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采伐范文

2024-06-11

林区采伐范文(精选6篇)

林区采伐 第1篇

1 伐前准备工作

1.1 清除障碍物

伐木工人进入伐区后, 应沿着伐区边缘先走一趟, 注意林区地形特点, 研究掌握树倒方向的方法, 观察妨碍生产的障碍物。在开始伐木前, 必须将被伐树木基部的技丫、苔藓、寄生物和周围 (手工伐木为周围1.5m, 机械伐木为周围2.5m以内) 的藤蔓, 灌木等障碍物全部除掉, 并清理出去, 以免妨碍伐木工作。冬季伐木有积雪时, 必须将伐木周围的积雪压实或扒开, 以便降低伐根高度和保证伐木作业安全。

1.2 开好安全道

其目的是在于伐木工在树倒之前或树倒时能方便而安全地躲开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安全场地内的灌木、藤蔓必须清除干净, 积雪也要踏实。安全道开辟在被伐木预定倒向的后侧方, 宽约50~60cm, 长2~3m。其方向一般应与伐倒木的倒向约成135°或225°。开辟安全道, 绝不应贪图省工, 怕麻烦而草率从事。过去有的工人认为安全道作用不大, 但因上级有规定, 又不得不开, 因此就随便清理一下。藤蔓、灌木等没有彻底清除干净, 结果由于树的倒向不正确, 工人没有退路或是被一些障碍物绊倒, 发生了严重的伤亡事故, 这种惨痛的教训, 必须引以为戒。

1.3 砍掉迎门树

迎门树就是被伐木树倒方向正面的立木。砍掉迎门树, 是保证伐木工人安全和伐木工作不受影响的重要措施。因为不砍掉时, 不仅容易使伐倒木挂在它的上面 (搭挂) , 影响正常作业, 而且在树倒时很容易打断树枝, 特别是枯立木、病腐木的枯枝被打断后碰伤人 (俗称回头棒子) 。有时迎门树是指定保留的母树或贵重树木, 可不砍掉, 而用留弦的办法使树倒方向避开迎门树。但采用这种方法, 既要有熟练的技术, 又要有丰富的经验, 对一般伐木工人来说, 在安全上是不一定有保证的。因此,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安全。

2 林区采伐树倒方向的选择

正确地掌握树倒方向, 可以避免摔伤树干, 减少木材损失, 为打技、集材等作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使伐木作业密切结合森林培育更新, 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树倒方向分自然倒向和控制倒向 (要求倒向) 2种。自然倒向是树木在自然的条件下, 树冠重心偏向一方所形成的倒向;控制倒向则是在伐木时使其预定树倒的方向。根据树木生长的情况, 有时两者一致, 有时两者相反, 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倒向 (如树冠均称的直立树) 。因此在伐木时, 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形态和地势, 在判明自然倒向之后, 再确定控制倒向。根据树木生长的形态和树冠重心垂直于地面的位置, 一般地可以分为:直立树、倾斜树, 弯曲树等3种。

2.1 直立树

树干通直, 直立于地面的树木。判断这种树的自然倒向时, 必须根据树冠重心偏斜的方向来判断。侧枝较大、较多的一面, 即为其自然倒向。如遇树冠重力均称的树木时, 则须根据树木生长的地势来判断自然倒向, 一般生长在阴坡的树木大都倒向山上, 生长在阳坡或陡坡的树木大都倒向山下, 生长在平坦地带的树木大都树冠均称, 倒向不明显, 有时可能为“坐殿树” (伐后不倒) 。观察上述树干时, 对于生长形态特征比较明显的一看便知, 而对生长形态特征不太明显的, 则必须严加注意。观察时除要在树下仔细观察外, 对于不易判断的树木, 可于树木四周比较稍远的地方进行观察, 自然倒向判明后, 再确定控制倒向和控制措施。

