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2024-07-19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精选12篇)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第1篇

问题的设置应注意到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合理安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就不能反映出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而忽视了人文性, 就等于抽掉了工具性的内容和灵魂。所以在教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 不同风格的文章就应该“因材制宜”。对于语文的工具性,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实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更是重要的思维工具, 他承载着一个人说话的艺术, 不管是口头语言, 还是书面语言。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逻辑性强、思维性强的即兴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这种交际和思维能力。比如, 在一堂教授《苏州园林》的课堂上, 有些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根据对课文的学习, 如果让你来担任苏州园林的导游, 你会怎样带领你的游客欣赏园中的美景呢?”课后教师还布置了作业, 就是在随后的一周内小组拿出一个苏州园林的旅游策划, 小组之间进行评比, 这样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问题, 除了锻炼了学生的交际演说能力外, 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于语文的人文性, 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祖国文化;第二点是让学生发现美, 会审美;第三点是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设置体现人文性的问题时就要注意向以上三点。朱自清在《经典常读》中就提到:经典不在于实用, 而在于文化。这会给教师们一些怎样设计好这类问题的启示。

什么样的问题吸引学生也很重要。当前的中学语文课普遍存在着气氛沉闷, 学生兴趣寡淡的现象, 这和教师设置的问题也是有关系的。教师不能做到所有的问题都吸引学生的目光, 但最好可以做到一堂课上有一个问题的亮点, 设置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的参与度高, 思维活跃, 更能使语文课产生良好的效果。最近看到一位教师的课堂实录, 他的问题就很新颖, 使笔者印象颇深, 可能会引起教师们的共鸣。他教授的是曹禺的《雷雨》一课, 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来一次时光穿梭, 重新给周朴园一次选择的机会, 大家说他三十年前还会不会让鲁侍萍离开周家?”这个问题出其不意, 给身处青春期的学生们不断的遐想空间, 既让学生们融入课堂, 又展示了学生的真性情, 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最后教师以浪漫派和现实派给学生的回答做总结, 课堂的效果非常好, 学生的印象也很深。而反观当今的课堂, 废话式的问题比比皆是, 比如“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是不是”充斥着课堂, 这不仅导致课堂索然无味, 而且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无一益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试着多设置一些促进学生发展, 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 这样会使语文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第2篇

商丘市民主路二校

曹继玲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因此,我认为首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以点带面,提问要“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附词会义,务总纲领。”意思是调理文辞,处理内容,重要的是抓住纲领,举“纲”以张“目”。题目有“题眼”,作品有“文眼”,文章有“线索”,教学如果能以“眼”或“线”为中心问题,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接触课文,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具体来说,提炼以点带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题眼”为中心问题

题目是全文的“旗帜”,抓住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常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如《草船借箭》的“借”,明明是“骗”来的箭,为什么偏偏用“借”?不但点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且“既借则还”,暗示了这些箭在将来作战时要“还”给曹操——曹军造箭射自己!可见,题眼是课文中的关键字,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

2.以“文眼”为中心问题

“文眼”是指文章中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词句段,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对于有“文眼”的文章,只要慧眼识“窗”,破“窗”而人,设计中心问题,找到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以“线索”为中心问题

线索是贯穿情节发展过程的脉络,作者借助它把零碎的内容连珠缀玉地交织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文的“线”为中心问题,顺藤摸瓜,使头绪纷繁的课文条理化、简约化。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如《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二、激发思考提问要“活”

课堂提问如果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进行提问,才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我的经验,以下六种提问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1.层递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从易到难“爬楼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晏子使楚》可设计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晏子到楚国去见谁?遭到了楚王的什么?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是怎样侮辱的?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2.曲折式提问

它是指问在此而意在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番思索才能回答的提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研究与发现,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

3.矛盾式提问

矛盾式提问就是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比较式提问

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含义?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中出现的两次“鸟的天堂”意思并不一样。前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后一个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这种提问,能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得到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5.想象式提问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拓展式提问

在文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与拓宽,对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场景等进行补充扩展。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问题

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师生互动少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提问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式教学的作用。本文将从介绍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入手,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设置问题的具体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在设置问题时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置的问题是和教学目标有关的。如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目标,而是漫无目的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设置的问题过难,不仅难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再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最后,在设置问题时应切忌多而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每篇文章都有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时应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不要将太多的时间用于提问。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且没有重点,则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设置问题的具体方法

设置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下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设置问题的方法。

1.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法

高中生的压力比较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至于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鉴于这种情况,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应多观察,通过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在设置问题时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教材之中,从而忽视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在设置问题时应制造冲突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这些看法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是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刻意制造冲突点,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很多时候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把握一定的分寸,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语文属于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好问题设置工作,确保设置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田现召.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J].学周刊,2012.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第4篇

一、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并非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知识,教材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材只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促进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建构。

