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因素范文

2024-06-02

集群因素范文(精选9篇)

集群因素 第1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逐步得到应用。但是我国现有的产业集群普遍缺少应有的内部创新机制、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创新环境。因此, 如何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和传递机制, 无论对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还是促进区域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了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样本, 通过回归分析, 找出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研究其影响程度。

二、文献综述

仇保兴 (1998) 从小企业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叶建亮和宁钟 (2001) 从知识溢出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魏江 (2003) 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和技术学习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李凯等 (2007) 认为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受到技术创新能力、政策环境、知识溢出、企业衍生数、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并且是指数关系, 其中各指标取值如下:

(一) 政策环境指标 (Pol) 。

指各国政府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影响创新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构建政策环境模型:POL=A0+A1+A2+A3。赋值原则为:A0、A1、A2代表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是否为直辖市、省会、沿海开放城市, 是则取值为1, 否则为0;A3根据高新区被批准的时间差异取值, 批准最早的中关村赋值为2, 第一、二、三批依次为1.5、1、0.5。

(二) 知识溢出指标 (Ks) 。

指在对外进行经济、业务交往活动时, 知识和技术的自然输出和外露。计算公式为:Ks=0.38*创业服务中心数+0.5*大学科技园数+0.2*会议数。

(三) 企业衍生数 (Ed) 。

2003年企业衍生数= (2003年企业数-2002年企业数) /[ (2003年企业数+2002企业数) /2]。

(四) 劳动力素质指标 (Ld) 。

用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数在年末从业人员数中的比重来衡量。

李凯基于这4个可量化指标, 对2002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 分析结果没有解释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是否超过0.8, 同样没有解释各个指标的显著性水平。

三、产业集群创新影响因素的验证—以高新区为例

针对以上不足, 本文在应用该模型时首先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选取20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

显然, 有三个变量的概率大于0.05, 故表1中的结论值得质疑。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不再对该回归模型进行调整, 而通过一对一的方式研究各因素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产业集群规模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集群吸引企业在集群内注册, 二是通过企业衍生来增加企业数量。因此, 本文用集聚规模 (CO) 代替初始模型的企业衍生数。在影响因素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已有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均不高的基础上, 本文以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性收入 (TI) 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依次分析产业集群中政策环境、知识溢出、集聚规模及劳动力素质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一) 影响因素与高新区创新水平的相关分析

对高新区创新水平与其影响因素做相关分析, 结果可得, 知识溢出、集聚规模和劳动力素质与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依次为0.705、0.965和0.960, 且均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这三个影响因素可以很好地反映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政策环境的相关系数只有0.436, 说明其与高新区的创新能力相关性不强, 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分析。

(二) 知识溢出对高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

根据散点图呈现的线性关系构建知识溢出模型:TI=A+B*KS。知识溢出依赖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企业间合作、会议、专利信息和科技人才流动等因素。因企业间合作和科技人才流动不可量化, 专利信息统计数据难以获得而不予考虑。根据创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科技园数对知识溢出的不同作用, 利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其权重, 建立计算公式:知识溢出指标= (0.4*创业服务中心数+0.6*大学科技园数) 。回归结果见表3、4、5。

表5显示知识溢出与高新区创新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05, 且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3显示拟合优度仅为0.497, 表示回归模型只能解释49.7%的关系, 说明知识溢出与创新水平之间并非线性相关。同时考虑到只选取了两个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认为该模型能说明知识溢出对高新区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完善, 缺乏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条件以及企业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等。

(三) 集聚规模对高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

根据散点图呈现的线性关系构建模型:TI=A+B*CO, 回归结果见表6、7、8。

回归结果显示, 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32, 方差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且自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965, 说明集聚规模与高新区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四) 劳动力素质对高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

根回归结果见表9、10、11。

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22, 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拟合性。劳动力指标标准回归系数为0.960, 说明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与劳动力素质成正相关关系。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直接的联系。

四、结论

集群因素 第2篇

1.问卷设计

在文献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和“头脑风暴”法对问卷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讨论和修改,并借助召开物流园区发展研讨会的机会,对物流园区负责人、物流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物流研究人员进行了试调查,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与反馈意见修改条款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形成正式问卷。每个影响因素变量设置了4~5个操作变量,每个操作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级变量来测量答卷人对每个研究变量的信念,其中数字1代表“非常不同意”,数字5代表“非常同意”。对这些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问卷定稿之后,我们选择了浙江省11个地(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进行研究。考虑到是向大量的物流园区发放问卷,并且还要保证一定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保证问卷填写的时间和质量,课题组采取了多种问卷发放办法。第一,在选取浙江省传化物流基地、绍兴柯桥物流园区、宁波梅山保税港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进行调研和访谈时,直接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第二,利用浙江籍学生的关系自行发放问卷,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相关物流园区联系,由他们将问卷以电子邮件或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给物流园区(基地)的被调查者,请他们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发给问卷联系人,然后再由联系人通过电子邮件发回或亲自将问卷交回。第三,课题组在浙江省物流供应链研讨会议上向物流园区参会企业家发放问卷,请调查者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由于问卷的填写对象较有针对性,因此可以认为问卷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有效性。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1份,收回151份,有效问卷146份,回收率为83.42%,问卷有效率为80.66%。

2.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在研究模型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指标通常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克隆巴赫α系数越大,表示该变量各个题项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沃策尔(Wortzel)[11]认为,克隆巴赫α系数介于0.7~0.98之间属于高信度,而处在0.35以下应拒绝使用。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问卷处于高信度范围内,是适合的,这表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可靠程度高。

(2)效度检验。效度评价一般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两个效度。本研究使用的问卷项目及测量量表大部分来自过去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同时,在最终问卷确定之前,我们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咨询,通过预试修正了问卷的部分提法、内容,因此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对于构建效度,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测度。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卡方自由度比/df一般应该大于1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大于0.9,越接近1越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见,可见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3.SEM模型的确立

SEM是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肯证式因素分析而形成的一种数据分析工具。SEM可以对每个估计参数值的适合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及对该参数在自由估计情况下所导致的显著性改变与模型整体适合度的变化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包括对能够解释若干组观测变量协方差的潜在变量的检验。在目前的管理研究中,特别是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的情况下,SEM是针对传统回归分析弱点(变量观测性、多重共线性)开发出来并得到承认的数据分析方法。

在概念模型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针对AMOS7.0软件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图1为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初始模型有4个潜在变量,17个观测变量。其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为外生潜在变量,共生发展程度为内生变量。除此之外,还存在17个残差变量,残差变量的作用是保证模型的检验过程能够成立,因为从问卷得出的指标值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使指标值完全匹配于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使路径能够得到验证,概念模型能够得到证明,必须引入残差变量。

