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

2024-05-19

人文与社会科学(精选12篇)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1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分析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科学精神的大致内涵, 即以物为尺度, 追求真实、探索规律、推崇理性、实事求是、重在获取真知、实现最大功效。①

科学是求真, 人文就是求善, 就是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 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实现浪漫情怀等价值理想。②可以说,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悉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文化或知识成就的升华, 是人对外在的物性和内在的人性把握中产生的两种观念和价值体系, 也是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 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铸就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生动发展与综合提升。

当代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立起来, 这源于人们对两种文化有片面的理解。当代对科学的理解主要受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只重视“科学的逻辑”, 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 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 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或创新精神;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 严重忽视了科学与人文的关联和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而功利主义科学观只是从工具或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而严重忽视了科学活动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只是从控制自然、获取无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 而严重地忽视了科学的其他社会功能, 特别是对文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③

与上述两种科学观相呼应, 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着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对科学的理解并没有超出狭隘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视野。同时, 他们所理解和阐述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也是极为片面的。离开社会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 这使他们的文化带有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而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特点是反科学主义和泛道德主义, 强调科学在人文世界与人生经验中有其自身不可超越的限制, 强调儒家的人文精神是“本”, 科学技术只能作为“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要性。尽管历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若即若离, 但是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融合具有必要性。萨顿看到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的状况, 他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就是看法不同的人们之间的冲突, 一方是文学家、史学家这些所谓的人文学者, 另一方是科学家。”④就拿科学精神来说, “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 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手中, 而即使是科学家, 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 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⑤。事实恰恰如此, 近代以来, 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机, 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等资源消耗的增加, 如果不加限制地过度开发, 人们有可能在短短的二三百年内将地球上千万年积累的石油、煤、天然气、各种金属等宝贵的矿产资源挥霍殆尽。与资源问题密切联系的全球性问题是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水和空气污染、热带雨林的毁坏、臭氧层的变薄等环境问题, 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甚至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技术及其发展同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另外, 科学技术发展显然还同诸如军备竞赛、核威胁、胚胎克隆、兴奋剂的使用等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可见, 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及其对人、自然与社会的负面影响的确存在, 而且,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 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但是我们决不能将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对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一方面, 资源、环境等问题并不都是由技术造成的。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每一种异化现象及其对人、自然与社会负面影响的背后都有社会制度上的原因或人自身的原因。因此, 目前资源与环境危机的困境, 科学和人文都应担负责任。要摆脱困境, 就必须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道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所必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纵观历史进程, 我们有理由认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当今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已达成共识:反对将科学与人文完全分离和绝对对立起来, 倡导两种文化之间更加广泛的对话、更加宽容的理解、更加融洽的合作,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融合。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已成为现代认识活动的“主旋律”。在两种世界的融通中, 我们对“客观事物”有了这样的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优先存在是不容质疑的, 否认了这一点就抛弃了科学精神;但它的“表现”, 在人面前显示出来的种种属性及其变化的可能性, 都是与人相关的, 是随着人的观察角度、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即它表现于同人的相互作用中, 使得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必然带有人的痕迹, 不承认这一点, 就是背离了人文精神。

寻求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无论是在自然、社会还是在研究领域, 都全方位地展开着, 如对于基因组计划的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专家和伦理学家产生了相同的关注点;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文化的繁荣, 使得技术专家和艺术专家结成了联盟。科技的平台必须也是人性的界面, 人文的世界必须增加科技的含量, 成为当代文化事业的一个共性特征;科学与人文之间在观念、方法、学科、精神上的互融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文明建设活动。

这种融通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意识。我国申办奥运就是一个例证, 我国提出的申办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这表明我们对科学与人文融通的强烈追求, 可以说, 科技和人文在中国实现全面腾飞的过程中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北京奥运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科技、人文”为主题, 向世人表明, 北京奥运不仅要做到“更快、更高、更强”, 还要“更纯洁、更互助、更人道”, 充分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绿色奥运。为实现绿色奥运, 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 用于绿色奥运场馆及交通、能源、环保建设。发展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是解决北京市当前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 极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根本性地解决能源问题。能源结构调整是北京市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绿色奥运概念中, 绿色能源即新能源和节能是其中最主要的概念。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期可再生能源将为人类提供50%的商品化能源。我国将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增强我国设备制造和生产能力;建立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健全法规和机制, 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发展。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贡献。⑥实现人文奥运, 要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推行奥林匹克教育⑦, 提高国民素质。

科技奥运。随着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体育运动。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提高, 运动场地器材的不断更新, 乃至世界反兴奋剂斗争的不断升级, 无不说明科技的魅力。

实现科技奥运, 北京奥运会不断引进高新技术, 这包括优秀运动员选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反兴奋剂检测芯片的研究等, 在引进高科技的同时, 不乏人文关怀。

注释

1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第318~320页。

2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8~53页。

3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第40~49页。

4萨顿:《科学的生命》, 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第140~142页。

5孙红敏:《2008年北京实现“人文奥运”之探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5) 。

人文、科学与社会和谐作文 第2篇

和谐的社会能给人美的享受和物质的满足,人们过着温暖和质感的生活;人们的价值得到承认,智慧得到嘉奖,尊严得到尊重,痛苦和责任得到理解和分担;和谐的社会应有一双大手,扶起跌倒的老人,拭干受挫者的眼泪,抚慰失落者的心灵,给成功的人以掌声,为迷茫的人指明方向。和谐的社会更需要钢筋水泥,架起贯彻长天的虹桥,筑就一座座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让高楼拔地而起,让梦想奔向宇宙。这就需要人文来支撑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用科学奠定实生活的基础。

回望中国五千年的绵绣历史,铁马冰河搅乱了多少文人武士的清梦,关塞明月寄托了多少成功战士思家的情怀。尤其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如同弃掷于碾盘之中,受尽磨砺。然而中国并没有被打倒,至今仍雄踞一方。是什么让他坚韧如斯,得以长存?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这如一层柔韧的襁褓,呵护着中国度过一个个充斥着凄风苦雨的黑夜。灿烂的文明,是中国捧出的绚丽的珍珠,这珍珠颗颗都是风雨磨砺的结晶。文化支撑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延续,在延续中文化得充实。正是文化唤醒了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激发了战士们同仇故忾,祝死如归的斗志。

如今我们已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发展成为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是否不再需要这种人文情怀呢?答案当然是需要。人文情怀是一种粘和剂,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形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依依托,相互促进。在地震、洪水、泥石流、非典面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撑起了一片蓝天。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就像细胞之间失去了粘连的蛋白质,其结果必然是发生癌变,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人们之间必日趋冷漠,思想必日趋腐朽,文化必日趋伪劣。

