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2024-09-15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精选11篇)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1篇

1. 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各自为战,专业设置、课件开发重复。在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金融学、土木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开课率达到50%以上,特别是会计学专业开课率高达92%以上。专业设置相同,致使校际间课件资源重复开发,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 课件资源开发数量大,质量参差不齐,精品课件数量较少,社会认知度不高。在累计开发的18000多门远程教育课件中,精品课程比例不足20%。

3. 课件资源开发以学历教育课程为主,非学历教育课件资源较少,满足社会需求的岗位技能课件资源更少。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仅有不到10%的高校开发了非学历培训课件。

4. 重视课程内容本身的开发,忽视与之配套的助学资源开发和过程监控,教学交流不畅通,教学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

5. 在课件开发中,理论课件比重大,实验、实习、实操课程课件是凤毛麟角,实践环节很难达到教学要求。通过对部分远程教育实践环节课件开发状况和学习中心实践环节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几近空白。

二、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问题的原因

1. 政策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对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课件资源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

2. 社会层面:社会机构对远程教育认识不足,参与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人们惯性思维于直面授课方式,而对远程课件授课方式接受程度较低,影响课件开发的积极性。

3. 高校层面:资金投不足;课件资源开发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职远程教育教育师资队伍;逐利思想、校本位思想严重;校际合作较少;高校自身缺少自律。

4. 教师层面:课件资源开发以教师个体为主导,教学能力水平、远程教学经验、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三、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1.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动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学习者需要求相结合。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必须学什么、有什么样的兴趣特点,目前学习基础如何等,提供学习者灵活、个性化、积极参与的课件资源和愉悦的学习环境。

3.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教师内涵相结合。教材是一种课件资源,教师是更重要的课件资源。把教师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以及教学经验等有机融入课件开发中,赋予课件以灵性,达到课件质量的最优化。

4.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首先,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网络技术手段,保证开放性的知识传输。其次,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应体现科学技术含量,通过运用新技术,使课件资源更新颖、灵活和实用,学习者在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

四、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途径

1. 创建国家、地区、高校不同层面相结合的立体远程教育体系。 (1) 建设统一的国家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提供学历基础课程模块、精品课程模块、公共知识模块、国民基本素质模块、社会公共文化模块等,形成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庞大服务功能的公共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习需求。消除地区间闭锁或差异,达到全民共享基础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 (2) 建立地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由地方政府投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依托城域网创建大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承担区域内相应层次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工作,打破行业间、企业间、高校间壁垒,形成地区化的教育资源中心,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 (3) 高校远程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依托校园网建立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学校自行开发课件资源,实现媒体数据传输、实时播放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建立高校间课件资源开放、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换,避免课件资源互不兼容、互不共享、重复开发的局面,推进与实施高校间课件资源共享。

2. 建立课件开发团队和课件资源储备。 (1) 组成包括课程主讲、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教学指导等人员在内的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团队。建立远程教育教师认证制度。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引入前沿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课程体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减少资金投入,最大可能地扩大教学内容容量,保证课件质量。 (2) 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课程内容开发为各种知识信息模块 (单元) 存储于数据库。学习者不受时空、地域、专业等条件限制,通过导航、查询、检索等功能,以模块单元自主索取。课件资源内容丰富,资源模块合理,操作简便灵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为课件资源整合提供了改革的空间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推动课件资源结构优化。 (3) 建立远程教育课件开发平台,建设基于网络助教、助学型课件资源管理数据库,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以满足教师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和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活动的需要。

3. 成功的教与学互动是课件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重要渠道和保证。 (1) 课件资源开发应建立公开的、共享的课外公共论坛、讨论区、QQ群等。教师直面授课,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讨论。在线讨论,学习者经常会提出更深入的知识探究,接受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设想,发表观点和评论,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大地促进学习者在线信心和参与度,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亢奋的求知状态,有足够的吸引力。 (2) 网上学习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必须给予及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课程内容只是课件资源开发的基础,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提问及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建立师生间、学习者间、人机间的交互通道,大力发展同步课堂,网上实时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共振,是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 (3) 远程教育的课件资源、受教育者和教学过程都是开放的,必须通过闭环可控系统,才能保障教学质量。首先,开发与课件内容匹配的学习过程监控和考核至关重要。通过可控的措施和必要的约束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听课次数、资料检索情况、网上作业完成质量等学习环节跟踪、管理与评价,是课件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课件资源不仅要有精美的文档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还要包括课程重点、难点解析,案例分析,自测练习、参考资料等。优质的课件资源是多种资源整体作用的结果。

4. 建立远程教育课件资源评价标准。 (1)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的评价标准应以满足教学要求为根本,以其技术性、实用性和用于教学过程的贴切性为主体,评价标准应赋予远程教育资源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 (2)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评价标准内容应包括厚重的文化积淀、流畅的口语和书面表达、扎实的理论基础、纯熟的基本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网络技术运用能力等。 (3) 建立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奖惩制度,对优质教育课件资源给予奖励,加大资金支持;对课件资源评价过低,课件开发粗制滥造的给予警告、整改;对个别高校课件资源开发管理过度混乱的给予远程教育试点资质摘牌。

5. 开发社会实践课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1)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空间、地域上的机械外延。远程教育面对的是大众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对象大多来自于在职工作人员。开发最具体现远程教育特质和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求的课件资源是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在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教学设备、设施和实践基地作用的同时,积极与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培训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工厂、农村、部队等单位紧密合作,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具有社会实践性、适应性、指导性的信息化课件资源。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岗位的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标准。开发更新更广泛的远程教育课件资源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的挑战。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对现有的课件资源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更新和置换,以保证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目前, 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 课件重复开发、质量参差不齐、实践技能课件比例较小、重开发轻管理等。对我国68所试点高校远程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 找出问题原因、概述课件开发基本原则,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促进远程教育课件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课件资源,问题分析,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对我国高等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4-11-15.

[2]王少军, 霍秀英.定位与角色:试点高校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2) .

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分析论文 第2篇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一种针对多投入和多产出同类型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实质是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同类型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效率,实现对各个决策单元(DMU)的综合分析,如确定每个决策单元的DEA有效性,指出DMU非有效原因和程度,判断各DMU投入规模是否恰当,及提供如何进行有效调整等许多有价值信息,是目前评价相对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3]。本文选择DEA的原因如下:①它能很好地处理具有多输入、输出特征的复杂系统的相对效率评价问题;②它无需事先人为设定指标权重和预先估计参数,克服了权重确定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的“刚性”;③DEA方法中用到的相对有效性概念与经济学的Parato有效性等价,符合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标准。这些契合点使对DEA的选择不仅可行,而且相对较好[4]。

1.1DEA方法中的C2R模型

模型所涉及变量的经济含义为:θ为DMUj的相对综合效率(0≤θ≤1),反映了第j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θ越大,说明相对于其它被评价单元,第j个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资源配置状态越趋于合理,反之则反。λj表示若干个决策单元线性组合权重。决策单元通过这种线性组合,能重构出一个相对所有被评价单元效率最高的虚拟决策单元。DEA正是以所有决策单元优化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为评价标准,对各个决策单元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评价。

1.2DEA方法中的BC2模型

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多维分析 第3篇

一、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政府作用:权力的保障

在国家共同体中, 国家与公民、公民与社会之间结成的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互动关系, 在这种互动关系中, 国家 (政府) 作为权利主体赋予共同体成员一定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是保障这种权利的必备条件。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 国家 (政府) 的作用是以权力作后盾保障物力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 在物力资源上应合理配置, 保障农村教育正常运行

国际教育组织将“人人享受教育权利、人人享受教育公平”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 我国政府在物力配置方面, 城乡差距较大。以河北省为例, 2005年, 河北省城镇初中生人均事业性支出为1971.21元, 农村初中为1570.57元, 城镇比农村多出346.64元。如果按该年在校学生计算, 河北省城镇初中事业性费用为39.90亿元, 农村初中事业性费用为25.49亿元。城镇是农村的1.57倍。同样, 在小学方面, 城镇比农村多出163.70元[2]。截至2004年, 全国尚有113个县 (区) 小学、142个县 (区) 初中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 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地区[3]。为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纲要》在第九章中作出了“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等规定。《纲要》的这些规定说明政府已洞察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对于义务教育造成的严重影响。因此, 为了保障农村教育的正常运行,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2. 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应统筹兼顾, 保障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纲要》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 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等。目前, 农村中小学在人力资源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匮乏, 2001年, 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应为:农村初中18.0∶1, 县镇初中16.0∶1, 城市初中13.5∶1, 农村小学23.0∶1, 县镇小学21.0∶1, 城市小学19.0∶1。但现实中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许多县 (市) 每年入编很有限的教师。以江苏省为例, 徐州市语、数、外每学科缺编近千人。调查资料也表明, 一是师资缺乏, 一所农村小学开学已两周, 三个班只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支撑着;二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许多农村中小学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三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语、数、外与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数量不成比例, 音、体、美等学科因师资匮乏无法开课而被其他学科所取代。因此, 基于以上问题, 各级政府应统筹兼顾, 切实加强农村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社会作用:文化价值的引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 对于农村而言, 自身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精神环境、文化制度环境等资源对于充分发展农村中小学生的个人独特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强这些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努力。

