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论文范文

2024-06-21

城镇发展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城镇发展论文 第1篇

一、城镇化建设的实质和意义

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中小城镇的就业形势和人均居民水平处于城镇化的标准之内,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以人为本,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作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更加应该注重建设的质量,要让中小城镇规划和发展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对文化和生活环境进行一个整体的提升,这样才能让中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一个根本的保障。

中小城镇在我国占据着2/3的土地面积,我国针对中小城镇化进行建设对于完善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体系,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中小城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才能逐渐的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体系,其次,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经济贸易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很多中小城市中,其在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将这一优势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城镇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在对一些中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短期工作的行为,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对不同中小城镇的建设特色不明确,在很多时候没有对城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就贸然的进行建设,导致一些建设工作缺乏可操作性。很多时候都是迎合上级要求而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定位更是模糊,这样的建设缺乏一定的动力,建设工作完成的不够出色。其次是一些国家政策的落实问题,虽然一些中小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国家提出了一些帮助极大的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效果也还可以,但是仍然会因为政策落实不足而导致建设存在缺陷。

2、资金渠道少,综合能力较弱

在中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资金渠道较少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导致我国中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因为在建设过程中资金跟不上,很多大规模的企业建设就比较缓慢,而且一些中小城镇建设的配套设施也是跟不上,这样就从整体上延缓了城镇建设的速度。

很多中小城镇在建设之前的基础设施是比较薄弱的,城镇本身的综合功能就比较差,政府服务机构的能力不足,这样就导致就业渠道面窄,城市对于产业的吸引和人口的拉动能力较差,在经济发展上呈现出一定的萎靡状态。

三、中小城镇规划发展建议

1、协调城乡关系

中小城镇想要在规划和发展上取得突破就需要协调城乡关系,对城镇的产业、空间布局、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进行协调,主要是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体制,将农村的人口向城镇转移,让城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形成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格局,这样才能提高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力。

传统的城镇规划格局需要进行改变,在中小城镇规模的预测上,不能仅仅考虑其无限增长的情况,更加应该更具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的能力进行,将中小城镇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综合社会、人口、资源、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此来确定城镇的规模,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发展。

2、壮大产业结构,建设公共设施

中小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这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因此在规划和发展中应该对产业的结构进行升级,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中小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城镇周边产业的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公平进行保障这也是对中小城镇进行规划和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城镇规划和发展的手段,对一些公共资源进行配置,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保障服务公平。在中小城镇规划中重要的一点是协调好居住和就业的关系,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保障社区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以大带小,建设城市群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大城市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小城市,在帮助中小城镇规划和发展方面,应该利用大城市的资源,带动小城市的发展。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的确立了,城镇体系也是在不断的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应该完善城市群的建设,中小城镇可以依托大城市来进行规划和发展,在这样更大的范围内,资源得到更好的优化配置,中小城市利用大城市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加强生态建设

在未来中小城市的发展中,绿色、低碳是发展的重点,可以根据不同中小城市的特点来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生态的网络体系,尤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中小城镇,完全可以发展有机产业,形成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格局,这样的上下联动的产业链能够对中小城镇的资源进行整体的整合与利用,促进中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已经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是我国在未来的一个长期发展建设目标,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打破传统的思想与观念,不断发展循环产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长期的奋战。

参考文献

[1]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1)

城镇发展论文 第2篇

对中国生态城镇规划和发展的一些启示

于立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所有的大洲都在建生态城市,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些洲普遍出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这样一个共识。

全球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解决“全球暖化”的问题,人们希望通过创建生态城镇,减少碳的排放,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目的,也是大家的共识。世界各地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还带有各国和各城市在生态城镇的技术、理念和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竞争。从后面几个案例,我会向大家作一个介绍,实际上,每个国家每个城市在确定自己生态城市发展的时候,它潜意识都希望在21世纪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能够引导这些技术。希望获得创新的领导地位,从而引领下一代可持续城镇(生态城镇)的建设。

另有其他深层次的意义,这一点,包括我们本身,在做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即,在解决“全球暖化”的问题,实现领导新的、可持续的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解决本国和本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城镇基本认识、发展原则

对于生态城镇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他的观点和认识,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但是,多数人的共识是:

生态城镇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物质形态的建设必须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协调;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须考虑社会的发展目标;

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所确定的目标的实现和城镇的建设都不应当超越自然界所能供给的能力。我们反思我们的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定胜天”,是否真的可以呢?我们走过的道路实际证明,人胜不了天。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更重要的一条,在我们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发展的目标,例如,人类的健康,考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公平与和谐等,这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全球各大洲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经过分析,有三种模式:

第一,新城开发。也就是在新的土地上从规划的编制开始建设。这在目前中国是比较普遍的。

第二,现有城市地区的扩展。在现有主城区外围进行扩展。目前武汉也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最重要的一个,“原址复兴”发展。解决现有的,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采取了创新的基础和理念,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其减少碳排放,实现减排的目标。

生态城市建设是要给予生态学所提出的10条发展原则:

1、土地利用的重点:在紧邻快速轨道节点或其他交通设施地区创建一个紧凑的、多样化的、安全的、宜人的和充满生气的、具有混合功能的社区;

2、交通发展的重点:重视步行、自行车、手推车和轨道公共交通的发展,而不是汽车;并强调“近距离的通达”;

3、修复受到损坏的城市环境,特别是溪河、海岸线、山脉和湿地;

4、建造适宜的、可支付的、便利的种族与环境整合的住宅。这一点非常重要;

5、培育社会公正,为妇女、残疾人和有色人种创造更多的机会。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外国人,他们也需要公平的就业创业机会。

6、支持本地区的农业,城市绿色项目和社区园林。我到英国时,许多规划系、规划学院在研究有机食品,研究绿色的食物链,这点有点奇怪。原因一,他们没有农业大学,所以靠规划承担这个工作。原因二,研究有机食品同规划密切相关。它研究是食物农产品的种植、丰收到城市超市,进入到居民餐桌上。这些实际是区域的概念,要解决仓储、运输等考虑的问题,这只是表面现象,另外,我们现在考虑生态协调发展,不光是道路的绿化就行了,必须要规划乡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要的,通过这个食物链让农民获利。原因三,提出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产生包含食品安全以及解决当地运输问题,有机食品不能长途运输的。发展农业同生态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7、促进对循环的、创新的技术和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染和危险废弃物;

8、与商界合作,支持生态型的经济活动;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生成,不鼓励危险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9、鼓励自愿地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不鼓励物资产品的过量消费。现在生态城市提出另外一个概念:减少需求。

10、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项目,增加人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地方环境和生态区域的理解和认知。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双向的,一种自上而下,另一种自下而上,如果我们的生态只是建设,没有意识到自下而上的一种过程,生态城市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为,生态城市需要减排,减少人们的需求量,能源节省等,并不是规划师说建生态城市就够的,需要人人参加进来。

二、国际建设生态城的技术理念和发展模式

举一些案例,谈谈一些生态城市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

英国的生态城镇:住宅问题。它要求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其他地区有空间的分割和区别性;整体的发展应实现炭零的排放,成为一个地区利用环境技术的样板;城镇内具有良好的设施,包括学校、商场、商务区、娱乐场所;全城镇所有住宅中的30-50%是可支付性住房(低、廉住房),这里指购房和租房、面积大小都要有合理的比例,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设立一个实施机构,负责对生态城镇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建设,并对生态城镇进行有效的服务。同时还有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要,调整目标和措施,生态城市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就需要相应的机构,能够根据这个变化来随时调整这个目标。

英国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的具体标准是:

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至少50%的非小汽车的出行;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实现10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能够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车站和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在住宅建设和建筑材料上体现高标准的节能性。另外提供不低于全部住宅数量30%的低价、可支付住宅;制定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阐述如何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以可持续的社区为建设的目标。提供各种能够保障人民富裕,健康和愉快生活的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其中包括40%的绿色空间,这其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在规划和建设中,将绿色空间与更为广阔的乡村衔接在一起;实施节水措

施,明确水循环战略,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强化防洪风险管理;提高市政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水平,在处理本地区的垃圾废弃物时考虑如何将其转化为燃料,获取生态城镇的热能和电能资源。

2008年英国就提出了建设一个生态城镇的指标,要求各地自愿报名,自愿建生态城镇,最后有12个城镇报名,但其中几个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生态城镇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住宅问题,生活在发展,住宅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长,同中国一模一样,住宅短缺问题,曾经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褐色土地上进行改造和建设,可是褐色土地也有用完的时候;二是要破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规划上最成功的一条绿化带的建设。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同中国很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设了一个绿化带,这个绿化带指的是农业用地,达两三百公里,把一些大城市圈起来,是非常成功的控制城市蔓延的措施,所以英国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地方建房,要破解这一问题,但世界上都公认为它是最成功的一个生态城市,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绿色和平组织的反对。规划师也反对,破坏了原来的法定规划,破坏了生态。很多人上告到最高法院,要求裁决英国中央政府生态城的政策是违法的。到2009年,抗议的声音非常热闹,但最后还是提出了英国建4个生态城镇。生态城镇的住宅要达到6000-20000户,是生态城镇而非生态城市。中昆顿规划发展目标,建6000个生态家园,提供4500个就业岗位,具备能源中心、零售用地、社区用地及绿地空间。规划提出了几个紧密相连的地区,每个地区拥有其独特的特点:有湖区、城镇中心、公园、车站周边区。

在城市设计上面,要求具备不同的特征,要有识别性、独特性,同时是步行规模的邻里社区,包括居住、就业、社区及娱乐休闲设施等。社区并不仅仅是生活的,还是工作的,是就近解决,目的是为了减少出行的需求。利用林荫大道把社区、公园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步行公交方面,重新利用铁路网络,同时延伸到乡村的一些道路。中国从原自行车王国慢慢走向汽车王国,曾经规划的自行车道路被汽车所占用,而在西方国家却回归到自行车,他们划出更多的道路给自行车,将更多的地方通过自行车道路连接起来,同时集中主要公共设施。更重要的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设施,供居民使用,减少汽车的使用。

