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兴趣调查

2024-06-16

文言文兴趣调查(精选11篇)

文言文兴趣调查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常使人沉迷其中,又难登彼岸。其中文言文以其简约凝练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寓意,真诚动人的情感,显示着它独特的魅力,有柳宗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警句,有韩愈“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智言,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有陶渊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脱俗,也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高。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阅读这些拥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极为重要。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在《新课标》中就有明确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如果学生缺少学习的热情,则难以达到这个要求。那么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到底如何呢?

就这一问题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这两个学期中,进行了调查。我所调查的对象限制在初一,共7个班级,271名学生。在各班班主任的协助下,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把调查结果综合起来,得到以下结果。

1.按照“不感兴趣比例”、“有点兴趣比例”、“很感兴趣比例”对学生阅读课内文言文的兴趣进行调查汇总:

初一 ( 1 ) : 5 4 . 4 % , 2 3 . 1 % ,22.5%。初一(2):48.9%,31.8%,19.3%。初一(3):67.3%,21.3%,11.4%。初一(4):53.6%,24.2%,22.2%。初一(5):40.8%,36.4%,22.8%。初一(6):47.5%,30.8%,21.7%。初一(7):50.2%,25.9%,23.9%。

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每个班级中没有兴趣阅读的人数大大超过很感兴趣的人数。为什么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生却不愿接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调查了50名不太喜欢文言文的学生,通过问卷询问他们不感兴趣的原因,统计如下: 7名学生认为考试的重点在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比之相比较为次要。9人则因为老师教得太单调枯燥。11名学生因要背诵而讨厌。还有23名学生则认为文言文内容太繁琐,学习时较困难。从这些数据中可见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难理解。

2.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又调查了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情况,按照“从不阅读”、“偶尔阅读”、“经常阅读”这三类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1):17.6%,68.9%,13.5%;一(2):26.7%,59.2%,14.1%;一(3):34.2%,53.6%,12.2%;一(4):19.2%,62.1%,18.7%;一(5):28.6%,49.8%,21.6%;一(6):29.1%,51.4%,19.5%;一(7):25.9%,50.2%,23.9%。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进行课外阅读。从不进行课外阅读的人大大超过经常阅读的人。其中一(3)班从不课外阅读文言文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一。

三、造成现状的原因

综上调查表明,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阅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低下,教学现状不太理想,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我经过调查、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乏味落伍。阅读本是人生得意之事。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日趋热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态度越来越漠然。尤其在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眼中,网络、“新新人类文化”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这些半懂不通的文言文比之张扬个性的网络语言,当然差之远矣!有太多的学生因而把兴趣从书本转移开。或沉迷于购物,或忙于聊天,或沉溺于声色迷离的电玩中。在新一代人类的眼光中,与屈原李白共赏秋色已经落伍,与曹操杜甫共品天下已经俗气。对学习都激不起任何激情,何况繁锁又枯燥的文言文。

而多种传播媒体对于语文教育本身也造成强烈的冲击。最早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书本,故学生课余时间大多倾注于阅读上,当然文言文的课外阅读也一并被关注了。而当电视、电影、手机、网络等充斥生活,学生自然不需要,也不爱再把时间“掷”在单调的纸张上。他们认为,与其耗费在“之乎者也”的乏味阅读中,还不如把光阴寄托在新奇有趣的网游中,此种心态导致学习的止步不前,导致了文言文阅读的每况愈下。

2.教师对文言文的阅读与教学态度淡漠。老师对待阅读的热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喜欢程度。我走访了几位教师,询问他们的文言文阅读量,结果发现只有极少的老师有课外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原因主要是工作较繁忙,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也为之松懈。其二是“年纪不饶人”,老教师随着记忆的衰退,课外阅读的知识常背诵不了。其三是认为文言文毕竟不是考试的重点,没必要太执着。教师疏于阅读,对学生也就缺少这方面的要求。一旦把这种忽视的倾向带入平日的教学中,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教师中也不乏古文底蕴深厚之人,但在愈来愈大的升学压力下,这教师不可能置占主导地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于一边,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肆增加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因此文言文的受冷落也似乎情有可原。

3.课堂教学欠缺生动设计,较为单调。为应付考试,老师们也常违心地把理解层次肤浅地停留于作者介绍,内容大意,字词注释上。而对文本内涵的品味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也欠缺设计。教学时教师满堂灌,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体现。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就消磨殆尽。学生缺乏自读感悟,缺少发挥个体想象力的空间,多的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文言文学习课成了标准的会议记录。也有教师将一篇好端端的古文分解地支离破碎,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怪乎使学习索然无味了。

