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

2024-07-04

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精选9篇)

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 第1篇

(一) 浪费型消费。

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 节俭在部分大学生的脑海里已不存在, 有人甚至认为节俭是一种“丢面子的事”, 而浪费却随处可见。比如大学生在就餐时, 因为不合口味整碗倒掉;在个人生活上, 为了追求时尚和潮流, 衣服、鞋子过时了就丢一边。在文明程度如此之高的大学校园, 传统的节俭美德被这样漠视, 不仅会给社会风气带来影响, 也导致人际关系变味。

(二) 攀比、炫耀性消费。

攀比、炫耀并不是坏事。比如, 攀比别人的学习成绩。但在消费问题上, 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大学生们总是把身边的同学作为比较对象, 一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都有某种东西了, 为了不落后、赶时尚, 那么自己也去买一个。有些女同学为了一个昂贵的包, 不惜通过节减生活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进行了攀比、炫耀消费这些不良现象。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伦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 社会媒体广告的诱导。

当今时代, 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 使得它得以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电视里的如一些庸俗影视作品它们为了为了收视率, 在一些青年大学生热衷的偶像剧里面总是宣扬、描绘一些奢华景象, 而很多大学生都会被这些偶像剧里面所传递的生活方式所诱惑, 丧失进取心, 代之于的是“享乐主义”、“纵欲主义”。

(二) 家长的盲目支持与不良熏染。

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家庭收入水平及所属社会阶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 家庭收入水平决定大学生消费能力, 而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则决定着他们的需求层次及消费习惯。[1]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娇生惯养, 只要是孩子需要的, 家长就尽量满足, 从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家庭完全被动地提供资助, 他们的要求在家长那里可以无条件地得到满足, 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学生不健康消费的重要原因。[2]除了这个原因, 家长自身的不良消费伦理, 也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严重的还会传给后代子女。父母的这种盲目支持的思想为大学生的不良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 创造了条件, 而这部分学生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又会误导其他学生。[3]

(三) 学校爱心教育的缺失。

爱心是人性的基础,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诗人但丁曾说过, 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大学生对于父母起早摸黑、辛苦供自己上学的艰辛, 堂而皇之的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又何从谈起对父母的尊重和爱心, 养成正确的消费伦理。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培养其懂得感恩的道德情感。[4]

(四) 个人自身缺乏自制力。

大学生正处于充满激情的青春期, 他们追求新颖、个性, 由于自控能力较差, 所以不能合理的计划去进行消费, 有的同学刚开学就把家长给的一个学期的生活费都花费光了。有的同学没有了生活目标, 就想从娱乐中寻找乐趣, 比如玩电脑游戏, 一接触就再也戒不掉, 越陷越深, 甚至撒谎、逃课玩游戏, 浪费金钱也浪费自己的美好青春。

三、培育大学生正确消费伦理途径

(一) 发挥舆论传媒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特性具有公开性, 直达性, 因此大众传媒导向的正确与否对大学生消费伦理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此大众传媒可以发挥积极示范作用。比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 宣传积极向上、健康的消费伦理。这样会对大学生消费伦理的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家长应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对孩子具有言传身教的责任, 因此家长的不良消费伦理也对孩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有的家长喜欢购买各种高档、奢侈的物品, 因此, 孩子在选择物品时, 也会优先选择高档品。

(三) 学校倡导感恩教育。

一个有道德的人, 心里就会社会、对家庭存在感恩之心, 他也会将这种感恩之心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回报他人和社会。

首先,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让每个大学生看到, 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成为一个大学里的弄潮儿, 家庭在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都倾注了太多的期望和心血。

其次, 感恩社会。社会为每个大学生的发展不但提供了生活资料, 而且还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 大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汇报社会。例如, 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进光荣院帮助孤寡老人、积极募捐支援灾区等。

(四)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时期,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消费伦理, 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对此, 大学生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 发挥积极主动精神, 在任何时候自觉遵守正确的消费伦理。第二, 渐进的方法。正确的消费伦理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伦理, 可以对社会上其他群体起到示范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氛围;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因此, 研究大学生的消费伦理, 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和自身的不成熟等原因, 在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中, 存在着一些不良消费伦理现象。对于这些不良现象, 必须对他们进行引导。该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伦理, 结合实际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伦理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伦理。

关键词:大学生,问题,成因,途径

参考文献

[1]秦云、祝志杰:《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原则浅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

[2]崔材坤.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4

[3]艾芳, 张琳.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8) :29.

对当前消费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 第2篇

作 者:米满月 傅丽华 作者单位:米满月(中南大学,铁道校区,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07)

傅丽华(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

小心“伦理消费”跑偏了道 第3篇

这批研究学者从横跨萨尔瓦多的18个农村社区随机抽样了1578名获捐TOMS鞋的儿童,同时以没有收到捐赠的地区作为对照系,来具体评估“买一双捐一双”行动带来的社会影响。与之前受到担心的“蚕食本地商家生意”相反,研究者发现平均而言每捐20双鞋子人们会在本地少买一双——这个比例在统计上不具重要性;另外,获捐的孩子普遍喜欢这些鞋子(除了有少数抱怨没有鞋带、像是给孕妇穿的),90%的受访孩子穿上了它们。

不过,除上述两点之外,研究学者便再无好消息可分享了。他们发现,TOMS鞋公司的“买一双捐一双”行动并没有给调查涉及地区的整体“裸足”(shoeless-ness)现象带来改变,没有受到改观的还有总体健康状况、足部健康、以及自尊水平。“我们原本以为至少会发现一些什么,”其中一位研究学者Bruce Wydick向《经济学人》杂志透露,“鞋子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受欢迎的礼物,但它们并不具有改造力(transformative)……”

更令人担忧的是,相比未收到捐赠地区66%的受访孩子认为“他人应该为我的家庭需求提供帮助”,获捐地区中这个比例上升到了79%——“这样的‘援助依赖’可以说是看得见的影响之一吧,” Wydick先生表示。

