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2024-05-24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精选12篇)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1篇

一、认清本质规律, 完善军队审计“免疫系统”机制

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将审计“免疫系统”与军队审计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军队审计工作高效有序的发展。

(一) 要加强审计监督顶层体系设计。

首先, 要集中精力在审计政策、审计理论、审计机制等的规范、创新、完善上下功夫, 不断用战略的眼光、思想指导和统帅审计工作, 维护好军队审计建设发展的方向。其次, 通过采取实施审计、调查研究等方式, 有侧重地对一些军队重点建设领域、重大军事行动、救灾突发事件, 以及领导关注问题经费的安排、使用、管理进行监督, 从宏观层面加以研究和分析, 抓住重点问题、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 制定谋划出科学合理、详细完整的措施方案。

(二) 要完善审计监督法规体系。

从军队审计工作实际出发, 借鉴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提出的“三个功能”、“两个作用”、“六点要求”等, 理清一些不相符的制度规定, 制定出与其相适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经费预防、监督、惩处方面的配套法规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军队审计监督法规制度, 构建军队审计的新框架理论体系, 不断推进现代军队与国家审计建设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三) 要科学整合审计资源配置。

打破建制界限、部门界限、专业界限, 运用区域审计、上下联审、交叉互审等方式, 整合军队内部审计力量, 强化审计工作的规模效应和整体效应, 发挥好审计部门“经济监督卫士”作用。加强与司法、纪检和财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 由审计机关单打独斗向联合各业务部门参与的审计合作机制转变, 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共同促进军事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抓住关键环节, 发挥军队审计“免疫系统”作用

联系军队审计工作实际, 要发挥军队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 及时发现问题。

要积极调整审计思路、主动改进审计方法, 从“事后纠弊”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转变, 前移审计监督的关口, 有针对性对经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岗位职责等可能或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环节进行监督, 研究和制定防范对策, 构建刚性的监督体系, 不断加强军费使用的规范化、合法化。

(二) 严格依法从审。

审计监督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 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我们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严格按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按规定的标准作出评价, 按规定的要求实施处罚, 不当“和事佬”、“保护伞”,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不断维护军队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三) 推行审计问责。

推行审计问责制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重要途径, 要发挥军队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就要最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 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 更快地运用法定职能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 同时对违法违纪的被审计单位, 要依据危害的程度给予通报批评、处罚和处分, 从而提升军队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三、强化重点建设, 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

军队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着“免疫系统”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水平, 必须强化审计机关自身建设, 提高“免疫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

(一) 强化队伍建设。

要切实提高军队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拓宽审计工作战略思维, 提高审计理论认识水平, 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和重点, 不断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作风, 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审计人员, 提高服务部队建设的实际能力,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 强化法治建设。

法治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也是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的重要保证。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健全法制, 遵循法制, 增强法制观念, 做到依法审计, 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法律法规, 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 完善监督职责, 强化监督手段, 规范监督行为。提高军队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才能为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强化信息化建设。

坚持推进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的重要手段。审计机关要坚持“以应用为核心”, 大力推进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 不断加强“军审工程”在审计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 更好地实现审计行政办公、审计资源信息化和共享, 提高军队审计工作效率, 为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四) 强化廉政建设。

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 一旦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有不廉洁的行为, 就会丧失发挥“免疫系统”作用的根本立场, 丧失对入侵“病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 必须强化军队审计部门的廉政建设, 加强廉政教育, 抓好审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军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廉洁自律和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 增强审计机关的公信力, 确保审计队伍的清正廉洁。

摘要:“本文对如何完善军队审计“免疫系统”机制, 发挥军队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和提高军队审计“免疫系统”能力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军队审计,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崔孟修.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研究简报, 2009.1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2篇

“大家要充分认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极端重要性,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牢群众观念,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进一步提高审计能力,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做好审计监督工作。”日前,江西省吉安县审计局局长罗凯在全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对扎实开展好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3月13日,在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督导组的指导下,吉安县审计局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召开了全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上,首先对局领导班子及成员、副主任以上科员进行了民主测评。接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龚全珍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电视片,进行龚全珍先进事迹教育。大家深受感动:龚全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教材,要像她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本色,践行党的宗旨,努力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然后,罗凯局长对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动员讲话,对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县委督导组组长刘淑珍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精神,提出了有关要求。

动员会要求,要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和审计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实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加强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有关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积极顺应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呼声,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上来,为吉安县审计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教育实践活动在局机关全体党员中开展,重点是局领导班子和股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党员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确立。为此,强调达到四项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审干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走进群众了解民生,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中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为民审计、审计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工作作风和审计监督能力等方面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发扬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发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作风,发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在全局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大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健全完善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制度规范,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三是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切实增强局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带领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汇聚到干事创业上来,用到推动审计事业转型发展上来。不断激励局机关党员干部以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扎实过硬的作风素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四是进一步提高审计能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审计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等工作结合起来,用审计事业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在推进审计重点工作开展、提升监督水平上下功夫、求实效、作表率。大力加强能力培养,严格质量控制,落实审计整改,体现审计成果,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精湛的审计技能赢得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赢得人民群众的称赞。

在动员会后,该局干部职工结合思想实际和本职工作,掀起了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以及中央报刊、网站有关重要文章的热潮,正以学习促工作,学习、工作两不误,教育实践活动扎实起步、深入展开。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3篇

一、充分认识教育内部审计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按教育审计本质、与时俱进,发挥审计免疫的保护功能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充分说明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

(一)以国家教育政策大局意识和宏观意识为主线贯穿整个审计工作

教育审计不仅是教育资产的守护者、财务账表的复核者,更应是规范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教育效益与增值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我们教育审计工作者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要在维护教育单位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承担起推动组织内部控制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职责,教育审计重点要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突出重点、顾全大局,力求审计实效。

(二)更新观念,探索理念,跳出财务搞审计

现代审计要将重大的财政风险、国有企业经营风险、金融风险、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作为重点,要抓住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关键问题,因此,不能就账论账,就资金论资金,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去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如我局开展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出租车管理和城市内河治理情况等审计,这里面基本没有资金,也没有账簿,主要是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履行和制度建设情况等,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更大的资金。

