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的超越论文

2024-07-22

跨时空的超越论文(精选9篇)

跨时空的超越论文 第1篇

一是注册采用实名注册 (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和验证注册双验证机制,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流行的注册机的垃圾注册, 为今后博客文章的发表、评论、搜索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和稳定保障。教研博客的第二个特点是:博客中可以实现学校、教师独立的各级前台展示界面。在页面左栏有这样的分类, 即所有地区学校, 它可以充分展示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教育教学成果。只要一点击某个学校, 就可以看到页面中实验小学的全部内容, 无论是教育动态、教师博客还是有关学校活动的一些图片, 都能够在介休教育中彰显学校的个体特色。教研博客的第三个特点是:可以实现日志、课件、相册、群组的结合, 它突破了一般博客只能发表日志、相片的功能, 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的课件, 现在由我市教师制作的课件已经达到了3248个, 可以说是一笔丰富的本地教学资源。教研博客的第四个特点是:可以更好地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实现真正教育均衡发展。多年前我们就开展了“城乡结对携手共进”的教研活动, 如今教研博客更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空间、经费、安全等客观因素的困惑。在学校中具体分为:市直学校、农村学校、市教研室和中小学教育管理四个类别。其中教育管理成员全部是各校校长, 将博客成员分为五大类的目的就是方便城乡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教研博客的第五个特点是:以学科创建群组。为了提高各学段各学科教研的质量, 我们要求全市学科教师分别加入相应教研员所创建的学科群组。在博客主页上点击“群组”, 可以看到目前共有35个群组下设中小学各学科, 群组的创建使交流更有针对性!比如小学语文群组, 目前的成员有425个, 回复总量达到1706条, 全部是关于小学语文方面的文章或课件。看到博客群组的交流, 想想我们传统的教研形式, 如果要进行集体教研活动往往要抽专门的时间, 把各学科教师召集起来面对面地进行。这样的教研方式固然可行, 但必须固定时间、固定地点, 一方面需要大家抽出专门时间, 另一方面面对面交流有时出于面子, 不愿意很尖锐、很直接地提出一些问题或看法, 而加入相应学科博客群, 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各学科相关话题的讨论, 针对不同问题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等。这样相应学科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学科大教研组”, 城乡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已经没有障碍了。广大教师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取舍, 自然交流, 能让各学校的教师互相协作, 取长补短,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教研博客的第六个特点是:实行分级管理。即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是博客内容的管理者, 只有经过他们的审核后文章才可以推荐为精华, 同时他们也有权力对不合适的评论、留言进行管理, 这种对应学科管理的机制保证了博客内容的井然有序。

教研博客在实践中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发布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我们深深体会到:教研博客已经成为校长成长、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平台和加油站。在我市许多校长崇尚读书, 勤于思考, 积极撰写学习博文、管理博文, 无不显示学者型、研究型校长的风采。像我市张兰小学校长李采结本人爱读书, 带动了全校师生的读书热, 建成了诵、读成风的书香校园, 这一好的经验做法在我市“中华美文、古诗文经典诵读”流动现场会中得到了肯定。

超越时空的爱恋作文600字 第2篇

一、相识

男孩名叫超,女孩名叫越。

男孩属于来世,女孩来自前生。

来世和前生注定不能相识。但是,超选择放弃,越选择追赶。放弃与追赶成就了超越。

二、相知

女孩问男孩:“为什么要放弃?”男孩坦然答道:“放弃未尝不是超越,我放弃来生权贵,富有,庸俗,奢侈和一切的痛苦,选择了今朝与你相知,拥有了淡然,宁静,纯洁的生活。放弃了世俗争端,超越了心性恬淡,我无怨。”男孩反过来问女孩:“为什么要追赶?”女孩骄傲答道:“追赶又何尝不是超越?我追赶来世的完美,善良,安逸,拼搏和所有的幸福,选择了今夕与你相知。追到了精彩、进步、卓越的时代。追赶中虽令我筋疲力尽,痛苦挣扎,但我无悔。”“超”与“越”相视一笑。他们此刻相知,拥有共同的理念:超越。

三、相恋

男孩女孩牵手,他们建起了象征爱情的`小屋。屋内有用纯洁做的紫色玲珑水晶;有用勇气制的赤焰铁血利剑,有用善良酿的蓝土耳其美酒;还有用拼搏培育的万年常青树。屋外男孩女孩坐在希望覆盖的草地上,看着稚嫩的羊羔追逐气宇轩昂的千里马。仅管它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但它不放弃,不断超越。成为了数百只羊羔中最强壮的一只。“超”和“越”用了不同的方式实现了超越。他们相互依偎。享受着超越所带来的幸福。

四、超越

此时的男孩女孩,已为人父母。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名叫“超越”。超越很聪明,有着纯真的心志,高尚的品德,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拼搏向前的斗志。超越爱看书,他最喜欢的是“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我都过;人生是首无尽的歌,是高是低我都和;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我都喝。超越在成长……”

现在,这一家人生活在名叫“超越”的星球上。他们是最安逸的,因为他们读懂了超越的真谛。

构架超越时空的桥梁 第3篇

曾经有一位中学生在其博客上这样写道:“其文笔已经陈旧不堪,甚至语句不通,互相矛盾。像什么‘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之类的话,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接受。再来说说鲁迅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一点可不能全归功于他一个人。那些编书(教参、教科书)者,还有老师们为鲁迅晦涩难懂的文章硬挖出了一个个‘深远而‘富有内涵的思想感情,你想想呀,难道鲁迅写文章的时候还会另附上文章的思想感情吗?”(摘自网络《鲁迅的文章做语文课文好不好》http://clubchinarencom/488/78370460)

这个学生还以刚刚学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到‘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代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提问: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方?“正确答案”:记得“日暮里”,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对此,这位学生这样说道:“任何人写作都不可能句句是经典,不可能句句都蕴涵深厚的思想。所以,就像上面的那一段文章,可能作者写的时候并不想让它表现出什么思想感情,而仅仅起一个连接过渡作用。但是,这样的文字到了编书人手中,就是再怎么普通,再怎么随便,他也能给发掘出深及“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理解!”(摘自网络《鲁迅的文章做语文课文好不好》http://club.chinaren.com/488/78370460)

这位学生说得多好!这样诠释课文学生怎能服气?相反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当笔者是个学生时,又何尝没有这样想过?只是由于时代不同不敢说出口罢了。

那么,是谁让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鲁迅?我们自己对鲁迅又是怎么样的感受?我们在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吗?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使鲁迅被讨厌了?我们自己对鲁迅又了解多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学生不喜欢鲁迅本无可厚非,鲁迅也不是非得得到每个人的喜欢,但如果学生仅仅是因为读了课本上的鲁迅而讨厌鲁迅,那我们语文老师恐怕多少都得担当些责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主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雪》、《风筝》(2013年人教版新版教材删去此文),这些都是很好的文章,没有鲁迅杂文的艰深晦涩。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中,体会文章中的精到之处,使学生逐渐喜欢上鲁迅的作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捕捉情感触动点,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架起超越时空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作品,品出滋味。这样,让学生透过文字喜欢鲁迅,并激发其对文学的热爱也就并不是难事了。

一、及时捕捉情感触动点

谁也无法否认鲁迅的文章中有不少触动点,就连那些声音最高的排斥者也不例外。

笔者忘不了《故乡》中鲁迅那忧郁而深沉的笔触:“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看惯了中国全知全能的英雄人物,闰土的确是一个无比清新的少年形象,读来格外亲切和投入。课文中“我”与闰土不得不分离,文中那种淡淡的悲哀和愁绪,也正与笔者心中的某些记忆暗合——笔者在小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与异乡小伙伴分离的经历,而且在这段经历里,笔者自己就相当于闰土。因此,在课堂中,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分享这种阅读体验。