4.教材编写“厚今薄古”,考试题型更倾向于现代文阅读。目前,初中古代诗文在教材中的比例虽然不断在提高,但其重心还是倾注在现代文的阅读上。比如七年级上册中有24篇文章,可文言文只有3篇,且考试要求相应较低。以苏州市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的考查在130分的考卷中仅占10分左右。且考题的体现也比不上现代文阅读的灵活多样,因而,大部分老师对文言文的处理就是教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是学生最头疼的,当然也就对文言文敬而远之了。近几年中考试卷上虽然增加了课外文言文的句子翻译题,以次表明对文言文的重视,但是试卷重头戏还是在三篇现代文阅读上,教师的指挥棒依旧偏离文言文。

四、与此相关的几点建议

1.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文言文素养。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以“做”为核心教会学生学。教学,是老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双边活动。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体,而应该是在教学活动中起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而老师要敢于承认并弥补自身不足之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文言文的教学,尤为需要教者有渊博深厚的底蕴,方可自如地进行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本身应注重文言文的阅读积累。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做便是学”。“以教人者教己”。只有自身潜心钻研,对那些体现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熟记于心。方能在教学中尽情展现个人的古文修养,最终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打破传统教法,精心设计,优化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而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一味讲解只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当然提不高。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成为首要任务。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发展。”请看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执教文言文《狼》的精彩设计:“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两个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我们现在就要来学习他们,请后两排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和蒲松龄。前排的同学研究文本,猜猜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现在分头准备。”

胡老师关于“记者团”的设计既促使学生对文本思考,又把课堂还给学生,利用学生熟知的节目,让学生尝试语文实践活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而“做”的范围很广。除了通过学生的动手、动口,还可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来展现。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时,熟悉的课外生活体验引入课内,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促生了课堂的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见,“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3.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努力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现今,新教材虽已加大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每册书都安排六个单元,每学期都有四五篇古文名篇。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阅读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每周主动地寻找相适应的文言文,推荐给学生。也可以根据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搜寻与之相应的文言文进行教学。如在七年级上学期有一篇《夏》,在学习这篇现代散文时,可以对比《观刈麦》进行教学。通过比较与联想,让学生不断递增知识。

如果我们能从己身做起,保持对古典文化的激情,那将会掀起学习热潮。为使传统文化永不褪色,我们可以营造出学习的氛围。经常举办文言文朗诵比赛;在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地方张贴文言文书法作品;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定期展示优秀的文言文作品……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总之,我们应对文言文有足够的重视,余秋雨说过:“在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文经典。”我们应身体力行,优化课堂教学,为传承我们的古典文化出一把力。

摘要: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以“做”为核心教会学生学。而根据调查,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自身的阅读与教学热情不足,以致课堂枯燥沉闷,学生失去学习活力。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引入文言文教学,打破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2篇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我认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言文首先让学生在初一打好基础。在初一就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初二初三才不会厌倦文言文。我觉得在初一的时候,当学生遇到第一篇文言文时,首先让学生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去探寻文言文中一些实词的意思,在探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快乐。另外老师还可以从字的发展过程来向学生讲解这个字的意思,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知识。学生在记这个字的意思也比较容易,而且也不容易忘记。其次让学生感受文章内容的美,比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童趣》等这些课文。这些都是大文学家写的文章,句子优美,措词得当,这是学生积累好句子的一个好机会,所以这里面的句子必须要让学生好好品味品味。学生理解了字的意思,品味了句子的优美,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我觉得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初中文言文兴趣教学法 第3篇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 教学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大难题:内容离学生生活很遥远,生活中接触不多,用处不大,好像纯粹为了中考那些分数;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看问题,尤其在学生面前不能流露这些想法。殊不知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有助于学习现代文,现代文只有百来年的历史,现代文是传承文言文的,不是凭空发展起来的。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我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在公开观摩课中,留意了一些好的做法,并且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方法,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景诵读法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一切都是新鲜的,连对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课文也是这样。在这个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抓住这个契机,运用情景诵读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论语>十则》时,一次大型公开观摩课上,一位来自温州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在读准字音、明确句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模仿古人(可能是古装剧,戏剧里看到的)读书法,学生摇头晃脑,拖长声音,自由诵读一气,读得不亦乐乎。此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说这些句话的。这样学生既记住了课文,又让他们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与古人对话,与经典对话,与老师对话。老师教活了课文,教活了学生;学生学活了课文,学活了知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背诵课文,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变得容易了。运用此法要注意,有相似情景可用最好,其次可以创设情景,再其次想象情景。

二、情景再现法

文言文课文都是离现在年代久远,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复活”当时的情景,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可称之为“情景再现法”。比如在教学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石壕吏》时,在读准字音、粗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课文中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向学生提问:此时这家里都有谁?

