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模式范文

2024-07-24

数字化模式范文(精选12篇)

数字化模式 第1篇

(一) 报纸生存环境

第一,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环境。网络兴起催生出网络文化, 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文化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多元互动性、虚拟性以及高时效性的特点。第二, 社会环境。目前网络社会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处于信息爆炸状态, 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信息文化分享和控制处于分层状态。第三, 新媒体环境。新媒体对报业冲击较大, 如分流传统报纸的受众和广告市场, 打破了传统报业的新闻垄断状态。第四, 同业竞争。当前报纸媒体之间竞争依旧十分激烈, 新闻报道同质化现象严重, 新闻设计编排、读者定位以及出报时间高度重叠和趋同。第五, 其他媒体间的竞争。虽然新媒体在传媒市场抢占了主导地位, 但是其信息质量以资源优势依旧无法超越传统媒体, 电视、报纸和广播依据其自身优势也在寻求新的发展策略。

(二) 报纸面临的压力

第一, 内容压力。传统报纸以单向传播为主, 与一般读者互动性差, 而网络媒体的信息内容则互动性好, 内容多样, 但是也存在内容质量不一的缺点。第二, 发行压力。由于受众市场不断缩小, 报刊发行基本处于低价亏损发行状态, 发行量不断减少, 新终端运用不到位。第三, 广告压力。报刊业的广告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 广告收入效益远远不及新媒体, 市场份额不断被新媒体蚕食。第四, 产业链压力。报纸收入来源结构单一, 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必须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第五, 观念压力。报业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观念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 模式的改革必须树立起效益为本的市场观念。

(三) 报纸的优势

第一, 内容原创性强。优秀的报纸经过长期的发展, 积累起来了成熟的采编队伍、报道机制、新闻资源获取渠道, 新闻质量高、可读性强、原创性强, 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二, 应用性强。比起新媒体需要较高配备的终端设备以外, 报纸的传播则更实惠简单, 且能更容易融入大众市场并培养特定的受众群体。第三, 政治优势。相比起网络的快餐信息, 报纸的信息内容更具有权威性, 真实性和可靠性, 公信度高, 思想性较强, 而且由于内容具有更强的生活化和可读性的特点, 因此往往宣传效果也很好。

二、数字化时代报纸运营模式

(一) 互动模式

目前数字化时代的报纸现有经营模式主要有单一经营模式、以内容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以及多媒体融合经营模式, 这些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广告依赖性强、数字化产业链不匹配、盲目使用多媒体新技术、竞争力缺乏以及抄袭山寨现象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以受众为主导的互动模式经营。新时期报纸的数字化经营在受众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在当下个性化消费理念突出的数字化时代, 报纸赋予消费者更多主动权和个性化服务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 泛众传播已经不是主流, 分众化传播是最新的趋势, 报纸可以利用安德森的长尾理论, 即在泛众的新闻内容之外要整合和打造分流的个体新闻服务。如南方周末网为读者开辟了新闻用户社区, 在新闻社区里有不同的新闻讨论版面、网摘共享平台、新闻兴趣小组, 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进行新闻消费, 从而培育出忠实的新闻用户群体。

(二) 营销理念

报纸的数字化运营需要借鉴营销理念, 打造数字化报纸品牌。通过统一传播内容、传播风格、传播声音和传播形象, 整合报纸的营销传播, 在受众面前打造独特的新闻品牌。因此, 报纸在刊载新闻报道、图片以及文艺作品等信息时, 要注意自己报纸风格设计, 报纸的纸张质感、报纸颜色、报纸印刷质量都要符合统一的报纸风格。另外营销传播有一个方便性的理念, 如果某种服务相对非常方便, 用户更倾向于成为这种服务的常客。因此, 报纸的发行可以建立独特的便利的流通渠道, 同时发行队伍可以统一富有特色的着装和统一的服务方式, 可以带来较强的流动广告效果。当然报纸的促销方式多种多样, 报纸的数字化经营也需要独特的营销作支撑。

(三) 发挥原创优势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 尤其是网络信息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最为典型, 新媒体的新闻信息存在信息量大、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信息失真度高、信息缺乏深度和内在联系等问题。报纸可以利用自己的内容原创优势, 打造专题化新闻, 着重挖掘新闻之间的联系, 让新闻变得有深度, 有联系, 可读性强, 真实度高。数字报要想打造新闻品牌, 必须严格把关新闻质量, 精选每日新闻进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台, 进行新闻的深度编辑加工, 克服传播报纸信息的扁平化不足的问题, 建构起新型的读者与报纸的互动化体验模式, 实现新闻资讯的立体传播跨越, 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传媒产品。

三、结束语

21世纪传媒市场风云突变, 传统报业面新媒体的强烈冲击, 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不断缩小, 数字化时代传统报业亟须变革运营模式。传统报纸需要正确评估当前传媒产业的环境与压力, 借鉴新媒体的传播终端和传播技术, 利用品牌营销理念, 发展受众的分众市场, 发挥报纸的内容优势, 扬长避短, 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一代数字化报纸。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传媒产业在21世纪进入了市场洗牌阶段, 新媒体凭借着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传播终端以及传播互动的优势, 在传媒市场逐步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 而传媒产业正式步入数字化时代, 在传媒产业面临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 面对数字化的时代潮流, 传统报业亟需变革经营模式, 利用网络和数字化技术, 发挥传统报业的优势, 扬长避短, 开拓报纸运营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数字化,报纸,模式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报网互动: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转型当前中国传媒产业面临的三种转型 (下) [J].中国传媒科技, 2007 (04) .

[2]袁志坚.融合与创新:报业集团数字化发展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大学, 2007 (03) .

长安医院数字化建设模式 第2篇

长安医院于200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初期医疗设备全国领先,医院信息化建设曾一度走在行业前列,后因种种原因,医院发展速度放缓,信息化建设停滞,信息设备进入集中报废阶段,医院信息工作是被西安市点名批评的落后单位,直到医院信息科解散被外包替代。

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09年11月中旬伴随着医院信息科成立同步启动。在省卫生厅和省信息学会指导帮助下,医院新一届班子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平台、是医院腾飞的翅膀,要舍得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夯实这个基础。我们在全面推行“数字化医院建设、全成本核算、医疗三级分科、护理单元独立运行、实行无假日医院”等五项改革中,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管理模式进行建设。通过流程优化、组织重建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方法步骤,经过全院人员半年多的努力,使分属11家IT 公司的17个软件整合到一个医院信息平台,使医疗、药品、财务、院务后勤、人力资源、办公等医院信息通畅流转,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医院的“三无”特征,即无线、无纸和无胶片要求。实现了医院管理的绩效考评用数字说话。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了资源共享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医学图像数字化、信息采集无线化、数据传输信息化、安全监控可视化的格局,初步展示了数字医院的整体效能。

2012年,长安医院在卫生部组织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考评中获全国第一名(209分);在卫生部委托美国HIMSS组织的评审中,成为全国首家达到6级(6.048分)水平的医院。

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 第3篇

有效地统一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指的是创建在纸质杂志和图书借阅的前提条件之下,确保图书馆顺利运转的一种管理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管理思想立足于工业化的经济,注重企业的组织化、运转的制度化、组织的权力化,这从本质上讲是管理物,处理已有信息载体的物是其重点任务。然而,在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下,图书馆的内部运转和外部信息环境恰恰出现比较大的变化。

