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2024-08-03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精选12篇)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1篇

第一, 以教本为载体、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法,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 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 通过有效活动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 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结合校本具体情况, 放开手脚, 大胆尝试,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 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 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 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 新的科技成果, 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 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的思想素质, 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我和太阳做游戏》一课时, 我就把学生带出教室, 请同学坐在花池边, 躺在草坪上, 闭上眼, 听着优美的音乐, 伸出双臂, 用双手去抚摸太阳, 用笑脸去接受阳光。通过亲身体验, 感知阳光的明媚。接着, 我和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 感受影子与阳光的关系, 和学生一起在阳光下吹泡泡, 体验阳光色彩的变化。然后, 让学生自己做和太阳有关的游戏, 让学生自己谈有关太阳的知识。这样, 在愉快中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 我带领学生充满激情地对着太阳高喊:“太阳, 我们爱你!”

第二, 以活动为载体, 让活动的娱乐性、教育性、思想性贯穿半小时课堂当中。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从常规教育入手, 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教师针对儿童德育教育的评价要尊重儿童自尊, 关爱每一个孩子, 体现儿童的主体性, 循序渐进地, 润物细无声地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儿童的衣食住行, 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儿童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请情境, 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因为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 没有体验, 德育过程就不完整, 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 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如在教学《在温暖的集体里》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 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想象我们班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并用多媒体再现我们班在学校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中的种种表现。当学生看到歌咏比赛的情境时, 全班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表情, 不由自主都跟着唱起了歌儿;当学生看到运动会中100米赛跑的情境时, 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李明耀, 加油!……”“噢!李明耀得了第一名!”这些欢呼声、歌声不正是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吗?在教学过程中, 我作为支持者, 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 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引导儿童投入活动, 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 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 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第三, 结合儿童生活实际, 科学设计活动内容、让儿童参与活动实践, 在实践中提高德育认知能力。我们要创设儿童德育教育生成的环境, 让德育教育走出单纯的书本说教, 走进儿童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心理学认为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 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由于特定的情景, 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 即使效果很好, 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 环境发生变化, 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 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 反复抓。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同时,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 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 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 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 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 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 情操得到陶冶, 素养得到提高。因此, 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2篇

王礼碧 湖北省麻城市龟山熊家铺中学( 438300)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修订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出现了新的气象――回归“生活世界”!这不仅是教学的本质需求,更是新课标对社会价值的追求。

1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应该是使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及个体的生活经验能以全面的、直接的参与成长,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与个体展开对话。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经验,受教育者即中小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必须加入到教育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过去复视“生活世界”的教育带来一系列教育弊端: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内容的选择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教育过程中的技术化特征日益明显,而人文关怀、艺术化教育的魅力则逐渐消失;教育离生活越走越远,日益封闭成一个自说自话的领域,自我认为是符合规律的,而忽略了对以往没有研究过的现象的观察,存在教育的教条主义。

2初中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品德教育课堂必须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相互融合

1.主题与背景

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品社研究课的教研,也听了不少相关的课堂教学,有的课活泼而又精彩,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互融合,非常和谐,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了知识,得到了教育,但有的课给我的总体印象却不太好,虽然热热闹闹,虽然上课的课件十分的精美、无可挑剔,虽然老师十分的卖力和动情,但听完了总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虚”,“虚”在哪儿,笔者觉得“虚”在这些课脱离了儿童的生活,背离了儿童的“生活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之一就是“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我认为,一堂优质的品德教育课必须回归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生活和发展。

2.情景描述

情景一:

今年我听了一位老师上《天有不测风云》这节课,其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教师例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在今年的暴雪中,人们经受的灾难以及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教师出示了相关的许多画面,提问: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我们国家非常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要帮助他们……”

【反思】:学生回答得没有错,但总觉得牵强,老师让学生在说大道理,孩子只是在旁观的基础上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老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今年的雪灾不只是针对个别地区、个别人,可以说是全国上下。特别是我们南京同样也遭受了雪灾,今年的开学初,在市“红十字协会”的号召下,中小学生都开展了“抗雪灾”的募捐活动。如果教师把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联系到孩子的实际生活那该多好!“你知道哪些有关帮助他人的事?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参加扫雪了吗?你参加募捐了吗?你为什么这样做?”,最后再例举一些全国上下都支援的事例让学生谈谈感想。我想如果教学环节这样设计,就联系了孩子的生活实际,孩子就能有感而发,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情景二:

有位老师在上《媒体连着我和你》这课时,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全采用讨论式:

(1)你从电视中还获得了什么?(课堂提问,师生互答)

(2)你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小组讨论,再交流)

(3)如果你和父母同时想看不同的的节目,你会怎么做?(课堂提问,师生互答)

(4)你知道还有哪些不良的收视行为?(小组讨论,再交流)

(5)……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老师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讨论形式来完成教学,讨论形式也只有两种:师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所以课堂给人的感觉是问题不断,学生跑得也不断,不停地下座位,不停地转过身再转过身,弄得桌椅吱吱呀呀地直响,热闹得无序,讨论得肤浅。

这堂课和我们孩子联系得非常紧密,我们不仅可以和孩子讨论,还可以让孩子互相采访:“你看过哪些节目?你一天平均看多少时间的电视?节假日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再统计“你平均一周上网多少时间?上过哪些网站?目的是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演演情景剧,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由需要而产生自觉”,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有意义。

情景三:

有位老师在上《擦亮眼睛》时,的确花了很多精力,幻灯片一张接一张的,课件制作非常的精美,整个课也非常的热闹,学生注意力也非常集中,热闹表现在教师的热闹,教师的主导地位太强。我观察到了,一堂课下来,老师离开讲台不超过四次,因为他要不停地播放多媒体,教师永远高高地站在那儿,师生亲切的交谈互动没有了。这节课也很冷清,冷清表现在学生的冷清,学生只是回答了几个问题,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美丽的课件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可以这样说老师的辛苦白费了,学生没有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教育意义何在?

