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品质范文

2024-07-01

创业品质范文(精选9篇)

创业品质 第1篇

1 强化创业认知教育

当前,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创业的想法。但其中大多数人只是把创业当作权宜之计,创业一时间似乎成了免于失业的无奈之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约为5%,创业成功率平均仅为3%”,这一数字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7倍的差距”。(2)如何促使大学生对“创业”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使其在认识上发生转变从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高创业的参与率和成功率,成为创业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在大学创业过程中因自我认识教育缺失,很多大学生往往敢于拼搏、有着极高的创业热情和强烈的创业动机,但在实际创业中不能结合自身特长、所学专业、个性特点等客观条件;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或对创业的了解不深,创业的选择习惯于从众、跟风;对创业的困难性和艰苦性准备不足,缺乏面对失败、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在创业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昭示加强大学生创业认知教育已势在必行。

高校创业认知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会认知自我。主要是引导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围绕“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优势”、“我能做什么”等基本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并逐步运用SWOT分析法、职业生涯测评等专业方法帮助大学生从心理上形成完整、清晰的自我概念,引导他们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依据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主动发掘自身可能具备的创业品质并加以巩固、培育;二是学会认知创业。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对创业的系统性认知同样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落实大学生创业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式。比如在美国著名的白森商学院现专门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其创业教育基本课程包括《新企业成立》、《新生管理体验》、《创业家营销》等基础性入门课程,相比而言,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却刚刚起步,将创业教育融于高校教育体系之下目前做得并不充分。因此,在创业教育课程系列体系构建中必须统筹考虑、全盘发展,成才观、创业观、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多种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不断提高和矫正大学生对创业的教育,才能最终形成定位准确、合理有效的创业观;三是学会认知社会。社会作为检验个体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标杆,无疑对于创业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使学生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了解和认识市场经济形势;完善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在社区基地实践和专业知识实习中巩固知识,检测自我创业潜力,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就业创业目标,苦练创业的新本领,全面提高创业能力,使其对创业压力和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因创业失败而带来的挫折感和焦虑感。

2 促进创业态度转变

创业并非是指要创办企业,培养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是创业教育真正的应有之义。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对“创业”的态度往往存在两极化误区:一部分学生有意夸大创业的艰难,认为创业遥不可及,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创业太困难,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似乎是举手之劳,只要自己有信心,创业的成功就在眼前,“创业没什么,只要想做肯定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培养良好的创业品质,以保证大学生顺利、充分创业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众所周知,选择了创业就必须做好承受风险的思想准备。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对创业的风险有充分的预期和评估。对于创业者而言,经济风险可谓最具挑战性的风险之一。选择创业极有可能暂时失去很多,如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晋升空间和各种经济福利保障;但风险有时也会后回报,因为自主创业就决定着自己拥有自我选择,自己可以充分规划职业生涯。

如何做好创业态度的转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一是坚定创业观念。通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营造浓郁的创业校园氛围,丰富创业校园文化、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信念,让创业精神成为普遍共识,而非“少数人的专利、部分人的特权”;二是培养综合素质。创业与就业相比,对个体会提出更高的挑战,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诸如团结合作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全局意识都是成功创业中必不可少的素质。这方面,学校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有一定时间的校外实习,培养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只有在真实环境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真正得到锻炼与熏陶,才能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创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注重心理素质。创业品质反映了创业者的认知、态度、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品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在内容上要侧重于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情感、压力应对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的关注和培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加强创业就业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生创业中所产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解惑、答疑、谈心,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平衡,顺利促成创业。

3 规范强化创业行为

在前期形成合理的创业认知和创业态度基础上,创业教育更要重视对大学生创业中错误行为的纠正,顺利完成创业行为的转化。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就业创业观念上表现出急功近利的选择趋向,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考虑之下,学习理念、择业观念和创业理念似乎成了一种短视行为,无助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有效应对创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亟需规范和调整。多种实践形式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在创业的萌芽期去有效规范、引导毕业生的创业行为,从而为良好创业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高校内部规范创业行为。高校依托各类科技竞赛、科研活动,从竞赛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型的成果,通过改进和提高并最终走向产业化;校内开展创业计划大赛,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创业氛围,这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一项好形式;建立校内创业者联盟,确定沟通、交流机制和规定,学习、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扩张创业者的群体效应;学校可以专门为创业项目设立一个数据库,成立创业理论实践小组,建立“创业者”沙龙,让各个项目相辅相成;;二是学会利用校外资源。实践模拟式学习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从寻找商机开始,到指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等阶段进行全过程式的模拟。将社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大课堂,拓展与企业、社会的沟通渠道,创业技能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让他们跟踪创业人士去捕捉创业的灵感,感受创业氛围,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兼职打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将学习与社会实践更好的结合;(4)三是注重创业者行为矫正。为创业大学生建立个体档案,及时跟踪、定期反馈,开展职业能力和自我性格测评,针对在大学生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关注,跟踪、矫正并及时予以干预,帮助他们做出相对正确和科学的判断,最大化消除或减少因挫折和失败带来的负向行为效应。

参考文献

[1]丁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9.

[2]全社会辅助大学生成功创业氛围形成[N].南方日报,2010-10-15.

[3]雷卫平.略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2010(8):41.

