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纪录片范文

2024-07-06

声音的纪录片范文(精选4篇)

声音的纪录片 第1篇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声音构成,特点

《海豚湾》曾在日本东京电影节上遭冷遇, 而近期一部题材相似, 同样致力于宣传海洋环境,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纪录片却大获肯定, 这就是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生态纪录片《海洋》 (OCEANS) 。在此片之前, 雅克·贝汉导演就曾凭借“天·地·人”三部曲让世界叹服, 观众纷纷惊叹“纪录片也可如此之美”。近年来, 随着国外许多高质量的生态纪录片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观众的观影习惯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看惯了好莱坞用电脑特技营造的奇观景象, 我们对高质量的纪录片也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期望。《帝企鹅日记》、《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海豚湾》都曾经震撼过我们的感官。2011年8月12日, 《海洋》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 中文版本由中国著名导演姜文担任旁白。与此同时, 关于《海洋》的预告片和视频片段广泛流传于互联网中, 因其精良的制作和海洋环保的主题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纪录片。各种舆论对于《海洋》的好评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 很多同样精彩的生态纪录片因为其形式的不同无法在影院正式上映, 但是它们也凭借着精美的画面和发人深省的主旨打动了观众, 以英国BBC公司的《美丽中国》 (Wild China) 系列电视纪录片为主要代表。短短六集就为我们再现了祖国河山的美好及其日益堪忧的生态环境, 让我们在饱览壮阔河山、奇珍异兽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谓生态纪录片, 顾名思义, 纪录片的思想应该是生态至上的, 生态思想的核心便是生态思想观。生态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主要是其拥有唯美的画面, 深层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一部优秀的生态纪录片需要有明确的主旨和真实的内容, 原则上只有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真实记录才能构成全面的真实, 所以本文将针对生态纪录片的听觉系统进行分析, 结合优秀的生态纪录片来总结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以及生态纪录片声音元素的特点。

一般地说, 纪录片的听觉系统大致包含两个部分: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客观性声音主要指拍摄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客观存在的声音, 如人物的同期声, 自然音响声等。而主观性声音则多指纪录片后期编辑过程中主观加入用以烘托、渲染、加强、说明的声音, 如旁白解说词、背景音乐、模拟音效等。而在生态纪录片的制作中, 各个声音元素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将各种声音元素合理的整合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效果。

一、生态之音——同期声、音效分析

在生态纪录片中, 由于画面大部分都是长时间的跟拍镜头, 所以与以旁白为主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相比, 同期声所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真实性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长时间的跟拍镜头有助于更好的表现动植物的生存状态, 有助于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保证画面的同时无形中也在削弱了后期剪辑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声画统一则显得很重要。站在观众的角度, 当我们看到动物张开嘴呼喊的同时, 我们希望能够听见它的叫声。当我们看到一头熊涉水过河的时候, 就理当听见趟水的声响。而这些同期声的存在才会使得纪录片本身更加生动、真实。同期声就是大自然的交响乐, 生动、生活、丰富, 有时候胜过最好的音乐。如果现场同期声无法真实还原, 则给观众带来一种无法与画面沟通的感觉, 使得画面很虚假, 而这与纪录片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在《美丽中国》系列《云翔天边》一集中, 描写雄角雉向雌角雉求爱的场景时, 雄角雉抖动翎毛发出的声响和雌角雉振动翅膀发出的声响变成了镜头切换的唯一依据, 同时也成了信息来源, 让观众可以直观的明白雌雄角雉是通过什么方式求偶的。而在《沃土中原》一集中开篇部分, 介绍北京老人喜欢在清晨提着鸟笼到公园内以鸟会友, 虽然镜头不断地变化, 但是背景音响一直都是清脆的鸟鸣声, 惬意自然。可以看出, 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 现场同期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同期声可以很好地体现空间感, 传达超越画面的内容, 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丰富的同期声可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效果, 使的整个纪录片的结构自然、流畅, 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