如果说人文情怀是社会的温度,那么科学探索则是社会的硬度。美国仅有二百年的历史,从一个殖民地国家,以科技为跳板,成功跃上世界发达国家之巅。不管是武器装备、载人航天还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美国的科技发达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正是创新与发明,促进了美国的飞速发展。苹果公司秉乘了创新和发明的.理念,在乔布斯的带领下,用35年的时间创值最高的公司。乔布斯是一个创新的使者,先后推出一系列产品都凝聚了乔布斯团队对未来及人类的敏锐洞察力,超前的理念和硬件创新的精华,产品既炫又酷,将现代手机的工业设计技术与极简艺术进行了近乎完美的结合,为世界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美国的发展史和苹果公司的成功史都在向人们昭示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一旦科学探索离开了人文情怀,便只剩下暴力与兽性。二战期间,日本凭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国东三省肆意狂妄为。为了研究生物武器,在中国东三省肆意狂妄为。为了研究生物武器,丧心病狂的731部队,用活生生的国人做试验对象,在东三省散播生物病毒,引发了一场场瘟疫,使无数的国民死于非命。日本虽然掌握了强大的科技力量,然而却漠视生命,视生命如草芥,凶暴残忍的如一问猛兽,其必然结果是为众从所逐之。可见科学探索,失去了人文情怀的调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向,其社会就会变得野蛮、愚昧、落后。

科学与人文的未来 第3篇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几百年之后的地球上,无论是茂盛的原始丛林中瞄准野兔的长毛怪,还是繁华都市操控空中飞车也塞在空中十字路口的家伙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时候,早已经不分肤色与国籍,世界上只有两个种群的人类——是科族。

科族人的标志是分子式的符号,他们信仰的当然是科学。好比科族的妈妈们不可能去扎针灸来减肥,她们通过一种脂肪细胞的基因改造,来让脂肪细胞拒绝变形与膨胀。

科族史的创世考证中,有一张考古学家津津乐道的报纸,那便是1996年5月18日的美版《纽约时报》。尽管科族的后人们已经读不懂这张产生于跟异族混居时代、并与异族使用同种文字的报纸,也不妨碍他们使用不断改进、被证明越来越有效的科语反复更新解释,这张报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年的头条新闻报道了一个经典事件:

“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文章,索卡尔故意制造常识性的科学错误,以检验《社会文本》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结果5位主编都没有识别索卡尔在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文章过审后被发表,引起了知识界的一场轰动。”

连科族的小学生都知道索卡尔事件的来龙:历史上,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与数学家莱维特的《高级迷信》(1994)一书对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名义而出现的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至于去脉,就是科族人民与文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斗争史了。

没错,那个时候,还有另一支人类族群同时存在,那就是文族了。

文族人的标志是五线谱的音符,他们的信仰听起来有些罗曼蒂克。噢,是的,他们信仰的是一尊巨大的雕塑,那是一颗缀满星星的上弦月,至于这个含义,每个文族人都能够不假思索地给你一个答案,保证热情洋溢。

所以,文族的妈妈们都喜欢参加星月冥想班塑形美体,或者熬制绿豆汤清肺抑火,她们看到科族人就火大,因为科族总说文族是“伪科族”,文族人心想,过得好好的伪你干嘛?我们就想好好过日子。好比绿豆,不至于什么都不是吧?你们不是说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菸碱酸、叶酸,矿物质钙、磷、铁..吗?难道不是理论上,这些营养素有啥用,绿豆就有啥用?

文族的历史学家时常给孩子们讲课,作为孩子,最关心的是为什么科族的孩子总是用科族语朝着他们嚷嚷,虽然听不懂,但毕竟表情这个东西还没有进化消失掉,那绝不是友善之声。所以孩子们很喜欢历史课,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科族语听起来还是很有趣的,似乎总是夹杂着文族语言,多么引人入胜呀,孩子们热爱有趣的东西。

文族的历史老师总是显得很悲伤。每当他们讲到“从文艺复兴以来,文族本来一直是和科族结盟的,文族从来不是科族的婢女,而是伴侣,曾经一起共同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的时候,就开始老泪纵横。

那为什么现在科族与文族,白天不懂夜的黑呢?文族籍的老师的答案显然很不一样。

有些老师会激动地宣称,科族与文族决裂,因为我们秉持人本、人文,科族却蛮横冷傲,以及擅长制造种种不负责任的进化史上的杯具,包括原子弹和生化、气候武器!

有的老师会神色尴尬地承认,文族的祖先,也有不少的扯淡人士,得罪了科族的祖先,可术业有专攻,为何不能互惠互利互相学习呢?

..

故事写不下去了,因为最后的最后,无论是科族还是文族,都死 。

我似乎已经看到这个结局。

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看现代科学传播 第4篇

19世纪末, 日本人把“science”翻译成“科学”, 意为“分科之学”, 后被引进中国并沿用至今。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相关活动 ;科学还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进而, 科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科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则专指自然科学, 本文所使用的正是后者。

“人文”这一概念也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文是指一种由人类自身建造的、与自然秩序相对的文化意义秩序, 是以人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的所有理论、观点、及由此派生出的渗透于人类思想文化中的观念形态。[1]狭义的人文是指“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感性定性的方法研究为主, 以人本主义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2]这一知识体系在学科分类里主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伦理、历史等领域, 本文用到的就是这个人文概念。

二、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历史演变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 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但在学者的知识和工匠的技术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科学性的见解。特别是在古希腊时代, 科学蕴含在哲学中, 是以自然哲学形态存在的, 这时, 科学与艺术、技艺、宗教、伦理等是纯然融为一体的, 科学理性的萌芽笼罩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下。尽管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科学与人文都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 但二者并不是毫不相干的, 科学与人文在发展中不断渗透融合。漫长黑暗的中世纪, 宗教蒙昧笼罩着整个欧洲, 宗教信仰代替了科学理性, 禁锢了人性欲望。经院哲学统治了文化界, 所有学科都沦为神学的婢女。从公元11世纪开始, 西方掀起了翻译古希腊科学著作的热潮, 这极大地促进了对古代科学的研究, 对于自然的探索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身、探究人性, 进而迎来了文艺复兴和进一步的人性解放。科学探索为人性价值的回归和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反过来文艺复兴和对人的肯定又促进了对科学理性的倡导和科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及其倡导的人文主义催生了近代科学, 自此, 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枷锁、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

独立出来的科学在近代初获得了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 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科学理性演变成极端的科学主义, 加之科学趋于专门化、专业化, 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知识形式的分离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划分, 并最终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对阵。C.P. 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中明确指出了这种分化, “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 另一极是科学家, 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 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4]科学与人文的这种相互拒斥一方面使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少了人本价值的约束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例如原子弹的爆炸 ;另一方面使人文朝着科学精神缺失的方向发展往往转化为反科学力量, 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泛滥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峙在“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后达到顶峰, 科学与反科学、现代与后现代的对峙将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表露无遗。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分离呢?