调查结果促使TOMS鞋公司作出了一些策略变化、以期在公益行动中产生一些更深远的影响。例如,贫困地区孩子需要参与到当地社区建设中才有资格获捐TOMS鞋;消费者每购买一副TOMS品牌的太阳眼镜,就会有一位贫困地区的孩子免费接受视力矫正等。

至少而言,品牌方在推动伦理消费中始终不忘初心、不断检视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是有责任感的购买“不跑偏道”的基础保障。

我国消费伦理研究浅析 第4篇

一、消费伦理的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研究消费伦理是应用伦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不只是一个纯经济问题, 更具有伦理意义。21世纪伦理学与现实紧密结合, 环境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应用伦理学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的创新, 环境伦理学与经济伦理学相融合, 并形成了新的对于消费伦理的研究, 消费伦理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新领域。消费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地位毋庸置疑, 也正是因为他的霸权地位才使得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几个学科分别从不同角度, 带着不同的目的对消费进行研究。在消费领域, 现今的研究深入到消费的形式和消费的目的, 从道德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消费, 如何消费以及消费能力, 涉及道德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消费伦理的研究无疑是应用伦理学及其他学科的新发展和新需要。

2. 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 伴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 消费量日益增长, 消费区域不断扩张, 可以说消费已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中心, 消费至上的观念, 已是无所不在, 正如美国著名环保理论家比尔·麦克本所说:“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 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质量的魔法。”追求物质消费已经成为当今这一世界的主流追求。

人类的生产能力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综合国力更是得到了迅速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 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 以及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们在消费上出现了畸形化的趋势, 有违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消费, 消费不仅是我们个人的经济行为, 而且是一种和全社会、和子孙后代都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 必须受到一定的伦理规范的制约, 这个规范就是消费伦理。不同的社会背景倡导不同的消费伦理, 对于不同的个体, 也遵循着不同的消费伦理。消费伦理也必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它, 这些因素势必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实际消费行为, 并且很可能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研究消费伦理及其影响因素可以用来谋划促进人们进行科学消费的策略, 有助于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消费伦理。

二、消费伦理的研究现况

消费者主权运动的兴起催生了人们对商业伦理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使得有关消费伦理的理论文献发展的相当丰富。但是从文献回顾看, 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卖方伦理方面, 从买方角度出发探讨伦理的研究相当匮乏。消费者是商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 如果在伦理研究中不考虑消费者持有的消费伦理, 对商业伦理乃至整个消费伦理的议题的了解将不够完整。依据经济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消费伦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个人消费伦理和社会公共消费伦理。从这两个基本方面来看, 对于商业伦理的研究对象也是片面性的。作为买方的个人更应该成为消费伦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个人是社会的主体, 要研究社会公共消费伦理也离不开对个人的研究。最近二、三十年, 许多学者对消费者伦理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目前为止, 我国也有很多对消费伦理的研究。

1. 消费伦理概念的研究

消费已经从一种经济行为上升到了一种伦理行为, 由此便产生了消费伦理一词。何谓消费伦理,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但共同点都是强调道德对消费行为和活动的调节、规范和指导的作用。牛小侠将消费伦理概括为在整个消费活动中, 以善恶为标准来调节、指导、评价消费活动 (行为) 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王云霞强调, 虽然消费伦理在表面上看是使人在消费物时多一些伦理关怀, 其实并不是更换伦理的对象, 也不是让人对人的伦理关照发展出人对物的伦理关照。自然物本身不具有作为主体的功能, 无法在人与物之间建立类似传统的伦理关系, 至多是人在自然物面前超越功利, 构建一种审美的价值关系。王峡则指出, 消费伦理的内涵, 在本质上表现为在整个消费活动中, 以善恶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来评价调节消费主体在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和价值取向, 以及其行为、品质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 消费伦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伦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意识产物, 他必然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整个社会持有的消费伦理不一样。不同的个体所持有的消费伦理也不尽相同。个体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导致个体间差别的因素也势必也是影响消费伦理的因素, 抑或说是间接变量。现今社会的发展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日益发展使得当今社会的消费伦理出现了扭曲现象, 从而导致了许多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种种伦理缺失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陈悦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2、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3、现实体制因素的制约;4、舆论宣传的误导。冯辉, 王雷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调查显示, 虽然大学生消费以理性消费为主流, 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 致使大学产生不科学消费伦理信念。我国目前的研究关于消费伦理影响因素这一块有很大一块缺漏, 学者们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基本都是一带而过, 现有的研究对象也比较局限, 代表性不够。

3. 构建科学消费伦理的研究

从消费程度来看, 目前理论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鼓励消费, 以此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提倡适度消费, 以此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呼吁消费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抑制消费异化。这两种分歧, 在现实中也表现出了较为尖锐的矛盾, 即政府传媒一方面呼吁可持续消费, 一方面又在呼吁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而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电视报刊广告舆论中, 又实实在在地向大众展示出追求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与导向。我国经济伦理界的学者们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合法性进行了重新思考, 觉得很有必要对经济活动进行道德规范, 更要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行反省和重新评价。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 但是现实的社会发展形态又要求我们必须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反对过度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人类是一个具有无限欲望的动物, 特别是对消费的欲望。我们不能一味地满足这种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 不然终有一天这一欲望会胀裂, 以致我们的生存空间变的得面目全非将。我们要把经济活动、生态智慧与伦理关怀融合在一起, 把适度的、节约型的消费行为看成是人类的美德, 呼吁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在消费伦理问题上, 虽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系, 但是也产生了许多有关消费伦理所应遵循的原则。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主张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来说。第一, 从人与社会关系角度来规定, 消费伦理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促进两个文明的进步。基于这种考虑, 有学者提出, 消费应该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其次再考虑个人主义。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活动要处理好社会消费、集体消费和个人消费三者的的关系。第二,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 遵循可持续消费的原则。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的消费不仅不能超过生产允许的限度, 同样不能超过生态环境许可的范围。森林、矿藏、耕地、草场、水源等都是有限的资源, 我们不可以无限制地开发, 更不可掠夺式地取用。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过度消费, 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危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上, 务必要考虑人类未来自身活动的可持续性, 尤其是人类的消费必须要保证可持续消费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消费要遵循以可持续消费为核心的适度、公平、和谐的消费原则, 以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三, 从人与自身关系人手,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无论是对自然的消费还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 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要进行适度控制。人的需求也有着高低不同层次, 在低层次的需求相对得到满足的条件下, 消费需求才会指向更高层次, 即更协调、更合理的消费。这是我们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引申出来的。我们现今的消费要在考虑人的需求的同时, 向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人的个性方向全面发展。