现场同期声可以说是生态纪录片声音的核心部分, 不可或缺, 一旦缺少就会失去其纪实的本性, 可信性大大降低。但是鉴于生态纪录片在拍摄过程存在的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和瞬息万变的状况, 很多场景受条件所限无法采集到现场同期声。毕竟生态纪录片不同于拍电影, 它面对的拍摄主体大多都是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动植物, 而这时音效则成了同期声最强有力的辅助。音效虽然作为一种辅助声音出现, 但是它的表现力确不容小觑。因为音效所表现的声音内容往往都是不容易采集到的声响, 所以这些声响被模拟出来之后会显得更加的具有震撼力、表现力, 也变得弥足珍贵。在纪录片《海洋中》有一个场景时描写在海底一只螃蟹和一只虾蛄之间的搏斗。我们可以清晰地听见蟹钳和虾足在碰撞时产生的声响, 就像是战场上战士兵器之间的碰撞一般惊心动魄, 而受到海底环境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 这声音只可能是音效制作而不可能是同期声录制。虽然是模拟的音效, 但是它并非无中生有, 反而因为能客观的模拟出它们打斗的声响, 才使得整个场景变得真实和扣人心弦。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纪录片《微观世界》中, 两只甲虫之间的决斗, 无论是坚硬的甲之间的碰撞还是相互撕咬, 甚至是脚底用力踩踏发出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这些音效的存在不仅没有减少纪录片的真实性, 反而可以讲场景描绘的更加精彩。

二、和谐之音——解说词分析

说到纪录片的解说词, 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种观念认同解说词的地位, 甚至认为解说词一定程度上在纪录片中占据主导位置, 可以深化主体内涵, 表达作者的倾向和意图, 同时可以弥补时间空间上的缺陷。而另一种声音则恰恰相反, 它提倡留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 尽可能地减少解说甚至放弃解说词。《微观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用画面去表现意图, 让观众去用心思考。

在我看来, 针对生态纪录片而言, 解说词所占篇幅的多少并不是主要的评价标准, 关键应该是看解说词的质量。首先解说词是以画面为基础的, 离开了画面内容解说词将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 解说词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对画面内容的重复说明, 而应该是具有表情表意的作用, 深化画面内容, 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内涵。中国古人曾用“凤头, 猪肚, 豹尾”来形容文章的结构, 在我看来解说词也应该如此, 开头能抓人眼球, 内容丰富翔实却不累赘, 结尾有力。但是有一个原则, 解说词不能喧宾夺主, 在观众被画面所吸引的时候一句不合时宜的旁白是失败的。在《美丽中国》—《锦绣华南》一集中, 解说词先是对洞穴蝙蝠做了详细的介绍, 但是当蝙蝠准备觅食的时候, 解说声便消失了, 观众则完全沉醉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清晰画面中, 蝙蝠在黑暗中的水面上掠过, 带走了捕获的食物。而当观众欣赏完唯美的画面之后解说声又起, 衔接讲究, 语调合适, 一点没有突兀的感觉。纵观整个《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 因为需要讲解的内容很多, 时空跨度都很大, 为了方便观众能够跟上节奏变化, 理解表达的内容, 所以解说词的篇幅很重。但是由于细节处理得当, 在整个观看过程中一直处于很和谐的状态。画面和解说词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在解说词方面做得同样出色的还有《微观世界》。“这是黎明, 地球某处的一片草原。草原下隐藏的, 是像星球般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 小石头像高山, 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在流逝。一小时像过了一天, 一天像过了一季, 一季像过了一生。探究这个世界我们先必须保持静默, 倾听这奇迹。”开头寥寥的几句话就是时长1个多小时的一部纪录片的所有解说词, 而后面一个多小时的内容全是用画面去表现, 给观众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著名纪录片制作人怀斯曼曾说“真正的纪录片并不是发生在荧幕上, 而是发生在观看纪录片的人的眼睛和头脑里”。所以综上所述, 我认为不需要固执于解说词的篇幅, 而是要坚持解说词的质量。解说就是依据画面而存在的, 但是它绝对不是附庸。优秀的解说词可以凭借自身的听觉美感和纪录片完美结合, 从而使得整个纪录片浑然天成。

三、融合之音——背景音乐分析

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托马斯·斯金纳先生曾经说过, “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音乐。”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 最具主观特点的声音元素是解说词和背景音乐, 而最能烘托气氛, 渲染氛围的元素非背景音乐莫属。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需要有情感诉说的, 同期声真实性强, 但是缺乏感情色彩, 而音乐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限制, 可以无障碍的交流, 背景音乐的适当应用正好可以弥补纪录片情感抒发方面的不足。