为此,图书馆需要有效地统一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模式,应当摆脱之前“以藏为主”非人性的管理模式,构建“以人作为核心”的图书管理理念。也就是立足于用户,注重服务,从而获取用户的信赖和肯定。而高科技含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不但要求借助科学的方法,更加要求创设理想的人文氛围。为此,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需要迅速地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的管理立足于大学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与背景文化而实施的管理模式,注重对人的服务。大学图书馆应当以师生员工作为核心,全面地服务于他们,这属于大学图书馆以后的发展理念,如果缺少了这种发展理念,一切就都是空谈。需要加速实现大学图书馆管理人性化与数字化的有效统一,这也是将来与当今一段时间大学图书管理创新和转变服务模式的一种关键性引导理念。

实现信息建设,以共享资源

远程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馆跟国际、国内、区域网的联网,业已有效地结合了图书馆跟远程和近程的用户、联机检索系统、一系列的应用书目的机构,一系列的信息服务中心。借助大学图书馆的主页对馆藏的数字化资源进行访问,且通过实施网络化技术,加速建设信息资源,从而以提供信息人员的身份借助一系列的服务网络使用户开放存取文献信息,进一步地共享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料。

大学图书馆应当有效地体现信息网络的巨大功能,努力建设与共享网上资源。为此,大学图书馆一是应借助网络对其它的数据库进行共享,确保自身共享社会互惠互利的资源,二是注重建设独特的数据库,逐渐地使特色的图书馆资源形成,为社会和读者服务,三是创建立足于用户需要的数字信息服务系统。大部分的网络信息是无序与分散的,怎样筛选与鉴别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为此用户应用网络信息的阻碍就是怎样迅速地查找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员科学地组织以及系统地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地借助固有的搜索引擎,大范围地采集与搜索本专业的网络信息资源,且对有关的内容下载和分类,创建质量较高的索引数据库。并且对有关的网页进行制作,通过推送信息的技术为广大的用户发布信息。如此能够指导用户准确地定位信息内容,以及对一系列信息间的语义联系进行揭示,进而对隐藏在信息当中的内容进行挖掘,最终使读者可以便捷与快速地查找自身需要的信息。

进一步地拓展服务的范围,使图书资源的应用效率提高。归根结底,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此,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应当着眼于读者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建设,进而快捷和便利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a)大学图书的管理的数字化需要首先读者方便、自由借阅图书的需要,大学图书馆能够实施全开架服务的形式,以方便读者在网上与图书馆取得图书资源,还能够创建网络参考询问平台,以便于读者借助网络询问图书管理工作者有关的图书问题,跟管理工作者沟通,以取得图书资源。b)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需要实现教学的需要,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教学活动,大学开展一系列的工作都应当先为教学活动服务,为此,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需要给教师的教学拓展图书管理的范围。在新购置的图书当中,需要根据要求的程序实时地在网络系统上传新书目,且实时地将新书推荐通知发布在网络上,以使读者对新型的图书资源实时地了解和应用。c)应当建设网络师生论坛,组织图书馆教学的一系列讲座,进而更加有效地为大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服务。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因为大学数字化的图书管理要求相关的管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所以在当前时期增强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关键。为此,大学图书馆先应开展数字化人才的培训事项,定期地安排图书管理工作者进行有关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提高他们服务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事项,且安排业务精英外出学习和进修。建构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总结沟通平台,推动他们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最终实现大学图书管理工作者数字化管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再者,应当将数字化的人才引进,且尊重人才,积极营造有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注重改革薪酬激励制度,增加一些福利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大学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留住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 第4篇

一、大学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进行图书管理中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其管理存在很大的空缺与漏洞, 甚至一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图书资源渠道狭窄, 更新速度慢。我国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到快节奏生活状态中, 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 并且对于图书的更新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是, 当前阶段, 大学图书馆中的藏书的更新速度并没有满足学生及教师的需要。尤其因为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购进渠道狭窄, 造成了图书馆内的藏书不可能及时进行更新, 一些技术型书籍还停留在多年前的版本使用中。一部分高校重视古典书籍的藏书数量, 对于现代的新书籍则选用较少, 造成图书资源种类的偏差。

(二)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大多并非直聘教师, 一部分管理人员是因为人员安排需要而进入校图书馆工作, 这样就使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出现参差不齐情况, 专业素质不高, 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时候难以达到管理模式的需要。同时,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调动性较小, 使管理人员在图书馆的工作年限较长, 很多管理人员从青年工作到中老年, 造成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 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

(三) 大学图书馆受众面较窄。目前, 大学图书馆主要针对本校的教师与学生, 其受众面几乎局限于此, 因此, 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程度较窄, 基本不对外开放。大学图书馆受众面的局限性使图书馆的作用主要用于学生与教师进行资料的查阅使用, 其他用途则较少, 这也使得大学图书馆的更新不会成为必然需要, 在更新速度较低的情况下, 受众面所反应的问题较少。

二、大学图书管理数字化模式的构建策略

大学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图书馆进行数字化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方面引起注意, 以便更好的进行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 加强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构建和标准化。将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标准化可以让图书信息更加准确,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与快捷。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 能够让校图书馆的图书及资料管理更加容易操作, 通过对访问权限的限制或者设定, 使读者从网络或者多媒体介质上获得自己需要的图书信息。此系统的构建比较简单易行, 权限限制、维护都比较容易实现。

(二) 加强对数字化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施并非一个部门的工作, 其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分工及配合, 因此, 做好各个部门的组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员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协调、沟通, 在数字化模式构建过程中做好统筹及调配工作。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分设数字化建设部门、数字化组织部门、系统维护部门、数字化提供部。建设部门做好数字化系统的录入工作, 做好图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传、筛选, 做到网络上传信息的系统化。数字化组织部门则需要做好图书的管理工作, 包括图书的整理、保管、加工等组织性工作;系统维护部门则需要做好关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对图书数字化系统提供坚固的、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提供部门则需要做好后备工作, 其主要针对用户, 做好用户的回馈工作、咨询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工作, 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效运营。几个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 相互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及时监督、管理图书数字化模式有效运行, 保证数字化图书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精神享受。

(三) 注重安全性建设和版权保护。图书数字化运行模式需要注重安全的防护, 因此要对其做好安全性建设, 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对于数字化运行模式的安全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 对用户设定一定的使用权限, 保证用户在获得所需要的资料的前提下做好用户的安全保障;第二, 加强网络防范, 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培训, 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第三, 做好相关资料的备份工作, 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及时恢复;第四, 做好图书资料的版权保护工作, 可以对图书阅览设定pdf或者caj格式, 或者通过添加水印的方式保护图书版权, 防止部分不良用户的盗用企图。

三、总结

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其需要大学领导对此系统构建的重视, 需要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 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 坚持“人人动手”, 才能让图书的数字化模式得到有效建立, 得到顺畅运行。

参考文献

[1]黄茜.高校图书管理数字化模式探究[J].改革与开放, 2011 (22) .

