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2024-05-13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精选12篇)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1篇

1、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融资困难制约了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全国来看, 无论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中, 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很小, 云南省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以及信用担保机制缺乏等原因, 很难通过现有的融资渠道如主板市场、银行、担保机构等获得资金, 只能依赖政府财政支持、中小金融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贷款等的支持, 但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2) 技术落后限制了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药材人工种植方面, 生物制药产业具有明显的原料依赖性的特点, 随着野生药材逐渐枯竭, 进行药材人工规模化栽培成为生物制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人工种植必须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 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技术难免落后。二是新药研发方面, 生物制药产业的产品研发与创新往往是前期投入大、不确定性高、研发周期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既没有强大的资金基础能支撑数年的研发投入, 也没有进行研发的技术基础, 因此很难在新药研发上去取得优势。

3) 人才缺失、管理方式落后影响了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发展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缓慢, 对行业最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加上中小企业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匹敌, 更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这不仅导致技术层面上的人才缺失, 也导致了管理上的人才不足, 从而使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落后。

2、促进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发展建议

1) 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

生物制药产业作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政府在政策上已经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和支持, 但生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根本性问题更需要政府的强力引导。例如, 单个企业规模小的问题, 政府可以从发展产业链的角度出发, 引导生物制药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使企业联系更紧密, 节约一部分内部交易成本, 整体竞争力上升;又如, 技术落后的问题, 由于生物制药产业的特殊性, 必须大量进行科研投入, 而中小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 可能不仅没有资金引入新科技, 还可能连科技文献信息来源都有限, 这时还需要政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引导企业学习和掌握行业新技术。

2) 着力中介机构的培育

对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缺乏本土专业化、品牌化的中介机构, 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很难像省外的一些企业一样取得像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之类的投资, 也很难获得对于生物制药行业熟悉的信息咨询公司提供的有重大价值的咨询服务。因此, 培育能够帮助云南生物制药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介机构也是必需的。

3) 企业加强自身能力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2篇

材料科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临床科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并突破旧有科学的狭小范围,诞生了另一个新兴的产业--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生物医学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它为医学、药物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为材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医学材料指的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现在各种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和合金材料、陶瓷和碳素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其制成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

一、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

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对生物医学材料有以下基本的要求:无毒性,不致癌,不致畸,不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和组织细胞的反应;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不引起中毒、溶血凝血、发热和过敏等现象;化学性质稳定,抗体液、血液及酶的作用;具有与天然组织相适应的物理机械特性;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具有特定的功能。

根据物质属性,生物医学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生物医学金属材料(biomedical metallic materials)医用金属材料是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金属或合金,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抗疲劳特性,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入材料,主要有钻合金(co-cr-ni)、钛合金(ti-6a1-4v)和不锈钢的人工关节和人工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的智能特性,能够用于矫形外科、心血管外科。

2、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biomedical polymer)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有天然的和合成的两种,发展得最快的是合成高分子医用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可以获得很多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其中软性材料常用来作为人体软组织如血管、食道和指关节等的代用品;合成的硬材料可以用来作人工硬脑膜、笼架球形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球形阀等;液态的合成材料如室温硫化硅橡胶可以用来作注入式组织修补材料。

3、生物医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或生物陶瓷(biomedical ceramics)生物陶瓷这类医用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陶瓷主要包括两类。(1)惰性生物陶瓷(如氧化铝、医用碳素材料等)。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能良好,分子中的键力较强。

(2)生物活性陶瓷(如羟基磷灰石和生物活性玻璃等),这类材料具有能在生理环境中逐步降解和吸收,或与生物机体形成稳定的化学键结合的特性,因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生物医学复合材料(biomedical composites)生物医学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以及人工器官的制造。其中钻合金和聚乙烯组织的假体常用作关节材料;碳-钛合成材料是临床应用良好的人工股骨头;高分子材料与生物高分子(如酶、抗源、抗体和激素等)结合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应用前景分析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微课教学 应用前景 分析

前言:

近年来,科技不断地创新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深入教学改革,为教学增添了一份活力与别样的色彩,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微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细化、量化学习内容,充分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它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多种智能化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形象化,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微课以独特、新颖、灵活多变的形式展现出了教学的丰富化,在目前的教育界和人们的生活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发现,微课教学中的应用已预示着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就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微课的特点

传统的课堂主要注重教学中教师的“教”,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发挥到了极致,而学生只是处于对教师的思维跟踪状态,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学习,久之,会抹杀掉学生的创造性,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微课相比传统课堂而言,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其真正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向却有着天壤之别。微课与传统教学内容一样,都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不同的方式却表现了不同的结果。

第一,微课的内容“细微”。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教师往往是跟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的性与针对性不强。而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展开,教学往往突出了某个重点、难点内容,虽然内容不多,但方向性较强,更加精益求精。

第二,微课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短小视频组成,内容短小而精悍,是根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来确定的时间的长短,易于学生接纳和吸收,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10分钟左右,

第三,微课教学过程比较全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微课的教学形式基本相同,都是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导入课程内容、课程讲授、课后总结等的教学过程,而微课根据教学需要利用课件或道具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与创造性,使课堂过程进行的较为具体、全面、生动、丰富。

二、微课的应用前景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可汗学院,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给远在他乡的表妹补习功课,利用简单视频录制工具制作了一套十分短小精悍的视频供妹妹学习,这个学习方法一出现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称赞和关注。他经过了一番不辞辛劳的努力,终于为此创立了一家微课教育网站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服务平台。现在,这个学习平台已超过每月2万人次的点播量,成为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微课学习平台。现阶段的微课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已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可以搭建思维的桥梁决破重难点知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逐渐向成熟发展,他们的人生向标和思维意识也在逐渐转型或成型,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极为有效的,对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重大。教师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来把握好好生物教材和教学资源,利用生物学科的科学性来感化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思考,逐渐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贯穿在学生思想意识当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内容时,由于这些知识都属于微观的生物研究现象,比较抽象,像生命现象、生化反应等这些都是很难用语言来很难表述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声色、图文、动画等于一体来表现出这些微观画面的具体形象特征。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智能化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和心灵体验,使知识更加简洁而深刻地印入学生脑海,使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和深刻,同时,也为教师减轻了教学上的负担和压力,增强了教师教学的信心,使教学以更加优化的形式发展。

(二)演示教学实验填补实验空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不断扩升进步,为新课程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弊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势完美结合,大大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信息来源和成长平台,丰富了课堂教学氛围,渲染了一种新颖的学习情调,更加激起了学生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给力的帮助。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较高实验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师的责任。实验固然重要,然而,在实验教学时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例如,实验设备损坏没有及时维修,造成暂停实验或无法实验;还因为一些学校的时空条件的限制而直接忽略实验,甚至不做实验,这就忽略了实验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使生物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不怎么理想。

假如教师能够借助微课程视频,利用其动态的画面演示实验,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现象结果,就会使生物课程丰富很多;从而可以满足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的实验空缺,实现与真正的实验教学相同意义和价值的教学目的。

结语:

总之,微课有效地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利用它发达的智能化科技手段,能够在教学中起到化难为简、化简为易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更细化、量化地学习,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是很好的学习神器,也是有益的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28:75-76.