二、公开审计结果,注重审计查处,发挥审计免疫的清除功能

李金华说:审而不改,还不如不审。因此,我们要在查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审计处理力度,对症下药,整治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从而彻底清除病症,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通过对国家审计属对国家大案要案的查处及审计结果的公开,进一步在教育内部审计中加大学习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一)公开审计结果,敲山震虎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曾说:“透明度是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最佳药品,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审计结果公开既体现了对政务公开、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要求,同时又能促进被审计单位积极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我局定期将审计结果在“宁波审计网”上公开,将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让审计部门的审计成为全民的审计。谁敢于滥用权力、盲目拍板,那就会被暴露于阳光之下。审计结果公开不仅体现审计机关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给人民群众一个认真负责的答复,而且强化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给公民以知情权,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合法性,化解了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二)完善整改机制,追踪督查

为了保证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切实整改,审计提出的建议能得到有效采纳,我局完善了整改机制,出台了《关于落实审计结果的规定》,强化了回访及跟踪督查制度,要求各处室在审计结果文书(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书和审计建议函)出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了解并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提出建议的整改、采纳和落实情况,并报法规部门备案。同时还专门印发了《宁波市审计局关于要求及时反馈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和建议采纳情况的函》,随审计报告一同送达,要求被审计单位根据建议函的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此外,我局还成立了审计结果执行委员会,定期研究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的督促和推进工作。

三、发挥教育审计免疫功能,发展审计建设性作用

教育越发展,教育审计责任也越大。教育审计必须为教育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其免疫功能。要做到这一点,教育审计必须铸牢根基,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4篇

本文主要以2009年1月1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预算执行审计条例》为契机,依据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阐述了预算执行审计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含义,分析了两者的关系以及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意义,并揭露了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的“四重四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方法和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建议和对策。

一、预算执行审计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基本含义

《广东省预算执行审计条例》第二条明确了预算执行审计的含义:“本条例所称预算执行审计是指本省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对本级政府、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指出:“审计的本质就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制的工具。”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是对科学审计理念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环境和审计需要变化所做的调整和转型,为新时期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指明了方向。

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意义

(一)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审批后产生了法律效力,成为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及有关规定,代表着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履行职权、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确保国家政令畅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二)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就是要强化国家预算总闸门的检查,将关卡前移,从源头开始,按流水跟踪,揭露资金流转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清除贪污腐败的“毒瘤”,起到清除功能的作用。

(三)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是法制化、规范化的形势需要。

人体内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是指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审计的“修补”功能不但是审计之后发现的问题的“小修小补”,更是相关制度的“大修大补”以及填补相关制度的“空白”,让审计工作更好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审必严,促进依法行政,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四)发挥审计“免疫系统”预防功能,是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强烈要求。

一个健全的免疫系统,不仅要及时地发现病毒、杀死病毒,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稳定、可靠、实时的预警。审计机关除了要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查处和修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揭示和抵御,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优化审计管理,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对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等问题,在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关健时刻给予制止约束。

三、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的“四重四轻”问题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由于现行审计体制不完善、思想认识不统一、知识结构不完整、整体效应比较差等方面的原因,存在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的“四重四轻”问题:

(一)重资金核算审计,轻预算管理审计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大多数审计人员仍然习惯于对账务如何处理、科目如何调整、会计基础是否规范等方面审计得较严格,但忽视了财政预算管理审计,导致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不到位。这事必造成就事论事、审不深、审不透的结果,“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二)重资金到位审计,轻绩效评价审计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只看资金是否到位、财务如何核算,而对于专项资金的后期管理和使用效益情况审计得较少。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审计人员对基本建设、社会保险等知识了解不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审计不到位,就会留下许多漏洞,“免疫系统”清除功能的发挥将只是空口号。

(三)重揭露问题审计,轻完善机制审计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机关在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问题、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完善体制机制方面仍然不够重视,导致“隔靴搔痒”、“头痛医头”的现象时有发生,“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四)重事后监督审计,轻事前事中审计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机关每年一度的决算审计,多为事后审计。若发现问题,已是“砧板上的猪肉”,走是走不掉了。如果审计机关对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比如政府采购、抗震救灾等,能够提前介入、全程跟踪,那“免疫系统”的预防功将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强化“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而且使审计应有的功能萎缩,起不到“审、帮、促”的作用,因此必须更好地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一)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是基本要求

1. 强化预算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上下级的财政分配关系。其中预算编制又包括预算收入编制和预算支出编制:预算执行包括预算收入执行和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监督。审计机关要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要关注支出的优化结构,为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服务;要提高预算草案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2. 关注绩效审计,抓住关键项目。

我国遭遇金融危机时,经济低迷,审计机关应该把审计的重心放在“扩内需、促消费”以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是否落实上来,确保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审计机关可结合国家政策每年选择一些重点资金和项目开展深化审计,评价时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结合资金的性质评价其社会效益。审计机关还要帮助财政部门、用款单位精打细算,花小钱办大事,促进其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只要财政资金得到安全有效地使用,“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3. 完善机制体制,促进依法依规。

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思考,全面评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有效性,制定科学的审计实施议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以政策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末端、工程决算资料等内容为切入点,重点关注管理漏洞和缺陷,从完善机制、体制、制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这些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审计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堵塞漏洞、加强管理,有利于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

4. 全过程跟踪审计,深化目标要求。

审计机关要更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方法,着力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转变,做到边审计、边整改,弥补事后审计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缺陷。如2008年广东省对汶川抗震救灾款项及灾后重建审计,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强化监督的方法,在促进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安全和有效使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人大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免疫系统”预防功能发挥得好,可以有效避免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

(二)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是有效措施

1. 采用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办法。

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要善于运用各种常规审计的成果,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在预算执行审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业务科室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从而确定审计深化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安排好人力,重点突破一些部门、单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审计人员方法得当、依法运作,“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

2. 采用目标跟踪法。

在审计过程中,可根据资金拨付程序从上到下、从一级到二、三级预算单位,对有线索、有疑点的资金,顺藤摸瓜、层层剥离、穷追不舍进行一直追踪到具体用款的单位或项目。对专项资金要追踪用款单位有无资金预算计划、内控制度是否严密有效、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合理。