碳的零排放,不意味着不排放,它意味着所有家庭的能源的使用都产生净碳排放,也就是说,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要少于或等于通过再生技术放回自然的量。要生活生产就会产生排放,但是要有技术的创新,用新的技术把这些碳的产生放回到自然界中。要有政府引导,社区主动参与,没有这种意识,零碳或低碳都只是空话。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节水节能生活方式的改变,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普遍使用太阳能,对垃圾的回收处理,发电等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法国的生态城镇,也采取了政府决策,同英国相同,要求自愿参加生态城镇的建设,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书,但是法国要求每个参与生态项目的城镇必须要有创新,它的目标是,希望引领全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建议书包括就业和相关服务一体化发展目标,综合的交通发展,结合能源、水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具体的、综合的措施,实现零碳的排放为宗旨。

法国政府确定生态城镇的标准要求:生态城市项目需要是在有一定规模的现有城市地区进行实施;这个地区的人口在未来的20-25年中将有一个可持续的人口增长,要么不低于30%的人口增长,要么不低于万人的人口增长,在中国看来万人增长很简单,但在西方看来是件非常大的事情;生态城市项目需要与城市政府所组织编制的城市规划的内容相结合。

法国的生态城镇有十三个,包括法属的海外岛屿留尼旺。建设理念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但是增加了三个不同的技术,城市设计、管治、可持续基础设施,管治不只是管理,是一种多元的合作方式。法国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标准涉及主题有管治、城市设计、经济、可持续交通和运行、社区和生活方式、环境和资源管理,再通过标准的定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来评估。

法国尼斯生态城,区域位于VAR河流域中心地带,这里有一系列支持整个地区的服务及物流功能。河流咽喉地带为尼斯国际机场,即法国第二繁忙的机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河谷遭到破坏,河谷切割了两个城市,包括高速公路,妨碍了两个地区的联系,形成了天然的和人为一种屏障。建生态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两个地区联系的问题。

法国建设生态城镇的宗旨,首先要解决现有城市和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不只是建设,而是改造老城区;法国生态城市项目目标是为了寻找一条“后石油”时代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的问题的途径;法国实施生态城市的一个方式是要推行“创新”,以创新为一个突破口;成为能够引领全球可持续城市发展,并成为相关技术的领先者。

日本生态城市:重点在产业转型与循环利用,要解决由于产业的衰败、金融危机以后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问题,减少废弃物,加强循环利用,因为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可进行废弃物填埋的土地严重不足,但日本社会的废弃物却在大幅度增长。生态城的建设理念,是通过城市、区域和环境协同规划,实现资源投入,废弃物管理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并且同时促进工业和经济快速的发展。北九州市是日本早期的一个生态城市,它的政策与转型实施3R措施,即英文的减排(reduce),再利用(reuse)和循环利用(recycle)。实施战略转型,从过去的重工业城市转型成为环境产业城市。综合环境产业园区:建设一个循环系统实现在能源和材料领域建立循环产业链。Hibiki循环园区:支持中、小型高科技的环保型循环产业企业。本地区内的中小型,面对地区的市场。实践型研究区:集聚许多科研机构,促进具有前沿性的环保技术的研发。通过园区内研究机构在环保技术上的研发,特别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等,然后通过技术的展示和推荐,实现其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目标,一是促进环保、循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使循环经济和产业成为北九州市的新产业;二是通过企业、商业、地方政府和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的大力协作,建立一个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地方政府在项目中的作用,提供硬件,即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包括给排水、道路以及土地等;提供软件,即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的支持;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速度;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城镇的废弃物分类方法,举办展览、会议,向市民们进行介绍,并且为研究机构提供研究的机会。

私营的商业和企业:商业企业机构将从重型工业向复合型的产业结构转型,设法解决废弃土地和产能过剩问题。私营企业将这次的生态城市项目中经济的转型看作是一次复兴公司运作的机会,也愿意承担投资新型产业的风险。

研究机构的目标是与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合作,开展对废弃物管理,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消费者与当地市民是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北九州市建立的“生态城镇中心”作为主要的公共设施,成为当地居民相互交流生态生活方式的场所。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市的意义是,从一个污染型的重型工业城市向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的转变。北九州市曾是环境严重污染的重工业城市。这既是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促进城市转型的机会。

马斯达尔生态城:位于中东,资源有石油,实现产业转型,引领新能源研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将阿布达比邦发展成为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世界研究和开发水平的枢纽。实现从技术的使用者向技术的创造者的转型。创建第一个以碳氢化合物生产型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大量利用再生能源供电。城市总共四万居民,每日的通勤人数将达到五万人。在规划上提出采用30%的土地用来住宅建设用地,24%为办公用地,13%为商业用地,6%为学校用地,19%交通用地,8%为规划娱乐用地。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传统的麦地那建筑风格,利用阿拉伯式的露天市场、风塔等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象征。规划的理念上考虑到采光和遮荫的效果,公共广场通过狭窄的、有树荫的小道与住宅,将餐馆、戏院和商店连接起来,是一座步行的和公交为主的城市,步行出行距离在200米以内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将建设一个全自动的,电力作为动力的个人捷运体系,取代私人小汽车,城市与周边地区远距离的交通,包括阿布达比市中心和机场的交通将通过轻轨连接起来。马斯达尔最重要的两个产业是光电产业和马斯达尔理工学院,其它的建设都延后,这两个最重要。这两个是生态城市需要考虑的因素,光电产业利用了再生能源,建理工学院,考虑到科研的发展。目的也很简单,提高效率,提高环境的质量,作为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

三、对中国建设生态城镇的启示

通过这些介绍,对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启示:

所有的共识,针对“全球暖化”的问题,控制和减少碳的排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需要通过规划引导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中物质形态的确立和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协调,或模仿自然运作规律,减少废弃物的生成。就中国来讲,就每个城市来讲,要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中国国情,需要解决城乡规划体系和相关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以及根据城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生态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上的创新,绿色的建筑,绿色的再生能源,绿色的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等,我们的规划需要思考。我觉得,目前的城乡规划从城镇体系规划到详细规划,在规划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多的是物质形态表述,城乡规划政策的制定需要采取一种更为开发的模式,引入更多的沟通。实施空间规划方式,关注影响地方发展的一切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将社会、环境、文化和经济发展政策具体地在空间上得到表述和体现。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对管治方式的建立;规划不应仅仅是对物质形态的表述。加强对不同层级的人类住区的功能分析,建立不同层级住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网络的有效聪敏以此形成和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的微观层面,通过详细的城市设计和管理,整体减少对能源消耗的需求。

案例,英国密尔顿凯恩斯生态城的产业用地布局是分散于城市里面,人们的就近就业,生活方便了,减少了出行。而中国天津生态城,它的土地利用就是分区的,必定增加了出行量。实际上生态城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邻里社区的概念已经进入到中国规划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般以一定的服务半径为准,除了考虑到社区里的生活便捷,还要考虑到周边的社区,要就近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包括购物、健身、医疗,这些需要我们规划的具体细则、导则、管理上得到实现。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国外已经考虑,包括地面是可渗水的,并有滞留盆地、滞留池塘再消耗。在技术上并不是难的问题,而是在理念上。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却考虑得不够。

城乡生态城市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减低石化能源的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和控制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例如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的问题;解决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城乡发展和收入的差距问题,通过生态城市的启动和发展,有效地促进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意识重点发展生态型的中、小城镇,逐步实现从“低碳”的排放过渡到“零碳”的排放的目标。在政策和资源上为小城镇的发展倾斜,尽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本地区的产业人口转型或转移的机会和可能性,但是,目前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功能缺失。因此,提高和提升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规模和档次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当务之急,同时控制大城市的排放,通过鼓励产业的创新和改造,例如推行“产业共生”措施等。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城镇道路,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碳的排放的减少,实现“全球暖化”的减缓。创建和加强社会资本的建设,形成融合的平等的社会。保护生态人文和自然环境。创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模式,通过生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再本地化,实现生态现代化和生态城镇化的途径。

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 第3篇

一、特大镇已经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发展迅速,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基本条件,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特别是江浙、广东地区的一些特大镇。

杭州市塘栖镇,距离杭州市约20公里,是杭州市六大组团之一的中心镇,全镇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3家,上市公司1家。诸暨市店口镇,是诸暨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镇,有2家中国500强企业、5家10亿元以上企业、6家上市公司、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4000家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塘栖镇和店口镇在多个方面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形态,成为了实际上的城市。

(一)人口集聚能力强

2009年塘栖镇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5万人,2012年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5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9.6%。2009年店口镇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1万人,2012年建成区面积12.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7.8%。特大镇也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载体。2012年店口镇外来人口达6.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2.85万人。2012年塘栖镇外来人口达2.87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1.22万人。镇区人口集聚规模不断增强,已经达到城市人口的设立标准。

(二)经济集聚能力强

2012年塘栖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亿元,占余杭区比重从2007年的6.7%上升到8%。店口镇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738亿元,约占诸暨市工业总产值的26%;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占诸暨市比重由2007年的11%上升到2011年的13%。从人均GDP来看,塘栖和店口人均GDP分别达到5万元、7.45万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市辖区人均GDP超过店口的仅有22个,超过塘栖的也仅有62个。

(三)财政收入能力强

塘栖镇2007年财政总收入为4.86亿元,2012年达到10.6亿元,年均增长17.8%。店口镇2007年税收收入为4.84亿元,2012年上升到11.02亿元,年均增长18%。从财政收入总量来看,两个镇要超过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超过一些地级市。从人均财力来看,2012年,塘栖人均财政收入为1.11万元,店口为1.74万元。与全国地级市人均财政状况进行对比,仅有26个地级城市的市辖区人均财政收入超过店口,42个地级城市超过塘栖。

(四)具备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

两个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已达到100%,并且也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开通了天然气管网。塘栖镇还开通了15条公交线路,店口镇建有全省首家镇级商贸综合体、全省首家镇级四星级农贸市场。总体来看,从城市道路、交通、外观形态等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来看,两个镇与城市相比基本没有差别。

从塘栖镇和店口镇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具有了城市规模、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和城市实力,已经是实际上的城市。从发展来看,特大镇充满活力,其经济总量占所在市(区)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从全国来看,像塘栖和店口这样的特大镇在我国还有很多,蓬勃发展的特大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等级化城市管理体制对特大镇发展的限制

尽管塘栖和店口在形态上与城市已经非常接近,但是在我国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中,这些特大镇处于行政等级的最基层,不能够享受与其经济和人口规模相对应的资源配置地位,发展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

