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概括能力

2024-07-13

培养良好的概括能力(精选12篇)

培养良好的概括能力 第1篇

一、小学生概括能力不强的原因

小学生之所以概括能力不强,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小学时期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 小学生可以直接感知事物, 但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东西。他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培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 从阅读的角度看

有部分学生没有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因此对课文内容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 所以也不能准确而精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3. 从表达的角度看

有些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也能把握住课文的主旨, 但如何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却做得不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 思维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因此影响了概括能力的提高。

4. 从训练的角度看

教师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方式方法有待加强和科学指导, 训练的形式也要做到因文而异, 灵活多样。

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都是以概括为前提的, 没有概括能力, 学生就无法掌握知识的系统, 无法做到知识的迁移, 也就更谈不上形成全面的能力了。因此, 训练和培养学生精练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1. 初读课文时, 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只有抓住主要内容, 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了什么。因此, 阅读课文后, 教师应先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抓住段意, 概括主要内容。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将一个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阅读文章时能准确把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那么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不再是难事了。

(3) 抓住问题,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读一篇文章时, 学生可先抓住作者在文章中叙述的几个主要问题, 再以简洁的语言对问题一一作答, 最后把答案连接起来,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学生在学习《海底世界》一文时, 可以把“海底有动物吗”“海底有声音吗”“海底还有什么”这些问题做简要的回答, 再把答案综合起来, 便得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抓住文章的几方面特点, 概括出主要内容。状物的文章一般会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用途几个方面来写。学生可以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把各方面的特点概括出来, 然后再归纳起来, 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再读文章, 从结构入手概括思路

从文章结构入手, 理清文章思路,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从课题入手, 概括思路。有的课文的题目就能看出文章的脉络。如《飞夺泸定桥》一课, 我们就可以从题目入手来思考:“飞”是指“抢时间”, “夺”是指“攻天险”, 文章内容首尾各一段, 中心段部分“飞”“夺”各一段。由此, 学生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四个段落和主要内容。

(2) 从中心入手, 概括思路。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结尾句是:“的确,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这是全文的总结句, 直接提示了课文的中心, 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教学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以此为突破口, 使学生概括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3) 找总述词, 概括思路。有些文章是按“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组织材料的, 感知课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准总述句。比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一开始先讲:“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最后一句讲“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宝库, 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抓住了总述句和总结句, 我们就可以概括全文的思路了。

(4) 抓住因果, 概括思路。任何一种写事的文章或者通过一件事写人的文章, 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阅读这样的文章时, 我们应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事情内部的因果关系, 理清作者的思路。如阅读《草船借箭》一文时, 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故意发难;事情的结果是诸葛亮妙计借箭成功, 周瑜自愧不如。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因”“果”各概括为一段, 经过为一段, 课文段落明晰, 主要内容也就把握准确了。

(5) 画出图示, 概括思路。游记类的文章, 作者一般是抓住浏览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的。阅读这样的文章时, 教师应先让学生找出作者先后浏览了哪几个景点, 画出浏览路线图。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 学生就可以画这样的图:山路———外洞———孔隙———内洞。

(6) 合并小节, 概括思路。一篇文章有若干个小节, 但是总有几个小节的意思相同,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教师应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然后让学生总结出每节的意思, 而后再把意思相近的小节归纳合并, 这样文章的思路就清楚了。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 再读文章从整体入手, 概括文章的中心

作者写一篇文章是有目的的, 有的文章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有的文章要赞扬人物的高尚品德, 有的文章要揭露、批判丑恶落后的东西, 有的文章要介绍、说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一篇文章, 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中心, 才能说明对这篇文章理解了。具体来说, 教师培养学生读懂课文, 概括文章中心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从题目入手, 概括中心。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题目的中心词就是“舍身”, 即献身、舍去生命的意思。那么, 董存瑞为什么献身?于是, 中心思想就引出来了, 学生就可概括出这一课的中心思想是歌颂了董存瑞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

(2) 从中心句入手, 概括中心。大多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 或在中间部分有点明中心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在文章中起统率作用。阅读文章, 从理解这些句子入手, 就可以较容易地概括出中心了。

如何培养聋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第2篇

建立数学概念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数学知识系统性强且又抽象,而聋生的认识水平又处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聋主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理解及掌握不能一次完成,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多阶段学习才能完成。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聋主的抽象、概括能力的。

一、通过对实物或教具的观察、思考,得出本质属性。

感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当聋生缺乏感性知识和经验时,必须给聋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然后,逐步过渡到凭借表象进行联想,逐步得出其本质特征。

例如:长方体的概念教学。

1.观察及测量(长方体的)工具箱、火柴盒或纸糊长方体模型,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特征。

2.(1)面的认识。按前、后、左、右、上、下的顺序,数一数,得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两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2)棱的认识。观察两面相交的地方,是一条线段,这条线段是长方体的棱。数一数,有十二条。通过测量,可知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归)顶点的认识。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一个点,这个点叫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3.为了帮助聋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可把教具横放、竖放。侧放、斜放,从而使聋主掌握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十二条棱,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校长度相等;有八个顶点。

二、在新旧知识的连续处,进行迁移性概括。随着聋主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面越来越广,运用已学过的概念去理解新的概念,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概念的同化。概念同化的过程,也就是抽象,概括的过程,是将新概念与旧知识进行联系,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使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在聋生头脑中进一步精密分化,从而产生质的飞跃。

如:教学小数乘法法则:

第一步:观察、比较、发现算理。要聋生认真,观察这两道题目在竖式计算方面有什么地方相同?

