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2024-06-29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精选9篇)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4例, 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排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恶性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疾病。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患者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并根据患者意愿采取传统刮宫术或宫腔镜电切术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刮宫术组和宫腔镜组。刮宫术组50例, 年龄 (33.5±7.6) 岁;绝经期8例, 非绝经期42例。宫腔镜组64例, 年龄 (33.6±6.3) 岁;绝经期13例, 非绝经期51例。

1.2 手术方法

非绝经期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患者月经后3~7天, 绝经期患者入院完善检查后择期手术。术前1天用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阴道, 术前12小时置入海藻棒或术前2小时舌下含服0.4mg米索前列醇, 以软化宫颈, 便于宫颈扩张。刮宫术组常规扩张宫颈后, 用刮匙刮取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予硬膜外麻醉, 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采用等离子宫腔镜双极气化电切系统、持续灌流宫腔镜及配套系统 (德国沃乐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充分扩张宫腔, 置入宫腔镜, 明确病变部位后行电切术。切除子宫内膜时, 自宫底右侧向左侧切除, 至左侧子宫角后, 再沿子宫右侧壁逆时针, 自上而下切除宫体内膜, 深度以子宫内膜下3mm为宜, 即达到息肉基底部, 以避免复发。至宫颈口时, 则减少切除深度。患者术中出血要立即采用电凝止血。保持膨宫压力为9 0~100mm Hg, 负压吸引力为50mm Hg, 电切功率为50~80W, 电凝功率为50~60W。两组患者宫腔取出的组织送检验科行常规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随访持续3个月, 了解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情况, 以及非绝经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等。月经量采用卫生巾估计法:嘱患者采用同一品牌日用24cm卫生巾, 并发放月经记录卡和月经量对照图片。经量对照图片提供浸润面积为20%~100%的标准对照图, 患者将每片卫生巾的浸润面积与图片面积比较, 在月经记录卡上记录最相近的浸润面积, 最后根据月经浸润面积与经量对照表, 填出每片卫生巾所对应的月经量, 依次相加, 得出每一周期的月经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比较 (表1)

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刮宫术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刮宫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非绝经期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月经量比较

两组非绝经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两组非绝经期患者月经量均较术前显著减少, 宫腔镜组的月经量减少程度高于刮宫术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术后3个月, 刮宫术组脱失3例, 月经量为 (102.5±26.7) ml;宫腔镜组脱失2例, 月经量为 (64.6±22.6) ml;刮宫术组月经量明显多于宫腔镜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21, P<0.01) 。

2.3 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比较

刮宫术组随访47例, 有3例 (6.4%) 发生宫颈管粘连, 1例 (2.1%) 复发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组随访62例有1例 (1.6%) 发生宫腔粘连, 患者均未复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0.64、0.02, P>0.05) 。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与雌激素等性激素、炎症的长期刺激, 导致子宫内膜增生, 属于炎症性病理反应, 而息肉的局部反应可能与细胞增殖、分化障碍有关[2]。刘秀娟等[3]观察发现,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与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药物使用有关, 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表达失衡影响到子宫内膜增生和凋亡。子宫内膜息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易误诊或漏诊。随着B超、宫腔镜等应用技术的发展, 子宫内膜息肉的误诊率明显降低。

传统疗法是刮宫术或联合药物治疗, 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法简单, 费用低廉, 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操作不可视、医师操作水平不等、子宫解剖部位不规则, 易发生漏刮, 致复发率较高。宫腔镜电切术在可视下准确定位病灶, 手术彻底, 尤其是对于较大的子宫内膜息肉更为适宜[4]。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也较适宜。

本文结果显示, 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刮宫术组长, 术中出血量较刮宫术组少, 非绝经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与刮宫术接近;术后1个月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 宫腔镜组减少程度更高, 提示两组在术中、初期术后恢复方面疗效相当。笔者发现, 术后3个月宫腔镜组非绝经期患者月经量较刮宫术组少;但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这可能与随访时间短有关,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康杰[5]观察发现, 宫腔镜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恶心、呕吐、感染等。但本次观察宫腔镜组术中及术后并未见明显恶心、呕吐等, 这可能与患者的体质差异、术者操作宫腔镜技术的熟练程度、手术时间等差异有关。

综上所述,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刮宫术, 术中出血量较少, 术后月经量少, 病程短。

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4例,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 刮宫术组50例, 采用传统刮宫疗法, 宫腔镜组64例, 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非绝经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等。结果 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刮宫术组, 但术中出血量多于刮宫术组, 非绝经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与刮宫术组接近。两组非绝经期患者术后1个月的月经量均较术前显著减少, 但宫腔镜组的月经量明显少于刮宫术组;术后3个月宫腔镜组月经量明显少于刮宫术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接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刮宫术,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月经量均较少, 病程短。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刮宫术

参考文献

[1]徐英霞, 刘晓静, 孔秀.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3A) :117.