[2]周新.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4篇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能源多源化问题,采取国家财政补贴减税等鼓励措施,大力推进多元化替代石油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开发。目前,多元化能源替代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煤制油、煤制烯烃、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极大地推进了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的开发进程。我国规划到2020年,使生物燃料消费量占到全部交通燃料的15%左右,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燃料产业,这给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麻风果、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香烃,十六烷值高,可生物降解,闪点高,无毒,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和溶解性,也是制造可生物降解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生物柴油与常规柴油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由于生物柴油具有性能优良、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采取免税和补贴等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生物柴油,2006年全球生物柴油总产量达到500万吨,预计2010年可达20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量为60万吨/年。

2、生物柴油效益分析

2.1 生物柴油项目投资估算

生物柴油技术属于成熟技术,以植物油(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废动植物油和地沟油等为原料,采用预酯化、酯交换、蒸馏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由于我国豆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油价格昂贵,目前生物柴油工厂主要是以废弃动植物油和地沟油等原料来生产生物柴油。大约1.2吨废弃油脂可以生产1吨生物柴油。年处理1万吨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工厂建设投资大约为1000万元,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所示,年利润可达695.7万元,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2 生物柴油项目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2.2.1 原料价格影响:

影响生物柴油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包括项目建设成本、原料价格、运营费用和产品价格等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每年设备折旧费和运营费用等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低,大约占16.6%。而原料费用占83.4%,特别是废油脂原料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达到了70.9%,可见获得廉价而稳定的原料油料对于生物柴油公司的经营利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主要利用高产转基因大豆,发展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产业;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大规模种植油菜,采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东南亚地区适合种植植物棕,当地各国利用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这些国家利用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价格稍高于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厂靠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获利。

在我国,以豆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油为原料,一方面是价格昂贵,另外如果大规模用来生产生物柴油会扰乱食用油的正常供应,所以我国不适合用豆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不同原料价格和成本估算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我国废油脂和麻风果适合用作生物柴油原料。

目前原料来源主要是废弃动植物油和地沟油等,每年回收大约230万吨废弃油脂,其中部分废弃油脂用来生产生物柴油。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麻风树、黄连木等油料植物提供的油料。近年来,国内相继建成了多家年产量过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造成过去无人问津的废弃动植物油、地沟油价格一路上涨,从2005年的2300元/吨涨到2008年的3800元/吨,目前价格回落到大约2300元/吨。2008年地沟油平均成本大约在3200元/吨,加上运输、炼制等成本后总成本大约在4800元/吨,生物柴油的销售和石化柴油价格接近,生物柴油盈利空间大约在700元/吨。

2.2.2 石化柴油波动影响:

石油价格波动会影响石化柴油价格走势,从而影响生物柴油价格走势。目前生物柴油的定价基于普通柴油零售价,比如四川古杉集团“以30元到100元每吨的折扣”进行销售。由于生物柴油在性能和环保方面都优于石化柴油并受到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护持,所以以废弃油脂和麻风果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相比是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2.2.3 销售渠道和国家产业政策影响

我国的生物柴油面临销售渠道匮乏和扶持政策缺位等问题。虽然《可再生能源法》确定了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生物柴油仍然没有进入国有加油站主渠道。我国还没有制定促进生物柴油生产、销售、使用等相关政策,更没有正规的生物柴油销售渠道。

政策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成品油价格管制的前提下,我国缺乏对生物柴油生产和使用的扶持政策。欧盟和美国对生物柴油实施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我国生物柴油领域尚缺乏通过税收优惠、投资补贴和强制掺兑等政策推动生物柴油发展,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

3、国内生物柴油项目及相关企业介绍

3.1 目前拟建和在建生物柴油项目

我国生物柴油发展迅猛,国内有四川古杉集团、安徽国风集团等大型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及全国各地众多民营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多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多家能源企业在西南、海南等地区大规模布局油料能源种植作物(麻风树等)基地,保证未来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供应,同时筹建多座10万吨级以上的生物柴油工厂,目前我国在建和拟建的生物柴油项目大约为300万吨/年。

3.2 生物柴油重点企业介绍

四川古杉集团成立于2001年,2007年12月19日在美国上市。该公司利用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脚料及食用回收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古杉集团目前拥有年产24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表3为该公司重要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2002以来该公司保持较高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2004年至2007年9月,古杉收购废弃油脂原料价格从1571元/吨增长至3200元/吨,年增长率越为28%,造成了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原料费用、副产品价值是影响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废油脂占总生产费用的60~70%,决定着生产成本。采用低价位的原料油是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甘油等副产品在总的销售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综合利用好副产品对于提高生物柴油厂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3 国风集团

安徽国风集团(国风塑业000859的母公司)与世界最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的华信资源有限公司成立国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国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物柴油项目如下:15万吨/年生物柴油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产品包括产量为1万吨/年生物柴油和产量为5万吨/年微乳生物柴油。项目建设总投资1.786亿元。2006年11月初,5万吨/年的一期工程正式投产,2010年集团公司规划生物柴油总规模达到6 0万吨/年。目前,国风集团的原料由三部分组成:约1/3为废弃植物油,如地沟油、潲水油;约1/3为从东南亚进口的棕榈油;约1/3为从高油量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油。但目前棕榈油价格高企,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4、国内生物柴油发展分析

从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可以看出发展生物柴油具有很多优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最大问题就是原料供应不足且价格波动大。欧美国家利用豆油和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在我国却行不通,因为粮油价格昂贵,如果大规模推广会影响粮油正常供应,带来物价上涨等问题。

由于麻风果含油量高达40%,每公顷麻风树可以产油2.7吨,生产能用于发电的残渣4000公斤,而且麻风果价格便宜(见表2所示)。我国云贵川等地特别适合种植麻风树,通过大面积种植麻风树等油料植物能够逐步解决原料供应问题。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随着国家费改税政策和对生物柴油相关补贴政策 (补贴和免税) 的出台, 大规模的生物柴油项目投资将是有利可图的。