例如《报任安书》一文,传统的问法是:文章体现了司马迁什么样的精神?这种教学提问把提问的针对性集中在课本知识上。这样的提问确立了教材和教师的绝对权威性,限制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反思批判。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提问观与新课程的教育观相差甚远。如果这样问:在人的人生中,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呢?这种提问方法体现了教材只是“范例性”的新观念,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而是针对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的思维过程。教学提问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应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语文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语文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提问一定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课文的解读不必定于一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世界、个人经历、生命体验去作合理的阐释与解读。例如在教《管仲列传》一文时,在学生对文中各个人物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齐桓公”,你会重用管仲吗?又如果你是文中的“管仲”,你会为齐桓公效命吗?又如果你是文中的“鲍叔牙”,你会推荐朋友任比自己更高的官职吗?这样的提问不仅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及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和个性,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三、问题设置要有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体现时代性。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文章,教学时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解读,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有所借鉴,通过语文更好地认识现实,所以语文课堂提问也要有时代特点,以便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例如,我在上《夏本纪》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你认为夏禹精神在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在今天的和谐社会中,我们不正需要夏禹的仁爱诚信、勤恳敬业、勇于奉献、公而忘私等精神吗?所以语文提问一定要有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对问题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四、问题设置的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也需要具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

如在学习《管仲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做生意,红利总是多分一点给自己;为你谋划事情,反而使事情更糟糕;打仗时一看有危险,就马上逃跑。你愿意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吗?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实效课堂提问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实效课堂提问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语文课堂的殷切呼唤。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第5篇

“今天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只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特别热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特别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今年4月—5月,我在全国继教网上参加了市级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里面有一章就是教学课堂提问。通过培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很重要。本人关于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如“同样是桃花,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操作起来就更难了,尤其是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课堂表现必然不积极,课堂就会显得冷清。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可以兼顾到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学中,从一个“迟”字的提问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答再到“为什么山里桃花开得迟?” 老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走近文本,读懂了课题,由课题质疑,由文字而文本,由文本而思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兴致盎然地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这样的课堂还怕不热闹吗?课文学完后,老师与学生分角色对话:“孩子,你走到山上看到什么啦?”“山上感觉怎么样?妈妈给你带的小棉袄用上了吗?”这些看似随机的小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应该表述清晰、准确。如在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年级下)一课时,老师问“熊猫妈妈是怎么听电话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模糊,因为文本中没有诸如“高兴地听电话”这样的词句,学生不知老师所云;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地表达老师的设计意图,即找出文中“熊猫妈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又去听电话”,“熊猫妈妈再一次去听电话”这三句话,并体会“去”、“再去”、“又一次去”这三个词语表达的含义。因此,学生在回答时多找了熊猫妈妈与三个孩子的对话部分,而不是老师所预设的三句话。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有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最常见的结合如:老师用“为什么”提问时,给学生的回答设计好模板——“因为——,所以——。”或者是“之所以——,是因为——。”我用师生分角色对话的形式结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一些抽象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说话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如《掌声》(二年级下)中,残疾女孩范小君经历了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让孩子理解两次掌声蕴含的不同意义呢?这种情感用语言难以名状,即使找到了“鼓励”与“赞赏”这样的词汇,依然难辨彼此。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片段] 当两次掌声响起,师适时引导:

师:那掌声热烈、持久,好像在说:()。生1:范小君,你大胆地走上去吧,我们不会嘲笑你的。生2:小君,你真勇敢,我们支持你!师引读第四小节。

师:当演讲结束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好像在说:()。

生3:小君,你真棒!生4:小君,你真了不起!没想到你的普通话这么好!

这样,学生在练习想象说话的同时,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三雕。

语文课堂主问题的设置 第6篇

一.从文本入手设置有价值的主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有价值的主问题是能激起学生思维、交流与兴趣的话题,它往往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从而取代一问一答的现状,在交流对话中形成思想间的交流、生成和创新。

(一)抓文本主线质疑

每篇文章都有贯彻到底的主线,提炼出文本的主线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课文作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把握,以此使学生充分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为此,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可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与文本契合的提问方式。

1.从题目中提炼主线

文本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窗口,传递出作者写作此文的信息。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读透课文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本文重置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这一问题不仅能洞察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深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

2.从题眼中提炼主线

题目中能挈领全题的一个词则称为题眼,题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往往蕴涵课文的要义,因此,适时的抓住题眼这个契机并由此展开文本教学不失为上策。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可以从题眼“说和做”来探求主线,提问:为什么文章只写出闻先生的说和做?从中能表现出什么?学生归结出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学者与革命者的闻一多与他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其崇高的品质),之后分别进行作为学者与革命者闻先生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做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围绕“说和做”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研读、交流创造了条件。