4.结构模型拟合及假设检验

为从各方面评价结构模型能否解释原始样本数据,首先使用AMOS 7.0软件对研究模型与实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指标及检验值见表4。根据前面介绍的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df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均大于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5,各指标拟合情况比较理想,模型拟合结果良好。

5.结果讨论

运用AMOS 8.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程度与资源集聚、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序运行结果见图2。根据图2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系数,可得出三个研究假设的相关信息,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Critical Ratio,简称CR,即t值),当t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时,即可认定路径系数在显著水平0.05以下与零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路径系数的t值(见表5),可以判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通过路径系数可以看出,从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来看,资源共享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分工合作水平,最后是资源集聚。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集群因素 第3篇

【关键词】山东省;临港产业;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相继出台“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及“建设海上新山东”等政策措施,提高发展海洋经济意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资金、技术等的投入,改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状况,有力地推动山东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使未来山东省沿海地区能够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山东省经济总体增长,必须研究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寻求促进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影响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因素

1.1有利因素

1.1.1区位优势明显

山东省沿海地区位于渤海与黄海之间,与东北地区往来密切,与华北、西北和黄河流域广阔的经济腹地相连,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山东省沿海地区位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3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必将成为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山东省沿海地区西靠京津,为借助京津两地的科技、人才、资金和信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可能;东临日韩两国,则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山东省沿海临港地区将成为陆桥经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前沿阵地。青岛港和日照港的铁路运输线与亚通车,港铁联运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1]

1.1.2港口资源优良

山东省有优良的港址资源,如青岛港已与世界上逾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50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码头和国际一流的煤炭和散粮接卸码头,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全国港口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青岛港拥有可靠泊世界上最大吨级船舶的深水泊位,这是青岛港今后发展的最大优势。[2]

1.1.3经济腹地广阔

山东省沿海地区的经济腹地辐射华北、西北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重要结合部,又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发展跨国区域合作和产业分工的最佳地区。山东省沿海港口的直接经济腹地是山东省,间接腹地包括山西、陕西、内蒙、河北、河南和苏北等地,辐射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及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区,潜在经济腹地主要包括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重庆、湖北和湖南等省(市)区。虽然目前山东省港口的影响力还到达不了这些地区,但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网的完善,特别是将来沟通中西部高速公路的建成,山东省沿海港口将成为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山东省的3大港口都拥有自己专有的集疏通道和腹地;青岛港和烟台港主要依靠蓝烟线和胶济线连接广阔的腹地,是整个黄河流域重要的出海口岸;日照港是国家批复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矿石运输系统第1层次港口和国家规划建设的煤炭运输南部大通道的主要出海口,是鲁南及沿大陆桥、沿黄河经济带最为便捷和经济的出海口岸。

1.1.4资源状况良好

目前,山东省临港地区已发现矿藏达128种,其中黄金、硫、石膏、原油和金刚石等储量居全国前列,胜利油田是全国第2大油田。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临港地区发展钢铁、石化、盐化等临港工业提供条件,也为港口物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货源。临港地区海岸线长 km,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以小麦、玉米、花生、甘薯和柞蚕丝为主,是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区。滨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旅游价值大,分布着风光绮丽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城市,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和度假胜地。

1.2不利因素

1.2.1服务业发展滞后

各沿海城市的住宿餐饮业、金融业以及商务服务业等产业聚集度较低,仅有2个城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落后的服务产业必将制约临港产业进一步发展。

1.2.2人才严重短缺

虽然山东省是人口大省,总人口达万,但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例偏低,与其他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不小;经济建设急需的适用型、效益型人才严重短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医药、新材料、光电一体化和环保产业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此外,中青年人才、熟悉市场经济、精通WTO规则、熟练掌握相关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开拓型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1.2.3资源环境制约

山东省矿藏、生物和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但却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淡水资源更加紧缺,水资源危机将成为制约山东省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沿海地区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渔业资源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灾害时有发生,渤海排海污染物数量呈增加趋势,临港地区特别是有钢铁、冶金加工业城市的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也在下降,这些环境问题将制约临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4]

1.2.4软环境发展滞后

区域发展软环境包括地区的思想观念、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招商引资制度等。软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硬环境作用的发挥,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5]山东省软环境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临港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1)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普遍存在小富即满、不求进取的小农经济思想,缺乏改革的超前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和整体观念;管理人员只重视经济数量的增加,忽视经济质量的提高及体制和机制的完善。(2)政策缺乏创新。山东省制定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缺乏特色,从而难以形成政策的先发优势。同时已制定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后期配套性差。(3)招商引资制度尚不完善。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体系还未完善,执法管理水平不高。招商引资中“盲目攀比优惠条件,竞相压低土地价格”现象在部分地方和部门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山东省对外开放形象,阻碍山东省临港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步伐。

2培育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措施

2.1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2.1.1正确定位

政府在临港产业集群构建初期应担当培育师的角色。在临港产业集群初创和发展初期,政府有促进临港产业集群最初培育、顺畅发展和升级的义务,政府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行为等各项措施来调控、影响和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如:精简政府机构、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宏观调控和坚持依法执政等。

2.1.2主要手段

港口城市政府培育临港产业集群的主要手段有:(1)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如修建道路、桥梁等;(2)提供政策扶持,如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及廉价劳动力来吸引外资企业进入而形成空间上的集聚;(3)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增强投融资能力,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效的新投融资机制;(4)充当信息提供者和联络中介者,提供或者引导在公共服务机构方面的投资,如大学以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技术等咨询机构,法律、会计服务机构等;(5)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市场化进程,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完善资本、技术、产权交易、人才等各种要素市场体系;(6)完善鼓励创新机制,吸引临港产业急需人才。此外,还要逐步健全和完善港口城市医疗、养老及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为培育临港产业集群提供和谐社会秩序和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优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软环境。[6]

2.2利用跨国企业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

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的培育功能外,还存在着另一重要因素即跨国企业的作用。美国学者马库森指出,在研究外向型产业集群时,必须将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纳入研究范畴。美国学者鲁格曼和沃伯克对于迈克·波特1990年提出的钻石模型补充2个重要观点:(1)跨国企业不仅从母国的产业集群中获取优势,而且从多个国家的“钻石区域”获取优势;(2)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多的是以搜寻知识或战略资产为目的,试图通过进入当地知识集群来加强其知识基础。[7]目前,临港产业集群中大型企业集团参与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跨国企业集团不仅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可从产业集群中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临港产业可获得资金注入和稳定的货源。

2.3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

临港产业集群强调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港口地域上的集中。陈剑锋[8]在对国外社会资本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评价我国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模型:

Sev=f (Se, N, L, I, T, Sd)

