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聚范文

2024-05-17

旅游产业集聚范文(精选12篇)

旅游产业集聚 第1篇

一、产业集聚动力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本身也具有生命周期, 产业集聚动力变化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由于产业集聚动力的性质不同, 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的形成是保持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 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

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是指企业在原动力的驱使下进入某一地区, 并促使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促使产业集聚的是产业集聚的原动力, 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等。依靠这些因素形成的产业集聚根植性比较脆弱, 随着区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加, 丰富的自然资源终被耗尽,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会逐渐上升, 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可能会变化,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 产业集聚就有可能向国内或者国外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区转移。

(二) 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

是指由于集聚的正外部性, 产生了基于各种因素的循环因果效应, 使得产业集聚具备了自我强化机制, 产业集聚不断成长壮大的阶段。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产业集聚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技术水平更为先进, 技术设施更为完善, 上下游企业间的关联度更强, 市场规模更大, 专业劳动力更加丰富, 信息交流更为流畅, 这些区位优势的强化使得企业对本地区的依赖性更强, 集聚的地区根植性加强。

(三) 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

产业集聚过程中除了会产生“正外部效应”和“自我强化”的集聚力之外, 还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和“分散力”, 产业集聚的分散力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土地使用成本上升, 拥挤的交通, 产业集聚区激烈的竞争环境, 严重的污染等。

在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 集聚力大于分散力, 产业集聚不断加强, 到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 集聚力和分散力力量均衡, 产业集聚规模不再扩大, 达到稳定状态。

(四) 集聚趋向分散阶段。

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完全依靠集聚原动力来维持, 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强化动力。而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可能会随着集聚的加强而不断弱化, 也可能由于某些其他的原因而弱化或者消失, 在分散力的作用下, 产业集聚就会趋向分散。

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

19世纪中叶美国制造业首先产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 这两个地区是美国工业化初期的制造业中心。但到了19世纪后半叶, 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 成为美国第三个制造业中心。按照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预期, 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应该通过累积循环效应而不断强化, 但实际并非如此, 中西部地区的中叶发展使得制造业中心在短短20年后就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一) 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形成的原因。

二战以前, 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制造业集聚地, 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充当产业集聚的原动力:①历史因素。欧洲移民最早就定居在该地区, 并促进了该地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自然因素。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矿和铁矿的储存量都比较丰富;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④地理因素。由于靠近五大湖, 该地区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保证了煤矿和铁矿的运输;⑤需求因素。1860年, 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71.27%, 而当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10.97%。

(二) 西部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及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 美国制造业并未出现越来越向东北部集聚的趋势, 反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出现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从1860年到1920年, 东北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从71.27%下降到65.2%, 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0.97%上升到34.8%。美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除了传统观点所提出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等因素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口和市场规模的转移。1880年, 芝加哥有近8万人的制造业工人, 已经超过东北部最大的城市波士顿的人数。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 芝加哥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4倍, 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 又增长了50%。其他西部城市的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 1880年辛辛那提就业人数超过5.6万人, 圣路易斯制造业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1840~1870年这段时间内, 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意味着需求的转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 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作为离心力, 引导着美国制造业逐渐从东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资料来源:Meyer (1983, 1989)

三、中国区域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分析

(一) 决定产业集聚持续性的因素。

当产业集聚的均衡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产生向外迁移的倾向。如出现了对于本企业来说更具备区位吸引力的新兴地区, 企业在新兴地区可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企业的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 所处阶段发生了变化, 利润率下降, 不再能承受产业集聚区昂贵的要素价格。这些企业的离去可能会带来两个后果:一种情况是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集聚依然存在, 但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企业离开, 另一部分企业取而代之, 这种情况下的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另一种情况是集聚就此趋向分散, 这种集聚不具有可持续性。

集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集聚形成过程中哪些动力机制发挥了作用。如果产业集聚只是凭借诸如丰裕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集聚原动力而形成的, 而这些因素必然随着产业集聚的加强而减弱, 则这种集聚必然不具有可持续性。即使在集聚过程中形成了某些自我强化的动力, 从而带来了一些后天的区位优势, 也有可能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 如同一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专业劳动力共享, 某种情况下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向外迁移而消失。

但有一些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 并不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 如: (1) 不同行业之间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 如技术外溢、产业关联、劳动力共享等; (2) 不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消费正外部性; (3) 企业生产活动和消费者消费活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如果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些方面的优势, 即使有一些企业或者行业离开, 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一些更为适合的产业会迁移进来, 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 劳动力 (消费者) 出于对庞大劳动力需求和消费正外部性的追逐, 也不会大规模向其他地区转移, 集聚会一直持续下去。

(二) 中国经济集聚区类型及其可持续性。

本文将中国产业集聚区分为四种类型, 详见表2。 (表2)

1、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工业集聚区, 产业结构一般比较单一。如2011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当本地廉价劳动力、低廉土地成本等优势丧失后, 这些由外资主导的行业会整体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这些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会随之消失, 同时由于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多是以“异地就业”方式存在的流动人口, 由于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也随之趋向分散。

2、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 凭借传统技术及商业传统或者在精英人物带领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群, 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出现, 产业结构也都是比较单一, 规模较小, 集聚效应的发挥也受到限制, 仅限于统一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等。所以,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实力壮大之后, 为了获得更大的集聚外部效应, 会纷纷向更大的经济中心迁移。

3、作为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 产业类型齐全, 市场规模大, 此时集聚效应不但产生于上下游行业、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 而且产生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当某些行业因为一些原因向外迁移时, 对整体的集聚正外部性的削弱并不大, 这种正外部性仍然会吸引其他行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消费者的“本地根植性”比较强, 不会轻易向其他地区迁移, 这种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庞大而稳定的本地需求市场是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前提, 也是基于不同主体间的“循环因果效应”产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 2010.2.

[2]刘东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变化及其产业结构效应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9.6.

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 第2篇

提要 本文对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河北重点建设的十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及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河北;旅游产业集聚区;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和主导产业来培育。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河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落实文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全省上下对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形成了统一认识。政府主导明显加强,旅游大发展的环境基本形成。

一、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概念

(一)旅游产业集聚

1、产业集聚。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国外学者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2、旅游产业集聚。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定义有以下共同之处:一是倾向于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集聚的一种现象;二是强调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指依托相应资源,以旅游设施聚集为主体,形成的规模型区域。产业集聚区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实施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是将休闲旅游业相关企业、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协会等机构加以整合,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面。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核心是产业要素,是集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核心吸引物、休闲旅游供应商和服务商以及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协作,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条件

(一)同城效应促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战略需要。随着城市和区域间交通设施的完善、信息沟通的加强以及要素流动的加快,京津冀“同城化”效应日渐显露。随着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的形成,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和环渤海旅游协作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河北是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休闲旅游业将会得到政策支持而优先发展。另外,河北与京津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旅游相对于其他产业更加容易承接北京、天津的产业梯度转移,引领河北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二)全省旅游交通和项目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省20多条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30多条高速公路、4个机场正在加快建设,3年内主要景区将全部通高速公路,阻碍河北旅游发展多年的交通瓶颈即将打破。此外,“十一五”

期间投资建设的大批休闲旅游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投放市场,形成接待能力,为河北跨越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三)河北旅游发展缺乏龙头型旅游目的地。从国际国内的视角来看,河北尚未形成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与北京、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相比,落差较大,尤其是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竞争主体“小、散、弱”,缺乏产业带动力强、能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同台竞争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旅游产品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与京津市场需求对接不够。面对京津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河北环京津地区观光产品偏多、休闲度假产品少,一般产品多、旅游精品和品牌产品少;由于基础设施的欠缺,旅游线路、交通设施、信息平台、咨询服务等与京津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与市场对接和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五)面对周边省市竞争激烈。针对京津客源市场,河北旅游业不仅面临北京、天津自身发展旅游的竞争,也面临山东、辽宁、山西等周边省份争取京津地区客源的竞争;面向中远程市场,由于北京的排斥性竞争,大大增加了河北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增长成本;同时,区域整合、产业融合需要多区域、多部门合作,体制、机制问题协调难度大。

三、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

“十二五”期间,要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为核心,统筹环渤海、环京津、环省会旅游圈的发展,优化河北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和各区域的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重点打造十大旅游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一)秦皇岛-唐山湾滨海度假带。指秦皇岛和唐山湾沿海的带状区域,其中秦皇岛市以北戴河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新区为核心,唐山以菩提岛、月岛、祥云岛、曹妃甸及周边陆域为中心。以北戴河新区和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契机,打造环渤海地区顶级滨海度假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一体的国际热点旅游目的地和度假海滨。

(二)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包括安新县、雄县、高阳县、容城县、高碑店市、白沟新城、霸州市、固安县和任丘市。规划以白洋淀为核心吸引物,重点建设环渤海地区的温泉休闲示范地,建设集湿地生态、温泉休闲、商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旅游区和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三)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包括廊坊市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全面对接和融入京津商务与生活休闲为主要切入点,重点提升廊坊市区和“飞地三县”(三河、香河、大厂)的商务休闲功能,将廊坊打造成为环京津第一商务休闲城市,构建与京津两市同城效应突出的复合型商务休闲功能区,打造京津首选、环渤海首位的商务休闲目的地。打造专业会展中心,建设综合商贸基地,建设京津第一休闲运动中心和面向京津的温泉养生名城。

(四)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区:包括张家口的张北县、沽源县、尚义县,承德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隆化县。打造华北最具吸引力的草原避暑休闲度假区和国际水准的自驾车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国最大自驾车旅游公园,形成草原风情与皇家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度假区。

(五)崇礼-赤城冰雪温泉度假区:包括张家口的崇礼县、赤城县。构建华北冬季旅游胜地、国家级滑雪运动基地、山地温泉度假区,打造以滑雪休闲运动为主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六)桑洋河谷、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包括张家口的桑洋河谷(怀