小额创业:坚持是最好的品质 第2篇

创业初期,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到底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创业呢?小额创业的技巧又有哪些呢?创业网小编带你见真晓。

山东潍坊的赵雷一年前靠借来的几万元创业,办起了一个塑料袋加工厂。正当厂子的运作走上正轨,政府出台了政策,从今年6月1日起,国内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项政策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借来的钱刚刚还清,正要有收入的时候,国家出台了这项政策,塑料袋的使用必将大幅度减少,我们厂子可能就难以生存下去了。看来是当初没选对项目,现在我正考虑把厂子关掉,寻找一个新的小成本创业项目。但是,找一个适合小成本创业的项目真的很难。”赵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小额创业如何创业?

“好项目才是小额创业成功的保障。国家创业师、创业导师资质认证专家团首席专家、江西省区域创新与创业中心特聘研究员赵延忱表示,“比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舍得花钱„买时间‟的人大有人在,城市速递业务应运而生。那么,类似业务可不可以扩展呢?扩展到一切为别人节省时间的领域,比如代人购物、接人等。”

2007年毕业于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吴小明想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然后自己创业。“我想开店卖运动鞋,但不知道怎么开始。我先想去福建晋江,那是中国运动鞋的生产基地,去那些厂家工作就可以与厂家建立好关系,以后就方便拿货。浙江人创业之前都是去店里面当学徒,等学到了经验的时候再自己开店。我有个初中同学也是这样,他先去他亲戚的店里面打工,去年自己开了同样的店,现在已经挣了几十万元了。”吴小明说。赵延忱就此建议,吴小明应该先进入流通领域,去店里卖鞋,从店员做起,争取向高层发展。他说:“要把经营和管理一个鞋店的本事学好,生产领域也不能放弃,与鞋有关的知识要多了解,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流程、产品包装等环节都要了解,还有成本构成、质量标准与检验、如何定价等。如果能站在生产者,也就是工厂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如何处理与商家的关系的,你就更容易接触厂家。”

创业者成功必备的品质共性 第3篇

常和朋友聊到,究竟什么个性的创始人更容易创业成功。根据自己这些年的-观察,我更相信成功并无定式,任何个性都有成功的可能:无论保守稳重或大胆激进,外向热情或内向腼腆,成功例子都有!相比于某种成功个眭,我更愿意相信成功者共有的品质——專注,勤奋,好学,自省,苛求完美的魄力和人格魅力。(11月28日15:03来自新浪微博)再补充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中国的创业成功者一定有一颗坚韧的心!国内创业环境极其艰难,竞争惨烈,加上诸多不可控的宏观和政策风险,如果创业老大没有坚韧之心,公司一定死定。(11月28日16:00来自新浪微博)

早期投资主要就是投人,投人就要能读人、能懂人,而读人、懂人何其难也,是将一辈子穷尽也只能有些心得而已的事情,这也是我做VC时间越长,越对我的行业内心充满敬畏的原因之一。但既然选择了早期投资这个行业,我们就必须一次次地硬着头皮、顶着压力死扛着、硬挺着对“人”下判断、作决定。时间久了,多少摸着些门路、多少找到点方向,不敢说有多灵验,但确实是我们在点滴中慢慢积累出来的一点家底。这点家底,能让我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保持坦然、,心怀敬畏——创业者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个性更容易成功?换句话说,什么个性的人更适合创业?

读者们恐怕会对答案有所期待吧,那大家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我的答案实在是乏善可陈——没有绝对的答案,任何个性都有成功的可能。花了那么久时间,得出了一个乏味的答案,但这就是答案,我的确相信在个性方面没有定式,什么个性的人都能成功。

我更愿意相信,无论哪类个性的成功者,他们都有一些共有的品质:

一、專注。创业者身怀大梦想,想法很多,但创业时期往往资源很有限,这就要求创业者不得不很專注。因为專注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才可能打败巨头们。

二、勤奋。这个不用多讲,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一条。

三、好学。社会在变,市场在变,环境在变,用户在变,你找不到不变的理由,所以学习吧。同时,创业你就要担起一个公司的重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不能只是个产品專家、技术高手、销售天才,而要变得全面、变得开放、变得像个老大,所以学习吧。

四、自省。如同好学一样,自省必不可少,創业者是公司的掌舵人,只有不断自省,才能让船不偏离航线。

五、人格魅力。人格魅力能让创业者说服比自己优秀的人才加入并长期留在公司。

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与能力 第4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综合素质, 它是在具备一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所展示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其核心要素体现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三方面。

(一) 创新意识 (innovative)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 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1]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是大学生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 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 包含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因素。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 提升人的本质力量, 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 主要包括问题意识、发现意识、怀疑意识、捕捉机遇和灵感的意识等。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 只重视大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资格的获取, 而忽视职业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 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2]所以,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 使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二) 创业精神 (entrepreneurship)

“创业精神”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 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 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 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 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3]我们认为, 创业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 是进行创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具有开创性的意志、信心、勇气和个性等情操特征。

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它要求大学生有伟大的理想与抱负, 强烈的事业心、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 把握创新机会, 养成自己独特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以创业心态和创业精神对待工作, 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 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三) 创造能力 (creativity)

创造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 也可以简化为创造力, 是在知识学习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和科学加工, 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 并应用它们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是战略、计划、实施、财务、项目、时间等管理能力的综合。[5]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隐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 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知识的现实体现, 是大学生运用已知的信息、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6]

