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服务范文

2024-07-25

家庭病床服务范文(精选11篇)

家庭病床服务 第1篇

本文通过对打浦桥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况的调查和分析, 为今后家庭病床的资源配置及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卢湾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3月的122名家庭病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家访情况、罹患疾病情况、药品费用等。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 (χ—±s) 。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患病情况、药费支出。

2 结果

2.1 打浦桥社区家庭病床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被调查的家庭病床患者年龄跨度为56~96岁, 具体见表1

2.2 打浦桥社区家庭病床患者患病情况一览

将疾病按照系统分类, 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具体疾病及相应患病率见表2;单病种占7.4%, 两种疾病占26.2%, 合并3种疾病占31.1%, 3种及3种以上疾病占35.2%, 具体见表3。

2.3 药品支出情况一览

所调查的家庭病床患者药品费用低于20元的占4.9%, 21~100元占8.2%, 101~200元占23.0%, 201~300元占30.3%, 301~400元占15.6%, 401~500元占14.7%, 500元以上占3.3%, 由此可见家庭病床药品费用以300元以下占多数 (66.4%)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 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正逐渐增大,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老年医学问题, 如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多、老年医疗卫生保健的不足、老年人缺乏日常生活照料等, 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 2004年我国老年人已达总人口的10.46%左右, 其中80%~90%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 而卧床不起者占到老年人的3%左右[2,3]。家庭病床是老年患者出院后治疗的延伸, 不但能巩固以往治疗效果, 对疾病的根治和功能恢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本文的调查结果来看, 打浦桥社区家庭病床患者中80~8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最大达54.1%, 大部分人行动不便, 其中66.3%患者合并有3种或3种以上疾病, 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居多, 药品费用以300元以下为主。由此可见, 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高龄、多混杂疾病人群的家庭病床的需求。

以家庭病床的形式实施长期护理照顾是一种必然趋势。现今上海某些社区已开始“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 在今后的医疗改革中也可以参照家庭病床这一模式, 对社区居民提供入户服务, 管理居民的健康。

4 结论

打浦桥社区家庭病床以高龄老人为主, 且合并多种疾病, 因而对医疗需求日益增大。目前对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比较合理, 康复、中医、护理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有待提高, 广泛而深入开展, 家庭病床服务的宣传尤为重要。家庭病床服务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于一体, 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劳动和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DB31/T487-2010, 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S].上海市卫生局医疗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0.

[2]尚秀清, 蔡蔚, 桑秀艳.家庭病床的服务方式及需求分析[J].社会医学杂志, 2004, 2 (1) :43-44.

[3]唐兢, 刘德安, 吴克明, 等.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现状及思考[J].社区卫生保健, 2011, 10 (1) :6-7.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第2篇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工作原则

(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任务

(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

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

(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

四、管理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

五、工作要求

(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6)。

3、责任医师、护士要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认真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

(二)查床

1、首次访视应对建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详细询问病情,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经济条件、家庭卫生环境等因素,对建床病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评估。

2、责任医师根据家庭病床的类型,制定查床计划,每周查床1--2次,病情变化随时查床,并及时书写查床记录。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在7天内完成查床。责任医师、护士应参加上级医师查床,查床前准备好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简要报告病历,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及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的指导意见,责任医师要记入病程,并经上级医师签字确认。

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制定巡视计划。

5、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6、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如:防压疮、翻身、口腔护理等,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社区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护理查床,检查护理质量和医源性感染控制情况,研究解决护理问题。

(三)会诊与转诊

1、建床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责任医师应及时出诊,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

2、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诊疗的建床患者应及时转诊。

3、治疗型建床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家属转院,如拒绝转院,需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家属签字。

4、对转回社区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家庭病床治疗。

(四)撤床

1、建床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责任医师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办理撤床手续。

2、责任医师、护士应书写撤床小结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建床患者及家属要求提前撤床,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并记录在撤床小结中。

4、撤床后的家庭病床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一并保存。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见附件

3、附件4)。

六、收费标准:

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附件:

1、家庭病床服务流程

2、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3、“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

5、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6、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一)建床标准:

1、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 ⑴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平稳需继续康复的病人; ⑵肿瘤术后或放、化疗需支持治疗的病人; 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

⑷骨折术后及外伤: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

2、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1)长期卧床病人:晚期肿瘤、植物状态、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2)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

(二)撤床标准:

1、经药物治疗及康复后病情平稳;

2、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暂不再需要支持疗法;

3、骨折术后及外伤已拆线,无需治疗;

4、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已愈合,无需治疗。

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一)家庭病床病历 记录时间:

****年**月**日

健康档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住址:

电话: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建床时诊断:1.2.3.4.家庭病床分型:治疗型□

康复型□

舒缓照顾型□ 主观资料(S):

客观资料(O):

综合评价(A):

防治计划(P):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家庭病床查床记录(SOAP记录)

****年**月**日

主观资料(S):(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防治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其他需要说明:

与联系人沟通情况: 三)家庭病床阶段小结

患者建床日期: 小结日期:

建床诊断:1.2.3.4.建床情况评估:

阶段治疗经过:

阶段治疗评估:好转□ 无变化□ 恶化□ 其他 护理干预: 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次

时间/次:20分钟□ 20-40分钟□ 小于20分钟□ 药物副作用及服药方法的讲解□ 运动的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清楚□ 不清楚□ 模糊□

目前患者情况: 目前诊断:1.2.3.4.责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四)家庭病床撤床记录

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诊 断:1.2.3.4.治疗经过:

转归:痊愈□ 好转□平稳□ 撤床医嘱:

共 天 转院□ 死亡□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二、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家庭病床病历、查床记录单、阶段小结、撤床记录、会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责任医师应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建床时间超过3个月者要有阶段小结。

3、病历记录内容:

主观资料(S):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 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处理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4、查床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纪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医师分析讨论、上级医师查床记录、会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健康教育等。

5、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如结果异常应用红笔在化验单上做标记。

6、会诊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7、转诊病历摘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经过、目前情况、转诊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签名。

8、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及撤床医嘱。

附件4 家庭病床护理病历

(一)护理评估表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档案号: 评估日期: 年 月 日

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 朋友□ 其他: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孤寡□

家庭成员:父母□ 独居□ 配偶□ 儿子□ 女儿□ 其他□ 教育程度:文盲□ 小学□ 中学□ 大专以上□ 健康知识水平:(无知□ 一般□ 较高□)

