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时间的情缘

2024-07-24

速度与时间的情缘(精选5篇)

速度与时间的情缘 第1篇

一、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训练的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短跑训练是一项比较艰苦的运动, 比较单调、枯燥, 没有趣味, 必须先做好思想工作, 经常启发、诱导。所以在正式组队开始训练前, 我组织高年级学生举行了一次100米跑比赛, 目的是: (1) 物色100米跑队员; (2) 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训练场上。同时, 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在各种运动中的感受和快乐, 激发学生对短跑的兴趣与参与欲望, 促进学生有目的、有兴趣地学习, 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愉悦的气氛中习得知识。

二、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

田径训练是一项艰苦的训练, 尤其是短跑, 学生最不感兴趣, 既枯燥乏味、辛苦, 又不容易出成绩。所以, 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相结合, 寻求以发展步幅为主要指导方针的基本规律, 摸索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1) 实验对比法:通过制定100米跑专项素质力量训练方案, 以及对训练前后成绩进行对比, 从数据上为其提供帮助。 (2) 逻辑分析法: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 结合运动生理学、解剖学及训练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进一步改进措施, 尽可能地使方法科学、有趣, 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使学生乐而不疲, 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技术指导

小学生处在体育知识的初学阶段, 只有全面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能, 为学习短跑的技术打下基础, 才能将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但小学生年龄小, 某些动作难以理解, 需要将分解技术和完整技术相结合进行。因此, 教学中我以基本技术为主, 先学习简易技术, 如学习途中跑和冲刺跑技术, 过一段时间再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其中特别对学生脚的着地支撑方式, 摆动腿的前摆送髋、蹬踞的协调配合, 摆臂的方向等基本动作进行精心指导, 反复练习, 直至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这些基本动作建立错误的技术定型, 影响了以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四、严格把握力量的步骤

力量是短跑的必备条件, 但小学生的力量相对薄弱, 若盲目地加大运动量, 不注意忽视劳逸结合, 就会使学生产生“速度障碍”, 感到枯燥, 不愿意参加训练。因此, 在训练中, 我非常注意训练的节奏感, 分步进行力量训练, 使学生累而不烦。

1. 加强一般的基础力量训练。

训练中, 我多采用循环式方法, 一般3-6个动作为一个循环, 每个动作重复8-12次, 2-3组, 组间歇5-8分钟, 多为负重练习, 如持1千克哑铃、1千克沙袋、1千克实心球、1-1.5千克哑铃、1-1.5千克沙护腿等每天进行练习。

2. 加强局部力量的训练。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如过早过多地用杠铃负重练习, 往往容易过早地被淘汰。训练中, 我通常把它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发展最大意志的肌肉等张收缩的能力和肌肉横断面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 如采用负荷强度为65%-80%, 组数2-3组, 重复2次, 组间歇5分钟左右。二是提高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和集中的能力, 动员更多的肌肉运动系统参加工作, 采用负荷强度为80%-100%, 组数2组, 重复次数1次, 组间歇6分钟左右。

如以发展髋部肌群为主的循环练习 (各练2组) 。

(1) 仰卧挺髋10次; (2) 器械伸踝8次; (3) 单腿支撑伸髋, 每腿4次; (4) 单腿支撑屈髋, 每腿4次; (5) 持哑铃 (1.0千克) 摆臂10次。

3. 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练习。

上肢摆动力量是我国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薄弱环节, 国外短跑运动员上肢肩带群都十分发达, 这不是练跑练出来的, 而是通过专门的力量练习练出来的。因此, 我尤其注重摆臂的练习, 遵循“松、大、快”的原则, “松”则要求在摆臂练习过程中使整个上肢的肌肉, 尤其是肩部的肌肉放松, 避免僵硬、紧张;“大”则要求摆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要大;“快”则要求摆动要快速, 因为上肢的摆动与下肢的摆动是相互协调的, 如果上肢的摆动做不到“快速”这一环, 那么下肢的摆动也一定快不了。

4. 以髋为轴的加速———制动摆动练习。

研究表明, 运动员跑速的提高主要靠步频的提高, 而步频的提高首先取决于髋关节肌肉的力量、高度的协调性, 以髋为轴的快速摆动力量和工作肌群间的高度协调能力是百米跑力量的重要练习手段。训练中我常用高抬腿跑改善屈大腿上摆力量能力, 把快速抬大腿和快速下放大腿相结合进行, 增加练习难度, 使其接近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