创业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 诸如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和个人品质等。创业资金是创业的物质前提, 创业知识为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体系保证, 创业能力则使创业资金增值成为可能。[7]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模式, 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 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培训模式, 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共同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相比较而言, 创新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 创业精神是一种心理个性, 而创造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将创新创业知识与社会物质条件相结合的过程, 并最终体现为创新创业成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能力为导向”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我们认为, 由于不同行业或企业对创业者的要求不同, 也由于个人能力结构和能力内容的差异性, 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也不一样, 从实践状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其应当存在而且可以存在一个通用模型, 否则创新创业教育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方向。我们试图构建这样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 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 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一) 强烈的驱动力

强烈的驱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并获得成功的动力因素, 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最终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寿命的, 不是创新创业的现状, 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能, 即驱动力。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是激励自己创业的不竭源泉。

(二) 敏锐的洞察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敏锐的洞察力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 以一种高度简练、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 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的思维形式。[8]我们认为, 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观察力:对世界、国家、行业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内部商业运营态势, 有客观的认识, 善于把握企业运作的基本技术和技巧; (2) 敏锐力:在收集、处理、分析信息基础上, 善于捕捉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 以获得感知, 觉察现存社会中商品或服务的存在的缺漏、瑕疵, 发现现有事物的发展方向, 并对新兴事物充满浓厚情趣; (3) 独创力:经过科学分析, 发现对现有的市场和产品具有很大创新意义的“创新点”,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这些创新点; (4) 平衡力:分辨、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创新点; (5) 判断力:对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创新点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 卓越的决断力

决断力就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管理能力的核心部分, 管理者决策水平的高低对创业企业的成败影响巨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不仅需要敏锐的机会意识, 而且还需要高超的决策水平。

(四) 高效的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 是指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高效的执行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高效的执行力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成熟的领导力, 包括创业者作为企业领导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2) 严格的贯彻力, 主要是指员工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 (3) 实效的推动力。现代企业的管理日趋复杂化和程式化, 高校的执行力必须依靠具体可操作的管理“工具”, 比如先进的管理体系, 丰富的管理经验, 可控的管理软件等等。 (4) 明确的监督力。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得到很好的执行, 责任是关键, 监督是保障。

(五) 流畅的应变力

风险与机遇同在, 创业意味着艰辛的付出。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 风险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功企业家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 而且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 尤其是企业受到挫折, 甚至是面临危机之时, 能临危不乱, 大胆进行革新, 让危机成为转机。流畅的应变力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变通力。变通力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后的应对能力, 另一方面是指创新创业取得阶段性成功后的创新能力。 (2) 否定力。即使承认自己的不足, 否定自己、淘汰自己的能力, 这更需要勇气。但否定自己不是全盘否定, 而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陷, 进而改正自己。 (3) 抗风险能力。风险即使真的发生, 创业者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境和超强的忍耐力, 勇于面对风险, 坚忍不拔。 (4) 坚定力。风险发生后, 创业者不应该一蹶不振, 而应该处变不惊, 临危不乱, 敢于在困境中奋斗, 在低谷中崛起。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首先, 要把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强烈的驱动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可以通过创业成功案例研讨、成功企业考察, 以及与成功企业家座谈等方式, 激发大学生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创业欲, 增强大学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使其具有追求成就的强烈欲望, 富于冒险精神和献身精神。

其次, 敏锐的洞察力在寻求商机和科学发现等创新行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既来自于经验的积累, 也来自于知识的学习。具体到创新创业教育而言, 既要通过创新创业的法律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做到知法、守法和用法, 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 让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又要通过创业软环境教育使大学生在决定进行创业实践之初, 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合适自己开展创业道路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全球市场、行业分析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使大学生使他们能在复杂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系统中准确地抓住商业点, 不断顺应市场和政策的双重要求, 进行创新和改革, 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 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其决断能力, 帮助其掌握决断策略。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新生企业管理。包括开始创建新企业时的一系列问题, 如新生企业所采取的不同发展模式、创建新企业的潜在利润和局限性分析、新生企业建立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 早期融资管理。包括如何最大化地使用已有资源, 学习并熟练运用谈判技巧, 争取和各种资金资源 (包括风险投资) 达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3) 创业财务管理。包括创业时期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处理手段, 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知识和财务处理技能。 (4) 销售技术与销售管理。销售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 并不是只有卖出有形的东西才是销售。 (5) 创新创业管理。包括如何于日常工作中运用创新、在现存团队中组织和管理创新的实施、利用创新技术创造新生企业、如何处理因创新带来的挑战、系统化创新方法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等。

第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 可以通过创业运筹与商业计划书、创业团队的规划与领导、数字化创新等课程培养和提高执行力。在创新创业计划执行过程中, 沟通是前提, 协调是手段, 反馈是保障, 责任是关键。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 以及处理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科学用人等方面的问题。

第五,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风险管理控制、创新创业的经验与教训案例、公司成长策略等面培养大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提高其应变能力和“逆境商”。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品质教育, 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品质包括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三方面。应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 在创业精神的激励下, 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 使其具备强烈的驱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和流畅的应变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创造思维与训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5.

[2]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9 (5) .

[3][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4]李涛, 肖云龙.适应创造力经济的创新创业型教育观[J]求索.2007 (4) .

[5]罗正祥.提高实验教学地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6) .

[6]刘萍.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J].2001 (1) .

[7]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6 (1) .

