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静脉留置针

2024-08-02

患儿静脉留置针(精选12篇)

患儿静脉留置针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新入院3~12个月肥胖患儿, 无明显休克、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患儿家属愿意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437例, 肥胖标准:体重超过 (按身长计算) 平均体重20%, 皮下脂肪厚, 肉眼不易看到血管。437例患儿中呼吸道疾病182例, 消化道疾病175例, 其他患儿8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17例留置颞浅静脉, 对照组220例留置额浅静脉,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率。

1.2 方法

选择苏州碧迪医疗器械公司 (YZB/国1449-2008) 静脉留置针,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工作, 由工作年满5年以上操作熟练的护士进行。拟定的穿刺部位进行备皮, 由食指触摸判定静脉走向和位置, 用指甲沿血管方向轻轻按压留下凹痕, 消毒后, 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排尽空气, 以45°角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 见回血后稍降低进针角度继续向前推进2~5 mm。右手退针芯少许, 左手送外套管, 边送边退针芯。穿刺成功后用3M粘贴膜固定留置针, 并填写护理标签, 标明穿刺及固定的日期、时间及操作者。最后, 详细记录是否一次成功, 并跟踪记录留置时间 (从置管第1天至拔管的时间, 不足1 d按1 d计算) , 是否发生静脉炎。用生理盐水封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儿留置针使用时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儿留置针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患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2002年我国城市肥胖患儿为4.7%, 这些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哭闹、好动, 患儿家长对静脉穿刺成功期望值较高, 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反复穿刺及留置时间短、出现并发症都会增加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所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加使用时间成为工作的迫切要求。

1岁以下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较多, 如何选择合适的留置针部位现在意见不一, 个人习惯是常见选择原因[2]。颞浅静脉与颞浅动脉伴行是面后静脉的属支, 它收集颅顶头皮血液, 分布在在颞筋膜表面、颧弓的稍上方与耳廓的前方, 由前、后两支组成, 前支与滑车上静脉和眶上静脉相交通, 后支与枕静脉、耳后静脉及对侧同名静脉吻合, 此静脉及其分支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末梢注入面后静脉。临床中位置比较固定, 直径也较粗, 部位平坦, 固定方便。在本次研究中颞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62%, 比颞浅静脉成功率高, 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认为颞浅静脉的成功率高于额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上颞浅静脉比额前静脉使用时间长,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额浅静脉管径小、更易出现微小血栓从而堵塞管腔。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颞浅静脉与额浅静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者都是安全可靠的。

当然, 在穿刺中要选择30~60°进针, 增加进针角度[3], 可以减轻疼痛, 应用负压进行穿刺, 必要时采用血管划线法确定静脉方向等基本技巧在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上有较大的作用, 也应该予以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固定及日常护理中应该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4]。在本研究中比较的血管只有颞浅静脉及额前静脉, 其实在临床工作中耳后静脉也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只是由于固定不方便, 患儿家长反对者较多, 故未能在研究中对比。临床工作中, 选择合理的静脉作为护士穿刺成功的基础, 仍应根据每个患儿情况决定, 直接送软管法也是一个小技巧[5], 超声引导及LED静脉观测仪等辅助仪器的广泛应用[6,7], 在未来静脉穿刺成功率上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 颞浅静脉在肥胖患儿的头皮静脉留置针选择上有较大优势, 穿刺成功率高, 使用时间长, 静脉炎发生率不高, 是肥胖患儿治疗中首选的头皮浅静脉。

参考文献

[1]柏基芸, 王海峰.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 (13) :2050-2051.

[2]朱丽丽, 张雪芳, 陈洁, 等.肥胖患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位置效果分析.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1) :92-94.

[3]Ponde, V.C.Continuous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a modified technique to better secure catheter posi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Anesth Analg, 2008, 106 (1) :94-96.

[4]彭小兰, 邹翠容.肥胖患儿手背静脉穿刺的技巧与体会.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10 (12) 153-155.

[5]贾虹, 王丽梅, 常久静.直接送软管法在肥胖患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108.

[6]吴琼, 王少娜.LED静脉观察仪在肥胖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6 (11) :1828-1830.

静脉留置针操作、 第2篇

操作前,首先整理衣帽,评估患者及环境。核对医嘱,请问您是 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听说今天晨起你有腹泻的症状,(是的),稍后遵医嘱我要为你静点0.9%nacl,为您补液,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本次输液大概持续一个小时,您看您是否需要去卫生间吗?(不需要)先让我看一下你的血管好吗?您的这根血管没有瘢痕,穿刺次数少,按压疼吗?稍后我会选择这跟静脉为您进行输液,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您带来的痛苦,我将要为您选择静脉留置针,但是留置针的价格比一般的输液器贵一些,您可以接受吗?那现在我去为您准备用物,请您稍等!评估环境 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用物准备完毕,现在开始操作 洗手,戴口罩

再次核对医嘱,三卡一致(医嘱,输液卡,瓶贴)

1、检查药液,0.9%nacl 250ml在有效期内,瓶口无松动,瓶体无裂痕,倒置对光检查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2、贴瓶贴

3、开启瓶盖,检查棉签在有效期内,无漏气。碘伏在有效期内,瓶体无裂痕。消毒瓶口至瓶颈。

4、检查输液器,在有效期内,无漏气。打开包装,将粗针头插入瓶口,输液器置于袋内不拿出,关闭调节夹。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6、再次核对,我现在要为你进行静脉输液,您准备好了吗?