来县、涿鹿县、宣化县相关区域)、秦皇岛的昌黎县。建设集葡萄种植、采摘以及葡萄酒生产、包装、储存、品尝、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文化聚集区,打造国内一流的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

(七)邯郸广府古城文化旅游区:包括广府古城、永年洼湿地。突出太极修学、健身养生、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的特色,创建“中国太极养生第一城”,建设世界级太极文化旅游综合体。五年内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的太极拳修学目的地和国内著名的热点旅游目的地。

(八)石家庄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主要指平山县域,并包括以西柏坡为中心向外2个小时能够到达的区域。以西柏坡革命遗址遗存为核心吸引物,以红色文化为主导,做大做强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河北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温泉休闲、避暑度假、历史文化观光、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内热点旅游目的地。

(九)太行山-衡水湖山水生态旅游区。本旅游区包括两大组团:一是邢台的太行山旅游带;二是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沿湖区域。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以山水生态为核心吸引物,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以生态山水休闲、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产业聚集区。

(十)沧州吴桥杂技文化旅游区。以吴桥杂技大世界为核心吸引物,构建集杂技表演、杂技文化交流、教育培训、道具研发生产等为一体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全省要着眼于差异竞争和错位发展,以大聚集催化大产业,构建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旅游产业聚集区;同时,要突出重点,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支撑,集中力量率先把资源品质优、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分工合作,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四、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规范化、经营主体与配套服务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中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要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

(四)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加快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

(五)加快人力资源培育。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形成“基地+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育模式;旅游部门要制定旅游人才规划和培训计划,推进旅游人才政策创新,指导企业旅游开展人才规划,使旅游人才培养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产业集聚的魅力 第3篇

可能有人会质疑,印染产业的集聚会主导房产行业的发展?其实,胡建明的分析并不是没有依据,纺织产业作为柯桥的龙头产业,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对柯桥其他相关行业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印染企业集聚点燃滨海商贸区火爆景象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如目前日益壮大的柯桥物流业,也是因为深受纺织产业集聚而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产业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面料品种繁多的中国轻纺城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货物,从柯桥运往世界各地,不断增加的发货量,让中国轻纺城的物流行业也看到发展的前景。

正是因为纺城日渐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全球服装商对于纺城面料的需求量、运输要求也逐步上升,作为第三方的纺城物流业也开始扩大发展版图。2014年中国轻纺城国际物流中心完工投入使用,该物流中心以国际集装箱物流服务为核心,以联托运和仓储物流服务为两翼,以货运信息交易服务、公司化贸易办公服务为依托和其它三产生活服务功能为辅助,是浙江省东部一流的生态型现代物流中心,可见中国轻纺城物流业的大物流时代已然随着纺城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悄然而至。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中国轻纺城发展至今已走过30年,产业集聚地的形成对于柯桥的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虽不可否认,近年来全球纺织经济低迷,行业发展态势复杂,但中国轻纺城作为柯桥区的经济支撑,市场管理一直行走在国内轻纺市场的前列,在纺织行业面临各种挑战时,带领市场经营户和企业率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现代金融服务,引导培育技术创新、品牌创建、时尚创造和产业链整合等举措,并取得良好成绩,为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随着纺城的发展,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也开始因为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对于纺织的传承,对于行业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里,有些年轻人因为产业源头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成功创业改变了人生;而有些拉车师傅,因为纺城贸易的进出流动性大,通过在纺城内运送布匹谋生??像这样因为纺城产业集聚而产生改变的例子在柯桥不计其数。的确,中国轻纺城的建立和壮大不仅推动了柯桥经济的长远发展,更是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纺城人。

旅游产业集聚 第4篇

从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 人力资本聚集现象不仅与不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高低有关, 还跟其人力资本结构有关。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到人力资本集聚现象。本文将引进产业结构变量和人才结构变量来研究人才聚集现象。

一、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集聚的作用机制

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 他 (她) 可以选择任何工作和任何工作地点。然而, 更可能的情况是, 他 (她) 会选择某一特定的工作, 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从事这项工作, 甚至为这项工作而选择改变工作地点。如果初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他 (她) 需要良好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通过同他人的交流获得技能。而技能密集的产业聚集区为他 (她) 提供了这个平台 (Glaeser, 1999) 。

假设只有产业聚集区 (A) 和非产业聚集区 (NA) , 人们在这两个地区间流动。产业聚集区和非产业聚集区的差别在于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在产业聚集区, 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们拥有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而在非产业聚集区, 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们拥有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假设在这两个地区, 平均人力资本分别为HA和HNA, HNA<HA。某个特定个体 (i) 人力资本水平为Hi。i在从一个地区迁往另一地区的固定成本为Ci。

假设对于初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特定个体i来说, 选择到产业聚集区工作只是为了增加学习和模仿机会, 以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用s表示均匀的分布在I行业的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占区内总劳动力人口比例。因此, 在这一区内的学习机会为S/I。用c表示当有学习机会时低技术水平者向高技术水平者模仿的概率。那么, 在这一区内学习模仿的概率为cs/I。能在特定行业工作的概率D (N) 是区内这一行业劳动力人数N的增函数。低技术水平者若没有抓住学习机会, 那他仍然保持低技术水平。因此, 低技术水平者仍然保持低技术水平的概率为 (1-cs/I) D (N) , 低技术水平者抓住学习模仿机会从而提高其技术水平的概率则为1- (1-cs/I) D (N) 。因此, 低技术水平者提高其水平的可能性随模仿率c、高人力资本比例s、行业劳动力数N增加而增加, 随行业数I增加而减少。

用wNA表示特定个体i在非产业聚集区的生产率。由于产业聚集区的知识外溢, 通过学习和模仿, 在产业聚集区特定个体i的生产率会提高w[1- (1-cs/I) D (N) ], 并且提高的量是学习概率的增函数。因此, 在产业聚集区特定个体i的生产率为wNA+w[1- (1-cs/I) D (N) ]。如果劳动力都是按边际产出支付报酬, 那么特定个体i在非产业聚集区和产业聚集区的收益分别为wNA和wNA+w[1- (1-cs/I) D (N) ]。然而, 更可能的情况是, 知识外溢所获得的收益需要在学习者和被学习者之间分享, 否则被学习者没有动力和学习者分享自己的知识。假设学习者必须支付收益的1-δ部分给传授他技术的被学习者。因此, 特定个体i在产业聚集区所获得的实际收益为wNA+δw[1- (1-cs/I) D (N) ]。

人力资本的聚集在带来知识外溢的好处外, 还会带来生活成本的上升和竞争的压力。假设产业聚集区和非产业聚集区的成本差别C (N) 是劳动力人数N的增函数。在这种情况下, 特定个体i的净收益是

从模型1可以得出, 对于初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劳动力来说, 其净收益随行业内高人力资本的比例s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产业集中度I的增加而减小。因此, 人力资本相对集聚度取决于产业的相对集聚度。产业集聚度越高, 模仿学习越容易, 产业聚集区规模将越大。当然, 在产业聚集区的成本上升, 将会损失一部分人力资本。毕竟, 成本的上升有可能会抵消了集聚带来的好处。不管对于低人力资本者还是高人力资本者, 这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力资本, 低技能劳动力应该选择其学习模仿收益的较低份额归自己, 这样才能对双方都带来好处。

二、提高产业相对聚集度是形成人才集聚的关键

区域产业聚集会加大人才聚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 必然引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集聚, 从而促进群内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原因在于产业集聚加大了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例如, 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多数的高新技术产业, 大量高端人才都涌向这些地区, 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聚集, 而且这种聚集的趋势仍在持续。张同全等 (2009) 比较了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发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佛山、苏州、东莞等城市排名领先, 而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排名落后。主要原因是前者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发达, 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更容易显现, 而后者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 制造业的比重偏低, 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 地区产业特征决定着人才集聚效应的大小, 从而决定着人才流动的方向。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首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 主要集中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20世纪80年代以制鞋、玩具、服装、自行车等轻纺工业为主, 90年代以来以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为主, 近几年又出现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如大型石化、冶金、机械、造船等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的势头。沿海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也在大量吸纳中西部转移来的劳动力。出现了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六省市地区为主要流入地和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和四川为主要流出地的劳动力流动格局 (吴安, 2004) 。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发达国家或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但这种劳动力流动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改善。2011年, 广东、上海和浙江净流入人口3985万人, 河南、重庆和广西净流出人口2060万人。并且, 在东部沿海地区人才越来越聚集在一些相对优势产业上。

三、结论及建议

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 人才在发生着发散和重新聚集的过程。对于那些在该地区相对优势地位下降的产业, 对想工作在该产业的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这和模型1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也能很好地解释作为中国制造业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短缺现象。因此, 对各地人才引进工作有如下建议。

第一, 对于没有绝对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广大中西部地区, 大力发展相对优势产业, 营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吸引人才。中西部地区在产业选择上, 要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不能盲目的跟风, 要有明确的相对优势产业群。区域特色经济及相对优势产业的形成, 为人才聚集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学习模仿环境, 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区域内, 形成相对人才聚集。

第二, 对于具有绝对人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 集中发展优势产业, 转移相对落后产业, 破解“民工荒”难题。东部沿海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程,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内地。高附加值产业的形成, 既能聚集相关高端人才, 又能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摘要:没有绝对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广大中西部地区, 应大力发展相对优势产业, 营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吸引人才。具有绝对人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 应集中发展优势产业, 转移相对落后产业, 破解“民工荒”难题。

关键词:产业集聚,人力资本集聚

参考文献

[1]张同全, 王乐杰.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 (11) .

[2]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2) .

[3]Jens Suedekum.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and Growth of High-and LowSkilled Jobs[J].IZA Discussion Paper 1969, 2006 (02) .

[4]Giovanni Peri.Young People, Skills and Cities[D].CESifo Group Munich, 2001.

[5]Edward L.Glaeser, Hedi D.Kallal, Jose A.Scheinkman, et al.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06) .