在该模型中,Sev代表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经济价值;Se代表产业集群初始社会背景;N代表产业集群中组织数量;L代表产业集群中组织间的关联程度;I代表产业集群中信息对称程度:T代表产业集群的时间维度;Sd代表产业集群的空间维度。在临港产业集群中,由于港口具有天然地理的积聚性,空间距离对临港产业集群影响相对较弱,社会背景因素主要受当地文化及政府职能影响,因此,对临港产业集群自身来说,产业关联度不仅与社会资本的经济价值呈正相关关系,也影响着组织(企业)数量、信息对称程度以及时间维度等因素。因此,单纯依靠地理上的集中并不能创造有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性,只有提高产业关联度,才能形成产业内生机制,获得集群效应。

2.4结合港口定位,优化临港产业布局

青岛港是我国沿海区域中心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也是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枢纽,因此要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形成以原油精炼、临港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布局。日照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是北方地区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中转运输口岸及集装箱支线港,可以形成钢铁冶炼和煤炭深加工等产业布局。烟台港是我国沿海发展综合物流的重要港口,是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客货运输通道的重要枢纽,可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以发展汽车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龙口港是我国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要大力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能源运输基地。威海港是山东省对韩贸易的重要口岸,是集装箱运输喂给港,因此要加快新港区建设,以轻工产品制造业为核心。莱州、潍坊、东营和石岛等一般性港口是山东省沿海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临港产业布局的必要补充,要根据当地建港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培育发展临港产业集群。

2.5扶持与临港产业相关及支撑产业的发展

临港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服务业集群,但是在集群内部特别是临港产业中,制造业是主体,其服务业特质体现在港口服务上,也体现在相关及支撑性产业上,当港口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时,也会孕育出其他服务业。临港产业集群的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为使临港产业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外部配套机构总和,包括物流体系、资本市场、经济发展、教育产业和科研等机构。不少产业集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集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波特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和安全研究证明大学、研究中心和职业培训机构对集群形成的作用。因此,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的同时,扶持相关支撑产业将会促进临港产业集群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3-28.

[2] 李晶,王金婷.山东临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08(4):32.

[3] 李南,刘嘉娜.临港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与国际经验[J].水运工程,2007(5):36.

[4] 杨玉生.港口发展与沿海经济[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55-100.

[5] 阿尔弗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8-150.

[6] 李文荣.河北省临港产业发展策略探讨[J].港口经济,2007(3):37.

[7]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67-120.

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因素分析 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校企合作模式,知识转化,技术更新

一、产业集群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

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没有知识的不断生产,就没有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企业并不具备技术创新的所有优势,比如技术人才、最新科学和技术成果等。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这种固有的特点,要求产业集群中高校与企业必须合作,共同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因为在产业集群中只有两者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和科技,企业在资金和设备等各自的优势,使其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才能最快地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商品直至占领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集群优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在现代社会里,产业集群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由于各方学者研究视角的差异,对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动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资源理论、学习理论。

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所有资源分为两大类:财产资源和知识资源。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经常感觉到自身资源的缺乏,尤其是隐性的和基本知识的资源。由于知识和信息壁垒的存在,知识资源不容易模仿和替代,新的知识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新技术、新产品,使企业获得新的竞争力。而在产业集群中高校是产生新思想、新技术,为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源泉,高校拥有这种不能完全模仿和缺乏替代品的知识资源,同时由于高校缺乏科研经费和管理人才,这就促使企业与高校积极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学习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地,高校不仅在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有新的知识,同样高校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有许多新的知识和理念,这促进了产业集群中企业与高校合作,努力提高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素质。通过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和使用新知识以保持竞争力的学习途径。而且由于高校也寻求培养复合型知识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向企业学习实际的管理经验,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增加科研目的经济价值。通过合作,产业集群中企业与高校可以更直接的互相学习,加强获得学习能力的机会,实现合作双方共同进步。

二、产业集群校企合作影响力分析

从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影响力看:其一,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技术水平。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解决自身生产实际中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获取专业技术,同时利用高校的仪器设备,提高产品性能,完善工艺流程,获得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构思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其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员工专业素质。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校企合作可使企业的人员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且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研究者和高校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优秀人才。其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捕捉商业机遇。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及时了解高校最新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校在一些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比如新材料领域,合作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外部前沿领域的进展,捕捉商机,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校企合作对学校的影响力看,其一,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取产业界的资助。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中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并不能满足高校教育、研究开发的需要,高校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获得资金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购买必要的仪器设备,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这也是高校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其二,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增加科研项目的经济价值。校企合作可使学校了解社会需要以及企业的现实技术需求,使高校研究开发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产业界科技人员接触,促进信息交流,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验,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其三,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改变封闭式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使得高校走出象牙塔,给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际培训机会。一方面,学生可到有关合作企业中实地学习,了解企业生产和工作流程,参与新项目的研究。另一方面,可聘请企业中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加快知识交流,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其四,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使学校的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未来产业集群中校企合作改革的几点建议

2005年7月,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具体有四个方面:(1)限时完成高校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尽快在高校企业中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尽快组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规范高校企业的经营行为,致力于提高高校科技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4)规范高校的投资和经营活动,规避学校风险。

在未来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中,除了上述国家规定的改革外,未来产业集群下校企合作如果希望有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可能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切实的改变。

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制定翔实而可行的研发规划体系

在产业集群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校企合作机制;这不但必要而且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发展模式。在每一项具体的研发计划中,校企双方协商后的共同目标是规划执行的起点,也是整个计划的核心,需要获取全体合作人员的认同,同心协力朝着目标迈进。可产业化的核心技术突破是校企合作过程的终结点,同时也是评价计划完成与否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2. 建立以互动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在产业集群校企合作中建立积极又灵活的三层互动机制来满足合作伙伴之间协调与其他需要。其一是决策层的战略性互动机制,确保企业与大学双方的相关高级官员沟通顺畅,相互比较透彻了解彼此的能力、组织结构、相关情况;第二个层次是中间管理层的探索性互动机制。由企业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大学的部门负责人与主要研究人员之间就共同的研究利益及研究兴趣进行探讨,这些探讨对广泛利用大学的资源、创造性的新发现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第三个层次是项目执行层的互动机制,大学与企业的研究人员执行某一项特定的研究任务时,企业要与大学建立工作网络,以加强研究人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急反馈。

3. 建立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保障机制

利益的分配与风险的承担是产业集群下校企合作中最普遍又最难解决的问题。利益的分配与风险的承担中关键的是要实现公平。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方案,是产业集群下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确保计划可以顺利高效完成,而且也规避面对最终成果可能的纠纷。风险的承担同样也要考虑到校企双方的特点,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制定出更为适当的协调机制。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加入W T O的严峻考验,面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的巨大社会需求,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集群校企合作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以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担负起高校科技创新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好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安军.我国高新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探讨[J].产业集群竞争力,2005,(7):45-47.