3. 采用一般与重点兼顾的方法。

审计机关可每年选择一些单位进行全面延伸,不仅对其主管部门,而且还要对其下属单位一起审计。从审计查处的问题看,有些部门家大业大,一旦乱用滥用权力,就容易出现私分公款或个人贪污腐败问题。

(三)逐步完善审计管理是根本保障

1. 完善内部管理。

审计机关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要在认真总结以往“一体化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全面实行“交钥匙工程”。审计项目一经确定承担项目审计科室,该审计科室要负责确定项目主审直至资料整理归档等“一条龙”的工作。同时,进一步清晰明确审计组和具体人员的内部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加强队伍建设。

审计机关要大力推进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业务水平为重点的能力建设,促进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要着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机关管理的行家里手。只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3. 计算机辅助审计。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5篇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审计从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深化到国家的“免疫系统”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里程碑。而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则必须要从基层做起,从体制入手。

我国现有2862个县及县级市、市辖区,有333个市。基层审计辐射面广,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最为广大民众所关注,基层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建立,直接决定着审计免疫系统能否顺利建立及有效发挥应有作用。只有这3205个市、县成功建立了审计免疫系统,才谈得上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建立,才能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而要在基层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首先必须正视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存在的问题

部分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工作要求。随着《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行,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层审计机关大都存在人手少、工作量大,审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均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和审计办公系统(oa)的实施运用,更让大部分审计人员无所适从。尽管审计署、审计厅不断地组织培训和学习,但这些系统和各项法律、法规的熟练运用和熟悉不是几次培训或短期学习就能达到目的,需要的是大量的实践和学习时间作保证,由于工学矛盾突出,不少审计人员仍采用老的审计方法。同时,现有审计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也不能适应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审计人员年龄偏大,有的县10几年都没有进过人,业务上除了几个50多岁快要退休的老同志外,就是30来岁的年轻人,审计工作是具体的业务部门,要求高、适应时间长,作为新手,没有三、五年是不可能成熟起来的。而现在的审计工作要求既要有过硬的业务,还要能熟练操作电脑,老同志业务精却不懂电脑,年轻人电脑知识过关却业务不熟,如果短期内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将严重影响基层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现有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系统除各特派办和派出机构由审计署直管外,其余厅局均由地方政府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的监督部门这是符合宪法规定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现有的人事管理方式束缚了审计工作开展

《审计法》第十五条规定“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负责人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尽管这是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政府都将之束之高阁,这一条规定形同虚设,有的区县审计局长换了上级审计机关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征求意见。同时,基层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命和审计人员的调动权都在地方。而基层审计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审计人员不仅工作压力大,涉及到具体人和事的时候精神压力更大,如坚持原则则很可能位子不保,如一味让地方满意则审计风险同样无法规避。审计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神经衰弱,失眠、早衰等症状,严重的不到50岁就申请退休。更恶劣的是有的审计人员还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报复,如某县审计局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查出重大违法、违纪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后,犯罪嫌疑人让他儿子给他报仇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我们的审计组组长,这样的现象对开展审计工作来说极不利的。

(二)、基层审计人员政治前途渺茫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审计对象的特定性。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经常处在领导不满意,审计对象不理解,社会不明白的尴尬境地。而现有的干部管理体制根本不利于审计干部的成长,审计干部获得提拔或提名的机会极少。所以基层审计人员政治上没有奔头,能平安过渡,不被问责,不被报复就相当满意了。

(三)、审计工作领导不了解审计业务,存在外行管内行现象

由于基层审计机关的人权是地方说了算,因此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调整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审计部门又是业务部门,外行管内行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果是好学谦虚的领导问题还不大,他会征求和尊重业务人员的意见,并主动学习。相反哪些作风霸道,听不得不同声音的领导,则只会绕乱审计工作,乱执法、滥用权,造就大量的审计风险。

(四)、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经费不足

《审计法》规定审计经费由地方财政保证,但基层

审计机关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地方财力弱,有的县机关办公经费每人一年只有2000元,就这点钱如何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审计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财政支出重点为保障重要部门和重点工程,审计工作经费被勿略常事。在审计“八不准”和行政执法“十禁止”规定出台之后,审计机关经费来源更加单一,审计

经费的严重不足和审计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对审计工作来说人员和经费是审计工作的两只手,人员和经费的问题决定着这两只手是否伸得直、打得开、打得准;决定着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是否敢查问题、查得出问题并大胆依法处理。

如果把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比喻成医院和医生的话,那么所有被审计的对象就是我们病人。我们的审计过程就是由体检(查出问题)——找出病因(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病人治疗恢复健康(督促审计对象整改,解决问题)组成。而现在我们基层审计的作用更多地停留在体检上,对找出病因,采取有效手段让病人接受治疗这方面则相对不足。这既与审计系统的管理体制有关,也离不开审计人员水平的高低。不解决这些问题,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必将大打折扣,为此建议:

一、加大对基层审计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力度

上级审计机关应重视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生存现状,并进行必要的调研,制定相应措施,以解决基层审计机关存在的问题。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审计机关要纯粹靠自己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借助于外部力量难度极大。李金华审计长曾说过“对不起广大基层审计人员”,作为基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上级了解审计人员的现状,更需要上级审计机关能为基层审计工作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二、积极推动审计系统垂直管理

垂直是包括审计系统在内的社会各界呼吁较强的事项之一,在历次两会上都有代表和委员提出相应议案,但由于涉及修宪及其它相关事项,一直未能实现。而实行垂直管理又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审计署的派出审计局和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敢办案、能办案、办得成大案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了经费保证和解决了人事上的后顾之忧,放开经费和人员这两只手,基层审计工作必将产生质的飞跃,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三、加强审计系统自身建设和管理。

近几年审计系统内部不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暴露出了审计系统内部管理的缺失和自身建设的不足,而要建立审计免疫系统,首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作为监督机构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和人员建设,完善系统内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加强业务建设。作为业务部门,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审计报告的质量。随着审计理念的更新、审计方法的改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实践、总结、交流贯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关要不断完善工作机构、补充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保障学习时间和经费,审计人员要解决好工学矛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审计工作现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讲政治、讲奉献。面对审计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待遇及工作环境差、各种诱惑多的现状。审计人员必须服从工作需要,经得起诱惑、受得住考验,不和别的部门攀比、不泄露工作秘密、切实履行好国家经济卫士的神圣职责。