注:人员3 0人;间接生产成本指折旧费、维修费、利息、销售费用和其他费用数据根据西安油脂科研研究设计院2005年发表在《中国油脂》的文章并结合当前原料和人工成本进行的粗略计算。

(注:数据来自于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 四川古杉集团招股说明书)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项目SWOT分析:

优势:

1)、生物柴油性能优良和环保,属于可再生能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我国是贫油国家,内需巨大;

3)、生物柴油技术成熟可靠;

4)、处理废弃油脂有利于环保和卫生,同时得到生物柴油;

5)、大片的荒山野岭适合于种植麻风果等油料植物;

6)、廉价劳动力成本。

劣势:

1)、原料供应和价格问题。豆油和菜籽油价格昂贵,废弃动植物油脂,230万吨/年,数量有限且存在回收问题;

2)、大面积种植麻风树还需要一段时间。

机会:

1)、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加大;

2)、能够部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3)、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少CO2排放;

4)、大面积种植麻风果等油料植物能够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5)、生物柴油有望得到国家财政补贴等鼓励措施。

威胁:

原料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大。

摘要: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的清洁燃料,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且生产技术成熟可靠,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经济效益情况和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以及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原料路线选择。生物柴油大规模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获得稳定而廉价的原料。以豆油等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不符合我国国情, 还面临高成本和粮食安全问题。在荒地上种植麻风树等油料植物能够解决生物柴油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原料问题, 而且能够带领农民致富。本文还介绍了我国生物柴油项目和四川古杉集团等重要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情况。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经济效益,麻风树

参考文献

[1]程小琴.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选择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 21:74~75

[2]尧清, 永祥.车用生物柴油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现代车用动力.2007, (11) :1-4

[3]黄小明.生物柴油的标准和质量控制[J].粮油食品科技.2005, (3) :40-42.

[4]刘贞先.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J].节能与环保.2007, 3:27-28

[5]冀星, 王璇, 张小豹等.关于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中国能源;2007, 3:26-29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第5篇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

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究和

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本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力学、医疗器械等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则为医疗器械方向主要是为了培养基础

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深厚现代电子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一定

医学科学知识的生物医学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据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忠生介绍目前全国大约有6万家

医院医学工程师只占医院总人数的 10与国外30的比率相差悬殊。作为医

学工程的最大产业国内1万多家医疗设备企业也急需医学工程师。同时现代医学

技术的进步是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本专业有广阔的就

业前景。

现对本专业就业前景进行简单分析

1、出国深造

生物医学工程属于综合交叉发展学科且与应用有紧密的结合国外很多著名

大学都很注意其发展所以出国深造机遇很大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以

转向学习生命科学这方面在国外有更先进的发展研究。

2、读研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考研有很多选择方向如电子学方向、医疗器械方向、图像处

理方向、自动化方向、计算机算法与结构等。从历年的考研情况来看选择多考

研情况较好。

3、找工作

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医院

到医院设备科放射科信息中心等部门工作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采购

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管理等。

2医疗器械企业

到医疗仪器企业做研发、销售、维修。销售主要是做好本区域内老客户的器械更

新等业务同时需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售后工程师主要负责所属器械的安装调

试维修等。医疗器械企业南方发展普遍较好企业多就业机会多。

3电子计算机相关企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知识面广包括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很多毕业生

进入此类企业工作。

4高等医学院校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

5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

除此之外应征入伍、参加支援西部计划、到村任职、报考选调生、自主创业等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6篇

我国现有一定数量的野生光皮树资源,但呈散生分布状态。据统计,目前江西和湖南两省有相对集中的光皮树资源约5336万平方米(8万亩)。野生的光皮树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物柴油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80多万公顷,以满足600万吨生物柴油和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年发电原料供应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国家规划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发展光皮树5万公顷。可见,光皮树的种植前景广阔。

光皮树的主要用途有:

1.生产生物柴油。以光皮树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0#石化柴油燃烧性能相似,是一种安全、洁净的生物质燃料油。

2.生产食用油。光皮树的果肉及种子富含油脂,可供食用及药用,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

3.木材的利用价值。光皮树木材细致均匀,纹理直,坚硬,易干燥,车旋性能好,可供建筑、雕刻和制作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

4.酿蜜。光皮树还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花可供蜜蜂采蜜。

5.园林观赏。光皮树树姿优美、树冠舒展、干直挺秀、树皮斑斓、叶茂荫浓,初夏满树银花,是理想的行道树、庭荫树。

6.肥料。榨油后得到的油饼是良好的生物肥料或饲料,可以帮助农民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二、光皮树的适栽区域

光皮树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南的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以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最多,垂直分布在海拔1130米以下。

光皮树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壤土,根深,萌芽力强,喜光,耐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微盐碱性的沙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黏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一般可忍受-18~-25℃的低温。

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旺盛。引种栽培时间以落叶后、萌芽前为好。

三、种植成本及预期效益

光皮树比较耐粗放,野生状态下生长在石缝中都能正常开花、结果。但作为产果的经济树种进行栽培时,还得有一定量的投入。投入的多少与作业方式、山场条件等密切相关。种植的当年投入最大。现以机械化作业、单位面积667平方米(1亩)、栽植实生苗为例介绍其种植效益。

①割灌机割除杂草、灌木,费用30元;

②植树机挖穴(74~110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60厘米),费用22.2~33元;

③基肥(厩肥或土杂肥、火烧土或草木灰、石灰、钙镁磷肥等),费用148~220元;

④苗木74~110株,费用37~55元;

⑤栽植费用20~30元;

⑥中耕费用35~50元;

⑦农药、肥料费用55元;

⑧其他用工等费用50元。

共计397.2~523元。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的中耕垦抚、修剪、农药、肥料等费用各180元左右。前五年的投入在1117.2~1225元左右。第5~6年始花、挂果,第9~10年开始进入丰产期。

从现有产果树的采种情况来看,丰产期前产量很低,进入丰产期后,每株产量最高可达50公斤左右。出油率一般在20%~30%之间。

四、投资建议

1.尽管光皮树的天然分布范围很广,但最适栽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湖北,人工栽培以这三省为好。

2.光皮树的人工栽种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研究及栽培技术还有待深入和提高。尤其是开花、结果习性,修剪技术等,目前尚不系统、不完整,引种时应加以考虑。

