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2024-05-18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精选11篇)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写实,写意,精神

一、写实中的写意

无论在哪个时代, 把一个东西画得惟妙惟肖, 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照相术诞生以前, 绘画是人们留下影像的唯一手段, 也是人们尽最大真实描摹自然的唯一手段。在照相术普及以后, 绘画开始向多元方向发展。在数码影像到处泛滥的今天, 在各种观念充斥美术界的当下, 写实主义绘画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其实, 观念艺术树立起来的时候, 一直是拿写实主义当反面教材的。而现在, 当观念艺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方式, 当所有的评论家都认为“艺术不能仅是炫耀手艺”的时候, 艺术界留给写实主义的空间还有多少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写实绘画不再被圈内圈外的人顶礼膜拜了!似乎这样一种绘画方式, 只要是一个人肯下那么几十年功夫就一定能达到的地步, 所以一些人开始忽略技法、一些人则认为摄影技术能达到的效果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地以血肉之躯去铸就呢!但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写实绘画的发展历程、再静观一下近几年的生存状态, 我想没有人能认定中国的写实绘画从来都只有扎实地油画技巧、也没有人能否定那深厚的技巧中无不蕴含着极具东方写意精神的文化意蕴。

无论是陈逸飞先生的江南水乡、古典女子, 还是《山地风》《上海滩》, 作为一个视觉工作者, 他总是用行动证明自己和所在的那个团队是可以无时不刻地走在时代尖端的, 是可以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运用西方绘画技巧畅快析出的。在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画坛享有盛誉的艾轩, 完美地承袭了父亲艾青的诗意人生, 他的西藏风情画在兼顾了传统少数民族题材的那份粗犷下, 独创了雪域高原的孤寂神秘感, 这种融深厚技法、孤独体验和借景抒情的境界, 唯艾轩为之!来自沂蒙山区的王沂东, 一情一景、一人一物、一笔一色, 全是对家乡的眷恋, 即便是看不到文化底蕴的普通大众也不会对这种乡情熟视无睹。红、白、黑三色的大胆对比, 凝重却不呆板, 是技法、却也不是技法, 因为情绪占了主导。写实画派当中的“鬼才”徐芒耀, 我国少有的具有现代观念的具像画家, 他不断地对新技术发起挑战, 试图给很多人眼中渐渐过时的写实绘画以新的契机, 所以他总是能想出办法, 不断让自己的作品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和眼, 并且记住他。还有李贵军, 铁打的青春期美少女主题、永恒的生命力展示、不变的单纯追求、就是这样一个境界, 总能触动你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地方, 那飞扬在画面中不经意飘起的红丝带, 总让我们不得不礼赞一下青春的灵动。有人说, 在观看李贵君的作品时, 总是令人想起五代南唐的著名词人冯延巳词中的名句:“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其实中国写实绘画走到今天, 我们一方面希望它能够不断创新, 生生不息地活跃于艺术舞台, 但又不能够容忍它摆脱赖以生存的归属地;一方面不停地想为它赋予新的内涵, 给予新的契机, 却又不愿意为它冠以不相称的头衔。冷军的作品从诞生的那天起, 就备受着双重的关注, 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 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是“羡慕嫉妒恨”, 《小唐》如果真的是一幅摄影作品, 会有这么多关注吗?为什么我们总在看不懂的画面前要求一种解读, 却总要在基本能领会的作品前挖掘出未知的因素才算满意呢?

二、双赢的艺术

写实也好, 写意也罢, 让市场来说说话吧。于2011年7月23号, 由2011成都双年展组委会、成都现代艺术馆主办的“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开幕。这一年的“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摒弃了大而全的展览形式, 不要装置、不要雕塑、不要摄影也不要影像, 重新回到了架上绘画的范畴。展览艺术总监冯斌表示:“写实某种程度上被视作过时的表现, 这其实是对写实的误读, 因为写实绘画是最为亲近、最易阅读、最具深厚观众基础的表现形式。”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 就是作品采用很多中国水墨画元素, 让当代作品充满了中国风。

2011年保利春拍会上, 陈丹青的《进城》以2300万元成交, 尚扬的《黄河船夫》以3162.5万元易手, 5月24日中国嘉德陈逸飞的《山地风》以8165万元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这些天价画作都是写实巨著。写实是一切的基础, 不管是油画还是水墨, 都必须具备造型能力, 写实是艺术收藏的一个基本标准。“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 写实类的绘画作品其实销路最好, 因为最易被看懂。”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有什么比兼具东西方最精髓的艺术技巧、又能在艺术与商业这两个常常左右艺术家发展思维的领域同时异彩纷呈呢?实在不多, 当代艺术也许可算作一个, 但这个还未经过历史检验的艺术形式, 真的很难判断它的未来走向, 况其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多元的艺术现象。

艾轩说:“实际上, 世界顶级的写实绘画永远不会过时。很多媚俗的东西, 是没有很高的格调去看。像委拉斯开兹画的纺纱女, 我这次到马德里去站着看了四天, 她的背和头发的关系, 很难学到, 不是画多细能解决的, 它是一种画意, 带有飘逸的和神奇的东西, 就是我们所谓的精品、神品。”

所以无论有多少新奇的艺术形式还在不断出现, 即便前卫、另类、实验、观念等一直占据当代艺术的重要语言, 我们也会时不时忽视或者淡忘一下我们的传统, 仍有这样的一些人, 仍在坚持着自己多年的理想, 以所喜爱的写实绘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诗人一样的情怀, 对制作过程的投入和对完美品质的要求尽乎苛刻, 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极端执着, 他们就是热衷于中国写实绘画的艺术家们, 他们总能把西方古典油画的精湛技艺与东方文化的审美遗韵完美地融合, 让我们能以一种身为中国人的姿态和西方人同等地欣赏世界性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美术30年1978——2008》.斯舜威著.东方出版社.

[2]《谈谈写实绘画的市场行情以及收藏》夏彦国.凤凰网.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2篇

摘要:女性导演马俪文自拍摄电影处女作《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来,便成为新一代女性导演中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黑马”人物,其委婉、细致的表达方式,视角独特的镜头语言,情节并不跌宕起伏却丝丝入扣的故事主体,无一不体现着这个年轻女导演忠于自我内心的女性主义风格。在继《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马俪文又拍摄了《我们俩》、《我叫刘跃进》、《桃花运》等多部影片,其导演风格也在逐年改变,影片中女性主义表达手法渐行渐远。直至11月份上映的商业片《巨额交易》,在这部影片中,马俪文导演几乎已经完全褪去了她独特的文艺女青年气质,转型成为不折不扣的商业片导演。本文试通过对马俪文导演创作历程的梳理,探讨这位女性导演风格转变的过程及其作品中表达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细节;转折;商业导演

0引言

马俪文导演在拍摄作品《我们俩》之后,接受采访时对个人的创作视角是这样描述的:“我骄傲的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母女生死之间、陌生女人之间最独特的东西。”事实上,这正是马俪文前期作品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刻的感受。选取真实、平淡的生活场景,用细节贯穿始终的表达方式,将简单的故事拍出独特韵味的能力都得益于这位女性导演坚持自己最真实的个人风格。在创作上从女性视角出发,选取女性题材、关注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波折、命运起伏、感情经历,都是其作品的鲜明特征。近观马俪文的作品《巨额交易》,却依然完全找不到这位导演最初特有的那些表达方式与风格,这样的转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马俪文作品历程剖析

,马俪文拍摄的电影处女作《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自女作家张洁日记体裁同名散文。张洁——这位“从不准别人动自己作品”的女作家,将这部描述自己与母亲过世前点点滴滴的作品交给了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不久的名不见经传的马俪文,应该也是被这位女导演真挚的热情所打动。《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部作品的确是倾注了马俪文创作电影之初的全部心血,还原了一个个细腻而真实的生活细节,影像风格平实的像一杯白开水,让观众从诸多细致处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将离世的母亲与女作家之间刻骨铭心的亲情与不舍,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让观众潸然泪下。

马俪文的第二部作品《我们俩》诞生于,是根据导演自身求学时期的真实经历自编自导的一部作品,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租房的大学女孩进入了一个孤独老奶奶居住的四合院,打破了老人原本的生活秩序而引发的一些冲突以及在生活中两人逐渐相依为靠的简单故事。《我们俩》延续了马俪文的女性主义视角,关注了一个独特的群体,孤寡老人和单身求学少女,展现了女性的另一种包容美。就这样一部创作历时三年,投资却只有2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赢得了多项电影赛事评委的推崇和广大观众的口碑。

尽管《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我们俩》为马俪文带来了诸多奖项和日渐蓬勃的声誉,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却一片惨淡,电影《我们俩》的票房甚至只有可怜的5万元。

马俪文拍摄作品《我叫刘跃进》,在这部作品中已经初步体现了导演风格的转变,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方式已经不再是影片突出的`标志。由于这部作品是中国电影集团“作家电影”系列的第一部,由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整部作品完全被刘震云自《手机》就凸显出的冷峻黑色幽默的风格所笼罩,马俪文导演的个人风格并没有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至此已经是马俪文个人对商业模式的一次妥协。

作品《桃花运》,讲述的老年、中年、青年几个年龄段女性的感情故事,表面上看似是导演女性主义风格的回归,但通过对影片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故事主角是女性之外,马俪文导演那些细腻、入微、平实、质朴的风格已然难觅踪迹。影片从头至尾充斥着年末贺岁档喜剧电影的潮流风格。近期,马俪文带着她的新片《巨额交易》出现在观众面前,令人无不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已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标准商业电影,观众们看到的是无数俊男、美女、明星的组合,好莱坞大片式的转场方式和纯商业化的影片表达手法。对此马俪文个人的解释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改变自己过去作品中的商业和艺术不够平衡的缺点。”只可惜,观众们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商业化的表达方式占有了压倒性的胜利,而文艺气息完全不见踪迹。

纵观马俪文导演的五部作品,其导演风格转变历程突出体现为由最初最真实的个人表达,取而代之的是商业运作迎合市场,从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游离,最终大尺度的滑向商业。其极具个人风格的女性主义表达与影片创作方向已经渐行渐远。