第二步:通过比较,由抽象到概括。

(1)引导聋生比较,说出这两个算式有哪些地方相同?是用蹩数乘法法则求出积。

(2)引导聋主归纳: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

(3)引导聋生迁移概括。

怎样确定小数乘

试谈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力。

一、反复感知,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条件

感知是抽象概括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为基础,抽象概括是无法进行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使用学具和教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反复感知,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条件。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已积累的感性材料外,还可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各表示其中的1份;接着让学生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分别表示其中的2份、3份、5份;然后,利用幻灯演示——把4个苹果、6面红旗各看为一个整体,分别表示它们的1/4、1/3。在此基础上,教师先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的意义,进而再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于材料丰富,感知充分,概念的形成自然瓜熟蒂落。

二、循序渐进,教会学生初步抽象概括的方法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从抽象概括事物直观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向抽象概括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或属性逐步发展变化的。要培养他们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进行抽象概括:第一步,出示红领巾、小三角旗等实物和人字梁屋架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用手比划比划;第二步,揭去实物和模型,让学生观察小黑板上留下的图形;第三步,让学生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线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看一看这些线段的位置关系;第四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三角形是个什么样的图形,并用恰当的语言加以表达;第五步,让学生讲一讲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这是一个由“直观概括—具体形象概括—形象抽象概括—本质抽象概括—具体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进行抽象概括,初步掌握抽象概括方法的过程。随着抽象概括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激发动机,养成学生自觉进行抽象概括的习惯

动机,是引起行动的意识,是激励人们去从事某项活动的主观原因,它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各方面都不够成熟,干任何事情的意识性都还不太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的知识的扩展,他们会表现出对抽象概括的需要,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增强学生力求抽象概括的欲望,激发其抽象概括的动机,助他们养成自觉进行抽象概括的习惯。在五年制四年级,当学生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后面的应用题时,感到这些一般复合应用题似乎“千题千面”,无规律可循,比较棘手。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引导,让学生通过习题的演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比较,最终弄清这类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即部分与整体,总数、份数与每份数的关系)和主关系式(一部分+另一部分=整体,每份数€追菔?总数)。解题规律的得出,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抽象概括有利于解答应用题,后来在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时,学生自己就能主动地概括出“总数量€髯芊菔?平均数”这样的关系式,为解题带来方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进一步领悟到进行抽象概括的必要性,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进行抽象概括。

四、多方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化的、纯粹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彼此兼顾,同步发展,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因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方法,养成抽象概括的习惯,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是构成一切复杂思维活动的基本要素,它们互相渗透,在训练和培养中应协同使用,相辅相成。

3.培养思维品质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对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能力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有关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4篇

一、抽象概括能力的理解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 是人脑和数学思维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等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的能力, 是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它具体表现在对概括的准确性、发现在一般性现象中存在差异的能力、把各类现象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等。它由抽象和概括两部分组成的。

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意义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越高, 在学习中的迁移能力就越强, 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越快。抽象、概括是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概括才能使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 抽象、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了, 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对数学学科的抽象概括能力, 不同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 具有数学抽象概括能力的学生在收集数学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时, 非常明显的表现为使数学材料形式化, 并能快速完成抽象概括的任务, 同时具有概括的欲望, 而且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工作。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呢?

(一) 概念教学中对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必须首先强化概念教学。特别是数学学科逻辑性强, 更要根据数学概念的特点, 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从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增强灵活性。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过程。鼓励学生去感受发现、猜想、探索、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获得新概念的过程。在数学课中的概念教学, 不应该把获得正确的概念作为教学任务完成与否标准, 而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 看学生能不能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 这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一个数学概念, 学生要先认识其特殊、具体的形式, 从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再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达到巩固和应用。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不应该局限在某一节概念教学课上, 也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而是应该用整体的观点, 把一个 (或一组) 具有完整意义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 从整体上认识其形成的规律和教学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从整体上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建立抽象概括的思维。

(二) 命题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 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解题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手段, 而且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习题能更好地发挥其教学功能, 解题教学应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 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而且要以问题为出发点, 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联想求异、探索能力等方面的思维训练,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 数学建模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运用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在这两个方面努力:1.重视概念的演变过程教学。使学生弄清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 弄清概念在现实中原型是什么?及演变后的一般意义又是什么?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学习导数的应用、生产效率、边际、弹性时, 就不会觉得过于抽象而无从下手了。2.开展模型教学及数学建模能力训练。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 首先要构筑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然后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寻找结果, 之后返回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最后反过来又促进数学新思想、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从实际问题中培养出出色的抽象能力, 进而概括能力也会大幅度的得到提高。

四、结论

数学教学与思维教学密切相关,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抽象概括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实质, 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 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使二者有机的结合, 才能实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李莉.数学教学论[M].吉林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1年.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

培养良好的概括能力 第5篇

【内容摘要】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需的能力。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

【关键词】 预读教学

概括能力 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

【正 文】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笔者曾在校内做过一项调查:你认为概括课文大意容易吗?64位学生中5位学生选择“容易”,20位学生选择“一般”,39位学生选择“困难”。究其原因,学生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了;二是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三是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小学生概括能力薄弱绝非我们学校的个案现象。很多次外出听。我发现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概括课文大意时,也同样常见“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概括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概括是思维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迁移的实质是概括,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学到知识;没有概括,就难以形成概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1页