(一)财政分成比例低

2012年塘栖镇财政总收入10.6亿元,实际可用资金2.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5%左右;而余杭区的财政分成比例大概为53%左右。这意味着塘栖镇创造的财政收入中归本级可支配25%,归余杭区支配28%。2012年店口镇创造税收11.02亿元,仅返还1.13亿元,税收返还比例约为10%,而诸暨市税收分成比例大概占税收总收入的50%左右。店口每年创造的税收中,店口可用部分仅占10%,而上级城市诸暨可用40%左右。特大镇为上级城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收入,这也支撑了上级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土地指标分配较少

2012年余杭区新增建设用地8000亩,其中塘栖镇获得533亩,仅占余杭区新增建设用地的6.7%。而塘栖辖区内归余杭区直接管辖的钱江开发区,2012年获得的土地指标就有1227亩,远超塘栖镇获得的土地指标。2012年下达给诸暨市的建设用地指标为2300亩,而店口镇实际获得新增建设用地仅为40亩,仅占诸暨市建设用地指标的1.7%。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来看,塘栖和店口的人口分别占余杭和诸暨的11%和10%,经济规模达8%和13%,都远高于分配到的土地指标比重。

(三)公共资源配置相对较弱

从公共服务来看,特大镇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弱,学校、医院等都已具备,而且基本条件也不错,但相对上级城市,这里的优质公共服务明显欠缺。公共资源的配置也与行政级别相挂钩。比如医院,一般乡镇只能建设卫生院,二级以上的医院主要建在各级城市。店口镇虽然建设了一所二级医院,也属超规格建设,而诸暨市区共有3所三级标准医院,医院的质量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几所省重点高中也集中在市区,镇中学的教学质量就差多了。镇上学校、医院一有好老师、好大夫也是争先调往市里的重点学校、大医院。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就不够。镇政府的公务员大多居住在市区,而不是在镇区。店口调研时也了解到,如果在杭州年薪100万的人才,在店口至少需要支付150万。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

表现在:一是执法权不够,二是城市管理职能不足,三是人员编制不足。

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下,资源的分配优先保证了上一级城市的发展,实际上是实行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因为行政等级高的城市不但可以通过行政地位获得较多的行政资源,比如土地指标,而且可以集中下级城镇的资源来保障发展,比如财政收入。作为最基层的城镇,特大镇获得的行政资源是与其规模不相符合的。店口镇人口占诸暨市的10%,创造了诸暨市1/4的工业经济总量,1/8的财政总收入,而仅能获得1.7%的土地指标;在财政方面店口镇每年要为诸暨市发展做贡献,以2012年为例,店口镇为诸暨市贡献的财政超过4亿元。这样看来,特大镇的发展更多的是为上级城市“输血”,为上级城镇的发展做贡献。而特大镇也同样面临着发展、建设和解决外来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这对特大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不公平。endprint

三、政策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特大镇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从根本上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为特大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一)探索设市

对距离城市主城区较远的、镇区常住人口超过5万的特大镇,设置县辖市。中央政府对县辖市的设立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制定统一的设市标准和程序,具体的审批权可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县辖市原则上归省级政府管理,也可以委托县政府进行代管。

(二)科学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

在完善功能确保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对县辖市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根据县辖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来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也可以打破上下对应的模式,而根据城镇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同时,县辖市的机构编制设置要在原有县内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县辖市的实际功能需要在县内进行调整。总体上,既要保证县内编制总量不增加,又要保证县辖市的城市功能的完善。

(三)进一步下放特大镇的管理权限,增加特大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

在现有“强镇扩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特大镇的管理权限。在设置县辖市以后,县辖市作为一级政府单位,要独立地享有辖区内相关事务的管辖权。同时,要本着放权和科学设置管理机构的原则,既要努力实现县辖市管理职能从管理农村向经营城市转变,又要将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纳入政府管理职能。要引导优质学校、医院等在特大镇设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四)完善特大镇财政体制

对财力达到一定规模的特大镇,要设立镇级金库,建立独立的一级政府财政。建立完善和固定的特大镇与上级政府的税收分配关系,提高特大镇在市、县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增强特大镇的财政自主权。

(五)改革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式

以常住人口规模为依据设定和县(市)、区政府土地指标分配关系。特大镇土地指标分配要与特大镇解决外来人口落户的数量相结合,对积极推进外来人口落户的特大镇要在土地指标上给予奖励;对特大镇新增土地要优先用于基本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 第4篇

1 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

第一, 要认识到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跨越了50%的历史性门槛, 正处在向60%迈进的过渡阶段, 小城镇在此期间为城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充分说明只有“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是不够的, 一定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两部分有机结合, 才是中国要走的健康城镇化道路, 也是城镇化有序有效推进的必要保障。

第二, 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城镇化成功与否, 重要的一点是能否保障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保持历史悠久的文化魅力。小城镇集聚了我国最丰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以其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既要彰显特色, 又要保护历史。

第三, 要认识到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是依靠小城镇保持其整体发展的活力。小城镇作为一种聚落形式或者空间单元, 它从来不是孤立的, 而是根植于城乡区域整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空间网络之中, 只有保持小城镇的整体活力, 才能真正起到区域协调的作用, 为城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小城镇规划探讨的学术主题从2010年的“大都市边缘的小城镇发展”逐年推进, 到近两年的“小城镇的特色保护”及“转型时期的小城镇发展”, 不难发现, 近年来学术重点已经由小城镇规划转向小城镇发展, 把规划置于小城镇的整体发展中。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鸟瞰

2 对未来城镇规划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个希望

第一, 希望在城镇规划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我国的小城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大都市, 但是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 我们必须要了解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在于自下而上的底部动力,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仅在于大都市, 来自小城镇的底部动力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次, 抓出小城镇面临的特殊问题、困难和挑战, 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得到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而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照顾;最后, 要挖掘小城镇的特色。小城镇的地域类型、文化类型、产业类型十分丰富, 所以要在选好类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保持中国文化的魅力。

所以我希望, 首先把小城镇在整个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内容理清, 即特殊的贡献和功能, 特别的问题、困难和挑战, 以及特殊的类型。十八大四中全会召开在即, 我也希望在上述“三个特”的基础上, 能够做出一套特别的, 各地小城镇治理模式的成果, 那将对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以及整个第三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 希望小城镇规划在未来的几年里发掘大批新型城镇化的优秀案例, 这些案例要覆盖到我国的各个省市, 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 最终形成中国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最佳范例。

昨天, 我刚刚将联合国人居署的世界城镇、城市从2010年到2013年发展状况的创建性报告全部译制完毕,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项目, 也是即将于2014年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城市日”上非常重要的发布内容。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时, 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共同发表《上海宣言》, 倡议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6日, 第6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通过有关人类住区问题的决议, 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世界城市日”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 获得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的支持。城市, 并不一定都是大都市, 也包括小城镇。所以我希望到时候除了听到大都市的声音, 小城镇也可以发声, 充分展示自身魅力, 展示独特的一面。希望通过“世界城市日”, 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城镇化实践的大批优秀范例, 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第三, 希望我们小城镇规划要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不论是技术、政策、城市研究, 还是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方面。将多方向的研究与经验落到空间上、落在小城镇上, 使得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更具有活力与魅力, 为整个中国城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2014年年会上的演讲编辑整理。)

小城镇发展 第5篇

城市规划设计(论 文)

题目: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 崔明阳 学生学号: 201203164 院系名称: 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城规121 指导教师: 李兵营 蒋正良

2015 年 9 月 15日

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崔明阳 指导教师:李兵营、蒋正良 专 业:城乡规划 学 校:青岛理工大学 时 间:2015年9月15日

【摘要】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发表的《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认为小城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和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 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不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

1、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3、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4、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

5、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城镇建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德国的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 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 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 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 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 展。

(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工程,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 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和资金来源。(4)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 美国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总结】

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变革的过程。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普遍较弱。小城镇普遍偏小还是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措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调节和控制作用。市场活动需要规则,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出面制定规则或帮助有关民间机构制定规则。不仅如此较小的自然村也要向中心村集中合并,不断增加村庄规模。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农村发展作为基础,适当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好的做法。不能用牺牲农业和农村作为建设小城镇发展的代价。要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出农户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农村居民点衰弱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本文就通过政府作用、小城镇发展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措施、农村经济结构改变等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就目前更好的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从而实现我国早日实现城市化,提供了比较合理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李金旺.中国小城镇财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4]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6]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许 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李 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9]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10]谢 云、雷海章.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5年02期 [1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南京城镇化的发展 第6篇

全球进入21世纪以来,各大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工业化、城市化也出现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时空演化特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城镇化创新历程亦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城镇人口绝对数量最大的国家(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8亿人,比美国人口3.04亿人还要多出2.78亿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1978年时,全国城镇化水平仅有17.9%,而到了2007年我国城镇化人口比重已达到44.5%,30年间提高了26.6个百分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提升较快的国家。2007年我国GDP总值高达24.9万亿元(折合为3.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强国,仅次于美国、日本。但我们80%的GDP都是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和1.9万个建制镇的城镇化区域中产生出来的。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城镇化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重大的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正处在加速时期的我国城镇化不仅受到本国工业化的牵制和推动,受到本国投资水平和各种资源要素特征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国际市场、外商投资的重大影响。自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国际资本、高新技术、人才资源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引进,使我国的城市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生产链,从而逐步实现国际大循环,走上合理的地理分工、专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发展面临国际标准的检验,这迫使沿海地区特大城市融入全球城市体系之中,我国城市的竞争意识开始提高,促使城市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向集约化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经济、传统城市的封闭局面被彻底打破,全球向着开放型城市方向创新发展,新型的城市营运模式和新的市场发展规律制动下新的局面,促使中国城市长足永续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态势,解决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本文将主要对南京城镇化发展进程、有关体制和政策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由“城市化”到“城镇化”

一年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25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就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表了讲话,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化模式选择的原则和目标。这个讲话代表了中央高层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的思路,由“城市化”到“城镇化”提法的变化包含很大的信息和重大意义。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两个词语在翻译为西文时可能不好区别。如果一般性地讨论问题,人们也不会太注意这两个词的区别。“城镇化”是针对片面发展大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它包含了积极发展县域重点镇的政策取向。提“城镇化”并不是不发展大城市,而是强调建立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尽管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盲目并乡扩镇、贪大求快的不适当的小城镇发展弊端,但从总体看,大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它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县域重点镇,所以在城市化政策中强调发展县域重点镇还有矫枉过正的意义。也许过若干年我们又会用“城市化”替代“城镇化”的提法,但在目前这个阶段,使用“城镇化”这个术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进入城市后,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资本和其他一些城市社会网络,各种可见的或不可见的规则让农民或城市新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政府面对这种不对称的关系要制定出有利于农民的规则,以平衡城市内部的关系,消除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在未来一个时期,处理好城市人口规划和人口自由流动的关系、城市企业中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城市新居民和原住民之间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关系以及城市间的行政和财政隶属关系等,将始终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制定规则,必须健全制定规则本身的规则。