3.从文眼中提炼主线

一篇文章不仅有题眼还有文眼,它是课文中统领全文,沟通文脉的关键词,抓住文眼便可提出主线,统摄全文。如在教学《口技》一文中,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可提出:文中哪个词可看出作者对口技艺人的评价?从而提出文眼“善”,然后紧扣文眼,让学生找出具体表现口技艺人“善”的句子,紧接着点拨提出:除了直接写口技艺人的表演表现其“善”的特点外,还通过哪些侧面描写展现其“善”的特点?通过这一问题学生能感知本文的写作方法、结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从情节中提炼主线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文体不同,篇幅也有长有短,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试从其故事情节中将主线提炼出来。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可以花儿的出现将现实与回忆联系以展现故事中的人物,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

5.从文章的“反复”处提炼主线

在一篇文章中,反复手法的出现的往往能呈现出文章的文脉结构,抓住这一点也可归结出文本主线。如《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表现了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而且从什么角度去赞美也划分的非常清晰,可借助反复逐一进行层层研读。

(二)分设专题情境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背景较为复杂,头绪纷繁,仅靠抓主线、抓中心难以将文章内容理解到位,因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划分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个专题来质疑,这一方法所设的每一专题要涵盖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理解事物的意义等,从而由课文的专题分离达到信息的整合。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可将其设置为三个专题:女佣眼中的贝多芬;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我眼中的贝多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专题的研讨,感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二.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应当照顾到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学生接受的效果,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在确定重难点之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既与教学目标一致,又能诱发出他们思维兴奋点的问题,在问题中可使用关键词,使学生明确该怎样做,从哪些角度着手思考,避免干扰信息,尽量做到严谨、准确。

其次,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如在教学《孔乙已》一文时,围绕孔乙已的形象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酒客怎样看待他;他怎样看待自己;作者鲁迅怎样看等他;你怎样看等他。使学生能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提升对人物的认识高度。

语文课堂问题分层设置策略 第7篇

一.小班化教学语文课堂问题分层设置的基本原则

在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分层模式教学,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线索与精髓, 教师应当在潜心研究教材内容、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开展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保证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深入、有效进行。在小班化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课堂问题分层设置, 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全面性原则。小班化语文教学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做到全面, 要能够对整个语文教材以及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的囊括, 每一个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的设计, 将教学重难点浓缩其中, 不仅着眼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掌握要求, 同时还要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和情感, 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是坚持渐进性原则。对于小班化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教师不能将其割裂开来逐个设计, 而是应当着眼全局, 站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高度进行全面统筹, 每一个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逐层深入, 保证整个问题之间形成一道内在的关联线索, 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与研究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维逐层深入、前后连贯的过程, 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为一体。

三是坚持参与性原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学生, 学生在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这应当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中得到有效兼顾, 教师不仅要设计一些深奥的、具有思维拓展性的问题, 还应当设计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基础性为主的问题, 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参与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为分层模式教学的整体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班化教学语文课堂问题分层设置的要点

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探究方面要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和资源优势, 运用分层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有效兼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 教师应当潜心研究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以及其他方面的具体状况, 科学有效地设置课堂问题, 为分层模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奠定基础。

1、紧扣教学目标要求, 设计适应不同层级的课堂问题。在小班化初中语文分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就为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量身定做了教学目标要求, 有针对优秀生群体的拔高性目标要求, 有针对中等生的正常目标要求, 也有针对学困生群体的降低性目标要求。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要求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当设计与此相对应的教学问题体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有效互动的载体, 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研究重难点的线索, 问题设置质量如何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对此, 教师应当在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针对每一个层级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 语文课堂上需要一些具有较深难度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担此重任的只有优秀生层面群体, 教师此时就需要在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课堂上向优秀生提问,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无形也是对其他学生思维方式的一次示范与引领。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困生群体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因为许多教师设计的提问问题难度较大, 超出了这一部分群体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 无法回答, 无形中将自己蜷缩在一边, 久而久之会造成边缘化倾向, 不利于语文教学整体成效的提升。分层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进行的, 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 应当相应地设计一些难度偏小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困生群体进行提问, 让这一部分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 不至于成为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只有通过这样的设计, 才能够将各个层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扎实成效。

