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妇科手术

2024-05-16

腹腔镜妇科手术(精选12篇)

腹腔镜妇科手术 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47例, 年龄19~51岁, 平均33.4岁。其中子宫次全切51例, 子宫肌瘤挖除44例, 输卵管切除32例, 卵巢良性肿瘤15例, 异位妊娠5例 (未破裂) , 均采用全麻方式, 手术时间 (64±25) min。术后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 对症处理后好转, 患者全部治愈后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常规护理

按妇科腹部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术前检查血、尿、便等常规及肝、肾功能, 心电图, 胸部透视, 做好准备。常规消毒、备皮, 做好皮肤护理, 尤其对脐孔要彻底清洁污垢。先用棉签沾松节油擦洗, 再用酒精棉签仔细擦净, 最后干棉签擦干。术前日给予患者流质饮食, 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术前日下午给予甘露醇60g冲服, 术日晨肥皂水灌肠。非急诊患者术前1日予以便塞停10mg口服, 或用番泻叶10g开水冲服。术前3日每日用安尔碘3号液阴道冲洗, 早晚各1次。在术前30min留置尿管, 并接引流袋持续开放以便麻醉中观察尿量。

2.1.2 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手术前1天访视患者, 介绍手术流程、手术方式的先进性, 同时提高患者对“术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的心理承受力。通过护患真诚的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客观、全面认识腹腔镜手术, 并使患者消除顾虑、减轻心理压力。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持续心电监护6h, 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h记录1次, 共6次。由于手术是在CO2气腹下完成, 术中大量吸收CO2造成高碳酸血症, 患者需通过加深加快呼吸调节自身功能, 排除积累的CO2, 因此应给予低流量吸氧, 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平稳, 术后6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取舒适卧位[1]。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 术后1~3d体温可升高。如果体温持续升高, 注意有无造口、肺部、泌尿道部位的感染。一般情况下, 6h后麻药麻醉作用消失, 全麻患者应观察意识的恢复情况,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患者应观察下肢感觉的恢复情况。麻醉作用消失后至术后24h疼痛最明显, 疼痛是术后的主要护理问题, 翻身、咳嗽、运动均使疼痛增加, 焦虑、恐惧的患者更为敏感。护士应及时评价患者疼痛。术后由于麻药的作用, 使肠道暂时处于麻痹状态, 一般2~3d恢复肠道功能。排气是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 所以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腹胀程度、肛门排气的时间, 排气后腹胀是否减轻等。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以促进胃肠道的早期恢复。保持会阴清洁, 鼓励患者多喝水, 并在2~4h自行排小便。

2.2.2 切口护理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 勤换敷料。本组手术中2例患者术后切口有少量渗血, 给予沙袋压迫后停止。

2.3 术后并发症护理

(1) 术后恶心、呕吐护理:术后恶心、呕吐是麻醉及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为8%~93%, 一般与麻醉方式、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的应用、年龄、心理因素有关[2]。急诊手术患者因术前准备时间仓促, 术后出现呕吐频繁、咳嗽剧烈、提前有排便感的情况多于非急诊手术患者[3]。本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41例, 占27.8%, 大多发生在术后12h内, 患者出现呕吐时, 并用双手压住腹部或用腹带减少腹压, 减少切口张力, 以免大网膜从脐部切口膨出。给患者解释清楚发生原因, 患者放松后, 大部分人症状好转, 有6例未见好转者给予药物治疗后好转。 (2) 出血。在粘连使局部解剖不清楚而盲目操作、电凝血电凝不完全时, 子宫、卵巢动静脉都可以发生出血。在严重粘连松解、子宫肌瘤剥除后.创面可暂时无出血, 但术后气腹消失, 创面小血管可再出血。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观察手术切口渗血和阴道流血情况及患者尿量, 注意血液血量及颜色。患者清醒后, 要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腹痛, 观察有无内出血危险。

随着腹腔镜手术范围的扩大, 其在妇科手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知识, 以正确掌握其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症状、处理, 并进行有效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兰国英, 段成芬, 马波.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 2002, 12 (1) :55-56.

[2]王月云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0) :102-103.

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第2篇

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第一节.腹腔镜的历史与概况

腹腔镜(Laparoscopy)一词为希腊词Lapar(Laparo-, 腹,胁腹)与希腊词skopein(-scopy, 用于检查的镜)的合成词;而宫腔镜(Hysteroscopy)则为希腊词Hystera(Hystero-, 子宫)与-scopy的合成词。隶属于内窥镜检(Endoscopy), 这也为希腊词Endon(Endo-, 在内)与-scopy的合成词。妇产科内窥镜检查除上述腹腔镜与宫腔镜外,还有阴道后穹窿镜检(Culdoscopy, 源于法文Cul-de-sac,凹陷),羊膜镜(Amnioscopy, 源于希腊词amnion,羊膜),及胎儿镜(Fetoscopy, 源于拉丁词foetus,胎儿),如果扩展一些范围,阴道镜(Colposcopy,源于希腊词kolpos阴道),也应包括在内。本章只讨论腹腔镜,宫腔镜在妇产科的应用。

妇科内窥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埃及人的论文中所提到的siphopherot,这是一种用铅制成的管子,通过它扩张阴道可以看到宫颈,用以阴道出血的来源。这是妇科内窥镜史上最古老的例子。

真正的内窥镜由德国人Bozzani(1805)发明。他用一个管子构成光传递通道,将烛光传到活人的输卵管内,再反射回观察者的眼睛。不过,第一个有效的内窥镜是法国人Desormeaux(1853)创造的。他用镜子反射煤油灯的光线来检查膀胱和输尿管,可称得上是“内窥镜之父”。从此各种检查内脏的实用器械不断问世,并出现了专门的名称“内窥镜”。膀胱镜,支气管镜,食道镜,直肠镜等比妇科腹腔镜,宫腔镜更早用于临床,这主要是由于光学仪器过于原始,以及医生不愿冒险地盲目穿刺腹腔所致。

1901年,Ott DO首次将光学观察系统引入腹腔,他将病人置于45o头低足高位,切开阴道后穹窿,用阴道拉钩,头镜及白炽灯观察盆腔脏器。他用此技术可行盆腔甚至小肠手术。这种技术被称为Ventroscopy(Ventro-源于拉丁词venter, 腹)腹腔镜。

同年,德国人(一说法国人)Kelling G在汉堡写出(1902年发表)一篇论文,第一次应用与目前的腹腔镜手术步骤类似的步骤,在狗身上完成了腹腔镜手术。他首先用针充入空气,造成气腹,然后在腹壁局麻,穿入穿刺针,再导入细的Nitze膀胱镜,观察腹腔脏器。他将此称为体腔镜检查(Celiscopy, 源于希腊词koilia,腹的,腹腔的)。Kelling的工作奠定了今日妇科腹腔镜的基础,尤其是在插入穿刺针之前先用充气针产生气腹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位报道将膀胱镜用于观察人腹腔的是瑞典人Jacobaeus HC,(1910)。他在用尸体做试验后,成功地检查了三个病人。他并不知道Kelling九年前的报道,而且他的步骤也与Kelling 不同。他主要用于检查腹水病人,抽出腹水,换入空气。奇怪的是他先作穿刺,然后从穿刺套管泵入空气,建立气腹后放入膀胱镜。他的报告虽然简单,然而却是开拓性的。Jacobaeus把他的技术正式称为腹腔镜检(Laparoscopy)。在Jacobaeus报告之后,Kelling声称他才是第一个将腹腔镜用于活人的。故他们二人都称得上是腹腔镜之父。

1914年,意大利人Roccavilla A设计了一种光源在腹外的设备。

1918年,Goetze首先使用气腹针,1922年由Verres 改良定型(带有弹簧保护装置)沿用至今,故今天我们仍把气腹针称为Verres needle。

英文文献中第一个有关腹腔镜的重要报告是由美国放射科医生Orndoff BH 1920年发表在放射学杂志上。但他所用的腹腔镜的词为Peritoneoscopy, 源于拉丁词Peritonaeum(腹膜)。我们今天仍在应用的尖锐棱锥头的穿刺套管针(Trocar)就是他发明的。穿刺针在内,套管在外抽出穿刺针后可经套管导入内窥镜,套管中有一个自动阀门可以防止漏气。他当时是用氧气造成气膜。在他非凡的文章中报告拉40多个病例,包括输卵管炎,卵巢囊肿和肿瘤,腹腔肿瘤及宫外孕,腹腔内出血及肝脏疾病。

1924年,瑞士人Zollikofer R 开始将二氧化碳用于气腹,因为其容易被很快吸收。

Kalk H(1929)报告了他100例的腹腔镜检查并描述了他的设备。他的一套系统中镜头的视角达135o,并且也使用了气膜针。Kalk 的腹腔镜系统经过一些改进,至今仍在应用。

Boesch(1930)就已描述了腹腔镜下的输卵管术(1936年发表)。美国人Anderson ET(1937)报道了用腹腔镜进行绝育手术。因为小肠肠曲的阻碍,用腹腔镜观察盆腔器官还存在很大问题,所以美国的Decker A和Cherry T(1944)另辟蹊径,让病人胸膝卧位,气腹针穿刺阴道后穹窿造成自然气腹,再导入腹腔镜观察盆腔,称之为“陷凹(或穹窿)镜检”(Culdoscopy),这一技术曾风靡一时,因为他确实克服了一些腹腔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镜的缺点。然而,欧洲的医生们则还在为腹腔镜作不懈的努力。法国人Palmer R称得上是现代妇科腹腔镜的开拓者。他在1947报告了250例诊断性腹腔镜检。他特别精于不孕症的检查,后来又发明了许多诊断及治疗的辅助器械,并在一篇杰出的论文中建立了我们今天所遵循的技术指南。

应当承认,给内窥镜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是1952年Fourestier等发明了光学传递系统,他用石英棒将外界光源传递到内窥镜远端,而在此之前,在内窥镜远端一直安装白炽灯泡,他的发明消除了因白炽灯接触肠管造成烧伤的危险,同时又大大增加了亮度,也使Palmer发明的腹腔镜照相技术成为可能,并把腹腔镜教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Hopkins和Kapany将可弯曲的光学纤维引入内腔镜,避免了石英棒的僵硬易碎和组装复杂的弊病,照明又同样令人满意。1959年后因出现了彩色电影和闭路电视,更促进了妇产科内窥镜尤其是内窥镜手术的发展。

Frangenheim改良了光学器械,他的腹腔镜至今仍是人们所用的标准腹腔镜1959年他写了第一本德文腹腔镜教科书。另一本具有示范作用的教科书由匈牙利人Wittman E(1966)所著,已被译成包括英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首先发表英语教科书的是英国的Steptoe(1967)和美国的Cohen(1970)。这两本书对英美医生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此时的腹腔镜也已不同以往,德国人Semm K(1964)发明了有自动充气及监测腹内压装置的自动气腹机。冷光源也已用于临床,镜片系统也大有改进,加之自1941年起就由美国的Power和Barnes用于输卵管绝育术的电灼(单极电凝),以后又产生了更为安全的双极电凝(Hirsch HA和Nesser E 1971,1972)及最为安全的内凝技术(Semm K,1972)。使腹腔镜手术迅速发展。尽管首次腹腔镜下用热凝输卵管方法绝育早在1937年即由Auderson ET 完成,但腹腔镜手术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术语:手术腹腔镜(Operative Laparoscopy)也在1970年由Cohen MR提出。1974年起,当时联邦德国基尔的Semm K就开展了广泛的腹腔镜手术,如粘连分离,输卵管伞端狭窄扩张,子宫内膜异位灶内凝,卵巢囊肿切除及取卵等。而70年代初美国95%的腹腔镜手术为输卵管绝育,短短几年就完成了几百万例。1972年,成立了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每年召开年会,对普及推广腹腔镜及手术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AAGL邀请Semm访美,介绍他的手术,因为Semm的小组减少了约90%的妇科(甚至普外科手术,如首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即为Semm施行)剖腹手术,到1988年止,已完成了14000例手术。Semm的介绍引起了全美150多名妇科医师的关注,自此,腹腔镜手术迅速普及。

中国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摸索妇科腹腔镜使用技术,1979年开始诊断性腹腔镜,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报告了我国首篇腹腔镜诊断经验报告。1983年始,协和医院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腹腔镜学习班,促进了腹腔镜在中国的推广。

第二节.腹腔镜器械和设备

2.1.充气系统

2.1.1.充气气体: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在所用的气体为CO2,因为它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可吸收性是氧的10倍,即使以100ml/min的速度被吸收到人体的静脉或动脉内时,对CO2分压及代谢也无太严重的影响。2.1.2.充气机(CO2-PNEU):自60年代后期起,充气机一般都采用Semm设计的自动充气机。CO2输出口,各种显示,控制开关均设于面板,一般都有供气压力及低压示警显示,内压测定显示,腹内压上限设置,充气流量显示,总耗气量显示等。早期的充气机较简单,多为机械式开关或旋钮,压力等显示为指针式,充气速度也较慢(因诊断性腹腔镜漏气较少),一般为1~3升/分,而现在的充气机则多为电子显示(数字管或液晶),操作方便,且充气速度均较高(为适应腹腔镜手术),多为10~24升/分。

2.1.3.充气针(气腹针, Verres needle): 为一种圆钝的管心针, 凸出在尖锐的针尖外面。在充气针的底部装有弹簧, 维持管心针的位置。当穿刺腹壁的阻力将管心针顶向内而压缩弹簧时,锐利的针尖就可穿透组织,一旦穿透腹膜进入腹腔,阻力消失,弹簧又将圆钝的管心针弹出,保护盆腹腔脏器不受针尖损伤。充气针的另一端连接输气管,与充气机相连。

2.2.观察系统:该系统的要求是将照明光传导到所需的范围,再把这个范围的影象带回检查者的眼睛,照相机,摄影或摄像镜头。因此其光学特性是要有正确的上下左右方向,较高的放大率,尽可能高的分辨力,适当的焦距范围,色彩的正确还原。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2.2.1.腹腔镜头(管):目前所采用的镜头为经Hopkins改进,用长玻璃棒状镜片,短空气间隔的镜头。由于光在导光系统中的传递与折射系数n的平方成正比,玻璃的折射系数是1.5,因此导光能力比空气大2.25倍。此外,棒镜系统在光圈和视角上也作了改进,因此大大提高了亮度和成像质量。而将光线导入的系统一般都采用导光纤维。腹腔镜一般仍采用硬直管型,约长30cm,套管外径5~11mm,有的还含有可放入操作器械的操作腔道,称为手术腹腔镜,有刺刀式和直角式两种。而近期开发的针镜(needle scopy), 套管外径仅1.2~2.6mm,可使切口更小,但视野及成像质量也相应减少变差。

腹腔镜的视角由棱镜的方向和位置决定,大致分为四种(括号内为厂家所标)。(1)180o(0o):直接向前;

(2)172o(8o),165o(15 o),155 o(25 o),130 o(50 o):向前上斜;(3)90 o:向上(4)60 o(120 o):向后。

目前腹腔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6倍,故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放大的影象,故实际大小应加以校正。2.2.2.光源:过去的光源都是白炽灯,且位于内窥镜远端,由于白炽灯将97%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故很容易造成肠管烧伤。自1965年起,所有内窥镜都应用了冷光源,尤其是光源都位于手术区外。一般光源都应装有两只灯泡,以备万一一个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几秒钟内就由另一个接替工作。如果腹腔镜手术时正在出血,而灯泡突然不亮,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不应使用只有一个灯泡的光源。

冷光源大多用氦灯,碘钨灯,金属卤素灯。照相和摄影需要300~1000w以上的短弧疝灯,因为疝灯色温可达6000K以上,与太阳的色温5600K接近,故可以提供正确的色彩还原。

2.2.3.光缆:一般采用可弯曲的导光纤维束制成,用以连接光源与腹腔镜,在导光过程中既不损失光的强度,又不产生热量。

2.3.辅助器械

2.3.1.穿刺针及其套管(Trocar and Sleeve, 亦可称为穿刺套管针):一般其直径为4~12mm,现在有的微型穿刺针及套管直径仅为2mm。套管是内窥镜或手术器械进出腹腔的必经之路。穿刺时针与套管一起穿入腹腔,然后取出穿刺针,即可利用套管的通道作用了。为了防止在此过程中漏气,在套管底部装有一个弹簧控制的阀门。阀门下面为一个带有开关的接头,以连接CO2输气管,在手术过程中补充损失的气体。

穿刺针的尖端有圆锥与棱锥两种,现在的穿刺针多带有类似气腹针尖端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穿入腹腔后针尖损伤盆腹腔脏器。

有的穿刺套管本身(或附加固定器)有粗螺纹线,可防止其从腹腔滑出。2.3.2.举宫器(Mobilizer 或 Uterine anteverter)

可通过宫颈将举宫器放入宫腔,在阴道口外操纵,举宫器尾端可使子宫前后左右移动,便于术者观察盆腔,尤其是检查子宫直肠凹陷时。举宫器一般为一字形,需由术者或助手在病人的会阴部操作。近年有人发明了U形举宫器,可由术者在病人腹部操作,既方便,又减少了会阴部对腹部无菌区的污染。

简单的举宫器可在宫颈钳的一支上加上一段宫颈扩条,另一支夹住宫颈,或用一管道代替宫颈扩条进入宫腔(可行造影),管道可作为手柄帮助子宫位置的改变。

2.3.3.探棒(拨棒,tatile 或 probe):为一钝头金属棒,远端有刻度,可测器官、病变范围大小,亦可拨动脏器,以利检查、手术。

2.3.4.活检钳(biopsy forceps):用于组织活检,尖端可设计为许多形状,有的匙状结构中还含有一对短针,以便咬住组织。

2.3.5.持钳(grasping forceps):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更方便地手术,需要各种持钳来提拉组织。持钳钳尖的形状各异,有的为圆形,有的为方形;有直钳亦有弯钳;有的专为无损伤提拉输卵管;还有专为取腹腔血块、组织用的勺状钳或钳尖为犬牙状的抓钳,便于取出切下的组织。另有一些持钳手柄处有锁扣,或带有旋转装置。

2.3.6.剪刀(scissors):尖端形状有直有弯、有尖有钝,有的还有细齿或呈钩状。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2.3.7.吸引--冲洗管(aspiration tube):现多用双向吸引--冲洗管取代了已往的吸引管。该管为单通道,双阀门的管形装置,顶端有许多孔,防止吸引时组织堵塞,双阀门外侧2只接头分别与负压吸引器及正压注液装置相连,可分别行吸出液体或注入冲洗液之功能。2.3.8.电手术器械:

2.3.8.1.医用高频电流:指交流电每秒振动40万至300万次,它产生的破坏性热量可有三种局部生物反应。

(1)电灼(fulguration)(2)电凝(coagulation)(3)电烙(electrocautery)

2.3.8.2.单极电凝(uniploar): 经过小面积的电凝(如电凝棒、钩),带着高强度电流进入人体,当电流超过一定强度便发生电凝,后电流分散到大的组织断面上,回流到大面积的病人大腿上的极板,最后经过电线流回电机。