7、将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展开输液器,将墨菲滴壶倒置,打开调节夹,当液体流入2/1-2/3满时将墨菲滴壶倒转。将调节夹移至适当位置。当液体流至过滤网时,关闭调节夹。输液器内无气泡。将输液器放置于输液架另一侧。

8、检查留置针在有效期,无漏气现象。打开留置针的包装,连接留置针。先将头皮真插到肝素帽适当位置,待空气排除后将头皮针全部插入。液体流至黄色腔时关闭调节夹。

9、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垫脉诊和治疗巾,检查贴膜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无潮湿。

10、放好止血带,选血管,第一次消毒皮肤。直径为8*8

11、在穿刺上方6厘米处系止血带,再次消毒

12、打开调节夹,使少量液体滴出。关闭调节夹,检查针头和输液管内无气泡。

13、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取下护针帽。

14、嘱患者握拳,穿刺时可能会疼痛,请不要紧张。一手在消毒区外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另一手持留置针。在选定的静脉血管偏下方进针。针尖斜面向上成15-20度角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针头沿血管方向潜行少许。

15、右手持针翼,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16、一手固定针翼,三松。观察液体流入顺畅,拔出针心,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用输液体将留置针u型固定,防止压迫穿刺血管。

17、记录日期时间,贴于透明贴膜上。

18、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及老年人20到40滴/分。根据病情需要我为您调至60滴/分。请您不要随意调节。

19、记录输液卡,将起挂于输液架上。20、整理用物。

21、整理床单位,我会每15-30分巡视病房一次。如有需要或不适,请按呼叫器,我会马上就赶来。

二、封管

1、,你的输液已经结束,现在感觉怎么样了?现在我要为你封管。

2、拔出头皮针,将输液管和输液瓶取下,放入处置车下层。将留置针输液贴揭下,肝素帽消毒两编。

3、用无菌等身生理盐水5-10ml,每6-8个小时重复封管一次。

4、将注射器针头全部插入肝素帽中,脉冲式封针,边推边退。推液速度大于退针速度。

5、关闭调节夹,拔出注射器

6、,现在封管已经结束。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及下垂姿势。以免大量回血堵塞导管。洗澡时注意防水。保持敷料固定、您还有其他需要吗?请您好好休息。

三、拔针

1、,留置针的使用时间为3-5天,您的留置针已经到了拔出的时间了,我现在来为你拔针。

2、揭去输液贴和透明胶贴,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

3、请您按压穿刺点及前方皮肤直至不住血为止、4、请问还有其他需要吗?

5、车上无菌和有菌物品分开放置。取下输液卡。洗手

6、将头皮针、套管针置于利器盒内,输液管毁形。

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分析比较 第3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部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51-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共450例次,男270例,女180例,年龄54岁~95岁。

1.2材料: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敷贴,稀释肝素液20U/ml, 其余用物同静脉输液。

1.3封管方法:用20U/ml的肝素液3ml~5ml脉冲式封管(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当封管液剩余0.2ml时,用小夹子卡住延长管近心端后拔除头皮针)。

1.4评价标准:留置时间96小时,病员无疼痛不适,无静脉炎发生。

2方法

2.1自制表格,由静脉留置针操作者(穿刺者、封管者、拔管者)填写病人使用留置针情况。对操作者按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培训,经考核均合格。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

2.2本次调查采用双盲法,操作者与病人均不知道调查目的,排除了人为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2.3A组选择手背静脉,B组选择头静脉中上三分之二,C组选择肘窝静脉,D组选择前臂掌侧静脉,E组选择下肢内踝大隐静脉。

3各组穿刺结果比较见下表

分组留置时间﹤96小时留置时间96小时合计A42例48例90例B27例63例90例C30例60例90例D12例78例90例E34例56例90例合计155例295例450例4 讨论

手背静脉较丰富,且表浅易见,但因患者大部分的活动都由手来完成,手背易打湿和与其它物体碰撞摩擦,造成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渗血,渗液,因而不利于固定,最终造成留置针脱出,渗漏,甚至静脉炎。因此保留时间不长。但穿刺成功率高是它的优点。且符合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使用血管的原则[1]。适用于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能配合的患者。因此,在手背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注意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妥善固定,发现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渗血时应及时予以消毒后更换敷贴。

头静脉下三分之一,特别是腕部,粗、直、弹性好,而被很多护士所选择,但桡神经约在肱桡关节下3 cm之间的范围内,桡神经分为浅支和深支。在临床中当选择桡骨茎突部位进行头静脉穿刺时,如果操作不当或失误,极易碰触桡神经浅支,并由此引发相应的症状,患者会立即感到针刺或电击样疼痛,并向手背拇指、食指、虎口等处放射,可能伴有不自主抽搐或顫抖等症状[2]。因此,穿刺者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了解与静脉相伴行的神经的解剖。进行头静脉注射时,选择中上三分之二为宜,下三分之一适用于手背静脉穿刺困难,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的输液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主诉,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留置过程中病员出现疼痛时及时拔除留置针。

肘窝静脉含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是可见的静脉里面最粗[3],易固定,最易穿刺的,但它位于肘关节处,不利于患者活动,往往出现渗血或者输液不畅,影响留置时间,故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应首选肘部静脉,以便迅速建立起静脉通道,而不应浪费时间到处找血管。

前臂掌侧皮肤较白,静脉表浅易见,好固定,且不影响患者活动,因此保留时间较长。但此处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浅,易致液体及血液外渗而形成淤青肿胀[4]。只要病员合作,注意日常护理和观察,此部位的血管可作为输液时间较长的患者首选。

近年来,有相关报道下肢大隐静脉留置针造成的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增加趋势,因此,对长期卧床和有心脑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应用留置针[5]。一般保留时间不宜过长,且应经常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同时,加强肢体的运动,预防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适用于在抢救且上肢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

静脉留置针期间,应合理安排输入药液的顺序,有刺激性的液体及黏度大的液体应安排冲管[6],且宜相互间隔,避免对血管刺激较大引起液体外渗,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非常广泛。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大大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几率,对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有利,赢得了时间。穿刺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活动、输液周期来选择合适的血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7]。使用留置针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满意度提高,同时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省了时间,便于管理和应急抢救,使护理工作者能够分散精力,更多致力于观察病情及总结经验,也便于更好地护理病患。参考文献

[1]李娟炜,林雯倩,梁前芝,等.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 现代 医院 ,2007,7(8):100-101.

[2]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

[3]路必琼,刘惠凤,蔡伟文,等.老年病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护 理学 杂志,2003,18(2):91-92.

[4]耿少英,赵改婷,高荣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4,19(13):3-5.

[5]姜丽,张炜,热依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05,19(11B):2416.

[6]姜凤荣,包影,初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6,21(14外科版):55-56.