(三)、加强制度建设。这几年审计系统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各种各样的审计工作制度、审计问责制、审计内部监督机制等制度的建立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行为,减少和避免了审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审计系统还应加大审计学习制度、审计评价制度、审计人员保障制度等制度的建设,形成审计系统内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多开展一些交流、学习和系统运动会等有益的活动,形成审计系统特有的审计文化。

四、转变审计理念,更新审计观念

审计是手段,目的是规范财经纪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规、违纪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对违规、违纪的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罚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经审计处罚的金额和处理的人员并不是审计工作成绩的最终体现。所以,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审计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审计观,才能得到被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得到更好发展。

五、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同地方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不论审计垂直与否,当好经济卫士,服务地方经济都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而要做好这些工作,离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上级审计机关在履行对下级审计机关进行监督和业务领导职责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及时掌握下级审计机关的情况,就下级审计机关的发展和人员任命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变被动为主动。要积极主张《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规赋予审计机关的权力,如果说现有的权力都不去主张,那维护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权益又从何谈起?下级审计机关也要处理好上极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处理好业务要求和地方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考虑地方实际,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六、加强审计执行力

审计执行力是建立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审计建议和意见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对象开出的药方,但根除问题的关键是病人必须按药方进行治疗。如果审计对象对审计建议不予理采,应付了事,那么审计机关查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会多次出现,审计目的并没有实现。这也是审计工作目前最缺失的地方,是建立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所以,必须要加强审计执行力,并制定相关规定,以制裁和约束审计对象执行审计建议和意见,增强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卫士的权力。

七、加强部门联动和协作,建立基层单位免疫系统。

建立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不仅是审计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所有的免疫系统中,只有机体自身的免疫才是最强大的,所以要建立审计免疫系统一定要重视同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审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理解,帮助审计对象树立免疫观,建立自身免疫系统。只有在全社会都形成自觉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氛围,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成功建立。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6篇

一、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由“警察”向“参谋”转变

传统的审计理念认为审计就是查会计、查错误、查舞弊。在审计工作中就是查找问题和漏洞,获取各种各样的证据,这种工作定位就导致了工作中只关注眼前的表面现象。同时,审计人员职业怀疑体现在工作中,满脑子都是如何多查出问题来体现审计力度和审计成果,向“一把手”交差,而不关心被审计单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去科学推断被审计单位未来的发展变化,甚至出现问题夸大现象。而现代审计在审计理念和审计目的上,由以财务收支真实性为主向以国家经济安全性和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为主的转变。审计干部由过去的“警察”向“顾问”、“参谋”和“保健医生”转变。审计工作在摸清家底,查找隐患上增加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由查账到服务的审计新观念,明确审计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应为被审单位提供服务,帮助被审单位健全制度,完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如果达到这种审计模式,就会实现审计的增值服务效果,被审单位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审计建议,积极进行整改,有效地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活动在健康轨道上行进。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发展动态,跟踪掌握发展趋势,学习借鉴领先实践。重点在审计理念、职能定位、内容拓展、技术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加强学习研究,吸收借鉴,为深入推进审计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提供先进指引。

二、充实审计知识体系,由“专家”向“杂家”转变

以前的审计工作被公认为就是查账,审计人员只要掌握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就能满足工作需要。可是今天的审计强调了服务,即: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被审计单位服务。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渊博的知识体系,多掌握相关的知识,由“专家”向“杂家”过渡。这其中包括:

一是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审计工作中就涉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之间将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如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应对被审计人员的不同阶段的心态,对审计工作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是人际关系学知识。人际关系学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技术、方法和规律科学。审计工作不仅是与帐面、实物打交道,更多的是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与形形色色的人员打交道,特别是在调查了解、调查取证和交换意见中,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工作中应懂得尊重对方,平等相处。

三是侦查学知识。审计工作中大量取证的过程实质就是在进行侦查工作。在取证中,可以用非常规的取证方法,但取证方式与方法必须合法,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点运用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取得有力证据,显得格外重要。

四是文学知识。审计工作开展的好坏,审计成果的大小,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低全部体现在审计报告中。我们的审计报告大多枯燥,不但别人不愿看,连自己都不愿多看,它的作用可想而知。审计人员要多读书,多记笔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加强写作能力训练,将审计报告写成言简意赅、文字、数据、图形集一体的报告。

三、加强思考实践能力,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一是要拓宽审计思维。要学习辩证思维分析,查出存在问题的环境因素和客观条件,不要把问题简单归咎于被审计单位。同时,要肯定被审计单位的成绩,肯定被审计单位在加强管理中取得的进步与成效和积极配合审计的态度。

要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上机制上的原因?还是管理制度上的原因?查找缺陷,寻找对策,帮助企业进行消缺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的现象。

要学习换位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就避免了先入为主,避免了自我封闭。不要总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从被审计单位的执行和管理角度来审视问题,才可能有全新的视角。既利于被审计单位接受,又能使我们的审计报告或专项审计调查更有力度、深度和广度,增值效果更加明显。

二是要规范审计行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详实的规定,强调是新时期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规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准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正确的审计方法。传统审计方法往往认为就是审计取证,但随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传统审计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新的审计方法就是一个体系,包括:书面资料审阅方法、客观事物证实方法、审计调查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判断方法、审计评价方法、审计报告方法、审计沟通方法、制度建设方法和审计心理分析等十大方法。审计人员要熟练运用好这些方法,更好地做出审计判断,实现审计的“增值服务”效果。