学生结合上下文不难得出答案“老妇、儿媳、孙子三人”,就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让学生想象夜捉人的官吏的粗暴形象,哭哭啼啼的老妇悲惨之状,并且提问:“听妇前致词”以下的内容是老妇一口气说出来的吗?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被官吏一而再,再而三逼问出来的”。此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教学环节:课文中“听妇前致词”一直到“犹得备晨炊”这一主要段,让我们穿越时空,到了诗人杜甫生活的“安史之乱”那个年代,经过想象补充,合情合理再现官吏与老妇对话情景,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写下草稿,再选几个小组在班级展示。

三、抓关键字(词)法

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公开观摩课上,温州吴积兴老师在上《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元曲时,就特意拎出事先设计好的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读读议议。当说到“宫阙”这个词时,老师先给学生讲清楚:“宫”与“阙”意思有区别,“宫”是皇帝和大臣议政形成统一政令的地方;“阙”是颁布政令的地方,就地理位置来说,阙一般位于宫的左(或右)前方,两条垂直宫墙的交叉处,建筑面积小但比较高。讲解完了,就引资料,秦朝的阿房宫先后征用了几十万民工,耗费了40年时间才建成。学生此时已经有初步的概念,初步了解了秦王朝的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老师继续提问:“假如让我们班级的所有学生去建阿房宫,大家说要多少年?”学生中有的说100年,有的说1000年,有的胆子大点说10000年,最后结论是至少得几十万年。这样一讨论,学生很容易想到封建治阶级的残暴无情,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也自然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揭示主旨的句子。

四、原文仿写法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到了九年级,学生文言文有了一定的积累,理解力有了提高,语感有了进步,我们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写一点文言文(《课程标准》没要求)。如教学《陈涉世家》(节选)时,在学生理解、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段用文言文写《我的小传》。有学生写道:刘某某者,浙江苍南人也。有兄妹三人,幼家贫。父母躬耕陇亩,供吾等读书……写得有点模样。水平差点的学生,也至少要求他们写几句。学生们觉得文言文也不难,我们也可以写,就学得很有兴趣。

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第4篇

一、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现在学生的眼光很开阔, 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也相当大, 记得上《公输》这篇课时正值伊拉克战争, 课下他们对此十分关注。我开始积极搜集材料图片, 找好现代战争与墨子思想的切入点, 以图拉近文言文学习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调动学生的兴趣。“战争是文明的挫败, 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战争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又使多少家园变成废墟?假如同学们是一名外交家, 面对曾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伊拉克战争, 你能扶大厦于将倾, 消战争于萌芽之中吗?”同学们大多摇头或者微笑表示不能, “但在我国古代, 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却能够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 今天我们学习《公输》。”接着提出问题:墨子是怎样战胜对手的?他经历了几次针锋相对的斗争?又是依靠什么取胜的?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课下注释去了解文章大意。对墨子战胜公输班依靠什么的问题上, 学生很容易分析到墨子以其能言善辩、聪明机智在道义上战胜对方, 但对于墨子所依靠的实力却需要进一步的引导。这时我并没有急着去下结论, 而是播放了一段伊拉克战争的幻灯片, 悲惨的画面让教室的空气变得凝重, 同学们的表情充满了严肃。我缓缓地问同学们:“伊拉克人民正遭受着空前的灾难, 伊拉克不缺少能言善辩的外交家, 也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 但为什么仍然阻止不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之后, 一位同学总结道:“是伊拉克还不够强大, 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我问学生:“如果把墨子现在派到伊拉克, 他能阻止战争吗?”学生们回答:“不能。”“为什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他没有可依靠的实力。”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到了墨子战胜对手依靠的是实力, 是“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班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是墨子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 已持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以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敢于充当世界警察, 世界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伊拉克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能为力等问题,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实力紧密相关。再联系我国的历史和现在, 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并萌生出为国之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云掌握具体的字词注释、分析人物形象等问题, 学生是带着兴趣去钻研去赏析的, 不仅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也很好。