产业集聚区简介 第5篇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5.9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个,用工人数达2.9万多人,2011年集聚区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34%。2008年9月全省标准厂房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民营科技园区;2009年,全省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把我县产业集聚区列为全市唯一县级观摩点;2010年被评为省优秀产业集聚区,获奖金600万元;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排序第49名,居全市第一,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产业集聚区,获奖金500万元,我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我县产业集聚区现已基本形成了皮革皮具加工和医药生化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已集聚以保兰德箱包工业园、瑞昇多功能真皮家俱工业园、惠成皮革等为龙头的皮革皮具加工企业124家,2011年皮革皮具产业的税收达1.5亿元,占集聚区企业全部税收的71%,已经由过去单一皮革加工向皮鞋、皮手套、箱包、沙发等多种皮革皮具制品的产业发展。同时,集聚了酷蕾环保、圣光鼎瑞医疗器材为龙头的医药企业36家,形成了主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原产业集聚持续发力 第6篇

10月23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传出捷报,经国务院批复,位于该示范区核心区的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至此,河南省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7家,数量居中西部省份首位。

与此同时,河南省发改委发布的一则消息也令人振奋。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06.1亿元,同比增长34.9%,成为全省首个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而这一切,都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的“一斑”。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近7年的快速发展,河南的产业集聚区规模迅速壮大,载体效应日益显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科学发展载体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刚刚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跨越的河南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影响。2009年1月,全省工业增速仅为1%,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汹涌返乡近900万人。

每一次危机都是產业格局重新调整、区域格局重新洗牌的重要节点。彼时的河南,尽管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但是,省情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低、散、小”的工业发展方式、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人口大省的资源环境约束,都使河南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

河南决策层分析认为,新形势下,河南的未来发展路径面临两个“走不通”,即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消费的现代化路子走不通,自身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路子也走不通。要实现新跨越,必须走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时任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现任河南省委书记)提出,在全球化时代,经济领域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或产品的竞争,而是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只有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郭庚茂的倡导下,2008年12月,河南省委明确提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为了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河南省科学发展的新载体,河南省规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即“三规合一”,2015年,又增加了与生态环境、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即“五规合一”;同时要求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即“四集一转”,以确保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针对2009年之前工业园区“散、乱、少、弱”问题,河南改变过去“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分散发展模式,在规范整合原有300多个园区的基础上,河南确定了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布局在县域内的有114个,每个县原则规划一个。”时任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现任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介绍,2009年,他们用几乎一年时间,指导各地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建立了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河南各地一边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一边采用多种形式招商引资。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河南创造出诸多模式;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县、乡、村普通干部,为了招商可谓使尽浑身解数。河南干部职工为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五加二”“白加黑”夜以继日地工作更是常见。为了富士康入豫,郭庚茂多次亲赴富士康总部、基地,与郭台铭会晤,还曾经直接到机场去接机,一时传为佳话。2010年,富士康入豫建厂。强大的集聚效应迅速产生,近百家配套企业随之落户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当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选址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后,同为世界500强的美国嘉吉公司闻声而至,厂子就建在可口可乐一墙之隔。一根管道穿墙而过,嘉吉公司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的生产线上,成功实现了运输的零成本和安全效益的最大化。1+1>2,这正是集聚的魅力。

作为郑州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见证者,郑州市组团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琳说:“2009年起步时,我们心里都没底儿,等于是一边谋划一边干。”开始几年,是埋头苦干的阶段,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13年以后,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迈得更快,也更稳健。

很多产业集聚区都有类似的经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现在已形成超硬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正在打造不锈钢及制品、车辆制造及零部件等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新型材料和印刷包装2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不能是“小土豆装一袋”,关键要有主导产业。河南省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3个主导产业。把握“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濮阳县忍痛割爱,将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塑编产业和再生纸产业停产或转产,集中精力打造全省医用新材料产业基地。2014年年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84家,较2009年增长77.3%。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比重由2009年的24.8%提高到40.2%,提升15.4个百分点。民权制冷、长垣起重机、许昌发制品、鹤壁金属镁加工、南阳防爆电器、虞城钢卷尺、柘城金刚石制品等30多个产业(产品)成为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冠军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鲜明,产业链才能延伸做强。地处黄河故道的农业大县民权,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2006年县财政收入在全省100多个县排倒数第一。前不久,记者在民权县采访时看到,民权产业集聚区制冷工业园内,制冷整机生产企业已达37家,制冷配件企业达50多家。目前制冷产品所需的160多个零部件基本实现全配套,区内拥有万宝、澳柯玛、冰熊、香雪海、阿诗丹顿等20余个国内知名品牌,冰箱冰柜、冷藏车、热水器产能分别达1500万台、2万辆、600万台。

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汤阴县依托农业资源和产业化基础,以打造“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为目标,培育形成小麦、肉鸡、生猪、中药材等9大产业链。2014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连续10年蝉联“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同时,汤阴县结合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及市区医药产业退城进郊机遇,拓展延伸以食品为原料的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实现了食品一生物医药一保健品的链式衔接。目前,汤阴县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入驻科伦、上海安丁等企业34家,拥有医药批号437个,品种规格612个,形成集材料、研发、生产、贸易、临床“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格局。2014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

功能集合构建,集聚促进集约。功能完备的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郑州航空港区,全省最大的产业集聚区,2010年吸引富士康项目进驻,目前全球70%的苹果智能手机、全球1/7的智能手机在这里生产,73家配套企业前来落户。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区已成为强大引擎,正全面推动郑州建设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打造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近年来,获嘉县产业集聚区積极寻求产业转型之路,以延链、补链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涂料产业,积极打造新型装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占地6000亩,一期规划3000亩,建成后将成为年产50万吨新型装饰材料、37万吨树脂及1万吨助剂,产值超百亿元的全省最大新型装饰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入驻企业12家,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涂料产业集聚之势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中新化工等企业为原料生产、河南宝河树脂等企业为中间体加工、河南金凤化工等企业为涂料生产,以及郑州金泰制罐等企业为产品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使煤化工产业的“老树”焕发了涂料产业的“新芽”。

“多年来河南工业结构调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情,在最近6年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介绍,河南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25.39平方公里。在近7年的发展建设中,产业集聚区培育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有色、生物医药、新材料、物流商贸、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轻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建材、钢铁十五大类。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00多个,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

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999.14亿元,超过2009年投资的7倍,达7.14倍;集聚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53.3%,较2009年提高33.7个百分点。6年来,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4042.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68.14亿元,较2009年增长3.46倍。

柘城县邵园乡四所楼王村35岁的农民窦培良,如今多了“工人”“市民”两个身份。前些年,他放弃在江苏南通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到产业集聚区里的万克钻石工具公司工作,每月能挣六七千元,还在附近买了套110平方米的房子。

在此设厂生产阿玛尼、优衣库等服装的上海投资商王桂英也准备买房。她很感慨,几年前县城相当破旧,有个湖也臭气熏天。如今,集聚区发展起来后,城市治理也跟上了,一个有2000亩水面的生态公园已全新开放。“在县城工作和生活都很舒适,我要介绍更多朋友来这里投资!”她说。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得到有机结合。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伟介绍,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成为城市的工业功能区,也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快向城市特别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

扫描全省各个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都已开始注重产城融合。

郑州国际物流园已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约,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医院、超市和邮政、金融、消防……城里有的这里都会有。

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内,已吸纳了数万人就业,周边从事物流、餐饮等第三产业的人员就达2万多。乐凯华光、天冠职工生活区等企业职工社区相继崛起,将9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成为6个新型城市社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北部的信阳国际家居小镇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16平方公里,总概算投资350多亿元,在规划之初就设计了包括园区社会、市政设施在内的产城融合功能区。

宜业与宜居并重,越来越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无缝对接”“联动发展”。走进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天蓝水碧,草木青翠,梅林成片,栾树斑斓。荷塘边,6万平方米公租房迎来一批批产业集聚区工人,空调、网线、电视、独立卫生间……公租房内设施齐全。如今,他们又把县城周边最好的位置改造提升,建成小区,提供给工人,名字也起得雅致,叫“荷塘柳岸”。

在信阳市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成为企业顺利落户的“孵化器”。上市公司舜宇集团2010年刚签约投资,公共实训基地就无偿提供实训车间,企业只需安装设备就可培训员工。“孵化”期间,实训基地帮其招工、培训员工1300多人。一年半后成功“孵化”,企业迁到产业集聚区。有了熟练工人,企业如今越做越大。

“产业集聚区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验田。”河南省省长谢伏瞻说。为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要素保障机制,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12个文件,不断优化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实现“一优带百通”。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外向型企业众多,政府与物流企业联手建设公共保税中心,创造性地把“关境线搬入企业门口”。

企业想要的,千方百计做好服务;企业没想到的,同样为其服务周全。今年7月开始,临颍县政府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的内容主动加了一项:开设“周末大讲堂”,每周聘请国内名牌高校知名专家来园区为企业老板和管理人员讲课。“企业太欢迎了,300人的会场,每次连过道都挤得满满的。”该县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说。

民权产业集聚区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为逐步实现由家用、商用制冷向工业、科研制冷拓展转变增加实力,为由民权制造向民权创造转变夯实基础。该集聚区设立的中科院制冷院士工作站获批“国家火炬民权制冷特色产业基地”,相继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制冷机电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建成了全国第四家国家级冷冻冷藏设备检测中心、河南机电学院民权制冷学院,积极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制冷产品质量、企业技术工人储备、入驻招商企业服务平台的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区内企业获得国家专利121项,成功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12家、河南省名牌产品企业7家,被确定为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河南省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

7年探索路,中原“聚”变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集聚发展的热潮在中州大地涌动,正助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新常态呼唤新突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沿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条件约束下,河南产业集聚区该怎样突破?