三是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审计工作要积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要主动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了解掌握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最新要求和监督重点,加强沟通,积极配合,主动接受检查,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7篇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内部审计必然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渗透于内部管理的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环节, 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业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 根本目的是提供组织自身的“免疫力”, 保证其安全健康,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对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全内部控制的需要。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相关配套指引, 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体现了内部审计以关注内部控制为重点的新理念。内部审计就必须在维护财务收支、会计核算准确恰当基础上,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责任。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有助于会计资料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对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的监督检查能及时揭露和纠正经营管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防止、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舞弊行为;发现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情况及内部控制的簿弱环节或失控点, 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 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财经法规在企业内部得到贯彻执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为企业内外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内部审计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从近年来揭露出的腐败案件看, 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大量发生在经济领域, 收受贿赂, 拿原则做交易, 损公门和单位的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有关,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这些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力,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促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严肃财经法纪,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就是要适应反腐倡廉斗争的新形势, 按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求, 以强化对权利的监督制约为重。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违法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 着眼防范, 强化监督, 促进更好地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达到端正党风, 和谐发展, 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3.内部审计是提高会计管理水平的需要。一切经营活动都需要在会计上加以反映。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程度、计算是否适当准确, 能否恰当地反映经济事项的本来面目, 反映了会计人员的水平高低和会计质量管理的好坏, 也反映了企业单位内部在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时是否处理的恰当的问题。对于那些能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处理会计资料的单位通过审计给予确认, 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会计实务。由于业务水平的限制或一此非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资料反映失真的问题, 通过审计可以帮助查出症结, 公正地评价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促使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内部审计,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提出, 审计本质上是经济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经济发展“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计预防功能, 预防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前提, 即通过审计预防及早发现带有苗头倾向性问题, 及早感知风险, 提前发出警报, 起到预警的作用。二是审计揭露功能, 揭露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核心, 通过审计揭露违规、违纪、违法、经济犯罪、损失浪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以达到惩戒目的。三是审计抵御功能, 抵御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点, 通过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 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以便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绩效。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内部审计。审计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代, 企业风险无处不在, 有效地防范风险, 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实现企业资产增值,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追求。因此,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严格贯彻“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基本工作方针, 应服从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定位于服务企业, 以监督促管理, 服务增效益, 推动内部审计职能逐渐从“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的转变, 努力做好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监督检查、事后审计反馈,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及时为企业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 并采取有效措施, 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多举并措引深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的“免疫系统”, 根本目的是提供企业自身的“免疫力”, 保证其安全健康,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既然内部审计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为目的, 那就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已任, 要多举并措引深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和内容应大幅度增加。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 更要进行经营管理、绩效、经济责任、固定资产以及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审计, 使内审工作渗透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各方面的有用信息,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开展多样的内部审计, 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问题, 及时制定防范措施, 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健康运行,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预防、揭露、抵御功能,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内部审计要为企业风险管理发挥作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发展都可以看出, 完善内部控制,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加强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关键。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所在。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对风险评估要素的审计。因为开展风险评估要素审计, 一方面能拓宽审计的视野, 提高审计人员风险管理审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为以后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可以在揭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同时, 及时发现企业面临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 协助企业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 建立预警防范风险机制, 更好地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

摘要:刘家义审计长讲: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的肌体一样, 必须有一个“免疫系统”来保护他的健康, 审计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免疫系统”。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组成部分之一的内部审计就是这样一个机构, 首要任务就是为维护企业经济安全, 保障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EB/OL].

[2].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EB/OL].

[3].陈建平.如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EB/OL].

[4].关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强化内控审计[J].会计之友, 2010 (11)

[5].李伟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会计之友, 2011 (8)

[6].刘锁华.论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方法.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0)

[7].吴美光.审计工作应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研究, 2008 (11)

[8].陈冬梅.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中国审计, 2010 (3)

[9].朱露林.浅论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职能作用.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1)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8篇

(一) 宁局审计工作对铁路局的改革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1. 强化经营业绩审计, 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为促进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 宁局审计处每年对车务、工务、电务、车辆、机务系统的运输单位的经营业绩情况进行审计, 以会计信息真实性为基础, 以资金、资产规范管理为重点, 认真核实单位经营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真实性, 通过审计披露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严肃查处影响增运增收和节支降耗的问题, 杜绝和避免了一些严重损失浪费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经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审计建议, 落实经营责任, 为路局经营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2.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

铁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已形成了一种制度, 宁局审计处每年接受人事部门的委托对企业领导人员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基本做到了“逢离必审”。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披露和纠正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而且依据其任职的工作业绩, 客观评价了其在经营领域取得的成绩, 界定对存在问题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促进领导人员职务变化或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 提高依法履行经济责任的自觉性, 提升履行经济管理能力的水平, 为减少不规范的管理行为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3. 加大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 促进加强建设管理

宁局审计处自一九九九年开展建设项目审计, 审计揭露了由于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等问题, 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 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

自2005年起, 按照铁道部“审计建设项目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分级负责、分阶段重点实施、落实责任制”的基本要求, 宁局审计处对洛湛铁路永岑段、洛湛铁路岑玉段、洛湛铁路河湛增建二线、南防线扩能改造工程、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等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不间断地跟踪审计, 审计揭露和纠正了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在项目多、任务重的情况下, 统筹安排, 精心组织, 宁局审计处按照铁道部审计中心的要求对合资建设项目-田德铁路建设项目、南广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通过审计, 对铁路建设单位和合资公司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建设程序、招标投标、验工计价、工程结算和建设资金管理, 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加强制度建设

为加强宁局内部审计工作, 保障全局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发挥内部审计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维护铁路局合法经济权益, 促进铁路局各单位依法经营和改善内部经营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铁道部《铁路审计工作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制定《南宁铁路局内部审计规定》;根据铁道部修订下发的《铁路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结合实际, 制定了《南宁铁路局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为规范铁路局投资的小型基建、更改、大修等工程项目预、结 (决) 算的管理, 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加强审计监督, 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和铁道部、铁路局现行的有关工程项目和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结合实际, 制定了《南宁铁路局工程项目审价管理办法》。

5. 开展各种专项审计和调查

宁局审计处开展各种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如:对铁路护路联防经费的收支情况的专项审计、对大型养路机械的采购和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和调查、对工务系统线路设备大中修和各项专项整治费用的专项审计、对铁路TIMS工程建设等专项审计, 通过审计规范了各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开展了物资招标采购专项调查、全局电话通讯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等专项调查,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合理化建议。

然而,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如何搞好宁局审计工作, 维护宁局的经济稳定, 促进宁局的经济发展, 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二) 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促进宁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 铁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为贯彻铁道部提出的全力抓好“安全、稳定、经营”, 以及宁局提出的“增吨、压点、加密、提速”、“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 我们必须以服务和促进和谐铁路建设为已任, 认清形式, 自我加压, 攻坚克难, 开拓进取, 统一思想, 切实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增运增收、节约节支中的积极作用, 为全面完成宁局的经营目标、实现宁局又快又好发展, 做出新的贡献。