三、对科学与人文分裂原因的分析

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且极其深刻复杂的, 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也有来自两种思维方式差异的内部原因, 还有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科学技术极端功利应用这样的社会原因, 但在这里, 笔者想要讨论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双向误解。就像C.P. 斯诺说过的, “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 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 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则认为, 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 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 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 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5]而这种误解是由科学与人文的独断化及对彼此的不了解造成的。

科学与人文原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但随着二者从神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并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后, 二者文渐行渐远。科学走向自足之后, 理性就陷入独断, 科学主义走向了极端, 人的意义在科学理性的张扬中被埋葬 ;人文走向自足后, 价值走向了偏执, 抽象的价值尺度缺乏理性支撑, 难免沦为理想主义, 甚至是“乌托邦”。科学与人文一旦独断化, 它们就无法容忍对方的存在, 势必要发生激烈的冲突。

而这种独断化既是由双方对彼此的不理解产生的, 而又加剧了双方的不理解。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分工的日趋细密, 学科的分离及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愈发成熟。这种人为的隔绝就为科学与人文的独断化铺平了道路。这种现象在高级知识分子那里更为突出, C.P. 斯诺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中就曾描述过文学家和科学家对彼此研究领域的无知, 正是科学与人文之间对彼此的不理解, 甚至是不愿了解, 才加深了双方的独断化。使得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 并在这种独断情绪的影响下, 对彼此进行“攻击”。双方知识和情感的分裂日益加大, 最终就出现了科学大战的科学与反科学之争。

由此, 双方的理解、认同是打破这种僵局的关键。而随着经济发展需要的增强, 科学的势力越来越膨胀。科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崇拜, 大踏步且不停顿地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张 ;而人文则处于被科学排挤且日益劣弱的境地。鉴于今天这种科学处于强悍之势而人文处于孱弱之势的状态, 为了使双方能够平等地沟通对话, 科学似乎有必要更为主动、宽容一些。因此, 弥合科学与人文裂痕的关键在于 :处在主动、优势地位的科学积极地向人文学家、大众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展现自身, 让人文学者乃至全人类真正地了解、理解科学, 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创建一个与科学交流的平台, 而这就是科学传播。

四、现代科学传播概要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科普”。传统的“科普”就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静态的传播。然而, 科学素养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要提高科学素养还要全面地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关系, 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现代科学传播正适应了这种需要, 它既包含传播科学技术基本知识的一阶传播, 也包括传播科学技术事物元层次内容 (如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的社会运作) 的二阶传播。[6]这样的科学传播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科普”的新特点 :

1、受众面广且具有层次性

当代的科学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向普通群众传播知识, 它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面, 在科学界内部及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也是现代科学传播的必备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指数化增长及其作用的日趋重要, 对科学的了解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 不仅是大众, 分科的细化使得科学家也成了科学传播的一大受众。在这两个受众层面外, 决策层、非政府组织、相关企业等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介入科学传播。

2、传播内容更为全面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 这就要求科学传播有更为丰富的内容, 即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 更重视传播与科技有关的更高层的观念性的东西, 包括科技方法、科技过程、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技社会影响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众全方位地理解科学, 达到科学传播的真正目的。

3、传播方式多样化

科学传播理念的变化, 必然会引起传播方式的革新。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 传播手段也愈发多样化, 科学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的学校教育、科普书籍、科学讲座。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广播电视逐渐成为传播的一个主要阵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其高速便捷、远程广泛、即时交互的特点为现代科学传播提供了便利。另外, 可双向交流沟通且极具针对性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传播的一种方式。

4、传播的双方处于一种平等互动的地位, 受众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传统科普是视知识为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 是建立在科学主义之上的, 是由科学团体向大众的讲授。科学传播将这种单向灌输转变为平等对话和共同交流, 对话双方人格平等、机会均等, 排除了因知识占有多少而决定对话地位的情况, 受众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和传播者的互动中去。通过强调受众对科学的知情权, 使受众在获得充分信息的前提下, 可以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意见, 形成一种反馈, 从而实现一种双向的沟通。这时, 受众转变为参与科学传播实践的主体, 受众的能动性在决定科学传播成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传播的这些新特点使得它不再是单纯颂扬科学的活动, 更是如何理解科学的活动。理解不是单向的接受, 而是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体验。科学传播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文化建设活动, 不光是让受众具备现代科学的知识, 还应具备现代人的精神风貌。因此, 科学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交互相容的过程。在科学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以及人性本能和直觉的今天, 科学与人文间的鸿沟日益扩大。但一个健全的社会要求两种文化的整合, 现代科学传播可以真正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实现二者的融合 ;通过科学传播, 可以破除公众对科学的盲目迷信, 揭开披在科学技术上的神秘面纱 ;也可以把科学从象牙塔中请出来, 使之走进公众, 走向社会。如此被解蔽了的科学才能被各个层次的受众, 特别是人文学者真正地理解, 才能真正地消除人们对其的误会, 实现无障碍的交流沟通, 进而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

摘要: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经历了从古代的自然融合到中世纪的双重“堕落”, 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携手作战”, 最终发展到分裂对峙的局面, 并随着“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的到来, 这种分裂达到了最大化。除了众多复杂深刻的原因, 导致这种分裂的还有一个现实原因——科学与人文的双向误解。鉴于时下科学占据了文化主导地位, 缓解这种局面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让人们真正地了解科学。

关键词:科学,人文,科学传播

参考文献

[1]陈俊明.科技与人文互动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3.

[2]姜相志, 魏伟.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J].学术交流, 2006 (10) :183.

[3]张纯成.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融通走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 24 (6) :8-9.

[4] (美) C.P.斯诺, 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 1994:4.

[5]同上第5页.

科学与人文作文 第5篇

是的,科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与我们朝夕相伴相随的电视机、电脑、汽车、手机等与科学密切相关,就是我们吃的米、喝的水、穿的衣、用的电,还有看病治病用的设备、药品,凡此种种,何物与科学无干?我们要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科学。

星期天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由于父母不在家。写完作业后我便决定出去找我的“PARTNER”们玩儿一会。来到晾衣间我随手拽下衣服并且玩了一个“灌篮”。哎呀!只见衣服从晾衣架的另一侧落入了水盆里弄湿了。这可怎么办?衣服湿了可怎么出去玩啊!况且“老”妈知道后一定又会唠叨个没完。干脆把衣服洗了吧!这样一来说不上还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呢!说干就干,我将洗衣盆端到水房,打开了吐水的小鸭子(水龙头)又接了一些水。我将衣服在水盆中充分浸湿后打上洗衣皂,便上下翻动地洗着,这时一枚1元钱硬币从衣兜掉出来落在水盆里,我忙伸手去捞,可是我发现这枚硬币竟然漂在了水面上。咦!硬币怎能漂在水面上?我观察了一会,见硬币还在水面上漂着。我想在清水里要是也能这样就好了,因为那样就不用担心硬币掉入水中而找不到了。试一下,我将洗衣服水倒掉,端来一盆清水,将硬币投入水中,这次的“实验”结果变了,硬币沉入水底。咦!怎么回事,我又换了一盆带洗衣皂水,又试了一次,硬币漂起。这是怎么回事?

