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因素理论范文

2024-07-22

特质因素理论范文(精选6篇)

特质因素理论 第1篇

你是否曾经为自己选择何种职业感到迷茫?你是否感觉自己到了职业发展瓶颈, 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因此倍感困惑?这些问题, 身在职场的我们都会存在, 那么此时如何让自己我们有效摆脱困境呢?教你一种方法: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舒伯 (Super, 1953) 指出:职业生涯 (Career) 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 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与生活角色, 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涯体现出方向性、时间性、空间性、独特性、主动性。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做规划, 如学生面临职业选择的需要;工作2-3年, 面临晋升高阶的需要;工作7-8年, 职业倦怠, 是否有更换工作的需要等等。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它能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能做到全方位的指导、个性化的设计。关键体现在,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规划者个人发现、开发自身潜能, 满足人生发展需要;同时能帮助其识别、突破人生障碍, 提升职业生涯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帮助规划者个人推动、完成自我实现, 争取人生自我超越。

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基础———特质因素理论

1909年, 帕森斯 (Parsons) 《职业选择》 (Choosing a Vocation) 一书出版, 书中提出特质因素理论, 帕森斯也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

特质因素理论也被称为人职匹配理论, 帕森斯认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个人特质, 而每一种特质都有适合它的职业类型。

特质因素理论的理论前提有:第一:特质是指个人特征。包括人格、兴趣、价值观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系列心理测量工具客观而有效地进行测量。第二:因素是指工作所需的条件。每一种工作对人员的资格条件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而这些条件都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来了解。运用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我们可以了解: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 了解工作要求, 进行人——职匹配, 即做出选择:找到符合自身特性且能适应工作要求的职业。因此特质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个人特质与工作所需的条件的匹配。

3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开展收纳面谈。主要是了解来询者 (指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 的背景信息, 初步明确来询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 以及澄清来询者的需求。在收纳面谈的过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应该注意与来询者的沟通技巧, 主要目的是与来询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过程中以倾听为主。第二步:协助来询者进行自我探索———包括性格、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 帮助来询者真正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第三步:要求来询者本人对现从事职业和欲转换职业的一般发展通道及发展阶段进行自我探索———进一步了解职业对任职者性格、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求来询者对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所要求任职者的基本能力做一个全面的信息掌握。第四步:决策行动。协助来询者进行职业匹配决策———根据帕森斯特质因素类型理论中的适配性、一致性和区分性, 对各种不同的选择进行人职匹配科学的分析, 要求来询者根据分析结果, 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出目前胜任所选择职业存在的不足, 并设计下一步行动方案。

4 案例剖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具体操作

4.1

收纳面谈———建立关系, 搜集来询者信息, 澄清需求收纳面谈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第一步, 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进行面谈或者要求来询者直接填写背景信息表格。

收纳面谈阶段主要是为了了解来询者的背景信息和经历, 初步澄清来询者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 了解他多方面的需求。

来访者信息:

姓名:李依 (化名) , 职业:培训师, 工作年限:7年, 婚姻状况:已婚, 育一子。

李依目前的困惑:7年的工作让她不再具有工作的热情, 貌似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她享受着稳定的生活的同时, 内心又不满:看着周围的朋友物质生活层次的不断提高, 她有创业的冲动。

经澄清的来询者需求:

经过收纳面谈, 确定了李依需要解决的问题有3个。

(1) 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能不能干好现在这个职业? (2) 如果不换职业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办? (3) 有没有可能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譬如创业?

4.2

自我探索———探索职业兴趣, 帮助来询者了解自我自我探索阶段, 可以借助正式评估工具。一般我们可以从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正式评估, 探索来询者的职业兴趣, 帮助来询者进行自我了解。

在探索来询者职业兴趣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兴趣岛测试或者进行兴趣访谈;探索来询者技能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成就事件法或者利用分类卡进行测评;探索来询者价值观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分类卡或者进行价值观访谈。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受主观意识影响, 测评结果不易量化等。我们在指导个人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 一般采用标准化测验, 如我们选用的北森探鼎职业兴趣测验, 可以分析来询者感兴趣的职业类型;我们选用的16PF人格测验, 可以分析来询者在现有生活、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如与人交往、决策、做事风格、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能力。

标准化测验报告:

(1) 北森探鼎职业兴趣测验———探索李依感兴趣的工作类型。测验结果如下:Holland把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 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特点和职业。六种类型的分数之间做一个对比, 李依的分数在某一个类型上越高表明对这个类型的工作越感兴趣。

下图显示的是李依的职业兴趣测评结果, 根据李依的测评结果, 李依的职业兴趣类型为:企业型和社会型。

(2) 16PF人格测验———探索李依生活、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现有的人格特征。

李依在“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决策能力方面”、“做事风格方面”、“心理健康方面”四个方面的表现如下:

(1) 与他人的关系方面:与人交往以及合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人和对事的关心水平与大多数人一致。在社交场合中较为轻松, 与人交往表现得不卑不亢, 但又不会过分突显。世故, 处事老练, 行为得体。独立性不是很强, 但也不经常依赖他人。

(2) 决策能力方面。学习能力较好, 反应比较快。规范, 固执, 刻板, 依从权威传统, 变通性偏低, 容易钻牛角尖。很重视现实, 现实主义和脚踏实地的人, 想象力偏低。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 能够权衡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的需求。

(3) 做事风格方面。做事时候, 独立性不是很强, 但也不经常依赖他人。保守, 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 不愿尝试新的事物, 遵守常规。倾向于接受外来强制标准和规则, 但并不僵硬去遵从, 有时更倾向于灵活运用规则, 经常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比较能够克制自己, 对事情能够进行事先计划和组织, 有时候也会较为放任。

(4) 心理健康方面。易生烦恼, 情绪受环境支配, 很难应付生活的需要。生性多疑, 不能信任他人。忧虑抑郁, 悲观沮丧。通常心态较为平和放松, 但也有时感到紧张、不满和厌烦。