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品质与技术准备 第5篇

[关键词]:心理品质 良性发展 技术准备

现在国家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无论是资金、税费、培训、场地等等。这样良好的创业空间,让很多富有激情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去发展。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虽然狂热但是过于浮躁的创业心理,实践能力不足的技术准备以及对于相关行业的运作状况和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不足,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让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具备优秀的创业心理品质和技术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与技术准备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1.狂热的创业心理背后的浮躁,影响着他们的理性判断

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梦想,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他们因为有激情,有闯劲,所以对于创业显得特别狂热,但是却没有看到狂热心理后面的浮躁。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服务行业或者培训行业等等没有多大关注,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后发现并没有自己当初所期望的那样。因为他们没有一种真正务实的态度,过于浮躁,导致了在创业道路上得失利。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一个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将会让他们的判断显得理性,从而推进他们的创业成功。

2.不够扎实的实践技术准备,制约着他们创业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仅仅依靠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理论知识是完全不能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因为技术准备不足,无法获得客户的信赖,导致在创业过程中的资源不足,市场没法打开。由于在创业前期的培训不足甚至没有过,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艰难重重。由于对创业前期的技术准备不够充分,本来很美好的创业前景,却由于经验不足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提供扎实的创业前期的实践技术准备,能更好地促进创业过程中的良性发展。

3.社会同步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够,创业的风险程度增加

因为大学生平时在校时间比较多,在创业途中对于自己从事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最近动向不够了解。由于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导致创业的大学生对于市场的动向无法自如掌握,这样也就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大学生创业,因为自身条件的约束,使得他们对于市场动向的了解不够清晰,于是失败就会接踵而来。因此,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有对于社会上体内公布信息的了解程度和渠道增加才能减少自己创业失败的风险,为自己的成功保驾护航。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和技术准备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具体应用

1.拥有务实执着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发动机

很多大学生羡慕着别人的一夜暴富,所以他们对于创业充满了激情和期望。于是很多大学身都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是由于自己的盲目狂热导致了自己极度浮夸的创业心理,以致自己没法冷静去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尤其是大学生,应该具备一种务实的心理品质,不能一味希望自己的创业能一马平川,能迅速带来大量的财富。一味的凭借着自己的狂热,会错失很多机会,任何创业的成功都是从小开始的,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当看到许多创业大学生一夜暴富的同时,同时也应该看清别人成功背后的坚持不懈。

2.拥有更加成熟的技术准备,为成功保驾护航

技术准备不成熟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绊脚石之一。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都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因为他们在校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上面有许多的实践机会。西安理工大学07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希望自己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准备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自己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的电脑程序应用的不好,因此他的计划就此耽搁了。显然,大学生创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实践经历并且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准备,对于项目的实施,创业的发展无法自如的去掌握。这样看来,大学生创业只有拥有更加成熟的技术准备,才能去应对更多的困能,去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和更加清晰的市场思路,而这些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在通向创业成功的道路上,每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必须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实践不足的弱点,去参加更多的培训或者通过努力去完善自己的技术。

3.增加获取社会同步信息的途径,提供创业正确动向

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商场上的信息战同样残酷,对于想要进行创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应对行业内的竞争,尤其是信息竞争。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很多的社会社会资源,对于各种渠道的信息掌握不够多,在竞争中很容易吃亏。因此,对于社会同步信息的捕获,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去获取各种对于自己从事行业的相关信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广泛的人脉,但是这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自己去经营自己的人脉对象,去结交更广的客户群体。同时,应该积极向同行的前辈们学习他们的商业思路,努力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去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过程中必须要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成熟的技术准备,这是你能否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大学生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困难重重的创业道路上只有具有了务实执着的心理品质和成熟可靠的技术准备,在自己能同步社会信息的同时,对风云变幻的商场能及时掌握和应对,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2]饶才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与管理初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张碧安.对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点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作者简介:

王婷婷,1979年10月生,河北科技大学,讲师。

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 第6篇

1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内容分析

1.1坚定的创业信念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所以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的毅力品质以及高度的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会走入到工作岗位中, 或者进行自主创业, 因此顽强的创业信念可以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式, 尽快地投入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 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创业信念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方向指导, 也是内部驱动, 因此, 坚定的明确的创业信念可以让大学生拥有一个较为积极的创业心态, 在创业过程中起到激发和引领的作用, 帮助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2坚强的意志品质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会遇到很对困难, 很多荆棘, 因此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一定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创业过程中, 意志能够催促大学生进行自觉地创业, 并且根据创业需要来调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以实现预期目的作为精神支柱,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出自觉性、坚毅性以及果断性。坚韧顽强的创业品质是促使创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每一个行业的创业都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 需要经历很多的风雨, 只有在不断地犯错与纠错的过程中, 熬过各种艰难困苦才能迈向成功。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百折不挠精神的体现, 也是创业的根本条件, 只有坚持, 才会走向胜利[1]。

1.3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创业是一个艰难的并且复杂的过程, 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需要大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综合知识以及各种能力, 例如克服困难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创业能力是保障大学生完成创业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 也是促进此项活动成功的基本要件。创业能力包含了大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情况预估、调查能力、社交能力, 等等, 只有对这些能力有所掌握, 才能提升自己的创业基础, 才能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 因此才能促进创业实践的顺利进行[2]。

2培养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途径

2.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是激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条件, 也是驱动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因素, 这种意识可以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过程中首先需要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的局势, 看清就业的状况, 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对创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转变传统安稳就业的观念。其次, 学校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 学校要在平实的教学当中融入创业意识, 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认识广度, 看问题的高度, 等等, 不断灌输他们创业知识,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格, 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3]。