2、紧扣小组探究实际, 设计满足学习需求的课堂问题。在小班化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活动中,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学生学习载体, 将学生的集体智慧激发出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不再采取直接灌输的模式进行语文教学,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的线索与载体, 教师需要设计出一组思考题作为引子,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语文探究学习。这样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问题设计有别于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 不仅要具有针对性, 还要落实好分层要求。因为在每一个合作小组里面, 都均衡地编排有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 每一个小组之间学习实力基本均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所涉及的思考题应当交由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分析研究,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思考题的分析研究活动。为了保证小组里面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平台, 教师在思考题的设计中应当兼顾到小组里面的每一个成员, 保持各种难度的题目都有穿插, 小组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员参与、共同合作。只有设计出小组成员都能够兼顾的课堂问题, 整个合作探究模式才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效用, 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在掌握语文知识点的同时, 有效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紧扣培优补差需要, 设计兼顾两端差异的课堂问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兼顾到整体, 不能仅仅将目光盯在优秀生群体上, 还要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这样的要求应当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课堂问题的设计也是重要的方面。为了体现培优补差的目标要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应当体现层次性, 既要有对优秀生进行启发引导的高难度问题, 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跃思维状态, 避免产生骄傲自满, 同时也要设计一些启发引导学困生和中等生的问题, 难度系数稍微高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基础, 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的状态, 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同时也保证优秀生和学困生都得到培养, 实现了“保证中间、兼顾两端”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实践证明, 课堂问题的分层分类设计对于培优补差目标的有效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整体积极性, 有助于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综上所述, 在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课堂问题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原则, 针对性开展分层设计, 尤其是要针对不同的需求以及状况, 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元.浅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目标[J].学周刊.2011 (01)

[2]宋金陵.对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分层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14)

优化问题设置激活语文课堂 第8篇

实施新课改以来,很多老师都在努力转变观念、革新教法,力图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但这条路却走得异常艰难。有的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仍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的老师虽然将课堂搞得热闹非凡,但其实质却浅显无聊,毫无意义。

当然,如何把课教“活”,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在于课堂问题的设置。正是因为很多老师课堂问题设置随意甚至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或气氛沉闷难以推进,或表面热闹实则效率低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设置是否优质是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的前提,更是能否真正“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那如何优化问题设置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问题设置要有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提问目标要明确, 指向要清晰,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问题因缺乏明确的指向而将学生引入思维的困境。

比如,有老师在教李煜的《虞美人》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无限“愁”的? 这一个问题指向不够具体,角度偏大,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作答。所以,有的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作答,有的则从字句含义入手作答,还有的从篇章结构方面回答。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面对这些纷乱的答案,老师自己也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只能草草收场。但如果老师将这个问题设置为: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地表达出来的?这样一来,问题指向明确,学生一定会呈现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答案。所以,课堂问题设置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二、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研究的价值,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上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授《老人与海》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将最美的花环戴在老人桑提亚哥身上,但也有人说:老人失败了。同学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所以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而研讨到后来争论愈加激烈。言其失败者理据充足,谈其成功者信心满满。在这种争论中,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而在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同时,又使学生产生了思维的强烈碰撞,达到了情感交流的目的;并且通过认识老人失败与成功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深切感受老人精神魅力的同时更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受益匪浅,可谓一举多得。

三、问题设置要有包孕性

所谓包孕性,就是一个问题里包含了真正深刻的东西,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思想或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不能只是为了解决一道人为编制的验证习题,而应该是能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思考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例如,在教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只抓住最后一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并引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里对该句的评价“自庾信以来 ,诗人写愁 ,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然后设置问题:“词中句句皆现愁”, 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 为什么?

这一问题的设置,包孕性极强。“词中句句皆现愁”即要求学生逐句展开论述,深入吃透文本,起到了以问题引导阅读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问题中又包孕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于是老师顺势提问———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 使得她将此化为这曲《声声慢》。这一问题的抛出,恰到好处,既将李清照的身世遭遇顺理成章地给学生交代出来了,又教会学生“知人论世”的品诗原则和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第9篇

一、利用导语设置情境

好的导语能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我播放哀乐,先后出示周总理的遗像,文中的插图,用低沉缓慢的语调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和人们送灵车的场面。学生陷入哀思之中,产生无限崇敬和爱戴的情感。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利用体态语言设置情境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用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如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一段中“那猹却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时,我就让学生比较,鉴赏“扭”字的背景。教师:“扭”与“转”的意思相近,我们常说“扭转”,这里能不能用“转”字?学生(思考):好像不能,但我说不出理由。教师:(用手势表示“扭”与“转”的区别)。学生:“扭”能表现转的灵活与小巧,而“转”不能。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自觉地在头脑中产生猹的机灵、狡猾的印象。再比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在这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首挺胸……”这段时,我抓住动作、神态演示董存瑞炸暗堡的动作,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董存瑞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也就“立体式”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扎下了根。

三、描述语言设置情境

用一定的语言描述再现当时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课中的“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砸枪”这一段,我问学生:“这段中除了从语言描写看出五壮士恨敌人,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学生回答:“砸枪,因为这枪是从日本鬼子手里夺来的。”对这样的回答,我还不急于肯定,而是再巧设问题,提出:“如果是自己的枪,砸吗?”这问题提出后学生在争先恐后地讨论“砸”与“不砸”,最后确定“要砸”。我请学生说说理由,有的说:“不想再让敌人拿来杀中国人,砸枪表现出五壮士对敌人的憎恨。”这时我才肯定地回答:“说得好!”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当时五壮士砸枪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五壮士爱憎分明的形象。