5月中旬,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了2014年度产业集聚区动态调整情况,5个专业园区晋升为产业集聚区,7个产业集聚区因未达门槛标准被调整为专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考核实现了“有进有出”。

谢伏瞻宣布,对7个不达标的产业集聚区降级,取消一切优惠政策,并要求相关省辖市政府向省政府说明不达标原因。

河南省会一媒体报道会议细节时称:“这是6年来我省第一次对不达标的产业集聚区降级,对相关省辖市震动非常大。”

这一举措足见河南决策层的决心,同时也凸显了集聚区建设的问题。

谢伏瞻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一些产业集聚区存在的产业集群规模小、龙头骨干企业少、产业层次低、配套能力弱等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同质性较强,区域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总体上看,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涉及装备制造的超过79个,其中确定为机械制造的产业集聚区有25个,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的34个、食品加工的32个、纺织服装的27个、化工行业的22个。由于各集聚区在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导致各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陷入恶性竞争。

从各个集聚区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供应生产、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龙头企业较少,甚至有些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河南省委党校博士宋伟长期关注产业集群建设,他谈道,随着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趋于强化。逐步提高的劳动力成本、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以及来自节能减排的环境压力等因素相互叠加,导致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目前,集聚区内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占比仍然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偏少,研发机构和高素质人才缺少,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较少、科技经费支出低、科技从业人员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入中低速阶段,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虽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常态化“微刺激政策”,但政策效应却出现递减现象,从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工业增长存在内在下行压力。在外围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和业绩提升都面临较大挑战。

对此,谢伏瞻开出了处方:紧紧围绕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在发展理念、建设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调整,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突出集群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改革开放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努力使产业集聚区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

宋伟提出:当前,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制約,河南产业集聚区的面积很难再依靠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发展方式。尤其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形态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注重由主要靠规模扩张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要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创新中心,不断提升载体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持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集聚区内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支撑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推动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表示,要积极培育龙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环节完整”的龙型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发展能力。持续强化承接转移,围绕培育“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主导产业集群缺失和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招商,推动终端产业产品向上游延伸、基础工业向下游延伸,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力争省级层面重点发展2~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省辖市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集中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未来,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众创平台’等战略政策的逐步落地,河南产业集聚区将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新引擎。”注重由硬基础投入向软环境塑造转变。当下应该把重点从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转到软环境打造上来,注重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建设集约化、绿色化的生态产业集聚区;注重塑造创业氛围、鼓励技术创新、疏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设科技化、品牌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着力强化集聚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综合功能园区建设、提升集聚区服务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升级,一方面要加快研发创新、检验检测、仓储物流、实训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生活配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要强化集聚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云”智慧。

旅游产业集聚 第7篇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 1998) 把集群分为两类:依靠内生力量自发形成的集群 (spontaneous cluster) 和依靠外生力量人为形成的集群 (constructed cluster) 。这两种集群的形成机理和动因存在很大区别;一般认为前者主要靠本国公司的内力驱动, 其集群自下而上地发展, 主要是欧洲发达国家, 而后者主要是建立在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基础之上的, 全球性公司利用全球资源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如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埃斯托尼亚的发展, 这种外力驱动的模式对集群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使得集群自上而下地形成。在此基础上, 各国学者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和实践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动力与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从集群经济形成的驱动力上分析, 我国学者王珺 (2002) 和陈雪梅 (2004) 根据中国产业集群的状况, 把集群分为外源型 (外资带动型) 和内源型 (本土发展型) 产业集群, 本文主要采用这一分类。

1. 内源性产业集聚

内源性产业集聚, 俗称本地发展型产业集聚, 或原发型产业集聚 (茹玉骢, 2005) 。该种模式的产业集聚区主要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典型代表, 主要有下列基本特征: (1) 市场机制十分完善, 产业集聚的成长、演化基本上依赖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来完成。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 是通过企业对集聚好处的追逐自发地形成的 (韦伯, 1909) 。 (2) 外部政策力量对产业集聚区的成长、演化的影响是间接的、辅助性的, 主要通过调节产业集聚的制约因素, 防止集聚外部性的发生。 (3) 政府的调节作用往往是在集群出现后的事后调节。

而我国内源性产业集聚的形成有两种机制 (或模式) : (1) 缘于专业化市场的发达而形成的。在市场化的条件下, 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主要凭借专业市场在某一地区的高度发展, 使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专业市场发展的充分, 一方面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大量而集中的商品市场, 使集群起来的产业内企业可以就近销售, 缩短了通往遥远销售市场的距离;另一方面, 专业市场内部经过细致的分工, 产生了非常专业化的产业内的各个行业 (包括为生产服务的服务性行业) , 十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此外, 专业化的市场也创造了充分的信息市场机制和劳动市场机制。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的专业化市场, 符合马歇尔所言的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规模因素 (马歇尔, 1920) , 是国内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事实上, 在国内浙江省有无数个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 为形成一定水平和规模的产业集群创造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在浙江, 基本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 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 几十家、几百家乃至更多家这样的生产单位集中在不大的区域内, 所谓“一乡一品”、“一镇一品”。为了给这些产品找销路, 便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市场出现和扩大后, 促进了市场背后的生产发展, 然后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扩展。地摊式的市场形态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在国际上是罕见的, 但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 以一种非常自然的形式出现了。市场一旦形成并逐步成熟后, 便会促成自己的合理秩序。在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 形成了高效率的通达全国各地的物流系统, 其他地方的客户, 经常宁愿绕路也要到“中国轻纺城”发货, 因为这样才能更加快捷、可靠、便宜地将货运出。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有这个特点。然而, 专业市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 但不是全部条件。换言之, 具备充分而发达的专业市场未必一定能形成产业集群, 伴随专业化市场在产业集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有制度因素和人文环境 (或曰地域文化) 因素, 浙江有发达的企业主制度和特定的地域性商业文化, 这些都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市场创造模式的其他重要条件。这种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过程和机制更是意味深长。 (2) 内源型品牌企业的带动而形成。该模式是以区域内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大企业为核心, 带动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上下游相关的中小企业, 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或者主要依靠本地培育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基地, 发展产业链和形成聚集带, 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 形成自成体系的产业供应链, 从而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工业功能区 (工业园) 和产业集群圈 (中小企业集群) , 因此, 该模式又被称为“三大”带动模式 (隋映辉, 2006) 。例如日本、韩国、中国山东半岛地区 (青岛) 等地。该模式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1) 名牌企业的主导优势, 即名牌企业利用其在价格、人才、技术、质量、服务和规模效益等诸多竞争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能对其原材料及零配件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等产生出强大的扩张力和吸引力; (2) 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优势, 即由于名牌企业对当地经济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以及聚集和扩散效应, 因此其形成与发展极易获得当地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持, 这极大地缩短了名牌产品的自我积累的发展过程; (3) 根植性 (Embeddedness) 。根植性是企业扎根于本地的性质, 简而言之即地域依赖性, 它是产业集群长期激励的历史属性, 是资源、文化、知识、制度、地理区位等要素的本地化, 是支持集群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一经形成, 就难以复制。名牌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经济条件。消费观念等息息相关, 并深深“嵌入”地方的方方面面。如青岛的名牌家电、电子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如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名牌产品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厂家的发展。科龙的冰箱、空调等的外部采购率达到70%以上。

随着内源性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逐渐具备了马歇尔意义上的外部规模经济, 如专业化的供应商队伍、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和知识外溢, 产业集群的生产配套能力等。这些优势不断吸引FDI不断落户于这些产业集群, 因而有的区域的内源性产业集群后来逐步演化成兼有内外源特征的混合产业集群和外源性产业集群。如产量和销量排世界第三位的台商独资企业——台升实业有限公司之所以投资浙江嘉善, 是因为嘉善当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配套网络, 能为台升木制家具提供所需的板材及配件。因此, 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 内源和外源因素相互渗透会导致产业集群模式会不断演化或交融。

2. 外源性产业集聚

不依靠专业性市场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经常和一个偶然性事件有关, 即可能是由于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偶然”性地发现了一个地方, 将该企业的一个工厂迁到这个地方, 或在这个地方新办一个工厂。如果该地区的生产要素条件适合该企业的生产, 该企业便会“锁定”在该地区 (克鲁格曼, 1991) , 并有可能引发同类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朝这个地区聚集, 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很显然, 这样一种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依赖一定数量资本从外部的迁入, 聚集而来的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资本也往往是从地区外引入的。资本的迁移与流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产业集群有密切的关系, 有助于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我们把因外源性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现象, 称作外源性产业集聚 (或资本迁移式产业集群, 或FDI产业集聚) 。这种模式也是中国的产业集群形成的第二种主要模式。目前, 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群, 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是外商直接投资 (FDI) , 因此这种外源性产业集聚往往又称为外资带动型产业集群。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能够在资本迁移模式下的产业集群中起到关键作用,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缺乏明显的迁移倾向以及这些资本对新产业的跟随性特征。外资带动型的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群体迁移, 即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若干配套企业构成“商圈”, 这些“商圈”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竞争, 商圈内部形成功能明确的分包加工体系, 共同接单协作生产, 采用订单和出厂核销单代替各种生产协议, 这种“商圈”的特殊组织形式使台资IT企业既强化了产业配套的效应, 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又保留了柔性生产的优点 (杨建梅、冯广森, 2002, P48) 。

以东莞的清溪镇为例, 当台湾致力、鼎立电子公司1993年、1995年先后在东莞清溪投资建厂后, 在台湾为之配套的上游企业如东舜、风吾、大利 (生产电子元件、小型马达、电源、机箱的生产企业) 为了能够维持原有的供需关系, 相继在清溪办厂, 大利福润、政久、三吉瑞、利源在1998年群体迁入, 东莞清溪电子产业的地方生产网络正是在这种群体迁移模式下迅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些台资企业在东莞清溪形成的企业网络的内部联系较强, 但是网络之间以及各网络与大陆企业之间的联系却较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 同东莞清溪的地方联系主要表现在与降低成本有关的要素诸如土地、劳动力等方面。

二、内源性与外源性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

外源性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有:

1.“核心技术锁定”