4.3

职业探索———挖掘职业所需的胜任力特征 (1) 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李依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参照《教育与职业》载的“创业素质培养体系”一文, 李依对创业者所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创业与人生设计》 (刘道玉, 2002) 提出:创业素质分为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种素质[1]。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 (Mc Clelland) 提出创业素质构成冰山模型[2], 冰山模型的可见部分称之为创业素质能力, 包括经营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技能以及与人沟通、交往、协调的能力等;冰山模型的下面称之为创业内驱动力, 包括创业意识 (如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以及敢于冒险、竞争的精神等) 与创业心理品质 (如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适应性、敢做敢为的闯劲、独立自主的个性等) 。 (2) 培训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李依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培训师的胜任力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对培训师所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了大致的了解。一名出色的培训师首先必须具备策划、规划培训项目的能力;其次需要具备开发培训课程、编制培训讲义或整合培训资源的能力;然后需要具备教学的能力 (包括:备课、讲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等) ;最后还得具备理论研究的能力[3,4,5]。

4.4 决策行动———进行职业定位及行动计划制定

4.4.1 依据自我探索及职业探索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类型测验显示:感兴趣的职业———企业型 (E) 和社会型 (S) ;这一点可以回答来询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李依自己个人喜欢从事培训师工作。 (2) 李依如果考虑重新进行职业定位的话, 也可以考虑创业。

人格测验反映出的个人优劣势:优势———在社交场合中较为轻松, 与人交往表现得不卑不亢;学习能力较好, 反应比较快;现实主义和脚踏实地的人, 经常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比较能够克制自己, 对事情能够进行事先计划和组织。劣势———独立性不是很强;变通性偏低;想象力偏低;不愿尝试新的事物;易生烦恼, 情绪受环境支配;忧虑抑郁, 悲观沮丧。

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显示:

李依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都很欠缺, 这也是她屡次冒出创业想法, 却因为种种原因嘎然而止的根本所在。

4.4.2 协助来询者做出生涯决策, 并设计下一步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决策是指个人在各种职业选择之间权衡利弊, 以期实现最大价值的过程。生涯决策过程中, 要求来询者进行自我决策, 而不能由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代劳。在生涯决策过程中, 来询者需要: (1) 充分意识到需要自己做选择; (2) 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自我分析, 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性; (3) 综合各项因素:个人特质、职业要素;压缩选择项; (4) 理性地运用各种方法, 如生涯平衡单、生涯幻游等, 做出职业定位决策; (5) 进行目标设定, 并采取行动, 落实自己的选择。在生涯决策的过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一般会要求来询者认真回答这个问题:请描述你5年后正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三大”思考

5.1 夯实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可以借鉴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很多, 如帕森斯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类型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舒伯生涯发展理论、CIP (认知信息加工) 理论、后现代理论等等, 每一个理论都有自身特有的职业辅导原则, 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必须夯实自身理论基础。

5.2 评价工具的选择。

在帮助来询者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 选择了标准化测评工具, 标准化测评工具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测试者的职业兴趣、人格特质, 但可能存在因为利益关系出现假装某一特质的倾向。因此在日后的操作中可以标准化测评工具和主观性测评相结合, 如北森探鼎职业兴趣测验、16PF人格测验、兴趣岛测试以及兴趣访谈相结合。在职业信息的搜集过程中, 只是单纯的让来询者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应该多提供一些资源给来询者, 譬如准备职业分类卡, 让来询者从更多的渠道了解职业世界。

5.3 如何让职业生涯决策“落地”。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不是决策者, 更多的是理念的灌输者;工具的推广者;方法的传授者;信息的分享者;科学分析的指导者。行动计划是职业生涯决策“落地”的关键环节。SMART原则非常重要, 在来询者正确运用SMART原则设定各阶段的行动计划、目标后, 她将对自己的未来变得不再迷茫。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著.《创业与人身设计》[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淑春、田华.基于“冰山模型”理论的高技能人才素质结构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3 (3) .

[3]高志中.企业培训师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J].成才, 2002 (1) .

[4]夏岩宾, 李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流程探索及实践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8 (11) .

特质因素理论 第2篇

摘要:文章探索了创业研究从特质观、行为观到认知观演进的趋势和脉络,指出了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构成创业认知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前景与研究方向,包括:从创业者认知风格出发展开的研究: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围绕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创业研究;认知观;认知风格;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西方国家都意识到传统的大型公司已经很难为国家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剩余社会劳动力被一些小型的创业型企业所吸收。这使得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些学者们逐渐将眼光转移到中小企业创业研究,创业被Stevenson等人定义为“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由于不同领域研究者的贡献,目前创业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学分支。有大量的学者专门从事创业相关问题研究。本文回顾了创业研究从特质观到认知观演进的理论溯源,分析了构成创业认知的核心要索。提出了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创业研究历史演进:特质观、行为观与认知观

“什么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始终是创业研究充满魅力的一个命题,从个体角度考察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创业过程开始于个体的行为(Shane&Venkataraman;,2000)。研究者起初从“特质论”出发。试图寻找某些稳定的个体特征来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或是分离出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质和动机因素。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在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时只能获得有限的结论,难以用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白1961年-1990年,有关创业者特质的研究影响日趋势微。