其他:职业 民族 籍贯 经济来源 嗜好:无□ 烟□ 酒□ 其他

饮食:偏咸□ 偏淡□ 偏甜□ 偏肥腻□ 无偏好□ 其他 家居环境:整洁□ 凌乱□ 电梯□ 非电梯□ 座厕□ 蹲厕□ 公厕□

空气流通:清新□ 混浊□ 欠佳□ 活动空间:宽敞□ 狭窄□

光线:充足□ 微弱□ 一般□ 面积 离医疗机构距离: 心理状态

一、情绪:

稳定□ 易激动□ 焦虑□ 恐惧□ 孤独无助□ 压抑□ 开朗□ 悲哀□

二、对病情态度:

积极□ 消极□ 可接受□ 不接受□

三、对疾病认识: 不理解□ 部分理解□ 完全理解□

四、解决问题能力: 与人商量□ 独立处理□ 听其自然□ 身体状况

一、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体重 kg

二、意识状态: 1.呼之 能应□ 不应□ 2.对答 切题□ 不切题□ 3.定向 正确□ 不正确□

三、皮肤: 完整□ 苍白□ 黄疸□ 潮红□ 发绀□ 水肿□ 脱水□ 皮疹□疮□:部位 范围 cm 伤口:部位 范围 cm 其他:

四、口腔: 正常□ 溃疡□ 假牙□

五、食欲: 正常□ 食欲不振□ 吞咽困难□ 恶心□ 呕吐□ 鼻饲□

压 出血点□ 半流□ 流质□ 软饭□

六、咳嗽: 无□ 有□ 痰:有□ 无□ 易咳出□ 不易咳出□ 稀□ 稠□ 颜色:

七、活动能力:正常□ 受限□ 水肿□ 疼痛 □ 偏瘫□ 活动后气促 有□ 无□

偏瘫□ 全瘫□(瘫痪部位)

八、表达能力:正常□ 欠佳□ 差□ 失语□

九、听觉:正常□ 欠佳□(左耳□ 右耳□)聋(左耳□ 右耳□)

十、视力:正常□ 欠佳□(左眼□ 右眼□)聋(左耳□ 右耳□)

十一、睡眠: 正常□ 入睡困难□ 易醒□ 多梦□ 失眠□ 睡眠时间 小时/日 辅助睡眠□ 药物□ 其他催眠方法

十二、排泄: 1.大便 正常□ 便秘□ 失禁□ 腹泻 次/日,其他 2.小便 正常□ 尿潴留□ 尿频□ 尿痛□ 尿急□

尿失禁□ 血尿□ 其他

十三、疼痛: 有□ 无□ 位置: 持续□ 间歇□

使用药物止痛:有□ 无□

十四、过敏史:有□ 无□(过敏源 症状 不明确□)

十五、评估内容及结论: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二)治疗及护理记录

医嘱

日期 医嘱内容(剂量、方法)

停止

日期 治疗记录及护理记录

(包括非药物干预、健康教育)执行人 签字

附件5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您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你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1、诊断明确的老年病、常见病,出院后仍需康复的患者;

2、连续到医院就诊困难的患者;

3、晚期肿瘤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提供患者有效的通信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3、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生查床服务:每周查床1~2次,病情较重者须增加查床次数,急重者随时查床。

2、会诊服务:疑难病症或病情危重病人,由责任医师负责联系会诊。

3、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4、告知服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负责与家属取得联系,交待病情,采取措施,及时转院。

5、收费标准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您或家人的义务:

1、提供的病人资料情况属实;

2、通信方式保证准确畅通;

3、病人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病人的治疗;

5、按收费标准支付费用;

6、按要求办理建床、撤床手续。附件6:

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

同意接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治疗型□、康复型□、舒缓照顾型□)家庭病床服务,患者(家属代)已了解

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在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有关收费项目及费用标准,同意及时支付。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1.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2.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由其亲属代签)病人签名:

(或)家属签名:

与病人关系: 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年**月**日

(三)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1、护理病历要求用蓝黑钢笔书写。记录无漏项、无涂改、无错别字,使用医学用语。做到及时、准确、连续、客观

2、,责任护士应在24小时内完成家庭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后按类型和护理访视计划进行家庭护理,每次访视要做护理记录。

3、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是指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及病情对家庭病床病人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签全名,字迹清晰。

5、评估内容及结论:

(1)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找出存在问题;(2)近期需协助解决的问题;(3)制定的护理干预计划;

(4)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

(5)健康指导及评价健康指导的效果(即观察到的、患者主诉、家属反映以及健康行为的建立)。

6、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怎样配合做好家庭病床工作 第3篇

一、家庭病床的特点,就是将病床设在自己家中。最好有单独房间。但由于目前居民住房一般较紧,亦可用一幅白被单挂在病床前,隔成“病房”,以便尽量形成治病就医的环境。病人要减少会客,更不应随便外出。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医师按指定时间准时上门服务时,病员已外出排队购物了,匆忙返家就诊,正常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就可能发生异常情况,从而影响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在医师来前半小时,病人一定要在家安静地休息。如医师建议进行某种检查,病人不要轻易拒绝。

二、任何药物都有特定的治疗作用,同时亦存在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在服药中要注意饭前、饭后用药的区别;不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和擅自断断续续地服药,因为这可能产生种种不良后果。有的病人在服药一段时期后,感到疗效不理想,就产生急躁情绪,自行改服他药,这也是不妥当的。

对民间验方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偏方在民间传抄过程中可能发生药名,剂量写错的情况,故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服用,特别是身患多种疾病的人更应特别注意,以防发生意外。

三、一般病员的思想情绪常因病情的变化而波动,特别在病情趋向严重或出现某种不适症状时,恶劣的情绪变化可加重病情,故应面对现实,常保乐观。家庭要和睦,在家养病时还要做到勿因琐事而生气。

有一位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员,因自家孩子与邻居家小孩发生吵架,而引起大人之间的口角,病人因而情绪激动并导致脑出血。由此可见思想的安定、乐观的情绪是配合诊治疾病,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刘此,家属除了生活上的照顾体贴外,更要在精神上,环境上让病人能安心休养。

四、饮食与营养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需努力调配得当。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肾脏病等在饮食方面的共同特点是要服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忌食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但要求仍有不同。如早期肝病,强调吃高蛋白饮食,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时应限制蛋白质,等等,所以应经常向医生请教。病人在患病时,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机体又需要补充营养,为早日恢复健康,应比健康人吃得好一点,并最好采取病员和家人分食的办法就餐。