2. 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加快审计方式的转变

2008年宁局审计处对25个基层站段进行了预审的实践与探索。通过预审, 做到了关口前移, 不仅消除了审计盲点, 而且对堵塞漏洞, 防范风险起到了良好作用。今后, 我们应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积极探索和加快审计方式的转变, 着力在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上下功夫, 实现事后审计和事前、事中审计的有效结合。

(1)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对单位开展经营业绩与财务收审计时, 可结合开展对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即在我们对XX单位进行审计经营业绩与财务收支的审计时, 可将单位领导人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 独立形成《XX领导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并单独存档备案, 当单位的领导干部离任并需要对其进行离任审计时,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最大限度的节省审计资源, 也节省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工作。这样既加强了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也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其次, 我们还可以围绕运营主要单位的成本支出大项, 选准项目, 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 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2) 推进计算机审计全面发展。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也为“免疫系统”了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性建设, 逐步形成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计算机审计作业方式, 把审计信息化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3) 推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审计结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质量, 因此要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 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和层次, 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向单位和职工提供审计信息, 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也可以有效形成审计、舆论、社会监督的整体合力。

3. 增强自身免疫力

要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首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载体, 强化自身建设和提高“免疫系统”自身的免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为加强审计力量, 2007、2008年宁局审计处在本局范围内通过公开招聘, 招收了7名会计人员加入到审计队伍中, 为宁局审计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然而, 目前宁局审计人员的构成仍比较单一, 工程技术和其他专业方面人员仍比较欠缺, 因此, 我们需要尽快补充和加强这些方面的审计力量。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审计报告的质量, 随着审计理念的更新、审计方法的改进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 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将学习、实践、总结、交流贯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 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应该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审计机构要尽可能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并保障学习时间, 坚持集中教育培训和实践练兵相结合;审计人员自已也要解决好工学矛盾,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 促进知识更新。

(2)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宁局审计处自2004年以来一直坚持执行“廉洁从审监督卡”的制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 目前的审计工作现状,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讲政治、讲奉献。面对审计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待遇及工作环境差、各种诱惑多的现状, 审计人员必须服从工作需要, 经得起诱惑、受得住考验, 不和别的部门攀比、不泄露工作秘密, 严格遵守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八项规定, 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 切实履行好国家经济卫士的神圣职责。

(3)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这几年宁局审计处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审计内部监督机制、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的建立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行为, 减少和避免了审计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加大审计学习制度、审计评价制度、审计问责制、审计人员保障制度等制度的建设, 以形成内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

(4) 转变审计理念, 更新审计观念。过去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在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上, 过多的体现了管理和监督职能, 服务职能发挥还不到位, 针对这一问题, 宁局审计处开展了“审计工作如何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反思会, 认真反思了审计工作在安全意识、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是手段, 目的是规范财经纪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规、违纪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对违规、违纪的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罚只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最终目的, 经审计处罚的金额和处理的人员并不是审计工作成绩的最终体现。所以,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审计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审计观, 转变机关作风, 增强服务意识, 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职能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被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 才能使审计工作得到更好发展。

(5) 加强审计执行力。审计执行力是建立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 审计建议和意见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对象开出的药方, 但根除问题的关键是病人必须按药方进行治疗。如果被审单位对审计建议不予理采, 应付了事, 那么审计查出的问题仍然存在, 并会多次出现, 审计目的并没有实现。所以, 我们必须要完善整改机制、强化回访追踪督查制度。在审计结果文书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书和审计建议函) 出具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要到被审计单位或有关部门了解并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提出建议的整改、采纳和落实情况, 保证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切实整改, 审计提出的建议能得到有效采纳, 使审计的“免疫”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摘要:文章结合南宁铁路局 (以下简称“宁局”) 审计工作的实际, 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创新审计方式、加强审计执行力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旨在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促进宁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方法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悦.“从经济卫士”到“免疫系统”[J].中国审计, 2008, (21) :30-32.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9篇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审计,系统功能

审计从本质上看就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如何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是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笔者从事多年的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现结合实际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理论, 进一步明确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新要求

“免疫系统”论是对多年审计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审计事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审计的一次重新定位, 是国家审计本质理论的最新发展。“免疫系统”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审计, 从什么样的视角看审计的地位;为什么要搞审计, 审计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搞好审计, 审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等问题。“免疫系统”论给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维护国家安全, 保证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和总体目标, 要从这个高度认识农业资源环境审计, 审视农业资源环境审计, 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对新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如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前关口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审查到建议、从局部到整体全方位多视角对审计功能和作用认识的升华和飞跃;对新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以及农业资源环境审计自身从理念到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科学回答了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如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认真履行农业资源环境审计职责, 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农业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是审计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审计工作中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充分发挥预防、揭露和抵御三种功能, 结合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特点, 应该抓住两条线:一是关注路线。就是关注中央宏观决策和民生政策:一方面推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 要把检查农业资源环境单位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促进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和措施, 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另一方面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几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加大了民生工程和社会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特别加强对农、林、水、环境保护这部分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 对其中重点资金和项目执行情况要及时跟踪审计或审计调查, 确保各项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确保专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二是守住底线。就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审计, 保证国有资产安全。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投入力度, 兴修水利设施, 投入环境保护设备, 各地都积累了大量的农林水环保国有资产,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充分发挥对农林水及环保的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促进民生的改进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农业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责任。

三、以推进审计创新为途径, 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水平

一是推进农业资源环境审计理念创新, 要立足服务性, 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审计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 着眼宏观性, 深刻剖析体制性、机制性因素, 促进审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关注民本性, 加强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领域和农业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要坚持开放性,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公开透明度, 使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二是推进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创新, 积极开展政府性农业资源环境资金的审计, 关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或以政府公共负债为背景的公共性资金, 实现全方位审计, 并逐步探索农业资源环境绩效审计, 探索建立符合七台河市实际的绩效审计模式。三是推进农业资源环境审计方式创新, 积极拓展审计工作新思路, 要在单纯部门 (单位) 审计的基础上, 抓住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整个系统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 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促进农业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10篇