[2]王云丽, 黄向华, 李晓冬.子宫内膜息肉病因学及易感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08, 27 (6) :370.

[3]刘秀娟, 叶红.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 21 (4) :546.

[4]李华珍.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 (2) :149.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2篇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诊断和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纵隔中, 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在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结論:宫腔镜矫治纵隔手术侵袭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患病率低;且子宫壁完整无瘢痕,宫腔镜切开纵隔后子宫腔内膜创面修复仅需4~5周,故再孕后除有产科指征外并非绝对需剖宫产终止妊娠。

【关键词】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治疗手术 子宫畸形的发病率在0.1%~1.0%之间,子宫畸形常致不孕不育。先天性子宫畸形通常是由于侧融合失败或垂直子宫隔吸收不完全所致。对纵隔子宫的矫治,已较多采用在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进行切割,此法可避免剖腹及剖腹后可能发生的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不需切开子宫,故在子宫壁上不留瘢痕,妊娠后尚可经阴道分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宫腔镜切开子宫纵隔40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子宫纵隔40例,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因反复流产2次以上而除外其他病因者。

1.2 宫腔镜诊断 子宫纵隔分成完全性和不完性两大类,由于子宫纵隔的形态呈上宽下狭、从宫底伸延到近宫颈外口(完全性子宫纵隔)或宫颈内口或以上(不完全性子宫纵隔)的结构,故仅从宫腔内形态而言,与单宫颈双角子宫或双子宫相似,即双侧子宫角完全被分隔开,其顶端分别可见到输卵管口。若经宫腔镜发现纵隔型子宫畸形者,必要时可作盆腔双重造影或腹腔镜检查,以确诊为子宫纵隔或单宫颈双角子宫。

1.3 方法 月经净后第3~7天内为宜,若在月经后半期手术,由于盆腔充血和子宫内创面愈合不全,使术后首次月经量增多。术前宜先作腹腔镜检查,确定为子宫纵隔,术时作腹腔镜监护,以防手术中可能因剪割过度所致的子宫穿孔。子宫纵隔剪割一般为一次性完成,也有因术中出血、视野模糊不清,而需分次才能完成者。切除的深度应以达到双侧输卵管口处水平为准,过深可致子宫壁损伤甚至穿孔,过浅则纵隔未能完全切除而有残留。手术时出血量一般不多于既往月经量,如出血过多可用小气囊或小水囊压迫止血。切除纵隔的器械除用微型剪外尚可用电切割。术后子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以防粘连,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用口服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的剂量宜大,因基底处子宫内膜上雌激素受体较少之故。常用炔雌醇片0.1mg/d,连服40d,后10d加用安宫黄体酮10mg/d口服,停药后于撤药性出血后继续应用,共3个周期,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与修复。3个周期后取出宫内节育器。

2 结果

40例子宫纵隔中, 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在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

3 讨论

大部分子宫纵隔妇女并无生育障碍存在,偶尔在B超或HSG检查、流产或产时发现,仅20%~25%的子宫纵隔妇女会发生生育问题,主要是反复或习惯性孕3~6个月流产,且胚胎发育常无异常。一般认为子宫纵隔畸形不是引起不孕的原因,除非对原发不孕要求作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或久治无效的原因不明的不孕妇女,可谨慎考虑作子宫纵隔矫治术,术前应对病人及其家属作好解释。此外,术前必须充分排除其他引起孕早、中期反复流产的病因。