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第4篇

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住患儿583例,年龄1~5岁,平均2.6岁,应用静脉留置针240例,留置时间2~9 d,选用三通型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

2 护理方法

2.1 留置针静脉穿刺: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难度相对较大,首先选择留置针型号,小儿我们都用24G,血管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如手背静脉、颞浅静脉、桡侧浅静脉等,避免细小弯曲的血管,严格消毒后穿刺回血后进少许用食指和中指固定针芯,用拇指将外套管缓慢轻柔送入血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单手送管法操作简单,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我们科成立了护理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运用脑力激荡法分析制作鱼骨图制定对策实施及检讨,品管圈活动开展与实施使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同时发挥了护士潜能,提高了护理品质意识[2],增加了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增加,有利于护理工作的积极开展。

2.2输液观察巡视: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观察巡视,首先观察输液的滴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输液速度谨遵医嘱不得随意调节过快防止出现肺水肿,注意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如导管堵塞、肿胀、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等发生,一旦出现局部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护士在巡视病房时要动作轻柔态度和蔼亲切,可一边和孩子玩耍时看看小手,分散小孩注意力,做好与家属沟通,教会如发现静脉局部肿胀、疼痛应立即告知,以免出现发现不及时液体渗漏重者甚至出现组织坏死现象,要杜绝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护士要加强每日对患儿的注射部位勤加观察,特别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注意静脉炎发生,穿刺部位血管如红肿、热痛及绳索般硬应提示有静脉炎,护士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患儿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在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要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血管刺激,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2.3 留置针管理:

穿刺成功后盖以透明贴膜注明起止时间,用弹力绷缠绕保护防止脱管,头皮静脉穿刺后加用一次性弹力头套防脱管,输液当天结束后用肝素液或生理盐水正压封管,连接头用无菌小纱布包裹,第二日使用时消毒穿刺周围部位皮肤及连接头,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或有污染随时更换。发生导管堵塞时正确回抽,不能用注射器向血管推注挤压液体以免将血凝栓子推进血管发生栓塞等并发症,护士要正确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掌握封管液用量、浓度和维持有效时间。禁止置管期间局部清洗沾水和洗澡,维持静脉血管通路完好,积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家属了解静脉留置针的优缺点及配合护理的重要性,使家属配合保护,增加留置针保留时间的成功率。

2.4 拔针方法:

当拔出静脉留置针时,护士要告知家属按压要点,并向患儿说明阿姨要给你取下针了,小朋友不要紧张缓解患儿情绪。快速拔出体外立即用无菌棉签按压3~5 min。告知拔针后24 h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粘水以预防局部感染发生。

3 结果

本组统计240例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达219例,成功率91%。静脉输液留置时间2~9 d,其中静脉留置中途发生导管堵塞6例,发生留置2~4 d,液体渗漏2例,发生留置2 d,静脉炎2例,发生留置4~6 d,共失败10例,住院期间护士工作量明显减轻,护士由每天如白班早8:00~9:30完成静脉甚至更晚变到现在9:00前全部结束,患儿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及身心紧张痛苦,医患关系和谐,患者家属满意率提高。

4 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也逐渐广泛,其优点在于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减少患儿的痛苦,缓解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护士每天工作压力减轻,能够抽出更多时间巡视病房,观察患儿静脉输液中的一些儿存在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与患者沟通时间增多减少了医患间矛盾和防缺补漏,医患关系和谐,提高了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但是临床患儿应用留置针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护士操作有一定难度,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探寻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要点,最大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儿的痛苦。留置期间要认真做好护理观察,积极预防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几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华,罗国芳,赵兰,等.单手送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2):127-128.

[2]贺秋平,刘婷婷,崔伟伟,等.品管圈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运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83-84.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第5篇

【目的】

1、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的损伤。

2、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

3、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营养物质、输入药物等。【适应证】 1.需长期输液者。

2.静脉穿刺较困难者。【禁忌证】

局部感染、静脉炎、血管硬化者,躁动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后进行。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准备:安尔碘或碘伏、一次性输液器2个、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各1个、无菌棉签、弯盘、敷贴、胶布、止血带、治疗巾、小枕、药物;治疗车一侧放手消毒液;治疗车底层准备:锐器盒、医疗垃圾容器、止血带消毒容器等。

【操作步骤】

1、评估

1)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2)询问、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与病人进行交流。

2、操作要点

1)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准备输液架、胶布、敷贴。

2)核对医嘱,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和有效期等,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将瓶倒置,检查药液是否浑浊、沉淀或有絮状物。消毒瓶口,悬挂于输液架上。

3)检查输液器及留置针的型号、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等。取出输液器,打开留置针,持输液管及排气管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左手持针头,使输液管内充满溶液,茂菲滴管内有1/3~1/2液体,排气一次成功。检查管内有无气泡,将针头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将留置针放回输液袋内。(排气时药液经过过滤膜时速度要慢)

4)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手臂下铺治疗巾,将小枕置于穿刺肢体下,在穿刺点上方 8-10cm处扎止血带,选择静脉。

5)嘱握拳,消毒3 遍,消毒范围 6-8cm。待上一次消毒干后再次消毒。6)再次核对

7)取下留置针的护针帽,旋转松动外套管,进针,见回血,压低,再进 2mm,针芯退 5-10mm,送软针,松止血带,松拳,抽针芯至锐器盒,打开流量调节器。

8)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用透明敷贴将白色隔离塞完全覆盖。延长管呈U型固定于敷贴上方的皮肤上.9)撤治疗巾和止血带。10)最后一次核对。

11)调节输液速度,根据年龄、病情以及药液的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通常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老人以及心脏疾患要适当减慢滴速。或按医嘱调节滴速。

12)注明穿刺时间,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放置传呼器开关于病人可及处;告知注意事项;向病人致谢。13)按照使用后物品种类进行处理。

14)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或者手消毒,做记录,签名。将签字后的输液巡视卡挂于输液架上。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进入血管后再输入。

3)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4)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滴入是否通畅、有无溶液外溢、有无输液反应等,每次观察后应及时记录。

5)血管显示不佳时的处理方法:放低穿刺肢体,轻拍静脉、运动拳头、热敷扩血管、超声引导。

静脉留置针拔管困难2例 第6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拔管困难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77-01