2对比《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巨额交易》两部作品的故事主体和镜头语言,看导演风格的差异性转变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故事由中年女作家和年迈母亲两位身份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构成,影片塑造了一位年老力衰,患有脑萎缩、神志不清却依然爱护女儿的老母亲形象和一位事业成功,又独自照顾年迈母亲的女强人形象。迈母亲的女强人形象。女性角色占到了绝对的主体地位。而男性角色在影片中则处于无关紧要的次要位置。影片的这个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女作家的丈夫本应是这个家庭强有力的支撑,而影片中却讽刺性的塑造了一个无情、自私、不可担当的丈夫形象,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个丈夫的力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象分量。这样的角色设置方式和表述方式具有强烈的女性性别主义色彩。女作家“珂”对年迈母亲的照顾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构成主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次情节则是女作家回忆在母亲离世前照顾不周的歉意,男性几乎是被完全忽视的情节之外的东西。整部作品的故事发展进程并不紧凑,没有特别的强调高潮,也没有特别的情节转折点,可以说是一部“反冲突”的影片,即使是这样,《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并不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一丝丝渗入了人心。导演用这样的浓郁的散文式抒情风格,将故事讲述的让观众感同身受,动情不已,却丝毫不见任何造作之态。作品的镜头没有花哨的剪辑,只有按部就班的叙述,看似有些陈旧,但在这些最简单镜头语言下流动着的感情却始终饱满。

再观月上映的影片《巨额交易》跻身2011年末贺岁喜剧的第一档,打响贺岁档头炮。这部影片中的导演风格体现出180度大转变。故事讲述三个青年男人在迪拜追梦的故事,人物设置是三个年龄不同,面目却并不鲜明的人物形象,基本可以形容为年龄稍长、身形矮胖的带头大哥,一个年轻设计师和一个海归金融男,这样的男性角色设置似乎是在迎合当前男性观众的主流认同,向男性观众的年龄层次的社会地位靠拢。片中零星出现的女性形象也基本上是花瓶点缀的作用,选用年轻貌美的漂亮女星饰演,清一色的面容姣好、妆容精致、造型新潮,主要是满足男性消费群体的观众需求。

影片开头就足以让熟悉马俪文导演的观众大跌眼镜,极富设计感的片头字幕,动感十足的配乐,直至字幕打出“马俪文 编剧/导演”才让观众不得不相信这的确是当年用朴实无华的影像讲平凡故事的导演马俪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影片节奏明快,视觉华丽,加上狂想喜剧的类型,非常有信心抓住大批年轻观众”,“目标是既赏心悦目又要有市场”。

3结语

电影无论何种题材,何种类型,大多数情况下,最终还是要经过市场的淘洗。马俪文导演这种从最初强烈的女性主义表达手法、性别鲜明的特点到现今开始从事纯商业化创作的操作的现象,笔者并不能从个人角度去评述这样的转变孰优孰劣,但从这个过程中却可以看出以马俪文为代表的女性导演所擅长的女性主义表达方式面对如今商业化气氛异常浓郁的电影市场,很难坚持最原本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精神诉求,无奈最终不得不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徘徊或者渐行渐远,甚至彻底走向商业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光影之隙:电影工作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许鞍华,等.一个人的电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3] 高艳鸽.女性导演:徘徊于商业和艺术之间[N].中国文化报,2011311(006).

[4] 张聪.女性主义视域如马俪文电影创作[J].当代文坛,影视画外音版,2010(6).

[5] 孙灵.渐隐的书协与女性意识——导演马俪文电影创作论[J].齐鲁艺苑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6).

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再认识 第3篇

关键词:民族艺术;东北地区;绘画;审美情趣

翻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画家所创作的中国绘画,构图饱满,设色艳丽而常用红色铺垫或作品呈现巨大的仰视感,刻画人物倾向高大富有生活气息等等。这种造型特点延续多年,至今仍成为美术创作的主要形式和常用语言。这一时期审美取向是力量和稳定的,这类可以捉摸和玩味的线条与色彩组成的画面带有传统绘画的趣味,正是这种浓烈的装饰味道更加拉大当代中国画和传统绘画的表面联系和造型手法。若以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来分析,每个时代的绘画特点可以不相同,甚至毫无关联性、传承性等等。通过类似的美术现象可以深入具体地解释审美者与参与者二者之间对艺术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和微妙的心理感受。这类审美趋向,通常是在“日常性积累”的作用形成的。

由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运动、社会民生、文艺思潮各个方面的主观气候定会影响到艺术工作者的“日常性积累”。故而,其创造也定会有时代的印记和自身特点。这特点最鲜明的是对表现对象的高度概括和合理夸张。每个生命个体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关联。文艺所呈现出鲜明的恢宏气象。绘画中的民族性蕴含在流淌的血液中和那些看不见却感受到的地方。正因人必须与生命本身和周围的生命环境构成亲和自由关系,审美的过程才可以激活生命,自由地感知生命、显示生命力量。在生命体验与创造中感悟生命存在的自由意义。审美状态乃至生命天然具有的精神特征、而且与生命自身同在。

艺术家从一开始接触生活,或者进行创作就在特定的地域里面。

这种地域性的好出在于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相对局限的自然,和大自然交流、融合。画家被地域特征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该地域。画家笔下的景物已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带有强烈的自身特点又同时有着明晰脉络的可释读性。当代东北画坛所呈现的繁荣气象,正是来源于东北地区物产丰饶、质朴民风的激发。在传统程式和当代审美特征的相互影响下,博采众长、寻找自我身形步伐相对应协调的部分。紧紧抓住东北地域的气息和神韵,也可以认为把握民族艺术的精神实质,不懈探索。从而使地域标签产生新的光彩,进而使民族艺术的生命增强了新的活力。

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除了纯哲学知识和单纯思辩理论知识以外,其他所有知识,都可以归纳为自然与人的结合知识。而凡是蕴涵着自然和人的结合因素的知识都是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的。地域特征不自觉流淌在人的血液中。特别艺术这样的形式,其地域性的自然和历史人文因素就更为突出。当今的画家自认为在笔墨没有确立个性和图示之前的时候,为了争得与众不同。他们把创作的方法和目标就锁定在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上。踏遍大江南北,只要找到前人所未有表现过的地形、地貌、树木花草都可以作为自己创作的源泉。正是他们也深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在创升华的真理。因此,他们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绘画现象,这种现象不是现实的复制和照抄,更多的是对自然敬畏对生命热爱的一以贯之。由于中国画的地域性,艺术家们全力挖掘绘画的地方性特色,所以中国画坛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地域性这个概念,不仅是外在的单纯的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文化概念。刚开始艺术家并不是马上去表现身边的自然观竟。而是去感悟自然背景后面的历史文化氛围,以物表人。当代东北地区的绘画的主要特点:抛弃或者远离书法用笔的论调。文人笔墨系统的核心规范是书法用笔。当然,偏离书法用笔的同时获得的技术上的释放和广阔的表现性。不再为所谓的工具所掣肘。画面是否能够呈现出书写性已不能作为判断文人画的标准。不言自明,画面的书写性只是绘画的貌、并非质。画家的自觉选择实则是自然、地域给予的影响。这种地域呈现的文化归属感是影响画家创作的重要载体。

中国特有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各个民族所呈现出不同的性质、这其中有共性和异性之说。我们在讨论中国绘画出现的地域化问题实则在很多方面都有这样那样的例子。组成中国文化的要素有很多,无论艺术、文学、思想、哲学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这有这样它们才能够共同经营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画地域化的出现和成长,实则是对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依附,脱离这种思想,在形式感上追求再多也是徒劳,当代绘画往往试图以图式为特征冲击画面内容。

中国艺术到西方就会产生地域性文化差别和不同名民族背景的问题。就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而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落到实处则是:物质的作用深刻影响和冲击着画家群体。往往一个顶级的艺术家是民族艺术集大成者,他是社会各种相关知识的总汇的集中表现。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自然、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造诣。这点如张大千、齐白石等对传统有着深入理解和体会的画家。东北画家在师心、师造化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关注和表达。写心境、写自然、写自身对自然的体味与感悟,艺术基于生活,概莫能外。

在东北地域性所衍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国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的交织影响下形成的,儒、道是典型的本土哲学,释是外来的文化,它自汉代传入我国几经发展演变,它已经融入了我国本土性文化。其所具有的美学理论对中国画家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佛家对美学强调“心识”,其原因是“美为心造,心融万有”。因此而产生了“实有境无,境假识真”的意境。儒家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的人文精神上提倡的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之美,这对画家的艺术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域性的人文背景对与艺术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绘画的内在关系之后,发展中国画艺术的关键是对本土文化的 深刻理解,自然之大无处不画。剪取一枝皆成妙境。对事物的选择性表达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实则是取舍之间的关系。

文艺在自身发展变化中有着自身规律可循,不可横加干涉。然而,文艺的规律可以去寻找和归纳总结,但近百年来中国画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的现象,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画家和画家群体的参考。当然讨论民族艺术存在地缘性的差异和民族性的分歧是研究民族艺术必须直面并且解答的重要问题。东北民族艺术在绘画艺术上呈现出诸多特点,最重要的是与自然交流。我们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往往会局限在问题的“现象”,通过对东北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来反馈总结东北民族艺术的本质特征。东北民族艺术在绘画的具体体现在恢弘的气象、天人合一的性灵书写、笔墨当随时代的三种特征。同样,这种特征也一直影响东北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辉.刘国辉创作随笔[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2] 姜澄清.中国绘画精神体系[M]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6.