二、活动学习乐趣多

文言文教学一向费时费力, 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又往往不尽人意。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这个栏目, 观后我深受启发:这不正是形象大于理性的体现吗?因而把它用于教学中, 尝试着把抽象的枯燥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 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孙权劝学》一文篇幅短小、文字简约, 且以对话为主, 简短的对答中, 突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把它当作一个简易的剧本来学习更合适。因此将整体教学活动分成两大块:前期是以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为主的自学活动, 着重引导学生就文中关键性的字“劝”作分析, 说明吕蒙由一名不爱学习的武将到愤而求学并卓有成就, 以致连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鲁肃都惊叹不已, 结友拜别, 可见孙权之善“劝”;后期,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阅读全文, 贯通文意。思考: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 按剧幕、场划分的原则可以分为几幕?怎么安排?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这个故事可分作两幕:

第一幕 (地点) :孙权的宫中 (人物) 孙权与吕蒙

第二幕 (地点) :吕蒙军帐中 (人物) 吕蒙与鲁肃

在此基础上, 分四个小组来表演:

A、第一轮:用现代汉语来演绎这个故事, 要把对人物的理解 (包括他们的表情、心理、动作) 都想象出来。

B、第二轮:用文言文句式来表演, 注意人物的语气。在学生一轮一轮的表演中, 可以看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以便及时补充、学习。其中“结友而别”时, 他们有的握手, 有的作揖, 有的鞠躬, 引起大家阵阵的笑声, 至今犹在耳边。

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新课标鲜明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记得我在上《木兰诗》时, 学生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时”, 学生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 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 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 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么不可以, 我就不信皇帝会治女英雄的罪!”“对, 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 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 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 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 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 我没有去争论结果, 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 于是, 我写了以“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练题目, 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文言文教学——从培养兴趣开始 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培养兴趣;教学模式

傳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纯粹的文言注解课,注重文言词汇的注释和句子的翻译;一种是纯粹的阅读分析课,注重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想情感的讲解;另一种则是对上述两种方式简单相加的复合课,先翻译后分析。以前笔者通常采用第三种课型进行教学,但是渐渐地发现其有弊端。因为这三种课型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无法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学生获得的是死的“知识”,无法转变成能力,因而三种形式都是不足取的。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也就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但是对初一新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上好第一篇文言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于是笔者就一改以前的教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逐步喜欢上文言文。

一、导入激趣

课文标题就是《童趣》,所以笔者抓住一个“趣”字,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发童趣,营造“乐学”的氛围。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于是笔者就从课题导入开始:“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虽然短暂却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己的童趣。”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畅谈名人的童年趣事,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朗读品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在文言文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首先要把课文读熟。于是笔者采用听读、自由朗读、齐读、分组读、抽生读和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悉课文,尤其是表演朗读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要求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同桌按照文句表演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其他学生一边认真听课文,一边仔细观察表演的学生其动作和表情是否与文句相符,接着他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点评,有的甚至要求再次表演,认为自己之前的表演不够到位。很显然,学生能准确地表演出文句的内容,表明他们已经在轻松愉悦的朗读中把握了文章的大意。

三、联系创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最大区别就是除了读懂课文内容,还要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如一词多义、一义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成语和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特殊问句等,课文就出现了不少的语言现象。在落实重点词义时,讲到“又留蚊于素帐中”的“素帐”的意思是“未染色的蚊帐”,因为学生没见过自己织出来的粗布,对“未染色”的理解还是似懂非懂,于是笔者灵机一动说:“演员没有化妆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素颜”,那“素”就是自然本色了,当年的粗布是用棉、麻织成的,所以应该是棕黄色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棉、麻经过加工就变成了纯白色,人死了以后其儿孙要穿白衣服表示孝敬,叫作“穿素”,而当年叫作“披麻戴孝”。这时又有个学生提出奶奶念佛的时候要吃“素”,这个“素”也是白色吗?“不对呀,青菜也是素菜,那它不是白色的,这个‘素’应该如何解释?”学生陷入一片迷茫中,笔者就让学生拿出工具书查找一下“素”的几个意思,最后确定在这里的意思是“蔬菜、瓜果等食物(跟‘荤’相对)”。经过这一番联系之后,学生对“素帐”的意思就记忆深刻了。