五、生命在于运动。慢性病患者应按照自身的病情、体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某些手术后病人应早期起床作些轻微活动,不要怕伤口疼痛或耽心伤口裂开而不敢活动。对中风半身瘫痪患者,家属要给以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并给病人按摩患侧肢体,使其尽早恢复功能,这还可防止肢体的挛缩和畸形。当患者能站立时,要多作肢体活动锻炼,刚开始时可能步子不稳,家属要耐心帮助,并加以鼓励,但不可使病人过度疲劳,更要防止摔倒。慢性病人平时可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散步、慢跑、做做气功、打打太极拳。总之,每天应有一定的运动时间。

六、家庭病房的室内要求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要清静,尽可能避免噪音的刺激。病员一天的日常生活、学习,治疗、休息的安排,要有条理、有规律。目前,较普遍地存在着病人对自己疾病不够重视的情况,常因晚间看电视、走亲访友、下棋打牌无节制而影响正常休息,甚至有的整天操劳,带小孩,忙家务,这些都不利于健康恢复,家庭病员在晚间应基本保证睡7~8小时,午间休息2小时。但在不至于疲劳的情况下,亦可适当地参加一些轻度家务劳动。

七、家属与病人都应懂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如寒冬易发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者要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肝炎病人可吃糖,但不宜过多,冠心病人勿受寒受热,勿过度劳累,勿进食过饱,勿情绪激动,勿吸烟,勿用力排便,避免独睡一室,等等。

家庭病床服务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深圳市某区一家医院于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收治的69例家庭病床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深圳市某区一家医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收治的69例家庭病床患者展开调查, 分析其开展家庭病床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家庭病床费用等。其统计方法采用Epi Data3.1软件编制数据库, 同时进行数据录入, 所有数据均采取双份录入并进行逻辑校对,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 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辖区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且近两年内有住院记录的患者, 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收治条件, 即可作为家庭病床收治对象, 接受家庭病床服务。收治条件包括: (1) 因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2) 气管插管、鼻饲或持续导尿, 需定期进行医疗护理; (3) 合并压疮; (4) 反复呼吸、泌尿、消化等系统感染; (5) 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 (6) 恶性肿瘤晚期; (7) 骨折牵引固定需卧床治疗患者; (8) 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69例家庭病床研究对象中, 其年龄在25岁~92岁, 其中65岁及以上的为54例 (占78.26%) ;性别:男性38例 (55.07%) , 女性31例 (44.93%) ;付费方式:使用医保付费53例 (76.81%) , 自费16例 (23.19%) ;平均建床日为49.4天;撤床时好转患者21例 (30.44%) , 病情稳定患者40人 (57.97%) , 上转医院患者7人 (10.14%) , 死亡患者1人 (1.45%) 。

家庭病床患者其疾病构成情况: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8例, 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 (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7例, 糖尿病5例, 腰椎骨折3例, 先兆流产3例, 慢阻肺2例, 其他31例。患者病情均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 但又不需要时刻医疗监护。

2.2 主要病种其医疗总体费用比较

选择本调查中前3位的主要病种, 从该辖区二级医院中选取同病种、相似病例、同等内部病例构成的住院病例, 比较家庭病床和住院病床总体医疗费用, 其中住院日均费用是指总费用/平均住院日, 家庭日均费用是指总费用/这类疾病的平均建床日, 具体数据见表1。

2.3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费用比较

表2显示:相同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种患者, 家庭病床发生费用与住院病床发生费用费用相比, 总费用、床位费、药品费、治疗费、检查化验等费及日均费用均较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高血压的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费用比较

表3显示:相同的高血压病种患者, 家庭病床发生费用与住院病床发生费用费用相比, 总费用、床位费、药品费、治疗费、检查化验等费用及日均费用均较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糖尿病的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费用比较

表4显示:相同的糖尿病病种患者, 家庭病床发生费用与住院病床发生费用相比, 其总费用、床位费、药品费、治疗费、检查化验等费用及日均费用均较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国已进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和慢性病难愈性的特点决定了医护需求的长期性, 而家庭病床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家庭病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社会上老年人慢性病就诊困难、住院难、住院费用高和病床紧张的矛盾, 而且对推进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老年医学、社会医学和康复医学有着积极作用[3]。

深圳市虽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 但课题调查的区域背景人群是20世纪70年代末被国家集中安置于此的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越南归侨, 这其中老年人口较多, 60岁以上人口占12.3%, 可视为老龄化社区[4], 因此, 在该辖区开展家庭病床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前期需做足准备工作, 包括: (1) 组织人员多次到上海、佛山、杭州等地学习取经, 了解建立家庭病床的相关制度、服务模式、工作流程等; (2) 根据老年慢性病患病率[5]了解家庭病床需求情况, 计算家庭病床需求量为406张, 需求较大; (3) 出台《社区家庭病床工作手册》《社区家庭病床工作制度汇编》 (试行) 等规章制度;设立家庭病床科, 指导、管理各社区康复家庭病床团队开展工作, 理清建床流程、服务流程;确定服务项目等; (4) 通过与社区社医保分局多次沟通, 确认了医保报销流程, 并获得建床的财政补贴; (5) 统一为家庭病床科、各社区康复中心配备巡诊设备和电动车, 统一配发家庭医护人员服装等; (6) 为每位家庭病床医护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 (7) 聘请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中医康复科等20多名副高级以上技术职务医师作为家庭病床三级查房专家, 同时明确责任并签定协议; (8) 采用折页宣传单、微信、深圳卫视节目、第一现场发布等方式, 通过主流媒体, 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宣传, 争取做到家喻户晓。调查也表明被收治为家庭病床的患者和家属均对家庭病床服务较为满意, 说明开展家庭病床符合辖区居民需求。

从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实际发生费用上来看, 3种主要病种的家庭病床的总医疗费用及各项费用均低于住院病床总的医疗费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说明在该区开展家庭病床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表2和表3的比较分析, 分别表明家庭病床的医疗费用均低于同病种相似病例的住院病床医疗费用, 也可以看出家庭病床在床位费用方面的支出为0, 这是使家庭病床医疗费用低于住院病床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调查中, 对个案的某例脑中风家庭病床患者53日诊疗实际费用和同期住院患者费用进行对比发现:家庭病床发生总费用2321元, 而采用住院病床其费用为6448元。从个案也足以说明, 家庭病床对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有着显著作用, 这与一些文献报道相一致[6]。本调查显示, 在费用节约方面, 家庭病床对患者个人与社保方面均较住院病床有一定的节省。

