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服饰的色彩搭配

2024-05-12

印花服饰的色彩搭配(精选3篇)

印花服饰的色彩搭配 第1篇

一、色彩调和、对比与影视服饰搭配的关系

色彩调和与对比看似两种相互独立的色彩运用技法, 实际上却是色彩关系中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 彼此对立统一。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如果缺乏色彩之间的对比, 整体感觉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只有对比没有调和, 影视服饰色彩之间的对比就会过于强烈, 会使影视角色产生突兀感。因此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调和与对比相辅相成, 共同成就优秀的影视服饰搭配。

二、色彩调和与对比在影视服饰搭配中的应用

1、色彩对比在影视服饰搭配中的应用

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色彩对比的使用往往会使观众产生视错感, 这主要是由色彩的连续对比和同时对比造成的。两种对比模式都是色彩运用与人体视觉功能相结合的产物, 是色彩对比常见的使用方法。连续对比是指在不同的时段, 或在物象运动的过程中, 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如观众先看了红颜色, 马上转向绿颜色, 常常在绿颜色上会出现虹颜色的残像。而同时对比指的是当两种颜色同时并置在一起, 彼此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如黄和蓝并置, 黄色更黄, 蓝色更蓝。在影视服饰搭配中多采用同时对比, 主要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与色度对比。

2、色彩调和在影视服饰搭配中的应用

色彩调和的目的是使影视服饰呈现出一种柔和、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在影视服饰搭配中为了实现一个表现目的, 常常会将多个色彩相互组合。经过增减、调整之后呈现出一种和谐、有序的搭配效果, 使人产生一种舒适感。从色彩视觉规律和视错觉的角度出发,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色彩调和形式, 处理好影视服饰中色彩的统一与变化、秩序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色彩调和常用的手法有灯光加强法、无彩连贯法、面积比调和法等。

1) 运用灯光加强法确定影视服饰的主体色调

灯光与色调的结合是影视服饰搭配最重要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影视剧情的需要进行选择。人体的结构是由许多面组合而成的。所以在光的照射下, 各个面承受的光各不相同。正面受光强, 观众感觉到的是色彩的高光部;侧面受光少, 观众感觉到的是色彩的本身亮度;背面投射来的光, 观众只感觉到逆光在人体上勾勒出的轮廓, 但会有强烈的光源感。灯光从一侧射向人体, 只能是来自光源方向的一个色面亮, 其周围则弱到无光。如果来自多方面的光线, 则使人体多方面都亮, 进而增强整体的色彩亮度。

2) 运用面积比调和构建色彩和谐

面积比是色彩量的比例, 主要配合各色彩的色域大小, 构成均衡关系, 使其原本不协调的色彩, 经过面积关系调整变得和谐。面积比的大小也随着形态的变化、位置空间的变换而发生变化, 对影视服饰搭配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互搭配的色彩主次分明, 各色之间所占的面积按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搭配容易产生秩序美。一般以3:2 或5:3 为宜。如, 玫瑰红的背心配一条黑色的宽松裤, 裤子占主要的面积, 玫瑰红的背心起了亮点的作用, 给人一种青春靓丽的感觉。在整体服饰搭配中, 局部与整体之间, 主色是全身色彩面积最多的颜色占整体面积的3/5 或5/8 以上。辅助色是与主色搭配的颜色占整体面积的2/5 或3/8 左右。无论如何搭配, 最终必须使其效果在心理和视觉上有和谐感。比如在以暖色调为底色的服饰中, 增加冷色调的面积, 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角色。在影视服饰搭配中多用色彩面积比来处理对比色和互补色的关系, 合理地调整色彩面积, 能够提升影视的内涵。有时亦可利用装饰和衬托, 强调某一部分的吸引力。这时就要用到点缀色, 点缀色一般只占整体面积的百分之五至十五左右。对比色的面积差越大, 色彩越接近调和统一。