带着疑问,我上网找,没有找到答案、翻学过的书找,也没有找到答案。到哪去找答案呢?我一拍脑门,有了,去新华书店找我的学习“秘籍”——《十万个为什么》。来到新华书店,果然找到了答案。原来这种现象是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水的张力=水+影响物,这种影响物就是诸如洗衣皂之类的东西。硬币不沉底的秘密揭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思索着:科学太奇妙了,科学太有趣了……我喜欢这里的奇妙和这里的趣事,但我也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迷等着我们靠撑握的知识去探索,所以,我决心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用更多的知识去解科学奥秘之密,为中国争光、为中国添彩!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但科学的发明物对人类也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如原子弹的发明,如人类环境的剧烈恶化,如地球生态的失衡等等,难以尽数。因此,有许多人开始抱怨科学,认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展造成的。如果我们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我们必然会得不偿失的,我们不但可能退回到原始社会,而且还可能丢掉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本原。那我们就会陷于茫然与无知。

高科技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已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无论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我们正步入一个世界,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各方面,科学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人文科学的传统与现代 第6篇

关键词:强制阐释 哲学诠释学 工具论 “文学场域”

“强制阐释”是张江教授针对当代西方文论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的“支点性”概念: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1]。“强制阐释”涉及关于文学阐释的四个问题:第一,“强制阐释”现象的“合理化”理论根源在哪里;第二,“强制阐释”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第三,如果说“强制阐释”是文学阐释的“歧出”,那么正当的文学阐释是怎样的,评判正当的标准又是什么;第四,如何对“强制阐释”现象进行克服?这同时也关涉文学理论的现代化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

1.“强制阐释”术语的分歧:“强制阐释”并非对理解本体论进行否定

自张江教授提出“强制阐释”后,文学理论界不乏有质疑与反对的声音,盖其主要论点如下:

(1)文学理论的发生问题:并不是“举世皆然”的“一切”“合法的”文学理论都必须按照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生成[2]。

(2)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文学对非文学理论的征用问题,此三个问题都可归于“场外征用”现象,而“场外征用并不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特有的现象”[3],它甚至是一种普遍现象。

(3)文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认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跨学科研究已成既定事实,“大门敞开了,撵是撵不走的。”[4]如此应该选择适当的“征用”理论对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发展。

概言之,这些反对意见认为一切阐释皆为“强制阐释”,于是单说西方文论的弊端在于“强制阐释”就不存在了。问题在于:持上述意见者将“强制阐释”看作阐释的一种呈现方式,而将阐释作为本体论,这是否误读了张江教授的本意?且看张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强制阐述”的论述:“从哲学和认知方式的视角评判,其独断论的特征明显。特别是因为场外理论的征用,阐释者从既定理论目的出发,利用文本证明理论,强制或暴力阐释成为必然,否则,难以实现阐释的目的。”[5]这段论述表明,张教授的“强制征用”本意,绝非在于本体论。

在此简述一下反对者所持理由的哲学根源: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生存论分析进行了发展,将理解提升为人的存在本体,从而获得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内核,并在批判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历史主义和方法论观点的基础上,肯定人隶属于历史,肯定理解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同时吸收了辩证法中精神现象学和历史主义的思想,克服认识论的主客二分观,借助“中介”沟通过去与现在,从而揭示人如何理解自身,而这种“中介”就意味着理解过程中同样包含有解释和应用,“理解——解释——应用”是一个过程,密不可分。由此伽达默尔完成了他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建构。理解本体论主要体现在诠释学经验中。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通过对历史主义的批判进而建构一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诠释学经验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原则上,即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视域融合是文本理解可能性的先验条件,文本与前见是通过对话来进行融合的,这种融合就意味着“效果历史”。在诠释学经验里,文本从产生它的前见和问题视域出发,而我们同样从本身的前见和当下的视域出发,这样,文本和我们的视域被相互联系起来,这就是视域融合。不过,严格来说只有唯一的视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唯一的世界、唯一的存在,这个视域唯一表现在某种原则上不结束的历史性事件之内。视域融合是发生对话的前提。

这里要着重强调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因其可以论证张江教授所说的“强制阐释”并非本体论意义上的:首先,文本就是对于产生它的时代问题的发问与回答,但在当下的对话中,发问的主体是我们,我们在自己的视域中被文本的方向所指引去进行发问,对文本的理解与自身是等同的:理解我们所提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而同时,文本也被视为向解释者所提出的问题,正因为它提出问题,解释者才被关涉,而理解文本同样也意味着:理解文本的问题,并对其提问进行回答。在这种问答的结构中,确保了双方话题的一致性,从而分享其公共意义。其次,对话产生的境遇是在整个文本的意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与文本、问题与回答同时在场并双向运动,而这个空间和承载的文本运动也指引着提问者的发问方向,发问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所指向的。最后,进行对话的意义就在于获得真理。但真理并不是一个结果,它超出对话双方的预见之外,它只是在对话过程中展现着自身,“真理由此而表现为一个过程,即在对话中显现自身的过程。”[6]可知,在理想的对话中,并不存在“强制阐释”的情况,因为我们总是先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对之发问并倾听回答。

由此可见,张江教授并没有对阐释进行本体论的评判,而仅指出不应用理论强加于文学作品,使得文学作品成为理论验证的工具。所以不应用理解本体论来批驳“强制阐释”。

2.“强制阐释”的实质:变文学问题为哲学问题

就张江教授《强制阐释的独断论特征》来看,“强制阐释”的实质由文学问题变成了哲学问题,涉及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阐释者在进行文本解读之时,先有既定理论出发,寻找文本进行匹配。一方面,以理论为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文学阐释;另一方面,以文学作品作为证明理论普遍性的工具。由此,将文学从属于哲学,既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理想场域,又为理论提供了感性的经验材料。在以理论为文学阐释的工具表象下,实质是以文学作为哲学的附庸和工具,从而消弭了文学的存在地位。

3.正当阐释:构建“文学场域”阐释

本文在此提出一种“正当阐释”的构想,这是建立在辩证基础上的、以文学自身为中心的阐释场域。无论是张江教授所倡导的“本体阐释”,一些支持者者所倡导的“尊重文本是批评伦理的基本规则”[7],还是持反对意见者所提出的现代西方文论已经“挪用”了各科学领域的成果,都是将文学与其他学科(和作品与理论)并置,放入相对峙的同级范畴内进行讨论。在此构想一种超越此对立的文学阐释模式:首先,从文学作品入手,理解作品自身所言说的内容;其次,对作品进行有意向的发问(不是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因其“理解——解释——应用”三者是一个过程,不可分割),“意向”可以来自已有文论的方向,也可来自朦胧但有方向的阅读感触,但“意向”只是一个方向,并不产生内容;最后,在此“意向”中,通过具体文本赋予其内容,也就是“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只能从文本中找出。当然,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不同于方向来源的内容,这也是真正存在于作品中的,那么就应该对此进行肯定,而不是以文本作为已有理论的工具。同时可以考察这些内容是否可以扩展甚至生发出新的理论,从而推动文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此只是逻辑上的先后,并不指时间先后。这样,以文学文本为出发点,通过各可能存在的“意向”为阐释方向,最后回归至作品中,完成作品自身的阐释,形成一个“文学场域”。概言之,西方文论(或其他学科理论)只是提供了一个“看”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的可能性是由文本提供的,最后看到的内容也是关于文本的,是彻底的发生在文学场域中的内部运动。这样,将阐释放置在一个二级维度之上,即超越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作品与理论)的简单对立,进行一种文学内部的辩证运动。

