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文明范文

2024-09-17

校园生态文明范文(精选12篇)

校园生态文明 第1篇

一、义利之辨——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取向

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带来了大学利益追求的多元化和校园文明方式的多样化, 一直以来, 大学到底是市场化运作还是公益性运作的争论从未停止。反映于大学校园, 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 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日益增强, 呈现出冲破传统办学思想的景象;然而另一方面, 也出现了许多消极的、超出大学校园所应承受的自然权能的苗头。就大学校园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而言, 大学到底应该重视所谓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利益即利, 还是追求大学教育道德上的应当, 这种大学对社会、对国家利益关系的探讨都闪烁着伦理的意蕴, 这种探讨使校园人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充满敬畏之心, 从而确保大学“义利之辨”保持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关系。我们认为, “所有那些由仁慈感情促使我们所做的高雅和受赞美的行为, 应当既是出自对普遍的行为准则的尊重, 也是发自情感本身。”[2] 虽然传统儒学在行为上主张“义利合一”、“先义后利”, 反对“见利忘义”、“惟利是图”, 但是儒学传统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市场化进程此消彼涨的情况下, 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将“义利之辨”处于无限开发利用的状态, 无视“义利之辨”为珍贵的伦理资源而任意发挥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权能。

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目的要求看, 需要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义利统一, 需要发挥义利合一的调节作用。与其它文明一样,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不断产生出可选择的、互相竞争的超越图景, 以及超越秩序和世俗秩序间相互竞争的图景, 的确堪称这些文明的独特性之一”[3]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以不断追求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取自身美誉度, 并持续激发校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离开校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才培养, 不顾甚至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唯利是图, 忘却大学校园应有之义, 结果就会导致整个大学教育处于利益冲突的混乱之中,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便无法进行, 获取短暂的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也就成了泡影。为了维护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秩序, 除依靠教育手段外, 还必须从办学的义利关系上规范办学的行为, 使其遵守大学校园应有的伦理精神, 从国家、人民长远利益出发, 为校园生态文明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建立在公利与私益、人道与价值、服务与创造共同合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义利关系状态, 虽没有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但却包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校园生态文明在对“义利之辨”中迈出了义利统一的第一步, 忽视人才培养对象或手段起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效用, 使“义”的伦理感情和人的发展相结合, 把追求“义”作为大学校园的本质需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 这种需要的条件及内容是迥异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义与利的关系, 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包括校长、教授、学生、服务人员都必须以优秀人才培养质量为标准来判断自己对校园生态文明的行为价值, 反对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维护校园生态文明的平衡。而到了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 校园生态文明可能更加侧重于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时校园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做到义利并济, 把大学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行为转化为有利于人类、造福于人类的伦理感情。

当今, 大学校园正处在高等教育转型期所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存与发展之争, 而校园生态文明的精神追求更加凸显了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价值, 更加凸显了传统“义利之辨”的伦理情感。把传统“义利之辨”置身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之中, 赋予大学“义利合一”的地位和各种合法性, 并为此配备校园生态文明运行的全部目的, 那么大学就有权利要求校园人自然承担起大学应有之义务, 为改善大学发展的各种条件服务。

二、决策平衡——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责任

校园生态文明的观点在现代化的大学教育背景下, 我们还需考虑到教育管理者的决策平衡。例如怎样使教育决策者关注校园文化, 怎样在校园生态文明被市场理性主导的条件下, 坚定校园人对整个大学教育的信任和对大学规章制度制定者的信心, 因而可能最终促进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显然, 简单的决策冲动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简单的决策冲动更加无法有效地规范校园管理者的行为。实际上, 在伦理责任氛围中, 对教育者的决策行为和教育对象的决策效能都需加以考察。校园生态文明程度会影响教育决策者是否会做出合乎伦理责任的决定, 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 对于伦理责任的关注本身就是解决教育管理者能否做出合乎要求的决策关键。

校园内部办学体系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多元化以及学科建设的更高要求, 需要校园决策者提供比以往质量更好、更能有效平衡决策者和教育对象利益的服务。如何更好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 如何实现校园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生态文明, 校园管理者的决策平衡, 便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它首先表现在共同的伦理规范内校园生态文明的价值表述往往由教育决策者所指代, 在中国传统校园文化中, 教师是最高存在, 是校园极力认同的、神圣性的内部关系。可是校园生态文明的失衡, 毕竟要引起心理失衡, 因此, 它需要决策平衡这种内化了的决策体制来寻回心理意义上的平衡。其次, 作为相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对象, 由于无法实现权利多样性和差异性统一的真正转变, 最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平衡感, 但是校园生态文明的持续建设会使得他们认为, 校园有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决策思想去实现教育对象的利益;有开阔的发展思路, 有合理的程序去保障教育管理者与教育对象的相对平衡。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以及程序意义上, 校园决策者已经根据他们主导的伦理决策标准来区分这些责任, 包括:利己的责任;有利他人的责任;以原则为导向的责任, 利己的责任自然比后两种责任更易导致不道德的决策。这表明, 利己的责任不可以被用作为提升校园生态文明的起点。“教育伦理道德价值, 一方面, 它从道义上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培养人的理想人格提供可靠保证, 另一面它发挥着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作用。”[4] 大学教育伦理责任的理念和模式在伴随着大学校园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勃兴, 它旨在建立一种回应和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 对决策行为进行平衡控制的制度安排, 它是校园生态文明诉求与现代大学改革浪潮相互激荡和相互促进的结果。伦理责任相对于大学管理决策中“人才至上”原则的决策模式, 其核心价值与决策平衡中“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因此, 现代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建设而言, 有其自身丰富的伦理责任精神。

当今大学, 正处于科技先导的崭新世纪。但当大学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创造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却又发现, 校园生态环境是多么的令人担忧:网络带来的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多样性、校园对作为“人”的关注的淡化、校园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等。怎样平衡决策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实现校园人与校园的和谐发展, 这是教育决策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平衡的决策文化正是大学校园迄今为止最具智慧的哲学思维之一, 它的深刻内涵可使教育决策者在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时候获得感应, 肯定校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使校园人与校园相互协调、共生共存, 并牢固确立校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决策平衡在发展战略上启迪教育决策者高度重视伦理责任, 实现校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以优化校园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不断提高校园人物质上的硬环境, 更加注重实现校园人文精神上的软环境。基于决策平衡思想体系当中的“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理念, 进而确立的校园生态文明理念, 应成为每个教育决策者的道德素养和伦理责任。

最后, “理性、道德狂热、良知、义务、自由地负责任、私人品德, 都是高贵人性的财富和品行”[5] 。作为现代大学教育决策者, 理应正确地认识人性, 树立正确的校园生态文明观;重视培育决策方式的伦理责任;增强“大校园”的意识。在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 惟有如此, 校园生态文明的现代理念, 才能由教育决策者理念变成校园人的全体意识、变成社会意识, 才能在伦理的审美维度上成为现实。

三、情感认同——校园生态文明的伦理限度

情感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大学校园, 情感认同是校园人对校园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情感评价, 是心理定势结合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新的心理体验。对校园的情感认同是校园人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所属群体天然的情感, 校园人生活在校园里, 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 还必须有情感上的获得。因此, 培养校园人对校园的情感认同就显得尤为迫切。一般而言, 情感认同并不是自发产生的, 也不是通过某一件具体事物的朴素认识就能确立起来的, 而是要通过校园生态文明的有效熏陶, 对校园人进行有形无形的教育才能确定的, 这是校园人对校园生态文明程度的评价与认识, 是一种伦理限度的评价。

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情感认同能够对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和信念予以支持, 对不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情感、欲念或冲动予以克服, 对履行了伦理道德义务的良好行为和认知予以鼓励。具体做法可以从培养校园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开始做起。一个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很强的校园人, 必定能够形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并感染他人;相反, 一个没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的校园人, 会把种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传染给他人, 从而影响校园生态文明的程度, 这体现了校园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伦理底蕴。情感认同从校园人的角度出发, 对于加于校园人身上的思想、信念、认知、经验等都有一个定位, 并成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限度。这种伦理限度可以是肯定的认同, 也可以是消极的、否定的、拒绝的, 它们强烈影响着校园生态文明的认知过程和反应方向。

我们知道, 大学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 更要完成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因此, 大学校园要灵活运用各类符合知识发展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去合法追求自身利益并对这种利益拥有所有权。那么,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在其自身的成本或收益上表现出来, 但却会给校园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好处或坏处。当其结果能给校园人和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 就能保障校园人情感认同的长久性, 使大学教育外部效应内部化。