家庭病床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日益受到患者与家属的欢迎,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深圳市共10个行政区内, 唯独本调查区域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 且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未形成规模,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现, 除上门服务潜在的法律风险外, 影响家庭病床推广的最重要因素是供给方缺乏足够的动力, 在获得同等报酬的情况下, 上门提供诊疗服务成本远远超过在医疗机构坐诊。目前, 开展家庭病床的社康中心呈现明显亏损, 且亏损程度随着家庭病床床位增加而增多, 影响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新建床位的积极性。建议社保部门通过测算, 采用日均定额支付方式, 合适的支付标准, 购买家庭病床患者所需服务, 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建床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家庭病床是一种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医疗服务形式, 在该区开展家庭病床可以节省住院费等开支, 为患者提供方便, 能够提高家庭成员健康素养, 适合辖区实际情况, 值得进一步推广。家庭病床是医院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全社会扶持[7], 当地政府也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给予政策倾斜, 加强宣传引导, 为进一步完善辖区家庭病床服务提供条件。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基本情况,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对策,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展社区家庭病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深圳市某区一家医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建立的69例家庭病床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家庭病床费用等展开调查分析。结果 69例家庭病床患者其主要病种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主要病种的家庭病床费用低于住院病床费用。结论 该区的家庭病床能较好地满足居民的慢性病服务需求, 可节省一定的医疗费用, 在该区开展家庭病床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

关键词: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

参考文献

[1]李琳, 王媛, 王卫, 等.社区医院开展家庭病床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4) :1096-1099.

[2]汪蓓菁, 闻婕, 陈瑶.某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1) :127-128.

[3]顾和平, 陈耀玉, 庞连智, 等.上海市家庭病床卫生状况调查和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10) :27-28.

[4]刘宇, 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4) :5-7.

[5]鲍勇, 龚幼龙, 顾杏元, 等.家庭病床配置的社会医学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0, 19 (2) :41-43.

[6]杨晓虹, 李宁秀, 李学军, 等.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医疗费用差异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 (5) :692-694.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第5篇

一、家庭病床建床对象

1、凡属本社区居民行动不便,就医困难,适合在家庭病床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或慢性病患者。(>80岁)

2、经上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但仍需继续治疗及康复对象。

3、离休干部和老、弱、残者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者。

4、晚期肿瘤病人需家庭病床治疗者。

5、需住院治疗,但因某种原因不能住院,适合家庭病床治疗。

二、凡属建床对象,由经治医师上门诊治,建立病史,并做好建床登记工作,建立家庭病床一览表。

三、建床后,应及时向上级主治医师联系、汇报病史,3到7天内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四、凡经过治疗后,疾病痊愈或病情稳定或需住院治疗,可同意病人撤床并做好撤床记录。

五、经过治疗,病情尚未稳定需继续诊治,但病人或其家属主动要求撤床者,经解释但无效者,同意作自动撤床。撤床记录中应说明其撤床原因。

六、撤床应在48小时内完成,撤床小结由组长审核签名,交内勤登记归 档。

家庭病床工作规范及实施细则

1、为了加强家庭病床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2、开展家庭病床医疗服务,应当遵循统一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3、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是承担社区(街道)卫生服务的医院有组织的医疗行为,医院要加强领导,规范行为,培养人才,提高质量,便民利民。

4、医院提供氛庭病床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师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在本院家庭病 床组的统一计划、安排和调配下进行。

5、家庭病床的建床撤床,在病人门诊病历或者出院小结中提出,或由上级医院在病人的出院小结中提出。

6、医院家庭病床组应对有关家庭病床的建床建议进行审核,符合建床条件和要求的,方可同意由本院建床并向病人出具《家庭病床建床通知》。在参加医保的病人出具《医疗保险专用凭证》后,为病人建立家庭病床,指派本院医生负责病人的治疗。

7、医院家庭病床组应对本院的家庭病床建、撤情况进行登记。建 床登记应由家庭病床组指派的家庭病床治疗医生进行;撤床登记应由指派医生在写好撤床小结、病人结清全部医疗费用后向家匿病床组申报。

8、本市家庭病床实行床位医生、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分级查床 制度。

9、家庭病床实行床位医生负责制,其任务是:

(1)接到新病人在24小时内,完成首次上门医疗服务,并确定今 后每周上门诊泊的时间;

(2)在规定时间内,按家庭病床有关要求完成本市统一印制的,家庭病床病历”的填写;

(3)按照约定的时间,定期上门完成查床和医疗服务。

(4)按时完成病程记录;

(5)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等其他能为病人服务的工作;

(6)向病人或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及康复保健的宣教;

(7)结清医疗费用;

(8)对病人病情按时作阶段性小结,在撤床时做好撤床记录。

10、家庭病床主治医师负责审核、指导床位医生工作。其任务是:

(1)新病人建床3天内,上门核查病史、体征,审阅和修正床位

(2)医生所写的病历及治疗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根据病情安排上门复查。

11、由医院有关领导负责“行政查床”,其任务是:

(1)了解医生查床质量(医德医风、治疗效果等),审验建、撤床是否符合规定,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

(2)在《家庭病床行政查床记录薄》上详细记录查床情况。

12、医护人员为家庭病床病人实施的各类治疗和操作,应符合常规。其质量标准应与院内操作的质量标准相同;治疗应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13、病床医生每天查床数不得超过8个。

14、医院应组织业务骨干定期检查审阅家庭病床病人的病史,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15、医院家庭病床组应及时将上级医生的查床和行政查床后的意见通知床位医生;实现多层次的自查自控。

16、医院家庭病床组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建立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17、医生在家庭病床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提出急会诊申请,并向上级医生汇报,对病情变化或病情危重不宜继续采用家庭病床服务形式者,应及时提出住院建议。

浅谈干休所家庭病床中的护士心理 第6篇

【关键词】浅谈;干休所;家庭病床;护士;管理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97-02

为了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干休所开始着手家庭病床的建立,这为解决住院难的老人医疗问题打开了新的路径,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起初有的同志感到没什么,认为平时我们就是与老年病人打交道,出诊、巡诊、输液打针、送医送药到家,区别不大吧,可是深入分析就出现了为难情绪和担心,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和解决。