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形成因素探讨 第5篇

相关数据显示, 丹阳目前从事眼镜行业及相关配套的工贸企业共有1153家, 眼镜生产企业600多家, 从业人员六万多人。年产眼镜架1.2亿副, 占全国1/3, 年产光学玻璃和树脂镜片2.5亿副, 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 年销售额超过了70亿元。经过30多年的发展, 该市眼镜业形成了从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 现已获得“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称号, 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已落户丹阳。眼镜产业已成为丹阳的“第一形象产业”, 成为丹阳对外的一张“烫金名片”。“一副眼镜扮靓一座城市”成为诸多媒体宣传丹阳时的一句常用语。2008年, 丹阳眼镜产业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该年度, 江苏地区共23个产业集群上榜。此次评选在严格遵照首届数十项评选指标的基础上, 增加了地域品牌形象、政府推动力、集群的独特性、集群的集聚密度、产业链互补功能、集群创新能力等多项指标。

丹阳眼镜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文试对该产业集群的成因做一探讨。

二、丹阳眼镜集群形成的原因

1、社队企业带动私人经济, 专业市场形成

1960年代一批从上海、苏州眼镜厂下放返乡的技术人员在社队的组织下, 在大泊和司徒两地开始尝试眼镜制造, “窝棚眼镜厂”越来越普遍。所谓“窝棚眼镜厂”即指以个人或家庭为主的、将住宅地作为生产场所的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单元。由于当时社会大背景的限制, 这些小作坊在开始时一般主要进行“地下生产”。改革开放后, 由于政策方面的宽松, 集体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纷纷离厂兴办眼镜企业, 随着大量企业的兴起, 较为完整的眼镜产业链日渐形成, 产业集群的萌芽诞生了。

长期的计划经济造成国内眼镜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供货速度难以应付需求导致了所谓的“旅社眼镜交易市场”。即由于部分商贩无法及时提到货物从而需要在火车站旁的旅社住下来等货, 后来有些商贩不愿意费时住旅社, 直接从那些自己较为熟悉的能拿到货物的商贩中取得货物, 从而使得旅社成了一个暂时的眼镜交易市场, 一些商贩就转化成了专业的批发商。不久, 旅社所在地就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专门用于眼镜及其相关产品的交易市场———丹阳眼镜市场, 它后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眼镜批发集散地。专业化的眼镜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产业集群初步成形。

理论界对专业市场的定义存在一些不同。多数学者 (金祥荣、郑勇军等, 1998) 把专业市场视为一种共有产权的组织形式, 认为专业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交易扩展和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制度;也有人 (张旭昆、罗卫东等, 1996) 强调专业市场需要从产权特征和产品特征这两个方面来定义, 总体上专业市场是由市场所有者提供销售场地及相关服务, 有许多货主销售具有互补关系的一大批商品的场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 专业市场是一种以现货批发为主, 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型商品的场所, 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

依据交易费用相关理论, 眼镜专业市场的形成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一方面买卖双方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产品质量和供求的信息;另一方面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可以节约考核费用。巴泽尔认为这种考核的必要性体现在:卖主是为了确保他没有付出太多, 而买主是为了确保他没有得到太少。考核是有收益的, 而考核也存在成本, 专业市场的存在是为了降低这种考核费用。

2、集群的聚集经济性与学习效应

所谓聚集经济性, 即基于产业集群的规模, 用集群企业的成本来衡量的, 指在某一产业集群中, 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 集群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降低;在图形上表现为集群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向右下方倾斜, 也即集群长期平均成本随集群企业数量的递增而不断递减的趋势。

正是由于初始时企业的聚集具有聚集经济性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丹阳, 随着区域内产业链日益完善、企业数目日益增多, 眼镜产业集群的形成才有了可能。可以这么说, 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的企业聚集导致了聚集经济性的产生, 同时聚集经济性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因而聚集经济性是集群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集群的学习效应。正是由于此种在“干中学”的行为, 促成了诸如产品生产、产品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集群特殊经验的积累, 从而导致了集群企业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虽然学习效应还有可能会带来企业生产结构或是组织结构方面的优化, 但所起的作用却与前者大体相似。学习效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是能够延缓聚集不经济性的出现, 若其在创新型集群里与聚集经济性结合起来互动影响集群的发展, 则集群有望克服聚集不经济性。

3、外地商人尤其是浙江商人的推动

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浙江商人这一特殊团体, 虽然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 但是能大规模影响集群的发展壮大的基本只有浙江商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浙江人开始提着手提包到全国进行商品贸易, 其中一部分人就盯上了眼镜这一商品。在国有大厂私人很难拿到货的情况下, 他们来到丹阳, 开始承担了许多丹阳眼镜的销售任务。据相关人员介绍, 当时在火车站附近旅社住的大部分是浙商, 其他地方人是很少的。眼镜市场建立后, 其主要经营者即为浙江人和丹阳人。

浙江以“小商品、小企业、传统产业、专业市场”著称。打火机、领带、袜子、皮革、服装和小五金等都形成了专业市场, “浙江经济”模式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 而浙江商人在专业市场的形成和推动上有良好的经验和直觉。这些浙商用他们的精明智慧将丹阳眼镜销到了全国各地、销到了海外, 为促进丹阳眼镜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断涉足集群的其他领域, 诸如产品生产、零配件加工制造等等。如今, 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经扎根丹阳, 从事着眼镜产品及配件的制造、销售。

4、政府政策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丹阳市政府高度重视丹阳眼镜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制定了《关于加强丹阳眼镜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重点扶持眼镜产业,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出要利用5—10年的时间, 通过实施对外开放、资源整合和品牌战略, 将丹阳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眼镜研发、生产基地和博览交易中心。具体的政策扶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鼓励有条件企业积极创立和申请省级或国家级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 并给予相关企业10—30万元的奖励;在招商引资时采取特殊政策, 重点引进国际眼镜品牌企业落户丹阳, 并鼓励中小企业挂靠知名企业贴牌生产;加大眼镜产业员工的培训力度, 企业的培训费用可按实列入成本, 并利用年度职教基金优先给予其补贴;对从事外贸的眼镜企业, 税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鼓励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充分重视全市眼镜行业的重点项目, 并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支持;改善眼镜企业的金融环境, 积极开发适合其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

5、集群独特的“辐射式模仿创新”

丹阳眼镜集群有个独特的创新扩散机制:一般先由集群内资金或技术实力雄厚的少数企业首先进行技术、销售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然后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模仿并也进行一定形式的创新, 在这过程中技术和其他相关要素得到了扩散。一轮创新及创新扩散结束后又是一轮, 而且周期相对缩短。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自身的实力得到不断地提升, 经营理念得到较大的改善, 最重要的是自身日益具备创新的能力, 进而他们便能够去影响集群内其他企业。这种“辐射式模仿创新”机制对增强集群生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得创新的扩散减少了成本, 同时也增强了中小企业自身实力, 这对于集群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这种“模仿”是集群不断调整优化的内生力量,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意志的能动性反映。但是, 这种行为有的时候会是一种盗版或是侵权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会侵害到最初创意者的利益。针对这一行为, 政府也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一般而言, 政府及眼镜市场管理委员会鼓励相关企业对其主导产品进行注册, 这样将使得企业的产品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 这对于集群内最初的创新群体而言, 无疑是一种相对有效的保护措施。