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它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一般分为直型、翼型、Y型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留置针都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的针座三部分组成,穿刺的时侯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再将柔软的外套管送入血管内,将针芯抽出的一种现代的输液工具。因患儿口服用药困难,所以静脉输液便成为儿科临床用药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患儿接受治疗时多数哭闹怕针、挣扎反抗、拒绝配合,导致儿科护士扎液较成人科室困难很多。因此,作为新技术的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钢针输液就显得势在必行。我院儿科从2004年开始应用,现已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由此也相应的提高了家长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现已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

一.病例报告:患儿两例均为男性,年龄1岁3月及1岁6月,穿刺部位均为头部前额正中静脉,选择24G留置针(我科患儿使用的所有静脉留置针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Intima-Ⅱ競玛24G静脉留置针及3M透明贴膜)。

,穿刺时间3天,穿刺过程顺利,因出院需拔除留置针 ,拔针时发现留置针软管与皮肤粘连,拔管困难,穿刺点前方可触及0.3x1cm的硬块。处理措施:一方面安抚家属焦急情绪,让患儿安静下来,一方面,穿刺部位热敷、轻柔按摩硬块,边缓慢拔针。25分钟后留置针拔出,目测软管完整,镜下观察软管表面光滑,前段完整。局部皮肤外敷水胶体敷料保护血管。

将此事件报于BD公司,回馈留置针无质量问题。

二.原因:拔管困难可能有以下原因:血管细、头部与衣服或被褥摩擦造成软管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局部血管痉挛、反复穿刺等。

三.预防措施:

1.护士在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静脉留置针的质量:针头是否有倒钩、套管是否有开叉、断裂及起毛边的现象。

2.血管的选择 应选择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运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固定的血管。一般情况下大隐静脉不作为首选血管。

3.穿刺时注意要点

①穿刺时应首先判断清楚血管走向后再在血管正上方进针,切勿将退出的针芯重新插入软管,否则可能导致软管损伤。

②送外套管时应动作缓慢柔和、力量匀速,避免刺破血管。

③固定技巧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儿科病房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良好的固定是尤为重要的,固定时既要做到位置正确、动作敏捷,又要达到稳妥、安全、方便的要求。我科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对患儿不同部位穿刺静脉留置针采用了相应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科静脉留置针固定的一些新措施:

头部,将弹力网帽套于患儿头部(注意将肝素帽及回血栓固定于弹力网帽外,以防压伤皮肤),尽量避免或减少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等各种外力对静脉留置针的摩擦,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脱管或部分脱管的发生。上肢及下肢 剪取长度适宜的弹力自粘绷带缠于穿刺部位,注意松紧度适宜,避免了患儿对静脉留置针存有恐惧或好奇感而有可能自行拔除留置针。防止意外的发生。留置后指导家长协助保护好套管针,尤其是在夜间护理好患儿,减少患儿自行拔管的几率,保证安全

④冲管与封管 对于血管较细的患儿,用力要均匀、缓慢。

⑤观察局部反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有皮肤感染及输液是否通畅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渗漏、堵管、脱管及静脉炎等情况。

总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血管的损伤,减少护士工作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时我们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且可以保证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候秋红,杨艳红.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06):71-72.

[2]孙开梅.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输液中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04-705.

[3]查玉艳,孔立涛,陶凤.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803-3804.

[4]李石红,刘平,刘艳红等.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3):111-112.

患儿静脉留置针 第7篇

1 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

1.1 选择好合适的静脉是穿刺成功的前提

常选用的静脉为较直的有3~4厘米段距的浅静脉:如果患儿为1岁以内的小儿并且为出疹初期, 头部皮疹不是太多, 这时进行穿刺可选用头部的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 但是麻疹发病急, 出疹快, 出疹顺序是先从耳后发际开始, 渐及、额、面、颈, 然后是躯干和四肢, 最后达手掌及足底, 2~5天就遍及全身。一般患儿出现前驱期的麻疹症状来就诊时, 患儿头部已布满皮疹, 因为皮疹的原因此时头部已很难适用静脉留置, 穿刺不易成功, 而此时患儿四肢的疹子相对量少, 因此常常选用脚踝部的大隐静脉进行静脉留置, 相对的大隐静脉较粗直、血量充盈, 在此进行静脉留置成功率高, 并且1岁以内小儿还不会行走, 在此处留置保留时间长。2~5岁患儿可选用手背静脉、腕部上端的头静脉、肘部头部静脉或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2 穿刺手法是确保穿刺成功的关键

将输液瓶挂上, 输液管排好气, 取出留置针, 将输液管上的头皮针直接刺人肝素帽, 连接并固定好头皮针与肝素帽, 排空留置针的空气, 将输液调节器置于紧贴莫菲滴管下, 消毒左手示指, 拇指固定穿刺血管, 右手持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 压低角度, 再推进0.2厘米, 以确保外套管进入静脉内, 然后将穿刺针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固定针芯保持不动, 再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持套管外端“Y”处, 轻轻将部分套管送入血管内, 然后右手送套管左手退针芯, 将针芯完全拔出的同时, 也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1.3 穿刺成功后如何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固定时既要位置准确、动作敏捷, 又要达到稳妥、安全、方便的要求。固定位置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为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应将留置针尾部软管固定于透明贴周围的皮肤上, 不宜直接固定在透明贴上, 以免影响观察视野, 而且我们常用的透明贴质地较薄, 操作时拉扯易破裂;肝素帽接头处不要固定, 以便于更换输液装置、封管、拔针等操作。

1.4 封管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患儿每次输完液用3mL生理盐水封管, 每6~8小时一次。推注时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缓慢注入, 以免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封管时边退针头边推注生理盐水, 肝素帽内不留空隙, 最后卡扣夹紧在靠近穿刺端的软管的根部, 以防止回血赌塞管路。注意事项: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 要注意在每次输液接管前必须认真检查, 肝素帽有无松动和异常, 若延长管内有回血, 注意其颜色, 如色鲜红并远端渐淡, 可直接接输液管进行输液, 若回血色暗, 无稀释状, 应慎重, 且勿强行推注.

