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回归课本

2024-07-28

语文复习回归课本(精选6篇)

语文复习回归课本 第1篇

一、别开生面的导入让学生进入话题

看到这个话题, 教师可能会让学生列举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女性, 像宋庆龄、简古道尔、林巧稚等等, 学生早已经熟悉了我们的套路。有道是“女人如花”, 于是我在导入前, 结合女性年龄的特点, 做了ppt, 有桃花、玫瑰花、栀子花、棉花。我问学生:“女人在20几岁像什么花?”学生答:peach, 而我渗透德育教育, 告诉学生花容易枯萎, 因此女生要爱惜自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二、词汇复习是基础

首先,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读音和拼读规则去记单词、短语和句型, 并在课前进行检查。在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中, 我不但要求学生记住单词本身, 还要求他们说出相应的词性。

其次, 重点复习常考单词、词组, 注重熟词新义。

三、再显课本佳句, 巩固重点、难点

1.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project.

2.Suddenly it hit me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a woman to get medica training at that time.

3.It seemed thatshe had been very busy in her chosen career, travelling abroad to study as well a writing books and articles.

语文复习回归课本 第2篇

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紫红色),氧化铁(红棕色),氧化汞等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炭黑,活性炭)

9、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0、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

11、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二)、液体的颜色

13、无色液体:水,酒精(乙醇),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双氧水 2+

14、蓝色溶液:含有

Cu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

15、黄色溶液: 含有Fe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

16、浅绿色溶液:含有

Fe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7、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9、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0、黄绿色气体:氯气

21、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 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二 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注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1)气体的净化(除杂)H(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用澄清石灰水 22CO(HCl)用NaHCO溶液

CO(H、CO)用CuO CO(O)用铜网 23222O(CO、HCl、H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222(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三 实验部分指示剂的使用

1、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1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

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

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四 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3 ⑵浓HSO: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MgCl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22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2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CO。23 ⑸碳酸钠晶体NaCO·10H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232 变质。⑹无水CuSO: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4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O=Ca(OH)Ca(OH)+CO=CaCO↓+HO 222232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浓HSO、NaOH、CaO、Ca(OH)、铁、白磷、纯碱晶体。3242⑽稀HCl、HSO用于除锈。24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Al(OH)+HCl 3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和Ca(OH)] 4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MgCl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亚硝酸钠)222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CO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 3233-2-⒁ 检验Cl:AgNO、HNO溶液

检验SO:BaCl、HNO溶液

33423 区别HCl、HSO:用BaCl溶液 242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制取NaOH用:Ca(OH)+ NaCO—

2223 制取Ca(OH)用:CaO+HO— 22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Fe— 4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NaCl 3-⒃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和稀HNO,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用BaCl和稀HNO,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423 2-证明碳酸盐(CO):用盐酸和石灰水 + 证明铵盐(NH):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4 五

气体的制取、收集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装置(NH、CH);一定要用酒精灯。234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装置(CO);一定不需要酒精灯。2(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NO2 2 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六 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

溶液冲洗。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D:若浓硫酸 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七 初中化学中的“例外” 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但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同一种物质中也存在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价,如Fe0(Fe:+

2、+3价)、NHN0(N:-

3、+53443价)。3.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其相对分子质量却相同。如CO与N、HP0与HSO、NaHCO与MgC0、2342433(NH)HP0与(NH)S0等等。4244244.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1)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如HO与NH; 23(2)可能是不同的原子和分子。如S与0; 2++(3)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如Na 与NH。45.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例外。将K、Ca、Na放入可溶性的盐溶液中.它们并不能与盐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把金属钠放入到CuS04溶液中,则发生化学反应:2Na+2HO=2NaOH+H↑,2NaOH+CuSO=Cu(OH)↓+NaSO 2242246.常见金属元素中.常温下大多为固体,唯有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7.温度升高,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只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固体Ca(0H)和常见气体。2点燃 8.通常CO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但点燃的镁条却可以在C0中燃烧:2Mg+CO=== 2222MgO+C。

9.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为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在化合物NaHC0和MgC0两种物

3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为14.29%,不管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总是定值(14.29%)10.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

2必须要有O参加。如H点燃后在Cl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参加。2222 1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如N2等。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如:SO。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无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213.干冰能升华.但能升华的物质不一定是干冰。如:碘。14.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 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aCO、CO 32 15.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BaCl+HSO=BaSO↓+2HCl

224416.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如:NaCl的水溶液。

八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1.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0和0的混合气23体。3 ++2.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2-+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Na +H +SO。其溶液因含有H 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44--