4.“强制阐释”的克服: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与方法

最后,本文将略谈一下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与方法。理论以“世界”为对象,这个“世界”包括由作品连接着的世界、作家、读者四元间的关系,本质上仍是将文学作为哲学探究世界的特殊对象之一。而文学理论应是以文学作品内部为探究对象,兼涉与文学作品内部对象相关的领域。二者的研究领域有所交集,但这不意味可以将理论“征用”于文学上,也不意味着文学排斥其他领域各理论成果。文学理论是要进行发展、进行创新的,有新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也要有新的解读视角与方法,而传统的、历史的文学作品也由于新的解读生成新的意义。在此,本文提出一种兼收并蓄与为我所用的观点,以一种辩证的、超越文学与其他各学科(和作品与理论)简单对立的、而始终以文学为出发和目的的态度来看待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即以“文学场域”的方法进行文学理论的驱动和创新。当下各学科的理论成果都是现代人视野中的一部分,也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要切断与各领域的关系进行封闭的文学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的。但也要避免以文学作为工具进而对文学进行“消除”的危险。从文学作品自身出发,以各已有理论作为可能性方向(此方向的可能性也是由文本给予的),从而找寻出文本自身具有的独特内涵。理论只是提供一种“看”的视角,而作品的内涵可能不同于或是超于理论,同时也不排除其他视角的解读可能。最终要回归文本,肯定文本,从而完成对文本的阐释,并且通过这样的阐释过程,文本可能对理论进行发展与补充。真正的从文本中来,最终得到对于文本的阐释。

参考文献

[1]张江:《关于“强制阐释”的概念解说——致朱立元、王宁、周宪先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2]魏建亮:《关于“强制阐释”的七个疑惑》,《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3]赵炎秋:《场外征用的必要性与有效度》,《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4]昌切:《“强制阐释”与当代西方文论的要害》,《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5]张江:《强制阐释的独断论特征》,《文艺研究》2016年第8期。

[6]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29。

[7]张江等:《关于“强制阐释论”的对话》,《南方文坛》2016年第1期。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 第7篇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历程

讨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需要简略回顾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人类文化萌发的早期, 即在开始有了语言、文字、神话、艺术的远古时期和自然的问题没有本质区别。例如, 我们很难认定早期的伊奥尼亚学派、毕答哥拉斯学派是代表人文文化的学者, 还是代表科学文化的学者, 也很难认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属于科学文化, 还是属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古代没有分化, 在早期宗教意识里也有反映。古代的神权主义既违反科学精神, 同时也违反人文精神。到了近代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精神从神学统治下拯救出科学, 以人本主义弘扬理性主义。这一时期的多数学者, 既倡导人文主义, 又倡导科学主义。而且这时, 不但天文学和力学有了重要进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 达芬奇、但丁、莎士比亚、培根、笛卡尔、伏尔泰、卢梭等学者的人文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到19世纪, 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等科学成就的确立, 和经典的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特别是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 科技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人文文化。特别是20世纪以来, 由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确立, 自然科学有了革命性的进展。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使得科技文化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在科技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所谓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看作是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 把理性视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 讥笑人文学科的种种不足, 把人文的问题排除出科学的领地,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渐渐脱离并对立起来。在科学精神引导下,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自然, 使人类从“仆人”翻身成为“主人”, 不再畏惧和屈服于自然, 转而向自然界发号施令, 利用自然力之间的斗争谋取人们想获得的东西。科学技术所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不仅能够改造大地的面貌, 而且能够改变生物的物种。当一些人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简单等同起来, 认为科学本身就是科学家的最高价值时, 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便被取消了。一些敏锐的思想者和批判者开始忧虑科学技术的威力, 对科学技术对人产生的“异化”倾向作出批判, 呼吁科学家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 要求对科学技术进行价值的审视和人文的眷顾。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把科学技术的价值绝对化造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强大的能量, 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赞美过程中,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使人们失去了批判的精神, 科学已经成为真理和价值的代名词。本来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 人是价值的唯一主体, 但是科学技术成为特殊的价值, 科学技术本身就成为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已被忽略, 于是在科学技术的视野中对人的关怀也渐渐消失,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失去了内在的联系。

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异

从一般意义上说, 自然科学是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和内在结构特性的科学。科学精神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追求客观性。在实证原则的指导下, 形成了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精神。人们在研究一个对象时, 必须抛弃自己的任何主观臆想和情感, 由此达到的认识结果必须不具有任何个人的色彩, 以便能够认识事物自身的本来面目。为达到这个效果, 认识主体就必须与其对象保持距离, 它只能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中立的、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观察者、旁观者来进行认识, 这被认为是科学公正性的一个标准和证据。客观性在科学上的具体表现被称为“事实”, 科学家的工作最终就是要弄清事实。第二, 追求普遍性。这种客观认识的结果, 被要求具有普遍性,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普遍适用, 而与使用它的人无关, 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客观真理。普遍性要求统一性, 即科学领域必须服从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标准, 不符合这些规范和标准的, 就被排斥在科学之外, 或被指为非科学、伪科学。普遍性还要求可重复性、可检验性。因为, 只有可检验的和可重复的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同时这也是为了具有可操作性, 只有可操作性才能够对人有用。第三, 自然科学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工具理性特征。所谓工具理性, 是指改造外部世界的合理性。工具理性要求社会和人以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讲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工具理性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外部世界的控制上, 其合理性在于作为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中介而展开的, 正是在各种工具形式的参与下, 主体以实践活动方式体现着人类理性, 实现着从客体的自发运动形态向人的自觉活动形态的转化, 从而达到人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

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 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点。它追求人的多元化发展, 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是有个性的, 在此意义上常常发展为个人主义。多元精神坚持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 反对统一化、普遍化的要求, 因为人的本性就应当是多元的, 而不应是千篇一律的雷同。因此, 人文精神往往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之所以说“往往”是因为它并非在一切情形下都是如此, 它并非是全部反理性的。之所以具有这个特点是由自由精神、艺术精神、多元精神等因素所决定的, 它常常反抗理性的制约。非理性或反理性也正是个体追求自由、个性的结果。此外, 价值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又一大精神特色。它是指一种信念与理想的合理性。价值理性要求社会结构与运作方式、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不能为种种迷信和愚昧所支配, 必须符合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上的基本要求。价值理性的合理性在于实践是一种批判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人以一种主体性方式来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参与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能动地创造社会生活与社会历史, 自觉地改造和发展自身, 建构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如果说工具理性只关心手段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那么价值理性则是人自身发展的主体尺度。工具理性只是人们完成一定的价值目标而运用的手段理性, 价值理性则内涵人类生存意义下的道德价值、理想价值、情感价值等, 具有明确的目的合理性与终极关怀。