3) 运用无彩连贯法降低色彩的对比度

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如果出现色彩对比强烈的情况, 就需要采用无彩连贯法来进行调整。缓和冷、暖色之间的对比关系, 降低色彩冲突, 使整体色彩趋向柔和, 给观众温和舒适的视觉感。主要运用黑白灰金银来调和, 在两个邻色之间契入黑、白、灰、金、银这些无彩的中性色, 既能获得和谐的视觉效果, 又能使相邻的色彩各自得到加强。由于无彩色属于中性色彩, 也常被用作缓和色与色之间不协调的纽带。影视服饰搭配采用无色彩的线来调和各种鲜艳的颜色。隔离线越粗调和效果越好。例如: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当上下身色彩处于互补状态时, 常常用一条宽形无彩的腰带来缓和两色对立的突兀感。黑与白被称为极色, 跟任何颜色搭配都会产生协调感。黑色是明度最低的无彩色, 具有衬托一切色彩的属性, 加入黑色配件会突出原有色彩使整体色调更明确。白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 具有透气的感觉, 若与其它色彩搭配有意想不到的整体感。金与银被称为辉光色, 可以跟任何颜色搭配。但银色在视觉上倾向于灰色, 所以它跟灰色系色彩的亲和力会更强一些。同样, 由于金色在视觉上倾向于黄色, 所以它跟黄色系色彩的亲和力更强一些。无彩的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是永恒的搭配色, 无论多复杂的色彩组合, 它们都能溶入其中。如红衣角色处在绿荫丛中, 这是典型的补色对比, 如果给红衣角色配上白色披肩、白色围巾或白色包, 就会使红、绿各自的色彩张力得到减弱。在中国传统的古代影视剧中, 特别是在那些宫殿亭阁的雕梁画栋中, 就要在大红大绿的对比中间以黑白灰或金银等中性色来调和, 使之既强烈又和谐。

总之, 色彩调和能缓解冷暖色之间的关系, 增强影视服饰的美感;而色彩对比能渲染影视服饰的视觉效果, 增强影视服饰的表现力。在影视服饰搭配中, 只有正确处理好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才能搭配出理想的视觉效果, 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摘要:色彩调和与对比是影视服饰搭配中常用的色彩处理方法。正确处理色彩调和与对比的关系, 能增强影视服饰的视觉美感。本文从色彩调和、色彩对比与影视服饰搭配的关系出发, 逐步分析这两种色彩搭配技法之间的关系, 着重阐述色彩调和在影视服饰搭配中的应用。

关键词:色彩调和,影视服饰搭配

参考文献

[1]邹勇色彩在影视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2]高铁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4年第5期

服饰色彩搭配教案 第2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色彩分类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服装色彩与体型、肤色的搭配注意事项

3、了解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服装色彩搭配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通过服装来展示自己优点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兴趣,为更合适的选择服装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服装色彩与体型、肤色的搭配注意事项 难点:掌握服装色彩与体型、肤色的搭配注意事项

学习途径、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展示法

现场表演法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爱美之心,我们每天都在考虑我今天穿什么的衣服,我买什么样的色彩更能适合漂亮,或者说我这儿、哪儿长的不够完美,我怎么通过服装的色彩来弥补来掩盖呢?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来谈论下这些问题。二:新课学习

1、色彩分类

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视觉感受到的色彩非常丰富,按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有彩色、金属色(可归为无彩色)三大类。

(1)无彩色系: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无彩色系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直至黑色,色彩学上称为黑白系列。

(2)有彩色系: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说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于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三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三种,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蓝(湖蓝)。但一般来说认为是红、黄、蓝。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同色相加得黑灰色,因为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元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

三间色:由两个原色1:1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三种:颜料三原色即橙、绿、紫。三原色与三间色: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

六复色:颜料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1:1相混合得和色。

冷、暖色:对于有彩色系来说,以红色、绿色为界限红,偏向太阳的颜色(黄橙)是暖色系,偏向水的颜色(青蓝紫)是冷色,红、绿色为中性色。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存在的,同一色相也有冷、暖之分。如,柠檬黄与蓝色相比,它是暖色,而与中黄相比则显得较冷。冷暖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都是相对的、一种单一的颜色。无法确定它的色彩对比,就像比大小:一个苹果和葡萄比是大的,但是和西瓜比它又是小的。对于无彩色系来说,黑色为暖色,白色为冷色,灰色则为中性色。对于金属色来说,金色为暖色,银色为冷色,铜色则为中性色。