研究者从特质角度出发的研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而进一步从行为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受到一部分学者的质疑,一部分学者认为从实践方面可靠的数据比较难以获得,有的学者如Baumol(1993)认为:“海森伯格原则(即海森伯格的不确定原则,称人类观测事物的精准程度是有限的)适用于企业家行为。如果对某一企业家行为描述得过于细致,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再富有企业家精神”。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如何做决策和领导力的来源一直是一个黑箱(Knight,1921;Hunt,et al.,1990)。Rotter(1966)提出了“内部控制源”构架,认为创业者会拥有内部控制源而非外部的,该命题得到了后来一些实验研究的验证。大部分创业决策受到创业者对环境的“感知”和“解析”(Bird,1988)。而传统的创业理论对于认知因素例如感知、解析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如奈特(Knight,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讨论了与创业精神有关的“不确定性”、“风险”、“机会”概念;熊彼特(Schumpeter,1950)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将创业者视为一些具有高估自己的成功概率倾向的个体。柯兹纳(Kirzner)于1979年《知觉、机会和利润创业理论研究》书中,提出创业是一个机会发现过程,创业者往往对机会保持高度警觉性,而知识和决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三位学者的经典观点都触及到了认知特征在创业中的重要性。而近代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认知因素也是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之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西方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从认知角度对创业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一批心理学研究背景的学者崛起,通过构建更加切合的模型,开发出新的研究工具,发展和引入更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拓展到创业者能力、动机、认知与行为研究领域,将传统的创业者特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Shane,Baron,Krueger等著名创业学者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重视。创业研究领域主流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Venturing《企业创业》”和“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Practice《创业理论与实践》”分别在2002年、2004年、2007年围绕创业认知研究进行了专门讨论,创业认知被Mitchell、Buseni等人(2002)最初定义为“人们用来对机会、创业及发展等进行评估、判断和决策的知识结构”。在2007年发表的“2007创业认知研究的中心问题”一文中,包括Mitehell,Busenitz,Bird等七位著名学者一同呼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促进创业研究领域"Thinking-doing"的链接。

创业是一个过程化的概念,创业者的行动理由和行为方式是亟待研究的命题。洞察创业者的认知也就揭开了创业过程的奥秘(Shane&Venkataraman,2000)。认知观点揭示了创业过程最为关键的方面,它回答了创业与领导研究中最基本的“Why”的问题(张玉利等。2007;Baron,2004)。将为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指导创业策略与实践做出贡献。

二、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主要内容

1创业者认知研究。

(1)创业者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创业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应了认知的过程(Krueger,2000)。创业领域中对个体层面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决策启发和环境亲历(Busenitz&Barney,1994)。大部分创业决策受到创业者本身认知以及对环境的感知和解析的影响。Schneider和Angelmar(1993)将这些研究归纳为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两个方面。认知结构代表和装载了知识,研究者由于出发点不同,对认知结构形成了多种类似的表示方法和定义,如脚本、图示、知识结构、解释系统等。认知结构被众多研究者认为是区别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以及导致创业者行为差异的关键。而认知过程被认为是知识接收和应用的方式(Walsh,1995)。一些学者对创业者认知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启发式”进行了研究。

认知结构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在人与外界环境的适应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因此认知结构具有时间阶段性。而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随时间发展的概念。在创业研究中,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都与特定的创业阶段有关。Forbes(1999)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创业从时间上分为前创业和后创业两个阶段,前创业是创业意向形成阶段。每个创业阶段根据众多学者对组织知觉模型的研究,划分为三个连续过程:扫描、解析、创业意向或行动。其中扫描和解析过程反应了个体所表现出的信息

加工方式,即认知风格。认知风格的变化和培养过程。背后反映的是个体认知的发展,与认知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有关(Krueger,2007)。创业者认知发展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过程,认知发展的轨迹离不开学习过程。而已形成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前提。因此。创业学习及学习风格也是创业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之一。学习风格体现了个体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运用于创新和创业过程的能力,

(2)创业者创业意向。Krueger等人认为(1994):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前一定要先具有创业的意向,只有具有相当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才真正可能从事创业活动。Bird(1988)将创业意向定义为“指引创业者追求某一目标,而投入大量注意力、精力和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并认为个人或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形成意向来影响创业行为,她认为创业意向是指引关键的决策思维,并作为一个观察关系、资源和变化的窗口而存在,由理性分析思维(目标导向行为)和直观整体思维(愿景)决定。创业者对两种思维的使用受到认知结构和认知风格的影响,

Fishbein和Aizen(1975)提出以下关系:信念→态度→意向→行为,即意向能够对行为进行预测,同样,一些特定的态度变量能够对意向进行预测;因此,意向是理解行动的重要渠道(Aizen,1987;1991)及无偏预测变量(Bagozzi,et al,1989)。这一结论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Kim和Hunter(1993)所做的元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在Krueger等人(2000,2007)针对创业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得到了肯定,并认为对创业意向及其模型的研究将为探究创业前驱因素对创业行动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证上提供途径:创业意向针对计划行为,是创业行为唯一的、最好的预测变量,意向模型要比其他如特质模型或情境模型更能对创业行为进行预测。Fayolle和Gailly(2004)以及Kolvereid(1996)的实证研究也分别验证了意向是导致创业行为关键因索。因此,创业意向研究基本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是:个体的信念通过态度变量会对他们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2社会认知理论与创业研究。在2007年发表的“2007创业认知研究的中心问题”一文中,Mitchell,Busenitz,Bird等七位著名创业学者在研究展望中建议未来的创业研究将围绕社会认知的范畴展开。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被普遍认为是西方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心理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四位心理学家之一。从1980年-2005年。社会认知理论及其核心概念——自我效能,被应用在上万个研究中,被认为是能够在21世纪继续发扬光大的重要理论之一。

(1)三元交互决定论。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在这种关于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观点中,以认知的、情感的和生物的事件存在的个体内在因素、行为和环境事件作为双向相互影响的互动决定要素都在发挥着作用。社会认知论的核心是主体能动观。按照这个观点,人是自我组织的、主动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调节的,而不仅是由外界环境所塑造或由潜在内驱力所推动的反应机体。

三元交互决定论从环境、人的认知及其行为的互动关系中来考虑人的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行为是由互动的环境和认知因素决定的,但在特定时间,不同来源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这种交互影响不会同时发生。三元交互决定论被应用到众多创业研究中。成为重要的研究基础和前提。通过行为、环境与认知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者探索什么因素及作用机制影响创业过程提供了更好的视角。

(2)创业自我效能。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自我效能被定义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这种信念一般是针对新的、无法预测的、困难的情形。自我效能能够对众多目标导向行为进行有效预测。自1980年~2005年,在组织研究中有超过800篇关于自我效能的文献,涵盖了教育、领导、创新、信息搜索、社会化过程、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

创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指的是创业情境下个体的自我效能。Chen等人(1998)定义创业自我效能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他们认为。早期的创业“特质论”研究者之所以无法获得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关键心理特质,是因为他们对寻求的心理特质未加特定的限制,而创业自我效能是直接与特定的创业任务相关联的,因而会对创业活动更具预测力。由于创业自我效能是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的。因而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最终结果。