常用的单极电凝器械有电凝棒,电凝钩,或加上单极电凝的剪、钳等。

2.3.8.3.双极电凝(bipolar):双极电凝的电流不通过病人身体,只是从一个钳齿经过组织由另一个钳齿又在同一器械中流回发电机。

双极电凝有专用的双极电凝钳。新式的双极电凝钳还带有切割刀片。2.3.8.4.使用电手术器械应注意以下问题:

使用单极电凝时:  发电机最大输出宜<150W; 确保极板与干净、无毛的皮肤大面积接触,病人不能和其它金属物品(如手术台)接触,不能穿湿内衣;  整个回路必需完好,并于术前仔细检查,尤其是绝缘情况,术者需带手套;  电流尽可能小,只要达手术所需强度即可;

 腹腔内不可有可燃性气体(如O2)或助燃气体(如N2O);  器械需完全在视野内,夹好组织前不能接通电流。

使用双极电凝时:  输出在40-80W(一般20W以下即可,以凝固组织,使组织发白而不发黑,不形成焦痂为宜),最好联合应用单、双极电凝发生器,并事先接好电极板,以备活跃出血时可用单极电凝;  绝缘须完好;

 输出量在有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小,器械金属部分不能有组织焦痂覆盖;  腹腔内不能有可燃或助燃气体。

相比之下,双极电凝较为安全,因为:(1)病人身上无电极,不会皮肤烧伤,(2)电凝仅作用于电凝接触的地方,(3)电压、电流较低。但缺点是残留于钳上的焦痂、坏死组织会使钳子绝缘,故一般同一双极电凝钳不能连续作两次电凝。2.3.9.内凝器(Endo-coagulator)

使用5V低压电流,使里面装有电热丝的钳齿或内凝头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准确地对组织烧灼(与电烙铁原理类似),而齿钳或内凝头并不带电,因此对周围组织无危险。其温度在100~180℃间可调。发生器上装有蜂鸣器,其音调的改变提示内凝开始、达设定温度及停止。在内凝头降至室温前(除强制开始)无法再次启用。器械常见的有内凝棒,鳄鱼嘴形内凝钳及内凝剪。在安全性及防止术后粘连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止血效果逊于电凝。2.3.10.其它:

 钛夹与钛夹钳:钛为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无组织反应的金属,用钛夹钳施放钛夹可以夹闭血管,对合卵巢、腹膜缺损等。 肌瘤钻:类似开软木塞的瓶起子,用于钻入肌瘤,固定肌瘤,便于挖除。 碎块器:用于把较大实质性组织(如肌瘤)切碎后取出。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穿刺针:用于抽吸囊性包块的囊内液。

 圈套器:内置打了滑结(即绞索结)的套圈状铬肠线,用于套扎组织。

 用于开放式腹腔镜的穿刺“针”与套管:与普通穿刺针、套管的区别在于“针”是钝头的,套管上有两个翼供固定筋膜的缝线结扎用,以免术中漏气。 切口扩张器: 用于扩张腹壁小切口,取出较大组织块。2.3.11.照相、摄影、摄像设备

用有自动爆光,自动卷片的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加上一个转接镜头即可在腹腔镜手术中拍摄彩色负片及幻灯片。因为现代冷光源的亮度大都适于拍摄照片,较陈旧的光源也备有供摄影用的闪光系统。

因为有了摄像设备,彩色摄影设备现已不大用于临床。现在腹腔镜多附有一高分辨力的彩色摄像头,可直接接在腹腔镜头的目镜上使用。摄像头有单CCD(光电耦合晶片)及三CCD两种,后者成像质量更佳。信号一般都在高分辨率的彩色监视器上(水平扫描在400~700线)。最近又研制出立体电视腹腔镜,术者戴上特制的立体眼镜,即可在专用荧屏上看到三维立体的图象,使手术操作更为精确,只是价格十分昂贵。

2.4.器械的消毒、清洗

腹腔镜器械精细、易损且价格昂贵,修理困难。故在保养、使用中应十分细心。2.4.1.消毒:

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高温高压消毒,除镜片、纤维光束和橡皮材料外,均可用此法消毒,但此法费时,如无两套以上器械,连续手术是不宜用此法的。

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分钟,可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但因福尔马林刺激性太强,现已很少应用。

2%戊二醛溶液浸泡20分种,此溶液刺激性较小,只是价格较贵。

后两种方法消毒前应拆开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或双蒸水彻底清洗方可使用。

2.4.2.清洗:手术结束应立即将器械拆开,用软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晾干后于关节、镜筒、套管等处上油。镜片用酒精棉球清洁。

第三节.腹腔镜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1.腹腔镜检查的适应症

3.1.1.盆腔包块

盆腔包块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炎性包块,输卵管肿物,肠道肿物,盆腔腹壁肿物等。3.1.2.下腹疼痛

妇科急腹症中,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黄体破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破裂,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等,在临床上的鉴别有时是困难的。慢性盆腔或下腹痛。疑有盆腔静脉曲张或充血。疑有慢性盆腔炎。3.1.3.不孕症

原发不孕,继发不孕或不育。女性不孕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子宫的发育,大小,位置;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的发育,大小形态;卵巢的排卵;卵巢肿瘤;继往诊断提示输卵管不孕者,输卵管形态,长度;输卵管管粘连,伞部闭锁;输卵管积水;输卵管通液;输卵管整形术的术后估价等。3.1.4.生殖器官畸形

3.1.5.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的作者报道,在腹腔镜应用以前,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对术前的诊断率大约为75%;经验不足者的诊断率仅为20%。腹腔镜检后,则可使术前正确诊断率几达100%。子宫内膜异位症激素治疗后再次腹腔镜检。

3.1.6.内分泌或功能性疾患

在诊断内分泌疾患时,腹腔镜检可全面了解盆腔解剖形态,发现肿瘤,畸形等和内分泌有关的问题。如绝经后出血疑为颗粒细胞瘤,病理性闭经 3.1.7.其他应用  查找腹水原因;

 绝经后出血原因的调查,子宫本身的病变以及卵巢情况等;  创伤后内出血的诊断;

 卵巢癌手术及化疗后“第二次探查”;  可疑子宫穿孔的确诊;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子宫穿孔后的保守处理或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宫内之吸引刮宫;  寻找逃逸之宫内避孕器;  应用腹腔镜监护宫腔镜手术;

 耐药的,或对治疗反应不良的膀胱刺激症状;  腹腔的外科疾患。

3.2.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3.2.1.腹腔镜子宫体手术适应症

 有蒂浆膜下肌瘤切除术;  肌壁间肌瘤剜出术;  处理子宫穿孔;  取出游走宫内节育器;  全子宫切除术;

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 扩大全子宫切除术;

(因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包括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3.2.2 腹腔镜附件手术适应症

腹腔镜输卵管手术

 经宫颈输卵管美蓝通液术;

 对输卵管周围粘连,伞端闭锁(如输卵管积水)者行粘连分离加伞端造口术;  内凝或电凝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灶;  泡状附件切除术;

 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如开窗术;  输卵管妊娠根治手术,输卵管切除术;  输卵管绝育术(电凝,内凝,圈套,各种夹);  输卵管端端吻合术。

腹腔镜卵巢手术

 卵巢活检术;

 各类卵巢囊肿(包括卵巢冠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  卵巢切除术;  卵巢周围粘连分离术; 卵巢输卵管切除术;  卵巢移位固定术;

 多囊卵巢:卵巢电灼、激光或内凝穿刺打孔术。

腹腔镜下盆腔及其它部位手术

 电凝或内凝子宫直肠陷凹和膀胱顶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    大网膜及肠管粘连分离术,盆腔内部分大网膜切除术; 腹膜下肌瘤剜出术; 二次探查术;

妇科手术后腹腔内粘连分离术。

3.3.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 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和心功能障碍;  肺功能低下;

 除上述心肺疾患外所有不能耐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的疾病;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合并肠梗阻,胃肠穿孔等,腹腔镜手术可增加损伤或使炎症进一步扩散;  疝:主要是横膈疝(有人将此列为相对禁忌),而腹壁疝,脐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等现已为相对禁忌症,且已可在腹腔镜下行这些疝的修补术;  腹部巨大肿物,尤其是达脐或脐上者;  妊娠三个月以上者;  结核性腹膜炎;

 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或癔病者不宜硬膜外麻醉;  凝血机制障碍和血液病;  休克或极度衰弱。相对禁忌症

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  过度肥胖或极度消瘦者;  有前次腹腔镜检失败者。

第四节.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及围手术期工作

4.1.病人的术前解释:首先应向病人讲清目前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该病人的手术指征,是为证实诊断,还是为某种手术目的。应当强调的是应向病人说明,过去他的病情一般应当剖腹手术,现在的新技术有可能经内窥镜来完成,但此手术能否实施及完成,唯有在腹腔镜手术时才能识别及决定,如因种种困难(如粘连严重,出血无法控制或脏器、血管损伤,镜下无法修复),中途改为剖腹手术是完全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手术失败,而是从病人安全出发。

4.2.病人的术前准备

4.2.1.病人的心理准备:应告知病人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各自的优缺点。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 虽然术前所有资料决定了手术指征,但最终手术与否须根据腹腔镜的最后诊断来决定;  如腹腔镜检查决定可经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尽力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 如发生意外,并非只在腹腔镜手术中才发生,其他手术同样会发生,甚至在熟练、细致的手术中有时也难免。故病人必须有乐于接受最终作常规剖腹手术的充分思想准备。此外,应告知病人,术后的住院时间不能事先确定。

应当强调,术前的心理指导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对治疗的积极配合,而且他将对腹腔镜手术留有良好的回忆。

4.2.2.常规术前准备

若为矫治前次腹部手术后腹腔内粘连,建议术前3~4天进流汁,术前灌肠(术前晚,当日晨),清除乙状结肠和之直肠内粪便。术前禁食12小时。如须行经宫颈输卵管通液术者,任何阴道、宫颈炎症均应在术前治疗,以防止上行性感染。常规应行腹部及会阴部皮肤准备,特别强调脐部清洁处理,因为此处为腹腔镜第一切口的入口。

4.3.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4.3.1.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特殊性

充气的影响:用CO2形成气腹,不仅会造成CO2在体内吸收和积蓄,还可刺激腔静脉和心房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及化学感受器,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如麻醉过程中通气不畅,就会形成高碳酸血症,并导致内生性儿茶酚胺释放,使已受麻醉剂作用的心脏发生心率不齐。

体位的影响:手术时采用尽可能的头低足高位,加上气腹形成,使横隔受压,肺部扩张受限,易造成呼吸不畅,CO2积蓄和高碳酸血症。此体位也易发生胃内容物倒流和吸入。

4.3.2.麻醉方法的选择

 局部麻醉:常用于门诊腹腔镜检查术,麻醉前可用杜冷丁50mg加非那更2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5ml, 术前30分钟静脉注射。亦可用芬太尼0.05mg加阿托品0.5mg或氟哌啶醇0.25mg, 在脐轮下缘用0.5~1% 普鲁卡因或0.5~1% 利多卡因8~10ml 作腹壁浸润麻醉。如须作第二、三切口,亦可用同样方法。应注意用药总量不宜超过1g,注药时先回抽,勿使麻药进入血管。该方法的优点为操作简单,诱导时间及麻醉时间均短,对病人生理机能干扰最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病人可自述有何不适,使一些并发症如心率不齐、气闷、CO2气栓等能早期发现。确点为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腹胀等不适,造成手术操作的不便。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既可用于腹腔镜检查术,又可用于腹腔镜下手术。麻醉前30分钟可用阿托品0.5mg 肌肉注射,作为迷走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方法同一般外科手术所用方法。该方法的优点亦是病人清醒,可早期发现并发症,同时肌松及镇痛效果满意。缺点为需要时间等待麻醉平面出现,麻醉平面如不够高则仍感不适(如上腹胀痛),而平面高至足以阻断腹膜反射时,又会引起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加之气腹影响心排量及静脉回流量,造成麻醉中管理较为困难。而腰麻因在头低足高位时易引起麻醉平面上升,易发生意外,而且术后常发生头痛,故不常采用。 全麻:适用于腹腔镜检查及手术。具体方法同一般全麻方法,有气体(如N2O)或静脉(如得普利麻)两种。全麻的优点是镇痛完全,肌肉完全松驰,即使盆腔粘连较重者亦可随意操作,提高了电手术的安全性。此外,全麻可控制通气,促进CO2排出,避免了高碳酸血症。缺点是全麻加重了气腹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变化,需专门人员和专门设备进行严密观察,且其操作步骤复杂,费用较高。

早期因腹腔镜多用于检查或仅用于简单的粘连分离,绝育等小手术,故有许多用局麻的成功报道。但

随着腹腔镜手术范围的扩大,复杂程度的增加及电手术等危险性较大的操作的应用,局麻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现国外普遍采用全麻,尽管其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局麻,美国妇科腹腔镜协会曾总结113,253例中,麻醉并发症845例,占0.75%,其中全麻0.7%, 局麻仅占0.05%。国内许多单位采用连续硬脉外麻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费用亦较低。4.4.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体位

病人一般可置于膀胱截石位,病人的臀部须移出手术床缘以外,以便举宫器手柄的移动。病人的肩部应安置肩托,因病人常规应置15 o ~25o(如无麻醉异常,有时可达30 o ~45 o)的头低臀高位(Trendelenburg 体位),以便肠管因重力作用自动上移至上腹部,易于盆腔暴露。

第五节.手术过程及常见手术概况

5.1.腹腔镜手术过程

经术前准备,有手术指征者可施行手术,先摆成膀胱截石位,再次行盆腔检查(尽管以前已作过检查),明确子宫位置及盆腔情况(检查前病人排空膀胱)。冲洗消毒阴道及会阴部(范围同会阴手术),置导尿管,安放举宫器,如须行输卵管通液检查者最好置带有通液器的举宫器。有些情况不宜放置举宫器,如盆腔包快固定(盆腔结核,晚期癌之冰冻骨盆),子宫内膜癌,可疑宫外孕又不能除外宫内孕而病人又渴望保持妊娠者。镜检时可以举宫器活动子宫,但动作应轻柔,避免子宫穿孔。

病人腹部消毒以脐部为中心,范围同下腹部手术的消毒范围,脐部消毒以旋转法为佳,并除去所有的固体粒屑。

5.1.1.人工气腹:良好的人工气腹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气腹成功者,80%以上可完成手术,而气腹失败或形成不良,几乎使100%的手术无法进行。此外,气腹形成的好坏也和并发症密切相关。5.1.1.1.穿刺点:常用为脐部,因此处皮下脂肪薄,血管少,腹膜与脐紧贴,不易误入腹膜外。此外,此处为腹腔中央,是观察全腹的理想部位,而且此处腹壁也较易被提起。

对于肥胖者,可能有腹腔粘连以及腹部穿刺失败者,可试用阴道后穹窿穿刺点。此处组织薄,穿刺方便,易于成功,只是有经阴道污染盆腹腔的可能。如有阴道及宫颈急性炎症,宫外孕可能,后穹窿有结节(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灶)时,禁忌从此点穿刺。

5.1.1.2.穿刺技术

在脐部穿刺时,术者用左手抓持下腹部,或在脐轮两旁偏下各用一把巾钳夹住皮肤和皮下组织作牵引,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提起腹壁,于脐下纵形或横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约10~12mm。穿刺前应检查针头是否通畅,弹簧功能是否完好,通过腹壁扪诊腹主动脉以判定其距离与的距离。

穿刺针的进针方向与腹壁呈45 o角,指向盆腔中央。亦可接近垂直刺入,以免误入腹膜外。一般来说,如果穿透皮肤、筋膜及腹膜的轴,愈接近垂直就愈能发挥弹簧功能,此时是最安全的。

如何判定穿刺针是否已正确进入腹腔,可根据以下几点:

 感觉:有经验的医师会感觉通过腹壁各层以及进入腹腔的突破感。

 抽吸试验”:用5ml注射器抽吸,注意有无“3B”吸出,即血液(blood)、尿液-膀胱(Bladder)、粪便-肠管(Bowel),以此为据排除有无误入脏器血管。如有血、尿、粪被吸出,应立即拔出,严格观察,放弃手术。 “摇针试验”:当针刺入后,轻摇针尾,如针在腹腔,则会感到针活动自如;若在腹膜外或刺入粘连处,则有滞涩感。但有人不赞成此动作,认为如果已误入血管,会造成血管更大的损伤。 “滴水试验”:穿刺后接上抽去活塞的注射器,内含2-3ml生理盐水,如盐水顺利流下,说明针在腹腔,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误入肠腔。 “压力试验”:如上述4项检查均示针在腹腔内,则可接上充气管充气,注意腹内压测定值。

* 压力小于10mmHg表明穿刺在腹腔内;

* 压力在10~20mmHg,可能未进入腹腔,或进入肠管,或进入因粘连而形成的局限性腔隙,所充气体难以扩散,使压力升高。有时针头接触了腹腔内容,亦可见压力升高,但只要提高腹壁或调整针头方向和深度,压力会下降,如仍不下降,应拔出气腹针,重新穿刺。* 压力高于20mmHg时禁忌充气。5.1.1.3.充气:充气时应注意几点

 充气压力:理想的充气压力应在10mmHg以下。

 流速:以往的气腹机最高的充气流速为5~6升/分,但现在的气腹机最大充气可达16升/分,甚至24升/分,因为有了电子限压装置,故在高流速充气时亦是安全的,只要一达所设上限压力,会立即停止充气。 充气量:一般在2升左右,最好不超过3升。

 气体分布:如气体分布均匀,腹部会呈弥漫性膨隆,叩诊呈鼓音,特别注意膀胱区及肝浊音界消失。若发现局限性鼓起,叩诊既有鼓音又有实音,则说明充气层次不对或腹腔内有粘连,应停止充气。

5.2.套管针(trocar)穿刺

此针为十分锋利的三棱锥针(或圆锥针)直径可达12mm,刺入腹壁需较大的力量,故可引起更为严重的损伤和并发症。应由有经验的腹腔镜医师施行。

刺法:以往强调刺入时与腹壁呈90 o,刺入路线为“Z”字形,现已不十分强调。现在强调刺入时助手和/或术者要尽力上提腹壁,穿刺时套管针要与腹壁垂直,且术者一手穿刺,一手扶持针管,或穿刺时伸直右手中指或小指,以防用力过猛,穿刺过深,损伤血管、脏器。穿刺筋膜时,需稍加用力,进入腹腔时会有突破感或落空感。此时应将针芯退出1.5~2cm(相当于三棱锥尖头露出套管外的部分),然后再插入套管2~3cm,以免过浅滑出。抽出针芯, 会有“嗤嗤”的气体冲出,这表明已入腹腔,可插入腹腔镜头。确认在腹腔后,可调整体位,去除巾钳,接上充气管。