四、利用电教设置情境

有的教师认为,电化教学只不过是简单运用幻灯机、录音机,体现电化教学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利用电教工具的活动性进行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引导学习《惊弓之鸟》的重点部分“大雁是怎么掉下来的?”就可以运用电教工具。教师:(出示幻灯片)这只大雁开始是这样飞的。(边说边用纸制大雁演示慢慢飞行的动作),当大雁听到“嘣”的一声响,会怎么样?(师出示幻灯片并抽动活动拉片,图上的大雁就拍了两下翅膀,直往下飞。)生看后回答:“直往下飞。”“直”在这里说明了什么?(教师拿出纸制大雁做直往下一步飞的动作,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说明它被拉弓的声音给吓坏了。通过对动感的观察,学生体会到当时大雁直往下飞的原因是被吓坏了。

又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在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又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播放预先设计的教学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诗中内容演示一遍。之后,一个小书童带着问题,跳出画面:假如园主人在家,那么作者会看到什么?通过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再播放课件:园里百花盛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一派美好的春光。引导学生领悟诗中作者虽然未遇上园主人,但是并不扫兴,原因在于他由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春色。这样,让教学又由诗外回到诗中。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使课堂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接着布置作文《假如园主人在家》,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教学的延续性,形成一种大语文教学观的氛围。

五、利用表演设置情境

有的课文内容富有表演性,如果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表演,设置课文情境,更能帮助他们现解内容。如教《曼谷的小象》中的“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时,我提问:“如果你们是阿玲,你们怎么指挥小象拉车呢?”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当阿玲,有的当小象,其他的评议。通过活动,同学们深刻地体会了“拍拍贴贴,指了批”、“掀、撬、拉”的用法和课文场景,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利用图画设置情境

有的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光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如果用简笔画就能很好地创设情境,表达内容。如教《蝙蝠和雷达》,重点是要理解蝙蝠飞行和雷达之间的联系。教学时,我用简笔画画了一只蝙蝠边飞边发出声音,超声波遇到一只蚊子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雷达探测也用简笔画表达。学生通过图画对比、理解,获得抽象与形象的统一,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浅议生物课堂中的问题设置 第10篇

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 通过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高思维能力, 应从问题的设置入手。生物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有以下一些策略。

一、针对教学要求, 有目的地设置问题

问题是为实现教学要求服务的, 所以在备课时就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生物课堂中设置问题的目的大致有这样五类:创设情境, 承上启下,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总结归纳。

(一) 创设情境的问题

这类问题相当于引言, 往往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 这类问题学生通常能在课内找到答案。

例如, “血糖调节”一课中, 提问:“糖尿病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疾病?”这类问题关键在于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或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之后的思考打好基础, 着重体现生物学科的STSE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功能。

(二) 承上启下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另一知识点或是同一知识点不同方面的注意, 起到过渡的作用, 一般也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

例如, “神经调节”一课中, 提问:“兴奋在神经元上是通过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那么在神经元之间如何传导呢?”这类问题指向性要明确, 将学生带入下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

(三) 突出重点的问题

这类问题是为了体现某一知识的重要性, 便于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该知识而设置的问题。这类问题在于揭示本质, 体现原理, 所以要全面, 有一定的深度, 通常是一系列问题。

例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中, 关于胚芽鞘向光性实验, 设置了以下问题:

(1) 胚芽鞘如何实现弯曲生长? (两侧细胞伸长速度不一致)

(2) 什么原因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单侧光照射)

(3) 分析实验,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什么? (胚芽鞘尖端)

(4)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什么? (胚芽鞘下端)

通过这样几个问题, 学生就对胚芽鞘向光性的成因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将这四个问题联系起来,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进行推理:感受光刺激的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一些物质, 由于单侧光引起这些物质分布不均, 运输到胚芽鞘下端导致了两侧细胞伸长速度不一致。

这类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对比等方法找到答案。

(四) 突破难点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思考问题, 问题也可以作为一种提示和线索。这类问题是学生最终解决难点问题的阶梯, 所以要有一定的梯度, 并且紧密关联。

例如, “体液免疫”一课中, 围绕着体液免疫的过程这一重点, 设置以下问题:

(1) 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 (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2) 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3) 最后抗原是在哪里及怎样被消灭的? (在体液中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 特异性是如何体现的?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通过这几个问题, 体液免疫的过程就被分解为几个部分, 逐个突破难点:从组成这一过程的细胞入手, 再到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最后总结这一过程的特点。由易到难,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能够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并深入理解这一过程。

这类问题的设置要紧密围绕着难点, 从多方面突破, 达到水到渠成, 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 总结归纳的问题

这类问题是为了通过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并适当进行拓展和检测。因此问题的概括度要高, 难度可适当提高,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例如, “基因工程”一课中, 课堂小结时提出了以下问题:

(1) 转基因技术一般要经历哪几步?

(2) 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哪些?