【反思】:其实,一切的教学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有的教学设计必须使用多媒体才使用多媒体,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就失去了教学的内在和意义。就这节课来说,你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资料说明,充分利用教材,可以调查学生,让学生说说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迷信现象,这样也能达到教育效果,从孩子身边的事说起,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的教育更深。

3.问题分析

上述这些教学案例,是我在教研上听到的,想到的,有时静下心来思考这些教学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不难发现,就是我们在教学时忽略了儿童的生活。忽略了儿童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忽略了儿童的开放性、活动性,“让儿童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构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靠听讲来学习。”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上应注意一下几点:

(1)教学设计删繁就简,回归儿童的生活。

我们在面对教材时,在教学设计上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重点,关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环节,而且更应该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利用教材,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充分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删繁就简,回归儿童的生活,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2)教学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在小学阶段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成长特点来说,孩子的思维形式是比较直观形象的,对事物和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感性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孩子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讨论、资料调查、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练习等教学形式,让孩子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渗透道德品质的教育,辨别真善美、假丑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是通过自己教育自己的形式完成道德的教育,寓教育与活动之中,学生更乐于参与,乐于接受,这样也就更加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课堂不是课件秀,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品德课堂渐渐地成为了课件大比拼、大展览的课堂,教学课件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精致,教师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课件的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目的和教学所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华美而不实在,热闹却肤浅,师生的互动不够,交流不够,学生的思考认识肤浅,让课件牵着老师的鼻子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大家都成了课件的奴隶,而忘了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个宗旨。我曾经也进入这个误区,每上一堂课,都让怎么制作课件折磨死了,在课件制作上花了很多时间,有时教学效果却不怎么好,得不偿失,不能不让人反省。

其实,我们可以先把教学内容设计好,把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思考好,最后再确定教学的课件,这样让课件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这才是有效的教学设计。这样我们可以留给教师钻研教材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师生互动更多的机会。设计更灵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得到锻炼,得到教育,得到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

让《品德与社会》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4篇

一、角色扮演, 进入生活

有时老师们也知道《品德与社会》要进入生活, 但是不知在课堂上要如何快速地与生活接轨。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有一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去体验, 去学习。如在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购物有学问》一课中, 老师让学生学尝试扮演消费者和商场的收银员, 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情景, 体验购物的乐趣, 同时思考:价格为什么会变化?学生在角色扮演中, 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思考, 也很容易和生活经验接轨。在这种情境中的体验, 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是鲜活而有趣味的, 也是时时刻刻就在身边的。

小学生的人格还未形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 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会逐渐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角色体验的情景创设, 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不同的角色体验情景,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发展。例如, 在《行行出状元》中,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工作岗位的角色, 让学生体验干不同的行业有不同行业的快乐。只要勤奋学习, 努力去做, 就能做出好的成果, 有时还可以成为不同行业的能手和行家。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做正当的努力, 行业是没有贵贱的, 每一个行业都很重要。

二、创设平台, 交流生活

虽然现在的品德课和过去的思想政治课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了, 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细枝末节由学生探讨, 而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由老师来总结。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老师没有创设好交流的平台, 思想上还是不敢放开, 让学生去讨论问题、交流经验。

儿童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是讨论, 同时讨论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校的, 两三个人的、小组的、全班的, 都可以。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享交流经验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很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很好的切入点。如在《成功一定要有方法》这一课中, 学生在交流了以下内容:激励我成功的一句格言, 我心目中最成功的人, 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每个学生心中的格言都不一样, 他们心目中最成功的人也都不一样, 他认为最成功的一件事可能也是我们料想不到的。这些都是很可贵的教学资源,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讨论交流也是非常有必要有价值的。

三、解决问题, 服务生活

如果《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只是停留在课堂上, 那么意义是不大的。真正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大课堂在生活中。而在真实的生活中, 人们其实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们要学习新的知识, 要尝试新的方法。他们要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方案,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如在《我们的爱心活动》中, 有一班学生特别想资助失学儿童。但是他要面临各种问题, 伸手向父母要, 显然不合适, 拿出自己储蓄罐里的钱, 那也是平时父母给的。最后, 大家就开始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几番讨论, 决定了以下方案:1.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 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攒钱资助一个失学儿童。2.大家平时把饮料空瓶收集起来, 再集中卖掉。3.充分动脑动手, 把原计划要添置新物品的钱省下来, 攒起来。比如, 有一个女同学本来想买一个新书包, 后来想一想, 可以把破的地方补一补, 还能用, 就省下买书包的钱。4.出门时, 尽量自带白开水, 省下买饮料的钱。5.有条件的, 打打小零工, 把工钱也攒起来。6.本次活动, 老师也参与在内, 也是同学中的一员。请一位同学专门负责, 每周收一次钱, 记录一次, 到期末再来结算, 差额由老师补上。最后这班学生在期末时, 攒下了四百三十一元, 比原计划多了三十一元, 很成功地资助了一位失学儿童一学年。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爱心, 而且他们还要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表面上他们是资助了一位失学儿童, 实质上他们也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第5篇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了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1.在时间上发挥近距离效应。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这比教材中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2.在空间上舍远求近。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的变化,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3.在思想上避虚求实。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如《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学科的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单凭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感知教育:回归儿童学习的原点 第6篇