四、想象生趣

梳理重点其实就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在熟读课文和疏通文句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重点是分析作者的“物外之趣”——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显然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想象和联想也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亮出海螺,让学生观察海螺的形状、棱角、上面的一些线条,看完之后说说它像什么。(它的形状像宝塔,上面的线条像树的年轮,上面的花纹像条盘旋的龙……)于是笔者夸学生会观察,一个看似普通的海螺,经过仔细的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可见观察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因此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6篇

一、依托教材激发学生阅读所学文本兴趣

现在高中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学习, 并非自身的兴趣使然, 大都出于一定的压力, 也就是学生自身学习所感到的压力。文言文是那样的需要阅读, 学生自身阅读能力又是那样地适应不了阅读感悟的需求, 尤其是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那样的灵活多变, 在自己还捉摸不透那些文言实词意义基础上的阅读其价值何在?所以, 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 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切实予以注意的是, 必须依托教材激发学生阅读所学文本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教材文本, 无论是自读篇目还是选读篇目都有兴趣, 那学生是可以学好文言文的。所以, 我们高中语文教学, 需要在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 尤其到了高考冲刺的前阶段, 更应当去思考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相关问题。我们不需要好高骛远, 在学生没有弄懂教材的前提下就去阅读超过教材文本的东西, 那样学生是永远也不可能建立起兴趣来的。只会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没有任何收获。

二、依托作家际遇激发学生阅读其作品兴趣

在我们所接触的古代文学作品中, 作者的际遇不是完全一样的, 即使是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作者的生活际遇也不完全相同, 就是同一作者在人生的不同时期, 其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在学生涉猎作者作品时, 必须给学生介绍作者相关的际遇。可以说一个作者很有可能在一生当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坎坷坷, 在前半生或许是那样的风光, 而后半生则是那样的落泊。有时则跌宕起伏, 时悲时喜。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 “知人论世”, 这样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同时又能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 她所留下的作品是作者一生之坎坷际遇的写照。学生们接触其不同时期的作品, 对其人生会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三、依托作品内容、形式的相似、相关激发学生阅读相关联文本兴趣

文言文兴趣调查 第7篇

《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文章语言优美, 词语丰富, 句子变化错落有致, 特别是“潮来时”一段, 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 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这一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要求学生能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在反复诵读中, 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和文言语感,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过了《桃花源记》、《三峡》等较长文言文章, 所以这次到学校上课, 我和两位科任老师各联系了一个班之后, 没有提前见学生, 只是让科任老师告诉学生提前预习《观潮》, 如何预习由科任老师自己确定。因为当初我在学校任教时, 和学生一起学习文言文之前, 我都要督促学生自主解决字音问题, 然后进行范读、领读, 帮助学生在开课之前至少能读顺文章。所以这次我想顺便看看老师们平时是怎么做文言文预习的。

上课时, 师生顺利交流, 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明确学习目标之后, 我首先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却在两个班有了截然不同的体验:一个班的同学已经可以非常流利地读通课文, 但另一个班连基本的字音都没梳理, 根本读不下来课文, 问学生, 也知道今天要上这篇课文, 老师也布置过预习。但为什么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 问学生才知道原因。原来第一个班的老师指导预习时先让学生扫除字音障碍, 领读之后让学生在早读课上多次朗读, 学生自然可以流利朗读课文, 而另一个班老师只是告诉学生预习这篇课文, 具体怎么做没有指导。学生自觉性差, 当然不会自主解决问题, 只等老师上课时再教。可想而知, 这两个班在学习这一篇课文时课程进度会有多大差距。由此我想到,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通畅朗读课文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因为《观潮》一文讲述的是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而全国各地电视台在每年八月中旬都会对这一景象竞相报道, 视频资料很好找。为了在教学中更直观地再现文中所描写的场景, 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 原计划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就播放视频, 但由于教室的网络原因, 未能按计划进行。后来在疏通文义后, 我发现此时播放视频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 会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印象由文字变为直观景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如何传神地进行描写。果然, 在播放我下载的视频时, 好多学生在连连赞叹之时还不忘说出课文中原句, 很自然地与文本融为一体, 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奇特。这样的结果可真是出乎意料。原来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时, 学生会回赠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现代人总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 很少有人喜欢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 加上没有语言环境, 所以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一线老师要教学生学好文言文, 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心理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 而是“穿过”。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通过恰当的方式, 让学生对文言文不再是谈之色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从做好预习入手, 从培养语感入手, 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辅以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设备创设恰当的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再辅以具体的诵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形成一定的诵读能力。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 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 有效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了语感, 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诵读文章内容, 品读文章语言, 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兴趣, 这一切学生都必须切实“经历”才行。

