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盐酸范文

2024-06-09

工业盐酸范文(精选11篇)

工业盐酸 第1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实验所用酸均为优级纯, 固体试剂为化学纯)

盐酸溶液 (ρ=1.19g/mL) ;

盐酸溶液 (2+98) ;

盐酸溶液 (5+95) ;

硫酸溶液 (1+1) ;

硝酸溶液 (1+1) ;

甲基红 (1+99) ;

氢氧化钠 (10+90) ;

载液:盐酸溶液 (5+95) ;

混合还原剂溶液 (50g/L) :硫脲25g, 抗坏血酸25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混匀 (现用现配) ;

硼氢化钾溶液 (20g/L) :称取2.5g氢氧化钠置于装有蒸馏水的500mL塑料瓶中, 加入10g硼氢化钾混匀 (现用现配) 。

锡标准溶液 (1μg/mL) :取1mg/mL锡标准贮存溶液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1mL, 用 (2+98) 盐酸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AFS-9800型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厂家:北京科创海光仪器公司) 。

编码锡高性能阴极灯 (北京有色研究院) 。

高纯氩气 (纯度大于99.99%) 。

1.2 实验方法

1.2.1 绘制工作曲线

工作曲线:依次移取锡标准溶液 (1μg/mL) 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 用甲基红 (1+99) 调至红色 (pH≤5) , 再用氢氧化钠 (10+90) 调至刚出现黄色 (pH≈6) , 加入混合还原剂溶液 (50g/L) 5mL, 用盐酸 (5+95) 定容至刻度测定。

1.2.2 样品前处理

移取30.00mL样品于500mL烧杯中, 加3滴硫酸溶液 (1+1) 和1滴硝酸溶液 (1+1) , 置于电热板上蒸至近干, 冷却后用甲基红 (1+99) 调至红色 (pH≤5) , 再用氢氧化钠 (10+90) 调至刚出现黄色 (pH≈6) , 移入100mL容量瓶中, 加入5mL混合还原剂, 再用 (5+95) 盐酸定容, 测定。

1.2.3 仪器工作条件

按表1设定工作参数, 绘制工作曲线, 测定样品浓度, 计算样品含量, 仪器工作参数见表1。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仪器条件的选择

2.1.1 灯电流选择

改变灯电流大小, 测定20.00ng/mL、40.00ng/mL、80.00ng/mL锡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表明:灯电流越大, 灵敏度越高, 空白值也随之加高, 在工作曲线线性满足情况下, 太大的灯电流不利于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为了满足测定灵敏度要求, 本实验选取灯电流80mA较合理。

2.1.2 载气流量选择

改变载气流量, 测定20.00ng/mL、40.00ng/mL、80.00ng/mL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表明, 锡的荧光强度受载气影响较大, 20ng/mL锡标准溶液在载气流量为300~600mL/min之间荧光强度从2077变到489, 为了提高测量灵敏度和节约成本角度载气流量选用300mL/min最佳。

2.1.3 屏蔽气流量选择

改变屏蔽气流量, 测定20.00 ng/mL、40.00ng/mL、80.00 ng/mL锡标准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表明, 屏蔽气流量的高低对同一标准的荧光强度无太大影响, 屏蔽气流量在800~1000mL/min之间呈现一平台, 从稳定性和氩气成本考虑, 选择屏蔽气流量900mL/min为最佳用量。

2.1.4 负高压的选择

改变负高压, 测定测定20.00ng/mL、40.00ng/mL、80.00ng/mL标准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看出, 荧光强度的大小随负高压的增大而增大, 但背景强度也随之增大, 在灵敏度满足的情况下, 较低的负高压有助于延长光电倍增管的使用寿命, 实验选定负高压为350V测定较好。

2.1.5 原子化器高度的选择

改变原子化器高度, 测定20.00ng/mL、40.00ng/mL、80.00ng/mL锡标准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5所示。

实验表明, 石英原子化高度在4~8mm之间同一标准荧光强度呈一平台, 按仪器说明推荐选定原子化器高度为7mm为最佳。

2.1.6 积分时间和延迟时间的选择

正确选择积分时间、延长时间能获得最好的峰形, 如图6所示。

锡的氢化反应和蒸气反应速率, 原则上整个峰形恰好处于读数时间之内, 此时峰形面积被全部积分。通过实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锡的积分时间定为14s, 延迟时间定为1s后, 峰形积分完整。

2.2 其他条件的选择

2.2.1 硼氢化钾溶液浓度选择

改变硼氢化钾浓度, 测定40.00ng/mL、60.00ng/mL标准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7所示。

实验标明, 随着还原剂浓度增高, 标准的荧光强逐渐降低, 数据表明:当硼氢化钾溶液浓度在20~40g/L之间时, 荧光强度趋于稳定, 灵敏度最大。所以20g/L硼氢化钾溶液即可满足测定要求。

2.2.2 载液盐酸浓度选择

改变载液盐酸浓度, 测定40.00ng/mL、60.00ng/mL标准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8所示。

实验表明, 载液盐酸浓度在 (5+95) 和 (9+91) 之间, 荧光强度基本稳定, 工作曲线线性良好, 选取载液盐酸浓度 (7+93) 即可。

2.2.3 氢化物反应酸度选择

取25mL工业盐酸、试剂盐酸和20ng/mL锡标准溶液经前处理, 调节酸度, 改变盐酸加入量, 测定其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9所示。

不同酸度条件下, 反应进行程度不同, 由此看出还原酸度对氢化物反应影响较大, 对标准的影响尤其明显。盐酸加入量在2~4mL之间时灵敏度最大, 选盐酸3mL定容为最佳。

2.2.4 混合还原剂用量的选择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混合还原剂溶液, 测定20.00ng/mL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荧光强度If, 结果如图10所示。

通过对标准和样品测定实验, 50g/L混合还原剂用量在0~10mL之间荧光强度呈一平台, 该方法选混合还原剂加入用量为5mL即可。

2.2.5 方法检出限

按实验方法测定锡试剂空白溶液11次, 按仪器检出限公式计算所得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2ng/mL。数据见表2。

2.2.6 线性范围

当锡的浓度在0~100ng/mL范围内工作曲线呈直线, 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7。

3 试样分析

3.1 试样精密度分析

按照拟订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对以下样品中锡进行11次测定, 结果见表3。

3.2 样品加标回收实验

为考察本方法的准确度, 分别在工业盐酸、试剂盐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锡标准溶液, 按拟订的样品前处理步骤进行回收率实验, 结果见表4。

3.3 方法对照试验

为了考察本方法的准确度, 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上述样品与本方法平行进行, 测定结果见表5。

4 结论

由以上实验数据看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法直接测定工业盐酸、试剂盐酸中的微量锡是可行的, 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03%~7.20%, 加标回收率在90.2%~104.4%之间。

注:优级纯锡含量小于0.0001%;分析纯锡含量在0.0001%~0.0002%之间。

本方法干扰少, 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可满足工业盐酸、试剂盐酸中微量锡的测定要求。但由于原子荧光光谱法灵敏度高, 对所用酸, 试剂和实验用水纯度要求较高。

摘要:研究了工业盐酸、试剂盐酸中锡含量测定方法。样品经一定前处理, 控制好酸度, 加入硫脲-抗坏血酸, 用硼氢化钾作还原剂,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样品中锡含量。通过实验:该方法检出限为0.22ng/mL, 3个样品11次测试RSD在2.03%~7.20%, 加标回收率为90.2%~104.4%, 线性范围在0~100ng/mL时, 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7以上。该方法灵敏度高, 操作流程简单, 实验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工业盐酸,试剂盐酸,锡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原子荧光分析方法手册[Z].2003.

[2]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原子荧光应用手册[Z].2007.

[3]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原子荧光应用手册[Z].2008.

区域工业化新模式——“飞地工业” 第2篇

1.“飞地工业”概念解读

“飞地”是一种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个国家境内有一块主权属于它国的领土。所谓“飞地工业”发展模式,是指借用“飞地”这一形象概念,在当前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开放化的进程中,将行政区划上隶属于甲地的某块土地划为乙地的“飞地”,把乙地新引项目放入“飞地”,通过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两地互利共赢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也指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充分发挥工业区域比较优势,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工业产业和输出工业项目,而由欠发达地区提供工业项目建设和发展用地,利税两地共享,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2.“飞地工业”的三种类型

(1)区域内有项目无地的“借巢下蛋型”。如同一区域内,尤其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城区,有的地方虽然有可以引入的工业项目,但是由于土地占有的不平衡性或者城市规划定位的限制,没有土地空间放置工业项目,要继续引入这些工业项目,只能由其它有土地且规划允许发展工业的城区或者工业园区提供放置这些项目的“飞地”,或称之为工业园内的“二级园区”即“园中园”。随着城市规划的科学理性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有序化、经济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化问题日益突出,这种“借巢下蛋型”工业发展战略将会愈加重要。

(2)区域内工业园区的“扩巢引凤型”。一方面,现有工业园区原先圈定的发展范围接近饱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的项目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工业园区的吸纳和集聚功能初步实现。为此,有些工业园区开始在区域可调控的范围内,积极向外扩张,建设项目“飞地”,开辟新的空间,打造新的载体,扩大招商“引凤”的平台,客观上形成了“园外园”,成为又一种“飞地工业”类型。

(3)区域间承接产业转移的“筑巢引凤型”。对于产业移出方而言,则可以称之为跨区域“借巢下蛋型”。产业移出方将相对于本地区来讲已经过时落后的工业产业向外移出,而我国许多相对落后地区则客观上仍然需要引入这些产业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出”一“入”的紧密衔接,则实现了产业的空间转移。此时,入地成为出地的“飞地”,这种发展模式即构成了第三种“飞地工业”类型。

3.“飞地工业”具体案例

我国最早发展“飞地工业”经济模式的是沿海经济特区。近年来,“飞地工业”新模式由沿海经济特区逐步推向内陆城市,先后在国内江苏常州、福建福州、四川成都、辽宁辽西、海南海口等一些地方得到初步发展,并取得较好成效。