1.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增强农村中小学生对乡土的亲近感

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着农村学生的理想, 蓝天碧水、青山翠竹的优美画卷编织着他们的梦想, 同时也是他们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然而, 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些优美的农村自然风貌已近惨不忍睹的境地。农村自身文化生态的破坏, 直接导致农村学生对自身周遭文化的冷漠, 他们生存于其中的土壤已不足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他们的目光不再系于乡间。因此, 社会方方面面应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村规民约的力量、法律法规的力量等加强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进而增强农村学生对乡土的亲近感。

2. 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个人拥有一个价值就是说他坚定地相信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或终极的存在状态模式。价值一旦内化, 它就自觉地和不自觉地成为指导行为的标准或准则。这种准则成了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的理据。”[4]社会精神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近年来, 受社会灰黄文化的影响, 一些农村黑社会性质帮派势力盛行, 这些人无疑在农村取得了经济上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这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负面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需要良好的农村精神文化环境, 因此, 要切实加强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农村中小学生对待真伪、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要弘扬传统乡村文化, 使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灵能重获和谐乡村文化的呵护与滋润。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为农村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正面的、积极的氛围。

3. 加强农村网络文化建设, 削弱网络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的高时效性、零距离传播不仅改变着文化本身, 也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 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 网络文化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 网络文化使人类享受到前人无法想象的“诗意生活”。然而, 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甚至可将我们推进难以挣脱的深渊。调查显示, 很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 他们沉溺于网络、电子游戏中, 导致了一系列诸如厌学、逃学、偷盗, 甚至犯罪等行为问题。因此, 要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减轻网络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要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进行根本性规范管理, 禁止灰黄内容污染他们幼小的心灵。学校要大力开展读书竞赛等活动, 用经典文化去占领农村学生的文化阵地。

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家庭作用:爱的呵护

“家庭是伦理精神的实体之一。家庭的精神特征在于情感的伦理性与教育性。”[5]“家庭以爱、信任、服从来帮助子女脱离直接的自然性, 形成独立发展的人格。”[5]家庭的爱给孩子以安全感, 在爱的体验中, 学会接纳爱与给予爱, 这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爱是家庭给予孩子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1. 家长应克服功利主义思想, 给子女更多的关爱

陈志武教授作过一项研究, 他对我国一些城市和农村作了抽样调查。其中一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给出四个选项, 选项一是因为爱要孩子, 这是感情因素;选项二是养子防老, 这是经济交易功能;选项三是传宗接代;选项四是其他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20.5%的家长是因为爱要孩子, 62.1%的家长是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待生孩子的, 17.8%的家长是因传宗接代。随着孩子上学成本的提高, 许多农村家长从家庭经济的考虑出发, 放任孩子的辍学行为。许多孩子没成年就被家长带出打工、捡废品等, 以增加家庭的收入。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的反弹拉响了义务教育的警报, 公布数据显示, 农村辍学率已达到5.47%, 有的地方高达10%以上。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4年对辽、吉、黑、豫、鲁、鄂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 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6]。因此, 家长应特别给予孩子无私的爱, 从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 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2. 家长应运用多种形式与孩子交流, 让孩子感受到爱无处不在

农村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 由于父母的缺席, 在家庭中缺少了爱的呵护。在教育调查中, 一位四年级的班主任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因父母在外打工, 长期与年迈的祖父一起生活, 一天因病没来上学, 当班主任家访时, 发现孩子正搂着狗睡觉。由于家庭中缺少爱的滋润,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寄托于他处。调查中发现, 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逃学, 沉溺于电子游戏、色情影视等不良活动中, 到外面闲逛, 甚至与社会其他人员厮混在一块, 追求所谓的刺激。儿童的成长需要爱的家庭环境, 因此, 家长应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思想, 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 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所需。即使在外打工, 也要经常与孩子进行电话或书信沟通,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无时无处不在。

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学校作用:教育的完整性诉求

权力的保障、文化价值的引领和爱的呵护分别是政府、社会和家庭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所应发挥的三种主要功能。作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机构, 学校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同时发挥以下三种功能。

1.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的重要条件与方式就是对儿童少年平等权利的保障, 教育对儿童少年权利进行平等的尊重与关心, 既是教育本身, 又是教育进行的条件。学校对儿童少年权利的保障包括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方方面面, 即教育的机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结果等。在教育的机会方面, 学校应树立学生是受教育者的理念。学校或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品德不良或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就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如让学生在教室外听课等。在教育的内容方面, 学校应开足、开全课程, 杜绝一些课程被取代的现象, 保障学生享受到完整的课程资源。在教育过程方面, 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在教育的结果方面, 学校应公平地对待、评价每个学生, 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2.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然而, 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却步履维艰。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办学方面学校领导往往从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 关注学生的“分数”, 各种各样的考试, 各种各样的成绩排名, 似乎成了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 一些学校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无限度地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一些教师为了培养“优生”, 按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座位, 许多“学困生”被排挤到了教室的边缘地带。为了追求高“分数”, 全校上下大搞题海战术。这些背离教育本质的做法, 势必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功利至上、个人中心主义等。教育面对的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 因此, 学校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引领。

3. 恪守职业道德, 给农村中小学生更多的关爱

关爱是教育存在的重要基础,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的关爱主要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校的人性化环境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之中。学生有希望获得成年人情感鼓励的心态, 教师对于他们情感的接纳, 对于他们自我认同、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自信心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学生, 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中缺失的爱, 应该从学校教育中得到一定的补偿。然而, 在一些学校, 按成绩分班、按成绩排座位、班级超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现象在时间、空间、心理等方面阻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 从而也就阻碍了爱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传递。学校应该成为充满爱的场域, 在这个场域中, 他们既是爱的接纳者, 也是爱的给予者, 在爱的接纳与给予中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

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的推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农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使农村教育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得以健康发展, 基本策略就是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构成是复杂的,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也应是多维度的, 政府、社会、家庭与学校应协调配合, 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程敬宝, 王伟.优质教育资源:价值与功效.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1) .

[2]彭青.从教育经费视角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

[3]司晓宏.优化教育与资源配置, 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教育研究, 2009 (6) .

[4]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金生钅厷.承认的形式以及教育意义.教育研究, 2007 (9) .

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分析 第4篇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丁媛媛

义务教育有两层含义:适龄儿童有义务享受教育;政府有义务提供学校。普九教育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差距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最突出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城乡之间,这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以来,走的是一条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快速发展工业化国家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和城市一起加入到富裕的地区当中,一部分农民也率先进入富裕者行列,但其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仍然偏低,而且近来又有所下降。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事定统计年鉴》,1998-20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普通中学从1997年的10.8%下降到1999年的9.4%,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小学从1997年的20.8下降到1999年的19.94%,3年下降了0.86个百分点,下降水平均高于全国(中学3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小学3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2000年开始,全国基础教育各级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又有所回升,但增长幅度均不大。

2.地区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省、市、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配置也极不均衡,尤以东西部的差距更为明显,胡鞍钢在《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一书中指出,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相对差距十分显著,西部地区知识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知识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因素,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资源。而西部地区是中国知识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也是知识发展差距量大的地区。如不改变这种状况,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不可能产生缩小的趋

势,若干年以后,必将对中国综合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里仅以各区预算内生均经费和校舍情况的差异为例来说明。

首先,各地区预算内生均成本差异较大。1995年,我国各地初中预算内生均经费平均值为507元,最高的是上海1590元,最低是安徽322元,前者为后者4.95倍。同期全国小学预算内生均经费最高为1248元(上诲)是最低的145元(河南)的8.61倍。

其次,各地区的学校房屋质量亦有差距。就全国而言,从校舍中的危房面积看,1997年全国普通中学的危房面积所占的比例为0.97%,小学生危房占校舍建筑面积的1.01%。就东、中,西部的区域看,东部地区普通中学的危房比例为0.78%,中部地区比例为0.91%,西部地区高达3.69%,西部是东部的近5倍。东部地区小学的危房比例为0.77%,中部地区为0.72%,而西部地区高达4.06%,西部是东部的近6倍。