HSG可显示子宫腔存在分隔,但子宫外形是鉴别子宫纵隔与双角或双子宫的关键;除仔细的妇科检查外,既往均用盆腔气腹造影加以诊断,现多采用B超(阴道或腹部)能予确诊,若有可疑者手术时经腹腔镜检查并监导[2]。丈夫精液分析(特别注意畸形状况)、夫妇双方血染色体检查、基础体温(BBT)检测、黄体晚期子宫内膜活检和黄体中期血孕酮值测定,以及可能的特殊感染病原体的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其生育功能。若有指征和条件,还应作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了解其有无异常;检测狼疮抗凝因子(LAF)、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PTT)、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核抗体(ANA)以排除自家和同种免疫状态。由于胚胎期苗勒管和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有小部分子宫纵隔妇女合并肾脏畸形,包括肾下垂等,可经腹部B超筛检,如有可疑者进而嘱作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前应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宫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若需同时腹腔镜检查或监导者)以及麻醉禁忌者[3]。为使宫腔镜子宫纵隔矫治术能顺利进行,除选于月经刚净后子宫增生早期为宜外,也可术前应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药物,如达那唑、GnRH衍生物等以致内膜萎缩,术时视野清晰,易于操作且可能减少术时出血量,可供临床实践时参考。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3篇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采用高频电切刀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而达到止血的目的[1]。宫腔镜电切术是一项新型、微创的妇科诊疗技术, 可以直接、全面提供宫颈管和子宫腔视野, 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出血少、病人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 易被病人及家属所接受, 是替代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12月—2009年12月共行子宫内膜电切术86例,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反复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86例, 年龄30岁~54岁, 平均4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量过多, 经期延长或子宫不规则出血, 经诊刮或药物治疗无效需切除子宫者, 但都要求保留子宫又想解除异常出血的痛苦。

1.2 方法

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5 d内或刮净子宫内膜后。因月经干净后3 d~5 d时的子宫内膜为增生早期, 内膜薄不易出血, 且黏膜分泌物少, 宫腔病变易暴露, 病人手术体位取25°膀胱截石卧位。灌洗液采用5%葡萄糖, 灌注量控制在4 000 mL左右, 手术时间40 min~80 min, 术中出血30 mL~60 mL, 术中将切除的子宫内膜及部分肌层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静脉输注抗生素、酚磺乙胺、缩宫素3 d, 术后3 d~5 d可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术前准备

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术前1 d进行皮肤 (会阴及下腹部手术范围) 准备, 术前常规禁食8 h~12 h, 禁饮4 h~6 h, 术前晚行温肥皂水灌肠。

2.1.2 专科术前准备

常规做宫颈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 术前3 d用碘伏消毒阴道每天1次。

2.1.3 心理护理

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焦虑, 担心手术失败后是否失去女性特征, 影响性生活等。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 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向病人及家属给以耐心细致讲解宫腔镜手术的优缺点、手术的可靠性、临床开展情况及成功率, 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等, 解除病人的顾虑, 减轻其心理负担, 取得病人的信任和主动配合, 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 术后护理

由于人工流产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也可能发生于宫腔镜手术[2], 所以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30 min~60 min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直至病情稳定。注意观察病人意识及精神状况。

2.2.2 观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因术中大量灌注液体可经静脉或输卵管、腹膜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体液超负荷、低钠血症、心功能衰竭、脑水肿、水中毒等[3]。术后密切观察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焦虑不安等水中毒症状。术后4 h内常规监测电解质1次, 注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疑有水中毒时遵医嘱静滴利尿剂或小剂量高渗盐水, 并限制液体入量[4]。

2.2.3 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避免头低臀高位,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2 h协助翻身1次, 术后6 h可开始取半卧位, 8 h~12 h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向病人讲解尽早下床活动可促使宫腔积液和残留物排出。

2.2.4 观察有无腹痛情况

多数病人术后有下腹轻微胀痛, 可能为扩张宫颈引起反射刺激子宫平滑肌反射性收缩而引起, 可以给予止痛片口服解痉。一旦出现烦躁不安、腹胀、腹痛加剧、多汗、血压下降等, 可能因操作不当致子宫穿孔, 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做相应处理。

2.2.5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本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 其中6例出血稍多, 4例出血时间稍长,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期出血可能为宫缩不良或凝血机制障碍所致, 远期出血可能由于创面坏死或电凝部位焦痂脱落引起[5]。故应观察阴道出血量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2.2.6 观察体温情况

手术吸收热或灌流液内的致热源大量进入血循环, 部分病人术后24 h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 大多不超过38 ℃, 若持续高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高热护理。

2.2.7 预防感染的发生

术后每天用碘伏消毒外阴2次, 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 观察尿液性质及量, 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 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注。

2.2.8 饮食护理

术后6 h内禁食, 因麻醉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 6 h后可进流质饮食, 2 d或3 d可进半流质饮食, 肛门排气后可进普食。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促进早日康复[6,7,8]。

2.2.9 出院指导

嘱病人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清洗会阴;术后2周内禁盆浴, 不做剧烈运动;3个月内禁性生活, 术后一般孕卵不能着床, 但仍有妊娠的可能, 甚至有发生宫外孕的危险, 故应做好避孕指导。

3 体会

宫腔镜是开放性内镜诊疗技术。子宫内膜电切术者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明显低于子宫切除的病人, 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我们通过对宫腔镜手术病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护理, 未发生并发症,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亚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 :107.