2 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在为麻疹患儿进行输注治疗药物的同时, 还可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 取完血后留置针继续可作输液用, 一针两用, 更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 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在麻疹传染病流行期间, 有的患儿病情严重合并支气管肺炎或心肌炎时, 需要应用抗生素和西地兰等药物, 现抗生素使用规范, 静脉给药次数增加, 紧急抢救时能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应, 为抢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从而提高抢救率, 挽救患儿生命, 静脉留置针受到家长的接受和认可, 同时也减少了护患纠纷。因而通过为麻疹患儿采用静脉留置术进行采血、输注药物、紧急抢救中的运用, 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

摘要:患麻疹的小儿好发年龄一般在6个月~5岁,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调皮好动, 加之因疾病本身引起的高热、厌食、腹泻, 导致水分丧失和摄人量的减少, 血管不充盈, 患儿不配合, 家长要求穿刺成功率高, 使得病儿的静脉穿刺变得困难, 并且在患儿出疹期全身布满密集的淡红色斑丘疹, 因而更给穿刺造成极大的困难, 即使穿刺成功, 也不易长时间固定, 往往需要反复穿刺, 而且一根好的血管只能短时间穿刺1~2次, 再穿刺很难成功, 患儿皮肤颜色发红不易寻找静脉, 既增加患儿的痛苦, 引起家长的不满, 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因此开始给麻疹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给药治疗、采血、紧急抢救时输注抢救药物。我科自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效果良好, 即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家长也满意。

关键词:麻疹,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

参考文献

[1]吴光煜.传染病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0.

患儿静脉留置针 第8篇

1 临床资料

2007年以来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361例手术患儿, 其中男191例, 女170例, 最小年龄17 d~15岁, 平均年龄7.55岁, 均取得较理想效果。

2 方法

2.1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语言亲切态度和蔼, 已获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向患儿及家属耐心解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作用, 取得其同意和配合。

2.2 穿刺部位血管选择 选择走向明显, 粗、直、弹性好, 易于固定的血管,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如头部的额静脉、双侧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四肢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手背及足背静脉网,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等。头皮静脉需要正确区分动、静脉, 一般情况下, 静脉血管外观呈微蓝色, 触之无博动感, 按压血管容易圧瘪, 穿刺时回血少量和缓, 向回挤压时, 无阻力, 局部血管无特殊改变;而动脉血管外观淡红或与皮肤同色, 触之有搏动感, 按压血管不易圧瘪, 穿刺时回血迅猛且多, 向回挤压时, 阻力大, 局部血管呈树枝状突起, 颜色苍白, 小儿会疼痛尖叫。头部血管选择后, 应将需要固定穿刺针范围的毛发剃净, 以固定贴膜为参考范围, 防止固定不牢, 导致针头脱出和药液外渗。

2.3 光线选择 光线的明亮和照射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 白天应选择光线明亮的自然光, 使血管暴露清晰可见, 但避免在较强的光下穿刺, 以免强光刺眼影响成功率, 阴雨天及夜晚最好选择60 W的日光灯下较为适宜, 无论在何种光线下操作, 操作者的身体不能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以免有暗影, 影响穿刺成功率。

2.4 留置针及贴膜的选择 选择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号半小儿留置针, 固定穿刺针所用贴膜, 选择浙江人和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术切口无菌透明贴膜.

2.5 操作方法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查对制度, 正确执行医嘱配好药液, 检查并插好输液器后, 携用物至患儿床前, 选择穿刺静脉血管后, 检查并打开静脉留置针外包装及无菌透明贴膜。指导家属适当约束固定患儿, 操作者在穿刺点上方10 cm 扎止血带, 瞩患儿握拳 (头部不需要) , 常规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 以穿刺点为中心, 面积要大些, 以固定贴膜的面积为参考, 碘伏消毒皮肤2遍后, 待干, 排净输液器中空气, 取出静脉留置针, 将输液器针头插入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内少许 (针尖斜面全进入即可) , 打开输液器滑轮, 使液体缓缓充满并排净留置针内空气, 将输液器针头全部插入, 同时关闭输液器滑轮, 用胶布固定输液器针柄与肝素帽 (注意无菌操作) , 调整松动针芯, 使针头斜面向上, 再次排净留置针内空气, 以拇指、示指捏住穿刺针双翼的多点面, 以15°~30°角进行穿刺, 见到回血后, 减慢穿刺速度, 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 以保证套管也进入静脉, 以一只手稳定导管双翼, 另一只手打开输液器滑轮, 使液体流动, 确认套管位于静脉内, 继续送针5 mm, 回抽针芯少许, 使针尖退入套管内, 将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静脉内, 松开止血带, 嘱患儿松拳, 右手固定针翼, 左手平稳、缓慢地抽出针芯 (针芯抽出时阻力稍大, 应固定针翼, 防止套管随针芯一起滑出而导致穿刺失败) , 用准备好的无菌透明贴膜, 封闭式固定针翼及穿刺点, 在无菌透明贴膜空白处, 注名穿刺日期、时间及责任人, 以方便及时查看保留时间。

2.6 每日静脉输液完毕, 用稀释肝素溶液 (10~100 U/ml) 2~3 ml正压封管, 边推注边拔针 (先拔出静脉输液器上部分头皮针, 仅剩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 。

2.7 每次输液前后, 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 热痛, 询问患儿有无不适, 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 并给予对症处置。

2.8 小儿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 d, 应指导患儿及家属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注意保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或头部, 即使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以免由于重力作用, 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尤其要指导婴幼儿家长, 特别注意患儿的行为举止, 防止突然抓扯穿刺部位, 必要时给予约束, 头部带头套, 手足用夹板固定, 防止留置针脱出。

3 结果

本组361例患儿中, 失败26例, 穿刺成功率为92。8%。

4 讨论:

4.1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因而外科手术患儿经常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故穿刺点皮肤消毒不宜用酒精, 而改用碘伏, 且碘伏消毒要2遍。

4.2 穿刺时应注意针尖以15°~30°角进针, 如穿刺角度小于15°, 留置针在皮下行走太长, 会增加患者疼痛, 易导致药物外渗, 而穿刺角度大于30°时, 容易刺破血管, 导致穿刺失败。

4.3 加强巡视, 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及患儿体温波动情况, 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渗血、肿胀疼痛或伴有输液速度减慢等, 发现异常立即拔针重新穿刺, 如发现脱管和静脉炎等情况应及时拔针, 并给予抬高肢体、神灯理疗、局部50%硫酸镁湿敷等处置。