笔者忘不了与学生学习《社戏》时,一起讨论那挥之不去的悠扬的笛声,一起回忆童年类似偷豆的趣事,一起想象那似乎不太精彩的“社戏”。笔者忘不了阿长不好看的成“大”字的睡相如何逗得学生捧腹大笑,也忘不了长毛的故事是如何激起学生连连讲出众多鬼故事,吓得大家夜间不敢上厕所。笔者忘不了学生如何羡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迅哥儿,羡慕他与自然的亲近,羡慕他的百草园。

在教授有关鲁迅回忆童年的文章时,笔者总不忘对鲁迅敏锐的眼光以及用儿童视角描写事物的能力大加赞赏。作为一个成人,作为一个中年人,写出来的回忆儿时的文章让你找不到成人刻意渲染的影子,笔者读到的只是一个儿童的纯真与真实。在课文成人化、刻意追求深层而缺乏童真的今天,鲁迅回忆童年的文章无疑是个典范,这是笔者讲鲁迅此类文章时必讲的地方。童真尚存的初中生读到这些文章,必会被鲁迅先生击中,从而引发心灵的共鸣。

最能触动心灵的文字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抓住情感触动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些潜藏于作品之中的情感触动点都是珍贵的“火种”,老师们要珍视它们,同时要善于观察、捕捉和利用它们,帮助学生点燃“火种”,燃起“熊熊大火”。

二、善于联系生活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懂鲁迅没关系,他只需按教参进行教学即可,学生不懂鲁迅也没关系,他只需按老师要求去强硬记忆考试的要点即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学生将得到一个硬生生的鲁迅印象,鲁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不是鲜活的,而是标准化的、神化的。其实,不管我们和鲁迅相隔多远,我们都有共同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生活,原汁原味的生活。我们可以架构生活这座超越时空的桥梁,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引发与作者的共鸣,获得美的熏陶和生活的启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笔者上学时就有的课文,那时老师们一讲鲁迅总要与批判封建制度挂上钩,讲这篇课文时,也不例外。于是,那位读书时无比投入的可爱的教书先生成了我们攻击的对象,我们痛恨他所教内容的迂腐,痛恨他惩戒迅哥儿。就这样,一篇回忆童年快乐生活的美文俨然成了含沙射影的战斗檄文。当笔者成为语文老师后,毅然推翻原有的对文章中新思想的诠释,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就这样,笔者和学生随着迅哥儿一起来到妙趣横生的百草园,翻断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随着鲁迅先生文字的召唤,我们情不自禁地翻出童年诸多趣事,兴至深处,下课铃声也不能阻碍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有的学生甚至在日记中继续着在课堂上未完成的童年回忆,呼唤那位摇头晃脑并沉浸于书的世界里的可爱的教书先生。

学生的思绪在笔者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得到释放,在讨论中他们加深了对鲁迅的了解。通过生活这座桥梁,学生穿越时空和鲁迅进行了对话。他们触摸到的鲁迅是如此生活化,又是如此真实化,他和学生一样有着可贵的童真,这样的鲁迅怎能不使人喜欢?退一步说,即便学生不喜欢,也不至于产生“将鲁迅撵出中学语文课本”的想法。

三、重视挖掘人文内容

有些教师认为鲁迅作品的教学对学生没有多大益处。对此,王富仁教授认为,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因为他们脱离了人文性而单独地、片面地强调了工具性。

人们大都并不否认鲁迅作品的人文性价值,但却认为鲁迅作品对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或甚少帮助。这种观点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观点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们把中学语文教材直接且仅仅视为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认为学生应当通过教材掌握与人交流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材就是好的教材,至于教材的其他功能,人们多不关注。并且,鲁迅的作品及其语言是很难被学生直接用于作文的,所以鲁迅作品也就不适宜于做中学语文教材。在这里,语言的“工具性”被歪曲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文中的语言到底是谁的“工具”?它们是课文作者的“工具”。作者用这个“工具”表达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是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亦即他们所要表达的人文性的内容。假若没有这些人文性的内容,这些语言就不是语言了,也不是交际的“工具”了。由此可见,我们从课文中首先接受的是它的人文性内容。

笔者在教授《社戏》这一课时,把宣扬人文性内容作为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引导学生去品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一节课下来,小伙伴的热情和好客儿童的天真活泼、六一公公的纯朴等无不深深感动着学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那个爱嚼舌根、睡相不好、规矩繁多、粗俗无比的阿长,却竭尽所能买来了为鲁迅埋下热爱文学的种子的《山海经》,做到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这令学生着实感动了一把。同样,《风筝》中“我”因自觉地残害了弟弟儿童天性而深深自责的情感也感染着学生。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学生认识到了一个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关爱学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这对于盲目抵触日本、一味否定异族的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当然,有人会认为这样教读鲁迅的作品过于肤浅,不能触及作品丰富且深刻的内涵。但是,鲁迅的伟大和深刻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的产物,要深刻理解鲁迅必须既要看他的作品,同时又深刻理解鲁迅和他作品成长的背景,这显然是中小学语文难以承受的重任,这也是语文、语文老师的难题。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学生手中的“锹”不够大,挖得不深,我们也不必强求,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学生会被埋在老师们所挖的深坑中不能呼吸。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那么就让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吧。记得笔者在中学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杂文时,煞费苦心却只是一知半解,但当大学时再读这些文章,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对于教学鲁迅那些艰深的文章,笔者的建议是没必要煞费周章,要深文浅教,否则会出现老师大汗淋漓、学生云里雾里的尴尬局面。

跨时空的超越论文 第4篇

1历史文化语境

千百年来,女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早在1837年,反奴隶制运动领袖安吉莉娜·格里姆克(Angelina Grimke)曾经把奴隶制与美国女性受压迫的地位联系在一起。 她说:“仅仅性别并没有给予男子享有比女子更高的权利与责任”[5]190因此女性从事某种工作是很自然的事情,像男子从事其他工作一样。但是女性一直以来都被教导成类似玩偶、孩子和宠物的角色,最终女性被剥夺了“思考、言语和行为的权利,变成了男性存在的沉默附庸,…漂亮玩具… 驯服并好玩的宠物” [5]192文学中的女性多被描写成“房间里的天使”,在19世纪,纯洁女性的永恒形象并非以天堂里的圣母,而是以“房间里的天使” 呈现。[6]20然而女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女权运动先驱者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Elizabeth Cady Stanton)认为“经验来自于经历”,女性不应当被阻挡在父权制的屏障之后,“女性身心要得到完全发展,而不仅仅像一块泥土那样,依据人造的样本被塑造,”[5]192女性的生活圈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家庭,而应该由她自己来决定。

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社会、科学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的思想威胁并挑战传统的人类起源观点,导致了对《圣经》的猛烈攻击。工业化与都市化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内战之后的重建使得男性与女性进入新的社会身份。重要的是,自从1848年在美国纽约召开了第一次女权大会以来,女权运动一直在蓬勃发展。 [5]193所有这一切变化都意味着,在凯特·肖邦出版《觉醒》以前的50年间,美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关于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男女平等问题的争论。作为这场争论的结果,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从社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在美国历史的第一次,女人开始把关于家庭的话题带到公共领域。内战之后,美国女性可以规律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来源,打破了传统的依赖男子而存在的屈辱地位。女性被压迫的地位和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在文学中得以体现,凯特·肖邦正是这样的作家之一。

1869年肖邦曾写过一则短篇小说《解放》。小说开篇描写了一个“四周都是墙壁、布满铁栏杆的牢笼”的意象,这些描写暗示着当时女性正处于受男权制束缚的境况,牢笼中的动物被外界所吸引,最终慢慢走向“未知的世界”。没有了牢笼的限制,这头曾经困在牢笼里的动物的感官被一一唤醒,看着、闻着、摸着所有一切。尽管新生活可能面临困难,但它仍然好过笼中被困的境地。这则短篇小说可以被看成是后来的《觉醒》 的雏形。1899年,肖邦创造出经典之作《觉醒》,塑造了一位令人难忘的女性爱德娜。