[2]蔡淑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27 (7) :668.

[3]顾立学.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围术期护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7, 28 (3) :93.

[4]孙艳琴, 孙艳秋, 马艳华, 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7) :437-438.

[5]胡瑞霞, 刘娟, 杨晓, 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22) :4450.

[6]薛德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家庭护士, 2008, 6 (7A) :1755.

[7]冯中琴, 张春霞.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suppl.2) :78.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4篇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48-02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是子宫内膜基层的局限性增生,有蒂突向宫腔,由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EP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总发病率约为25%[1]。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开展和应用,EPs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现选取我院143例EPs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以分析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2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43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吸刮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均为生育期妇女,术前均行宫腔镜检查符合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2]。入院后患者行常规检查包括白带常规、血尿、肝肾功能、凝血及心电图等检查。观察组: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9.22±1.98)岁;单发息肉85例,多发息肉58例。宫内节育器51例,不孕症53例。对照组: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88±1.76)岁;单发息肉87例,多发息肉56例。宫内节育器48例,不孕症49例。两组患者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在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仪器采用日本进口奥林巴斯和美国进口史塞克的宫腔镜、电切镜等相关器械。术前准备:术前6h禁饮食,术前2h舌下含服400ug米索前列醇片使宫颈充分软化扩张。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使用静脉麻醉,取出所用宫颈扩张棒,且持续于宫腔内灌流膨宫液(5%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改用0.9%氯化钠溶液),保持膨宫压力为100mmHg(1mmHg=0.133kPa),扩宫液速度保持150mg/min,电极输出切割功率80~100W。宫腔电切镜缓慢放置在病变处,予以超声监测。自其根部彻底性切除子宫内膜息肉, 并切除其周围所有异常增生组织,将其钳出,应用60W下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子宫收缩未达到理想程度,需静注缩宫素以避免术后阴道出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均送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吸刮术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种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月经改善、复发率。术后随访6个月,需应用宫腔镜复检确定子宫内膜息肉是否复发。显效:子宫内膜息肉及炎症被彻底消除,无出血现象,身体良好;有效:子宫内膜息肉被彻底去除, 炎症显著改善, 出血被控制, 身体不存在不适性;无效:子宫内膜息肉未被全部消除,炎症及出血无好转且有加重现象[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达到100%,对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136例,成功率达到9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呈现无规律性或经期延长,而有的并无其它临床特点。传统的刮宫术最多只能刮掉60%~80%的子宫内膜,对许多宫腔内病变仍存在漏诊的可能[4]。EPs的治疗主要有激光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是一种无创的新型妇产科诊疗技术[5]。本研究资料显示143例EPs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达到100%,对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136例,成功率达到94.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

)。宫腔镜电切术后可能会出现液体超负荷、感染或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本组出现了1例感染。预防感染主要术前应充分扩宫,且术中膨宫压力不可过高,控制能够膨开子宫的最小压力即可。同时,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此外,术中監护是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可通过经腹超监视以了解膨宫液的入量和出量之差,并观察患者的尿量和血氧饱和度以及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有无变化。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有2例复发(1.40%),对照组复发21例(14.6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可能的原因是由于EPs的手术切除深度不足,尤其是出现了功能性的子宫出血者,其子宫内膜息肉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果切除的深度不够将无法使内膜下血管以及内膜的基底层彻底破坏,或者子宫双侧的宫角膜未完全切除等也将会导致术后复发。

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宫腔镜电切术对于EPs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式,其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出血量少,且可以保存子宫的完整性,不会损伤卵巢, 还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对无法耐受大手术的患者,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缩减手术费用, 降低其经济负担。综上所述,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EPs效果明显, 并发症少,不易复发,是一种安全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6],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新圆,彭艳,胡晓云.子宫内膜息肉患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5):441-442.

[2]潘成荣.宫腔镜结合B超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84-85.

[3]苏庆红,葛莉宾.不同方式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6):4119.

[4]王阿囡.宫腔镜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6):1292-1293.