经过十年多的努力,南京2/3的郊县农民都已成为“城里人”。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京启动的新一轮的镇村规划修编,到2007年,南京的郊县城镇化率已达到67%以上。“三城九镇”一直是这两年南京城镇建设的重心,光“三城”的建成区面积就要超过15平方公里/城,每个城的人口都将达到10万人左右;“九镇”的建成区面积则要达到平均2~5平方公里/镇,人口达到2万~5万人/镇。另据调查,为了引导农民向重点城镇和农村规划居民点集中,2005年政府还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据透露,这些政策将覆盖住房、就业、教育等多方面,例如对于被征地农民,将改变以前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而是以实施养老保险为主、货币化安置为辅的方式,使得青壮年农民可在消除后顾之忧的状况下进城创业。同时,还将加快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郊县小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降低离土农民进城安置成本。

在城镇布局方面。南京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规划,以实现“三城九镇”的战略布局为重点,坚持“布局成组团、城镇上规模”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资源优化配置、城镇多维发展的空间。逐步建立“新城──重点中心城镇──一般城镇──规划村居民点”四级郊县城镇格局,形成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

南京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1.经济总量不大,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南京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平衡,就经济总量来看,除了江宁区以外,其他各区县都不够大。此外,尽管江宁区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较为发达的工业是通过向外引进项目带动其工业化的发展,结果,工业化发展并未推动本地第三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未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城市化的发展落后于其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未能得到发挥,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

2.工业园区分散,产业同构现象较为突出。南京五郊二县的工业园区(包括开发区和科技园)大体分为五个层次: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乡镇级。层次虽然分明,但园区分布不合理,园区之间以及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和协作。

3.各区县城镇规模偏小,公共设施配套及城市管理滞后。郊区城市化要求城市设施的城市化。城市化反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以及城市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但是,南京有些区县的许多商业和文化设施还很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落后,滥占土地现象严重。

4.城镇建设缺乏资金,融资渠道不畅通。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南京有些区县的城市化建设速度放慢。这个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城镇建设资金除了地方财政外,主要是以土地换资金。二是思想观念落后。在筹资上,仅依靠财政收入和上级拨款;在投资体制上,则是政府包办一切,并承担无限责任。

5.郊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流转不规范,导致失地农民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村土地流转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导致土地流转内容的不完整性、土地流转价格的不确定性、土地流转目标的非效率性以及土地流转格局的不稳定性,最终无法培育出适度规模的符合市场要求的经营主体。

6.城市化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南京郊区部分区县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规划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区县地方政府习惯于铺摊子,重数量、轻质量、大办工业区,结果,城镇功能上不去,大量农田被占用,生态环境也被破坏。第二,有些区县的发展规划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城镇的发展,在追求共性中忽视了个性发展,导致各区县未能发挥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主动性、流畅性和积极性。首先,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载体。而产业的升级、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使乡镇企业对低层次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其次,制度障碍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弱化。尽管一些地方近来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措施,拆除了“硬门槛”,但是,“软门槛”依然存在,进城农民要想与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同等待遇还要有个过程;同时,带有福利性质的土地制度及其有偿流转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即使想进城的农民也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 ,而成为了城乡两栖、亦工亦农、流动兼业的农民。

学习新加坡城市化发展经验

新加坡面积只有704平方公里,人口483.94万,其中新加坡公民316.44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但这个资源匮乏、没有腹地的弹丸小国,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一个贫困的小岛一跃成为名列世界前茅的富裕国家,人均GDP达到48500美金。2007年,新加坡的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资料显示,新加坡仍是当前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在骄人的经济成就背后,人们更叹为观止的是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之一的国度却有着花园般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公共秩序和高度文明的国民素质。

1985年,新加坡政府颁布规划法令,规定概念发展规划每五年至少检讨一次。随后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长远规划的拟定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同时明确规定,无论编制战略性的概念发展规划还是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都要通过公众评议,并将公众意见呈报国家发展部门,作出妥善处理。在以科学民主方式通过规划方案后,新加坡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是其概念性发展规划能够得以全面贯彻和准确实施的又一重要原因。事实说明,这一管理体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有利于理顺规划编制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关系,保障执行规划的严肃性,保持规划与实施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我们以为,新加坡城市化发展经验是:将人力资本当成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所以,城市化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角度出发,这是城市化发展的立足点。“花园城市”的本质应是“天人合一”,而非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化高度发达的新加坡留给自然的空间越来越少,因此更要珍视自然,让他们的后代能够看到真正的动植物活体而不仅仅是标本。

南京在学习新加坡城市化发展经验时,不可忽视提高城市人口尤其是新移民的整体素质(南京的重点是还包括农民转身份为市民部分),这也是人本理念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只有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地方特色、蕴藏内涵、行业具有文化品位等标准,才真正称得上城市化。对于城市管理来说,市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及运行效率,是城市文明的直接体现。对新移民素质的直接要求,应侧重于人文素质方面。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准市民在行为表现上做到三个转变。其一,凡事从单纯朴素的思想感情出发,向重在讲原则性转变,注重行为指向及其效果;其二,从较强的主观随意向客观约束性转化,主动接受行为规范的制约和调整;其三,从较明显的个人自主性向集体公众性转化,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城市化始终是同经济社会进步、教育水平提高、健康状况改善、社会服务发展紧密相关,重视和提高新移民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全力打造生态型城市。南京能够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通过建设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环境法制,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能卓有成效地保护好环境。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既要家园,又要花园;既保护有足够的建筑面积,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又提供更多的自然空间,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和环境要求,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不断保持城市“有机更新”的活力,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加快南京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一体化

在加快南京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有如下对策建议:

1.依法规划,统筹安排,提升中心城镇城市功能。各区县在规划时必须置身于南京主城区的发展,放眼长远,通盘考虑,立足南京的大都市圈来进行各区县的规划。一方面,要加快城镇规划编制速度,强化规划的前瞻指导作用。在制订规划时,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更改。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抓住发展时机,不能让规划卡经济发展的脖子。近期可在南京郊县探索实行“功能严格控制,权利适当放开”的新规划政策,比照县城模式管理郊区。具体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按照南京市的统一规划,结合各区县的 历史和现状,合理确定各区县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全市一盘棋,不搞“一刀切”。第二,适当下放规划权限,将原来由市政府或市规划部门行使的部分管理权限委托区县政府和区县规划部门行使。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出发,突破镇、乡、村囿于自己的行政地域范围封闭发展的传统模式,实行“突出重点、差异发展”的战略 ,形成区域多层次、开放式的小城镇网络结构体系。

2.整合工业园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南京必须调整农村的非农化战略,走相对集中的城镇化道路,建立相对集中的非农产业区。对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适当合并,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有效聚集生产要素。在财政支付和考核指标方面进行配套制度改革,弱化乡镇、街道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乡镇、街道的社区管理职能,鼓励几个乡镇、街道联合开发一个园区,避免乡乡建园、镇镇建区。

3.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城建投融资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南京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拨款,使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应考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扩大对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开放领域,取消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城镇市政公用事业的门槛,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外资、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进入公用事业领域,进行投资经营。

4.以人为本,改革就业和社保制度,推进农民市民化。目前,南京要充分发挥三个新市区和县城、中心城镇的作用,吸引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对本市辖区内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应比照城市自由职业者进行处理 ,鼓励农民对承包地进行流转,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对在城市建设中失地的农民应从失地之日起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保与城保衔接中的资金缺口可分别按嘉兴模式和南海模式解决。

5.规范土地流转,善待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针对南京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一方面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要改革征地补偿方式。征地补偿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在货币化安置以外,可以探索多种安置方式,例如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南京可在郊区选定合适地区,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嘉兴模式和南海模式进行试点和探索,待取得经验后向全市推广,争取闯出一条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新路子。

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基本战略思想是,依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必须把城乡统筹作为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一项战略任务,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总之,城乡一体化过程具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方面,要从城镇化一般规律出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相对均衡发展的思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另一方面,从现阶段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特殊性出发,重点要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提高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问题。

南京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城乡间合理流动,有条件的农民可以在城镇买房,变为城镇人口,享受城镇生活待遇,给予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保险等。其基本经验是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性作用,逐步放宽农民自由择业的选择权力,探索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就业途径等;进一步开放城市,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调整就业政策,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工业、小城镇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城镇发展论文 第7篇

一、研究背景

根据十五大报告精神, 到下世纪中叶, 我国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45%左右提高到60%—70%, 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功能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近郊地区往往由于区位、资源、经济、交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城镇化集中的地区, 最终导致近远郊城镇人口分布不均、近郊发展远快于远郊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城镇化的不均衡现象, 而且近郊人口与用地的过度集中容易造成城市摊大饼的现象。因此, 在城镇化提高的过程中, 我们应高度重视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生活方式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从政策、资金及具体规划建设上给予鼓励与引导, 充分发挥远郊小城镇发展的后发优势, 促进远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二、天津远郊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一) 天津远郊小城镇发展现状总结

近十年来, 天津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9年近郊四区 (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 的城市化率达到36%。相比近郊而言, 远郊小城镇发展还存在一定滞后性, 发展相对缓慢, 最显著的问题包括:

1. 基础设施落后、承载能力有限

远郊小城镇在发展上大多数都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规划指导, 且薄弱的基础设施也容易造成信息不通、流通不畅, 进一步阻碍了远郊小城镇的发展。

2. 城镇人口少, 经济活力差

人口是基础, 如果越不过一定的“人口门槛”, 就无法为二产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严重制约乡镇工业的集聚。同时, 城镇人口过少, 消费需求就相对减弱, 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也会产生局限, 经济发展的活力被抑制, 就无法使服务业获得合理的利润, 必然导致远郊小城镇发展滞后。