[3]张公者.面对中国画[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浅谈毕加索绘画的艺术特征 第4篇

一、毕加索的人物生平

毕加索是近代史中最出色的画家之一, 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精神值得我们推崇和敬仰。毕加索的童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小镇, 他的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那年, 他创作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马背上的斗牛士》, 当时, 他一度被称为美术上的神童, 并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十六岁那年, 他又创作了《科学与仁慈》, 这部作品获得了美国美展的许可证。当他在创作《亚威农少女》之后, 他不但成为了新型的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 更在艺术界奠定了坚实的位置。直到毕加索四十岁时, 他的作品已然成为了时代的象征, 他的其它作品如《朝鲜的屠杀》等, 无不受到业界人士的肯定和称赞。

当有人询问毕加索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他会告诉对方:“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我的鲜血, 所以说这就是我作品的含义。”由此可见他对艺术的严谨, 对创作的认真。特别是一些看似并不统一的风格, 也能被他巧妙地运用在一起。他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二、毕加索绘画风格发展与演变

1. 原始时期

原始时期, 他的绘画风格汲取了非洲黑人雕刻扁平面具的创作手法。在这个时期, 他的作品经常会带给观赏者一种坚实、凹凸有致的视觉感。比如《亚威农少女》, 便是受到这一创作手法影响而诞生的。这部作品对于他而言是变革之路的里程碑, 对于西方的绘画界来说却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 它的出现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参照基础。

2. 立体主义时期

立体主义时期, 他的绘画风格发生了质变。在这个阶段, 他不但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绘画作品, 而且还重新解读了立体几何创作形式, 这便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格尔尼卡》不但充分地彰显了这一新型创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同时还真实地还原了这段悲惨的历史, 使得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提高了。

3. 新古典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他绘画风格回归本真的一个过程。这阶段, 他更加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 并追求画面的雕塑感厚实感。譬如《镜前的少女》。他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一方面是受到黑人雕塑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受到“强烈的探索精神”的影响。当然,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希腊文化。当时, 希腊的文化对于他而言就像是营养大餐, 可以让他不断地挖掘到更多的灵感和元素。

4. 表现主义时期

表现主义时期, 他更加注重对社会现状的表达, 以及对法西斯暴行的反映和控诉。这一时期, 他所创作的作品多数都与战争有着亲密的关联, 例如《和平鸽》和《骇尸所》等。在《骇尸所》这部作品中, 他利用精湛的技巧将背尸工的表情刻画的淋漓精致, 使得观赏者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背尸工对战争的恐惧和麻木, 而背景的勾勒更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一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往往与现实有关, 与历史有关, 它所蕴含的人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心所向。

5. 田园时期

他在晚年时作品进入了田园时期。这一时期, 他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安详和谐的气氛, 并在作品的深处隐藏了一丝诗意和幽默。在这个阶段, 他在创作手法的运用上面不但显得更加娴熟了, 而且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还会带给人一种粗细有度的感觉, 譬如《草地上的野餐》。

三、毕加索绘画语言要素及艺术形式分析

1. 造型元素的创造性使用

在谈及这一要素时, 必须提到一幅作品——《亚威农少女》。这幅作品是他首次利用塞尚的教义所完成的一幅具有立体主义色彩的作品。他利用几何形组成的人物形象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规则, 令当时的美术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浪。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超现实形态的塑造基本成型了, 即利用一个运动场景和人物构成一幅画面, 人物实和背景虚的差别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平等和“平面”的姿态构成了一个跨越现实的新异空间。从而让人出乎意料地联想是在画面上, 实现了对绘画形态的全新认知。

2. 富有表现力的符号形象

在创作《格尔尼卡》时共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这部作品的象征符号主要有四个:自左向右看分别是马、公牛、孩童和母亲。首先, 马和公牛是这部作品中最为鲜明形象的两个符号, 经过分析, 组成了一种具有混乱美、骚动美和狂暴美的效果。在《格尔尼卡》中, 他还使用了色彩符号, 即黑色、白色和灰色, 这三种颜色不仅将“死亡”和“恐惧”刻画的淋漓尽致, 同时还将整幅作品的震撼力推到了另一个高潮。

3. 绘画结构的平衡与有序

毕加索受到时代文化的影响, 拥有着激进的思想和理念, 他通过对这种新型思潮精髓的探索, 使他的绘画作品诞生了一种理想化的形态。他在艺术界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他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 这一创作形式不但实现了对自然形态的重构, 而且还衍生除了许多的理想化形态。

四、结论

毕加索利用一生的时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不但创造了新型的艺术创作手法, 还为当时绘画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更为新时代的到来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通过全文论述, 毕加索的绘画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几何形美的追求:他对几何形美的追求主要源自塞尚时期, 只不过他对这一创作手法引向了极致, 使其更加具有艺术特征。

(2) 对空间感的追求:他对空间感的追求主要是受到非洲黑人艺术的影响。不但追求在平面上创造出三维和思维的空间感, 同时还间接强调了绘画创作中的空间观念。

(3) 对写实主义的追求:这一特征主要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也是他绘画艺术特征的一次重要转型, 是精神与现实高度融合的一种创造形式, 它更加贴近社会, 体现人情冷暖。

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所遗留的作品达万件之多。本次论文的撰述主要围绕毕加索绘画风格转变的几个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表现主义时期、田园时期展开分析, 并系统论述毕加索绘画语言的三点要素和艺术形式。

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与价值探析 第5篇

关键词:博纳尔;绘画;艺术特征;价值研究

皮埃尔·博纳尔出生于19世纪法国的显赫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同时在“自我表现”的艺术创作主流的影响下,艺术创作实现了多样化发展,写实注意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另外19世纪西方艺术思潮广泛宣传人而不是神的真善美,在此博纳尔的绘画也深受影响。因此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在众多影响因素和自身的发展中得到显著提升,因而整体上具有个性的艺术特征并且成为艺术史一朵奇葩。

一、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

(一)博纳尔绘画的题材内容特征。博纳尔对于艺术具有独特的追求,其绘画内容不受当时的艺术消费市场的影响。如餐桌、女人沐浴等。对于画家而言,裸体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内容,博纳尔在裸女创作上显示了不同的艺术特点,即博纳尔倾向于描绘自然状态下的裸女的状态,同时采用幻想、回忆等方式对裸女的内心情感进行绘画创作,使画作整体呈现出一种深沉宁静的意境状态。

(二)博纳尔绘画的色彩运用特征。色彩的使用是博纳尔创作中最具有个人特点的艺术特征。一方面博纳尔利用印象派的创作技巧,将自然和情感共同融入到画作当中,并且采用色彩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如《逆光下的裸女》中的裸女通过立体、鲜亮的色彩将裸女的自然生活状态和裸女自身宁静、平和的心理情感状态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博纳尔还利用色彩使事物的外形特征更具个性化,同时画作在色彩技巧的衬托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特点,也使画作的情感更加丰富。例如《乡间餐厅》中,博纳尔选用明亮的色彩,使室内的餐桌、水果、鲜花等都具有鲜活感,并且灵活使用冷暖色调,室内呈现出温暖的情景,运用冷暖色调对比的方式,强烈的突出画作的色彩效果,也使画作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内涵。另外博纳尔通过横纵等细微的色彩变化,使画作整体上的色彩效果丰富多彩,例如《维侬的餐厅》中桌布的色彩从冷色、黄色和蓝色组成,些微的色彩过度能够引导观众采用动态移动的方式欣赏画作,从而发现画作中的惊喜。

(三)博纳尔绘画的整体构图特征。传统绘画中是采用透视的法则,使事物的展示更加倾向于平面化展示,总体上具有对称和整体性特征。博纳尔的绘画构图则是采用片段化的处理方式,即其绘画中的物体不是完整的,常常是被切去一半。这种绘画构图更加随意和独特。同时利用不完整的构图方式扩大了画作的空间大小,带来了视觉上的蔓延。如油画《浴室》中,博纳尔采用了多种几何图形来构造整副作品,将物体的形态特征用具体的图形来呈现,如墙壁运用长方形构图、浴盆利用圆形构图等,这种构图方式使浴室这一对象呈现出立体和动态性特征。

二、博纳尔绘画的价值影响

(一)博纳尔绘画对美术教学的价值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自然和人的主体作用关系,如何使用色彩、构图和题材内容等来展现时代主体成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而博纳尔绘画艺术特征中所采用的贴近生活的题材内容、技巧和情感相结合的色彩运用还有抛弃平面化描绘方式的构图技巧等都对于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博纳尔绘画中的重视情感的表达同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只有充满真善美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使艺术创作、教学等活动具有丰富的意义。同时博纳尔绘画作品中所选取的自然的、平实的对象,如餐桌、浴室、阳台等等都是生活中事物,这能够指导美术实现生活化教学,使艺术创作走向生活,为生活服务。

(二)博纳尔绘画对个人的绘画语言的影响。博纳尔相对于19世纪其他的画家而言,具有特别的艺术素质。主要表现在博纳尔的绘画语言具有丰富的特点,即博纳尔是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其色彩的艺术使用具有个性化特点。对于个人的绘画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同时,博纳尔的绘画创作中实现了日本浮世绘、西方艺术主流等的有机结合,对于艺术创作中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发展提供全面的参考作用。

(三)博纳尔绘画对个人艺术创作的影响。从构图和色彩上来分析,博纳尔绘画整体呈现出一种强烈追求自由的情感,博纳尔绘画在个人感情上也更加关注自然和主观感情中的回忆世界,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个人创作艺术。总的来说,博纳尔绘画对于个人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在绘画中展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绘画作品来说,自由充满生命才是吸引眼球的,才是能够抓住人心的,才能够将自身的感情传达给观赏者;二是在个人艺术创作中要运用独特的形式语言。博纳尔绘画中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听从主观意愿来进行创作,即使违反了客观事实,但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这也鼓励了许多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能够更加大胆新颖,不拘一格;三是在艺术创作中要有深刻的哲理性。而博纳尔绘画就是在独特的表达方式中,传达出经典意识的艺术作品,这也鼓励着许多未来的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融入深厚的思想感情。

三、结语

博纳尔绘画是充满生命力和哲理性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在美观构图上有着高深的造诣,在传达的思想感情和寓意上,也有着发人深省的作用。总的来说,博纳尔绘画对于美术教学、个人绘画语言以及艺术创作都有较深的影响。后来者除了要学习绘画大师博纳尔的经典绘画意识,还要以传递的形式来对博纳尔绘画进行分享、推广,真正去体会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和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如俊.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及价值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5:119-120.