文言文兴趣调查 第8篇

一、明确学习文言文的价值, 解决“为什么学”

学生中普遍存在“文言文学习无用”的想法,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 尤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 就应该让学生明确,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

1. 提高语言素养。

文言是我国古代汉民族使用的书面语, 它与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 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 并不是两种语言。这主要表现在:古汉语的基本词汇被继承下来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核心;一些古汉语虚词、语法结构形式和许多修辞手段也被现代汉语所继承和使用;不少表现力强的成语、格言、诗文名句等也存在于现代汉语 (特别是书面语) 中, 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学习文言文, 不仅能使学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典雅、丰富生动, 从而更加热爱母语, 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不断提高语言素养。

为使学生容易接受, 可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使学生倍感亲切, 原来文言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文言并非毫无价值。

2. 继承民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文言文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典籍, 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流传至今的。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3. 提高审美修养。

语文教科书选入的文言文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内容上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诸多美的因素, 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美的因素。学习文言文, 可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激发审美创造精神, 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文言文独具的实用、认知和审美价值是学习现代文不可替代的。学生只有认为文言文值得学习, 有必要学习, 他才会从心理上接受文言文, 想要去学, 愿意去学。

二、制定学习文言文的目标, 解决“学什么”

教学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的确立, 使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发挥、优化整合可以起到“三个有利于”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引导教学设计;二是有利于监控教学过程;三是有利于衡量教学评价。

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价值, 心理上产生了想学、要学的愿望后, 教师就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恰当而又具体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 就把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词、虚问、句式的数量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的数量告诉学生,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样, 在每学期之初, 教师要把本学期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 并且要善于把这个大目标化为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的小目标, 甚至小到具体的哪一个实词、虚词, 这样学生才会明确自己应该学什么。确立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意味着建立一个奋斗的标准, 一个在学习上要获取某种成功的意向, 这个标准或意向将贯穿在随后的日常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指导和督促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本学期的文言文学习任务。

三、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解决“能否学好”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 由于古今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别, 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阅读中遇到困难常常手足无措, 丧失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 克服畏难情绪, 增强其学习信心。

1. 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而这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可以使学生在愿意学和喜欢学的状态下, 努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课程群开发实践研究”在高职教育中的适用性。何谓课程群?在李浙红老师主持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群开发实践研究》课题中界定: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联系更加紧密的课与课是为课程群。主张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提倡按职业活动的实际需求重新组合课程, 体现以职业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活动为纽带, 强调动手能力培养。秉承这一理念, 笔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和效果出发, 以点带面, 探讨了高职院校《实用应用文写作》在课程群开发研究中的整合作用。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实用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但一直以来, 应用文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1.学生认识程度不够。作为学习的主体, 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明晰应用文的写作格式便可以写好应用文, 孰料绝大多数高职生 (包括五年和三年的高职生) 都是从中学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 他们经历单纯、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都不丰富, 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 即使掌握了应用文的格式, 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应用文。2.社会需求与现有教学脱节。社会化程度的高速发展与现有教学条件的限制, 无形中增加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难度。

针对以上实际教学现状, 笔者利用身边现有的教学资源, 开始尝试“课程群的开发实践研究”, 整合不同课程的相通之处, 培养学生宏观地进行学习与思考, 从而开拓了应用文教学新局面。如在讲解《演讲稿》这一文种时, 根据我系学生都修学了《礼仪实训》和《演讲与口才》两门课程的实际情况, 笔者采取了“先展示, 后总结”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直接整合以前所学知识, 分小组进行“演讲对抗赛”。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而笔者对《演讲稿》文种的讲解是在对演讲者的轻松幽默的点评氛围下完成的, 《实用应用文写作》在“课程群”中的整合得到了完美体现。

近年来, 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很多同仁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实地观摩模式, 现场模拟模式, 应用多媒体训练模式等, 笔者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学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笔者发现同仁们多从

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师应摒弃文言文教学中独占课堂串讲到底的传统做法, 采用灵活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