6、集群国际化路线及其带来的“多重竞争驱动”机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丹阳眼镜企业主在上海或是北京举行的国际眼镜博览会上初尝甜头以后, 越来越多的丹阳眼镜商人选择了“走出去”, 他们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增多。同时集群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知名眼镜企业的入驻, 它们的到来不仅完善了集群的产业链构成, 同时提升了集群的专业化水平以及产品的档次。“走出国门”与“引入外资”是集群国际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伴随着集群对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其自我完善, 集群的区域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 集群国际化还带来了“多重竞争驱动”机制, 即由集群内所存在的群内企业竞争、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入驻集群的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区域内国际竞争”, 由集群外的国内其他眼镜产业集群或大型眼镜企业的竞争以及国外眼镜产业集群或是大型企业的竞争等等, 所组成的促使其中的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的一种复杂的竞争驱动机制。这种竞争机制的优势在于:首先, 集群内企业或是部门之间的博弈必须要通过外企所带来的“鲶鱼效应”发生作用, 由于它们又必然长期共存, 因而这种博弈必然带来高层次的学习行为的产生;其次, 该集群与国内或国外其他眼镜产业集群的博弈近似地可认为是同时进行的, 此种博弈过程必然会起到“筛子”的作用, 它将促使集群内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队伍日益优化。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得集群以及其中的企业时刻具有忧患意识, 并且不断地发展进步。

三、小结

以上是本文总结出来的集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们互动影响了集群的萌芽、形成和发展, 而且这些要素基本上自集群形成之初就一直伴随着集群的发展。眼镜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区域经济的一种优化了的组织形式, 同时它也是眼镜产业专业化分工发展的产物。相信走向国际市场的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将以更优良的姿态迎接国际竞争, 并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捷娜、吴秋明:产业集群的集成论阐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 (3) .

[2]王晓萍、余玉龙:基于历史演进视角的浙江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 2008 (24) .

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 第6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动力,区域创新网络

一、产业集群创新动力的理论基础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即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我国学者周明伟则认为,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 一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在地域空间上集聚所形成的地方生产网络,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通过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的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共识, 即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相互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而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技术上。通过对产业集群成因的分析, 可以发现这种技术关联并不是集群形成后才出现的, 而是伴随着集群形成和发展整个过程的。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认为集聚区内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类似, 拥有共同的生产技术和知识, 集聚能够扩大市场容量, 增加经济总量, 并且将工业部门划分为基本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 两个部门构建了一个联系紧密的体系, 辅助部门的存在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以支持更加专业化的生产。韦伯 (Max Weber) 从成本节约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生产地集中化的过程中, 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市场等起着促进作用。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发展和设备整体功能的加强, 技术设备的相互依存促使了企业集聚;各企业中的产业工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 为各企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 从而促进了产业集聚。迈克尔·波特从竞争优势获得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 认为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及同行、替代产品竞争者四个因素决定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上述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彼此间相互作用, 促使产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还有其它理论解释集群的创新成因, 诸如:增长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 都阐述了产业集群不是生产相同、相近、相关产品的企业简单的聚集, 而是以一个基本因素为纽带的众多企业结合组成的有机体, 而这个联系众多企业的基本因素就是技术因素。因为在集群内, 机器设备、生产工艺、原材料、产品都是技术的范畴, 就连劳动力也是“活”的技术。技术使彼此独立的企业产生了联系, 也使企业群成为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组织关系的有机体。技术关联包括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纵向关联是与主体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集聚, 主要体现产业的分工与专业化。横向关联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决定的产品差异化的众多企业集聚, 主要体现了企业间产品上的不完全替代性。技术关联不仅是产业集群的存在内在机制, 而且由于技术的外在性, 也使技术因素成为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

二、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因素

(一) 科学技术因素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 产业集聚对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依赖性大大减弱, 而是更加倚重技术。“科技知识属于全人类”任何新技术、新知识无论最初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发明, 最终都会传播开来, 但是技术扩散与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技术知识的辐射效果与距离“技术极”的远近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可编码知识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几乎是无成本的迅速传播, 但是那些非编码知识即意会知识的传播速度依赖于空间上的距离。非编码知识在传送过程中会有扭曲和失真的现象, 路径越长, 扭曲和失真现象越严重。技术知识传播的空间局限性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传统产业高科技成分不高, 投资不多, 所以进入壁垒较低, 较容易形成中小企业集群。随着区域内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就形成了纺织产业集群雏形。由于这些企业是使用同源技术的企业, 所以随着集群的形成, 集群内的技术网络也逐步建立了起来。这些企业之间形成的竞争促使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以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由于一些生产工艺和技术窍门难以从书本或正规教育中获得, 它们是意会知识, 所以这样的技术知识必然附着在技术工人身上。随着企业之间劳动力的流动, 技术也就从一个企业传播到了另一个企业。这样区域内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就在逐步提高, 产品就越有市场。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越好, 必然会引来资金和技术在区域内开办更多的企业,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这些企业利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某种形式共同生产、销售。不仅共同大量购买原材料, 可以使原材料价格降低, 也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而且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可以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库存费用, 实现产业内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集群内的企业也进行了专业化分工, 出现了提供生产设备、技术服务、利用专门化企业的废料进行生产的辅助企业。这些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可以通过自我强化的集聚效应, 使外部效益增加, 产业集群的范围效益更加显著, 技术网络也更加完善。由于技术上的相通性, 区域内某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很快地移植或嫁接到其他企业的技术上, 通过技术网络, 使企业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技术网络的基础上, 企业间又形成了社会网络和交易网络。这三个网络构成了整个区域网络, 通过网络, 企业间进行技术、文化、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交流, 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在高新技术产业中, 技术关联作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机制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 产业集群创新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导致集群外人力资本的不断流入。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资本中的核心资本, 是一切资本中最宝贵的资本。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 有效地促进了人力资本向产业集群的集聚, 这不仅使得群内企业由于拥有了更多的高素质人力资本而便于发明和采纳新工艺、新技术, 获得相对于集群外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而且为产业集群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可见人力资本在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 劳动力人力资本方面, 它是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的基础, 无论是传统型产业集群还是高新产业集群, 特别是在传统型产业集群中, 人力资本是集群顺利形成的保障。其次, 专业人力资本方面, 专业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的必备条件, 会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技术水平越高的集群所需要的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就越多, 高新产业集群更加需要专业人力资本。马歇尔指出技能型工人的分布与集群的区位选择会相互影响, “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寻找, 职业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 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例如, 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海外转移时, 就并非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 而是更多考虑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员工素质。同时,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中, 专业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依托。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 产品的研发是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它高度依赖于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研究表明, 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诸多因素中, 智力密集度位居第一。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 直接由科研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屡见不鲜。因此, 可以说专业人力资本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源泉。再次, 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 集群的形成过程就是创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在集聚过程中, 这些创业活动相互影响, 并形成良性的互动。由于正反馈机制的存在,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创业行为将带动其他创业者建立企业和创新行为, 少数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创业和创新建立企业将扮演集群发起人的角色, 他们的行为将影响后来的模仿者和追随者。特别是规模较大、发展好的企业, 将成为集群发展的核心, 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于后来者的创业行为是一种激励。