共7页

念;没有概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就无法形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功。语文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素质:第一层面是语文知识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第二层面是语文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其主要的形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概括能力的拥有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能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信息的社会里,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课标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与现实的差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年级段都有对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中高年级是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段。再看中、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2页

共7页

高年级段目标要求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事件梗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又是“简单描述叙事性作品场景、人物、细节”的铺垫。由此可见,中年级段阅读的概括能力训练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高年级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目前,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或走过场,或不到位。为了让课堂出“彩”,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上。学生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要么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要么东拉西扯,把握不住重点,要么干脆简述课文内容。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专门的能力训练远远跟不上,即使有训练,形式也多以单篇课文为主,杂乱无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近几年教学中,本人发现,许多孩子的概括能力很差,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有时让概括时,不少孩子只是把课文中的几句话原封不动地抄下来。有些老师也只是简单地复述课文,有些孩子会把课文内容一字不落地背下来。面对这种情形,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地培养。

三、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四条基本原则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了四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原则。

1.遵循由简到难的认知规律,从鼓励学生开口内容说做起 进入到三年级后,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难免胆怯,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示范和纠正。“万事开头难”。只要语文教师坚持常常练、课课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模有样。

2.遵循有章可循的研究规律,帮助学生提高概括的方法技巧 任何事物都是有章可循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帮助、引领学生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蹲下来”,以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姿态,共同探索“怎么样去概括一个段或一篇文章?”这个课题。在引领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遵循规律,同时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技巧。比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3页

共7页

如: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语言要简练等等。这些总结出的技巧能让学生比较快地体会到能力的提高,从而享受到“我学会了概括”“我能概括”的学习乐趣。

3.遵循熟能生巧的普遍规律,有的放矢进行专项拓展训练 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概况能力,教师就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针对学生情况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第一,要有一定的“量”。概况能力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训练和渗透,教师要选取课本外的段落、短文章,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第二,要体现“梯度”。当“量”的学习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增加难度的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概况。第三,方式要“活泼”。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单调的训练方式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训练与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办墙报、举行小比赛、小评论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遵循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再到抽象概括内容的思维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深感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概括,为什么?这主要是考虑学生思维特点不够。由具体地感知形象到抽象地进行概括,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就人的一般认识过程而言,需要经过若干反复—认识上的循环往返,螺旋上升,才能完成这个“飞跃”。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里完成这个“飞跃”是很难的。这是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和一般的认识过程的共性,这个“飞跃”在教师提供一定的中间环节之后,是可以完成的。这是运用表象,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作出叛断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儿童思维的具体性,利用形象作为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感性支柱。如《小珊迪》一文,通过朗读对小珊迪外貌描写这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珊迪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赤着脚且冻得通红等,表现了其饱受饥寒,为突出其诚实、善良的心灵埋下了伏笔。因此,概括在基础上的朗读是唤起想象的最好方式,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形象。要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就谈不上概括。

四、概括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4页

共7页

1.从课题入手,学会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每学习一篇课文,同学们都要分析一下课题。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摄影师》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爬天都峰》一文;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赵州桥》一文;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我教他们想一想记叙的四要素是什么,再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思考: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埋下木匣,四年后,他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2.抓住段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成:“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

3.抓住问题,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读一篇文章,先抓住作者在文章中叙述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以简洁的语言逐一作出回答,最后把答案概括连续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雨》一课,要概括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美丽以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当讲解: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天,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总结;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示冬天的到来写秋雨。

4.抓住总述词,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5页

共7页

有些文章按总述——分述组材。关键是让学生在感知全文内容时,找准总述句。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章一开始先讲:“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最后一句讲:“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最后一句讲:“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宝库,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抓住了总述句和总结句,我们阅读文章,就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5.抓住中心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生物多,海滩上贝壳多而美,海岛上鸟多。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第一自然段里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6.从结构入手,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终点,都要脚踏实地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在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结尾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全文的总结。直接提示了课文的中心,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教学时,启发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从中心入手,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向学生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引导学生读文后,概括归纳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并抓住中心句向学生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学生读文,概括出课文四、五两段,即: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件事。再让学生在阅读四、五两段后,根据其它两件事,即:启发作者认真读书和讲“碰壁”的事。最后阅读第一段,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让学生概括鲁迅先生世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样,再让学生体会人们和“我”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悼念之情就不难了。

7.在读写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读书要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作文也要边写边想,边概括边分析。例如:我们写《校园里的花》这篇作文,开头简要介绍“秋天来了,学校的花坛里开着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6页

共7页

各样的花”,然后想一想,花坛里都有哪些品种的花,进行具体描述。中间,可重点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想一想为什么最喜欢那种花,进行细致的描写,写出你所喜欢的花的特征。最后写结尾,也要边写边想,写出理想的结尾。总之,要培养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在读写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8.细致观察生活情节,来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是写作的源泉。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去体会课内所学的人物形象特征。这样学生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在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丰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总之,培养概括能力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感情地朗读,有启发性的提问,有默读以后的书面概括,有几句话的概括,有对一个自然段的概括,有一个层次的概括,有全文的概括。不管是概括什么以及怎样概括,都必须遵循思维过程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的规律。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从中找出规律,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概括,把琐碎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经过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相信在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内容,一定可以做到熟稔有度,开阖自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1月刊