[2]赵艳妮.浅谈博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23:125-126.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6篇

中国油画应该有属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主体性, 有属于中国的油画美术发展史。油画只是一种源于西方的艺术创作媒介, 表达的真实内容、体现的民族精神、反映的文化内涵才是关键, 对社会的贡献意义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可以是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方法的创作。打个比方, 中国发明了火药, 西方把火药制成枪炮, 用枪炮在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把油画当作是书写中国美术史的一门学科, 而不是学习西方美术史来发展中国美术史, 主次要分明, 开阔国民的眼界也许我们会发现新的画种更好地丰富发展中国美术史, 建设中国文化。在西方美术史上, 架上绘画从诞生到消失再到重返架上绘画, 背后是不同时期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迁, 左右其地位在于特定时期下学科对特定社会的适用程度。在中国油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学科, 应用油画这种艺术表现材料创作出中国的艺术油画史, 背后是民族文化价值观为支撑, 让西方艺术界主动地认识中国的艺术油画史, 重要的是通过对认识中国的艺术油画史认识中国的民族文化, 建构中国油画艺术价值体系, 而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的油画作品推向国际艺术市场, 这样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中国的油画作品才不至于被贬值, 甚至面临出局的尴尬命运。这里, 笔者强调地是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价值性在国际艺术中的永生力量, 这条路很漫长、很曲折, 需要世世代代的中国艺术家前仆后继地去追求, 但是它对中国艺术、中国文明在世界艺术、世界文明占据大国艺术、大国文明、强国艺术、强国文明地位有迈开第一步的历史性意义, 值得我们去探索、追求和深掘。特别是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发展的形式下, 在物质和精神意识领域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 意识可以并且应该领先于物质。市场可以影响艺术品的生产, 但是市场不能决定更不能主宰艺术的主体价值, 市场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非主要因素, 好的艺术在任何时候都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代表, 甚至是真理的产物, 各机构会保护它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 具有艺术的主体价值的创作不能贬值。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应该是“引进来, 输出去”指的是引进来的是“有利养料”, 输出去的是中国文化, 而不是“西方籍中国文化”, 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族艺术保护主义, 而重要的是坚持民族艺术的主体价值创作, 而这种艺术的主体创作有利于本国民族发展甚至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 才是真正价值的可贵所在, 这可以在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中诞生, 广播于世界。知识是人类的财富, 真理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它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国, 但是它的来源不仅可以在西方更可以在东方。例如, 现在有很多西方人士主动学习中文为的是了解中国文化以吸收有利养分发展自身, 这是积极的, 说明中国的文化对他人、他国有社会价值、有贡献, 它是艺术的主体价值创作的文化来源之一。

在当今中国对外开放下, 当今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下, 大多数人对物质定义的看法单一, 缺乏思想、精神、文化层面的支持物质是空洞的、是暂时的、不长久的, 切勿“穷得只剩下钱了”。真理追求更可贵, 更有价值, 更长远, 因为它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人类文明”, 而这种财富是无价!对外来文化的新奇感, 艺术家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 弃其糟泊, 深刻认识“借鉴什么、为什么借鉴、如何借鉴、借鉴的意义”, 明确你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对社会有怎样的意义”“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也就是艺术家的艺术价值观决定你的艺术道路, 而这种艺术价值观背后是艺术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支撑的。当艺术家在面对国际买家的时候是否能主动地问一句话:“你为什么要买这件作品?”中国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民族,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而在这些历史文化背景后、大灾大难前中国人民齐心协力、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民族道义、民族自尊自立自强自豪感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内在力量。中国现实主义绘画是以中国人民为主角、反映人民的生活、体现人民的思想感情、关注人民之所需, 强调人的社会价值, 坚持民族精神、维护民族气节、宏扬民族文化。在这样的作品的感染下, 使人们懂得在物质财富日益丰盛的今天, 精神文化不能停滞乃至“开历史倒车”, 好的艺术作品, 不仅能够发展学术进程, 反映社会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的感召力和推动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

中国古代传统文明孔孟之道是以仁爱思想为核心的学说, 同时它也是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基石, 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人性本善”“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等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原则的定义, 这对现实主义绘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实主义绘画本着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现实社会进行绘画创作, 更多地关注人文思想, 从人的良知、社会道德的角度出发关怀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从合作互助、自救救助救犊的角度牵引读者的思维;从感谢、感激、感恩、回报社会的角度引导每个人对社会做贡献, 从而肯定人的价值 (且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的不足加以区别) ;从人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启发每个人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思想文明、社会文明贡献力量产生共鸣, 从科学哲理的角度出发探索自然科学、人类社会学的真知从而理性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从而达到真正认识和理解“现实主义绘画背后的故事”“现实主义绘画背后的精神”以及“现实主义绘画背后的灵魂”是人类整体智慧和实践的成果, 感召每个人积极贡献社会, 实现个人价值。

艺术多元化仍然是主流趋势

在这个世界局势趋于和平的年代里, 时常出现局部战争、“恐怖事件”、区域暴力事件的背后是种族、民族、宗教文化的争端, 贫富差距的拉大, 西方大国强国从文化软侵食到强硬的军事侵略的方式周而复始, 在大国强国的文化的输出方式上的不合理滥用导致泛滥成灾, 在大国强国“先进文明价值观”的强栽下遭到他国的抵制乃至强烈对抗爆发冲突、战争。在抵抗和对抗的背后大多是地域文化的保护, 轻易改变区域社会文化生活、传统观念、民族风俗、宗教礼仪不现实,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思想精神、民族风俗、宗教礼仪等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构成整个人类文明框架的宝贵遗产, 这些可以运用油画这种艺术方式创作出本国艺术的主体价值作品, “画出”各国的特色艺术, 发展各国的美术史, 各国艺术相互尊重、交流学习, 使整个世界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多元化仍然是主流趋势。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关于人的价值问题的探索

物质环境造就人同时环境也束缚人的思想和行动。人类的能力可分为自身能力和后天环境改造能力。人类的能力有多大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环境改造能力。人在环境中成长不单是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谋求其自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理性地认识环境的因素 (取舍性) , 主动改进自身条件, 在不断认识地过程中实践改造自然界, 它是维持其人类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遇到困境提出相关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问题的解决、潜在问题产生新的困境循环上升过程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理想主义、虚无主义者的追求都应该落实在务实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不结果实的花绚丽绽放后地凋谢毫无意义, 因为它没有种子”, 而“种子开始新的生长、开花、结果过程中实现新种子的升级。

对物质和意识的不同认识导致了西方有和中国对事物不同角度的思考。西方追求科学与真理和个人价值观的社会实践与实现;中国更多地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过得更好”、提高素质) 。例如, 西方在一个领域终身有所成就的人——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里终身执着地追求, 他是真正地对真理的追求以至于在世界科学界做出卓越的贡献, 而中国的名人有的在一个领域一旦出名了就止步不前或者滞后, 很少有在一个领域中深刻研究、积极探索, 真正本着追求真理的人, 可见追求科学与真理和个人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才是人生存和成长的重要立足点, 是真正成功的精神支柱。此过程的不断丰富必然导致结果的精彩 (注: (1) 阶段性结果; (2) 与人的认识和实践中的不足加以区别) 。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是此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所以前者和后者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 (包括假象) 的关系。此过程从实践到实现再到进一步实践最后到进一步实现的循环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深刻的, 它要求人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环境的限制 (与人类社会发展相阻碍的动物自然力) , 同时此过程也必然实现了人类新进化过程, 彻底打破自然界动物为生存而生存、为生存而适应、为成长而成长的生物定义!如果人类没有新的进化, 宪法法律只是限量的框缚武器, 而道德伦理纲常只是说客!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实践、实现的过程为立足点的认识。人类征服同类最终只会导致武力征服和暴力革命,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吃人的社会”观点的错误性在于人类对竞争的概念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背后是人的价值的出发点处于初级阶段, 即对物质的简单追求往往走向消极) ;人类征服自然界是科技和文化的革命,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而人类征服自然界首先征服人类自身。当人类新进化在人类社会完全实现时, 各国宪法法律、道德伦理纲常将自动失去意义而消失, 人类自身实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并进入人类社会新文明时期。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作品——《拯救》

中学时语文课上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 至今笔者仍然记忆犹新, 因为它的内容及背后的民族精神深刻地打动了笔者。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中国的汶川发生了一场中国历史上续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二次对中国人民的空场浩劫——四川汶川大地震, 波及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深、余震时间频繁而不确定, 死伤无数。地震的灾区即时得到了党和政府、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人道主义援助, 使汶川大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灾后重建工作的高效实施。这里, 笔者强调的是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中华民族精神——艰苦奋斗、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对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深远意义。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7篇

虽然黑龙江的历史比较短, 但是从产生至今就是多民族的省份, 并拥有很多古老的少数民族。从远古时期开始, 当地的少数民族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创造不同的艺术形式, 绘画上表现出浓郁、莽荒的神秘气息和宗教色彩, 加上北方地缘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内多元一体的特征。艺术创作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地域的影响, 这种多元一体风格就是在创作中受地域自然因素和当地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形成的区域风格, 可以说同一地缘文化和自然景观预示了绘画创作区域风格形成的某种必然。

黑龙江的地理环境, 平原辽阔、河流交错、林密草茂, 奇特的寒冷干燥、四季分明的特点, 以及丰富的自然产物, 为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提供了天然素材, 如在鄂温克族美术作品中常出现的驯鹿形象就是这一地域代表的自然物种。黑龙江一辈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造型手段基础上, 结合着黑龙江地域性的自然因素进行创作。像孙云台创作的巨幅油画《森林》和《松花江》就是歌颂家乡美丽富饶的自然、人文景物的。

此外, 黑龙江少数民族绘画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人物的性格特征上, 由于严寒、四季分明的自然季候, 造就了龙江人民豪放粗狂的性格, 在绘画表现形式上, 基于传统又不拘小节、豪情奔放, 与南方江南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二、民俗文化