1 尽快建立家庭病床各项制度

目前家庭病床管理只是上级布置的一项工作,没有相应的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对于护士来说,护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俗话说:没有规定不成方圆。因此迫切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制订适应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特点的统一服务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家庭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出诊制度,建立相应的护理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以便加强对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使家庭病床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家庭病床护理的实施有章可循,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方能提高护理效果。否则就是对老前辈的不负责。

2 确立适宜的家庭病床管理理念

我们目前执行的是干休所门诊护理工作常规,任务范围与家庭病床截然不同,以前的护理服务内容单一,就是执行医师医嘱,而家庭病床护理服务的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我们门诊目前是以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为主,注重医嘱,不重视对患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病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工作。对于家庭病床中的饮食指导、精神支持、健康咨询和教育、康复训练和指导、临终关怀、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立体性、连续性、综合性、及时性的服务,就更加较少顾及。专家认为,确立家庭病床患者出院后远离医院,要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家庭病床护理必须与院内护理无缝接轨,基层卫生单位的护理管理者,必须与医院密切沟通,紧密协作,及时向上级护师汇报工作中的需求,医院要积极提供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技术支持,才能满足院外后续治疗与护理的需求。

3 积极培训家庭病床护理人才

我们知道,家庭病床的大部分工作是护理,要求护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具有全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一定量的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常识,了解心理学,掌握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并要善于观察分析,具有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才能做好家庭病床护理工作。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少部分经过全科知识培训的护理人员和新招聘的护士,年龄虽然不大,但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尤其缺乏家庭访视护理的相关知识,难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尽快的根据时间地点,途径多种多样加速进行。以培养出一大批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具有一定各专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有较强沟通技巧、能独立处理家庭护理工作中各种疑难和突发的事件、使病人及家属信任和满意的护士。

4 重视对家庭病床患者的家人和照料者的培训不容忽视

我们建立了家庭病床,但并不是我们的护士24小時都在患者身边,更多的时间是家人或照料着在为患者服务,所以提高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重要和迫切,我们在对护士培训的时候,要侧重她们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直接领导是护士,要让护师将他们组织起来,抽时间挤时间集中学习,或在巡诊查房中个别指导,还应重视护师对家庭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际能力、与同行合作的能力培养。指导护工需认真、细致、全面、尽职尽责地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做好病人的口腔、头发、皮肤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对所护理病人做到:一剪(剪指甲),三周到(呼吸处理、饮食照顾、大小便处置),五送(药、水、饭、大便器、小便器)六洁(头、皮肤、会阴、床铺、口腔、足)。平时我们要真心体贴关照照料着,让他们懂得我们是战友,共同的岗位、任务、目标都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是我们的职责,携手做好各自的事情才是目的。

5 帮助护师克服为难情绪

护士的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人可能不大理解,当您近距离接触之后就恍然大悟了,专家提出,家庭病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士职业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生物、物理等方面危险因素及出诊时的安全危险,还有家庭治疗护理中涉及的问题:护士要为患者打针、输液、摆药,稍不注意可能出现差错或漏摆错摆,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没有他人协助或监督;同时认为,从事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如果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漠,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描述不准确,字迹不清楚,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吻合,这都有可能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这些对于一对一服务的护士来说,压力、担心是随时存在的,因此要鼓励护士,勤学习,苦练基本功,独立工作既胆大又要心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防护意识,在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开展家庭护理的法规或规章的情况下,有问题及时向领导和老师请教,抓住事故苗头不放,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开展家庭病床护理是对慢病患者的关心和关怀,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使服务从医院走向家庭,它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热点。因此,承担家庭病房护理的护士,应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一专多能专职护士,并且应掌握心理学、健康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尚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化管理和资格管理,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杨萍《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2012-8-1

[2] 张艺潆,王嘉淇,杜宁,等.我国家庭病床的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5):69-70.

[3] 殷爱琴.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1039-1040.

[4] 刘腊梅,周兰姝,吕伟波,等.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护理研究,2007,21(8):1982-1984.

[5] 单伟颖,李青,张树峰,等.大学生及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7-70.

[6] 林毅.华林社区中医特色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10,13(12)

[7] 曾友燕,王志红,吕伟波,等.上海某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31-33.

家庭病床服务 第7篇

1.1 资料来源

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于2008年7月份调查了闸北、虹口、宝山、金山、徐汇和浦东6个区的社区家庭病床工作开展现状。其中,闸北区的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调查,其他5个区分别抽取了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计调查了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情况。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分析家庭病床装备、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家庭病床服务装备及服务项目

2.1.1 家庭病床装备情况。

房屋配置率为63.16%,房屋面积最小值仅8 m2。处置室、治疗室的配置率都较低,占15.79%。药品柜和冷藏设备配置率也较低,分别为26.32%和15.79%。助力车配置率偏低,为26.32%,消毒隔离中的紫外线灯配置较少,占42.11%,中医的简易诊疗用具配置情况较好,如针灸针、火罐和刮痧板均达到84.00%以上。西医配置率较低的诊疗用具,依次顺位是:缝合包(26.32%)、灌肠器(21.05%)、吸痰器、气管切开包以及简易小手术器具(10.53%)、手提式B超机、穿刺包以及简易呼吸机(5.26%)。无眼底镜配置。

2.1.2 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情况。

治疗类上门服务共15项,平均开展率为63.16%。其中,换药、褥疮护理和康复指导开展率达100.00%;拆线、导尿、膀胱冲洗、吸氧和心理咨询均在90.00%左右。开展率不高的项目依次顺位是:雾化吸入(42.11%)、插胃管(31.58%)、灌肠(26.32%)、局封(26.32%)和小手术(10.53%)。

检查类上门服务共7项,平均开展率为80.45%。其中,上门抽血、上门测血糖和心电图开展率达100.00%;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开展率分别为84.21%和63.16%。眼底检查开展率较低,仅为15.79%,无手提式B超检查。

服务类上门项目共13项,平均开展率为67.61%。其中护理指导、代配、代送药、代取化验单和BP机/手机呼叫开展率达100.00%;此外,节假日服务、预约出诊和热线电话的开展率均达89.47%。开展率均不高的项目顺位排列是:环境终末消毒(21.05%)、钟点护理(10.53%)和聊天护士(21.05%)、

中医社区类上门服务共15项,平均开展率为41.05%。其中开展率较高的平均为80.00%,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和敷贴,开展率较低的顺序排列是:熏洗(42.11%)、药膏(36.84%)、湿敷(31.58)、耳压(31.58%)、点穴(26.32%)、水针(21.05%)、敷脐(10.53%)和药熨(10.53%)。