三、消费伦理信念研究的展望

纵看学者们的研究, 关于消费伦理概念的研究,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建设科学消费伦理体系的研究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 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 科学的消费伦理建设体系尚不够系统。学者们并没有针对特定时代特定群体提出系统的可行方案。在根据具体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消费伦理构建建议方面的文献也仍然缺少。再者, 在消费伦理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尚存在不足之处, 目前的研究对象没有具体细分, 没有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消费伦理的区别。我国的消费伦理研究也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 在定量考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有待研究的空间。为此, 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调查当代环境中不同群体的消费伦理及其影响因素, 并构建系统的科学消费伦理体系, 在全社会倡导适应时代的正确消费伦理, 促进科学消费的发展。

摘要: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 而且受到消费伦理的重大影响。消费伦理是指在整个消费活动中, 以善恶为标准来调节、指导、评价消费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消费主义的兴起带动了消费伦理的变化, 消费伦理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及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消费领域产生了种种伦理失范问题,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消费伦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新的研究方向, 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科学消费伦理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消费,消费伦理,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惠, 潘建国.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消费伦理[J].消费经济, 2008, 24 (1) :69-71.

[2]郭金鸿.国内消费伦理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 (5) :119-121.

[3]牛小侠.消费伦理的现状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20-23.

[4]王云霞.消费伦理的实质及其对传统伦理的超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84-87.

[5]王峡.消费伦理与现代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 2009, (2) :188-194.

[6]陈悦.论消费伦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5:1-44.

[7]冯辉, 王雷.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7, (15) :82-84.

[8]李兰兰.消费伦理与环境保护[J].淮海文汇, 2007, (3) :40-42.

[9]刘雪丰.绿色消费的伦理维度[J].消费经济, 2003, (4) :36-38.

大学生消费伦理观问题探究 第5篇

1 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偏失表现

大学生的消费处于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 另一方面他们经济上又不独立, 消费受到限制。在巨大的诱惑和刺激面前, 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偏失, 有甚者更是出现违法行为。

1.1 盲目性消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理财能力较弱, 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 所以普遍存在着消费无计划, 随波逐流, 顺应群体之间的消费方式和习惯, 消费明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部分大学生生活开支经常是前松后紧, 时常出现“寅吃卯粮”的局面, 月底或者期末财政赤字。父母的不舍和纵容增加了大学生们盲目消费的程度。

1.2 享乐消费

现代大学生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 从小过着衣食无忧,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享受生活。在父母的眼中小孩只要读好圣贤书, 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管, 小孩要想什么也是尽量满足。小孩们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 吃要讲究营养, 穿要讲究式样、品牌, 住要讲究宽敞舒适等。在大学生中, 享受生活成为主导消费的全新观念。

1.3 攀比消费

攀比消费现象在社会上比比皆是, 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大学生们总是把身边的同学作为比较对象以求心理平衡, 只有与大家一样时才有群体感, 才会获得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正直年轻气盛的大学生, 不论做什么都不想落后于他人, 别人有的我要有, 而且还得更好。别人买电脑我也买电脑, 别人办生日会我也请同学吃饭等。这些消费需求和支出往往是不顾实际需要及家庭经济能力的, 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消费。

1.4 恋爱消费

大学生谈恋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在维系爱情的过程中, 消费是在所难免的。恋爱消费是大学生生活支出的很大的部分, 特别是男生。光是在各种各样节日礼物、生日情侣的相互庆祝等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还有外出游玩、吃饭、看电影等消费。校园情侣的恋爱消费、感情投资开销不断攀升, 有的已严重超出自身和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

1.5 人情消费

现代社会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少大学生已亲身体会到, 由于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 自我发展受到限制, 甚至影响工作与学习。大学的人情可谓五花八门, 老乡消费、节日消费、竞选学生干部消费、评优评先消费、款待看望自己的朋友等。大学生为了同朋友、同学搞好关系, 人情往来的消费支出日益增长。

1.6 炫耀性消费

我国目前的消费领域炫耀性消费呈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跃居世界前列。大学是社会的缩影, 在大学里一样的分富人、穷人。家里条件好的学生身着名牌, 吃着山珍海味, 时不时地泡吧、K歌。他们有条件、有能力进行炫耀性的消费, 他们有意无意地炫耀性消费刺激了物质条件差的学生, 让他们产生自卑感, 因消费能力的不同隐现阶层分化, 影响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同学间相互攀比跟风, 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1.7 超前消费

新一代的大学生已经超越了生存型消费, 他们的消费已不止是为了温饱, 他们日益关注的是如何展现自我价值, 展示青春的活力, 因此他们盲目追求新颖, 赶时髦。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某种消费, 不顾及个人经济承担能力, 要么借债, 要么欺骗父母。

2 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偏失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不良消费伦理的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伦理观是整个社会的消费伦理观的缩影。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伦理观在社会上早就存在, 甚至更严重。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部分家庭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社会上的这些不良消费伦理观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入校园, 加之现代大学是开放式的, 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为快捷和频繁。因此社会上的不良消费伦理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伦理。

2.2 家庭教育的偏差

在中国家庭中, 伦理关怀重心总是放在年轻一代身上。在家庭消费结构中, 消费支出也更多地往年轻一代身上倾斜。中国的父母习惯通过金钱的满足表达对子女的爱。有些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 含辛茹苦, 也要把钱攒足以满足子女的要求, 担心自己的子女因经济拮据而受委屈。家长的这种溺爱心态和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恶习。每个家庭自身的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 会在消费行为中潜移默化地传给后代。同时, 家庭对大学生的经济供给也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文化。