[5]朱新霞.宫腔镜下于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3(20):192-193.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0例,均已婚已育。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5.6±2.9)岁;病程7~37个月,平均病程(17.4±6.7)个月;出血原因:2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腺肌病。B组30例,年龄43~57岁,平均年龄(45.9±2.7)岁;病程7~36个月,平均病程(17.5±6.4)个月;出血原因:2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腺肌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手术方法

对患者行静脉麻醉,之后协助其取膀胱结石体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展开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的厚度、宫深、宫腔形态准确把握。A组给予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2]:对宫颈钳夹(如有必要将宫颈扩张),对宫颈与宫腔长度测量,向宫腔中放入一次性双极消融器,对宫腔宽度进行测量,向控制器内输入子宫宽度与长度,在宫腔内将三角形网状电极彻底展开并进行调试,确保网状电极与子宫内膜尽量贴近,包括宫角位置的子宫内膜。将消融器启动对宫腔的完整性进行检测,让三角状电极在子宫内膜的表面完全贴附,用系统对子宫完整与否自动检测。实施三维双极射频子宫内膜去除术,慢慢缩回网状电极并将子宫轻轻取出,将宫腔镜再次置入,对宫腔进行检查,宫体部位的子宫内膜变为灰褐色,宫颈管上子宫内膜未消融部分为粉红色,两者间有清晰界限。B组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3]:扩张宫颈至10号后将宫腔镜置入,在电切前若发现子宫内膜比较厚,对手术操作有所影响,应先展开刮宫术,以便术中对电切深度准确判断。膨宫液选取等渗液或葡萄糖,自子宫后壁起用电切环顺两侧壁与前臂,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基底层、2~3mm浅肌层切除,在宫颈内口停止电切,最后将宫底内膜切除。电凝止血创面出血处。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术后进行1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应用月经失血图(PBLAC)评估患者术后1~12个月月经量(PBLAC:0为闭经,PBLAC:1~10为点滴出血,PBLAC:11~30为月经量减少,PBLAC:31~100为月经正常,PBLAC>100为月经增多)。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或经量减少,或治疗后点滴出血、闭经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月经量仍比较多PBLAC>100,判定是无效。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腹痛、发热等,评定标准主要为并发症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对比计数资料时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且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χ2=2.63,P>0.05)。见表1。

2.2 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与A组手术时间(31.6±0.8)min相比较,B组手术时间(40.0±5.0)min明显较长(t=6.381,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高,有统计学差异(χ2=3.48,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促使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逐渐增多,尤其是子宫内膜去除术,因其可保留子宫、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手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微创方法。

子宫内膜去除术(EA)指的是借助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子宫内膜全层与下方浅肌层组织切除或加以破坏,避免子宫内膜再生,对子宫过度出血加以控制,促使月经量下降或闭经。第一代EA以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最为经典。但TCRE手术所需时间比较长,术中有较多出血,同时机体会吸收大量的膨宫液,造成电解质紊乱,子宫壁具有非常丰富的血液供应,特别是肌层菲薄双侧子宫角部处内膜切割在控制时难度较大,医师若经验不足则难以对切割深度准确把握,若切割过深可导致肌层大血管收到创伤,造成附近脏器受损、子宫穿孔或大出血等;若切割过浅或出现漏切,则子宫内膜还可修复、再生,无法实现促使月经量减少的目的。

第二代EA以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为代表,相比TCRE,诺舒具有最贴合宫腔形态的三角形三维双极作用探头和CO2的自我检测系统,在手术操作时,其宫腔完整性评估(CIA测试)有效地预防了子宫穿孔,双极探头能定向发出波长不等的射频电波,使得子宫内膜迅速气化,该系统通过监测组织电阻以控制内膜去除的深度,当阻抗升高到50Ω时,即切除深度超过浅肌层时,设备自动停止操作,表明子宫内膜已经完全消除。其先进的设计使得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平均仅需96s),安全性更高,去除内膜更彻底,尤其是宫角内膜去除得均匀,且诺舒无需预处理,在月经的任何时间内都能进行手术,即使是出血期。

综上所述,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用时较短、操作简便、内膜破坏深度稳定、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为合并严重内外科并发症,这一方法为想要保留子宫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提供了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分组。A组采用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B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腹痛、发热)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治疗时,采用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其中前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更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异常子宫出血

参考文献

[1]王子静,杨永秀.诺舒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2):124.