对于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而形成的外源性产业集群, 如东莞石龙的精密制造, 清溪、石碣等镇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 从产业类别来看, 这类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品也以出口为主。但东莞这类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 这些产业集群承担的只是“一个区域性生产者角色, 在外国跨国公司的严格控制下提供服务”, 而不是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自主生产者角色。正是这个原因, 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东莞电子信息企业有1800多家, 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电脑整机所需零部件95%可在东莞配齐, 然而境外企业在东莞设立的R&D机构却几乎没有, 核心技术产品需要境外来提供。

2. 产业复制“群居链”现象突出

1987年第一家台湾鞋厂在东莞投资生产, 到1990年时已有400多家台湾鞋厂在此落户, 台湾的制鞋商、原材料供应商、包装商、机器维修店以及下包厂商在此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网络。但台商企业只选择自己圈子里面的企业形成上下游交易合作关系, 对当地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当一个大型企业选择外迁, 往往会带走许多相关小企业。台资企业与内地企业之间的关系还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简单劳动分工。大多数台资企业将高附加值的生产留在台湾, 接收订单、获取信息、产品开发、研制和试验, 以及销售活动都主要集中在台湾, 内地成为较单纯的生产加工地。

3. 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关系仅基于产品链的简单劳动分工

以东莞为例。台商在东莞清溪的企业主要从事制造、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 在上海的企业则从事技术产品、零件的开发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工序。两相比较, 前者不仅经济附加值较低, 而且缺乏根植性。台商在东莞清溪主要是利用了当地政策灵活、出口便利和低成本劳动力等条件。然而就政策而言, 东莞清溪 (包括广东的许多地方) 这方面的“灵活性”恰恰是政府施政不规范的结果, 随着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推进, 这种“灵活性”很可能要大打折扣。就出口而言, 随着沿海各地竞相发展港口运输, 东莞清溪的地理区位优势不足以保证留住外资企业。就劳动力而言, 由于东莞清溪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周边城市, 因而难以吸引外地人在这里安家, 甚至常常出现企业为员工提供高投入的培训后, 员工立刻跳槽到更发达地区的情况;本地青年人素质较低, 无法为当地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东莞清溪只能吸引外资企业从事低成本工序;当外商能够找到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地方, 搬迁就成为必然选择。

内源性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产业集聚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提供低价格商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上, 而通过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和服务的“差异型竞争优势”明显缺乏。

2.技术水平较低。暨南大学“广东民营经济上水平研究”课题组对广东省67家民营企业中调查发现没有一家技术水平在国际领先, 对于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 很多企业是通过模仿引进的。抽样调查还表明, 自主研发的企业比例不到40%, 抽样调查表明广东自主研发的企业比例不到40%, 不少企业没有核心技术, 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 抗风险能力较差。

3.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已初步形成, 但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明显, 纵向分工程度不高。在深圳, 家具、钟表、服装、机械、鞋业、工艺六个传统产业都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 但只是产业扎堆,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企业陷入“小而全”的困境, 而配套企业吃不饱。

4. 行会、协会、商会等社区组织功能有限, 凝聚力不强, 尚未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市场调查和企业战略咨询”。对于一个社区组织而言, 其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 如提供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规范的自律性管理、价格协调、人员培训、与政府沟通和对外谈判代表等等, 而在这些方面, 已有的社区组织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ranovetter, M.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3) , 481-510

[2]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10)

[3]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家电电子产业为例[J].工业经济, 2004 (2)

[3]施昌奎:产业集群的成因与作用——以北京顺义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4)

[4]施敏颖:FDI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5)

[5]王文峰:外国直接投资、分工演进与中国产业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6]吴淑玲:论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聚模式[J].理论学刊, 2006 (1)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 第8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也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 当前有关于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在国内外已有了较深入与广泛的研究, 但是对于产业集聚是否会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尚很缺乏。本文将从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理论着手, 设定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指标, 以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初步建立线性关系模型, 并将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指标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对产业集聚是否有利于产业升级进行验证, 得出相关结论, 填补该领域的研究不足。

1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理论模型设定

1.1 理论依据

对于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研究各国的统计资料时发现,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个国家三大产业的比重会相应发生变化, 其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这一规律的发现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研究的理论基础。

之后, Head, Rises and Swenson (1995) 通过对日本制造工厂在美国投资的分布状况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发现在日本投资选址过程模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产业的集聚效应, 而不是各个州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或劳动力等的差异[2]。Amiti (1999) 对1967~1989年欧盟国家的各行业进行研究, 由回归分析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和中间产品的密集程度与地理集中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Keller (2000) 的研究表明, 技术溢出局限于本地这一个事实在理论上能够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4]。Philippe Martin和Gianmarco I.P.Ottaviano (2001) 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我强化模型, 验证了著名的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3]。Crafts和Venables (2001) 探讨了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 认为不能忽视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5]。Wallsten (2001) 对集聚与知识外溢之间的关系研究分析后发现, 小企业发生集聚现象时容易获得知识外溢或其它投入回报[6]。Beaudry和Swann (2001) 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强度影响产业集聚区域内企业绩效的途径, 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 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7]。Ciccone (2002) 以5个欧洲国家为例进行研究, 得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能够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论[8]。

在国内, 程进 (2005) 在以江苏为例的产业升级的研究中发现, 集聚经济在FDI、产业结构升级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旦集聚经济发挥作用会有着一种自我持续使得集聚得到强化, 该地区的集聚经济会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 FDI通过经济集聚使得分工进一步深化, 新兴的产业通过集聚经济会根植于地方实现本土化, 由此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9]。梁琦, 詹亦军 (2006) 以长三角制造业为对象, 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表明: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 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10]。邓晨亮 (2007) 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一文中直接明确的表示了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产业升级[11]。陈良文, 杨开忠 (2008) 基于中国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产业存在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 即产业自身规模以及其他产业规模对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 从而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性[13]。刘世锦 (2008) 在《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中通过建立区域发展水平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了产业集群的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14]。李耀尧 (2011) 通过构建模型以及广州开发区的案例分析, 证明了创新产业聚集是驱动开发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15]。

以上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都为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如此看来, 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理论模型下, 产业集聚会促进产业升级。

1.2 指标设定

1.2.1 产业集聚指标设定

诸多学者在研究中采取了不同的指标以描述产业集聚的程度。克鲁格曼 (1991) 提出用空间基尼系数来衡量美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系数越高, 集中度越大。Ellision和Glaeser (1999) 提出了空间集聚指数, 优化了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16]。还有更为普遍的一项指标是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规模最大的n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如生产额、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 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本文引用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2007~2008) 》中一组反映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群来进行衡量测定产业集聚情况, 它们分别是:x1—各省市人均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 代表资本要素集聚程度;x2—各省市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的百分比, 代表制造业在一定地区的密集程度;x3—各省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代表各省区科技开发能力集聚度;x4—各省市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 表示劳动要素的集聚程度。

1.2.2 产业升级指标设定

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指标方面, 有不少国内学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大致指标是: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指标、霍夫曼比例指标、工业加工程度指标、智力技术密集型集约化程度指标、新兴产业产值比重指标、基础产业超前系数等。

本文采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标来测定产业升级的方向。该指标是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而设定的一个指标, 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状况的。

1.3 关系模型的假设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与总结, 又根据各学者的理论判断, 我们有理由相信:产业集聚对产业的升级有一定的帮助, 产业集聚能促进产业升级。但是, 同样的我们在查阅文献的时候也发现, 产业升级并不是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 有些地区具有产业集聚的现象, 但是却并没有发生产业的升级。所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 加之各方面的配合, 才会出现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因此我们根据以上理论探讨, 作了如下研究假设, 并建立两者关系模型。

假设1:资本要素集聚与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2:制造业企业数与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4: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本文中,

(1) 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标y作被解释变量, 表示产业升级的程度;

(2) 用一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群x1、x2、x3、x4做解释变量, 研究产业集聚的情况;

(3) 利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产业升级指标y与产业集聚因素x1、x2、x3、x4之间的关系,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x1—各省区人均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

x2—各省区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的百分比;

x3—各省区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x4—各省区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额。

2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2.1 数据的获取

本文选取全国29个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 收集2011年29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计算出产业集聚的相关指标值以及产业升级的指标值, 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

2.2 相关分析

我们知道用统计软件能够作回归分析, 但在做回归分析之前首先要知道各组x数据与y数据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回归关系, 即要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因此在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 首先应该计算这两组样本数据的相关系数, 只有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时才能进行回归分析。通过EVIEWS分析软件得出y与x1、x2、x3、x4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指标值y与指标值x2存在强相关性, 与x3、x4存在中等相关性, 与x1存在弱相关性,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回归关系。

2.3 回归分析与模型验证

从我们的计算结果及相关系数来看,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是存在相关性的, 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存在正向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以上各省市的产业集聚指标值和产业升级指数y、x1、x2、x3、x4输入EVIEWS软件, 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 得出结果:

其中, 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量, F=11.54275>Fα (4, 24) =2.776,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即x1、x2、x3、x4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产业升级有显著影响;D.W.=2.725719, 接近2.0, 说明不存在序列相关性;但当α=0.05时:tα/2 (nk) =2.064, x1、x3、x4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 这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 如表3: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为消除多重共线性, 可以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分别作y对x1、x2、x3、x4的一元回归, 结果如表4所示:

按R2的大小进行排序为:x2、x4、x3、x1, 以x2为基础, 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首先加入x4回归结果如下:

当取α=0.05时, tα/2 (n-k) =2.064, x4参数的t检验不显著, 予以剔除, 再加入x3回归, 结果如下:

当取α=0.05时, tα/2 (n-k) =2.064, x3参数的t检验不显著, 予以剔除, 加入x1回归, 结果如下:

当取α=0.05时, tα/2 (n-k) =2.064, x1的t检验不显著。

因此只有x2的t检验显著, 回归方程为y=-66.05987+159.2177x2, 这说明,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当代表制造业在一定地区的密集程度的各省区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数的百分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加159.2177亿元。