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 加强校园的情感认同, 培养校园人关注群体、关心校园公共生活、关爱校园生态文明的公共品质, 从这一角度说, 大学教育不是个人主义的教育。首先, 情感认同是一种积极的作用, 它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校园人对校园生活的正确理解、正确对待、积极支持和参与, 它有利于缓冲校园内部不和谐的、消极的情绪, 使得校园人真正摆脱了外界物质、经济等世俗性功利目标的影响, 成为自由的伦理个体, 这就使校园完成了塑造人的使命。 其次, 在校园内, 个别学生总会有心结和宿怨的爆发, 情感认同则可以充当润滑剂的作用, 在危机发生时候, 能够使他们趋于理性和冷静, 这是根据人的个体自由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伦理常态, 一般都不能避免。

四、文化创新——校园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

在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过程中, 有创新文化的校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制度创新、教师科研创新和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独具活力的环境。文化创新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的重大创新, 没有文化创新的校园, 就无法使得校园人获得一个好行为, 一个好习惯, 一种好品格的环境。“必须在‘文化理解’的理念下, 在伦理——文化生态中, 对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进行透视和把握”[6] 。因此, 大学校园能否形成适合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文化, 在深层次上是校园环境伦理的基础。

校园环境伦理作为校园生态文明的规范之一, 它是大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符合伦理规则的一种行为范式, 是协调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各方面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 是大学校园发展的一种战略, 不可以随时调整, 它应该是一贯性的、规范性的。环境伦理作为大学校园创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环境, 也是一种管理制度。在大学校园创新文化活动中, 从人才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 都必须有环境伦理和创新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 共同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道路。

摘要:大学校园的生态文明存在于校园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和谐关系中。在市场化进程中, 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在“义利之辨”中赋予大学“义利合一”的伦理价值取向;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平衡体现其存在的伦理责任;在情感认同中追溯其发展的伦理限度;在文化创新的氛围中体现其应担当的环境伦理。

关键词:校园,生态文明,伦理价值

参考文献

[1]熊庆年.21世纪大学校园的生态[J].江苏高教, 2000, (5) .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余涌,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86.

[3][美]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 王爱松,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6:295.

[4]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2.

[5][德]朋贺费尔.伦理学[M].胡其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74.

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第2篇

斗门区乾务镇中心小学 邓桂昌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多年来,我校重视生态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把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生态校园,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抹绿意、一片阳光、几缕清风、几声鸟鸣……”漫步乾小,你会发现乾小的校园是“路在树中,校在林中,人在景中”,你一定会被这“花园式的建筑、生态式的学校”所吸引。校园内芳草葱茏,绿树流云,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生态校园的精心打造,让乾小更绿、更美,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1、把创建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自新校开学以来,乾小就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发展特色。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追求人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和谐发展。通过激活各个有效的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以打造省、市绿色学校为目标,倡导建设绿色校 1

园、环保校园、人文校园,努力营造“绿色育人”氛围。学校于2004年通过市绿色学校的评估,2006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

2、充分利用校园,不断拓展生态校园建设

乾小校园之美,不单在于良好的布局,和谐的建筑格调,还在于整体优化的绿色环境,是绿色之美和建筑之美的有机结合。学校领导层并不满足于既成的现状,而是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智慧、艺术、富教育化的高雅乐园”。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护栏、弯曲的校园小径,补种了数十棵大树(榄树、凤凰树、大王椰子树、大叶榕树等)和十多种花卉,购置了环保垃圾桶。多年来,聘请专业员工进行管理。我们用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水准,打造出一流的育人环境。

3、深化主题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在建设生态校园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人本因素。我们注意把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作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逢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通过主题班会、环保课、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板报、绘画等,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提倡师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每天,面积达100亩的校园清洁卫生全部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环保责任感也大大地提高。每年,学校都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提高学生环保的责任心。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离校时所种的“毕业林”,让学生对母校一草一木都有了一份留恋。学校还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开展环保时装设计及表演大赛、“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深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校师生有绿

色意识,懂绿色知识,过绿色生活,享绿色成果。

4、打造绿色校园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所好学校、一所成熟学校、一所优质学校,必须是“以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为引领”,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乐园。我们的设想是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育人的氛围,都能让师生怡情、养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创建“美化、净化、绿化、教育化、艺术化”的校园物质环境,真正让校园成为“花园、学园、乐园”。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努力还校园环境以完整的自然和人文含义,寻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结合。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目的地塑造成教育学生的“老师”。雕塑、名人塑像,充分显示了“处处育人”的风格。警句格言、中国文化选粹等,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走廊上琳琅满目的学生获奖书画作品,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处处都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校围墙还绘上了体育健儿的风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培育师生精神风貌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漫步校园,那温馨的提示语让美丽的校园变得如此灵动: 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谢谢你对我的爱!”…… 厕所里——“请别让我流泪”“请珍惜一点一滴”……

这些温馨的提示语以儿童化的语言多角度地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无言地纠正着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环境育人的整体效果。

我们竭力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并努力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从而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5、创建“节能型”校园

我校办学规模大,运作成本高。学校以建设文明校园为目标,要求全体师生有责任、尽义务以实际行动去爱护环境,促进人本生态校园建设。

我们着力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校园。现在,学校建成了绿色网页,安装了监控系统,构建了网上资源交换平台——FTP系统,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沟通,大大减少了文印耗材。

我们大力倡导绿色文明新风尚。学校注重把师生的生态文明转化为具体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扔胶袋,随手捡起垃圾,拒绝“白色污染”进入校园等行为,均成为了师生们的自觉行为,教师和家长们也为创建“无烟学校”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各年级开展节能竞赛,办公室空调温度设定为26度以上,对每月用电量较少的办公室,学校实行奖励。就连卫生间的冼手盆,学生冼手用过的水,也被设计成用来冲冼小便处尿槽。

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生态校园,造就了乾小和谐发展之路,也成就了乾小发展的辉煌。

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

示范市”。围绕市委的战略决策和甘霖书记视察斗门讲话精神,我校今后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中,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校”的目标,通过“观念创新、师生共享、机制保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学校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社会实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建立“生态、绿色、道德、生命”的生态行为。

二是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生态文明也是文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学校园林生态化,师生活动环保化、环保行为经常化”,不断植绿护绿、美化校园,同时,要把生态校园建设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的自觉行为,使校园环境更优化,育人成效更加明显。

三是重视生态制度建设。不论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效率的提高与效能的降低,还是校园资源的运用,都实施责任监管机制。

校园生态文明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伪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2-0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普遍认为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目前在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者杨志华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双赢为根本目标的新兴文明形态。”[1]著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关系。”[2]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并且相互补充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伪生态文明及其表现

所谓伪生态文明,笔者认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违反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律和精神等行为的总称。伪生态文明一般是以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主体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外衣或者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而做出一些无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不但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疑问甚至是失望。伪生态文明的相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3]而有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忽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也许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所以笔者认为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方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坚持均衡性。所谓均衡性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要均衡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把自己国内的过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国国民则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工业物质消费,同时也享受到了蓝天白云的美好。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均衡的生态文明形式或者说是伪生态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发展中国家掠取环境资源的又一表现。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领着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基础雄厚而开始转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虽然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丰硕,但代价却是中部或西部兄弟省份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在外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终也会影响到自身。不过目前已经开始了类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这也许是修正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城市建设中的“面子工程”

城市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很多政府官员也把搞好城市环境作为自己的施政重点,例如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治理“垃圾围城”的例子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优秀代表之一。但是,国内的很多其他城市在这个方面的作为却“变了味”。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近日就播出了“高价的城市绿化”这样一期节目,指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偏爱将大树、古树、名树从森林中移栽到城市里来,这样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破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大树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养护的不到位等原因而死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行为,即借绿化城市的美名却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类行为是需要城建和绿化等部门警醒和严厉禁止的。

三、对于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伪生态文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教授等撰写的《增长的极限》,学者莫里森《生态民主》等著作都是世界生态文明理论领域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或者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的学者应该在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努力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畅地发展。

2.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指出:“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其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就要求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取消以往单一的只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而转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政绩观。其中就包括生态政绩观即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以免因为片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而造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误区甚至产生损失。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有大局观和协调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总之各级领导和百姓的父母官应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不妨碍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和后代造福。

3.建立健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健全的生态监督和惩罚机制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类似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是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好坏。类似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环境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的建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在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等行动也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伪生态文明”的新情况还很少有关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认清和正确定义“伪生态文明”的行为,对于企业和政府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并责令其消除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