大量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的极度疲劳往往是由于经常失望和失败造成的。如果能使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 他们便会爆发出一股巨大的学习力量。在文言文教学中, 一方面, 教师要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另一方面,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尽量让学生, 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学生只有建立了对文言文

的亲近感、亲切感, 打消了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觉得自己有能力学习, 并且能够学好, 他才会真正努力去学习文言文。

让兴趣引领初中生学好文言文 第9篇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 为了应对考试, 为了让学生“夯实文言基础”, 教师课堂上分外“勤劳”, 忙于讲解字词、翻译文章;学生在课堂上分外“勤奋”, 不停抄写笔记、记诵要点。久而久之, “勤劳”的老师发现文言文越教越“累”, “勤奋”的学生认为文言文越学越“烦”。如此情绪下, 只能与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对文言文产生浓厚兴趣, 就会主动学习、品味、探求。若能如此, 相信对他们来说, “体味文中之情, 想象文中之景, 领悟文中之道, 感受文中之雅”不仅不是件难事, 反而有可能是件趣事。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作了探索。

一、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习文言经典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 改变心中为文言文贴上的晦涩难懂的标签,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

1.借助图片直观展现。

文言文教学中, 难免涉及古代的人物或事物, 此时借助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唇舌来得轻松而有效。学生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听得明明白白, 真切感受历史原貌。

对于一些写景的山水游记类文言文, 展示图片可以让学生的感受更直观, 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比如《小石潭记》, 柳宗元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师可根据其景物描写的顺序, 先后播放“水尤清冽”、“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等画面。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 根据课文中的注释理解文章, 感受作者在宜人的美景中所产生的清冷之情。

2.借助动画生动感知。

初中语文课本中, 尤其是六七年级, 常有些故事类的文言文, 如《螳螂捕蝉》、《滥竽充数》等。与其给学生讲解, 让学生背诵“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中的重点词“委”“取”的意义, 不如让他们借用动感图像, 自己感知和理解词义及文义, 这对他们来说, 更容易接受、理解和记忆。

3.借助背景音乐感悟。

文言经典的阅读以“读”为主, 音乐欣赏是“听”的艺术, 若将音乐融入古诗文教学中, 就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悟文言经典的魅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 有些铭意类的文章, 借助背景音乐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授《陋室铭》时, 可以让学生在幽雅的古乐曲中聆听此铭, 调动情感体验与想象, 感受“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的环境之雅、“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的人文之雅、“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心境之雅。

4.借助相关影视剧提高兴趣。

出于个人喜好, 我曾观看过电影《孔子》、《墨攻》等, 觉得让学生从这种渠道了解一些知识比教师口干舌燥地讲效果好, 就推荐给学生假期看。课堂上在谈到历史背景、人物生平, 他们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等时, 学生争先恐后地述讲。这使文言文的讲解事半功倍。

二、借助现代化的演出方式, 提高学习文言经典的兴趣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现代化的演出方式不仅是学生最喜欢最有兴趣的一种方式, 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的一种方式。

1.通过表演课本剧, 提高兴趣, 加深理解。

学习文言文时, 把课文作为剧本, 让学生参与, 自导自演一场课本剧,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热情。

演出前, 学生会调动热情读文章、理解内容、揣摩人物心理及情感。六七年级的文言文中, 不少篇目可以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例如:《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辨日》、《王顾左右而言他》、《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些篇目内容简单、故事性强、以对白为主、语言极富个性, 是比较好的“文言剧本”。

当学生在表演课本剧、用文言口头呈现故事塑造人物时, 兴趣浓厚, 不仅身临其境, 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而且深刻地理解内容, 发展情感。

2.通过改编课本剧, 培养兴趣, 开发潜能。

比表演课本剧再提升一步的做法是改编课内文言篇目, 补充其中略写的部分情节, 并增添文言对白, 使其构成一个情节完整、起伏跌宕、适宜表演的“文言剧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小组合作完成, 让小组成员配合完善情节、设计对白,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集体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教材内的篇目, 以《孙权劝学》为例,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课文中“论”部分一笔带过, 这就给学生改编“文言剧本”提供了发挥空间。让学生充实这部分内容, 用文言词语补充“论议”的对白, 并注意内容的连贯一致。在这样的“思、编、改、演”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主题, 更增强了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创造性潜能得到了极大开发。