3.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

重点学校问题,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背景下,特别引人注目。同一城市中同属小学校或初中校之间得到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在南京46中学,每年真正能够支配使用的只有10万元;另一所中学进行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上级就拨了1000万元。政府教育投入多年来厚此薄彼的结果,使不少中小学学校不仅校舍十分简陋,甚至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另一些中小学校则盖起了游泳池,有的甚至耸立起像模像样的游泳馆,每天仅规定时间向社会开放,就可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在(新西部)2001年第6期的《三人行》栏目中,西安仪表厂子弟中学副校长王飞龙在谈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享的问题时,说:现在,大学扩招得很厉害,上了高中,差不多就能有个大学上,不管是大本还是大专,公办还是民办,但高中扩招慢一些,只有一半人能升高中,升学压力就向下传,上一个什么样的初中很关键。义务教育这块。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却有热点与非热点学校之别。他们在名声、教学质量、教学硬件设施上是不一样的,西安市,城三区与郊三区的办公条件就不一样,难免会择校。名校更愿意招择校生,有一个收费的因素。去年,陕西提高了借读赞,小学一学期是300元,初中500元,如果只招本学区的学生,就只能收55-80元的杂费。

二、关于现状的反思

我国现在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省市区的录取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布的,而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因此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录取分数低,经济落后地区倒反而高出许多。2003年全国统一高考,上海文科考生460分就可以上重点分数线,四川,重庆等地文科考生却要520分以上才能上重点线!这哪里是“扶贫”?分明是“扶富”!是很大的不公平!

一直以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盲目的观点就是认为落后的农村拖累了城市发展的后腿,甚至拖累了国家发展的后腿。但是大量的事实和统计数字说明,结论恰恰应该是相反的,是城市拖住了农村发展的后腿,农村不但没有拖累城市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了城市的发展,从而有了今天这种“强壮的城市,贫弱的农村”的现象。体制上的歧视和观念上的漠视压制了差不多三代农民的正常发展,直到今天,很多农民的后代还是不能和城市里的青少年一样公

平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当今天的“城市居民”堂而皇之的开始捐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时,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在行义举。当他们看到这些穷孩子感激涕零地向他们表达谢意时,他们没有丝毫的不安。他们并设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只是在“还债”。他们本来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农民和他们的孩子。城市借国家之手剥夺了农民,对于这点,认识上的蒙蔽应该揭开。富裕的地区和人们在他们富裕之后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贫困地区和那里的人们。这是邓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时的初衷。如今,无论是从国家来讲还是从许多富裕的省份来讲,都已具备这样的能力去建设和扶持农村教育,解决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重点学校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政策都具有两面性,把中小学人为地划分出三、六、九等,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进行了厚此薄彼有倾斜的分配,它保证了“快出人才”,但也使学校之间的差距开始扩大,尤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工程中,一些地方还没有及时转移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为突出政绩和满足个人利益,仍热衷于搞变相的重点学校。他们时常为本地没有几所“窗口校”或“样板校”而内疚,却从不为本地有这么多破烂不堪的薄弱学校而惭愧,抓重点学校真心实意,抓薄弱学校虚张声势。而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高收费更使这种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择校生”与学校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自然是哪所学校质量高、条件好,吸引的“择校生”就多,于是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马太效应”,即加建走向“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如此,处在好的一端的重点校潜力发挥得再充分,积极性调动得再高,也不会带动差的一端的非重点校质量的提高,从而造成了办好在校生不超过10%的重点学校而牺牲了拥有在校生90%左右的非重点校的现实,如果把极少数中小学比作政府精心培育的“盆景”,那么多数连基本设施都得不到保证的“大众化学校”就成为被政府放弃的大片“绿荫”。这一作法严重违反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原则。

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办义务教育都属于公共产品。从经费来源看,这个公共产品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它靠政府的税收支撑。换句话说,政府是拿纳税人的钱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首先必须保证的就是公平。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强调,每个人对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不管他们属于什么类型,什么阶层,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在教育资源配置时首先要考虑他们是否都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国家的政策在这里就是为保证各个层次的每个公民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强调社会阶层不分等级,都拥有基本的受教育权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而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这就要求在情况特殊和待遇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做到合情合理。例如,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首先是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特别需要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生存性危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教育经费的分配应更多照顾普通学校的紧迫要求,帮助他们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整体办学质量,使每一所学校接近,达到或超过现在重点校的水平。这样将使大部分人成为受益者。普及义务教育,办好每一所基础学校,是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这既体现了合理的公平,又具有较好的整体的、长远的效益。可以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乃“重中之重”,是量大的效率,是最大的公平!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关系上,既要承认区位优势的客观性和区域差

距的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要运用经济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使地区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通过实行投资和政策适当向西部倾斜的战略,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创造条件。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5篇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资源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典型的教育资源站点对教育资源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并对构建教育资源平台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69-04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充分利用我国教育资源,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从长远看能降低教育成本,保证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网络教育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托内容丰富、方便实用高质量的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库,才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网络教育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各大、中、小学校,各级教育机构以及商业机构都先后建立了各种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极大地推动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目前我们在网络教育方面开展工作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校和部门在开展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方面还刚刚起步,在教育资源建设上还缺乏统一技术规范和模型,在资源共享上还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已有的教育资源站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对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二、教育资源的概念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对教育资源的定义,教育资源是以数字信号模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它包括如下几类:

(1)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当前教育资源站点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库建设、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通用远程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日益增多,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多样,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商业机构纷纷建立起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本文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教育资源站点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①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科技司、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电大,到各省市教育委员会、各级高等院校和各教育企业,都已经建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库。②教育资源覆盖面广,其内容包括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覆盖了各学科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网络课程体系。③教育资源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电子幻灯片、网页等形式对教育资源进行描述,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教育资源建设。

但是,仔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也会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但是针对性不强。针对各资源库提供的教育资源情况,尤其是针对基础教育资源,通过对比发现资源与教材完全匹配或者基本匹配的不多,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优秀资源很少。究其原因在于各地区教育教材存在差异,教材版本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版本众多,同一学科不同版本教材差异极大。对于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育资源很难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

教育资源多为教师教学服务,对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太多支持。大部分教育资源库多以素材类型资源为主,可交互性资源和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型、协作型的学习资源不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各资源库之间无法交互操作,开放性和共享性较差。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开发的教育资源库根据本地区或者本校的教学情况进行建设,共享性较差,形成了一个个的资源孤岛,资源利用率低。其中各资源库提供的教学课件多以集成打包发布为主,以exe、pps、swf等格式为主,其开放性较差,不利于教师对这些资源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二次加工,不利于灵活地使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教学资源分类缺乏规范,资源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多媒体素材千差万别,复杂多样,描述素材的元数据就非常多,资源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虽然2000年5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布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但其是个较为宽泛的标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通用性,在具体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难有统一的规范。

四、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

要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首先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共享平台作为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一直都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共享平台模式。教育资源建设多各自为政,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共享平台也就缺乏开放性和共享性,共享的范围极为有限。因此,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遵循统一的教育资源开发规范?如何有效地管理网络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分布广泛的异构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本文设计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模型,如图1。

整个模型采用分层体系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资源层、管理层和应用层。

(1)底层是教育资源层,包括试题、案例、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课件、文献和网络课程,是构成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要参考《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建立资源库。

(2)管理层是整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分为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一方面对资源层的资源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对应用层提供标准简单的服务调用接口,屏蔽下层资源的分布性、差异性的区别。其中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描述、资源注册、资源检索、资源发现、资源更新的功能;系统管理实现性能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用户管理的功能。

①资源描述:以一种可行的、标准化的描述方式对底层资源信息状态及其提供的服务接口等信息进行统一描述。

②资源注册:把通过审核符合标准的资源的状态信息注册到信息资源库中,以便用户的查找和使用。

③资源检索:在教育资源库及节点库中为请求者查找满足请求描述要求的合适资源。

④资源发现:通过分析用户检索内容,智能地提供与用户查找内容相关的资源。

⑤资源更新:随着时间的变化把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资源发布到资源库中。

⑥性能管理:制定一个全局一体的,容易管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采用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管理。

⑦安全管理:保证合法用户可以合法地使用资源,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能够在平台上畅通无阻,对资源数据提供严格的保障。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和黑客攻击,确保资源库的安全。

⑧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授权和认证,保证用户的单一登录,统一认证。

(3)应用层面向众多的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查询服务,在线学习交流,资源发布及下载,并且根据用户的不同类型如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教育资源共享各方面的需求。

五、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策略

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是目前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教学资源内容广泛,复杂多样,在资源共享和管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资源开发行为的规范、制作内容的要求、管理平台的功能方面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方面要结合国内教育资源实际情况,继承和改进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加快完善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遵循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完善。

2.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开发的体系结构,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发挥国家、省、市、县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中央教育机构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育资源建设,做好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工作,统一建立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各省、市、县和学校要充分重视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

3.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有效的共享,必然要求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要与教材内容相统一,尤其是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要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学需求,收集全国优秀教育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多层次的全面服务。同时,加强对交互式教育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但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需要。

4.加强对教育共享资源的管理,完善资源评价标准

在已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资源的共享,建立完善的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对已有的资源和新开发的资源进行评价,以评促建,形成良好的共享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本文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开发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旨在为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 http://www.celtsc.edu.cn.