2.3 学校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精力主要集中在应付考试升学上面, 而忽视了对青少年这方面的教育, 学生更没有实践锻炼机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对学生消费观教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足。虽然说现在高校开始逐步重视大学生的消费伦理观教育, 许多高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算账课”活动, 但总体上讲高校不太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认为消费是学生私人的事。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经常吃喝享受, 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 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进入大学之前, 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 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 故而许多学生不知当家的困难, 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开始独立生活, 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很容易出现高消费的行为。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受到周围同学、朋友之间的影响, 在趋同心理的影响下, 有的大学生忽视自身经济能力, 在超出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消费, 盲目追求新时尚。

2.5 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 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的潮流和自身的经济优势, 不断地输出自己的消费价值观。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成了“消费主义”的精神奴隶。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 激起了大学生们对物质享受的欲望, 从而产生盲目的消费行为。由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稳定性, 在推崇世俗化物质享受的同时, 在群体模仿的消费行为中, 容易形成错误的消费伦理观。

3 关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伦理观的思考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伦理观, 除了要求大学生自己提高对消费伦理观的认识外, 还要社会多方面、多渠道的共同努力。

3.1 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教育

首先要从认识上重视对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教育,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私人的事情, 更是高校教育者的工作重点。高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钱不够花才引起的。正确的消费伦理观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 如果消费伦理观不正确, 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要重视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研究, 将消费道德教育和理财教育课导入高校课堂, 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塑造节俭氛围,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要倡导勤俭节约与合理消费的统一。

3.2 净化社会不良风气, 倡导节俭之风

西方的消费主义正侵蚀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社会各界要引起警觉, 积极净化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大众传播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对大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让整个社会形成节俭风气,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内接受合理的消费理念, 并形成正确的消费伦理观。

社会各界要共同倡导节俭之风, 并身体力行的执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通过社会各界倡导节俭之风, 帮助大学生们增强节约意识,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3.3 家长对学生的消费伦理观要从小教育

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父母一方面要为子女树立学习的榜样, 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培养子女正确消费伦理观的重担。因此家长不要盲目的在金钱上支持学生。家长应该按照学生所在城市的生活标准给学生定额的费用, 要培养小孩合理理财的计划, 让他们从小形成有节制的计划消费。

3.4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 在教育的基础之上,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大学生把形成正确的消费伦理观变成自己的内在追求, 自觉地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和自我塑造, 培养良好, 科学的消费伦理观。

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消费伦理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本文从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偏失的角度出发, 正确地把握住新形势下大学生消费伦理存在的问题, 并深刻剖析偏失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探究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 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消费伦理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社会

参考文献

[1]吴茜, 刘熏词.论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培养[J].高教论坛, 2006 (10) .

[2]礼英姿, 刘娟.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观的探究[J].消费导刊, 2009 (11) .

[3]陈小娟.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反思与引导[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 (6) .

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反思与引导 第6篇

所谓消费伦理, 是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 用以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调整人们的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人们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 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 出现了人们不断强化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的趋势。从而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以及人自身精神的失落。在这个价值理性逐步弱化的背景下, 我国大学生在消费伦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过度追求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的现象。

(一)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伦理的主要表现

1.浪费型消费

浪费现象在大学校园已司空见惯了, 勤俭节约的观念在部分大学生中已荡然无存, 甚至认为节俭是一种“落伍”与“寒酸”, 而浪费与挥霍是一种“时尚”与“大度”。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饮食、穿着、应酬等方面。

2.享乐型消费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80后或90后, 他们大都没有经历生活的艰辛, 从小到大都在父母及亲人温暖的关怀中度过, 一般衣食无忧。在这样的环境下, 他们会认为享乐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之事。因此, 享乐型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这几乎成为一种习惯。

3.攀比型消费

攀比之风在社会上久盛不衰, 同样在大学生中, 为了相互攀比, 而进行消费的现象, 比比皆是。为了一件新款的服装、一种时尚的发型或一个时髦的活动, 他们会相互攀比而进行消费。不仅消耗掉一笔金钱, 更消耗掉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4.超前型消费

在“享乐型消费”、“攀比型消费”的影响下, 往往会滋生出“超前型消费”。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某种消费, 不顾及个人经济承担能力, 要么向别人借债, 要么向父母“施压”或“巧立名目”。这样不仅给父母带了巨大压力, 同时养成虚伪、好逸恶劳的习性。

5.炫耀型消费

在大学校园里, 有一部分大学生, 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时尚或面子, 而进行消费。这种消费已

摘要:在资源危机、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存在并日益加重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消费伦理, 所以有必要对他们的消费伦理进行反思, 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新型消费伦理, 以促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浅析消费文化对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 第7篇

消费规模的几何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 层出不穷的商业伦理争议和参差不齐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也随之而来。在消费研究领域, 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也需要关注社会变革, 最近的丰田汽车全球召回事件, 就是触手可及的例子。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保证商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消费研究不仅有助于个人和企业进行正确的商业伦理选择, 而且对于宏观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秩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和以人为主导的消费领域中产生的消费心理、原则、观念、伦理标准、价值取向等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目前, 有关消费的研究多从地理差异、人口统计特征等角度出发, 从消费文化视角分析的相对较少。但是, 消费文化贯穿于每个人的物质与文化消费的全过程, 因此对消费心理、消费认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消费文化及中国的消费文化

正如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威廉斯 (R a y m o n d Williams) 所言, 文化是不能计划的。消费文化也不例外, 它不局限于国家或某社会阶层的意志,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化。因此, 对消费文化的理解不应局限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 而是应当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融合。

文化之所以成为研究消费行为的切入点, 是因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消费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商品来表达自己的风格。由于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已经瓦解,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消费来体现文化品位和生活方式, 并获得社会认同。这些行为标准的集合, 就形成了消费文化。

