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形象范文

2024-05-13

女子形象范文(精选6篇)

女子形象 第1篇

一、恋爱女性

周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女子亦可平等地像男子一样追求爱情, 在爱情面前, 她们或大胆、率真;或深挚缠绵。即使是在失恋后, 仍显示出直率的个性。

(一) 热烈大胆的示爱

《诗经》产生于“礼崩乐坏”的周代, 因此, 其内容对礼教束缚较少, 婚姻较为自由, 她们遇见钟情的男子就会大胆热烈地示爱。《郑风·东门之墠》中女子很主动, 男子则处于被动, 面对男子不露面, 她自我赞赏, 直呼“东门之栗, 有践家室”, 以引起男子注意;《王风·大车》中的女性爱上了一个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大夫或者是老谋深算、精于利益的商贾, 对于女性的追求, 他没有给出直接明了的答复, 这位率直泼辣的女性直言不讳:“畏子不奔!”并以誓相劝:“谷则异室, 死则同穴。谓予不信, 有如檄日!”女子山盟海誓还不够, 还要对着太阳发誓, 生不能同室相伴, 死则同穴相寝, 说我撒谎, 有朗朗清空下白日作证。我们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如火焰般的示爱, 如此热烈、如此动人。

(二) 欢快愉悦的幽会

男女爱慕, 发展到两情相悦, 便有了幽期密会, 如《王风·丘中有麻》写女子等候情人, 享受幽会的甜蜜和快乐。“丘中有麻, 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 将其来施施……”女子分别在树林里、在地里、在树下等候情人的出现, 快快活活畅叙相爱之情, 共享女子带来的美食, 最后欣然接受男子的定情之物。

(三) 深挚缠绵的相思

示爱成功后, 男女进入了热恋阶段, 相思的情诗随之出现。《郑风·子衿》写的是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归来, 到城门两端的观楼独自踌躇徘徊, 驻足眺望, 终未见期待之人, 唯见那空阔的天际和陌生的面孔, 便发出“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的咏叹, 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泣如诉, 深挚缠绵。

(四) 悲凉痛苦的失恋

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说:爱情对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 而对于女人则是生命的全部。《狡童》:“彼狡童兮, 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描述了一位初遭失恋的女子, 面对狡猾男子一步步的疏离, 她焦虑、寝食难安, 虽然痛苦, 但仍对恋人充满了渴望与深情,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初遭失恋而情感缠绵, 对恋人仍一往情深的少女形象。

与《狡童》中一往情深的少女不同的是《郑风·襄裳》中泼辣、爽朗的少女形象, 她直言:“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她昂扬地宣布, 你变心了我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选择。[2]

二、新婚女性

都说新娘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子, 《诗经》中不乏对新娘美貌的描写。《卫风·硕人》中的庄妻不仅体形匀称 (“硕人其欣”) , 而且姿态端庄 (“硕大且俨”) ,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 她的容貌肌肤之美, 由手及肤、颈、头、红唇皓齿, 再到额、眉和笑貌都进行了一番细腻、深刻的描写。《诗经》正是通过对一个女子外貌如此细腻的描写, 鲜明地刻画了一个绝仑美艳的新娘形象。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鲜艳的桃花, 光彩夺目, 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 更联想到新娘脸上飞扬的神采、娇羞的红晕, 不觉唱出了最好的祝福, 祝愿她为婆家开枝散叶, 欢乐幸福地生活。出嫁女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 而且有美好的心灵, 能“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使家庭和睦团结, 显然这是一位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的女子。除此之外, 诗歌还用桃子果实肥大、枝叶繁茂来比喻新娘给夫家带来的人丁兴旺、家业兴隆。生子的愿望在当时妇女的心中是如此重要, 又是如此强烈。

《邶风·燕燕》中的新娘也是一位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女子。“仲氏任只, 其心塞渊。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这是一位既美艳, 又贤德的女子。她厚实深沉, 温和顺从, 谨慎善良又坚贞, 既符合古人对女子容貌的要求, 又符合中国传统社会儿媳的形象。