数字化模式 第5篇

摘要:随着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数字化环境对自主探究学习的支持谈起,探讨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数字化环境的优点和特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旨在为改革化学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探索新的化学教学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探究建构主义数字化学习化学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与功能目标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行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试改革、课题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探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继承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在数字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已成为可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是必然趋势。由于数字环境的信息多样性、资源共享性、活动交互性、动态开放性、超文本的结构性,较强的可移植性等优势,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更有效地改善学习,达到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基于此,我课题组构建了化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力图通过该模式的探讨使探究学习成为更有意义更有效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1、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学习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青睐,对它的研究很多。钟启泉等认为,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所以学生不但可以体验到过程,并且其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将得到加强,同时,由于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提高。

化学探究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共同点: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内容作为探究活动的载体;活动形式以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为主;从活动的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结论等探究要素或部分探究要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可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把接受型的学生转化为求知型的“探索者”。显然建构主义理论与探究学习理论是相一致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方式。

数字化学习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素养、创新能力的人才。不难发现,数字化学习不仅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而且是符合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模式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强调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和广阔的空间。

2、支持环境

(1)硬件环境

①校园网络系统;

②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演示型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Web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因特网)

③课外学习环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工作室、CAI课件开发室

④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⑤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2)软件环境

数字化学习资源

①数字音像教材(CD/VCD/DVD)

②多媒体教学软件(CD-ROM)

③网上资源、探索、整理;利用已有资源(下载)

课件制作软件

软件名称性质使用文件格式

FrontPage2000主页制作Html

PhotoShop6.0图形处理png/bmp/gif/jepg

Flsh6动画制作fla/swf/htm/gif/jepg

ACD图形浏览png/bmp/gif/jepg

Netant资源下载所有网上文件

Word2000文字处理Doc

RealOne视频转换Rm

关于高校图书管理数字化模式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研究

一、高校图书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性

和先前时代不同,现在社会知识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使得一些图书馆不能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包含进来,所以导致知识不全、不完善,而高校里的师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更加完善的、全面的知识储备库,所以需要圖书馆的水平和要求也就越多,作为知识的储藏库因其储备的知识和信息量之多,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承载住当今社会的知识信息量,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正可以迎合。所以实现图书管理数字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相对于之前的管理模式差别很大,例如以前的知识是需要经过人员的复杂梳理和分化,然后在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审批才能进入到图书馆中。而数字化管理模式则不同,它是利用计算机来对大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化,自动搜索、检查、分析信息大大节省了人员工作的时间,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减少了诸多不便之处,并且由计算机整理出来的信息比人员更为精确,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对知识和信息的保护能力,所以高校进行数字化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也为高校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二、高校图书管理数字化的现状

2.1存在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高校图书馆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在现代高校中对于建设图书馆的问题学校领导不管重视,甚至有些疏忽。虽然高校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还是要一视同仁努力把高校图书馆建设好,还有就是学生素质不够高,因为每个地方招收学生的人数和水平不同,所以导致各大高校内的学生素质不同,对知识的需求量也就不同。还有就是图书馆内的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现当代社会的图书馆要求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很高,尤其是数字化管理水平的人员更为苛刻。而目前的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都不是太高,能够达到高水平管理模式的人更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去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使其行业内的高素质图书管理员迅速提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图书馆自身,现代图书馆内能够储藏的图书是有限的,所以想要让更多的图书进入到图书馆里就很难做到,导致图书馆里的资源质量在逐年下降。

2.1.1管理体制问题

现代图书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管理人员数量过少,而真正实行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任其发展,破坏到体制,阻碍其发展。还有就是图书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大多高校对此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数字化普及过慢,管理体制出现严重问题。高校在建设图书馆时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数据库之间的紧密性较差,容易使信息流失,不能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而且各个管理体制之间不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相互联系性较差,相对独立,各自发展造成了管理体制整体之间的协调性下降,资源不能够完全利用,最终导致各个管理系统差距加大,数据库不能够兼容。

2.1.2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就图书管理模式来说国内和国外截然不同,国内信息资源建设较差,而国外则较为先进,因为国外首先进行的是网上资源与通过内部资源的共享的建设。而我国国内首先进行的是与国内信息建设,然后通过总资源库向各个资源库进行联网,实现同步,再把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化,以确保各个资源库的稳定和安全。但是问题出现在各个资源库都是各行其事,缺少与其它资源库的联系,因为只有当各个资源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和分配。

2.1.3著作权问题

我们都知道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实现信息化来做到信息资源建设,所以信息化的资源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而在这其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是代表了其著作人的公开发表权、禁止其他人利用或变更其著作、姓名表示权、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而图书馆数字化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把著作人的作品进行修改,而导致会涉及到著作产权的问题,也就会因此触动到著作人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们需要遵守个人道德,加强个人的道德素养,不能对著作人产生侵权行为。而著作人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关注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我不受他人侵犯。

2.2相关对策

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关注社会上的相关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来增加自身的意识,而且在进行创作时还要谨慎行事,把保护措施做好做完善,多阅读法律文献来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在必要时,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自我防护。

2.2.1完善管理体制

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管理体制层出不穷,每一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所以能够进行和研究出一个更新颖更为突出的管理体制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在进行对管理体制的完善中主要要进行对图书业务流程和工作组织的创造和创新,通过对图书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就能提高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2.2.2打造特色服务

数字化图书管理模式虽然普及率不是很高,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拥有一个特色的关键点,来提高自身发展水平。首先我们要提高数字化资源利用率和开发率,利用数字化建设来对图书管理体制建立丰富的数字库作为其基础,各个高校针对自身高校情况来做好计划和相应的策略,不然实现数字化图书馆就是一纸空文。还有就是我们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因为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提高创造力,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服务。

2.2.3开展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开创数字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另一个关键点,通过开展咨询服务,我们可以及时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在网上建立一个咨询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咨询员可以直接并且及时的回答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提高高校服务率,使提问者的信息得知得到保障。

三、发展高效图书管理数字化的措施

高校想要发展图书管理数字化,首先要在前期做好先关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需要对数字库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化,分析其中的要点并加以概括,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发展的需求,以及试用的范围来增强高校数字化管理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开发模式探究 第7篇

数字化资源的大量产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引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反思。众所周知, 我国的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将传统馆藏、本校教科研成果数字化;购买数字化产品;采集、整理和存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主要有引进与自建两种。引进一般以读者需求为主导, 自建一般以本校本馆特色为核心。无论以何种模式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没有统一系统平台, 数字化资源优势难于充分发挥;数据库各自独立, 服务效果不理想;资源建设重复, 没有实现现有资源的充分共享;数字化资源如何达到持续性的发展等问题。因此,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寻求一种更加完善的开发与建设模式, 才能有效促使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科学地、有效地、持续性的发展。

自行开发模式的利与弊

自行开发模式通常由图书馆人员针对需求进行调研, 再根据调研结果开发信息系统服务平台, 建设具有本校本馆特色的资源库。其中, 有将特藏资源数字化的, 如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有根据某个专题进行信息整合的, 如中国农业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植物保护信息服务平台;有将“特藏资源建设+整合服务”的, 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

采用自行开发模式的好处在于, 可以有效利用学校资源, 特别是本校教科研的优势与成果, 创出特色;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与声望, 引起学校各方对图书馆的重视, 加强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合作。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图书馆自身队伍的成长, 提高图书馆人的整体业务素质。

自行开发模式比较适合有专业特色、技术力量较强的院校。对技术力量较薄弱的院校来说, 由于人员素质、经费等各方面的原因, 采用这种建设模式的成功率不是很高。特别是随着学校管理需求的提高, 以及新的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出, 此种开发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投资巨大, 维护困难, 数字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由于自行开发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涉及许多网络基础设施与网络服务设施, 网络支撑平台和信息服务系统等, 资源建设及研发投入较大。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 资源数字化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必须不断地运用新资源、新技术才能保持资源库的生命力和鲜活度。这就需要图书馆长期不断地投入与维护, 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无法做到。所以, 数字化资源建设极易因资金投入、人员流动等问题而停滞, 甚至瘫痪。如:中国农业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植物保护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无法对外使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因主要技术人员的离去则无法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例足以说明完全依靠图书馆自身技术力量是很难保证自建数字化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2) 自建的数字化资源库各自独立, 建设重复, 不可共享, 且服务效果不理想。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是根据自己的特色建设各自的资源库, 且相互之间沟通不足, 合作不够, 再加上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 统一平台可供检索、利用, 重复建设的发生在所难免。而且, 由于学校认为是自己化大钱、费大力搞的资源库, 往往不太愿意将其公开, 让他人分享。再者, 大多数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以课题形式操作的, 课题一旦结束, 其后的资源库维护与服务则无从谈起。重建设、淡维护、轻服务的现状仍然存在。这些都造成了服务效果不理想、资源库无法进一步发展的后果。