(3)金属色:金、银、铜等有金属光泽的色彩。

2、服装色彩的搭配(1)无彩色的搭配

搭配好大方朴实感,搭配不宜则沉闷呆板,例如:黑配灰、灰配白(2)同色相的搭配

即同色相而采用深浅不同(明度、彩度不同)的调配方法。给人高雅文静感,最安全不易出错的配色法。

例如:淡蓝配深藍、米色配咖啡色。(3)类似色的搭配

即色相环上相邻的色彩互相的组合。有协调、柔和感。例如:黃配橙、黃绿配绿、蓝配紫蓝(4)对比色的搭配

即色相环中彼此相对的二种颜色之搭配。因为强烈对比,应避免面积相等,同彩度或同明度的颜色。

运用得当,有亮丽、年轻、活泼,独具风格之跳跃感;反之则为流俗不可耐。例如:红配绿、黄配紫、蓝配橙。

3、服装色彩与体型的搭配(1)高胖的人

高胖人选用收缩色,整体着装要力求简洁、清晰,不宜进行花哨的分散的装饰,也不宜采用大花型的、横纹面料,面料的选择也宜厚薄适宜才不暴露出肥胖的体型。(2)瘦小的人

上下装用色不要截然分开,应采用相近或相似的色彩,修饰使其增加高度,同时增加丰满感。短外套和长裤可以有修长的作用,加上有跟的鞋子,效果更好。(3)腿短臀大的人

应避免紧身裤及7分裤,会让下半身看來更胖。下装的色彩要统一,下装色彩用暗色。应选用中直筒裤、硬挺的西裝裤,或是A字裙。(4)手臂粗的人

应该避免穿短短或蓬蓬袖的衣服,試試五分或七分袖,可以有遮掩的效果,但如果太緊反而會有反效果。上身要尽量穿收缩色。

4、服装色彩与肤色搭配

(1)倾向粉红色肤色的人色彩适应性强

(2)倾向红色肤色的热宜采用与肤色明度差较大的配色,避免使用绿色。(3)倾向黄色肤色的人最忌紫色系配色,鲜红色的衣服也不适合。

(4)倾向黑褐色肤色的人,不宜用暗浊色服饰。白色的服装适合与任何肤色搭配,黑种人适合穿鲜艳,与肤色呈现较强对比的颜色。

5、服装专业学生活动,作业、作品欣赏(1)学生活动欣赏

(2)学生作业、作品欣赏

6、中国服装设计师、工艺大师介绍(1)设计师——张肇达

设计师品牌:马克.华菲、马克.张(2)设计师——马艳丽

河南周口的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国际超模、服装设计师(3)国宝级工艺大师——丁奎英 为国家领导人制作服装的工艺大师。课堂提问

1、腿短臀大的人应该怎么穿衣?

2、肤色偏黄的人穿衣时应注意哪些色彩不能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色彩的基本知识,以及色彩与人的体型、肤色如何搭配等问题,同时给大家展示了服装专业学生学习场景,作业以及我国服装设计大师的品牌和个人简介,希望我所讲的内容能给同学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四:作业布置

请给自己的一位同学选择合适的服装,并说明理由。

五:师生互动

立体造型现场表演欣赏 表演者:翟蒙蒙

论东方服饰形象的色彩搭配美 第3篇

关键词:东方 服饰形象 色彩 搭配

东方传统服饰素以色彩鲜艳著称,比如苗绣色彩的多样协调之美、白族服饰色彩的高明度之美以及塔吉克族女性服饰的高纯度之美等,都具有不可取代的色彩美感。东方服饰形象的色彩搭配美与东方服饰品的色彩美感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服饰色彩本身带给审美主体的视觉与心理美感,而前者则是着装者肤色及其他人体固有色与服饰色彩的搭配关系。本文对东方服饰的着装者肤色、发色等固有色进行了描述,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总结出在东方人选择服饰颜色以尽量与其肤色相得益彰的探索中,这种服饰形象的形式美感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得以实现:一是求强烈反差以实现对比美,二是求和谐、接近以实现调和美。以此为东方服饰设计美学体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东方着装者的固有色描述

人类的肤色是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早期智人向世界各大陆或岛屿的扩展过程中,由于有的地区日照强、有的地区日照时间短,出于自我保护等生理性和气候性原因。智人群体的肤色开始分化。尽管今天全球各人种的区别标志主要是肤色。但肤色差别的出现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至根本无法与人类的历史相比。

按照一般公认的理论,今天世界上存在三大人种,欧罗巴人种皮肤为白色、蒙古人种皮肤为黄色、尼格罗人种皮肤则为黑色。其中。蒙古人种约占全球人口的4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东方着装者主要是蒙古人种。如果将三大人种的肤色区别再扩充和划分详细一点的话,可以分为五种,即红(北美印第安人)、黄(蒙古人)、白(欧罗巴人)、棕(中东阿拉伯人)和黑(尼格罗人)。由于血统混杂以后表现在肤色上的混血生理现象比较明显且特殊。所以很难将肤色按人种划分得一清二楚。关于肤色划分的另一种理论是,除了黑、黄、白三大人种以外,澳洲土著人、巴布亚人和布依克因人为褐种人;美洲人和大洋洲人为红种人;阿卡人为黑褐种人;爱斯基摩人为黄褐种人;阿伊努人和韦达人为白褐种人等。当然。尽管这种划分方法比较详细、具体。但仍然无法概括出全人类的肤色种类。

这是因为,灵长类高级动物肤色的划分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决定的复杂认知问题,远不像对纯粹的绘画颜料的划分一般容易。所谓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绝不等同于颜料中的乳白、正黄与乌黑。肤色中的白、黄、黑只能说明是一种反映在皮肤差异中的色彩倾向。就全球各种肤色相比较而言,侧重或说偏向于白、黄、黑等。因为,实际上白色人种的皮肤色是偏于浅粉红色的白;黄则是偏淡褐色的黄;黑有两种倾向,一是偏向于深褐色,二是偏向于青莲与褐色的混合。即冷褐色。可以这样说,人们无意识地将某些具有特征的身体表象上的色彩标记或倾向,与各种色彩相互结合,从而得出某种印象,后来索性成为人种的代称。混血儿在皮肤上呈现的色彩也不同于调色板上的调色结果,如黑白混血儿的肤色不是灰的,而是红棕的;黄白混血儿的肤色也不是浅黄。有的是白,有的是黄。混血儿的肤色大多是浓淡程度不同的各种褐色,其原因就在于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肤色本来就不是纯白和纯黑,而是总有些黄或褐的渐变倾向。

