出来, 以使译文更加准确, 向译文读者传达其文化内涵。

2.1 民族文化的动态顺应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具有本质特征的文化。要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 就必须顺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如典籍英译, 译者在处理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文化信息时, 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如直译加注或增译或释译等传递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 以实现译文对汉语民族文化的动态顺应。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王熙凤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其中“贾母”、“老祖宗”和“嫡亲”都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词。杨宪益将“贾母”译为the Lady Dowager (王爷的遗孀) , 译文读者看了马上会想到这位刚刚亮相的女主人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寡妇;Hawkes则照字面译为Grandmother Jia, 贾母的形象成了一位普通的“年长老妇人”。至于“老祖宗”, 杨深入挖掘了它的内涵, 译为our Old Ancestress,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而Hawkes译为Grand Dear, 原语信息大打折扣。按中国封建传统, 嫡亲的孙子、孙女在血缘关系上要亲过外孙儿 (女) 。杨译为“She doesn’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说者的“话中之话”, 从而描写出了王熙凤世故圆滑、八面玲珑, 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文化对等。而Hawkes译作“She doesn’t take after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y.She is more like a Jia”, 大有贬损贾母家之嫌, 也没能传神地再现原文的人物形象。

再以《论语》为例。其中有很多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意象如“君子”、“小人”等。“君子”的内涵是“有道德, 有高尚品格的人”。多数外国译者将其译为“gentlemen”, 易被西方人理解, 但完全丢失了中国的千年经典文化意象。如果采用音译加注的办法, 即“Junzi”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 , 则既能体现原文的文化意蕴, 又能为西方人所理解。因为“君子与小人”常被看成是一种阴阳的对衬, 故“小人”可译作“Xiaoren” (a mean man) 。

2.2 对植物认识的不同引起的文化差异的动态顺应

在中国文化中, 梅 (plum) 、兰 (orchid) 、竹 (bamboo) 、菊 (chrysanthenmum) 被誉为花木中“四君子”。它们在汉语中都有丰富的文化含义。梅花象征高雅纯洁。兰花向征高雅的品格。竹子象征正直、有气节、有骨气、坚贞。“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关系。竹是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菊花具有耐寒、清香飘逸等特性, 人们常用菊花象征坚毅、清雅、淡泊的高尚品格。但在英语文化中, 它们只是一些普通的植物名称, 并不具有汉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又如杨柳, 在中国古代, 借柳来抒发离别思念之情的诗词很多, 如秦观的“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 泪难收”,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杨柳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是因为在汉字中“柳”与“留”是谐音, 中国人喜欢借景抒情, 所以柳树蕴含“挽留、思念和依依惜别”之情。但柳树 (willow) 在西方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它蕴含悲哀与忧愁, 象征死亡与哀悼。

所以, 译者在翻译这类词汇时, 应顺应目的语文化的对植物的不同认识, 传达出源语中某些植物蕴含的特有的文化意义。

2.3 对颜色词的认识不同引起的文化差异的动态顺应

在中国, 红色象征着喜庆、富贵与幸福, 往往在婚礼或重大欢乐节日气氛里出现。而白色基本是一个禁忌词, 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英语中的whit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 它具有“纯洁”、“善良”、“美好”等含义。“白酒”翻译为white wine, 不是中国人所指的酒精度较高的“白酒”, 而是指“白葡萄酒”。“白酒”译为英语是liguor或spirits。中国人的“黄酒”不能翻译成yellow wine, 西方人看到yellow wine会感到莫名其妙。黄酒是用谷子 (wine) 或黍 (millet) 酿成的呈黄色的含少量酒精的酒, 属于我国绍兴的特产, 且闻名全国。所以, 翻译时应顺应这种地域文化, 体现出民族特色, 可把“黄酒”翻译成yel-low rice wine或Shaoxing Wine。

3 结语

不同民族有各自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这些差异在语言中留下了印记。翻译工作者的目的和特点, 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 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了解, 互相学习的愿望, 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 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不同民族文化语境的差异, 并顺应其文化语境, 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 探讨语境顺应对文化翻译的影响, 力在把语境关系动态顺应论借鉴到文化翻译中, 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文化是翻译中最大的难题。译文语言的选择应对不同的文化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 从而对大限度地满足文化翻译的需要。

关键词:语境顺应,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李占喜.国内外语用翻译研究:回顾、述评与前瞻[J].上海翻译, 2008 (1) .

上一篇:可持续化下一篇:仪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