2.2高校要构建起创业课程体系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不断加入创业知识和教学内容, 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让他们对创业有兴趣, 愿意投入到创业的行业中。首先,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创业观, 引导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学校教育要在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融入到创业理念和创业的相关教育, 这样不仅进行了专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也开拓了学生的创业思路。其次, 高校自主的创建学生创业心理辅导教育课程, 从而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帮助大学生解决一些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逐步树立起创业信心, 确定创业目标和创业精神。创业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需要包含创业心理的提升、创新和创造、潜能开发、人际交往、市场观察, 等等, 重点在于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辅导。让大学生在这些课程中明确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和优势, 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 促进良好创业品质的提升。

2.3积极地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已有知识的检验, 也是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的坚持和秉承政治教育的路线,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不但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应用能力也有所提升, 为以后的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实践活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学校组织的自我实践活动, 例如学校的团委、学生会等举办的各项创业设计大赛等, 在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讨论、调查和访谈以及各种创业情境的模拟, 以此提升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另一方面是积极地拓展校外实践活动, 例如, 组织大学生到工厂、企业中进行各项实践活动, 帮助他们搭建创业舞台, 让他们更加了解企业了解社会, 体验创业的乐趣与创业的艰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在当今社会中, 鼓励自主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对毕业生的一种期望, 因此更要关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品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才能让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邓丽芳, 刘祖良, 慕丽伟, 等.大学生创业心理胜任力的特征与培养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 2012, 35 (9) :204-208.

[2]罗晨, 魏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12 (4) :30-32.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调查研究报告 第7篇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调查与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关键事件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白城师范院校学生六个方面的创业心理品质进行了调查, 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70份, 有效率为95%。此次调查不排除发放问卷调查对象男女生比例不一致的问题, 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结果。

2、结果与分析

(1) 具有自主创业意识, 有一定的自信心, 但坚持性品质差。在回答“对自主创业是否有把握”的问题时, 31.1%的学生选择”很有把握”, “有把握, 但不大”的占53.2%, “没有把握”的占15.7%, 这说明大部分师范院校学生是具有自主创业意识的, 对待创业也有一定的信心和勇气, 能乐观地看待创业前景。在回答”如果第一次创业失败了, 将如何”的问题时, 59%的学生回答“不确定”, “努力再创业”的仅占18.9%, “放弃”的占22.1%。创业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随时可能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尽管大多数师范学生有信心、有热情选择自主创业来开拓人生之路, 但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挫折和失败却缺乏积极正确的认识, 坚持性品质相对较差。如何加大创业心理品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信心, 树立积极正确的创业观念仍然是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2) 普遍具有合作意识, 但自主创新意识弱。在回答“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创业”的问题时, 53.2%的学生选择”合伙创业”、38.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而选择“家庭创业”只占7.9%。这说明在创业中当代大学生相对地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学会协同合作, 是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仓促、经验积累不足、资本短缺等原因, 所以合伙、合作创业是有利于创业成功的一种选择。虽然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合作创业的重要, 但是创新意识却相对较弱, 有待提高。在创业领域选择方面, 学生回答“加盟连锁”的占53.7%, “服务”的占38.6%, “专利产品”的仅占7.7%。这说明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更多的是依赖现有的技术服务, 而缺乏自主创新的品质。如何在创业教育中, 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创设条件, 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素质, 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谋求个体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 创业功利化, 社会责任感缺失。在回答”创业原因”问题时, 75%学生回答“积累财富, 享受生活”, 20%的学生选择“实现理想, 体现自我”, “贡献社会, 服务大众”的仅占5%。由此可见, 受到市场经济中负面价值观的影响, 学生有明显的功利化思想, 而实现理想、贡献社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过时了”的思想。学生的创业目的和动机关系着价值取向, 会直接反映到创业实践中, 很容易引发潜藏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危机。

(4) 诚信品质有待加强。在“回答你如何看待考试作弊问题时”, 35.7%的学生选择宁愿补考也不作弊, 60.1%有过考试作弊现象, 很多学生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 作弊习以为常, 从中不难看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是立人之本, 更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道德品质, 创业成败的关键。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较高的诚信意识, 依法、诚信经营, 这也是其立足社会的基本保证。创业者的心理品质是构建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的基本要素。缺乏诚信如果成为一种惯性, 即便可能暂时赢得短期利益, 也必然会失去长期发展的基础, 得不偿失。反之, 则能以良好的信用带动企业效益, 使创业发展空间更为宽广。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对策措施

1、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中的目标和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 这也就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出了新的任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思想道德修养要着重职业道德、创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 向学生灌输敢于冒险、勇于创业的价值观念, 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创业心理品质,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 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挖掘创业潜能,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创新、学会创业, 主动承担自身社会责任, 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同时要突出与创业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经济法规、民事法规的教学, 使学生既能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又能掌握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2、改革、调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创业品质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心理品质,教育质量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 包含信念、意志、个性及各项综合能力等内容。它以基础素质为前提, 具有相对稳定性, 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与发展, 是创业者在从事创业活动中必备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综合品质。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处于领先水平, 创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备, 创业教育普及程度高, 并贯穿教育全过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 课程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创业教育支持系统完备, 师资力量雄厚, 创业文化氛围浓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发展近12年,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于初级阶段。

1. 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因地域类型、学校类别、起步时间的不同, 我国创业教育呈现明显差异。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在高等教育前阶段几乎为零, 高校中只有极少数同学参与过KAB、YBC、SIYB等创业教育相关项目, 多数大学生对创业认知不足。同时, 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多数高校未能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创新性培养结合起来, 仅停留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再加上创业教育地位不足, 大多数高校未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2. 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严重缺位