4.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大举“入侵”中国,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内的西方标志性商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冲击,更多是其隐藏在背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但是其追逐利益的本性没有改变,因此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价值观,从而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消费模式,并且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标准,同时追求所谓的“洋气”和奢华,而这正是马克思理论中“异化”理论的典型表现,这种人与人之间被物质和金钱所绑架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即大量掠取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某些城市在绿化中追求名贵大树正是这样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解决目前“伪生态文明”现象的又一大要点。但是在全球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崩溃,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人的自由发展,引导人的自认价值的充分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向健康、合理和环境友好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转变,通过类似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有希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标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慧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校园生态文明 第4篇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互动关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社会全体公众而言的; 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指专门的学校教育。[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指导,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师生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四个层面: 一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规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 二是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美化绿化等,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 三是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学校形象等,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四是行为文化,包括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构成高校校园文化这一有机整体。[2]

生态文明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辩证统一。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高校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共同存在于校园这个大环境中,高校校园文化紧跟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同社会主导的生态文明意识,接受生态文明观念。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规则和校园舆论为主体设立了行为的参照系,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制约力,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感染力和制约力。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时效性,但是当高校校园文化充斥着低级庸俗的东西时,生态文明教育将如逆水行舟,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影响、改造和创新了高校校园文化,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坚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主导文化认同,有利于净化校园学习环境、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从而促进优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大学生作为一支充满生机的社会力量,容易接受具有前瞻性的思想观念,在学习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文明和谐的新内涵。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并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多元化思想碰撞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当生态文明教育软弱无力时,往往造成教育对象整体素质下降,不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品质的提升。

二、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的现实路径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也要充分发挥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软件功能,真正将教育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中,使得受教育者在直接的教学指导与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下,将理论知识自觉自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不断拓宽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 一) 制度文化: 完善主导教育体系,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高校应该首先从制度上规范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构建组织机构及其运行规则,以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将生态教育和生态保护的成效作为各类评估、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二是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架构,完善领导机制及工作机制。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生态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和指导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制定总体的教育规划、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生态教育培训和进修等; 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责任到人地领导、管理、协调各级机构切实落实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配套的各项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三是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提出要求,加强督察,并将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和效果纳入到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考核中,从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取得实效; 四是学校要将学生参加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纳入到对学生个体素质测评和评优评奖中,通过建立奖惩机制,从而有效激发广大师生自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推进课程体制机制创新,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特殊性。具体来说,对待传统的理、工、农、医等相关专业学科,高校应当开设生态环境类的基础性课程,有计划、系统地对这部分专业人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以“两课”为重要阵地,将生态教育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发挥其他课程潜在的教育优势,进行多学科渗透教学。各学科应认清各自的特点以及与生态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信息,强化生态意识。

( 二) 物质文化: 营造绿色生态氛围,创造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优美的环境是无声的老师,高校应努力营造生态教育的良好高校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具体来说,一是制定和实施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在校园建设各个环节中渗透生态文明的要素和理念。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3]现代高校应重视校园生态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针对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根据学校地形地势、原有建设基础进行统筹规划,坚持平面绿化美化和立体绿化美化相结合,校园绿化美化与室内绿化美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将大学校园打造成绿意充盈的生态示范区。二是从校园整体出发,将绿色校园建设与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建设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要完善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等; 要重视校园节能环保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应用节能装置,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宣传与使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等活动。

( 三) 精神文化: 培育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内涵发展

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高校应重视包含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义务观、生态消费观等在内的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这些新型价值观念内化为人的品质,并逐渐应用于实践当中,形成切合时代潮流的理论价值、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制度价值。[4]具体来说,一是搭建网络宣传平台,确保生态文明推广的时效性。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定期发布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及危害,并借助成功的环境保护案例唤醒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高校可开设校园论坛、官方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建立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互动平台,第一时间为学生送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成果,督促学生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和节能环保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传递榜样力量争当生态环保行动的楷模和先锋。这些能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的生态行为和习惯,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于课堂的生态文明知识灌输来说,更具有持久力和影响力。

( 四) 行为文化: 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层次,拓展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生态文明 第5篇

——金桥小学 “绿色学校创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材料

金桥小学小学现有学生303人,教职工15人,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6370平方米。学校坐落在金桥坝区东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2009年11月,我校被黔南州政府授予“绿色文明校园”称号,之后继续狠抓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着力建设“绿色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绿色学校创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订实施计划

我校领导班子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在确定了“环保、和谐、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后,我们把生态教育与文化校园紧密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把创建绿色学校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立领导小组,保证组织到位。学校成立了以祝代军校长为组长、祝代虎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指导并实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各部门按计划要求分工协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造生态化的绿色校园

我们根据“环保、和谐、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努力建造“生态化绿色校园”。在县教育局领导和通州镇中心学校的关怀

下,师生共同努力,加强环境建设,逐步改造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化的绿色学校,创造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绿化工作,把校园每一块空地种上花草树木,目前,除了运动场以外,学校对每一个地方都作了精心规划,使校园常年保持郁郁葱葱、五彩缤纷的景象。

三、开展环境保护系列主题教育

环境保护是国际性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结合学校所在地和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主题教育。

1、开展主题演讲活动

我们利用班会、队会、和校会这“三会”的形式在全体师生中开展环保主题演讲活动,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次,除了低年级有老师组织以外,高年级同学都是自发组织演讲活动,并搜集了同学们大量的演讲稿。

2、举办环保专题板报

每学期全校各班都举办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板报和手抄报,同时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和标语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的主人,并通过红领巾监督岗评价体系建立环保奖惩制度。

3、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保教育课题已经纳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我校先后开展了20多个小专题探究,取得了显

著成绩。

4、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我校坚持环境教育进课堂,要求各科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适当补充环保教育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生命、思想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它学科教学也都根据学科特点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老师根据教材特点,把学科知识传授与环境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结合有关节日开展系列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不仅将环保教育课程化,而且扎扎实实地结合本校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受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老师和学生开展植树活动,组织学生采集植物种子、树叶标本,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邀请派出所的干警来校参加禁毒宣传活动,让师生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世界无烟日”组织师生开展签名活动,宣传吸烟的危害;利用“地球日”开展保护地球活动;在校内组织师生开展“爱我家园”古诗吟诵比赛、环保作文比赛、环保手抄报、环保黑板报、环保主题队会活动;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创建绿色办公室、绿色功能室、绿色班级活动;开展环保口号征集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师生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

强,促进我校的绿色学校建设和所在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

6、深入开展“污染控制、节能管理”系列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学校底子的薄弱性,决定了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的艰巨性。学校根据节能环保的要求更换了学生食堂,有效地减少了烟尘排放。为了防止学生在教学区大声喧哗,我们在各个楼道处悬挂了温馨的提示语,并通过家长会、校会、班会、队会、家长开放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通过“礼仪、礼节、礼貌”等“三礼”教育活动使学生、家长、教师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人格得到了质的提升。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卫生清扫活动,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到学校参观绿化美化成果,用实际案例对他们进行影响,既扩大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又为“建我绿色家园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校内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纸、节能”活动,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应该说“四节”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大新小学师生的自觉行动。

四、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持续开展,校园更绿、更美了,全体学生初步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影响到家庭、影响到社区。学校栽种的松树、垂柳和绿化带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

新颖,内容生动、融美化、文化、绿化于一体;学生不吸毒、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师生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师生进校园做到了“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

五、绿色理念的两次提升

2010年9月,学校再一次提升了绿色理念,为其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的积极意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当代人的利益不应当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蕴涵着深刻的伦理要求,所以,人们的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为此,我们着力加强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因为他们的道德水准、行为习惯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使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环境教育已从单纯的面向环境保护的教育,转向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即: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审视环境问题,教育要为学生提供上述的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这种环境教育称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因此绿色学校的创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载体。

六、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绿色文明校园

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

创新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也有助于形成体现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良好校风、老师严谨治学的教风、学生勤奋好学的学风。

师生和谐是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的根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很难想象一名与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而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学生要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老师,尊师重道,虚心求教。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 第6篇

贾庆林在贺信中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贾庆林指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成立,符合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希望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深入挖掘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创新生态文化形式和内容,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回顾近一百多年来的人类发展历程,人类社会在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导致生态危机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生态文化没有得到传播和普及。因此,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要充分发挥协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传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协会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协会的理论创新作用,逐步建立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致辞中说,成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林业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重要功能,在解决生态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十分重大的使命。成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构建林业三大体系的重要步骤,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协会是由国内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经营、管理、研究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一切关心和有志于推动中国生态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协会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林业局。协会会长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担任。