感知教育的核心品质是丰富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实施感知教育,必需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提供众多生动鲜活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亲历实践和自主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真切自然的认知和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开辟了感知教育的诸多路径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开发—构建多元适切的学习资源

课程是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这是感知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能力和喜好,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我们需要调研的是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现行的课程必须做出怎样的改革,我们目前能够做到怎样的课程开发,等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确定了三块课程开发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发意趣课程。这类课程完全属于校本开发,表面看来等同于当下诸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兴趣课程。其实,这类意趣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它的“有意思”“有意义”和“有趣味”。开发这类课程,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心理,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兴趣,而是以“价值”为课程开发和选择的基点。也就是说,这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究竟能有多少帮助,在哪些方面会有帮助,是学生现阶段必需学习的,还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是需要反复考量的。接下来,就是考量这些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切度,包括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也就是说,学生有能力学习这门课程吗?学生喜欢这样的课程吗?如果不喜欢或能力上有偏差,就要对这类课程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及编写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直至学生满意。否则直接放弃这类课程。最后还需要用心做好的是,如何让这类课程“接地气”,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在场”。通常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在活动中“亲历实践”或“虚拟实践”,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中感知事物、体悟真谛。例如,《了解土壤》这类课程,我们从中划分出了“关于中国土壤种类的调查与研究”“关于土壤里小动物的作用调查与研究”“关于校园土壤的组成成分的实验与研究”“关于校园土壤渗水性的实验与研究”等诸多板块内容,这些内容不光是学生熟知的,也是他们乐于探究的。同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也会自然引发出环保意识和科学生活意识,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2.国家课程校本化。现在各省或全国通用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皆为蓝本,理当成为感知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重要依托。但国家课程在编写上关注的是全国或全省文化认知的平均水平,无法顾及到不同区域学生的文化和认知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课程均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这样的课程不能完全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发挥。相反,感知教育恰恰是立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需求,给学生以生动鲜活的学习内容和认知对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致,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素养和认知水平。因此,为了达成感知教育要求,我们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二度开发,也就是进行校本化研究,使国家课程切合我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求知倾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就目前国家课程校本化情况来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重新调整教材的编写内容。包括按难易程度调整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可以就一个单元来调整先后顺序,也可按整套教材重新梳理出内容的逻辑顺序。例如,依照我校学生现有水平,我们将内容较浅的篇目放到低一个年段或两个年段学习,将内容较深的部分调整到高一个年段或两个年段学习。按实际情况,可以将单元内容和知识点提前或放后学习。二是删减、替换或增补课程内容。例如,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可以将其删去,也可以替换上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些内容的编写对知识点的解读有所欠缺,可以替换上有利于知识点化解的自编内容。三是改变课程的呈现方式。从内容的编写逻辑、学习方式及语言形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造,让课程以学生最喜欢的样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发地方文化课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种特有的文化是学生熟知的,也是倍感亲切的。感知教育就是要利用身边的地域文化赋予学生生命的感知,让学生在触摸和感知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和成长。目前,我们开发了《感知无锡》文化课程,从“眼中的无锡”“耳中的无锡”“舌尖上的无锡”三个方面展开对这块土地吴文化的深切感知和体悟。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古运河南长街”,观摩粉墙黛瓦、大窑群遗址;走近太湖,领略无锡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我们利用学校电视台或自编节目,让学生感受《珍珠塔》《孟丽君》等锡剧名曲,自导自演江南水乡特有的民歌佳作(《无锡景》《秦淮景》)。我们开办“锡言童语”栏目,揣度无锡方言的韵味。我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无锡的饮食文化,悉心品味“舌尖上的无锡”。这众多的地方文化元素,都是学生乐于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课程资源。

二、技术支撑—创设具体可感的学习情景

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我探究性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情境设置。学习情境就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和探究时,需要凭借的物质和技术手段,是实践研究过程中必需的材料和工具。而且这种情境越真切越具体可感,就越能生发出学习的潜质和功效,对学生的心智和实践历练就越有价值和意义。感知教育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我们利用无锡市电教馆提供的“微软-物联网技术”,开辟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传感技术在“物”与“象”、“宏观”与“微观”、“直感”与“分析”、“整体”与“数据”之间穿梭。不光身临其境地观摩和感知,也可以影像传感读出事物变化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细节;不光可以独自感知和读出事物的信息,也可以同本地区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感知信息交换或通信,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事物、领会问题。

nlc202309082004

2.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是现代人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必要条件和有益补充。感知教育作为一种可以触摸和体会的教育方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感知教育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学生与事物主客体之间零距离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实现生命体的感知性生长。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我们主要通过视频、图像及文字三种资源的互动与交流实现感知教育。例如,视频上,我们主要是为了解决学习期间无法做到的实验或活动,采取“拿来主义”,将别人那里已有的“现场”以视频的形式来填补学习上的亏缺。当然,也可以是“模拟视频”,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切可感的“现实”体验。此外,图像这一学习资源由于具有一定的“现场感”和“可信度”,也常被应用于感知教育。文字信息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所必需的资源,可以说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自主性探究,大多来自互联网上文字信息的查寻、分析和判定。