三、婚后女性

新婚生活后, 妇女的一生是在家庭劳动和养育子女中度过的。她们勤俭持家, 忠贞不渝, 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美德。但是生活却不如她们所愿, 有的夫妻恩爱, 有的婚姻破裂后被夫家休弃, 有的丈夫出征后独守空房, 从而产生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弃妇形象和思妇形象。

(一) 弃妇形象

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 不合理的男尊女卑思想和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给广大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经常造成妇女被抛弃。《卫风·氓》是典型之作。作品描述了妇女从相恋到结婚直至最后男子“二三其德”被抛弃的过程。纵观该女子整个婚姻生活, 都是在起早贪黑、毫无怨言地操持家务劳动, 这是典型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勤劳、忠贞、善良, 却得不到善终, 终于从痛苦中觉悟到为情所困, 悔恨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 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敢坚决的性格, [4]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邶风·谷风》中描述的是一位可以同甘共苦却惨遭抛弃的德妇形象。刚到夫家时家境贫困, 经过勤劳持家, 待到逐渐富裕之时, 也正是自己年老色衰的时刻, 丈夫不念旧情, 忘恩负义, 另有所娶, 将其赶走。《召南·江有杞》中的女主人公是位温顺的妻子, 她嫉妒丈夫宠妾而又不得不自我安慰, 并原谅丈夫的行为, 幻想丈夫有一天能回心转意。

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后, 男子由于力量和劳动强度上都优于女子, 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核心力量,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 尽管这些妇女普遍具有着勤劳、贤惠、忠贞、善良的特点, 但是在不平等的制度和缺少经济基础的情况下, 一旦丈夫变心, 她们只能落得悲惨结局。

(二) 思妇形象

周代是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兵役、劳役等各种因素常使男子离家一去多年, 留下妻儿老小独守空房, 产生了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和担忧之情。

《王风·君子于役》是一篇优美的闺怨诗, 妇人怀念久役之外的丈夫, 诗中山村妇女面对鸡栖、羊牛归的黄昏景象触发了对征夫的思念, 禽畜都归巢了, 自己的丈夫却“不知其期”、“不日不月”、“易至哉”、“苟无饥渴”, 反映出女主人公对远征亲人的无限关心、无限忧虑和丈夫行役无期的思念之情, 朴素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如实地勾画出了这位思妇的一片痴情。

《周南·卷耳》思妇采摘卷耳, 但是因为心念远征在外的丈夫, 心绪不宁, 无心做事, 自叹之时想象丈夫马疲仆病, 饮酒求醉, 思家忧伤的情景。最后感叹“维以不永怀”, “维以不永伤”, “云何吁矣”, 表现了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爱怜之情。

《采绿》则通过设想丈夫回家后, 为他装弓, 同他钓鱼来怀念行役之夫, 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揭露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和悲痛。

当然, 《诗经》中除了描写悲情的婚姻生活和弃妇、思妇形象外, 还有一批婚姻生活美满的女子, 她们和丈夫琴瑟相谐, 互敬互爱, 幸福美满。如《郑风·女曰鸡鸣》中女子在天快亮时叫丈夫起床共商打猎, 备好美酒佳肴等待丈夫归来共享美餐, 并弹瑟鼓之, 丈夫因有感于如此勤劳温和的妻子而赠杂佩来图报。

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周代女性对爱情热烈奔放的追求, 对爱情的忠贞和婚姻的专一, 她们的爱情观、婚恋观充满着社会人性美。她们追求的内心与外表的统一的美, 其实是我国人民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双重关照,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价值观念。同时, 她们的不幸爱情和婚姻, 深刻地揭露了夫权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和残害。

参考文献

[1][2]李元江.《诗经》的女性之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9) .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2.