[2]付霞霏,何援利.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在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9):808-817.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DUB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不调、月经量多等。

1.2 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贫血, 术前需要进行输血或服用补血药纠正贫血, 使其Hb>80 g/L。患者月经完全干净后3~5天内手术, 因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早期, 内膜薄, 为手术的理想时期。手术前2 h, 在患者阴道内置入米索前列醇0.4 mg, 软化子宫颈。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置窥阴器暴露宫颈, 扩宫棒依次扩张宫颈至10~11 mm, 进电切镜, 宫腔内注入5%葡萄糖液膨宫, 糖尿病患者可用5%甘露醇液膨宫。膨宫压力保持在13~15 k Pa, 控制流速为260 ml/min, 将电凝功率设置在50 W, 电切功率设置70 W, 电切环顺时针从子宫底到子宫颈内口进行电切。切除深度为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其下方1~2 mm的肌肉组织。尽可能避免遗留子宫角等死角。子宫角部组织较薄, 易穿孔, 可用滚球电凝。以破坏残存的子宫内膜[1]。

2 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为15~45 min, 在手术过程中, 出血量为20~90 m L, 将其宫腔深度保持7~12 cm,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过度水化综合征及盆腔脏器电损伤等并发症。手术后, 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明确诊断为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52例 (86.65%) ;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4例 (6.90%) ;萎缩型子宫内膜1例 (1.72%) ;子宫内膜息肉1例 (1.72%) 。术后随访6个月, 月经规律且月量明显减少或闭经为有效, 月经量仍多或月经紊乱为无效。所有患者手术后6个月的疗效情况分析如下:术后6个月随访, 月经量明显减少34例 (59%) ;闭经21例 (36%) ;总有效率为95%。3例患者术后仍有不规则出血, 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为复杂型增生, 要求行子宫切除术。

3 讨论

D U B可以按照其主要的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第一类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二类是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70%~80%, 一般出现在青春期以及绝经过期间的妇女。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20%~30%, 一般好发于育龄妇女。因为DUB造成的月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以及月经量过大等, 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 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4]。DUB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宫内节育器置入手术如曼月乐、诊断性刮宫联合药物治疗、手术等, 但是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 (TCRE) 主要使用高频电, 即使用宫腔电切镜的单级环形电极系统, 将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以及基底层和下方1~2 mm的肌肉组织切除。最大程度减少月经量甚至闭经。所以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是目前治疗DUB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

经过研究分析,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子宫内膜病理结果:诊断为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86.65%;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6.90%;萎缩型子宫内膜1.72%;子宫内膜息肉1.72%, 手术后6个月随访, 月经量明显减少34例 (59%) ;闭经21例 (36%) ;总有效率为95%。3例患者术后仍有不规则出血, 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为复杂型增生, 要求行子宫切除术。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 虽然切除了部分内膜, 但是患者在手术之后仍需坚持避孕, 直到完全闭经。因残存的子宫内膜存在一定的妊娠风险。甚至还会出现宫外孕。在完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之后需要定期的接受检查, 避免出现子宫内膜癌。使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完成DUB的治疗, 可以有效的保留子宫, 维持患者正常的内分泌调节作用, 避免了患者因为子宫切除手术, 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综上所述,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恢复快, 能保留子宫。是治疗DUB最有效的途径,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诊断为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52例 (86.65%) ;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4例 (6.90%) ;萎缩型子宫内膜1例 (1.72%) ;子宫内膜息肉1例 (1.72%) 。术后6个月随访, 月经量明显减少34例 (59%) ;闭经21例 (36%) ;总有效率为95%。3例患者术后仍有不规则出血, 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为复杂型增生, 要求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月经或闭经,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

参考文献

[1]林金芳.妇科内镜图谱[M].宫腔镜手术图谱, 2013, 11:230.

[2]Seidman DS, Bitman G, Mashiach S.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age on the outcome of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resection for management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 2014, 5 (02) :56-59.

[3]付霞霏, 何援利.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在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2 (23) :325-326.

[4]张培海, 赵春晖, 董瑞英, 王立杰, 刘培淑.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近远期疗效的评价[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4, 12 (12) :114-115.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7篇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宫腔镜,护理,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经期不规律、月经量较多等,严重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1]。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案,但需借助科学的护理干预发挥最佳效果。本文对比研究42例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37例,大专及以上2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年龄42?74岁,平均60.35±6.47岁,息肉类型:多发39例,单发19例;研究组年龄41?75岁,平均61.59±5.97岁,息肉类型:多发30例,单发12例;两组患者年龄、息肉类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对性护理干预:①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与基本原理,列举既往成功案例,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指导患者保持积极态度配合手术操作。②术中控制子宫腔内部压力<100mmHg,手术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期间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者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术后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定时监测术后血压、脉搏及心率等;出血多者予止血药物,并嘱其卧床休息;针对患者文化程度等予以药物用法教育,患者定期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低钠血症、出血、切口感染)及术后半年随访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3 复发情况