创业教育已在我国高校较为普遍开展。高校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专职教师较少, 或没有直接创业经验, 或不具备专业心理学素养, 涉及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高校并不多, 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创业心理教育。此外, 还缺乏专业创业教材, 特别是创业心理学专业类书籍, 影响了创业教学的实施及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因素

1. 高等教育体系

从高等教育体系看, 创业教育学科地位处于边缘地带, 创业教育系统发展不平衡, 创业心理教育发展有待加快。

在美国, 许多高校管理层对创业教育极为重视。校院级管理者都在创业教育体系中担任重要职务, 并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 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 具有完整且成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育体系, 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同时, 美国多元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美国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创业师资队伍一般由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教师和既有创业实践经验, 又有学术背景的兼职教师组成, 教师还会定期接受短期培训和实践, 以保证创业队伍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我国创业心理品质教育起步较晚。由于我国高校评估机制未能反映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心理品质要求, 绝大多数高校未把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主流, 引起足够重视, 普遍做法是将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视为自成体系的两个独立体, 创业教育课程未纳入大学生公共类课程体系中,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知不足。此外, 就现有创业教育而言, 许多高校盲目模仿, 忽视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和专业差别。同时, 创业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不齐全, 多数高校缺乏开展创业心理教育专职教师, 教授创业心理相关课程的教师不仅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也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

2. 创业外部环境

从创业外部环境看, 我国尚未形成国家、社会和高校多主体模式的创业氛围, 缺乏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土壤。

美国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1951年成立第一个赞助创业教育基金会以来, 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每年以论文奖金、商业计划大赛奖金等多项奖金形式, 向高校提供大量创业教育基金, 以此鼓励在校生自主创业。同时, 美国通过宣传, 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一些著名杂志关注高校特别是商学院创业教育项目, 如《世界报道》《美国新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氛围。获得外部力量支持和鼓励的在校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挑战, 有助于创业者心理品质的提升。

目前, 为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比如, 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等。但过于功利化的创业外部环境, 难以体现国家对新型创业者心理品质的期望, 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念的重视。同时,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 人们普遍缺乏创业意识, 创业的社会环境不佳。对深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的家庭而言,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自主创业不是明智之举。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许多在校大学生过分追求稳定与安全感, 缺乏创业的勇气和素质。调查显示, 对毕业就业方向, 大学生仍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首选目标, 特别是女生, 有创业意愿的人不到2%。此外, 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 未能从创业精神及创业价值角度激发大学生内在创业成就动机,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难以形成。

3. 创业教育模式

从现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看, 创业教育功利性较强, 过于重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 忽视了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品质的培养。

随着创业教育非功利化改革的推进, 美国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高校倾向于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从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创业理念出发, 设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创业课程, 其中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学、创业管理、创业精神与领导力等课程。通过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 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培养创业者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例如, 著名的百森商学院一直坚持非功利性创业教育, 以塑造大学生创业个性品质为课程目标, 以培养在校生创业意识为办学特色开设课程。此外, 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学府都将培养创业者品质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澳大利亚, 创业教育被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通用模块学习, 重点包括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 培养必备的创业心理品质后, 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创业相关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已成为澳大利亚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基础环节。

我国现行的创业教育模式, 大致可分为五类: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侧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为侧重点、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以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侧重点, 或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呈现多样性模式。但从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看, 在功利化创业教育理念下, 对创业教育成功评价指标过于单一, 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迫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只是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相挂钩, 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 并开展形式各异的创业计划大赛,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但创业心理教育开展过程中, 忽视了大学生创业基本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难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路径

完备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包含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保证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较为零散, 缺乏理论支撑, 尤其是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严重缺位, 无法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对创业的主动性, 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创业心理品质不像具体的创业知识技能那样可以快速“复制”传授, 需要长期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才能逐步内化生成。因此, 当前各高校更应重视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教育, 用更加科学系统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主要路径有:

1.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结合各自办学特色, 进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将创业教育、心理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并轨,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首先, 将创业信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其次, 将传授创业知识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有效利用专业教学课堂资源, 拓展创业教育领域。最后, 突出创业心理品质培养, 要把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创新思维、创业意志、团队合作意识等与创业心理品质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添加到教育课程体系中, 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贯彻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环节中, 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激发出自主创业、自我发展潜能。

2. 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同时, 要求培养一支具有创业经验和专业心理学知识的师资力量。高校应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创业者等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通过短期讲学、实例分析、创业讲座及论坛等方式参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同时, 重视创业教师队伍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具有较强心理学专业基础的教师能更系统地掌握大学生在创业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 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 了解在创业起步时的内在需求与创业动机, 更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走出创业困境, 控制情绪和管理压力。将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 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 比如, 创业情景模拟训练、认知活动情景法、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法等, 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预判能力, 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力, 完善大学生的个人创业品质。

3. 提供培育创业心理品质所需文化土壤

国家、社会及高校多主体联合为大学生构建完善的创业文化氛围, 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 还能消除大学生对创业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肥沃土壤。为此, 一方面, 高校既要巩固第一课堂, 更要重视第二课堂。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组织形式各异的创业实践活动, 例如, 创业设计大赛、创意大赛等, 同时, 还可以将创业活动与校院级学生活动相结合, 通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自发创办创业讲堂、创业心理知识趣味竞猜、迷你创业队伍竞赛、创业征文活动等。在校园内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型创业文化氛围, 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国家与社会也应当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不仅要有政策上的扶持和经费上的资助, 更需要从国家政策、舆论导向、社会宣传等多角度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同时, 要用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发达国家独具创新的先进理念, 转变过去陈旧单一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发挥潜能, 为社会创造财富, 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和勇气, 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率及成功率, 帮助大学生不断走向创业成功。