3 讨论

3.1 家庭病床工作硬件建设亟待完善

经调查,目前上海市家庭病床工作所必需的硬件与小型医疗器械配置不尽人意,尤其是房屋类和诊疗用具类的简易医疗器械,如手提式B超机、眼底镜、简易呼吸机、穿刺包、气管切开包、灌肠器和简易小手术器具等。硬件设施和小型医疗器械是保障家庭病床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深入开展上门服务项目的前提。家庭病床是医院床位的补充形式,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之一[1]。家庭病床工作有其特殊的性质,不仅医生要独立作战,而且服务的对象一般是老年慢性病病人,病情常有突然变化和反复[2]。同时,为适应家庭病床医务人员走街串巷诊治病人的需要,更应当配备便于携带的小型医疗器械。至于特殊医疗器械(如手提式B超、眼底镜等)的技术使用,则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对家庭病床医生进行技术培训,使得家庭病床医生能熟练地使用,让卧床不起及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3.2 增强治疗性上门服务项目功能,开展护理服务和中医适宜性技术应用

家庭病床工作开展20余年以来,上门服务项目有了很大的拓展,基本上实现了定期上门诊断、观察病情和进行简易治疗。调查结果显示,注射类、检查类和简易治疗类服务项目开展得较好。然而,如雾化吸入、插胃管、灌肠、局封和小手术等治疗类项目开展率低;服务类项目在护理服务方面,如钟点护理、聊天护士、清洁消毒和环境终末消毒开展率不高;家庭病床的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生理功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护理人员在家庭成员的配合下,为在家中休养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一种护理形式,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3]。因此,应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重视。中医社区类项目,如熏洗、湿敷、药熨、水针、耳压、敷脐、敷贴、药膏、吹鼻和点穴等,开展率普遍偏低。中医适宜性技术是指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治疗技术,具备“简、便、验、廉”等特点,因此,即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重点[4]。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家庭病床服务仍是以诊治疾病为主,而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病的多发性和早发性[5]。提示应该思考如何从治疗服务扩大到护理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尤其是要将中医适宜性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大力推广,充分应用到家庭病床治疗、康复等医疗中去,更有实际意义。

3.3 实行全科团队式服务,增强家庭病床的服务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强调的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便捷和可及性[6]。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个重要模式。现在兴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团队式服务可以和家庭病床结合起来,门诊专科医生走向社区开展卫生医疗服务,相对来说比全科医生专业性更强,能更好地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群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项目,比如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等门诊专科医生可通过家庭病床医生与病人预约时间下社区会诊,及时开展如耳镜、眼底镜、喉镜、阴窥镜、简易拔牙及耳道清洗等检查和治疗。现在大多数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二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来病房进行三级查房,家庭病床如有疑难病症也可以请主任医师进行三级查房,一方面病人不出门就能享受主任医师亲自看病的待遇,可以及时解决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家庭病床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

摘要:目的 为了强化社区医疗服务功能,增加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家庭病床病人健康服务。方法 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于2008年7月调查了闸北、虹口、宝山、金山、徐汇及浦东新区等6个区的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工作开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家庭病床工作所必需的硬件配置不尽人意,部分护理服务及中医社区类项目等开展率普遍偏低。结论 家庭病床工作硬件建设亟待完善,护理服务和中医社区类服务项目需要大力开展。

关键词:家庭病床,卫生服务项目,上海市

参考文献

[1]廖伟华,郑国俊,张金成.综合医院专家驻站查床对社区家庭病床管理效果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406.

[2]鲍勇,龚幼龙,陈雄熊,等.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体制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上海市家庭病床现状和发展的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63-65.

[3]李苏娜.老年家庭病床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1):114.

[4]余信国,李静,赵鹏,等.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713.

[5]汪胜.社区家庭病床发展的思考[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5):261-262.

家庭病床服务 第8篇

天津市家庭病床服务开展始于20 世纪50 年代, 发展至80 年代曾一度达到4 万余张。 然而, 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天津市家庭病床服务发展非常缓慢。 本研究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天津市家庭病床开展所存在的优势、 劣势、 机遇和挑战, 为天津市今后是否以及如何开展家庭病床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访谈方法, 与天津市18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河北区4 家, 和平区3 家, 河西区3 家, 河东区家, 红桥区3 家, 南开区2 家) 院长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本文结合相关的文献以及资料, 对目前天津市家庭病床发展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

1.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家床开展情况、软硬件设备、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期望有所改进的地方等。

2结果

2.1 18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院长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天津市18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中正在开展家庭病床的医院有6 家, 曾经开展的有9 家, 未开展的有3 家。

本次被访的院长中, 男性13 人, 女性5 人。 40 岁以下人, 40~50 岁14 人, 50 岁以上3 人。 从事医务工作20~30 年的有13 人, 30~40 年的有4 人, 从业40 年以上的有1 人。

2.2 开展家庭病床的优势 (strengths)

2.2.1 医疗服务更加便捷, 且费用较少。 为慢性病、 老年病、 肿瘤病和残疾等行动不便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 避免了出门看病、 取药和排队的劳累, 为此类患者提供最佳的休息环境。 家庭病床不仅方便患者在家中养病, 而且节省家属去医院而花费的时间和经济负担,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就医费用。 新医保政策出台以后, 天津市患者可以一次性交付家床服务费, 服务的环境主要由患者提供, 且服务报销比例也比门诊略高。

2.2.2 缓解医院住院床位紧张的问题。 天津市首家开设家庭病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在疾病多发季节, 医院床位往往会不足。 家庭病床的开展可以减轻医院住院床位压力, 缓解医院床位紧张, 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加快病床周转,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目前, 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大医院人满为患, 高精尖技术仅用于解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 通过家庭病床的建设可以使卫生资源分布逐步趋于合理。

2.2.3 促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家庭病床服务过程中, 医务工作人员可以详细地为患者讲解该病的基本知识、 病情转归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 教会他们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改善生活环境、 膳食结构和休息方式, 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健康卫生知识水平, 医患双方接触机会多, 交流气氛好, 容易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3 开展家庭病床的劣势 (weaknesses)