三、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前景与研究方向

创业是当前的时代主题之一,从认知角度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点和一条研究创业者的新的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动机与意向,并提供较为精确的测量;认知观的研究能够揭示创业过程动态性和复杂性背后的本质因素,探索微观层次创业行为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从认知观出发,基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心理,深入探讨创业者创业认知模式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对意向、行为的影响,从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及其行为的互动关系中来考虑人的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对理解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基于认知观的创业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从创业者认知风格出发展开的研究。创业者认知风格是创业者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的外在表现,是联结创业者特质与认知的理想桥梁之一。创业者的认知风格研究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随着学习过程又不断得到发展。创业者的认知风格不仅对其行为方式和决策产生影响,还表现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创业者对信息的偏好上。此外,创业者认知风格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创组织学习以及组织共享心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2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创业是在不停运作的关系中展开的。Baum和Locke(2004)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我效能、目标和愿景是新企业建立和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因素。这三个核心要素与创业者认知密切相关。由于创业者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领域的特殊性,创业期企业家的领导行为、决策、学习过程都反映了其认知特征。它们之间的动态联系和发展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而从社会认知理论角度出发,将揭示创业者及其行为过程的重要方面。

特质因素理论 第3篇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及其原因

(一) 普遍现象的具体表现

1.毫无选择:大学生面对众多职业完全不知道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哪种类型的职业, 完全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2.犹豫的选择:大学生虽然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及客观环境明确知道自己所期待的职业类型, 但却不知是否适合自己。

3.不明智的选择:大学生最终的选择是与自身能力要求、素质不符的职业。

4.个人兴趣与具备的能力相矛盾:大学生对某一项工作的兴趣极高, 但却缺乏胜任此项工作的能力, 而自己能力可以匹配的职位却无法激发工作兴趣。

(二) 原因分析

“特质———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职匹配, 即个体与目标职业之间的匹配。但在现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往往由于大学生对自己和职业缺乏了解导致在职业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 可归结为学生自身层面和学校教育层面。

1.学生自身层面:缺乏对自身条件及客观环境的认知。大学生不能明确自身是否具备从事此项工作的能力、素质要求、身体条件等, 同时对就业政策不了解, 对就业市场的行情等客观环境把握不够准确。不能客观对待择业过程。大学生对待择业的态度可影响其择业的成败, 在择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正视择业的竞争结果, 对自身的自信程度不够, 不能承受择业失败后的打击, 择业心态不积极。择业标准较为功利。多数大学生的择业标准集中于薪金待遇高, 工作条件好, 对职业的选择缺乏长远认识, 看不到某种职业可能存在的潜在机会。

2.学校教育层面:对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引导不够。各所大学均已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但是课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实践性不强, 未能起到动态的指导作用。课程指导缺乏连贯性。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普遍开设在大一学年, 并没有持续到毕业学年, 不能跟上学生和社会变化的步伐, 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规划出现迷茫现象。

二、树立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对策建议

依据生命周期将职业生涯分成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这五个阶段均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以及人生追求。

(一) 学校教育层面

1.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是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环境, 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最佳环境, 学校的导向作用是任何机构都无法取代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高校应依据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 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首先使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条件, 再客观分析评价社会环境, 最后再依据综合分析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职业目标, 这一过程中, 对每一个时间步骤、顺序安排及方向的掌握都要做到客观准确。

2.建立完整的择业观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完整的择业观教育课程体系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观, 其中可以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择业观, 同时还可通过大学生就业心理课及诚信教育课来提升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效果。

3.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高校择业观教育不应仅局限在理论层面, 还应组织大学生参与择业观教育的实践活动, 使择业观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通过这种互动形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二) 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考虑三方面内容:首先, 明确天赋、个人能力、兴趣爱好、志向、自身资源、自身限制条件在内的个人条件;其次, 准确把握不同行业之间的动态、不同职位的岗位要求及发展前景等;再次, 使个体的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 因此, 大学生应在择业前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知自身条件。大学生对自身条件的认知最为重要, 是进行其他择业活动的前提。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及客观环境条件后, 将自身条件与客观环境进行对比得出吻合度, 依据吻合度制定出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择业认知的最终目标。

2.端正择业态度。择业态度也可称为择业心态, 是大学生基于个体目前所具备的价值观、判断力等对客观事物所做出的评价, 并且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活动, 是大学生对择业和就业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综合思考后得出的感性认识, 同时, 择业态度为择业观的形成提供了保障。大学生正视就业并且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至关重要, 良好的求职气质可通过心态表现出来, 平和、从容的择业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3.调整择业标准。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往往是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期望, 或者是个体认为在未来职业中可能得到的满足, 包括工作的区域、薪金待遇、就职行业、单位性质、工作的人文环境及物质环境、晋升空间等,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 是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过程中对职业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大学生的择业价值依据。

4.确定择业取向。择业取向是大学生求职者最终确定的未来职业选择, 它是在择业认知、择业态度、择业标准的导向下最终形成的。大学生应该积极的了解各方面信息, 与外界世界主动交换信息, 客观评价自身条件, 客观分析外界环境, 在掌握自身条件与客观环境的匹配度后, 经过探索和实践后最终确定择业取向。

当代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更加多元化, 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 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来适应社会发展, 因此, 高校应从教育层面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观, 同时, 大学生也应从自身因素着手, 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

参考文献

[1]邱程“.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为例.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9-22.