(3) 怎样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4) 基因表达载体如何导入不同种类的受体细胞?

(5) 如何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以及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完成表达?

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自行归纳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再一次巩固了所学内容。

二、把握课程重点, 设置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是指问题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 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引导式的问题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 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提出问题后, 学生回答不出你想要的答案。提问后出现冷场, 不是学生启而不发, 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有的教师就会用一些小问题去引导, 直到学生回答出最终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也是学生思维中能一步步完成的问题。

在生物课堂中更强调问题的启发性, 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学会如何思考, 这比寻求答案更重要。另外,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 要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但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 “遗传题的解题方法”这一课中, 学生最终要掌握的是解题方法, 而不仅仅是一道遗传题的答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解题,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掌握方法。以一道求某遗传病的发病概率的遗传系谱图题为例, 设置了以下问题:

(1) 该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为什么?

(2) 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为什么?

(3) 题目中涉及的个体基因型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写出该基因型的?

(4) 后代的发病概率是多少?你的计算过程是什么?

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设置, 学生不仅找到了答案, 也学会了该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即先找出遗传方式, 再写出基因型, 最后通过基因型计算概率。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束手无措的时候, 就是我们教师抛出启发性问题的最好时机。启发性问题的最好来源就是教学实践, 以启发性问题对学生提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理清知识结构, 设置逻辑性问题

逻辑性是指问题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问题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设置问题, 环环相扣,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解决问题, 层层剥笋,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问题设置时不注意逻辑顺序, 深一脚, 浅一脚, 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 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问题的逻辑性, 重要的是要理清教学内容的主线和脉络。

例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节课, 教学主线就是通过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分析, 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那问题的设置就要从分析实验现象开始, 找到实验规律, 从而对实验原理做出推测。

根据这一主线, 设置了以下问题:

(1) F1的四种配子是怎样产生的?

(2) 根据F1产生的配子类型, F2会有几种表现型和基因型?

(3) 孟德尔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去解释的呢?他解释该实验现象的思路是什么?

(4) 孟德尔是如何验证他对实验的解释是否正确的?

(5)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从实验到原理,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理清了思路, 才能清晰明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有逻辑性的问题, 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遇到问题先找因果关系, 有方向地解决问题。同时, 这样的问题, 也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

四、掌握学生情况, 适度设置问题

适度性指所设置的问题难易适中, 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 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 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 无从下手。提问适度, 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 脱口而答, 无法引起思考, 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 难以下手, 造成心理压力, 效果适得其反。

例如, “细胞增殖”一课中, 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是有丝分裂的过程。简单地设置问题, 可以是“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让学生依次来回答每个时期的特点。但这样, 问题就显得浅, 只是描述所看到的现象而已, 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也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如果换成“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哪些行为, 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这一问题, 就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需要通过思考去找出答案。但是这一问题难度过高, 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 不如通过几个子问题加以补充, 最后再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1) 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有什么意义?

(2)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什么意义?

(3) 纺锤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这样设置问题, 学生既有思考的动力, 也有思考的空间, 通过努力, 也能从中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所以说, 设置问题一定要注意适度性, 站在学生的角度, 认真揣摩, 反复总结, 才能把握好。

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及如何用一些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设置问题, 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突出重难点的分析和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以以上几种策略为基础, 我们教师可以设置出好的问题, 就可以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生物是一门实验探究性的课程, 课堂中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往往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完成的。如能根据学习情境和学习要求, 巧妙地设计问题, 能起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分析, 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 探讨如何有效地设置问题。

关键词:生物课堂,问题设置,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郑兵.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思考力水平的对策[J].中学生物学, 2007 (3) :24-26.

[2]赵风鹰.浅议高中生物学课有效课堂提问[J].生物学通报, 2009, 44 (6) :35-37.

[3]柴伏武.高中生物教学问题设置的技巧[J].科技信息 (基础教育) , 2009 (18) :605.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置 第11篇

一、具备设置核心问题的战略意识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意味着我们所设置的核心问题必须具有价值,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深入文本,促进生本互动。不仅如此,它还必须具有统率力,能统率课堂,促进师生、生生围绕文本开展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星星之火”般的重要作用。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合理设置核心问题的战略准备。

1全面了解学情

一方面我们要调查学生的基础,既要考虑到其既有的知识、能力,又要兼顾其对新知识渴望的需求、心理,防止出现因问题简单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问题艰涩使学生丧失信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程度,以利于核心问题的成功设置。

2明确教学要求

我们虽然鼓励创新,但核心问题的设置并非一味发散,它必须基于教学的要求,基于成功课堂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在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做到教学的广度、深度适当,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3深入钻研文本

作为教师,无论是亲自设置核心问题,还是引导学生设置核心问题,都必须深入文本,细细琢磨,反复咀嚼。同时,还要能着眼于文本整体,领会文本主旨及作者写作用意,以利于驾驭课堂教学,设置出最佳的核心问题。