3.实物技术。所谓实物技术,就是以各种物质材料和工具等为基本构成的具有一定思维取向和逻辑结构的依托或凭借。实物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技术,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从感知教育角度上讲,实物技术也是最有效的,因为在实物技术下的情景学习,学生与事物或学习对象是直接接触的,是最可感可触可及的,因此学习也必然是最真切最有体验的。实物技术在自然科学和综合实践及研究性学习等学科领域最为常用,比如:科学课上研究“电磁铁”,就必须准备铁钉、漆包线、电池、回形针等材料,否则实验研究就无法进行;劳技课上学习“煮面条”,首先要置备锅、水、燃器、筷子等器具,它们缺一不可。当然,很多情况下老师只是把方法和道理介绍一下,学生也会了解其中的一些知识和技巧,但这种教育由于不是“感知”的,学生不光没了兴趣,更不会真正掌握“煮面条”的知识和本领。所以说,从这一层面上讲,感知教育,就是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搭建积极主动的学习平台

课堂教学是感知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感知教育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使感知教育得到有效实施,这是我们几年来着力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是我们不断尝试并归结出的三种感知教育的有效学习方式。

1.自主性学习。没有“自主”,就没有“感知”。自主性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感知教育不是把“现场”提供给学生就能实现的,面对“现场”,很多学生也会“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原因在于学生“不喜欢”或“不愿意”。究其根源就是教师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需求,致使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懈怠和应付。如果是这样,感知教育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施感知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处理学习问题。为了有效实施自主性学习,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上制定“备课单”,并且对教师讲解时间、学生学习时间及合作探究等方面都作了基本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临事物、亲历过程、亲身体验。

2.研究性学习。与一般的学习不同,研究性学习在深度和宽度上有更高的要求。凡事走到了研究阶段,就是走向认知的细致和深入、体悟和生长。研究性学习一般需要一个较长周期来完成,因此,这种学习大多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例如,水域调查研究、蚕的一生观察研究、向日葵生长情况研究等,都是需要长期实地勘探调研,并作好记录与分析的。其突出特点是,注重实地勘探,是一种实践性认知活动,学习本身就是感知教育。对于这些周期性较长的学习认知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方案,帮助学生梳理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一个阶段研究过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并对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改进研究方案,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另外,对文化史学类的项目研究,我们会设定许多诸如“名人研究”“石拱桥研究”“茶文化研究”等专题,组织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室或图书馆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管是查阅史料还是实地考察,都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感知和实践探索。

3.体验性学习。学习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结构非常单薄,很难从知识的推演获取对未知领域的理解和认知。天性使然,小学生爱动手爱实践,凡事都想去尝试一番。他们对鲜活的事物和现实很感兴趣,但对静态的文本常表现得很漠然。可以说,体验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也最能入心入脑的实践活动。当然,由于文本内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让学生完全进行体验性学习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求教师每个知识单元或每周开展一次体验性学习却是可行的。例如,语文课上,文本的角色扮演、课本剧可以是体验性学习,习作训练可以到校园或校外采风;数学课上,可以通过拼接图片理解图形、计算图形,可以操作量筒和不规则杯子置换实验认识“升”的概念及掌握不规则容积大小的判定知识;科学课上,很多都是以各种材料的操作和实践,来完成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证明,体验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学养和认知态度最佳选择,也是后发学习和感知教育最强劲的推动力。

感知教育是学生与认知对象进行深度交融和置换的最佳途径,也是促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践行感知教育,不只是为了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更在于把学生的行为引向客观世界的本原,让学生在与客体对话中实现生命的重塑和勃发。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7篇

关键词:教育,生活,回归,实践

1 现实问题的提出

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问题,一直在教育学领域里争论不休,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实际上,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理论是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育离开了生活,就相当于人类没有了空气,很难生存下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过得更有意义并且更美好。教育需要与生活紧密地结合,但是现实中的教育却离生活越来越远。

首先是现实中的教育越来越远离了真实的生活。当前对于学生总体能力水平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一般都相对单一,大多数都是把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出勤率当成评价学生的方式。另外,大学校园就是象牙塔,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没有出去接触社会,没有到社会上实践的机会,只是从课本和老师的幻灯上学习知识,这样导致学生很容易脱离现实的社会环境。其次,学校课堂教学远离生活。在教师教学的内容上,他们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只重视书本上知识的传授,却很少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里联系起来讲授。这样很多学生有时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而已,如果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学生也不会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第三,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生活价值的引导。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由于升学率的压力,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却很少指导和牵引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更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价值,脱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2 教育为何要回归生活

2.1 生活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我们刚出生开始,教育就伴随了我们的一生。从语言的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式,从做家务到在社会上工作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教育才得以实现的。

2.2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脱离了生活的教育不是教育,脱离了教育的生活也成不了生活,两者是有互通性的。在生活中的成长时时刻刻反映了教育的印记,而教育的发展变化一直依托着生活的情境,可以说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也可以看作是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2.3 教育为生活而服务

教育的价值就是在于培养人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懂得如何能够更好地学会生活,懂得生活的真正价值。通过教育的方式,人们能够开拓视野,锻炼自己的思考模式,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思考生活的意义。

3 教育如何回归生活

3.1 使教育回归生活,首先要弄清教育脱离生活的原因

教育脱离生活的最直接原因可以认为是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因此,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脱离生活的分数论的教育观点,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面升学率的压力,这是一种眼光短浅的行为,而是要育人,让人懂得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其次,建立一种(下转第13页)(上接第8页)在生活基础上新型教育观,让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让文化教育回归到最终的生活教育上。