西方的消费文化研究, 主要集中在社会变革、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领域, 研究范式也很多, 包括实证主义、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等, 尤其以德里达、福柯、本雅明、詹姆逊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 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 关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日益壮大的消费群体, 并由他们创造的消费文化给社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而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学者则为消费文化开拓了更为具体的研究课题。虽然这些范式不尽相同, 却都可以归于消费文化理论体系中。消费文化研究同时倚重定量和定性方法, 关注消费者身份认同、社会变革、消费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以及大众的意识形态更迭等问题。

总而言之, 虽然消费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造就了复杂的理论脉络, 但学科间的对话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高度的劳动分工, 在一个复杂分化的社会中共同价值通常是难以维持的。在中国,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使消费文化迅速发展, 而且其发展趋势和作用机制也日益精微复杂。例如, 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以及由商业行为推广的契约意识, 使中国正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的情况类似, 我国目前的消费文化也处于转型期, 既继承了传统观念, 也反映了大众诉求, 并呈现冲突——博弈——结合的趋势。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并逐渐渗透至不同学科。例如, 消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 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 倡导“消费文明”, 即具备理性、生态思想和美学价值的消费文明。社会学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则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对消费文化采取了批判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学中所说的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 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 强调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 同样表达了对消费文明建设的学术关怀。而管理学关注的, 则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和文化的关系, 以及随之产生的企业绩效问题, 等等。

二、消费文化与商业伦理

商业伦理指的是蕴涵在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价值创造与交换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理念的提出, 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命题。而且, 新《公司法》也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不言而喻, 商业伦理在中国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显著。企业遵守商业伦理、履行社会责任,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促进社会和谐。在市场竞争力方面, 首先体现为诚信, 在本土市场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从而获取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 进军待开发市场, 既可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 又可获得新的增长点。其次, 企业也可通过慈善公益行为帮助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事业, 既帮助当地逐步发展社会事业, 又通过公益达到不可替代的广告效应, 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 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国消费者对商业伦理的关注近年有了大幅提高。但是, 由于消费行为中广泛存在的“黑箱”现象, 即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众多, 作用机制也难以量化。这一问题使企业面临两难:如果不注重伦理因素, 则随时有可能触发公众的不信任, 甚至触及法律底线;但在商业伦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的物质与非物质回报, 却无法准确地进行计量。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业界、学界, 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 如何更合理地分析商业伦理的现状, 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 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观点是, 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兼顾经济绩效与伦理价值, 商业伦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包含了看似矛盾的利己与利他的两大因素。因此, 在消费领域的商业伦理, 除了商家的自律和他律, 也包括消费者的自律和他律问题。而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自律和他律, 也通过消费者的选择间接影响企业的他律, 因而对于理解和分析商业伦理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诚然, 消费文化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商业伦理的关系。但是, 由于在个体层面, 消费行为往往是随机的、非理性的、难以持续观测的, 而在社会与文化层面分析消费, 则消费行为就具备了一定的规律、反映集体意识、并提供了可持续观测的定量和定性资料。

因此, 关于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 本文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 消费认同。

从消费文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 可以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反映了其社会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个体将自身经验作为检验标准, 就必须寻找提供经验的源泉和共享经验的人群。在消费过程中, 消费者往往将商家和产品当作这种经验的方便、持久、可靠的源泉, 并与其他消费者进行经验共享。

由此可以假设, 当消费文化改变了个体消费者对自身经验的期待 (例如绿色营销理念) , 将不仅影响个体对商业伦理的理解, 而且也可能对共享这一消费经验的群体构成进行打散重组。这一观点, 和市场营销理论中所阐述的“细分市场在不断变化”是吻合的。以绿色消费的一次实证研究为例, 影响我国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的因素中, 大多数人口统计变量并不能体现显著差异;而且, 价值观等文化变量揭示的差异性也各不相同。这正说明了文化因素对于消费观念的影响, 以及文化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的意义。

事实上, 尽管理论框架的选择可能存在差异, 但是传统的商业研究范式在应用于消费时, 正在从地理、人口统计等维度向心理等文化维度过度。由于消费文化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提供了一个兼顾社会整体性 (holism) 与日益显著的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的范式, 与现有的商业研究将文化定义为相对稳定的、内生的系统不同, 消费文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商业伦理对于消费个体与群体的动态作用机制。

2. 消费的符号诠释。

从消费文化观点看, 符号消费是消费的最终本质。所以, 可以认为消费者对商业伦理的认知与接受, 本质上讲即是消费者的伦理观符号化后的引起的认知与接受。

符号诠释有助于揭示消费行为。例如, 资源的占有和支配发生变化, 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后果。研究表明, 当消费者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后, 往往期待对商业行为进行更多的监管。除了考虑社会阶层的变更, 还应该考虑到大多数消费者总是在民族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间游走不定。其中,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消费心理中的国别差异或原产地现象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 , 即消费者根据产品的国别和原产地对其进行主观评判, 而这一评判可能是爱屋及乌的接受, 也可能是先入为主的排斥。虽然很多学者已经从消费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但正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 (Anthony D.Smith) 所言, 虽然许多民族国家中的社会中坚力量接受了全球的消费主义, 同时也在寻求培育自己的文化习惯、信仰和风格, 并且通过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治来反抗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不仅要与消费主义共存, 还要以消费为土壤。

国别和原产地现象, 可能正是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治二元对立关系的实际反映。文化研究符号机制的引入, 为商业伦理的执行意图、传播过程和受众接受效果的编码和解码提供了有价值的解读方式, 这一思路对于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过程尤为重要。

3. 商业伦理研究的扩展。

商业伦理的很多相关研究, 都是基于特定的研究取向。虽然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很多研究方法都被包含在内, 形成了庞大的研究框架, 却可能无法促成开放性的研究范式。反之, 纷繁芜杂的学科脉络, 可能令研究者顾此失彼, 无法“跳出盒子思考”。由于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建构创造了丰厚的土壤。事实上大众传媒等消费文化的研究对象可能成为文化研究与商业伦理研究的接口 (interface) , 从而使更多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从多种角度分析商业伦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由于消费是商业伦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而消费文化对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应当被进一步揭示。对于学界, 这有助于扩展研究范式, 从消费认同、消费的符号诠释等角度揭示消费过程中的商业伦理问题。对于业界, 则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促进商业和社会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消费文化贯穿于消费的全过程, 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宏观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随着我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企业在商业伦理方面的表现, 有可能成为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而商业伦理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中所涉及的消费认同、消费的符号诠释, 以及扩展商业伦理本身的研究范式等方面, 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消费文化,商业伦理