诚然背景音乐在生态纪录片的声音构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背景音乐的选择应用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音乐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我们需要充分尊重音乐这门艺术。其次, 我们为纪录片选择甚至创作音乐, 那背景音乐也就变成了纪录片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是为了整个纪录片服务的。能够渲染气氛, 烘托主旨的时候就出现, 但是背景音乐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过度的追求背景音乐的应用可能会达到相反的效果, 背景音乐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音乐的表现力, 但是过度使用则会进入一个误区, 使得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只有真正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中。

看过《微观世界》的观众应该都会记得片中两只蜗牛交配的场景, 在舒缓浪漫的背景音乐衬托下两个蜗牛忘情相拥, 出色的音乐加之以无可挑剔的镜头表现就成就了这一个经典的场景, 相信所有看过这段影片的观众都会被两个小生灵之间的爱情所折服。《美丽中国》之《风雪塞外》一集中, 镜头一直介绍着中国西北方向大片的沙漠与戈壁, 荒凉死寂。音乐顿时一转, 充满生机和希望, 镜头也转到了沙漠中的绿洲——吐鲁番。配着充满希望的音乐看着大片的葡萄林让人顿时从刚才的绝望中走出来, 这就是背景音乐的力量。在《潮涌海岸》一集中介绍福建太姥山的时候, 背景音乐悠扬, 深沉, 很好地烘托了太姥山厚重的历史底蕴, 让观众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云翔天边》中对于竹鼠的介绍则依照竹鼠活泼好动的本性选择了同样俏皮的音乐相配, 轻松而又活泼。背景音乐选择合适, 则会使得纪录片可以感染观众。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风格、节奏以及内涵, 而只是一味地因为要添加音乐而加音乐, 生硬的将画面与背景音乐结合, 则会使整个片子失去节奏, 大大削减作品冲击力, 甚至将作品毁于一旦。我们在后期制作纪录片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将真实艺术化的过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纪录片艺术性而破坏真实性的基础。

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生态纪录片涌入国内市场, 在此大潮推动下, 中国的生态纪录片也有所发展, 《森林之歌》、《水问》等作品也获得不错的口碑, 但是相对于国外优秀作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重视画面表现和主旨立意的同时, 绝对不能忽略生态纪录片的声音元素。要认真研究生态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系统, 使得声音构成可以更为合理, 听觉系统可以与视觉系统完美结合, 以此共同促进生态纪录片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建业.解说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J]当代电视, 2008, (05)

[2]陈艳.浅谈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J]安徽文学, 2009, (11)

[3]魏晓军.纪录片创作中的声音误区[J]电影评介, 2007, (23)

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第2篇

(播放影片《话说长江》)

虽然这种交流还带着很大的官腔,带有很大的播音性,居高临下的气势,还带着很多文人的风格,但是毕竟已经把主持人推到观众的面前了。

这里用抠像,把解说员推到前面,让解说跟观众面对面。因为那时候对现场还不是十分重视,只拍摄了画面,但是在编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缺点,于是就把解说员贴在画面上。

这个节目播出是在1982年,一共25集。我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当时《话说长江》的播出,使全国人民感觉到耳目一新,收视率当时在40%,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在播出过程中,有大量的观众来信。25集中,其中有两集做了“答观众问”,一下使纪实节目跟观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产生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认同。这引起了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这给了中央电视台非常大的鼓舞。

因此,节目刚一播完,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原班人马就进入了《话说运河》的制作。制作者们知道了跟观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关系,即使他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十分充分。这些制作者们有一种非常大的创作激情,一定要投入《话说运河》的拍摄。

《话说运河》是1984年开拍的。从1986年3月到1987年1月,进行了九个月的播出。这次播出的轰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而且使纪实手法、纪实节目在观众中深入人心。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话说运河》的航摄、拍摄有哪些进步。一个是他们开始注意现场的氛围,把现场作为纪实非常重要的元素,有意识把现场保留得非常真实。另外,比较重视平民视角,老百姓的视角。不只是推到跟观众面对面,还把记者推到现场,让他们跟老百姓进行交流,跟观众进行直接交流。另外,老百姓在画面里成了一定的主角,有说话的权利。把话筒交给了老百姓,比《话说长江》有了很多进步。《话说运河》采取了一种边制作边播出的形式,前面制作了几集就开始播出,后面的制作,把观众大量的意见融入到连续节目里。

(播放影片《话说运河》)