3. 规划跟不上, 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与近郊以规划为导向、城乡一体化规划相比, 远郊小城镇的发展往往呈自发型生长, 缺乏规划的引导, 有镇村规划的也过于陈旧, 缺乏及时的修编。同时, 由于发展落后, 远郊小城镇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建设管理机制, 出现了一系列重发展、轻改革, 重建设、轻规划, 重投资、轻管理的问题。

4. 乡镇企业支撑弱、建设资金短缺

远郊小城镇的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 特别是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龙头企业过少, 且分布不集中。乡镇企业的落后, 不仅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也制约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导致二、三产落后, 产业结构失调, 乡镇经济链短缺, 建设资金缺乏严重阻碍了乡镇建设的力度。

5. 特色不明显, 优势不突出

远郊小城镇发展由于规划和管理上的薄弱, 往往缺乏对地域的深入分析, 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等要素的挖掘不够深入, 导致规划没有重点、结构趋同, 没有挖掘出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远郊小城镇建设重数量, 轻质量, “摊大饼”现象较为严重, 且由于缺乏环境规划, 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二) 积极发展远郊小城镇是天津全面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目前, 天津城镇化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近郊, 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城镇化, 需要积极发展远郊小城镇。

1. 远郊小城镇发展有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与近郊相比, 天津远郊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进程还比较滞后, 二元结构特征较为突出。要打破这种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同时容纳近郊二、三类工业向远郊工业的转移, 实现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层面的城乡全面互动, 必须加大力度走远郊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

2. 远郊小城镇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发展

我国的产业结构模式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现代化建设时期, 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天津为例, 1949年, 天津市一、二、三产比重为21.3:36.4:40.5;1978年, 三次产业比重为6.1:69.6:24.3;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6.1:69.6:4.3。期间, 一产比重幅下降, 二、三产逐步上升, 各产业结构内部也发生重大变化, 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机械型、生态型、都市型农业, 以轻纺为主的传统制造业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现代制造业, 从低层次的传统服务业转变为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 所有制结构调整也展现积极的成效, 公有制与多种经济百花齐放。这一切源于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远郊小城镇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 郊区农民大多以种田为主, 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耕种生活, 机械化程度很低。改革开放初期, 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城区土地不断扩张, 近郊小城镇有大城市作依托, 最先发展, 而远郊小城镇发展缓慢, 农民仍以种田为主, 村办、民办企业零星散布, 路边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且档次较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特别是2005年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小城镇、新农村建设, 提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为小城镇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远郊小城镇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扶持重点企业及科研立项、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依托地缘优势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可以说, 全市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远郊小城镇的发展, 而占据广大地域的远郊小城的全面发展也必然使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更大的优化与落实。

3. 远郊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2009年天津市域农村人口381.3万人。据测算, 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随着农业用地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将有大规模的剩余劳动人口出现。这些剩余人口仅靠现有的中心城区及近郊区吸纳, 是不现实的, 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发展远郊小城镇。

因此, 积极发展远郊小城镇是天津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建设和发展远郊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和手工作坊的集中发展, 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布局, 加快全面城镇化进程。

三、中外小城镇发展实践的借鉴与启示

(一) 美国郊区小城镇与农业地带小城镇发展实践

美国郊区小城镇, 即位于大都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中间地带的小城镇, 这些小城镇往往是以小城市的面目出现的, 是郊区地带人口居住和特色产业中心, 每个小城镇都有一定优势的支柱产业, 如旅游业、制造业等。美国农业地带小城镇, 一般都分布在与城市相距较远的广阔的农业地带, 是乡村农业地带的经济活动中心。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面积相对较大, 往往是农副产品加工和储运中心, 其经济活动往往与当地农业产业密切相关, 如位于加州图拉瑞县的维塞利亚市, 是奶牛饲养业和奶制品加工集中产区。

综观美国众多的小城镇, 均以突出发展特色为契机。并且注重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的科学预见性、整体协调性和法制约束性。1933—1937年美国政府认为, 水资源是关系到美国的大事, 要从整个区域出发, 从该地区整个人口的现状以及今后50年乃至100年后的预期人口发展出发来兴建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城市化, 其中投资20亿美元修建水利工程对推进美国郊区城市化和更加平衡分布较小的居民点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在这期间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和水土保持工程, 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空气污染, 为以后美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值得借鉴。

(二) 国内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实践

苏南地区小城镇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大城市辐射为苏南工业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乡镇政府作为资源组织的主要方式, 由政府派人管理企业, 乡镇集体支配资源, 同时也是财富积累的主体。在苏南模式中,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模式是集中科学地发展符合本镇特点的乡镇企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一条出路, 而农业生产则需通过机械化、集中托管等方式实现收益和提高生产效率, 以解放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中。这种农、工、商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发展形式, 有效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其主要特点是:第一, 地方政府的推动, 特别是在该地区发展的初期阶段, 地方政府把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 迅速地发展了农村经济, 并使各产业之间保持了一种稳定的协调关系, 集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 寻找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规模效应,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不断增强自身活力。

(三) 国内外发展实践启示

纵观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 要发展好小城镇, 必须从认识、规划方法和管理体制上树立正确的态度。首先, 要加深对小城镇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作用的认识。第二, 需遵循一定的城市规划理论科学规划、发展小城镇, 重视新建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将城市和周围乡村作为一个统一体。第三, 要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使居民能享受城市文明的生活居住区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 小城镇发展、规划中要更多地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 使小城镇成为既可享受城市物质文明, 又可享受城市精神文明的场所, 从而保持其生命力。第四, 小城镇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 培育支柱产业, 形成特色优势。第五, 政府把公共服务作为主要职能, 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积极推进小城镇的体制改革, 要转变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上来。

四、天津远郊小城镇发展对策

远郊小城镇要全面发展, 除及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必须得到更多的人力、经济及物力支撑, 掌握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手段, 加强产业联动和生态导向, 促进小城镇宜居、宜业发展。

(一) 充实远郊小城镇发展动力

以天津市宁河县远郊小城镇发展为例, 2009年宁河县小城镇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6:47:37,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需要加速提高现代农业进程, 进一步加大三产比重, 逐步形成“三、二、一”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首先,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提高农业效益, 增强竞争力。宁河县积极建设绿色农业基地, 在现状农业种植区基础上形成“南水、北牧、东菜、西粮”的农业布局结构, 通过政府引导投资和社会化参与, 建设形成集科技示范、普及、服务、观光休闲和龙头为一体, 高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区。

其次, 实施集中工业化战略。宁河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滨海新区接壤, 应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有利条件, 努力把宁河建成滨海新区的延伸区。

三是,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 借助于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 优化城镇的核心功能。可以利用区位及资源特色,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扩大就业容量, 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消化”到第三产业中, 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城镇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例如宁河造甲城镇结合宁河公路货运主枢纽建设现代物流园区, 促进现代物流及现代加工制造业发展, 成为宁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环境文化优势的城镇重点发展旅游业, 例如七里海镇充分发挥七里海湿地资源的优势, 整合七里海生态旅游区、苗庄镇卧牛湖会议中心与丰台镇天尊阁等旅游资源, 形成特色旅游品牌。

四是, 积极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实现稳步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 远郊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 二、三产业比重必须大幅上升。只有当第二产业充分发展, 才能对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支柱作用。第三产业则被公认是劳动密集程度最高的产业, 并且有门类多、投资少、见效快、资源依赖性小、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只有当第三产业充分发展, 才能促进第一、二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 推动远郊小城镇生态建设进程

要使得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仅有经济发展规划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做好生态规划建设。

首先从生态规划角度, 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为基础, 认真实施, 尤其要协调好工业区与生活区的布局。污染型工业安排在生活区外围、与生态冲突较小的地区, 形成规模适当的工业区, 工业区的结构要合理组织, 资源、能源利用率高, 经济密度大, 污染负荷小;劳动密集的无污染工业与商业集中区统一安排, 便于就近劳动, 又不干扰日常生活;商业集中区与集中的居民点规模要适宜, 便于集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要确保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小城镇绿地系统可以和农业生态系统组成较完整的绿化系统, 增加小城镇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城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同时应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基础, 优选乡土树种, 美化城镇环境。

再次应提高和加强小城镇领导者和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领导者不但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决策者, 同时也应是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在项目建设选择上, 城镇领导者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从事低消耗、低污染, 以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目标的项目, 同时进行小城镇生态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

(三) 力求高水平规划设计与管理

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是远郊地区的基本特征。因此, 远郊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对有限的资源统筹规划、集约发展, 强调目标定位、功能布局的科学合理性。

天津宁河县按照县域空间布局和城镇发展特征, 全县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四级城镇体系, 宁河县小城镇建设的宏观布局应在中心镇和一般镇两个层次上全面展开。

以三个中心镇为第一层次, 四个一般镇为第二层次。一般镇与中心镇相比位置相对偏远, 对于这一层次, 小城镇空间布局应力争做到三个集中, 即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居民生活向住宅小区集中, 商贸经营向商业街 (区) 和集市集中, 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企业效益和人居质量, 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其布局、规划都应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实行“一次规划, 分步实施”, 把长远奋斗目标与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统一起来, 实现小城镇现代化。在重视规划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规划管理, 使小城镇规划具有法律约束性, 所有的建设项目必须以服从城镇总体规划为前提条件, 并且有较强的执行性和法律约束性。

(四) 积极创造宽松软环境

远郊地区80%以上的乡镇企业是在传统手工业和加工业的基础上, 依靠农民经济积累和传统手工业发展而来, 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分布比较分散, 对应其策略应着力营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环境, 积累社会资本, 不仅为振兴小城镇经济提供硬件载体与平台, 更为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条件。

在土地政策上, 应建立合理的地价体系, 以鼓励和促进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积极向中心镇或一般镇集中;在户籍政策上, 应彻底打破行政和地域界限, 逐步放开对城镇人口迁移和农转非的控制, 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居住, 对于能够按规划要求进入城镇工业区的企业, 城建、土地等主管部门都应尽量进行优先安排, 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另外, 要解放思想, 努力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小城镇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投资市场, 可以积极引导农民的投资取向由建房转变成买房, 对于已建和将建的基础设施, 无论其资金是来自国家、地方的拨款, 还是来自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所得或企业、个人投资, 都必须按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等等一些列措施才能使小城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资金的困扰。

五、结语

由于历史、区位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远郊小城镇与近郊小城镇相比, 无论在城镇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在质量水平上均存在很大差距,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远郊小城镇要想突破瓶颈、全面发展, 除了与城市地区加强产业联动外, 更重要是挖掘特色、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大农村腹地的土地及人口优势, 实现产业与人口汇集, 找出一条能够获得后发优势的小城镇建设的路子, 促进远郊小城镇城市化、现代化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德仓.城镇化背景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2006.