(1)工业城市常州是较早发展“飞地工业”经济模式并尝到甜头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常州便开始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其乡镇企业发祥地所特有的资金、人才、技术、民企之长,规避“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资源短缺之短,先后与国内三峡库区、陕西安康、苏北盐城及国外一些城市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工业发展的市外“飞地”,如提供技术在经济不发达的三峡库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合作项目,100多家企业发挥资金优势在盐城土地上投资办厂;同时,还积极为国外跨国大企业集团提供工业发展“飞地”,实现了供“飞地经济”双方双赢的格局,推动了常州工业经济的崛起腾飞。

(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州,近年来也走上发展“飞地工业”的路子。一开始把乡镇新上的工业项目通通集中到一个工业区,而产值、税收归引资的乡镇所有,解决了土地供需矛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实践的日益推进和快速发展,福州市“飞地工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创新,不同地方形成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飞地工业”主要可以归纳为4种代表性模式:一是永泰马洋模式,主要特点是贫困乡镇的扶贫异地开发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升级;二是连江模式,主要特点是经济强镇的联合开发和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突出共建乡镇外引内联的平台;三是金山工业集中区模式,坚持“内部挖潜、盘活存量、高效集约、产业集聚、持续稳步发展”的路子,“飞地工业”升级发展到了跨县(市、区)的资源互补和集中连片开发;四是福州软件园模式,把“飞地工业”引入高科技园区,发挥相关县(市、区)优势,集中开发创办“飞地园区”。各种模式基本做法相似:一是建好“飞地”载体工业集中(园)区,二是制定政策引导推动。目前,“飞地工业”模式已扩大到福州所有区县乡镇。

(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与山东省淄博市合作建设“飞地工业园”。淄博市是以煤炭、陶琉、纺织、冶金、化工为基础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淄博市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能源、原材料供求矛盾、环保节能压力巨大等发展瓶颈。石嘴山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型工业城市,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以将市场覆盖至周边甘肃、陕西、新疆等省区甚至中亚和中东等国家。当地煤炭、硅石、粘土、白云石等资源能源丰富,是西部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同属工业城市的石嘴山市与淄博市,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石嘴山市因此成为淄博市进行产业梯次转移、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的首选理想目标地。“飞地工业园”建设有利于石嘴山市尽早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政策优势,以不可持续的资源换取可持续的产业,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

3.“飞地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约发展。可加快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和布局,变散点布局为特色集中布局,实现工业经济各类资源最大化整合,生产要素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显现出工业聚集功能、规模效应和集约效益,力促形成极具特色的品牌工业经济。

(2)有利于降低工业成本,提高经济收入。发展“飞地工业”,共享共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软件服务,可以大大降低工业投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有力地保护了国家所有的土地权益。同时,原来地段较好和价值较优越的旧厂房土地,通过盘活置换、“退二进三”,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全面科学实施。

(3)有利于实现区位优势互补。生产要素的作用能否最大化发挥首先在于是否实现了最优化组合。“飞地”关系双方具有明显的区位要素互补性,作为项目方往往有着明显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作为项目引入方往往具有项目合作的充足信息、推进合作的良好渠道、促成合作的丰富经验,作为“飞地”提供方则往往具有充足合适的项目建设用地。“飞地工业”可实现最佳区位优势组合。

(4)有利于加速承接产业转移。为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转移产业,既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更直接提供了一个大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深化两地间的产业互动,形成产业转移的乘数效应。

(5)有利于招商引资创新增效。有效提升招商成功率和招商水平,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构建起新的内在机制。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难点剖析 第3篇

【考纲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工业地域的特点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最新《考试大纲》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条目中指出有关“工业”的必考内容包括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笔者研究发现,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工业”的考查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工业区位的试题多以具体案例为背景, 结合工业生产、产业转移等知识, 集中考查我国工业发展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有效信息的提取。

2.对工业地域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工业区位考点相结合, 多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二是以我国或世界区域图为背景, 考查某一具体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3.有关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试题常与工业布局、城市化、环境保护等考点相结合, 多集中在对环境污染的考查上。

4.对我国工业生产和世界典型工业区的考查, 多体现在工业生产条件、工业发展趋势和工业转移等方面。

【难点解读】

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判断

1. 不同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1) 原料导向型工业, 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此类工业的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则工业布局时应接近原料产地。

(2) 市场导向型工业, 如啤酒、家具制造业, 此类工业的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则工业布局时要接近市场。

(3) 动力导向型工业, 如电解铝工业, 此类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则工业布局时要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此类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则工业布局时要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5) 技术导向型工业, 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工业, 此类工业技术要求高, 则工业布局时要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2.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1)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 则该工业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 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 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由图c中数据可知 (1) 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2) 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3) 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2) 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1) 生产过程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 可运性差的, 此类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 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 可运性差的, 此类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 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 以电子产业为主, 则这种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云南发展有色金属工业, 既有水电充足的区位优势, 又有资源 (原料) 丰富的优势;大庆市发展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 而上海市发展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3. 避开工业导向类型判断的误区

(1) 石油开采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而石油加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2) 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而电子元件生产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 普通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而高级时装生产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4) 家具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但若建在原料丰富的地方就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二、风向与工业区位选择

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部门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 还要考虑风向, 避免其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根据不同区域, 易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一般有四种选址要求。

(1)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 则易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 如下图中A处。

(2)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 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的最小风频是西风, 最大风频是东北风, 则易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处。

(3) 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地区某易造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 该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

(4) 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 易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如下图中的A、B两处。

三、不同类型工业的集聚或分散辨析

1. 工业的集聚

(1) 传统工业的集聚。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 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 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

工业集聚的优点:

(1)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

(2) 减少运费和能耗, 降低成本, 获得规模效益。

(3) 共用基础设施, 节约建设投资。

工业集聚的缺点:环境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2) 新兴产业的集聚。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 新工业区所要求的区位条件是科研和技术人才集中、交通条件快速便捷、环境洁净优美。新兴产业集聚区可以利用规模优势, 扩大自身的影响, 并接近用户, 及时接收市场反馈信息, 降低生产成本。

2. 工业的分散

(1) 传统工业发展中工业分散的原因是:工业企业过度饱和, 地价、工资上涨, 资源紧张, 污染严重等。如不少企业由美国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

(2) 新兴工业发展中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 适宜空运;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如“硅谷”企业在东南亚、墨西哥设分厂。

(3)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是工业分散的结果, 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有利于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 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如美国波音飞机零件在全球生产形成的跨国企业网络。

【典例分析】

例1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卷)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下图, 回答 (1) ~ (2) 题。

(1) 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2)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1) 就业岗位增加 (2) 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3) 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4)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5) 城市等级提升

A. (1) (2) (5)

B. (1) (3) (4)

C. (2) (3) (4)

D. (2) (4) (5)

分析:第1小题, 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 并针对题目要求作答的能力。瓶装水厂需要靠近水质优良的水源地, 但本题背景材料中没有明确标示, 故A选项错误;瓶装水厂对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不很强烈, 故B和C选项错误;瓶装水厂应选址在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 目的是靠近市场, 节省运费, 故D选项正确。

第2小题, 从知识点角度和能力角度来看, 考查内容与第1小题相同。杭州某企业授权在华北建两个新的瓶装水厂, 这能够为当地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并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 故B选项正确。瓶装水厂对城市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故A、C、D选项错误。

答案: (1) D (2) B

例2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 (BRICS) 。

材料: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 (下图) 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 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 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 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 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 部分输往中国。

(1) 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

(2) 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分析:此题以“金砖国家”之一———巴西为背景考查了工业区位。巴西也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掌握的重要国家之一。第 (1) 题考查了兴建钢铁厂对两国的意义。对中国而言, 主要是对获取原料和拓展市场方面有利。对巴西而言, 主要是对形成产业优势、提高钢材产量、促进工业化等方面有利。第 (2) 题考查了工业区位优势, 以及获取信息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原料、市场、工业协作、劳动力素质、交通等方面, 具体信息可以从文字材料和图中获取。

答案: (1) 对中国, 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 (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 ;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 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 ;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2) 临近铁矿石产地 (离煤炭产地较近) ;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 基础设施较完善, 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 交通运输方便。

【强化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 该工业园应布局在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2.随着该城市的发展, 工业区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轻工业区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1) 将工业区全部迁往河流北岸 (2) 将工业区中的化工厂、化肥厂全部关停 (3) 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修建绿化带 (4) 采用化学手段和除尘装置对化工厂、化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无害减排处理

A. (1) (2)

B. (1) (3)

C. (2) (3)

D. (3) (4)

2013年6月2日, 中国首架波音787“梦想飞机”抵达广州白云机场, 这标志着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9家接收787“梦想飞机”的航空公司。在美国波音787客机的400多万个零部件中, 波音公司本身只负责生产大约10%, 其余的生产是由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的。回答3~5题。

3. 生产波音787客机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实现协作依靠 ()

(1) 交通运输 (2) 信息联系 (3) 商贸联系 (4) 科技联系

A. (1) (2)

B. (2) (4)

C. (1) (3)

D. (3) (4)

4. 波音787客机零部件生产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

A.集聚现象和分散现象并存

B.集聚现象和产业升级现象

C.分散现象和产业升级现象

D.分散现象和产业转移现象

5. 波音787客机零部件全球分散生产的原因是 ()

A.节约原材料

B.寻找最优区位

C.降低运输成本

D.减少劳动力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均占世界首位。下图示意中国2009年与2011年自行车产量大于1万辆省区的分布。读图, 回答6~7题。

6. 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特点是 ()

A.自行车产量与省区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B.主产省区集中在东部沿海

C.产业集聚效应减弱

D.自行车厂分布在特大城市

7. 近年来, 广东部分自行车厂北上内地设厂, 其原因可能是 ()

A.广东自行车厂技术优势减弱

B.广东自行车产业集聚效益较低

C.内地的自行车消费市场广阔

D.内地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较高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上半年, 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在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的首个汽车工厂已经正式签约并奠基。该汽车工厂计划于2014年年底投产, 最终将达到年产能30万辆的目标。从长远看, 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更将目光瞄准中亚、西亚、南亚的广阔市场。上海大众还将吸引20~30家配套企业落户新疆, 带来的投资将不少于30亿元。