3.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

谈小学中高段学生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第7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概括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概括能力是学生知识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慨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慨括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概括段意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难度较大。必须抓住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长期训练,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有针对地练习,逐步形成较强的理解力和概括能力。

一、抓住中心句来概括

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叫做“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叫总起,在段的中间叫过渡,在段的末尾叫总结。

1.关注总起句。总起句能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慨括整段文章的主旨。三四年级学生的概括主要指向事物的直观形象和外部特征。刚开始练习,找准切入点,由易向难,先学会找总起句。如《小镇的早晨》,课文结构清晰,每小节的第一句话都是总起句,如“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其实这也是每一自然段的慨括。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完全可以找出这些总起句,概括出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2.抓住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的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过渡句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用来慨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它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对下文的总起。如课文《秦兵马俑》,文中的过渡句是“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寻找总结句。总结句,颐名思义就是对段落和文章的总结。一些课文的结尾部分就是对全文的总结,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成为全文的大意,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搬迁”。如《黄河的主人》一课主要内容就可以直接摘抄结尾部分。

二、抓住课题来概括

课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对学习一篇课文是很有帮助的。只有张开了文章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探察到文章的内涵。

1.认识课题的类型。学习的课文中有用地点作题目的,如《可爱的草塘》;有以人物作为课题的,如《祁黄羊》;有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用动物作为题目的,如《灰惊鸟》;有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如《火烧云》;有用物件作为题目的,如《神秘的小坦克》;有以事件作为题目的,如《草船借箭》;有用拟人手法命题的,如《灰尘的旅行》。

2.抓住课题重点词来概括。题目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人手,抓住文章的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引导学生概括。如《虎门销烟》,谁在虎门销烟的?销烟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只要把这几个问题解决,稍作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鸦片,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励了中国人民的士气。让学生学会从课题人手,悟出“概括”和“具体”之间的关系。

3.抓住关键词句来慨括。在五年级的《变色龙》一课后有这样一个练习: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①我们发现变色龙。②我们端详变色龙。③我们放回变色龙。不难看出分段提示就是三个词“发现”“端详”“放回”,学生很容易完成分段练习。段意的概括是否就用上面的三句话呢?这肯定不行,学生在概括时重点抓住三个词语来说完整即可。①清晨我们在采摘四季豆时发现了一只变色龙。②我们仔细观察了变色龙的身体、捕食和变色的本领。③最后我们把变色龙放回了大自然。在学生概括感到困难时,提供一些关键的词或词组,降低了难度,训练了概括能力。

4.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文训练相结合。这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作文能力。写作文时,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写,即使有了内容也不具体。这正好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相反:该展开时不能具体,该简要时不能概括。在学生感到作文不能写具体时,就与课文的写法做对比。如写景物的课文《黄山奇松》详细介绍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每一种松树的特点写得具体而富有想像力。先让学生说说三大松的特点是什么?从哪儿看出的?如写迎客松的特点是具有迎宾的姿势。从“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道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就可对照课文的写法,抓住针对性特点描写仔细,再加上想象,突出要介绍的主要景物特点,其他景物的介绍则从简。这样的文章就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第7篇

一、引导填充法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 情节较为曲折, 对于小学生来说, 难以把握课文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书读百遍”, 不掌握好方法也难以“其义自见”。面对这样的文章, 利用引导填充法可以使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线索, 读懂课文内容, 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如《景阳冈》这一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 课文篇幅较长。因此, 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 然后教师设计思路让学生填充:课文记叙了 (武松) 在 (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 后, 趁着酒兴上了 (景阳冈) , 然后遇见 (老虎) 并 (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的故事, 表现了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 的英雄性格。学生通过阅读然后完成填空, 就能够抓住课文主线,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如《给予树》这篇课文, 故事情节比较曲折, 如果让三年级的孩子直接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 且不能表述完整。此时就可以采用引导填充法, 一边默读, 一边完成:时间 (圣诞节前夕) , 妈妈 (给五个孩子每人20美元买礼物) , 其他哥哥姐姐都买了礼物, 只有 (金吉娅买到一些棒棒糖) , 因为她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 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 , 妈妈为她 (感到高兴) 。这样的填充题既可以梳理课文内容, 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可以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 有利于教师抓住作者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逐层展开教学。对于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采用引导填充的训练方法, 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合并段意法

合并段意法是指先逐段概括各段的大意, 然后将各段落的大意连接、合并在一起。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段落大意较为明显的课文, 可以用合并段意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这是高年级最常用的方法。如《大自然的启示》之“‘打扫’森林”一文, 总共6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一目了然, 因此, 可以采用合并段意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第一自然段写新上任的林务官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第二自然段写护林工人把林子“打扫”得宽敞又洁净;第三自然段写“打扫”后的森林遭了殃;第四、五、六自然段写森林被毁是因为“打扫”森林破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使得害虫大量繁殖, 没有天敌, 破坏了生态平衡。把这六个自然段的段意简单合并之后, 学生就概括出了主要内容: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 破坏了生态平衡, 使得害虫大量繁殖, 森林渐渐被毁了。再如《赵州桥》一课, 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第二自然段写赵州桥雄伟;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第四自然段是对赵州桥的评价。把这四个自然段的段意简单合并之后, 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概括为:本文总体介绍赵州桥, 再具体写赵州桥的雄伟、美观以及对赵州桥的评价。利用合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不但条理清晰, 而且言简意赅, 学生一学就会。此法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对于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学生,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逐段概括, 然后加以合并。