参考文献

[1] (英)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P194

[2] (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P38

[3]Arnould E.J., Thompson, C.J.Consumer Culture Theory (CCT) , 20 Years of Research[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5, vol.31, no.4, P 868-882

[4]邵晓明, 王竹玲.浅议新时期我国消费文化的现状与建设思路[J]《商业时代》, 2009~22

[5]黎建新.消费者绿色购买研究:理论、实证与营销意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P171-179

[6] (法)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P23

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 第8篇

高校学生有强烈的消费愿望但无相应的经济实力 (黄胜等, 2006) ,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 面对前卫消费、时髦消费、品牌消费的诱惑 (李风雷等, 2007) , 他们更可能做出非伦理的消费选择。在这种背景下, 研究这一命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消费伦理是指导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过程中遵循的行为规则和标准 (Muncy&Vitell, 1992) 。在西方, 高校学生的消费伦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例如Muncy et al. (1998) 发现, 在美国大学生中, 物质主义程度越高的越能容忍非伦理消费行为;Rallapalli et al. (1994) 发现高度自主、敢于冒险的美国大学生伦理程度低于那些关注社会需要的学生;Vitell et al. (2001) 发现美国大学生在具有伦理含义的消费情景下首先依赖伦理标准确定行为目的;Burns et al.. (1996) 发现马来西亚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缺乏伦理感知;Ford et al. (2005) 发现黎巴嫩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对“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更加敏感等。

在我国, 与高校学生消费伦理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两个领域:一是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 例如李风雷等 (2007) 发现家庭收入和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消费影响较大, 张玉奇 (2006) 发现大学生消费具有攀比、虚荣等心理特征等等;二是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研究, 例如伍志燕 (2007) 认为大学生道德观念受到了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李斌雄等 (2007) 认为我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片面、失衡、脱节等问题, 李春梅 (2007) 认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效用主义、物质主义倾向等等。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辨析式分析, 少量的定量研究也仅停留于简单的频度统计, 而将消费行为同伦理决策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非常欠缺。

消费伦理通常由消费者对伦理上受到质疑的消费行为的感知状态 (伦理信念) 来反映。这些受到质疑的行为 (非伦理行为) 可归结为四种类型:第一, “从非法行为中主动获益” (“非法获益”) , 即消费者主动发起并从被普遍认为是非法的行为中获益;第二, “从他人失误中被动获益” (“被动获益”) , 即消费者充分利用他人失误而被动获益;第三, “从值得怀疑的行为中主动获益” (“主动获益”) 是指消费者从那些无法确定的行为 (不一定非法) 中主动获益;第四, “从无伤害的行为中获益” (“没有伤害”) 是指消费者感觉不会危害他人才会采取的行为 (Vitell, 2003) 。学者们通过度量消费者对这四种行为的感知状态来判断未来的行为是否具有非伦理的倾向。

在消费伦理研究的现有文献中, 文化是影响消费伦理决策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 (Rawwas, 2001) 。按照Hofstede的文化分类, PDI (权利距离指数) 程度越高, 行为个体越强调遵从规范, IDV (个人主义价值偏好) 程度越高, 行为个体越不愿意遵守伦理标准。最新调查显示, 中国大陆PDI得分 (80) 远高于世界平均值 (55) , IDV得分 (20) 远低于世界平均值 (43) 。因此, 中国人被界定为绝对主义者和遵循者, 他们支持群体福利, 尊崇领导意见, 强调分享、合作和群体和谐, 遵守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 追求理想主义道德意识 (Rawwas, 2001) 。况且,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一贯坚持的内容。由此提出假设:

H1:高校学生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伦理意识在评估个体伦理差异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Rawwas, 2001) 。伦理意识包括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 理想主义者强调行为发生的内在合理性, 主张依赖个人理想做出道德决策, 并认为伤害他人的行为普天下都是错的, 应该避免;相对主义者认为规范因时间、情景等变量而变化, 反对广泛使用的道德规则, 仅依赖行为结果做出道德判断。大量研究表明, 消费伦理与理想主义伦理意识正相关而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负相关 (Erffmeyer, et al., 1999) 。因此提出假设:

H2:理想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理想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拒绝“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H3:相对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相对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权术主义 (马基雅弗利主义) 也是解释消费伦理差异的重要变量。权术主义者重视实效, 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坚持“只要行得通就采用”的一贯准则 (Rawwas, 1996) 。众多研究发现, 消费伦理与权术主义负相关, 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伦理决策都受权术主义影响 (Vitell, et al., 1991) 。因此提出假设:

H4:权术主义程度高的学生比权术主义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众多研究发现, 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伦理水平越高, 这是因为他们更具有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正确伦理判断的能力 (Swaidan, et al., 2003) 。因此提出假设:

H5: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在我国, 由于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 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伦理观念冲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生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外来文化干扰的可能性更小, 在面对值得怀疑的伦理选择时, 他们更可能坚持传统的伦理标准。由此提出假设:

H6:出生农村的学生比出生城市的学生更不能容忍“非法获益”、“被动获益”、“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非伦理行为。

本文通过检验以上6个假设分别评估文化、伦理意识 (理想主义和相对主义) 、权术主义、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等变量在高校学生非伦理消费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伦理信念通过Muncy—Vitell量表测量 (见表1) 。伦理意识通过伦理立场量表测量, 相对主义和理想主义伦理意识分量表信度均在可接受的0.70的范围之内。权术主义 (马基雅弗利主义) 通过MACH IV量表测量, 在本研究中, 该量表信度系数高于类似研究, 可被接受 (Erffmeyer, et al., 1999) 。