材料二:国家规划到2020年在新疆构筑“四纵四横”铁路主骨架, 形成新疆对外运输的四大通道、六个口岸 (见下图) 。

(1) 分析在乌鲁木齐建汽车厂的区位优势。

(2) 试分析大众汽车生产部分转移到新疆对新疆产生的影响。

(3) 试分析未来会有大量汽车配套企业落户头屯河区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高科技工业园对交通、科技和环境的要求较高。图中 (3) 地位于城区的外缘, 邻近湖泊, 环境优美;邻近大学城, 技术条件好;靠近高速公路, 交通便利。

2.D将工业区全部搬迁至河流北岸后, 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 城区的空气污染会很严重; (2) 显然是不合理的措施;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气的排放、在工业区与城区之间设置绿化带可有效减轻空气污染。

3.A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有利于零部件的运输;工厂之间信息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产品的生产。

4.D波音787客机的400多万个零部件中90%由全球40多家合作伙伴完成, 可见是“分散”生产;美国是发达国家, 掌握研发、生产核心技术, 一般的生产制造环节由其他公司完成, 属于产业转移现象。

5.B波音787客机零部件生产全球化, 其主要目的是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 以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最大利润。

6.B由图中数据的分布以及变化可以看出, 自行车产量与省区人口数量没有必然联系;主产省区集中在东部沿海, 但并不能确定自行车厂分布在特大城市;自行车产量大于1万辆的省区由11个省区减少为9个省区, 说明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7.C广东部分自行车企业北上设厂, 主要是考虑到广东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 而在内地设厂的成本相对较低, 且内地的自行车消费市场也更广阔。

8. (1) (1) 土地租金低; (2) 国家和地方政策优惠; (3) 交通比较便利, 随着新疆“四纵四横”铁路主骨架的形成, 这一优势会更明显; (4) 距中亚、西亚、南亚等消费市场近。

(2) (1) 扩大该地区劳动力就业; (2) 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3) 加快新疆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 (4) 可能增加该区域生态环境压力; (5) 对该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3)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头屯河区) 是规划中的工业用地, 其先建成基础设施以吸引投资者建厂;汽车厂落户此地后, 汽车配套企业向该地集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在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工业地域。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观点探讨 第4篇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老百姓的健康高度负责,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品质与生产者个人的品质是关联的,如果我们的产品偷工减料,或者把关不严,危害到老百姓的健康,这样赚到的钱是昧良心的!”**集团董事局主席**说。

**集团是一家以猪肉产品为主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到食品加工行业,市场消费需求出现一定下降,使得肉食品加工企业困难因素增多。面对种种不利因素,**集团全年实现总产值370亿元,同比增长20%;同时,**集团的屠宰能力达到了1800万头,继续位列全国第一。**集团能够在不利的环境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其良好的市场信誉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

多年来,**集团严把质量关,注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把企业的品牌建设放在首位,目前集团拥有“**”、“旺润”、“福润”、“大众肉联”4大品牌。截至2008年,集团申请注册“yurun**”等国内商标190件,在海外申请“yurun**”等国际注册商标9件。

在产品质量方面,**秉承“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价值观,狠抓生产,从生猪源头开始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生猪收购标准,主持修订《新鲜肉卫生操作规范》、《家禽加工卫生操作规程》等7项国家标准。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保证质量。

**一直强调,质量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食品行业质量问题更是不能马虎,他说:“食品工业,良心和安全是首位的,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只顾赚取利润,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企业再大再强也肯定走不远。”

他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他在车间正常巡检时,发现生产工人无意间将一枚小铁钉滑入粉碎机,与香料一起被磨成粉末混进原料当中。当时有人建议,一小枚铁钉被磨成粉末后无色无味,并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人们食用了也肯定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却坚持将有可能混入铁钉粉末的10多吨产品全部封存销毁,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万元。他说:“这100万元损失所产生的教育意义却远不止于此,我想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让员工明白,食品行业来不得半点侥幸,**挣的每一分钱都要心安理得。”

正是**的执著和较真使得**自1993年创立之初,从一家员工只有几十人、资产不到300万元的小企业,历经16年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位,获得“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肉类行业卓越贡献企业”、“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看来,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做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食品。自去年4月份以来,全国范围内猪肉价格开始上涨,多个区域创下历史新高,**集团带头降价,在短时间内使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区域的猪肉零售价下挫了每公斤0.3元至0.5元不等,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老百姓的消费情绪。同时,**去年又放弃了大部分高额利润的出口订单,首要保证国内市场的供应,“应该说,至少在华东地区,老百姓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吃不上肉、吃不起肉的情况。”

同时,为了激励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又从源头上提高农户的生猪收购价格,每头均价提升了5%至20%不等,这一项企业利润损失也高达上百万元。“我觉得,通过牺牲公司短期、局部的利益,来换取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这一点更为重要。”**说。

**简介

**,1967年生于安徽桐城,1993年1月创办了南京**肉食品有限公司,现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江苏省工商联副会长、南京市工商联会长;担任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并当选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先后被授予“2005年中国十大诚信英才”、“中国食品工业功勋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国家食品工业协会“突出贡献企业家”、“全国光彩事业奖章获得者”、“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集团简介

从未来工业4.0展望工业设计 第5篇

首先我们来简略了解一下“工业4.0”。“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在学术上讲,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一信息物理系统(图1)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形象一点来说,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概念,那就是“互联工厂”,就是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将工厂与工厂内外的事物和服务连接起来,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甚至还能解决许多社会问题。

因此,总得来说,工业4.0主要能够解决以下问题:1.产品定制化:将工厂进一步智能化,通过智能生产工具结合互联网,从而使其摆脱复制黏贴的生产方式,让生产出的产品有了个人定制化的可能;2.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从而打破现阶段漫长而复杂的生产开发过程,为小企业的新品开发效率带来质的飞跃。

二 现阶段工业设计所处的位置

一般来说,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伴随着这七个步骤:设计洞察,设计定义,原型开发,工业设计,产品落地转化,产品实现以及产品营销。

在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背景下,产品的落地转化以及产品实现这两个步骤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而相比之下,工业设计所占的投入比值较低,普通开发者往往更愿意让工业设计去迁就之后的产品转化及产品实现,从而限制了工业设计的发挥。当前背景下,产品初期制造投入的成本之高,这边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明:为了开发一台价值120元人民币的电子钟(图2),其涉及到的外观部件可能就高达23种之多,设计20种工艺(图3),为了这23种部件和20种工艺,开发厂商必须去走访30多家生产供应厂商,与之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并且——检验每一个部件的品质,从而正式确定与各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之后下单订单,再把这20种部件归集起来集中生产(图4)。由此可见,对于一般开发者而言,开发一款产品确实需要在初期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成本,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开发者由于不愿意增加这些成本,因此尽量避开改动工业设计,从而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避开高昂的初期生产费用。

那么我们可以看见,在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工业设计所占的成本比重大概只有10%不到。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说明工业设计不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反,世界上的制造业强国都非常重视工业设计,而且目前国内越来愈多的厂商开始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初期生产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了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冗长和艰难。

三 工业4.0对于工业设计的积极意义

不难从之前的工业4.0背景中得出,工业4.0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各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品的可定制化。那么工业4.0对于工业设计的积极意义将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升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地位。工业4.0的模式降低了产品从设计转化成实际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更多厂商会把经历投入在研发设计新产品上,极大地加快产品更新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对工业设计的需求。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制约了工业设计的发挥频率。当工业4.0模式出现之后,不仅能够减轻大公司的开发成本,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小公司积极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之中,从而使整个市场、整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工业设计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工业设计的需求量。

2可定制化的出现创造了更多的设计机遇。每一次定制都意味着一次工业设计,由于产品可以定制化,从而也让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产品中去,或者消费者可以让设计师代劳,定制一款属于他们自己的产品。将来可能有无数的产品细节可供人们去定制,而工业设计的价值就毫无例外地能够体现在上面,并且发芽到每个产品的细枝末节上去。

3可定制化的出现拆分了产品,从而让产品的每个部件需要特别设计。由于每个部件可以由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进行生产组装,那么这些生产组装的部件本身就需要进行不同款式的设计,就好比一双鞋子(图5),现在的设计师可能进行的是针对这一款鞋子的设计,而工业4.0让鞋子的每个部分都能随心所欲地有不同变款,以后的设计师进行的很可能是对鞋底、鞋面、鞋根等不同部位的针对性设计这无疑也大大拓宽了工业设计所涉及的产品种类。

四 工业设计如何具体把握工业4.0的机遇

工业设计对于未来工业4.0的把握,我觉得应该分布在三个层面:设计执行层、商业价值层和设计服务层。

首先是设计执行层面。目前的工业设计流程是洞察客户以及市场需求,经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筛选,从而明确设计目标,再进行设计。之所以要费尽心思去观察整个市场,是希望能够设计出能面向更多群体的产品,从而提升销售量,只有这样才能变相地降低产品开发期间投入的大量成本。而由于未来工业4.0不仅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可差异化生产,因此对于市场的一系列判断可以变得更大胆,更随心所欲,只要设计得产品能被部分人认可,那么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就能够变得很有收获,大大提升设计的容差性和容错率,同时也能够解除很多设计执行中的严苛限制。

其次是商业价值层面。工业设计在工业4.0的推动下可能不再会屈居幕后,设计师能够在网上发表他喜欢的设计,而认可他的消费者会为这些设计买单,之后再将这些设计发往工厂来制造出专属自己的产品,在那个时候,设计师的个人商业价值将能够得到体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人都是设计师,也或者将会有无数设计师自成品牌,形成许多独立设计个体(图6)。