《话说运河》的航摄比《话说长江》要贴近观众一些。如拍镇江的时候是两个飞机在两个层次拍摄,一个是贴近地面的小蜜蜂,还有一个是高空的飞机。以前摄影者从来要回避镜头,现在不回避镜头,看镜头的人跟镜头也不再回避。老百姓开始说话了,主持人已经在现场进行采访,这在《话说长江》里没有。仔细听听解说,听听那些腔调。虽然影像结构贴近老百姓,但是声音对老百姓的贴近还有一定的过程。我们还有顽强的、过去的一些习惯。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话说运河》给纪实界的冲击非常大。由《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带来的语言的蕴育,以及伴随产生的新鲜感,征服了全国纪实节目的创作者。观众对纪录片的欢迎以及认同和纪实工作者的自觉结合起来,纪实慢慢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概在1989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地方台50分钟》,对全国在摆脱电影的纪实方式,形成电视纪实语言方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舞台。

声音的纪录片 第3篇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录音,拟音

何谓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再现,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真实的记录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

在纪录片声音制作领域,我们要求的声音首先是真实的。

在纪录片发展的最初阶段,声音领域几乎处于绝对的真实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欣赏性与娱乐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纪录片的声音与画面都有了重大的转变,更加趋向于电影化的表现方式,并带动了纪录片在观赏性与艺术性上的提升。但同时面临在声音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声音是否依旧能满足纪录片在观赏性与艺术性上的追求?当纪录片在叙事手法、拍摄手法、剪辑手法中都引入了电影工业的制作理念时,声音的制作也很难脱离艺术化的处理方式。这就要求当代纪录片在声音制作时需要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做出一定的取舍。

本文将对纪录片中声音元素在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取与舍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并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纪录片声音制作为例,来说明如何选择与运用声音素材,给观众以“真实”的声音还原。

一声音的真实

纪录片声音的制作依托于良好的前期录音素材。尽可能地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录制下来干净的同期声源,是后期声音创作的基础和源泉。那我们如何来录制干净的同期声呢,这需要我们前期录音师的专业配合,以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协助支持。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通常是把话筒拾取的声音直接记录在摄像机的硬盘或者磁带上,这样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声画同步的问题,但是,对于大环境的拍摄和移动的拍摄来说,很多具体情况是不能实现随摄像机的声音拾取的。在这些时候,我们也需要用一台硬盘录音机同时工作。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录音师随身携带的硬盘录音机发挥的作用非常强大。它体积小巧更加灵活,能够充分满足录音师的要求,不用完全跟着导演的画面走,对于录制更加细致的声音尤其适宜。

在大多数实际拍摄中,我们习惯在摄像机上接一支话筒,再用硬盘录音机同时进行录音,这需要导演和摄像师给予充分的配合。比如,在几次拍摄同一组画面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次安静的录音状态拍摄,否则,带有杂音的同期声是不能用的。我们在后期制作中,常常对有嘈杂的同期声感到非常遗憾,这些声音大大降低了纪录片的声音质感。因为很多时候,同期声是不能再造的,它能很大程度上将观众的视听感受拉到最近,是非常重要的视听元素。

在这里笔者想举例说明一下,那些连贯的同期声对于我们后面的声音制作有多么重要。在纪录片频道刚刚热播的大型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里,有一个场景,在云南布朗族的古茶树林里面,有一场祭拜茶神的民众活动。拍摄是从村里走向树林。其中人群、牲畜、还有呼喊、敲锣打鼓的声音.起起落落,非常丰满。这次的同期录音效果就非常不错.录音师不仅把整个过程的同期声录下了来,还特别录制了同期的环境声,本底的环境声,人们的叫喊声也单独录制了几条。这是个非常有经验的前期录音方式,这些宝贵的前期声音素材,对于我们后期声音制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导演把这个场景剪辑完成之后,声音肯定是有断点的,这个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听音乐一样,是不能随意间断的,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些断点呢?这时,我们的声音片段素材就发挥大作用了,我们可以用这些前期录制的本底环境声垫底,然后再复制一些嘈杂的人群呼喊的声音,这样就能使声音随着画面过渡过去了。