(3) 软件系统平台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功能薄弱, 数字化资源库的优势难于充分发挥。

由于没有统一平台, 读者必须下载繁杂的应用软件, 学会各个资源库的使用方法, 才能很好地利用数字化资源。这种繁杂的运用方式会冲淡读者利用数字化资源库的兴趣, 无法达到最为理想的服务效果。

数据库商模式的利与弊

这种模式是由数据库商提供相关专题数据库。该数据库商拥有稳定的技术队伍和相关的业务人员, 由其负责数字化数据库的所有建设, 其中包括基础硬件和软件平台、数字化资源采集、发布、维护, 等等。例如, 超星数字图书、CNKI中国知网等都属于数据库商模式。商业数据库模式具有两大特点:

(1) 技术先进有保障, 可持续发展有可能。

由于数据库商是依靠市场生存的, 所以其建设的数据库会不断更新, 并不断地加大投入, 维护好现有系统, 追踪最新的软件与硬件技术, 使其建设的数据库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因此, 其数据库的建设质量十分可靠, 升级有保证。

(2) 省心、省力、省经费。

由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商提供的数据库已可实现包库使用, 图书馆只需缴年使用经费即可通过互联网利用该数据库, 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在硬件存储上的投入, 同时, 也可减少图书馆存储方面的管理维护人员。由于专业数据库商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及数据库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不断推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列培训计划, 可针对广大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教会学校各届层人士使用数据库, 因此对于规模不大、人员较少的小馆来说, 数据库商模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 但这种模式不可能成为所有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模式。

这种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 商业数据库的不可靠性。商场如战场, 数据库商同样存在倒闭风险。因此, 图书馆利用商业数据库就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数据库商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或者数据库商经营不善撤离市场, 图书馆完全依存的的商业数据库资源就会化为乌有, 多年支付的使用费就会打水漂。

(2) 数据库不兼容, 无法做到一站式检索, 读者查找资料不方便。出于商业竞争考虑, 各数据商对自己开发的东西进行加密处理, 造成了各自之间的不兼容。当需要查找资料时, 读者必须进入相应的商业数据库, 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还必须打开各式各样的浏览器后才能阅读不同数据库商开发的数据库, 从而对读者阅读形成了障碍。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 应寻求一种能揉合前二者优势, 克服重复建设弊端, 解决统一平台, 实现可持续发展, 达到理想服务效果的全新模式。

“半公半商”的合作模式

以江苏“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与推广为例。1997年9月26日, 根据原江苏省教委下发苏教高 (1997) 50号文, 江苏省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JALIS) 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JALIS建设正式启动。江苏汇文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它由江苏省教育厅控股,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参股, 依托JALIS以及公司的人才综合优势, 开发JALIS一期项目的子项目汇文系统, 在江苏省内广泛应用, 并不断辐射省外。汇文系统节省了各高校自己研发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资金, 统一了图书借阅平台, 扫平了馆际互借阻碍, 使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普遍受益。同时, 在使用汇文系统的过程中, 各高校馆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 促使汇文公司进一步推进技术、改进服务、完善系统。互动实现了多赢, 开创了软件开发与推广的最佳模式。

虽然汇文系统的“半公半商”模式是基于应用软件的一种模式, 但其“计划与市场”双管齐下的管理方式, 能有效解决上述自建模式与引进模式存在的问题。所以, 笔者认为可通过“半公半商”的模式开发与管理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开发“半公半商”模式可由国家部门或组织与企业、高职院校三方紧密合作而成。国家部门控股, 通过控股指导整个数字化资源建设, 保证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负责对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提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资源建设商参股, 提供技术力量, 承担主要的研发、待开发或引进技术的研究, 根据国家部门的总体方案完成资源库建设的分析、设计和实施。高职院校参与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项目形式提供资源;根据发展需求不断向资源建设商提出应用需求, 完善方案;协同资源建设商不断丰富资源;最终达到资源共建、合作共享、便于利用、效果卓越的最佳状态。

这样的合作模式能较好地结合自建与引进二者的优势, 实现双方的取长补短。该合作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 数字化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得到可靠保证。

国家投资可确保资源库的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 数据建设商参股可确保技术、硬资源的可持续性, 高职院校参与可确保证软资源的可持续性。

(2) 统一建设避免重复, 节省人力与物力。

由国家牵头建设, 可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检索, 避免建设内容重复。各高职院校通过包库形式利用数字资源可极大地节省各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 从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真正做到科学、有效地持续发展。

(3) 计划与市场双结合, 能充分地发挥计划和市场的双优势。

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 能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建设, 可保证目标按预期计划实现与发展。而市场能克服由指令性计划产生的缺点, 引入的市场竞争机制能不断地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 并通过动力刺激和竞争淘汰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4)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 协助企业成长, 促进校企合作。

开发数字化资源需要数据库商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而“半公半商”模式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 促进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能协助企业成长, 使企业由小变大, 由大变强。此外, 这种模式还能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数字化医院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第8篇

推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早在2009年就有国家相关部门提出, 但是医院信息化的概念相对宽泛, 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有效的发挥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作用, 因此实现医院的数字化项目管理就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数字化医院的作用就是为了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基于信息化技术管理的一种现代的医院管理模式, 同时还可以将医院资源和专家整合到互联网中, 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医院的各种资源的潜力, 为医院获得更多的利润来源。正是如此数字化医院所涉及到的项目规模相对较大, 不仅仅包括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包括了基于数据库的信息技术, 而且随着规模的增大还会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难度, 因此研究数字化医院项目内容, 并借此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对于解决当前数字化医院的发展问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的, 而这也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2 数字化医院项目主要内容和关键因素

2.1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医院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 OA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 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档案信息系统等都是数字化医院所涉及到的内容, 而要想实现医院以上的数字化功能, 提升医院的数字化水平, 就要将数字化医院的内容进行统一分析, 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分别为网络硬件模块、信息系统模块、数字仓库模块以及统计分析或者是知识系统模块等, 其中知识系统是数字化医院的最高水平, 能够在医院管理和经营的投资方面提供一些决策意见, 所以具有一定智能化的水平。而目前对于一般的医院来说, 完成前面三个模块也就等于实现了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

2.2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关键要素

实现数字化医院最为关键的几点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注重医院的实际运营状况, 因为不同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味的照搬照抄不利于数字化医院作用的发挥。第二要注重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并能够实现对医院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重构, 从而逐步优化医院的管理模式。第三数字化医院项目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项目, 因此这给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数字化医院项目实施的过程

数字化医院项目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 在这个阶段中要根据当前实施医院具体的发展目标, 然后确定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目标, 这两个目标要保持一致。然后还要将医院的各个科室工作内容文档化, 将医院的业务办公流程通过信息系统能够读懂且能够编写程序的文档表述出来, 并建立业务信息流通效果图, 从而对现有的医院进行数字化标准流程创建。这是项目计划阶段的重点工作。