之后是服务层面。工业4.0有效地缩短了从个性化创意设计到成型的整个周期。现今社会不断地发展,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地变化,而工业4.0可以有效地应对市场,帮助设计师不断了解消费者欣赏水平的变化,依靠互联网这个广阔的开放性平台实施产品设计,加大“利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业4.0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产品开发的闭环,让工业设计跳出产品开发的流程,直接与消费者对话,亦或能够通过众筹等平台试探消费者的意见,然后直接找厂商定制出产品,这样的设计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真正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也为产品开发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五 结语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简介 第6篇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模式模拟准工业化生产环境, 通过示范、示教、设计、实训、实验和综合创新制作, 使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基础工程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一系列的工程训练项目, 直接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接受生产工艺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 能确保综合性、创新性实训项目与机、电、数控技术相结合, 突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和培训, 其中新技术、新工艺的训练课时数已占整个实习30%以上。工程训练课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每个基本训练项目上都设有创新制作单元, 分阶段分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工程训练课程为牵动, 通过师生团队、课内外结合、跨学科交叉、自主选题、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有序地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全校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制作竞赛, 取得显著成果,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工程训练”精品课程, 在2009年第一届和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为了让学生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大工程”理念, 工业培训中心在学校大力支持下,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建成了含“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展厅的“工程认知馆”, 该馆将不同学科工程设备的整体信息、行业发展的主要过程及工艺实物集中展览, 采用多种媒介, 使学生建立一个感觉、认知、思维、记忆和兴趣相互联系的“大工程”认知概念, 从而达到“认知工业过程、激发工程兴趣、建立工程意识、奠定发展基础”的基本理念。国内多所高校专家在参观后认为, “工程认知馆”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为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工程素养培育开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和“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师队伍, 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团队精神好, 整体素质高, 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教改项目, 改革与建设成果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同, 由示范中心多名教师参与的“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工业培训中心主任朱华炳教授主持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得201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工业盐酸 第7篇

在2015年3月份世界上最大计算机通信展Ce BIT上, 德国电气协会ZVEI拿出了工业4.0参考架构RAMI4.0 (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Industrie4.0) 。参考架构用可视化和数字化的方式, 表现了系统的要素、相互关系和系统演变规则。这张架构图确立了德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契合。这是真正的顶层设计。

实际上, RAMI4也是一个各种标准的集合, 在这种体系框架的约束下, 将来每一台机床、每一个机器人、每一个数据传递, 都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连接。德国工业4.0专家组, 进一步提出了“工业4.0 单元组件”, 它封装了自己的各种信息, 是一个描述了信息物理系统CPS详细特性的模型。在不同的设计、工艺、制造、维修的各种环境下, 产品都不再是哑巴, 它自己可以开口说话。它可以跟设备、跟操作者进行通讯, 形成物-机器-人的三相对话体系。

11月份德国发布了202个工业4.0的热点示范图。德国不同的示范项目, 都被标注在相应的地图上。当然, 这件事意义其实并不大。然而, 如果这些示范项目, 都在跟RAMI对标的时候, 随着大家意识的统一, 将来RAMI就会一统德国的工业体系, 这将是真正的德国战车。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

9月29日,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2015版) 》, 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个重点发展方向。的确, 中国又迎来了面向制造业的举国战略的大好时机。然而如何实现制造业升级, 却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体系框架。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指出, 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 数控机床、大型飞机都赫然在目, 然而快十年过去了, 答卷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中国工业的规划, 如果无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建设统调各方利益的顶层体系框架, 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举国之合力。看看德国工业4.0的体系框架和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框架, 中国制造2025如果拿不出这样一个框架体系, 恐怕就摆脱不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举国之力, 没有合力。

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正式发布了IIRA工业互联网体系参考架构

6月份, 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宣布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模型IIRA (Industrial Internet Reference Architecture) 。该架构为二百多家各自怀揣不同故事的企业, 提供了通用语言, 并提供了进行标准开发的蓝图。

IIC其实是一个松散的组织, 它只是一个属于成员单位自己的组织。然而大家能聚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 工业互联网的最基本理念“人、机器、数据”相连, 是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根本驱动力。

IIC本身并不制定标准, 它主要的工作是推动协作。产品和技术的互操作性, 是IIC最为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IIRA可将现存的和新兴的标准统一在相同的结构中, 确保各组件间的互操作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 尽管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属于国家级平台, 但如何整合企业之间的优势, 工业互联网似乎是一个更容易借鉴的故事。

美国发布数字化制造平台

位于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数字化制造与创新中心DMDII (Digital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Institute) 正式启动了数字化制造的开源软件代码项目——“数字化制造公共平台Digital Manufacturing Commons (DMC) ”。DMC是一个开发软件平台, 可以面向制造业, 进行数据共享、连接数据入口、工具分析;与此同时, 创新中心同时提供各种设计工具、建模工具、软件包、配套培训服务等。

这应该给中国工业政策的制定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 这让人想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可以在制造业领域成为可能。按照DMC数字化制造公共平台项目经理Salvo的说法, “设计工具与建模工具的易获得性和广泛传播, 将鼓励无数人开启新的创新高潮。

DMC公共平台为制造业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构建公共平台, 来帮助创业者或创新者提供一个有力的阿基米德支点。

海尔互联工厂

8月11日, 海尔工厂举办了一个“三无”发布会:无发布会现场、无发布地点、无发布新品的新闻发布会。这次, 产品的出生地——工厂, 第一次成为了发布会主角。所有互联工厂中安装了摄像头, 全球消费者可以通过分布在每个互联工厂的摄像头, 直接看到工厂的实时生产画面。与此同时, 海尔在中国100个卖场实时播报互联工厂实时制造场景。

这个不同寻找的举动, 是产消者时代来临的一个至今最为强烈的信号:用户第一次被拉到了生产现场, 辨认出正在按照自己意愿而定制生产的产品。“工厂就在您身边”, 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一次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重合, 逻辑归一律似乎被打破了。

要理解海尔的互联工厂, 绝不是能以工厂本身来考量, 而需要理解海尔内部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这包括海尔独创的人单合一概念, 和对产消者的深刻认知。在海尔看来, 早期被抛弃的自产自销、前店后厂在全新的工业互联网时代, 成为全新的商业特征。面向用户的体验经济时代, 使得海尔正在发生三大改变:企业不再是传统的层级制度, 而是提供创业的平台;员工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而是面向用户的创客;用户不再是被动等待的消费者, 而是亲自操刀的参与者, 高度参与到了生产环节。

海尔互联工厂的车间不难看懂, 但背后的海尔理念确是需要烧脑才能把握。要体会这样的变化, 不懂一点哲学和管理思想似乎并不太容易。

国产3D打印设备的佼佼者起诉美国巨头

全球知名的国产3D打印设备厂商太尔时代, 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剑指全球有名的美国3D打印巨头Stratasys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事实上, 这样的官司对Stratasys而言, 应该并不陌生。两年前它就在美国地区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针对太尔时代公司在美国品牌合作产品。

这个消息很小, 以至于业内人士应该不会注意, 但这样的事件需要给予众多的关注。一方面, 3D打印正在成为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卢秉恒院士进驻中南海给总理讲增材制造, 已经让科技工作者热血沸腾;而12月份北航教授王华明凭借在3D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卓越成就, 顺利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另外一方面, 新兴行业企业必须要有真活, 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 市场竞争才不会受气。

PTC收购Vuforia, 标志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

2015年11月, PTC成功地从高通芯片手中, 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Vuforia增强现实AR (Augment Reality) 公司。

笔者对这条新闻情有独钟, 因为它深刻地阐述了未来跨界融合的含义:CPS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PTC是一个最早提供三维设计软件CAD的供应商, 本来只是在设计研发领域;后来通过疯狂收购物联网软件, 进入机器物联的世界;而至今, 以收购虚拟现实软件作为最新的战略落脚点。

Vuforia这一类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技术, 某个应用场景之一是, 可以使得现场的设备维修变的更加容易。用手机或者Pad对着设备进行扫描, 所有设备的数据将可视化展示, 维护者的诊断工作将大大简化。

国产大飞机今日下线, 世界工厂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商飞将在上海举行中国大飞机首次下线的盛大仪式。它似乎正式宣告中国可以自主生产大型客机, 这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C919还只是158至174座的单通道客机, 即使一切顺利离正式交付还要再等3年, 就主要零部件而言, C919仍然来自全球采购。而就代表未来制造趋势的复合材料的使用上, C919机身仅仅12%采用了先进的新型材料。然而不管怎么样, 在民航客机生产领域, 中国正在慢慢地站起来, 与波音、空客同台竞技。

我们有必要对飞机制造报以最痴迷的期望, 是因为飞机是最为高端、最为复杂的制造业, 而中国的航空业, 应该是中国信息化做的最好的一个领域, 大批有造诣的系统工程的专家, 也都聚集在这个领域。飞机制造业的差距, 将会一直是衡量“中国制造”进展的最为直观的量尺标杆。

机器人大会获得WRC2015获得习大大的贺信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2015在北京召开,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并宣读了习大大对大会贺信。这使得这样一个本来很平常的行业展会, 有了举足轻重的震撼力。

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谁制造的机器人;二是被机器人换下去的人去了哪里?第二个问题会更加社会化, 它引起的问题是致命的;第一个问题, 却是产业的硬伤。机器人的三大关键部件分别是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 (日本欧美占据75%) 、高精度的减速器 (75%被日本垄断) , 目前全部是国外垄断。这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 中国制造突然变得很昂贵。以165kg的六轴关节机器人为例, 国产品牌的机器人成本比国外品牌要高出44%。没有知识产权和专利的制造业, 是不值一提的。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在即, 心花怒放的从业者, 和眉开眼笑的国外供应商, 又在坐等大餐来临。又见疯狂的风口, 希望风可以慢一点, 用系统工程的思维, 构建中国机器人发展的产业生态链。

锤子代工厂中天信倒闭

圣诞节第二天, 深圳中天信电子公司制造二厂发了一份《关于通知解除劳动的通知》, 正式宣布公司倒闭。这是一家4000人的代工厂, 是深圳的老牌电子加工厂, 一直在给华为、三星、锤子供货。这并不是偶然现象, 2015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倒闭潮显现, 其中手机产业是重灾区。