谈到这里还有一个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在后期制作中,经常会出现人声被剪断的情况,这通常发生在采访中,导演剪辑会带着画面和声音一起剪辑.所以很多语音的气口一起被剪断了,这样是听起来非常不舒服的,那怎么办呢,这些真实的声音是一定要还原的。笔者每次都会在剪辑之前要求导演在给画面声音的同时再给一条可伸缩的音频多轨文件,即“OMF”文件,这个文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音频被剪断的情况下,左右再伸拉出几秒的声音,这样一来,气口问题就被解决了,声音随着画面也更加流畅了。

在纪录片中,很多声音是需要特别录音的。比如,我们要进行一场采茶的录制。我们需要至少3支话筒来录制同期声音。通常来说,在摄像机上面接一组拾取环境声音的立体声话筒,另一支话筒去拾取近距离的声音,如说话的声音,采茶叶的声音,走路的脚步声音等等。在录完整个场景的时候,一定记得要补录一条干净的环境声,用于后期的声音补偿。

我们所说的声音的真实,是尽我们可能在前期拍摄中拾取到好的真实的同期声。因为有时候,同期声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尽管接下来会谈到声音的虚拟,但是,笔者始终认为,纪录片声音的塑造首先是依托于真实的。对生活中真实声音的认真观察,感受,是一个纪录片声音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础要求。

二声音中虚拟与真实的取与舍

作为一名职业的声音工作者,笔者有一个习惯,就是出门的时候常常带着一支录音笔,这个习惯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留心记录着生活周围的一切有意思的声响,想象着何时能够用在片子中。事实看来,笔者拥有了一批很好的声音素材库。它在很多时候优越于片中自带的同期声。对于声音的虚拟和塑造的前提是由于画面处理方式的改变,所以声音也要有这样的变化。

在纪录片声音后期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要进行拟音、替换原始同期声的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前提是要求我们在对原始声音素材的整理过程中进行取舍。常见的虚拟与塑造声音的方式包括下列几种。

1. 自然声的替代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录音师通常会把同期环境的声音记录下来,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常常需要在相似场景中重新录音,或者找来音效库的声音替代。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同期声音效果不好,太嘈杂,质感差。这个是在纪录片中最常见的,比如街道声,群杂的声音,通常是一些环境声音;

●有些时候,录音声音过载了,无法使用了,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拟音了;

●由于纪录片的拍摄特点,使得画面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对于远近距离的选择上具有即兴的因素,而话筒无法根据摄像机的远近距离,即时来录制同期声音,也就是说,话筒相当于摄像机的定焦头,所以使得声音与画面之间会产生距离感的差异,又是由于纪录片本身的特性,通常不能实现补拍,所以要在后期进行拟音。通过相似场景的重新录音——拟音,也可以达到真实的声音效果,有时甚至质感更好,因为我们可以选择环境相对好的地点来录制。这种例子就很多了,比如在《动物世界》里,很多时候的动物叫声,动作声都是后期加上的,因为录音师不可能到动物身边去录音。还有飞机在起飞到空中的声音,以及降落的声音,真实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同期录音的。还有很多特写的声音,如大环境中的特写声,如果同期录音,声音会很嘈杂,不能够对特写画面的声音进行突出,比如,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中,大场景是成都的一个露天茶馆,大家都休闲地娱乐着,有打麻将的、有按摩的、有喝茶的。这时,许多的特写声音就要进行后期拟音了.如搓麻将的声音,喝茶倒水的声音,按摩敲打的声音等等。观众不会知道这些声音是后补的,但是光靠同期录音就不行了,声音的表现力会逊色很多。还有的声音,不太方便录制到,很多都是环境声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音效库中寻找和挑选,大多情况下,也能找到很好的环境音效声。

2. 声音的想象与虚拟化塑造

很多情况下,我们想要的声音并不是现实中能够听到的,如云移动的声音、快镜头中表现时光穿梭的声音等。但是,由于画面的表现,我们又需要将这些场景赋予声音,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从音效库中挑选音效来重新塑造声音。有的甚至需要利用电子和声器来制作完成。通过我们对声音再造,能带给观众一种虚拟的心理满足感。通常这种声音的再造都是一些特写镜头的声音,比如,在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第三集中,有个灯丝熄灭的画面,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观众能看到灯泡里的所有细节,可是灯丝发出的声音是不可能录出来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声音的,这时候,我们只能凭借想象,给它加上细沙飘过的声音,再加入一些金属丝质的声音,得到了一个非常有质感音效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声音再造过程。再比如,在《故宫100》里,很多时候有日夜交替的时空画面,如何来表现时间的变化.云雾飘逸的感觉呢?这时候也是需要我们花心思用声音来塑造的。在反复实验后我们选用了一个水下的低频声音来表现,再加上一点点的高频音色来表现日出的明亮感觉。这样表现给观众一种连贯流畅的时间过渡感受。

