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2024-07-12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精选12篇)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1篇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等。

考题类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涉及较多。

考查特点:所考试题多以文字、图片或表格等材料为载体,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关注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的变动等,试题还经常将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事件联系起来命题。试题内容不回避社会热点,命题者找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的角度,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来实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强调考查社会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发展的特点在现实热点问题中的体现,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功能。

复习建议:一要多角度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等主干知识进行深度理解,牢固掌握这些高频考点。二要以文明史 观为指导,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提升同类事物的纵横比较能力。三要注意把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放到殩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查,注意西方政治、经济与中国近代史内容的联系,从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大趋势角度来理解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相关政治、经济状况,把握其联系,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四川文综·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1发昌机器厂创办2京师大学堂建立3中国共产党成立4国民党改组

A.12B.23

C.24 D.34

答案:D

解析: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的命运,中国各阶级精英先后从器物、制度、文化层面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之路,即材料中“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作者所言“组织的反应”即通过组织的反应,让反应有组织化,联系近现代世界政治的特征———政党政治,可知其所指为建立政党来实现救国。发昌机器厂创办和京师大学堂建立分别属于器物学习和制度学习阶段,故12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党改组都涉及政党政治,符合“组织的反应”的特征,故34正确,D项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11月)中论述道:“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 种形势。”由此,毛泽东得出的结论是

A.“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B.“所谓人民大众,主要的就是农民”

C.“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

D.“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革命形势的基础———农民”“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中国革命就是“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可知,毛泽东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故答案选A。

示例2(2014·江苏卷·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 工业品,几乎全是 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D

解析: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表明该地区当时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 界市场,故A项错误;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表明维持小农经济的手工业没有消失,故B项错误;“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表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故C项错误;“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表明自给自足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正确。

变式训练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首诗不能反映的是

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C.近代民族丝织业兴起

D.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A项符合材料要求,排除;“乡农卖丝争赴市”“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农产品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符合材料要求,排除;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企业出现的依据主要是采用机器生产,材料中不能反映,正确答案为C项;“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D项符合材料要求,排除。

示例3(2014·福建文综·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答案:B

解析: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即旗袍吸收西式服饰元素,也保留传统服饰特点。近代中国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西化,旗袍就是典型例子,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有关,从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判断中华民国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发生变化,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故B项正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开始城市化,故C项错误;“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不是社会原因,故D项错误。

变式训练表1是高一(1)班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中国家庭厨房的变迁》的资料,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B.近代西方习俗的影响

C.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我国人民的厨房设备经历了由简易棚加炉灶到现代化的整体厨房的巨大变化,这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都是变化的原因。B项中的“近 代”显然与题 干中的“近几十年来”不符,故B项符合题意。

示例4 (2014·江苏单科·6)右侧漫画 《发辫之将来》从 本质上表 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C

解析:一位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崇尚西法也要保留国粹,从中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故A项错误;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故B项错误;辫子未全部剪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观念不能彻底决裂,固步自封,故C项正确;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故D项错误。

变式训练图2为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中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爱汉者纂”等信息,说明了该报刊

A.是详细记录中西贸易情况的统计资料

B.创办宗旨之一是“传播西学,启迪国人”

C.比照东方文化,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D.对研究古代东西方交流史有参考价值

答案:B

解析:1833年8月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东方文化为对照,主要从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介绍 近代西方 文化。其目的是“传播西学,启迪国人”。结合报刊文字信息并紧扣题目的设问指向,可知A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重点突破】

1.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及阶段特征

(1)方式。1军事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 争、日本侵华 战争。2政治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3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4文化侵略:传教。

(2)阶段特征。11840-1894年:侵华的国家主要是英、法、美等国。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等。218941901年:侵华的国 家增多,除了英、法、美外,德、日、意等也加入侵华行列。侵华的形式发生变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由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31901-1949年: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先后出现日本两次独霸中国和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采取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的方针,先后扶持了清廷、北洋军阀、国民党政权等。

2.近代三大革命运动的对比

3.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式

4.近代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阻碍因素。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促进因素。

1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后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 族工业曲 折发展的 动力和力 量源泉。