3.碱溶液中一定含有OH,其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其溶液2-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CO、KCO的水溶液呈碱性.但它们都不是碱,是由CO 与水反23233应导致的。4.盐中一定含有酸根阴离子.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铵盐。5.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KCl0都不是

3氧化物。6.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CO、CO、碳酸2盐等都是无机物。7.溶液一定是均

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均

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H0、2CHOH等则不是溶液。258.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aOH+CO==NaC0+H0 Fe0+6HCl=2FeCl+3H0 223223329.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改变。10。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 但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加热 应。如:CO+CuO == Cu+CO. 211.化合反应一定生成一种物质.但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一种物质,但只有一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20 == 30。

九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吗? 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的顺序,实验时,一定要弄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同时,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面列举部分实验的操作顺序.你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吗?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2.实验室制H、O、CO等气体的实验: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防止222装置漏气造成不必要的后果。)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里使试管炸裂。)4.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再点燃。(防止氢气不纯.点燃时爆炸。)5.H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H.再加热;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22H,直到试管冷却为止。(以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又2被氧化。)6.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经检验H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22再收集H,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火焰点燃H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而发

222

2生爆炸。)

7.金属制品在电镀或焊接前.应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除表面的锈,再进行电镀或焊接。(因为铁锈易溶解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使金属制品表面变得洁净。)8.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因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危险。)9.加热盛有药品的玻璃仪器后,应先将其冷却.再进行冼涤。(防止玻璃仪器忽然遇冷而炸裂。)10.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 4

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1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再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先将其放入玻璃器皿里.再进行称量。(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用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若先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就看不到气泡冒出.以至不能准确地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13.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14.加热玻璃仪器时.若其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将其擦拭干净.再进行加热。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15.试管内若附有不易被水洗净的物质时:对于油脂.应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冼衣粉将其洗去.再用水冲洗干净;对于难溶性氧化物或盐,应先用稀盐酸将其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目的是将难溶性物质转化成可溶性物质.便于用水洗去。)十 实验基本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左右 1.制取气体时.气体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即“左物右码”。

二、注意上下 1.收集气体时,如果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时.则用向上排空气法;如果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时,则用向下排空气法。2.连接装置时按“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连接,拆卸时顺序相反。

三、注意先后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先调平,后称量;添加砝码时,先放质量大的珐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称量一定量固体药品时,先加砝码、调游码。后加药品;称量未知固体药品质量时.先放药品,后加砝码、调游码。

2.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反应结束后,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4.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5.用H或CO还原氧化铜时,先通H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H。

2226.检验多种气体时。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7.除去多种杂质气体时。先除其他气体.后除水蒸气。8.稀释浓硫酸时.先在容器中加水。后慢慢倒入酸。

四、注意长短 1.洗、贮气装置中导气管的使用:洗气时导管“长进短出”;贮气和量气时导管“短进长出” 2.制取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发生器内要短,便于导出气体。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要长,便于排尽空气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收集容器内要短。3.做氢气还原氯化铜实验时.插入大试管中的导管要长, 直到管底,以排尽空气。

五、注意内外 1.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容器内壁。不能在容器口外。2.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时,滴管应在容器口上方垂直悬空。不能伸入容器内。3.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5

六、注意多少 1.实验时,没指明药品用量。对于固体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对于液体,只需取1mL-2mL。2.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加热时, 试管中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3。3.除去一种气体中的另一种杂质.所选用试剂要足量;除去溶液中的另一种杂质,选用试剂要适量。十一 几个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人体中含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3)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N。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O。(7)自最常用的溶剂是HO。22(8)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9)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O。2(10)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1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2(12)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13)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14)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十二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氧化钙加水)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氯化钠等)十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十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6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3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稀HCl,稀HSO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溶液,若产32432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SO;再分别滴加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243稀HNO

3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十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7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十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和氧气(O)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

222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

45、石灰石/大理石:(CaCO)

36、生铁/钢:(Fe)(其中含有碳元素不同,生铁中碳元素含量高)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O)2十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单质:

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

2、氧化物: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 氧化钙、生石灰:CaO 2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O 233、酸:

盐酸:HCl的水溶液 碳酸(汽水):HCO 234、碱: 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氨水、一水合氨:NH·H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325、盐:

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CO,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CO·10HO 23232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 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

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有毒)2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5H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CO

422

3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

6、有机物: Cu(OH)CO(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223 8 硫酸铝钾晶体:明矾KAl(SO)·12HO

422甲烷:CNG、沼气、坑道气、天然气、瓦斯的主要成份:CH 4乙醇:酒精:CHOH 25葡萄糖:CHO

、蔗糖CHO 淀粉和纤维素 :(CHO)6126122211 6105n甲醇:CHOH 有毒、致失明、死亡 3乙酸:

3醋酸(16.6℃冰醋酸)CHCOOH(具有酸的通性)

十八 一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 ①N: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2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2③H: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2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 ⑦Mg:作照明弹

1、氧化物: ①H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2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

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

2烟幕 ④SO: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2⑤NO: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2⑥PO: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25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③硫酸:金属除锈、蓄电池中的填充液

4、碱:①氨水(NH3·H2O):作氮肥 ②NaOH:吸水,固体可作干燥剂、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于制肥皂、石油炼制、造纸 ③Ca(OH):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鸡蛋保鲜,澄清溶液用于检验CO 22④Mg(OH)、Al(OH):中和胃酸过多 235、盐:①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维持人体酸碱性平衡、融雪剂 ②CaCO: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石灰、补钙剂、实验室制CO、除CaCl中的盐酸

322NaCO: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用于造纸和纺织业、泡沫灭火器的填充物

23NaHCO: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的填3充物、皮肤上沾了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 NaHCO的溶液 3③CuSO:用于湿法炼铜、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检验水,溶于水显蓝色 明矾:净水剂,吸附水中不溶于水的悬浮物 ④氮肥:NHCl、NHNO、NHHCO、(NH)SO,使叶浓绿

4434342钾肥:KCl、KSO、KCO(草木灰),使茎粗壮 2423 磷肥: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磷矿粉,使根发达 9 复合肥:KNO、NHHPO3424

6、有机物: ①CH:沼气、天然气、可燃冰,气体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 4②CHOH:酒精、有特殊香味、可再生能源、作饮料、医疗消毒杀菌、实验室用得最多的燃

5料

③CH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3④甲醛:水溶液浸制动、植物标本,浸泡水产品防腐,但有毒 ⑤CO(NH):作氮肥 227、有毒的物质: 气体:CO、SO、NO、甲醛; 液体:甲醇(CHOH),致失明、死亡 223固体:NaNO、黄曲霉素、CuSO(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粘稠状的波尔多液)24 十九物质的除杂

1、CO(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铁)(千万不能用点燃)

22、CO(CO):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23、H(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2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FeSO溶液(CuSO):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448、NaCl溶液(NaCO):加入适量稀盐酸 239、NaCl溶液(NaSO):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2410、NaCl溶液(Na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1、NaOH溶液(NaCO):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2312、NaCl溶液(CuSO):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413、NaNO溶液(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314、NaCl(KNO):蒸发结晶

315、KNO溶液(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316、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二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二十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乙酸铅等 22+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的溶液(除BaSO)

4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二十二 工业制法 10

1、O: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高温

2、CO: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CaO+CO↑)2323、H:天然气和水煤气高温

2高温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

32(CaCO====CaO+CO↑)CaO+HO==Ca(OH)

225、熟石灰:

6、Ca(OH)+NaCO===CaCO↓+ 2NaOH 2233 二十三 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以下均指初中阶段)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

2、浅黄色粉末是:硫; 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

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或CuCO 23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

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白色沉淀可溶于酸,3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

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③ Cu(OH)CO碱式碳酸铜(孔雀石、铜绿)受热分解为氧化铜、水和

223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二氧化碳(不要求,了解)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 甲烷(气体)或 酒精(液体)燃烧。

15、碱和盐的水溶液中(特指可溶的),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语文复习回归课本之我见 第3篇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因此它是高考之源头,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1。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高考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掌握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拥有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文言实词试题“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年新课标卷Ⅰ文言文试题“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文注释为“写文章”。2015年新课标卷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出处,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之“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即为“京城,国都”之意。二是中原地区,如读本《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之意;2016年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召有司案图”,问题自然迎难而解。

2.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例如,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和高考考点连接起来,按照每篇小说的特點有针对性突出复习的重点,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学习人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比较林黛玉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然后学习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为主体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复习《老人与海》,重点欣赏心理独白这一特殊的手法,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剖析人物的心理历程并分析其作用。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要把握其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揭示的是沙皇的统治对人的异化,《边城》则通过叙写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社会,要表现人性的善良及生活的优美。

二、以学生为本

很多语文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地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大打折扣,结果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教师应以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1.养成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学会质疑。复习时,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质疑问难,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课前由科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有意义的及核心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由师生交流讨论,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延展了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是整部《红楼梦》,显然不是有钱就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之反叛,此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叛逆之性格。