术后半年随访,研究组复发2例(4.76%),对照组复发10例(17.24%),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对患者心理与生理均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其生育能力[2]。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等特点,不影响卵巢功能,能最大限度保留子宫生理完整性,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案[3]。宫腔镜属于微创手术,围术期予有效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表明,研究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能因为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诱发疾病的可能因素、术中可能产生的副反应等;通过列举既往成功案例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从而缩短手术时间[5]。术后护理人员监测患者术后血压、脉搏及心率等,保持输尿管通常,避免膀胱收缩过程影响子宫止血,嘱其定量定时正确服用药物,并定期回院复查,从而降低内膜息肉复发率[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与郭湘平等研究一致,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7]。可能因为术中控制子宫腔内部压力<100mmHg,且手术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出血多者予止血药物,并嘱其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8]。本研究未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减少并发症,有效降低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49.

[2]马琳.不同麻醉方式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护理[J].医疗装备,2015,12(10):202—203.

[3]刘玉.20例老年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3):207—208.

[4]邓惠宜.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69—70.

[5]吴群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的护理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6):697—698.

[6]李杏梅,余秋莲,李玉春,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妇康片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员圆远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0—11.

[7]郭湘平,王玲玲,王芳.宫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56例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2):228—229.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妇产科2011年间确诊并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 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入选标准为: (1) 超声检查显示宫内有异常回音; (2) 宫腔镜下子宫内可见明显息肉; (3) 子宫异常出血久治不愈; (4) 息肉活检排除内膜癌。具体为:年龄23~48岁, 平均 (36.8±4.6) 岁;育龄期98例, 绝经38例;息肉类型为:单发35例, 多发101例;临床症状:月经量大72例, 经期前后出血51例, 经期紊乱38例, 贫血43例, 不孕20例, 无症状18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用宫腔镜确定息肉具体位置及体积并进行搔刮直至息肉完全刮除。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的不易刮除的息肉采用宫腔镜电环切从基部完全切除。40岁以上且无生育要求的经量过多患者可切除部分内膜。1年内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在术后口服妈富隆3月, 以防止息肉复发。本文具体手术类型为:息肉切除38例, 息肉+内膜切除83例, 息肉切除+内膜剥除15例, 围术期配合以系统的护理。

2 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 (45.2±10.9) min, 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 患者均于术后3~7 d内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 (4.1±2.6) d,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 平均随访9.2个月。随访结果为: (1) 月经正常:月经失血图评估[2]显示, 72例月经量大患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 38例经期紊乱者经期均恢复规律, 仅10例患者仍有阴道点滴出血症状。术后1月内43例贫血患者贫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2) 不孕症者术后妊娠:本组20例不孕症中16例有生育需求, 其中7例输卵管息肉者切除息肉后1月内通液正常, 1年内成功妊娠。6例继发不孕者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内膜增生, 经息肉+浅层内膜切除术及药物治疗后, 均可妊娠。3例数次自然流产者经息肉+内膜切除后自然妊娠。

3 护理方法

本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中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主要如下。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通过真诚、耐心的医患双向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对恐惧、担忧等常见心理进行对症梳理。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告知宫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优点及预期效果等, 介绍主刀医师的高超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以提高患者安全感。介绍以往的成功手术案例, 消除患者的顾虑, 增强治疗信心。

3.1.2 术前准备

对患者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糖尿病等并发症进行积极对症治疗。术前1 d备皮, 用高锰酸钾溶液 (1:5000) 灌洗阴道, 晚上入睡前阴道内放置明胶棒以软化和扩张宫颈口, 口服5 mg安定片以帮助睡眠。术前3 h用温肥皂水灌肠一次, 以充分排除肠道内积气。

3.2 术中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护理以预防术后并发症为主, 主要护理要点如下。3.2.1预防出血阴道出血是宫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主要原因有感染、术中损伤、结痂脱落、术后宫腔压力下降等。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术后阴道出血情况, 记录出血量、血液颜色及性状等。每日定时监测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取4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肛门内, 以促进子宫收缩, 预防阴道出血。本组术后8例阴道出血, 经静滴缩宫素等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 2例活动性出血经宫腔镜下电凝刀止血后症状消失。3.2.2预防低钠血症术中膨宫液自宫腔裸露的血管吸收人血液循环或经输卵管人腹膜, 可导致血容量过多及低钠血症[3], 该症多发于术后3 h内, 以呕吐、恶心、血压升高、心率下降为主要特征。因此, 术中应当密切观察膨宫液的灌注量和回收量, 严格将宫腔内压例控制在100 mm Hg内, 手术时间严格控制在1 h内, 术中切忌切除不必要的子宫肌层组织。术后严密动态监测患者体内血钠浓度, 及时进行利尿、纠正电解质平衡、补钠等治疗。本组通过实施上述严密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低钠血症发生率为0。