依靠工业设计促进建材工业创新发展 第8篇

尽管工业设计在全球的发展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对我国建材工业而言,尚属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建材工业如何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工业设计将成为化解建材工业发展瓶颈的强大驱动力。我国建材工业即将步入工业设计带动时代。

1 工业设计在建材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的市场经济实践告诉人们,工业设计不仅是企业通过创新提高市场开拓和占领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致胜法宝,还是振兴国家经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法宝,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企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通过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建立政府基金、设立政府大奖,以及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等方式,不遗余力地推动本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国外先进企业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工业设计当作推动企业成长的利器。历史上依靠工业设计走向成功的企业不胜枚举,原本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化蛹为蝶,走向辉煌,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其致胜之道就是工业设计。

国内工业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设计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工业设计产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已初具规模,一批制造企业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工业设计取得明显成效。专业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发展较迅速,设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些优秀设计成果已经走向国际市场;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工业设计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工业设计在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众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我国建材工业长期处在以原材料制造为主的发展阶段,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工业设计在建材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大背景下,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建材工业将由原材料制造为主向加工制品生产为主转变,加工制品业将成为新阶段建材工业的发展重点,完全可以预期,工业设计在我国建材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愈来愈重要,将成为推动我国建材工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1.1 为建材加工制品业发展提供支撑

建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主要为保障和改善人居环境和条件提供材料支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推进,人们对于人居环境和条件的追求已经从数量需求为主转向品质提升和功能增加需求为主,目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0平方米左右,总体上看,已经基本解决了有房住的问题。随着人们的住房消费要求的升级,对居住场所的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舒适美观、更加方便快捷等居住品质和功能方面的追求,成为人们住房消费的新期待、新需求。要满足人民群众在住房消费方面的这些新期待、新需求,要求建筑业转型升级,走建筑工业化发展道路,也要求建材工业大力发展加工制品业,走建筑部品化发展道路。而发展建材加工制品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居住品质和功能的需求,仅靠技术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工业设计提供支撑。

1.2 有利于推动建材工业差异化发展

由于缺少工业设计作支撑,目前我国建材产品的发展基本处在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产品的模仿、跟进阶段,常常是一个产品刚被引进或开发出来,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被模仿、复制,不仅严重影响先进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而且常常因为一些企业在对待知识产权方面的不端行为,使得我国在国际上广受诟病。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许多个性化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要扭转这一局面,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工业设计,使不同企业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生产,从而使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将产品同质化竞争降到最低程度。

1.3 有利于培育和打造知名建材产品和企业品牌

没有自主设计,就不会有自主品牌。目前我国建筑陶瓷在国际市场的平均售价还不到意大利、西班牙产品的三分之一,石材产品的平均售价不到他们产品的50%,陶瓷、石材、玻璃深加工等贴牌产品的60%以上利润被外国公司拿走。究其原因,除了国际竞争国内化所带来的国内企业间低价竞争因素外,最为主要的还是我们缺少品牌竞争力,如果国内建材产品生产长期处在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和产品的模仿跟进上,恐怕永远难以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知名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建材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除了需要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外,更需要工业设计作支撑。

1.4 有利于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工业设计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并获得在所处产业链中的主导权和控制力,这就为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沈阳远大集团上世纪90年代初还只是一个仅拥有30多人的铝合金门窗安装公司,通过近20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幕墙提供商,2008年开始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序列,2011年营销总收入突破250亿元。究其快速成长并取得市场成功的原因,就是该公司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通过构建设计团队,利用设计师提供的外墙装饰方案参与市场竞标,中标后根据细分产品设计采购原材料加工成建筑部品,并最终交由其安装队伍完成安装施工。该公司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由材料加工成部品的环节,产品设计构成其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没有工业设计,就没有沈阳远大集团的今天。

1.5 有利于促进建材工业绿色发展

绿色设计已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分支,建材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又是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产业,还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支撑产业。通过绿色设计,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大大提升建材资源综合利用的价值。北京宝贵石艺有限公司就是通过绿色设计,变废为宝,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的成功案例。另外,通过绿色设计,还可推动绿色建材品质和功能的提升,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撑。

1.6 有利于促进智能化建材的发展

当今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最高阶段———智能化时代,方便快捷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发展智能化建筑是满足人们方便快捷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有效解决途径。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需要靠智能化建材作支撑。发展智能化建材,同样离不开工业设计。

2 对我国建材行业发展工业设计的初步构想

诸如上述,工业设计犹如一块魔方,一旦与建材工业发展嫁接,将会对促进我国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理应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关于如何在建材行业发展工业设计,笔者有如下初步构想。

2.1 重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建材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为推动行业工业设计搭建服务平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工业设计在全国建材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联系各方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建材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建材专委会”)。该专委会虽然早在1988年就已经设立,但由于长期以来建材工业发展重点集中在原材料制造领域,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等原因,工业设计未能引起全行应有的重视,建材专委会的工作也未能有效地开展起来。为促进建材工业设计的发展,恢复建材专委会停滞已久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协调,目前已经明确建材专委会的办事机构挂靠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为做好该专委会的重组工作,我们有如下初步打算。

(1)组织开展“工业设计建材行”活动,在全国建材行业广泛宣传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在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建材行业如何开展工业设计等知识,以期引起全行业对工业设计的高度重视。

(2)广泛吸纳建材企业、科研、教育机构、工业设计企业、工业设计师加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建材专委会,为恢复建材专委会活动提供会员基础。

(3)找准定位,努力工作,使建材专委会成为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事业的推动者与促进者;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师之家;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领域共同利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

(a)研究制定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用以指导和推动建材行业工业设计的发展。

(b)通过组织年会、专题研讨会、学术论坛、经验交流会、工业设计推动企业发展现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动和促进建材行业工业设计的发展。

(c)通过推动设立建材行业设计创新联盟,为设计师和广大建材企业互动搭建平台,充当设计师和建材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衔接供需,促进建材设计成果产业化。

(d)通过组织开展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评奖活动,积极宣传优秀产品设计、优秀设计师、优秀工业设计企业,为塑造名牌设计师、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提供服务平台,推动建材行业工业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

(e)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及成果展览会,为工业设计师、建材企业、消费者搭建交流、交易平台,促进建材工业设计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不断提升,不断扩大建材工业设计的影响力。

2.2 加快构建行业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提高行业工业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

(1)工业设计亦属技术创新,为推动我国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

(2)鼓励有条件的建材工业企业设立工业设计中心,构建生产型企业工业设计团队,促进越来越多的建材工业企业成为工业设计创新投入的主体和工业设计成果产业转化的主体。

(3)积极探索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形式的行业工业设计创新联盟,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工业设计研究,解决行业工业设计共性问题,同时为广大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技术服务。

(4)积极探索创建全国性或区域性建材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吸引工业设计企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行业工业设计集聚发展。

(5)高度重视建材工业设计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既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标准的研究制定,也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品的施工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并在适当的时候组建全国建材行业工业设计产品标准化委员会。

2.3 加快构建行业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为促进行业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加强工业设计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侧重于建材产品设计的工业设计专业,同时在现有建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工业设计的课程,以便更好地为行业工业设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准备。

(2)有鉴于目前行业工业设计力量薄弱,工业设计人才缺乏的现状,应当创造条件引进国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建材产品设计,同时高度重视从相关相近行业吸引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于建材工业设计事业发展。

(3)积极探索由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工业设计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人才培训方式,构建有效的行业工业设计人才培训机制。

2.4 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工业设计健康有序发展

(1)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建材专委会作为行业工业设计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宣传工业设计知识,普及工业设计理念,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广泛重视和应用工业设计,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行业工业设计杂志和网站,构建行业工业设计长期宣传和交流平台。

(2)与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相衔接,研究建立行业工业设计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鼓励和促进行业工业设计创新。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行业工业设计成果交易规定,探索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行业工业设计成果交易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行业工业设计健康有序发展。

3 相关链接

何为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对工业设计作如下界定:“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根据如上定义,不难看出工业设计具备如下内涵和特点。

(1)工业设计主要是指现代工业中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既不同于手工业品的设计,也不是单一艺术品的创作,而是主要为制造业提供服务和支持,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一部分。

(2)工业设计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的主体是工艺技术设计,主要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工业设计的主体是产品设计,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还包括产品技术性能和结构设计,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的关系,探求产品对人的适应形式,集中体现人们新生活方式需求的设计。

(3)工业设计涵盖的知识领域宽广,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是综合技术、文化、艺术、环境以及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的边缘学科。

(4)工业设计的任务就是进行产品创新,而且主要属于集成式创新,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赋予产品材料、结构、构造、性能、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与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满足人们期待甚至未知的愿望与需求。

电镀盐酸酸雾及含盐酸废气治理 第9篇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对金属或非金属件零件表面进行沉积均匀、致密、结合良好以及性能特殊的金属层或合金层的一种通用性强、应用广泛的机械加工工艺。其工艺包括镀前预处理(除油、去锈)、镀上金属层和镀后处理(纯化、去氢)等。

电镀已成为当今全球3大污染工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工业的规模亦发展,其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目前,绝大多数电镀分散在各有关企业,例如:自行车厂、家具厂、汽车厂等等,都附设有电镀车间,实为厂多面广,较为分散,大多数直接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电镀行业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电镀过程由于使用了大量强酸、碱、重金属溶液,甚至包括镉、氰化物和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因而电镀行业也成为重污染性工业行业之一,传统的末端治理不能有效地根除污染,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2]。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电镀的整个过程均有污染物产生。包括大气污染物(含酸雾及含氯废气、铬雾废气、磨光与抛光粉尘废气)、电镀废水(漂洗废水、纯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冲洗地坪和极板废水以及操作过程中“跑、冒、滴、漏”等废水)、固体废物(电镀污泥、废水治理污泥)以及机械装置和风机的噪声。从循环经济方面分析“电镀盐酸酸雾及含盐酸气体的治理”。