[2]汤巨霞.高等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3]徐丽琴,王琴.基于Web多媒体资源库设计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

[4]杨玲丽,周莲英.网格环境中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8,8.

[5]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6篇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社会阶层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决定人们社会经济状态的政治性、制度性或行政性标准(如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档案身份等)逐渐为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职业分化、收入差距扩大和资产私有形式的出现促使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晰。文献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量决定着人们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着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社会性评价,同时也决定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性评价。三种资源拥有量在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是社会经济分化的表层现象。然而,阶级阶层理论家们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资源配置的表层现象,而是导致资源分配差异的原因以及这种差异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后果。据此划分出十大社会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6)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8)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9)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三种资源);(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由于人的社会阶层会直接决定人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因此对于自身准确定位是人们幸福与否的关键所在。为了迎合社会阶层变化这一社会现象,高等教育也随之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以前分类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时,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围绕这一特定分类而确定。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日益丰富化,高等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彩,那么其资源结构必然要发生一些变化。

2. 经济的发展。

首先,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王善迈先生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30多个省(市)区分为四类:一类地区为京、津、沪经济最发达地区;二类地区为辽、苏、浙、鲁、粤等发达地区;三类地区为冀、晋、吉、黑、皖、闽、豫、湘、鄂、川、新等不发达地区;四类地区为其余省区等最不发达地区。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致使人均教育经费及教育资源配置地区之间的差距相当显著。据统计,一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始终是三四类地区教育经费的2—3倍,二类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要高出三类地区的44%。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在质量、水平、数量及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其次,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优先的原则在短期内也加强了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我们目前选择的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效率。因此,十五大报告就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总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教育方面,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我们还将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产业化、市场化。甚至还试图通过刺激教育消费来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学习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采取产学合作、校企联系、教学科研统一、创建科学园区、高等教育私营化、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等措施,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目前,我国的教育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教育的市场公平与教育的社会公平在内涵上存在显著差距,使得教育在追求效率时,忽略了社会公平。这是因为,教育的社会公平,以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而从市场的角度看教育的市场公平,则以不平等为其内核,目标是实现教育效率,这必然会对教育机会实行有差别的分配。当教育走向市场,教育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时,就会出现谁花钱谁受教育的局面,教育的社会公平就成为一种理想。

3. 政治因素。

与经济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一样,政治因素的影响作用更大。国家的法律、政策等政治倾向对其资源建设起主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对某区域的扶持、对某一产业建设的加强或削弱等等,都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的不合理。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经济足以支撑当地的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与以前比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盘活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运行同经济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局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经济落后的老工业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以老工业基地为例,由于老工业基地经济的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因而经济的转型很困难。地方政府在应对经济上的关停并转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就更谈不上对教育的投入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也就成为了问题。

进一步而言,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于资源量的大小、结构和质量,这也解释了社会政治因素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变化的决定性作用。

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复制模式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不考虑自己的特色,基本上追求大而全的模式,试图打造一流的国际综合高等学校。在这种思想之下,由浙江大学开始进行了高等学校合并的时代。然而,合并成功的案例与预期的理想目标相比却不是很多。到本世纪初期,仍然还有一些高等学校在某些力量的制约下进行同样的事情。这种复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同重点高等学校以及已经采用新模式获得成功的高等学校模式如出一辙,正是由于这种同向、盲目的竞争,造成高等学校之间的内耗增大,严重地影响高等教育产业健康、正常的发展,妨碍了各个高等学校、各个学科之间所产生的“共鸣”效应,阻碍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如果某些高等学校新建立的某些学科(专业)突然得到成功,那么这个学科(专业)在一定范围内被迅速模仿。如计算机热、生物工程热、经济管理热、物流热、金融工程热等等。建立这些学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并没有考虑自身的性质、资源约束、特色,只是一味的模仿,这样使得某些学科迅速热起来,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迅速降温。原因很简单,不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最终不会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这种复制模式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内耗。

三、高等学校资源流动障碍的影响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资源的配备,不是在宏观上进行有效地调控,而是根据各微观主体对资源的需求来进行。教育资源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教育行政部门很少去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比如说,对大型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等的购置,往往是从一个学校而不是从几所学校的共同需求、发展来全面综合考虑。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资源共享,《高等教育法》中也有相关条款,但大部分高等学校多年来所形成的“为我所有”的资源占有观和使用观,再加上没有具体措施作保证,使得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在高等学校扩招的形势下,谁拥有足够的办学空间,谁就可以吸纳足够的生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谁不主动拓展办学空间,谁就等于主动把“蛋糕”让给别人。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扩建,是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在大学新校区、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贪大求高的现象。有的学校在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标准上一味求高,学校本身规模并不大,却利用国家对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圈起了大量用地,给学校带来了沉重包袱,导致教育投资浪费,银行贷款风险加大。政府出面将高等学校集中起来建大学城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重复建设,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如教师互相聘用,图书馆、大型体育馆等设施共用。但实际上资源共享难以实现。有的大学城里,各高等学校新校区自成一体,“五脏俱全”。如此一来,各个高等学校均不愿意与其他兄弟院校平分蛋糕,而是绝大多数处于敌对的竞争中,那么,造成的影响只有一个:资源浪费,包括成果。“资源共享”在中国高等教育产业中实属罕见。很少有实验室、大型科研或教学器具得到共享。近年来,教师在高等学校之间的共享有所缓解,但这仅仅是一个较好的开端,希望有更多的资源得到共享,各个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频率、方式、程度不断加深,只有这样,高等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可以看出,我们应当建立合适、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而其中一个最为恰当的方法就是将类似性质的高等学校视为同一个区域,对于同一区域采取同一种管理模式。即从高等教育区域的角度对其进行指导性的宏观调控,从微观层次上建议各个高等学校建立合理的交流,加强同一区域内部的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的流动速度。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各种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是一个涉及目标、环境、动力和运行机制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变化过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结构的优化程度、方向和最终实现的效果。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阶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因素,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复制模式的影响和高等学校资源流动障碍的影响。建立合适、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其核心在于各种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颜莉冰.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公平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5,(5):33-36.

[3]傅毓维,邵争艳.基于DEA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91-193.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7篇

在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 人们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协同建设, 不只是简单的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 而应该是软硬件的协同作用, 如果缺少软件的支持, 硬件只能是简单的摆设, 不可能发挥出其对教学的强大支持作用。因此, 建设适应网络环境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 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并不能与硬件的信息化保持同步, 这影响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因此, 本文中对目前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作简单的分析, 并对影响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进行简要剖析。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并对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环境平台, 推动教育公平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1 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和不足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从早期资源素材的建设发展到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直至资源应用平台建设, 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 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各种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然而, 教育信息资源也可以理解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 以及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支撑系统软件与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等, 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教育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等等。教育信息资源具有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广泛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本文介绍的就是这种狭义的教育信息资源, 它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案例、教学软件、网络课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教育信息资源, 例如:多媒体课件、学习网站、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有支持某门课程全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有专业资源库;很多高校的网络学院提供的网上远程授课资源及辅导资料等。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切成果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但是在一片繁华现象的背后, 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信息资源从整体上来说不够丰富, 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在看似丰富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中, 很多资源的内容重复, 大同小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质量水平不高, 特别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和理念、适合网络环境特点、真正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严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育信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 教学设计不科学;缺乏动力和激励机制,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没有形成教育信息资源价值的增值与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2) 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的问题。目前多数信息资源是分散孤立的, 呈现出一种“信息孤岛”现象。因为很多地方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教育信息资源库往往是自行设计和开发的, 相互之间只是通过超级链接而简单地连接起来, 很难有机地结合,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重复建设, 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学科与学科之间不能相互整合, 不能很好融合, 造成资源单一互不兼容。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教育信息资源市场不规范, 再加上缺乏技术支撑体系导致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不强和资源应用平台的实用性不高, 使资源库与资源库之间无法实现信息交流与整合, 资源共享性差。