因为现在已有许多型号的穿刺针芯,如WOLF的8934.125,ETHICON5125,头端带有弹簧保护套(类似于气腹针),一旦穿入腹腔,保护套立即被弹簧推出,使腹腔内脏器免受损伤,这类穿刺针芯大大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

至于手术需要再行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穿刺(辅助穿刺),完全在腹腔镜的监视下,一般危险性不大,如避开膀胱、肠管及腹膜上的血管,只是在选点前可用已在腹腔内的腹腔镜上的光源“透照”腹壁以避开腹壁上较大的血管(如腹壁下动静、脉)。常用的辅助穿刺点见图。

5.3.腹腔镜诊断

取出套管针,放入腹腔镜,应分两步完成诊断相。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5.3.1.初步定位检查:先旋转镜头360 o,全面观察以确定方位,尤其要注意有无气腹针或套管针穿刺时引起的损伤,必须特别留意盆腹腔内大血管走行的腹膜后空隙,这些血管如被损伤,初期仅表现为腹膜后血肿,并无血液流入腹腔或盆腔。一旦发现腹膜后血肿或其他大血管损伤(如肠系膜血管),应立即剖腹,用无损伤血管钳夹住损伤的血管,请血管外科医师会诊。故每次腹腔镜手术均须准备已消毒的血管外科器械。

5.3.2.腹腔镜诊断:在上述初步检查排除损伤后,即可行腹腔镜检查-诊断。在检查-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力求全面观察。这不仅意味着对盆腔器官进行全面而有顺序的检视,也包括对主要病变区的仔细全面观察。 如有腹水,可在镜下抽腹水,“水落石出”可清楚地观察病变区域。 如有粘连,应先分离粘连。

 利用体位变化,举宫器,抓钳辅助穿刺,拔棒等良好地暴露视野,有利观察。

 用腹腔镜有放大作用,且物镜(腹腔镜顶端)距器官组织越近,放大倍数越高,愈远则愈小,故应对病变大小有较准确的认识。开始时,可依照拔棒等器械上的刻度(每格1cm)作为参照。

一旦诊断完成,只要器械等客观条件允许,又有腹腔镜手术指征(见第三节,2.),应立即转为腹腔镜手术。

5.3.3.腹腔镜手术:目前已能在腹腔镜下施行的妇科手术:见腹腔镜手术适应症。

常用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包括:钝性分离,切开(断),剪开(断),腔内单极电切,电凝,双极电凝,内凝,微波、激光术,腔内缝合(腔内或腔外打结),Samm圈套结扎(由铬制肠线打绞索样活结制成),钛夹,弹簧夹,硅胶绝育环施放。在一次性使用器械方面,腔内缝(吻)合器,直线缝(吻)合器,直线切割缝(吻)合器等已较广泛地用于全子宫切除术,该类器械使用方便,节省手术时间,不存在交叉感染(尤其是AIDS感染),只是价格比较昂贵。

可以说绝大部分剖腹手术技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实现,有些经过一些改变,有些操作较困难,须经验与练习,有些较费时间,但毕竟已大大扩展了腹腔手术的范围,开辟了腹腔镜手术的新天地。

第六节.腹腔镜在女性绝育术及计划生育方面应用

6.1.手术指征:同一般经腹绝育手术指征,禁忌症见第三节,3.。

6.2.手术时间:(1)月经净后3~7天,禁性生活,以免术前已妊娠,或胚胎尚在输卵管内造成宫外孕;(2)早孕时,可于人流同时或24小时后施行;(3)妊娠12周以上终止妊娠后,产褥期及自然流产后慎行;(4)哺乳期闭经但排除早孕,可行手术,如口服避孕药者,应在停药且月经恢复正常后再手术。6.3.手术方式:多为闭合式,对疑有腹腔镜粘连、心肺功能不佳等可考虑开放式。

手术方法:可分电绝育、机械绝育和内凝绝育三大类。

6.3.1.电绝育法:此法对输卵管组织和血运损伤较多,组织纤维化后不易再行输卵管吻合术或移植手术,故有人称之为不可逆性绝育术。

电手术绝育又分单纯电凝法,电凝加电切输卵管法和电凝电切加部分输卵管切除法。上述方法既可用单极电凝,又可用双极电凝,由于单极电凝的安全性不佳,现多已被双极电凝取代。大多数作者主张双极电凝输卵管最少应有2cm长,最好是3cm。为了减少电灼伤的危险,输出功率应小于70w。此外,建议把发生器设为电切档,以提供电灼输卵管全层足够的能量(此时输出功率建议设为25w。近年来,有些作者认为双极电凝绝育术后,仍可施行输卵管吻合手术。双极电凝可用于因输卵管炎增粗的输卵管绝育。电手术绝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 单极电凝钳除夹住全部输卵管外不能与其他组织接触;  双极电凝钳应夹住全部输卵管以免电凝不全造成输卵管再通;

 无论单、双极电凝,最好凝三处,电凝时间应充分,最后剪断近伞端电凝处,以防以后再通;  绝育术后需避孕三个月。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6.3.2.机械性绝育法:此法迅速,组织损伤较电绝育术少,易行输卵管再吻合术,故又称为可逆性绝育法,在国内外应用广泛。现常用的方法为弹簧夹法、硅胶环法和钛硅胶夹法。

6.3.2.1.弹簧夹法:为1972年Hulka JF等在动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用于人体的。此夹由塑料制成,长约10mm宽3mm,高约5mm,夹外部附一“] ”形金属弹簧片,可推到塑料夹上,加固咬合面,可由专门的上夹器施夹,弹簧夹夹闭后不能再张开,但夹的上下齿间可保留1mm的空隙,以免咬合过紧引起输卵管断裂。此夹只要分别垂直夹于双侧输卵管峡部,手术即告完成。

此方法的优点:

 损伤最少,仅3mm, 易行再吻合;  术中输卵管系膜撕裂出血、术后疼痛率低;  对卵巢血供影响最少。

缺点:

 施夹技术要求较高,放夹部位要准确,必须与输卵管垂直,否则易阻断不全;  不能误夹其他组织,不可误落入腹腔,亦有脱落成为腹腔异物的可能;

 有异物反应的可能,因无长期体内放置的经验,是否安全,尚无定论。6.3.2.2.硅胶环法:此法由InBue Yoon等首创,Cabot医疗器械公司生产,故又称Yoon Falope 环(Falope为环的商品名)。环采用硅橡胶及5%硫酸钡制成,外径3.5mm, 厚2.2mm,内径1mm,有一定弹性。

操作方法:将环套入专门的上环器,于输卵管峡部距宫角2~3cm,伸出外套管中的输卵管钩,钩夹取输卵管后,回收输卵管钩,输卵管成双折状进入上环器套管内,再下推外套管,硅胶环即被推上打折的输卵管上,松开输卵管,一侧输卵管绝育术即告完成。

优点:

 方法简便、易学,安全,有效;

 输卵管阻断约2.5cm, 但组织反应及血管损伤小,可行输卵管再吻合术。

缺点:

 输卵管肥大、积水、粘连时无法手术;

 输卵管系膜出血率及一过性术后疼痛率较弹簧夹为高。6.3.2.3.钛硅胶夹法:此法为Filshie创制,故又称Filshie夹,主要在英国和加拿大应用。该方法施夹较为简单。

6.3.3.内凝绝育术: 此法为Samm所创,在德国应用广泛。用鳄鱼嘴内凝钳代替双极电凝钳,注意事项同双极电凝。此法日后可行输卵管吻合术。6.4.女性绝育手术并发症:

据1976年AAGL报告,177,103例腹腔镜绝育术的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为2.7‰,死亡率为4/10万。多发生于初学或手术训练过程中。除一些各类腹腔镜手术中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外,绝育手术的特殊并发症常见的有:

(1)术中或术后近期并发症:

 输卵管系膜撕裂和出血,发生率约为1.5~6.4%,少数需剖腹止血;  输卵管断裂(如有出血应及时止血);

 硅胶环或弹簧夹脱落于盆、腹腔,应尽可能取出;

 绝育部位不对,误将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等当作输卵管,如误套、夹圆韧带,可引起剧痛,但一、二日即可缓解;  术后一月绝育“失败”,实际上为行绝育术时已妊娠。(2)远期并发症:

 月经紊乱:可能与绝育手术破坏了卵巢血供,影响了卵巢功能有关,发生率3~17%不等,一般一年后可恢复,少数需对症处理;  腹痛:可有于局部粘连,大网膜综合征,盆腔瘀血或精神因素所致;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绝育术后再妊娠:AAGL主席Phillips报告1971~1975年间76,842例腹腔镜下绝育术,随访5年,再妊娠率为2.5‰;Gibils等(1975)综合文献报告之16,000例,再妊娠率为2.3‰。Yoon统计1973年以来上万例各种腹腔镜下绝育术的失败率,硅胶环为3.3‰ ,弹簧夹为27.1‰(其中宫外孕仅4%),电凝术为1.9‰(其中50%为宫外孕)。国内资料,北京协和医院(1985)1,390例腹腔镜下绝育术,失败率为6.5‰(其中44.4%为宫外孕,发生于单极电凝及硅胶环法)。

术后再妊娠的原因可归纳为:电凝深度不够,输卵管腔未全部闭塞;电凝部位距宫角过近,该处血运丰富,再生能力强,易再通或形成瘘管;硅胶环或弹簧夹放置位置失误;硅胶环断裂;弹簧夹未能完全夹闭管腔;输卵管周围粘连,在未能很好分离粘连、确定解剖关系的情况下盲目手术。

6.5.其他:腹腔镜在处理生殖道异常的人工流产,节育环异位的诊断与处理,绝育术后腹痛的诊断与处理等计划生育问题方面有其独到与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七节 腹腔镜检查、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前,因经济水平提高,环境因素的不断恶化,病人观念与要求的改变,不孕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加之不孕症的诊断标准也已由过去的夫妇同居且性生活正常,三年不孕缩短到一至两年。不孕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10%以上。

腹腔镜用于女性不孕症的主要优势在于:

 可以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内生殖器官的外形及相互关系,了解有无炎性粘连或包块,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生殖器畸形,肿瘤或性腺发育不良等,并可发现不能被常规不孕症检查甚至是剖腹手术所不能或不易发现的微小病变。 可采取活检了解病变性质及卵巢功能,起到确诊及鉴别诊断作用。

 可在直视下了解输卵管通液情况,观察输卵管的形态、有无粘连,是最准确的输卵管通畅度检查方法,可纠正或补充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液检查结果。 可进行绝大部分以往需剖腹手术才能进行的纠正不育手术。

 曾经作为试管婴儿、人工采卵必不可少的步骤(现已为经阴道超声介导卵泡穿刺所取代)。 腹腔镜检查是了解不育治疗效果的重要的、最可靠的随诊方法。

自从有了腹腔镜检查及手术,以往的许多“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明确了原因,以往需剖腹手术才能纠治的不孕症也能在腹腔镜下完成。

腹腔镜手术用于不孕症的适应症

 无法解释的不孕症:经常规不孕症检查(如基础体温测定,碘油输卵管造影,男方精液常规)结果正常的不孕病人,尤其是35岁以上病人,宜尽早施术,以免年龄过大受孕率下降;  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  合并盆腔包块;

 原发闭经,可疑性腺发育不全,生殖道畸形或疑为多囊卵巢B超等无法确诊者;  有产后感染史,各类盆腔手术史,阑尾手术史,盆腔炎史的不育病人;  造影发现输卵管中远端堵塞,拟行整形术者。

7.1.对盆腔炎症性疾患所致不孕(育)的诊断、处理:

7.1.1.急性盆腔炎:目前,大多数妇科医师已能接受腹腔镜用于诊断急性盆腔炎,在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中也将此列为诊断标准之一。首先用腹腔镜诊断附件脓肿的是Dellenbach(1972)。Jacobson(1980)报告,临床怀疑急性输卵管炎者814例,腹腔镜证实532例(65%),其余84例(23%)为正常盆腔,98例(12%)为其他疾病(如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而近期的一份报告(1997)的腹腔镜证实率为53%。*

腹腔镜下诊断急性盆腔炎(主要是急性输卵管炎)一般仍根据Westrom L(1975)的标准:

(1)轻度输卵管炎: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或纤维素渗出;一般无粘连或仅有很短的“琴弦样”粘连,输卵管仍活动,伞端开放。

(2)中度输卵管炎:有更严重的输卵管水肿,输卵管较固定,不能清楚地见到伞端;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3)重度输卵管炎:输卵管伞端明显闭锁,伴或不伴盆腔腹膜炎或脓肿。

目前,输卵管炎是指腹腔镜下直视后诊断,而盆腔感染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则基于临床诊断标准。

因为有时炎症轻至并无明显腹腔镜下异常发现,或即使发现异常,但致病微生物不明,所以腹腔镜下搜集体液等标本进行培养或活检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Eschenbach D A等报告(1997)主张取陷凹积液,用含藻酸钙的棉试子(为培养砂眼衣原体)伸入输卵管远端1~3cm取标本,用18G穿刺针经腹抽吸输卵管内容(如输卵管口闭),这些标本均行砂眼衣原体、支原体、淋菌培养,普通培养及厌氧培养。这些培养的阳性率、准确率远远高于取材于宫颈管、尿道、直肠标本的阳性率和准确率。

Eschenbach等的结果显示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标准在提示输卵管损伤严重程度,中、重度粘连或盆、腹腔渗出方面,敏感性,特异性及预示价值(除可扪及的包块及输卵管损害)均低。

Westrom等的系列研究显示,在输卵管炎的急性发作期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输卵管的损害程度,可以最好地预示以后输卵管性不孕症:输卵管通畅者以后发生输卵管性不孕的比例为6%,通畅度不明者升至13%,而腹腔镜见输卵管闭锁者则为30%。

对于急性、亚急性盆腔感染伴附件脓肿形成的治疗,腹腔镜手术也有其独到之处,因为此类病人一般抗生素应用已至极限,约有25%~33%的病人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需手术治疗。如延迟手术,则术后妊娠率仅为10.8%。Kaplan在1967年曾提出此类病人应行经腹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这种手术既让病人完全丧失生育能力,也不能避免并发症(如膀胱肠管穿孔,残余脓肿及以后发生的瘘)。以后Rivlin(1985)将此改为单侧附件切除加引流加输卵管结扎。但仍有如膀胱肠管撕裂、肠瘘及败血症等并发症。Dellenbach等(1972)首次应用腹腔镜处理附件脓肿,虽然最初是以明确诊断为主,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尽管经阴道B超能够为鉴别诊断提供一些依据,但其区别输卵管积水(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脓或附件囊性包块有时还是较为困难。近年所采用的腹腔镜下手术则有了更好的结果。为避免损伤脏器(此时腹腔、盆腔脏器充血、水肿、渗出均十分明显,且有渗出,很易损伤出血)多数作者主张用非损伤性器械如拨棒或吸引器头钝性分离粘连。Reich等认为用水分离法非常有效且安全。Raiga J 等(1996)的手术方式包括输卵管游离缘切开,输卵管远端切开,输卵管伞端成型,粘连分离与引流,附件脓肿切除,对于35岁以上有两个孩子的妇女行病侧输卵管切除或病侧附件切除。其术中并发症在39例中仅4例发生输卵管撕裂。他们认为在出血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吸去血液,并用热盐水或双极电凝止血。避免盲目切割、止血。因为前次和反复的输卵管整形手术预后较差,故他们主张在初次手术时行输卵管游离缘切开,而不行远端切开(因其再闭锁率高),在分离粘连时一旦发现有伞端粘连出现,即行伞端整形。手术中建议用水分离法而避免钳夹。Raiga 等建议在最初一次腹腔镜手术后2个月再第二次腹腔镜手术,此两次手术间注意避孕。他们认为两次腹腔镜手术分离粘连、整形,有利于以后妊娠,对于严重输卵管损害者也有利于其后的IVF-ET治疗。Raiga等的结果令人鼓舞,19例要求生育的附件脓肿患者在腹腔镜下两次手术后有63%自然妊娠。

最近有作者报告,经阴道B超行附件脓肿引流,此方法对早孕(包括因IVF-ET受孕者)合并附件脓肿及无生育要求者较为合适,而其他患者仍以行腹腔镜手术为妥,因为腹腔镜手术对脓肿清除、引流更彻底、充分,而且可以去除引流一些超声较难发现及引流的脓腔及包裹积脓。此外,腹腔镜还可较好地评估、预示以后的生育能力。

1988年,AAGL统计了36,928例腹腔镜手术,其中主要用于治疗不孕症(40%)与盆腔痛(41%),而其中最常见的手术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灶(36%)与粘连分离(22%)。

7.2.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主要分如下四类:

7.2.1.输卵管手术重建:

不孕夫妇中约15~25%存在输卵管疾病,如附件周围粘连,近端或远端闭锁。

7.2.1.1.输卵管远端疾病

7.2.1.1.1.输卵管卵巢粘连分离术:如这种粘连是不孕的唯一因素,则术后活产率可达50~60%。异位妊娠率为4.0~7.5%。说明往往还伴发输卵管内膜损害。最近(1990),由加拿大不育评估研究小组所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对照、随机研究中,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未完全闭锁的附件周围粘连,术后妊娠率为45%,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而对照组仅16%。

7.2.1.1.2.伞端成型术:可用单极电凝、内凝或剪刀去除覆盖在伞端的纤维组织,再用短嘴钳插入伞端,通过其开--合动作分离粘连,扩张伞端。该手术术后妊娠率在25~50%,宫外孕率在5~10%,与经腹手术的结果类似。

7.2.1.1.3.输卵管切开术:可用剪刀、电切、激光、内凝或微波等方法,在输卵管远端(先凝)后切开一小口。该手术术后宫内妊娠率为15~30%,宫外孕率3~11%,与经腹显微手术相比,宫内妊娠率略低。影响种手术成功的因素包括:  壶腹部远端的直径;  输卵管壁的厚度;

 切开部位输卵管内膜的自然状况;  粘连倾向与形式

如这些因素存在或已行输卵管修复手术不成功者,IVF-ET应为最好的选择。7.2.1.2.输卵管近端疾病

7.2.1.2.1.经宫颈输卵管内套管插入术:插管可越过输卵管近端的粘连部位,这种方法一般须在宫腔镜、输卵管镜下完成,腹腔镜仅起监视与指引作用。

一项多中心研究中,106例妇女205条近端闭锁的输卵管,82%变为通畅,35%的妇女妊娠。但对峡部节结性输卵管炎这样的病人,这种方法是否适用,尚值得探讨。

输卵管镜是近年才发明的,其镜头很小,可弯曲,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它可以去除腔内碎屑或粘连所造成的近端闭锁,并能在直视下评估输卵管内膜。当然,它的价值还须时间的考验与进一步的充分认识。

7.2.1.2.2.腹腔镜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报道的方法有三种

(1)把输卵管两端覆盖在一种输卵管移植片固定膜上,用一种生物胶水固定;(2)用宫腔镜输卵管逆行插管辅助,在腹腔镜下吻合;