1 电镀工艺含盐酸酸雾及含盐酸废气来源

为保证镀层与基体的牢固结合,镀前除锈预处理就是有效的保证措施。除锈的方法目前有机械法、化学法和电化学业法3种。对一般金属基体制品多用“化学法中的酸浸蚀除锈法”。常用的酸浸蚀剂有HCl、H2SO4、HNO3、H3PO4、CrO3和HF 6种。其中以盐类酸为最好:有较强的溶解能力、不易发生过腐蚀和严重氢脆、浸蚀的表面残渣较少,除臭质量较高。所以应用最广。

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呈无色透明液体状态,一般因含水杂质而呈黄色。HCl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1 L水能溶解422 m L HCl,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析出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生成盐酸雾。盐酸是一种强酸、能与许多金属作用,环保相关标准列入受控污染物。

除锈工序一般在特定的酸槽中进行。采用盐酸除去黑色金属的氧化膜——铁锈。氧化膜由下列3层构成:最外层为Fe2O3,中间层是Fe3O4,最内层是Fe O。这3层除锈膜在酸池槽中与盐酸进行化学反应,生成Fe Cl3、H2O、H2和因温度升高从酸洗槽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出液面后与空中水分溶解生成白色酸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盐酸酸雾和含盐酸废气的产污环节为酸洗槽。

2 盐酸雾及含盐酸废气的危害

镀件预处理工序排出的含水盐酸酸雾和含盐酸废气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对人体和大气环境均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国家相关法规已将HCl列入有毒气体类别,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标准,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等对HCl均有严格的规定和控气。在工业中对HCl的排放也有明确的规定,如《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等。

HCl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情况如下:HCl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HCl局部作用引起的症状有结膜炎、角膜坏死、损伤皮肤和粘膜,导致具有剧烈疼痛感的烧伤。吸入后引起鼻炎、鼻中隔穿孔、牙糜烂、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头痛和心悸、有窒息感。咽下时,会刺激口腔、喉、食管及胃,引起流涎、恶心、呕吐、肠穿孔、寒战及发热、不安、休克、肾炎。长期接触低浓度氯化氢可使皮肤干燥并变土色,也可引起咳嗽、头痛、失眠、呼吸困难、心悸亢进、胃剧痛等情况。而慢性中毒者的最明显症状是牙齿表面变得粗糙、特别是门牙产生斑点。

3 电镀盐酸雾及含盐酸废气治理

目前电镀盐酸雾及含HCl废气治理方法全部采用化学法。根据选用的吸收剂种类和装置不同分以下几种。a)以水为吸收剂的水吸收法,(a)喷淋式水吸收工艺,(b)喷淋填料水吸收工艺2种;b)以碱液为吸收剂的碱液吸收法,(a)喷淋式碱液吸收工艺,(b)喷淋填料碱液吸收工艺。

根据首次发布的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HCl”参数规定。结合其废气的化学物理特性、环境安全和循环经济等客观情况。应采用“以水为吸收剂的盐酸酸雾和氯化氢填料二级吸收工艺”,简称水吸收二级填料塔工艺。

3.1 水吸收二级填料塔工艺流程

水吸收二级填料工艺(简称水二吸收填料工艺)见图1:

1酸雾、酸气进口管;2 PVC丝网除雾器;3陶瓷波纹填料酸气吸收塔;4淋水器;5挡水板;6排气管;7盐酸收集罐槽;8循环泵;9盐酸收集罐槽

工艺简述:

由酸洗槽产生的含酸雾酸性废气,经集气罩、风管进入除酸雾器[2],除酸雾器内装有PVC材质的丝状物,其去除率达90%,收集的酸雾经自然冷却形成盐酸的排入盐酸收集槽。含酸废气由塔底进入以玻璃钢为材质,内装陶瓷波纹填料的吸收塔[3],在吸收塔中与上部喷淋水溶液逆向接触被吸收排入塔底,经耐酸循环泵,循环吸收,吸收率达95%以上,其HCl含量达25%时排入盐酸收集槽,以原料返回使用。处理后的废气经挡水板液气分离后达标气体排入环境。

3.2 治理效果分析

根据收集的类比调查资料,采用单级的吸收塔,其吸收效率为90%左右,HCl的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100 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

4 结语

目前,电镀行业作为重污染性工业行业之一,其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选择低污染、少污染的工艺技术,将成为解决电镀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马小隆,刘晓东,周广柱.电镀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107-111.

[2]朱龙基.电镀清洁生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论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10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旅游;社会责任

一、引言

分析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现状时,我国学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目前工业旅游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社会效益大而本身经济效益小。比如,上海很多工业旅游示范点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主导产品年产值和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旅游接待收入仅占很小比例。这些企业开展工业旅游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是在于社会效益或者通过社会效益获取间接经济效益。工业旅游是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二、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引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经过半个世纪的辩论,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清晰。卡罗尔和巴克霍尔茨认为,现在只有很少的企业人士和学者在继续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到20世纪90年代,众多学者和企业对CSR趋于认同和支持,CSR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轨道。

三、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

工业旅游的社会意义在于促进旅游民生功能的提升,惠民、利民是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首先应该考虑经济利益;同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所以企业除考虑自身经济利益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工业旅游惠民、利民作用的表现有:

首先,工业旅游独特的观赏场景和丰富的知识性促进了知识交流、普及和国民素质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工业旅游可以提供科技创新环境氛围的熏陶,对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能有后来的卓越成就与其幼年感受的“硅谷”科技氛围息息相关。工业旅游可以向社会一定程度地开放这种科技创新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意义巨大。

其次,工业旅游美化了城市环境,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而改善了投资环境,对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工业旅游发挥了特有的社会监督职能,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开放意识、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CSR反对派主要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认为企业唯一的目标是赚取长期利润,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正确的目的”不相干的努力上,危及企业生存。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并不意味着工业旅游的社会效应、经济效益一定就是“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的矛盾。

有关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由于研究较晚,理论方法还比较缺乏。参照一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关注所有合适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股东的利益。对于工业旅游来说,除了更多地吸引商务团队、国外游客以及机构和企业代表团的目光,同时尽可能地将工业旅游的一般游客尽量转换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角色,把游客变为顾客,把潜在客户变为忠实客户。

近年来,良莠不齐的生产企业和鱼龙混杂的产品充斥国内市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让百姓越发缺乏信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往往最不好的公司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声誉,行业的形象并不是由做得最好的公司所决定。企业经营业绩、行业地位、公众形象为工业旅游产业设置了一个较高的隐性进入壁垒。知名度高、效益好、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较好声誉的企业有责任率先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监督,让游客、消费者亲眼目睹生产工序、生产流程,领略企业先进水平,从而使消费者对自身的消费更有信心,对所使用的品牌更具忠诚度。通过近距离了解自身品牌,工业旅游承担起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责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企业开展工业旅游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在为自己服务,做到经济效应、社会效益合二为一,实现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

事实证明,工业旅游中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得当就是“笪”与“水”的关系,处理不当就是“水”与“火”的关系。工业旅游对于前者是难得的机会,对于后者则是充满风险的包袱。这恰恰说明了工业旅游的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性。工业旅游除产生旅游经济效益外,还可以利用其正外部效应为工业资产赢得无形资产,创造间接经济效益。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基础责任(在一定的规则内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之上,“利益相关者管理”是企业在承担基础责任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利用问题、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的管理问题。

与一般旅游产品不同,工业旅游项目除了受旅游市场大环境的制约外,还必须与工业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一致。相比而言,后者对工业旅游项目的影响更为直接。工业旅游依附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发挥其正外部效应的关键是摆正工业旅游开发定位,改变工业旅游只能作为工业企业的“副业”开发的意识,把工业旅游纳入到生产性服务环节,让工业旅游为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服务,这也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五、工业旅游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国家干预

从工业旅游的客源来看,不少是学生、教师为开展活动集体组团而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这个群体一般与工业企业的利益关联相去甚远,企业接待动力相对不足。提供工业旅游的实质是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游客的货币投票,决定工业旅游是否成功的因素只能是市场。大部分免费且很有看头的工业游景点每年接待普通游客数量不到其年接待总量的1/10,工业游叫好不叫座,吸引不了众多市民前来,说明工业旅游需要培育一定规模的市场。其中,工业游开发初期的营销重点是游客对工业游景点的知晓度比较低,工业游社会效应推广需要资金或政策层面支持。同时,旅行社推广工业游利润微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工业旅游要更好地发挥社会效应、履行社会责任,面临诸如此类“市场培育”、“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干预。

(一)部门协调

中国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主业与副业、展示与保密、游览与安全、公益与经营等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政府必须调动游客、企业、旅行社共同的积极性。工业旅游开展涉及多个部门,协调不好容易导致“反公地悲剧”。

工业部门作为承载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工业旅

nlc202309011316

游主要供给部门,旅游部门则在旅游产品设计、包装、宣传及服务等方面有专业的经营理念,擅长组织旅游客源和策划旅游产品。工业企业搞好旅游供给、融入旅游产业大循环需要旅游部门的协助,协调工业部门与旅游部门就是协调旅游供给。引导工业部门在工业游上加大投入,旅游部门在工业游产品设计与客源需求吻合上献计献策,积极寻求有效合作,工业旅游可以迅速而准确在旅游产品结构中定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有效缩短产品导入期,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据了解,参观需提前预约、散客必须成团以及并非全年开放这三点是制约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说明在组织安排旅游活动上需要协调工业部门与旅游部门。

此外,还需要协调工业旅游部门和教育部门,按照“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解,把工业旅游中的学生、教师受众转化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随着专业化升级和知识传递增加,工业旅游从大众化观光向专业化转型,从一般人文素质教育向专业动手技能培养转型,促进专业和行业认知,提高全民职业素养。政府协调将工业旅游与职业教育对接,工业旅游增加职业教育学习空间,定位“全民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体系”,可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结构,又可为工业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服务。