5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经营策略合理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5.西方与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差异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1居住和租地2领事裁判权3关税自主权4最惠国待遇

A.12 B.34

C.13 D.24

2.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3.“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依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

4.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 绅模仿美 国民主共 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5.图4为漫画《慈禧太后跑路》,有人将漫画中跑路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6.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7.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

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

C.康有为对 袁世凯窃 取辛亥革 命果实不满

D.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8.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任重道远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9.2013年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1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战略中心曾发生过多次的转移,其中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11.“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12.“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下列是对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因的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

13.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这一形势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不断深入

B.南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创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14.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

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

15.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16.斯塔夫里阿诺斯 在《全球通 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17.图5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运动形式。对这一进程表述准确的是

1是多种趋势同时存在的多线型、多方向的矛盾运动2包含许多发展趋向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分过程3是鸦片战争后长期革命化重组、缓慢发展的过程4由殖民地型资本主义化到独立后的现代发展轨道

A.123B.124

C.134D.1234

1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 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

A.设厂地址 拥有最早 开埠通商 的有利条件

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

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20.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2“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3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4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1234 B.134

C.124 D.234

21.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 地河南、河北、山 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 在天津、武汉、无 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原料供应不足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D.地区分布失衡

22.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 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3.某学者在编撰“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时,依次选取了“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1920年的征婚广告、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等视角。促使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B.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C.新式教育使女性思想解放

D.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

24.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 种事情,真如同身 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电影广泛 地影响着 广大民众 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 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25.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 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18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 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强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5分)

(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4分)

(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不同观点。(6分)

27.(17分)“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 到整个20世纪的中 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

———梁启超《释革》(1903年)

材料二世界上有了这样大的变动(一战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像英国那样素以“无血革命”自夸的国民,又想拿出他们宪政的天才来顺应这 种世变,求得一个 无血的社 会革命。

———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

材料三傅斯年提出……所谓“近代意义”的革命,“不只政治革命,应该概括一切社会的、文艺的、思想的改革而言”。

———罗志田《与改良相通的近代中国“大革命”》

材料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 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4分)

(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无血革命”是指哪一事件?(1分)称其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第二个十年“文艺的、思想的改革”分别有哪些?(4分)

(4)阅读材料四,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革命”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逐渐淡出,而“发展”一词频繁出现,请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大背景。(3分)

28.(15分)雾霾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 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代应对“霾灾”举措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对雾霾产生原因认识的变化及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古代和近代治理雾霾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B5.B6.A7.D8.C9.A10.B11.C12.B13.D14.A15.A16.B17.A18.A19.D20.B21.D22.A23.A24.A25.D

二、非选择题

26.(1)变化: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2分)评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目的是抵御外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分)

(2)新政:洋务运动。(1分)作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4分)

(3)表现: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2分)分析: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以及由此带米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6分)

27.(1)观点:同意。(1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辛亥革命 促进了社 会生活的 现代化。(3分,任答三点)

观点:不同意。(1分)理由:民国建立后,专制势力依然强大,并控制了政权;地主土地所有制未被打破;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纲常礼教、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3分)

(2)事件:光荣革命。(1分)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权利法案》的颁布(或由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为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创造了条件。(2分)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或“文学革命”)。(4分)

(4)原因: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企改革);改革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壮大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水平;改革会冒较大风险,需要破除各种阻力。(3分,任答三点)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3分,任答三点)

28.(1)特点:祭天敬神,迷信色彩浓厚;调整种植方式,无效应对。(2分)原因:科技水平落后,“天人感应”迷信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局限性。(3分)

(2)变化:古代,“天降灾异”导致 雾霾;近代,工矿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等。(5分)根源: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国民科学意识的增强。(2分)

中国立宪与政治文明建设 第2篇

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里首次正式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从而使宪法规定的建设文明国家的任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其重心也得到了明确。何谓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体现为政治制度、习惯、行为、语言等方面,但不能仅仅等同于以上内容的描述。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假定了文明的政治与非文明的(野蛮的)政治的区分,因此具有规范性。问题是:二者的区别何在?这里我想从宪政主义的立场提出一点思考。