3.2 教师要发掘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

生活是一个大熔炉,各种知识汇聚在其中。同时生活以一种直接的、详细的、直观的方式把知识表现给人们,有利于激发人们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激发人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将知识和生活连贯地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清晰地掌握知识。

3.3 消除学校与校外世界的隔绝状态

学校不应该便于管理就把学生局限在校园内,而应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接触、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将学生放入社会上去锻炼,才能真正地让他们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而不是一直在学校校园内死读书、读死书。要鼓励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对待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长,从容地面对生活常态。

3.4 将焦点放在学生目前的生活

教育不应该为了将来的生活而忽视了学生目前的生活。将来的生活是不可估计的更是无法预料的。而目前的生活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牢牢把握的。人们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提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独自地走向属于他们的生活,而不是被学校牵引着走向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所以教育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把握生活,引导学生选择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3.5 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生活价值的引导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人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不仅仅只是为了追逐利益、获得名望,而是要在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懂得如何生活得更好、更充实、更有意义,而对于物质的盲目追求只会致使人内心的空虚与贪婪。教育应该要引导学生去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生活方式,拓宽其生活价值的视野,追求生活的价值。通过教育,学生应该能够找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方式。

3.6 教育要面向人们的未来生活

把知识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的经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维方式,使其真正地成为学生的生活或实践的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应当注重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我们的教育理念,寓教育于生活的鲜活体验之中,还原知识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遵循人类生成知识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保留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的兴趣。

4 结束语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和本源,也是教育的终点和归宿。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充实和美化生命,帮助学生过着有意义且有价值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教育应该促进学生每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可以让他自己决定在其人生的不同的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三联书店,2002.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8篇

任教十多年, 笔者第一次接到这样特殊的班级:开学第一个周末的家庭作业 (由于事先对此班班风有所耳闻, 所以特意在布置作业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并将作业压缩为最简) , 出乎意料的是, 周一只有近十个学生勉强过关, 其余学生要么偷工减料, 要么胡乱涂鸦, 更有甚者只字未动。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 笔者不知如何是好:是大发雷霆, 罚其重做, 还是压住怒火, 苦口婆心, 劝其补上?

猛然间, 想起了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 笔者近乎枯竭的内心闪过一道炫着异彩的灵光, 对, 不妨借鉴专家的观点, 尝试着从孩子们的立场出发, 于是, 有了以下“三部曲”:

1.序曲——第一份特殊的家作, 让孩子们动心

当晚回家, 笔者将孩子们周日的作业工工整整地做了一遍。第二天早上, 笔者早早地来到教室, 将这份特殊的家作放在了班级的投影仪上。每一个学生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笔者写的那份工整的作业, 一个个面露惊讶状, 一阵窃语后, 教室里便恢复了平静。孩子们一反常态, 居然都自觉有序地开始了晨读。

笔者保持沉默, 没有作过多地解释, 但笔者知道, 自己的做法如一块巨石, 在这些“因久经沙场而顽固不化”的孩子心间激起了阵阵涟漪。

2.协奏曲——第二份特殊的家作, 让孩子们震惊

在笔者的策划下, 中午, 康 (该生是出了名的懒) 的父亲如约来到教室, 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之下, 坐在了儿子身旁的空位上, 开始了历时半小时的作业旅程。所有的孩子无不震惊, 因为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贵为权威的一家之长, 不但没有责骂自己的孩子, 还来替自己的儿子完成家作。就这样, 到放学时, 陆续有十几位家长完成了为人父母后第一次特殊的“作业”。

最后, 在十八点五十分, 笔者送走了最后一位家长, 从投影仪上取下笔者的特殊作业。告别了那对父女, 笔者带着从未有过的轻松回家了。

3.交响曲——第三天心与心的交流, 让孩子们感动

第三天, 笔者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老师只顾着自己所交的学科, 没有设身处地地为所有孩子着想。针对同学们没完成家作的情况, 第一责任人是老师。所以, 老师应该罚做一份作业。”

同学们听了笔者的肺腑之言, 主动打开了心扉,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还畅谈了师长的良苦用心, 以及今后的打算。最后笔者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和家长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不少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下发自肺腑的感受:原来当个好孩子不容易, 当个好学生更不容易!如今, 本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已大有改观, 不做作业的现象已完全消失, 原本学习心不在焉的学生似乎都变了样。

二、探寻:利于儿童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 成因剖析:童年永远是个深刻的话题

1. 环境, 对孩子提出严峻挑战

在当今光怪陆离的世界中, 许多成年人拥有了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活方式, “歌声、舞声、麻将声, 声声入耳”。这无疑给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电脑的虚拟世界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诱惑的新天地。在这方天地中, 存有许多诱惑, 布有很多陷阱, 低级、恶俗的东西侵蚀着儿童的心灵, 占据了儿童大量的业余时间。

2. 家庭, 对孩子产生关键性影响

古人云:“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孩子们能否成才, 涉及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 也关乎未来社会的发展。但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等多种原因, 忽视了对孩子正确而耐心的引导, 他们总是以严父怨母的身份成为了单一向孩子索要分数的机器。

久而久之, 孩子学会了说谎, 学会了投机取巧。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走“读书之路”没有大好光明时, 渐渐因失望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导致部分早对学习厌倦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最后一种外动力。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不求上进, 产生了推卸、放任和畏难的思想,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利完全推给了学校。