五、制订科学的计划

1. 准备期 (第1-7天) 。

这个阶段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训练, 身体素质各不相同, 要以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水平安排运动量及强度, 避免产生训练恐惧感, 对体育训练产生好感, 激发继续练习的兴趣。为此, 我以灵敏、耐力练习为主, 配合力量、速度素质, 注重柔韧、协调能力, 如压韧带、球类活动及游戏。耐力练习以有氧代谢为主, 如越野跑、定时跑。力量、速度多采用多级跳, 以小杠铃练习、反应速度为主, 强度及量则是由小到中。

2. 早期 (第8-20天) 。

这时期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于是, 我把灵敏及协调柔韧练习放在准备活动及休息调整阶段采用。速度练习从反应速度逐步过渡以速度力量及位移速度为主, 如30米后蹬跑、30米重复跑。力量练习以力量耐力为主, 如10米多级跳、耐力从有氧代谢过渡到无氧代谢, 采用50米、133米的间歇跑和变速跑。

3. 中期 (第21-40天) 。

这时期, 以早期训练内容为主, 但量要大些, 同时结合准备期的训练内容, 但尤其要注意训练后的恢复, 以免运动员引起过度疲劳。

4. 后期 (第41-50天) 。

这时期, 以竞赛期的训练方法为主, 结合准备期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经过一个半月的基础素质练习,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训练水平, 这时期采用竞赛训练法。

六、对训练结果的思考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第2篇

第1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见过)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

学生可能发现,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路长一些,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俩走的路一样长,小兔只用了3分钟。2.探究比较方法。

(1)追问: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3)指名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小兔每分走:240÷3=80(米)松鼠每分走:280÷4=70(米)得出:小兔走得快。

(4)小结: 小兔平均1分钟走80米,就是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每分。(边说边在上述算式后添上单位米/分,表示每分钟走多少米。

3.认识速度。(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80米/分、70米/分”叫速度,表示每分钟走的路程。(教师边引导边在上述算式下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②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根据学生回答,在上述“路程、时间、速度”中间添上“÷”即“路程÷时间=速度”。)

③教师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师:老师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这段距离叫——路程;用了大约10秒钟,这是时间;老师走得不够快,表示速度慢。(再加快速度走一遍)这回用的时间少了,大约只要5秒钟,速度变快了。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说说路程、时间与速度。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②说一说速度。小兔平均1分走80米,即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9页“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其他物体的速度。(课件出示)小结:像这样4千米每时、12千米每分、340米每秒、30万千米每秒,速度快慢不同,所以单位不同。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完成教材80页1、2题。⊙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从家步行到学校,算一算你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速度=路程÷时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速度与时间的情缘 第3篇

从运动生化理论的角度分析,人体有机体供给运动员100 m短跑的能源物质主要是A T P ,但是这部分能源物质在人体内的储备量非常少,有机体在100 m剧烈运动过程中到7 s左右就消耗殆尽,随后有机体接着与体内CP合成供能。里根(美国)曾经这样提出“当人们尽全力奔跑时,不论其有机体运动水平的高低,都将在运动后第6 s左右达到最大速度”的论点[1]。在这短短的6 s时间内,世界上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可以跑到60~70 m的距离,而一般的100 m运动员可以跑到可能不到50 m的距离。由此,运动员在跑到最大速度的时候,能够保持好身体姿势并且坚持跑到1 0 0 m终点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对100 m运动员进行恰当的训练可以使有机体ATP供能和CP供能能力得到提升。

短跑教练王冶华曾对短跑运动员进行300 m全速跑的研究发现,300 m全速跑这种方法是提高有机体糖酵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外国有许多教练员研究发现最大氧债5 0 0 m跑,同样也是发展有机体糖酵解能力的最好方法。此外还有,游泳项目中50 m全速游泳,短道速滑中500 m速滑及踢足球运动等队100 m短跑运动员,也都是发展他们有机体糖酵解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100 m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周振平总结了很多种手段:像原地间歇性快速高抬腿训练和短时快速高抬腿练习;像提高有机体非乳酸性的无氧耐力方面,做6~8组间隔5~10 s的强度为90~95%的快速高抬腿练习,间歇时间大约2~3 min,要求的原则是越快越好;原地的或行进间的强度为75~80% 的每组50~70次的间歇车轮跑6~8组的训练练习,组间歇时间大约2~4 min;像发展有机体乳酸性的无氧耐力,做强度为80%的快速高抬腿1 min练习,或100~150的次数练习6~8组的练习训练,每组间隔的时间大约2~4 min等等。这些手段方法都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机体ATP和CP系统供能能力。在该文的理论研究中,这些手段都可以发展有机体无氧工作的能力,但具体运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针对100 m运动员有效,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征而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运动生理生化的角度来对它进行研究,针对100 m短跑运动员得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1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1.1 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