现代宪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它区别于“古代宪法”。所谓古代宪法是指前现代的欧洲“宪法”与处于历史发展早期或低级阶段的非欧洲社会的“宪法”。古代的“宪法”等同于传统社会的政治习俗,而现代宪法是理性的自觉建构。正如JamesTully教授所言,宪政主义建立在历史阶段性进步论基础上,根据这种历史观,全部的文化与人民被描绘成处于历史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而欧洲立宪民族国家处于最高发展阶段。现代宪法只能产生于被洛克称为“可以算作人类最文明的人们”的社会。今古宪法的对比指向前现代欧洲与非欧洲社会的宪法的低级发展阶段,对于它们的“低级”,不同的理论家使用过自然状态、原始的、粗俗的、野蛮的、传统的、欠发达的等词语。随着殖民化与现代化从欧洲展开,蔓延全球,殖民地与落后民族被无情卷入了“历史进步的过程中”,它们的习俗与传统被视为进步的障碍。它们要么被同化或独立为立宪民族国家,要么被推向历史进步的路边。宪政主义演变成了一种普适性知识,一种政治真理。作为非欧洲社会的中国也在劫难逃。晚清面对传统政治文明的全面瓦解,中国人第一次开始了建立现代国家的探索。这时候,先进的人士如获至宝地引入了现代宪法的概念。以立宪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在中国的成长是“挨打”的产物。

宪政主义既然被视为文明政治的主义,那么,它的要求或特征是什么呢?参考JamesTully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国家的民族身份。结成国家的人们必须对共同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否则国家就缺乏统一的基础,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建立在民族概念之上。民族的概念能唤起国民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诚取代了对帝王天子的忠诚,有时同样被神圣化。第二、人民主权。宪政主义将国家权力称为被构建的权力,将构建性权力世俗化。所谓建构性权力的世俗化即把国家的合法性从竖向盟约(即与上帝的盟约)转向横向盟约(社会契约),这就产生了人民主权的原则。第三、以宪法为基础的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宪政主义在欧洲产生的背景乃是分散的管辖权的冲突与战争,鉴此权威必须树立,而且需要集中。宪政主义不是对权威的否定,而是重新理性地建构权威,通过法制的统一性来实现法制-理性治理。第四、一系列的“共和宪法”(康德语)制度。人民通过这样的制度将权力委任给政府:

1、代表制政府,即政府是人民的受托人,而不是父母官。

2、分权。只有分权的社会才可能防止专制。

3、法治。宪政可以说就是法治的现代模式,没有法治,光有一纸宪法,那宪法就不过是贴在橱窗上的蝴蝶。

4、个人自由或权利保障。这是宪政主义的出发点,或者说是它的老家。

5、公共领域。公民有结社的自由,没有一定的公共领域,个人直接面对国家,或者国家垄断全部公共领域,那么,国家必然失去制约。

简单地说,宪政之所以被认为是文明的政治,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它把人性放在最崇高的位置,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从这样的出发点来规定、限制国家的权力。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可以说宪政主义是一种政治人文主义。

对照上述标准,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在以下诸方面下功夫:

一、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主权的关系。三个代表的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经济社会状况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成果。

二、国家守法。这是宪政主义的普遍性问题。

三、正确对待司法在权力体制中的地位和司法正义。我们需要从追求“独立审判”之果而转向关心果树,从关心实体正义转向关心程序正义。

四、正确处理富强与自由的关系。经济改革虽然使国家从原来的一些地盘上退出,但所有的改革都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或者说为了富强。我们如何才能首要地或者同时从自由或个体性的立场来规定政治权力呢?