2.4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验证通过了假设2, 即制造业企业数与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升级指数会随着制造业企业数因素值的提高而指数变大, 制造业企业数的增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 有利于产业的升级。这个假设结果的成立说明一个地区的工业制造业企业数的聚集会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

在验证的结果中, 我们也发现假设1、假设3与假设4并没有通过验证, 即资本要素的集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人才的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在劳动力要素集聚指标的选取上可能过于笼统, 并没有将劳动力的种类做具体的分类, 只是笼统地选择了各省区规模以上制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额, 致使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不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也同样过于单一, 可能导致结果不显著;至于资本要素的集聚指标,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不显著, 单纯的资本堆积与产业升级的程度并不成正比关系。

3 总结与建议

本文通过提出假设, 对全国29个省市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指标的进行回归分析, 验证了其中一个假设的成立, 得出了产业集聚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作用, 产业集聚是有利于产业升级的结论。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 从整体上看, 目前的竞争力还比较弱, 本研究恰恰提供了一种思考, 我们可以考虑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 大力发挥集聚优势, 促进产业升级, 从而引导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整合集群内的企业,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升级

区域内企业的集聚, 不但造就了一个量的优势, 也能使集聚效应得到更大的发挥。政府应整合各种行政资源、优惠政策、扶持资金, 支持产业集群内具有较强衍生能力, 又具有典型示范性、龙头带动的强势骨干企业, 从而吸引更多的相同、相近、相关的企业集聚, 以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我们要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大力培育知识、科技、教育、IT、人才、企业家等高级要素和专业要素, 加快产业集群由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进一步增强集群内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提高研发能力。引导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块状经济内设立研发中心, 健全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加强政府牵头或引导下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2 创造条件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升级

集群的升级离不开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 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企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抓住时机, 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 以各种方式努力创造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 例如运用薪资、福利、职位升迁等优厚待遇吸引人才。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吸引高层次人才, 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发挥作用和才干的舆论环境, 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 依托周边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投入更大的资金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只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才能发展, 集群才会升级。

3.3 提供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 促进升级

外商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这在之前就已经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外商投资对产业的升级帮助是很大的, 因为外商进入会拉动与之配套的外资服务商的跟进。所以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通过引进先进外资企业, 分享知识外溢、技术外溢、人才外溢, 从而促进集群整体的技术提升、人才素质提升, 促进行业知识的丰富以及外部市场信息的共享。这也有利于集聚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中, 从而达到产业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

3.4 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计划

产业的升级是当前各国经济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 但是要实现升级也要一步一步走, 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我国应借鉴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 围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选择若干个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行业, 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发挥, 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的产业集群升级计划。

在集群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是针对一些重点行业在全国选择30~50个地区进行产业集群升级试点工作;也可以是按照我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等几个层次, 实施产业集群升级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 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合力, 引导人才、技术、市场、品牌、服务等优质要素向这些地区集中集聚。

3.5 推进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转移

京津冀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京津冀,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区位熵指数

1 引言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聚化趋势日益明显,而旅游产业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不仅能使旅游企业共享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增强旅游业的产业竞争优势,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权,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满意度。因此,旅游产业的集聚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

国外对旅游空间集聚测度多数侧重于实地调研分析,但关于定量分析的文章不多。Porter于1998年在其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旅游产业是集聚效应最显著、最适宜集群化发展的产业之一,并建议应把旅游产业集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目标[2]。Ellison和Glaeser(2000)在对美国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旅游业是依托外在自然优势实现企业集聚的产业之一,并给出了最新的集聚测度指数[3]。Jackson(2005)在对我国西部区域旅游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区域旅游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4]。

国内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个案进行分析。陈绍友(2006)在对重庆的旅游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指出重庆市政府应在该市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集聚的方略[5]。刘春济,高静(2008)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并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6]。邴振华和高峻(2010)运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三种研究方法,全面地对长三角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并对旅游产业集聚度与区域GDP的增长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7]。柳百萍、刁宗广、尹长丰(2013)通过采集2001年~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等有关统计数据,借助综合区位熵指数和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指标,探讨了皖江城市旅游集聚水平空间上的差异性、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8]。刘佳、赵金金、张广海(2013)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9]。王凯等人(2016)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门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同时通过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的回归模型来探讨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的关系[10]。

稳定的客源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旅游资源良好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为京津冀旅游产业形成集聚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同时也为旅游产业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2 研究方法

对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定时,既可通过判别区域内是否具有集聚特征的定性方法来进行表述,又可通过定量的方法来实证分析区域内旅游产业是否存在集聚现象。为了更好地对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量,本文结合2010年~2014年五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综合区位熵指数法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法来测量京津冀旅游产业的集聚度。

2.1 旅游产业综合区位熵指数法

为了全面分析京津冀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本文选取京津冀旅游A级景区数量作为旅游产业基础条件指标,以星级饭店数量、客房数、床位数作为旅游产业要素集聚指标,以旅游收入作为旅游产业集聚效果指标[8]。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Di表示i市旅游要素的数量与京津冀旅游要素之和的比值;Dj表示i市旅游生产总值与京津冀生产总值之和的比值。

其中,旅游资源区位熵采用北京、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各自的面积与京津冀面积的比值进行修正,由于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具有相对稳定性,故采用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各省市A级景区的数量进行加权求值,综合区位熵指数是对5项指标求均值。

2.2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指数

作为能够衡量旅游产业中的不同行业集聚水平的指标,旅游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的公式如下:

3 数据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4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以及《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统计年鉴》等。

3.2 旅游产业综合区位熵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的综合区位熵指数为3.228,其中旅游资源区位熵为6.008,得分最高,这主要得益于北京在旅游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资源的品质上。天津的综合区位熵指数为1.276,其中旅游资源区位熵和旅游收入区位熵比较占优势,说明旅游业给天津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河北省相对于北京、天津两座城市来说,无论是旅游资源区位熵还是旅游收入区位熵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旅游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根据表1,结合区位熵指数的判定标准(若LQ<1,产业的集聚水平偏低,未形成优势产业;若LQ≥1,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已形成优势产业)可知:北京的综合区位熵指数LQ1=3.2 2 8,远远超过了1,说明旅游产业在北京已经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天津的综合区位熵指数LQ2=1.2 76,同样大于1,说明旅游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产业优势已凸显;河北的综合区位熵指数LQ3=0.722,略微小于1,说明旅游产业还未在该地区形成集聚。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综合区位熵指数进行求和平均,得到京津冀的区位熵综合指数LQ=(LQ1+LQ2+LQ3)/3=(3.228+1.276+0.772)/3=1.759,大于1,说明旅游产业已在京津冀形成了集聚现象,并且具有了产业竞争优势。

3.3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度指数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统计的旅游企业经济指标,在计算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的过程中,本文选取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3个行业指标项来进行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星级饭店的产业集聚度在2010年时为0.259,达到了峰值,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又稍微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2011年。2010年~2014年期间,旅行社的产业集聚度一直略高于星级饭店,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其中,2011年时达到了谷值,接着在2012年时达到了峰值0.250,之后的两年出现小幅度下降。相对于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产业集聚度,旅游景区的产业集聚度一直最低。2010年~2013年四年期间一直保持低水平的发展趋势,但在2014年时又稍微有所下降。

3.4 京津冀旅游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旅游业具有高度关联性,它的良性发展不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使得区域内的旅游企业由竞争为主转向产业竞争与合作为主。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企业从个体的视角将自己与竞争者、消费者的关系定位为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在当今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其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产业集聚链中的一员,它们与旅游消费者、旅游竞争者等之间是合作博弈的关系,其目标是双赢或多赢,这无疑提升了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区域内旅游产业的集聚度越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就越高,因为集聚增加了旅游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他们要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赢得客源,同时也对提升区域内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表2计算所得的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区域集聚度指数,结合京津冀地区最近5年的GDP,利用统计软件对旅游产业区域集聚度和区域GDP进行两两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在相关性检验中,当相关系数的数值在0.7以上并且显著性小于0.05时,说明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星级饭店的区域集聚度虽然比较高,但是与区域GDP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旅行社的区域集聚度与GDP的相关系数大于0.7,显著性水平为0.146,说明两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即京津冀旅行社的区域集聚度越高,越有利于区域GDP的增长。旅游景区的区域集聚度与区域GDP两者显著性水平为0.143,相关系数R为-0.967,说明两者呈高度的负相关性,即京津冀旅游景区分布越分散,区域集聚度越低,越有利于区域GDP的增长。

4 结论与不足

4.1 结论

本文针对2010年~2014年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利用综合区位熵指数法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法定量分析了其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结果显示如下。

(1)旅游产业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内形成了集聚现象,并已形成了优势产业,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

(2)京津冀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为:北京、天津市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都高于河北省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

(3)从对京津冀GDP和星级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的集聚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星级饭店集聚度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旅行社区域集聚度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旅行社分布的越集中,越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景区区域集聚度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旅游景区的分布越分散,越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2 不足

(1)在对京津冀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时只采用了区位熵指数法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法两种研究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利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研究方法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2)受数据可得性以及数据统计口径等方面的限制,只对京津冀地区2010年~2014年五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未能从整体上更好地反映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情况。

参考文献

[1]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2]Porter M.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3]Glenn Ellison,Edward L.Glaeser.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American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

[4]Julie Jackson.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5(2).

[5]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6]刘春济,高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7]邴振华,高峻.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研究[J].旅游科学,2010(1).

[8]柳百萍,刁宗广,尹长丰.皖江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多维度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1).

[9]刘佳,赵金金,张广海.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4).