浅谈《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第2篇

摘要:《诗?》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在《诗经》所产生的年代,分封制是其上层建筑,而婚姻制又是分封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诗经》当中的婚恋诗中,通过不同女子的形象,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那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历史。

关键词:《诗经》;端庄淑贤;哀婉悲戚;率性泼辣;周文化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长河中,在中国古代的泱泱文化中,有质朴的《诗经》,绮丽的《楚辞》,博大璀璨的唐诗,豪放或婉约的宋词,灵动、典实的明清小说和散文。但是《诗经》却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诗经》中的305篇诗歌,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也都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诗经从多方面反映了它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的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不是随意就能够读懂的,许多看似简单的诗句中却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上层建筑。”所以《诗经》自然也有它所产生的社会条件,反之它又反映这种现状。《诗经》三百篇的形成,正是西周王朝“制礼作乐”的文化产品。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是由《诗经》所开创的,而《诗经》流淌的又是周文化的精神血液。

《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在《诗经》所产生的年代,分封制是其上层建筑,而婚姻制又是分封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诗经》当中的婚恋诗中,通过不同女子的形象,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那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历史。

一、端庄淑贤的女子

王国维的一句“纳上下于道德”“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便道尽了周文化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本质特征。在诗经中记录着几种不同文化意义上的婚恋现象,一种就是与周礼相关的诗篇:即婚姻典礼上的祝祷,或者是对妇道原则的礼赞。

“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初中就开始学的诗篇,一直好以爱情来理解它,天真地认为是一个小伙子偷偷喜欢上了一个姑娘。我想会有不少人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如今才知道原来自己对《诗经》的理解实在太肤浅了,那些其实是对《诗经》的曲解。《关雎》其实是一首歌唱婚配的篇章,而且还是贵族的,从文中“君子”“好逑”等称呼中,还有“琴瑟”“钟鼓”乐器中都是可以判断的。诗中的女子既然是贵族中的好逑,那么我想她一定是位端庄贤淑的女子形象了。

《葛覃》则是一首反映周代贵族女子婚前教育的诗章。周礼的婚姻强调夫妻之隋,重妇德、妇容、妇言、妇功。《礼记?郊特性》:“夫婚姻者,万世之始也,取于异性,所以附远、厚别也。”周代贵族的婚姻关系,肩负着厚别附远,联合异性的政治任务,所以女子的婚前教育也就受到了如此的重视。这应该才是周代婚姻本质含意的全部:婚姻不仅是一种社会形式,而且是一种政治形式。

二、哀婉悲戚的女子

诗经中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婚恋诗是妇女在其合法家庭关系恶化、破裂时对周礼所规定的夫妻正道的渴望。前面说到周代贵族婚姻还是一种政治形式,我们便可知道那个时代的婚姻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了。当婚姻已成为政治,女性也就走上了历史的祭坛。

在《柏舟》和《谷风》中,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了两位哀婉悲戚的女子。历来对《柏舟》的主题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种是正妻遭宠妾排挤的哀怨之诗。这位女子无法排遣忧愁,孤独难耐又无处诉苦,正所谓其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任谁读到都不免对她产生同情。但是我们又看到,她用“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来明志节不可移,可见她还是充满了对婚姻的渴望。正如“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

《谷风》则毫无疑问的是一首弃妇诗。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子容颜开始衰老,于是丈夫无情地抛弃了自己共过患难的妻子,而去另寻新欢。而女子则是在哀怨中始终自信无亏,有着种种的美德,可见他还是期待着丈夫能够注意到自己的美德,而不仅仅是容颜,从而回心转意。同时也说明了这位哀婉悲戚的女子对合法婚姻的渴望,不希望就此而破裂。

三、率性泼辣的女子

与周礼相异端的另一种婚恋诗篇则反映着野性习俗,它显示出强烈的野性色彩,这些诗篇中的女子率性而泼辣。

周代以宗法制建立了一个农业社会,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和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顺从这个,偏偏就有些大胆而开放的女子“背驰道而行之”。

在《行露》和《褰裳》中我们认识了两位看似无情刻薄但却率性泼辣的女子。《行露》中,因为对方是个穷光蛋,女子看不上,便及时决断,显得十分有主见。“虽然你打官司,你就是个穷光蛋,我就不跟你”,这位女子不拘泥于旧的礼制,她只是想追求两情相悦的爱情罢了。