二、追寻设置核心问题的战术技巧

课堂教学所设置的核心问题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统率课堂,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能提升学生层次。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选取文本的关键处、精美处或疑难处作为突破口,设置适合于课堂、学生的核心问题,以点带面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核心问题这一“星星之火”造就教学效果上的“燎原之势”。

1从文本的关键处生发核心问题

文本的关键处可能是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也可能仅是一个词,但对文本的主旨有着或显或隐的意义。若以此为切入点设置核心问题,或许能独辟蹊径,让课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笔者曾上过公开课《阿房宫赋》,摘录如下:

师:这篇文章文辞很美,请大家细细品读,并思考文章中哪个名词最能体现秦始皇骄横特点?试着找找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一段时间的自读后,不少学生有了答案)

生:独夫。

师:是的,此文给秦始皇贴上了“独夫”的标签,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印证“独夫”的骄横?(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

生:宫室建筑宏伟壮丽……

生:宫中珍宝、美女之多……

生:秦爱纷奢……

师:其实这些现象显露的是秦始皇“骄横”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由此引出下文的议论。

“抓住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碰撞出最美的思维火花,这种“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显然。

2从文本的题目生发核心问题

不少文章的题目或是文本主旨,或是抒情意象,或是主要情节。针对此类文本进行课堂教学时,若以“题目”为抓手来设置核心问题,可达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我们熟悉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可以设置这样的核心问题。在上课时笔者这样提问:《最后的常春藤叶》《最后一片叶子》《绝处逢生的琼珊》这几个标题,你觉得哪个感觉最好?为什么?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顺势可以带出并解决其他问题,如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文本的最精彩的文段是哪个?文本的主旨又是什么?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等。

笔者曾经去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取经,对观摩的一堂公开课《沂水春风》印象深刻。在诵读文本后,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文是围绕孔子师徒言志而展开的,那么文题“沂水春风”可否替换成为“师徒论志”?请大家各抒己见。这问题的设置给学生鉴赏文本作了指引。有的学生从文本的情节谈起,觉得“论”无法涵括前面的“问志”及后面的“评志”;有的学生从文本写法谈起,觉得在其他人物的对比陪衬下更能显示曾点的洒脱旷达;更有同学从孔子的政治理想入手,觉得“沂水春风”更符合孔子要表达的主题。

从“题目深入”设计课堂教学,可使教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在核心问题的解决中体会作者的意图,深刻理解文本。

3从文本的中心生发核心问题

百度百科对中心的理解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提纲挈领的道理,作者在文章中努力通过各种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如此,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静心提炼出文本最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即有关“中心”的问题,并以其为课堂教学的发散点,相信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例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文章,因篇幅短小,可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老师只须给出一个探究方向。比如,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欢乐的,写的是乐事,那么具体写了哪些事?怎么显示出“乐”的?请用“我看到李白写的乐事是,乐的是”这样的句式来完成。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能很快进入文本,贴近作者,读透文本。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以文本中心为着眼点来设置核心问题,那么问题必须要切中文本肯綮,同时要利于课堂的发散辐射。

4从文本的线索生发核心问题

线索,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在文学作品中是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线索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设置问题时若以此为起点,用每处“点点星火”依次引燃下一处“点点星火”,向文本更深处蔓延,必得“燎原”之果。这类成功的课堂教学不胜枚举,比如《故乡》已成为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线索来设置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经典。

当然,设置核心问题的实践操作不一而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渔父》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用“矛盾激趣”的方法来设置核心问题:渔父与屈原你更欣赏谁?以此形成辩论,在辩论中了解两者的个性、存在方式、价值取向。这样既可以落实文言积累,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设置核心问题是师生合作的过程

一般我们会认为教学设计必定是老师的任务,学生只须在老师给定的框架里展开思考即可。事实上,老师可以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更可以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核心问题的设置一样可以由学生来进行。

在上《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短文时,出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考虑,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设计一个能引领全文的问题,提交给组长,由组长整合后交给课代表,课代表再和组长一起整合,确立3个问题后,公布在黑板上,由同学们一起来选择,最终将大家集体同意使用的一个作为课文的核心问题。学生的问题虽五花八门,但基本是常规思路,只有个别学生的角度比较新颖。当时选出的问题是: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通过什么写法来表现作者的观点的?请作具体分析。文章为何要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题?是否可以把“始得”删去?比较后,我们选定了第三个相对新颖的问题。上课时我们就把它整理成“题目《始得西山宴游记》可否改成《游西山记》?‘始得二字究竟有何意义?题目可有揭示作者游西山的心情?”这样的核心问题,统率了整个课堂,解决了西山特点与作者情怀相契合的大问题。且因学生主动参与,思路已经打开,课堂非常之“活”。