2.2 倾斜树

一般称为“切身树”。倾斜树的主要特征是树冠重心垂直于地面的垂线, 距离树根的中心线较远。树木倾斜愈大, 这段距离愈远, 这段距离愈远, 树冠倾向一方的重量愈大。因此, 按自然倒向采伐倾斜树时比较容易, 而按与立木倾斜相反的方向采伐时则感到困难。不过树木倾斜的程度有大有小, 凡是倾斜角在2°以内和树冠偏斜不太严重的树木, 都可根据情况令其倒向倾斜方向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45°甚至90°范围以内, 或倾斜相反的方向 (倾斜角必须极小而又采取一定的措施时) 。但对倾斜较大的树木, 为了避免发生危险, 则应按其自然倒向采伐。

2.3 弯曲树

树干弯曲的形状有多种多样的, 大致可分为单向弯曲和多向弯曲2种。因为这类树木的生长形状不规则, 树干重心的倾斜方向不易确定, 在判断其自然倒向时应特别注意。一般地判断弯曲树的自然倒向时, 大都根据树干弯曲倾向某一方向的最大弯曲方向与树冠重心倾向某一方向的最大程度来判断, 当树干最大弯曲方向与树冠重心倾向方向不一致时, 则要根据弯曲点在树干的位置高低、大小和树冠的大小来判断。弯曲程度大、位置高、树冠小时, 则按弯曲来判定;弯曲程度小、位置低、而树冠大时, 则按树冠倾斜方向来确定。为了防止发生危险, 这种树木一般的都按其自然倒向采伐。

摘要:伐区生产阶段的采伐作业, 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伐木、打技、造林、剥皮 (很少进行) 、归堆、伐区清理、原木检尺和验收。但是随着集材方式的不同, 上述工序也相应改变。如果实行原木集材时, 则采伐作业包括上述工序;原条集材时, 上述工序简化为伐木、打技、伐区清理, 而造材等工序就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伐倒木集材时, 在山上只需完成伐木工序, 而将打技、造材等工序一并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基于此, 文中对于伐木的伐前准备工作和林区采伐树倒方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谈森工林区透光抚育采伐 第2篇

1.1 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灌木、藤本, 甚至高大的草本植物。

1.2 在纯林或混交林中, 主要树种幼林密度过大, 树冠相互交错重叠、树干纤细、生长落后、干形不良的植株。

1.3 实生起源的主要树种数量已达营林要求, 伐去萌芽起源的植株;在萌芽更新的林分中, 萌条丛生, 择优而留, 伐去其他多余的萌条。

1.4 在天, 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已获成功的采伐迹地或林冠下造林, 新的幼林已经长成, 需要&除上层老龄过熟木, 以解放下层新一代的目的树种。

在决定砍伐对象时, 不仅要考虑树种间的相互竞争关系, 而且还要考虑树种间的互相适应关系。有些树种或植株虽无长远的培养前途, 但暂时保留它们, 对遮护土壤、减少林地杂草滋生、调节小气候以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 均有一定益处。因此, 不能一次将上述砍伐对象全部砍去。

例如, 东北林区的人工红松林, 由于红松在幼龄林时期生长较慢, 往往被天然更新的杨、桦等树种所压制, 如透光伐时全部伐去它们, 虽可使红松生长加快, 伹因环境条件的突然急剧变化, 易使红松幼树发生枯黄, 而且在全光下红松易遭虫害, 发生早期分杈。针对红松的特征, 在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使红松侧方蔽荫而上方透光的办法, 即“挨着别挤着, 护着别盖着”的经验。在施行红松林透光抚育时, 对于林地上天然发生的乔、灌木, 应按“挨着别挤着”红松侧枝, “护着别盖着”红松主枝的原则决定砍伐强度。它是正确运用了红松与天然发生的阔叶树种种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仅把红松从阔叶树的压抑下解放出来, 而且又合理地利用后者为前者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 透光抚育的方法

透光抚育实施的方法有3种, 即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和带状抚育。

2.1 全面抚育

在全部林地上将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按一定强度普遍砍除。这种方法只有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薪炭材有销路, 主要树种占优势, 且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才使用。