(3) 教育信息资源中存在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的问题。网络上的教育信息资源丰富, 但是用户极容易在检索到的海量信息面前迷失方向, 无从下手, 无法精确定位找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育信息资源可以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表现。就像网页虽然能将各种形式的资源以网页的形式进行发布, 但总是难以对资源本身进行描述, 学习者很难从一个丰富多彩的网页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 随着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 信息资源的精确定位就变得更加困难, 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问题越来越严重。

(4) 教育信息资源库的适用性不好, 动态更新和可扩充性差。在一定时期内, 大多数单位和学校无实力自己建设资源库, 学校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途径主要还是以购买企业开发的资源为主。而目前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企业各自为阵, 形成封闭的平台体系, 资源库平台风格各异, 这就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资源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高校从企业购置的教育信息资源内容与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致使很多教育工作者不能根据课程内容的更新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很多企业教育软件公司只是注重前期的开发和推销这些资源库, 而后期的更新和维护却跟不上, 造成很多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2 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2.1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信息化教育”这一概念,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简称NII) ,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 许多国家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我国也是从那时开始制定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信息化计划, 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各方面卓见成效的时候, 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主要因素有:政策的扶持, 项目牵引;理论的指导;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力度;硬件、软件环境建设;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建设人员的素质;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因素。

上述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制约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纵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漫长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乏看到国家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投入很多资金来启动一些相关的项目 (例如:校校通工程) 来牵引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在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教育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也在逐渐强大, 有很多专业和技术都很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但专业教师资源存在地区上不均衡分布的现象。诸如, 硬件环境的建设我们可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来进行建设, 专业教师的素质我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分阶段的学习来提高。但是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 没有一个健全、规范的资源评价体系, 会严重阻碍各个环节的顺利进展。

2.2构建健全、规范的教育信息资源评价体系

笔者认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就像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价可以知道教学的效果, 并提出建议和反馈, 以促进下一步的教学,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同样, 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也是非常核心的一个环节, 上面提到的我国现阶段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 诸如: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的问题、教育信息资源中存在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的问题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库的适用性不好, 动态更新和可扩充性差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没有规范、健全的评价体系来对信息进行管理和约束。在构建一个健全、规范的教育信息资源评价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体系。在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当中, 规范的数据标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标准是资源元数据的规范。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 是对数据本身的描述。使用规范的元数据描述, 一来可以描述资源最基本的特点, 二来可以方便检索。目前, 世界上有很多标准化组织都正在致力于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研究, 并起草了一些相应的规范,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 (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 , IEEE LTSC (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 的LOM (Learning Object 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 , O-CLE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等。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踏上正轨, 2000年, 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1年, 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 承担着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该委员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简称CELTS。其中, CELTS-41是《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该规范已由教育部颁布为试用规范。

只有依据标准建设的数据信息资源, 才能够无障碍很顺畅地在资源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用户/资源开发者与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流通和交换;只有数据信息是标准的, 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和平台才可能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共享。统一规范的资源建设标准, 有利于用户进行信息的检索, 避免检索到许多无关的“垃圾信息”。现在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大多数教育软件企业是在自己制定的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但是各个企业相互之间底层技术不统一、建设标准不统一, 最终导致不同应用系统和平台的兼容性差, 使用者反倒无处下手、无所适从, 这不仅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课程整合的新需求, 还造成资源重复建设, 浪费资金和资源。

(2) 建立规范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市场, 制定完善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征集、认证制度。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提出大量的可行性意见, 相关的教育部门和管理部门出台一些法规和条例, 约束和规范整个教育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情况, 这样有利于避免低水平重复、盲目追求资源数量、忽视资源质量的倾向, 而偏离教育资源建设的轨道。使教育软件市场竞争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使好的资源起到模范、示范作用。要从教育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引用数据或事实的准确性、表达观点的正确性、创新性、稳定性、安全性、信息来源、用户界面友好性、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媒体表现形式、更新频率、信息的组织层次等指标来进行构建教育信息资源评价体系。使教育软件市场竞争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使好的资源起到模范、示范作用。

(3) 搭建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资源门户平台。技术支撑体系和资源门户平台, 必须是围绕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开发利用这个根本目的去构建的, 这是我们当前十分缺乏的。当前, 在资源建设中从数据层一直到用户层, 所有的设计与实现, 大部分情况下, 都是同一支技术队伍完成的, 是在与其他系统封闭隔离的状态下完成的。在这种状态下, 就必然造成更多的信息孤岛。若是将很多地区的资源关联起来, 进行统一的管理, 建立一个资源门户平台, 在用户访问不同的资源库时, 只需用一个账号 (Open ID) 和密码就可以登陆进入资源库中, 访问所有库中的资源信息。将不断更新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到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例如目前大公司和企业正在致力于研究的“云计算”, 借鉴其可用之处。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信息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资源也实现了很好的数据信息的共享。

3 结束语

在建设统一的规范标准体系是可以从政策标准体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元数据标准体系、导航标准体系、资源共享标准体系等方面来考虑。同时在加强教育软件资源建设中, 要做到保护知识产权和开放共享的统一;鼓励多样化和避免重复开发的统一, 积极引导推荐和利用市场机制的统一。建设者和教育工作者还要将不断更新理念和技术运用到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中, 保证教育资源评价体系适应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特点, 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呈现一种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李运林, 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8篇

一、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分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当中, 都是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行开设的, 但是这样的一门课程的开设, 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思想政治课程虽然不同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那样具备针对性, 但是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想素养,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 可以让学生树立更为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念, 从而更好地到社会当中寻找到合适自己人生发展的职业。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普及, 当前社会上的人民群众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相对于之前有着更多的需求。过去的高等教育往往是属于一种学术精英的培养, 更多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而当前的高等教育,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就是属于一种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方式。

但是, 职业虽然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不过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当中, 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该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运用职业生涯教育资源, 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切入点, 从而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等院校的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资源互相之间的结合, 能够更好地引发他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感受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当中的重要支撑,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过程, 能够形成非常重要的引领效应。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长效性的教育机制, 也需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项重要的资源, 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 其在高等职业院校当中的学习, 最终也是实现自身的就业,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 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真正引导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拥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 其在进行人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方面, 能够更加具备前瞻性, 避免在选择职业的过程当中出现偏颇的状况。而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真正接地气, 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当中形成真正长效的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当中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主要是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认识的前提下, 然后根据自身的一技之长, 以及所具备的综合知识状况, 联系当前社会上的发展状况, 对自己未来所可能参加的职业进行规划, 并且最终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 也是非常关键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避免学生在寻找自身职业过程当中出现方向错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如果思想政治教学仅仅只是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道德、人生观、世界观等进行介绍, 可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不容易进行理解。但是如果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时, 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想和现实, 从而逐渐树立起立足基层、脚踏实地、逐渐成长的观念,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 从而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 善于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资源, 来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 是具备非常多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的。

二、抽象教学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抽象教学资源, 实际上也就是无形的教学资源。这一部分的教学资源的分配, 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所忽视的, 特别在思想政治教学上, 很多教师仅仅只是对于思想政治教材当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知识进行介绍, 但是并没有对这些思想政治的理论以及概念进行具体化, 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 往往相对比较虚, 没有办法真正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真切理解这些思想政治的内容。而有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 往往又陷入到一个误区当中, 认为只要分配更多的物质教学资源, 比如安排思想政治专门的教学教室, 或者是配置好一点的显示器, 就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基础,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最大的问题, 就是因为概念相对比较抽象, 但是这些抽象概念如何转化成为具体和鲜活的知识, 实际上也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 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 善于分配和结合抽象的教学资源, 从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