[2]李玲“.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育观察.2013 (2) :88-90

软计算中“随机性”的理论特质 第4篇

1 随机性的本质与意义

在现实世界当中, 随机性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当中, 还是在社会科学当中, 都可以发现随机性现象的踪迹。它既不是一种完全不可能的状态, 也不是一种完全必然的状态,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Roy S和Chakraborty U认为 “随机性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究其根源, 事物在本质上是确定的, 然而其表象的发生或出现却是不确定的, 需要以概率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而概率具有客观的可度量性。

从古代骰子的发明开始, 人们便开始对随机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到了近代, 随着认识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概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性的事实, 与偶然性过程相关;另一方面与认识论有关, 是人们在缺乏完全认识的情况下对结果的合理预期, 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惠更斯试图从博弈论的数学预测角度发展一个纯数学的概率理论, 其内容主要在客观性的范畴里, 在严格的数学框架下发展概率的基本数学理论, 没有主观性的成分。

而在莱布尼兹看来, 必须脱离绝对的数学, 只有从认识论的角度, 才能认识概率性和随机性的实质。莱布尼兹作为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 认为本质上不存在绝对的随机性, 因此看似随机的、不可预测的事件都是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 在全知的上帝看来完全不存在不可预知的概率事件。赌博中的机会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物理特质, 而是一个主观构成性的知识[2]。

1814 年, 拉普拉斯对概率进行了一般性定义:“机遇理论在于将同一类的所有事件都归结为一定数目的等可能情形 (即人们对其存在同样地不能确定的可能情况) , 并且还在于确定出对欲求其概率的事件有利的情况的数目。此数目与所有可能情况数目之比就是对所求概率的测度”[3]。之所以各种可能性会出现, 并不是由于世界本身的规则是随机的, 而是由于人的认识具有非充分性。从整个宇宙的视野来看, 不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只是因为人类认识具有局限性而无法认识到全知的知识, 所以只能获得有限的前提并且仅能给出一个概率性的预言值。

上述学者们将确定性和随机性作为对立的事物看待, 而事实上与确定性对立的不确定性, 不仅来源于随机性, 还来源于模糊性和复杂性。

2 随机性与模糊性的关系

从哲学上看, 模糊性和随机性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不确定性, 在软计算中这两个概念极容易混淆。随机性与模糊性同属于不确定性的范畴, 然而两者在内涵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随机性与事物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相对, 也就是说随机性在哲学层面上更多地表现为偶然性, 它产生的根源在于:作为原因的事物受到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 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指事物本身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一种程度状态, 是事物内在的一种固有属性。

可见, 随机性偏向于描述事物的外在属性, 而模糊性偏向于描述事物的内在属性。事物存在的随机性表明事物本身是确定的, 有清晰的定义, 然而由于与其相关的各种条件不健全、不完备, 导致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呈现出因果关系。实际上, 随机性和模糊性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不确定性表现。

2.1 从内涵和本质来看

与随机性相对的是必然性, 与模糊性相对的是精确性, 都不是确定性, 因而两者都与不确定性不同。不确定性描述的范围太宽泛, 无法做出更细致的区分。模糊性源于无法区分事物本身的类别和性质, 而随机性则伴随着关于事件未来特征的概率性预测。

比如鸭嘴兽既有哺乳动物哺乳的特征, 又有两栖动物产卵的特征, 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本来是两类界限分明的动物类别, 各有自己明确的特征, 然而鸭嘴兽兼有两者的特征, 划分在任何一个类别中都显得不太合适, 于是产生了模糊性。因而模糊性需要处理的是性质归属问题。

再比如扔硬币, 在没扔之前也确定地知道结果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 不存在既正面朝上又反面朝上的中间状态, 甚至结果的分布概率也已经知晓, 然而并不知道单次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因此随机性源于提前预测事物结果, 而该结果无法必然性地知晓, 从而导致不确定性。

2.2 从产生的逻辑过程来看

随机性在逻辑上来源于人们认识的时间逻辑序列中因果律的破缺。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 由于人们无法全面地认识其中某个过程和环节, 造成了不可预知。

而模糊性在逻辑上则来源于传统二值逻辑的描述缺陷。在经典二值逻辑中, 只有0 和1 两个值, 一个事件的值要么是0, 要么是1, 不存在既是0又是1 的中间状态, 这就是逻辑中的排中律。然而模糊性却天然背离排中律, 一个模糊性的对象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没有哪一个确定的集合可以对它进行完备的描述。如果要对语言中涉及到的模糊命题进行描述, 就需要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诸如 “好”与 “坏” “多”与 “少” “高”与 “低”以及表示不同程度的 “很” “非常” “稍微”等词语, 都需要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复杂地描述。而要描述模糊性, 单纯概念上的认知还差得很远, 必然需要更多的技术性方法, 也必然会引入随机性等概念, 相互结合起来以给出具体的表示。目前这方面研究虽然有所进展, 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3 从具体的表示方式来看

随机性更多反映的是一种量的规律, 而模糊性则涉及到了事物质的属性。从某种程度上讲, 随机性之所以会出现, 就在于人类想要认识的和能够认识的两种范围之间存在某种鸿沟。在实验上确定初始条件, 控制其中的所有过程, 观察结果的分布, 想要弄清实验内在的规律是很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如量子力学中所显示的那样, 人们说不清电子散射分布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在支配, 玻尔干脆否认有这样决定性的规律, 而将随机性认为是根本性的、本质的;而玻姆和爱因斯坦则认为电子分布的背后有一个实在的规律, 可能是某种导波控制着电子的运行, 然而至今也无法证实。

随机性是经过大量重复性的观测和实验而最终得出的规律性, 它一般只涉及一定的数量关系而非本质的认识。而模糊性则与事物本身出现的频率和次数无关, 它涉及事物质的内在属性, 还涉及人类的认识和语言描述, 包括语义问题。扎德认为人类推理所依据的是信息本身质的可能性关联, 而不是概率性。

因此, 在软计算的描述中, 虽然用一些数值描述了个别模糊的特征, 但是必须意识到模糊性涉及到事物质的属性, 人们无法对其给出充分的描述, 因此一些隶属函数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描述, 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而不是刻画事物的本质[4]。在软计算中意识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区别非常重要, 通过界定某种性质究竟是模糊性还是随机性, 就可以选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模糊性的事物可以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的算法进行描述, 随机性的事物通常不需要再进一步认识其本质属性, 而是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描述。

3 随机性与复杂性的关系

复杂性也是一种不确定性。随机性的出现经常与无序性、不稳定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而这些概念都与复杂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偏离和偶然等非线性的事件, 在主观上造成无法准确预言客体本身的发展结果。人们一般认为随机性和复杂性是等同的, 而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5,6,7,8]。