2.3.1 居民对家庭病床知晓程度和认可度低。 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较晚, 且发展速度比较慢, 致使居民对家庭病床不够了解。 几乎每一位院长都提到, 居民对家庭病床的申请条件、 主要职责、 医保限制和费用报销等内容都不了解。而且患者及其家属对社区整体治疗水平的信任度较低, 因此, 对家庭病床服务的医务人员出现信任危机。

2.3.2 家庭病床人力资源缺乏。 被采访的18 家中心负责人均提到人力资源紧缺问题是目前开展家庭病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且需要家庭病床服务的病人都是老年病、 慢性病, 半数以上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治疗较复杂, 对医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需要他们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表达能力、 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热情。 而且从事家庭病床的医生多是临床专科医生经过短期全科培训或直接转行而来, 缺少系统的全科培训。 医务工作人员日常培训机会很少, 家庭病床服务经验也十分欠缺。 目前, 天津市缺乏家庭病床的相关培训和相应法规政策要求。

2.3.3 人员工作积极性有限。 每一位受访负责人提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由于医患关系、 工作风险、 培训机会少和工作时间不规律等原因容易导致思想压力偏大, 而且工资报酬相对于其他三级医院医务工作者来说较低, 收入与工作量不成正比。 同时, 天津市的医保政策补偿也不到位, 医生在本医院出诊为9 元, 输液10~20 元, 家床病人没有床位费, 家床医生出诊一次费用为3 元, 期间的路费、 伙食费等额外费用并不算在医生报销范围内, 输液费2.5 元, 若多输1 次加2 元。 而天津市针对从事家庭病床的医务工作者并没有相应的经费补助, 因此, 家庭病床工作者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2.3.4 社区药品种类有限。 半数以上中心负责人提到, 药品招标以后, 一些常用药招标未能成功, 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数量以及品种规格均有限, 患者从三级医院治疗后, 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家庭病床时存在无药可用的情况, 使得患者不得不更换药物或者只能选择继续回到大医院进行治疗。

2.4 开展家庭病床的机遇 (opportunities)

2.4.1 居民疾病谱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居民的疾病谱由原来的传染性、 感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 恢复慢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决定了患者主要康复过程是在家庭和社区中, 这给实行社区卫生服务, 尤其是家庭病床服务带来了一个契机。

2.4.2 社会需求量不断增长。 如今, 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日趋增多的老年病已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由许多社会因素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已得到了相应的治疗, 但很多患者在回家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而且我国独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沉重, 因此, 家庭病床的潜在需求量很大。

2.4.3 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 国家不断强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自2006 年我国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后, 一系列的社区卫生规章制度相继出台, 如《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也给家庭病床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2.5 开展家庭病床的挑战 (threats)

2.5.1 服务形式及内容的扩展。 家庭病床服务如何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从单纯的医护工作者转变为家庭病床服务的管理者、 支持者、 协调者、 教育者和咨询者, 这都是家庭病床发展面临的不可避免的巨大挑战, 尤其是对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挑战。

2.5.2 医务工作人员安全保障。 我国乃至天津市还没有一部专门协调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 这就成为制约家庭病床深入发展的一大隐患。 而家庭病床服务的工作地点通常是患者住宅等私人地点, 所以, 如何保障家庭病床医务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5.3 存在医疗风险问题。 家庭病床服务过程中存在医疗风险问题, 尤其是家庭输液等服务有一定的危险性, 病人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其他病情变化, 由于缺乏相应的急救硬件措施极易造成医疗纠纷。

2.5.4 经费补偿机制不完善。 目前, 国家尚未建立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投入机制, 各地区包括天津市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数量均存在不足且随意性大等问题; 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 天津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被列入医保定点机构, 而且已开展的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某些项目也未纳入医保范围, 因此, 筹资能力十分有限。 家庭病床的服务费用也未完全统一, 收费项目较少, 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制度[3], 因此, 适当的经济补偿机制有利于家庭病床服务的良性、 有效地运转。

3 讨论与建议

3.1 加强家庭病床的宣传与教育

目前, 居民对家庭病床的认识并不充分。 王凯对北京市社区97 名55 岁以上居民的家庭病床认知调查分析得出, 有98.1%的居民对家庭病床功能认识不全, 有84.5%的的居民不了解收费标准[4]。 天津市应利用电视、 广播和报刊等大众媒介传播手段, 加强对社区家庭病床的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并充分利用社区的家庭病床服务。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家庭病床的服务内容涉及到预防、 医疗、 康复、 心理和社会等许多领域, 只有复合型的全科医生才能承担起这一工作任务, 才能适应当前家庭病床医疗和社区医疗工作的需要[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低水平的人才结构影响了天津市家庭病床的发展。 因此, 需要加强天津市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 社区护理学科教育, 积极为家庭病床服务培训全科医师、 护士, 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 并进行有规模的、 统一的家庭病床培训, 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从而在根本上推进家庭病床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天津市首先应加强并真正落实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 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偿经费。 其次, 应完善现有的医保政策, 将一些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医保定点机构, 合理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 并进一步扩大家庭病床的报销比例和范围, 吸引更多的患者选择社区的家庭病床服务。

3.4 制定和完善家庭病床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国家卫生部曾在1984 年12 月出台了《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 对家庭病床的任务、 收治范围、 组织领导和器械装备、 制度和纪律及收费和报销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但经过20 多年的发展, 该条例的内容已明显落后, 倍显苍白[6]。 要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行为、 保障其服务质量, 应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具体包括家庭病床建床、 撤床制度和巡诊制度, 三级查床制度、 会诊、 双向转诊制度、 病历书写制度、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医生工作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和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等以明确医生和患者双方在家庭病床规范化管理上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医患沟通, 尊重家庭病床病人 “知情同意权” 和“隐私权”,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顾湲.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4.

[2]Mertens I L, VanGaal L F.Overweight, obesity, and blood pressure:the effects of modest weight reduction[J].Obes Res, 2000, 8 (3) :270-278.

[3]何丽芳, 廖淑梅.家庭病床服务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 2006, 20 (10) :18-20.

[4]王凯, 牛琳琳, 郑红.北京景山社区55岁以上居民家庭病床功能认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2 (2) :85-87.

[5]张荣丽.老年家庭病床1120例分析[J].现代医学杂志, 2009, 2 (37) :63-64.

[6]孙平.家庭病床的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21) :1842.