传统的审计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思维定势;审计服务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处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对审计工作重心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参与不多,与审计要成为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为此,审计机关要解放思想,从传统的审计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存、以服务为主的观念转变;增强大局意识,把科学发展贯穿审计工作始终,提高审计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要注重揭示违法违规问题反映出的体制性障碍、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是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

监督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财政资金的运作情况,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审计任务重、人手少、时间紧的情况,审计人员疲于应付;有的审计对象年年都要审,而有的审计对象多年也没有审计过一次,形成了审计死角,更谈不上构建“免疫系统”。因此,审计机关要通过常规的审计摸清家底,了解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实际财务运行情况,及区域内各项财政资金的运行、分配和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多年没有审计过的单位实施审计,消灭审计死角和盲区;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预算资金安排使用情况、领导任期年限、以前年度审计情况等进行分类,划分免疫等级;建立审计对象资料库,在每项审计结束后,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数据及审计情况等各项信息及时录入,逐年更新、完善资料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区域内经济运行情况,使审计机关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侧重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统筹兼顾、做好审计计划是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保障

当前,多数基层审计机关在工作安排上存在着有审计计划而无计划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计划编制流于形式,在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时,往往是对上年度计划的简单调整,严谨性不够;二是审计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三是审计计划的安排缺乏长远性与前瞻性,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审计计划缺乏衔接;四是对计划的执行缺乏有效控制,项目的变动比较简单,对项目质量、风险控制以及整体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审计机关要真正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从审计计划着手,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理清思路,通盘考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审计资源,有的放矢地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目的,避免和减少审计工作安排的随意性和零散性,注重审计计划的系统性、整体性,保证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其次,在计划安排上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地方政府经济的实际情况,高度关注财政资金运用、民生、廉政、绩效、安全、体制等地方政府关心的问题,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每年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资金、领域进行审计,使审计立项与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合拍。再次,在编制审计计划时要有长远规划,将所有审计对象都纳入审计监督视野,通过每年循序渐进的审计,消除审计盲区,实现审计中长期目标。最后,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科学地确定审计项目计划的数量和预期的审计质量,明确审计的最终目标,制定出适合审计工作发展的有效策略和计划,提高审计质量。

四、以审促帮,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基层审计机关当前工作的重头戏。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违规违纪问题,促进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实践证明,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重视和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单位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和其自身免疫力强弱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使被审计单位树立风险意识,把免疫力渗透到每个项目、每项工作、每个环节中去,从计划预算、实施执行、报销到决算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重大差错问责制,增强单位机体免疫力;通过审计建议和整改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完善内控制度,保护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规范有序。

五、探索审计新方式,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基层审计机关要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突破传统审计观念,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去查找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主流,基层审计机关要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按照绩效审计的方法和要求,对审计对象和内容做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分析项目的实际功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发挥免疫功能。二是要注重关口前移,积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表现出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很难及时发现问题,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及早预警,加强决策的准确性,达到免疫的要求。三是推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和信息公开。要在审计查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审计处理力度,全面落实查处整改措施,通过审计公告向社会提供审计信息,促使审计、舆论、社会监督等各方力量联合,有效地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六、深化财政预算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的修护功能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适应形势要求,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深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预算执行审计理念,为构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服务,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的修护功能,就是要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紧紧围绕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政策为导向、以预算为中心、以资金为主线、以支出为重点、以项目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实施审计。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从经济决策、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行政效能等多方面,分析评价政策措施和财政活动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切实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量。要深入分析财政资金活动、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政策、财政资金效能等整个财政运行过程,把握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总体情况。通过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部门加强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动部门预算公开透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分析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从制度、体制、政策层面查找原因,将涉及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问题,及时向地方政府反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体制机制改革,为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和参考。

七、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免疫系统”自身免疫力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11篇

一、确立全新理念,实现审计科学管理

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方式和方法,是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审计现有人力资源不适应繁重审计任务的根本途径。目前关于审计管理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宏观层次,如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等,而对于审计现场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现场保密管理等问题则较少涉及。目前在审计中,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组织松散、计划安排和人力整合不科学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今后要多从微观入手,细化审计管理的研究,用更多、更新的理论来指导审计管理实践。

二、完善技术方法,全面拓展效益审计

审计署2006-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广大审计人员不断实践探索的同时,效益审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上,诸如如何合理地选择审计目标、规范地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地确定评价标准、有效地进行审计取证等问题都需要研究;二是在效益审计的项目实施中,如何使审计人员尽快转变审计思维,正确处理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真实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三是在效益审计的目标确定、分类组织方式、评价标准选择、审计方法运用以及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结合等方面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企业效益审计工作要在加强企业科学化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优化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成果质量

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不断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审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审计风险。由于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审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工作全过程的控制,因而审计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建议需要从影响审计质量的各因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更多地关注各环节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挖掘整合资源,加快提升审计层次

整合利用已有审计资源,是扩大审计成果,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有效渠道。在目前的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审计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部分资源不能合理利用,造成审计资源浪费问题。笔者建议:一是信息质量上下功夫,反映的问题信息内容方面一定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恰当、数据准确,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提出的审计建议,要体现准确性、宏观性、针对性;二是在创新性上下功夫,一份好的信息一定是勤于动脑,反复推敲的产物,因此我们对有价值的信息下工夫、花力气,力求精品;三是在时效上下工夫,“时过境迁”的审计信息,对领导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毫无价值。因此我们要经常提醒审计人员提高信息撰写的时效性,切实做到捕捉一个、落实一个、反映一个、跟踪一个。

五、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审计部门加强群众信访工作显得尤为必要。信访工作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同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桥梁,是体察民意的窗口、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又是接受监督的一种方式和反映各方面情况的一面镜子。第一,搞好信访工作是审计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审计部门作为独立行使国家监督职权的重要部门,通过发挥其监督职责,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第二,凭借审计部门自身独特的监督手段来处理信访问题显得更加有效。通过审计监督,查清问题、追究责任、督促整改,效果更为明显。另外,审计部门又是一个综合性监督部门,通过发挥其再监督作用,促使其他监督和管理部门来更好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手段更有效。第三,加强信访工作是审计部门进一步赢得社会信赖的重要举措。群众在信访中反映的问题,都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自身扎实的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迫切反映的问题,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拥护。从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12篇