生物质成型燃料前景分析 第7篇

关键词:秸秆,成型,燃料

1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概况

国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 如今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在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商品化, 非常普及和方便, 在超市都能买到。1985年日本平均每户家庭年消耗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750kg;2005年美国林地就提供了3.68亿t生物质燃料资源用于能源生产, 美国能源部计划到2030年生物质能源的使用量占美国发电量的5%、运输燃料使用量的20%和化学品生产量的25%, 相当于美国现有石油消费量的3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开发研究,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机型, 组织技术攻关,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合我国区域农作物秸秆特性的各种类型的秸秆压块机, 用以生产颗粒、棒状 (块状) 成型燃料。全国现有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厂 (公司) 300多家, 年生产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200万t以上;2009年全国通过生物质气化、干馏、固化等能源化利用审核的农作物秸秆数量为165万t, 发放以奖代补资金2.31亿元。江苏现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厂50多家, 年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25万t, 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2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生物质成型燃料固化成型技术工艺线路为:秸秆料晒干处理 (含水率控制在8%~12%) —秸秆料揉搓—储存回性—搅拌混合 (含水率控制在12%~25%) —均匀输送上料—除铁—压制成型—输送出料—自然风干—计量包装—检验入库—成品。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密度大、热值高、燃烧充分、成本低、使用方便、清洁卫生、便于运输和储存等特点, 可作为气化炉、取暖炉、农业暖房、锅炉和发电的燃料, 同时可作为生产沼气、肥料、饲料和高密度板等的原料, 用途非常广泛。

3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主要技术参数

3.1 密度

生物质成型燃料按其密度分为低密度 (小于0.5t/m3) 、中密度 (0.6~1.1t/m3) 、高密度 (1.1~1.4t/m3) 三种。低密度农作物压块适宜做动物饲料, 中密度压块适宜于户用型秸秆半气化炉、小型锅炉和经改造的自动炉排机械加料的大型锅炉, 高密度压块更适宜进一步加工成为炭化产品。

3.2 灰分

生物质压块燃料的燃尽率可达96%, 剩余4%的灰分可以回收做钾肥, 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燃料—肥料—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

3.3 水分

农作物秸秆揉搓料含水率过高时, 压块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不能顺利地排出, 结果造成秸秆压缩成型燃料表面开裂, 成型效果较差;秸秆揉搓料含水率过低时, 较难成型, 而且密度较大, 这是因为微量适宜的水分对秸秆木素的软化、塑化具有促进作用。揉搓料含水率控制在15%~20%范围内比较适宜压块成型。

3.4 热值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密度大, 在压制成型过程中, 高压使原料从松散到致密, 从而限制了挥发分逸出速度, 延长了挥发物的燃烧时间, 通常其热值为14220~16730kJ/kg。其燃料反应大部分只在压块燃料表面进行, 燃烧状况属于静态渗透式扩散燃烧, 类似于煤的燃烧过程。采用不同农作物秸秆生产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其热值有所不同, 1kg燃烧时间约为1~4h。整个燃烧过程的需氧量趋于平衡, 燃烧过程稳定。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热值因秸秆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以玉米秸秆为例:热值约为煤的0.8~0.9倍, 即1.1t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相当于1t煤;如果把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在下燃式生物质燃烧锅炉中燃烧, 其燃烧效率是燃煤锅炉的1.3~1.5倍。因此1t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的热量利用率与1t优质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 甚至更高。

3.5 废气排放

(1) CO2排放接近零。生物质中的碳来自空气中流动的CO2, 通过光合作用将其固化在生物质中, 而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燃烧过程中, 又产生等量的CO2放到空气中, 即生物质生长过程和燃烧过程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CO2的零排放。

(2) NO2排放量为14mg/m3 (微量) 。

(3) SO2排放量为46mg/m3, 远低于国家标准, 可忽略不计。

(4) 烟尘排放量低于127mg/m3, 远低于国家标准。

4 生物质成型燃料使用分析

4.1 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节能效益

生物质成型燃料容易着火, 易于燃尽, 灰分含碳量接近于零;使用生物质燃料可以降低锅炉空气过剩系数, 减少锅炉床层通风阻力, 降低风机功耗, 减少排烟损失, 锅炉热效率可以提高10%~20%。

4.2 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环境效益

煤炭在锅炉燃烧后, 排出大量的飞灰、炉渣、SO2和CO2, 其中飞灰和SO2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炉渣占用大量的土地, S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而锅炉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则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 具有非常显著的环境效益。据测算, 与燃烧二类烟煤相比, 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飞灰 (粉尘) 、炉渣、SO2减排率分别为93%、69%、91%, CO2实现零排放。

4.3 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经济效益

目前农作物秸秆的收购价为160元/t, 生产秸秆成型燃料的能耗为70kWh/t, 折合70元/t, 秸秆成型燃料的用工成本为45元/t, 设备折旧为10元/t, 维修费用为5元/t, 其他费用按10元/t计算, 则1t秸秆成型燃料的生产成本合计为300元/t。现在秸秆成型燃料的销售价格为450元/t左右, 那么1t秸秆成型燃料的纯利润在150元/t左右;1个秸秆成型燃料加工厂按年产3000t计算, 1年创收45万元, 基本上1年就能收回投资,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秸秆成型燃料不仅可以作为替代燃料, 它也是一个可以大量出口创汇的产品。据有关资料介绍, 生物质燃料在美国市场的小包装零售价格为170美元/t, 大包装价格约为135美元/t;在瑞典的交货价格为150美元/t。据测算, 秸秆成型燃料批量生产成本不超过300元/t, 按70~80美元/t出口, 这样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如果能够规模化生产和持续大批量的出口, 将促进农民、农林业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生物乙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8篇

一、生物乙醇行业研究现状

自第一代生物乙醇正式应用到市场以来, 生物乙醇产业的发展规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美国,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乙醇被应用到汽车工业中, 得到了绿色、环保的乙醇汽油。美国现阶段生物燃料乙醇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以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生产工艺中。

欧盟生物燃料研究比较全面, 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自2000年以来, 欧盟生物乙醇的产量年均超过35亿升。与美国不同, 欧盟国家使用的生产原料为甜菜和小麦等作物。2007年, 欧洲国家推出能源政策, 计划将生物燃料混合汽油的使用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到10%。[1]

我国在生物燃料乙醇的研究和发展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世纪初, “十五”计划纲要明确将生物乙醇产业作为一项改善民生、改善环境的重要项目。国内也涌现出一批生物燃料乙醇的科技公司, 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

二、发展生物乙醇行业的必要性

我国关于要不要发展生物乙醇行业、怎么发展乙醇行业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此, 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的意见都是众说纷纭, 通过对各种意见的总结和分析, 总结出影响我国生物乙醇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呈持续发展的阶段。