4.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品质 第9篇

关键词:创业心理品质;理工类学生;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29-05

Abstract: The new era calls for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deciding college students suc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logic relation of each affecting factor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Sample data about the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1,080 students from polytechnics collected, 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oneering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ial volition,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y,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by using STATA12.0 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method. Furthermore, we build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polytechnic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polytechnic stud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如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使得高校学生成为创业主力军之一。大学生创业能否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创业心理品质客观状态,其创业心理品质客观状态又受多种因子作用。因此,探索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关联是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关键所在,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

一、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的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成为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措施。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2013年中共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建立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鼓励政策,为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国务院就发展众创空间要求加快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施行,建立专门机构引导该群体进行创业,从国家层面促进创业经费改革,为其创业提供各方面条件;随后,又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要不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其各方面能力,努力将其打造成创新创业主力军。同年,教育部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各高校加强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将此作为驱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抓手之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平台。

目前,以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为主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姚圣梅总结了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具体特征,提出了高校学生创业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策略[1];董红燕以创业过程为基础构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为高校如何有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提出了建议 [2];刘洪林认为创业成功者具有类似的心理品质,并提出了培育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途径[3]。但学术界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安徽理工、河南理工、太原理工及南京理工四所高校为例,通过问卷采集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和结构方程的方法,探究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结构模型,并提出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途径。

二、概念提出、界定与关系假设

(一)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主体具备的特殊心理和心理状态 [4]。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是理工类学生创业过程中具备的特殊心理和心理状态。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因素是对理工类创业者心理和心理状态存在显著作用的各种因子的总和。

(二) 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主体主动实施创业计划并将其进行到底的意识心理[5]。理工类学生创业意识是理工类创业者主动实施创业计划并将其进行到底的意识心理。本文认为理工类学生创业意识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创业兴趣(X1)、创业动力(X2)、创业信念(X3)和竞争意识(X4)。梅琳等提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体现存在价值,该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采集数据得出“创业意识是创业主体体现存在价值的重要因素”[6]。江英提出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准备创业的基本前提,是其创业的诱导因素和动力来源 [7]。

假设H1:创业意识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影响。

(三)创业意志

创业意志指创业主体进行创业时逐渐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将计划一直实施下去,最终实现目标的品质。理工类学生创业意志指在理工类学生进行创业时逐渐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将计划一直实施下去,最终实现目标的品质。本文认为理工类学生的创业意志主要包括顽强勇敢(X5)、乐观进取(X6)、坚持不懈(X7)和目标明确(X8)4个影响要素。车丽萍等指出一个人只有彻底战胜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实现创业目的,其意志行动才能胜利完成,这需要创业主体同时具有顽强的斗志、坚强的意志、充足的精力和超强的自控能力 [8]。王占仁等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视角提出创业意志是创业主体具有的一种关键的素质,是创业活动能够一直存在和稳定发展的真正原因[9]。

假设H2:创业意志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影响。

(四)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将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等通过总结、提炼后产生的以创业者的脑力劳动为根本的处理创业活动中难题的能力[10]。理工类学生创业能力是指理工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经验等通过总结、提炼后最终形成处理创业活动中难题的能力。本文界定理工类学生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X9)、知识应用能力(X10)、经营管理能力(X11)、资源获取能力(X12)、风险承受能力(X13)、沟通合作能力(X14)和自我调节能力(X15)7个影响要素。叶华认为创业能力是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等,显著影响创业者是否计划创业 [11]。孔洁珺等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获取社会资源、甄别创业机遇、进行创业实践和管理等过程中所具有的各项素质的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效果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实效性[12]。

假设H3:创业能力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影响。

(五)创业个性

创业个性是创业主体进行创业时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风貌[13]。理工类学生创业个性是指理工类学生进行创业时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风貌。本文界定理工类学生的创业个性主要包括创新精神(X16)、冒险精神(X17)、敢作敢当精神(X18)、自信品质(X19)和积极投入精神(X20)5个影响要素。唐烈琼提出创业成功者一般都有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冒险精神、对创业目标痴迷、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等鲜明独特的创业个性[14]。张晓旭在文献[13]中认为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积极、鲜明、独特的创业个性有助于其正确处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包容、同情等优良品质。

假设H4:创业个性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影响。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分析

(一) 研究样本

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理工类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心理品质特征,参照在保证样本质量前提下数据采集便利性原则,本研究在安徽理工、河南理工、南京理工和太原理工等四所学校做问卷调查,按照结构方程测量模型对数据和问题的相关要求[15],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1 100份,问卷回收率91.9%。通过整理,剔除信息不完全问卷20份,有效问卷率90.0%。对108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占62.2%,本科生占71.6%,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占61.3%。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检验模型是否合适的评价方面,研究者所关注的是自变量和其各个指标间的关系,此种关系是代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的问题。效度反映的是指标对于其想测量的潜在特点,真实测量的程度。信度则是测量的一致性[16]。运用STATA12.0对样本总体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采用 Cronbach's α系数作为信度检验参考系数,通常α值越高表示信度越好。经检验,创业主体所具有的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4个量表的值均大于0.7,说明各变量间的一致性好。同时对20项观测变量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值为0.803大于0.7,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显著性概率为0.000。上述数据均满足结构方程标准参考值的要求,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四、研究模型与分析