(二)政策推动

工业旅游作为宣传当地企业品牌、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是工业旅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政府应对工业旅游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倾斜,降低准入门槛,实行税收减免,大力宣传与推广这种新兴产业经营模式。目前,工业旅游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需要政府在初期进行推动、引导,从输血机制向造血机制转化,培育市场机制。上海工业旅游取得的成绩与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的具体运作分不开。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是上海负责推进工业旅游的专业机构,也是工业旅游中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保障。定位专项旅游产业的集成商,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产业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工业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市场效应,规划和设计出上海工业旅游的亮点、热点、卖点。

(三)重点扶持

市场培育需要政府重点扶持,搞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就是一个重点。因为同行业所提供的工业旅游产品从内容、形式、感官上都有相似之处,可替代性较强。因此,规模大、区位佳、名声响的企业最有可能在同行中率先开展工业旅游业务。工业活动越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就越易构成旅游吸引力。这类企业极大可能在市场引导下形成连锁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对整个工业旅游的发展、对工业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促进作用。

工业盐酸 第11篇

观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其大背景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历经20~30年的高速成长, 使得无论土地还是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生产要素的价格都节节攀升, 而倒逼产业进行升级迭代。此前低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面临无法持续, 需要由沿海向内陆区域转移, 甚至是搬离大陆赴东南亚或其他地区。产业的升级伴随着一系列经济、社会结构形态的改变, 也意味着设施物业层面的转型。本文试图聚焦工业转型背景下工业地产设施升级、转换功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章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土地资源

在产业升级与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 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绘就的产业升级图景意味着围绕重点城市的产业园区也面临着升级发展:伴随着旧产业的转移, 原本多为从事低附加产值生产的厂房、土地如何被更新运用无疑成为一个日益为人关注的话题。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之后的必由之路

在此系列第二篇专题文章中我们曾详细探讨了近年来作为生产成本要素的人力资源日趋昂贵, 实际上与之相对应的, 从事生产的工业土地价格 (价值) 也在不断升高。

从近十年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工业土地 (一手) 价格比较可发现, 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9.1%及10.7%。其中二线城市升幅更大部分原因在于, 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有比较充分的交易及市场价格, 而由于一线工业土地供应有限, 地方政府日渐趋向于严格控制所入驻企业资质、创收情况, 而并非聚焦于推升土地价格, 因此土地的成交价格反而受到抑制, 实际潜在涨幅应远高于成交价格所示。

随着经济发展, 既有的产业必然会不断调整, 以适应不断上涨的成本, 并向产业链上产出更高附加值的环节移动, 从而达到单位面积土地上产出更高的效率。苏州工业园区 (SIP) 位于邻近上海约100公里的江苏省内, 作为中新合作的工业园区成功样本, 其历时近30年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产业在园区内迭代升级, 并不断创造出更高产值的过程。

以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轨迹为例可以看到, 在工业园区创立的前十年, 园区内生产产值经历了高速成长 (总生产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45%以上) , 由于处于快速建设阶段, 如果以每年园区存量工业及商办单位面积产生的产值来看, 是逐年减少的。而自2005年起, 随着园区的逐步成熟, 出让土地减少、建成面积渐趋稳定, 整个园区发展单位产值回升, 并成为带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苏州工业园区由于开发成熟与规划前瞻, 近年来第三产业更是蓬勃发展, 这也进一步催动了单位产值的上升。

经济发展模式升级必然驱动原有的低附加值产业, 如一般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 而所附着的厂房需要改造为新的功能设施。然而, 新的产业可能是资本密集度更高或是需要更高层次人力资源的研发业务, 以及生产精密度更高的医药或是IT产业, 但可能囿于产业整体规划或招商进程, 并非每个园区都适合引入。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对于厂房设施的要求会有升级, 其要求体现在尘埃、噪音甚至是来自于厂区周边的震动都可能是精益生产过程需要在意的, 其他物理设施条件包括原先的地板天花都可能被要求改造。原有工业生产设施在制造业进一步升级的环节上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寻求因势利导、事半功倍的升级模式也是我们应考虑的方向。

篇章二城市扩张升级背景下, 原生产功能设施向多用途转变

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不可避免, 既有的厂房厂址随即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被进一步地转化利用。实际上原有工业用途的物业改建为其他功能的命题若干年前即已出现:主要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中, 位于市区中心范围内原生产企业 (基本皆为国营企业) 在逐步市场化过程中, 逐步改建市区厂区变为商务园区, 成为办公乃至零售、娱乐等其他功能, 实现了土地功能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服务转变, 更精益化地利用了土地的价值。当然这转变其中包含了在制度、市场等多个层面的创新, 包括土地性质、屋宇功能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通。

从原工业物业向其它用途转变的过程目前可大致分为三种路径, 前两种基本为工业物业转化为一般较为熟知的商办类功能, 而第三种为工业物业由原生产功能向新经济的升级迭代, 也是本文更想着重讨论的方式。

路径一:租赁后改建为办公商业用途 (不改变土地性质)

适合改建为商办用途的厂房此前以中心城区位置国企为主。以上海为例, 大量的工业企业原先在市区范围内生产经营, 但随着城区的发展扩大, 这些区域再作生产功能已不经济。有数据表明上海国资委监管企业土地总量占上海土地总量10%以上。而在2006年上海出台《关于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明确要积极利用老厂房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而在改建承接新的商业功能时原则上都不会去改变容积率甚至是建筑形态。

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 原先偏远的工业区也渐渐成为人口密集、设施齐备的宜商宜住的城市新社区, 在不改变规划许可前提下, 改造此前十到二十年开发建设的次新工厂为办公类项目是较为成熟的做法。如浦东金桥开发区一处多层厂房原为内衣厂生产使用, 一内资开发商在近期收购后改建为Loft创意园区。

此类工业设施基本改建为商业、办公类用途。商办类设施单位租金增长潜力很大。需要看到, 办公类物业受市场波动影响更大, 但单位面积租金水平均在厂房的一倍以上。

路径二:深圳模式——工改工工业商业及其他改变土地性质的尝试

这种模式为近年来深圳起风气之先并推出了较为系统的操作办法。方案包含对于原工业用地附着建筑不再利用, 而是重建新楼并同时伴随容积率的重新修订, 使其达到3以上甚至是6~7, 成为新兴IO (industrial office) 用途。土地性质可能由原有单一工业用途转变为工业结合商业部分。由于深圳的地理环境所限, 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仅968平方公里 (2014年底) , 近年来其新增工业用地均依靠填海造地及存量土地二次开发, 因此面对用地紧缺的问题尤为迫切且来得更早。由此诉诸工业性用地城市更新计划——改变原来的建筑容积率并引入其他包括商业、住宅类的土地使用性质不失为务实的一种创新方式。如位于深圳南山的某项目, 调整原有土地规划加入商办配套部分后, 使得不可分割销售的产业部分面积占项目60%~70%, 在限定产业基础上由企业认购。此外配套部分占30%~40%, 这部分可以分割对外销售 (30年用权) 。

同样北京也存在着可供开发土地缺乏的压力, 北京市住建委在2013年下半年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以自有土地 (多为原有厂房工业用地) 开发保障性住房。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尝试, 具体多少比例能得到规划许可转性为住宅用地开发, 多少比例用地仍保留原有性质、功能转为办公园区等设施仍待政府对市场情况的评判考虑。我们看到市场中一些具有开发资质、且有较多工业土地资源的企业率先涉足, 承揽了项目一二级开发, 而开发的进程中也涉及了变更原有土地性质。

可以看到, 几乎所有一线城市都在迅速面临同样的土地资源问题, 比如上海在2015年中已宣布未来将在目前850平方公里的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占全市建设用地27%) 基础上远期 (2040) 降低至10%~15%, 这意味着工业用地面积将逐步下降, 原有用地在采取一定措施转化为其他性质用地。可以预见深圳目前的转型创新亦有可能被正式引入到其他城市。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设施及其附着土地有了变更性质的机会, 这也为一些有着更为独到眼光的投资者所亲睐。市场中不乏有投资者寻求收购或已购入老旧厂房, 在城市快速扩张之际, 等待地方政府重新规划利用工业土地, 通过动拆迁途径获得土地升值的收益。

路径三:消费升级带动的工业物业更新利用

从经济发展带来改变这一角度来思考, 我们看到也正是由于人力成本 (工资) 的逐步升高, 整体消费市场在日益蓬勃发展。消费升级的背景下, 城市周边区域的厂房在脱离原有生产加工功能之余, 也会有更多的可能去服务于日渐升级的消费需求。这一趋势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案例出现, 而市场也会相应有更多的讨论。

与消费不断升级发展相应地将衍生出诸如对于物流仓储、消费后台数据处理乃至更精细化的配送、处理设施 (如生鲜冷链库) 的需求, 这些功能直接服务于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并且这些需求都可考虑在原先从事生产功能的厂房基础上改建而成, 成为地方产业“腾笼换鸟”的选择之一。

向消费转型趋势一工业厂房改制物流仓储

需求产生的原因鸟”的选择之一。

中国整体经济正处于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 而消费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无疑是零售电商, 其需求相应也在快速上升。

由于面临工业转型的厂房位置都处于经济发达城市, 同时也是潜在消费者密集地区, 这与零售业对于仓储位置的需求天然重合。在零售各环节中由于运输成本的相对高昂而仓储成本总体占比相对较低, 商业企业相应地更多会考虑尽量地贴近终端消费市场。但另一方面在包括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在内的地区物更精的第地方仓储用地近年来的投放非常稀缺, 物流设施也是供不应求。利用原有废弃厂房改建成为仓储设施不失为一种替代性的选择。

售, 昂从经济角度来看, 随着发达区域生产加工业的弱化, 其设施租金的上升动能不足, 以苏州市场为例, 2009至2015年上半年标准厂房租金涨幅约15%, 而同期物流设施租金上涨近25%。当然不可否认考虑到生产企业为地方经济带来更多税收及其它优势, 部分厂房的租金是非市场化的, 但综合来看仍能发现不同的市场趋势变化。

种替市场发展态势决定了这种改建有着特定的需求与赢利模式, 近期案例包括一物流地产开发商在苏州高新区内将此前弃置的厂房改建为仓库, 单位租金水平提升达到50%以上。而在广州, 由于市场中本身存在诸多建设在较低成本宅基地之上的仓储设施, 有一些厂房不再使用后, 甚至直接改为了非高标仓进入市场, 解决快速增长的仓储需求。