(3)与一般经腹显微手术类似,但只用4-0或6-0 Caliber线在6点、12点处二针缝合输卵管的三层结构,尽管只缝一侧,手术时间却长达65~240分钟,36例中仅6例(16.67%)妊娠,3例(8.33%)宫外孕。

故经腹显微手术仍为金标准,对于纠正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引起的纤维化等,活产率可达37~58%,宫外孕率为5~7%。而对于绝育术后的病人,活产率可达60~80%。7.2.2.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另节阐述

7.2.3.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传统的治疗PCOS妇女不排卵的手术方法为卵巢楔形切除术。1984年,Gjonness 报道了在腹腔镜下用电手术方法在卵巢上打孔,这种手术可以使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排卵并妊娠。

方法:用点状单极电凝在卵巢白膜上打6~12个直径3mm,2~4mm深的孔。该手术也可用微波、内凝或各种激光完成。打孔的数目从6~40个不等(可视卵巢大小,小卵泡多少而定)。目的都是为了在白膜上“制造”薄弱点及破坏小卵泡。也有人在腹腔镜下在卵巢的长轴上行1.5cm×1.0cm×0.5cm的卵巢部分切除术。

上述方法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诱发原先对克罗米酚抵抗的病人自然排卵(50~80%),约50%受孕。平均排卵期从术后20~40天不等,妊娠一般在术后1~7个排卵周期。

这种手术诱发排卵的机制尚不清楚。Greenblatt等注意到患者血清雄激素与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卵泡刺激素(FSH)上升。其他作者也有类似发现。有人发现术后一周内,雄烯二酮和睾酮下降,而LH下降通常在术后第一个月或下一个周期。在LH水平下降的同时,脉冲振幅也下降,但脉冲频率不变。至少目前可以这样认为,手术降低了卵巢内雄激素水平,而此激素可以抑制排卵。尚没有对该手术长期效果的研究,也不知排卵周期能维持多久。

该手术有产生术后粘连的危险性,这会影响到生育能力。一项用激光治疗PCOS的研究中,13/18(72%)术后3~4周行二次腹腔镜检,发现有轻度粘连,但并未引起输卵管卵巢变形。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Campo(1998)复习文献,总结了1803例无排卵PCOS的手术治疗结果,679例用传统的卵巢楔形切除,720例用腹腔镜下电灼,322例腹腔镜下激光汽化,82例腹腔镜下多点穿刺活检。结果各种手术方式均很有效,排卵率达78.8%,累积妊娠率为58.5%,流产率15.9%,双胎率2.1%,异位妊娠率1.6%。腹腔镜下电灼或激光汽化术后,各项内分泌异常均趋于正常率分别为30%和50%。

普遍认为,腹腔镜下输卵管打孔术可以替代传统的经腹卵巢楔形切除术。此外,该手术还能避免在使用促性腺激素(如IVF-ET时促超排卵)时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7.2.4.腹腔镜用于辅助受孕

腹腔镜下取卵技术,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IVF-ET技术的重要环节。近年才被经阴道超声取卵取代。但腹腔镜继续用于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ame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 GIFT)和胚胎输卵管内移植

(Zygo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 ZIFT)。不过近年经阴道、子宫行输卵管插管(可在B超监视下)或宫腔镜下插管行GIFT也有替代腹腔镜的趋势。只是宫腔镜下GIFT的成功率(26.5%)尚稍低于腹腔镜下GIFT(30.1%)。Gomel V等(1994)一项前瞻、随机研究比较IVF-ET与ZIFT。IVF-ET组临床妊娠率9/34(26.5%),而ZIFT仅为3/25(12.0%)。

而另一些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则是其它方法所无法取代的。他们在对一些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通畅、有排卵且精液常规正常的夫妇行女方腹腔镜诊断的同时行GIFT,结果获得了20~30%的妊娠率。

第八节 腹腔镜检查、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8.1.发生率

早在1979年, Kistner就指出, 子宫内膜异位症约有30-40%伴有不孕。在因不孕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现率较高,从70年代的6%-33%,到80年代的16%-40%,90年代报道为30%-45%,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高居各种不育原因的首位。在不孕人群中,经腹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现率为21%至47%,而正常生育妇女则仅为1%至5%。美国1965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切除术例数约为130,000,占子宫切除的10%左右,而1984年为近400,000例,占子宫切除的19%左右,占子宫切除术病因比例在20年中(1965-1984)上升了121%!

8.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诊断

目前普遍认为能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好方法是腹腔镜检查,有人建议将腹腔镜检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金标准。因为腹腔镜时盆腔视角比剖腹手术佳,尤其是Douglas窝,骶韧带,阔韧带后叶处的病灶可更好显现;腹腔镜有放大作用,光源照射更亮,可发现极微小的(最小可见180微米的病灶),在经腹手术中根本无法发现或很难发现的病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镜下表现有:盆腹膜或盆腔脏器表面有紫蓝色或咖啡色子宫内膜种植灶, 典型的病灶可呈火药样灼伤、蓝色草莓样损伤,损伤形成疤痕后变为白色。透明的、淡咖啡色、火焰样的病灶是近期发展的、有高度活动的新鲜子宫内膜异位灶。而颜色较深的病灶则往往为陈旧性病灶。不典型的病灶则 表现各异,如形成腹膜袋(peritoneal pocket),腹膜缺损等。

卵巢囊性增大,表面光滑,可呈蓝白色或染有咖啡色,穿刺可见巧克力样稠厚液体。此类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粘连。

利用内凝器或双极电凝行热-色试验可发现一些无色的可以病灶,从而明确诊断。

如子宫增大,表面(尤其是后壁)不平,则可能合并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检在发现非盆腔(如上腹部,横结肠等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由于在临床病例中约25%的病理切片上看不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所以在手术所见和病理诊断之间有约8%的不符合率。但在镜下如见典型病变时,尽管病理诊断为阴性,仍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过单凭囊肿和粘连不能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镜下分期一般采用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AFS)修订的分期方法。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8.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8.3.1.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灶及盆腔粘连的手术治疗

1.直接切除法: 即直接用剪刀切除病灶, 再加用各种方法止血。此法的缺点出血相对较多。

2.单、双极电凝法:用电极直接电灼病灶,可破坏较深的病灶,且相比之下双极电凝更安全。缺点为较易损伤周围脏器。3.内凝法:类似电烙铁热凝病灶,安全且不易产生术后粘连,但只能破坏表浅的病灶。4.微波法:亦为通过热效应破坏病灶,但比单极电凝安全。

5.激光法:CO2, 氩气,钕-钇石榴石及半导体激光等,此方法可较精确的去除病灶,为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但价格较昂贵且会产生烟雾。6.水分离法:此法简单,可使术者很容易辨认病灶,从而彻底切除。当病灶侵犯输尿管或大血管时此法非常有助于安全分离。7.粘连分离:钝、锐性分离+上述方法破坏病灶及止血。

对于腹腔镜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的妊娠率是否优于经腹手术,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结果为两者无明显区别。因为妊娠结果类似,腹腔镜手术又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故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此种疾病的微创手术,尤其是对于I-II期的病人。除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相对降低费用外,腹腔镜时盆腔视角比剖腹手术佳,尤其是Douglas窝,骶韧带,阔韧带后叶处的病灶可更好显现,腹腔镜可放大,光源照射更亮,可观察极微小的病灶。这些都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所在。

对于深部,尤其是直肠阴道隔内的浸润病灶的手术,到底是应用腹腔镜还是用经腹手术,目前还存在争论。由于这类手术很复杂,腹腔镜手术平均耗时178分钟,有时甚至达8小时。尽管有结果术后6个月内妊娠率达62%,但仍有不少人反对。故还应在有了较大规模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后再下结论。此外,手术者对何种手术技术更有把握,应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最主要依据。如果采用腹腔镜手术,尽可能地彻底清(切)除病灶,又不损伤肠管、输尿管等脏器应是手术原则。因此,术中应仔细分辨正常与异常组织,很好暴露手术野,并一直在镜下操作,避免视野外操作。8.3.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灶的手术治疗

1.切除或破坏病灶分离粘连: 适用于表面病灶及粘连。

2.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用各种方法凝固白膜后吸净囊液,剪开白膜剥除囊壁,无法完全剥除者则行开窗术加凝固破坏残余囊壁。为避免过度损伤卵巢,应尽可能避免应用单极电凝。多数人认为在止血后卵巢无须缝合,但亦可腔内缝合几针。

为使手术变得相对容易,可在术前应用3个月的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可使囊壁变薄,异位灶活跃程度降低。激光法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目前为大多数医生所推崇,主要是因其可以较彻底的清除病变组织,对卵巢的损伤又较小,故尤其适于较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手术后应用大量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冲洗盆腔,去除残余囊液及免疫物质以利妊娠,防止复发。为预防术后粘连,国内曾有人用中或低分子右旋糖苷+地塞米松盆腹灌注留置。国外则采用聚乙烯乙二醇水凝胶(Polyethylene glycol hydrogel), 或可吸收的氧化再生纤维素(absorbable oxidized cellulose, 商品名: Interceed,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Inc.),或不可吸收的膨胀聚四氟乙烯(nonabsorbable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商品名: Preclud, WB Gore & Associates Inc.),这些物质可在腹腔停留4-10天,可有效的防止粘连。

8.3.3.非生殖器官子宫内膜异位灶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8.3.3.1.泌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灶

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膀胱,其次为输尿管,以往均采用剖腹手术或膀胱镜手术。1992年,Nezhat首先报道了他们在腹腔镜下切除被侵袭的输尿管,再行吻合的高难手术。1993年,他们又完成了腹腔镜下(受侵犯)膀胱壁部分切除加修补术。8.3.3.2.消化道子宫内膜异位灶

约有7%-37%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消化道侵犯。其中乙状结肠最常见(51%),其次为阑尾(15%),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小肠(14%)和直肠(14%),结肠最少(5%)。其他还可能侵犯大网膜、横膈、肝脏、胰腺和脾脏。目前已可在腹腔镜下行肠管间粘连分离,受累阑尾切除,打开阴道直肠隔切(清)除病灶,直肠或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加吻合术。消化道浆膜表面(包括实质性消化器官表面)的病灶均可在腹腔镜下用上述各种方法去除。

8.3.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辅助手术

此类手术的指征为经上述治疗(包括手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仍有严重的、治疗困难的盆腔痛。有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3年至5年,复发率达14%-40%!

8.3.4.1.腹腔镜下子宫神经切断术(Laparoscopic Uterine Nerve Ablation, LUNA)

手术方法为,分离粘连,充分暴露双侧子宫骶韧带(最好用举宫器),用前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完全切断双侧子宫骶韧带,近年多用激光汽化的方法。在一项有对照的研究中,术后82%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而对照组无一例缓解。由于此手术开展较少,故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8.3.4.2.骶前神经切断(除)术(Presacral Neurectomy,PSN)

此方法19世纪已有报道,最初用于治疗严重痛经。以后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盆腔痛,据报道对大部分病人有效。但亦有报道近期疗效较好,而远期疗效不确切。然而,还是有不少医师乐于用此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慢性盆腔中部痛(对侧腹或腰背痛效果较差)。此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很好辨别并完全切断骶前神经网的所有神经纤维,这需要在术中充分暴露盆后壁相当于第五腰椎至第三、四骶椎水平。故在腹腔镜手术时,病人应放置大角度的头低足高位(deep Trendelenburg position),使用一种特殊的腔内扇形牵开器。手术医师应十分熟悉骶前的解剖,否则很容易损伤骶前血管(此血管一般位于骶前神经右支或中间支下方)或神经离断不全。切断(除)神经既可用圈套器,也可用双极电凝或激光。此类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骶前血管损伤出血和输尿管损伤。一项25例该手术的报道,2例(8%)患者疼痛完全消失,21例(84%)患者疼痛至少减轻50%。我国台湾陈氏1997年报道了655例该类手术,结果术后12个月内疼痛明显缓解率在伴痛经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为73%,在伴痛经的微、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为77%,严重并发症率0.6%,为右髂内动脉损伤和乳糜腹水。74%术后便秘,但均可用药物解除。

8.3.4.3.子宫悬吊术(Uterine Suspension)

此手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卵巢、输卵管“落入”子宫直肠陷凹与盆后壁腹膜产生粘连。手术指征为:子宫后位,子宫直肠陷凹或子宫后壁有病灶和/或用传统方法切除了后腹膜上的病灶以后。

以往该手术都为经腹手术,60年代末开始有人用腹腔镜实施这类手术。手术方法有两种:

 将双侧子宫圆韧带自腹腔提出,将其缝合于腹直肌前鞘,牵拉子宫使之变为前位。 用Falope环(见6.3.2.2.)圈套双侧圆韧带使之缩短,将子宫牵拉为前位。此类手术并发症较少见,为前腹壁切口出血和圆韧带撕裂。

第九节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为盆腔感染性疾病(PID)的发病率上升造成输卵管阻塞。国外的发生率约占妊娠的1.2-1.4%,国内报道与分娩总数之比为1:90,且80年代较70年代上升了近5倍。

由于敏感的尿、血β-HCG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患者卫生知识提高、警惕性的增高,超声技术的进步,许多异位妊娠(主要是输卵管妊娠)在未破裂前即可被发现,这就大大增加了腹腔镜手术,尤其是保守性手术的可能性。在许多发达国家,异位妊娠(主要是输卵管妊娠)手术90%以上为腹腔镜下手术,因此,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妊娠手术的首选手术已成为大多数妇产科医师的共识。9.1.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

此类手术是指用药物或手术清除胚胎,保留患侧输卵管的生育功能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 1.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局部药物注射:此手术的条件为①未破裂型,包块最大直径小于3cm,②血β-HCG<2000miu/ml,③有生育要求。手术十分简单,即用细穿刺针向胚胎处注入药物,一般多用氨甲蝶呤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MTX)20-50mg,也有用天花粉、前列腺素F2α、20%KCl及高渗糖的报道。注射部位可在胚胎种植部位的管壁(易出血)、病变部位的输卵管系膜或输卵管壁肌层、妊娠囊内。但有报道,注入妊娠囊内的治愈率只有68%。术后监测血β-HCG的下降情况,血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报道差异较大,平均13-37±18天,与用药量多少无关。此类手术有失败(破裂或未能杀灭胚胎,血β-HCG不降反升)可能。2.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胚胎清除术:可在输卵管膨隆处的游离缘用激光(建议)、电凝(最好用双极)或直接切开输卵管,用钳夹、挤压或水加压冲洗的方法清除妊娠组织,尽可能不要搔刮,否则易引起不易止的出血。止血可用激光、双极电凝或内凝,一般不须缝合。如无法止血,则应改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9.2.输卵管妊娠的根治性手术

1.输卵管妊娠局部切除术:条件:①无生育要求,有明显输卵管炎者,②妊娠部位局限在输卵管峡部,〈3cm,与正常输卵管有明显界限,③破裂口〈1cm。方法:双极电凝或Semm三套圈结扎病变段输卵管,然后切除。

2.输卵管切除术:条件①除间质部以外的输卵管妊娠,②在手术同时要求行不可逆式绝育者,③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积水、积脓者,④明显的输卵管炎可能再次输卵管妊娠者,⑤绝育术后的输卵管妊娠。方法与部分切除大同小异。9.3.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约占输卵管妊娠的4.21%,破裂往往发生较晚,但出血很猛,很快导致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类输卵管妊娠。以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多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而近年来不断有成功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个案报告。手术方法各异,但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也取决于医师对妊娠局部情况的判断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及手术的熟练程度。由于此类手术止血往往十分困难,故手术医师与患者及家属应有充分的中转开腹的思想准备。

对于异位妊娠,选用何种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如全身情况,妊娠块大小,胚胎存活与否,生育要求等),腹腔镜设备条件及手术者的能力与经验综合考虑,不应盲目手术。

关于低血容量休克型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在开展腹腔镜手术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医院一般持支持态度。问题的关键在于能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及相关手术队伍(包括麻醉及手术室护士)有无进行快速纠正因大量出血导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随时中转开腹的能力,只要具备此条件,开展此类手术仍是很安全的。

第十节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10.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至少25%的生育期妇女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也是子宫切除最常见的指征。对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或仅仅为保留子宫的患者,子宫肌瘤剜出术应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首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正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该手术的指征为:浆膜下肌瘤,有流产或不孕不育的肌壁间肌瘤,肌瘤短时间内增大迅速者,因肌瘤导致失血性贫血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而肌瘤使子宫增大如孕12周或以上者,肌瘤直径>7cm,肌瘤位于肌层深部,阔韧带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有争议。对于子宫增大如孕16周,肌瘤直径>10cm,多发肌瘤,粘膜下肌瘤或疑为腺肌瘤者禁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出术。

浆膜下肌瘤的手术一般较简单,可应用各种止血方法处理肌瘤蒂部后切除肌瘤,困难或烦琐的是较大肌瘤的取出(后述)。而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有时却较为困难。与经腹手术一样,也可先在肌瘤周围(假包膜)注射稀释后的催产素或肾上腺素(10-20单位催产素+生理盐水40ml或0.5ml 肾上腺素+100ml 生理盐水)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打开肌瘤上方的子宫肌层前可先行用各种方法凝固,对于较大的、较难固定的肌瘤可用有齿抓钳或肌瘤钻钻入固定肌瘤,一般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分离肌瘤,也可用单极电凝铲或激光等方法边分离边止血。肌瘤分离出后应尽可能彻底的止血。如肌瘤腔较大或无法彻底止血,则应行腔内缝合以关闭肌瘤床并止血。较大肌瘤的取出往往较困难或烦琐,一般有两种途径,其一可将肌瘤剪碎(亦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可剪成长条锯齿状)或用碎快器切碎后由套管处取出,其二可在腹腔镜直视下经阴道打开后穹隆而由此取出肌瘤。

10.2.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

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占腹部手术的第3位。1988年美国Reich等进行了第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指征一般同开腹手术,包括异常子宫出血、阴式子宫切除困难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附件肿瘤、既往有下腹手术史、炎症粘连者。即使有盆腔粘连、子宫膀胱凹陷变浅、膀胱与阴道前壁粘连、子宫与肠管粘连,经分解粘连后一般也可顺利完成手术。

过去认为,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不适宜行阴道子宫切除术。但腹腔镜手术时对于阔韧带肌瘤可先剥出肌瘤后再按子宫切除步骤操作,而宫颈肌瘤则可在处理子宫血管后在腹腔镜下或经阴道剥出肌瘤,然后再处理主韧带,游离子宫。另外合并附件囊肿、年龄>50岁的患者,可在腹腔镜下处理附件、血管、韧带后,阴道内钳夹主韧带,娩出子宫附件,避免了开腹手术,减少了损伤。

手术方法:

1.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下操作方法:术前置入举宫器。于一侧宫角处置胃肠切割吻合器(EnDo GIA3.5),将装有钉子的吻合器经套管针进入腹腔后打开,把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同时置入钳中后关闭切割,然后松开退出腹腔。同样方法处理对侧。也可采用单极、双极电凝,电凝电切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剪刀剪开阔韧带前叶,打开膀胱腹膜反折,钝性下推或水分离法分离膀胱至宫颈外口水平,盆腔粘连严重、组织较硬时,应注意避免分离时损伤膀胱;暴露子宫后壁,剪开阔韧带后叶及子宫后壁腹膜,分离至骶骨韧带水平下;分离宫旁组织后,用胃肠切割吻合器(或单、双极电凝)分别钳(凝)切两侧子宫血管,注意尽量靠近子宫侧,避免损伤输尿管,或分离出子宫血管用钛夹夹闭血管两道后切断,断面电凝。电凝、电切双侧骶韧带。在腹腔镜下打开阴道前、后壁。

阴道操作方法:直视下在阴道内钳夹双侧主韧带,切断、缝扎,取下全子宫。若子宫大于孕2个半月、取出全子宫有困难时,可剖开子宫分块取出或剔除肌瘤后取出。阴道残端经阴道缝合。完成上述步骤后重建气腹,查看有无出血,冲洗腹腔,完成手术。

2.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 提起一侧附件,钛钳钳夹骨盆漏斗韧带两道,在钛夹间切断,或单、双极电凝后切断骨盆漏斗韧带,沿附件下缘系膜电凝电切至宫角,电凝电切圆韧带,打开阔韧带前叶,剪开膀胱腹膜反折,同样方法处理对侧。以后方法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除(LAVH)能使90%的患者避免开腹手术。该术式在腹腔镜下切除附件肿块、分解粘连、处理子宫血管,为阴道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Kovac(1995)提出,根据子宫大小、危险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疾患、慢性盆腔炎)、子宫附件的活动度来评分(子宫增大≤孕8周为1分,8~12周为3分,>12周为5分;附件周围无粘连为1分,有粘连但未固定、陶氏窝内轻度粘连为3分,重度粘连伴固定为5分;cul-de-sac窝存在为0分,消失为5分;漏斗韧带的长度:>5cm为1分,2~5 cm为3分,<2 cm 为5分),<10分者可行阴式子宫手术,11~19分通过腹腔镜手术降低评分至少到10分后行阴式手术,>20分者行腹式子宫切除。显而易见,LAVH术式可减少剖腹手术。喇端端等(1998)认为凡子宫增大小于或等于孕12周的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可获100%成功。目前世界各地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大多采用LAVH。

但LAVH不能完全替代腹式全子宫切除。若子宫太大,术时难以暴露清楚手术视野,操作困难及子宫自阴道取出困难,则延长了手术时间,这部分患者仍以腹式手术完成子宫切除为宜。故在行LAVH时,不宜选择子宫大于孕12周的患者。此外,对于<12周(肌瘤部位不在阔韧带或宫颈)又不需切除附件的单纯子宫切除,单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亦不失为损伤小、费用低廉的手术方式。从最近对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研究看来,部分体积>12孕周的子宫通过碎解后仍可经阴道切除,故仍不失为一种符合微创原则的手术方式。因此,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器械条件和病人病情及经济条件,不应强求一律。

腹腔镜下可利用单、双极(有一种带刀片的双极电凝器,既安全又省时)电凝(电切),激光, 胃肠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切割吻合器等,按开腹子宫切除的方法步骤完成子宫各韧带、血管的处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的病例,存在粘连,增加了手术困难。术中分解粘连时往往会发生邻近脏器的损伤,如膀胱、输尿管和肠管。Nezhat等(1994)认为,损伤性并发症的出现,如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应立即改行开腹手术。损伤性并发症出现后是否术中改行开腹手术,一般认为应视损伤程度和术者镜下操作的技能、熟练程度来决定。如损伤较小,腹腔镜手术又较熟练,则完全可在腹腔镜下作修补。对于盆腔脏器严重粘连、解剖关系不清楚,不宜作腹腔镜手术者,应及时中转开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0.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

此方法早期以Semm所创术式为代表,实为一种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的筋膜内、宫颈上全子宫切除术(Classical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CISH)。另一种为与经腹手术术式相同的腹腔镜下子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 TLIH),此类方法的优点是不切开阴道穹隆,保持了阴道生理解剖结构的完整,又切除了子宫颈移行带而达到了全子宫切除的目的且可减少输尿管、膀胱及直肠的损伤。但因技术难度大,出血多,子宫又需完全剪碎或用碎快器经套管取出,十分费时费事,现已较少有人应用。目前所用的LTH方法实际上除把LAVH时在阴道内进行的切开阴道穹隆、分离处理主韧带、骶韧带及缝合反折腹膜及阴道壁的手术操作过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外,其他并无太大区别,子宫仍由阴道取出。

10.4.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LSH)自1988年开始行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后,即有人开始LSH的尝试,Pelosi(1992)及Lyons(1993)就已有成功的报道。因近年来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越来越被妇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故LSH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该手术子宫血管以上的手术步骤同8.2及8.3.腹腔镜下步骤。于子宫峡部切除宫体时既可用单极电凝,也可用激光、超声刀等边切边凝。腔内缝合反折腹膜及双侧圆韧带(防止宫颈脱垂)。切除之子宫用前述方法切碎后经套管取出。

第十一节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腹腔镜的发明及应用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70年代,腹腔镜在国内外虽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治,但主要是应用于包括良性肿瘤在内的良性疾病。由于当时认为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淋巴结难以切除彻底,加之担心肿瘤在套管穿刺部位的种植等,恶性肿瘤一直被视为禁忌证。虽然早在70年代初期,妇科肿瘤学家就已开始将腹腔镜应用于卵巢癌的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既往认为该种方法手术野暴露不充分、并发症多、肿瘤复发部位活检受限、假阴性率较高等问题,人们并不完全接受腹腔镜可以替代开腹手术的观点。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技术与器械设备进展很快,这才真正开始将腹腔镜手术引入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1989年Querleu 首次报道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1990年,Reich等开创了腹腔镜下施行卵巢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先例。随后Nezhat等首次对1例宫颈癌患者施行了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以后,Childers等(1992)对2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经阴道辅助切除了全子宫和双侧附件。但早期由于受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腹腔镜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仅有少数病例报道,尚未有可提供手术的术后病率、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报道。但这些开拓性的手术为以后此类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许多学者进行了系列研究,初步证实了应用腹腔镜手术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并且提供了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和并发症等资料。但尚未开展与开腹手术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我国刚刚开始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报道。11.1.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良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主要为卵巢)良性肿瘤,自开始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起,即已开始应用,其安全性经过近30年的检验,已毋庸质疑。但如何在术前尽可能明确附件包块的良恶性,却一直困扰着妇科医师。虽然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CEA,AFP等)、超声(尤其是彩色超声,彩色血流多普乐超声)、CT、核磁共振(MRI)等近代诊断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附件包块性质鉴别的准确性,但仍然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没有100%的把握。不过对于超声发现的持续存在(如3-6个月)的附件无回声,包膜光整,无乳头及分隔或有明确畸胎瘤超声特征的包块,其良性附件肿瘤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此类患者完全可行腹腔镜手术剥除肿瘤或行患侧附件切除。

手术时可用双极电凝、激光、微波或内凝卵巢(卵巢肿瘤)或系膜(卵巢冠囊肿),剪开并沿肿瘤包膜与外周组织的间隙分离肿瘤,争取完整剥除,然后将肿瘤装入腔内标本袋中,刺破囊壁,用吸引器吸尽囊液,自套管取出囊壁。如果剥除时发生囊肿破裂,则应尽可能及时吸尽囊液,畸胎瘤内容也须用10mm勺状钳取尽,残余囊内容物术毕须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此时置患者为头高足低位)。对于过大的单纯附件囊肿(如上界达脐平或以上)且无腹水者,用前述方法尽可能排除恶性,行腹腔镜手术前可经腹或经阴道超声介导,先行囊肿穿刺放液,使囊肿空虚,滕出脐下套管针穿刺及腹腔充气空间后再行腹腔镜手术。剥除囊肿后的卵巢可用激光、双极电凝等止血,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尽可能不用单极电凝止血,以免过多破坏卵巢。一般无须缝合卵巢,但如腔内缝合技术娴熟,又不愿用前述止血方法止血(担心对卵巢的破坏),则也可将卵巢缝合止血。如患者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且患侧卵巢已无正常组织,则可行单侧卵巢腹腔镜下切除,常用Semm三套圈法或凝固(双极电凝等)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及盆伞韧带后切除。对于术前检查可以为附件恶性肿瘤者,目前有两种处理意见,其一为行剖腹手术;其二为先行腹腔镜诊断,术中活检加送快速切片,如证实恶性再中转开腹(或仍行腹腔镜手术,见下述),且开腹前先用腹腔镜诊断上腹部有无原发或肿瘤种植灶(有利于肿瘤分期,且较剖腹探查准确),如为良性则继续腹腔镜手术。

11.2.目前已能开展的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

1.腹腔镜下经阴道全子宫及双侧附件(或不包括双侧附件)切除术:为近5年来最常用的手术,用于宫颈或宫体癌癌前病变或癌。

2.腹腔镜下卵巢移位固定术:采用缝合或内固定器械,将卵巢移位于放疗区域外,用于需要保护卵巢功能的盆腔放疗患者。

3.腹腔镜下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自从1989年Querleu 首次报道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以来,此种方法己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和分期。Querleu(1993)和Childers等(1992,1993)报道了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Fowler等(1993)报道75%的淋巴结可通过腹腔镜下手术清扫,无一例出现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为阴性而开腹手术为阳件的结果。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时间平均为20-75分钟,随着操作技术的逐渐熟练,手术时间将会逐渐缩短,最终可与开腹手术时间接近。

4.腹腔镜下扩大全子宫切除术:1992年,Nezhat等首次报道了1例Ia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扩大全子宫切除和主动脉旁(但仅限于腹主动脉分枝上2 cm)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1995年,Sedlacek等通过对14例Ib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扩大全子宫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行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对比证实,腹腔镜下扩大全子宫切除术是宫颈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5.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分期及减灭术:1990年,Reich等首次对1例I期的卵巢癌患者行分期手术,但未能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1993年,Childers等对内膜癌进行了腹腔镜下的分期手术。1994年,Querleu等报道了腹腔镜下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内的卵巢和输卵管癌的腹腔镜下再分期手术。1995年,Pomel等报道了10例腹腔镜下I期卵巢癌的腹腔镜分期手术,进行了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腹膜、卵巢活检、大网膜切除及淋巴结切除。1995年,Nezhat等,1996年,Amara等对Ia-IIIc期的卵巢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分期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总结近期文献报告的83例早期宫颈癌(Ⅰa2、Ⅰb期)患者,其中81例先经腹腔镜行盆/腹腔淋巴结清扫,2例行活检,结果8例证实有转移者接受了放疗;在75例病理证实无转移患者中,只有19例(25%)进行了腹腔镜辅助经阴道的广泛切除,其余病例多由于技术操作原因行开腹广泛切除。在95例早期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中,有89例在腹腔镜明确分期,病理证实无转移后,其中72例(81%)进行了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广泛切除。有130例卵巢癌和2例输卵管癌患者成功地进行了腹腔镜诊断分期手术或二次探查手术,但均未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由此看出,并不是所有早期患者均能行腹腔镜辅助的广泛切除,该手术主要受腹部切口大小,腹腔镜本身设备和术者操作技术等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因素的限制。

6.腹腔镜及小切口剖腹术联合应用:可选择性应用于无盆腔外转移的卵巢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行上腹部检查,网膜切除,横膈,结肠侧沟、主动脉旁及髂总淋巴结活检,通过小的腹正中或横切口行包括全子宫及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在内的盆腔肿瘤减灭术,以减少切口疼痛及术后病率。

7.腹腔镜下二次探查手术(二探术):对于大多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二探术的主要目的是探查残余病灶,较少进行扩大范围的手术如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切除术等。理论上讲,应用腹腔镜行二探手术易出现较高的假阴性率,研究表明,应用腹腔镜行二探术可将粘连分解后暴露肿瘤复发部位,在疑有病变及包括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在内的肿瘤转移区域活检取样。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失血少,术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且假阴性率也与前者相当,Nezhat等报道19例妇科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二探术,9例为阳性,与剖腹二探术阳性率为50%-60%相近。但腹腔镜二探术也存在局限性,如膈后方的肝脏不能适当暴露及触觉检查,影响活检部位的准确率。总之,最新观点认为,应用腹腔镜可作为卵巢癌患者行二探术的首选方法。

8.还有个别报道腹腔镜下结扎髂内动脉用于宫颈癌止血。定期腹腔镜检查评价卵巢癌化疗效果。尚未见腹腔镜用于绒癌等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的报道。

目前,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应用过程中,尚缺乏一致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但绝大部分文献认为,患者要符合一般腹腔镜手术的条件,肿物不能过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不能过胖,体重一般要低于73~83 kg。此外,腹腔内应无严重粘连,对于已由其他非创伤性检测并经细针穿刺活检证实有转移者,一般不应进行腹腔镜手术。

11.3.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评价 11.3.1.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效果

1.腹腔镜下切除淋巴结数目:近期报道,盆腔恶性肿瘤(以宫颈癌为主),平均可切除盆腔淋巴结17.5-31.4只,平均单纯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5~8.6个。一般认为,开腹手术切除盆腔淋巴结数多为20个。由此可以认为,腹腔镜手术已达到了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的要求。

2.再开腹切除残存淋巴结数目:Childers等(1992),Fowler等(1993)及Chu等(1997)在腹腔镜下 切除盆腹腔淋巴结后,即刻开腹行广泛切除,发现残存淋巴结平均为2.8-7.9个,但均无阳性转移者。Querleu等(1991)再次开腹未发现残存淋巴结。因此认为,腹腔镜下首次淋巴结切除率为75%~91%,其手术分期(surgery staging)的准确性为100%。

3.淋巴结清扫的平均手术时间:根据文献报道,单纯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为25~202分钟,多数可在90~120分钟内完成。如加上随后进行开腹广泛切除手术的时间,则达6小时13分钟。手术时间与术者的熟练程度有关,操作熟练者完全可在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时间内完成。

4.术中失血量:根据文献报道,单纯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失血量大多为50~300ml,如随后进行开腹广泛切除手术,则总失血量约为629ml,失血量比开腹手术未见增加。

5.平均住院时间:根据文献报道,单纯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天,多数患者可在2天内出院,住院时间比开腹手术明显缩短。如同时进行开腹广泛切除手术,则住院时间延长为7.4天。11.3.2.腹腔镜与影像学方法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比较

人们一直在寻找敏感而特异的方法,以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既往许多研究集中于放射学检测。Childers等(1992)和Querleu(1993)将腹腔镜下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判断转移,与淋巴结造影、CT和 MRI判断转移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腹腔镜评价淋巴结转移在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性方面,均高于以上影像学方法。见表1.。

表1.腹腔镜与影像学方法评价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比较(%)(Childers等,1992;Querleu ,199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精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淋巴结造影

25~66

82~91

69~85

CT

60~80

86~100

76~89

MRI

腹腔镜

75~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另有学者报道,在子宫内膜癌有明显复发迹象的患者中,淋巴结造影阳性率为47.5%,而无复发迹象者阳性率仅为7.7%。CT和MRI对直径小于2 cm的淋巴结难以确认。CT检测卵巢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仅为33%,检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0%,因此认为,其监测结果不可靠。而腹腔镜方法进行肿瘤手术分期能提供更敏感的效果,比影像学方法更宜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性方法。11.3.3.腹腔镜与剖腹手术作为二次探查术的比较

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仅根据腹腔镜检查的结果而确定是否行二次探查术是不够的,但根据剖腹探查的结果而确定是否行二次探查又难免处理过分。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并且在形成气腹后视野能更贴近检查部位。因此,对上腹腔和横膈的探查比开腹更为有利。因此,多主张先行腹腔镜检查,如有阳性结果即可改变化疗方案,不必再开腹。对腹腔镜检查可疑阴性者再开腹。Childers等(1993),Lele等(1996)报道,定期用腹腔镜评价化疗效果,可使近一半病例避免开腹探查术。而且据Casey等(1996)报道,作为二次探查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及不增加术后病率的优点。但获取的活检标本的数量一般少于开腹的50%。至于腹腔镜手术是否能完全代替二次探查术,尚需进一步观察。

11.4.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操作要点

1.术前准备:进行一般的全身检查,包括胸片、常规化验、腹部和盆腔CT扫描。要特别做好肠道准备,可在术前2天给予清水及柠檬酸镁盐240ml口服,术日晨清洁洗肠。对于卵巢癌二次探查术,要复习既往手术情况及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此外,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术中全面探查腹腔:先行腹腔灌洗液或腹水的细胞学检查,再探查横膈、肝脏表面、结肠旁沟、小肠及系膜、网膜、胃、胆囊、附件、前后凹陷,并对腹膜表面可疑处进行活检。

3.手术操作要点:Spirtos等(1996)总结了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腹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可分8个步骤进行:(1)双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2)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3)分离膀胱和直肠侧窝;(4)游离输尿管;(5)游离并结扎子宫动脉;(6)下推膀胱和直肠;(7)切断宫旁组织;(8)切断阴道上端。术中应用氩气刀有利于淋巴结的分离和切除。游离输尿管并打开宫颈与膀胱间的筋膜,需要应用右角分离器(right-angle dissector)、血管夹(vascular clips)和氩气刀。另外,采用Endo-GIA设备切断主韧带和宫骶韧带,效果较好。

4.手术并发症及处理:一般腹腔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均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中出现,但发生率均很低。但出血和内脏损伤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中相对更易发生。由于穿刺过深或对解剖不熟悉等原因,易引起腹壁血管及腹膜后大血管损伤,而镜下操作易引起脏器血管损伤。出血轻微者,可用电凝、钛夹夹闭或直接压迫止血。如以上方法失败则需开腹。据文献报道,有因腔静脉出血而改行开腹手术者。此外输尿管、膀胱及肠管损伤也多有报道,可行镜下修补,如失败则需开腹。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小肠梗阻、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肺炎、脐部及腹壁种植转移。11.5.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腹腔镜下处理妇科恶性肿瘤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切口小,手术切除淋巴结不易彻底;大血管出血和内脏损伤镜下处理较困难,且可导致穿刺部位局部种植及腹壁转移;目前尚缺乏既能熟练操作腹腔镜,又是研究妇科恶性肿瘤的专家等。

(二)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Hatch等(1995)认为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前瞻性研究。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1.子宫内膜癌方面: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进行手术分期并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手术分期并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进行比较,评价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如发热、肠道功能等;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

2.宫颈癌方面:对于早期宫颈癌拟行广泛切除者,先行腹腔镜下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再行开腹切除剩余淋巴结并完成广泛切除,评价剩余淋巴结情况。其余评价项目同上。

3.卵巢癌方面:对于未完成分期的Ⅰ期卵巢癌患者,将用腹腔镜进行腹腔内活检,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及网膜切除。评价切除淋巴结的数目及病理报告。其余评价项目同上。