尽管是一位已婚女性,爱德娜并没有把婚姻作为人生最后的追求,她勇敢地反抗世俗传统,追求自己作为画家的职业生涯,追求真爱。在新历史主义领袖人物格林布拉特看来,文学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在历史语境中塑造人性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一种重新塑造每个自我以至整个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4]393肖邦对爱德娜人物的塑造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同时爱德娜所处的困境也折射出当时历史文化语境下新旧势力的权力交锋。在历史与文学互相整合的力场中,爱德娜伸展的自由个性、逐渐萌发的自我意识、升华的人格精神在被压制的当时历史中发出了新时代的声音,在社会控制与反控制中诉说自己的心灵发展史。

2地域文化环境

“自我造型,正是一套权力摄控机制,因为不存在独立于文化之外的人性,所有人性和人性的改塑都处在风俗、习惯、传统的话语体系中,即由特定意义的文化系统所支配,依赖控制从抽象潜能到具体历史象征物的交流互变,创造出特定时代的个体”。[4]393爱德娜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使得从肯塔基州新教家庭出身的她如坐针毡,克里奥尔人特殊的人文环境使得爱德娜见识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成长环境,她得以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觉醒》的地域背景是新奥尔良城,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克里奥尔人指的是“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最初的法国人和西班牙定居者的后裔”。[7]338在克里奥尔尔人的影响下,新奥尔良更像一个欧洲南部城市而不是美国城市。[8]6919世纪的新奥尔良城克里奥尔人文化圈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世界—拥有不同于美国其他地方的一套传统、道德准则和习俗。[8]67小说《觉醒》中社会正是由一群富裕的克里奥尔人构成,他们认为自己完全不同于英裔美国人。克里奥尔人是紧密联系的整体,通常保持严格的界限,这种界限通常不为局外人而改变。肖邦在《觉醒》中写到 “彭德利尔夫人(爱德娜)尽管嫁给了一个克里奥尔人,她在克里奥尔人的社交场合中并不完全感到自由自在…他们都互相认识,就像一个大家庭,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最亲密的联系”。[9]10

“内战前后信仰天主教的奥尔良城法裔克里奥尔人与肯塔基州长老会教徒在价值观和行为举止上的差异可谓大相径庭。在19世纪初宗教与政治互相融合的力量改变了南方的新教,使得它与天主教和北方的新教之间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8]69在19世纪30年代,北方人开始抨击南方的奴隶制度, 这导致南部新教徒逐步趋于保守,最终导致了南北部新教的分裂。为了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南部新教徒在宗教和政治方面都采取了保守的态度。爱德娜的父亲,肯塔基州的长老会教徒,曾经的南方军队上校,是直接受到这股强烈的保守行动影响的南方人之一。爱德娜曾经记得童年的一天,她非常快乐地逃离了父亲和家庭的严厉束缚。“那是一个周日,我在做祷告时偷偷溜掉,从长老会的礼拜里,我爸爸念主祷文的那种郁闷的语调,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叫人难受”。[9]20这种关于宗教的痛苦经历一直困扰到成年。即使当她的父亲从肯塔基州到新奥尔良来看望她,最后离开时,爱德娜仍然觉得如释重负,因为伴随着他一起离开的,还有他的《圣经》朗读和笨拙的祷告。爱德娜想要逃离严格管教的肯塔基家庭的初衷导致了她与彭德利尔先生结婚,她嫁给他的动机之一就是意图违背她的父亲,因为他强烈反对她嫁给天主教徒。然而,在19世纪中叶,天主教堂并没有受到南方保守主义的影响。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克里奥尔人仍然保留着早期的自18世纪定居以来就形成的同样的传统与社会价值观。当时的新奥尔良也主要以克里奥尔文化为主导。“克里奥尔人,已经发展成高度文雅的社会。众所周知的是他们对那些带着成船的木材、毛皮和烟草涌入到这个主要港口城市的落后的‘美国人’充满敌意。”[8]69自认为是有教养的群体,克里奥尔人瞧不起猎户和农民,认为他们粗俗肮脏,尤其是肯塔基人。

克里奥尔人崇尚感官享受。音乐在他们的文化圈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肖邦在《觉醒》中多次描写到和音乐相关的场合。克里奥尔女人们完全置身于这种在音乐中流光溢彩的生活。她们以美丽优雅而著称。她们的文化鼓励她们体验充满艺术性的生活,因此她们每日花费很多时间画画、弹琴和唱歌。款待客人,擅长交流、并且同时会说除了法语之外的其他几门语言,这些特征都可以在有教养的克里奥尔女人身上同时体现。根据传统,她们是优秀的管家,有一大群孩子,并且对孩子非常耐心,对丈夫也尤其体贴入微。在《觉醒》中,肖邦把这些特征都非常清晰地投射在阿黛尔身上,她是克里奥尔女人的完美典范。“那个夏天在格兰德岛上慈母是很普遍的。这样的慈母很容易认出来的,她们在看到心爱的幼雏受到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伤害时,总是鼓起双翅去保护他们。她们就是这样的女人,钟爱孩子,崇拜丈夫,认为抹杀自己个人的存在,并且长出翅膀变成救苦救难的天使,是一种神圣的权利”。[9]10爱德娜拒绝承认自己属于这个群体,她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贤妻良母, 阿黛尔也认为爱德娜“不是她们中的一员”。

当克里奥尔女人们谈论她们的分娩细节时,当那些她认为只能自己私下无人时才能阅读的书被公开讨论时,当男人们在女人面前讲述那些滑稽故事时,爱德娜总是感觉尴尬和不安。 她是个害羞拘谨的女人,尤其当面临与性有关的话题就更是如此。因为她所在的长老会家庭背景使得这种话题非常隐私。 而克里奥尔女人对母性持完全接受的态度,认为这是她们个性中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坦率地谈论关于性的话题,”阿黛尔没有什么好隐藏的,因为她衣服遮蔽下的躯体是很明显的社会财富。她的裸体也具有美丽的装饰性,跟她穿着华丽的衣服没有什么不同。”[10]284所以她即使面对男人也能很成自如应对,谈论关于感官的快乐而不觉得羞耻。但爱德娜不一样,她生长于美国新教家庭背景,从小受的教育使她不相信感官,并且认为欲望的终极是邪恶的根源。[11]23在克里奥尔人之间,她感觉浑身不自在,她认为身体是属于她自己的,所以当她听到这样的谈话时她会觉得一阵阵脸红。“肖邦刻画了一个游离于自己时代的文化之外、自己的社会阶层之外的女性。”[12]21爱德娜在这场文化碰撞中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每一个场域都是独特的空间、一个独特的圈层,”[4]434爱德娜所在的场域完全不同于其他克里奥尔人所在的场域,“所有的场域包含在权力场之内,都与权力场有着控制与被控制、制约与反抗之间的关系”[4]435根据克里奥尔场域的游戏规则,嫁给了克里奥尔人的爱德娜也本应该入乡随俗,展现相应的克里奥尔文化圈的特点,但是,天生具有反抗精神的爱德娜,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由,忽视并公然反抗这个社会所强加于她的规范。这正是爱德娜不同于其他女性的独特之处,“场域就像是一种角斗场,是一种权力、地位、身份的较量。”[4]434在这一次较量中,爱德娜明显处于弱势,必然要受到较强势力的社会文化制约。

3生态文化语境

“从生态文化角度重新阐释阅读传统文学经典,从中解读出被遮蔽的生态文化意义和生态美学意义,并重新建立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诗意审美关系。”[4]434深陷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夹缝中的爱德娜,该如何追求自我或得以解脱?爱德娜觉醒之时和后来告别这个世界时所处的格兰德岛为爱德娜提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栖居之地。