第二个阶段就是项目的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要明确医院的需求, 然后系统实施。工作人员要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这阶段要和医院的需求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 只有明确了需求并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就能够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做好准备。然后对医院涉及到的各种数据要进行整体性分析, 并根据需求建立ER表, 创建数据库, 并对各种数据进行编码, 定义数据字典, 这个阶段的工作最为繁琐, 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如果设计阶段的准备工作不够, 为后续的实施阶段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阶段,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主要根据各个系统模块进行独立的模拟运行, 当所有的模块运行调试成功之后, 然后再对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在推广使用的前期要采用并行制度, 也就是说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和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并行, 并记录下问题的不合理性, 从而为后续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在并行期间产生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就要规范相应的操作使用制度, 培训专门的数字化管理人才, 此时就可以全面启动系统的上线工作。这个阶段同样也要遵循并行制度, 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和实施, 确保用户权限得到有效控制, 各个信息功能不会存在BUG, 从而退避今后软件问题引起的数字化医院的失败。

第四个阶段就是综合运行阶段, 这个阶段说明数字化系统已经在全院开展实用, 管理人员已经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了OA办公自动化, 管理现代化, 并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医院当前运营的状况, 同时在这些基础信息的基础上, 管理者同样也能够客观的发现和判断问题, 从而制定和优化医院的运营目标。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对数字化系统的使用。

3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组织架构和系统架构

3.1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组织架构分析

因为数字化医院项目是一项综合工程, 涉及到全院的所有部门, 要想能够顺利的实施数字化医院项目, 除了完善的组织架构之外还需要良好的沟通, 再加上完善的系统架构, 只有在高层领导的全面推进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实施数字化医院的项目。首先就来分析组织架构, 目前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组织架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下面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要成立领导小组, 并由医院的院长和各个专科部门的主管院长担任, 小组的管理内容就是协调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 并授权信息中心主管以及医院高层领导全面主管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和执行。只有通过领导的全面支持和推进才能够进一步落实项目实施的各个细节问题。

第二要成立项目组。这要以医院成立的项目领导小组作为核心基础, 并主导一个跨部门合作的项目工作小组, 这个项目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整个数字化医院项目在实施期间对各个部门工作进行协调, 从而保障数字化系统得以正常的实施。

第三要成立咨询的专家小组, 这个小组主要有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临床负责人和医院各个业务主管构成的咨询委员会, 并在数字化项目领导小组的主持下参与项目的实施工作, 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涉及到业务流程完善中并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结合时提供的各种基于临床以及业务的咨询, 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参与引导和协调。

第四成立项目监理, 因为数字化医院项目一般工程量较大, 项目任务繁多, 而且涉及到各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配合, 所以需要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成立项目监理, 并让监理参与到项目计划的制定, 并对软件开发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的实施工作进行管控, 并根据医院的需求以及实施部门的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进度表以及质量和范围计划, 并组织召开专题的项目监理例会和涉及到的项目实施的专题会议。

第五就是寻找合适的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实现整个数字化项目的系统搭建, 其中包括硬件基础、软件实施以及测试工作, 系统集成商在数字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在实施之前同样要参考系统集成商的意见。而且目前很多系统在实施两三年之后, 就会出现运营的瓶颈, 这就需要系统集成商在规划系统资源时, 要注重系统的冗余性和可扩展性, 从而支持数字化系统的长时间应用。

第六就是找到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因为当前数字化医院项目的核心就是软件, 而这些软件又可分为定制和通用版, 对于目前医院来说, 定制有助于和当前医院的管理进行融合, 所以选择高水平的软件开发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3.2 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

因为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涉及范围极为广泛, 而且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如果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瓶颈就会影响到后续环节的实施和开发, 比如在前期档案数据的录入环节, 如果出现拖拉或者数据错误, 就很容易为后续的实施带来困难, 这就需要数字化医院项目有一个高效的沟通模式, 项目实施人员和基础人员以及各个部门要进行定期的沟通, 同时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专题会议进行讨论, 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的通畅以及规避前期准备不足的问题。

3.3 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系统架构分析

目前数字化医院项目的系统架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病人管理系统、临床工作站系统等等, 下面就对这些系统架构进行分析。首先是病人管理系统, 这个模块的核心就是包括社区医疗、预约管理、住院系统等内容, 涉及到病人管理的方方面面。然后就是临床工作站系统, 这个模块的核心是以多媒体的病历作为主要数据, 并使用专家设计的问卷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 并录入这个系统中, 这样就能够对这些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因为在信息系统中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数据进行治疗方案的匹配, 从而实现了治病的智能化。第三就是临床信息系统, 这里主要包括了检验系统, 放射系统以及重症监护和麻醉系统的管理, 当然也包括临床中使用的药品的管理。第四就是管理信息系统, 这是实现医院OA办公自动化的重要前提, 不仅仅能够实现数据的分享, 同时还包括了财务方面的管理, 比如医院的成本核算等, 另外还包括了医院的平时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是目前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核心之一。

除了这些常用的数字化医院项目架构之外, 还有一些具有智能化的系统应用架构,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管理系统, 这个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病历和临床报告的自动编辑功能, 同时又在治疗指导上起到一定作用, 而且还能够对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第二是数据决策挖掘系统, 这个系统具备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功能, 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化医院在医疗决策方面的重要支持。第三就是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 这主要包括了一卡通、IT运营管理等等, 并通过互联网和社会公共进行沟通, 提升医院的服务化水平。第四就是协作交互的服务系统, 这个系统同样采用了先进的IT技术, 能够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比如自助系统、呼叫中心、远程探视等等, 对于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提高。

4 结束语

数字化医院的核心就是让医院从业务流程到管理都要遵循数字化的流程, 从而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但是这个管理意识的转变却需要从领导层开始。数字化医院项目的实施因为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 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推动, 仅仅依靠信息部门是很难实现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 再加上现代化管理意识的培训, 要知道医院实现数字化管理, 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的应用, 更是一种管理观念的革新。所以医院实现数字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医院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了必然, 而医院数字化显然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然而医院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会随着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出现不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数字化医院的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更好的通过项目管理模式来实现医院的数字化, 从而探索出数字化医院的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项目管理,探索

参考文献

[1]温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 .

[2]刘志明.医院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0 (6) .

聚焦培智课堂,建构数字化教学模式 第9篇

我校有着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确立了数字化学习项目的研究方向,运用校园网络硬件设备及i Pad终端、软件,将“数字化学习”与“补偿教育”相结合,探索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作为研究重点。这些为智障学生创造了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环境、课程,充分积累了丰厚的教育资源,丰富了教学活动形式,探索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首先在部分班级、社团开展了“试点式”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开,从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学科,扩展到生活适应、美术、陶艺等学科,在课堂实践中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在每一个智障班级中,每个儿童都不一样,都是独立的、特殊的个体,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完全不同,甚至有极大的差异。按照“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着手,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数字化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针对班内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进行分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学习。目前,在数字化课堂中的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按三个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例如,华老师在教学《小燕子搬家》一文时,任务单是这样分层设计的:

1.师:假如我们也能飞翔,同学们想不想像燕子一样搬家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请同学们启动i Pad,出示分层学习单:

C组:戴上耳机,点击“读给我听”,跟着电脑小博士把课文读正确,声音响亮。

B组:点击“我自己读”,自己读课文,声音响亮,正确通顺。

C组:点击“我自己读”,表演读课文,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和想象。

2.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

这个案例中,老师为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了难度不一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又不失具体的学习指导。由此,我们进行如下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目标分层