首先是对于教学模式资源的重新整合, 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空间当中, 应该采用更多丰富的教学模式资源, 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生动以及有效。比如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 就不能够仅仅是配合非常枯燥的说教, 或者完全放任学生去观看多媒体音像资料, 而是应该配合生动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 将多媒体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学生观看中不断迅速发展的图片过程当中, 思想政治的教师就要剖析这些照片背后所隐藏的内容和信息,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 当前的社会环境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才能够产生的, 中国的发展虽然迅速, 但是每一过程都是来之不易, 从而联想到自身。思想政治教学也可以和一些传统的思想道德, 乃至于哲学的教学资源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偏向于实际操作, 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上都是采用事例教学, 但是却没有运用一些哲学或者传统中国哲学的理念和知识, 这实际上是对这一部分教学资源的重大浪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应该参考国内以及国外的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运用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 深入浅出地向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介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其次,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 还应该配合当前一些流行的文化, 比如网络上的文化等, 和学生进行更为贴近的思想政治上的交流。思想政治的教师, 应该和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形成比较紧密的联系, 充分了解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所在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 对流行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呈现, 能够以贴近学生的方式, 让更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会热爱思想政治教学, 从而会主动去了解思想政治的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应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上解放出来,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比如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化的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写作比赛等, 甚至邀请一些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教授、专家, 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讲座等, 这些都能够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思想政治本身所包含的重大内涵。思想政治教师, 应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材的束缚, 可以更好地采用这些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 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和思想政治课程互相之间形成无缝的对接。

最后,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 还应该重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运用。实践教学资源, 实际上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具体的呈现途径, 而在当前的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当中, 并没有重视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 对于实践资源的运用, 因此, 也造成了这一部分无形资源的浪费。实际上, 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 应该主动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从而将思想政治的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具体感知。思想政治的教师, 应该充分根据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 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比如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去一些企业或者革命遗址去参观, 充分理解在当时艰苦卓绝的环境下, 思想政治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和平时期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 对于一些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解并不是非常全面, 有些时候仅仅是流于形式。但是通过具体的实地观摩,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 都能够逐渐形成比较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认知。实际上, 思想政治的力量, 应该是具备在非常多为国家和社会默默付出贡献的人或者群体当中, 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具体理解, 从而逐渐形成全面的理解, 最终对学生日后的行为产生渗透性的影响。因此, 对于无形教学资源的运用, 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结束语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而言, 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 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的。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 能够更好地扎根基层、立足脚下, 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实现个人的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双重实现。因此,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离不开广大的高职院校青年学生,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学, 需要注重教学上的影响以及效果。特别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运用, 尤其是职业规划资源以及无形教学资源等的配合使用, 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从抽象转变为具体, 让高等职业院校当中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和具体地理解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当前, 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广大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 要通过全面理解并且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才能够在多元文化碰撞以及冲击下, 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最终成为对社会、国家以及人民有用的人才。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提高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入更多的校园资源。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资源、无形的教学资源, 配合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高职院校资源分配情况, 通过多资源的联动和配合,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资源分配,思想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马骏.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J].成功 (教育) , 2012 (12) .

[2]洪玉梅.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0) .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9篇

1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概述

1.1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

从定义上来讲,人力资源成本主要是指单位取得人力资源使用权并实现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保全、占有(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占有)所需付出的总代价。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可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方面来解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成本是高职院校为实现学校自身工作及发展目标而在人力资源上付出的总代价;从会计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成本是高职院校为实现学校自身工作及发展目标而在人力资源上使用的资金总和,包括为获取人力资源而投入的招生、教育、保险、工资福利、培训、行政管理等费用及成本支出总计。高职院校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发生额,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配比,并为整个高职院校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最优化。

1.2 高职院校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从宏观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学校自身角度来看,其更是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第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但却未能真正将市场经济融入其中,其人力资源竞争也差强人意,管理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工作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现状,这不利于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自身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二,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社会生产要素的核心,针对高职院校以知识为载体的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相应的会计确认、计量及核算工作,为其进一步开发院校人力资源提供客观基础。第三,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高职院校内部实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不仅能激发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潜力和创新活力,更可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的花费与市场行情的相符程度会直接影响学校人才机制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降低费用或其他成本投入,要在考虑院校长期办学效益基础上,提升院校未来竞争优势。

1.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主要是指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产生及消耗的资源价值。像高职院校这样专门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场所,教育成本将是每年总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断优化,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人员经费支出也必然大幅上涨。事实上,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涉及面较广,从基本框架构建来看,可着重从目标、对象、原则以及内容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目标。其与高职院校管理目标一致,都是在确保院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第二,对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对象就是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取得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以及离职成本,如图1所示。第三,原则。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强调科学管理、成本效益、人本管理以及全面管理的原则,即高职院校要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衡量成本支出的意义性,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院校人力资源全员进行全过程(包括取得、开发及使用的全过程)管理。第四,内容。即针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价值计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多个方面。

从教育成本角度来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重点为学校学生的培养成本。由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培养现代化实际操作型人才的组织,其人力资源教育投资对象是高职在校生,而学生培养成本则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业绩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量人才培养成本可为高职院校未来提供教学服务程度、收费标准以及成本补偿程度等提供客观依据。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下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主要囊括了培养高职学生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资本性成本,详见表1。

2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控内容及相关环节分析

2.1 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具体内容

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当中,其成本管控的整体环节主要是依据成本计划进行实时管控,针对人力资源成本中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以及保障成本等进行相应的掌握和调节。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主要包含3个环节。第一,事前成本管理。也即成本计划编制阶段,高职院校会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学校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建立成本标准,并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实际条件进行科学的成本支出预测。第二,成本运行管理。即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成本管控,尤其像人才使用浪费、培养人才业绩评估效率低以及教学教研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成本管理,并将具体的管控标准详细到各部门、各岗位乃至各环节。第三,成本反馈控制。这一环节也是整个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在每个计划期结束以后,相关工作人员都要编制成本管控情况报告,并针对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的成本管理情况、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相应地考评, 从而找出差异原因及责任归属。整体来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将3个环节有机整合,才能实现整个系统发挥最佳功效。而且,在成本管控过程中还要注意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人力资源成本的运行偏差,减少交易资源的浪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

2.2 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实施条件及手段

2.2.1 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实施条件

从会计学角度上来讲,高等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注意3大实施条件。第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基础依然是收费实现制,即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支时间进行会计录入,这种会计核算方法简单易行,但却无法真实反映会计期末财务状况及事业计划执行情况。相比之下,通过权责发生制则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无论财务款项是否收支成功,以权责关系发生时间进行会计核算,可正确反映院校财务状况,有利于正确计量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第二,重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主要表现为实际价值无法通过报表体现出台、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成本计算不完整以及虚增资产等多种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要注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采用,针对不同固定资产确定不同的折旧年限,并将每年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计入到当年的成本中。需要注意的是, 高职院校管理、培养、教育学生所使用的固定资产要与科研、后勤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性质区分,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都要计入到人力资源成本当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第三,重视教育成本核算。高职院校多数经费为国家财政支付,由国家平衡学校预算,且拨付资金为无偿性质。对此,多数高职院校并不会考虑如何节约教育经费,而是如何想办法“花掉”,从而造成极大的人、财、物浪费。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各大院校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向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但却并未对教育成本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致使“提高办学效益”成为一句空话。现如今,针对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成本严重浪费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针对其现行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新的教育成本核算体制。

2.2.2 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手段

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成本管控过程中要注意管控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最优化。整体来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人头费管控。高职院校经费的拨付主要是为了发挥人的效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院校进行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冗余部门,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确保领导层、教职工、学生之间的人员比例合理。例如压缩教职工编制、推行全员聘任制以及针对冗余人员进行转岗分流等。第二,资金管控。即高职院校会计部门针对教育资金的支出设置明确的标准,并通过审批制度设置、校内支票使用以及校内资金结算中心控制等进行相应的管控。以校内资金结算中心为例,其是针对院校内各个核算单位经济业务往来所设置的,针对不同核算单位设置独立的账户,通过校内支票等手段来核定资金用度,避免不同核算单位的用款超支行为,且该单位具有审查收付款是否合理合法的权限,一旦发现违规报批或不合理超支行为则有权拒付,甚至上报校内有关部门查处。第三,物质资源管控。针对高职院校校内科研实验仪器、实验室、土地资源、图书资源及大型贵重设备等,可建立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统筹管理,秉持物质资源最优化利用的原则,针对长期闲置房屋及仪器进行重新配置,充分利用旧有物质资源,针对可租赁物资试行院际、校际合作,并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用等。第四, 制度管控。即各高职院校要针对上级领导安排及学校具体情况, 通过文字形式制订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责任中心考核制度及奖励制度等,促使成本管控体系能长效化、标准化发挥具体作用。

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只有不断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其在未来高职院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受计划经济及旧有体制的限制,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价值依然没有完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市场要求相去甚远,“高成本投入、低效益产出”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人才激励机制缺失,原始成本高

我国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将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理解成为完善薪酬体制,甚至部分院校仍然存在“平均主义”的陈旧思想,这不仅不能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本回报个体的差异性,更不利于留住高素质人才,导致培养学生的“先锋军”匮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内部资金投入高、产出低的问题较为普遍,极大地阻碍了人力资源成本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推进。