协会宗旨是: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业务范围包括: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成果应用与示范;定期评选“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定期举办“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繁荣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各种生态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生态文化业务培训,出版生态文化宣传刊物。

为传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成立后的第二天就举办了首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党组成员、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作了题为《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的主旨报告。

江泽慧在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与强调人征服自然的工业文化根本不同,生态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弘扬生态文化,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生态文化能正确指导人们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之间的个体利益关系,能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次,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努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生活”是将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融入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全部社会生活的一种文明生活方式。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校园生态文明 第7篇

西南林业大学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 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因此, 加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学校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

1 西南林大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

首先, 学校地处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 这是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独特的地域优势;学校的标本馆是“国家林业局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公众教育基地”, 馆藏标本资源25万余份, 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丰富和便利的教学资源。校园为“全省绿化优秀高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校园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有利于师生接触自然, 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的情怀。

第二, 西南林大建校30多年以来, 已发展成了以林业科学为特色, 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办学层次的多科性本科院校, 学校开设的专业大部分都是直接为国家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服务的。在林学、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等绿色学科上具有师资力量强, 专业理论基础扎实, 实习基地多等优势, 在校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 多具备生态、环保的知识背景,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生态环保理念, 这为构建绿色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 学校里很多专家学者都直接承担或参与省级、国家级生态建设科研项目, 他们不仅可以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同时还能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推进西南林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2.1 加强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建设, 优化生态文明教育外部环境

绿色校园环境不该仅仅局限于有树木和花草, 还应将“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融入校园硬件的建设当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管理, 形成一个清洁优美、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建设成节约型校园, 优化和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外部环境的内涵。

2.2 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推进生态环境知识普及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世界观, 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1) 具备生态环保知识则是形成环保意识与行为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 就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环保知识的传授。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与学校其他课程一样, 由教务处组织牵头设置。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本身就具有的生态环保类专业教师资源优势, 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教材, 设置课程, 编写教学计划等, 让学生对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明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除此之外, 还可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相关的课程教学当中, 既能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环保知识结构, 又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文明教育, 还能达到林业院校为国家输送生态文明建设高级人才的办学目的。

2.3 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品牌活动, 推进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要将生态环保知识内化为环保意识, 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 生态环保的行为也要通过实践来表现。参加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形成环保行为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目前, 西南林大的环保实践类的活动大多都是由清青社、绿促会、自行车协会等倡导环保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 社团学生对环保有热情, 环保意识较其他学生也较高, 生态环保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学生社团人数、规模有限, 经费也紧张, 宣传力度不大, 在全校范围内产生的影响较小。学校团学组织可以加强对环保社团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并利用学生会影响力大特点, 整合学生组织的力量,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大型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参与范围。围绕生态环保、低碳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主题, 开展图片展、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常性环保活动。校园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在学校的支持和组织下, 形成规模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要争取形成学校特有的品牌活动, 这样才能长期坚持开展,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凝聚更多的力量和更多的人才, 得到社会的更大关注和更多公众的支持, 也才能充分利用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规模, 营造社会氛围, 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2.4 制定并推广绿色校园制度, 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学校可以对照国家的环境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 制定学校自己的绿色制度体系, 并在校园内推广实施。例如, 围绕“节能减排”的理念制定学生宿舍园区、学校办公区的水电消费制度, 降耗减排约束制度, 鼓励师生员工节约用电、循环用水、废纸、废品循环利用、教材重复利用。在学生的评奖评优中, 可以纳入一些绿色考核指标, 将日常环境保护等行为习惯纳入学生日常思想道德和行为考评体系之中, 通过奖惩手段促进环保观念的提升, 强化大学生环保行为实施, 坚定生态环保信念。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评选绿色师生、低碳环保的宿舍、低碳办公室、先进绿色示范集体等荣誉, 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曝光浪费资源, 破坏环境的行为, 让学生对环保行为产生荣辱感。在校园实施绿色校园制度, 不仅能倡导校园新的生活方式, 使师生员工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 还能培养其遵守绿色制度, 环保法规的正确观念。

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编号:SZ20121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在校园绿色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优势, 提出加强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建设、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制定并推广绿色校园制度等建议以推进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绿色校园文化,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撕拉.大学生生态教育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 2009 (6) :92-93.

校园生态文明 第8篇

绿色消费是人类反思传统消费产生的问题过程中,为摆脱生存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在消费中的根本体现。绿色消费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它是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反映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可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美丽中国的构建。大学生当前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培育,促进其理性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引导其成为弘扬、传播、践行生态消费的生力军,对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校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笔者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所调查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和班级,涉及面广、随机性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客观、科学。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绿色消费具有一定的直观认识,鉴于绿色消费对生态文明的积极作用,也愿意响应倡导和加入到该项主体消费行动中。但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少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行为践行不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消费行为,如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频率较高、废旧品的重复利用低、绿色环保消费品关注不够等。这些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需要对其消费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在周围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事实上,一个人要想融入周围的社会群体,与他们和睦相处就难免与他们“同流合污”,否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不合群,可见,“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高校里的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其中不乏一些“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他们之间相互交往时也难免有朋友派对、老乡聚会、外出观光等活动。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特殊时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不被人视为异类,参加类似的一些活动也不甘落后,致使其消费也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

(二)盲目攀比

个体之间通过比较,查找不足,以对方为榜样,积极向对方学习,完善提高自己,本是积极提倡的事,如果仅仅在物质生活上进行攀比,导致无节制的消费,则很容易误入歧途。不幸的是,据调查大学生消费攀比在高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攀比之风主要体现在购买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和名牌服装上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享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中国家庭的日益富裕,父母对子女的物质要求无条件地满足,非常自我,助长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习惯的养成。再加上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广泛地利用明星大肆宣传,诱导了大学生消费。为不甘落后透支消费,当消费超过家庭支出范围时,不少学生不计后果申请校园贷,为满足自己的欲望,造成悲剧的例子不乏其数。

(三)求异心理

求异消费心理的显著特征就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些消费者强调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独”的结果。当代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多数有点叛逆,追求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吸引他们的关注是很正常的。互联网的存在和物流的快速发展缩小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异域特色消费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激发着人们的购买欲望。这些“95后”在校大学生思维超前,对新鲜事物追崇度高,喜欢抢先占有,即对各种特色的消费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望。因为市场上新异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更新换代也较快。这种求异消费心理的存在,不但会增加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开支,还会进一步助长其攀比之心。

(四)尊重需求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人们,当一个人满足了其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归属和爱的权利之后,其需求层次就会上升到一个较高层面,即第四层面:尊重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当代大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自我价值。相对于外在的表现,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达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易见效。于是,在外观上如服饰、妆容的投入,可以达到速成的效果;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也会很快赢得大家的关注。

二、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策略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也是将来社会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行为对其家人和周围人群也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家庭、个人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绿色消费,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一)高校积极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校园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等条例,以促进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实际上,绿色校园不仅是指栽树种草、节能减耗,还包括对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培养。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绿色消费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勤俭节约的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进而培养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责任感。课外通过开展专家讲座或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绿色消费的意识和自觉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微信、QQ群、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使绿色消费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同时通过评选先进,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绿色消费热情。

(二)提高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

大学生正处于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但考虑问题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致使其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较淡。首先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掌握量入支出的原则,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确定自己的消费水平,避免攀比、跟风,坚持理性消费,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再者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众组织,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价值观、是非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鼓励以“绿色”为特色学生社团的创办和运行,结合《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积极宣传绿色理念、鼓励旧物利用、倡行资源节约。通过上述系列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践行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绿色消费制度管理和约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同理,要培养学生绿色消费观,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活动。

建立体现绿色消费的考评制度,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把大学生绿色消费观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融入到学生评奖评优以及推荐入党等项目,来提高大学生的绿色消费主观意识。建全体现绿色消费的奖惩制度,对每个学生宿舍进行定额配送水电,超额用量采用梯度定价制,并作为文明宿舍的考评项目之一;通过校园或班级交流群,实施个人闲置物品互换,提高使用频率,通过定期评比,来表彰落实绿色消费的个人和集体。再者,通过加强相关师资的绿色消费内容培训,来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通过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绿色消费教育引导。

三、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日常消费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现实生活中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消费行为,导致严重浪费。这些都与我国当前提倡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容易接受新事物,是将来绿色消费的主力践行者和推动者。故积极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加强其消费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对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绿色消费是一种节能减耗、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践行绿色消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建设文明校园的重要保障。因此,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以生态文明、文明校园建设为契机,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培育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培育

参考文献

[1]刘贺锋.论绿色消费如何成为一种习惯[J].经济师,2016(06):19-20.