内战之后,新奥尔良人口剧增,成为当时南方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临近新奥尔良城的是一片沼泽地,这片沼泽地瘴气肆虐,导致了1878年的黄热病,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该传染病。为了躲避黄热病的威胁,很多克里奥尔人就把妻子儿女送到格兰德岛上去避暑。格兰德岛位于墨西哥湾,新奥尔良以南50英里处。气候适宜,海面上吹来的习习凉风不仅驱散了蚊虫,也带走了黄热病的威胁。如肖邦的传记作者艾米莉·托斯所说,“格兰德岛是有益健康的,没有下水管道和蓄水池,没有带致命病菌的蚊子威胁着孩子和病人的健康,人们有户而不闭,这儿是热带的伊甸园,有高高的棕榈树、绿色的藤蔓、橙色的橘子和柠檬树、数英亩的黄色甘菊。这儿没有街道—只有绿色的草地和含沙小道”[13]269《觉醒》的开篇与结局就发生在这片美丽的亚热带岛屿上。在这个伊甸园里,爱德娜感到了身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19世纪末墨西哥湾的格兰德岛是新奥尔良市法裔富人们的避暑胜地。爱德娜和两个孩子正在这里度假,她的身边是一群悠闲的贵妇人,除了每周末与工作在新奥尔良的丈夫们团聚,她们大部分的时间无事可做。并不奇怪在那个夏天,在格兰德岛上,爱德娜开始“稍微拉开那曾经裹住她的沉默冷淡的帷幕”。[9]17在这个女性的王国里,爱德娜的意识慢慢苏醒,仿佛是一个睡美人从千年的梦里醒来。

在爱德娜学会游泳的夜晚,大海也看起来和往常不同了。 人们自然地走进海水中就像走进自己本来的领地, 人类出生和成长的家园。“海面风平浪静。海上激起的微波懒洋洋地爬过来,一浪又一浪地消失掉,只有打在海滩上时才形成充满泡沫的小浪花,随即翻卷回去,像一条条白蛇,缓缓后退。”[9]36那个夜晚,爱德娜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忽然之间意识到行走的力量,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向前走去,无畏而自信。她想游得更远一些,那些女人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爱德娜在大海中的畅游刻画出一个长时间圈养在家庭的女性突然体会到自由的狂喜。她甚至把脸埋在水下去体会空间和孤独的印象。大海使她想起了家乡肯塔基州的草原之海,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少女时期孕育着幻想的地方。“爱德娜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一个梦中醒来,一个甜蜜的、可笑的、不可能的梦, 再次感觉到迫近到灵魂里的现实。”[9]41在结婚的头几年,她一直规劝自己接受现实,心甘情愿地相信生活就是平静的,婚姻也应该是毫无激情的。她被动地接受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盲目地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从来不质疑丈夫的要求。但是现在,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有意志,有对自由的渴望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从那个夜晚开始,一切都不同了。

从格兰德岛上回来,爱德娜仍然对那里魂牵梦绕。“她让自己的思绪重新回到格兰德岛上的生活,竭力去发现那个夏天和其他任何一个夏天有什么不同。她只能意识到,她自己,她现在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另一个自己不同了,她现在正以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且正在认识在她自身内部出现的,使她的环境发生变化,并使它变得赋予色彩的新情况”[9]53她开始认识到她作为一个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也认清了她这个人和她的内心世界以及外在世界的关系。“凯特·肖邦的自然观与梭罗的自然观、与‘天人合一’观的相通,不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他们都是行动者,尽管行动的方式会有所不同”,[14]128最终爱德娜选择投入大海、投入自然的怀抱来重新获得自由和精神的解放。

4结语

综上所述,爱德娜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地域文化语境下经历了对自己身份以及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等各个方面的精神觉醒,这在19世纪末的美国历史文化语境下和她所在的克里奥尔社会文化语境下仍被视为异端,必然遭受到来自统治权力话语的打击与惩罚,借此去化解消弭存在的异己不安定因素;爱德娜只能在大自然的生态文化语境下寻找最后一丝的自由;凯特·肖邦的《觉醒》颠覆了传统的话语秩序,解构了男权中心话语,使得女性话语升上历史地平线,从而使《觉醒》成为女性主义作品的经典文本,作家肖邦也成为女性主义文学史上的一棵常青树。

摘要:《觉醒》在1899年出版之初受到多方谩骂与指责,作家肖邦也由此搁笔,渐渐销声匿迹于文坛。运用文化语境理论,从历史文化语境、地域文化语境和生态文化语境三两方面揭示作品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死亡结局和作家的发声,爱德娜的觉醒超越了她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作家肖邦由此颠覆了传统的话语秩序,受到掌握话语主导权的主流意识形态权力的扼杀。

《超越时空》读后感1000字 第5篇

高一(12)班林珑

在近现代物理学中,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包括电、磁和光本身,是生活中极其常用的一种力。强核力——是恒星燃烧的能量,也是氢弹的原理。弱核力——控制着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变。引力——控制着恒星和行星运行的轨道,同时约束整个星系。现代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将这四种毫不相干的基本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所谓的“统一场论”.在加来道雄的著作《超越时空》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可能的统一途径:超空间理论——即高维理论。(超空间理论事实上是一系列不断完善的理论,包括卡鲁查·克莱因理论、11维超引力理论以及最完善的超弦理论,书中主要讲述超弦理论)超空间理论的核心是:我们的宇宙不只是三维的,存在尺度极小,肉眼不可见的更高维度。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超空间中的震动。

作者从超空间理论的历史开始讲述。1854年,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了一种基于在任意维中弯曲的空间的几何,这种全新的几何被命名为“黎曼几何”.这彻底推翻了欧几里得的经典几何学。黎曼还得出,所谓的“力”是空间褶皱的结果(即力=几何),自然规律在更高维的空间中可以被简化。他提出的“黎曼度规张量”成为描述任意维空间的有力工具,此后所有的高维理论都是基于此。但是,黎曼的理论相对于当时的科学来说太过超前,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得出四种基本力对应的方程,理论的统一自然无从谈起。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从卡鲁查·克莱因理论到超引力理论再到超弦理论,高维理论不断被物理学家们完善。(事实上对高维理论的研究曾有一段时间的断层,就是在20世纪初兴起的量子理论,直到几十年后量子理论研究陷入瓶颈后物理学家才把又精力转回高维理论)而其最完善的版本——超弦理论,以其惊人的自洽性和迷人的对称性获得了许多物理学家的青睐。在该理论中,宇宙的基本组成是一根根一维的弦,弦的无规则振动,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物质,以及整个时空。所有的定律,在弦理论中被惊人的统一了起来。但弦理论依然存在瑕疵,比如,目前可行的弦理论有五种,至今物理学家们仍不知道究竟哪一种是最正确的;再如通过弦理论推导出的宇宙可能的态有数百万个,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态才是最适合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最适合弦的那个态,宇宙就有可能在任何一个瞬间突然毁灭(额……这个有点惊悚~)……对于这些瑕疵,物理学家们仍然在尽其所能进行完善。

之后,作者又讨论了通过超空间理论进行空间旅行,乃至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理论上,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虫洞(书中称为“蛀洞”)旅行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乃至其他的“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理论最早由史蒂芬·霍金提出),而进行时间旅行同样有非常大的可能。(虽然对此有诸多的悖论,但是的确存在没有任何悖论的进行时间旅行的方式)

最后关于我们何时能够掌握超空间,或者能与掌握超空间的文明接触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他的预言:如果我们的文明没有在所谓的“超级大国”的核战争中自毁的话,掌握超空间的力量至少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作为一本科普类的书籍,《超越时空》最大的特点是它浅显易懂。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个个小故事,将晦涩的理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面前,让人佩服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超越时空》让我们普通人走进理论物理最前沿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PS:最后小小的科普一下,现在,理论物理学家将五种超弦理论、超引力理论、P膜理论(P膜理论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超弦理论的延伸,详见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及《果壳中的宇宙》)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组,被称为M理论(关于M理论详见史蒂芬·霍金《大设计》),现在M理论是最接近所谓“统一场论”的理论。

===

书 名:《超越时空: 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

作 者: [美]加来道雄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ISBN: 978-7-5428-4804-8

超越时空的马拉拉松 第6篇

对于一个运动品牌来说,制造一双好的马拉松跑鞋,需要的做好时间可能要比真正跑一个马拉松还要漫长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做好耐力远高于人所能承受的极限的准备。