4.4 静脉留置针封管后保留过程中, 经常会在针头处有少许回血, , 应告知患儿及家长不必惊慌, 不需特殊处理。如回血较多, 再次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 切勿强行挤压输液管, 防止将小凝血块挤入血液循环, 导致血管栓塞。观察确定为回血堵塞导管后, 应给予拔针。

4.5 再次输液时, 常规消毒肝素帽的橡胶塞, 先缓慢推注5-10 ml生理盐水冲管, 再将输液器连接进行输液。

4.6 按规定时间更换透明贴膜, 更换时也应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4.7 小儿外科手术患儿手术前后常需要大量补液, 抗炎支持治疗, 因患儿年龄小, 心功能发育较差, 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时常需要24 h全天输液, 因此给护理上增加了更大难度,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在于软导管埋于浅表静脉内, 且封闭固定良好, 日常活动也不易滑出血管外, 同时患儿休息、睡眠不受影响。

4.8 留置针既保护了患儿静脉, 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 又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

4.9 留置针可以随时保持静脉通畅, 便于急救和给药。

4.10 该项技术操作简单, 损伤小, 对体弱者, 心功能不全, 危重患者, 昏迷躁动, 意识不清患者, 大面积烧伤, 血管损伤较多、不易穿刺的患者等, 可带来极大益处, 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患儿静脉留置针 第9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危重患儿102例,男65例,女37例;年龄34 d至11岁;重症脱水28例,病毒性脑炎21例,腹泻病伴重度脱水13例,颅内出血12例,捂闷综合征8例,感染性休克6例,肠坏死5例,哮喘持续状态4例,消化道大出血3例,急性药物中毒2例;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20号留置针和3M贴膜,股静脉留置针堵管16例。

2 堵管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1 封管液的配制不当

(1)输液完毕用适量的液体封管是防止堵管的必要措施之一,肝素液稀释浓度过低,达不到要求,股静脉留置针封管用浓度为25 U/mL的肝素稀释液[1],对颅内出血及有出血倾向者采用生理盐水封管,6 h~8 h重复1次[2]。(2)护理对策:将肝素液稀释浓度制表挂在配药室内,每天由治疗班按要求统一配制封管液备用。

2.2 封管技术不规范

(1)输液完毕正压封管,使留置针内充满封管液,防止回血,起到抗凝作用。由于没有采用正压封管,不了解暂时不用的静脉通道封管的间隔时间。(2)护理对策:对科室护士进行封管相关知识培训,要求人人掌握正压封管技术,具体方法封管时将针头斜面插入肝素帽内缓慢均匀推注封管液5 mL边推边往外拔针头,防止负压,使留置针内充满封管液[3],因为堵管针头若全部插入套管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套管针内,导致血液凝固而发生堵管;经济条件好的患儿可采用可来福接管。暂时不用的静脉通道应每12 h封管1次[4]。

2.3 微量持续泵入药物

(1)危重患儿在救治过程中往往需要微量持续泵入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增加了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几率,特别是速度小于1 mL/h。(2)护理对策:配制药物时适当稀释药物的浓度或与生理盐水同时泵入,泵入速度尽量大于2 mL/h,并每间隔12 h冲管1次。

2.4 多种药物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

(1)多种药物同时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可能导致相互反应产生微小颗粒,从而致留置针堵管,输入血液、全胃肠外营养液时,会在管腔壁逐渐附着沉积甚至形成纤维蛋白鞘,可以促使管腔堵塞[4]。(2)护理对策:输注血制品、全胃肠外营养液、渗透压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两种不相容的药物之间及每次封管前先用生理盐水10 mL冲管,再用5 mL肝素液正压封管[3]。外周循环改善后,再建立一路静脉通道,血制品单独静脉输入。

2.5 患儿因素

(1)患儿频繁呕吐、咳嗽、躁动,血液可反流至留置针内,血液凝固发生堵管,重症患儿的血液高黏滞性导致堵管的重要原因之一[5]。(2)护理对策:护理人员适当对患儿进行约束,发现血液回流现象,要及时处理,防止堵管发生,对于处于高凝状态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使用较高浓度的肝素液封管,缩短封管的间隔时间。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再用生理盐水将血液冲净才能进行输液。

2.6 其他因素

(1)股静脉穿刺只能靠定位进行盲穿,在皮下反复探测血管或置软管不顺利时,会造成血管内膜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易导致堵管;留置针软管反折。(2)护理对策: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股静脉解剖相关知识培训,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将患儿置功能体位,更换贴膜时保持留置针走向与股静脉一致。

3 小结

股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危重患儿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正确的正压封管技术,维持适当的微量持续用药速度,对患儿要适当的约束,提高护理人员股静脉穿刺技术,可明显降低股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延长保留时间,从而也减轻了外周静脉反复给患儿造成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梁飞凤.抢救颅脑外伤危重患儿时股静脉留置针优势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5):36-38.

[2]姚艳,槐宇,薛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19.

[3]陈励顺,沈晓如.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常见原因和护理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6):518-519.

[4]陈香花,金奇红,赵林芳,等.危重病人深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58-59.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影响因素,留置时间

随着医学发展, 医疗器材和产品的研发创新,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传统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长期输液患者[1]。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 静脉炎发生率的增高给患者带来痛苦, 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患关系, 甚至引发纠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入选标准:预计输液时间≥7天, 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排除输注化疗药物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在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编号, 采用方便抽样法, 抽取对照组和观察组, 共50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天组, 观察组依次分为留置时间4天组、5天组、6天组和7天组, 每组10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留置针型号等一般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由病房责任护士对入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刺, 每次输液完毕, 取5 ml肝素钠稀释液封管。留置过程中每48 h由责任护士更换敷料且更换前常规消毒皮肤, 每班护士观察患者穿刺局部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表中, 一旦发现静脉炎立即拔管并记录。

1.3 研究工具

1.3.1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该调查表是研究者根据文献回顾, 考虑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影响因素制定的, 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留置部位、输注药物等8项内容。

1.3.2静脉炎分级标准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INS) 2000版静脉炎分级标准, 将静脉炎分为4级[2]:1级:滴注部位发红,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滴注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3级:滴注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4级:滴注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 可触及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 cm, 有脓液流出。