[2]杨德海.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甘肃农业, 2004.

[3]姚永华.广东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为例[J].可持续发展, 2007 (1) .

[4]杨帆.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促进及其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 2000.

[5]林毅夫.关于我国城市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几点看法.厦门大学80周年校庆文集, 2002.

城镇发展论文 第8篇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联系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整体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 小城镇的发展建设也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环节。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相应政策的引导与科学的规划, 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第一, 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 小城镇规模偏小。小城镇的建设多呈现“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局面。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在一定的区域内争夺有限资源, 一方面使得该区域内的小城镇建设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另一方面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浪费了珍贵的土地以及人力、物力、财力, 一镇一摊一套, 投资大而利用率低。同时, 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发挥城乡之间纽带与桥梁的作用, 特别是与大中城市之间缺少紧密的合作与联系, 互动不足, 城市发展脱节明显。

第二, 城镇规划不到位, 特色不鲜明。小城镇的建设往往起点低, 品位不高。由于未能通过合理规划形成自身特色, 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因此难以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阻碍自身发展。

第三, 城镇功能薄弱, 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强劲的拉动力与整合力。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偏小, 建设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不到位, 因此难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吸引其它社会资源向小城镇聚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容量极其有限, 因此难以实现通过建设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

第四, 小城镇“脏、乱、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污染浪费严重, 因而对农村城镇化的带动示范作用不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建设面临着新的局面与发展机遇。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 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更新更高, 方向更加明确。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2010年元月“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来推进“三农”发展, 并提出放开小城镇户口等具体措施。这些会议的召开及举措的提出, 都为发展小城镇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机遇。从这些问题来看, 小城镇发展与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做好发展前的充分合理的规划工作。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蓝本, 是小城镇经营管理的基础, 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无论从小城镇数量的确定、方位的布局以及城镇功能的定位等方面, 都需要规划给予引领与指导。

二、城镇规划对西部小城镇发展引导作用研究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资源、交通、文化、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 在大刀阔斧地进行项目建设之前, 一定要做好充分合理的规划工作, 一定要十分注重规划的理性作用与影响, 从本地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寻求自身的发展途径, 通过科学的规划指引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本文以《威远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年) 》为例, 深入研究城镇规划对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 威远县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内江市, 是内江市下辖的两区三县之一, 距内江市57公里, 距自贡市30公里, 距省会成都市214公里, 受自贡辐射影响较大。威远先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

1. 工业基础较好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内江市25.06%, 列五区县之首, 主导产业以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为主, 其中位于县域西北的连界镇是川威集团的所在地, 川威集团为川南最大, 四川省第二大 (仅次于攀钢) 的钢铁骨干企业, 为四川省着重发展的5大钢铁企业之一, 具有发展钒钛钢铁的雄厚基础。

2. 山水资源优越

威远处于川南城镇群, 而威远县城严陵镇所在区域地形不同于成都地区的平原和重庆地区的高山, 是低山丘陵, 多条水系蜿蜒盘绕穿城而过, 环境优美, 山水资源独特。

3. 城镇化发展滞后工业化发展

2010年威远县户籍人口为74.71万人, 城镇化率39%, 低于全国水平, 县城严陵镇常住人口为13.7万人, 城镇化水平低。和其快速发展的工业相比, 城镇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已经严重制约工业更好的发展。

4. 交通条件差

境内无高速公路, 只有1条省道, 常年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的制约。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动因也是因为成自泸高速公路和内威高速等多条高速即将修建。

5.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工业快速发展, 威远城区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工业重镇连界位于威远和自贡的水源地上游, 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

(二) 威远县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索

小城镇一直由于资金短缺、发展条件不足等问题发展缓慢。威远县因为本身工业发展较好, 具备了一定发展的基础, 但是由于多年只重工业发展忽视城镇建设, 导致城镇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弱, 若不改变, 未来很难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版《威远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年) 》认真分析了威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从城镇定位、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小城镇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

1. 明确城镇定位、完善城镇功能

威远县严陵镇虽然隶属内江, 但由于空间距离和自贡近, 因此受自贡辐射最大, 所以根据特殊的区位情况, 除分析成渝和内江对威远的影响外, 更注重分析自贡对其带动作用和影响, 并在城市发展策略中明确如何借助自贡发展。威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城镇化水平和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都比较低, 因此在本版规划中注重解决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如何完善城镇功能和提高城镇的服务能力, 提出威远的城市性质是“川南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山水环境优美的丘陵宜居城市, 威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提出“承接成渝、融入川南;强化联系, 借力内江;服务自贡, 提升威远”的区域发展策略。同时在严陵镇空间布局上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 以此完善城镇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

2. 加强产业发展

发展小城镇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当地产业的发展。因此, 在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同时, 应当根据当地实际, 充分发挥当地特色, 形成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通过城镇的建设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的发展, 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威远总规中将城区工业集中到严陵镇工业区发展,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 又通过产业升级、循环经济、集群发展等产业发展策略的提出, 解决了各产业类型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在用地布局上通过隔离绿地、城市绿楔等方式将居住和污染工业隔离,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与此同时, 还针对威远县内的工业重镇连界镇进行了专项研究, 通过在定位、产业发展、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指导连界镇的发展, 以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 紧抓特色建设

在规划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小城镇自身特色的建设, 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威远县严陵镇属于低山丘陵地貌, 一条清溪河蜿蜒穿过城区, 山水资源优异, 但历版总规都未将山水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以重视。在本版总规中重点分析了山、水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将滨水发展作为城市的主要发展构思和发展方向, 同时在支路网系统中强化了山地城市的特点, 并保留了大量的丘陵山体作为城市公园, 使威远真正成为一个山水宜居城市。提出要“完善功能、全面提升;以水为魂、滨水而居;交通主导、工业集中;留山造林、引绿入城”的城镇空间布局原则。规划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是“一带、一城、五片区”, 以清溪河为主要的公共服务带和纽带, 规划五个城市片区。

4. 加强基础配套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可能的机遇, 为大规模招商引资奠定坚实的基础。威远的发展受交通制约多年, 在建的成自泸高速和规划的内威高速为威远县城严陵镇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 在用地布局上十分注重交通和产业的协作关系的研究, 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区域规划为工业区, 以使交通优势最大程度地促进产业发展。

5.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小城镇既是城市产业、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载体, 也是农村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 一定要加强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以维持整个城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很多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就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着力打造蓝天碧水、森林覆盖良好的宜居生态环境, 值得我们借鉴。威远总规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除对整个县域进行空间管制区划, 分为三类控制地区外, 还制定了空间管制策略, 同时对严陵镇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制定了详细的分区控制目标和策略。

三、结语

西部地区由于人口众多, 经济相对落后, 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 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等相关政策的颁布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趋势的加强, 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会蒸蒸日上。因此, 小城镇的发展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而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先行,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将有效引导城镇的发展和壮大。

远县船石湖风景区

参考文献

[1]马尚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 2000 (5) :16-18.

[2]井文豪.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 1999 (12) :40-41.

[3]潘永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问题[J].江海纵横, 2001 (3) :27-28.

城镇发展论文 第9篇

关键词:边缘化,城镇空间,新秩序

城镇空间扩展的过程和格局是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 是城镇间要素流动以及城镇系统结构演化的综合反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后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 城镇发展进入“全球大都市区增长时代”, 城镇空间群体化并形成大的都市区已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尤其是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已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 并开始主导全球经济。

1 广丰县城镇空间发展现状特征

广丰县域城镇的地域空间南北分布差异较大, 北部分布17个乡镇 (街办) , 南部只有6个乡镇, 呈现“北多南少”的城镇分布格局。以横山镇、沙田镇、泉波镇和嵩峰乡的北部行政区划线为界线, 整个县域基本可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部以低丘、平原地貌为主, 南部以山地地貌为主, 南北地貌差异较大, 但南北区域的国土面积大致相同, 其中北部面积约占53%, 南部面积约占47%。城镇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地貎、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网络布局的影响, 城镇发育沿公路、铁路、主要水系等重要轴线集中度较高。县中心城区 (永丰、丰溪、芦林街办) 经济相对发达, 人口密度较高, 工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 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它的乡镇由于所处的区位条件不同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 城镇发展方向、产业发展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2 区域一体化下边缘化趋势特征

2.1 边缘化的概念

城市边缘化这个名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它是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概念, 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一种模式。相对于“核心—边缘”理论中的城市核心区,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核心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地带地域,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的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

2.2 广丰县边缘化危机的特征

2.2.1 身陷国家战略核心区边缘。

长久以来, 广丰一直处于“长三角”国家战略经济区边缘, 深受长三角经济辐射和影响, 上海、浙江也因此成为广丰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首选地。近年来,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区域战略的颁布实施, 广丰县尽管划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广义规划范围, 但仍远离海西经济区核心战场 (海西核心区以福建为主体, 包含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 。与此同时, 江西省内第一个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仅以南昌、景德镇、鹰潭为核心包括周边共38个县市, 广丰位居其边缘, 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失之交臂。广丰县地处这三大战略发展地区的辐射交汇区, 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地区的空白腹地和边缘地带, 正面临被上海、南昌、福州等区域中心城市边缘化的危机。

2.2.2 地处区域经济洼地。

中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环境, 广丰位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交汇区, 位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处, 距离南昌、杭州、福州均为300km左右, 是典型的省际边境县。从广丰周边三省交界区域地级市的经济数据反映, 广丰所属的上饶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区域经济中的洼地区域, 经济总量、经济外向度和国民收入等均与周边省会城市的差距较大, 尤其是与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差距甚大, 反映到各项经济指标排名中, 上饶市多位列周边地级市之后, 尤其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位居末位, 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几十倍的差额。

2.2.3 区域交通偏离中心城市。

受广丰被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地区边缘化的影响, 一批国家交通干线通道建设, 如沪昆高速公路、杭南长高速铁路、沪昆铁路组成的沪昆交通运输通道、由京福高速铁路、峰福铁路、京台高速公路组成的对接海西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交通通道等也偏离了广丰中心城区, 广丰同样面临国家交通区位边缘化危机。