所以, 产业集群要想保持不断的创新和增长, 必须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 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这也是目前各集群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因此, 为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中的人力资本效应, 完善产业集群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机制, 建立科学的资格认证与技能鉴定体系, 完善市场化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分配制度, 改变组织结构, 构造扁平化管理组织, 从而为企业的经济增长构建一个和谐又健康的环境。

三、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兴产业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禀赋依赖程度低, 对区位因素依赖性不显著, 所以各地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容易移植和复制, 纷纷依照硅谷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硅山”、“硅湖”等高科技产业园区, 出现了“飞地”现象, 然而移植的结果却是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产业集群模式的移植性效果、成功率高低与产业的根植性有很大的关系。根植性是经济社会学的概念, 它的含义是指深深的嵌入社会关系当中。产业短时间内迁移到一个地区所形成的集群属于典型的嵌入式集群, 这样的集群欠缺根植性存在所必需的区域特定要素。不同的产业所需的区域特定要素不同,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一个以“创新源”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它所必需的区域特定要素。台湾新竹工业园区是政府主导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内集中了工业技术研究院、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研究机构。这些大学、科研机构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成果、人力资源、技术信息, 成为新竹创新网络的最主要的创新源。在园区内还集中了同业公会、管理顾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多家专业性的中介机构, 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如果仅是简单的高科技企业的移植而缺乏区域创新网络, 则新移植的高科技企业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缺乏生命力。在传统产业的嵌入式移植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产业根植性差的案例。最初移植的时候是看中了当地的低成本优势, 但是却难以同当地的企业融合, 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虽然人力、原材料成本低廉, 但是由于缺少以技术网络为基础的区域网络, 所以企业的交易成本过高,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创新更无从谈起。

一个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必须要有创新, 而产业集群的创新则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力。要拥有和保持市场竞争力需要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基础。创新会有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生, 缺乏创新则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退。迈克尔·波特认为“生产率是繁荣的决定因素。任何产业、任何集群, 如果使用先进的技术, 有接受过良好培训的员工, 都能提高生产率。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产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 不应该挑选集群, 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先进的技术是产业集群创新的根本保障。因此各地在发展产业集群的时候, 不应光注重产业集群的内容, 更要注重这个产业集群是否使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是否具有生命力。由于技术上的相通性, 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可以较快的移植或嫁接到其他产业的技术上, 即核心产业向相关产业扩散。产业内渐进式的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而相关产业间的技术的碰撞则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 促使新兴的产业产生。

参考文献

〔1〕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2〕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5〕谯薇, 宗文哲.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J〕.经济问题研究, 2004 (3) .

〔6〕杨飞.“嵌入式”集群中外资企业扎根失效机理分析〔J〕.改革, 2004 (4) .

〔7〕蔡秀玲.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制比较与启示〔J〕.亚太经济, 2004 (6) .

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7篇

由于商业具有独特的区位选择和区位决策过程, 使得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一定的集群发展态势, 虽然商业集群现象广泛存在着, 但对于商业集群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商业集群呈现的特征入手, 分析了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这对于丰富商业集群基本理论, 指导商业集群的发展以及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集群概念及特征

(一) 商业集群的概念

罗元军在《商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天津百货大楼发展战略》中从商业的本质——服务出发, 认为商业集群是一个大型商业群, 强调了商业集群的功能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武云亮从产业关联的角度, 提出商业集群是指商业企业 (主要是指直接以媒介商品交易为专门职能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以及金融、餐饮、储运、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邱小平从共生关系的角度, 指出商业集群是在一小区域范围内的商业发展中, 形成由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带动, 众多企业共同参与打造, 形成多功能相配合、富有消费吸引力的综合性商业群体并产生强大的共同发展效应现象。唐建民从价值链的角度, 认为商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益密切关联的多种商业经济主体, 多种功能商业活动以及多种商业经济关系的集合。

综合已有的研究, 本文把商业集群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大量商业及相关服务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寻求共同发展的商业企业群体, 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多种购物动机, 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 迎合人们追求休闲娱乐、高品位、选择比较、舒适的消费心理的商业群体。

(二) 商业集群的特征

1、企业高同质性

在商业集群 (无论是以零售业为主还是以批发业为主) 内部, 企业经营的产品存在很强的同质性。在南京新街口商业集群中, 主营业态是百货业, 比重达70%, 局部甚至高达90%, 家电行业在也形成了苏宁、国美、五星三足鼎立的局面, 除大型的企业外还存在大量的小型专卖店、专业店等, 他们的同质性更高, 而企业的高同质性往往是“价格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模仿性

商业集群内的企业是处于一个层次上的, 他们的区别是经营业态上的区别, 而不存在核心生产技术上的区别, 因此一般来说, 商业企业的进入壁垒比较低, 在商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企业的模仿性。例如对于一种新出现的商业业态, 它的赢利能力一般比较强, 这就会吸引其他经营者的进入, 模仿先出现的企业, 企业经营业态上的模仿性导致了集群内同质企业数量的增多, 导致商业集群中价格战的发生。

3、高竞争性

由于商业集群内部企业的高同质性, 造成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因为消费者对价格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所以价格策略是商业企业经常采用的竞争手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的空间, 只要商业集群中有一家企业采用价格策略, 其他经营同种产品的企业就会跟进, 商业企业的轮番降价, 最终导致价格战的发生。

4、空间集聚性

商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空间聚集性, 但他们又是各自独立核算的企业, 之所以会呈现出很强的空间接近性, 一方面,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 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商品的价格, 还要考虑为购买该商品所花费的隐性成本, 比如时间、交通费用等, 另外还要考虑商品种类、质量等, 因此商业集群规模越大,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进而对商业企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促使更多的商业企业进行集聚, 导致了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接近性。另一方面, 从商业企业本身来看, 商业企业的集聚可以减少产品的运输成本和宣传成本, 商业企业本身也乐于在空间上接近。