3.2 人力资源缺乏规划性

相比于高等本科院校而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较为困难,因此, 其往往将资金投入到招生中,在人才工作环境、学生培养及管理机制等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许多可用型人才存在部分外流意向。事实上,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核并不是将成本压到最低,而是要进行科学规划,降低重置成本,避免人才流动过频。

3.3 忽略人力资源成本的作用

由于我国公办高职院校为事业单位,其教育事业费由政府全额拨款,并根据每年学校的招生规模及师生比进行直接拨付。不仅如此,上级部门在财政拨付过程中会审核高职院校核定编制总量及相关数据信息,以控制成本支出,但这忽略了人力资源成本问题,容易使这些院校为获取更多财政拨款而盲目、过度引进人才,导致高职院校人力成本控制失衡。

3.4 人力成本与收益观念不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是一个经济体,存在收益问题,例如经济收益、毕业生收益以及科研实验成果收益等。只有收益与成本达到均衡,才能真正实现院校投入产出的最优化。然而, 部分高职院校不能真正认识到人力成本与收益的均衡性问题,出现了过多引入人才、不重视学生质量提升等问题,这不仅会增加人力成本,还会降低院校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许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实践难点较多。第一,人资管理基础较差。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没有充分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也并未正确发挥用人自主权的具体作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变成了“人事管理”,缺乏科学化的人才管理能力。第二,人资管理内容不系统。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人资管理并不能与自身设定的发展战略相匹配,容易造成成本管理困难、成本管理信息传递出现障碍等问题。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差。由于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为公立院校,在编制上为事业单位,其往往并不注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使得院校内部人力资源投资和开发处于无序状态。

3.5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存在应用困境

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使用依然存在许多疑问和顾虑。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对资产定义争议大。现如今,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没有针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主要是由于其对资产定义还存在较大争议。例如,狭义角度来讲,资产仅是物质资产,这将人力资源成本排除在资产核算之外。不仅如此,高职院校中也不乏聘请来的代课老师,这部分群体并不属于“高校所有”,也就不符合资产(必须为单位控制或拥有) 的概念,仅与高校具有短暂的劳务关系。人力资源成本在高职院校整体成本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将其纳入考核范围,就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二,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存在问题。由于人力资源成本多数项目存在人为判断的可能性,导致即使进行会计核算也会出现核算偏差。以教职工招聘为例,在招聘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隐性成本,甚至可能无法通过货币计量(例如环境成本、时间成本等),因此只能通过人为估计和判断,主观性强,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4 基于教育成本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具体对策

4.1注重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最基本思路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成本探索出一条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康庄大道”。事实上,最好的人才激励政策并不是盲目地提高薪酬,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4.1.1 科学设置工资与奖金

工资和奖金是吸引、激励人才的基本物质条件,尤其是绩效工资,如果无法起到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对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控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薪酬体制基础上,以投入成本和效益创造相匹配为基本原则,将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薪酬体制建设相结合,确保规章体制公开化、透明化,尤其是教职工晋升要严格考评办法,严格晋升制度,并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薪、按岗聘任、岗变薪变的基本原则, 将考评与薪酬制度相挂钩。

4.1.2 提高人员流动规划

人员流动、离职都是极为正常的行为,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往往是由于教职工对高职院校的低满意度。对此,各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根据能级分布原理科学配置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1.3 做好人员招聘及选拔工作

做好人员招聘及选拔工作,为学生培养及院校发展做好资源储备。一方面要针对本院校教学周期制订相应的招聘计划,尤其对一定时期内人员配备数量、岗位工作内容以及相应工作计划等都要有基本认知,并维持人力资源总量上的弹性。另一方面要定期考察院校教师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为院校人才储备和选拔打下坚实基础。

4.1.4 做好教师培训及开发工作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是一项极具收益性的长远投资。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情况,事先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并针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等细节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与安排。与此同时,要注意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估、考核,确保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4.1.5 制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回收策略

高职院校要想建立稳定的人才机制,就必须有健全的培训制度。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要注意培训成本的回收问题。首先,可将薪酬的一部分划为培训费用,以使人力资源在职时间越长培训费用积累就越多,有利于留住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也可将年终奖、工作表现突出奖励等的一部分作为培训费用,并享有优先培训权,从而降低院校培训投资风险。其次,推行风险共担原则。即针对高职院校送往国外或其他计划性培养人才,实行保送押金制,通过收取押金、设立培训奖学金等措施,有效化解院校投资风险。其次,推行试用期制度。由于高职院校新晋教职工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在试用阶段也需大量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工作指导及工作细节培训等)来适应新岗位要求。对此,试用期薪酬势必要低于同岗位正式员工,且差异部分作为试用期培训费用支出。再次,培训后投资回收。教职工培训投资相当于高职院校未获取任何收益或利益前的“风险投入”。对此,高职院校可与入职教职工签订岗前培训协议,受训者要在协议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如果在协议时间内离职,则需按比例补交部分培训费用。通过上述3种方法可有效节约高职院校前期人才开发过程中的培训成本。

4.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划

对高职院校而言,人力资源的引进、利用和开发是保障人力资源质量的基本前提。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 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为目标,注重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开发和智力投资。首先,分析院校内部人力资源现状。要针对院校人力资源的基本信息(如年龄、学历及性别等)、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等进行调查总结,及时关注相应的人力资源动态信息。其次,管理人力资源编制。高效的人力资源编制要建立在缜密的人员成本核算基础上, 要遵循经济原则,采取固定教师编制与临时教师编制并存的形式进行动态管理。再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体来说,可通过优化高职院校内部人力资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3方面, 将中青年教师作为编制主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坚持“适才适用”原则,开发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潜在教育、学习能力。最后,对院校内各层次毕业生素质、人才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调研,确保人才资源获取渠道充盈,并将人力资源规划与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计划进行有效衔接。

4.3 完善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系统

针对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依然忽视人力资源成本作用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系统,确保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在限额范围内。具体来说,该系统主要由信息系统、考核系统、组织系统以及奖励系统4部分构成。

4.3.1 信息系统,即责任会计系统

该系统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计量、传送和报告成本管控所使用的信息数据。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需编制责任预算、核算预算以及报告评价等,并按照院系具体情况落实具体预算计划。此外,在每个预算期末,要编制相应的业绩报告,分析预算支出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差异性及原因,并及时上报,作出相应决策。

4.3.2 考核系统

考核系统设计可提高高职院校识别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考核系统要严格规定考核尺度、考核标准、业绩考核标准的计算方法、预算标准以及业绩报告内容等,并通过考核制度建设进行统一的、正式的制度解释。

4.3.3 组织系统

即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系统设计要分级设立若干小预算,不同小预算代表院校内不同院系、年级的财务计划。高职院校有关会计部门要定期针对这些小预算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4.3.4 奖励系统

高职院校教职工工作努力程度与院校内业绩评价、奖励办法等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奖励系统设计是长效维持院校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系统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相结合,如奖金、加薪、提升及荣誉等。相对应的,惩罚也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其是一种负奖励,可以让被考核者明确哪些应该多做、哪些要避免去做。

4.4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

有关部门要协助高职院校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市场机制。即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开发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广招人才,并充分借助市场竞争机制,盘活院校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运营体制。第二,推行生均成本核算体系。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力成本与收益观念不强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可推出生均成本核算体系,依据教育成本及学生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合理收费,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一是计划和预算。高职院校要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依据客观标准设定预算管理办法。二是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设定合理尺度衡量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通过不断地制度修正改进成本核算工作。三是评价。对比高职院校自身人才成本指标与其他同类高等院校的人才成本指标,找出彼此间的差距,并借鉴经验与优势。第三,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保障机制。坚持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开发相配套的多种人才保障制度,如人才流动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优化院校内部政策体系,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

4.5 灵活运用会计核算方法

高职院校有关会计人员要抛开传统核算方法,正确认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根本作用,即在遵循财务会计准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允许核算中人力资源成本(尤其是隐形成本)偏差的出现, 尽可能为院校领导层提供相对精确的会计信息,以保证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相对准确性(以不影响会计决策为准)。

本文结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基本框架、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环节,并通过分析了解到,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依然存在着人才激励机制缺失、原始成本高、人力资源缺乏规划性、忽略人力资源成本的作用以及人力成本与收益观念不强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找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秉持成本效益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加强管理规划,完善成本管控系统,并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

参考文献

[1]焦振豹.基于教育成本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分析[J].价值工程,2014(9):228-229.