1.3.3 静脉留置针患者局部观察表

用以观察不同组患者穿刺局部有无出现静脉炎, 要求每班护士及时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各组基本情况比较,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各组静脉炎发生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规定观察天数内静脉炎发生率见表1。留置3天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0%, 留置4~7天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0%~59.0%, 其中静脉炎级别多为1级。各组静脉炎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注:*P<0.05;**P<0.01

2.2 静脉炎发生率单因素分析

对性别、留置针型号等与静脉炎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见表2。不同性别、输液量、输注方法、药物性质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 而不同留置针型号、留置部位、输液时间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3 静脉炎发生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及收集到的数据资料, 以有无发生静脉炎作为因变量, 以年龄、留置时间及表2所获得的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有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和性别, 结果见表3。

注:*P<0.05;**P<0.01

注:*P<0.05;**P<0.01

3 讨论

3.1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 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3], 表现为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留置3天静脉炎发生率为7.0%, 留置4~7天静脉炎发生率为11.0%~59.0%, 其中1级静脉炎多见。国外报道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2.6%~67.2%, 国内文献报道外周静脉置管引起静脉炎发生率为2.0%~35.9%[4], 文献报道静脉炎发生率差异较大, 可能与研究药物性质、留置时间不同有关, 也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倚。

3.2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影响因素

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有患者性别、药物性质、留置时间。

3.2.1 性别

本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因素, 回归系数为0.141,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静脉炎, 这与Karadag等[5~7]的研究结果一致。女性更容易发生静脉炎, 可能与男性运动比较多, 肌肉发达、血管粗、血运好等有关[8]。

3.2.2 药物性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药物性质是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的首位影响因素, 回归系数为0.557, 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容易引起静脉炎, 这与黄小珍等[8~10]的研究结果一致。Uslusoy等[9]研究显示输注等渗药物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高浓度药物的输入, 使血浆渗透压增高, 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 从而导致液体外渗、血管变硬而出现静脉炎[11]。另外,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输液量也影响静脉炎的发生, 输液量超过1 500 ml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静脉炎, 这与刘红军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黄小珍[8]指出输液量超过1 500 ml时, 静脉炎发生率明显超过输液量少于1 000 ml的患者, 尤其是大量快速输液时, 增加了血管壁侧压, 导致机械性静脉炎。

3.2.3 留置时间

表3显示, 留置时间是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回归系数为0.390。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加, 这张晓明等[3,10,12,13]的研究结果一致。从减轻穿刺带给患者的疼痛及护理人员工作量来看, 应尽量延长留置时间, 但由于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已对血管壁造成一定损伤, 且在血管内来回移动可机械性损伤血管内皮, 易形成血栓, 引发静脉炎[8]。

本研究并未发现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与年龄、留置部位、留置针型号、输液时间等相关, 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量有限, 尤其是个别组中发生静脉炎例数不足。

3.3 静脉留置针建议留置时间

表1结果显示, 静脉留置针留置6天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5天组, 建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5天为宜。李凤玲等[14]认为静脉炎普遍发生在置管后6~7天, 因此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赵晓燕等[15]也指出留置时间与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有正相关性, 留置时间超过5天, 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目前我国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按照BD公司的建议留置时间为3~5天, 不超过1周[16]。关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结论, Uslusoy等[9]研究得出留置时间大于1天时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留置时间1天的发生率, 宋瑰琦等[6]研究得出留置时间超过3天静脉炎发生率增高, Bregenzer等[17]研究未得出留置时间超过3天静脉炎发生率增加, Lee等[18]研究发现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由2~3天改为3~4天没有增加静脉炎的危险。

3.4 降低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的建议

在长期使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及大量液体输入时, 尽可能采用深静脉置管, 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安排输液,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先输、慢输, 后输刺激性小的药物及平衡液[8];掌握好留置时间, 建议常规留置时间为5天;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瘙痒, 血管弹性有无改变, 输液是否通畅等, 发现局部肿胀及发生静脉炎时, 应更换穿刺部位, 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在女性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更应加强观察, 多巡视。

4 小结

患儿静脉留置针 第11篇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影响因素;优化方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和传统的针管注射器相比,在临床使用中,对于需要多次注射或者输液的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来说,能够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也能够安抚患者的情绪,对提高儿科的治疗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成功率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许多临床应用表明,这种输注器材在留置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稍有不慎,就需要重新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1 临床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现状

1.1 忽略无菌操作的要求 静脉留置针在穿刺以及留置期间,对穿刺部位的消毒情况比较严格,要求保证穿刺部位的无菌环境。但是具体的使用中,有些护士或者护理人员,由于专业技术和工作态度,经常或忽视这种要求,比如在操作时未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或者消毒不彻底,采用敷衍的态度,更甚者多次穿刺时不按要求更换留置针。穿刺后以及出针后,未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和更换无菌透明贴膜。

1.2 选择血管和穿刺时技术不够 此类的留置针主要的应用对象是婴幼儿和儿童,由于他们身上的血管比较细小,穿刺时很容易引发穿刺部位的肿胀情况;同时有的护理人员的穿刺技巧也存在问题,有的需要多次穿刺才能成功,给患儿带来痛苦。

1.3 留置针的选择方面 在临床使用中,静脉留置针也是有区别的。考虑到儿童的血管发育情况以及儿童的多动天性,护理人员应该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细小的、较短的留置针,减少对儿童的影响,降低留置针对儿童血管内壁的磨损。但是实际使用中有的护理人员忽视了这一要求,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1.4 穿刺成功率手的质疑 在具体的使用實际中,我们发现有的护理人员自身的穿刺技术不佳,导致留置不成功;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因素,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的心态无形当中给护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2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优化方法

2.1 正确的选择穿刺血管 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特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地选择穿刺血管。一般而言,穿刺时应该注意选择比较清晰的静脉,与普通注射一样,要选择血管粗大、血流量丰富的上臂或者头皮血管。

2.2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早产儿来说,采用腋静脉留置穿刺的成功率比较高,并且可以留置的时间长,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好是选择头皮静脉;对于稍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手背静脉走向直且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并且嘱咐其不要移动穿刺针管。