[2]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编.绿色消费知识手册[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葛明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朱燕燕.大学生高消费究竟为哪般[J].科技视界,2016(03):174、194.

校园生态文明 第9篇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 这种状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其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发展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之后, 人类社会开始走上了一条以前从未走过的路: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首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首次将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社会离不开发展, 发展是关键和目的, 然而, 发展却要立足在环境资源持续和发展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对工业时代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与顿悟。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为前提和代价。由于传统增长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发展观基础上, 因而导致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是文明的危机, 是工业时代所创造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不适应性的集中爆发。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缘起于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标志和追求的目标, 而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所有这些挑战, 需要一种新的文明、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以取代工业文明和传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对应于工业文明, 而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取代传统的增长模式。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需要一种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发展模式。但是, 这种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然而, 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的实行和实现, 是一种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反, 需要各方长期共同努力, 过去那种“政府全能”或“市场万能”的想法和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势在必行。其中,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生态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保证。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非政府组织参与

近年来兴起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使我们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多了一项选择。在工业化时代, 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两大系统各自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则运行, 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市场体系借助于市场机制为社会提供私人物品, 满足人们的各种消费需求, 而政府系统则通过公共选择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满足人们对此种物品的需求。两者边界清晰, 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应该说, 在工业化时代, 这两大系统尽管存在着其服务范围谁的多一点或谁的少一点之争, 但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几乎不存在服务真空的领域。正因为此种原因, 才导致人们产生了二元思维模式, 即当市场出现问题时, 人们会立刻想到政府, 把纠正市场失灵之处寄希望于政府, 而当政府出现失灵时, 人们又会主张重返市场, 将市场机制作为医治政府缺陷的灵丹妙药。然而, 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们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 复杂性是这个社会的突出特征。市场体系与政府系统不再能覆盖社会的全部, 纵使市场体系和政府系统能够很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要和应对日趋复杂化的公共问题, 服务真空开始出现, 并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正是在此种背景之下, 新的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新的治理模式, 既不同于市场模式, 也不同于政府模式, 而具有自己的领域和其自身独特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律。参见图1。

资料来源:自行设计。

与政府模式和市场模式相比, 公共治理模式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 (1) 治理体系的多中心。治理强调治理主体不光只有政府一个中心, 治理是多中心, 每一个主体都是一个中心。多中心强调自治, 各中心之间没有管理和被管理或者强制和被强制的关系, 将参与和自治作为其基本策略, 这样才能使多中心治理运转起来, 并维持下去。 (2) 互惠与合作。在治理行动中, 各主体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里的竞争仅仅只是众多变量中的一种。其中还包括合作与互惠。

应对生态环境挑战, 采用多中心治理模式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由于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公共问题, 而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则决定着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理所当然的治理主体。另一方面, 提供公共物品是一回事, 而生产公共物品又是一回事, 如果将提供公共物品和生产公共物品的责任均赋予政府, 效果不一定理想, 而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政府不可避免采用的层级制形式, 致使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回应性差等与官僚制政府几乎是同义词。

非营利组织日益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成员。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所主张的, 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充分条件。政府也会失灵, 而且有可能存在市场与政府同时失灵的情形。这时,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尤为重要, 它可以触及到市场和政府均无能力照顾到的领域。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在于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 因而非营利组织可以承担起一定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弥补市场和政府能力之不足, 同时既能避免像企业那样由于过于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可能带来的偏狭, 又能减少像政府那样的层级节制、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此外, 发达的公民社会还可以培养积极的公民价值和公共精神。非营利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使政府的公共政策更贴近现实, 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三、农民合作组织的价值取向与农村生态文明

1.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农村生态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程度是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体现和重要保障。然而, 我国农村生态的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土地资源流失、环境污染等对农村生态文明构成了巨大挑战。如今,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环境污染, 二是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生态退化。

环境污染方面,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村废弃物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乡镇企业工业污染和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污染等。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是我国农村3类主要废弃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品, 使其大量残留在土壤中, 不但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土壤中的残留物还会通过雨水的冲刷, 进入地下水和江河中, 对水质造成污染。目前, 我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1]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构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又一来源。根据200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乡镇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89%。[2]随着城市重污染企业, 例如, 造纸、水泥、炼焦、化工等工业企业的“上山下乡”,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进一步恶化。此外,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重了环境污染。掠夺式的矿产资源开采, 导致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废水被直接排放到田间地头、沟渠河流, 农户用来作为灌溉水源, 既破坏了生态, 也污染了农作物。

农村生态资源方面,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肥力下降;植被大量减少, 土地荒漠化蔓延。长期以来,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和过度樵采薪柴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伴随着土地流失而下降, 每年流失的土壤肥份相当于全国每年化肥产量的一半。我国森林面积每年减少0.5亿m2;草原每年退化2000万亩, 产草量较改革开放初期有明显下降, 降幅近一半。由此导致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2万km2, 并且每年以2460km2的速度蔓延, 其中, 草原“三化”的面积相当于草原总面积的1/3。[3]不仅如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的推行, 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耕地质量下降明显, 粮食安全隐患威胁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言蔽之, 不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只能是遥遥无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而解决此类问题必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然而, 有一点是肯定的, 生态文明价值的确立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农民合作组织, 其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之间的契合性, 使其在培养与确立农村生态文明价值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应有作用, 必将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2. 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人、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该目标, 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与价值追求, 与工业文明下的价值观与价值追求不同, 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在于, 自律、利他主义、合作主义和共赢。然而, 生态文明观并非天然生成, 需要某种生成机制。农民合作组织的价值取向为生态文明价值的形成, 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农民合作组织的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价值契合性与一致性, 使得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养成有了可能。农民合作组织的利他主义精神、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合作共赢的信念均是生态文明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价值追求。

(1) 志愿、自律与利他主义精神。与其他非营利组织一样, 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志愿性, 而其志愿性是建立在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和利他主义基础之上。志愿性意味着参加组织的成员是自愿的, 而不是被迫的, 志愿者自愿为他人奉献时间、精力或其他资源, 而自愿奉献的动力来源在于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可以被表述为一种公民自愿地、不为报酬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 是个人或团体, 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 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 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说, 志愿精神是人的天性。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中, 人的利他心可以得到纯粹的表现, 他们把为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做贡献当作自己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 对志愿者本人来说, 他的志愿精神也就是来源于一个基本理念:一个人不仅对自己负有责任, 而且对他人负有责任, 进而对他所在其中生活的整个社会负有责任。但这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是一种不完全责任, 它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召唤, 是人类自身伦理精神的凝聚。可以预见, 人类社会越是进步, 志愿服务的供给以及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认可程度也就会越高。正是志愿精神的存在, 使得农民合作组织, 尤其是公益性农民合作组织从事公共服务成为可能。

自组织性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特性, 自组织性意味着农民合作组织的运作靠的是自律而非他律, 而要实现自律, 需要本组织成员拥有比其他任何组织成员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种精神境界体现为对本组织宗旨、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高度认同和自觉意识, 同时对组织其他成员持有高度的信任, 相信他人也能如同自己一样行事。这是一种自律精神, 正是这种自律精神使得组织成员自律成为自觉, 甚至将自律视为理所当然。自律精神与志愿精神和利他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志愿精神是自律精神动力源泉, 而由自律精神带来的自律是志愿精神得以持续和扩展的重要保证。而自律精神同样离不开利他主义, 其实, 组织成员相互间的高度信任是以利他主义为前提和基础。很难想象能够在自利主义基础之上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这种志愿、自律和利他主义精神。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同时也是一种文明观和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状态, 生态文明不可能自然生成, 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 志愿精神和自律精神是战胜前进中各种困难的有力武器和不竭动力。而生态文明的公共品特性意味着需要利他主义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念, 生态文明要求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 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志愿和自律精神, 将生态文明作为崇高的事业, 并志愿为之奋斗不止, 为此, 必须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倡导利他主义精神, 摒弃无节制的个人贪欲和自私自利。