三、提问答疑法

顾名思义, 在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也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只要学生顺着问题回答, 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低年级阶段, 对于一些篇幅不长、内容并不曲折的文章和对于概括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概括主要内容采用提问答疑法简单明了, 效果明显, 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掌声》这篇课文, 就可以采用提问答疑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掌声”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第一次掌声有什么作用?第二次掌声又起到什么作用?用问题的明确化来缩小学生需要探索课文内容的范围, 从而简化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提问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 不仅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也教得轻松。

四、扩展文题法

在小学阶段, 有许多课文题目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由此, 教师可以根据课题之意引导学生对文题进行扩展, 使文题内容更加充实明了, 从而达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采用此法必须先让学生通读全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以题目为中心, 在文章中寻找相关的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简练语言进行概括, 最后将概括出来的意思串联成一两句话, 这便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如教学课文《老人与海鸥》时,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这些问题:“老人指的是谁?”“他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文章表达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什么情感?”……学生经过看书认真思考后回答:这位老人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 名叫吴庆恒;老人天天徒步20余里到翠湖喂海鸥, 与海鸥成为好朋友;老人死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鸣叫,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表达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深厚的情谊。把这些意思串联起来就是:一位昆明老市民吴庆恒, 他10余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徒步20余里到翠湖边喂海鸥, 并与海鸥成了好朋友。老人去世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鸣叫,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 文章表达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深厚的情谊。此概括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草地夜行》等。

五、找中心句法

有些文章, 其文中的某一重点句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 如《桂林山水》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彩色的非洲》的“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后, 稍作调整加工就能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的重点句不是某句话, 而是有好几个重点句, 即每段都有重点句, 这就需要在段内提炼归纳才能精确概括。如《威尼斯的小艇》中的各段重点句:小艇的样子和速度快;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小艇的用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把这几个重点句进行归纳整理后意思才完整, 还有的文章其重点句不是一句话, 而是某一段, 如《钓鱼的启示》倒数第二段末尾的这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该段就是文章重要内容的提示, 教学时我们一定要留心。

六、串联要素法

凡记叙文大都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此类文章时, 务须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要素, 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如笔者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 是这样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要素, 然后将之串联起来的:时间 (1994年) 、地点 (美国洛杉矶) 、人物 (父亲及他的儿子) 、事件的起因 (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经过 (一位父亲用徒手在废墟中挖了38个小时) 、结果 (救出他的儿子及儿子的14位同学) , 将之串联为:1994年, 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 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 冒着生命危险, 历尽艰辛, 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救出儿子和其同学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 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对于这类文章的内容概括, 不需要把六要素都详尽地叙述, 只要能简洁说出事件发生的经过就行了。在串联中还需对各要素加以综合整理, 再加上一些衔接性、结构性的词语, 把句子说通顺。

谈学生文本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8篇

一、理清文本线索, 丰富概括表象

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文章的脉络, 它可以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所以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的写作都是有一定的线索。我们只有理清文本的写作线索, 才能更好地理清文本的结构, 才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才能有序地概括文本内容。在文本写作思路中, 一般都有两条线索:一个是明, 一个是暗。明的线索我们一眼可以看出来, 比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与结果。这个学生好理清。还有一条线索就是情感线索, 也就是我们平时教学时所说的暗线索。有的文章, 特别是那些非叙事性的课文, 它们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条暗的线索来写的。学生看到文字, 有时很难理解文章所讲的内容, 只有通过慢慢解读与体会, 才能发现文章中更深刻的内容, 从而发现隐藏在文字中的暗线索。

比如, 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中, 我校的两位老师执教的都是《长城和运河》。 (本篇文章中所选用的课文均来自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中) 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现代诗时, 一位教师的要求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括方法。第二位教师是让学生根据课后第二题“读一读, 再抄写”中的两行词语来进行概括。这两行词语分别是介绍长城与运河特征的。第二位教师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将这两行词语联接在一起, 以达到概括文本的目的。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 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概括这首现代诗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笔者经过分析, 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括线索, 学生也没有理清文本的线索就进行概括了, 显然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其实, 在这首现代诗中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明线, 就是介绍长城和运河的显性特征, 长城是从东到西像长龙一样, 而运河是从南到北像绸带一样;还有一条暗线, 那就是在两段的最后两句话, 它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阐述了这样的人间奇迹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成果。如果我们让学生抓住这两条线索来概括文本, 那么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按照一定的线索来概括, 从而让他们对文本概括得更具体。在让学生理清文本显性内容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紧扣文本中心, 发展概括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句, 它是文章的灵魂。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到这个中心句, 并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一中心句来展开概括, 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心句的表述, 完成文本的概括。

在紧扣文本中心的概括方法中, 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抓住中心词来概括文本的方法。比如《庐山的云雾》一课中, 其中心句有两句, 一句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另外一句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在这两句话中, 有两个关键中心词, 一个是“千姿百态”, 一个是“瞬息万变”。在引导学生概括这篇课文时, 我就抓住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说一说千姿百态指的是庐山什么特点, 而瞬息万变又具体指的是庐山什么特点。这样, 学生就可以联系课文内容, 顺利地概括出庐山的这两大特点。这样的概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理解与文本内容对接,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抓住中心句来概括文本内容。比如, 在教学《槐乡五月》时, 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五月, 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在引导学生概括文本时, 我让学生从这一句话来辐射整篇课文, 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样, 学生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文本内容了。学生在概括的过程中, 领会了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与孩子们的勤劳与好客, 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并从小养成爱劳动、热情待客的品质。