(一) SEM初始模型构建

基于以下4个原则,构建结构方程初始模型:1)以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创业能力、创业个性4个因素为外源潜变量;2)以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为内源潜变量;3)以问卷的20个测量项为观测变量;4)以1080份问卷获取数据为基础,运用AMOS7.0软件进行建模,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如图1。

(二)初始模型修正与评价

依据 SEM建模思想[17],所建模型是否科学合理,需对模型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与参考标准比较,对不符合标准的相关变量关系及其假设重新修正,直至模型参数符合参数标准。依据上述思想,对初始SEM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 SEM 模型的相关指标并不理想,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依据模型修正的相关建议对其做逐步修正,且对每次修正后的参数做重新验证,直到满足要求。修正后模型参数如下表1所示。

上述数据显示,x2/DF(卡方自由度比)、GFI(拟合优度指数)、AGFI(调整拟合指数)、NFI(赋范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RMSEA(似误差均方根)和SRMR(标准化残差均方根指数)等指标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模型适配良好。

(三) SEM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运用AMOS7.0的路径参数估算功能,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最终修正的SEM路径参数进行估计,计算结果如下表2所示。

1.从创业意识角度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角度分析。表2显示,C.R=2.071(大于标准值1.96)、P=0.026(小于标准值0.05),说明创业意识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创业意识越强,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越好。即假设H1成立。

2.从创业意志角度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角度分析。表2显示,C.R=2.186(大于标准值1.96)、P=0.032(小于标准值0.05),说明创业意志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创业意志越强,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越好。即假设H2成立。

3.从创业能力角度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角度分析。表2显示,C.R=1.975(大于标准值1.96)、P=0.037(小于标准值0.05),说明创业能力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创业能力越强,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越好。即假设H3成立。

4.从创业个性角度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影响角度分析。表2显示,C.R=2.234(大于标准值1.96)、P=0.019(小于标准值0.05),说明创业个性对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创业个性越强,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越好。即假设H4成立。

5.比较表中4个影响因子的 Estimate值可知,创业能力对心理品质作用最大,创业意识、创业个性以及创业意志对心理品质的作用依次递减。

五、结论与讨论

由上述分析得出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关键作用因子是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及创业个性,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了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结构模型,借助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揭示了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SEM作用路径及系数。结果显示:四个自变量正向影响理工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这一因变量,其中创业能力对因变量的影响最大,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及创业意志对因变量的影响依次递减。所以,理工类院校应着重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及创业个性的引导和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创造创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首先,理工类院校要改变落后的认知观念,深刻地认识到创业实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有益作用,要将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等实际情况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为学生自助创业搭建有效平台。其次,学校要建立学生创业实践保障机制,从政策上对学生创业予以倾斜,如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使一批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得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再次,学校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学生超市、文具店、咖啡屋等后勤部门的服务中,使学生明确创业目的,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

(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首先,理工类院校要设立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专项教学研究项目,为教师提供专项研究经费,激发教师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热情,增强教师创业教育能力,拓宽教师创业教育领域知识面,促使教师全面深刻地理解创业教育。其次,学校要把优秀的创业指导教材引入到课堂中去,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增加创业教育课程的数目和学时数,并提高学生的考核要求。再次,学校要尽快扭转就业指导课是实施创业教育唯一途径的局面,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课教学联系起来,把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与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从事创业的意识。

(三)调整教师知识结构,塑造学生创业个性

首先,理工类院校教师要学习创新创业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在创新创业方面不断积累,不断挖掘所授课程中创新创业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创业核心竞争力。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创业个性的塑造对当代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所授课程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把学生创业个性的塑造融汇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再次,教师要在强调所授课程重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打破各专业限制,跨专业听课,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创造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朔造坚强的创业个性。

(四) 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志

首先,理工类院校要将校园创业成功的案列凝练成典型,广泛宣传,在学生中形成辐射作用。其次,学校团委要指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相关社团,并将科技创新和创造发明专题讲座及创造发明和科技比赛等项目打造成品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再次,学校在学年总评、研究生推免等工作中对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学生重点考虑,竭力营造完善健全的、具有浓厚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处于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校园创业氛围中并充满创业激情和斗志,达到增强学生创业意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圣梅.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分析及培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83-84.

[2] 董红燕,徐双俊.创业心理品质开发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86-88.

[3] 刘洪林. 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2):51-52.

[4] 刘兆平.关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6):156-158.

[5] 王志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45-47.

[6] 梅琳,袁若宁.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基于武汉市高校调查问卷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190-192.

[7] 江英. 基于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意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25-127.

[8] 车丽萍,李守成.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93-96.

[9] 王占仁,林丹. 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3):250-252.

[10] 严强.社会发展理论南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3-57.

[11] 叶华. 创业能力的研究溯源及基准含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93-96.

[12] 孔洁珺,臧宏.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2):91-94.

[13] 张晓旭.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118-120.

[14] 唐烈琼. 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内容和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8):76-77.

[15] 王永刚,侯晓迪.基于SEM的维修资源管理对机务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0-115.

[16]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53-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业品质】相关文章:

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品质05-06

《品质》中的品质05-13

工程品质05-05

思维品质05-11

兴趣品质05-27

品质分析06-09

产业品质06-16

专业品质06-17

品质影响07-01

民族品质07-09

上一篇:未来建筑下一篇:电子商务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