不停追逐三项科技诉求

adidas从品牌创建的那一天便有了户外跑鞋的灵魂,因为adidas的创始者Adi Dassler先生本身就是一个户外跑的爱好者。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adidas便开始为马拉松这项特殊的运动制作特别的鞋子。为了“减震舒适”而制作的耐久鞋底、为了提升“稳定度”具有延展性的外底后跟、为了强调“散热性”较强的鞋面构成了adidas marathon系列跑鞋的。从那个时候开始,aaidas冠以“Marathon”字头,无一不在“减震舒适”、“稳定度”、“散热性”这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1980年,adidas在60年代的马拉松训练鞋的基础上,推出了当时最新、性能最强的adidas Marathon 80跑鞋,凭借其三项对科技诉求不停的追逐,使这双鞋当时成为了最受人爱戴的训练跑鞋。30年过去了,在2010年,adidas在marathon 80推出三十周年的纪念之际,特别推出了marathon 10这款新时代马拉松训练跑鞋。

Marathon 10名字本身就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10代表的是2010。但这双鞋并非仅仅是名字相对于Marathon 80进行升级,实际上这30年来,adidaa品牌或者说科技的研发本身就犹如在马拉松的跑道上,没有一刻的停歇,也没有放弃对“减震舒适”、“稳定度”、“散热性”这三个梦想的追求。Marathon 10几乎就是将原版的Marathon 80拿出来,只留下一个轮廓,或者说是Marathon系列的灵魂,然后将所有的材料,所有在这30年中研究出的最新科技,按照Marathon 80留下的轮廓痕迹,重新组合。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的还是30年前的那双鞋,而实际上,adidas正是凭借着这30年不断的科技创新,让Marathon家族硬来了最为强悍的一款马拉松训练鞋——Marathon 10。

30年岁月的科技集成

如果你将Marathon 80拿在手里和Marathon 10相比对的话,Marathon 10几乎是adidas这30年代表科技的继承。Marathon 10前掌使用了引以为毫adiPrene+减震科技,和adiPrene不同,adiPrene+更加强调减震后的反馈能力,能够让跑步者发力集中点的前掌对地面有着非常迅速的反应,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回馈。后掌Marathon10毫不犹豫地使用了adIdas跑鞋科技中的巅峰之作——ForMotion科技,以达到超乎寻常的减震,稳定。同时后掌的“adiWear”耐磨橡胶科技也为ForMotfon提供了足够保障,绝对可以满足马拉松的特殊训练对鞋耐久度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大底被特别延长出了鞋底轮廓,除了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之外。也是在向Marathon 80甚至更老的Marathon系列跑鞋致敬。在中掌部分,加入了aaIdas的防扭转Tortion系统,防止慢跑者在运动过程中意外的扭伤。

鞋面部分,Marathon 10基本上完全参考了Marathon80的轮廓,只是在选材上,已经有十多年ClimaCool清凉跑鞋制作基本功的adidas选择了更加散热、透气,轻质的材料,代替了Marathon 80那种目前看上去已经比较厚的普通尼龙材料。

可以说,从最早有Marathon跑鞋的那一天开始,adidas从未在追求“减震舒适”,“稳定度“,“散热性”这条跑道上迷失过,从60年代到80年代如此,从80年代到现在依旧。相信Marathon 10也仅仅是adidas在跑鞋制作道路上,或者说跑鞋制作马拉松比赛中的一个小小的距离记录点,之后的路还遥远。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穿上Marathon 10这双跑鞋,去感受这30年的岁月。每个人每一个公司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也可以说人都在一个停不了的马拉松跑道上。鞋皆如此,人何以堪?

跨时空的超越论文 第7篇

虽然顶着“中国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的桂冠, 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陆地却迥异于传统的学究, 个性非常可爱, 经常露出孩童般真诚的笑容, 亲和力十足;脱不开安徽乡音的言谈透露着机智幽默, 时不时夹杂诙谐形象的比喻。访谈前, 陆地一直在捏自己的颈部, 笑说职业病又犯了。为了让颈椎舒服点, 他将头仰靠在椅子上, 闭上眼睛让阳光照在自己脸上。这般悠闲的午后时光, 听他娓娓而谈, 少了几分学术访谈的枯涩与沉闷。话题, 始终是城市台。因为, 《视听界》的读者, 多半是城市台 (含县市台) 的从业者。

陆地, 1964年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 (1999年) , 中国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复旦大学, 2001年) , 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 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和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工作十多年。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协作体顾问,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顾问,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 中国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广播电视产业、新媒体和文化产业。

“以城市为中心进行中国电视市场板块的培育、发展和渗透”

《视听界》:您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一书中提出, 中国电视产业的现状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危机四伏, 主要根源是在内部而非外部, 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危机意识和不知真正的危机在哪里。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城市电视台?您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很多论坛, 根据您的观察和感触, 您认为城市电视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陆地:城市电视台的困境有内部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与经营、管理、观念、市场定位, 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外部原因更复杂一点, 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对手比较多, 综合实力比自己强, 行政级别比自己高。中央台、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 都对城市台构成了强大的压力, 城市台处于中国电视整个金字塔体系的底座。

城市台是电视接触受众的一个直接切面, 中央台和省级台的频道节目都通过城市网来转播, 因此, 城市台一方面在和中央台、省级台竞争, 另一方面又在承担着转播中央台和省级台的任务。所以这又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市场不公平竞争的一个表现。城市台的困境主要是由这种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和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造成的。中国的四级办台体制, 或者说以行政为导向的分类法, 对城市台是非常不利的。城市台处在行政级别的底层, 一切资源、政策都对它不利。中国电视产业的政策或者资源配置都有向更高行政级别电视台倾斜的特点, 也就是中央台得到的特权和资源最多、最优质, 省级台次之, 地市台、县级台就是等而下之, 这样在资源分配、行政级别上, 城市台就处于人为的劣势。

美国电视市场的分类法对城市台是非常有利的, 它是按照一个城市的消费人口、消费能力, 也就是收视人口和广告能力来划分市场的, 它把全国划分为217个市场, 分前10大市场, 前20大市场, 前50大市场。中国的城市台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竞争不利的状况, 不是它自身能解决的, 而是中国整个电视行业的管理体制还有市场划分, 都必须按照市场规模的大小来进行, 这样中国的城市台就会获得一个比较有利的市场位置。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按照城市来分, 那么北京、上海是属于超级的城市市场, 可以叫超级市场;一级市场就是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大城市, 甚至于苏州、无锡、佛山等, 虽然是地级台, 但是由于经济发达, G DP、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都非常高, 这样的划分方式就使得东部、南部的很多城市台能够摆脱目前的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架构, 在电视市场上取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权力, 包括上星的权力, 结盟的权力, 跨市场经营的权力, 跨行业经营的权力。以城市台为基础进行地缘性的发展, 然后按照这种板块式的市场架构来培育和发展中国电视市场。以城市为基础进行电视市场板块的划分, 资源都以城市为基础进行汇聚, 竞争都以城市为空间为战场展开, 这样, 城市台的地位就会提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个能不能做到不取决于城市台自己, 而取决于中国整个电视管理体制的改变或者改革。

《视听界》:以城市为中心对中国电视市场进行板块化市场架构的分配方式, 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观点。

陆地:我的博士后论文《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曾经以地区板块划分, 那种划分没有比现在这种划分更接近于发展的实际。原来那种划分可能稍微超前了一点, 就是将中国的电视市场分成七个大区——华北、华南、华中、华东、西南、东北、西北, 这种市场划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笼统的。而以城市为基础, 比如说江苏就是南京市场、苏州市场、无锡市场、扬州市场……这么划分的, 由十几个板块组成。

《视听界》:地域板块。

陆地:对, 地域板块。那么南京市场它可能会跨省进行渗透, 像周边的马鞍山、滁州, 都在这个市场的覆盖范围之内。以城市为中心进行中国电视市场板块的培育、发展和渗透, 比较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对城市台也是非常有利的。

《视听界》: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指出城市台要突围, 必须学会“走西口”, 这是不是“走西口”的一种渠道?