复杂性的概念一般是在混沌科学的范畴里进行定义的, 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科学范畴, 复杂性就很难用直觉经验进行定义。因为人类认识不清的事物不一定很复杂, 看似复杂的事物也不一定不可认识或很难认识, 所以无法从认识论的角度, 把在不可认识或很难认识与复杂性之间划等号。在混沌科学中, 复杂性指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一种非线性、非简单求和的形式,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非对等关系造成既无法通过考察所有部分来认识整体, 也无法在认识整体的基础上去认识部分。一些整体性的大系统对其中个别部分的变化非常敏感, 稍微改变初始条件, 可能最终结果就会完全不同[9,10,11]。

对于随机性和复杂性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复杂性和随机性是等同的。随机性本身的随机程度以及随机出现的层次, 最终度量着系统的复杂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复杂性和随机性并不相同。某种事物只要归到随机性的范畴, 那么人们对它的认识就可能仅仅停留在一种关于数量的认识, 而不是本质的把握。

一个完全随机的事件与复杂性并无任何关系, 这里讨论的复杂性应当是一种有效的复杂性, 所谓的 “有效”指的是背后有一定的规律性作为支撑[5]。在随机性之中也有有效和无效之分, 比如量子力学中表现出的随机性并不是完全无序的, 一个电子的散射图像虽然不是确定的, 但是其随机性的背后有一定规律, 其特定的概率分布可以不断地重现。

而在计算机程序中引入随机数的过程是完全随机的, 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再现或重复出现的规律可言。同样, 完全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可被称为复杂性, 人们需要在复杂系统中筛选和甄别出其中有规律性的现象, 去掉完全的随机性和偶然性[12,13]。

在复杂性科学中, 事物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图示, 尽管人们尚未对这种图示完全地认识。这种有效的复杂性并不是随机的, 它的出现总会伴随着一定的模式。要想使事物处在复杂性的范围内, 这种有效的程度就不能太高, 也不能太低, 太高表示事物呈现出极高的规律性, 其规律已经可以认识和把握;太低则表示接近随机数, 无太多规律可循。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复杂性是介于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一种中间状态, 处在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 事物一旦能够认识清楚就脱离复杂性的领域了。

摘要:从随机性的本质和意义入手, 提出随机性、模糊性和复杂性是不确定性的来源, 从内涵和本质、产生的逻辑过程、具体的表示方式3个方面, 对比分析了随机性与模糊性的关系、随机性与复杂性的关系, 论述了随机性的理论特质。

杭州知识型员工人格特质的理论探索 第5篇

一、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就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在《未来的里程碑》中, 他称:教育革命正在全球展开, 拥有高中甚至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口不断增加, 而这些‘知识分子’将会是国家进步的动力、经济繁荣的推手、全体社会的重要资产。劳动力的本质将从此改变, 知识型员工将跃上舞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 知识型员工早已从当初的掌握和运用知识来工作的手段扩大到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创意、分析、判断等综合方式来为产品或工作带来附加价值。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 (Frances Horibe) 在《管理知识型员工》一书中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如下定义:“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本文将其定义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主要运用自身对组织有特殊作用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以不同的方式来为组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员工。这类员工在我国企业中, 大概有以下典型:企事业中高层的脑力劳动者如工程师、管理人员等等, 教研人员, 设计人员、咨询师、律师等等。

二、人格特质的介绍

人格一般指人的特性、特征。人格特质最早由Alport提出 (1936) , 他认为人格分别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其中中心特质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受Alport的启发, Catel提出了16PF, 其中提到的16种根源性特质分别为聪慧、乐群、忧虑、独立、自律、兴奋、支配、勇敢、幻想、敏感、怀疑、实验、紧张、机敏、持久。后Costa等取得一致发现, 认为人格可以归类为五项基本人格维度, 就是“大五人格理论”, 主要为勤勉性、亲和性、外向性、情绪性、开放性这五大特质。其他又有Eysenck的人格特质理论、内外控人格理论等。

人格特质理论传到中国后, 中国心理学界兴起了本土化的人格特质研究。杨国枢与彭迈克用150个形容词概括出了三对相互对立的特质元素:善良诚朴——阴险浮夸;精明干练——愚蠢懦弱;热情活泼——严肃呆板。王登峰和崔红建立了大七人格模型, 人格特质分别为:外向型、善良、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行事风格和处理态度。而燕国材和刘同辉则提出中国人的人格应该由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元素组成。

结合中外的人格特质研究, 以现实角度和以往大量的研究作品入手, 基于中国总体的人格探究, 我们认为杭州的知识型员工 (以下简称在杭员工) 主要有保守、趋和、顺从、重关系、上进这五个中心特质。要分析在杭员工的人格特质, 还是需要先了解杭州的大致情况。

三、杭州各维度特点

从历史上看, 吴越、南宋时期分别建都杭州, 使杭州成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清朝时期, 清政府以杭州为“江海重地, 不可无重兵驻防, 以资弹压”。开埠通商之后, 杭州走上了现代化的历程, 但是与上海等以工业繁荣发展的路径不同的是, 杭州逐渐发展旅游业, 成为了旅游休闲都市, 并且以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调。

比起上海紧张高节奏强压力的就业环境, 杭州的就业环境则显得温和很多。在杭员工不会像是去北上广那样无定无依却又完全豁出去的拼劲, 显得保守婉约。曹雪芹说过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从狭义上说, 人情关系是一套颇具儒家特色的待人处事之道。在儒家思想影响下, 讲究关系的大基调又决定了在杭员工他们同样也看重关系。

除了旅游业, 杭州另有一套发展路线, 杭州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 据相关资料显示, 杭州201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达2600亿元, 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家。而根据2010年的数据, 杭州市发明专利申请连续4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一。这两点足以说明在杭员工在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也在全国的前列, 并且公众的法律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产业因为阿里巴巴的驻扎而令杭州别开生面。杭州在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的完美规划同在杭员工上进的特点分不开。