三、依据文本体裁, 优化概括方法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记叙文, 有说明文, 有散文, 有诗词等。它们的体裁不同, 在概括时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概括文本。

比如, 对于记叙的文章, 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简单的语言, 从事情的起因与经过概括起, 用讲故事的策略来让学生进行文本概括。在这里,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给文本中所讲的故事分别列一个小标题, 然后根据标题来概括文本。比如在让学生概括《日月潭》这篇课文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把这篇课文概括为“恶龙作恶、人们出策、大战恶龙、变成青山”四个标题, 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四个标题来进行概括。这样, 学生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来了。

总之, 培养学生文本的概括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一方面,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所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学生文本概括能力的培养, 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 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春.主线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2]陈延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阅读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9篇

一、把握文体特点, 从整体入手概括

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 只有抓住主要内容, 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阅读课文, 首先应让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体裁特点, 从整体入手, 概括主要内容。小学阶段, 常见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包括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1. 写人为主的文章。

应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 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具体刻画, 把握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2. 写事的文章。

应从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 挖掘事件本来的意义,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事论理, 抓住这个理, 中心就很好概括了。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思考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通读课文很容易就能概括出:过草地时, 因为断粮, 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彭德怀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体会彭德怀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3. 写景状物的文章。

此类文章往往从物的颜色、形状、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用途几个方面来写, 可以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话, 把各方面的特点概括出来, 然后再归纳总结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即“描写对象+特点”法 (抓住关键词句) 。阅读写景的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阅读状物一类的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例如, 《恐龙》一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把握文章思路, 从结构入手概括

叶老说:“思路, 是个比喻的说法, 把一番话, 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 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 最后到达终点, 都要脚踏实地摸清楚, 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在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 从文章结构入手, 理清文章思路,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笔者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做法:

1. 从课题入手, 概括内容。

课文的题目, 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 或是主要人物, 如《海伦·凯勒》;或是主要事件, 如《嫦娥奔月》。分析好课题, 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记叙人物或事情的课文, 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照记叙的六要素, 结合课题连成一句话。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 师生讨论:谁?什么时间?在哪儿?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就很很容易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林冲发配沧州途中, 来到柴进庄上, 受到洪教头挑衅, 比武过招并打败了洪教头。

2. 从关键句入手, 概括内容。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 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 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 使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如《秦兵马俑》一课, 笔者和学生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有什么特点?这些内容课文里有一句话概括了, 那就是第三自然段里的“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 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从议论入手, 概括内容。

在有些文章中, 主人公或作者的议论比较深刻, 从抓住含义深刻的语言入手, 来理解分析就可“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而后, 加以语言提炼、归纳、总结, 就很容易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 ‘给’永远比‘拿’愉快……”那是作者的议论, 暗点中心。结合文章的内容, 经过师生一番互动思考, 在“悟”的基础上即可得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本文通过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两件事告诉我们, 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4. 从段落入手, 概括内容。

概括能力的训练是逻辑思维训练的一部分, 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能力的运用, 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训练的过程,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要使学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 首先要让他们对该段内的每句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具体理解, 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段意。如《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子弟兵保卫大江的几个场面。读第一自然段“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 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 朝着大江挺进。”学生体验情况的万分危急后, 让学生默读下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保大堤、黄晓文的感人事迹、救群众三个场面后, 总结出子弟兵保大堤和黄晓文铮铮铁汉的事迹其实都是写保大堤, 是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 学生不易理解, 老师要予适当讲解。最后概括出, 课文是从保大堤、救群众两方面写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 表现出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三、明确概括要求, 用精准语言表达

概括过程既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 也是语言的提炼。因此, 概括不仅要求重点内容突出, 还要求语言精要准确。

1. 语言要做到精要。

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文章后, 首先要求学生把目光从文字中收回来, 并在脑子里想“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这些其实就是概括出来的主体。如果学生离不开原文, 那么要了上句, 会割舍不了下句, 结果就都要上了。在概括要点时, 就要先说明是谁或什么地方, 然后再说干什么、有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由此再组成一段通顺的话, 就很容易概括出主要内容了。

2. 要做到准确。

首先是不能写病句, 意思表达要完整, 要用完整的句子形式来表达。同时, 对概括的用语也有要求。首先应用陈述句, 不能用感叹句、疑问句等;其次不能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次不能直接引用对话, 如需对话内容, 可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形式。

语言精准对学生来说,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要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语言往往是具体化的, 需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老师可通过比较、填空等直观的方式, 让学生学习简明扼要的表达, 以逐步形成简约的意识。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 让学生读完课文后, 教师出示填空:用“____ (时间) , 在____ (地点) 上, ____亲自主持为____ (人物) 举行一次特殊的葬礼。”这一句式概括文章内容, 这种填空指导法的效果很好, 学生也乐于尝试。可见, 在概括训练中教师的范句示例很重要, 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实践, 并给予及时的点拨, 才能使精准的语言运用自如, 概括的意思具体可感。