(2) 公平与正义。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缘于慈善传统但又具有高于一般慈善行为的特质。首先, 它遵循着“助人自助”的原则, 该原则是一种基于人格尊严平等理念之下的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尊重, 强调作为人, 其人格尊严具有不可侵犯性。关怀就不仅意味着尊重, 而且意味着我们对于他人的处境和命运给予一种道德情感上和实际行动上的关心与同情, 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原则上, 而是意味着对他人的真正需要的行动。因此, 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 尊重对方的尊严和人格, 通过互动与合作, 以恢复和增强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其次, 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潜质, 志愿者的服务就是使服务对象的这些潜质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挥;再次, 它以人类的发展和自我完善为己任, 力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由此看来, 尊重与关怀的伦理与社会公平正义是相通的。如果没有社会普遍意义上的最起码的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那么, 存在于人们中的公平的正义就无从谈起。公平与正义是志愿活动的本性和不可缺少的信念与追求。[4]

农村生态文明本身就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其前提就在于公平和正义, 正因为如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界定为在满足代人的需求的同时,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里不仅暗含着我们要寻求当代人之间的公平, 而且还要保证代际之间的公平。因此, 没有公平正义, 农村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的。而农民合作组织正是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或以公平正义作为其价值追求。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必然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公平正义价值形成的重要渊源之一。

(3) 信任、合作与共赢。农民合作组织的目标追求在于共赢, 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在于合作, 而合作实现的条件离不开志愿者彼此间的信任。因此, 彼此信任是农民合作组织基本的信念和获得共赢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合作, 而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合作共赢的结果, 而所有这些“集体行动”或“公共选择”均以信任的信念为基础。农民合作组织恰恰以彼此信任为基础和价值追求。信任是指一方拥有相信并愿意依靠另一方的意图或信念, 具体地说, 信任概念有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信任意图, 即某人或组织在一定情况下愿意依靠另一个人或另一组织;二是信任信念, 即某人或某组织相信另一个人或另一组织在一定情况下是乐善好施的、胜任的、诚实的和可以预期的。[5]从时间维度来看, 信任可以分为初始的信任 (initial trust) 和发展的信任 (ongoing trust) 。初始的信任涉及到合作伙伴间过去的关系, 例如, 过去相互间的了解、合作前专业上的联系等。发展的信任是形成于正在合作过程中的信任, 它是合作中的参与者彼此诚实和善意积累的结果, 以及相信或体验合作伙伴拥有按预期方式完成既定任务能力的程度。信任对于合作关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信任就不会有合作, 也不会有知识与信息分享。而行动者间一旦拥有足够的信任, 则会:有利于形成合作;减少代理成本和交易费用, 降低风险 (如偷懒和机会主义等) ;促进合作关系平稳性和有效性;提高组织应对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能力;各行动者也有精力考虑重要事务, 而免于被琐碎事务所纠缠。合作关系因此容易达成并可能长期维持。集体行动 (共赢) 容易实现。初始的信任对于组织间成功达成合作协议具有重要作用, 过去的经验会对今天的信任产生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所有行动者的参与, 十分需要这种初始的信任, 而农民合作组织为建立这种初始的信任提供了保障。而农村合作组织的培育功能在发展的信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初始的信任和发展的信任均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种集体行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保障。

四、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广泛的志愿参与, 采取集体行动。而要实现农民的志愿参与和采取集体行动, 必须将原子式的农民组织起来, 并培育其志愿精神。然而, 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志愿精神和自律精神的培育必须要有一定的辅助机制。幸运的是, 农民合作组织可以成为组织农民、培育其志愿和自律精神的大学堂。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化功能、培育功能和参与功能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辅助机制。

农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 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 实行民主管理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大体上有以下两种类型:经济性的合作组织和非经济性合作组织。前者包括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 后者包括政治性维权组织、文化组织、社区组织和环境保护组织等。仅就经济性合作组织来说, 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化功能、培育功能和参与功能都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 组织化功能

组织化功能是农民合作组织的首要功能。经验表明, 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 农民的利益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农民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正因为如此, 近些年来农民自组织水平明显提高, 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发展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组织日益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仅就各种形式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来说, 农民合作组织是解决分散农民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组织形式, 极大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成为农民保护自身利益的根本途径, 同时也能保证农业政策科学化和合理化以及政策的顺利实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 而农民合作组织为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提供了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关涉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这是农民参与生态文建设的内在动力之源, 但是, 生态文明建设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容易受到“搭便车”行为和自利动机的困扰, 而要克服“集体行动逻辑”的困扰, 既需要农民拥有合作意识, 还要有能够引导农民集体行动的某种规则。而要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引导农民采取集体行动, 必须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合作组织不仅建立在合作、共赢和志愿主义基础之上, 同时也是培育农民志愿、合作和利他主义精神的大学堂。另一方面, 尽管农民合作组织是以自愿为原则, 农民有自由加入或退出合作组织权利和自主性, 但是, 他一旦选择留在组织之中, 就必须遵守某种游戏规则并自觉接受其约束。自律和他律在合作组织中融为一体。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化功能为农民采取集体行动创造了条件。

2. 培育功能

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力的培养;二是精神的塑造。几乎所有的农民合作组织都将培训农民、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通过开展面向合作组织成员的科学普及、技术和技能培训等形式和方法, 帮助和鼓励农民接受和采用各种新的知识、技术、技能和信息, 培养农民的技术选择、吸纳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培育农民的合作共赢、自律和志愿精神是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功能又一重要内容。合作共赢、自律和志愿精神是农民合作组织的灵魂, 也是农民合作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合作共赢、自律和志愿精神因而成为农民合作组织文化的核心, 对农民精神塑造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 随着农民科技技能的掌握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会有质的变化, 合作、自律和志愿奉献会成为他们的自觉选择。

农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农民掌握科学技术, 更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离不开科学技术, 按科学规律办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 而只有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才能使农村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农村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集体行动, 而集体行动是和合作、自律、志愿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合作、自律和志愿奉献, 集体行动就会面临难以逾越的困境, 这就需要农民具有高度的合作、自律和志愿奉献精神。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将会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变得水到渠成。

3. 参与功能

成立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组织, 既是农民参与意增强的体现, 也是农民实现参与意愿的途径。农合作组织日益成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者和体。农民合作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 参与农公共治理。例如, 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科技推广和服务, 改变了传统农村科技推广服务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广方式, 成为双向互动综合服方式的纽带, 是新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基础。这些农民合作组织会根据农民的科技需求求合作对象, 不仅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引进介绍农户, 同时也把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现实的科技需反馈给政府或科研机构, 从而成为科技推广服务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农民合作组织的参与功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具有它的一席之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各类组织的广泛参与, 尤其需要由农民组成的合作组织的广泛参与。例如, 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不仅使得农民合作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且随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加, 使其具有了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的智力支持。就此而言, 农民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其具有的优势, 必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伦理建设思考[A].201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

[2]苏杨, 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2].

[3]郑其腾.农村生态趋于恶化的成因及其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 1999, [04].

[4]廖加林.论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伦理特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生态觉醒才能开启生态文明 第10篇

人是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也是生态演化进程最具智慧的物种, 也可以说生态演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我们人类走上这个演化的舞台。而当人类走上演化的舞台, 生态的演化进程和方向就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使今天的人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同样, 人也是城市的一个组织部分, 是人性的演化催生了城市, 城市也推动了人类的自我发展, 而人类的发展则选择了实证主义科学体系作为自己发展的工具, 选择了功利牵引作为发展的驱动力。以致我们今天在这个驱动力的推动下, 在这个工具驱使下, 正在步向背离人性的方向发展。一定的意义上讲, 驱动力决定着系统的运动方向和模式。也就是说这种外在享受的模式, 会引发人体的机能和人类种群的机能在享受中退化, 而最终走向毁灭。

同样, 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 也是使用者, 人作为科技的主体,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所选择的科学体系不是加强人体或者是人类内在的修行, 而是强化人外在的享受。科学作为一个工具, 我们需要知道两件事, 一是这个工具正确使用的条件;二是错误的使用这个工具的后果。那么正确的使用科学这个工具的条件是什么?一是民主, 二是道德。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民主体系, 科学一定会成为权力的帮凶, 如果没有高尚道德的支撑, 科学一定要沦为金钱的奴隶。错误的使用的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自我的毁灭。

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 是实证主义科学体系, 这是一个试错体系, 也可以说是一个盲人摸象的模式。在自然面前, 人类要认知的世界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但人的认识能力是一个有限的能力, 这两者就如蚂蚁在高山面前, 永远无法明白山的形状与内涵。每一个人, 每一个领域, 看到的世界都只是一个斑痕, 要想实现正确的认知就必须有一个高度的民主与自由的争论环境。否则科学一定是权力帮凶。

道德是什么?道德, 我个人理解就是两个含意, 即:天道和人德。那么何谓天道?何谓人德?