面临的挑战

市场发展的演进总是充满各种的转折, 一种模式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有其他方面的阻碍出现, 成为其在市场博弈中必须涉及到的考量。我们看到以既有厂房转为仓储设施仍存有一些挑战, 包括了1) 地理位置:由于物流仓储对于位置的选择上仍会有场地装卸方面的考虑, 以及周边路网的通达性,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有厂房改建的普遍性;2) 建筑结构及成本因素:由于物流仓储设施对于装卸货的通道结构、层高等均有要求, 原有厂房可能面临着需要重新改建的要求, 但由于新建仓储的建造成本并不高, 改建可能并非是经济的选择, 因此从经济角度而言并不一定有利;3) 地方政府的考虑:从原有的生产功能转化为仓储, 生产所带来的地区工业生产值及税收收入可能并不能被物流功能所弥补, 地方政府基于此考虑可能并不乐见这一变化, 因此仍需综合当地各种实际因素与政府协商。

向消费转型趋势二保税仓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带动的仓储需求

需求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以来, 受国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影响, 传统进出口增速持续放缓。2010~2015年期间, 按美元计, 全国进出口总额复合增长率仅5.9%, 2015年更同比下滑8.0%。而同时在全国自贸区扩容及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跨境电商作为崭新的业务模式, 同时也成为政府推动国内贸易发展的新途径。虽然如何定义跨境电商尚未有官方的准确数据, 但其快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2015年上半年, 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万亿, 同比增长42.8%, 占国内进出口总额的17.3%, 其中出口占比达84.8%。

跨境电商根据商品品类不同, 仅收取各档行邮税, 相对于一般的贸易产品所征收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率有更大价格优势及通关便利性。目前, 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可申报“一般出口”、“保税出口”、“直购进口”和“保税进口”四大业务。

2016年1月, 继杭州之后, 国务院再次批复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在内的1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而跨境交易中保税模式的日益火热催化了跨境电商对于保税仓的需求。以“保税进口”为例, 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要求则是由商家直接将商品存储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进行备货, 消费者下单后商品直接从上述区域清关出货。以深圳为例, 目前, 深圳优质保税仓存量约171万平方米, 单拿这一数字较国内其他二线城市的整体存量 (含保税和非保税项目) 相比, 有过之而不及。2013年12月深圳正式启动跨境电商出口项目, 随后又于2014年7月获批成为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后, 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为跨境电商节约运营成本、促进业务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在一定程度加速了该区域跨境电商的发展进程。深圳保税物流仓储市场供不应求, 尤其是在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获批之后, 市场对于保税仓的需求急速攀升。2015年全年, 深圳保税物流仓储市场仅有23.5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入市, 但净吸纳量达30.6万平方米, 空置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至7.4%。

有鉴于此, 目前深圳的保税仓业主在招商方面也更加倾向于跨境电商:前海一保税物流园内的新空置仓储均优先面向跨境电商进行招租;位于前海湾保税区、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某集团仓库亦专门出租给跨境电商, 并计划中后期逐步转型用作跨境电商的展示交易、研发检测和商务办公。同时,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又催动了更多的供应倾斜, 市场上亦有部分开发商将非保税仓库转成保税仓库以满足来自跨境电商的旺盛需求。比如一内资开发商将其位于广州花都的综合物流园新一期近10万平方米的非保税仓转变为保税仓即为一例。

面临的挑战

目前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源于部分地区先行先试, 而未来全国实行统一的行邮税将是大势所趋, 税率方面有消息称将在现在行邮税税率的基础上提高三至五成。一旦推行, 则目前试点城市中刚发展起的需求是否会减弱乃至分流将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态度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对比各地情况, 其中部分城市由于原先的进出口贸易发达, 来自跨境电商的需求对其而言并没有明显增量, 因此相形之下反而对于进出口的清关审核最为严格, 也并不像其他试点城市所做, 设立单独针对跨境电商的窗口, 则在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反而显得速度较慢。可见在目前政策仍在逐步完善的阶段, 未来此市场的需求趋势仍显不明朗。

向消费转型趋势三数据中心电商热潮下的衍生需求

需求产生的原因

物流仓储无疑是整体零售消费旺盛的需求产物, 而数据中心更是伴随零售, 尤其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云端”中心。由于数据中心是企业须臾不离的需求, 即使是外包的数据中心, 企业最理想的状况也是与其处于同一城市, 便于管理。因此往往数据中心将位于零售企业所建物流园区邻近区域。以近期被改建为某电商集团数据中心的金桥一厂房为例, 该厂房为金桥出口加工区内一幢已有多年生产历史的多层厂房, 原为某家用电器生产场所, 在售回后被作为该电商集团在上海的数据中心加以再利用, 在原有厂房内部改建了1.2万平方米恒温机房, 安装2000多台机柜。作为“数众云”项目, 这是该集团布局上海的几大数据中心之一。

面临的挑战

数据中心虽是零售行业乃至国民经济诸多行业发展后的必然需求, 但其高能耗的特性与政府目前倡导、考核的低碳经济发展微观层面无疑又有着一定冲突。在物理设施条件上, 数据中心对于原厂房的改建要求颇高, 比如:1) 需要持续且稳定的电力供应 (其机房空调用电可能占总能耗一半) ;2) 对于楼层承重要求高, 远超一般物业水平的每平方米500公斤的要求, 甚至达到每平方米800~1000公斤;3) 层高要求净高不低于4.0米, 最好达到4.5米。楼层以3~4层为宜。

向消费转型趋势四冷链仓生鲜消费的升级需求

需求产生的原因冷

消费中包括待加工农产品、乳制品甚至医药等都需要冷藏冷冻运输。而随消费者消费升级趋势, 原先侧重于初加工农产品的冷链需求会逐步转移至后端的食品。以目前国内冷库资源对比可以发现, 2014年中国单位城市人口冷库面积0.11平方米, 而美国2010年数据已达到0.43平方米。对于果蔬的冷链使用率在中国20%, 而在美国85%~100%,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损耗率前者达到40%, 而后者仅为5%。

从我国冷库资源分布来看, 目前的冷库运用集中于生产端及中间物流, 远非为最终消费市场服务。由于消费级冷库的配送半径一般在100公里左右, 基本上单个冷库的服务范围应为省内。而从目前各省库容来看, 冷库集中于农业生产大省与物流中转枢纽节点省份, 重要的消费市场——东南沿海的一二线城市却还处于相对较小权重。随消费逐步升级, 目前集中服务于生产端的冷链冷库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消费冷链 (冷链宅配/冷链干线) 会有更长足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 生鲜食品的消费必然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以相对数据可得的电商来看, 2013年时生鲜食品占电商销售食品约7%, 达到21.8亿元, 但同时又是其食品所有品类中增长最快的, 当年达到近110%。而生鲜食品的增长将带来消费级冷库需求的快速上升。

应该看到市场对于冷链仓储的需求潜力巨大, 但这一需求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市场中已出现先行者试水该领域, 比如某综合性地产企业已改造上海南汇一处厂房为冷链库, 但需求实现提升仍有待于消费升级的到来。部分案例如西部某二线城市一处厂房被收购后, 政府出于整体规划考虑希望设置部分厂房为冷链库, 但其市场需求的实际承接能力仍有待观察。

面临的挑战

冷链冷藏库的未来需求缺口非常明显, 但各地市场发展成熟阶段不同, 如何择时介入抓住市场爆发增长的机会需要细致的考察。此外, 由于冷链库的通用性不及标准仓且投资金额更大, 市场较为特殊, 如何与需求 (特定的商家) 匹配也需要对市场深入挖掘进行研究。

向消费转型趋势五私人仓储城市化发展下的个人升级需求

需求产生的原因

随城市快速发展、空间资源日益昂贵等因素所催生的个人存储空间需求, 是一个日益被行业热议的话题。包括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区域内诸多城市皆已兴起了投资、应用私人储物仓的趋势, 相信这一应用场景不久也将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出现。所催生的个人存储空间需求, 是一个日益太区域内诸多城市皆已兴起了投资、应用不久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出现。

根据发达经济体市场经验, 人口生活场景、状态改变中的4个“D” (Death, Divorce, Density and Dislocation离世、离异、人口居住密度变化及搬迁) 都将带来直接的个人物品存储需求, 而除个人需求以外, 伴随办公扩租等商业活动也将带来储物空间的增加。而随着城市空间单位面积价格快速上升, 私人储物空间的成本也会显得更具有吸引力。

以发达国家城市私人仓储单位面积作为对比可以发现, 对于每个一线城市, 这一市场的潜在需求面积达到50~100万平方米。

研究表明, 尤其在亚太区域市场, 客户对于便利性的需求十分突出, 这意味着私人仓储的位置应紧邻消费者居住区域, 也就意味着本文所探讨的随城市扩张而限制的原厂房位置都较为适宜来满足这一功能。从经济角度而言, 私人仓储带来的单位面积租金收益都将大大超越原功能时的水平。

面临的挑战

如世邦魏理仕在其亚太区专题文章《人口结构变化驱动亚洲私人仓储空间需求》中所述, 私人仓储首先面临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接受此种生活方式, 释放潜在需求。其次基于交通出行成本考虑, 私人仓储空间需置于居民集中区域或交通枢纽位置便于使用。土地本身的成本及出让时长都会影响到如何建制此类物业。变化驱动亚洲私人仓储空间需求》中所—接受此种生活方式, 释放潜在需求。置于居民集中区域或交通枢纽位置便于如何建制此类物业。

总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工业盐酸】相关文章:

盐酸吗啡片08-01

盐酸美金刚08-18

盐酸小檗碱08-25

盐酸阿奇霉素论文08-19

盐酸克伦特罗检测05-22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05-11

盐酸普萘洛尔06-13

盐酸法舒地尔06-25

盐酸丙卡特罗08-07

盐酸甲氯芬酯08-18

上一篇:城镇设计下一篇:管理过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