二、东方服饰色与东方人肤色的对比美

对于服色与肤色的对比如何产生美。在东方服饰文化圈内部,这一审美观也随地域变化有明显不同,更因性别、等级而有所不同。两性中的男性以及不同等级中的体力劳动者对于肤色问题关注不多。所以中上阶层女性的肤色审美观就成为长期占主流地位的肤色审美观,而这种观念总的来说是倾向于白。中国、日本、朝鲜的古代、近现代女性对白肤色的强烈追求,促进了东方化妆材料与化妆术的发达。那么这种以白为美的审美观是基于何种心理与视觉基础?尽管白色在很多文化中被赋予了纯洁的意义,但没有证据将这一文化内涵与东方女性对白肤色的追求联系起来。目前来看。有比较可靠证据的原因有这样两个:首先。东方女性中天生肤色较白者的肤色也绝达不到标准白色的地步,因此只能说是相对而言。而肤色白往往是不在日光下从事体力劳动的结果,这使得较白肤色成为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从而为各阶层的女性所追求。其次。白色是一种高亮度的色彩,与任何色彩的搭配都不会在色相上显得不协调。而且能够与各种亮度较低的的附加色彩形成对比。如审美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所言:“白色本身却又有独特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最圆满状态,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各种色彩加在一起之后得到的统一体;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缺乏彩色,从而也是缺乏生活之多样性的表现。”所以,日本女性讲究在面部涂上厚厚的铅白粉。再抹上黛眉与红唇,追求色彩的强烈对比。古代的中国女性则选择在面部上贴花、涂色,用翠鸟羽毛的蓝绿色、金箔的金黄色、胭脂的艳红色、铅黛的墨黑色等等组成一组相互之间有联系的面饰。形成色彩。以此来装饰敷粉的面部,使之在色彩多样化中呈现对比之美。

三、东方服饰色与东方人肤色的调和美

在另一种情况中。东方着装者在选择服饰色彩的时候,并不完全追求服色与肤色强烈反差的效果。而是选择符合调和美感的着装搭配方式,即选择接近肤色的服饰颜色。比如黄种人最集中的中国人,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将黄色奉为至高无上的帝王独有的颜色。这都说明东方人在处理服饰色彩与皮肤色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灵活性,他们并没有采取绝对排斥一方的态度,但是又确实在寻求一种服色与肤色的调和美。

中国清代一位佚名作者,在《三洲游记》中写越南西贡服饰:“土人多面黄而黑,类闽粤产。亦有身躯短矮者,仿佛侏儒。衣以黑色为尚,束以红布,缠粗布于首。男女俱不发,垂垂如漆,盘于颈中,齿牙亦染黑,以为美观。”显然,作为东方能够服饰文化圈中纬度较低地区的居民,由于日照强。肤色自然也较黑,他们“衣以黑色为尚”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与肤色相调和的用意。不过,至于以黑齿为美。这是越南人长期以来所崇尚的。因为他们认为白齿为犬齿。所以加以嘲笑。清代四川遂宁人李仙根。顺治进士,曾在康熙年间出使安南。著有《安南杂记》、《安南使事纪要》等书,为研究者留下了几百年前越南北部居民的真实服饰形象。他在《安南杂记》中进一步证实了越南人以齿黑为美的独特审美观:“惟高平一府四州,在北隅之东。俱无城廓。其人被发,以香蜡梳之。故不散。跣足,足无尘芥。以地皆净沙也。……时刻吃槟榔。惟睡梦时方停嚼耳。每用药物涂其齿。黑而有光,见人齿白者反笑之。”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诸多服饰案例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东方人对待服色与肤色等人体固有色的做法,表面上看是从审美态度着眼的服色选择,实质上反映着人在选择服饰时基于生理学基本认识的科学态度。通过这两种色彩搭配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东方传统服饰在色彩搭配上达到了至臻完美的境界。不但成为东方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现代服装设计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启迪作用。

作者简介:

刘一品,1985年生,女,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造型基础、色彩美学、设计史论教学。在国内大型美术作品展中多次获奖,作品在《美术》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在《中国轻工教育》、《服饰导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手机:18649152779,邮箱huameitj@163.com

华梅,1951年生,女,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服饰文化学。有专著56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贴,天津劳模,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常委四届。

上一篇:财产关系下一篇:语言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