现如今,教练员主要是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来提高有机体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我们都知道在人机体内ATP只含有一定的量,只能维持有机体进行大约1~2 s的急剧运动。而有机体内CP到ATP虽然很快会合成供给能量,但是这时候运动员也只能维持5~7 s时间的运动。所以我们在训练的时候只能选择在极限强度和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 s的工作练习,而且练习时时间不能短于30 s的休息间歇,因为有机体短于30 s时ATP 、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训练对于能量的需求,同时在成组练习时,组间的练习时间也不能短于3~4 min。有机体内与其他的供能物质相比,磷酸原的恢复较快,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掉的磷酸原在20~30 s时间内会合成一半,基本上到3~4 min左右有机体就可完全恢复。因此,进行发展有机体磷酸原系统的训练时,一般采用短时间的、高强度的重复训练手段。

从运动生化理论上来看, 在运动员进行1 0 0 m短跑比赛过程中,有机体需要的10 s内的能量供应,主要是由ATP-CP系统供应以最大功率输出完成运动,但此过程中,相邻的供能系统也会参与供能。有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短跑运动员100 m跑后所得血乳酸为9.46~1.33 mmol/L。[2]所以,运动员在100 m短跑训练中,在注意有机体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训练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加强有机体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说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大于10 s的无氧训练。

1 . 2 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1.2.1 乳酸耐受能力

在生化理论上,有机体乳酸耐受能力可以在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训练中获得。所以,100 m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要求有机体血乳酸浓度在12 mmol/L左右水平为最佳。在之后在重复训练的过程中,继续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来刺激有机体对这一水平的适应,增加缓冲能力和提高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能力。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发展无氧代谢的能力时,有机体要有超过30 s的间歇休息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进行下一次跑时能量的供应,这个时候有机体内A T P和CP通过有氧代谢才能很好地补充上。

进行速度耐力的训练作用是推迟100 m跑后程减速时间的出现,相反的有机体在进行无氧代谢的情况下,人体肌肉活动时间非常短。通过实证,有机体剧烈运动35 s左右的时候,运动员乳酸产生达到最高值[3],由此得出有机体糖酵解供能能维持35 s左右。在教练员进行训练过程时,宗旨是使有机体CP耗竭和乳酸堆积才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耐力,时间太短不利于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力[4]。所以说,运动员在训练时宜采取持续时间大约在10 s~1 min左右的手段。因此训练1 0 0 m短跑运动员, 对教练员来说用强度水平为85~90% 最大强度,距离为120 m~300 m间歇跑、各种距离的变速跑100 m快跑+100 m慢跑、计时测验跑、200 m快跑+200 m慢跑、300 m快跑+100 m慢跑等各种组合跑,时间4 min左右间歇的训练手段。这样保证下一次跑时能量得到及时供应。当然这也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课任务与运动员体能情况,安排适宜的组数和次数,组间间歇为完全恢复。

1.2.2 最大乳酸训练

人体有机体生产乳酸的能力以及对它的耐受能力和100 m运动成绩紧密相关。从运动人体生物化学角度,在提高速度耐力的运动训练时,使有机体兼顾以12 mmol/L左右的乳酸水平的训练以提高L H D的活性,同时利用最大浓度乳酸训练提高单位时间肌肉利用无氧糖酵解生成能量的最大能力,并生成最大浓度乳酸,以使有机体利用此刺激来提高运动员在高乳酸浓度环境中的工作能力,提高100 m跑运动成绩。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有机体最大无氧代谢训练时最敏感的范围是血乳酸水平在12~20 mmol/L。教练员对100 m短跑运动员通过采用1 min竭尽全力强度跑、间歇4 min共重复5次的训练,运动员血乳酸浓度可达到客观的水平,最高值可达31.1 mmol/L。由此得出训练方法是:强度水平为95%~100%的1 min左右极限运动,次间间歇时间3 min左右的训练较之运动员有效,使运动员不完全恢复。教练在训练时要根据运动员体能训练任务等,确定一节训练课安排组数及次数。主要控制间歇时间,既使得肌肉得到一定的休息能完成下一次高负荷运动,同时又不能恢复过多使血乳酸浓度明显恢复。控制这个时间的宗旨是让有机体负荷期间生成的高浓度肌乳酸弥散到人体血液,使肌肉功能得到恢复以便完成下一次负荷,同时控制住血乳酸升高过大。