(2) 我国虽然是能源大国, 但是能源消耗也同样很大, 面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大量消耗的能源使用现状情况下, 生物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 环境友好型能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行业优势很明显。

(3) 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也要求中国应该具有合理的能源战略结构。

(四) 随着生物乙醇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 特别是我国各项生物乙醇项目的上马、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为现代生物乙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4) 高校陆续开设了生物乙醇生产相关的课程和专业, 为我国发展生物乙醇工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懂生产原理、管理技术的高级人才, 为进一步发展生物乙醇工业奠定了基础。

上述客观条件因素的存在, 促使发展生物乙醇行业势在必行, 我国必须实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源战略。这就是:走新型能源开发和发展的新路, 改变现有的能源使用模式,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物乙醇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 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 利于环境保护

生物乙醇汽油的应用能够使汽油充分燃烧, 减少汽车尾气中CO、SO2的排放, 同时, 乙醇的辛烷值高。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有机纤维素、植物等, 这些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等有毒有害气体, 相对于其他矿物原料例如石油和煤炭等CO2用净排放者, 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好的循环系统。[2]

(二) 替代传统能源模式, 利于持续发展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医药、汽车等行业, 新型可替代能源的应用就十分重要, 生物乙醇的生产是依靠自然界的有机生物, 主要是植物, 通过不断的种植, 可以实现可循环使用, 第二代、第三代生物乙醇生产技术的开发, 将原有当做废物处理的庄稼的秸秆、麻类、农作物的边角余料等作为原料, 使生物乙醇的循环使用性日渐增强。[3]

(三) 发展新型产业模式, 利于粮食安全

第一代生物乙醇是以玉米为原料, 伴随生物乙醇行业的兴盛, 人们也渐渐产生了分歧, 主要原因在于, 世界上很多人还处于饥饿的状态, 如果仍旧大规模地发展生物乙醇工业, 将产生与民争粮的情况。因此, 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乙醇生产项目陆续被淘汰。

第二代生物乙醇是以麦秆、玉米秆等原料生产乙醇, 减少与人争粮、与人争土地的问题, 科学家们将“超级酵母菌”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第三代生物乙醇以海藻为原料, 这样既不需要占用仅有的土地, 也不需要淡水资源, 该研究现阶段正处于实验室阶段, 我国在这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 仍处于研发阶段。[4,5]

三、结语

生物乙醇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生物乙醇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业中, 为环境的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重要的贡献。加大“第三代”生物乙醇技术的研发, 切实改变石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关系到人类长远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龚德词.生物乙醇的生产和发展[J].当代化工, 2009, 38 (2) :179-181.

[2]程序.国内外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外能源, 2015, 20 (9) :23-34.

[3]张玉玺.生物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当代化工研究, 2016, 4 (1) :43-44.

[4]刘俊红.生物乙醇燃料的开发和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15 (1) :1.

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9篇

关键词: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 被评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可分为制药产业 (本文研究的范围) 和医药流通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制药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药产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 我国制药企业只有700家左右, 2013年, 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875家, 实现产值21682亿元。但是, 我国制药产业目前面临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小、新药研发能力低的现状, 如何突破现状实现制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制药产业整体运行情况

1.1 制药产业经济情况

制药产业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从国家“十二五”以来的发展情况来看, 2013年制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81.6亿元, 同比增长17.9%, 较“十一五”末 (2010年) 的11741.3亿元, 增加9940.3亿元。据国家工信部统计快报数据, “十二五”以来制药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6%, 虽然低于“十一五”期间的23%, 但是, 仍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2013年制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 增速较上年的14.5%有所回落, 但仍处于各工业大类前列, 高于全国工业增速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加大。

1.2 各子产业经济情况

根据制药产品的属性可以将制药产业划分为: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加工、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制药专用设备制造八个子产业。从目前情况来看, 各子产业发展不均衡, 其中, 发展最好的为化学制剂、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制造产业, 其201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30.9亿元、5065.0亿元、3819.9亿元。中药饮片、制药装备、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成药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分别为:26.9%、22.3%、21.8%、21.1%, 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的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分别为17.5%、17.2%、15.8%、13.7%, 化学原料药制造业继2012年成为发展最慢的产业, 出口增速仅为2.6%, 这可能与国内化学原料药产能过剩、无国际原料药市场定价话语权有关。

2 制药产业结构情况

2.1 制药产业集中度

根据贝恩分类法, CR4<35% (CRn为前n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且CR8<40%属于极低集中竞争型产业, 而我国制药产业2011年CR4、CR8分别为7.6%、11.4%, 属于极低集中度产业。在企业规模方面, 2012年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制药企业中大型制药企业占3.5%, 中型企业占18.6%, 小型企业占77.9%, 中小型企业数量占绝大部分。2013年, 我国制药企业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产业的比重仅为28.8%, 其中, 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制药企业为2家, 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为11家, 50-100亿元的企业25家。据2014《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 全球制药企业排名第一的为美国强生, 其201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13.1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4392亿元) 。可见我国制药企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缺少大型制药公司。企业多、小、散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状况, 使得产业资源缺乏整合, 利用效率低, 不利于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2 制药产业区域分布

从制药产业地域分布情况来看, 2012年制药工业总产值排三位的为山东、江苏、浙江三省, 其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19.4%、15.6%、14.0%。产值增速方面, 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整体快于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放缓。

从子产业分布情况来看, 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仪器制造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医疗器械产业在我国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区域的产业集群, 中药饮品、中成药制造业则主要分布在中药材产地, 比如吉林、四川等省份。

3 新药研发情况

3.1 新药研发投入情况

近些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到2011年,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已投入400亿元, 其中中央拨款100亿元, 带动了地方和制药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 如浙江海正、恒瑞医药2011年研发强度 (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将近10%。受国家创新政策的激励和产业环境的影响, 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日渐增多, 一些传统的原料药、普药生产企业也开始从事创新药物的研发。但是, 从整体看我国制药企业仍以仿制药生产为主, 新药研发强度较低, 2008-2012年我国制药产业研发强度处于1%-2%之间, 2012年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研发强度都在10%以上, 美国礼来制药当年的研发强度甚至达到了23.4%, 可见我国在新药研发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3.2 新药研发产出情况