教者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目标分层:第一层,依托数字化手段,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属于模仿达成级;第二层,在第一层级的基础上掌握并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基本自给;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学生在掌握前两层次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会将语文知识内化和迁移,能进行基本问题的思考、分析,发展提高。目标分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2)教学要求分层

首先,要求本身具有不同层次;其次,不同教学要求指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教学过程分层

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各自状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当然,教学评价的分层也是重要方面,因人而异,因层而异。我们希望在数字化分层教学中能实现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分层达标,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开放自主,游戏教学

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儿童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使用大小肌肉技能表达情感,发展感知觉,交流并分享观点,集中注意力并扩展注意力,增强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练习各种类型的行为,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寓教于游戏之中,游戏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玩结合。

例如,我校黄敏老师在进行生活适应课《整理房间》的教学时,是这样进行游戏教学的:

观察图片(i Pad出示图片)

师:贝贝邀请好朋友来家做客,中午,贝贝妈妈推开房间,眼前的情景让妈妈惊呆了(播放贝贝家物品乱七八糟的画面)。这样的家你们喜欢吗?

生:不喜欢,太脏了,太乱了。

师:贝贝也不喜欢,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

生:我们一起整理房间。

师:你的方法不错,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一学。

(板书:整理房间)

师:(出示i Pad游戏:宝宝学整理画面)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只收纳箱,仔细看看收纳箱上的图片,想一想每只收纳箱能装入哪些物品。试一试吧!

(学生在i Pad上动手玩游戏,将物品按类放置进收纳箱。)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渗透了智力思维训练;设计角色游戏时,考虑充分挖掘儿童的想象力、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儿童认知的多方面发展。游戏得法后,教者还可以通过新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

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做好各类游戏的协调安排,就能使生硬的教育教学内容完全达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我们看到儿童在游戏中自主游戏,主动迎接挑战,这种自由探索的思绪在传统课堂中是无法看到的。所谓“寓教于乐”就是这个道理,玩中生趣,玩中促思,玩中得法。

三、组长领衔,合作学习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的差异大,教师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措施给予帮助,其中,倡导学生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根据学习任务可以相互交流,发表观点,共同探讨。小组长则与组员进行言语交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行为帮助。小组长发挥着“跟我走”的作用,组员则在“跟着走”的同时进行模仿、识辨,从而逐步提高认知能力,完成任务单的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操作策略: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小组学习培训—提供小组学习时机—合理进行小组评价。在进行小组组合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和可行性,适宜“1+1”或“1+2”的学生组合法,前面的“1”为能力稍强的学生,这样的搭配有利于学生间互助性学习。

四、微课学习,突破时空

微课主要以短时视频为载体来记录微型化的教学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微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个性化。

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们根据教学重点尝试制作了生活化、趣味化的微视频,内容涉及家务劳动、生活适应、家庭礼仪、生活数学等。发布的微课程视频采用*.flv格式,时长大多控制在5~10分钟。

教学应用中,学习者在课前登录到学校的网上微课程学习平台,在合适的背景音乐和巧妙的内容情境设计下学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老师则组织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实现知识的内化。有些技能性的课程内容,比如《系红领巾》《包书皮》《番茄炒蛋》等,学生们可以在课后、在家里反复观看,跟着视频教程反复练习,从而习得技能。

创新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的研究 第10篇

1数字化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数字化管理?它的内涵又是什么?首先我们来认识何谓数字化, 数字化是将许许多多复杂且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 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 将其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而引入计算机内部, 再进行统一处理, 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数字化管理是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管理环境, 它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 最终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 切切实实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和优质服务的目的。

数字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对资源的高效率管理、有效利用和更好地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思想。重点突出是效率和服务, 没有效率和服务, 就没有数字化管理, 这是数字化管理的内涵。

2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一) 传统管理与数字化管理方式相对比

(1) 传统管理

在一些高职院校, 管理独立在各部门, 学校管理功能有重叠现象, 管理观念停留在传统管理状态, 数据封闭, 不仅信息观念差且信息处理能力差, 存在信息孤岛, 在管理的范围上也有时空限制, 管理效率不高且缺乏决策依据。

(2) 数字化管理

管理将贯穿学校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 管理功能重叠部分被取消, 所有数据集中管理, 信息共享, 管理范围不受时空限制, 还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又实时的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 这为管理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 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从传统管理与数字化管理方式可知, 数字化管理的优势显而易见, 其优势描述如下:

通过对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 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采用这种数据化管理, 有利于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有利于提升学校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质量;有利于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革新;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决策水平。

3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采用数字化管理能统一全校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和流向, 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共享;统一身份认证, 实现所有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统一信息门户, 实现各部门信息的集中展示。通过数字化的管理, 还能成功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移动门户、移动教务、移动办公的建设工作, 实现对学校新闻资讯、教育教学、日常办公等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无线化整合和集成。现就数字化管理的应用简述如下几个:

(一) 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能实现智能排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成绩录入、顶岗实习监控、全校公共课教师的申报与学生的选课等等。该应用能实现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快捷、安全, 以及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有效推进都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校园办公管理自动化、现代化。该应用主要有发文管理、收文管理、会议日程申请等等常用的业务功能。如:学校需各部门进行文件接收时, 将以邮件或是通知的形式提醒各部门相关人员, 相关人员直接在该系统里即可完成接收并传阅;学校要学习有关文件、下达各种通知时, 均直接通过网上办公实现;本周有各项重要活动安排只需在相应地方进行公告即可。本应用能帮助各部门快速构建起安全、可靠、易用的一体化办公环境。

(三) 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卡是高职院校师生所持的一张卡片, 仅需一张卡就可在校园内消费、图书馆书籍的借阅、宿舍和学校大门的刷卡出入、会议签到、教职员工电子考勤等等。持卡者可查询、修改和申报所属权限范围内与本人相关的信息, 可以说是一卡在手, 方便所有。

(四) 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

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有精品资源公选课、数字化学习平台两大类数字化资源。每位学习者都需通过实名制进入网络学习空间, 可在自己的所属权限内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

数字化管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中运用十分广泛, 除了上面的一些应用外, 还有一些其它数字化的应用系统, 如:学工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在学校较好地推广运用将大大提高管理水平, 深受全校师生欢迎。

4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和机制

(一) 数字化管理的体系

众所周知, 传统管理模式是用非信息技术手段主要实施管理模式的, 而对于复杂的变量管理、预测和信息传递效率等之类问题却很难去解决。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证明, 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能实现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

数字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协调性、整体性及可持续发展性, 且每一个维都是多层次的。其维有:管理系统维、管理对象维、服务对象维、系统规则维和系统环境维。从它的五个维度体系结构可知: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 数字化管理的机制

数字化管理系统能为高职院校所有师生提供高效的、便捷的、多层次以及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 也有相关制度的修订, 如数据标准手册、校园网安全管理办法、网站建设技术规范、校园网用户手册等等。

关于数字化管理机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从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角度去思考; (2) 数字化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设需要当一项重要工程来着手抓; (3) 数字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遵循统一的管理规范; (4) 建立数字化管理应用激励机制, 促进其应用与推广高效且快速发展。

实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有利于提高我们工作效率, 有利于解决行政运行中职责不清、办事拖拉等现象, 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互动、协调和联系, 从而改进工作作风, 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构建出新的校园教学模式和校园管理服务模式。数字化管理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 但打造出数字化管理也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程。

摘要: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数字化管理已不再是高不可攀, 推进高职院校数字化管理是学校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职院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 从数字化管理的内涵、优势、应用、体系和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对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探讨, 通过以创新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的研究来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构建出新的校园教学模式和校园管理服务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津孚, 张小红, 何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2]刘一凡, 陈杰.高校数字化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6) , 190-192.