3. 教育, 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压力

当下, 教师总戴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光环, 以绝对权威的严师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老师们常常借助于指示、命令, 借助于手中掌握的可支配的教育资源, 如奖励、惩罚、班干部任免、座位安排、表扬、批评等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在这种“权威”下, 学生只能是被动消极服从,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

如此一来, “拖欠作业或不做作业”等不良现象, 就像可怕的瘟疫一样, 在学生中间蔓延开来, 并一发不可收拾。教师则又反过来威逼强迫学生服从, 甚至采用侮辱、恐吓、体罚等手段, 逼迫学生就范, 从而在教师与儿童之间造成了绝对牢固的堵塞心灵沟通的屏障。

(二) 对策解读:拨开云雾见青天

本班部分学生正是在以上种种情况下, 逐渐产生了“见作业如见猛虎”的情绪, 并且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奏响了走进童心的“三步曲”。

1. 注入“净心营养液”——提前介入, 与家长“心连心”

在实施对策前, 笔者预见了家长对于这种特殊教育方式的各种反应, 也猜测了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于是笔者给家长送上一支“净心营养液”。笔者先通过电话与网络, 和家长取得联系, 说明原委, 解释自己的教育设想, 让家长明白:只有自己成为“长大的儿童”, 站在这些活生生的、有具体思想的孩子面前, 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才能真正让儿童乐意接受, 并解决根本问题。

2. 配制“激活维生素”——俯下身子, 与家长一起“当儿童”

面对这些“因久经沙场而顽固不化”的孩子, 笔者作为教师, 抛开师道尊严, 放弃了以往批评、罚做等粗俗的做法, 率先走近儿童, 体验他们的生活。笔者的第一份作业, 如同一颗“激活维生素”, 给整个治疗的过程起到了“药引子”的作用。其次, 再请家长来校, 放下长者的架子, 体验儿童的学习生活:坐在孩子中间, 与其一起完成未写完的作业。终于, 这良苦用心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当教师与家长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去理解教育时, 教师、家长、孩子们, 便早已翻过了那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相融、教学相长的美好境界, 从而使教育的现状也得到了彻底改变。

3. 添加“黄金搭档片”——及时沟通, 与家长“手牵手”

在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 笔者没有裹足不前, 而是将这种以“儿童立场”的育人思想, 贯穿于以后的教育之中。笔者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 增设了一份“黄金搭档片”, 即采取多种手段, 及时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与家长“手牵手”, 主动走近儿童, 及时和孩子们交流内心的想法, 用真心诚意去感染儿童, 从而引领他们走向健康、快乐与成功。

(三) 深度思考:教育应回到原点

教育现代性的精神实质告诉我们, 以学生为本 (内含以学生的内在自然本性) 是教育及其教学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与必然要求。因此, 我们的教育不能与儿童的天性作对, 而要以此为动力和资源, 真正让教育回到它的原点。

1. 转变思想, 把儿童当作人

我们的教育不能漠视人的生命价值, 教育活动要彰显人性的光辉和魅力。在教育中, 我们首先关注人性, 以儿童的立场与能动性为前提, 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和谐发展。其次, 注重人的平等性与独特性。在教师心目中, 学生应该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根植于人的终极关怀。儿童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教师必须一个个地认识他们, 与他们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2. 放低重心, 把儿童当作儿童

面对着广大儿童,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表率作用。如果我们能放下教师权威, 成为儿童的朋友, 甚者, 成为“长大的儿童”, 这无疑会让本已“苍白无力”的教育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我, 一个长大的儿童。”这正是现代教师具体形象的深刻描绘。“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去理解儿童、发现儿童, 从而引领、教育儿童。这就是提醒我们:师长应该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 共同感受他们童年的快乐与忧愁;而不再把成人的思想强加于他们身上, 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呵斥、影响他们。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走出如樊笼似的“传统教育”的阴影, 寻找到一条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之路。

3. 解读童心, 让儿童接受本真的教育

首先让我们品读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当一个人无限信任别人的时候, 他就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无力自卫。而孩子对一位好老师的信任恰恰是无限的。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 他无限信任你。……只要在你理解和体会到儿童对你的无限信任以及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无力自卫状态。并在这种信任与无力自卫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对孩子的权威的时候, 你才有资格做一名导师与教育者。”

的确, 儿童对教师的信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让儿童十分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并产生一种“向心力”, 让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 笔者并不是让老师们通过各种欺骗手段来换取儿童的信任, 而是建议教师从“儿童的立场” (成尚荣语) 出发, 采取最本真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因为, 本真的教育是沉静的, 是安宁的, 是人的精神得以栖息的安居之所。同时, 本真的教育也是善的教育, 更是美的教育。在向善、向美的精神历练中, 儿童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更纯洁。

曾经有一段话一直打动着笔者:人, 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因此, 我们的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儿童心智觉醒的时刻, 让儿童的生命在场, 实现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 以孩子们自己的方式, 使他们不断地趋向真、善、美, 也为孩子们的童年打下一抹靓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吴全华.教学以学生为本观念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9) .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 2007 (23) .