《褰裳》中的女子也道出了自己的这种心声,女子向男子发出最后通牒,只是希望得到对方明确的答复。“如果好,就无条件地好,不好就彻底断绝。真可谓是‘泼辣也真够泼辣,烈性也真是烈性’。”

四、结语

哈罗德?布鲁姆在谈到西方经典的时候说过:“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这种陌生性要么不可能完全被我们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性而后使我们熟视无睹。”诗经被儒家尊奉为经典,自然是有着它应有的价值。但是由于诗经所处的年代里我们太远了,许多东西还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毕竟它不是海市蜃楼。

《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人物形象解读 第3篇

【关键词】人物;发展;矛盾

用文学的视角去观察人是独特而深刻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放大、典型化,反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从而引起读者的反思与共鸣。人物性格会随着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而慢慢打磨、形成,一次偶然或者一段经历会让人物性格发生变异,而这样的变异往往是小说主题的深刻所在。优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定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正因为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才使人物鲜活、真实、丰满。

一、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中“我”细致、缓慢地叙述自己的经历、生活、思想与情感,我们看到她没有对爱情的信念,也不相信自己能获得圆满的爱情,从一开始她便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她默默接受着怡芬姑母传给她的手艺,也接受着这份让她失去朋友的工作;她不对夏的反应抱有期待,而只是默默等待着命运的到来,她甚至后悔与夏相爱。所有的这一切行为让我们觉得她就是这样一个虽心中有怨,但仍然选择屈服于命运的消极人物。

《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中“我”是一个典型人物,她从事着特殊的职业——入殓师,她有着不一般的身世——父母早亡,她有着特殊的监护人——怡芬姑母,她有着从拥有朋友到孤独一人的经历,她看过遭背叛的弟弟,她听过怡芬姑母失恋的故事。而“我”这样一个女子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我从小失去父母,由怡芬姑母把我抚养长大……我终于渐渐地变得愈来愈像我的姑母,甚至是她的沉默寡言,她的苍白的手睑,她步行时慢吞吞的姿态,我都愈来愈像她。”也许“我”原本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而怡芬姑母的性格、思想都在日日地影响着“我”。文中有一段“那时候怡芬姑母年轻,喜欢一面工作一面唱歌至于怡芬姑母变得沉默寡言,那就是后来的事了。”怡芬姑母同样不是天生的沉默寡言,昔日山盟海誓的恋人将对死亡的恐惧转移到怡芬姑母的身上并离她而去,怡芬姑母从此沉默寡言、甘于命运、不对爱情抱有期望。而“我”看到了自己从事着和怡芬姑母一样的职业,“我”又会对爱情抱有多大的希望呢?

“我并不害怕,是我的朋友害怕,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从我身边离去。”“我”敢于面对,而我那些离我而去的朋友们呢?他们究竟是害怕我还是害怕死亡?在他们知道我从事这样的工作之前,“我”在他们眼中难道不也是一个温暖甜蜜的女子吗?“我”原本不是冰冷的,“我”原本不是孤独的,而朋友们的不理解让我无奈地一步步变成了沉默寡言的女子。

二、人物形象的矛盾性

人物的矛盾性和人物的发展与变异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根据上面的分析,小说中的“我”原本不是沉默寡言的、不是孤独的,而在经历了种种、看到了种种之后,“我”渐渐变成一个只愿意接受命运安排的人。原本的“我”不可能完全消失,就像自然界动物的本性是求生,求生便不是认命。“当夏问我“你喜欢我吗”的时候,我就毫无保留地表达了我的感情。”“我”喜欢夏,因为“他像他的名字,永远是夏天。”“我”被夏阳光、温暖的性格吸引,“我”也渴望那样阳光、快乐地活着,虽然“我”和夏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使“我”感到诧异,虽然“我”认为自己是不适宜与任何人谈恋爱的,但“我”还是无可救药地和夏相爱了。但我由于经历、见到种种离去,我对这段恋情不抱有很大的期望。