概括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 概括能力的培养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文章内容, 能更快、更准地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 透过文字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 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有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 (第三卷) [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浅谈初中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一、从概念的揭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许多数学概念都是通过概括产生的,数学中许多描述性定义,都是由许多数学事实归纳、概括出来的,教学时,应尽可能的多举例、多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进行抽象概括,上升为概念。

例如,无理数概念,是在初中生学过数的平方根后出现的,须让学生知道无理数的存在,可先提供如下资料:,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还有一些如2.353353335…(每两个5中多一个3)之类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这一数学概念,若以无限小数定义为无理数就太宽了,如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这个问题学生易错答,通过计算知是无限循环小数,只不过循环节长一些,因而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若以不尽方根的数来定义无理数就太窄了,因为还有e、π、4.5757757775…(每两个5中间多一个7)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由此可知,概念是不偏不漏的,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

二、从规律的发现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因为数学特有的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数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形式,而且还要认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而这两方面的学习都依靠对数学对象、结构、关系以及各种经验的概括。数学中有很多规律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揭示。

例如,教学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时,不要急于出示这两个性质,可进行如下练习:将不等式“3>2”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后,再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用“<”“=”或“>”号填空: (1) 3×4_____2×4, (2) 3×2_____2×2, (3) 3×1_____2×1, (4) 3×0_____2×0, (5) 3×(-1)_____2×(-1), (6) 3×(-2)_____2×(-2), (7) 3×(-4)_____2×(-4)。在学生填空后教师可提问,有没有发现不等号方向有什么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 (1) 、 (2) 、 (3) 都是乘以同一个正数,所填不等号都与“3>2”中的“>”相同,即“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4) 乘以数0,“>”号变为了“=”号; (5) 、 (6) 、 (7) 都是乘以同一个负数,所填不等号都与“>”号相反为“<”号,即“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从而引导学生参与这一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归纳概括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性质3。

三、从解题方法的探索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数学概括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学会研究、学会抽象、学会概括。在思考探索一些问题的求解时,往往抓住数量关系,探索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思路,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

例如,某厂前年利润为600万元,经过技术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今年利润可达864万元,求利润的年增长率。在解这个问题前,教者可作如下分析和引导。

教师问:设年利润的增长率为x,则去年比前年增加利润多少万元?学生答:去年比前年增长600x万元。

师问:去年利润是多少万元?生答:去年利润是(600+600x)万元。

师问:把这个利润数进行因式分解后,应是多少万元?生答:600 (1+x)万元。

师问:今年利润比去年增加多少万元?生答:增加600 (1+x) x万元。

师问:今年利润为多少万元?生答1:今年利润为864万元;生答2:今年利润为600 (1+x)+600 (1+x) x=600 (1+x) (1+x)=600 (1+x) 2万元。

师问:方程怎么列?生答:600 (1+x) 2=864,从而很快可求得年利润增长率为20%。

本题讲解小结后。教师可提问:若把600万元换成字母a, 864万元换成字母b,学生会得出方程a (1+x) 2=b,这时,教师还可问:若经历的年数为n (n为正整数) 呢?学生会得出a (1+x) n=b,教师可再问,如何求降低率呢?学生会得出a (1-x) n=b,通过这样的设问分析,得出增长(降低)率问题可概括为“a (1±x) n=b”的形式。

四、从知识的小结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每章知识学完后要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每节课的小结和评价也同样需要语言来加以概括,概括语言的精练和准确反映着概括水平达到的程度。

例如,学习完平行四边形后,可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识别上加以总结、加以概括,让学生知道,对于定义,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定义的逆命题也是性质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进行概括。边的性质可概括为“对边平行且相等”;角的性质可概括为“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性质可概括为“对角线互相平分”;对称性概括为“中心对称”。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也可从边、角、对角线上来识别: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只要具备这五个条件中的一条,就可以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些知识让学生来总结,来概括,学生感兴趣,不易遗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数学概括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培养途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培养方法也并非以上几种,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能从某些事物的认识,概括为普遍存在的规律,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所在,即我们常说的“用数学头脑”来看待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摘要:从“概括”的定义出发, 阐述了培养初中生数学概括能力的重要性, 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阅读教学中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 概括能力  分析能力  课题  良好习惯

一、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分析一下课题。课文的题目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而且都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课文的内容重点以及所要表现的重要任务,如《李广射虎》《少年王勃》;或者是主要事件,如《我给江主席献花》《虎门销烟》。有的课文,用时间、地点做题目,如《草原的早晨》《美丽的南沙群岛》。此外,还有的题目还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课文的中心意思,如《诚实与信任》《伟大的友谊》等。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题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课文《东方之珠》一课,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分析这篇课文中“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等。又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课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可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它是谁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的?