3 摆脱边缘化危机的对策

3.1 危中探机, 发挥洼地效应

一方面应正视广丰地处区域经济洼地不利区位, 另一方面要从危机中抓住洼地效应产生的经济要素回流机遇。发挥广丰在三省交界区域的竞争优势, 依托三省边界各县市战略资源, 着眼于广丰之外更大区域范围, 策应上饶市“1+5”城镇群发展战略, 调头向北与上饶市主动对接, 与上饶市、玉山县联合, 构建“上广玉”经济增长极, 采取三城群体抱团式发展, 实现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洼地区域崛起, 打造洼地区域中的经济高地, 形成落后区域中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发挥比较优势, 打破地域界限, 扩大开放, 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在三省边界区域之间的顺畅流动。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促进三省边际区域的交通、旅游、环境建设等方面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积极融入, 区域之间产业布局合理优化、相关产业错位集聚发展, 实现城镇之间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跨越联动发展。

3.2 结合挑战与优势, 重组广丰城镇空间

在现有浙闽赣边际县域经济协作会议机制下, 扩大合作方式,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寻求和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建立返乡创业基地, 搭建中小企业发展平台, 支持科技创新, 发展新兴产业, 实现和周边县市的差异化产业定位。以省级黑滑石产业基地为依托, 引进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利用企业, 大力延伸拓展黑滑石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 在发展中引导当地主动、积极地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 承接产业转移或产业链延伸, 促进本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推进土地整合、人口集中、产业聚集, 提倡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开发, 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 建立优美的宜居环境, 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 增强城镇承载功能,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3.3 利用差异, 区别发展城镇空间各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愿景, 对不同属性的地块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向, 使土地持续利用。这将引起企业 (或产业) 的地域专业化和集群化, 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 这是城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块开发方向的规范驱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重构。广丰县应抓住发展机遇, 制订具体政策对广丰现有产业进行选择性扶持,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专业物流市场的建设, 积极培育边贸、物流集散等区域职能;积极融入上饶市信江河谷城市群发展, 在产业和职能上进行差异化的区域定位。

总体而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推动了广丰县城镇空间一体化进程。广丰县应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意识到城镇空间的边缘化危机的同时, 从危中探机, 发挥洼地效应;结合挑战与优势, 重组广丰城镇空间;利用差异, 区别发展城镇空间各功能区等三个方面来推动广丰城镇空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同升, 南通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探讨[J].江苏城市规划, 2009, (7) .

[2]蔡人群、林幸青等, 广东省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优化设想[J].经济地理, 2007, (1) .

[3]车前进、段学军、郭垚、王磊、曹有挥,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J].地理学报, 2011, (4) .

[4]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 2005, 60 (5) :827-840.

城镇发展论文 第10篇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 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 通过搭建政策平台,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探索运用财政政策推进城镇化经验做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9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财建〔2011〕867号) , 确定了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等七个小城镇, 作为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镇, 通过试点示范积累有益经验, 探索绿色低碳小城镇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2013年8月至9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政策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修订》课题组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委托, 对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七个小城镇联合进行了实地调查, 积累了绿色低碳小城镇研究和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收集整理了七个试点示范小城镇两年来的工作成果, 这些资料和经验, 对未来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城镇发展论文 第11篇

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多的需要依靠培育服务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是后工业化时代城镇的基本特征1。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交通状况的逐渐好转,私家车的日益普及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强制执行,到一些短时可到达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城郊小城镇休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新繁镇作为新都区西部副中心,周边有多个特色工业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的人群休闲需求非常庞大,而新繁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自身又具备以东湖公园和繁湖盛肆商业街为代表的独特文化资源,因此,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这一大背景下,新繁镇如何采用以文化休闲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将有利于塑造新繁镇小城市建设示范镇的差异化竞争力,更好地实现旅游提升城镇功能,城镇功能彰显旅游特色,最终推动新繁镇在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新繁镇的旅游资源及条件

1、唐风文化,源远流长

新繁镇自古就有“川西碧玉”之美誉,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名人荟萃,商贾云集,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吴虞和著名作家哈华生长之地。镇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以龙藏寺和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园林——东湖公园为典型。新繁东湖是唐代著名宰相、政治家、诗人李德裕为新繁县令时所开凿,位于原县署之东,故称东湖。东湖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仅存有迹可考的两座最早古典园林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园林面积三十五亩,水面约三分之一,整个艺术布局仍保持着唐代古典园林的风貌。院内多有数百年的参天巨树,伴以古藤幽篁,且着意培置荷、桂、梅等花卉,四季香艳,美不胜收。园内有金代黄华老人诗碑、李卫公和费中文先生遗像碑,均为稀世文物。龙藏寺寺内的碑林、壁画是唐贞观三年的重要文物资源,具有颇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2、生态田园,风光秀美

为争取耕地增量,新繁镇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农业生态本底为依托打造“锦绣田园”新农村综合体,在新建成的”玲珑锦院“里,一栋栋白墙、灰瓦、斜坡顶样式,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农民新居错落有致,彼此间有林盘、沟渠、湿地、农田间隔,房前屋后种满果树,小桥流水环绕,锦鲤白鹭嬉戏,不是景区,胜似景区。镇内的“花香果居”片区有大片果园,柚林郁郁葱葱,待到柚子花盛开时,柚香阵阵,沁人心扉。漫步于田园小道上,能够享受原汁原味的乡土田园风光,行走于农家果园中,能够品尝到新鲜水果和特色农家菜,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同时镇内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推动农业集约、规模化经营,新型农业旅游观光发展初见成效。

三、新繁镇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新繁镇具备发展城郊休闲旅游小城镇的良好资源基础;但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极低,旅游吸引力度不够,未能带动全镇旅游的发展,没有组合成有效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品牌形象不够突出,缺乏吸引力。

旅游是一种预消费产品,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者购买决策的制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旅游产品品牌形象的影响。目前,新繁镇旅游的辐射力在全国甚至四川省境内都是比较弱的,主要是由于:一是未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及缺乏旅游营销的主动性。在在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运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推销旅游产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旅游发展方向定位不够明确,在仿古旅游遍地开花的今天,古城古镇的同质化瓶颈是该镇面临的一大难题,即资源本底同质化、旅游产品同质化和旅游模式同质化。该镇的许多景点是在缺乏对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修建的,导致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和展示不够充分,无法让新繁镇在省内众多历史文化名镇中脱颖而出,同时还会使已有的旅游者经历平淡,降低其回游率。

2、产品业态不合理,缺乏旅游合力。

旅游产品单一,只重点而不重线、面的建设,无法形成大范围的辐射吸引力。根据旅游者在网上的游记及评论,普遍反映到新繁镇东湖公园游玩后,便难以找到其它可供游玩的地方,于是在短暂而简单的游览后,往往带着失望的心情便匆匆返程,导致游客没能多角度地领略到新繁镇的独特魅力。这种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产品业态的优化整合措施无法实施,导致了“客人到了家,也不远住下”的尴尬局面,其它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潜力还没有被发掘出来,导致不能有效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得该镇无法规模化、最大化地实现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3、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缺乏特色。

旅游纪念品是附加价值极高的旅游收入项目,对于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延伸作用。纪念品的核心特质是独特,手工艺品、特色土特产品等非大宗生产的商品是旅游纪念品的核心。而新繁镇在实际操作中未能重视到这一点。比如,镇内较为熟知的景点东湖公园附近小店林立,所售商品却缺乏当地特色,偶有几家兼卖当地特产新繁泡菜、水豆鼓等,也因其品种不够丰富,包装不够精致,地方特色不浓,且无有效促销手段,而难以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其实,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工作如果做好了,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及当地传统手工艺,还能拓宽当地特色产品泡菜及水豆鼓的销售市场。

四、新繁镇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1、以人为核心,提升旅游服务意识

(1)按照旅游者的类型对新繁镇旅游发展的方向进行层次性划分。

第一,针对观光型旅游者打造富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体验型旅游,提高历史文化的参与性与体验性;第二,针对度假休闲旅游者打造泡菜美食体验、乡野田园乐趣及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第三,针对商务旅游者借助小城市建设示范镇的平台打造具有良好风景环境资源的商务会议旅游。

(2)对当地居民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并提供相关技能培训

核心内容是对当地的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业知识及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培育他们的主人公意识,使他们真正了解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价值所在,积极配合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去;同时通过开设与旅游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班课程,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贡献一份力量。

2、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形成农旅互动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依据田园城市理念,大力保护田园生态资源本底,扩大城镇绿地和休憩场地面积,以特色农业种植为基础,组团式搭配,打造农业观光渗透带。具体表现为: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依托,全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4A景区;从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或有效利用外资,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带;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为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意设计,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以田园风情生态游为载体,通过建设游客互动体验区、鉴赏展示区、药膳美容馆、桑葚采摘园等多种形式,将传统单一的种植业延伸为“种植—加工—展销—观光—体验—餐饮”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如在高档花木种植区开设花木观光区,在泡菜基地开设泡菜种植体验区和泡菜制作体验区;在百草园种植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农作物并让游客亲自品摘购买、体验中医文化,利用有美容效果的植物让游客在技师的指导下享受全天然美容;吸引热爱摄影、绘画、音乐、民俗等艺术活动的爱好者、艺术家来田间地头采风,提高乡村旅游地知名度、美誉度;联系城区学校开办农业科普夏令营,让城市孩子走进乡间田头、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滋味;开展亲身采摘水果、果园奥运会等趣味活动等。

(2)引进电子商务,建立农业旅游网站,构建网络虚拟旅游环境。在网上虚拟田地、鱼塘,农作过程,展示各种新奇的农产品,让游客了解哪里玩、玩什么,为旅客提供多种休闲旅游产品的组合方案,同时也可通过设置问卷调查以及查看网友的相关评论了解游客喜好,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优化农业旅游产品。

(3)可将农业项目按照农业特色种植园、农业文化博览园与农业科技示范园三种不同的主题围合成不同风情的片区,之间通过一条绿色农业通廊串联,游客只要通过该线路即可到达各主题区参观游览,沿观光带充分欣赏多彩农业。

3、以地方特色为突破,叫响旅游文化品牌

新繁镇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多样性地开发产品、设计不同层次的旅游线路、改良装潢包装,打造一张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发扬文化内涵,还可以拓展并促进全镇餐饮、娱乐、住宿、交通、购物等一系列消费,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新繁镇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可采取如下方式:

(1)以形成旅游吸引核为先导,加强对东湖文化商业环廊打造。在风貌打造的基础上将古蜀文化、多元业态的设计及慢生活方式的诠释融入景观建筑中;整个业态布局依据大分散、小聚居原则,将各种商品以组团式整体呈现,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团组间采取交叉布局的形式,突出业态的多样性;片区通过挖掘历史名人名典及民俗文化,围绕名人故居重点开发,实现以点带线,以线连面;整个片区以古镇恬静、悠闲的生活方式为主导,将商业融入民居,以生活承载商业。

(2)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旅游线路。如东湖历史文化体验线路、仿古商业步行街线路、特色美食体验线路、田园风光休闲线路、骑游垂钓减压线路等等,新繁的豆瓣抄手、叶儿粑等名小吃远近闻名,可结合繁湖盛肆商业街区,建设“城隍印象”特色餐饮小吃街,打造“舌尖上的新繁”,使游客能够融人到新繁的人文环境中去,体验新繁淳朴的田园生活氛围,从而增加旅游情趣,提升旅游消费。

城镇发展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小城镇

当前我国正全面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值得重视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正在发生极其重要的变化,已经从以城市优先发展的传统城镇化转向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阶段。[1]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进城农民权益的基本目标,而且具有需要同时带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实现人的城镇化,更重要是首先要实现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家庭的城镇化,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重要的输出地,在市场资源配置选择和农民自我理性选择的双重作用下,近年来西部地区一些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小城镇正一改长期萧条衰败之势,表现出勃勃生机。因此,在当前城乡要素空间配置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之下,西部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小城镇在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潜能。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小城镇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自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论断以来,学术界对于是优先发展大中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但就中央的态度来看,其一直注重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只是在不同时期发展的重点有所侧重,但这一政策的调整过程仍然对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发展,从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之后,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小城镇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景象。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将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大中城市的背景下,伴随乡镇企业的逐渐衰落,我国小城镇也由兴盛转向衰败。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中央再度确立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至此我国小城镇发展“两级分化”的态势开始逐步显现。

1.东西部小城镇发展差距明显

目前,东西部区域小城镇发展的两级分化态势显著。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与转换,奠定了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其吸纳人口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外来人口大举涌入的情况下,一大批小城镇在产业、人口、经济等方面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小城市的架构。而西部地区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衰败之后,大量的小城镇开始走向衰落,西部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东部地区。因此,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小城镇虽然数量大,但是普遍规模较小、发展滞后,东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

2.西部小城镇发展“两级分化”趋势明显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长期以来就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通过“重点镇”打造而重点扶持的一些小城镇,由于有资金、政策的扶持,部分小城镇日渐成为区域性的重点镇,而更多的一般小城镇在自我积累发展的过程中则普遍呈现衰落趋势。但是近年来,西部地区一般小城镇的发展开始呈现显著的两级分化趋势:大部分小城镇继续衰落,而其中一部分小城镇特别是农民务工人员转出量较大的小城镇则由衰败转向再次兴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无疑是当前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群体。在现行体制下,进城落户未必一定符合所有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和最大利益。当前,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十分重要的代际转换,一大批老一代农民工开始陆续退出劳动力队伍,与新生代农民工期盼更彻底地离乡进城并融入城市相比,大多数老一代农民工往往更愿意选择返乡生活和发展。而且,很大一部分返乡老一代农民工会以进入小城镇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完成就地城镇化过程。从趋势上判断,以乡镇为核心的小城镇正在成为老一代农民工新的流动区域,而且这一发展态势仍在明显加强,表现出不断增长的就地城镇化需求。笔者在西部一些小城镇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小城镇特别是一些中心集镇的人口都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3.西部小城镇服务功能成为首要需求

长期以来,我们都十分关注小城镇的产业功能、人口积聚功能、辐射功能等,但是却忽视了小城镇在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考察当前西部再次兴盛发展的部分小城镇可以发现,类似区域近年来小城镇人口规模的较快增长主要表现为养老和子女教育需求的有效推动。一方面,部分年龄较大的老一代农民工希望在公共服务比农村更好、生活成本又比县城更低的小城镇安度晚年,返乡之后从村向镇迁移,通过在小城镇购房满足自我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一部分仍然在外务工而又不具备在大中城市定居条件的农民工,出于父母养老和子女教育的双重需求,将小城镇作为了购房或租房的首选地,由此也构成了促进小城镇人口聚集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3]当前,西部地区部分再次兴盛发展的小城镇对于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的需求已经上升为最主要的需求。

因此,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地位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需要重新审视和认识。近年来,小城镇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长期萧条衰败的态势出现重大转折性变化,以乡镇为核心的小城镇正在重新成为老一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家庭的主要流动区域,小城镇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且这一发展态势仍在明显加强,表现出不断增长的就地城镇化需求,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认识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小城镇由衰落走向再次兴盛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在经历城市文明洗礼之后,处于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养老、父母养老、子女教育等多重需求交织之下,依据自身经济条件,小城镇就成为了部分农民“理性选择”的首选地,而这一“理性选择”的群体行为就必然带来小城镇的再次兴旺。三是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进程需要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推进。当前西部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仍然处于自发阶段,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严重滞后,西部小城镇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和脱节,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障碍。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小城镇人口增长中,老一代返乡农民工是主要群体,其养老与子女教育需求是主导需求。作为一个基于农民现实选择的就地城镇化过程虽然极具积极意义,但这一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自发而不是自觉的,还缺乏明确和具体的政策支持。目前虽然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和周边农民具有进入小城镇的现实需求,但由于长期缺乏基本的建设投资,现有小城镇大多基础设施简陋,公共服务落后,事实上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影响更多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障碍。应当看到,由于小城镇点多面广,在现有条件下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增长方式改变其发展不足和满足农民进镇需求能力有限的现状是极其困难的,必须在尽可能合理增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潜能,依靠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引入社会资本,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新的供给,更有效地满足进镇农民的现实需求,实现小城镇发展中供与需的相对平衡。因此,通过小城镇闲置土地资源的挖潜开发和引入社会资本是当前西部小城镇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方面,小城镇闲置的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是推进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村组的合并、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的乡镇办公场地、学校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七站八所”等逐渐废弃,沉淀了较大规模的闲置国有土地资源。目前,小城镇数量不等的现有国有土地资源或者被低效处置,或者仍然闲置,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从西部地区部分乡镇的调查情况看,乡镇闲置的国有土地资源平均规模超过了50亩,根据当地乡镇土地交易价格大约20万~60万元/亩的水平粗略估算,每个乡镇闲置的国有土地资源价值就达到1000万~3000万元,可开发利用潜力不容低估。据此测算,西部数量庞大的小城镇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价值将十分巨大。因此,长期以来在乡镇逐渐沉淀下来的较大规模的国有土地资源,因其价值不大而被忽视、闲置或低效处置,但在小城镇再次兴盛的新形势下,其价值不断凸显,作为国有资产理应在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城乡空间格局和农民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奠定了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的良好基础。西部小城镇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关键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和开发,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前伴随农村老龄化、空心化和小城镇快速扩张双重作用,散居的乡村正在向集中的小城镇转变,不仅突显了农村养老、教育等在空间和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而且也带来了农村价值观从自治向共治的转变,这些重大转变为社会资本进入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机遇与条件。[4]目前,西部一些小城镇依托闲置国有土地资源引入社会资本,重点以进镇农民的就业和养老需求进行新型产业开发,通过将闲置土地的商品性开发与职工安置及养老、教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创新了“住宅+商铺+放心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儿童成长中心+健康中心”的“乡村温暖工程”,并针对老一代返乡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家庭的支付能力创新了“租、售”两种模式,这一系列运用市场化方式利用乡镇闲置土地资源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方面的重要创新,不仅展现了充分的现实可行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无疑极具启发意义和推广价值。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当前西部小城镇的再次兴盛发展和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强烈需求,针对乡镇宝贵的闲置国有土地资源低效利用或流失的情况,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盘活乡镇闲置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发挥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重点通过以下路径实现西部小城镇的平稳有序发展。

1.统筹规划配置乡镇闲置土地资源

当前随着小城镇规模的扩张,乡镇闲置的国有土地资源价值不断凸显,家底不清和无序开发是良性利用乡镇闲置土地资源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尽快理清乡镇闲置国有土地资源的规模和类型,科学评估价值,这是利用闲置国有土地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闲置国有土地资源开发的方向和原则,切实将乡镇闲置土地资源配置到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方面。

2.借鉴城市经营理念创新开发模式

将现代城市经营管理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模式引入小城镇开发建设,针对小城镇以家庭为主既养老又养小的基本特征,坚持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设置一定门槛和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镇闲置土地资源开发,引导社会资本将商品房建设与农村养老、教育需求等有机结合。对进入小城镇承担公益性养老责任的企业,政府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优先用地的政策支持。二是引入城市先进理念创新开发模式。通过金融创新、模式创新等,将城市中诸如住房贷款、综合体等先进理念引入小城镇开发,创新涵盖居住、养老、教育、娱乐的“养老综合体、教育综合体”等开发模式。三是发挥政府职能满足保障性需求。针对有进镇需求但购房有困难的农村家庭,通过引入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依托闲置土地资源开发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廉租房满足其住房需求。

3.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就地利用

在乡镇闲置土地资源开发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置换上,要切实转变“土地财政”的传统道路,将乡镇闲置土地资源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利益尽量留在小城镇。一方面,要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扩张的有效对接,在坚持农民自主、自愿的基础上,打破村、镇行政界限,将宅基地置换到小城镇周边建设集中居住区,探索农村家庭以宅基地换取在小城镇居住养老的多种置换方式,有序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要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尽量留在小城镇,重点用于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老、教育等新产业开发,有效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为进镇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4.推进公共设施向小城镇延伸

要针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齐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投入,以闲置国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小城镇延伸,切实改善小城镇的居住生活环境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通过招标拍卖小城镇街道和建筑物上的广告使用权,道路、桥梁、雕塑等冠名权,引入外部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创新小城镇公共设施投融资模式。

5.引入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要探索小城镇公共事务共同处理的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农民由自治向共治的有效转变。一是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开发公益性岗位,在部分解决进镇农民就业问题的同时提升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二是通过政府购买、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管理,创新小城镇社会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03).

[2]沈关宝.小城镇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J].社会学研究,2014,(01).

[3]邓祥征,钟海,白雪梅等.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

上一篇: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下一篇:防护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