“我曾经想过转换一种职业,难道我不能像别的女子那样做一些别的工作吗?”但“我”又害怕换了职业仍然无法抹去“我”曾经从事入殓师的痕迹。“我”想考验夏是否害怕我的职业,可是他害怕了“我”也只能告诉那些沉睡的朋友“其实一切都没发生过”。“夏带进咖啡室来的一束巨大的花朵,是非常非常美丽的,他是快乐的,而我心忧伤。他是不知道的,在我们这个行业之中,花朵,就是詈别的意思。”小说的末尾,“我”的眼里看到了鲜明的对比,花是非常非常美丽的,可在“我”眼里是詈别的意思;他是快乐的,而“我”心忧伤。“我”明明知道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渴望的美好,而我心里却将这些异化成悲剧。“我”始终在渴望与放弃之间摇摆,“我”其实是一个拥有真实人性的女子。

三、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我”的矛盾性让我们为之叹息,对“我”这样一个性格异化的女子,我们不由地心生怜悯,她的异化非她所愿。这篇作品可以从多重的角度去挖掘其深层的主题,然而必定是围绕着“我”这样一个女子而展开的。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一般解读为“命运”,文中有很多关于“命运”的暗示,“我”总是一步步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我”总是认为自己根本无力改变造化弄人的局面,而我们,我们这些没有被异化的人,应该认识到命运是可以抗争的。

然而,“我”和怡芬姑母的默默接受是因为生活中大多数人不敢正视死亡,她们的异化是因为先在他人的眼中异化,而后才真的在生活中变成另外一类人。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敢正视死亡呢?“我”不害怕死亡,难道就因此而被排斥吗?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无法逃避。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一种坦然的态度来面对死亡呢?何以做到坦然,那就是不虚度一生,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不轻视生命,让自己死得有意义。安宁从容的心境是我们身处当代而严重缺乏的修养。

整篇小说都以叙述“我”和夏的爱情为主线。“我”是真正爱上了夏,尽管我看到怡芬姑母的悲剧、看到我年轻的兄弟的悲哀、看到殉情的一对年轻的情侣,尽管“我”担心由于“我”的职业而最终和夏分道扬镳,但“我”确实是爱上他了。“命运”、“死亡”、“爱情”是这篇小说的三大主题,也正是由于人物、主题的丰富性,才让这篇小说别致、成功。

参考文献:

[1]肖媛.《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动静相生之美[J]. 文学教育(上). 2010(12)

[2]周黎萍.蜗居的勇敢与选择的困境——西西爱情小说中女性对自身情感及命运退守和选择的悖论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女子形象 第4篇

在李清照之前, 写女子的生活与感情已成为词中传统的题材, 但是此前的闺怨词作者均为男性, 如温庭筠的《忆江南》、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蝶恋花》等佳作, 尽管这些“代言体”艺术水准也很高, 但由于“男子而作闺音”, 他们总是有一些深刻的寄托在其中, 表现手法更多的是想象、假托或者对女子外貌进行精雕细刻地描写, 而很难真正深入女子的内心世界, 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之感, 终究不如女性自抒其情的闺怨词那么真切细致, 深刻熨贴。

李清照天生女儿身, 同时又有极高的艺术天赋, 因此, 她创作的闺怨词打破了男性文人写词过程中的障碍, 有其独特的女性特色。李清照词作塑造的女子形象主要都是自己, 而随着她一生遭遇的不同, 其笔下的女子形象也有明显的变化。

一、开朗、快乐、率真的少女形象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 长于散文, 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同时, 父母对于李清照的教育并不是死板束缚的, 而是让她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成长, 因此少女时的李清照青春、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 把自己局限于闺房之内, 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寄情于山水, 表现出蓬勃的青春气息。

如写于十七八岁的《如梦令》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鸳。”这首词写少女时的作者因酒醉后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花香、酒气, 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 显现出她开朗、活泼, 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争渡之际, 受惊飞起的鸥鹭不正是青春、活泼的李清照的写照吗?