天道就是自然之道、宇宙之理。人德就是天人之合、人伦之规、人际之礼、国民之法。

道德的核心是生命的信仰, 不同的生命信仰会有不同的道德体系。正确的信仰才会有正确的道德, 而正确的道德才能有效的规范我们的行为, 科学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运行, 否则科学只能是金钱的奴隶。今天社会大量的现实也在证实科学是如何沦为金钱的奴隶。人们不仅偷盗金钱, 人们为金钱可以偷盗人体器官。这些事例都在不停的证明没有道德制约的科学的可怕。

生态是人类生存演化的基础, 但人类不是生态演化的基础, 人类要想作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就必须承天意、遵天道、守天规、循天律, 按宇宙之心性建人类之信仰, 规范人类之道德。从类才有可能成为地球上一个良性的物种。

回首人类的发展历程, 我们会看到, 当人类政治觉醒时, 人类建立了宪政民主体制, 人类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让权力成为服务的工具, 而不是统治压迫的工具。人民真正的成为国家的主人。让封建王朝那种主人为所欲为地奴役仆人成为了历史。当人类财富觉醒时, 人类建立了公民福利社会, 人们明白健康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住房的权力, 就如同我们呼吸的权力一样, 是政府为人民提供的基本保障。人们不会为冻饿街头而担忧。人们在这基本的保障下, 人们在一个没有负担的前提下自由地去实现他生命的奋斗。在我们中国, 我们财富的觉醒是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我们在期待先富起来的人带领我们共同走向富裕。当人类科学觉醒时, 人类摆脱了蒙昧, 人类也因此而拥有与自然抗争的能力。今天大地与苍天记录了人类在过去370年过度地使用这一能力所留下的罪恶。今天人类需要生态的觉醒, 让人类摆脱欲望的控制回归生命的本真。

让文化引领生态觉醒

生态的觉醒, 我理解有四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觉醒, 人要明白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生命的归宿是什么, 什么是生命的当下, 最重要的是人需要一个正确的生命信仰。二是生存意义的觉醒, 人需要知道生为何, 何为生, 人世上万物是因人而生, 因人而在, 万物因人而存, 人为万物而生, 人与万物互需互依, 相生相促, 人对万物具有不可推卸的养育责任, 人不能恣意妄为。三是生活目的的觉醒, 人需要明白生活不是一次满足个人欲望, 或者是追求个人欲望的旅程, 而是一次寻找生命真谛的求索。人只有通过这种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才能让生命得到真正的安息, 让灵魂得到真正的永生。四是生产目标的觉醒,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 不仅是要保证人类自身存活和享受的需要, 更是人类心灵与机体功能进化的需要, 人类要通过身心机能的不断进化及其有利于这种进化的生产与创造, 来实现超越生命, 超越自我, 最终完成人类应该完成的生命使命。

古往今来, 无数的先贤圣哲,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智慧, 在他们智慧光辉的普照下, 今天, 我们需要一颗赎罪的心, 通过生态修复来救赎我们自己,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地球就是地球, 没有人类也是地球, 而没有地球, 人类便不成其为人类。因此, 人类破坏生态、践踏地球, 就是在践踏人类自己;人类修复生态、拯救地球, 就是在拯救人类自身。所以, 我们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通过感恩地球, 感恩万物, 来抑制那颗永无止境的欲望之心, 我们还需要一个正确的生命信仰, 从而实现返回人应有的生命本真。

人类的任何觉醒都需要文化的引领。我认为文化有两个核心, 一个是生命的信仰, 一个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在这说的生命过程是指, 文化就是人性远离魔性同化天性的过程。人性可以概括为“吃、性、思、行”四个要素, 这四要素的反复迭代构成了我们人类复杂而丰富的社会。同样, 天性也可以概括为四个要素“真、爱、善、仁”, 天性的强大制约力引导着人性、同化着人性, 使其远离魔性。相应的魔性就具有“欺、淫、恶、暴”的特性。今天, 人类的文化更多的是背离天性, 所以我们更加的需要一种能让人性回归天性的文化, 让天性同化人性的文化。它应该是真实的文化、博爱的文化、大善慈悲的文化、克已施仁的文化。为此, 我们是否可以说文化就是那个在生命信仰牵引下, 让人性回归天性远离魔性的过程和那个过程中一切人类的观念和行为体系。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灿烂辉煌, 就是因为我们易家倡导的“协和”, 医家倡导的“辩证”, 道家倡导的“真”与“德”, 佛家倡导的“众生平等”与“圆融”、“至善”,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孝敬”、“忍让”, 墨家倡导的“兼爱”、“非攻”, 无不是天性对人性的引领。这, 也是中华古文化具有强大同化能力的根本所在。

在修复地球家园行动中修复灵魂

今天, 我们都知道世界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中国的情况更加严重, 各界有识之士奋起急呼。大量的数据与现实提示我们:如果一个国家在大地的悲鸣中崛起, 如果一个国家是在生灵的痛泣中发展, 那么它所实现的复兴绝不会是一个伟大的复兴, 而是灾难深重的罪恶之举。

国家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觉醒, 民族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觉醒, 今天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类的觉醒。生态文明一定是要以人类的生态觉醒为前奏, 只有生态觉醒才能开启生态文明。希望更多的先知先觉者加入唤醒人类生态觉醒的行列。

最后, 我要说明一个问题, 今天, 中国的大地上, 支撑我们这个生态大厦的各种栋梁已经被蛀虫所腐蚀。生态的大森林已经变成了蛀虫们的金钱和美女的乐园。承担起生态修复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没有任何悬念的交给了小草。正是小草的执着和牺牲, 才会重构明天的生态之森林, 重建明天的生态之大地。那些匍匐在大地上的小草, 他们是生命的希望和人类的明天。

生态人类就是生态时代的人类,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从自己开始, 从呼唤你周围的人们开始, 去实现我们的使命。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核心文明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核心文明

工业文明被生态文明所替代,主要是由于其在资源与环境,同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追求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核心文明。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课题。

一、基于生态文明的形式定位

首先,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存在着内在联系,且这种联系能够体现出依附性。在我国这一文明最早是在生态农业问题探讨会上提出的,且备受经济学者支持,加之这一文明是受到西方环保运动,以及生态伦理学的启发,使得生态文明被纳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

其次,伴随着生态文明的深入研究,生态文明从操作层面定位,被列为主要内容,进而起实际产生领域,被确定为生产关系领域,使得生态文明被再次列入物质文明范畴内,以此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联系,存在着交叉性与依附性。

最后,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虽然存在着交叉线与依附性,但并非是否其具有独立性,虽然生态文明需要透过其他文明,来展现其具体存在,但是却不会被其他文明所遮蔽,是相互补充与渗透,以及相互支撑的关系,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制约着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產生与发展,且在现代化社会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属于相对独立文明形式。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存在着依附性关系,是在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与优化的,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不代表其生态文明能够独立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社会文明的主要形式,其能够与现代社会文明构成整体,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的核心文明。

二、工业文明不是真正人类文明

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者,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人类命运的创造者,更是经济发展的决定者,能够决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矛盾。面对工业文明下的生态文集,人类能够自主选择生或死,但是自主选择是要遵循生态规律,才能够做出最明智的抉择,而且不同时期下,人们的选择是不同的,生态文明正是在人类心智成熟期的抉择。因为工业文明下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意识地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总是破坏自然,且不断地破坏自然,以往的文明包括工业文明都是因为过渡贪婪与疏忽,进而走向衰亡的,其中人口无节制的繁殖,以及生产与消费的无限度,最终引发生态危机,最终人们也逐渐的意识到生态文明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

生态文明属于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其是在辩证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并不是工业文明的点缀与补充,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革命性转换,由工业文明时期的趋利为主,转向生态文明的避害为主,属于价值转换,工业文明时期人们通过挖掘自然资源,来满足自我发展需要,深化了人类和自然生态的矛盾,进而超出了生态承载范围,最终爆发了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使得人类必须限制消耗力与破坏力,将生态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透过人类的发展来看,工业文明已经不能作为现阶段人类文明,工业文明已经是发展的过去式,而生态文明才是最终的人类文明,人类自由要遵循生态规律,来满足自我发展,绝不是主观贪婪。

三、人类的核心文明

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使得人类经济发展变得理性化,能够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变革也需要从新思考角度与方法出发,人类是造成自然生态失衡的主体,而失衡的价值觀,则会使得世界失衡,人类只有真正的意识到负向发展与负作用的意义,才能够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框架,进而指导人类科学的生活,而目前如何科学的生活,也正式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只有在经济发展与生存中,做出最明智的判断以及选择,才不会重犯历史性错误。许多文明其是因为没有合理的控制社会欲望,而最终走向消亡的,因此人类生存比发展更重要,人类是矛盾的主导者,片面经济发展则是造成人类与自然矛盾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解决人类发展的困境,则需要调整自身行为,发挥历史文明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与理性,来战胜贪婪以及愚昧,人类怎样,则世界将会怎样,因此人类要理性的设计人类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最佳的发展方式与以及生存方式,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好改造人类,而不是改造自然,做到人类自律,而不是利用自然,做好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将是人类未来可行的生活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必要的选择。

结束语:人类文明经历了多种文明的交替发展,人类也逐渐的认识到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核心文明,工业文明将会被生态文明完全替代,生态文明发展下的生态危机情况更加的严重,甚至已经超出了人类的预料,这是社会经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类也必须正视这一问题,重新定位人类文明,要想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则需要转变人类发展的模式,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徐海红.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真文明[J].道德与文明,2011(02).