我国新药创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2014年国家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共完成审评上市药品501件, 其中化学新药128件, 中药新药11件, 生物制品10件。2011-2014年, 共批准药品注册2250件, 其中境内注册化学新药425件, 中药新药68件, 生物制品76件, 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批准的新药数量明显增加, 仿制药数量减少。上市新药质量方面, 国内制药企业针对重大和多发性疾病治疗领域, 开发上市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比如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艾瑞昔布、艾拉莫德等;中药注射剂丹参多酚酸、银杏内酯 (二萜内酯葡胺) 注射液获批上市;自主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重组人戊型肝炎疫苗、Sabine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作为生物药领域最活跃的抗体药物, 批准上市了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康柏西普等。此外, 还有一批创新药物处在研发阶段, 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4 制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4.1 制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目前, 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深化医改惠及民生。200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即新医改;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出台, 生物医药产业被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计划经过20年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以及“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专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项目, 加大对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对制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税收政策方面, 据有关规定, 国务院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三年减半征收 (即“两免三减半”政策) , 税收优惠政策对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4.2 制药产业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人均240元提高280元,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提高到70%和75%以上, 重大疾病保障试点深入开展。2013年中央预算安排的医疗卫生支出较上年增加27%, 国家卫生费用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制药产业的发展。

人口结构变化方面, 我国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步伐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年全国总人口为13.6亿, 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2.21亿, 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 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已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 人口老龄化会进一步促进药品消费增加。随着环境的恶化, 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 慢性病患者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35%。由于慢性病病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 使得卫生总费用呈现上升态势。此外, 2014年各地陆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医药的需求。据有关推测, 预计未来5年, 国内药品市场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发展, 这为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5 结语

在国家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医改向纵深发展, 国家加大对制药产业的支持力度, 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 我国制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制药产业仍面临企业多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新药研发能力低等现状。国家应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 继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 引导调控和监管,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和发展环境, 以促进制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EB/OL].2014-12-23/2015-03-20.http://www.sda.gov.cn/WS01/CL0108/111300.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EB/OL].2014-04-02/2015-03-20.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32/n12858688/15944305.html.

[3]尹作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9) :33-35.

[4]财富出版社.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EB/OL].2014-07-07/2015-03-20.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14-07/07/content_212535.htm.

[5]彭司勋.2013中国药学年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6]陶然, 余正.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药房, 2012, 23 (37) :3463-3465.

[7]濮润, 关镇和, 苏月, 等.浅议我国医药产业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 (7) :114-119.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EB/OL]. (2015-03-13) .[2015-03-20].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viewInfoCommon&id=313425.

[9]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9-23//2015-03-20.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林发展前景分析 第10篇

1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状况

能源林以利用目标可以分为三种, 即木质能源林、淀粉能源林、油料能源林。“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重点培育能源林, 发展生物柴油和木质燃料发电。将通过林业生物质能源示范建设培育特定的能源林, 林业生物质能源份额将占到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 可培育专用能源林1 300多万hm2。特别是全国尚有宜林荒山荒地5 400多万hm2, 按照国家林业局初步规划, 约可利用15%的林业用地发展高效专用能源林。此外, 还可考虑盐碱地、沙地、矿山、油田复垦地等近1.0亿hm2边际性适宜发展特定的能源林。中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前景十分广泛、广阔。

目前, 我国很多省份都建立了以生物质能源为核心的企业, 例如吉林宏日新能源有限公司, 以农林业生物质资源为原料, 建立了3座标准化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 年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能力达到6万t, 可满足约180万m2供热面积的采暖需求。河北新奥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生产的生物柴油, 已经被添加到飞机燃油中去, 且试飞成功。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是一家同时具有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天然气、生物柴油的生物能源产品企业, 年具有208万燃料乙醇、30万t生物柴油、5亿m3生物天然气生产能力。

2 山西生物质能源林发展前景

2.1 自然地理条件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 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地理坐标北纬34°34'~40°43', 东经110°14'~114°33'。纵长约682km, 东西宽约385km, 全省总面积15.67万km2。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 与河北省、河南省北部为邻;西、南以黄河为堑, 与陕西省、河南省中南部相望;北跨长城, 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3℃~14℃, 昼夜温差大, 南北温差也大。全省年降水量在400mm~750mm, 但季节分布不均匀, 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 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无霜期南长北短, 平川长山地短。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有大小河流1 000多条, 其流域面积大于100km2。

2.2 生物质能源林树种

山西生物质能源林树种较多, 作为生物质发电的树种有:毛白杨、小黑杨、北京杨、柳、悬铃木、刺槐、柠条、花棒、胡枝子、酸枣、沙棘等31种;可为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产提供原料的树种有:白桦、板栗、麻栎、栓皮栎、槲树、辽东栎、匙叶栎、橿子栎、葛藤、花木蓝、白蔹、旱地油瓜等18种;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原料的树种有:油松、樟子松、华山松、侧柏、核桃、黄檗 (黄波罗) 、黄连木、文冠果等种子含油率高的树种。

2.3 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林状况

山西生物质资源较为丰富, 其中秸秆、林业废弃物等能源作物占74%。全省有林地面积306.67万h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58%, 经济林修剪枝条、薪炭林平茬等常年总量约200万t, 可利用总量约100万t。薪炭林、防护林等受政策保护, 林木采伐剩余物按可利用15%计算, 废弃物总量达到25万t, 可利用量为21万t, 可以替代14.07万t标准煤。从山西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可以看出,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分布也有所不问, 北中部要以森林抚育间伐剩余物和薪炭林、灌木林平茬木质原料为主, 南部以经济林修剪枝条、森林抚育间伐剩余物和薪炭林、灌木林平茬木质原料为主, 同时还有丰富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全省沙棘林面积最多, 达35.11万hm2;在晋中市榆次区和太谷县、方山县建立了文冠果育苗基地, 2008年在方山、榆次等地定植2a生以上实生苗木22 000株, 播种育苗0.30hm2, 太谷县实生育苗4万株左右。柠条面积达到15.33万hm2。

3 山西生物质能源林发展前景及对策

3.1 提高生物质能源开发新技术

天然林资源储量较大, 但受自然条件及政策限制, 回收率低, 不予考虑。全省经济林修剪枝条主要作为农村薪柴, 只有少量用于烧木炭和纤维板的加工;森林抚育间伐物、薪炭林剩余物90%没有有效利用。天然林保护区和重点林区, 利用林木抚育和采伐废弃物, 可以采用加工固体成型燃料技术, 为居民提供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 减少当地燃料消耗对林木的破坏。支持以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 提高转化效率, 建立示范企业, 提高产业化规模。研发新的生物乙醇生产技术, 通过新技术提高木本植物转化为生物乙醇的效率, 提高产量。

3.2 加强对生物质能源林政策扶持

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 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给予政策支持, 促进引导农民进行木本油料树种、灌木等能源树种的种植。对生物质能源企业给予支持, 并为农户与这些企业牵线搭桥, 这样既解决了农户种植能源林的销路问题, 又解决了生物质能源企业原料不足的难题。

3.3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科学规划

根据全省现有的生物质能源林资源, 对现有的优质野生能源树种进行调查, 并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 开展合理的能源林规划。结合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营造生物质能源林, 不仅可以为生物质能源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 还可以解决全省的生态问题, 构建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加人工造林面积, 解决今后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 为全省经济跨越式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敏华, 郝向春, 吴应建, 贾振虎, 王玉勤.山西省生物质燃料油能源树种资源及发展战略[J].山西林业科技, 2009, 38 (3) :50-52.