3.2.3 预防静脉栓塞

术中患者长时间取膀胱截石位, 容易致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 进而导致静脉栓塞。此种并发症在合并高血脂及高血压患者中最为常见。预防方法为:术后5 h内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鼓励患者尽快下床活动, 同时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下肢发麻、疼痛现象, 若有, 应通知医师及时对症治疗。术后长时间不能下床活动者, 护士定时按摩患者下肢, 定时翻身, 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本组无术后静脉栓塞案例。

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指导其科学的饮食、休养方式, 教会其简单实用的消炎、止血方法, 嘱咐患者观察阴道流液、流血情况, 做好阴部卫生, 术后1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院后定期现了两个最大吸收峰, 分别为118 nm和257nm。在排查了干扰因素后, 最终需选取257 nm作为测定波长。本次研究选择甲醇-醋酸铵-三乙醇铵 (90:8:1) 作为流动相, 效果明显, 达到了预期的分离目标。此实验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 此检测方法不仅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有灵敏和快速等优点, 可信度高, 非常适用于在临床上对血药浓度的检测。

[1]刘文宪.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舍曲林与阿立哌唑

浓度[J].医药导报, 2011, 3 (12) :1552-1555.

[2]张国阳, 王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立哌唑血药浓度[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 15 (5) :374-376.

[3]温预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立哌唑的浓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1) :50-52.

[4]刘文宪.RP-HPLC测定人血浆中阿立哌唑的浓度[J].现代食品

与药品杂志, 2006, 16 (4) :17-19.

摘要:目的 总结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6例均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术中配合以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等护理, 跟踪患者术后病况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仅出现10例 (7.4%) 阴道少量出血, 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月经紊乱、不孕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无术后复发案例。结论 系统、严密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保证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护理

参考文献

[1]冯力民.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5 (10) :123-125.

[2]郑卫红.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126例护理体会[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8 (5) :169-170.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宫腔内膜息肉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其中对照组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8.3±3.5)岁;观察组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0.1±2.8)岁。研究中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同时排除其他妇科疾病患者,102例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对患者外阴进行常规消毒,同时取患者膀胱结石位,膨宫液采用5%葡萄糖,用量为10000 m L,压力为150 mm Hg。麻醉方式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静脉麻醉。从患者宫颈管插入宫腔镜,对宫腔全貌以及宫颈进行窥视。从宫角开始对患者子宫内膜进行切除,从宫底直达侧宫角,对患者的后壁、两侧壁以及前壁进行处理;采用切割圈逐刀将子宫内膜息肉和较小的黏膜肌瘤碎片取出,术后对患者充分电凝止血,出血较多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从而降低出血。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直视下对子宫息肉进行刮取,同时采用负压吸引,对宫腔吸净。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颈管狭窄、粘连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1.2.3 护理:

①术前护理。患者术前需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如宫颈活检、细胞学检查以及宫颈刮片检查,同时对患者的凝血时间以及血常规进行检查,患者在月经期间不得进行手术,月经干净后1周内为最佳的手术时间。②避免子宫穿孔。针对于子宫极度前屈、后屈位的患者由于视野受到一定影响,若是操作不熟练极有可能导致子宫穿孔,若是出现了此类情况需要降低膨宫液压力,同时按照医嘱给予缩宫素20单位,地塞米松10 mg。③防止烧伤。对膨宫液体进行认真核对,防止电解质融入膨宫液体中,对负极片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松动情况。术后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详细记录。④术后护理。术后6 h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可给予患者少量的普食。术后每隔30 min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进行监测,尽早发现休克以及出血情况。术后对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3 d防止感染,防止发生宫腔粘连,术后对患者的手术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告知患者需要保持外阴的清洁。

1.3 观察指标: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月经量、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同时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宫腔镜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患者子宫造成的损伤面积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高[2]。宫腔镜电切术属于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以及患者恢复快等诸多优势,降低了并发症,易于患者心理平衡[3]。此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同时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了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属于治疗内膜息肉较好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宫腔内膜息肉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同时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属于治疗内膜息肉较好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子宫息肉

参考文献

[1]孙艳琴,孙艳秋,马艳华,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手术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3,35(7):437-438.

[2]李吉昌,郑振文,王淑霞,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血时内分泌激素的变化[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78.

上一篇:高校档案特点下一篇:学校体育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