2.2 团状抚育

主要树种的幼树在林地上分布不均匀, 数量又不多的情况下, 可采用此法。抚育仅在有主要树种的群团内进行, 砍除那些抑制主要树种幼树生长的次要树种, 无主要树种幼树的地方则不进行抚育, 这样可节省劳力和费用。

2.3 带状抚育

将林地分成若干带, 在带内进行抚育, 保留主要树种, 清除次要树种。经带状抚育以后的林分外貌是, 形成交互排列的透光廊状带与间隔带。在带内施行抚育以后5~10年, 如果间隔带上的林木妨碍抚育带上林木的生长, 则应将那些影响抚育带上的林木砍去。在进行带状抚育时, 应考虑当地的气候与地形条件, 以决定带的方向。一般在缓坡及平地, 可南北向设带, 使幼林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利于林木生长;在气候条件恶劣, 土壤干燥地区宜东西向;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 带的方向应与主风方向垂直, 以防风倒、风折和树干偏斜、弯曲的危害;在山地陡坡, 带的方向与等高线平行, 以利于水土保持。

3 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化学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 目前主要用于天然混交幼林或新造人工林的透光抚育, 去除灌木、藤蔓与非目的树种。与一般进行透光抚育的方式一样, 可以用除草剂进行全面处理, 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带状或团状处理。

在幼林抚育中应用最广的药剂是2, 4-D (二氯苯氧乙酸) 和2, 4, 5-T (三氯苯氧乙酸) 。本类药剂一般难溶于水, 通常以其盐类及酯类应用, 应用普遍而又较好的是8096的钠盐粉剂, 50%的胺盐溶液和40%~50%的丁酯乳剂。

本类除草剂有良好的选择性。据研究, 按木本植物对2, 4-0和2, 4, 5-丁的敏感程度, 可分为3组: (1) 高度敏感的, 如赤杨、灰赤杨、疣皮桦、涔叶槭、爆竹柳、榛、核桃楸、臭椿等; (2) 中度敏感的, 如橡、山杨、刺槐、火炬松、落叶松、椴等; (3) 较稳定的, 如云杉、欧洲松、侧柏、红槭等。

林分在I龄级幼林阶段的敏感性大于II龄级的壮龄林, 故前者施用的剂量要小于后者。在叶子发育完全及嫩枝生长旺盛时期, 对药物的敏感性亦大。当气温低于4℃~5℃时, 则对林木不起作用。10℃~18℃起作用很慢, 18℃~32℃起作用很快。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 要比土壤贫瘠的条件下作用快, 在过湿的林地上施2, 4-D效果不好。

氯酸盐类的氯酸钠和卤化脂肪酸类的四氟丙酸在杀伤竹类方面, 应用很广泛。由于四氟丙酸比灭生性的氯酸钠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其应用范围也相应广泛些。

化学药剂处理灌木和非目的树种的方法可分为3种: (1) 叶面喷洒:一般在清除幼小林木时多采用, 此法适用大面积机械化作业, 尤其可利用飞机进行空中喷洒; (2) 林木木质部及韧皮部注射:适用于去除大的成年林木, 此法收效大, 省工; (3) 涂刷:主要用于处理伐根, 抑制萌条生长。

在混交幼林中进行药剂叶面喷洒的时间,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 此时林木生长已趋于停止, 顶芽已经形成, 如果施用过早, 会伤害主要树种的生长。

谈森工林区透光抚育采伐技术 第3篇

具体说来, 主要有下列4方面:

1.1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灌木、藤本, 甚至高大的草本植物。

1.2在纯林或混交林中, 主要树种幼林密度过大, 树冠相互交错重叠、树干纤细、生长落后、干形不良的植株。

1.3实生起源的主要树种数量已达营林要求, 伐去萌芽起源的植株;在萌芽更新的林分中, 萌条丛生, 择优而留, 伐去其他多余的萌条。

1.4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已获成功的采伐迹地或林冠下造林, 新的幼林已经长成, 需要&除上层老龄过熟木, 以解放下层新一代的目的树种。