世界各地人类的艺术都具有双重性, 不管是具有高度文明的艺术, 还是原始部落的艺术都有这两重性:即外在的形式和有内涵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讲, 黑龙江地处偏远, 其文化和艺术并不发达, 但一些出土的文物和化石表明这片土地并非沉寂。黑龙江是多民族聚集地, 至今藏留下许多传统少数民族。黑龙江的民俗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密切相关, 并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总体特征充满神秘色彩。艺术作品总是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它的形式, 其二是与形式相关的意识。黑龙江少数民族艺术语言比较单一, 多是简单的几何图形, 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她的绘画艺术, 其艺术性侧重于内容的内涵, 并从意识形态入手分析这种艺术形式。黑龙江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鸟文化、桦皮艺术, 森林文化, 冰雪文化和萨满文化等, 由于萨满文化同属于宗教信仰, 本文将萨满文化单列在宗教信仰里, 这里不做赘述。

1. 鸟文化

鸟文化来自于对鸟的图腾崇拜。鸟文化是与我国古代民族长期以来与崇鸟、敬鸟、爱鸟、颂鸟、化鸟为神的思想观念息息相关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鸟文化和鸟图腾崇拜的历史非常悠久, 甚至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关于鸟图腾崇拜和鸟文化, 还可以举出许多例证, 东北各民族的鹰崇拜意识, 以及女真人崇尚天鹅的习俗、满族人视乌鸦为神鸟等。东北地区最早的鸟图腾崇拜的图案, 出现在黑龙江下游流域和辽西地区的阴河流域的岩画中, 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宠鸟和敬鸟的这种习俗, 一直影响到近代民族的造型艺术和绘画。

2. 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是在地域因素基础上形式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在的科技信息时代,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而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

根据森林资源统现状分析, 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和蓄积位居全国前列, 拥有我国大比重林区。在这片黑土地上, 大多数少数民族保持着原始生活状态, 与大自然密不可分, 渐形成一种对森林的依赖和崇拜之情并深入人心。汉画家和少数民族画家依据森林文化进行创作, 少数民族画家在对森林主题进行创作时, 试图表达对森林的热爱和崇拜之情。而汉画家主要表达一种当代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和渴望。如画家孙云台以歌颂家乡美丽富饶的自然、人文景物创作的巨幅油画《森林》。

三、民族习惯

黑龙江地区具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江河资源, 多靠渔猎为生, 渔猎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使这一地域各民族的先民们带有自然朴拙、粗犷率真、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在艺术表现内容上, 围绕捕鱼、狩猎、放牧等日常生活场景展开, 多在岩画和壁画上体现。蒙古族庆缘寺壁画表现了山川树木和草原羊群的牧羊图。画风简练朴实, 富有生活气息。壁画《鄂伦春风情系列》, 表现的是鄂伦春人打猎、捕鱼、驾驯鹿雪橇的场景, 制作手法朴拙、简洁, 与鄂伦春人的粗犷、质朴相得益彰。

此外, 少数民族独有的生活习俗也是画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孟义的东北民俗木雕壁画《关东十八怪》之《人人叼着大烟袋》和《火盆上火炕》是反映满族的民族风俗的作品。作者将东北人豪爽气概的个性和民俗独特的习俗结合起来, 表达的酣尽淋漓。

四、宗教信仰

纵观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 宗教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占据重要地位, 甚至主宰本民族的重大决策。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教。萨满宗教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 尤其以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相结合为最显著的特征。萨满文化是在宗教领域内形成的文化, 以萨满教为主的宗教文化, 主要通过宗教道具等色彩、图案的装饰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祖先的崇拜。黑龙江地区的壁画经常有现。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壁画内容多表达宗教图腾和历史事件, 几何图案纹样较多, 装饰性大于写实性, 色彩比较艳丽, 多以金、银、红、黄等色彩为主色, 宗教神秘意味浓厚。如赫哲族的群力岩画、锡伯族的卡奇, 靖远寺壁画等。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中反映赫哲族萨满文化的铜浮雕壁画, 表现萨满巫师盛装载歌载舞的仪式, 极有黑龙江少数民族宗教的神秘色彩, 又不失乡土风情。

油画家对少民族题材颇有青睐。如油杨威创作的《萨满舞之歌》, 在表现手法和题材上都充分表现了萨满舞的神秘、古拙和自由升腾的艺术风格, 从而拓宽了油画艺术的创作。

五、人文因素

由于黑龙江偏僻的地理因素和历史文化的相对薄弱,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龙江人民的激情和创造力。在黑龙江地区, 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创作越来越多。热爱艺术的画家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题材的表达和方法上, 带着热情致力于本民族的创作。创造是北方精神的核心, 当然创作精神并非脱离传统和精神内涵, 而是更注重内涵。江多民族的特点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可贵的素材。北大荒画派就是典型的属于龙江的创新画派。冰雪山水画也是历史前没有的, 但现在成为了本土的绘画特色。画家试图用各种绘画语言和表现技巧把北大荒版画的质朴浑厚、国画的大气雄沉和水彩画的澄净明丽等特点展现给欣赏者, 并初步形成了黑龙江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 在龙江这片黑土地上, 在时间的酝酿下, 多民族的特色与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的碰撞和融合, 使少数民族题材绘画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征。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形成这种多元的艺术特征不是单单某一要素影响而成的, 而是种种因素相互影响和叠加推动形成的多元化。从另一个角度看, 每一个影响因素又是相互牵动和制约的, 所以又呈现了统一的风格。两者相加, 最终形成的便是多元一体的整体特征。

摘要:黑龙江是多民族聚居地, 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等其他46个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使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呈现出粗犷豪迈、朴拙自然的审美特征, 其绘画的总体风格呈现出了多元一体的特征。无论是造型、色彩、材料工艺, 还是创意、意境都充满北方民族的智慧, 体现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创造性。为了更好的挖掘黑龙江少数民族题材, 弘扬民族文化, 本文主要从地域因素、民族习惯、文化因素、宗教信仰和人文因素几方面进行探究, 并试图分析形成多元一体特征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民俗,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3]郭淑梅.《龙江春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4

[4]卢禹舜主编.《黑龙江美术发展简史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8篇

德拉克罗瓦留下的九千余件惊世骇俗的浪漫主义巨作, 为现代艺术的发展留下了一座丰厚的艺术宝库, 通过解读他的绘画历程可以发现, 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他创作《但丁与维吉尔共渡冥河》之初, 就受到浪漫主义先驱籍里柯《梅杜萨之筏》的教益。同时, 在他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浪漫主义艺术在十九世纪开始走向辉煌, 并标致着一个时代的符号。

德拉克罗瓦的作品是率性张扬的, 他善于运用特征描绘的方式挖掘人性深层的精神世界, 并通过对比强烈、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塑造现实冲突和社会矛盾。一方面, 他遵循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原则, 另一方面, 他又是一个对艺术具有革新精神的反叛主义者, 他继承和发展浪漫主义的流派技法和精神内核, 同时, 又不拘于现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法则, 他试图在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 来表达现实世界的两面性和多元化, 他曾经说过“我丝毫不喜欢理性的绘画。我很清楚我狂暴的精神需要兴奋, 我要解放自己, 如果不尝试一百种不同的方法就别想到达所预定的目的。”正因如此, 他的《自由引导人民》《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等作品, 有着鲜明的现实批判和对对传统艺术体制的反叛, 他用历史的重锤, 色彩的屠杀, 冲击着腐朽的社会制度和保守的古典主义学院派, 并运用写实性绘画语言表达深刻内涵, 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而已, 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呐喊和咆哮。

二、融合美学情趣的艺术特征

大卫和安格尔在绘画中追求典范, 而德拉克罗瓦则是以自己的激情为艺术的源泉。在他的艺术世界里, 处处有着自己的思想, 他曾经说“许多艺术家的失败, 是因为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 而无端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我认为只有接受一切画法, 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 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这样才能把一切学到的功课, 转化为自己的财产。”在绘画观念上, 他与古典主义学院派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用动态对抗静止, 用粗犷对抗细腻, 用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 用光与色对抗素描。他还认为一般所谓的丑陋、恐怖, 甚至暴力如果能够诉诸自己的感受性, 这种艺术就是美, 因此理想美所不被允许的怪诞幻想、死亡现象, 暴力美学等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具有重要的角色。在绘画的探索上, 他保持着率真感性、犀利夸张, 情绪激越的特点。可以说他那充沛着巨大形式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画面, 冲击着传统的美学价值, 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奠定了新的根基。

德拉克罗瓦用敏锐的视角洞察社会百态, 关心人情冷暖。有人说他好似浪漫主义的狮子, 如果充分发挥激情, 他一个晚上就能用油彩画满巴黎的整个墙壁。就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艺术生命力和上下求索的治学之道, 为他塑造人的性灵与精神之美, 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不懈动力。经过长期的实践, 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理念, 并在创作中得以实现, 在他的艺术中, 常常会表现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契合的一面。《安多洛美达女神》就是他这种风格的体现, 他转化现实以女神为主线, 结合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通过匀称的比例、流畅的线条、性感的形态、强烈的色彩、典雅的情调, 烘托精神与现实的情感交互。他摈弃“模仿自然”的传统, 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反常态的艺术斗争, 按照自己头脑中的性灵美、精神美进行创作, 所以他的绘画中又有很强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三、追求人文内核的审美取向

德拉克罗瓦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 注重人物情感和动态描绘。在表现手法上他有着独特的审美取向, 譬如《希阿岛的屠杀》是以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压迫的民族解放斗争为基线, 采用金字塔式构图手法, 把人物灵动的形态、环境特征以及丰富情景填压在画面三点一线的立体架构当中, 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同时, 画面人物面对死亡、恐怖, 暴力的复杂情绪把这种紧张的气氛推向极致, 各种人性表现串连在屠杀的画面当中,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画家本身匠心的构思及特殊的审美取向。从一个侧面来讲, 也表现出了他肯定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崇高审美观。

他的审美取向始终没有离开人性的主旋律。透过画面看本质, 他张扬自我, 宣扬个性, 追求形式上的变化, 挖掘戏剧化的人物冲突和斗争表现, 以战争场景和死亡悲剧的真实刻画, 触发观者的神经, 将作品升华至人性之美的主题。在《德拉克罗瓦日记》里, 这样记载:“绘画作品既要有美感也要有思想性, 不能割裂了两者的关系”。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美学思想, 并为观者搭建起了一座绘画艺术的审美桥梁, 为观者更好地走进画家的心理世界, 解读背后的故事提供了一条捷径。可以说, 为了达到美感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 德拉克罗瓦穷其一生处于求变的状态之中。他探索新型绘画的应用模式, 跳出固有的创作规律, 纵身于多元的、丰富的人文世界。他追寻随心所欲的自我发挥和艺术灵感, 不拘束于任何形式的制约, 甚至大胆运用夸张、对比等新型创作技法, 赋予艺术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冲击力, 他的众多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 即是这种人文探索的最好解答。

综上所述, 德拉克罗瓦的绘画艺术是综合的, 是对不同绘画理念相互汲取、相互融合的结果, 他在绘画作品中尽可能地融入美学色彩和人文精神, 从而开创了一条绘画艺术的新航路。

参考文献

[1]欧阳英, 潘耀昌编.外国美术史.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

[2]德拉克罗瓦著.德拉克罗瓦日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3]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4]张石森, 刘娟编.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内蒙古:远方出版社, 2006.