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 第9篇

那么,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有的, 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 生活决定教育, 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正如陶行知所言, 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 过高尚的生活便受高尚的教育, 过卑鄙的生活便受卑鄙的教育。品德课堂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 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捕捉生活素材, 融入生活, 回归生活, 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

一、源于生活, 捕捉生活素材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 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 教育与生活浑然一体。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需要的素材, 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里, 教师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着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使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例如:教材第四册的“学做文明人”中有一课“家里来了客人”, 我先让学生们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家里来了客人, 你是怎么做的?每个学生独自考虑, 然后同桌讨论, 再后小组讨论, 之后每组请代表来为大家演示。演完后请在座的同学发言, 提出问题, 带着问题去看书本。接下来的教学就可以联系刚才学生的表演, 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会关爱他人, 尊重他人, 从内心对客人怀有友好的感情与态度。在教学目标完成后, 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 融知识于行为之中, 让学生懂得接待客人的礼节, 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巩固教学成果, 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 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另一课“我去做客”中, 也是让学生们先回忆自己去亲戚家做客时, 自己是怎么做的。自己先独立考虑, 然后请一部分学生回答, 再请一部分学生来评价或补充。之后引导学生进入课本, 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教我们来当客人的。最后就是巩固教学, 还是由学生分角色表演, 并由另一组学生现场采访, 让扮演“客人”的学生谈感受。

以生活体验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 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情趣,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 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获取新的知识, 增加对生活的感悟。

二、融入生活, 丰富课堂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在教学中,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 还是教学的资源, 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避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尽力做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走进春天”一课, 在充分让孩子走进春天, 仔细观察, 动手播种, 动脑制作, 动笔写、画的基础上, 举办“春天的盛会”, 让孩子把自己平时收集的有关各种春天的资料进行处理和整理, 以各种形式展示整个单元主题探究的成果。教室里成了春天的海洋:有同学们拍摄的春天图片展;有栽种已久、已经发芽长叶的花草;有表现手法不一的小树生长记录;有唱春天的歌, 朗诵春天的古诗, 背春天的儿歌。大家感受到浓烈的春天气息, 陶醉在春天的怀抱里。这样的活动, 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又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三、回归生活, 感悟生活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是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生活”一词应当说是融“个体”与“社会”为一体的。生活是生命体的生存与活动, 同样, 人的生活不可能是单个人的生命活动, 它必定是与他人、社会发生内在联系的活动。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 特别是有些难以身临其境的经验和常识。所以, 在教学上, 要让学生走进生活, 让学生学会实践, 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例如:教材第二册“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 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绿化区和附近的社区进行调查, 了解花草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组内分工:A同学负责采访提问, B同学负责画下被养护的花草树木, C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 D同学负责拟定养护意见, E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 用许多方法了解到小组所关心的问题, 找到了种养花草树木的最佳方法并学到了相关知识, 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 是人类的好朋友。

又如教材第一册中的“冬爷爷在哪里”一课, 我先让学生们浏览书本上描写的景物, 然后逐步教学。在第二课时, 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校园, 走入自然, 寻找冬天的信息:男生一组开展“寻找冬爷爷”的活动, 寻找校园里冬爷爷让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还有哪些在我们书本上没有讲, 但也表明冬天已经到来了。女生一组开展“科学考察队”, 记录气象情况, 观察周围植物的生长情况。回教室后两组进行总结, 派代表发言。这让学生充分地享受了做生活的主人, 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冬天。

让品德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 第10篇

一、结合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 也是纯真的。然而,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书本上及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 产生许多疑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他们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 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走近儿童的世界, 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

如今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不是“教”教材的人, 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亲身体验,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 应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 把儿童的目光引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去,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 教《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 我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上课伊始, 播放散文《草》的录音, 那优美的词句, 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漾起了向往的感情, 陶醉在那诱惑中, 紧接着我抛出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甲生说:星期天, 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 我看见红的花, 绿的草。

乙生说:星期六, 我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 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丙生说:我发现小蚂蚁都出来了, 柳树上长出许多小嫩芽。

丁生说:天气暖和了, 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说明春天来了。

…………

最后, 学生通过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 体验到春天, 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 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围绕课程内容,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 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 情感的沙漠。例如, 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 如果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 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产生这样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 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 让学生抓一把鸡毛键子, 弯下腰, 右手把这些键子一行摆六个, 人倒退着走, 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 再来谈种粮的过程, 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 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如, 在上《我是家里小主人》之前, 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 让学生星期天当一天家, 安排好一天的生活, 早晨买菜, 洗洗碗筷, 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 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 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 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 有的说, 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 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 请你们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 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 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 教学《新学期, 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 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 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 我注意学生那儿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 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 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 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例如, 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 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 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 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 《安安全全上学去》这一课, 可以利用看电影的时机, 一边走, 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 在繁华的十字路口, 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 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 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 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 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 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 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 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 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三、根据课程特点,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 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应该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理解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堂上的认识。有时学生在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 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 课上展示, 交流信息,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 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 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 以学生为主体, 适时构建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回归生活的少儿舞蹈教育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回归生活;少儿舞蹈;必然性;教学路径

一、少儿舞蹈教学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所谓回归生活的少儿舞蹈教育,就是指在进行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少儿所生活的世界作为教学背景,将少儿在生活中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将少儿所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内容,从而进行的一种艺术教学的活动。

(一)回归生活是改革教学模式的主旨,是少儿舞蹈教育的基本内容

最新的少儿教学模式的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专注少儿的生活,使教学的过程充满对少儿人文主义的关怀,并且赋予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灵动的生命力。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总会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人的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针对少儿的艺术教育事业中任然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首先过于重视对少儿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原本应有的对生活的体验;其次教师的成人思维使少儿的艺术教育变得概念化,少儿岁呈现的艺术作品大队整齐划一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最后对名利的追求偏离了原本艺术教育应有的教学宗旨。舞蹈作为少儿艺术教育中的一项当然也无可规避地存在着这些问题,如何使少儿的舞蹈教育回归原有的生活也成为了教育界以及人们的热议话题。因此,社会应当呼吁让艺术教育事业冲破固有思维和名利的枷锁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赋予艺术教育原本应有的生命力,为少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生活世界是少儿的乐园,是赋予少儿舞蹈教育生命力的源泉