在决定砍伐对象时, 不仅要考虑树种间的相互竞争关系, 而且还要考虑树种间的互相适应关系。有些树种或植株虽无长远的培养前途, 但暂时保留它们, 对遮护土壤、减少林地杂草滋生、调节小气候以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 均有一定益处。因此, 不能一次将上述砍伐对象全部砍去。

例如, 东北林区的人工红松林, 由于红松在幼龄林时期生长较慢, 往往被天然更新的杨、桦等树种所压制, 如透光伐时全部伐去它们, 虽可使红松生长加快, 伹因环境条件的突然急剧变化, 易使红松幼树发生枯黄, 而且在全光下红松易遭虫害, 发生早期分杈。针对红松的特征, 在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使红松侧方蔽荫而上方透光的办法, 即“挨着别挤着, 护着别盖着”的经验。在施行红松林透光抚育时, 对于林地上天然发生的乔、灌木, 应按“挨着别挤着”红松侧枝, “护着别盖着”红松主枝的原则决定砍伐强度。它是正确运用了红松与天然发生的阔叶树种种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仅把红松从阔叶树的压抑下解放出来, 而且又合理地利用后者为前者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 透光抚育的方法

透光抚育实施的方法有3种。

2.1 全面抚育

在全部林地上将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按一定强度普遍砍除。这种方法只有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薪炭材有销路, 主要树种占优势, 且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才使用。

2.2 团状抚育

主要树种的幼树在林地上分布不均匀, 数量又不多的情况下, 可采用此法。抚育仅在有主要树种的群团内进行, 砍除那些抑制主要树种幼树生长的次要树种, 无主要树种幼树的地方则不进行抚育, 这样可节省劳力和费用。

2.3 带状抚育

将林地分成若干带, 在带内进行抚育, 保留主要树种, 清除次要树种。经带状抚育以后的林分外貌是, 形成交互排列的透光廊状带与间隔带。在带内施行抚育以后5~10年, 如果间隔带上的林木妨碍抚育带上林木的生长, 则应将那些影响抚育带上的林木砍去。在进行带状抚育时, 应考虑当地的气候与地形条件, 以决定带的方向。一般在缓坡及平地, 可南北向设带, 使幼林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利于林木生长;在气候条件恶劣, 土壤干燥地区宜东西向;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 带的方向应与主风方向垂直, 以防风倒、风折和树干偏斜、弯曲的危害;在山地陡坡, 带的方向与等高线平行, 以利于水土保持。

3 化学除谢剂的应用

化学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 目前主要用于天然混交幼林或新造人工林的透光抚育, 去除灌木、藤蔓与非目的树种。与一般进行透光抚育的方式一样, 可以用除草剂进行全面处理, 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带状或团状处理。

在幼林抚育中应用最广的药剂是2, 4-D (二氯苯氧乙酸) 和2, 4, 5-T (三氯苯氧乙酸) 。本类药剂一般难溶于水, 通常以其盐类及酯类应用, 应用普遍而又较好的是8096的钠盐粉剂, 50%的胺盐溶液和40%~50%的丁酯乳剂。

本类除草剂有良好的选择性。据研究, 按木本植物对2, 4-0和2, 4, 5-丁的敏感程度, 可分为3组: (1) 高度敏感的, 如赤杨、灰赤杨、疣皮桦、涔叶槭、爆竹柳、榛、核桃楸、臭椿等; (2) 中度敏感的, 如橡、山杨、刺槐、火炬松、落叶松、椴等; (3) 较稳定的, 如云杉、欧洲松、侧柏、红槭等。

林分在I龄级幼林阶段的敏感性大于II龄级的壮龄林, 故前者施用的剂量要小于后者。在叶子发育完全及嫩枝生长旺盛时期, 对药物的敏感性亦大。当气温低于4℃~5℃时, 则对林木不起作用, 10℃~18℃起作用很慢, 18℃~32℃起作用很快。在土壤肥沃的条件下, 要比土壤贫瘠的条件下作用快, 在过湿的林地上施2, 4-D效果不好。

氯酸盐类的氯酸钠和卤化脂肪酸类的四氟丙酸在杀伤竹类方面, 应用很广泛。由于四氟丙酸比灭生性的氯酸钠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其应用范围也相应广泛些。