5、功能互补性

商业集群主要是以商业为主体, 但是其他相关的产业也是商业集群的支撑, 他们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在以零售商业为主的商业集群中, 不仅存在商业子群, 还存在餐饮、娱乐休闲、咨询、金融等其他子群, 其结构和相互作用如图1。在各个子群中, 企业是同质的, 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但是在不同子群中, 他们是功能互补的, 共同构成商业集群。

二、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商业集群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零售业为主, 其他服务业如娱乐、旅游、咨询、金融等为支撑的,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空间集聚体, 概括来说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禀赋

从商业发展的历史来看, 商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具有一定特色的商业街, 这些商业街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发展, 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后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多次改造, 形成今天的商业集群, 从表1可以看出, 很多商业集群是在古代商业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他们之所以会形成今天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商业集群, 一方面是归功于现代商业的发展, 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历史的积累, 历史的积累不仅积累了文化内涵和底蕴, 还集聚了大量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商业店铺,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店铺文化, 这些店铺文化最终发展成为商业集群的文化。

2、政府规划的推动

新竞争经济学认为, 产业集聚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地方政府要深刻认识产业集聚战略的重要性, 努力探讨产业集聚的特点和规律, 关注产业集聚的发展动态, 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情况, 积极创造产业集聚的条件。商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离不开政府的行为。当一些商业企业在一个城市或城镇的某一地点开始集聚的时候, 政府通过行政规划, 进一步促进商业企业在该地点的集聚, 使得商业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迅速的扩张, 从而形成商业集群, 商业集群在形成之后, 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 商业集群中企业的数量形成“滚雪球”之势, 商业集群的规模迅速扩大。在集群形成之后, 政府会制定相关的政策, 为商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保证商业集群的发展。

3、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

经济学认为, 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 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化过程, 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 在转换的过程中, 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功能开始发生转变, 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功能转变的过程中, 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历史上看, 英国的商贸业一直很发达, 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 借助于商业贸易的市场开拓能力,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了世界的一半, 由于重视商贸业的发展, 英国工商业城市迅速增多和扩张, 到192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7%, 成为最先完成城市化的国家。美国城市率最初也很低, 1790年城市化水平仅为5.1%, 到1840年也仅为10.8%。第二次产业革命后, 美国的商贸业发展出现了高潮, 一批工商业城市开始出现, 城市化比重也逐步上升, 1890年城市比率达到35.11%, 1920年达到51.12%, 到1970年达到73.16% (柳思维, 2004) 。由此可见商贸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城市花水平的提高同样成为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成为促进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之一。

4、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上街逛商店的动机, 促使商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进行集聚, 例如, 消费者要了解潮流, 如果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只存在一家商业企业, 那么消费者无法了解到他所想要了解的, 因为潮流并不是一家企业就可以决定的。同时, 商业企业的集聚也实现了消费者的各种不同逛街动机, 例如同类商业企业的聚集, 为满足消费者讨价还价的乐趣提供了可能, 如果只有一家企业, 那么消费者不可能实现这个乐趣, 因为此时市场为卖方市场, 企业占优势。

另外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 会对商品进行比较选择, 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商业在空间上集聚。对于购买频率较高、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品, 消费者往往在小范围内进行比较选择, 最终形成购买行为。而对于购买频率较低、价格昂贵的商品, 消费者往往扩大搜寻的范围。但消费者的搜寻范围一定是在他的购物移动范围之内, 商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也就是说商业集群的集聚范围一定要小于消费者的体力能够承受的范围。

三、启示

商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从有商业开始就有的, 它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的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为了提高商业集群的竞争力, 推动商业集群的发展, 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我们必须要分析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通过分析影响商业集群形成与发簪的因素, 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点启示:

1、不仅商业集群内部存在着高竞争性, 高模仿性, 商业集群之间也存在着高的竞争性和高模仿性, 因此, 地方政府在推动商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借鉴其他商业集群的经验, 从而提高本地商业集群的竞争力。

2、商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经过漫长的积累过程, 包括文化底蕴的积累, 经营环境的积累等等。

3、对于商业集群的发展, 地方政府不仅要注意商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内部环境的改善, 为商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之策支持, 而且还要注意提高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英明, 王昌佐.商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商业集群为例[J].技术经济, 2004, (7) :11-13.

[2]蒋三庚.论商业集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1-4.

[3]罗元军.商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天津百货大楼发展战略 (硕士论文) [D].天津大学, 2003.

[4]邱小平.广州商业集群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 2004, (2) :10-11.

[5]唐建民.基于价值观的商业集群竞争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8) :106-111.

[6]武云亮.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 2004, (1) :146-148.

[7]武云亮.论中小商业企业的集群化发展[J].商业时代, 2003, (10) :14-15.

[8]丁心基, 武云亮.商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技术经济, 2004, (5) :30-32.

集群因素 第8篇

1 中小产业集群创新概念

集群创新就是指运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产业集群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统一产业或者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 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 从而使得创新聚集效应产生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内容: (1)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前提, 能够强调集群众企业间的互动行为; (2) 创新主体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 注重产业联系; (3) 方式是企业通过自组织或有组织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即地理位置的靠近; (4) 功能目标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值得强调的是, 仅仅是中小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所形成的无组织混合体不能称之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 而只能算是中小企业扎堆现象, 必须上述四条同时满足是才是我们研究意义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

2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创新可以使产业在区域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生产率,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从而拉动本地经济增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业集群创新优势进行分析。

2.1 中间性组织模式优势

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往往都很强, 灵活的体制和竞争的压力, 促使它们要抓住新的技术机会, 这不需要很高的转换成本, 却具有很快的反应速度和明显的行为优势。对于大企业来讲, 其创新资源比较充足, 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 而且对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收益会很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对于相关联的中小企业来讲, 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实现集群创新, 这样不仅会使得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创新优势继续存在, 而且还获得了一些大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 从而实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2.2 基于分工的技术创新优势

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能够改善产品性能, 提高产品档次, 抢占技术制高点, 赢得企业持久发展。随着产业集群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其创新的形式也越来越快地推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在产业集群中, 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不断向市场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和新的赢利点;而对于大型企业而言, 它们会把重点放在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上, 如果一旦成功, 会获得较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工艺创新。正是由于这种创新对象的分工, 实现了更为合理的企业资源配置, 并且技术创新受挫的风险和损失也减少了。

2.3 学习能力优势

企业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产业集群优越的学习能力。首先, 长期发展起来的集群模式使得“集体学习进程”更加得方便, 在集群中信息、知识和实践能够快速传播, 继而提高企业和机构的创新能力, 逐渐增强其创新优势;其次, 集群区域化体系使得“动态不确定性因素”减少了、企业决策的可靠性和前瞻性增加了、推进了本地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 创新是行为主体集体努力的过程, 中小企业的创新依赖于广大行为主体的专业知识。

3 中小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

中小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都会经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基础设施