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

确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是必要的, 正因为有不同才能进一步讨论二者的相通和结合, 下面将以二者的区别为前提, 分析二者的辩证统一。

(一)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两种存在方式, 它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 只有二者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 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假若只有自然科学, 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 将会变得毫无趣味可言。科学也不是万能的, 因而我们没有理由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一切、衡量一切。另一方面,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科学, 也是同样有害的。如果只有人文精神, 不要求真的精神, 那么人类就会生活在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具有互补性。人文科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 但它更注重于观察、定性、体验和解释, 并不是没有局限性的。人文科学的论著要更有可靠性和说服力, 就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努力增加其实证性、定量化和逻辑性。同时, 自然科学还有转化为技术实践的功能, 这也值得人文科学“学习”。人文科学也不能局限于说明世界, 而要致力于对改造世界有其影响, 尽管并非任何人文学科都能转化为技术和产生经济效益, 但人文科学的研究和成果应该尽力对社会政策发生影响则是需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文科学未必可以产业化, 但人文科学要努力争取“政策化”则可能是适当的, 只有这样, 人文科学才有可能更加体制化, 而不仅仅是“自由职业”。自然科学更注重实验、定量和数学推导也有其局限性。实际上, 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并不都是严密的数学推导的产物,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 想象、猜测、灵感、幻想、直觉同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性研究中, 更需要有主体性、解释性、形象性的成分。工程技术规划和方案的提出, 特别是有创新意义的技术发明的形成, 可以说关键就在于想象力。

(二)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理性同一性。

在一些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文章里, 可能会隐含着这样的观点:似乎科学精神是“非人文”的, 那么, 人文精神就好像是“非科学”的。其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划分是相对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分也是相对的。这里说的“理性同一性”是广义的:一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是感性经验和一般常识的堆砌, 都是概念、原理、学说的体系。二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以发现客观规律为己任, 并都可能揭示规律性, 所谓规律性, 简单说就是可重复的必然性。三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局限于陈述事实和必然性, 而是要对客观必然性作理论的、因果性的解释, 即除了反映实际情况和关系, 除了揭示规律、定律, 还要分析原因, 建构学说。

(三)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划分是相对的, 它们的知识是联系和相通的。

这种相通表现于这两类学科都是人类知识链条上的环节。正像普朗克所说, “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 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的连续的链条, 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相通, 还表现于有的学科是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特点的, 有的学科是这两个学科的交叉和综合。

(四)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通和结合,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职能或任务上有着彼此不同、彼此不能替代又彼此需要对方的关系。

或者说, 尽管人文科学在实证性、严密性和普遍性等许多方面不如自然科学, 但在任务的必要性、重要性上则必须与自然科学相提并论。所有的科学都是人的科学, 都是为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服务的科学。总的说, 人类要面临和处理的是两大关系,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 前者需要自然科学, 后者需要人文科学, 人类的未来需要这两类学科的共同发展。有人认为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解释自然现象, 人文科学则是表达了主体的态度和意见, 因此解释和批判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自的功能, 这种看法割裂了知识的解释功能和批判功能。实际上,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都兼有上述两种功能。自然科学理论本身就具有评价性。达尔文的进化论本身就是对上帝造人说的批判, 自然科学真理是在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 人文科学同样具有解释性, 人文科学的批判性功能是建立在解释功能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之所以有力, 是因为它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五)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辩证统一的。

自然科学既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也负载着人的目的等价值因素。对于特定个体而言, 科学可以是纯客观的、价值中性的, 但对于人类全体而言, 科学真理又必然是负载价值的, 而且其最终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 因而具有正面价值。但是, 特定的科学真理并不能满足每个特定价值主体的全部需求。人文科学也不只是价值观念的体现, 其中也必然包含真理性的成分, 哲学、道德、宗教和艺术之类的社会意识必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必然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可以说,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必然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二者的相互关系还要放到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联系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考察,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人类两种不同的文化, 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在现代化进程中, 这两种文化既有对立也包含着内在的统一。随着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表现出的巨大经济价值, 自然科学被无限地强化而与人文科学相分离。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孔德;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马斯洛;邵威等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4].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

[5].霍尔顿;范岱年, 陈养惠译.科学与反科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6].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7].王大珩, 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8].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1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8篇

(一) 加强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的发展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总结, 也是医学科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其受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水平、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逐步形成了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原始社会, 由于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 医学与迷信交织在一起, 人们对疾病、健康的认识是超自然的, 认为神赐生命与健康, 巫医、巫术流行;到了奴隶社会, 人们用自然哲学观看待疾病和健康, 认为医生所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 第一次把疾病与健康同人类身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一时期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出现了, 包括希波拉底四体液学说、解剖学、生理学、中国阴阳五行学说等。这一时期主要停留在经验医学水平上, 尚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到了欧州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医学把人看作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 认为人得了疾病是机器故障或失灵, 需要维修和完善, 这为近现代器官移植和生物医学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 这一时期的基础医学有了很大发展, 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及微生物学创立, 这时的医学观察人体是机械片面的, 忽视人的生物复杂性和社会属性;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完善, 生物科学体系形成, 医学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医学观认为任何疾病都可以找出确定的生物的或物理、化学的特定原因, 并能找出特定的治疗手段。认为宿主、病因、环境三者处于平衡状态与否决定人的健康与疾病。由于对精神病、心因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找不到生物致病因子, 从而促进了医学模式的更新。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 (O.L.Engel) 在197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 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 批评了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 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 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为此,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 推动了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更加注重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加大人文社会学科的比重, 并强化人文社会学科向医学渗透, 提供了发展综合医学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 加强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医学科学社会化趋势的发展方向。

医学的社会化推动了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相互渗透, 更加重视把人文、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教育中来。其主要通过两条途经来加强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联系。一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主动向医学领域渗透。二是医学科学主动与人文、社会科学交汇。医学科学的社会化形成了《社会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医学法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医学哲学》、《医学文化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人口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了医学的革命, 为医学研究和进步拓展了广阔空间。

(三) 加强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健康卫生观的转变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普遍提高, 人们普遍要求延长寿命, 增进健康, 充足营养, 舒适住房, 讲究的衣着, 心理平衡。温饱时期对健康的主要要求为:有医有药, 防病治病, 生存兼发展;小康时期对健康的主要要求为:预防保健, 身体健康, 以发展为主;中富时期对健康的主要要求为:身心保健, 延年益寿, 发展兼享受;富裕时期对健康的主要要求为:身心健全, 环境和谐, 以享受为主。健康卫生观的转变带来了“主导”、“中心”、“基础”、“重点”、“依托”及“目标”等一系列变化, 具体表现在: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各种群体以至全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从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的参与;从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转变为目标向身心健全及其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为目标;对人的认识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层次;对人的属性由自然人上升到社会人;对疾病的本质由生物本质上升到社会本质;思维方式由分析到综合。