[2]郝玥.山西省生物质能源树种及其发展对策[J].山西林业, 2011, 210:20-21.

[3]王云珠, 周洁.山西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2, 30:5-7, 11.

[4]葛存梅.山西省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初探[J].林业经济, 2012, 3:364-66.

[5]高晓琳.山西黄连木群落特征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6]李玉杰.山西省右玉地区沙棘能源林培育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9.

[7]付宝春, 段锦兰, 白志华.山西发展文冠果的优势、现状及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 2008, 36 (11) :23~25.

[8]李云.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前瞻[J].林业资源管理, 2008, 3:12-15, 20.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 地位 产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F4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从1982年第一种新生物技术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上市到现在,生物制药产业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运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来生产的、源于生物体内的,用来进行体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生物制药已成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最重要的产品,生物制药成为当今制药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领域。一百多种生物制药产品在治疗心肌梗塞、乙肝、糖尿病、癌症等多种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一具有活力和技术含量的生物制药产业进行分析阐述。

1 生物制药在制药产业中的地位

生物制药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显著的疗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当前许多遗传性疾病如粘多糖病只有靠基因重组的生物技术药物才能治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替代产品。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中,生物技术制药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生物技术制药无可替代。

二是生物经济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全球的生物制药产业的销售额连续十多年保持着15-33%的增速,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以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经济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生物制药产业的增长是生物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

2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美国美国BioPlan Associates公司对全球生物制药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全球生物制药企业的市值在2014年已经超过1450亿美元,到了2015年,生物制药产业将超过1670亿美元。在发达市场中成本控制和生物仿制药继续缓慢增长,而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是得益于生物制药相对于传统小分子药物的优异表现。而新兴市场的发展和后期渠道的丰富会进一步促进市场的扩张。

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现代生物技术制药的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全球在研制的生物技术药物已超过2200种,进入临床试验的有1700种,生物技术药物的数量增加迅速,以各个大型的生物技术公司加快了生物制药的产业化进程。

总体来说,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非常不平衡。一方面是各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是生物技术药物产品发展的极不平衡。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起初美国、欧盟和日本几乎是三足鼎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已远远将其他国家甩在身后,仅美国一家就占据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58%。另一方面是生物技术药物产品发展的极不平衡,据统计目前10%的生物技术制药占整个生物制药市场的90%。在欧美等生物制药强国中批准上市的50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里,排名前10种产品的销售额便占整个生物制药市场的50%以上。

发达国家在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今美国、欧洲、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生物技术公司的76%将总部设在欧美地区,欧美的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着专利药的市场,现代生物制药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大型跨国公司的垄断程度也不断提高。

纵观全球制药产业,传统的医药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生物技术制药的前景更为广阔,大体来说传统的化学药物仍然占据着70%的医药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步成熟、药物安全性和人们对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化学药品的统治地位受到生物技术制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以其不可替代性和安全性逐步发展,并进一步扩展自身的市场。

3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主要分为五个子行业:疫苗、诊断试剂、单抗、重组蛋白和血液制品,干细胞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疫苗用在预防阶段,诊断试剂用在诊断阶段,重组蛋白和血液制品则用在治疗阶段。基因工程药物是生物制药的主体,其中新型疫苗、基因重组单抗和重组蛋白发展最好,规模也最大。和全球市场的形势一样,生物制药产业相对于整个医药产业来说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是其发展潜力没有人能否认,其发展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化学制药和中药的发展速度,据统计在2009-2013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33%。

在美国生物产业政策的启示之下,各个国家都制定了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策略,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先后制定了包括《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业“十二五”规划》在内的多项政策,目的在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基因药物、蛋白药物、治疗性疫苗等新型生物技术制药的研发,鼓励生物制药企业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科研结果的产业化,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展。

生物制药产业作为生物技术发展的成果,在21世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早,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市场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我国必须仔细研究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动向,抓住生物制药的发展机遇,加快研究机构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加大对生物技术科研投入等方法,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抢占生物制药发展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许美婷,杨悦.浅析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新态势[J].中国新药杂志,2013,18:2116-2119+2125.

[2]王英晓,许燚,胡娟娟,陈昕,龚时薇.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A].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5.

[3]姜军.PE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投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4]石忠国.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元奔(1984—)男,浙江省绍兴人,助工,本科,研究方向:发酵工艺。

生物制药发展前景分析 第12篇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身份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世界。小到个人办公笔记本电脑的启动、公司员工出勤的考核, 大到机场、海关的通行、国家信息安全的保密等, 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1]。

与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相比,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更加安全、保密。这是因为生物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普遍性、唯一性、稳定性及可采集性。一方面便于各类识别系统收集特征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能够准确地标识出身份信息。常见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手形、人脸、虹膜、视网膜、声音、签名等。评价这些技术的优劣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一是性能, 包括识别率、识别速度, 以及在环境变化下的鲁棒性等;二是可接受性, 即在平时工作生活里, 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接纳的程度;三是可欺骗性, 即识别技术被欺骗的难易程度。表1给出了一些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对比[2]。

在安防领域中, 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市场中, 这两种特征识别技术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本文将分别介绍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 以及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前景展望。

2 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早在唐宋期间, 指纹已经用于文书契约和司法审判中。现代的指纹识别技术经历了多年的积累, 已经非常成熟, 广泛应用在司法、公安和门禁等领域。

所谓指纹, 是指人体指尖表面的纹路。在指纹中, 凸起的纹线为脊线, 脊线与脊线之间的部分为谷线。根据脊线和谷线的结构, 可以得到一些细节点。指纹识别主要就是利用这些细节点特征实现的, 如图1所示。

指纹识别主要包括指纹增强、特征提取和指纹匹配三个过程。

1) 指纹增强:在指纹采集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一些噪声, 如果直接用于指纹识别, 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一定的图像增强技术, 改善指纹图像质量, 比如利用技术有图像分割、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技术等。