[2]王希群.积极推进我国新林学体系建设的若干构想——学习《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的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2014(01).

生态文明的“文明”本质再解读 第12篇

一、准确把握西方的生态文明思想

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 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文明革命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演。这种价值观念在对机器大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空前财富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毫无保留得对其引起的人与自然间“痼疾”进行嘲讽和反思, 并深刻体现着人类发展的理智感——时刻反思并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动机。从根本上说, 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 人类自我行为反思中提出并得到发展的。

世界工业化的浪潮是从西方开始, 所以现代生态思想也是伴随着西方大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问题的严重化才走向系统成熟。由于工业化的浪潮和影响力铺开也有一个过程, 生态问题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短时间内展现, 所以西方国家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也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过程。在刚刚意识到生态问题的时候, 不少工业国家都难能可贵的对人类自我膨胀的过激行为进行了冷静地反思。比如:在19世纪就有相当部分的发达国家将保护环境纳入了法律范围;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丹尼斯·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著作对生态问题的尖锐批评更是一针见血;而从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的发布到1987年布伦兰特夫人正是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开始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然而这些都还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层次把握, 只是比较肤浅的在方法论上表达了对自然界一种想当然的关爱, 虽然在实践中有着积极地意义, 却无力改变愈演愈烈的生态现实。究其根源在于, 人类仍然将自己当做了生态系统的主宰者, 并始终惯性的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寄希望于保护环境——因为我们还是抱着自然界为我们服务的态度。当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被驳斥后, 一些新的更加犀利的观点就自然出现了, 比如绿色思潮和生态伦理学。这两种观点的相似之处是都突出了各种生态要素的平等性, 特别是指出以牺牲他物来满足人的欲望是违背世界本质的。但也正是这种对平等的过分苛求, 使得思想家们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区别, 以至于过于强调了自然界的存在, 从而否定了人的现实需要, 走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在此基础上, 一些思想家开始前瞻性地突破从人与自然界的角度来讨论生态缺陷的思维局限性, 提出只有通过制度的变革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扬弃的典型代表有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现代化理论 (广义和狭义) 和绿色生态政治主义。但是, 囿于社会属性限制, 在无法改变利益追求绝对化这一资本的最大冲动前提下, 这些思想是无法理解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更不能从社会上全部的人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人”自身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即便通过国家力量也无法逆转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 因而也就决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态环境问题是无可避免的。那么, 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就自然地要走上历史舞台。

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精髓

综合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观点不难看出, 其主要观点是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存在的缺陷仍然是如何把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上升到“文明”的角度, 并进行重新解读。客观地讲, “生态文明”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提出, 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时常闪烁着对生态本质思考的火花。对共产主义本质的分析就是这些火花中最耀眼的一个。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的过程造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断裂”, 并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不仅对这种“断裂”造成的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进行了科学的批判, 而且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要对这种物质变换进行科学的调控。1李比希提出的“物质变换”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这个概念指出各种生命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而对于人来讲, 则是将劳动看作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说, 马克思认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以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才是共产主义真正的特质, 并且“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明显地, 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已经涉及了这一问题:他对共产主义构思的出发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人性的完整回归。“……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 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之间, 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2)

利用这一典型的生态学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世界的演进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 这个统一的内在要求虽然是以服务于个人和社会的再生产为根本特征, 但同时也指明了物质世界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有机发展, 还要时刻谨慎地看到有机发展与无机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保持和改善人的自然生存条件这一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将这种解释上升到哲学高度, 就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观点, 那就是马克思的确是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论证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 但他并没有仅仅将思维停留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上, 而是尝试着从二者的共同发展角度去解释它们的悖论关系:为了自身的需求, 人类必须要准确地了解自己欲望, 并且去理解、把握、改造自然以满足这种欲望;但自然界的客观性质又逼迫着人类不得不望而却步, 使其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的改造自然界。要协调这对矛盾不能简单只从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出发。因为价值是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一种属性, 但却不是决定性条件;因为这种属性存在的意义是要通过人是否需要它才能得到判断。价值满足的唯一对象是人, 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人的劳动, 价值满足的唯一结果是人的发展。所以, 在“物质变换”过程中, 表面上看起来的人对自然界的改造, 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发生变化这么简单。由于其中贯穿着做为价值本体的人的强烈印记, 才使得这个变换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过程, 表现为: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统一发展, 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 也即人内在的自我创造及外在以自然的创造的统一。但是, 问题的关键还有, 如何将这种高度统一的创造控制在使双方关系不发生倾斜的范围内。在这点上, 马克思主义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阐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态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仅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必然规律,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生态学的提供了基本原则。

虽然囿于实践基础的薄弱,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并不系统和完善, 但较之西方主流的生态思想, 仍然显示了其高明之处, 那就是不简单地只从现象上分析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对立, 因而将理论仅仅停留在做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表面功夫上;而是更加精准的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归结到了人自身需要发展和价值升华的高度, 并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 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并且“人类与自然的和解”要以“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前提。“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 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 (3) 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统一的高度为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新阐释奠定了基础。

三、重新解读文明的本质是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西方生态理论的对比, 可以看出, 对生态文明进行思考的出发点不应仅限于“生态”一词, 否则将会将生态简单地理解为协调人与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这种解读仍然是源于认知的缺乏, 即从本质上理解人与其他生态要素之间不和谐关系的产生, 是源于人对自我本性的非理性把握。要理解生态文明, 首先必须重新理解文明的本质是什么。

文明是文化的发展结果, 一般意义上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 而后传给其他人, 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表现, 即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出现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文明的基本内容, 但这些附着在物质或精神载体上的财富, 实际上是人类在改造过程中对自身欲求不断满足的结果, 财富的积累过程也就是人类对自身本质需求的不断探求和满足过程。可以说文化就是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和回归则是文明的本质要求。所以文明做为人类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历久而弥新的认知积淀, 其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发展, 并精准的实现这种本性的回归和升华。这其中就必然包括对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由浅入深的思考, 并且产生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互动, 只不过这个互动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人自身的发展。

基于对文明本质的此种理解, 那么对生态文明的重新解读就要打破原有的一些阈限。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主要思想都涉及了人类如何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 指出生态文明就是在试图努力协调这三者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从文化形态上则将其基本宗旨定义为如何保证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赢、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协调进步。这意味着今天的生态思想之所以能上升到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高度, 是因为开始摆脱原有的将生态仅仅理解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如何相存相促、共处共融的过于单纯的思维惯性, 转而将思考的起点放在了人的角度, 指出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这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从本质上是完全契合的。问题是, 不能将人和人的不和谐的根源肤浅的理解为人主体欲求和活动性结果的冲突, 否则无法触及生态危机的本质。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 是在“人”之存在的根基受到威胁的时候人类的自我行为矫正。文明的发展进步就是人对本我思考的产物, 那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也必须要站在人性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是人类在自我发展中对自身本性升华的产物。

总之, 一旦提及生态文明,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人对自然界的无度开发, 理所当然的推论就是, 建设生态文明着力点应该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 人为什么要开发自然, 以至于到了无度的状态, 甚至超过了自然界的承担阈限。人类活动的根本动机在于人自身的需要;生态危机造成的原因, 是人对自身欲求的无度放大, 改变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必然要求人类对无度欲望进行重新审视。这是人类对“人”之存在的必然把握。

注释

11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张云飞教授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 2007 (12) .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 .

上一篇:探究答疑下一篇:补充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