[2]徐红梅.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J].经济视角:中旬,2011(5):75-76.

[3]侯婷婷.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74-01

在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方面,严重缺乏相关经费,但是却存在着大量浪费高等教育资源的现象。因此,我国要切实利用好高等教育资源,构建节约发展的学科平台,破解高校办学费用不足,提升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效益,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1 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1 教育资源的所有者身份不明确

目前,高校资源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模糊,法人代表缺乏人格化;国家除了掌握着资产的经营权,还拥有着所有权;国有资产不属于商品,价值难以体现,因此,构成国有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能因为市场的需要而进行合理化流动。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限制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正常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1.2 缺乏效率理念

人们普遍认为国家投资与高等教育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赠予行为,因为高校本身既没有资产或甚少有资产进行投入,也不必承担相应的风险,当然,亏损或者破产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因为需要资本投入的高校与资本使用效率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高校虽然需要教育投资,却并不关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不关注资金投入者的实际能力,只要有资金需求就提出要求。

1.3 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高校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主要是缺乏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比如由专人分散保管高校的固定资产,如相机、电脑等,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些人无偿占有并使用这些物品。在管理细节上也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制度缺乏、账目不清、负责人不明确、采购物品不查验。保存地点缺乏固定性、外借登记不细致等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健全的资产清单制度,导致账目出现很多问题,如账目与物品不符等。另外,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强,自身素质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1.4 教职员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从高校在利用人力资源发方面的利用来看,效率普遍不,这就浪费了高校的人力资源。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都在某种程度地上以隐形浪费的形式存在着。大量教务人员的闲置构成了实际上的隐性失业以及浪费。

2 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分析

2.1 利用行政手段

采用行政机制的手段调节高校内部资源,使其达到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的状态尤其明显。它指的是在高校内部实行层级制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就是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借助于命令、监控等行政力量来实现。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他认为不同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过程中会产生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指的是市场调节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交易成本,这会导致企业组织的出现。如果组织采用命令的方式来进行交易,那么交易费用会大大降低,成本减少。

假如以“权威命令”的形式来完成某些事务的费用低于市场机制所耗费的费用时,就会选择“权威命令”来完成这些高校的事务,这就是所谓的“内部化”原则。此处的权威指的是在高校范围内的行政机构。“内部化”的过程则意味着组织在不断增长。和企业比较起来,学校内部在配置及使用资源方面对行政机制的依赖性更强。这是由于企业内部能够通过在内部转移价格的手段来进行类似市场化的处理。但是由于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复杂性,很难通过内部转移价格的形式来实现,更多地借助高校行政机制来完成。高校内部的行政机制权威性很强,这是资源配置顺利开展、提高有效性的强有力保障。

2.2 适当扩大规模

高等学校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相对完整的体系,适度规模的出现标志着它的有效实行。适度规模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科中的规模经济,这一理论指的是当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如果企业的产出的增加部分比成本的增加部分比重要打就便属于规模经济,如果不符合就屬于规模不经济。对高校来说如果学生数量能使教育资源的使用更加充分,而所付出的花费最少,学校效益就达到了最高水平,这种情况属于适度规模,资源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

2.3 筹建资源共同开发系统

当前的教育经费并不充足,高校内部成员之间应该团结协作,统一规划教学资源的使用,减少不同学科之间的限制,使内部教育资源通过合理流动、科学共享,达到最佳配置模式,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水平。要想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可以建立各种科研中心、测试中心等,不同院系之间都可以使用。

2.4 千方百计利用好教师资源

高等教育不具有盈利的性质,因此不能走向市场,市场也无法对其进行基础性调节。高等学校资源尽管不能依靠市场来进行有效调节,但这并不等于不可以采用经济手段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高校内部人力资源流动与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流动没有任何的差异,都是于劳动力在市场中的价格,也就是说工资水平的高低是调节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指示信息。高校必须打造一支庞大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推进高校以更快、更健康的状态向前发展。高校内部要进一步健全岗位优胜劣汰的制度,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基础。

2.5 提高教育资金的经济效益

就高等教育而言,有效成本是针对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而提出的概念,意味着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的有效利用状态,或教育经费与教育浪费之间存在着对照关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重点增强教育资源的经济效率,从劳力、时间、经费、机会等领域压缩浪费限度,在生产效能与利用教育资源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果。

3 结语

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过程中,首先要坚持教育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经济学中的先进理论,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道德机制以及行政机制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调节作用,使高校资源得到合理化的配置,资源实现共享,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解决我国发展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敏,唐任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24-28,41.

[2]张敏.综合评价方法与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J].求索,2006(11):115-117.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 第11篇

与此同时, 各系统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强馆际之间的协作协调, 图书信息共建共享也蓬勃开展。如高校图书馆系统率先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并且提出了整体化建设, 资源共享的总体思路, 交通系统、医学系统、铁道系统、林业系统等各行业部属院校也先后成立了高校图书馆协作组织, 区域性的如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也先后建立了高校图书馆协作组织;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在管理全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布局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另外在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和协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还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进一步确立了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地位, 规范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对于加强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协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7年, 为适应高等院校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高校开始建设“学科情报中心”,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共享共建工作也跃上了新台阶。如高校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全国15所高校为主体组建的。但是, 基于条件限制, 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手段落后, 规模较小, 效益不明显等。20世纪90年代初, 全国进行了机构精简, 全国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也因机构精简被取消了事业单位编制, 从此, 我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也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科教兴国战略被提高到了重要地位, 为落实好这一战略, 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 高校图书馆系统启动并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CALIS) 计划, 为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实力, 根据计划要求, 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 以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学科文献中心和地区文献中心为主体, 建设一个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实现与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联网对接。几年来, CALIS在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与查询、引进数据库的建设和检索、特色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建设、馆际互借、学科导航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全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共建共享进展缓慢, 活动也比较有限。

2000年底, 由上海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组建的“上海教科网高校网络图书馆”上网开馆, 为全国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成功开展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之后, 国家教委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要求各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校园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规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为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随着教育系统, 尤其高校师生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期望越来越高, 信息资源共享将逐渐成为全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共同愿望。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由于受人们思想意识、地区差异、时代和技术上的局限,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仍进展缓慢。笔者认为, 现有条件下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一、良好数字环境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09年12月30日, 我国域名总数1682万, IPv4地址量2.32亿, 网民规模3.84亿。我国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

同时, 中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1995年12月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建成之后, 全国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并力图通过教科网与互联网连接。据统计, 目前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已覆盖全国各地, 连接全国263所大专院校, 同时全国70%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校园网络, 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 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此外, 国家也非常重视高等院校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了极其重要位置。截止到目前, 国家对高校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投资已经累计超过了20多亿, 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

二、高校师生信息服务需求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动力

信息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所在, 不断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信息需求也是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目前, 高校信息资源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教师和学生, 其信息需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了不断地满足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 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 必须首先做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迫切需要各类型各形式的知识信息提供服务;就规模来看, 高校学生是信息需求的主要群体。目前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2700万。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等, 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又呈现出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大学生一般以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的信息为主, 对教学参考书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的信息需求量大, 而研究生则对更为专深的专业知识信息, 以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信息则有更大的需求。

三、高校数字化信息建设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组成

高校拥有先进的信息资源体系, 高校图书馆拥有国内外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同时还拥有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果资料信息。各高校也都结合自家的学科优势广泛地收藏相关的信息资料, 都具有本院校、本学科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学术信息、教学科研成果信息等, 基本形成了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 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对信息资料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除增加藏书、引进光盘和网络数据库外, 还自建了书目、期刊目录、文摘和全文数据库等, 建有联机公共检索系统, 设立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 加入了全国性的学术期刊文献检索服务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环节, 高等教育信息咨询的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高校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这对高校的教学科研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高等教育大发展是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契机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是创新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重要推动力, 也取决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化普及阶段, 高考录取率已经超过了60%, 并且还在逐年提高。特别是自《高等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从中央到和地方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增加到近2000所,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

目前,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适应这一变革时代的需要, 我国高等学校也必将面临着重大变革, 例如高校间的合并, 新办高校的建设, 高校的学科目录调整, 以及新学科、新专业的设立, 高校扩招、升级转型等, 所有这些对于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 对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教育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区域性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实现更大范围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目前, 我国加强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数字环境;教育系统人员具有较大的信息需求;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正蓬勃开展;正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一平.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4) .

[2]张久珍.论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研究, 2000, (1) .

[3]周永红.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湘潭大学, 2003.

上一篇:作文教学从生活入手下一篇: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