五、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公共领域的扩大是一个发展趋向,我们需要探索哪些职能可以非国家化或者委托社会力量承担,公共领域需要遵循什么规则。

六、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的国家结构内涵丰富,既有民族区域的自治,又有经济特区的立法权,更有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还有尚待解决的台湾问题。

七、增强政治理性,防止腐败。从宪政主义的视角看就是程序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 第3篇

【热点背景】

自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念以来,江泽民提出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强调三个文明建设,这说明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政治文明建设。中国近代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结果,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包括清政府中央结构的变化和实行新政,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追求、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重点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治制度。高考曾多次考查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

【考点知识】

一、晚清政府政治制度的变化

1.总理衙门:1861年设立,是中国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2.外务部:《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也反映了中国中央机构近代化的进程。

5.清政府的“新政”: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6.《钦定宪法大纲》: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

7.“皇族内阁”: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责任内阁。

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思想和实践

1.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戊戌变法:康有为主张仿效日本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新政,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和结局

1.20世纪初,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在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民权主义”,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五、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2.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3.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得到保证。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真题训练】

1.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共同纲领》

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国内民族一律平等D.实行责任内阁制

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

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发动群众参加党的整风运动 D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材料题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女工、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概括“享有民权”者的范围的不同。分析这一不同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

解析:(1)材料一强调共和制,材料二强调反帝,变化原因是当时的革命对象不同;(2)原则区别应该从阶级性考虑。

答案:

1.D解析:审题注意时间,由于是筹备新中国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D解析:区分各选项的内容与试题的关系,A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是宣统下诏退位,C本身不成立,D符合试题。

3.A解析:试题注意“美国式”,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4.C解析:试题注意“新特点”,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5.B解析:审题注意时间,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 第4篇

本专题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 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2013年高考试题涉及专题内容情况, 安徽卷:从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看农业生产、明代棉纺织业发展;全国卷Ⅰ:周代墓葬制、中国古代海洋利用、从汉唐历史地图变迁看制度调整;全国卷Ⅱ:宋代“不抑兼并”、明朝区域经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山东卷:周代建筑反映的思想、汉代对商业管理的目的、秦汉至宋元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清代军机处;江苏卷:战国时期铁农具、唐朝三省制、清代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变化、军机处的职能;海南卷:从商代甲骨卜辞看农业生产、西周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唐代社会风气、南宋商品经济发展;浙江卷:周代政治制度、秦灭六国顺序、唐代商人社会地位等。

分析2013年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的命题规律和趋势, 以下四点需要我们关注:1命题角度愈来愈有新意。如从建筑看政治特征、从地图变迁看制度演变、从“百姓”称谓看宗法制衰落等。试题新颖灵活, 不落俗套。2命题立意彰显制度创新和文明史观, 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紧扣时代主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公平公正等。3从考查内容看, 制度建设中具有特色的内容依然是重点, 如先秦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军机处、内阁制、科举制等。4从考查形式看, 以往以选择题为主要呈现方式, 现在主观试题也有出现, 且呈现形式越来越广泛。文献文物、学习笔记、名人名言、地图、漫画、照片、传说故事、报刊杂志等。卷面图文并茂, 生动好看, 同时考查学生的人文积累和素养。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的命题规律和趋势有以下三点:1从考查内容看, 传统的农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制度、生产关系的调整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2从命题角度看, 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古代海洋利用、海洋意识、区域经济等为切入点, 体现时代性和新颖性, 复习时要关注时事政治中的一些大事。3试题的立意很新。复习时要从民生、市场、文明、开放等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要注意掌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重点理解政府对市场管理的措施和改进, 还包括商人群体、城市经济发展、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市场形成和管理等。在新的视角下解读历史知识赋予的新启示。

以下将本专题的主干知识从新的角度和视野重新进行梳理。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而导致的混战, 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保证了奴 隶主贵族 在政治上 的特权。

2.宗法制、分封制为核心的贵族分封制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取代。

秦建立中央集权制, 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自秦至清,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 皇权与相权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等贯穿始终。在不断的借鉴和调整中,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日趋成熟完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

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产生了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争后, 受西方代议制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中国艰难地向近代民主政治过渡。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1.最高统治者制度的演变。

由对地方的管理有限到权力高度集中,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汉:内外朝。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中 书门下。元:中书省。明:废丞相, 设内阁。清:军机处。

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

4.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保甲制、八旗制。

5.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袭制。战国:军功爵禄制。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 南北朝:九品中正 制。隋唐: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

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品德;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 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封建社会后期, 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 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6.监察制度的演变:御史大大、刺史制度、通判、明朝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 厂卫制度。

监察制度演变的特点:两汉后, 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 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 由中央任免;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 皇权的膨胀, 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加强;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励、任免制度中。