安图县试行医保家庭病床 第9篇

吉林省安图县近期出台了《基本医疗保险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试行) 》, 并在部分敬老院试行一年。该病床是指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 因本人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 住院确有困难而在其家庭或社区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的病床;由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服务, 享受医保住院待遇的保障制度。每一建床周期一般不超过90天, 确需继续治疗的, 须重办登记手续, 每一结算年度累计不超过120天。建床期间符合支付范围的医疗费, 按一级医院住院待遇标准由统筹基金与个人共同分担, 起付标准按一级医院标准执行。

家庭病床护理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326例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家庭病床护理的患者, 患者年龄65~86岁, 平均年龄72.5岁, 其中男174例, 女152例。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选择能够较好遵从医嘱, 乐于配合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药物干预

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 家庭病床科医师每星期出诊1~2次, 专业护士按照医嘱完成输液及护理等工作。

1.2.2健康教育

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灌输慢性疾病和相关学科知识, 主要内容包含患病原因、病理变化、诱导因素、药物疗效同作用、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以及护理知识, 从而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 使家庭病床护理的持续得到保证。

1.2.3 心理护理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 患者通常拥有较重的思想负担, 从而导致抑郁、失望、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 医护人员应耐心讲解负面心理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鼓励患者树立乐观向上, 战胜病魔的信念, 帮助患者学会将负面情绪转移, 让愉悦的情绪伴随着整个护理期间[3]。

1.2.4 行为干预

督促患者将不良的行为习惯改正, 戒烟酒, 保持肠道顺畅。用药合理, 杜绝滥用药物现象发生, 待病情稳定好转后, 方可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坚持身体以及呼吸锻炼, 但不可过于疲累。坚持实施合理的家庭氧疗, 保证卧室的湿度以及温度在标准范围内, 按时开窗通风换气。

1.3 建立治疗控制量表

为每位患者建立属于患者自身的《家庭病床护理质量控制量表》, 内容包括常见病护理路径、患者要求、患者满意度、医师意见以及护理组长意见等。这样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实际要求, 为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患者分别填写1份护理调查表, 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分值从0~20分, 情况越好分值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综合性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后的患者无论是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还是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护理前, P<0.05。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附表。

3 讨论

家庭病床是一种以家庭作为护理的主要场所, 医护人员走入患者家中为其实施医疗以及护理的服务, 这种模式的护理不但费用低, 缓解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还能够使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治疗, 减轻其心理压力,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特别针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住院费用高的难题, 因此家庭病床护理深受赞赏。自从家庭病床护理于70年代在我国各地医院相继成立, 其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已成为一个综合健全的医疗护理模式[5]。

研究显示, 实施综合性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后的患者无论是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还是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护理前, P<0.05。由此可见, 家庭病床护理中建立综合性护理质量模式以及《家庭病床护理质量控制量表》, 可以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快速有效的了解患者的病情, 高效的节省了治疗以及护理时间。综合性护理质量控制模式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 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不但提高护理效率, 为患者节省大量治疗费用, 还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会对家庭病床护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使整个护理过程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家庭病床护理具有居家、方便、便宜、贴心等特点, 比其他护理模式具有较大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海萍, 顾李敏.社区家庭病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11, 11 (7) :52-54.

[2]李凤萍, 刘翠, 叶文琴.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R].护理研究, 2011, 15 (22) :34-36.

[3]黄娟, 温秀梅, 雷光辉.社区护理的管理工作[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2010, 5 (6) :125-127.

[4]郑方.浅谈护理工作新模式-临床路径[J].中外医疗.2010, 6 (27) :191-193.

家庭病床服务 第11篇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收集

本次选取医院所在小区的各种脑血管病患共计30例, 包括脑出血患者5例, 脑血栓恢复期患者25例。30例样本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及言语障碍。

1.2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病床的建立

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 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现在的康复医院的费用较高, 而且生活方面不方便。医院近几年来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针对社区所辖居民慢性病的特征, 建立家庭病床。

2 家庭康复护理计划

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 就可以进行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了。进行护理之前, 要根据患者的诊疗情况、功能情况、日常生活方式、锻炼情况、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分, 制定适合每个患者的护理计划, 并组织实施。

2.1 主要照顾者 (家属) 的培训计划

开展家庭康复护理, 主要照顾者的配合非常重要。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主要照顾者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培训, 如常用药物的用法、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有关知识。让照顾者积极配合医院的康复计划, 按时按标准完成患者的每日康复锻炼。

2.2 指导及随访计划

分组、定时进行所管理患者的跟踪随访。时间确认为每周探视1次, 及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

3 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

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很多, 以肢体活动受限、语言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问题。针对所出现的健康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肢体及语言的障碍,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容易产生孤独、抑郁、悲观、焦虑等心理变化[2]。在家庭病房康复护理活动中, 要全面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疑虑要给予肯定答复, 与患者交谈时, 要有意识地流露出患者病情好转的意思, 比如说“您今天气色很好”、“走路比上次看着好多了”等语言。与家属默契配合, 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 介绍同类病情患者恢复的实例, 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3.2 语言及书写训练

针对患者言语不清等问题, 制定语言及书写计划, 采取听、说、读、写、看等方式[3]。鼓励患者多说话, 坚持让患者每天读书、读报, 克服患者因为咬字不清不好意思说话的心理, 多鼓励赞扬。在训练口语的基础上, 同步训练患者的书写能力, 让患者抄写简单诗句、自己喜欢的小文章等。

3.3 肢体功能锻炼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很重要, 包括主动的训练和被动的活动。针对具备一定的自我活动能力的患者, 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如怎样活动指关节, 肘关节的屈伸, 肩关节的环绕等训练。针对肢体功能尚未恢复或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及行走的患者, 协助其做些被动的运动, 预防肌肉萎缩。如照顾者定时为患者按摩肢体及背部, 帮助其活动指关节、肘关节, 做肩关节的旋转运动, 增加肢体的活动度, 预防肢体及手、足部位的关节萎缩, 逐渐使肢体恢复功能,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4 小结

在社区家庭病床康复护理过程中, 患者的语言及肢体的康复很重要, 但是也不要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要一味的强调患者的运动, 要多与患者交谈, 并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让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以便于能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训练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采取主动运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回归社会。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30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结果 参加家庭病床康复的30位患者各种活动及机能均较前有了明显改善。结论 系统的家庭病床康复护理能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社区家庭病床,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1]雷松蕙, 全鹏, 李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社区护理干预.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9) :723.

[2]谈燕飞, 梁柳梅, 李素珍, 等.老年心脑血管病人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 (2) :201-202.

上一篇:优化评讲下一篇:技术路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