2、分析方法

本文分析方法包括三部分:一是因子分析, 主要用来分析高校学生消费伦理因子结构及不同维度伦理程度, 检验假设H1;二是多元回归分析, 以伦理信念为因变量、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为自变量构建四个回归方程预测模型, 分析它们的相关性, 检验假设H2、H3和H4;三是单因方差分析, 主要分析高校学生消费伦理与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性, 检验假设H5和H6。

3、样本特征

20名大学生培训后在不同高校做随机拦截调查, 正式调查前做了两次预调查 (N=30、40) 。正式调查共发出问卷950份, 收回632份, 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71份。应答偏见检验无意义。最后样本中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29.7%、39.9%和30.4%, 出生农村、地县级中小城市、省会或副省级大城市的调查对象分别占26.3%、40.3%和33.4%。

三、结果与讨论

1、消费伦理现状

正交旋转法被用到主成分因子分析中, 获得的四个因子与前人研究 (Muncy&Vitell, 1992;Vitell, et al., 1991) 基本一致。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0.903, Bartlett值=3986.933, p<0.001) 、总体及四个因子信度系数大于0.50 (见表2) 等结果均证实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是合适的。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高校学生明确拒绝“非法获益”和“被动获益”等非伦理行为 (均值分别为1.61和2.11) , 对“主动获益”行为反应不够清晰 (均值为2.96) , 但比较容忍“没有伤害”的非伦理行为 (均值为3.42) 。因此假设H1得到了部分支持。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高校学生在不同消费情景下的伦理判断具有两面性:明确反对明显不当的行为 (“非法获益”、“被动获益”) , 但在“没有伤害”等情景下降低了伦理标准。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 “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行为被明确界定为非法或缺乏诚信、贪图小利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在这些界定清晰的情景之下, 主流价值观念可以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但“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行为的伦理界限不够清晰。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 这些行为可以被容忍, 面对这些复杂情景下的伦理困惑时, 高校学生缺乏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因此表现出了模糊性甚至具有非伦理的倾向。

2、伦理信念与伦理意识、权术主义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3) 显示, 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和“主动获益”等情景下, 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越高的高校学生越不能容忍这些非伦理行为。在“没有伤害”情景下, 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越高的学生越不容易拒绝这种非伦理行为。这是因为在“没有伤害”情景下缺乏必要的、明确的伦理判断标准, 高校学生在本体评估 (道德标准) 和目的评估 (行为结果) 的权衡中更可能根据直观的行为结果做出伦理选择, 因此他们的伦理判断不受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的显著影响, 而受到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的显著影响, 假设H2和H3得到了部分支持。

回归分析结果还表明, 在四种伦理情景下, 权术主义都能显著影响高校学生的伦理决策, 权术主义程度越高的学生拒绝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这进一步支持了Vitell et al. (1991) 关于权术主义影响消费伦理决策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假设H4得到了完全支持。

3、消费伦理与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的相关性

单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见表4) , 教育程度高的学生比教育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容忍“非法获益”的非伦理行为。也就是说, 在这种情景下, 博士生比本科生更具有非伦理倾向, 因此假设H5没有得到支持。这与学历程度越高的人越可能从具体的情景做出随机性决策相关 (Erffmeyer, et al., 1999) 。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检验。

出生地显著影响高校学生在“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情景下的伦理判断, 伴随出生地从农村向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的变化, 高校学生对这些非伦理消费行为的敏感性逐渐减弱, 假设H6得到了部分支持。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高校学生非伦理消费决策集中在“主动获益”和“没有伤害”等情景下, 由于缺乏明确的主流价值评价, 他们难于做出清晰的伦理判断, 进而可能选择非伦理行为;而在“非法获益”、“被动获益”等伦理界定比较清晰的情景下, 他们比较容易受到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在伦理界定不太清晰的情境下, 高校学生的伦理判断与他们的理想主义伦理意识程度正相关, 与相对主义伦理意识程度负相关;而不论在何种情境下, 他们的非伦理决策始终受到权术主义的影响, 且权术主义的影响最为突出。本文还发现, 高校学生的非伦理判断还与教育程度相关, 而出生于城市的学生比出生于农村的学生更能接受非伦理消费行为。

以上结论表明, 在主流价值观念比较明确的消费情境下, 高校学生基本能够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 但是在伦理界定不太清晰的情境下, 高校学生的伦理判断主要还是受到相对主义和权术主义等与功利主义相关的内在因素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 在这些复杂的伦理情境下, 高校学生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因此, 加强高校学生消费伦理观教育的阵地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 而是应该从全社会的角度强化主流价值体系, 从社会规范标准的角度界定使用盗版软件等行为的非伦理特征, 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在较为复杂的消费情景下面对伦理困惑时才能找到合适的评价标准以判断自身行为的好坏。

此外, 高校学生做出非伦理行为选择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我道德约束的自觉性不够强烈, 即理想主义伦理意识影响程度不够, 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影响过盛。因此有必要加强基于传统文化标准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 增强理想主义道德意识的影响力度, 以促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羞耻感, 从而自觉拒绝消费盗版软件等非伦理行为。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N=471) 研究我国高校学生消费伦理现状, 从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的角度分析非伦理消费决策的哲学根源, 并检验教育程度和出生地等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学生消费伦理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校学生的非伦理消费决策集中在“没有伤害”等主流文化价值体系评判不太明确的消费情景下, 其非伦理选择同相对主义伦理意识和权术主义程度正相关, 且受权术主义程度的影响最突出。非伦理选择还同教育程度及出生地显著相关。本文结论表明, 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主义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消费伦理,伦理信念,伦理意识,权术主义

参考文献

[1]Muncy, James A.&Scott J.Vitell:Consumer Ethic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the Final Consum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2, 24 (4) .

[2]Muncy, J.A.&J.K.Eastman:Materialism and consumer ethic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8, 17 (2) .

[3]Rallapalli, K.C., S.J.Vitell, F.A.Wiebe&J.H.Barnes:Con-sumer ethical beliefs and personality traits:An exploratory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4, 13 (7) .