化学药剂处理灌木和非目的树种的方法可分为3种: (1) 叶面喷洒:一般在清除幼小林木时多采用, 此法适用大面积机械化作业, 尤其可利用飞机进行空中喷洒; (2) 林木木质部及韧皮部注射, 适用于去除大的成年林木, 此法收效大, 省工; (3) 涂刷主要用于处理伐根, 抑制萌条生长。

在混交幼林中进行药剂叶面喷洒的时间,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 此时林木生长已趋于停止, 顶芽已经形成, 如果施用过早, 会伤害主要树种的生长。

在次生混交林中, 第一林层由非目的树种如山杨所组成, 第二林层由主要树种如云杉等组成。为了给云杉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砍除第一林层的山杨。因在砍伐过程中会损伤大量的第二林层的云杉, 同时突然消除第一林层, 云杉会因不适应骤然改变了的光照条件而罹病。如果采用除莠剂来清除上层林木, 就会克服这些缺点, 山杨受药剂毒杀后, 在林地上暂时还保留着死亡的树冠, 使林地光照条件逐渐改善, 待其树枝干枯脱落后, 再行砍伐, 这时砍倒的树干对云杉的损害已大大减轻。对山杨的毒杀可用注射法, 在树干的基部用利刀砍一大的环状切痕, 在切痕处注入药剂。

摘要:本文介绍了透光抚育对象、透光抚育方法和、化学除草剂在幼林抚育中的应用等采伐技术。

大林区林木采伐运输体系的研究 第4篇

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林业部门在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的同时, 还利用木材市场将林木资源供给社会, 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 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利益。所以目前的工作重点需要结合现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特点, 加强资源管理, 利用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指定出合理的采伐计划, 在采伐限额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 林木采伐运输体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1 供需双方的基本条件

木材交易市场与林场之间的交易过程中, 木材提供方为重要的单位林场, 林场也是木材提供方利益的整体代表, 需求方为木材交易市场或商家, 这些需求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在与林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为直接购买者, 有时也是木材采购的中间商, 木材资源转后, 中间商会赚取一定的利益。在实际运输体系的研究过程中, 可以将交易市场中的所有买家看作是一种整体需求方。

2.2 供需交易中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时间内, 需求方会向大林区提出采购申请, 大林区会以规定的采伐限额为依据, 为需求方提供采伐蓄积限额, 确定出具体的木材供应量和供应价格, 同种类型的木材在同一交易市场中的价格相同, 在不同的交易市场中可以不同。以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为基准, 林场对采伐蓄积进行合理的分配, 制定出完善的采伐运输计划。林场按照计划将林木采伐完毕, 将林木资源运输到实际交易市场, 其中会产生一定的运输成本, 这些运输成本由林场方承担。

单位林场集合已有林木的蓄积量, 制定出合理的林木培育和经营方案, 以国家下发的森林采伐限额为依据, 制定出林木采伐的上限和下限, 其中下限是指根据培育更新原因制定的林木蓄积量。大林区与木材交易市场共同确定出林木供应量, 林木供应量也可以看作是实际采伐总量, 采伐总量不得超过林场品种的采伐总范围, 在确定采伐量和分配量的过程中, 需要将木材的采伐总量控制在采伐的上下限之内, 避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破坏。在木材收购价格的制定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林场单位在林木培育过程中付出的实际成本。

2.3 运输方案遵循的原则

在大林区范围内, 有地理资源和林木资源相结合的整体, 拥有多种单位林场的组合, 单位林场与木材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恶性竞争和市场秩序紊乱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对已有森林资源的平衡发展造成了影响。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利益、经济利益和整体利益, 在确定出合理的木材供应量和运输方案之后, 必须遵循以下两项原则。

(1) 合理确定出市场的木材供应量和木材价格, 在维护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 满足市场的林木需要, 在维持市场价格稳定的前提下, 保障单位林场的经济利益[1]。