(四) 加强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落实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

卫生部、教育部于2011年7月17日联合印发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在纲要第5条第6项中指出:“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根据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卫生服务的需求, 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确立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 积极吸纳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 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要结合实际形成各医学院校自身的特色,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创新精神加强, 个性得到发展。”因此, 新世纪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五) 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优秀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投入、职业奉献、职业成就、职业创新。医学教育除了培养作为医生所具有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治疗能力外, 更应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而职业精神的培养, 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可有效激发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从而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六) 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是应对当今医学新问题的有效策略。

近几十年来, 由于医学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医患沟通与交流急剧减少, 以追求特异性诊断和治疗为目标的现代医学在对付慢性病、老年病方面成效受限, 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化、费用的上升、病人权益意识的增强, 医学面临的社会、伦理、法律问题尤为突出。医学是以人为服务对象, 人性化的诊疗服务是基于人文精神的关怀、诊疗服务技术的正确选择、病人费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作为医务工作者, 只有在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提供最优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诊疗服务, 才能避免或者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

二、加强人文社会素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之中。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设定人文社会学科群, 构建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 形成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并重的格局。为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由学校社科部边林主任主编了《当代医学心理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医学法律基础》、《当代医学伦理学》、《当代医学导论》人文社会学科系列教学丛书。丛书的出版奠定了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 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素质教育, 构建了人文社会学科必选课程与选修课体系。

在医学课程体系中设立人文社会学科与医学交叉渗透学科群, 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的研究中来。在必修课中, 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与美学》等人文科学类课程和《卫生法规概论》、《中国医学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社会科学类课程;在选修课中, 构建了一个涵盖理论类课程、赏析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三大课程板块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体系,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中医中药、信息技术、军事理论、体育健身、饮食营养等多个科目。这些课程均被纳入教学计划并计入学分, 严格管理, 规范教学, 为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明确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目标。

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章节的教学中。在前期基础学习阶段和临床见习中, 安排一定的学时, 让学生早些接触社会、接触病人。不定期开展了社区医疗实践、社区调查、敬老院关怀老人、危重病人照顾、贫困地区送医疗送温暖活动, 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增进对病人的感情;临床学习阶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市场与医疗服务的关系, 在选择诊疗方案时, 尽量考虑病人的经济、心理和文化背景与经济承受能力, 强化保护病人隐私意识, 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四) 通过文化品牌活动, 营造文化校园。

学校长期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活动, 形成了一批品牌活动。多年来, 学校举办了“医术人生”现场访谈、“追寻成功校友的足迹”系列报告会、“感受身边的榜样”巡回报告会以及“博士论坛”、“青年论坛”, 举办“掬恩·翱翔”晚会, 用身边医学大家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大学生成长导航;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多次邀请国家京剧院、河北省话剧院等文化艺术团体到校演出;邀请全国英模巡回报告团、省见义勇为英雄事迹报告团等来校作报告。同时, 学校积极发挥大学生主动性, 建立了涉及文学、艺术、学习、公益、心理、体育、军事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社团60多个。

三、结语

医学科学从来都不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科学, 医学与社会、文化相连结[1]。人是自然人, 具有自然属性;人又是社会人, 所以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2]。此外人又是有思想、有思维的, 具有意识属性。医学作为研究生命与健康的科学, 其中, 健康就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健康。因此, 医学不仅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而且要研究人是如何适应社会而获得生存的;不仅要研究生物致病因素, 而且要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如何致病的。在医学临床过程中, 重视病人应对疾病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心理需要叙说, 已成为临床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学作品描述病人的疾苦, 理解生命的价值, 反映当时的医疗保健状况和人们的生命观、死亡观、健康观、疾病观。2001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卡蓉提出了“叙事医学”这一新名词, 标志着文学与医学进入叙事医学时代。在上海北京一些医学院校已在本科生中开展了叙事医学的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改善了医患关系。因此,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重视医学文化社会学科的教育对医学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时代背景下, 加强医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教育与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要求医生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更加重视给予病人的医学人文关怀。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河北医科大学深化对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 开创了“突出医学人文理念, 明确医学人文社会教育教学目标, 构建人文社会课程体系, 创建人文社会教学品牌活动”的成功改革模式, 所培养的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段晓宏等.试论人文社会学科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 4 (78) :40~43

双剑合璧,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 第9篇

一、作一首小诗, 体现人文之美

科学教材除精选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之外, 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增加了诗歌形式的科学美文, 几乎每册都有两到三篇诗文。大家都知道, 在所有文体中, 诗歌是最能充分发挥人们情感的一种写作方式。现在有一种十分前卫的生活理念, 叫做“人, 诗意的安居”, 可见诗歌的魅力。科学教材编者在这方面的匠心独运可谓用心良苦, 将繁杂枯燥的科学知识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积累科学表象是科学学习的一大创举。

二、读科学家的故事, 学科学家的精神

有些科学家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 诚然与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在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分不开, 但有些科学家的研究出于对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 (如细菌学家弗莱明对真菌的研究) , 出于对祖国的满腔热血 (两弹之父邓稼先的感人事迹) , 他们的研究被载入史册, 同样他们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在科学课本里, 有许多科学家的名字, 有发明家爱迪生, 有气象学家竺可桢, 有天文学家哥白尼, 有航海家麦哲伦。从这些科学家身上, 学生学到了许多。他们读了爱迪生的故事后知道了他在找电灯的灯丝上就尝试了1600多次, 感受到了他那遇到挫折不气馁, 而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的精神;从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气象观察的身上学到一丝不苟的精神;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不迷信权威, 敢于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在做科学研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精神, 也是他们在生活中、在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独特的个人精神, 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精神, 我们的社会, 我们的国家何愁不会发展呢?

三、翻看古人的成就,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现在让孩子的学科学,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了解自己的祖国, 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他还会用科学来服务国家, 造福人类吗?即使学再多的科学知识对于教育者来说也是一种失败。科学教材里放入了一些反映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内容,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祖国, 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科学文化历史, 油然产生一种自豪之情。如三年级上册《研究纸》中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让孩子也来造一张纸, 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是充满智慧的。《玻璃和陶瓷》中向孩子介绍了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 英文中“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字。制陶是中国一项有悠久文明的艺术, 让孩子意识到中国劳动人民是勤劳的, 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还是最早养蚕的国家, 是最早利用日晷测时间的国家, 所有这一切都让孩子感受到祖国是好样的, 让孩子在心里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