[4]Rawwas, M.Y.A.:Culture, 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A typ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s'ethical belief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001, 18 (2) .

[5]Rawwas, M.Y.A.:Consumer ethic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ical beliefs of Austrian Consum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6, 15 (9) .

[6]Swaidan, Z., S.J.Vitell&M.Y.A.Rawwas.:Consumer ethics:Determinants of ethical beliefs of African American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46 (2) .

[7]Vitell, S.J., A.Singhapakdi&J.Thomas:Consumer ethics:an application and empirical testing of the Hunt-Vitell theory of ethics[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1, 18 (2) .

[8]Vitell, S.J.:Consumer ethics research:Review, synthe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3, 43 (1/2) .

大学生伦理消费研究 第9篇

2008年,一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高度重视。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原因, 但监管缺失,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后危机时代,许多国家先后制定新法、修订旧法,改革、调整金融监管思路,设立或改革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英国拆分金融服务监管局, 成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主要职能就是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美国在2010年7月出台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负责监管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原属美联储、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国信用社管理局及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消费者保护职能整合。我国“一行三会”都设立了相应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承担各自领域的消费权益保护职能。

然而,在这些规制和监管行为的制度性硬约束之外,还存在一种软性的非制度性约束往往被忽略。金融伦理就是这样一种软约束,它对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金融消费领域的侵权行为表现

由于金融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的认知偏差和“羊群行为”等问题,金融领域诚信缺失和败德行为不断发生,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1、虚假和误导性劝诱行为

金融产品与普通商品不同,金融产品具有复杂性、信息性,专业性极强,一般的金融消费者很难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一些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往往夸大投资收益,甚至对预期收益作虚假陈述,隐瞒产品的重要信息和潜在风险,采取不当诱导方式劝说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等权益。

2、侵犯金融消费者隐私行为

金融消费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收入水平、资产状况、存贷款等信息在银行开户、办理信用卡或开设股票账户以及购买保险等办理金融业务时提供给了金融机构,而这些信息往往被泄露出去,被非法收集或使用,金融消费者经常受到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等电话骚扰。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中涉嫌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对其隐私的支配利用权未给予妥善保护,从而使消费者受到伤害。

3、侵犯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行为

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往往以格式合同形式签订,面对金融机构单方面制定的合同格式条款,金融消费者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没有平等协商的余地。现实中, 处于优势地位的金融机构往往在合同中列出免除金融机构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霸王条款”,明显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此外,一些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时还存在强制搭售行为。如:一些基层银行在贷款时要求金融消费者同时投保财产保险或人寿险,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当然,侵犯金融消费权益的行为表现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金融伦理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金融活动中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金融伦理问题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这一问题认识比较有限。在后危机时代, 调整监管思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更需要重视和加强金融伦理建设,伦理规制可以起到法律规制无法替代的作用。

1、金融伦理的内涵

金融领域是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为复杂的领域,金融体系涉及广泛的参与者,金融机构、金融从业者、个人、企业、 政府都广泛地介入金融市场的运行中。在金融交易活动中,涉及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交易规则和行为规范,而这些规则指导或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是广义上的金融伦理。而狭义的金融伦理,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金融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活动利益相关者在金融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 都属于金融伦理的范畴。

2、金融伦理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中的重要性

(1)金融伦理是金融法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在金融交易市场活动中,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以发挥强有力的约束和惩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我国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如 《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之外,“一行三会”还制定了很多部门规章和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金融治理中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金融市场是个复杂的市场,法律的功能也往往是有限的。法律并不适于约束所有的金融活动,个人、机构和市场的自律不仅是实现道德行为的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且也是避免更多法律监管的明智策略。如果没有以金融伦理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自律机制,而金融法律的他律是不能凑效的,也仅仅限于事后的惩罚。此外,金融伦理中的诚信、公平交易、信息对称、保护相关利益者等原则还是金融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准绳,促进了新的法律的诞生。

(2)金融伦理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前提。金融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知识壁垒更高,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明显,更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在金融市场活动中,金融机构及从业者是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选择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面临的两难选择。如果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金融伦理缺失,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金融市场就失去了稳健运行的基础,金融体系风险必然发生。如果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重视金融伦理建设,金融机构及其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金融伦理素质, 形成了一种伦理文化理念,势必对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伦理的内在要求。公正、平等、诚信是金融伦理的基本范畴,在这一价值体系的支撑下,金融欺诈、投机、操纵、内幕交易受到限制,金融交易各方都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金融消费者权益就能得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身也隐含着金融机构的伦理建设,保护金融消费者是金融机构的应有义务,也是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既是金融伦理的体现,也是金融机构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稳健经营的基础。可以说,金融伦理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市场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统一体。

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伦理机制的构建

从金融伦理的视角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弥补了法律规制的不足,也是一种最经济和有效的方式。因此,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要强化金融伦理道德教育和加强金融伦理建设。

1、加强金融机构从业者金融伦理教育

金融机构从业者是金融伦理建设的主体,要通过金融伦理道德教育,使金融从业者把外在的规制约束转化为自身的职业态度、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机构自身不仅要通过常态化机制对其从业者进行金融伦理道德教育,金融监管机构、社会媒体、行业自律协会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对金融从业者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2、建立以金融伦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金融企业是特殊的企业,它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伦理的要求较高,也非常迫切。因此,金融机构构建立以伦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对其自身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非常必要。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价值观念,将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与实现金融消费者的价值目标相统一,在实现金融机构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金融市场秩序和环境。

3、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伦理行为的监督作用

尽管金融伦理强调的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和内在约束, 但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遵循金融伦理规范情况进行监督,这有利于金融伦理得以真正实施。金融机构是否遵循伦理原则,是否真正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对伦理失范行为进行惩戒。金融伦理还需要通过金融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得以实施,行业协会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以规范行业主体的伦理行为,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各界媒体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发挥舆论的作用,引导和监督金融机构遵循金融伦理规则,使其不愿、不敢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

上一篇:全要素评估下一篇:七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