陆地:“走西口”其实是一种比喻, 就是城市台要跨出自己的地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台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它的优势在于, 第一, 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文化活动的天然空间和场所;第二, 城市台占有地利之便, 跟当地政府、受众以及广告客户都有直接的接触, 对当地市场的反应比较敏感, 对当地风土人情比较了解, 所以节目更有本土性、针对性, 也更有时效性;第三, 城市台是中央台和省级台落地的必经入口, 它们要依靠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来入户, 因此城市台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就是电视频道进入用户的通道是由城市台把守的, 但是这个地位现在在某些省已经被削弱了, 城市网都被收上去了, 这样就削弱了城市台的竞争和谈判能力;第四, 城市台可以直接充分利用当地的行政资源;第五, 城市台是当地文化行业的龙头企业, 实力最强, 影响力最大, 有机会低成本快速地在文化产业内进行跨行业的扩张和渗透, 这是中央台、省级台都无法做到的。因此, 城市台在当地深挖细掘, 形成一个跨媒体的跨行业的多媒体性的经营集团, 就是一条突围之路。但城市台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最大的劣势就是它的地域性, 即市场的有限性, 它的市场边界就是它的行政边界, 而行政边界又限制了它对外地资源的采取和利用。城市台不具有跨市场经营的行政能力也就是行政权, 以及没有跨市场经营的技术能力也就是卫星传播, 这两点是它最致命的弱点。如果以城市为中心进行中国电视市场板块划分的话, 弱化行政色彩, 强化市场色彩, 才能给城市台带来一个破解目前这种被包围的窘境的突破口。

虽然城市台目前总体状况是相对劣势, 但也有一大批生机勃勃的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城市台, 比如南京台、苏州台、无锡台等, 这些都是江苏的地方大台, 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台相比, 它们的日子还是好过得多的, 它们的经济实力比西部的很多省级台都要强, 所以也不能笼统地说中国的城市台日子都不好过。中国的城市台在分化, 一部分台的日子前景看好, 另一部分台确实前景黯淡, 有一种收缩或是萎靡的趋势, 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对于日子好过一点的城市电视台来说, 仍然面临一个市场、资源扩大的困境, 只有允许有能力有实力的城市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 甚至是跨所有制经营, 才能最终解决城市台本地资源不足、市场空间有限的魔咒。

“城市台要寻找突围之道,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 也有可能不是突围而是入围”

《视听界》:近年来, 城市台之间建立了许多联合体、联盟, 以抵御央视、卫视的冲击, 比如由南京等13家城市台成立的江苏城市电视台协作体及后来衍生出的城市电视台购片协作体、联合购买节目公司、江苏电视广告联盟, 这种方式在城市台是否可行有效?

陆地:联合是竞争的方式之一, 对抗更强的对手需要相对的弱者进行某种形式的联合。江苏的13城市联盟, 特别是电视剧联盟、购片联盟, 运作也有5年了, 它的效果就目前来说还是不错的。能不能成为其他城市或者省份的样板, 或者说能不能持久维持下去, 目前还不好说。它的临时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常青藤, 要想永久, 最终要解决产权的问题, 利益的问题, 机制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的话, 这个联盟就不一定能够持久地存在下去, 或者遇到更大的利益诱惑的时候, 可能会放弃目前的这种联盟, 因为这种联盟是没有法律和资本约束力的, 它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将联盟从临时机制变成永久机制, 会影响它的生存和生命力。不过, 南京等13家城市台联盟已经在进行公司化的运作, 每家台按照出资比例在这个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 这就是由13台联盟变成一个股份制的公司, 那么这就比原先那个联盟更有生命力了。这种联盟在业务范围上还可以再扩大一些, 比如节目、广告方面。

《视听界》:电视剧、综艺、体育赛事, 是目前启动高收视的利器, 但城市台覆盖面、资金量有限, 对这几种热门节目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您看来, 城市台应该以何种方式介入, 是大投入大产出, 还是联合, 或者“四两拨千斤”, 用巧劲?

陆地:电视剧、体育这种节目形态, 虽然收视率拉动性很强, 但并不适于每个城市台都来参与制作, 完全可以由社会专业的甚至是民营的节目制作公司来专门制作。电视台首先是作为一个品牌, 其次是做好新闻节目, 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要求自己在任何节目上都要有发言权、自主权和自我产权。电视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分工不断细化、专业性越来越强的市场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电视台肯定要放弃一些东西, 才能得到更好的东西。所谓放弃就是把自己缺乏资源或是没有能力制作的节目形态通过社会公司来制作, 通过市场的途径来有选择地购买, 这比自己制作成本低, 风险小, 选择性也更大。

《视听界》:一些城市台扬长避短, 立足本土特色, 吸引当地收视人群。比如江南地区的一些方言节目就是坚持个性化和本土化的极致表达, 在当地有极高的收视率。城市台该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和特色做本土节目?

陆地:城市台的优势之一就是本土文化, 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自然文化、饮食文化, 以及当地生活中很多有特色的东西。城市台要提高本土色彩, 就要提高本土节目的文化色彩。其中有几点可以利用:第一, 历史资源。城市是文明的阶径, 文明和文化天然地结合在一块了, 就是历史文化;第二, 现代文化。我们也不能光满足于历史文化的继承挖掘, 还要创造当代文化。本地具有特色的与外地的生活形态、思维形态、观念形态、趣味形态的差异, 都是本土文化的一种表现, 从思想到制度观念到行为到器物各个层面, 所以不要把文化都理解成抽象的虚拟的东西, 本土的方言, 本地的饮食, 本土的服饰, 还有一些特有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 都是文化。节目只有提高文化含量, 才能够打破区域市场的限制。一个节目如果没有跨时间、跨空间、跨地域、跨种族甚至于跨国传播的能力, 这种节目或者说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越大, 传播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要努力寻找本地节目与外地节目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实际上就是文化性, 也就是传播的价值所在。

《视听界》:您觉得现在全国这么多城市, 哪一种本土文化做得比较好?

陆地:现在很多城市台已经力求表现出本土色彩:首先, 方言栏目。这是城市本土文化意识高涨的一个表现, 特别是在南方, 方言带有地方的亲昵性, 对于本地的受众市场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同时方言节目也构成了对外地频道的一种抵抗;第二, 民生新闻。反映本地发生的与国计民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新闻事件;第三, 文艺节目。比如苏州评弹、锡剧在苏州、无锡当地的节目中都有一种呈现, 这些节目对本土的成年或者老年受众更有吸引, 而年轻一代由于西化比较严重, 传统文化的教育又缺失, 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重视程度都很低, 这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电视应该有传承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把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 这是电视台的文化责任和社会使命。

《视听界》:省会城市台不但面临央视、卫视的竞争, 还面临省级地面频道的同质化竞争, 如何与之特色化竞争呢?

陆地:特色化、本土化只是竞争的工具之一, 并不是惟一的工具。中国电视的竞争之所以比较混乱, 是因为它缺乏一个游戏规则。我国电视台功能的设定是笼统的, 中央台、省级台、市级台、县级台具有同样的功能, 都是一种综合性的既有喉舌功能, 也有经济、娱乐、教育、社会监督等功能的传媒机构, 所有的功能集中到一个台身上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本来中央台应该有中央台的空间和领域, 省级台应该有省级台的车道, 地市台应该有地市台的生存空间, 但现在大大小小的功能万能的台聚集到一块, 最后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市场。功能不分, 管理不科学, 最后中央台、省级台、地级台三重竞争交杂在一个城市的地面上, 节目的同质化, 频道的同构化, 电视台功能的相似化, 这种千台一面综合在一起, 使得中国的电视竞争显得激烈但不精彩, 繁荣但不健康。

这几重竞争加在城市台上面, 城市台有何应对之道呢?第一, 自立。不要指望别人来救自己, 城市台还是先树立自救的观念;第二, 联合;第三, 妥协。在企业的经营当中, 不能说只有竞争, 其实还有合作, 这种合作包括跟同行之间的合作, 跟同一层面的合作, 还有跟竞争对手的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这个中央台、省级台、城市台大混战的局面之下, 任何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城市台要寻找突围之道,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 也有可能不是突围而是入围, 主动地和中央台、省级台, 以及具有视频采编播功能、采编资格的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社会制作公司形成某种联合, 使自己的生存方式多样化, 生存空间最大化, 资源利用多元化、最优化。从几个途径来解决问题, 而不是寄托在一个药方上。

《视听界》:城市台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经营压力, 城市台大多是单一的资源补偿结构——广告收入。受宏观经济气候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萎靡对中国的广告市场造成了冲击。当下, 城市台如何多元经营, 分散单一广告经营风险?