三、借助多形式的“创作”, 提高学习文言经典的兴趣

1.简单文言文创作提高兴趣。

八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 可以鼓励他们在每日随笔中进行简单的文言创作。学生可用文言形式记录一件小事, 或一点所思所想, 这让学生觉得很新奇有趣。此外, 经典文言文文简意丰、用字凝练, 学生在效仿古文进行创作的同时, 也会效仿古人字斟句酌, 用凝练的语言传达隽永的深意。进行简单的文言创作既能提高兴趣, 又能“学以致用”, 让文言文“活”起来。

2.图画创作加深感悟。

古诗文重意境的创造, 这不仅给了读者体验空间, 而且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学生的生活验及阅读积累丰富, 有能力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现意象、构建意境。在文言文教学, 特别是古诗教学中, 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图画中再现理解和想象。当然, 画的如何无所谓, 只求能表现自己的想法。这种“文言输入—理解—转化—图画输出”的方法会使学生的理解更具象、感悟更加深刻。

浅析初中文言文兴趣教学的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教学 策略

初中的文言文,对于现代学生来说的确是块“难啃”的骨头,课文长,不好理解,篇目多,容易混淆。然而每次考试中,文言文的比分又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有过困惑。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重灌输不重学生个人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上课时老师一字一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学生充当的是记录员。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没有兴趣,有的甚至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读起来乏味。这种现象严重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那么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走出困境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词语、语用、词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

(一)以故事传说导入课文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想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二)以成语、名句导入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因势利导等,正是这些有生命的词语能有效地鼓舞学生求知的热情。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教学应该 “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如何讲很值得一提。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语﹙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做到因文施教。

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可直述规律,如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词性的变化,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如何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再次,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的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话用等卡片,摘抄一些词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反复诵读,读出美感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读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为此每教一篇文言文,都应采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使人谓”“寡人”等词语,足见秦王对安陵君态度的轻傲,要读得稍重些:“安陵君其许寡人”,体现秦王的盛气凌人,要读得缓慢而重浊,表达出表面上是询问、祈使语气,骨子里是威逼、强迫的语气,不易不行,非易不可。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到课文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意思。

四、重视积累迁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文言文应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学文言文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要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应该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的句段篇,增加语言的积累。迁移即扩展、运用。这一步骤,可以根据课堂板书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全文。课后再让学生以课文为中心,精心阅读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相类似的小文章,并进行及时点评。例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写法特点:写景时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旅游景点,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

浅谈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11篇

一、树立新理念,激发兴趣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多向交流的对话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调动情感,关注体验。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冷漠无趣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诗文似乎是与己无关的,与趣味、精美无关的一堆符号。因此,必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

鼓励学生质疑。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

二、创新教法调动兴趣

1. 通过导入,激发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颖奇特的方法导入新课。如以激情导入、以音乐导入、通过绘画艺术导入等,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创设一种美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文章的美,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通过朗读,激发兴趣。

美学家朱光潜说:“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是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在教学时,或听录音,或教师配着音乐范读,或组织学生齐读,或指定学生朗读,或小组比赛,能把学生带到一个优美的境界,从而进入到学习古诗词的最佳状态,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文言文,目的是增强文章的形象感,创设一个美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体验到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 鼓励发言,激发兴趣。

上课能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对问题进行了思考。不管是否全面、正确,都要予以肯定,最起码要表扬他有勇气、积极思考的表现。有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分析角度,而不同的分析角度又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如我在教完《愚公移山》一文后,要同学们向愚公学习,有一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对你的建议不完全赞同。”很多同学的眼光一下子集中到了那个同学身上。我让那位同学说明理由。他说:“愚公面对困难,还有别的办法也能解决出入难的问题,如开凿一条隧道,或者搬家,用省下来的时间干一些其他的活,说不定会更快地开创出美好的生活。如果有便捷有效的道路可走,非要像愚公那样慢慢地进行吗?”这话说得有理有据,联系自身实际,太棒了!我带头鼓掌,同学们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表扬了这名学生,赞扬了他的质疑创新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不少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还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开展活动,教会方法,提高兴趣

在教学时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如朗诵会、收集古诗文名句、古代文人美号雅称拾趣;寻找一些短而有趣的文言文,让学生讲故事、谈感受;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言文写作形式,如扩写、仿写散文诗、课本剧等;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要求掌握的虚词,人人必须整理,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比较。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培养起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摘要: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有一定难度,主要在于学生兴趣不浓,我们应该从树立新理念、创新教法、开展活动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文言文教学。

上一篇:袋包装机下一篇: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