2.3 严格要求穿刺的程序 穿刺时,应该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程序。首先应该保证穿刺时的无菌环境。穿刺时,护理人员应该对穿刺部位的皮肤采取常规的消毒,如若选择头皮穿刺,则应该将穿刺部位的头发剃去,以免造成感染。其次,对于留置针的穿刺角度也有要求。一般而言,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缓慢地进入到血管中去,避免针头对血管内壁的损坏。

2.4 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由于患者的年龄特征以及生理特征,在固定留置针时,难度比较大。因为小儿自身无自我控制意识,经常会触动留置针。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认为应该尽量采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的方法。在固定前一定要对穿刺部再次进行消毒,并且保持周围皮肤的干燥,以便于发挥透明贴膜的黏贴作用。同时为了保证留置针的稳定性,在实践中还可以在贴透明敷贴周边加粘3M宽透气胶带,效果也比较好。临床中,在固定留置针时,也要主要到头皮针与肝素帽、输液器末段与留置针近心端肢体均需用胶布固定,遇牵拉时,可极大地缓冲外力。肢体留置导管者,为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可用托板适当固定肢体,防止导管扭曲及脱出。

2.5 合理的进行封管 封管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合理人员要妥善处理好下面两个问题:

2.5.1 封管液的选择 在留置时对封管注射封管液是为了给管腔加压力,以防止血管内的血液倒流。为了提高封管的质量,减少血液倒流现象的发生,降低患儿的痛苦,现在临床上一般使用生理盐水这一封管液,既有利于患儿的生理需要,且符合经济原则。并且生理盐水自身对患儿的身体有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小,能够降低各种并发症,也不受病种限制,尤其对肝素钠禁忌证,如消化道出血、DIC、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肝肾功能不全等病人适用。

2.5.2 封管方式的选择 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操作是否成功,封管液要选择合适,封管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封管时要求正压封管,边退针边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可采用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封管液脉冲式封管较封管液匀速推注封管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

3 结 语

要想切实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成功率的,就要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穿刺规范化程序,提高他们的穿刺技术以及选择穿刺血管的技巧,并且要探讨合理的固定方法,做好封管等工作,才能保证静脉留置针的有效使用,保证患儿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琴,徐孝华,蔡淑琴.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25—926.

[2] 高慧玲,李淑红,虎倩.7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3):396—397.

[3] 金翔凤.儿童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部位效果分析[J].华夏医学,2005,18(5):841—842.

留置静脉留置针病人的舒适护理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月我科共使用套管针输液186人次, 其中男79人次, 女107人次;年龄19岁~89岁, 平均66.8岁;全部病人均使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2 护理干预

2.1 操作前护理干预

操作前热情主动地与病人沟通交流, 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讲解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应用的目的和意义, 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倾听病人的感受及建议, 了解并尽量满足病人对舒适的要求, 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 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及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 使病人心理舒适。病室环境安静, 空气新鲜, 光线充足, 床单元整洁干燥, 使环境舒适。老病人可由其自己选择信赖的护士为其操作, 新病人可宣传并介绍穿刺技术好的高年资护士为其操作, 使灵性舒适。

2.2 操作中护理干预

在操作中护士应着装整洁, 仪表端庄, 并应用尊称, 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情感的桥梁, 用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语言与其沟通, 了解需要, 及时予以满足, 使病人心理舒适。正确选择留置针型号, 操作时要根据病人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 在不影响输液的情况下, 尽量选用小号留置针, 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使生理舒适。合理选择静脉, 一般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不宜滑动、便于观察和穿刺的部位, 避开关节, 因关节处血管易形成血栓且不利于穿刺肢体活动。尽可能选用上肢静脉, 若情况特殊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输液时, 应抬高肢体20°~30°并于膝下垫一软枕, 使病人卧位舒适。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穿刺前严格消毒皮肤, 消毒范围应大于敷贴, 直径不小于8 mm, 消毒时安尔碘不宜过多, 待皮肤上安尔碘干燥后再穿刺, 不仅可避免化学刺激, 而且可达到充分消毒, 减少感染几率。穿刺时动作宜轻柔, 力求稳、准、熟练, 争取一次成功, 穿刺毕以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 以便于观察穿刺点, 及早发现静脉炎。天气寒冷时, 在穿刺前可用2%普鲁卡因涂擦穿刺部位, 使局部静脉扩张充盈, 提高穿刺成功率[2], 尽可能减少穿刺中疼痛刺激带给病人的不适, 使生理舒适。

2.3 操作后护理干预

操作后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 并经常巡视病房, 观察输液通畅情况及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渗漏, 体现人文关怀, 使病人心理舒适。合理输液, 在输液过程中, 特别是刺激性大的药液及高渗液体输入时, 可热敷穿刺侧肢体, 热疗可改善血液循环, 加快静脉回流, 减少输入液体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引起不适, 或以75%乙醇纱条沿静脉走向湿敷于穿刺静脉上, 由于酒精易挥发, 可带走机体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 从而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性, 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引起病人的不适, 使生理舒适。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 输液结束后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退出的正压封管方法封管。封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稀释的肝素溶液 (每150 mL生理盐水含12 500 U肝素) , 而对于所患疾病不宜使用肝素的病人及对肝素过敏的病人, 可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封管时推注速度宜缓慢, 以减少快速注入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引起病人的不适, 并应确保导管内充满封管液, 而不是药液和血液, 减少血液回流至导管内引起病人感观上的不适。使生理舒适。灵活掌握留置时间, 按美国BD公司的建议, 留置时间为3 d~5 d, 最好不超过7 d, 使用中注意留置针的护理, 穿刺部位每天消毒并更换敷贴1张, 随时观察穿刺部位, 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更换留置针, 避免红肿渗漏给病人带来的不适, 如局部无红肿7 d更换留置针, 减少勤更换给病人增加医疗费用及多穿刺带来的痛苦, 使病人社会、生理舒适。

3 结果

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 病人在身心方面均有很多的改善, 感觉舒适的180例, 平均留置时间为4.85 d±0.37 d。

4 体会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 强调了护理人员要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 将其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 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 无论操作前热情主动地沟通, 操作中轻柔熟练的操作技能, 还是操作后细心的观察和体贴的呵护, 均使病人无论在心理、生理、社会及灵性上, 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增加了舒适度和满意度, 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 (5) 7:40-41.

上一篇:润滑材料下一篇:城市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