3. 原始声音的艺术化处理

在很多情况下,导演会经常使用一些慢镜头、快镜头、特写等等画面手法来进行纪录片创作。在这些时候,我们的声音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来配合。这就需要借助声音效果器来制作完成,最常用的如延时器,混响器,均衡的使用。例如,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中,有一组在茶园采茶叶的画面,最后一个画面是慢镜头,用手来采一个茶芽的画面,采茶的声音要相应地慢下来,我们就给原始的采茶声加入了混响,出来的效果和慢镜头非常合拍,达到了视听的统一的感受。还比如,在第三集中,也同样是一组慢镜头,牛奶从高处倒入茶水中,弹出了水花,这些声音本身是很小很快的,我们加了延时效果,对水滴的声音做了艺术化的处理。

还有一种声音的艺术化处理属于在内心层面去表达影片主题。例如在《扎溪卡的微笑》一片中,病人在手术室里接受唇腭裂手术,画面从心跳检测仪上转到窗外的雨,我们的声音也从实际的心跳检测仪的滴答声转为了加入混响的低沉的真实的人的心跳声,这个声音配合窗外的雨声,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心情。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声音艺术化处理的形式。

声音的纪录片 第4篇

一、纪录片中解说词以外的其他声音元素

(一) 访谈、对话同期声

纪录片的创作, 经常会涉及众多的人物采访, 也会拍摄许多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景, 人物面对镜头的谈话, 和工作、生活中的对话经常会被剪辑到作品中, 这些声画同步的段落是构成纪录片主体的重要素材, 也是纪录片纪实特性和美学价值的直观体现, 其中访谈、对话, 以及场景中的环境声等一系列同期声, 是纪实特性与美学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 恰当地保留和使用构成真实不可缺少的同期声, 既是一种富于艺术表现的纪录片创作手段, 也是纪录片忠实于现实的一种责任。

200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战争存亡录》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人们从德国纳粹占领区营救上万名犹太儿童, 把他们转移到英国的故事。作品通篇的主体是由当年的犹太儿童、现在的老人面对镜头亲身讲述, 大量的同期声, 辅以照片和历史资料, 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角度向观众讲述了二战的另一个侧面, 让观众看到了历史教科书上所没有的鲜活的、充满感情的历史, 在感性之中使观众体会到犹太人经历的悲剧。在这里, 解说者即便再流畅的叙说, 也不能取代被采访者现场谈话的权威性与真实感, 无法还原谈话者本人面对镜头诉说的真挚动人。

在纪录片的实际拍摄中, 一般都会将同期声录制下来, 但是在使用时还是要做认真思考与筛选, 不能将场景中的声音不假思索地胡乱使用在作品中, 这种做法是原始的, 没有思想的。面对拍摄现场呈现出来的各种同期声音, 创作中在保证真实纪实的前提下, 必须要进行选择和强调, 选取那些与要表达的主题相匹配的同期声进行使用。

(二) 音乐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出色的音乐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 纪录片中音乐的使用, 对创作者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录片中的音乐不是表现生活的存在, 而是表现人们对这种存在的情感反应, 是为了表达无法用画面或字词表达的东西。

张以庆编导的作品, 以朴实的具象阐述深邃, 以感性的质感诠释理性, 《英与白》、《幼儿园》等经典作品都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幼儿园》全片没有解说词, 音乐帮助作品实现了超越题材的心绪纪录。片中的主要音乐, 是那首童声合唱无伴奏的《茉莉花》, 像一声声叹息萦绕, 幽幽响起在观众的心底。《茉莉花》第一次出现时, 画面对应的是入园第一天伤心而泣的小女孩, 再次出现, 是孩子们在一长段哭闹后, 安静午睡的场面, 似乎在向观众传达: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 随着幼儿园的入园, 少了天真、纯粹, 却添了哭泣、感伤。音乐将一种观察和观照放进了作品中。后面音乐的几次出现, 对应画面内容往往带有诗意, 孩子们到户外活动的镜头以虚焦呈现, 暗示着对孩子们而言, 欢乐已然被隔绝在室外、难以触及, 意境与寄寓, 并藏在音乐间。