国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综述 第10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综述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规模化发展、专业分工合作的细化,我国产业组织的集聚集群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集群研究兴趣也与日俱增,但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集群理论解释及其实证方面。国际上看,有关产业集聚研究已形成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胡佛E M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比较成熟的理论。就旅游业而言,波特发现旅游业集聚效应明显,是一个非常适合集群化发展的行业[1]。

产业集聚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不同于产业组织中的产业集中,也有别于产业链条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为产业集群的地理基础,反映了产业在空间集中过程中成本降低、效益增加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聚属于旅游相关行业集聚,即为了获得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依托核心旅游吸引物及其品牌形象吸引力、品牌价值延伸力,围绕旅游消费需求范围而形成的旅游“六要素”产业群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专业分工合作导致的旅游相关行业在一定空间上的集中现象,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区,如“资源景区组团区”、“度假娱憩综合体”。随着旅游相关行业上下游链条关系日益密切,则进一步发展为旅游相关行业集群,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产业园区”。[2]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以及旅游目的地竞合发展,旅游产业集聚渐成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有关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也越来越多。

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不断增加,特别是2008 年后趋势更加明显( 图1) 。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条件[3]、产业竞争强度[4,5]、内部竞合关系和联系网络等方面[6,7],研究方法以基于州乃至国家的案例分析为主,一般不涉及旅游产业集聚基础理论研究。国内有关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步,包括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但侧重点不同,国内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集聚理论、机制、路径、模式、水平、效应、应用、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

在产业实践方面,2011 年由国家旅游局与天津市共同建设的我国首个旅游产业园区———中国旅游产业园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立。广东省更是走在产业实践的前列,2010 年国内首个“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广东中旅南海西岸旅游产业园在佛山市南海西岸奠基动工。2013 年,广东省进一步明确韶关市作为“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以及2012 年和2013年广东省5 个滨海旅游产业园区、10 个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分别竞争省政府6 亿元扶持性资金。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政府对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度重视。

本文以“旅游产业集聚”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 cnki. net)收集中文研究文献82 篇( 不包括文献综述) ,又以Tourism In-dustry Agglomeration为关键词,收集外文研究文献6 篇,对现有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文献做了分类整理( 表1) ,并以南大、北大收录核心期刊为重点展开讨论,以期对未来研究和产业实践有所指引。

注: 个别文章涉及2 个主题,故文献总数大于82。

2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的辩证关系研究

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两个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差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邓宏兵[8]等人认为旅游业集聚是基于旅游资源区域性分布的旅游企业的地理集中现象,旅游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的地理集中问题,为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现象。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的结果,但不等于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态是以产品生产链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马晓龙、卢春花[9]也讨论了旅游产业集聚概念,并与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进行了比较,作者同样认为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形成的基础,但不一定形成集群,指出旅游产业集群更注重企业间内在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是旅游产业集聚的高级阶段和理想状态。可见,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旅游产业集聚是集群的基础,并有发展为集群的趋势,但并不必然发展为集群,而是需要达成一定的条件。即除旅游企业外,与旅游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集中,并实现合作。

3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模式研究

3. 1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及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微观,也有宏观层面的。前者如刘名俭、黄茜[10]提出了城市圈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三种驱动力,即自然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 张玲、邬永强[11]提出广州会展旅游产业集聚形成的四大原因,即政府行为、会展旅游需求、经济因素和城市规划; 刘卫红[12]则将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分析了其产业集聚的原因; 马晓龙、卢春花[9]认为,旅游产业集聚是基于旅游需求活动而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产业形态的横向联合; 吴云云[13]从内部机理( 要素、经济效益) 和外部机理( 市场、环境) 两个方面分析了徐家汇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后者如冯卫红[14]从地理学、经济学视角出发,提出旅游产业集聚三个动因,即旅游产业的特性要求、外部经济效应和政府规划的促动; 邓冰等[15]认为,影响旅游业集聚因素有五个,即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链作用和政策作用; 刘少和、桂拉旦[16]则认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基本动力在于两个方面,即集聚经济的成本—效益约束机制和核心旅游品牌的溢出效应; 陈梅、肖磊[17]从高关联性视角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索。

尽管不同学者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方面,研究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一样,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结论均可归结为两个因素,即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含资源、客源、区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政策因素则主要是指政府的推动,包括政策支持、城市规划等。可见,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方面,学者们的认识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3. 2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模式研究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路径模式通常与当地旅游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相关联,动力机制不同,发展路径模式往往也有所差异。陈绍友[18]通过对重庆旅游产业集聚现状的分析,讨论了空间格局和不同地域旅游行业的聚集内容,并提出了两种集聚模式: 基于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客源互动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聚模式; 聂献忠[19]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将产业集聚模式划分为三类,即资源导向型集聚、市场导向型集聚和政策引导型集聚; 刘卫红[12]则研究了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模式,认为其产业模式是在主导的大遗址文化产业带动下,由众多关联产业组成的“多业共生”模式。此外,刘少和、桂拉旦[16]的研究指出,产业集聚化转型升级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资源组合集聚阶段、要素配合集聚阶段和产业融合集聚阶段。

总体上说,旅游产业集聚路径模式对应旅游产业集聚动因,也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经济驱动的模式和政策驱动的模式。其中,经济驱动的模式主要包括旅游资源驱动、客源市场驱动、交通区位驱动等; 政策驱动模式则主要是指政府政策的引导。可见,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几乎决定了旅游产业集聚的路径模式,只有机制与路径模式相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出产业集聚的效益。

4 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水平与综合效应研究

4. 1 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差异化方法、比较方法对不同尺度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此为指标对区域旅游发展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由于我国旅游业经济属性较强,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构成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的主体[8,20]。其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聚识别方法、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关系等方面。在旅游产业集聚识别方法方面,高楠等[21]在归纳总结现有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的检验流程,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进行了验证。在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及变动趋势方面,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宏观方面,刘春济、高静[22]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差异较大; 赵黎明、邢雅楠[23]从区域和部门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邓宏兵等[24]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旅游业集聚特征是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此外,龚魏魏和赵媛[25]、杨勇[26]也分别研究了我国总体上的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肖宏[27]则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模型,并选取了大陆31 个省区进行了测度,发现我国大陆各省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普遍偏低。中微观层面,方法林、涂玮[28]对长三角区域的整体旅游业集聚水平、各城市的旅游业集聚水平及各城市与临近区域城市的集聚态势进行了研究,认为长三角整体旅游业呈现出集聚特征发展但程度不均衡; 柳百萍等[29]则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皖江的旅游集聚水平,认为皖江区域旅游集聚水平较低,集聚的资源依赖性和区位依附性较强。在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关系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佳、赵金金[30]的研究,他们在对各省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和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两者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进行检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与关联程度。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空间联系和作用关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带动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而旅游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

总之,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从中微观层面分析,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旅游产业呈现出集聚态势,但发展很不平衡。此外,有学者还提出了一些个性的看法。例如,刘春济、高静[22]认为旅游产业具有特殊性,大部分部门并不适合高度集聚; 赵黎明、邢雅楠[23]认为,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不同,集聚程度也不相同,不能单纯追求高集聚度,而应妥善处理阶段性集聚和扩散的关系。

4. 2 旅游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研究

旅游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研究主要是判明旅游产业集聚与其因变量间的关系是正向还是负向。学者们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旅游产业集聚对于经济效应、旅游业和城市化影响的研究。

4. 2. 1 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效应影响的研究

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主要是指旅游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层面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旅游产业集聚对总体经济增长、地区就业与收入、投资、价格、市场效应的影响研究,也包括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绩效研究。主要是: 1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刘佳等[31]发现,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邴振华、高峻[32]的研究表明,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如果某行业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将能更多地拉动经济增长; 赵子越、王怡[33]对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研究也表明,两者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孙钰霞[34]、黄莎[35]、丁莹[36]以单一城市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可见,这方面研究涵盖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结果均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正面作用,有较好的外部效应。2对就业、收入、投资、价格及市场效应的影响。郭为、何媛媛[37]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聚促进就业增长; 赵磊[38]则揭示了旅游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国外学者Hassan Gholipour Fereidouni、Tajul Ariffin Masron[39]的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聚是国外房地产投资的显著决定因素;Jacint Balaguer、José C Pernías[40]则验证了西班牙马德里都市区域竞争者数量与都市酒店价格的关系,结果表明较高的竞争者集聚度带来了较低的价格。张海霞、张旭亮[41]则发现旅游产业组织状况对旅游地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对旅游产业组织有着重要作用。可见,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对就业、收入、投资及市场效具有正向的影响。3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绩效。CHAN Li - yu、LIU Chan - Hui、WANG Chia - Ling[42]的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不断加强,不但加剧了竞争和利润侵蚀,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王凯、易静[43]的研究也表明,旅游产业集聚对产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4. 2. 2 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

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及旅游产业集聚基础上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ao - Zhi Zeng、Xi - wei Zhu[44]通过一般均衡分析研究了旅游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依赖关系,发现一方面旅游业繁荣发展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因为有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加入,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是一个去产业化过程,因为旅游业吸引了制造业的劳动力; Yong Yang[45]则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度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具有正向效应; 荣艳蕊[46]以秦皇岛为例,分析发现秦皇岛旅游产业集群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尚未形成,并指出要提高旅游产业持续竞争力,就需要进行集群化产业治理。

4. 2. 3 旅游产业集聚对城市化影响的研究

随着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也在急剧扩张,旅游产业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推动了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因此对旅游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石龙[47]的研究发现,一方面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要素资源; 刘又堂[48]则认为,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了城市发展内涵的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以及城市功能体系的完善,而城市化则促进了旅游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了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推动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可见,学者们对此所持的是辩证态度,一方面既肯定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市化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了城市化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反作用。

总体来看,对旅游产业集聚综合效应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包括总体效应、经济效应、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化的影响等主题,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关注宏观层面较多,微观层面不足; 二是关注经济效应,忽略对环境、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是焦点在于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的正负,而忽视其阈值问题,即旅游产业集聚是否会持续地发挥正向影响,在超过一定限度后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