[5]李倍雷著.西方美术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6]何政广著.德拉克罗瓦.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9篇

夏加尔, 1887年7月7日, 在沙俄的维捷布斯克位于河对岸的犹太贫民区诞生, 夏加尔强烈的乡土情怀决定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对其艺术都有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维系他一生的艺术寄托。少年时在职业选择的犹豫中决定画画, 开始在家乡一位叫彭恩的人学习, 后又辗转两所学校。因不满学院式的因循守旧, 于1908年来到莱昂·巴克斯特, 在自由开放的艺术气氛下受益匪浅。1910年夏来到巴黎, 耳睹目染, 大开眼界, 做了新的艺术尝试并取得突破。1914年受邀到柏林访问与展览, 其艺术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承认。后来回到俄国, 并与贝拉完婚。由于战争和革命, 他被滞留国内至1922年。1923年重返法国, 这次他在那里发现了农村风景和花卉植物的美, 画了一批风景画, 并以抒情手法创造了引人入胜的描绘花卉的新语言。1934年赴西班牙研究哥雅、委拉斯贵支、格列柯的画作。1941年他与妻子移居美国。1944年9月2日贝拉病逝。从50年代起他先后从事陶艺、雕刻、彩色石印、壁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的创作。他在一生的最后二十年里主要为大的建筑空间设计巨型作品。1985年在晚年定居的法国旺斯谢世。简要梳理一下夏加尔漫长动荡的一生 (身经两次世界大战, 又是犹太人) 。笔者稍显粗暴地把他的艺术分成三个阶段:孕育成型期 (1923年重返法国之前) 、发展完善期 (20世纪50年代定居旺斯前) 、顿化纯熟期 (50年代后) 。可以说夏加尔的艺术道路是一个渐修渐熟的过程, 愈老境界愈自由曼妙。以下分期简要介绍。

孕育成型期:应该说青年夏加尔习画环境正赶上欧洲艺术迅猛革新、创造的时期, 特别是后印象派以后, 现代艺术流派:象征派、野兽派、立体派、意大利形而上画派和未来派、德国表现主义等纷纷登场, 并在1907年左右传播到俄国。而且本国国内也掀起向塔特林、马列维奇为代表的先锋画家、先锋画派学习的风潮, 在这样的环境下, 又有开明老师的引导, 夏加尔的艺术很快有了自己的独特感觉。1909年作的《我的戴黑手套的未婚妻》, 是以富有独特魅力的作品。这幅肖像画侧重表现了正在凝视绿色嫩枝的贝拉肉红色的脸。深色映衬的白色服装异常鲜明, 年轻姑娘深邃坚定的目光很吸引人。画面处理虽略显稚拙, 但已显示出夏加尔的神秘禀赋。随后他来到巴黎, 狂热的艺术气氛使他思考并尝试新的创作方法。野兽派与立体派 (特别是德劳内富有抒情的立体主义) 的艺术实践使他走上了新的道路, 随后经过几年的创作实践, 风格逐渐成型并稳定下来。从《我和我的村子》 (1911) , 《从窗口间到巴黎》 (1913) , 《周年》 (1915) 等作品可以看到早期的这种抒情的几何立体风格逐渐完美而趋于定型, 画面虽然有鲜明夺目的色彩, 但被严格、理性、细致的分割与重组紧密统治者。显然, 立体主义的方法与理念在这一时期的画面中有支配性的力量。的确, 立体主义是现代绘画的开端, 因为他对形象的分界能使互相远离的时间空间融合或并列在一起, 这种分解方法使他能通过想象再现现实, 通过现实再现回忆。夏加尔恰当的把握了这个载体, 他的家乡与爱情从此成了他一生描绘的主题。总起来说, 他后来绘画的整体特点都在这个时期初露端倪, 除了画面的形与色, 还有回忆、神秘梦幻、象征等诸种精神内涵特点。至于精神内涵, 这首先要归结于夏加尔信奉犹太教的神秘泛神论——大自然的一切形态均来自神灵的赐予——其催生出了夏加尔关于童年的种种幻想, 对于画家来说, 身边的一切都有特定的含义, 绘画从这里起飞。夏加尔曾说“不应从象征出发, 而应以象征为线索, 象征是不可少的”这种灵魂深处的东西自然而然要浸透到夏加尔的画面里, 另外它的色彩或许也与他对古代神秘教理和仪式的研究有关。可以这样定位夏加尔的艺术世界“不理解实证的主义的世界, 官方秩序的世界, 教条的理性主义世界, 避开逻辑图式的笼子、传统道德和它的规范、他的性与社会禁忌的笼子, 避开良好趣味拜物教的笼子, 把人与超现实联系在一起, 培养对奇特的事物和不可思议的事物的感觉, 利用与传说的起源活动相似的一种活动, 使之进入欲望和梦幻的无穷生命中。”大体上夏加尔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1、通过严格、理性、细致的显形组织、分割营造诗意梦幻的画面。2、色彩浓烈、丰富。3、注重图像内涵, 有神秘梦幻的气氛。这一阶段夏加尔基本把自己的图式框架构建了出来, 并创作出细致、近乎完美的画面。

发展完善期:这期间经历二战对犹太人的迫害和丧妻之痛, 对其绘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关注犹太人的命运、讴歌情爱仍然是他的创作主题, 只是有时带有深沉悲怆的一面。我们从《情人的花束》 (1926) , 《白色定刑》 (1938) , 《献给我的妻子》 (1944) , 《城市的灵魂》1945简要分析这一阶段的绘画。从这几幅画尤其《白色定刑》, 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绘画语言对前一阶段的延续性, 但也能体会到画面气息的变化:自由随意了许多。形体到色彩好像没那么考究、工整了, 原先刻画精微而近似工笔, 现在明显带有抒写意味。从《周年》中贝拉手中拿的花束到《情人的花束》中尤其那两串自由挥写的炙热的红色花束, 我们能明显感到这种变化。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是夏加尔走向晚年大境界的准备阶段, 也是其绘画渐趋成熟的标志。我们具体分析夏加尔的大幅作品《献给我的妻子》以示这一阶段的艺术特点。画家是一位杰出的叙述者 (夏加尔曾表示, 如果运用形式不像立体主义那样缺乏联想就是在制造“文学的绘画”的话, 那么我已因为这样做而准备挨骂了) , 他把极不协调的成分通过画面巧妙的揉合在一起, 构成他富有独创性和充满象征意义的作品, 中间一条垂直线把画面一分为二, 左边结婚时的夏加尔和他的妻子画的修长而率性, 他俩组成一个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与画面上端的帷幔取得巧妙的平衡, 两人上方的红色帐顶与带翅膀的红色天使 (双脚旁看是非理性的两笔亮橙色起到与左面白色婚纱的贝拉巧妙过渡的作用, 但这种突然性还是与前期作品有很大差异) 取得色彩上的呼应与平衡;还有画面左方大胆随意涂抹的一大片冷蓝色与带有一半暖蓝色的驴子的呼应;我们能感觉到画家拿着画笔因势利导, 左右逢源, 已然进入了自由的创作境界。另外, 全画的每个角落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床边类似泼彩的的花, 再上方一头捧着三叉形大烛台的蓝色驴子, 左下方公鸡旁打伞的怪鱼, 远处一盆花和一个遥远的村庄。据了解, 鱼作为月亮的象征, 体现大海的深度, 也是人类灵魂的深度;公鸡代表太阳, 意味着精神的力量;时钟是童年的回忆, 标志着时间的流逝。夏加尔作品的许多主题富有象征性, 它增加了画面的综合性, 但不能把它们肢解开来理解。画家说过, “要根据形体和色彩, 根据对世界的想象, 而不要根据孤立的象征物来对我的画作出判断。”“牛和女人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在一幅画里, 两者都只是构图的元素。在绘画里, 女人和牛的形象却有不同的造型价

从油画家杨少斌的作品引发的思考

杨玉振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当代油画家杨少斌是以暴力美学的创作扬名国际的, 其作品告诉人们暴力正存在着的现实, 强烈地揭露虚假的政治、罪恶的战争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人造成的伤害。而其近期以煤矿为题材的作品又从直观的角度展示了一种隐藏于现实之中的暴力——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其生命隐患其众多作品, 无不透露出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情怀。

关键词:当代艺术;杨少斌;暴力美学;现实主义

本文提及的当代油画家杨少斌是以暴力美学的创作扬名国际的, 其作品告诉人们暴力正存在着的现实, 强烈地揭露虚假的政治、罪恶的战争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人造成的伤害 (图1-5) 。而其近年来以煤矿为题材的作品又从直观的角度展示了一种隐藏于现实之中的暴力——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人的生存境遇及其生命隐患。其众多作品, 无不透露出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情怀。本文主要从绘画风格以及当代绘画与社会的联系两大方面阐述笔者对杨少斌作品的观感。

(一) 关于当代艺术家的风格

通过一些记者对杨少斌的书面与视频访谈, 得知杨少斌从走

值——但诗的价值并无不同”。所以我们要从整体上看待夏加尔如何把这么把这么杂乱的造型因素巧妙的融合到一个画面上, 进而把各种复杂的情愫 (宗教、乡情、爱情等) 熔为一炉。所有看似毫无关系的东西通过诗意梦幻的气氛和造型安排达到奇妙的统一。夏加尔这一阶段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1.造型及造型安排由严谨、工整变得更为自由随意, 用笔勾线率直不加修饰。2.色彩更为大胆异常。3.精神心灵的求索变得更为凝重。