陆地:电视台把广告作为主要收入, 应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从长远来看, 电视台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应该把产品的直接销售作为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 也就是说, 城市台应该尽量减少一次性产品、非商品化生产, 大力加强可多次播出、跨地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的生产量, 也就是说把节目的贸易、买卖直接作为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未来的城市台应该是收入多元化的, 第一是广告收入, 第二是节目买卖收入, 第三是网络收入, 第四是付费订阅收入, 第五是新媒体等其他行业的收入。经营增长不能只靠一个方面, 光节流不行, 还得要开源, 而且是多源。

“不要想在传统媒体这颗黄豆上长出新媒体的绿豆芽来, 但它可以买到绿豆芽”

《视听界》:您在这次论坛上对新媒体有个形象的“豆芽”比喻:传统媒体是黄豆, 新媒体是绿豆, 黄豆只能长出黄豆芽, 绿豆只能长出绿豆芽, 黄豆不可能长出绿豆芽。但现在很多城市台都在涉足新媒体领域, 想让自己这颗黄豆长出绿豆芽。

陆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两种不同的媒体, 它们的生产方式、传输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经营管理方式、组织机构都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才有这么一个说法。这是两种不同的媒体, 但是不是说这两种不同的媒体互相不能介入呢, 也不是。传统媒体可以介入新媒体的经营, 但是必须要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如果把传统媒体的观念、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生搬硬套平移到新媒体上去, 这个新媒体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你必须按照新媒体这个产业的特殊规律来办新媒体, 这个新媒体才是成功的。黄豆内部基因组织构造的使命是为黄豆芽的出生积累准备的, 绿豆内部基因组织构造的使命是为出绿豆芽的, 如果你想让它按照同样的基因组织使命去完成不同的目标, 是很难做到的。国内外大量的实例也证明了很多传统媒体在办新媒体的时候, 如果干预过多、照搬过多, 它很难成功;恰恰相反, 如果它不干预, 或者直接采取购买的方式来经营新媒体, 它可能会获得更快的成功。

传统媒体的霸主在经营新媒体时也并不是理所应当地成为新媒体的霸主, 否则你就无法解释中央台的网站并不是中国最好的最有影响的视频网站, 反而土豆网、优酷网这些民营的视频分享网站火得很;默多克很强大, 是全球跨国经营的电视大鳄, 他所有的人员、资金、设备、市场渠道都是任何一个个体或是集体单位都无法比拟的。默多克也很重视新媒体, 但是他没有一个最有名的网站, 也没有建成一个最有名的网站, 他最后不得不去收购, 也就是于2005年7月花了5.8亿美元收购了MySpace.com。网络搜索巨头Google是美国上市公司中股票最贵的, 以Google的技术、资金、品牌, 要办任何网站给人感觉都能办成, 但是它要离开自己原有的搜索引擎这个领域去办一个全新的视频分享网站, 它也办不到, 所以最后它花了16.5亿, 于2006年10月购买了YouTube网站。

不要想在传统媒体这颗黄豆上长出新媒体的绿豆芽来, 但它可以买到绿豆芽。传统媒体可以介入新媒体, 但必须按照新媒体特有的特点、规律、理念来办, 就是按照新媒体的方式来办新媒体, 这个也符合西方的一句谚语, 叫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 不要搞混合经营。有的传统媒体为了强调所谓的控制性, 一味地安插对新媒体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人, 结果把传统媒体的思维带到新媒体, 把新媒体办成了传统媒体, 那就是更可悲的了。

《视听界》:那城市台应该怎样介入新媒体?

陆地: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并不是不可以进入, 只是在选择进入方式上有差异。传统媒体办新媒体有三种模式, 一种模式叫控制模式 (附属模式) 。把新媒体看成传统媒体的延伸或者附属之物, 像很多电视台办网站, 其实也就是给你拨几百万, 先去玩着去, 也并没有指望很快从这个新媒体盈利, 只不过就是赶个时髦而已;第二, 参股方式。有的是独资和控股, 是一种依附式模式, 就是说这个新媒体不是我做的, 我只是看中了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以某种资金或者资源形式入股, 它最后或成或败, 我只是存在一个机会或风险的问题, 这种参股其实在经营权上也完全划开了;第三, 完全购买型。就是看中了哪个新媒体企业比较好, 花一定的价钱收购后直接经营。

《视听界》:最后, 请您用一个词形容下城市台目前的状态。

跨时空的超越论文 第8篇

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克罗德·莫奈Claude Monet、英国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James Mc Neill Whistler, 都是不同程度地影响或置身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印象主义”运动的中。进入本世纪, 经常会有一些大展的主办者把三位的作品放在某种共同的概念内联合展出。本文是把以上三位的部分作品与风格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论述, 目的是跨越大陆和世代的界限, 更深入了解现代艺术的发展, 并尝试把关注的焦点从艺术家自我设置和作品主题上转移到现代艺术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上来。

三位部分的绘画作品在视觉意义上, 确实有很多表象的联系, 这并不是代表默认他们的作品在事先承诺于某种共同的趋势, 连接并促进某种区域文化的发展;而是客观、同时也是充满想象的把他们的作品人为的放在一个空间内, 让人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当时他们的作品是怎样不自觉地影响了周围的文化和物质世界, 又是怎样成为整个文化艺术界即将到来的新风暴前的预言。在艺术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艺术家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的今天, 这种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对话更有其积极的意义。

这三位画家的生活大致覆盖了整个十九世纪, 在巨大的政治动荡时期, 各种革命性的活动, 也毫不意外的反映在艺术界中, 强加在艺术家身上的以培养理想化艺术家为目标各种刻板的院校学术风格面临种种挑战。那个时代艺术界巨大的变化是集中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产生的;而在英国, 则表现在特纳应运而生的“浪漫主义”风格。

特纳, 一个理发师的儿子, 1775年在伦敦附近出生。他生活的正是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的时代, 直至1851年在切尔西逝世, 他亲历了震撼整个欧洲的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特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英国度过, 之间也游历欧洲其他国家, 尤其在他晚年, 旅居法国、瑞士和意大利, 他的许多重要作品是在国外创作的。其中的部分作品也是在近现代才开始被充分肯定。在特纳的作品之中, 上议院和下议院的火灾, (1834) , 其表现风格经常被惠斯勒的作品所引用, 例如黑色与金色的夜曲:落下的火箭 (1875) , 尽管惠斯勒本人一贯否认受其影响, 但是比较这两幅画, 不难看出其中戏剧化的色彩和对比度运用, 以及绚丽的现实主义表达, 即使是在惠斯勒时期也仍然是被认为前卫的。

很多艺术家声称, 他们的工作是完全原始的, 而分析他们作品种种风格及影响, 其实可以用一句诗概括这个状况:“创造力是微不足道的自负”。任何天才个人的贡献其实都是社会长期发展和广泛滋养的结果。十九世纪以来,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逐渐摆脱长期的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人为主导因素的影响, 革命性地更注重自身的观念和自然现实主义的风格, 也正是回应了这种创作观念上的进步。而特纳可以说是这种无视既定艺术形式风格的缩影。