(2) 在维持森林资源稳定发展的条件下, 合理均衡单位林场的整体利益, 合理分配木材的供应量, 保证运输方案落实到实际中。

3 制定林木交易量与价格模型

3.1 确定供应量

针对林木资源交易的一级市场将木材转入二级市场的过程中必定会赚取一定的差价, 需要根据现有的存货状态和市场需求量提出合理的购买要求。因此需求量和采伐量是非常明确的, 供应量也就得以确定了。大林区对同一种类的木材需求量进行汇总, 确定出林木的蓄积量, 控制在合理的林木采伐范围内。

如果某种林木的需求量在采伐总量的限度范围内, 可以将需求量作为供应量, 以实现工序平衡。如果某种林木的需求量低于可采伐总量的下限, 此时的林木采伐量超过了需求量, 导致林木供需不平衡。如果某种林木的需求量高于可采伐总量的上限, 此时的林木采伐量低于需求量, 导致供需不平衡。

在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时, 大林区向单位林场发出通报, 必须在不影响森林资源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对现有的林木培育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重新计算可采伐总量的上限和下限。在数据进行调整后, 需要及时与市场的需求量进行对比, 如果还是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需要向市场反馈, 市场必须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如果出现供不应求时, 可以维持原有的计划方案不变, 木材资源的收购价格可能会高出合理价格, 如果供大于求, 单位林场需要及时将剩余的木材资源储备起来, 在调查市场发展的的前提下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

3.2 确定销售价格

木材的销售价格一般由工序双方协商得出, 但是在大林区方面, 需要充分结合下述单位林场的单位成本, 必须对林木的价格作出合理的估算, 以保证下述林场单位的基本利益。在木材供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现象, 导致木材的销售价格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变动, 因此每立方米木材的销售价格往往会被分成两部分, 即木材的理想价格和实际成交价格[2]。

在计算理想价格的过程中, 单位林场以市场的需求量为基准, 确定出某种木材的采伐量, 木材的理想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将成本价格归算到每立方米的木材上, 加上合理的利润回报, 就可得出每立方米木材的理想价格。值得注意的是, 木材培育环节的成本是在长时间内形成的, 在核算培育环节的成本时, 需要结合实际的森林资源成本进行评估。

针对不同的木材种类, 利润回报也会不同, 不同的林木在不同的销售市场中的实际销售价格会有较大的差别, 对于每个单位林场来说, 理想的销售价格主要包括实际单位木材成本和单位木材的合理利润。

在确定实际成交价格的过程中, 如果交易市场对某种木材的供应量有了一致的认可, 在工序关系的影响下, 可以根据木材供应方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商定出实际木材的成交价格。如果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 可以将理想价格作为实际成交价格, 如果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供不应求时实际价格必定高于理想价格, 供过于求时实际成交价格必定低于理想价格。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 林木市场必须对木材的价格进行合理调控, 保持林木市场的稳定, 这种稳定状态不仅体现在木材的供需关系上, 也体现在木材的价格体系上。

4 制定大林区的采伐运输计划

4.1 正确认识森林生态采运

从林业生产的角度出发, 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木材的持续生产, 相关单位和林场必须先正确认识森林生态采运。目前,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经济意识和生态意识得到提高, 基本已达成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的共识。只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对森林的结构质量进行改善, 就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 提高森林采运生态化建设。另外, 需要在森林经营中转变经营观念, 正确认识森林采运的双重性。采运生产的积极作用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林木生长, 其消极作用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把生态采运技术作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的表现形式, 用可持续经营的观念指导生态采运, 不断贯彻生态观念,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3]。

4.2 运输工作的过程控制

采伐运输工作是林木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过程控制。

(1) 根据现有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根据林木的分布状况, 选择合适的采伐方法, 作业过程中严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标准。

(2) 在选择采伐区域的过程中,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 严格控制林木的倒向, 避免将幼苗折断。同时需要对工作强度进行控制, 采伐量必须限额, 将采伐量控制在30%, 采伐过程中尽量挑选病态林木, 保护属性优秀、长势良好的林木和幼苗。加强灌木和地下植被的护理, 提高森林的蓄水和护土能力。