舞蹈大多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少儿周围的人和事构成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并且作为少儿教育的理想场所使少儿对生活经验的获得更加方便快捷。少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使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因此,回归生活的舞蹈教学可以使少儿充满兴趣并且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少儿舞蹈其实与任何类型的艺术形式一样,其舞蹈动作往往都源自于人类的生活,脱离了少儿生活的舞蹈教育使少儿难以理解,因此会使舞蹈的呈现过于表面形式化,而缺乏内心情感的共鸣。所以,舞蹈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选用与少儿生活相贴近的,能引起少儿情感上共鸣的舞蹈教学方式,来促进少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少儿舞蹈教育回归生活的教学路径

(一)教学模式由知识技能传授转变为感知体验传授

艺术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审美,而审美则是人类对世界进行感知的一种方式,以体验的形式存在。人类在进行艺术感知时通过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的状态,并使人类的情感表现出独特性、真实性。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少儿的舞蹈教育模式总会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对舞蹈本身的情感体验,这种停留于表面的舞蹈教学,使少儿所呈现出的舞蹈通常只有其形不具其意,少儿仅靠单纯的模仿所表现出的舞蹈动作没有与少儿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相结合,在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而这种脱离了生活实际,仅仅只有表面舞蹈技能的表现也是我国先进少儿舞蹈教育所存在的致命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文主义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舞蹈的感知体验在舞蹈学习挣得重要性,因此更加突出要求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少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气质的生命体,并且对事物拥有于他人不同的感知体验,而他们对于这些感知体验以声音、动作的方式的表达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历。要将传统的重视知识技能的舞蹈教育转变为少儿对舞蹈的感知体验,就必须结合少儿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以少儿所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丰富自身的艺术感知,并学会用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能够学会通过舞蹈来表现自我。

(二)将舞蹈教育与少儿所喜爱的游戏相结合

少儿由于年纪的原因而决定了他们对游戏的喜爱,而舞蹈教育也可以作为一种高级的游戏形式,让少儿在心理上接受。活泼好动是少儿的特性,因此以游戏形式的舞蹈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是少儿与舞蹈成为很好的“朋友”。少儿喜欢通过各种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绪,而对于年纪幼小的儿童来说,最初的舞蹈学习与游戏本就何以合二为一,让他们让舞蹈中体会乐趣,并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游戏也是一种无功利性的活动,可以使人放松心情的投入其中,并表现出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从而体会舞蹈这一艺术行为中的情感真谛。因此,舞蹈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少儿所喜爱的生活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来组织和设计舞蹈的活动,并且鼓励他们将自己真是的感受融入其中通过舞蹈动作呈现,使他们更加感受到舞蹈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并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充分利用传统的文化资源

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的文化发展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逐渐往同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的来势汹汹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文化又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并且不同的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特殊的价值,是一个民族或地域风土人情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一种表现,而蕴含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也是非常重要的少儿舞蹈教育资源,因此,回归生活的少儿舞蹈教育也可以从当地的传统文化中提取重要的艺术资源,这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参考文献】

[1]卢长娥.“回归生活”视野下的少儿舞蹈艺术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

[2]连靖.少儿舞蹈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少儿舞蹈教育为例[J].黄河之声,2012(07)

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的实践研究 第12篇

一、创新教学理念, 实践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回归生活是所有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秉着回归生活的观念开展教学活动, 在理论教学时, 教师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动态及变化, 因为理论知识既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教师在小学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若只采用单一的讲解模式讲授理论知识, 很容易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品德教育中,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学习有教育意义的知识。例如, 教师可以将实践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在讲授品德教育知识的同时, 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践知识, 让学生明白品德教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或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让学生明白品德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根据学生特点, 明确品德教育的活动主题

品德教育课不仅是一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课程, 也是需要生活实践、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教师在开展品德教育教学时,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 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品德教育教学内容, 在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时, 教师要明确品德教育的活动主题, 才能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具体活动方案。另外, 在生活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生活小知识,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

三、设计教学情境,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品德知识的理解,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回归生活作为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思想和生活逻辑的同时, 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品德问题作为活动内容, 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端正态度、约束行为, 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例如: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时, 首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与品德有关的事例,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身处于同学讲述的情境之中, 开展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四、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要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品德课堂教学中, 就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具有丰富课堂内容的学习环境,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将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主人公作为设计活动的基础,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中, 犹如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再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读报纸等的实践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故事, 对我国著名人物、事迹有一定的了解, 既加深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也体现了品德教育的意义。

五、关注学生特点, 科学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较为单纯, 内心想法、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与成年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教师在开展品德教育生活化实践活动时, 需要将品德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 同时, 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例如, 教师在讲授一篇与品德教育有关的文章时, 要尽量避免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 可以适当地拓展课外活动, 如带领学生去农村参观农民耕地、种菜等, 或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和辛苦, 从而达到开展品德教育的理想成果。

综上所述, 小学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课堂, 不仅需要教师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 更需要教师将品德教育与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教学, 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同时, 为了改善小学品德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 将实践活动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并且根据学生特点, 明确品德教育活动的主题, 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侯广喜.小学品德教育回归于生活的探究与实践[J].新课程:上, 2015 (07) :109.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 2008 (07) :219.

上一篇:体验教学手段下一篇:网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