语文课中问题的设置 第12篇

关键词:问题设置,数学,概念教学,认知基础

张楚廷先生说:“教学, 从根本上说, 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 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 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概念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方面, 设置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经历不吻合;要么一味求新求异, 要么为设计而设计, 脱离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些教师没有以学生的问题作为认知点进行有效引导,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是简单地用对或错加以评价, 并将准备答案告知学生,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 在概念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问题设置, 经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认知和建构,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设置问题情境, 要注重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有效将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链接和整合。当学生开始接触学习新概念时, 倘若教师没有将新概念与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或经验进行联系, 学生潜意识还是会将新概念与“自己原有的认识”联系,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没有全面了解, 在自主联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或错误, 从而影响对概念的正确认知, 这是概念教学中障碍成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此, 在进行概念教学前,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能力, 分析学生的知识生长点, 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

在讲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概念前, 笔者从学生熟知的人文故事入手, 结合教学内容, 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话说季节已至深秋, 阿Q渐感身上衣着单薄, 于是他来到布店, 问老板:“做一件长衫要多少布?”老板说:“6米布足矣。”于是阿Q高高兴兴地扯完布回家了。然后紧接着提问:“6米布”与“做一件长衫”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性问题, 将问题设置在学生容易接受的点上, 拉近学生与充分条件概念的距离, 将学生吸引到了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 该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较高, 学案的完成情况达到了预计备课的要求。在“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前, 创设了以下情境:乙向甲借钱, 甲答应每天给乙1000元钱, 但同时要求乙第一天给甲还1分, 第二天还2分, 第三天还4分, 随后一天返还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 30天后互不相欠, 乙欣然同意。请问乙真的合算吗?这个问题的情境设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之产生非知道不可的欲望, 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活跃的状态, 自然过渡到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引入。

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创设建构性的问题情境, 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愿望, 促使学生的大脑产生问题并进行思考, 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教师还应借助问题情境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学会面对陌生的问题和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置问题层次, 要逐层剖析概念认知的关键点和难点

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性, 要根据教学目标分别设置核心问题与子问题串。核心问题主要点明教学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给学生提供一定提示和思考的方向;子问题串主要是根据核心问题确定的研究内容与方向, 设置不同层次且都能恰到好处地触及学生最近的思维发展区, 内容上具有前后连接性, 逐步向研究目标靠近等的系列问题, 目的是给学生设计一条清晰的有梯度的思考线路。

在“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教学时, 笔者展示各种函数图像后, 提出了本堂课的核心问题: (1) 如何理解函数图像上升或下降的含义? (2) 两个变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两个问题的提出, 给学生指明了研究的内容和方向。紧接着又设置了4个配套的子问题, 引领学生的思路逐步前行, 让新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自然生成。第一个子问题是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函数y=x2中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能直观地从具体数值特征中找到图像变化规律;第二个子问题是根据函数y=x2的图像, 让学生研究图像上升或下降的含义?结合动态演示, 让学生体验自变量从小到大变化时, 函数值大小变化在函数图像上的表现, 帮助学生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第三个子问题是对于函数y=x2,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随着x增加, y在减小 (增加) ”呢?;第四个子问题是对于一般函数f (x) , 如何来表示“随着x增加, y在减小 (增加) ”的特征呢?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 让学生逐渐建构起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问题设置时要注意将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 思考的转折点, 理解的困难处, 具体地讲, 可以从概念理解的关键点去设计, 可以从学生思维的障碍点去设计, 可以从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点去设计。同时, 在引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问题与问题间的过渡, 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最好是当教师说出前面几个问题之后, 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能自然而然地得到下一个应研究的问题, 或者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 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促进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设置问题变式, 要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与研究, 学生对新概念初步建立起了新的认知结构, 但这时候的认知结构还不够清晰和稳定, 甚至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此时如何通过设置问题的变式来引导学生从变化的形式中发现相对不变的本质, 促使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设置问题变式时, 可以考虑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作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变换, 目的是让学生能适应形式变换下的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函数”概念教学时, 笔者通过如图1所示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判断: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关系f是否为函数。

通过辨析与思考, 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函数定义的本质: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都必须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简单讲是可以“多对一”、“一对一”, 但不能“一对多”。变式教学有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界定概念的外延, 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在设置问题变式时, 要合理设置变式的难度和形式, 在新授课中尽量做到用简单直观的变式来说明问题的本质, 使得学生能比较到位地认知新学概念。

总之,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在不同阶段精心设计好问题的情境、层次和变式,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数学活动探索的过程, 数学活动又以问题为载体逐步展开, 可以增强数学概念课的可操作性,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和不断深入, 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建构起正确有效的认知, 并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鲍建生, 黄荣金, 易凌峰, 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 2003, (13) .

[2]章建跃.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11上) .

[3]孙国居.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 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11上) .

[4]吴祖凯.精细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数学通讯, 2010, (1) .

上一篇:影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下一篇: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