5 旅游产业集聚的实践应用与创新发展研究

5. 1 实践应用

从有关文献来看,旅游产业集聚主要应用于确定旅游地规模和选择旅游产业集聚中心。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地的旅游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可能造成旅游地产品供应超出最优范围,因此研究产业集聚与旅游地规模的关系十分必要。在这方面,Anat Tchetchik、Aliza Fleisch-er、Israel Finlkeshtain[49]利用均衡模型,探讨了基于产业集聚效应的乡村旅游地最佳规模的确定问题,认为必须加强地区供应的规制,防止出现无效结果。在确定旅游产业集聚中心方面,王鹏程、喻晓玲[5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新疆南疆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并据此确定新疆南疆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中心。

5. 2 创新发展研究

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保持产业集聚的活力,创新必不可少。国内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麻学峰[51]的研究,在分析产业集聚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旅游产业集聚的创新措施,认为旅游产业集聚创新是旅游产业实现整体互动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文献统计结果看,目前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实践应用、创新发展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且深度不够、范围不广、层次较低,这是将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此外,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旅游产业集聚的载体与结果,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方面。诸多学者[52,56]对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战略价值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洁洁[57]结合目前中国高铁建设快速发展的最新状况,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高铁对河南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影响,并提出了四点规划思路。此外,也有学者重点关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如叶红[58]将旅游产业区分为城市型产业区、景区型产业区和社区型产业区,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旅游区已发展成为旅游集群,而景区型和社区型的旅游产业区仍停留在集聚状态; 谢燕娜等[59]通过分析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与特征,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城市—景区双依托型、特色产业依托型,并指出不同产业集聚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刘少和、梁明珠[2]比较了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各市已建、在建旅游产业集聚区情况,提出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四大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6. 1 结论

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涵盖了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辨析、动力机制、路径模式、集聚水平、综合效应、实践应用、创新发展、集聚区等方面,涉及范围广泛,也兼顾到了案例实证和理论建构,但同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证研究对象多为单一城市、省份或区域,得出结论的普适性有待于逐步证实; 二是理论建构主要借用工业产业集聚理论,而关于旅游产业自身的特征及其复杂性对旅游产业集聚理论建构的影响有所忽视; 三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缺乏有效融合,定量研究主要运用于确定旅游产业集聚的水平、效应和应用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则主要运用定性方法研究。

6. 2 展望

依靠资本市场促进产业集聚 第11篇

当前,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实行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相互关联的企业正在特定区域内集群。产业集群不仅覆盖了大部分传统产业,而且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及文化创意领域也崭露头角。这些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到本地区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特定区域生成产业活力的关键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来源。

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的支持。区域经济体中某行业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比例越大,该行业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如何抓住全球资本市场竞争优质上市公司资源的机遇,充分适应境内外资本引领投资的热潮,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境内外融资上市两种渠道、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型经济转换,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该项工作。

利用上市公司组建大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集聚资源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现在中国许多地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缺乏能够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企业没有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平台,也就难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集群。为此,需要大力推动符合境内外上市条件的企业上市,可以通过私募融资在境外上市,也可以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境内外上市,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形成大企业集团。同时,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企业间的并购重组,通过股权转让、股权置换完成资本交易,集中优质生产要素向上市公司倾斜,把上市公司打造成大企业、大集团。当前在金融海啸影响下,境内外资本市场疲软,千军万马都在抢走IPO上市的独木桥,而上市公司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去收购整合更多产业关联的企业呢?!

利用上市公司实现基础产业滚动发展。基础产业特别是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多,建设周期和资金回收周期长,往往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而且,加强基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我国应对金融海啸,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对策。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基础产业发展,除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外,最重要的是利用境内外和各方面的资本对其投资,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引进境内外资本进行投资,这就需要发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上市公司在选择多种可投资的行业时,投向国家支持的基础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企业,符合巴菲特倡导的价值长期投资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许多地区需要建设公路、铁路、港口等水陆空交通设施,需要建设公用事业,发展城乡供电、供气、供水等,都需要资金投入。上市公司需要关注这些方面的产业,采用定向增发和股权转让办法,把这些优质资产吸入自己的存量上市公司,支持基础产业集群发展。

物流产业空间集聚综述 第12篇

物流产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物流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高度广泛的关注。同时,物流产业是一种生产性的服务业,它的依附性、外部性的特点就决定了他自身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流通业、交通业的发展为基础,而由此呈现了物流产业集群沿着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空间分布规律。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相关物流基础平台不断的完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现在的物流企业逐渐向物流集聚区集中,因此一些经济中心大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也逐渐正式成为物流集中的区域。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来,许多城市已经制定并实施物流发展规划,物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上海、北京、武汉等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园区,对自身与邻近区域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带动效应。它特别指出要做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物流产业的集聚研究起步比较早,并且对产业的集聚区域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认为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主要观点是企业为追求成本的节约、利润的最大化而自发形成集聚。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产业集聚理论主要有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的集聚是竞争的结果,集聚有利于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Kmgman(1991)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他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进行结合,用“中心一外围(CP模型)”,论证了工业集聚最终导致制造业中心的形成。科斯等的交易成本理论、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对产业的集聚的描述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对物流产业的集群的研究比较少,英国Trends Business Research Ltd and PAWA Consulting Ltd(2002)首先提出了当前阶段英国中东部地区物流集群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然后从概念上界定了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集群的范畴,并得出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分布地图。Doug Le DUC(2004)从整个美国供应链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物流集群即为包括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物流功能或环节的横向产业集群投资、供应链条上纵向产业集群投资等若干投资类型之间的平衡。Ollipekktuinen研究提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竞争力。Pasrlmore认为现代物流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加速了区域产业集群一体化整合,从而带来区域劳动市场扩大、技术外溢、行业创新,提高其区域竞争力。

上述国外关于物流集群的研究大都以工业区集群为背景,均基本考虑到了运输成本与专业化的相关问题。随着现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代产业集群的形成从相对单一的传统区位因素逐渐到多样化的综合因素,如在由上至下形成的产业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是形成集聚区的主导因素。

近几年来,物流产业才逐渐分离出来并成为一个独立新兴产业,也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关于物流产业集聚研究的文献仍然较少,大多数的研究都相对零散,还没能如产业集聚那样形成经典的理论和完整的体系。目前国外关于物流产业集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献主要有:Olli Pekkaxinen(2005)在他的论文中探讨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与竞争力问题。Yasanur Kayikc(i2010)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物流中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效的物流中心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提高竞争优势,因此应该注重物流中心位置的选择。

二、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关于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已有很多的专家以及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但是他们主要集中在2005年以后。首先从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或区域发展的关系入手:马林(2007)认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关联产业发展与创新,实现产业紧密结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王珍珍、陈功玉(2009)利用1998~2007年31省面板数据计算我国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并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得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不同将导致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差异。郭湖斌(2010)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采用边际分析法研究物流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关春燕(2013)将全国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并对四个部分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

从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或影响因素入手:王瑛(2005)分析现代物流产业特点,对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机制展开一系列理论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与一般产业集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李伊松等(2008)按照钻石模型分析框架,把影响物流产业集聚形成的因素分为诱导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和主动力因素。马丽(2008)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影响武汉市物流产业集聚的因素,得出政府作用是当前影响武汉市物流产业集聚的最大因素。李斌、陈长彬(2010)研究了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因素,得出现代消费和生产的特点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演变。钟祖昌(2012)测算了基于空间视角下国内31省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论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起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及政府干预能力起负作用,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作用不明显。

从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及存在问题入手:支燕(2005)认为物流产业集聚呈现出显著的外部效益、资源共享效益和网络效益,共同构成物流集聚的优势。章建新(2006)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竞争力不强,存在问题有粗放经营、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物流园区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物流发展环境急需改善等。杨之雷(2007)介绍了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并以此证明物流产业集聚将带来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协同效应等竞争优势。

从与物流产业集聚相关的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入手:刘志强、宋炳良(2004)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对港口产业集聚理论和港口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周昌林(2006)认为港口具备了物流产业集聚形成所需的资源禀赋条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流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黎继子、刘春玲等(2006)分析了物流园区的亲合性与集聚供应链组织续衍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二者如何耦合的三种模式。

一些学者通过从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物流活动特点出发,探究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区的互相作用机制,以空间布局、物流组织整合方式、物流合作治理方式、物流企业经营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探寻产业集聚区的物流业发展模式。郁雷(2010),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2006)根据产业集聚的特征构造了区位熵系数,测算了国内区域物流产业聚集系数,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集聚的指向性和空间布局。区位熵是在吸取集聚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集中率系数思想的基础上构造的。钟祖昌(2011)在区位熵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31个省市物流产业集聚的现状,然后在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中加入区域空间相关性,并根据31个省市的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葛金田、沈鹏飞、陈宁宁(2012)的观点是新经济形势下有效的物流发展模式是物流产业集聚。文中利用产业集聚的特征选取区位熵对济南市物流产业集聚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其他物流产业集聚度比较高的城市比较,得到济南市物流产业的集聚度极低,专业化、规模化方面和比较发达的城市有巨大差距的观点,并针对这个现状提出相关建议。王欣(2012)把物流业和制造业结合,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二者间的共生效应,并分析浙江省物流产业集聚的特点,最后定量分析浙江省物流业集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以上关于国内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大多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采取定量分析的比较少,这也是我国目前对物流产业集聚研究的相对不足之处。

三、结语

国内外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表明,物流业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并且跟经济水平发展的速度密切相关,物流业密集地分布在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等这些大的城市,物流业的密集程度东部明显的高于西部,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西部物流业的投资,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

通过对文献的研读以及文献所涉及的关于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时空演变特征,得出大多数文献是采用定性的分析以及采用空间自相关、区位熵的方法,它们虽然都考虑到运输成本与产业化相关,但是他们没有涉及到政府行为的主导因素以及物流产业的财政支出。对于空间集聚度测量的方法大多数采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的检验,我们还可以尝试采用比如H指数、EG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去衡量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

摘要: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时空的演变特征主要采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物流产业分布程度相对比较集中,总体上呈现集聚化发展方向,而影响空间集聚程度的因素一般有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区位因素、仓储业、运输业等。

上一篇:网络信息源下一篇:人民满意的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