顿化纯熟期:这一阶段是夏加尔经过人生的各种洗涤后, 心理、心态平稳、坦然。其艺术也像暴风雨后的彩虹异常灿烂。从《花束和蓝色的村庄》1959, 《旺斯上空的恋人》1956-1960, 《淡紫色的小提琴手》1967, 《在马戏场》1976这几幅代表作可见一斑。在1964年巴黎歌剧院顶部揭幕之际, 夏加尔曾说, 他曾想把演员和音乐家的梦幻和想象如同花束一样画在上面;他也曾想像小鸟一样的自由歌唱, 既没有理论, 也不讲求方法, 一切随兴……确实, 夏加尔后期的作品更奔放、更轻盈、更像梦幻。我们拿《旺斯上空的恋人》分析一下夏加尔这一时期的些许特点。这幅画依旧是让他陶醉的爱恋主题, 夏加尔年轻时常把情景交错或重叠, 让时间地点发生错位表现出梦幻的空间, 但在这幅画中他前期的立体主义处理方式几乎看不到痕迹。他把各种物象聚合在这抽象虚构的透明环境中, 一对恋人沿着对角线斜躺着, 天空透明的橙蓝渗透在这一对恋人身上, 恋人右边天空中奇异的花束上艺术之路至今, 已经经历了三次风格上的转变——从“玩世现实主义”到“暴力美学”再到“现实主义”。而且, 每次转变都是出于画家的自觉, 而不是出于别的外在原因, 比如艺术市场的需求、艺术潮流的跟风或者是为了符合大众口味等等。按说风格的转变对于一个艺术家, 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今天这个追求品牌效应的时代, 艺术家们也不甘落后, 都在费尽心机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品牌, 于是努力创造代表个人作品的“符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应该被称作“商标”。于是与市场结合就成了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 拍卖、收藏之风盛行, 艺术品已然变成了某些商人的“股票”。

当然, 对于这些我们也不能给以太多的批判, 毕竟, 艺术家也要生活, 自己的作品卖的越多越好, 卖的越贵越好。而且,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励艺术家去创新、求变。但是, 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说, 这也会导致一些不良现象, 比如, 一些年轻画家为了快速成名、逐利, 也拼命追风或者寻找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 从而养成浮躁心理;而还有一些已经功成名就或者小有成就的艺术家来说, 他们为了经济上的稳定, 而不敢轻易改变自己的“符号”或者风格。当然, 这也不是说, 所有艺术家都一定要改变自己, 那要看他做艺术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创造一种具有形式意味的纯审美作品, 或者是用以修身养性, 那他可以一生都不用改变。但是, 作为当代艺术,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观念性,

在象征性的烛台照耀下格外灿烂鲜艳, 左右两边, 一边是宁静安详地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另一边这是无言的放纵、缤纷, 仿佛这对恋人甜蜜奔放的情感象征, 两者互补而又巧妙调和, 随意涂抹的月亮更配合着这美妙的气氛。这幅画明显有水彩晕染的效果 (在许多大师中都能看到水彩的影响, 如透纳、塞尚等) 。总的说来, 这一阶段物象造型、画面结构组织随心所欲, 且具体造型由方至圆而渐趋消解, 画面纯熟而浑厚 (如物象轮廓由相对单薄到浑然丰富) ;色彩也渐入化境:灿烂、微妙、恢弘;意境率真、回归天性。

夏加尔在传记中写道:“我游荡在维特比斯克的街道上, 我寻找着, 祈祷着, 上帝呵, 隐藏在云间或鞋店的是我这个结巴的少年痛苦灵魂显露的你, 请启示我到路在哪里吧!我不愿成为与别人相似的人, 我想去看一个新世界。”可以说夏加尔用他一生成功诠释了他梦想的世界。

摘要:文章是对夏加尔艺术生涯的梳理与整合, 通过对其早、中、晚三个艺术时段的分析、串联, 试图诠释夏加尔的艺术特点及演变历程。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诗意,神秘梦幻,象征,自由率真

参考文献

[1].《我的生活》, [法]夏加尔著, 余中先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10篇

关键词:漆画;工艺性;绘画性;技法

漆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这个有着7000年历史深厚文化功底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曾代表着我们国家作为文化在前苏联、日本、韩国、越南、欧洲等地展览,受到广泛称赞。中国的漆艺术主要是有着久远的历史资源作为根据,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渐受到学院派漆画创作者的重视。另外在中国八大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福州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都把漆画列为装饰艺术系,或工艺美术系,认为漆画的绘画性不强,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已经将漆画列入绘画的行列,而从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类来看,漆画的绘画性越来越强,漆画的绘画性逐年的提高。

一、当代漆画艺术的工艺性技法特征研究

漆画具有丰富的工艺性风格,他的工艺性表现在它具有众多的镶嵌材料和天然大漆特有肌理效果上,另外通过螺钿贝壳、鸡蛋或鸭蛋壳、金属(金、银、铜、铝、锡等)、木石、角灰等镶嵌材料与大漆相结合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在镶嵌的过程中也可以染漆、描绘等手法使漆画的装饰性风格得到完美的展现,如果说木刻版画和浅浮雕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那么漆艺一样可以通过装饰性风格可以一一体现出来,雕漆与堆漆的技法使用可以产生出像浅浮雕与木刻版画一样的效果,漆画的堆漆与雕漆在表现装饰性方面更容易把握。如果说油画采用刮刀效果可以体现本身具有的质感与厚重、粗狂与奔放的话,那么漆画通过刮漆一样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如果说壁画具有的装饰性重彩渲染手法和立体贴金的肌理效果,那么漆画一样可以采用装饰性重彩和贴金、帖银或者镶嵌金属丝打磨一样可以与此媲美,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官窑瓷器-如哥窑、弟窑、钧窑、汝窑表面能产生出马赛克一样的肌理碎片美的肌理,漆画一样可以通过镶嵌鸡蛋壳、鸭蛋壳或者螺钿经过敲碎打磨,一样可以与此媲美,镶嵌贝壳或蛋壳经过疏密处理或渲染染色能产生更美的装饰性效果。如果说我们到博物馆看到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肌理与美感时,那么漆画可以通过皱漆与堆漆相结合经过打磨一样可以与此相比。漆画所具有的装饰性效果富有美感,丰富多彩,激情而不失雅兴。无论是堆漆、刻漆、画漆还是镶嵌打磨都是为漆画的绘画性做基础准备,使其在绘画性的基础上增加肌理美和层次美。

综上所述总结出:现代漆画工艺性特征是在现代漆画绘画性语言的基础上得以实施并展开,现代漆画的工艺性服务于绘画性,绘画性才是现代漆画的主流。

二、当代漆画艺术的绘画性技法特征研究

现代漆画在制作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它在绘画性方面可以与中国画工笔相媲美,也可以与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相媲美,在这里有人会产生疑问,漆画一直是工艺装饰画的产物,它能画出那么素描严谨的造型么,能画出古典油画的细腻与色层美感吗?这些都是对现代漆画了解甚少的人主观看法,翻开中国7000年的漆艺史就不难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人已经会运用中国画的勾线技法,我们从楚文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挖掘出的漆器中可以看到,这时期的漆艺术已不仅仅是以图案的装饰手法来表现,更让人感到激动万分的是已经出现中国画的韵味在里面,从出土的彩绘神人兽纹龟甲形可以看出,漆艺技法已经与国画写意泼墨相结合,从出土作品中可以看出勾线具有国画勾勒技法,画面生动栩栩如生,可见早在汉代时期人们已经重视漆艺绘画性的问题,这也许是中国画写意发展的前提,从魏晋时期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挖掘出的漆屏风上显示出,漆画中的整体人物用黑色的细线条组成,人物面部和手部刻画用铅白色描绘,衣服及其他背景用灰、青、蓝、绿、红、黄等色,采用了色彩的渲染手法和中国画的铁线描技法,与东晋时期国画大家顾恺之的风格极为相似,说明在西晋时期我国已经熟练掌握了古典渲染法,古典渲染法和欧洲的古典油画罩染法在使用技术方面上几乎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掌握这种技法要比欧洲早1000年有余,另外明朝隆庆年间著名漆工匠艺人黄成写下《髤饰录》,成为现今为止唯一一部关于古代漆器、古代漆画技法特征的名著,该书中详细介绍了关于漆画的绘画性技法特征,说明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对于漆画的绘画性整体把握已经开始重视并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与西方古典油画题材不同,虽然研究的没有西方古典油画造型严谨,但是它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古典渲染技法,那就是漆画的绘画性。

从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到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来看,漆画的绘画性语言越来越浓,特别是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获金、银、铜奖或优秀奖里面,绘画性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不考虑材料性问题,远观效果很难分辨出是漆画创作还是超写实油画创作。这说明现代漆画在绘画性方面具备能画出当代写实油画的韵味,一样能使观众在绘画性语言方面得到足够的艺术震撼力。

漆画艺术的绘画性技法多以描油(熟桐油)彩绘和描漆彩绘相结合,不管是描油彩绘还是描漆彩绘多以渲染为主,像中国画工笔重彩一样,对于所要描绘对象的明暗、色相、明度、纯度在严谨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一层层渲染,这样画出的人物或动植物如同古典油画色层一般严谨,在使用此技法上需要有严谨的素描造型为基础,对于色相的把握,素描明暗的渐变,色彩饱和度的把握有一定的功底,其中描油彩绘更为细腻,色彩鲜亮,柔和把握要比描漆彩绘更具体到位,不足之处是描油彩绘干的较慢,日本人做漆画为了让描油彩绘达到快干效果加入了一氧化铅,在中国大部分漆艺人实行描油彩绘时不加入任何化学配料,就是让其自然干燥,不过要等的时间长久一点,早在中国明代《髹饰录》里早就有描油彩绘这种技法,古人采用这种彩绘技法应该是吸取和借鉴了工笔渲染法,这样使漆画的绘画性语言大大提升,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西方油画及绘画学科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并培养了各个国家的专业人才,到了20世纪40年代现代漆画开始萌芽并受到油画的影响和发展壮大。漆画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绘画性占据了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了描油彩绘和描漆彩绘法,并在历届全国美展中频繁出现和获奖,人们开始慢慢重视现代漆画,全国美术院校相继开始开设漆画课程或漆画专业,研究漆画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漆画专业人员的绘画性语言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总结出:在当今社会绘画学这门技术已经在国际普及并研究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或影响到其他艺术学科的发展,当代漆画的绘画性语言受到了古典油画绘画性的一定影响,并发展成为自己的特色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春潮.漆画的绘画性问题[J].广东艺术,2009,(6).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祝重华.漆画之美[J].装饰,2005,(2).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第11篇