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

一、前言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是其重要的組成工作之一,但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却开始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环境下,为了保证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进行具体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当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适应人事制度改革需要

在我国当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已经开始普遍施行了聘用制改革,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开始变得频繁起来,而伴随着人员流动的频繁,大量“废档”、“死档”、“人档脱节”、“虚假档案”等问题也开始大量出现,这些问题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由于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没有在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后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落后

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这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时,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化平台操作能力。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常年处于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一些老员工不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展开的不顺利。

(三)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认知错误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点外,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对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认知错误问题,同样制约着其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具体来说,由于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认识到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所具备的高效、共享等功能,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投入经费与必要指导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之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就很有可能陷入设备缺乏的问题之中,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具体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

上文中我们了解了我国当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具体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模式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一)人事档案信息系统模式

为了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后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事业单位就可需要建立起人事档案的信息系统模式,通过人事档案信息系统进行高科技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人事档案的准确、科学管理,还能够为事业单位中各部门提供快捷的人事信息查询手段,这种功能的出现使得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具备了高效利用的优点。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安全管理,事业单位还需要保证自身使用的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安全性,这样才能够真正较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二)电子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能够高效的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事业单位还需要通过电子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创建,保证自身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较好展开。具体来说,事业单位需要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本身的变为电子人事档案,这样就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中各部门进行高效、及时的档案资源共享。在电子人是档案中,其本身需要对员工的个人情况、学历、职称、岗位、工资、获奖等信息进行汇总,这种汇总使得电子人事档案除了能够发挥与普通人事档案一样的功能外,还具备的高速检索、高效存储、自动更新、高效共享的优点,大大推动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三)标准化人事档案材料管理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在自身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建立标准化的人事档案材料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创建能够实现结构合理、要素优化、整体性能较强以及系统效应最佳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大大促进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在具体的标准化人事档案材料管理模式的建立中,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的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简化、协调等有序化控制,并在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标准的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术语、代码、分类、计量、统计等基础标准,同时建立和完善档案收集、整理、编目、检索、鉴定等技术标准。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保证自身的档案材料归类、借阅和保护制度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在具体的标准化材料档案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还需要进行组织管理标准化和工作流程标准化的创建。在具体的组织管理标准化创建中,事业单位需要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精确管理职责、优化人员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并健全检查考核制度;而在具体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的创建中,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规范档案整理、规范借阅流程、规范转递手续、规范档案保管等四个步骤,保证标准化人事档案材料管理模式的成功建立,并以此保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在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决定着单位对人才的评价与调动,为此事业单位必须通过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推动自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切实为事业单位提供较好服务。

参考文献

数字化模式 第12篇

“来出书”是国家首个图书自助出版网站和学术著作出版平台。该平台的搭建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势,形成了从图书的投稿、编校、出版、印刷到发行、推广、营销等的一条龙服务式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出版转型。在“来出书”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优势和不足,本文试从“来出书”、“来印书”和“来买书”三大板块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在网络自助出版、数字印刷以及在线商城的构建上的优劣,探究传统出版社在出版、印刷与经营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一、“来出书”:网络自助出版

自助出版是数字化浪潮中出现的新兴出版业态之一,发展态势迅猛。在国外的发展日渐成熟,美国的自助出版已经步入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相较于传统出版,自助出版具有出版环节精简化、出版周期短期化、出版对象平民化、出版资源海量化、出版环境自由化等特点。

我国自助出版的发展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现已经形成“以维基出版为基础的百度文库模式,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盛大模式,以小众文学为主的豆瓣模式,以电商技术平台的京东模式,以出版社为背景的来出书平台,以社交网络为平台的微信出版模式。”[2]这几种模式的共同繁荣为我国自助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前景。其中,以出版社为背景的“来出书”平台相较于其他自助出版模式,在其创建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优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出版社的纸质书优势与书号资源

与其他几种自助出版的模式相比,只有“来”平台有出版社作为后台支持。知识产权出版社是国家级出版单位,这是对编审流程的保障,对书稿质量的保障,对其正规出版发行的保障。与此同时,出版社有一定的书号资源,为作者提供有书号的正规出版物和没有书号的私藏出版物两种选择。通过“来出书”平台出版的大多数书籍以纸质书的形式呈现,满足了作者对于正式出版物的渴望与需求。而其他自助出版模式的“出版”更多地是指一种宽泛的电子出版物的概念,作者利用网络上传,读者付费或者免费下载TXT文本或者Word文档等电子版,只有热门作者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出版成正规的出版物。这样看来,拥有出版社支撑的“来出版”平台就有了其他自助出版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自主、低价、高效

有意向出版图书的作者可以在“来出书”的网站自主注册账号,填写图书信息、作者信息并上传书稿,并且可以根据网站提供的九种排版模板自行排版设计,在平台的图书封面设计系统中挑选合适的图片、色彩等,利用封面设计器自行设计图书封面,或者交由出版社操办,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此外,书稿通过编审环节的作者可以根据责编提供的建议自主选择装帧方案并自主定价。

在出版的价格上,通过预审的稿件会有免费出版、自助式出版和一站式出版等三种流向,出版社根据稿件的质量对出版方式进行定性。自助式出版和一站式出版虽然需要付费,但所需费用与传统出版费用相比仍可节省一半左右。不仅价格惠民,整个出版流程也更加高效,上传的稿件只需3-5天的预审期即可确定出版方式,一本20万字的著作20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三审三校的工作,最后的出版审查也只需要一周工作时间。传统的出版周期需要4-6个月,采用自助出版的出版周期只需2-3个月,周期短,更高效。与此同时,出版流程顺畅无阻,容易上手,操作方便。

(三)众包写作与众筹出版

被称为“众包之父”的杰夫·豪在其著作《众包》中谈到,众包开启了当今科技转型,众包就像办一个聚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利用群体的力量创造新的组织方式。众包写作是“来出书”策划筹办的一种群策群力的互联网合作写书的新模式,它以“核心作者+联席作者”的方式分解书稿并以任务的形式发布内容,在“来平台”报名、领取、完成任务并通过任务评估的作者,根据任务内容的不同在书中分别获得核心作者或联席作者的署名并获赠带有“作者单页”的纪念版图书。众包写作的模式均在“来出书”的子平台“来论坛”沟通和实现,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特性,利用不同作者自身的优势,充分汇总高质量的文稿内容,有利于提高稿件的质量。

与众包写作的群策群力不同,众筹出版是集聚财力为新书的出版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为目标读者群,是对即将出版书籍的宣传和对目标市场定位的一个预测。众筹出版适合学术出版等小众出版,这与“来出书”平台的出版范围相契合,也成为了平台出书的优势之一。

(四)局限性

除了以上三点优势之外,自助出版在“来出书”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局限。首先,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向的局限性。“来出书”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依托,这就奠定了“来出书”的服务对象主要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师、学子、科研人员等,以学术著作出版为主要业务方向,虽然“来出书”出版有价值、能提升平台影响力的大众化图书,但所占比重甚小。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向的局限性让“来出书”损失了一部分的用户,在“来出书”网站的普及率和适用度上还有所欠缺。