又如《点绛唇》:“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 袜划金钩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一个刚下秋千的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忽然发现有人来了, 匆忙地光着袜子, 害羞地朝屋里跑去, 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但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进屋。“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 刻画了一位轻姿灵秀、活泼洒脱的少女形象, 这恰恰是作者少女时代那种青春活泼、情窦初开、热烈大胆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 无忧无虑, 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二、爱情幸福, 生活美满的少妇形象

十八岁时, 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 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 琴瑟相谐, 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此时的李清照, 已经脱去了少女时期的天真、活泼的稚气, 取而代之的是热烈、执着地追求爱情, 享受生活的幸福。

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女子买了一朵梅花, 觉得这花很美, 但是怕情郎觉得花儿比自己美, 所以把花戴在头上, 要叫情郎比较一下, 是花美还是人美?作者借花衬人, 与鲜花斗艳, 表露出初婚女子的娇嗔之态与婚姻生活中洋溢的幸福感。全词让人感受到年轻少妇青春活泼的心态和行径, 大胆地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

再如赵明诚在外做官, 李清照在家思念丈夫的名作《一剪梅》:“红藉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阑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李清照对丈夫的依恋之感深矣!相思之情“才下眉头”, 似乎愁苦略减;“却上心头”, 则比在眉头更愁。可见她的一往情深和对爱情的热烈执着。她大胆地倾吐内心的苦闷, 把自己对丈夫热烈、真挚的爱情和相思之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李清照, 沉浸在她人生最甜美, 最幸福的蜜月之中, 在她看来, 这个时候的所有事情都是幸福, 都是美好的。

三、孤苦无依, 晚景凄凉的嫠妇

公元1127年, 靖康之乱, 北宋灭亡, 李清照被迫南渡。国破、家亡、夫死、婚变……一系列的打击让她沉痛不堪。此时她笔下的女子再也没有了欢乐和笑声, 充斥笔端的, 是一个孤独无依, 哀怨凄苦的老嫠妇形象。

“落日融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多门暇, 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永遇乐》) 在元宵佳节之时, 朋友邀请作者出门游玩, 作者却回忆起往昔的美好岁月, 又想到国破家亡, 心有余悸, 不敢出去。当年那个酒醉争渡的天真少女, 当年那个赌酒泼茶的幸福少妇,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已经垂垂老矣, 想想当年的人头攒动, 看看现在的形单影只, 情何以堪!

晚年的李清照基本很少出去, 一个人呆在家中, 靠着回忆度日。外界气候的一点变化都会引起她内心的感触,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 看着落叶, 迎着凉风, 她写下了著名的《声声慢》, 短短九十七个字, 展示了自己曲折的内心世界。“淡酒”“晓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一切, 都是她饱经忧患后的倾诉, 都是她历尽折磨后的忧叹。在各种物象和情绪的折磨下, 她的愁绪无法排遣, 只能长叹一声“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女子形象 第5篇

天使选拔大赛

时间: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晚六点半 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食堂三楼)主办单位:校学生会

淮南师范学院第二届女子形象大使暨微笑

天使选拔大赛

1张颖体育学院轮滑情景剧 2梁东骄教育科学系歌舞《高手》 3李晓娜教育科学系舞蹈串烧 4陈蓉

5蒋烨

6张玉

7陶敏

8朱婉林

9张婷予

10叶乔蓉

11郑海燕

12田月

13姜媛

14周文君

15杨阳

16汪丽娟

17闵琦

18许蕊

19刘红

20姚璐

21王百灵

22程羽骞

23闵武霞

24赵雪婷

25曹蕊蕊

26郑琦

27江洁

28马晓婷

女子形象 第6篇

关键词:怡芬姑母 次要人物 人物形象 全篇意义

在谈及小说人物时,人们更多地关注着小说的主人公,往往忽略了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次要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首先它作为人物形象存在,其次它对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和小说全篇结构亦有着重要意义。西西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次要人物怡芬姑母有着独立人格,丰富了“我”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构建整篇小说情节结构和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