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可能明确回答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已有许多研究初步证实了腹腔镜下可探明妇科恶性肿瘤的分期, 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对于早期宫颈癌,可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并辅助经阴道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可行腹腔镜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辅助经阴道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卵巢癌患者的二次探查术也可通过应用腹腔镜来完成,而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但由于腹腔镜技术操作要求高,临床应用时间短,目前尚缺乏可与开腹手术比较术后病率、并发症、死亡率及优越性等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因此,尚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第十一节.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所有外科手术都有其并发症,腹腔镜手术亦不例外。这类手术的最大特点或优点在于其能以最小的创伤、最小的切口进入腹腔内进行检查与手术。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腹腔镜手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本节主要讨论各类腹腔镜诊断、手术中具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各类手术所特有的并发症见各节。11.1.并发症发病率概况

一般说来,腹腔镜检查、手术的并发症是较少见的。因此,对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以消除统计学上的偏差。早期的大规模统计如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AAGL)1972、1973年的回顾性统计资料(见表2.)和英国妇产科学会1978年发表的前瞻性调查资料。

──────────────────────────────────────

1972年

1973(年)

──────────────────────────────────────

总例数

12,182

31,161

主要并发症

例数

147

发生率(‰)

次要并发症

例数

130

发生率(‰)

死亡

例数

发生率(‰)

0.3

0.3

──────────────────────────────────────

表2.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1972、1973年对腹腔镜检查、手术的回顾性统计资料

注:主要并发症:严重并发症须行剖腹手术者;次要并发症:较轻之并发症,须留院观察者。

英国的统计(前瞻性)为1976年4月至1977年8月间,总数50,244次手术中共死亡4例,死亡率为0.08‰。严重并发症在诊断性手术为23.3‰,绝育术为31.2‰,总发生率为27.9‰。

芬兰1997年发表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来源于芬兰病人保险协会),自1990年至1994年,在70,607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次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共发生小并发症(包括轻微感染,少量出血和绝育失败)160例(2.3‰),严重并发症(包括肠道损伤,泌尿道损伤或大血管损伤,此外还有部分为轻度瘫痪和深静脉血栓)96例(1.4‰),总的并发症率为3.6‰(256例)。无死亡病例报道。其严重并发症率由1990年的0.5‰上升至1994年2.9‰,上升了5.8倍。在诊断性腹腔镜手术中,严重并发症率为0至0.6‰,而在手术腹腔镜中此范围为0(1990年)至10.5‰(1993年),且主要发生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1993年为64%,1994年为61%)。芬兰1990年的手术腹腔镜例数仅为1,437例,而1994年则达3,335例。与诊断性腹腔镜和腹腔镜绝育术相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率高出12倍。而在1995年至1996年2年中,芬兰全国各医院共行腹腔镜手术32,205例,总的并发症率为4.0‰,诊断性腹腔镜及腹腔镜绝育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和0.5‰,而在手术腹腔镜中则高达12.6‰。75%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总的严重并发症率已从1993年的4.9‰,降为1996年的2.3‰。

荷兰1997年发表一项(1994年全年)全国范围、多中心(72家医院)调查,在25,764例腹腔镜手术中,共发生并发症145例(5.7‰),死亡2例。诊断性腹腔镜,腹腔镜绝育手术和手术腹腔镜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4.5‰和17.9‰。

法国1998年发表了一项对法国7家最高水平医院9年中29,966例腹腔镜的统计结果,总并发症率为4.64‰,须剖腹手术的并发症率为3.20‰。并发症中34.1%发生于进腹操作时,28.6%未能在术中发现。死亡率为3.33/100,00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与手术复杂程度有关。Pierre等(1993)调查了法国84家医院2528例腹腔镜大手术,并发症率为17.4‰。而1996年法国妇科内窥镜医师协会一项为期2周(参与率为60%)对1456名妇科医师的前瞻性调查发现,在489名手术者的1516例(复杂手术297例)手术中,严重并发症率为12.5‰。

德国1989-1993年461586例腹腔镜手术统计,并发症率为0.45%。

自手术性腹腔镜大量开展的近10多年来,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 手术腹腔镜率增加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在发达国家的大医院,1980-1990年间,诊断性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为1:1,1990年以后诊断性腹腔镜仅占30%,而手术腹腔镜则占70%!特别是198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医师开始尝试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及更困难的手术,如1993年AAGL调查825名会员,共行7382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而1995年调查767名会员,此数字已为14911例!尽管手术腹腔镜例数急剧上升,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AAGL70-90年代的统计数字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见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总并发症数

并发症率(%)

死亡例数

死亡率(每10万例)

1973

12182

0.68

25.0 1988

36928

586

1.54

5.4 1991

56536

573

1.01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3.AAGL 70-90年代并发症统计

 脏器损伤增加,总死亡率下降 AAGL总结1993年总的并发症率、死亡率与1988及1991年相比无明显变化,而肠道、泌尿道损伤及中转剖腹手术率却增加。上述法国的调查显示,如将腹腔镜手术按难易程度分成4个等级,则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并发症增多,须中转剖腹的病例增加。死亡率下降情况见表3.。 无论手术大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壁血管损伤 其发生率几乎均占总并发症的一半。

 发病率在不同医院和不同医师中不平衡 法国调查84所公立医院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发现非大学医院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大学医院的2倍。有经验医师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经验少者,少于100例经验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大于100例者的4倍。

11.2.常见术时并发症

手术各阶段常见并发症见表4.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手术阶段

────────────────────────────────────────

麻醉:

药物过敏、全麻并发症

气腹针穿刺:

血管损伤, 肠管损伤及膀胱损伤

气腹形成:

CO2代谢障碍, 心搏暂停, 气栓, 气胸及气肿

套管针穿刺:

严重血管损伤, 肠管损伤及膀胱损伤

手术操作:

出血, 肠管灼伤

手术后:

切口感染, 疝, 肿瘤播散,术后盆腔粘连

────────────────────────────────────────

表4.手术各阶段常见并发症

11.2.1.气体代谢障碍和心跳骤停

Loffer和Pent(1975)综合文献中32,719例腹腔镜手术,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三。[病因] 主要为心肌缺氧,亦可因气栓出现。腹腔镜手术时对心脏可造成下列影响:

 因腹腔内CO2被吸收,造成一系列气体代谢障碍,引起心率上升、血压升高、心率紊乱。 气腹加头低足高位,横膈运动受限,肺通气不足,造成缺氧。

[处理] 立即停用麻醉药,保持气道通畅,加压输氧,胸外心脏按摩等抢救。[预防] 1.严格掌握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或高龄患者避免手术;

2.造气腹时速度不宜过快,压力不应超过20mmHg; 3.用N2O代替CO2;

4.术中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11.2.2.气体栓塞

此为十分罕见,但十分危险的并发症。Phillips等(1976)分析了1974年的113,253例腹腔镜手术,15例可能有气栓。

[病因] 气腹针误入静脉或可能腹压升高造成小静撕裂(后者未能证实)。是否发病及后果如何与进入的气体种类,进入速度和总量有关。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造气腹时,发病通常极为迅速,患者可能有极短暂的烦躁、心前区不适、气促,很快进入休克状态。继而出现脉搏微弱、血压消失、面容青灰、口唇紫绀。从临床表现看,很难与气体代谢障碍所致心跳骤停、大血管损伤引起的急性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气胸所造成的呼吸衰竭相鉴别。但如能在心前区听到典型的风车样杂音,并自右心室穿刺出泡沫状血液即可明确诊断。

[处理] 立即停止腹腔充气,左侧卧位,以免大量气体进入肺动脉,造成大面积肺栓塞。同时以长针穿刺右心,尽量将滞留在内的气体抽出。其余抢救措施同一般心肺复苏。抢救是否有效,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和进入血循环的气体量。一般预后不佳。[预防] 1.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在造气腹穿刺时,应先回抽气腹针,如发现有血,应重穿刺。充气时不断扣击腹部,以了解气体是否进入腹腔;

2.充气速度不宜过快,压力不应超过20mmHg;

3.在无明显漏气的情况下,如腹部不充盈或充入气体消失过快,可能是气体进入血循环,应停止充气,再重新穿刺。11.2.3.气胸和气肿 11.2.3.1.气胸和纵隔气肿

发生气胸的机理不明,一般认为较大的横膈裂孔疝,膈肌上有薄弱处或粘连,可能是发病的因素。罕见,每万例腹腔镜手术约有一例。纵隔气肿的原因亦不明,估计气腹针误入腹肌之下,腹膜之外可能是发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病的原因。此外,如横膈有缺陷或损伤,但未损及胸膜的完整性,在造气腹时因气压高而通过这种缺陷沿胸膜进入纵隔。

少量气胸可无症状,大量则可突发胸痛、气短,常伴有干咳。胸透有特征性改变。严重者可造成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纵隔气肿表现为头颈部、前胸的皮下气肿,伴有气憋感。透视可见纵隔积气,胸腺上抬。纵隔气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预防应注意横膈活检不宜过深,气腹针确认在腹腔后再充气,有裂孔疝的患者不宜行腹腔镜手术。11.2.3.2.腹壁和网膜气肿

因气腹针位于腹壁或网膜中充气所致。为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发生率约为2.7‰。这类气肿一般不引起不良后果,故无须特殊处理。但如气肿严重,可导致造气腹失败。11.2.4.血管损伤 11.2.4.1.腹壁血管损伤

多由气腹针或套管针穿刺所致,表现为穿刺针回吸有血,出血多时可在腹壁上形成血肿或血滴入腹腔而引起多量失血,但因较易发现,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可压迫或用大跨度弯针经腹壁全层缝合止血。11.2.4.2.腹膜后大血管损伤

一般由气腹针或套管针穿刺所造成,可伤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和两侧髂血管,这些血管的损伤是腹腔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来势十分凶险,抢救非常困难,预后极差。因此类并发症常易受到严厉职责,甚至使医师失去行医资格,故著者们往往讳而不谈,因此很难获得准确的发生率。英国1978年一项前瞻性报道(50,247例腹腔镜手术),此类损伤发生率为0.86‰。美国1978年粗略统计10年结果,发生率约万分之0.5。北京协和医院统计2773例中发生1例腹膜后大血管损伤。[发生原因] 主要是由于操作上的失误所致。原因有如下几点:  对解剖不够熟悉  穿刺过深  气腹形成不佳

 气腹针或套管针过钝,穿刺时用力过度

[临床表现] 为一系列典型的内出血和休克表现,发生迅速,很难与心血管与麻醉并发症区别。但如能当机立断,腹腔穿刺抽出血液,即可诊断。

[急救措施] 一旦诊断,立即停止充气,在腹主动脉高处施压,马上开腹,推开肠管,打开后腹膜,清除血肿,修补损伤的血管。

[预防] 熟悉解剖,注意穿刺方向。初学者必须由上级医师指导,掌握后再独立手术。严格按操作常规操作。具备随时开腹的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以开放式腹腔镜代替闭合式腹腔镜。11.2.4.3.腹腔内脏器血管损伤

为较常见的并发症。Loffer和Pent(1975)复习32,719例腹腔镜手术,此类并发症发生率为6.4‰。多发生于手术时。

小血管出血一般在观察下可很快自止。如持续渗血,可局部电凝、内凝、激光或压迫止血,亦可用止血纱布敷贴止血。如果损伤面积较大或损伤的血管较粗,出血活跃无法镜下止血,则应立即开腹止血。Loffer和Pent统计约37.5%的此类患者须开腹止血。11.2.5.肠管损伤

肠管损伤是腹腔镜手术较常见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类并发症。Loffer和Pent(1975)复习32,719例腹腔镜手术,此类并发症发生率为3.4/10,000。英国1978年前瞻性调查(50,247例),发生率为2.3‰。北京协和医院统计2773例手术,发生率为0.7‰。[发生原因] 1.机械伤:多由气腹针或套管针直接插入所至,英国的调查约占肠损伤的76.7%。原因有如下几种:  肠管直接粘连于穿刺点的腹壁下;

 穿刺时没有(或没有充分)将腹壁提起,腹壁与肠管间空间不够;

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 腹腔内充气不足造成穿刺空间不足;

 穿刺方向错误,垂直进针或斜向上腹部,可增加损伤机会;  患者有肠梗阻或术前未很好清理肠道,充盈胀气的肠道易受损伤。

2.电(或激光等)烧伤:多为电凝(尤其是单极电凝)所至,英国调查约占肠损伤的23.3%。原因有如下几种:  术中对解剖不熟悉或粗心大意(如操作范围离开腹腔镜视野,或电凝结束后忘记松开脚踏开关)将电凝头(或激光头)直接放在肠管上;  电凝等的位置正确,但在通电的一瞬间,患者突然移动(如咳嗽或因疼痛移位)而造成烧伤;  电凝器械本身问题(主要是单极电凝),通电时的电流、电火花在向负极放射时,如肠管在附近,电流、火花经过处可能引起烧伤。[临床表现]  气腹针所致,多无症状或很轻,但如穿如肠腔未发现,随之充气,则可引起肠破裂。 小面积浅烧伤亦可无症状。

 套管针刺入或大面积、较深烧伤则必然造成肠穿孔,肠内容进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以至败血症。如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后果严重,可造成死亡。 机械性损伤后,腹膜炎症状往往在术后12-24小时出现;而烧伤则可能在坏死脱落后,及术后3-7天或更晚才出现。[处理]  一旦发现套管针损伤,立即剖腹修补或部分肠切除。严重烧伤亦如此,且多行部分肠切除。 如很轻的烧伤或气腹针损伤,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禁食、输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有腹膜炎症状出现,立即剖腹探查。[预防]  严格选择病例,尤其是在起步阶段;  术前灌肠;

 气腹针穿刺后应回吸,如吸出肠液应停止手术;

 套管针穿刺前,充分形成气腹,用力上提腹壁,掌握穿刺方向;  尽量不用单极电凝。11.2.6.膀胱损伤 [发生原因]  穿刺时膀胱充盈; 以往手术使膀胱移位; 行子宫切除手术时, 膀胱与子宫粘连(如有剖宫产史或子宫内膜异位),有报道LAVH时,膀胱损伤率达1.8%,明显高于经腹子宫切除的0.4%。[临床表现]  镜下见到;

 尿袋充气(CO2)或血尿

 如未能及时发现,术后则出现尿漏入腹腔或腹壁外,有发生腹膜炎及形成窦道可能。[处理]  术中一旦发现立即修补;

 对于<5mm,无活动出血的穿刺伤,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5-7天;

 对于可疑损伤者,可经尿管向膀胱注入稀释美蓝,确认损伤部位后再行修补。11.2.7.输尿管损伤

常见原因为电凝损伤、锐性分离时损伤和吻合器损伤。患者表现一侧输尿管梗阻即一侧腰腹痛,发热,可出现一侧肾积水;也可出现腹腔内漏尿或形成输尿管瘘。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往往被延误,特别是热损伤,冒韵东:腹腔镜及其在妇科的应用

症状可在术后10-14天才出现。此类损伤的处理应请泌尿科医师协助,既可经腹修补(离断或较大损伤),也可插入输尿管导管10-21天(极小的损伤)行保守治疗。11.3.常见术后并发症

 肩痛:右肩多见,有时会合并肋下痛。此为CO2残余在腹腔刺激横膈所致,有时较重并持续数日。术毕注意排尽腹腔气体可预防。对已发生者,可膝胸卧位将气体引入盆腔以减轻症状。 腹痛:由小切口或畸胎瘤内容物刺激所致,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重者可服用止痛剂。

 神经损伤:因膀胱截石位压迫腓总神经所致腓总神经麻痹最常见,表现为足下垂和下肢感觉异常。多可自然恢复,但有时恢复期长达3-6个月,理疗与针灸有较好疗效。术时在膝关节周围包裹软物,缩短手术时间可预防。 穿刺口疝:90年代AAGL统计4,385,000例腹腔镜手术,发生率21/100,000,86.3%发生在>=10mmTROCAR穿刺部位,75.7%发生于脐孔处。原因为大直径套管的使用;取大标本时扩大切口;手术时间过长使穿刺口筋膜张力减低而愈合能力减弱;未缝合或缝合不当;切口感染;慢性咳嗽。11.4.并发症的预防:  加强手术医师培训:一般说来,医师的操作经验越丰富则手术的并发症越少。须剖腹的严重并发症多出现在操作经验少于25次的医师,以后发生率明显减少,在101-250次间又出现一个小高峰。250次后处于较稳定的低水平。故初学者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熟悉解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先行模型练习。独立操作前至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20例次手术。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尤其是在刚刚开展腹腔镜手术时。但随着手术例数增加,手术技巧的提高,自满与轻视的态度往往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故对高危或有相对禁忌症的患者,术前应充分权衡利弊,如决定手术,则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并作好充分准备。 取得病人的合作:使每例手术都能在患者充分的理解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让病人在术前有很好的心

理准备。 认真保管, 维护器械设备:以免术中出现设备意外,发生并发症。最好一直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全部的围术期工作。切忌“将就”思想。 作好急救准备(人员, 器械, 配血):如心内科、普外科、血管外科等医师能随叫随到,常备抢救器械和设备。 严格执行操作常规:认真对待每一步操作,注意每一个细节。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第3篇

【关键词】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内环境干扰小、康复快、无明显疤痕且能将诊断与治疗融为一体等优点而迅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1]。近年来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是妇科微创手术的新进展。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成熟运用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如输卵管造口、输卵管通水、输卵管切开取胚、输卵管结扎、输卵管切除、卵巢囊肿剥除、盆腔粘连松解、子宫肌瘤剥除、子宫次全切除及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等手术。现将1028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科2008年7月——2012年7月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28例,其中异位妊娠435例,卵巢囊肿2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76例,子宫肌瘤67例,继发不孕7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53例;年龄20-48岁,所有病例的手术全部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50-130min,住院总天数5-7d,术后住院天数4-5d。

1.2术前护理

1.2.1术前访视手术护士于手术前1天到病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基本过程并告知患者手术的先进性与安全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工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访视,加强了护患沟通,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手术室,并由熟悉的护士接待,这种良好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而且利于术后恢复。通过术前访视,本组病例所有病人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

1.2.2脐部皮肤准备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脐正中和脐周围穿刺,因此脐部皮肤准备要求彻底清除脐内污垢,并保证脐内皮肤完好无损[2]。临床均采用石蜡油、肥皂水、碘伏棉签清洁消毒,操作中注意减少棉签对脐孔皮肤的刺激,保证脐孔术野皮肤的完整性及无菌性,从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机率。

1.2.3阴道准备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阴道操作的手术,手术前应进行常规阴道清洁度检查,术前3天开始每日2次及术日晨用0.2%新洁尔灭进行阴道冲洗。

1.2.4腸道准备其目的是为了刺激肠蠕动,清除肠内粪便和积气,便于术中充分暴露术野,还可防止手术过程中因麻醉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减轻术后腹胀不适。通常采用20%的甘露醇250毫升加等量白开水口服导泻,口服给药法简便、效果好,能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术前禁食12h,禁饮8h。以减轻肠胀气。严重粘连的分离手术、涉及肠道的手术,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