在政治上, 因为1986年才开埠通商, 使得杭州本身的现代化进程比之邻边开埠较早的城市 (上海、宁波) 慢而且能力有限。政府在这个时候就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不仅仅是企业的扶持项目, 早期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可以看出政府在这当中的角色。故而对于在杭员工来说, 政策对于产业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 顺从又成为他们另一个人格特质之一。又可以从杭州的语言来看, 杭州的方言属于北吴语杭州片, 而且北方官话色彩浓厚。前文也提到杭州在之前作为政治要塞, 其政府权威依然固存。顺从求和的性情势必成为其特质之一。

杭州在职员工的这些人格特质因为融合了本地的文化习俗, 对本土的经济文化推动势必有正面的作用, 但同时如重关系这类本身就是双刃刀的特质在过于注重之后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把人情渗入公共权力领域, 容易导致徇私舞弊而不能秉公执法;再如过于保守求和就容易维持表面的满意, 缺少真正的幸福度。总而言之, 这几点中心人格特质也会大体反映出杭州的社会状况, 科学地推动民主、自由, 反对盲目顺从、封闭保守的国民性, 对社会思想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Peter F·Druzker.landmarks of Tomorrow:A Report on the New“Post-Modem”World.NewYork:Harper&Row, 1959

[2][加]弗朗西斯·赫瑞比, 郑晓明等译.管理知识员工:挖掘企业治理资本[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第一版

[3]车文博, 叶浩生.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213-216

[4]王登峰, 崔红.解读中国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燕国材, 刘同辉.中国古代传统的五因素人格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 第6篇

关键词:共情,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干预策略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在对他人的眼神、表情、姿势、语言等社会信息线索加工处理基础之上,理解或想像他人的情绪,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即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同身受”的能力。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共情分为情感共情(affective empathy)与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两种成分。情感共情是一种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能够唤起个体重视他人的利益,理解他人的需要;认知共情是从认知上进入另一个人的角色,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图。两者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认知共情及情感共情的缺陷均会对共情能力造成影响,从而损害人际能力。

1 共情的意义

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中不被人理解位于首位,共情能力强的人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感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也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和信任。共情能力是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的一项重要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关系的满意度和改善家庭关系的质量。Leanne等的研究发现,与低共情的儿童相比,高共情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较少的攻击行为和社会退缩。国内房绍霞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主要存在的人际信任与人际困扰问题均与共情能力密切相关。临床某些脑损伤患者以及分裂症、自闭症等出现典型的共情障碍,社会能力明显受损,正常人群的共情能力也有个体化差异。共情能力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认识大学生共情能力缺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2 社会心理因素对共情的影响

共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创伤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早期的家庭环境中是否可以自由地进行情绪交流与表达影响共情的发展。徐凯文等对北京市2690 名服刑人员的研究发现,童年创伤经历与共情中观点取替、共情关注呈负相关,与自身体验的困扰呈正相关;余婉婉等的研究证实了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能否充分共情孩子的想法及情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共情能力;父亲的冷漠或缺乏温暖对孩子识别和表达情绪困难存在预测作用;而在母亲方面,母亲的冷漠和虐待则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的相关;双亲鼓励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攻击别人能够很好地预测孩子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表明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共情的影响。

3 人格特质对共情的影响

在共情的影响因素中,人格特质受个体遗传的影响较大,比较稳定,起到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如共情缺陷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高特质共情个体面对他人的疼痛会诱发更强的情绪共鸣,对他人疼痛的情绪反应夸大,因而表现出对低水平疼痛的高估。在大学生人群中影响共情能力的特质性因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等。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受损的机制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受损的特点进行分析,阐明大学生社交困难的特质性原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

3.1 自闭特质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严重的发育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终生致残,已成为社会及家庭的巨大负担。ASD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功能受损,共情能力障碍是核心表现,某些ASD患者父母也表现出了类似于ASD的人格特征,表明了自闭特质的遗传性。在正常人群中也广泛分布着高自闭特质者,虽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兴趣狭窄、冷漠、情感反应迟钝、轻微的强迫以及想象力缺乏、交流能力不足、社交技能差等,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特质性因素,大学生人群中大约2%~6%具有典型的高自闭特质,已成为大学生社交困难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者根据高自闭者社交技能缺乏、注意转换困难、过度注意不必要的细节而缺乏整体观、社会交流困难、想象力贫乏五个方面的认知心理障碍,编制了自闭谱系量表(Autism Spectrum Quotient,AQ),作为从智力正常人群中寻找高水平自闭特质个体的筛查工具。

国内张怡等的研究发现在大学生样本中高自闭特征者的共情得分低于低自闭特征者,男性多于女性,支持高自闭特质共情能力损害的观点。高自闭特质的大学生由于对他人的眼神、表情、姿势、语言等加工处理能力降低,理解或想像他人的情绪困难,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产生共情感共鸣,行为表现不易被他人理解,自己也深受困扰。

3.2 述情障碍特质

述情障碍(alexithymia),也被称为痛苦的情绪障碍或情绪障碍,通常有以下行为和认知特点:情绪不容易识别自己和他人;难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描述你的情绪;象征性思维的缺失;思维是功利的,总是注重外在的东西不重要的细节;难以区别情绪和身体感受;共情能力和内省力损伤。述情障碍既可以是一种稳定的多维人格结构,也可以是心身疾病、神经症、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伴发症状和危险因素。Swart等发现高述情障碍大学生在一级情绪任务上的得分明显较差,说明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能力损害较为严重。高述情障碍者症状表现与边缘与旁边缘区域激活降低及躯体体感区和感觉运动区神经激活增强有关。Moriguchi等的研究发现面对他人手、脚疼痛图片,述情障碍者显著低估了图中人物的疼痛水平,推测述情障碍可能损坏了患者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从而降低了疼痛共情水平。

述情障碍与自闭特质有很高的重叠性,两者在情绪识别和描述上的困难是相似的,但是述情障碍着重损伤的是情绪与躯体感受的区分与描述,容易将情绪的躯体表现识别为躯体疾病或者容易出现躯体转换症状,而自闭特质在社会线索识别、注意转换、语言能力、社交技能、刻板行为上的缺陷更为广泛与严重,自闭特质人群一般多表现出高述情障碍。