2.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判断句,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有的小组总结省略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年新课标卷I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句+代词+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句,①莫之天者(《逍遥游》);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要求从文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复习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黯淡,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法上的重复。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1.体验式学习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些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识记,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比如关于古人坐姿之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危坐”是正坐,那是最传统的坐姿,双膝跪地,上身挺直,两股紧挨着脚后跟;“跽坐”与“危坐”相比,依然双膝跪地,两股离开脚后跟,上身直立;“箕踞”双臀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箕踞”及有关坐姿的文化的理解。

2.说文解字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其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为“相貌之意;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即为“辅助”之意;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3.读写结合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們的写作提供了支架。构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六国论》《拿来主义》,我们可以以这些文质兼美的典型篇目为支架,进行迁移构思训练。如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命题热点,其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权衡,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其实质而言,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一般的议论文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先谈“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再说“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最后说“怎么办Y9——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之所以在文章开头谈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这和杂文的特点有关,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由平常的生活现象引出评议话题,然后围绕话题阐释拓展。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作文材料。杂文即时文,对现实有针对性,有针砭时弊之功效。要求学生回溯1934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转换角度,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拟写作文材料,例如:

近期,文化界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大讨论:有人主张学习外来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先进的,应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可以让梅兰芳博士到西方宣传中国国粹。

对于以上事件,请选一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最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拿来主义进行批判,如“也谈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新解”,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我们应主动拿来,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将中国文化送出去,通过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文明因中国文化的滋养而焕发光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作技巧,同时还学会了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完成和命题者的对话。读写结合,拓宽了思维,深化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谈高考复习中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第4篇

关键词:高考,复习,回归课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考试题命题既要“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又要“以能力立意”.而一线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往往认为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相对于高考题太过简单, 在课堂上讲解会浪费时间, 还不如直接研究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但是, 很多高考题都是 “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因此,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我们高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素材.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在高考复习中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一、利用课本例题隐含的结论改编的试题

【例1】 (2013全国卷大纲理8) 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 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 -1], 那么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 .

分析:该题的常规方法是利用直线PA斜率的取值范围, 确定点P变化范围的边界点, 再利用斜率公式, 计算直线PA1斜率的边界值.

解法1:由题意可知A1 (-2, 0) , A2 (2, 0) , 当时, 直线PA2的方程为y=-2 (x-2) , 联立方程组, 得19x2-64x+52=0, 解得:x=2或.由点P在椭圆上, 得点, 此时.同理, 当时, 直线PA2的方程为y=- (x-2) , 联立方程组, 得7x2-16x+4=0, 解得:x=2或.由点P在椭圆上, 得点, 此时.由数形结合可知, 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以上解法是常规解法, 但运算量大, 如果利用课本上例题的结论, 可取得化难为易的效果.

课本链接人教A版选修2-1第41页例3:设点A, B的坐标分别为 (-5, 0) , (5, 0) , 直线AM, BM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求点M的轨迹方程.

分析:通过对课本例3的挖掘, 可得出椭圆C: (a>b>0) 上的点 (除左、右顶点外) 与两顶点连线的斜率之积是.利用这一结论不难解答例1.

解法2:不妨设直线PA1的斜率为k1, 直线PA2的斜率为k2, 则, 由于k2∈[-2, -1], 所以.

二、利用课本习题隐含的结论改编的试题

【例2】 (2013课标Ⅱ 理11) 设抛物线C:y2=2px (p>0) 的焦点为F, 点M在C上, |MF|=5, 若以MF为直径的圆过点 (0, 2) , 则C的方程为 ( ) .

A.y2=4x或y2=8x B.y2=2x或y2=8x

C.y2=4x或y2=16x D.y2=2x或y2=16x

分析:此题的常规解法是结合抛物线的定义以及圆的基础知识求解, 也可用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求解.

解法1:设M (x0, y0) , A (0, 2) , MF的中点为N, 由知, N点的坐标为,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由, 得p2-10p+16=0, 解得:p=2或p=8.因此, 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或y2=16x.故选C.

解法2:设M (x0, y0) , A (0, 2) , MF的中点为N, 由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知, 以M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可知M点的坐标为, 代入y2=2px可求得p值.