二、教学生学会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

在课文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总起句,然后开展对课文的具体论述,这种写作方式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综合分析思维能力以及具体的分析思维表现。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总起句的理解,尤其是抓住一些具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以此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如《东方之珠》一课,第一自然段写“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是个总起句,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文章接着写道“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香港的海洋公园世界闻名;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教学时,让学生分别列出说明香港沙滩迷人在什么地方?公园为什么著?街市是怎样的繁华?并使他们懂得,这些是对第一自然段的具体的分析。通过为学生开展对关键词语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水平。

三、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学会善于放手,以此来让学生在这种充足的发挥空间中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只是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而是从主动学习的角度来开展相应的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并运用分析概括的方法来分析相应的课文,从而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通过主动分析概括,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分析当中,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分析,这样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室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分析的内容进行概括,从而概括出分析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在这种成就的推动下,学生也就会更为积极地参与边读边想的分析活动当中,进而提升个人的阅读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能力

学习并不是一个一味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要尝试去质疑,尤其是在阅读中进行质疑,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到的知识。由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灌输相应的阅读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对阅读课文的质疑,多提出一些为什么,并积极地运用所学得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质疑,从而得出相应的质疑结果。例如,在教学《诚实和信任》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文中写道“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你认为这辆车的车主有没有责任?而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责任应该在我?”“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方面,教师需要时刻发挥出引导与帮助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质疑中,并敢于质疑课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在帮助学生对阅读的课文进行质疑方面,教师可以从阅读课文的内容、背景、创作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来进行分析与探索,并积极总结这些问题的规律,进而在开展课文的阅读时,提出相应的质疑,在难以弄懂这些提出质疑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及时向教室求助,从而更好地培养阅读质疑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切实重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黑格尔说得好:“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但是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教师不断重视改进教学法,重视学法指导,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肯定会不断增强,这也可以说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花心思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能稳定上升。

开展概念教学,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第12篇

1.1“抽象”。

所谓抽象, 是在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 抽象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具体化, 指的是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通过操作、活动等具体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理性思考中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但部分教师对此解读却走入误区:一是只有直观, 没有抽象。把形式当成了本质, 把直观的材料当成了内容, 缺少数学思考。二是在直观与现象之间没有阶梯、没有过渡, 缺少递进的过程, 不知如何从直观向抽象过渡。

1.2“概括”。

所谓概括, 是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 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概括的特殊性, 数学概括主要体现在数学符号、数量和空间关系、数学对象和运算等方面的概括。具体特点: (1) 本身性。数学本身就是概括的产物, 它的研究对象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出来的数学模型, 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如自然数、点、线、面等原始概念。 (2) 表述性。数学概括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这种表述形式贯穿于数学概括过程的始终。数学中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构成了数学语言, 有了这种语言, 数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就可以作精确简练地表达。 (3) 层次性。德国数学家汉克尔说:“在大多数的学科里, 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人所拆毁, 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 唯独数学, 每一代人都在这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数学是从原始概念开始, 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抽象, 从而得到概括程度更高的新概念。数学概念的每一次发展都把原来的数学作为某种特例包含在新的数学中, 因此可以说数学概括具有层次性。

1.3“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是在对事物的属性作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借助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 是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通过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 人们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2.“抽象”与“概括”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2.1 揭示共同点, 促进概念形成。

揭示相关事物、现象的共同点, 有利于促进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抽象与概括。如数概念的形成、几何形体概念的形成等。这类概念的建立多从直观入手,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 逐步抽象出本质特征。

2.1.1 加强直观教学, 关注共同点。

直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感知, 建立表象, 借助表象进行抽象概括。在充分感知建立表象的过程中, 让学生关注事物的共同点, 寻找本质特征, 进行抽象与概括。例:教学“分数概念”时, 首先让学生分一分:一块饼分成2份有几种结果? (平均分, 不平均分) 如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这块饼的几分之几?用分数怎样表示? (突出分数的本质特征:平均分) 接着让学生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4个苹果、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一分 (无论平均分成多少份) , 并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关注到:无论分什么, 分成多少份,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平均分, 分数都是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最后让学生展示分得的结果, 观察得到的分数, 通过紧扣共同点, 自己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1.2 强化比较教学, 紧扣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概括的必要前提。通过比较, 确定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后, 就可以在思想上进行抽象概括, 把非本质的东西去掉, 把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概括起来, 形成概念。

因此, 在比较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紧扣共同点, 抽取本质属性的方法。例:教学“圆周率”一节内容时, 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后, 分小组讨论并想办法测出各自手中学具圆 (大小不同的圆) 的周长。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不同的半径画圆, 使学生明确圆周长与半径、直径有关;让学生再测量手中学具圆的直径, 用圆周长除以直径;展示学生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观察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圆的大小、周长及直径的长短不同, 相同点是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去掉不同点 (即非质的属性) :圆的大小、周长、直径不等;紧扣相同点抽取共同的本质属性: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 概括起来并推广到其它圆, 从而认识到不论圆的大小, 圆的周长总约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14倍, 这是一个常数, 我们叫它圆周率。

2.2 运用迁移类比, 促进概念同化。

所谓类比, 是指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一种推理方法。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认为:“智力发展是把新知识同化和顺应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凡能使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数学问题都应积极引入。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新旧知识有着共同的基本原理时, 这种基本原理就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基本法则、基本理论, 就可以运用迁移类比, 揭示本质特征的方法, 进行抽象与概括。教学实践证明, 运用迁移类比, 有助于促进概念同化过程中的抽象与概括。因此, 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引入开拓性的思路, 通过类比,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活动, 主动地进行观察, 分析、对比、发现归纳, 以明确概念的不同属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括形成概念。例: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感到较为困难, 教师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 看比又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呢?”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轻松地总结出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 (零除外) , 比值不变。”如此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题的能力。

总之,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都是抽象概括的产物。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不应仅仅局限于概念教学之中, 我们还应把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程之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家战略新视野下一篇:标准化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