(3) 运输过程中先制定出科学的计划, 结合实际的木材需求量, 对已有的工序关系进行优化和调整, 实现利益最大化。

5 结语

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态资源, 在满足社会生产的条件下, 需要采用科学的林木培育计划, 做好运输销售和管理工作, 以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林木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 实现良性采伐运输, 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和成本。

摘要:结合林木采伐运输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 提出了林木交易量和价格模型和大林区的采伐运输计划:在以林场为基本单位的大林区范围内, 构建完善的林木采伐运输体系, 在不影响森林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创收。

关键词:林木采伐,数值分析,体系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成.关于大林区林木采伐运输体系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9, 12 (1) :25.

[2]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J].现代法学, 2012, 26 (5) :58.

林区采伐 第5篇

1 林木采伐管理的现状

(1) 采伐过度, 对生态造成破坏。很多管理人员单纯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随意对林木进行采伐, 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造成了一定林木资源的浪费。这是由传统的采伐思想所造成的, 导致采伐管理不到位, 缺乏科学性。 (2) 调查设计存在缺陷。在调查设计的过程中, 存在着采伐前无设计的现象。即使有设计, 但其项目少、质量低、误差大, 使得设计精度不高、标准地随意设置、压尺现象严重以及代表性差等, 这样就不能保障每个伐区的调查准度与质量。以上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影响林木采伐管理, 致使伐区林木采伐屡屡超标。 (3) 采伐类型与树种管理存在问题。采伐类型和林种管理是林木资源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和利用, 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资源消耗。但目前还存在着采伐类型互换, 各采伐指标挪用, 分项串用, 采伐生态公益林等现象, 虽然采伐指标未突破, 但是却使林分质量下降, 森林资源和生态功能降低。

2 优化林木采伐管理的对策

2.1 创新林木采伐管理的思想

自我国新《森林法》制定以来, 东北林区各地林业部门要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 提高对采伐管理的认识程度, 不断创新管理的措施, 增强管理的意识, 做到合理、适度砍伐。逐渐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 摒弃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环保重要性的砍伐行为, 禁止盲目砍伐。林业采伐部门的管理者要依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 认真做好采伐工作的各个环节, 严格审批各道工序, 将采伐管理作为一种责任制。

2.2 做好采伐前的调查, 严格进行核查

东北林区的气候环境比较适中, 四季分明, 降水丰富, 光照充足, 林木的生长状况也比较好。对此, 管理者要做好采伐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成材、高质量的树木进行采伐。具体来讲, 对木材品质的调查要反复审核, 避免出现问题, 对达不到采伐条件的林木不许采伐。首先, 要上报调查的设计成果, 对采伐的品种实行比例抽样, 要到现场进行核实。其次, 要合理设计采伐的规模和强度, 看其是否符合林木的生长要求, 不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 对于检查不合格的项目, 不得审批, 要保证采伐被有效指导。

2.3 优化公益林的采伐管理方式, 重点抚育中、幼林

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实行了“三北”防护林工程, 东北林区作为其重要的分支,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然林保护工程下的公益林是受法律保护的, 因为它可以发挥重大的生态效益。对此, 林木采伐管理者要特别重视对生态林木的砍伐, 对于重点保护区域内的公益林, 不可进行丝毫的砍伐活动, 在普通公益林区内, 也只能更新采伐, 采取低强度采伐和抚育。东北天然林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等地域, 对其中的中、幼林抚育工作要重点强调, 可以下发采伐许可、抚育伐指标等。只有做好以上工作, 才可以为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提升森林储备量。

2.4 加强采伐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林木采伐管理的有效性, 就要充分利用人才的智慧, 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 要加强对采伐人员的教育培训, 完善调查、设计、检验的过程与方式, 做到精准达标, 万无一失, 从而树立较高的责任意识, 有助于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其次, 采伐过程中的监督与跟踪要落实到位, 保证采伐的质量与效果。再次, 要构建采伐管理考核机制, 只有人员培训合格后, 方可入岗, 以保证采伐技术高质量的完成。采伐单位及人员要具有资格证书, 才有权力实行林木采伐设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3 总结