课本链接人教A版选修2-1第80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7题:过抛物线y2=2px (p>0) 的焦点F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两点, 以AB为直径画圆, 借助信息工具, 观察它与抛物线的准线l的关系,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以课本为主 第5篇

期中考试由学校根据各自的教学进度分别进行。考生在课堂上要注意听讲,清楚老师强调的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认真做好老师课上留的作业和习题,有针对性地复习。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首先,考生要以课本为主,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反复阅读学过的课文,并对照课后练习里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复习文言文要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汇、语句的解释,对课文下面的注解、注释要着重记忆。其次,初三考试较多,每月都有月考。考生要把每次语文考试中的错题摘录到笔记本上,以便总结归纳。对于这些错题,考生要明确答案,找到错误原因,还要经常拿出来翻看,以免再犯同类错误。最后,考生在学习新课程的基础上,每天还要复习以前的知识,所以科学的复习计划必不可少,要做到心中有数。

英语复习如何回归课本 第6篇

[更好地理解教材]

要认识课本复习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复习课本,就要了解阅读的本质、高考的内容和教材的编排。

阅读是读者以自己的知识与文化储备来解码作者编制的信息的过程。在读者头脑里,这种储备多以话题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读者读到并掌握的话题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更简单地说,如果对一篇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话题非常熟悉,读者读懂这篇文章的速度就会很快,理解的准确率也会更高。

当今英语高考凸显出明确的能力取向,以考查阅读能力为主,即使考查知识也是考查语言知识在语境下的灵活运用。在高考英语卷中,直接考查阅读理解的题占40分。间接考查阅读理解的完形填空题、听力题和语法填空题各占30分、30分、15分。所以,某种程度上,英语阅读能力上去了,高考英语成绩也就上去了。因此高考英语试题的解题能力不仅依靠单词、短语和句型等的识记,更依靠同学们头脑里话题知识的储备。

现在的高中英语课本都以话题为单位划分内容。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1册到第10册共50个单元,涉及50个不同的话题,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话题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本使用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表达法的不同,谓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的不同。教材以话题为单位,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表面看来,高考英语试题从不考查英语课本中的原文,但是里面的话题都包含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之中。以2016年英语新课标I卷为例,高考试题的话题与教材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由此可见,试卷不在课本中,话题不在课本外。相同话题的阅读理解文章中具有同样的语言结构,相同话题的文章包含有同一这社会领域的文化知识。比较2016年新课标I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与第四册第1单元的Warming-up部分的课文内容:

2016年新课标I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文本:

You 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 was, bu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Rachel 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d below, 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of the past two 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m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 peace. She encouraged a sense of community(社区) by creating 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in need. In 1931, Addams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eace Prize.

...

第4册第1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

Examine the following six women using the rules about what makes a great person. In pairs discuss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and what makes them great. Give your reasons.

Joan of Arc(1412~1431), France

Joan of Arc was a girl from the countryside who dressed as a man and went to fight for the French. She helped drive the English out of France. She was caught and put to death by the English.

Elizabeth Fry(1780~1845), Britain

Elizabeth Fry was a Quaker. She helped improve prison conditions and gave prisoners work and education. Her work helped the Quakers get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47.

...

不难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格式相同,内容相近,而且还有许多共同的语汇。所以复习与高考同话题的课文,可以增加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复现率。复习一个单元不只巩固了对这个单元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掌握这个单元的话题知识。所以,复习英语课本的目标就是要让高考英语试卷中每一道题的话题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复习策略]

既然我们确定了高三教材复习的目标(复习一个单元攻克一个话题,保证在高考中能够快速读懂文章、准确答题),那么具体而言,同学们需要做以下工作:

1. 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结构知识,此为基础中的基础。

nlc202309082244

2. 找出课文中经典的长难句,进行分析、诵读和操练。这样,我们对单词会记得更牢,对语法知识会变得更熟悉,进而可以提高对阅读理解中长难句的理解能力。而且熟悉的句子连缀即可成篇,英语书面表达就“简单”起来。例如在选修6第3单元的课文A Healthy Life中,有下列句子值得认真分析和操练:

I think my long and active life must be due to the healthy life.

It is not easy to stop smoking, but millions have managed to quit and so can you.

He was so upset about himself that he felt like crying.

Your mother tells me that you started smoking some time ago and now you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give up.

3. 熟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由中国和英国知名英语专家联合精心编写的。其中的文章多数都值得背诵,然而由于复习时间有限,同学们可以只选择其中的精彩段落背诵。背诵可以促进话题的理解,更是基本功的积累。

4. 归纳话题结构,总结同一话题复现率较高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这种有意识的学习活动耗时不到3分钟,却能使同学们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例如就必修5第1单元的课文Great scientists不难发现有关“科学家”这一话题,science, scientific, scientist, analyse, draw a conclusion, expert, enquiry, handle, be linked to, make sense, universe等无疑是最常用的单词和短语。

5. 完成相应的课文复习练习,达到巩固单元知识的目的。

6. 阅读同话题的文章,做阅读笔记,记住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比较文章内容的异同。

总之,高考英语第一轮课文复习要重视话题,而话题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加上牢固的基础知识,英语的解题能力自然就越强。

上一篇:秦皇岛旅游业下一篇:高中教学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