一、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缺失是五粮液问题爆发的根源之一

业内人士称五粮液是“巨人的品牌, 侏儒的管理”。“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我们的注意力不应仅仅盯在五粮液的此次停牌, 而应看到近年来五粮液在其光鲜的经营业绩背后频出问题的深层原因。从一直被市场诟病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到五花八门的内幕交易、暗箱操作, 从理财混乱到投资失败, 这种种问题, 如果要从内部控制角度找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缺失。

内部审计对一个公司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内部控制是否健全, 是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而五粮液正是因为长期失控而导致畸形的内部管理, 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导致企业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下降、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得不到保证, 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实现企业对风险的预防与抵御, 从而引发出种种问题。所以说, 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缺失是五粮液问题频发乃至终遭停牌的根源之一。

二、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诠释

1.“免疫系统”概念的含义及延伸。

(1) 医学领域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一词来源于医学领域。在医学中, 免疫系统是指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组成的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它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型机制。从医学上看, 免疫系统具有保护、清除、修补和预警四种基本功能。

(2) 审计领域的“免疫系统”论。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将“免疫系统”这一概念引入了国家审计。他在2007年12月26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随后, 他又指出, 我国内部审计要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 首要的是切实转变审计理念。内部审计不仅是现实资产的守护者、财务账表的复核者、会计核算的勾稽者, 更是强化企业管理的推动者、提升企业价值的促进者。因此, 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 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增强组织的“免疫功能”、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 保证组织安全健康, 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

2.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阐释。

(1) 免疫系统之“免疫”。医学领域里免疫系统具有保护、清除、修补和预警四种基本功能。内部审计“免疫系统”也有这四种功能。具体而言:保护功能是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确保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清除功能是内部审计部门揭露和查处企业或单位存在的违规操作或重大风险隐患、漏洞, 清除危害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各种“毒瘤”, 维护企业组织的正常运转;修补功能是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审计报告、审计处理意见等方式提醒被审计单位或者提请董事会采取有效措施, 纠正存在的问题;预警功能是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各种审计手段和审计程序, 在整体层面上对关系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免疫系统之“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包括:鉴证、监督、评价、管理、咨询等。经济监督职能是指其对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这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评价职能是指其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和控制效果, 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咨询服务职能是指其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跟踪企业重大决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变化过程, 进行有关决策和政策的咨询、策划及效果反馈;管理职能是指其围绕提高管理水平的目标, 切实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 堵塞漏洞, 不断注入新的管理理念, 真正用现代管理架构支撑企业发展。免疫系统之“系统”强调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应注意整体性、结构性、相互关联性, 以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系统。

三、“免疫系统”论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1.内部审计应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 从由财务收支审计拓展到管理审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 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增加组织的价值。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提出改善建议, 帮助组织实现目标”。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内部审计不仅要发挥监督作用, 而且要运用咨询、服务功能, 对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揭露和抵御, 为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良好的建议, 促使企业提升价值。

2.内部审计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 实现内部控制重点转移。作为“免疫系统”的内部审计要引导内部控制将重点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控制, 由以检查性、纠正性控制为主转向预防性、指导性控制为主。预防性控制是指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的控制, 是在事前防止损失发生的控制, 目的是降低风险。指导性控制亦强调事前的指导, 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是指将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弊端检查出来并加以纠正的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的重要性均不能忽视。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坐等问题的发生, 然后再去检查、纠正, 这是“事后诸葛亮”, 显然解决不了问题。相对于预防性控制、指导性控制, 检查控制、纠正控制成本更大, 风险更高。所以, “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要求内部审计更应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建设性、预防性、主动性、时效性等方面下工夫, 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 促使企业获得良性发展。

3.内部审计应坚持风险导向原则, 切实发挥预警作用。风险因素是审计对象选择中的关键性因素。现代企业经营, 会面临不同层面不同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 它们都会不同程度地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风险大的地方, 企业更应重点关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时要以风险为中心, 在对象选择阶段, 应以风险为导向选择审计对象。内部审计要将风险分析作为选择审计对象的基础, 把有效的审计资源用于经营管理的风险区域, 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内部审计机构要及时指出企业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 积极向决策者提供化解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发挥预警和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积极引导内部审计向“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目标、增值为目的”的管理审计发展, 促使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预警功能, 为企业降低风险、清除隐患、健康发展作贡献。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建议

1.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首先, 企业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 深刻地领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内涵。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好坏与该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管理层的重视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其次, 相关职能部门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保健医生”, 相关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有利于问题与弊端的发现和改进, 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当整个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人人积极参与内部控制、人人理解支持内部审计时, 企业才会成为一个抵抗力很强的机体, 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2.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结构,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职能结构。医学上的免疫系统具有保护、清除、修补和预警四种基本功能, 作为企业“免疫系统”的内部审计, 也应拓宽功能, 由单一监督功能拓展为监督、评价、管理和咨询多重功能, 构建一个以丰富服务内涵为主体的多层次的职能结构, 形成一个增强企业免疫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良好服务平台。

3.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机制, 加强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与监督。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占据着大量的公共资源, 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关系国计民生。如何保障这些资产资源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安全、高效、有序、健康地运行, 增强企业自身免疫能力, 是当前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都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微观层面上, 有着共同目标的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 积极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关注国有资产安全的基础上, 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并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促进整改, 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度发生。同时要发挥民间审计的作用, 构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免疫系统”体系, 从而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水平很重要。而要使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真正得以发挥、落到实处, 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培养出审计理念科学、审计方式先进、审计技术全面、审计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 造就领军人物, 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粮液问题的暴露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敲响了警钟, 所以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免疫系统”的功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十分迫切。用“免疫系统”理论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实践, 真正发挥出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有利于企业抵御风险、强化管理、提高效能, 有利于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摘要: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三项违法违规行为遭证监会通报临时停牌, 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 指出问题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缺失, 并提出完善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五粮液问题,内部审计,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 2008;3

[2].苏美东.用“免疫系统论”重塑企业内部审计新形象.商业会计, 2009;14

上一篇:高校办学档案下一篇:背景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