集群创新的基础设施, 是指为集群区域内创新主体服务的公用设施, 是建设集群区域创新环境的重要条件。集群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通讯、公用图书馆、公用实验室,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 以及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等无形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通常是由政府来提供的, 并服务于集群中的各个行为主体。集群中的企业通过这些创新基础设施, 可以跨越许多无形的障碍, 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创新思想的来源及知识、信息, 从而促进技术创新。

3.2 社会文化

集群的社会文化代表着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直接受到影响, 并且还影响着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集群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集群内成员的价值观、社会观、风俗习惯等内容。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 (1) 根植性文化。本地化特征是任何一个区域的文化所具有的, 其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当地的社会历史背景, 因此具有不可移植性。 (2) 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都是依靠社会网络来维系, 而不是依赖于契约关系, 例如通过社会网络使得集群内的企业在资源共享、市场开拓以及技术创新能够实现。

3.3 资本投资

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是企业追求的目的。产业集群的成分都是企业, 因此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产业集群的目的。企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因此, 在集群内资本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对于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 风险投资越来越重要, 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看的力量, 例如美国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就是风险投资的结果。

3.4 市场专业化

产业集群内就是指很多同行企业的集中, 从而拥有的市场份额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高, 并且能够使更多的精明和专业的消费者和客户被吸引过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接近客户的机会比较多, 对客户的新需求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 从而能够从客户中寻找技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对于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趋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其能够更迅速地了解, 从而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

4 中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对策

中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就是整合、配置当地优势资源, 从而使得中小企业本地化的分工和协作得到了推动, 并且促进了企业集聚, 形成了具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

4.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企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

首先, 增强产业技术水平, 主要以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中小产业集群主体主要以大量民营中小型企业形成, 自身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因此对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有强烈的需求和扩展的空间, 而这也是提升集群整体产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其次, 以实施信息化工程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强, 向产业加工与制造方面渗透。再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 主要是为了使得一些名牌大学、科研院被吸引到集群研发中心, 并且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从而使得技术成果转化机制能够得以完善, 进一步使得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得到推进。最后, 加强集群内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和重视程度与企业家对待创新的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 对企业家进行相关的培训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 在给企业家进行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加强集群内企业家的相互联系、相互学习, 有助于他们个人素质和经营管理的能力的不断提高, 而且为企业和集群的创新发展培养高能力的领导人物和领导团体。

4.2 特色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提升

首先, 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有利于引导产业集群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产业的引导和带动下, 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的平台。其次,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有利于完善中小产业集群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再次, 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有利于改善中小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产业集群使得城市规划的步伐加快了, 从而使得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完善的配套服务和专业化运营模式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4.3 知识产权保护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在集群区域内, 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各项保护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其包括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和制裁, 对产品质量监控进行加强, 对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保护;增强企业商标意识、名牌意识和品牌意识, 从而使得企业分工和差异化竞争更加的快速化进行, 并且为技术创新企业和品牌建设企业的收益能够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政企互动, 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

系统工程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 原因如下: (1) 行业协会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是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2) 产业物流配送中心及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要进行建立, 从而实现与国外的物流配送中心终端相连, 使得产业集群物流成本有所降低。 (3) 质量检测和标准对接体系建立起来, 鼓励和支持企业组织生产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对现有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进行不断地提高。 (4) 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 为各层次人才队伍的建立做好准备。 (5) 提高集群中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 从而能够促进集群企业联网的发展, 形成政府和产业界资源投入均衡的机制。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中小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产业集群创新, 能够不断提升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产业集群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创新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由于本人时间精力以及知识积累的限制,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例如, 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过程还需要改善, 同时对模型还需进行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2]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3]姚杭永.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 2005.

集群因素 第9篇

一、制约我国集群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较短, 虽然中小企业集群在其定位上可以有效地克服常规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闭塞、渠道单一的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尚且无法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进行发挥。

目前, 我国中小型企业集群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由于固有经营理念的限制, 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企业经营规划仍然过于独立。对于集群中的合作模式认识尚不够深刻, 这导致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合作模式还仅仅停留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货物和材料赊购方面。

可以说, 对于集群理念的认识不足和偏差是导致我国中小型企业集群优势不能够发挥的主要问题。

2. 中小型企业集群通银行之间的合作较少

目前我国中小型集群企业同银行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 中小型企业在银行方面的融资困难主要分为银行方面和企业方面两个部分。

在银行方面, 我国银行对于信贷业务的开展仍然以“大”为重, 片面的追求大型企业、大型项目、大量资金的借贷和放款。随着我国大型企业资金链条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 这种片面追“大”的行为对于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起到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小。银行机构在大企业大项目当中能够盈利的市场也逐步开发殆尽。为此, 改变银行在信贷业务上的工作重心, 开发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业务, 是提升银行业务量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企业方面, 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财务信息上的混乱。导致银行等信贷机构无法做出满足借贷资格的中小型企业信誉评价。同时银行借款项目的审批时间和手续过长, 对于中小型企业借款周期短、数额较小的类型影响较大。

如何改变中小型企业的现有财务状况增进银行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手段。

二、解决集群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对策

要解决集群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要从中小型企业的信誉方面着手, 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的产业优势。

1. 进一步加强集群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关联性

产业集群的企业合作运营, 是一种介于单独企业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企业运营模式。集群中小型企业通过同在企业经营当中同一经济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进行合作, 实现企业资源和渠道的共同使用。这种集群模式的竞争优势在市场当中十分明显, 为此, 进一步加强我国集群中小型企业的竞争优势, 是解决中小型企业在融资困难方面的根本措施。

2. 完善信贷体系, 推出适合集群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业务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特点是数量较小、周期较短、次数较多。为此, 传统的银行的信贷机构的资金拆借业务并不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特点。

突出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银行信贷业务, 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中小型企业的信誉评价问题、二是银信贷机构的业绩。对于银行等信息机构而言, 大型项目和企业的贷款业务已经逐渐地开发完成, 寻找新的市场是当前银行等信贷机构的主要问题。然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上的不良情况, 虽然市场可观, 但是开发的难度太大。为此,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才一直得不到改善。

3. 健全并完善集群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集群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不仅仅能够改善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 清晰的产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现状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清晰的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现状, 帮助中小型企业抓住经营活动中的契机、回避经营当中的风险、减少自身的损失。另外, 集群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 是集群当中企业之间决定合作模式和合作程度的有效参考, 是提高我国集群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的有效途径。

总结

集群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模式, 是有效回避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分析制约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基本因素, 是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集群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作出的探讨, 希望对集群中小型企业的建设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刘琼, 方锦.现代金融制度与产业集群的契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思路[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集群因素】相关文章:

分布集群06-05

特色集群06-11

存储集群06-12

创业集群06-26

智慧集群07-10

集群成长07-19

集群文化07-21

集群设计07-23

集群化06-20

走向集群化05-09

上一篇:水泥注浆技术下一篇: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