一.怡芬姑母人物形象分析

1.具有独立自强精神的女性形象

“你也不必像别的女子那般,要靠别的人来养活你了。”① (以下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原文均出自此书)姑母遵循着自食其力的原则,从事着一般女子不会从事的工作,不依赖于男人生存,希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生活所需。西西在《哀悼乳房》中也提到:“天使没有性别,也不裸露。他们自有吸引人的表征:强壮而美丽的大翅膀。今世也有一种女子,聪明能干,不卑不亢,能够自食其力;她们其实也是天使②”。西西颠覆了天使原本的形象,赋予了新的精神,天使成为具有独立自强精神的女性形象。姑母便是西西所重新定义的天使形象,而她的独立自强意识也影响了“我”。

怡芬姑母的独立自强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职业的选择,还体现在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死者是一无所知的,死者的家属也不会知道我在死者身上所花的心力”,从“我”的述说中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孤独而寂寞的工作,社会认可度低,几乎没有人会在意她们的劳动成果。面对这些,怡芬姑母依然“每星期一次上一间美容学校学化妆术,风雨不改,经年不辍”,即使没有人会在意她化妆技术的好坏,她依然一丝不苟地学习,不放过任何化妆技艺,甚至她喜欢那样一个工作氛围,认为这份工作是与世无争的,是人间少有的澄明旷达之地。相比之下,姑母的职业认同感要高于“我”,姑母更为执着和坚定。

2.勇敢不畏惧,对命运不低头

入殓师每天接触的对象不是活人,而是尸体。死亡永远是人们的禁忌,普通人对死亡有着原始的恐惧,想规避死亡而不去接受,更抗拒一切跟死亡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和物,而怡芬姑母却不同,她不畏惧死亡和尸体,有着异常冷静的态度,把他们当做朋友,和他们说心里话,认为“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并没有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一切的妒忌、仇恨和名利的争执都已不存在”。相比之下,怡芬姑母的男朋友是多么懦弱,在参观她的工作环境时惊恐无比,最后落荒而逃,这体现了怡芬姑母在面对死亡和尸体时有着男人都无法匹及的勇敢和气魄。那些死者也同样显得懦弱:“怡芬姑母知道这边的一个女子是为了报恩,那边的女子是为了认命,都把自己无助地交在命运的手里”。那些女子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无助地把自己交给命运,在姑母看是不应该的。长期接触死亡的她更清楚死亡并不是面对挫折和抗争命运最好的选择,即使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但至少也不应该放弃抗争。

当然,勇敢不畏惧的怡芬姑母还存在不超脱生死的一面。姑母要“我”亲自为她化妆,不让任何陌生人接触她的躯体。按理说姑母为死人化妆已经很多年,应该明白死者是无意识的,没有任何感知,但她还是如此介意谁为自己化妆,主要是因为她站在“生”的立场谈论生死问题,想象死后的情境。“我的躯体与我,还有什么相干呢”,“我”一语道破了姑母所谓的介意其实是不超脱生死的表现。

二.怡芬姑母对小说的全篇意义

1.“我”极端命运的助推者,把“我”的宿命感推向极点

姑母于“我”而言是施惠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也是命运的帮凶。姑母清楚地知道世人对职业的偏见以及这一职业对爱情的毁灭力量,但她并没有让“我”避开这一职业,而是选择了“我”作为她的继承人,并于无形中将“我”的宿命感推到极点。