2 结语

决定着短跑运动员100 m跑最高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无氧耐力,而有机体非乳酸能供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是影响无氧耐力最主要的因素。教练员在进行运动员1 0 0 m跑教学与训练中,应从生理、生化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与训练实践,同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更有效的发展有机体非乳酸能供能和乳酸能供能能力,提高100 m最高速度持续的时间,提高运动成绩。

摘要:在训练中怎样保持运动员100 m跑最高速度的持续时间问题,是一直困扰短跑教练员训练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试图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运动生理、运动生化的不同理论角度,研究运动员如何保持100 m跑最高速度的持续时间的训练手段与方法问题,提出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旨为增加运动员100 m跑最高速度的持续时间,从而为提高100 m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100m跑,ATP-CP,糖酵解供能,训练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王宝成,李侃,张贵敏.力量训练与运动机能强化指导[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李节昌.重视“放松跑”的教学[J].田径,1999(6):29-30.

[5]周振平,李秀梅,杨辉.无氧耐力训练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6]万文君.速度耐力跑运动员乳酸耐受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51-53.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第4篇

西村小学 四年级 王剑霞

一、说教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2、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3、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导入新课。

森林里有几只小动物,松鼠,猴子和小兔,他们时常为谁走得快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先出示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跑的最快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在上面的两组快慢比较中,表面上看是比较路程或时间,实质上比的就是速度。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二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3、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在巩固练习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第二层: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提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通过前面的学与练,学生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到底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呢?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四、说教学特点

(一)学习材料体现一个“真”。

从生活中提炼学习材料,真实的素材、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二)教学过程着眼一个“实”。

分步展开教学,过程清晰明了,学法指导扎实,兼顾个别差异。

(三)分层训练把握一个“新”。

分层训练,由易到难,形式新颖,发散性强。

(四)板书设计突出一个“精”。

用速度—时间图像巧解运动学问题 第5篇

例1: (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 下列运动图像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1] ()

答案:C

例2: (2009年山东卷)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 据此判断图乙 (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x表示物体的位移) 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2] ( )

答案:B

解析: 由图甲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 2s—4s做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受力为负, 且恒定, 4s—6s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受力为负, 恒定, 6s—8s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所以受力为正, 恒定, 综上分析B正确。

例3: (2009年广东理科基础)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 ( )

A.在0—1s内, 合外力做正功

B. 在0—2s内, 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s内, 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内, 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答案:A

解析:根据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 物体0—1s内做匀加速合外力做正功, A正确;1—3s内做匀减速合外力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0到3s内, 1—2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

例4: (2009年全国卷Ⅱ)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4] ( )

A.1/3和0.30s B.3和0.30s C.1/3和0.28s D.3和0.28s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像问题。根据速度图像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 乙做匀减速。根据a=Δv/Δt得3a甲=a乙,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 得t=0.3s, B正确。

例5: (2009年江苏物理) 如图所示, 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 、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 B足够长、 放置在水平面上, 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 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 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5]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 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 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 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BCD

解析: 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使用图像处理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 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 F1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时, 对A有F-F1=ma, 对B有F1=ma, 得F1=F/2, 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 (加速度) 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 (加速度) 一直增大, 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 (加速度) 一直大于B的合力 (加速度) , 之后A的合力 (加速度) 一直小于B的合力 (加速度) 。 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 tl时刻, 两物体加速度相等, 斜率相同, 速度差最大, 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速度达到最大值, 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 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他力对系统正功, 系统机械能增加, t1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 即加速度相等时, 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速度—时间图像涉及运动学的五个基本概念, 联系到整个高中所学到的物理核心内容, 突出考查考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 能直观看到物体的速度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其次, 能看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就是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 它能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从而反映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再次, 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轴包围面积的代数和反映位移的大小, 其绝对值之和反映物体的路程。 最后, 力和位移的乘积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速度平方的变化反映物体动能的变化。 因此师生要加强研究和总结, 用速度—时间图像巧解物理高考题。

摘要:运动学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之一, 也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重点。应用初等数学中的图像方法, 可以巧解抽象复杂的运动学问题, 用速度—时间图像能巧解运动学问题。

关键词:速度—时间图像,运动模型,运动学问题

参考文献

[1][3]2009年广东省物理高考试题[M].教育考试院, 56;9.

[2]2009年山东省物理高考试题[M].教育考试院, 2009理科综合17.

[4]2009全国高考试题[M].教育部考试中心, 理科综合 (全国卷Ⅱ) 15.

上一篇:角膜水肿下一篇:GPS地质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