1.3手术护理配合

1.3.1仪器设备的准备术前准备电子腹腔镜电视摄像系统全套、气腹机、冷光源机、单双极高频电刀、超声刀和结扎速。确保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1.3.2手术体位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以方便会阴和腹部两组手术者同时操作。体位放置过程中,要保护肌肉神经不受损伤,避免压迫或过度牵拉,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必须保持稳妥[3]。

1.3.3术中护理配合下腹部和会阴部皮肤消毒后铺无菌手术单,按使用顺序摆放器械便于操作。协助医生穿刺,制造气腹,术中通过摄像系统反映到监视器的显示信息,判断手术进程,思维同步或超前,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操作。同时配合麻醉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尿量及出血量,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防止意外发生。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保证手术物品的供应,以利手术顺利完成。

1.3.4术毕护送手术结束待患者麻醉清醒后,由麻醉师、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液体进出量、生命体征、手术情况及全身皮肤情况及各种管道情况等。在搬运患者时避免不必要的震动和其他意外。

1.4术后护理

1.4.1术后体位及监测生命体征全麻未完全清醒前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和误吸口咽分泌物。病人清醒后取平卧位,6小时后改半卧位,并指导患者适当在床上翻身活动,防止褥疮、肠粘连、栓塞、肺炎等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1.4.2饮食护理进食一般遵循的原则为:排气前进流食,排气后进半流食,排大便后进普食。早期少食多餐流质饮食可促进肠蠕动,促进排气,避免术后腹胀不适。

1.4.3导管护理及引流液观察术后留置引流管可将盆腔内残留的冲洗液、血液以及渗出液流出体外,并能及时发现有无内出血。在留置期间,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阻塞,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色,做好记录。术后清醒后给予半坐卧位,利于腹腔引流液的排出。

1.4.4穿刺口的观察和护理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穿刺口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敷料不牢致穿刺口渗血。由于腹壁切口小,各种腹腔液易从伤口渗出,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护士应观察穿刺孔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仅有少量渗血、渗液且色淡,浸湿敷料,应及时更换敷料加压包扎,效果不佳,可在穿刺口缝合止血。本组有一例病人术后3h脐部穿刺孔少量渗血,给予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后好转。

1.4.5腹腔内出血的观察术后腹腔内出血是腹腔镜手术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术后24h内。手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及全身情况。术后48内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持续下降、腹痛或引流管流出较多鲜红色液体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做好备血和剖腹探查术准备。本组病例无1例病人出现腹腔内出血并发症。

1.4.6腹痛及腹胀的护理麻醉清醒后,有些患者有轻微的伤口疼痛,通常不用止痛药。部分患者术后肩背痛合并肋间痛,是由于手术中CO2气体残余腹腔中刺激膈下所致,24h内可自行缓解,不需特殊处理,须向患者加以解释说明[4]。鼓励患者多翻身,取舒适半卧位,尽早下床活动。本组病例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肩背痛和肋间痛,向患者正确讲解后未给予特殊处理。2结果

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腹部穿刺孔均甲级愈合出院。3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妇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麻醉药物及镇痛药物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术前护理要点、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与宣教指导,以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63.

[2]黄慧平.腹腔镜手术脐孔皮肤清洁准备方法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8-49.

[3]钱蒨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9.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519例, 年龄18~66岁, 平均35岁。有133例患异位妊娠, 有154例患卵巢囊肿, 还有119例患子宫肌瘤, 其余113例为其他疾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 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并积极进行随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入院护理。入院时, 要认真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以使患者与家属对手术有全面的认识, 便于配合医生手术;向患者介绍主治大夫及护理护士;讲解术前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有可能在术中需要切除卵巢, 要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使患者易于接受。 (2) 肠道护理。术前晚上与手术当日需温肥皂水灌肠, 异位妊娠除外。术前一天不应进食豆类与糖分高的食物, 以半流质为主;术前4h禁水, 8h禁食。 (3) 消毒穿刺孔。手术应严格脐部穿刺部位的消毒, 应用松节油和碘伏进行脐孔清洁, 清洗过程中力度要适中, 注意保持皮肤完整, 防止术后穿刺孔的感染。 (4) 阴道消毒。手术部应在月经期进行, 手术前3天就要用碘伏对阴道进行消毒, 2次/天。 (5) 其他护理。手术头一晚睡前给药, 安定5mg, 以使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术前半小时放置导尿管, 同时接引流管, 保持开放状态。

2.2 术后护理

(1) 常规护理:术后8h患者要去枕平卧, 头向一侧倾斜, 预防误吸呕吐物引起窒息;术后对血压、脉搏和呼吸进行测量, 2次/h, 测量4次, 如有需要应同时实施心电监护, 以维持生命体征平衡;术后7h左右需进行低流量吸氧, 氧饱和度需保持>95%;拔出导尿管一般在术后第二天, 积极鼓励患者下床排尿, 并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 预防感染;待患者排气后方能进食, 以流质为主, 合理营养, 食物以清淡为主;术后7h左右能够进行翻身,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增加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2) 并发症护理:若穿刺部位发生渗血, 需加压进行止血, 也可以缝合穿刺孔;术后需放置引流管, 以便盆腔内残留液体排出, 同时还能够对内出血进行观察并及时纠正;患者采取半卧位, 注意引流液的性状以及颜色等, 还需每日对引流袋进行更换[1,2]。若引流颜色鲜红, 且短期引流出较多液体, 同时伴有血压进行性下降, 应及时采取措施;皮下气肿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气体进入皮下或腹膜外而引起, 触摸可有捻发感, 若气体量少, 其可以吸收, 不需进行额外处理措施。术后应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腹部皮肤是否出现捻发感;因为手术以二氧化碳气腹为基础来实行, 二氧化碳在膈肌下方可向碳酸转化, 然后会刺激膈神经, 并将疼痛传向肩部造成肩痛。一般给患者吸氧7h左右, 就能够消除反应;鼓励患者多进行翻身和下床活动, 防止腹胀, 若患者腹胀严重或者术后两天内没有排气, 则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手术过程中易导致肠管、输尿管和膀胱的损害, 尤其是切除病变部位的时候, 若患者有进行性恶化的腹痛、呕吐和发热的现象, 同时腹部出现反跳痛、压痛或者肌张力增强的现象, 就应该考虑可能是肠管已经遭到损害;若患者有血尿和漏尿现象, 则应考虑是输尿管或者膀胱遭到损害[3]。

3 小结

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的应用在妇科领域可谓一大进步, 具体特点有:手术创面小 (仅为穿刺口大小) 、手术过程中出血不明显, 不用长期住院、费用低, 恢复也快, 手术过程中对内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从而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的病例极少。在当下, 科技进步越来越快, 医疗器械也得到全面改善,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大, 对医务工作者在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作为医务人员, 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从而使得护理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操作能够非常顺利地应用于微创手术领域, 同时也可以得到很大方面的提高。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病在非常舒适的护理环境中安全渡过其围手术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519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病例。结果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率的增加以及并发症的降低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陆素琼.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100例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31 (16) :2513-2514.

[2]李兢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4) :3856-3857.

[3]马凤清, 马晓华, 廖兵飞, 等.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 2 (8) :149.

妇科手术同意书 第5篇

妇科手术及风险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 李小林性别女年龄44岁科室妇产科床号 26住院号:104013

一、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经治医师告诉我,目前对我的病症考虑如下诊断

1、子宫腺肌瘤

2、子宫肌瘤

3、慢性宫颈炎对于该病症,医师已经将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向我介绍,结合我的具体情况和医师的建议,我最终考虑可以接受以下的手术治疗方案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二、拟施手术方案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在我明确表示接受该手术方案之前,医师已经将手术的方法、麻醉方式和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其他风险都已经向我做了交待,本人对医师的告知的内容已经清楚并理解,我知道手术治疗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术中术后出血需输血。

2、邻近器官损伤。

3、若标本切除送病检系恶性,需再次手术扩大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放化疗,远期疗效差。

4、术后无月经、生育。阴道缩短,影响性生活。

5、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愈合不良,需换药或二期缝合。

6、肠粘连、肠梗阻、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以及其他一些目前尚无法预知的意外

三、术中紧急情况处置授权

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还有医疗操作或手术均有可能出现的其他危险,并且在手术中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尤其是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本人口同意,口不同意授权医师可以即时处置。

四、授权特定医师实施手术

我允许有该手术技术资格、经验的医师和其亲自选择的他可以信赖的助手为我实施上述手术方案。

该格式文本系医院提供,有关内容是医师向我告知时填写.我同意使用该文本,勾画选择的内容是医师向我告知时的真实内容。

五、免责同意

上述问题一旦发生,本人理解这是医学上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相信医护人员将竭尽全力救治,本人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规定缴纳一切费用。由该手术引发的上述情况,本人放弃通过行政、司法等途径来主张权利。

最后本人明确表示口同意,口不同意做此手术。

患者签名或手印:

患者家属签名:告知医师签名:廖杰 患者家属与患者关系:

身份证号码:

妇科腹腔镜手术890例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适应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178-02

Analysis of 89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FEI Yap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uoyang City in 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ical indications, surgical methods and complicat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clinical complication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of 890 cas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gynecology of our hospital since 2007. Results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suitable for benign surgery treatment such as uterine fibroids, adenomyosis, ovarian cysts and ectopic pregnancy. Surgery methods include 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 myomectomy, ovarian cyst removed surgery and ectopic pregnancy surgery.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a goo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but doctors need to well grasp the surgery operation.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Indication; Complication

随着腹腔镜在妇科手术日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妇科医生及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妇科890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适应证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防止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0例均属自愿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年龄22~68岁,术前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等生化检查无手术禁忌证,经细胞性检查排除妇科恶性病变。其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530例(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剔除),附件囊肿240例(卵巢囊肿剔除或切除),宫外孕120例(开窗取胚术或切除术)。

1.2 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患者取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或平卧位,留置尿管,已婚者上举宫器。术中气腹压力维持≤15 mm Hg,根据术式不同,打3~4个穿刺孔,全程心电监护、脑电监护,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是指术中需额外处理,更改手术方式或术后保守治疗,再次手术,不能正常出院需延长住院时间观察治疗的患者。如腹腔脏器损伤、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出血过多血肿形成感染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共15例,发生率为1.78%。其中术中出血及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9例,占并发症的60%;子宫切除及肌瘤剔除术并发症明显高于附件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腹壁血管损伤,造成皮下淤血2例,其中1例术中穿刺损伤腹壁血管,出血明显,给予局部电凝缝扎止血,另1例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手术24 h后穿刺点周围逐渐出现皮下淤血。皮下气肿1例,出现在腹腔粘连,穿刺针进腹困难,反复穿刺,手术时间偏长,术后表现为橘皮样改变,观察均自行吸收。脏器损伤3例,2例为膀胱损伤,发生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2例均有剖宫产病史,其中1例同时属双宫颈畸形。2例膀胱损伤均在术中及时发现,镜下行膀胱修补术。1例因损伤距输尿管开口较近,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支架,2例均术后留置尿管2周,痊愈出院,3个月后取出支架。1例发生直肠损伤,因盆腔重度粘连,子宫直肠陷凹消失,在经阴道打开后腹膜时损伤直肠,术中发现修补术后局部放置引流,观察1周后,大便正常排出,痊愈出院。术中出血6例,4例发生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其中2例肌瘤过多过大造成,给予输血纠正贫血,1例为阔韧带肿瘤,创面渗出形成局部血肿,给于缝扎止血,1例肌瘤生长在宫颈,剔除肌瘤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缝扎无效,中转开腹止血。术后出血2例发生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表现为腹痛、发热,超声检查提示盆腔不规则无回声区,均打开阴道残端缝线,局部引流,抗炎止血治疗。感染2例均发生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表现为术后3 d发热,阴道脓性分泌物,均局部引流擦洗上药后出院。高碳酸血症发生1例,该患者肥胖,术中出现气道阻力较高,手术时间偏长,术后麻醉停药后表现为烦躁、意识不清,测CPCO2为54.2 mm Hg,给予延迟拔管,延长带机呼吸时间后纠正。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进步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妇科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均可在腔镜下完成。在腹腔镜技术广泛普及、迅速发展的同时,并发症问题一直受到医师们的关注[1]。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操作者的技术、手术器械有密切关系。国外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为0.85%~1.88%。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8%,890例手术中,15例并发症,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7例,占并发症的46.6%,以术中出血居多共4例,皮下气肿、皮下淤血、高碳酸血症各1例。子宫切除并发症7例,占并发症的46.6%,术后出血、膀胱损伤、感染各2例,肠管损伤1例,附件手术并发症较低,仅皮下淤血1例。较严重的并发症均发生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次之,损伤均发生在有重度盆腔粘连、解剖畸形等情况。

腹腔镜手术既是微创手术,但也可造成重创手术。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手术医生操作的经验、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手术器械的优略,决定手术的适应证,而不是盲目扩大手术指证,为了追求腹腔镜完成手术而以过度延长手术时间或出血过多等为代价。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已失去了微创的意义和初衷[2]。

腹腔镜手术不仅要求操作者有熟练的手术技巧,而且要充分认识有高危因素和复杂手术本身特有的风险性,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中转开腹是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可靠保证。不能因为过分自信或刻意追求较低的中转开腹率,而忌讳开腹,而导致患者严重的后果[3]。总之,笔者认为,必须从最有利于患者恢复的角度考虑,结合手术医生对腹腔镜手术的熟练程度,通过对患者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手术途径。在腹腔镜手术中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完成镜下操作,在仔细完成分离粘连后,将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前景[4]。但又不能一意孤行,对应该中转开腹手术时要及时改变手术途径,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重大损伤。

[参考文献]

[1] 王沂峰, 史红晖, 朱兰,等.第19届国际妇产科联盟会议纪要普通妇科部分[J].中华妇产科杂症,2010,45(1):73-75.

[2] 程忠平,胡丽萍,帅桂珍,等.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700例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5,28(3):182-186.

[3] 秀丽,周应芳.妇科肿瘤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症,2009,25(7):504-506.

[4] 金芳,冯缵冲,丁爱华.实用妇科内镜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

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体会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1 2 0例, 年龄 28 ~6 4岁, 平均39.6岁。其中异位妊娠18例, 卵巢良性肿瘤28例, 子宫肌瘤48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 盆腔炎性包块12例。 均予全身麻醉。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 语言亲切, 主动介绍病房环境, 减少其陌生感, 取得患者的信任。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简要过程、优点, 介绍主刀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详细交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介绍同类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请术后顺利康复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2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 如心肺功能, 血生化检查, TCT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做好皮肤、阴道、肠道准备, 特别做好脐部清洁, 用松节油或75%的酒精擦拭, 减少术后脐部感染。有阴道流血及未婚者禁做阴道准备, 如有阴道炎症, 治疗痊愈后再手术治疗[2]。术前留置导尿, 保持膀胱空虚, 免术中遮挡视野或人工气腹置人导管针损伤膀胱。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吸氧2L/min, 心电监护, 测P、R、Bp、SP、CO2, 注意观察面色、神志、呼吸的频率及节律, 有无咳嗽、胸痛等症状, 观察碳酸血症的危险, 切口有无渗血情况。

2.3.2 体位

术后6 h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6 h后半卧位, 指导患者床上多翻身活动, 做深呼吸, 双肩外展活动, 屈腿、抬腿运动;病情轻, 体质好的可下床活动, 促进肛门排气,

减少肠粘连发展, 如患者有躁动, 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

2.3.3 饮食护理

清醒后可饮水, 6 h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禁食辞:奶、甜食、鸡蛋等, 免引起肠胀气。

2.3.4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 观察色、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正常引流少量淡红色液体, 若色鲜红≥100 ml, 应警惕腹腔出血;如果引流液多, 呈粉红色或淡黄色应考虑有无尿漏,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引流液≤20 ml/24 h, 体温正常可拔管。

2.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4.1 肩背酸痛或不适

此为腹腔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术中二氧化碳气体残留积聚膈下刺激隔神经反射所致[3]。护理要点是术后对腹壁轻轻加压, 将气体排出。肩痛时, 患者可膝胸卧位, 让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 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

2.4.2 术后出血

轻者表现为穿刺孔出血, 重者可表现为内出血休克[4]。术后24 h要密观穿刺处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 决不能因腹腔手术切口小而忽略对其的观察,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引流液的色与量, 及早发现出血现象。发现血液渗透敷料者, 及早回报医生, 及时更换敷料, 沙袋加压包扎止血效果较好。

3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术后3~5 d出院,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4讨论

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 出血少, 术后患者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 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适应性也不断的扩大, 护士应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和利于康复的最佳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12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术后3~5d出院,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处理问题。是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护理

参考文献

[1]蔡伟萍.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护理研究, 2004, 18 (13) :1142-1144.

[2]赵玉芳, 薄海欣.1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7) :627-628.

[3]杨秋兰.妇科腹腔镜术前术后的护理.实用医学杂志2000, 16 (1) :81.