值得注意的是, 纪录片在音乐的使用上须持慎重的态度。不能将音乐用作为画面的简单伴奏, 更不能在画面内容缺乏表现力和结构力时, 企图依靠音乐来弥补视觉表现的不足, 或者把一堆杂乱的镜头试着通过音乐牵强地组构在一起。音乐要有节制地运用, 才能发挥妙用。《幼儿园》69分25秒的片长中, 音乐《茉莉花》总共出现了五次, 每次出现都恰到好处, 纯净的童声表现出想象中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但却在忧伤的婉转里透露出无奈的伤感, 因为童年已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美好。

(三) 自然音响

我们生活的世界,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现实中的自然音响是如此丰富, 以至于不少研究音乐起源的学者认为, 人类最初的音乐冲动是来自于自然声响的模仿。纪录片中的许多声音都来自于对现实的记录, 创作者为什么不可以像对待视觉画面那样, 有选择地对待自然音响呢?

其实, 创作者们常常能体会, 画面一旦得到自然音响的支持, 就会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原本单调的视觉空间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这是因为人们每天都沉浸在自然声响的环境中, 自然音响与现实具有一种天然的近亲关系, 因此对现场感与真实感的表现和传达就特别地具体、强烈。纯熟地驾驭自然音响, 使它无可替代的天然质感和潜在表现力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 对提升纪录片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常常能在无形无迹之间深刻地影响一部作品。

范立欣的《归途列车》在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下, 围绕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记录。创作者留意对自然音响的捕捉、运用, 强化空间的自然特色, 加强纪实的立体感。作品开头, 空旷的火车站通道, 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声音越来越响也越来越混乱, 赶火车返乡的人群或扛或拎或拉着行李, 跑进了镜头又匆匆跑出镜头, 随后, 更多的返乡者在找路、奔跑、推攘, 纷至沓来的脚步声, 车站的响铃声, 火车的鸣笛声, 车轮轧着铁轨的金属声, 各种自然音响汇集在一起, 勾勒出了春运返乡场景, 没有任何解说和对话, 自然音响的运用却令作品充满张力。人群上车、火车开动, 伴随火车的渐渐远去, 车轮滚动的咔擦声回响在空旷的站台, 片名出现后, 百味杂陈的故事随之展开。

二、解说以外其他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

(一) 声音的纪实意义

纪录片的创作视“真实”为生命, 很多时候, 创作者注重画面的真实, 却忽视了声音的真实。自从脱离默片时代以来,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媒介, 其真实性的概念就不仅限于视觉的真实, 同时也包括听觉的真实。在纪录片创作中, 只有视听两个方面都记录了现实, 真实的意义才是完整的。

纪录片《盐程万里》曾在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重要影展中获奖, 作品全片记录了藏族采盐人在严冬之际, 长途跋涉到盐湖采盐的一次艰难旅程。作品全片没有一句解说, 同期声和自然音响伴随事件整个过程的叙述。历经数月, 藏族采盐人赶着牦牛, 跋涉、找盐、采盐、驮盐, 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在了采盐人的话语中、唏嘘中, 在柴火的燃烧声、牦牛的鼻息声、赶路的脚步声、铁锹铲盐的沙沙声中, 观众不但没有感觉懵懂, 反而因为这最本色、最质朴的真实呈现而深刻地理解了作品, 触动心灵的感染与震惊, 使观众仿佛都能够闻到盐湖上吹来的风里咸涩的味道。

没有解说词, 既因为同期声之外已无需解说, 也是因为解说词无法言说。画面之外, 人们的交谈和各种自然声音传递出了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传统力量, 藏民们食宿、劳作、祈祷, 千百年来的流传与继承, 解说词如何能够说透彻?如同作品开头, 长达6分多钟的那位藏族老妇人的吟唱一样, 歌声记录的是神冥的指引抑或世俗的意念, 非解说的声音元素记录真实的同时也诠释了纪录的精神与品格。

(二) 声音的叙事作用

纪录片中, 声音还是叙事的基本元素之一, 和画面一样能够提供许多信息。纪录片的拍摄强调纪实, 本身却又充满不确定和随机性, 有时要在拍摄条件很差的环境中记录事件。此时, 叙事内容往往就需要靠声音传达, 脱离声音的画面, 留下的只是影像的记号感, 不具备了叙事能力。