“现实主义”这个词源于柏拉图的理论。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始于18世纪,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更成熟, 并达到了高峰。笔者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发现一直被读者们津津乐道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二、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一) 细节的真实

细节的真实是通过两点来达成的:描写的详细性, 描写的合理性。

1.描写的详细性。虽然详细描写的对象形形色色, 但大量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有一项详细描写的对象是共同的, 那就是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时空的精确性把大部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大部分19世纪之前的虚构作品划清了界线。大量早期英国文学作品以时空的模糊性反映作者认为普遍永恒的真理,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而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的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不胜枚举, 例如狄更斯的《双城记》、萨克雷的《名利场》、哈代的《还乡》等。《双城记》中第一部的第一章就取名为“时代”, 书中刚开始用了三段之多来描绘故事开始的时间背景, 而《还乡》中开头大量的写景也把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交代得细腻, 以上两部著作给读者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细节的真实当然不仅仅只靠时空的精确性来达成, 不同的作品详细描写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充斥着大量对苔丝长相和装束的细节描写, 例如苔丝刚登场时对她的细节描写, 以及在牛奶厂克莱打量苔丝时对她的细节描写。《双城记》中当葡萄酒洒在街上后, 人们争着喝的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被刻画得极为详细。

2.细节描写的合理性。19世纪很多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都曾经在报刊上连载, 要让读者心甘情愿地读完小说, 就要求小说不断有引人注目的细节出现。虽然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也想出奇制胜, 例如狄更斯小说中就有许多经艺术夸张过的人物, 但绝对不会出现怪兽之类。又例如现实主义作品也会出现类似灰姑娘的人物, 例如简·爱或男版灰姑娘匹普, 但绝对不会出现童话里才有的仙女。总而言之,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细节描写中可能出现奇迹, 但不会出现神奇, 因为细节描写要符合常识性或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3.细节真实的作用。细节真实给那些虚构作品带来真实感, 如果那些虚构作品是带有批判性的, 那么毫无疑问真实感会加强批判性。

(二) 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

心理描写不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所独创的, 但他们却比19世纪之前的英国作家更看重或更多运用这种技巧。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注重人物心理刻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 读者对其他人内心世界的好奇心。几乎每个人都对别人的想法所知甚少, 城市人尤其如此。随着城市的诞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淡漠, 于是不了解也渐渐加剧, 这就是很多城市人对其他人内心世界有强烈好奇的原因。第二, 以人为本。中世纪, 西方人在上帝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于是他们的想法也微不足道了。可是19世纪的西方, 人的价值已得到很高的重视。于是, 读者不仅想了解人物的外界环境, 而且想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 第一种心理描写的方式是从第三人称角度平铺直叙, 例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对苔丝的大量心理描写。第二种心理描写的方式是内心独白, 例如《简·爱》中大量简·爱的心理活动都有内心独白的色彩, 又例如《卡斯特桥市长》中亨察德的内心独白和《还乡》中游苔莎的内心独白。第三种心理描写方式是通过寓情于景的环境描写含蓄地流露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亨察德在得知伊丽莎白·简并非自己亲生女儿之后来到黑水河附近, 这时出现了大量流露阴郁心境的环境描写, 黑水河被描述为“缓慢地、不声不响地、阴森森地在一座不高的峭壁下流过” (1) , 河水被描述为“呼啸而下, 声音凄凉” (2) , 阴森森、凄凉等词折射出亨察德的内心状态。

此外, 注重心理刻画所产生的效果。第一, 大量心理刻画使得读者更了解人物, 人物在读者脑海中呈现出复杂性、立体性。例如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匹普、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 以上两个主人公, 读者都可以透过书中大量心理描写而看清他们思想或性格的变化。苔丝一开始信仰宗教, 接着开始对宗教产生怀疑, 最后完全不信。匹普一开始是充满同情心的人, 之后变得冷漠, 最后又返朴归真。以上两个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读者清晰可见, 心理描写功不可没。第二, 大量心理刻画使得读者更接近人物内心, 或者说, 这样的人物更亲近可爱。第三, 大量心理刻画给人物塑造带来了真实感, 而真实感可以加强小说的批判性。

(三) 环境的典型性

有评论者认为典型性是现实主义的灵魂。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密切关注, 由于只有刻画出典型环境时作者所讨论的问题才带有普遍性, 才可能与尽可能多的人的生存状态有关, 所以现实主义小说中大部分的环境带有典型性。

要在小说中出现具有典型性的环境, 以下两点是这些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必须做到的。第一, 要善于观察环境, 达到对现实存在的环境了如指掌的地步。第二, 要善于提炼现实生活中各环境的共性。现实主义作品虽然追求艺术的真实, 但却很少把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环境照搬进小说, 因为首先它缺乏普遍性, 其次它缺乏艺术价值, 就像不是每个真实故事都值得叙述一样, 并不是每个真实环境都能进入小说。所以大部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环境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这些环境虽是虚构, 却来源于现实, 并高于现实。

很多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例如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中对威塞克斯风景的一段描写:“其实就风景本身来说, 每年这个时候, 英格兰任何一个郡里几乎任何一处地方, 风景都和这里相差无几;一条大路既不直又不弯, 既不平坦又不崎岖, 大路两边的树篱、树木和其它种种植物, 已经到了变成墨绿色的阶段, 那些迟早总要凋落的叶子, 就要逐渐变暗, 转黄, 发红了。” (3) 以上所引用的这段风景描写说明了威塞克斯的景色在哈代小说中成了英国农村的一个典型代表, 而这与哈代对农村的了解, 以及他的艺术提炼能力息息相关。又例如狄更斯在《荒凉山庄》和《艰难时世》等小说中也构造了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环境。以上所提及的哈代和狄更斯的这几部小说, 正因为具有环境的典型性, 所以它们才可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四) 作者的隐退

19世纪, 由于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 科学主义成了一种时代风尚。19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们也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冷静、客观的视角。

19世纪之前的大部分英国作品中, 主人公都是被作者赞许的对象, 而这一传统被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打破了, 这些小说家与主人公保持距离, 只呈现而不评价、议论, 他们不再介入小说, 更不使用“我”这样的字。作者的隐退使19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更好地做到了细节的真实, 而且批判性也更强了。

有很多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有自己的思想倾向, 可是他们并不希望亲自出现在书中发表议论和评价, 所以他们用其它的方法。第一, 借人物之口发表作者的意见。例如在哈代《无名的裘德》中, 作者就借女主人公苏之口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第二, 树立榜样人物体现作者思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双城记》中卡顿的奉献、仁爱行为是如此的震撼人心, 那要比作者直接教育读者有效多了。第三, 人物命运的安排流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简·爱的大团圆结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第四, 用讽刺手法来体现作者的批判思想。例如哈代《无名的裘德》中充满着对当时婚姻制度和教育制度的讽刺。又例如狄更斯笔下很多可笑的人物都是靠讽刺造就的。

(五) 典型性与个性化统一的主人公

在西方的古典史诗和悲剧中, 主要的表现对象是众神、国王、贵族。当英国处于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潮流之中时, 作品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国王、贵族、英雄。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确出现了平凡人, 例如鲁滨逊、汤姆·琼斯等, 可他们仍带有一定的传奇性。直到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才出现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的带有典型性的平凡主人公。例如简·爱是那个时代女性意识萌芽初期自尊女性的典型, 又例如亨察德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生产方式上都是宗法制农民的典型。

19世纪之前的英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比较概念化, 例如《天路历程》中的“易变”、“恨善先生”、“爱钱先生”等, 又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完全是资产阶级的代名词。而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 大部分主人公都拥有自己的个性, 例如简·爱果断和独立, 又例如亨察德正直和刚愎自用。

所以, 笔者认为,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主人公, 他们兼具典型性和个性化。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哈代那个时代已经有了极其引人注目的女权运动了, 当时新教育法的颁布使女子也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力, 那个时代的女性意识已开始萌芽。读者可以在苔丝的身上看到女性意识的觉醒, 例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苔丝都选择靠自己双手过有自尊的日子, 而不是依附于亚雷·德伯做他的情妇。可是哈代所处时代封建传统道德仍占一定的地位, 而苔丝也无法摆脱自己所处时代的思想局限性, 认为安玑不原谅她有一定道理。苔丝看似矛盾的思想却真实反映了那时代的大多数女性的想法, 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哈代笔下的苔丝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她善良、勤劳、有独立思考能力, 典型性使苔丝带有一些时代的缩影, 个性化使苔丝摆脱了沦为一个符号的命运。

七、小结

综上所述,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特征是注重细节的真实、人物的心理刻画、环境的典型性、作者的隐退, 刻画了典型性与个性化统一的主人公。这些艺术特征的目的是给读者真实感并且牢牢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摘要: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为读者津津乐道。本文探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所共有的艺术特征, 并指出, 正是这些艺术特征使这些小说获得了成功。同时, 为了证明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19世纪之前的英国作品在艺术特征方面的不同之处, 本文对它们进行了粗略的比较。

关键词: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特征,真实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编辑委员会编.陈焘宇编选.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2月第1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3月第1版.

[3]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年2月第1版.

[4][英]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4月北京第1版.

[5]薛冰莲.浅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演变.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

[6]李维屏.流变与褒贬:对英国小说人物的反思.外国文学研究, 2005年第5期.

[7]方英.论哈代小说中悲剧创作手法的运用.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3年第2期.

[8]谭效敏.简析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反讽.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

上一篇:采购进行时下一篇:信息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