3.3 抑郁特质

大学生中特质抑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发现,大学生中特质抑郁倾向表现为经常处于快感缺失和情绪恶劣的状态,但未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特质抑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抑郁的青少年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发生抑郁的风险更大,抑郁特质的比例更高。研究发现,情感剥夺和缺陷/羞耻图式起到中介的作用,这表明,早期的情感虐待被剥夺的儿童是需要照顾,创伤经历导致没有人爱的期待和羞耻感,没有人从情感上支持自己,这种持续的负性预期导致特质抑郁的产生。特质抑郁的大学生一方面在人际间的被动隔离、孤独、感觉与他人不同,不属于任何团体或社团或不被接受,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忽视,感情的分离和压抑,最终使自己处于在持续的抑郁里。特质抑郁也会影响共情。特质抑郁具有与抑郁相似的快感缺失、对感知外界环境刺激兴趣下降、主动性缺乏,因此会影响社会线索的识别、判断与处理。Avenanti等研究发现,当通过视频观看别人的痛苦,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水平的被试其特质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抑郁、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有关,可以抑制个人的同情和关心他人,如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负性情绪更多的大学生很少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特质抑郁大学生一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被动、退缩、对他人缺乏关注、情感共情差,社交活动中愉快感低,社交质量受到影响。

4 不同特质大学生共情的干预策略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共情障碍是可以通过认知重建、行为训练等方式进行矫正。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常见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可以对广泛的大学生人群开展共情的认识与训练,以提升共情技能,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环境适应性,发挥了重要的主渠道作用。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班授课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虽然授课方式多样,如案例、视频、课堂交流、角色扮演等,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和活动、体验、感悟而产生内在体验,进而应用于生活实践,但需要学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自己感受、体验,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具备基本的共情能力也是课堂干预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大班授课方式只能教授普遍性的共情能力提高的技巧,提高认知,很难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进行个体化辅导。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大学生本身缺乏共情能力,课堂感受能力不足、抑郁特质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课堂教育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4.2 团体辅导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团体的共情训练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如一项针对住院医师的共情训练研究发现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共情能力。陈珝等借鉴在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共情训练方案中,设计了一套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的训练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团体辅导干预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显著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的敏感度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提高。顾晨龙等运用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述情障碍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对述情障碍的情感识别障碍和外倾情感识别的团体辅导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一方面,从游戏本身的意义起发成员,加强成员的自我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根据游戏规则的思想和情绪使成员对其他成员重视,加强成员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启发讨论等环节锻炼了成员间表达情绪情感的能力。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更容易激发成员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外向性思维。小团体辅导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也使得自闭特质与抑郁特质大学生更乐于参与,在小团体中体验到平等、尊重与接纳,对于自闭特质和抑郁特质有很好的干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采用的是自愿报名的方式,共情障碍的特质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困难,自闭退缩,难以主动参与到类似的共情团体训练中来,且不同特质大学生人际困难的机制不同,有必要对团体辅导的大学生进行特质量表的筛查,根据这部分人群的认知心理特点,采取特异性的干预训练方法,调整认知,以及练习恰当的交往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3 团体箱庭

自闭特质或述情障碍特质大学生可以识别简单的情绪情感,但存在情感描述困难,团体箱庭对于情感描述障碍的干预效果明显。团体箱庭可以有效地将无意识心像作为自觉的行为,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抒情和自闭症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群体,团体箱庭效果明显。团体咨询与团体箱庭述情障碍干预效果,各有各的优势。团体辅导有助于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和激发思维能力,团体箱庭则有助于促进负性情绪的宣泄,加强情绪情感表达能力。

4.4 个体化治疗

有条件的学校应对人际交往困难、学习生活造成困扰的共情障碍特质大学生给予专业的的个体化辅导及心理咨询,必要时给予正规的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对于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干预是有效的,能从根本上改善或重建人格,减少创伤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目前被证明对正常人群及不同精神心理障碍人群有确切的效果。如对自闭特质人群,可从社交技能、注意转换、注意细节、社会交流、想象力五个方面编制专门针对高自闭特质大学生人群的共情CBT训练方法进行干预,包括以下内容:(1)情绪的社会信息线索觉察训练;(2)想象他人情绪,情绪追忆训练及分享;(3)训练患者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事物细节转换到社会信息上,并指导患者将训练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中。(4)将情绪觉察和认知训练整合起来训练;(5)行为训练: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教授社交技能,提高社会交流能力。

在特质大学生社交困难干预实践中,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如自闭特质者父母和兄弟姊妹普遍具有较高的自闭特质水平,社会交往模式和社交技能也存在明显的损伤,家庭成员内部较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无疑会对干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自闭特质大学生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辅导支持和干预,改善相处模式与家庭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4.5 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是近年来发展的较为安全高效、简便易行的物理干预方法,对抑郁、强迫、焦虑等不同精神心理障碍人群开展r TMS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研究发现右侧背内侧前额叶高频r TMS刺激可显著改善共情能力。对特质大学生共情障碍造成严重社交困难,继发情绪障碍者,r TMS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治疗方法,配合心理治疗可使疗效更为满意和持久。

5 总结

共情是大学生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共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创伤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自闭、述情障碍、抑郁等人格特质是影响共情能力的特质性因素。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较难做到干预的全覆盖,应针对影响大学生共情的不同因素针对传统健康教育中被忽视的特质障碍大学生细致开展不同的干预方式,以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当然也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补充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崔芳,南云,罗跃嘉.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50-254.

[2]Gladstein GA.Understanding empathy:Integrating counseling,develop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J].Journal ofcounseling psychology,1983.30(4):467-48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特质因素理论】相关文章:

内涵特质05-18

特质发展06-12

语文特质06-21

人员特质06-24

学校特质06-27

电影特质07-17

人格特质类型06-09

学生特质发展06-15

诗歌特质范文05-19

电视民生新闻特质06-18

上一篇:学科建设发展下一篇: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