2) 特征提取:前面提到, 细节点特征是最常用的指纹特征。细节点特征的提取, 就是在指纹图像中找到脊线终点和脊线分叉两个特征[3]。经过了指纹增强的步骤, 如果指纹图像能较好地分割, 细节点很容易提取。但实际上有一些噪声很难处理, 这样在增强后就会产生一些虚假特征。一般地, 启发式算法可以删除虚假特征。特征提取后, 可得到多组脊线终点或分叉类型、位置坐标及方向信息等。

3) 指纹匹配:指纹匹配算法有很多种, 包括点模式匹配、脊模式匹配、基于图像的匹配和基于图形的匹配等。细节点匹配可以看做是点模式匹配的问题。点模式匹配就是将提取的细节点集与数据库中的细节点集进行匹配, 如果通过一些旋转、尺度变换和平移变换, 点集间是匹配的, 那个两幅指纹图像就是匹配的。

指纹识别与安防领域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考勤和门禁等应用领域。指纹考勤机是最常见的指纹识别产品之一。由于指纹识别算法比较成熟, 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对于这类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指纹识别产品发展方向是采集技术和应用模式的创新。目前的采集技术主要有4种类型:超声波扫描、光学成像、温差感应式识别以及半导体硅感技术。超声波技术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 可以区分脊线和谷线的位置, 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但因成本高, 无法进行活体指纹识别, 应用较少。光学成像利用光学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 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 使用最为广泛。但光学成像设备也无法进行活体识别, 这就产生了一些漏洞, 如使用硅胶指模或断指等进行身份认证。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是基于温感原理实现的, 通过感应手指与芯片映像区域间的温度差产生电信号。但由于热传导效应, 时间一长, 手指与芯片的温度就趋于一致了。半导体硅感技术, 也就是电容式技术, 利用手指纹路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 得到指纹图像。由于传感器发出的电子信号可以直达真皮层, 获取更多可靠的数据, 提高识别准确率。随着传感器成本的不断下降, 基于半导体硅感技术的指纹识别产品应用将更为广泛。

3 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由于其易采集的特性, 受到很多行业客户的关注, 特别是公安、海关、商场等。人脸识别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 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 现在已经可以应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为我们提供各种便利。

人脸识别主要分为人脸检测 (face detection) 、特征提取 (feature extraction) 和人脸识别 (face recognition) 3个过程, 如图2所示。

1) 人脸检测:人脸检测是指从输入图像中检测并提取人脸图像, 通常采用haar特征和Adaboost算法[4]级联分类器对图像中的每一块进行分类。如果某一矩形区域通过了级联分类器, 则被判别为人脸图像。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通过一些数字来表征人脸信息, 这些数字就是要提取的特征。常见的人脸特征分为几何特征及表征特征。几何特征是指眼睛、鼻子和嘴等面部特征之间的几何关系, 如距离、面积和角度等。算法利用了一些直观的特征, 计算量小。不过, 由于其所需的特征点不能精确选择, 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另外, 当光照变化、人脸有外物遮挡、面部表情变化时, 特征变化较大。所以说, 这类算法只适合于人脸图像的粗略识别, 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表征特征利用人脸图像的灰度信息, 通过一些算法提取全局或局部特征。其中比较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是LBP算法[5]。LBP方法首先将图像分成若干区域, 在每个区域的像素3x3邻域中, 用中心值作阈值化, 将结果看成是二进制数。图3显示了一个LBP算子, 其特点是对单调灰度变化保持不变。每个区域通过这样的运算得到一组直方图, 然后将所有的直方图连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直方图, 进行直方图匹配并进行分类。

3) 人脸识别:这里提到的人脸识别是狭义的人脸识别, 即将待识别人脸所提取的特征与数据库中人脸的特征进行对比, 根据相似度判别分类。而人脸识别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确认, 这是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已存入的图像比对的过程, 回答你是不是你的问题;另一类是辨认, 这是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已存的所有图像匹配的过程, 回答你是谁的问题。显然, 人脸辨认要比人脸确认困难, 因为辨认需要进行海量数据的匹配。常用的分类器有最近邻分类器、支持向量机[6]等。

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也是考勤机。因为在考勤系统中, 用户是主动配合的, 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取符合要求的人脸。这就为人脸识别提供了良好的输入源, 往往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安装的视频监控探头, 由于光线、角度问题, 得到的人脸图像很难比对成功。这也是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现在已经有一些机构、高校在进行人脸识别新领域、新技术的研究, 比如远距离人脸识别技术, 3D人脸识别技术等。远距离人脸识别系统面临两个主要困难:首先是如何从远距离获取人脸图像;其次, 在得到的数据并不理想的情况下, 如何识别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远距离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关键技术或者基础研究问题。它可以看成是一个应用和系统设计问题。通常有两类解决方法用于获取人脸图片:一种是高清的固定式摄像机;另一种是使用PTZ控制多摄像机系统。后者更适合于一般情况, 不过其结构更为复杂, 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多台摄像机的同步操作。一般地, 系统由低分辨率广角摄像机和高分辨率长焦摄像机组成。前者用于检测和追踪目标, 后者用于人脸图像采集和识别。

3D人脸识别能够很好地克服2D人脸识别遇到的姿态、光照、表情等问题。主要原因是2D图像无法很好地表示深度信息。通常, 3D人脸识别方法使用3D扫描技术获取3D人脸, 然后建立3D人脸模型并用于识别。不过, 3D人脸识别技术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需要额外的3D采集设备或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其次, 建模过程需要的计算量较大。

4 结束语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仅是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 还包括很多其他如静脉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但指纹和人脸识别是目前或者未来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 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到目前已经部署的摄像头, 将能够很好地预防一些犯罪事件的发生。当然, 个人隐私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值得一提的是, 多种生物特征融合的识别技术也将是未来的热门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A.K.Jain, A.Ross.An Introduction to Biometric Recognition[J].IEEE Trans.Circuits and System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4, 14 (1) :4-20.

[2]付鹏, 裘正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相关问题综述[J].中国数据通信, 2003, (3) :10-14.

[3]戴平阳.指纹识别技术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 2002, 41 (6) :750-755.

[4]P.Viola, M.Jones.Robust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C].IEEE Workshop on Statistical and Computational Theories of Vision, 2001:26-33.

[5]T.Ahonen, A.Hadid.Face Description with Local Binary Patterns:Application to Face Recognition[J].IEEE Trans.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06, 28 (12) :2037-2041.

上一篇:水箱液位下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