四、珍爱生命, 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在的孩子不爱惜生命, 不珍惜别人的生命, 有的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于是就有了用刀子捅人的、跳楼自杀的。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观。珍爱生命要从对细微的生命开始, 从自然界里的一些小动物开始, 从自然界里一些看似平常的花花草草开始,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们是与我们人类平等的。于是在科学课中, 设计了很多让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 种植植物的活动。如《观察小动物》中让孩子观察蜗牛、蚂蚁、鱼, 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可爱的人类朋友。《动物——人类的朋友》让孩子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动物为什么会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能为这些动物朋友们做些什么。三年级的《种油菜》和四年级的《养蚕》, 让孩子们关注动植物的一生, 他们会精心地照顾这些动植物, 会给它们喂食、施肥, 关注它们每一天的变化, 会为油菜开花结果、蚕吐丝结茧而高兴, 也会为油菜的枯萎、蚕的生病而感到伤心, 一旦自己种的油菜、养的蚕死了, 他们会伤心落泪。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孩子的心与动植物连在了一起, 他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看到了生命只有一次, 与自然又贴近了一分。

五、关注环境问题, 培养科学发展观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第10篇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 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 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成人文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 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

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 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塑造新的师德,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更要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聂莉娜,周金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

[2]侯自新.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动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科学与文化融合的人文牵引困境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 文化 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27-01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人本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德国大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指出,“把人和同人有关的事物看作核心,尺度,和最高目的的人生哲学,都是真正的人文主义。”无论哪种说法,都是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与自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

一、“人文”思想的内涵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内容包括: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关注现世人生的理性主义;强调整体利益和个体的职责义务,以群体为本位的思想;以义为上,以理节欲,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提倡忠、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简朴、和谐等道德观念。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包括:注重赞美人的伟大,人的尊严;宣扬人生来平等,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肯定人对情感、健康、荣誉和财富等幸福快乐的追求;主张人运用自己的智能和力量征服自然、造福人生等。总之,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是“人本—人化—主体化”,它选择重义轻利,注重人格完善的价值取向,以非理性主义、形式主义、道德主义为主要特征。

二、教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体验科学进步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把“教育”与“科学”联系在一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科技的发展,而教育的内容就是科学知识,甚至连“教育”本身的定义都被科学化,用一个一个冰冷的名词所规定,完全失去了教育本来的内涵。“教育”即“上所施,下所效也”,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教养、养育,使他们成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即使人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道德的人,人和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进而使整个社会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让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同样,对“人”这个字用科学方式所规定如“生物人”、“自然人”,也使“人”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人”即“仁”,“仁者,人也”,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与美德分不开的,这与人本主义对人的表述是一致的。

三、“人本主义”哲学的运用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些等级层次中,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强,层次越高的强度越弱,高层次的需要除了人类的以外,没有任何动物能具有,人的这些需要都是本能和内在的,属于人的本性。在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管理中,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把人作为人来管理,而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是现代新的科学管理的宗旨。人不同于物的根本之点,就在于人有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有物质需要之上的主观需要。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使人认识到人的需要的金字塔,除了低层次的基础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外,还有高层次的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对真、善、美的追求。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将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首先,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这时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自由、不充分的,个人依附于特定的共同体,并且被局限于特殊社会职能上;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此阶段,个体虽然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受到异化关系的统治,产生了物的依赖性,劳动者的能力知识得到片面的发展,知识发展了其中的某一种能力。第三阶段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一切依赖,人真正获得了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在人的发展中,对物、对社会的依赖性同时也表明人的本质、需要、能力受到的限制,人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克服依赖和限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使自己的本质从片面到全面、需要和能力从单一到丰富发展,并形成自由个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真正回归,体现了马克思深刻的人文关怀维度,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反过来说,也只有解决了人的自身发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他一切问题,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的社会矛盾问题。

3.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围绕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价值为中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它体现在对劳苦大众、社会底层命运的特别关注,对社会公平的执着追求,对主体观念的改造和重建的高度重视,对个性解放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力推崇,其人学思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和人文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继承和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社会的强大理论支撑。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还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最终指向都是人,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很强的属人特性和理论旨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三个文明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物质文明是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政治文明是制度保障,为人的发展提供正确保障。精神文明是人的发展核心,直接从精神上塑造人。三个文明都以人为本,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从实质上构成了以人为本社会的内涵。

科技与文化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双翼,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牵引,科技就会失去方向,文化就会误入歧途。人文观念自它出现之日起,就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为目的的。即在于充实和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水准,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解读人本主义,建构以人为本社会,是时代的呼唤,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立足于历史和现实,审视和回应历史与现实,更要着眼现实,进而推动现实。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科技的人本意蕴——马克思人与科技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6.

[2]刘先进.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社会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1.

[3]刘寒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D].吉林大学,2004,4.

[4]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J].学术月刊,2001,10.

追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数学教育 第12篇

数学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而且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思想和精神陶冶人们情操, 净化人们的心灵, 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

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培养,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 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认知过程中, 特别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课始, 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涂长方形。规则:教师用粉笔将大黑板涂满, 请一名学生将小长方形涂满, 看看谁先涂满, 谁先涂满谁就获胜。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 老师输给了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名学生代表涂得速度并没有教师快, 却取得了胜利, 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热情高涨, 学生代表的取胜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 轻松地理解了新知。我们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学习中感觉到数学有趣, 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追求“生活数学”, 做到传授知识和感受数学知识生成的力量相统一

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强调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引领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例如, 在教学“12+10×3”时, 我设置了一个数学情境:出示1个标价12元的小足球和1只10元的小篮球, 提问:各买一个需要多少钱?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跟着再出示2只同样的小篮球, 提问:现在这些球一共要付多少钱?交流时:有12+10+10+10和12+10×3两种算法。针对12+10×3, 发问: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明确先算乘再算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模拟中领悟到数学不仅是“文本数学”, 同时也是“生活数学”和“体验数学”。

数学教育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感受、认识、描述、理解生活世界, 才能全面接受人类文化的精华,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追求“活动数学”, 做到传授知识和享受数学乐趣相统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机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文化建设活动中走进数学, 亲近数学, 才能让学生从广义层面见证数学深沉的文化力量和更为丰富、动人的内涵,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在数学中得到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易操作的小学数学文化活动, 例如, 游艺类:学故事会, “巧算24点”挑战赛, “巧移火柴棒”, 七巧板拼图比赛等, 数学手抄报比赛, 奇妙的图案设计比赛, 参加一次数学演讲比赛, 写一篇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感受数学不仅是有趣的, 而且也是有意义的。

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文化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社会和生活, 启迪智慧, 开发智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追求“创造数学”, 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相统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在组织教学时, 要合理安排时间,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的去操作、猜测、质疑、验证、交流, 学生的认知才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例如, 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学生通过观察、剪拼、测量、猜测, 后集体汇报。在交流过程中, 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乘它邻边的长”的一结论。我没有及时做出评价, 而是将问题再次抛给一学生, 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猜测、探索、矫正、验证, 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中, 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 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识、技能、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协调的人才。科学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数学教育, 必须注重科学素质, 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健康价格的养成教育, 把传授知识和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 透过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隐匿于数学知识背后的观念、态度以及数学精神等逐渐显现和外化出来,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 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 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 成为滋养学生数学成长的重要文化力量。

上一篇:电能替代下一篇:走进顾城的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