其次,自主排版的傻瓜化与模式化。作者上传的稿件可以自主选择排版格式,按照固定的模板进行封面设计,虽然增强了作者参与编辑流程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但最后的成品书被固化成几种固有模式,形成了一种傻瓜式的排版格局,造成了成书版面上的雷同,缺乏新意。

二、“来印书”:按需出版

自助出版需要按需出版来支持,按需出版为自助出版在印制环节提供更多的自由和便利,而按需出版的核心技术是按需印刷,“来”平台拥有全国最大的按需印刷(数字印刷)生产规模,拥有国际高端数字印刷设备,完善的流程及软件支持系统,能够完美支持“来出书”平台的自助出版及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专业性、学术性、小众化的图书的出版。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率先引进按需出版技术的发达国家,不仅在按需印刷的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依靠按需出版获得巨大的收益。在我国,“从1998年按需出版首次登陆中国以来,我国的按需出版已经从最初的图书的按需引述发展到内容的按需销售阶段,虽然合理,但是速度缓慢。”[3]知识产权出版社是我国最早开始按需出版业务的出版社之一,其按需出版业务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打造的“来印书”平台也为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按需出版业务打开了新窗口,但纵观分析“来印书”平台的按需出版业务,主要业务对象是针对作者层面而非读者层面,即平台在按需出版业务上是被动接受业务非主动开展业务。

(一)针对作者层面的专利文献的按需出版

我国的专利文献出版具有印量少但种类繁多的特点,结合知识产权出版社自身出版范围的特性,并考虑到专利文献作者对著作印量的实际需求,“来出书”平台为作者提供按需出版的渠道,作者在“来出书”平台选择“来印书”栏目,同意平台的内容协议即可上传作品进行印制。

“来印书”平台可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书籍文献、会议资料、教学讲义、宣传画册、名片海报等全方位的印刷制作服务,可以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灵活出版。是“多品种,小印量”型图书的最佳印刷解决方案。在提交印刷品文件的操作中,作者可以自主选择印数并选择是否参与书籍的装帧设计,例如,封面与内页纸质的选择,装订方式与装帧工艺,封面的光、亚膜选择以及有无勒口等等。“来印书”的平台给予作者充分的选择和自由,充分体现了按照作者的需求来印制图书的要求。与此同时,“来印书”与清华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党史出版社社等几十家出版单位在按需印刷(数字印刷)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些都是从作者或者用户的角度出发,按照用户所需进行的印刷,这种按需出版也是对上一环节自助出版的延续,是整条出版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针对读者层面的短版、断版书的按需出版

基于按需出版对作者、对读者的双重“按需”,针对读者层面的按需出版,“来印书”平台利用自身的数字印刷技术“为中国宇航出版社建立短版图书数据库,实现先销售,后印制,即需即印,满足读者对专业图书的需求。”[4]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出版社“先后与上百家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回复出版图书数千种,实现了永续出版。并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筛选国民时期金万众最有价值的图书,为国内外100多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数字化复制服务。”[5]

“来印书”平台在续接自助出版完成出版流程的同时,实现了专利文献类图书的零库存和零浪费,实现了短版、断版书的循环再利用价值,实现了出版社利益最大化,为出版企业的绿色出版保驾护航。

三、“来买书”:网上书店

图书在线商城的构建为自助出版的图书提供了一个销售的渠道,也为按需出版“先卖后印”的设想提供了一种实现的可能。20世纪末,美国的网上书店就已经超过1200家,网上书店也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发行渠道。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的网上书店也随之发展起来。

根据罗紫初教授对我国网上书店的分类来看,目前,我国的网上书店大体由四类市场主体构成:由传统书店扩张而成的网上书店,由出版社开办的网上书店,由非出版业资本建设的网上书店,由出版公司开设的网上书店等。“在我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已建立网站的有349家,占62%。”[6]“来买书”就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开办的网上书店,由此可见,出版社开办网上书店已是大势所趋。

(一)个性化定制别具特色

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大学网上书店的热潮,以大学网上书店为例,其特色就是打造自己的特色,只出售教科书和学生需要的资料,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料的需求为主打,与美国的大学网上书店类似,“来买书”的网上购书平台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网上书店。

“来买书”是“来”平台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全流程数字出版的最终环节,是针对“来出书”“来印书”个性化定制的销售终端,也是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极具个性化色彩。“来买书”的网上购书平台目标人群是学者、专家等专业人士,并且依靠知识产权出版社的背景,形成了以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经济等为主打品牌的专业书籍购买平台,是为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专业购书平台,分类简单明了,书目明确清晰,是实现作者写书、买书的个性化定制销售平台,也是读者购书的专业化消费平台。

(二)专业性太强反成弊端

个性化的专业化定制成为“来买书”的平台特色,但其专业性太强,服务面过窄又成为其发展的一大弊端。在电商们抢占图书市场的战役中,当当和亚马逊绝对是胜利者。它们的图书零售范围涵盖文学、小说、童书、教育、生活、人文社科、经营管理、科技、励志成功类、工具书、期刊以及外文原版书等十几个品类。反观“来买书”平台的图书零售门类,整体分为六大类: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通运输、材料、经济学等。横向对比这六大门类,不难发现,虽然“来买书”的平台对销售的书籍进行了细分,但整体还是呈现出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出版特性,以科学研究、文献检索、数据统计居多的专利文献化书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虽然平台也出售小说等文学作品,但比例甚小,缺乏大众读者的关注。这些书籍的专业性导致其平台服务面的狭窄,导致其读者群体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小众化并最终导致其推广营销受阻,经济效益受损。

(三)利弊权衡需品牌当先

专业化成为“来买书”购书平台的特色和优势,也成为限制“来”平台发展的枷锁,权衡分析来看,品牌影响力弱,知名度低,小众化成为“来买书”平台的劣势,但其专业化这种特性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来买书”平台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提高平台的知名度。让劣势也能成为该平台的优势和特色。但就其在众多网上书店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来买书”的平台仍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推广力度,搞活销售平台,吹响特色销售的号角,铸就品牌特色。

四、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迫使传统出版产业向数字化出版产业靠拢,要求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媒介进行融合再生产。“来出书”这一全流程数字化出版模式的构建,实现了自助出版、按需出版及网上书城的一条龙服务,响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推进自助出版、按需出版和网上书店的成熟发展。这种全流程数字出版的新模式值得构建和推广,其特色之处值得其他出版社借鉴学习,但其自身发展的短板仍然需要克服。为更好地实践和完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这一新模式,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资金、技术及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来出书”这一全流程数字化出版新模式只是我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小步,传统出版社向新兴媒介融合的转型发展仍然是进行时。

摘要:“互联网+”已成大势,“互联网+出版”更是重头戏。知识产权出版社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打造了一个集聚大量用户资源,实现图书投稿、编校、发布(含印制)的全流程数字化平台——“来出书”,让传统出版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成自助出版和按需印刷走向成熟。文章从“来出书”网站的子栏目“来出书”、“来印书”和“来买书”入手,对应分析从自助出版到按需印刷到网上书店的自主性全流程数字化出版,并探究其出版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来出书”,自助出版,按需出版,网上书店

注释

1[1]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 L].http://www.mof.gov.cn/mofhome/he/lanmudaohang/zhengcefagui/201504/t20150413_1215711.html.2015-04-10.

2[2]丁新湍.自助出版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3[3]肖东发.按需出版是出版的趋势和方向[J].出版广角,2012(8).

4[4][5]蔡玉沛,姚怡云.按需出版:发动未来出版的“绿色引擎”——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J].编辑学刊,2014(3).

上一篇:农村论文下一篇:有趣的成语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