《中华之剑》是我国拍摄的一部讲述有关毒品的纪录片, 反映我国公安干警不计生死, 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与中外贩毒分子作斗争。片中用到了大量的现场拍摄和真实事件中的主人公的现身说法, 全部都是真人真事真镜头, 其中有一些拍摄现场环境恶劣, 剪辑时就依靠声音来叙事。

其中有一个潜伏捉毒贩的段落, 讲述在大雨滂沱的夜晚, 武警战士爬在森林中等待毒贩的出现。由于天气原因, 现场拍摄到的画面一片漆黑, 只是时不时有一下闪电。这时, 声音的叙事作用就远远大于画面了:哗哗的雨声和雷声交代了等待抓捕现场恶劣的天气环境, 武警战士压低声音对话的内容和语气, 使观众感受到当时天气的冷, 以及等待毒贩出现时战士们着急、不安的心理状况。

(三) 声音的情感价值

和解说具有明确的理性含义相对应, 其他声音元素往往较为感性, 更多地是创造意境与想象, 从潜意识的层面影响观众的情感, 讲述无法用画面或字词表达的东西。

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 用独具欧洲气质的浪漫之声结合唯美的画面, 把一部自然题材的作品, 拍摄得溢满了人文关怀。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理性思考, 音乐则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感悟。作品中每一个绝美和谐的音符里, 都流露着创作者的情感。作品开篇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歌曲, 与鸟群展翅的原始自然之音浑然一体, 拉开了由各种声音元素组接构成的一场自然界绝妙大合唱的序幕。其后, 与鸟群飞越海洋荒漠、冰川山谷等壮丽景象镜头配合的, 大多是壮阔、宏大的交响乐或福音合唱, 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此外, 还以北欧民歌清亮悠远的气质加深了候鸟们归来的优雅意象, 以紧张的管弦乐合奏描绘了鸟类迷途于工业污染烟雾中的迷茫。

作品中用到的音乐既有优雅、舒缓的提琴, 也有空灵的圣歌, 还有波澜壮阔的交响乐、芭蕾舞轻快的节奏曲和壮阔的进行曲。丰富的自然音响有鸟类鸣叫的各种声音, 雪崩、潮水、海啸等自然界的声响, 甚至还有马奔跑的声响和鸟的鸣叫对位。解说之外, 有如此多的声音元素可使用, 在传达、延续情感的同时, 丰富着纪录片艺术表现的形式。

(四) 声音的暗示性表现

在纪录片创作中, 容易被忽视的还有声音元素的暗示性表现作用。恰当地使用声音元素, 不但能够暗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情绪, 甚至能够暗示出创作者的思想。

追寻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足迹的纪录片《寻找小津》, 是德国著名导演文德斯在小津逝世二十年后的1983年来到日本所拍摄。作品既包含文德斯对小津的崇敬之情, 更有他对小津电影里与当下现实中对比鲜明的日本社会面貌的思考:一个传统、安静, 一个嘈杂纷扰。这种难以用解说词描述的创作意图, 通过声音实现了很好的表达。例如, 与东京现代生活的画面对应的, 常常是诡秘的、不和谐的低音萨克斯音乐, 这些音乐与小津电影里时常轻柔的、有秩序的协和音乐形成对比。《寻找小津》的开头是小津代表作《东京物语》里开场的镜头, 火车发出的声响是那样的简单和富有节律, 之后画面转到了现在时的东京的火车站和街景, 此时的火车声却是怪诞、刺耳的, 两种时空里自然音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后, 无论是地铁检票员手中转动的剪刀声、街道杂乱声, 还是弹珠店里弹珠滚动声、游戏室里嘈杂的环境声……都与小津电影里单纯而有序的声音格格不入。相反, 采访与小津合作过的演员和摄影师的片段, 其采访的环境声却相当安静, 不时还发出鸟鸣的声音, 当事者回忆过去的诉说把观众带入到了小津所向往的那个理想化的世界中。在这些对比中, 文德斯通过对声音元素象征含义的运用, 暗示出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小津所崇尚的传统的、有秩序的日本家庭生活已经被无秩序的、空洞的现代生活所淹没。

参考文献

[1]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2]单万里, 张宗伟.纪录电影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3]侯洪.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融资租赁会计论文下一篇:燃气企业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