张爱玲《金锁记》在塑造长安时有这样一段话: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地跟着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母亲了。每逢她单叉着裤子,揸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间露出的凳子上,歪着头……谁都说她是活脱的一个七巧。③”长安与七巧越来越像,这暗示了长安与曹七巧之间的宿命关系,这也是长安开始接受母亲带给她应有的命运,暗示着长安将成为第二个“七巧”。《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也有类似的片段:“我都愈来愈像她。有时候我不禁感到怀疑,我究竟是不是我自己,我或者竟是另外的一个怡芬姑母,我们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我就是怡芬姑母的一个延续”。姑母抚养我长大,“我”越来越像姑母,其实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着姑母与“我”的一种宿命关系,姑母对“我”的极端命运存在助推作用,也暗示着她们命运的相似性。小说后面提到“她有一个预感,我的命运和她的命运相同”,还有一句“我想,我是知道这个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因为我的命运已经和怡芬姑母的命运重叠为一了”。从“我”和姑母越来越像的暗示,到姑母对“我”命运的预感,到“我”认同“我”和姑母的命运是相同的,这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无疑把“我”的宿命感推到极点,更导致了“我”对自己爱情悲剧的预设和认同。

2.与“我”形成两种声音的交织,加强小说的冲突感

在小说中,怡芬姑母的话语与“我”的观念形成两种声音的交织具体有三处,当“怡芬姑母说:如果是由于爱,那还有什么畏惧的呢”,“我”则认为,“许多人的所谓爱,表面上是非常地刚强、坚韧,事实上却异常的脆弱、柔萎;吹了气的勇气,不过是一层糖衣”。第二处是“怡芬姑母说,我母亲在她的记忆中是永生的,因为她这么说过:因为爱,所以并不害怕”,而“我”发出了另一种忧虑的声音:“可是我想,如果我母亲说了因为爱而不害怕的话,只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没有理由要求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如此”。第三处在小说结尾,“我”将要带夏去工作地点告知自己的特殊职业时,怡芬姑母的话语“也许,在这个世界上,仍有真正具备勇气而不畏惧的人”试图重新点燃“我”对爱情的希望,但“我”的忧愁已经达到了极点,“但我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假设,当夏从对面的马路走过来的时候,手抱一束巨大的花朵,我又已经知道。因为这正是不祥的预兆”,“不祥的预兆”将“我”拉回现实,面对随时可能崩塌的爱情。可见,这两种声音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观念与观念之间的矛盾,期待与认命的矛盾,加重了整篇小说的冲突感。此外,这也使得“我”陷入时时咀嚼自我境遇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表现了人物命运,使整篇小说更扣人心弦,悲剧意味更浓。

3.丰富了小说情节并推动其发展

怡芬姑母这一人物设置,在小说情节的构建和丰富上都有着重要作用,像一根线将故事串联起来,使散落的“珠子”成为“项链”:由“我”和怡芬姑母拥有共同的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不要为至爱的亲人化妆,而引出年轻兄弟的故事,体现“我”在长期接触死亡后不同常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由“我”和怡芬姑母各自的愿望,姑母希望“我”是她的化妆师,而“我”要创造最安详的死者,而引出一双为情自杀的年轻人的故事,而“我”不愿意为懦弱的、逃避命运的年轻人化妆,体现了“我”对命运的抗争精神,姑母的往事以及姑母收我为徒的情境则再次引发了“我”回忆朋友们对这一职业的害怕,“我”对能否转换职业的思考以及“我”对自己和夏爱情结局的预演。此外,父母的爱情故事也是从怡芬姑母口中知道的。可见,怡芬姑母在这篇小说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物设置,她的话语和往事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衍生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怡芬姑母和“我”都是处于生死边界的花朵,看似一样,实则不同。正因为有怡芬姑母这一次要人物的存在,小说展现了两代人的命运,两代人的爱情,这不仅使“我”这一人物命运更能牵动读者的心,还让故事衍生出更多的发展空间,整篇小说更具意味。

注 释

①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②西西.哀悼乳房[M],台北:洪范书店1992年版,第323页。

③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二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参考文献

[1]凌逾著.跨媒介叙事 论西西小说新生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卢建红.被压抑的女性声音——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解读[J].现代语文,2007,(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女子形象】相关文章:

中国女子05-25

女子拳击07-21

高校女子08-08

初中女子08-11

女子学生08-24

知性女子07-19

中国女子教育05-13

民国那些女子07-08

女子运动论文07-17

淡淡的女子07-29

上一篇:实验室实践下一篇:百年人寿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