总而言之, 东北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会面临诸多的挑战, 需要有关人员不断探索和实践全新的方法, 从而解决采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伐人员不仅需要一定的采伐技术, 还需要具备科学环保的管理思想, 使整个林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 我国东北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大勇.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现代国有林区建设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关于林区农田防护林采伐年龄的探讨 第6篇

由于杨树生长速度快, 推广迅速, 形成了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同时依托林区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 为林区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目前木材需要大, 林区资源短缺, 不少地方急功近利, 尚处于速生期的防护林木就遭到了砍伐, 其结果既削弱了防护效能又降低了经济效益。

1 森林成熟与采伐期

1.1 森林成熟

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和任务时的状态, 即为森林成熟。森林成熟标志着生长发育时期某一阶段收获最多, 是确定采伐期的重要依据。林区农田防护林不仅要起到抵御自然灾害、保护农作物的作用, 而且还为林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因此, 在确定林区农田防护林成熟期时, 既要考虑自然因素, 又要考虑防护效益和经济因素。

1.2 农田防护林的采伐期

根据林学理论, 森林采伐期应是成熟期。农田防护林具有多种有益效能, 体现不同的经营目的, 因而也有多种成熟, 如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自然成熟等, 确定采伐期时, 应以这几种成熟为依据。农田防护林的更新年龄, 应从其基本功能出发, 主要考虑林带防护效能明显降低的年龄, 并结合采伐后木材的经济利用价值及林况等因子综合确定。

2 农田防护林的几种成熟龄

2.1 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

在防护林生长发育过程中林木或林分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值的现象称为数量成熟。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时, 还未达到数量成熟;连年生长量小于平均生长量时, 已超过数量成熟;连年生长量等于平均生长量时, 已达到数量成熟。由于数量成熟是以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值为指标, 此时采伐利用, 在数量上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数量成熟可以确定为主伐年龄的依据。当林分通过皆伐能提供某种材种材积最多时的年龄, 称为工艺成熟龄。

2.2 防护成熟龄

林区农田防护林采伐龄不能以木材数量作为唯一依据, 还应从其有益性能发挥程度上去分析。当发挥作用最大时的年龄就是防护成熟龄, 超过此年龄, 防护效益就逐渐下降。防护成熟龄的确定应以树高为主要依据, 因此在林带结构、间距合理的情况下, 林带愈高防护作用愈大。然而, 如果以树高最大或停止生长作为防护成熟的标志, 这时林带很可能早已进入防护成熟成为过熟林, 防护成熟龄就会偏大。

2.3 经济成熟龄

营造林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其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经济效益最高时的年龄即为经济成熟龄, 它是确定伐期的重要依据。

3 农田防护林伐期龄的确定

3.1 以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为基础

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是木材或某些材种收获最多的年龄。从利用木材的角度出发, 伐期龄应大于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

3.2 以防护成熟为根本

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作物、提高粮食产量。防护林的经营应努力使其防护效益最高, 因而伐期龄不应小于防护成熟龄。

3.3 以经济成熟龄为主要依据

经济成熟龄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目的, 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实践中, 可取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上限作为主伐年龄。

4 应注意事项

4.1 森林成熟的可变性

林区农田防护林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有多种成熟龄。在经济成熟林中, 由于利率不同, 有若干的经济成熟龄, 立地条件与经营水平直接影响林木生长速度, 对各种成熟都有很大影响。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成熟既是自然现象, 又是经济、社会现象, 同时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2 成熟龄的表示方法

当某一种林木或同类林分其生长发育达到了满足国民经济某些需要时的状况, 在这种状况下, 森林成熟是合理确定主伐年龄和森林培育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4.3 伐期龄的应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林区采伐】相关文章:

采伐技术05-18

科学采伐08-06

采伐调查08-26

采伐与管理09-13

采伐管理制度07-12

强化采伐管理制度07-26

林木采伐管理问题论文11-17

采伐树木协议书06-23

林木采伐公示制度06-27

森林采伐农业生态论文04-27

上一篇:英语课程学习下一篇:整形美容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