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中, 特纳是十七世纪天才风景画家克洛德·洛兰的追随者, 但纵观他全部的创作, 已经超越了对自然理想化的叙述, 上升到了一个更有表现力的美学范畴, 而他对自然更为抽象的解释也拓宽了他作品的美学意义, 使他超越了对目标的单纯延续。他的很多水彩作品牢牢扎根于过去的古典传统, 却同时打破规则, 向世人充分展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 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印象主义运动。他的两副威尼斯岛圣乔治教堂的水彩画作品生动地说明了以上的预测。在现在看来, 它们正是开始轻轻掀开了整个现代艺术篇章第一页的页脚。

“印象派”持续不断的在艺术家中吸引着自己的信徒, 那些捕捉光和空气的法国艺术家们解释说“色彩是他们的向导”;而印象派本身却是熟练的现实主义的产物, 正如库尔贝、柯罗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中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 用艺术的语言叙述和当时现实相反的理想化场景, 这些狭义上的绘画主题正是他们艺术实践的产物。毫无疑问莫奈作为印象主义最有代表意义的人物, 其知名度在近现代已经被普及和推广到了顶点。尽管在作品上和特纳存在一些可识别的相似风格, 莫奈本人也许并不熟悉特纳的作品, 直到他发展了自己的印象主义语言。无论莫奈意识到与否, 他艺术风格演变的结晶“日出·印象”至少已经在表面上奠定了整个印象主义的基调。在莫奈的很多作品中或强烈或隐晦地透露着一种诚实的单纯, 莫奈非常谨慎地在自然中寻找主题, 例如他对伦敦迷雾中的城市梦幻般地描述, 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而你能感到他已经排除了一些不太明显的主题, 并在其中找到美。

尽管莫奈可能是印象派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而其他例如惠斯勒等一些相对不太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也具有同等美学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更为严肃和积极的意义。惠斯勒自己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他于1834年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而他人生性格的主要形成时期是在俄罗斯和英国。21岁时他回到美国的西点军校学习, 随后又离开美国去往欧洲。在到底是去英国还是法国的挣扎中, 惠斯勒最终选择成为特纳的拥护者。

在那个时代, 备受尊敬的艺术批评家和评论家约翰·罗斯金是这样描述惠斯勒1877年作品的:“朝公众的脸上扔了一罐油画颜料”。这个评论使惠斯勒之前获得一切作为知名艺术家的名誉和光彩的同时, 也得到了作为知名艺术家需要付出的代价:随时声名狼藉的可能。夜曲:蓝色与金色 (1872) 就是获得这个评论的作品之一, 这副构成简单的作品展现出一种动人的浪漫和忧郁, 似乎唤醒了一部分对特纳的神秘的、戏剧化的水彩画的记忆, 在某种意义上为油画的表达方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惠斯勒在很多方面代表了特纳风格的延续, 以及“唯美主义”的缩影, 也就是在当时批评家眼中“漠视社会现实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风格。

在特纳、莫奈、惠斯勒生活的社会形态爆炸式的时代, 他们三个都是在自己的时期中走在最前端的, 也自然会受到更多的质疑。在很大程度上, 印象派画家崇尚“新自由”的感觉, 使一个新的阶层浮出水面——有自觉革新观念和艺术品位的资产阶级;有别于传统的贵族阶层, 他们更愿意去资助新生代的艺术家。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巩固时期, 社会需要一个新的城市文化的中心, 而围绕这个中心, 更广泛社会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在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条件的刺激下高速发展, 受其影响波德莱尔、马拉美、尼采和左拉等也活跃于世。

总而言之, 这些艺术家像其他各个时期的先锋者一样, 为自身追求和民族主义进行身体力行的变革。他们的作品是标志着现代艺术在实际意义上的诞生;更重要的是, 在当时社会形态巨大的变革下, 三位艺术家作品之间的是怎样无形却有机的联系并影响整个文化艺术界的生态。而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 将是更复杂、更深层次的调查和研究。文化是流动并传承的, 精神世界和社会物质文化领域之间关联的形式往往比现象本身更具有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审视一个艺术创作群体, 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摘要:本文以早期印象主义时期社会现状为背景, 以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莫奈为中心, 同时横向比较与解析间接或直接影响早期印象派风格形成的艺术家:特纳和惠斯勒的部分绘画作品。提出在探讨研究艺术风格过程中用有机的互为关联的视角审视艺术作品的现实意义。

西贡,巴格达超越时空的影子 第9篇

近日,美国宣布从伊拉克撤退,布鲁金斯学会中东政策专家肯尼斯波拉克米揭露撤军的真相:五万留守美军,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作战部队,只是对外宣称为:

“顾问和援助部队”。

“顾问和援助部队”还将在伊拉克配合巴格达当局坚持美国的中东战略,维护美国的利益。如同1973年后的美军顾问依然在为“抵御共产主义在印支半岛扩展”的使命一样,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

北越军队在1975年4月间兵临西贡城下。4月29日以电台播出的《白色圣诞》乐章作为暗号,所有南越留守人员开始了“非战斗”。西贡至此经历了将近两年的血腥战火,至今,1974年的血腥依然侵扰着战争的幸存者。

类似的“血腥”在巴格达似乎也刚刚开锣,“撤军”不到一周,伊恐怖分子就袭击了巴格达周边的一个军事基地。恐怖分子用实际行动“欢送”美军,其手法和当年北越游击队如出一辙。

西贡如同是巴格达超越时空的影子。它们都伴随着世界上最危险的盟友——美国,在盟友调整自己利益目标后,随时可能被抛弃;它们身上都有盟友所极力追求的利益,前者占有遏制“共产主义扩散”的地理位置,后者拥有沙漠下的石油;它们都为混乱的国内局势和自身的腐败而若恼;最要命的是:它们都面临一个装备落后但虔诚追求信仰和价值的敌人,一个追求宗教使命,另一个要誓死完成民族统一。

“撤军”无论对于曾经的西贡还是巴格达都不是一个好消息,“撤军”是为了减负,更是美国进行战略调整的信号。1973年的“撤军”根本原因是美国开始质疑最初的战略目标,美国之所以卷入越南战争,是为了建立抵制共产主义向南扩张,而到了70年代初,“冷战”下的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苏联对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苏边境线的战火使得美国开始质疑意识形态是否只能铁板一块?中国是否是苏联冷战的前沿?在反思之中,“尼克松主义”的出现终于打破了美国在越南战场的执着。

如今,美国开始再次反思伊拉克战争的得与失,美国在伊拉克的得到和付出是否符合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华盛顿邮报》的专栏政论家安妮·阿普勒鲍姆在《伊拉克战争真实的代价》一文中就曾辛辣地指出:伊拉克战争本身推高了石油价格,美国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让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这样的产油国获利。伊拉克战争让美国的影响力大幅下降,欧洲盟友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小心翼翼,英国前领导人托尼·布莱尔就因为参与伊拉克战争而声望受损,最终抱恨英国大选。

打着反恐大旗而爆发的战争,衍生出了更多的仇恨,仇恨的蔓延又在培育和壮大着恐怖势力,这种趋势甚至蔓延到美国国内。美国到底需要得到什么?通过美国方式培育起的伊拉克民主政府,在家仇国恨的社会氛围中又能有多大威信?没有经过内部发酵,完全通过外部植入的民主,是否最终会孕育出下一个“萨达姆-侯赛因”?美国已经制定了《安全能源法案》,并且试图领跑新能源时代,是否还要如此依恋石油?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美国是否还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海外虚无缥缈的利益之中?

这些都是美国人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美国思想和舆论界还在讨论、犹豫、质疑和反思的时候,活跃在伊拉克的恐怖分子依然虔诚地为信仰而战。

“我们这一代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如果我们完不成,将会由我们的子女继续这一伟大事业!”当年只身前往缅甸试图采访越共游击队的一位美国记者看到一名阵亡北越游击队士兵在日记中这样写着,这位美国记者翻然醒悟:在越南美国人无法赢得战争,因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战争的意愿和决心。

上一篇:体能教学下一篇:计算机学科竞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