腹腔镜妇科手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孕妇年龄21~33岁, 平均25.8岁。孕周7~13周, 平均8.75周。16例均有短期下腹疼痛。附件包块直径<6cm者2例, 6~10cm者12例, >10cm者2例。其中囊性成熟畸胎瘤8例, 蒂扭转6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伴蒂扭转2例;卵巢黄素囊肿破裂2例, 腹腔内出血约1200ml;单纯卵巢囊肿4例。本组12例患者手术时机均选择在妊娠早期, 4例在妊娠中期。14例急诊手术, 2例择期手术。

1.2 方法

腹腔镜手术中, 孕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头低脚高位, 倾斜的角度15~20°, 术中手术床向囊肿对侧倾斜150左右。切口位置高出宫底位置3~4cm。切开腹中线皮肤1.0cm, 用气腹针穿刺, 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压力为10~12mmHg, 行套针穿刺后, 置入腹腔镜。首先观察盆、腹腔情况, 然后直视下分别于腹壁两侧根据子宫的大小、位置及手术的部位选择第2、3穿刺点。手术方式为8例卵巢囊肿剥除术, 2例卵巢黄体囊肿剥除术, 6例蒂扭转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中孕妇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100%, 手术操作时间控制在45~60min左右。术后当天低流量吸氧4h, 抗炎3d;妊娠12周以内每天肌注黄体酮20mg, qd, 12周以上静滴硫酸镁7.5g, qd, 保胎治疗3d。

2 结果

16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 术后均无早产或流产。手术时间25~60min, 平均45min, 出血量30~100mL, 平均6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24h, 平均18.5h, 术后住院3~7d, 平均5.5d。全部病人均在门诊定期进行检查, 随访率100%, 13例已足月正常分娩, 1例妊38+周因头盆不称剖宫分娩, 1例妊39+周因社会因素剖宫分娩;术中见盆腔均无明显粘连。新生儿出生评分8~10分, 体重2950~4000g。1例妊娠33周, 现正随访中, 母胎监测未见异常。

3 讨论

3.1 妊娠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选择

因考虑到全麻药物的影响及CO2气腹对妊娠早期胎儿的致畸作用, 通常的观点认为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在妊娠中期比较安全[1]。妊娠中期子宫体积大小适中, 对手术操作空间的影响较小。且子宫处于相对稳定期, 不易激惹,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低。但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改变, 子宫、附件区韧带松弛, 卵巢肿瘤易并发蒂扭转。在本组资料中即有6例卵巢畸胎瘤、2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肿瘤直径7~8cm) 在妊娠早期蒂扭转、坏死, 最后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这对孕妇而言, 无疑是一大损失。因而作者认为对于B超检查具有典型声像特征、肿瘤直径>5cm并有部分实性变的卵巢囊肿应及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有腹痛症状的盆腔包块, 应尽快手术治疗, 尽可能保留卵巢功能, 以降低扭转、感染、破裂、出血、漏诊恶性肿瘤以及阻塞产道的风险。近年国内学者认为孕早期腹腔镜手术并未明显增加流产的发生率[2]。本组12例妊娠早期的腹腔镜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母婴预后良好。

3.2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体会

(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避免脏器损伤。第一穿刺孔位置应高于宫底3~4cm, 由经验丰富的的术者操作。另选择300镜体, 通过镜体方向的调节, 利于术中视野暴露。

(2) 维持合适的腹腔内压力, 保证母婴安全。由于妊娠期氧耗量和生理通气量增加, 膈肌上移使机械通气阻力增加, 同时氧储备减少, 限制了头低仰卧位的程度, 使妊娠妇女对气腹及其压力的耐受性降低;而仰卧位时心输出量和子宫动脉血流量量减少, 胎儿缺氧的危险可能也会增加。因此, 手术中腹腔内压力和CO2气腹维持时间成为衡量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方面。国内的研究证明气腹压力应维持7~12mmHg (1mmHg=0.133kPa) , 不能超过15mmHg[3],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增加母体的肺通气量, 气腹对胎儿还是相对安全的[4]。

本组病例全部采取头低脚高位, 倾斜15~20°, 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压力维持在10~12mmHg, 术中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100%, 手术时间控制在60min内, 术后访视结果显示母婴预后良好。

(3) 总结手术经验,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对盆腔内积血多的病人, 建议使用直径1cm的吸管, 吸血的过程适时喷水, 便于快速清除盆腔内血块;剔除卵巢囊肿时, 镜下先直接剪开卵巢皮质1cm后再钝性撕开, 更易于分辨层次, 便于快速剥离囊肿;仅电凝囊肿基底部, 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镜下缝合时间;术者严密配合, 快速置袋套取囊肿;大量温水冲洗盆腔 (>3000mL) , 便于术后恢复;对直径>10cm的畸胎瘤, 建议扩大第二穿刺孔套取囊肿;术后充分排空腹内CO2气体, 减轻术后疼痛刺激。

综上所述, 维持合适的腹腔内二氧化碳压力,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严密监测孕妇血氧饱和度, 妊娠早、中期腹腔镜手术基本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Yuen PM, Ng PS, Leung PL, et a l.Outcome in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adnexal mas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J].SurgEndosc, 2004, 18 (9) :1354~1357.

[2]秦成路, 王春平, 廖莳.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附件包块45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2004, 10 (11) :101~103.

[3]谢洪哲, 王宁宁, 黄建昭.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现状与问题[J].新医学, 2005, 36 (10) :617~619.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第9篇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50例, 年龄19~66岁, 平均32.6岁, 所患疾病, 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42例, 宫外孕29例, 全子宫切除术28例, 子宫内膜移位症11例, 不育症治疗6例。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 尤其是高龄患者, 不免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加上对腹腔镜技术认识不足和对全麻的恐惧, 更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导致失眠、精神紧张或心理行为的改变, 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 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指导,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准确, 耐心地给予解答和说明, 向患者解释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和安全性, 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等, 并列举身边手术成功的事例, 解除患者顾虑, 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2皮肤准备

腹腔镜手术皮肤准备同一般妇科腹部手术, 但应特别注意清洁脐孔, 我们采用0.5%碘伏于备皮前滴于患者脐孔, 腹部备皮后用灭菌棉球彻底清除脐孔污垢, 但应避免损伤脐部皮肤。

2.3肠道准备

术前一天晚上进流质饮食, 晚十点后禁食水。晚八点、术晨7点分别为患者清洁灌肠, 行全子宫切除者术前用0.5%碘伏擦洗阴道, 每天两次, 连续3d。

2.4术前饮食指导

为了提高手术耐受力, 减少并发症, 术前要加强营养支持[1]。根据手术安排, 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 易消化吸收食物, 但应避免进对肠道有刺激性及易产气的食物。

2.5术前访视

对择期手术患者, 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 向患者作自我介绍, 通过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情况, 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技术水平, 手术室各种仪器、设备, 确保患者安全的各项措施等, 让患者对手术室有初步了解,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顺利实施手术。

3术中护理

3.1患者入手术室后, 护士应热情接待, 最好由前1d访视者接诊, 以消除患者陌生感, 认真核对患者腕带, 确认无误后送患者至手术台, 真诚、主动与患者交谈, 对患者关心、体贴, 协助患者将心理状态调至最佳。术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2~25℃, 湿度50%~60%, 一切操作稳、准、轻, 尽量避免操作不慎造成响声过大, 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患者术前用药后口唇干燥不适, 护士可用棉签湿润口唇, 以缓解患者不适。

3.2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护士于麻醉前在患者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留置静脉套管针连接延长管和三通接头便于给药, 遵医嘱给予0.9%生理盐水500mL, 补充血容量, 给予预防使用抗菌素, 术中根据血压、脉搏变化及出血量及时调整滴速, 并注意观察防止液体渗出。

3.3麻醉护理。腹腔镜手术患者均为全麻, 此时护士应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 插管后注意观察导管是否移位, 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幅度, 黏膜及皮肤色泽,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后给于留置尿管, 减轻患者痛苦, 麻醉后、手术前注意遮盖患者以保暖, 防止受凉。

3.4体位护理。总体要求: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 充分暴露术野, 便于医师操作。腹腔镜手术常需借助某些特殊体位来改变术野暴露, 体位改变, 腹腔脏器的重力性移位引起血液静力压改变, 与麻醉和气腹的共同作用下可影响呼吸和循环, 头低足高位还可导致腹腔脏器对膈肌的机械性压迫, 使肺的顺应性降低进而引起肺通气量下降和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蓄积, 因此, 护士应根据气腹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及时调整体位, 避免因术中体位对手术的影响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3.5控制感染。手术室护士日常应做好消毒监测工作, 术中用器械应严格灭菌, 手术人员术前认真刷手消毒, 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手术动作轻柔细致, 减少组织损伤, 会阴部操作后, 所有接触会阴部器械的手术人员均应更换手套, 所有用过的器械均不能用于腹部, 以免污染腹部切口。

4术后护理

4.1生命体征观察。腹腔镜患者均为全麻, 回房后安置患者于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常规给予心电监护6~12h, 护士每15~30min观察患者一次, 并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吸氧6h, 氧流量2L/min.告知并指导家属按摩患者双下肢,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静脉栓塞形成, 协助患者每1~2h翻身一次, 防止发生压疮。

4.2管道护理。患者回房后, 将尿管、引流管妥善安置在床旁, 防止扭曲、受压,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并记录患者尿量、颜色和引流量及颜色, 术后6h及时拔除尿管并消毒尿道口, 防止感染。

4.3饮食护理。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6h可进少量水及流质饮食, 次日可进半流质饮食, 至普食, 食物应易于消化吸收, 富含营养, 但避免进食对肠道有刺激性和易产气的食物。

4.4心理护理。少部分患者担心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反映,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必要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向患者做出解释, 寻求支持系统, 尤其是患者亲友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2]。同时指导家属在生活上给患者以关心, 照顾, 支持, 解除患者顾虑,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爭取早日康复。

4.5活动护理。患者术后恢复是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机体恢复的需要, 活动能增加血液循环, 防止静脉栓塞形成, 增加肺通气量, 有利于痰液排除, 避免肺部并发症,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术后6h可床上活动四肢, 床上翻身, 半坐卧位等, 次日可适当下床活动, 护士或家属在旁陪伴。

4.6疼痛护理。由于术中气腹, 术后患者体内仍有残留的二氧化碳刺激膈肌, 引起部分患者肩部、肋下疼痛, 此时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 安慰患者, 随着二氧化碳的吸收, 疼痛会逐渐减轻并消失, 一般不需处理, 鼓励患者多翻身或下床活动可自行缓解。

4.7出院指导。腹腔镜手术患者创伤小, 出血少, 恢复快, 一般术后3d拆线, 无特殊情况即可出院, 但应告知患者及家属, 虽然手术是微创, 术后完全恢复还要有一个过程, 回家后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 加强营养, 多吃水果蔬菜, 多喝水,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增加腹压, 术后半月可淋浴, 3个月恢复性生活。定期来院复查。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喻荔琳, 陈荔华.外科危重患者早期常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0) ;122.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0例, 年龄22~59岁, 平均年龄 (39.5±8.4) 岁。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本病了解较少, 对腹腔镜手术的方法也不熟悉, 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怀疑等心理[3,4], 针对这一情况, 实施如下的护理:入院时, 护理人员要热情地接待患者, 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科室的一般情况, 初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详细地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介绍科室雄厚的专业基础, 使患者放心。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疑惑, 给患者耐心的解释, 使患者能够放下心理包袱, 全力配合治疗, 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 患者的负性情绪可得到显著的缓解[5,6]。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有的患者由于病程长, 治疗效果不理想, 容易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使患者摈弃不正确的想法,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 多向患者介绍, 减轻患者恐惧感, 给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时, 动作要柔和, 语气要和蔼, 使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手术前, 多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对手术方案、手术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同时, 请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 以增强患者的自信, 使患者能够放下心理包袱, 全力配合治疗。妇科手术要注意避开月经期, 手术前3 d护理人员每天使用碘伏酒精擦洗阴道, 手术当天早晨使用碘伏酒精擦洗阴道[7]。护理人员要做好饮食护理, 术前1 d晚上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 告诉患者不可进食容易产期的食物, 例如豆类制品、牛奶等, 手术前8 h禁食, 手术前4 h禁水, 护理人员要在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和手术当天早晨给患者灌肠, 此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排便情况。

1.2.2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敷料有无渗血, 有无阴道流血, 观察出血的颜色、量及性状, 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及时处理。手术后患者禁食禁水6 h后, 可以考虑进食流质的饮食, 注意少量多餐, 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手术后患者也不可长时间不活动, 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 做各种肢体运动, 每天做完护理后, 患者可以床边轻微活动, 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及早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 防止肠粘连, 减少腹胀气。本组患者均需要留置导尿管, 护理人员要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工作, 固定尿袋, 定时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 记录每天的尿量, 术后次日拔除导尿管, 注意做好阴道护理工作, 防止尿道感染。一部分患者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 在留置引流管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工作, 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引流管弯曲、堵塞,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做好护理记录工作。

2 结果

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术后住院4-7d, 平均 (3.9±0.4) d, 术后抗生素使用治疗4~7 d, 平均 (3.6±0.8) d, 所有患者术后8 h均可下床活动, 肛门排气时间6~24 h,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 手术前,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热情地接待患者, 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科室的一般情况, 初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详细地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介绍科室雄厚的专业基础, 使患者放心。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疑惑, 给患者耐心的解释, 使患者能够放下心理包袱, 全力配合治疗, 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 患者的负性情绪可得到显著的缓解。术前做好饮食护理和阴道护理, 手术后,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敷料有无渗血, 有无阴道流血, 观察出血的颜色、量及性状, 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及时处理。手术后患者禁食禁水6 h后, 可以考虑进食流质的饮食, 注意少量多餐, 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术后做好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显示,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孙美琴, 李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12 (16) :918-919.

[2]汤巧兰.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 (22) :89-90.

[3]王英.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12, 33 (6) :1104-1105.

[4]杨晓琴.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6) :163-164.

[5]袁冰.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3) :250-251.

[6]李思青, 赵树红.心理护理对紧张性头痛患者自我效能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3) :252-253.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第11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61-01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等优点,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和患者的青睐。手术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室对206例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护理评估

患者手术成功与否与术后护肤情况及患者术前的综合情况相当密切,其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的因素及手术方面的因素。患者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和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1]。

2. 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 做好护理评估,仔细询问病史,检查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告知手术方式、范围,做到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手术方案,尽量减少患者的术前焦虑,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的恢复。沟通交流及取得信任对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2.1.2 患者对各种刺激耐受性差,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和猜疑等不良心理。首先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护士要关心体贴,耐心细致地安慰患者,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术后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告知腹腔镜手术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并向患者介绍病房里其他患者腹腔镜手术成功的病例。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信心。告知患者术后恢复需要一定的过程,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术后不适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2]。

2.1.3 术前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咳嗽时如何保护伤口极其重要;术后尽早活动,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术后可多饮白开水及行雾化吸入,减少喉咙疼痛及不适。

2.1.4 术前给患者的皮肤准备,阴道准备,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利于手术区域的无菌操作。术前应做好肠道清洁工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术前2天应少食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术前1天嘱患者进少渣饮食,清淡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行保留灌肠,术晨行清洁灌肠。术前应保证病人的休息,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一般给口服镇静药物。给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手术当天铺好麻醉床,床旁准备监护仪、负压吸引、输液装置及各种抢救物品。

2.2术后护理

2.2.1疼痛护理 腹腔镜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毕竟也具有一定的创伤,加上术中制造气腹使用CO2气体,术后的残留增加了对患者的刺激,大多数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人体的痛阈与人的不良情绪呈正比关系,术后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提高痛阈,减轻疼痛,所以及时告知患者术后会有轻微疼痛,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与患者交谈,给患者心理支持,使其保持心情畅快。同时也可以结合音乐疗法,让患者听自己最喜爱的音乐,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加患者心理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痛苦。6小时以后帮助腹部捆腹带,有利于翻身、咳嗽及床上活动;半卧位以减轻腹部肌张力,从而减轻伤口的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2.2.2生活护理 患者体力逐渐恢復,嘱其无论采取何种卧位,都应定时翻身、注意肢体的活动,以帮助术后病人的恢复,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的营养、饮食与肠道功能的恢复、机体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静脉补充营养的基础上,应鼓励术后病人摄入适当的食物[3]。术后6小时可饮少量温开水,12小时后进食富含高蛋白的清淡饮食,如患者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酌情推迟进食。术后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促进精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徐凤霞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技术指南解读 护理研究2013,01

[2] 吴南红 冯培芳 等离子电切术后排尿异常的观察与护理 中国社区医师 2011:277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93例系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收治。患者年龄15~76岁,平均(31.5±6.9)岁,已婚798例,占89.39%(798/893);婚95例,占10.61%(95/893)。其中子宫肌瘤350例,占39.19%(350/893),卵巢肿瘤73例,占30.57%(273/893),卵巢巧克力囊肿61例,占17.92%(160/893),异位妊娠86例,占9.63%(86/893),卵巢黄体破裂10例,占1.12%(10/893),计划生育手术9例,占1.01%(9/893),其他5例,占0.56%(5/893)。有盆腹腔手术史97例,占10.19%(97/893),其中剖宫产术53例,妇科手术36例,外科手术11例。

1.2 手术种类

本组采用了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卵巢手术、输卵管手术等多种手术以及腹腔镜下取环术、探查术等等。

1.3 手术方法[1,2,3]

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行心电、血压,气道内压监测,放置导尿管。调节气腹压力和注气速度,形成气腹。选择穿刺点,常规作三点穿刺。直视下用双极电凝间隙点击,闭合血管。探查腹腔,完成相关手术。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中3~5d出院。

1.4 观察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出血、脏器损伤,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本组成功完成手术891例。

其中行子宫手术347例、卵巢手术405例、输卵管手术8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术39例,其他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取环术、粘连松解、腹腔镜探查术等14例。中途改其他手术2例,占0.22%(2/893)。手术成功率达99.78%(891/893)。

2.2 手术并发症。

本组共发并发症1 3例。出血性并发症3例,占0.34%(3/893),其中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2例。脏器损伤并发症2例占0.22%(2/893),其中肠管穿孔和膀胱损伤各1例。其他并发症8例,占0.90%(8/893),其中皮下淤血5例、皮下气肿3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占1.46%(13/893)。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妇科的常规手术,子宫肌瘤剜出术、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剥出术和异位妊娠手术等大多数妇科剖腹手术均可通过腹腔镜完成[1,2,3]。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是手术的成功的基础,而医生的技术水平是手术的成功决定的因素。预防和正确及时的处理并发症的能力,更是医生技术水平的体现。现就手术实践进行讨论。

3.1 正确有效开展手术

从事腹腔镜手术的医生,必须有熟练的常规手术经验的基础,在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必须重视基本功和基础操作训练,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可盲目开展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医生必须熟知所用设备和器械的工作原理和对组织的效应特点,正确使用各种手术能源和器械。必须重视对设备养护和器械时更新,以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手术的质量[2,3,4,5]。

3.2 气腹形成技巧

气腹形成的状态,决定着操作视野和空间好坏,决定着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与否[6]。调节气腹压力和注气速度十分重要:消瘦的患者12mmHg的气腹压力即可撑起腹壁。而体重指数≥24体型肥胖的患者腹壁肥厚,气腹压力需调高到15mmHg,以确保撑起腹壁。器械进出次数多或出现漏气时,应调节注气速度。

3.3 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的复杂程度、术者的操作经验与技巧、设备与器械的性能密切相关[3,4,5,6,7]。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46%。(1)出血性并发症。本组发生率为0.34%。其中术中出血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因肌壁内多发且瘤体较大,出血较多,后转开腹手术。术后出血2例见于子宫全切术后阴道出血,可能是阴道残端血管闭合不好,对症治疗后好转。(2)脏器损伤并发症。本组发生率0.22%。肠管穿孔损伤1例、胱损伤1例,均经镜下缝合修补,术后恢复良好。(3)其他并发症8例,发生率0.90%。其中皮下淤血5例,均见于切口较大,缝合止血不彻底。皮下气肿3例,触摸皮肤有捻发音,无自觉症状,未行处理,自行吸收。

总之,腹腔镜手术是妇科微创手术的必由之路,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是拓宽手术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893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成功完成手术891例,占99.78%。中途改其他手术2例,占0.22%。并发症13例,占1.46%。出血性并发症3例,占0.34%。脏器损伤并发症2例,占0.22%。其他并发症8例,占0.90%,其中皮下淤血5例、皮下气肿3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微创手术的必由之路,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是拓宽手术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0:1056-1081.

[2]孙翠芬,姚玉洁,邵岚.妇产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军事科学版社,2012:288-302.

[3]姚书忠.腹腔镜子宫手术的相关解剖、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防[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5):332-335.

[4]张立,石钢,陈杰,等.多种腹腔镜电凝器械对卵巢组织热损伤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63-65.

[5]丁淼.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志,2012,28(2):95-97.

[6]贾燕.腹腔镜术中CO2气腹对腹膜及腹腔内环境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杂志,2010,38(2):105-107.

上一篇:广东省药学会下一篇:灌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