评价: (1) 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局限性: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三、全面认识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是指决策方式, 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 地方听命于中央。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 方面内容 的结合, 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形成原因。

1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要求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以保护小农经济。

2政治:确保政权统治稳定, 巩固国家统一,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3思想:法家中央集权思想和后来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

4实践:战国时商鞅变法, 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郡县制的政治体制。

3.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 皇帝独揽大权, 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直接任命各级官吏,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皇权往往借助于“神权”和文化专制来巩固统治。

2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君权逐步扩大, 相权逐步缩小, 直到相权被废止, 君主专制达到顶点。中央的权力逐步扩大, 地方的权力逐步缩小,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3“家天下”。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设置都为皇帝一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4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影响。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 其积极作用是主流的。

1政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 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外关系: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5文化: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其弊端及消极影响是:

1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成为阻碍历史 发展的因 素。地方缺乏自主权且对中央和君权绝对依赖, 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2经济:明清时期, 严重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独尊一家, 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 严重限制着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古代法制建设

1.春秋战国: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 除国君外, 不论贵贱, 一律受法的约束) 。这种思想在战国大变革时期对打 击奴隶主 贵族特权, 具有积极意义。

2.秦朝:《秦律》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 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3.汉朝:儒家思想开始影响法制建设, 礼法交融, 儒法互用。

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 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五、“大一统”

该思想为孔子首倡, 董仲舒确立。含义包括:领土统一, 政治清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疆域版图“统一”是其途径, “天下大治”是最终目的。统一格局有利于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水平, 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宁。“统一”也逐渐成为中华文化深层的社会心理, 成为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深层动因。

要区别“大一统”和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政治制度。统一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能有效维护统一局面。

六、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手工业没有实现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的原因

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农民贫困,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制约了手工工场发展。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压制了手工业发展。

文化政策:文化专制 压制了中 国人的创造力。

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 失去了海外市场, 影响了手工工场发展。

思想观念:重农轻商的陈旧观念, 使得地主、商人的钱财多用来买田置地, 影响了手工业生产的扩大。

社会制度: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手工业发展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

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

2.战国时期, 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 农业发展较为脆弱, 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稳定了社会生产秩序,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3.宋元明清之际,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 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此时的封建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 阻绝了与海外进行商业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通道。制约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

八、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

1.传统的政 治 性 城 市 逐 渐 向 商 业 化 城 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一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一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城市,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创新训练】

一、选择 题 (每 题 2 分, 共 25 题, 总 分 50分)

1. (原创) 《礼记·王制》说:“山川神抵, 有不举祭者为不敬, 不敬者, 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 不孝者, 君细 (黝) 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 不从者, 君流之;革制度衣服者为畔 (叛) , 畔者, 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

2. (原创) 《春秋》记载:“鲁隐公元年, 春, 王正月。”《春秋公羊传》阐发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B.中央集权

C.大一统D.君权神授

3. (原创) 《秦律》在《田律》、《徭 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 对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 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这反映了

A.秦法律周密处罚严苛

B.秦法律有完整的体系

C.秦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D.秦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4. (原创) 《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 盘领, 窄袖, 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 定官民衣服 不得用蟒 龙、飞鱼, 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皇权独尊B.封建迷信

C.天人感应D.家天下

5. (原创) 有学者指出:“传统社会是个封闭式的凝固态社会, 犹如死水一潭, 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至职业一概具有非运动性。宋代与前代相比, 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不仅使人们的门第观念相对淡化, 而且给宋代社会带来某些生气。”这种流动主要是因为

A.北宋推行二府三司制的结果

B.北宋中期王安石改革的影响

C.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成熟

D.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备的推动

6. (原创)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宋代制度 之缺点, 在散, 在弱, 不在专与暴。”由此可见钱穆

A.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B.主张有一定程度上的中央集权

C.主张权力高度集中

D.主张法治反对专制和暴政统治

7. (原创)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 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和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 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 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 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8. (原创) 观察下图的发展变化,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机构愈加精简高效

B.皇权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C.六部一直掌握行政大权

D.咨询机构取代丞相职权

9. (原创) 金耀基先生说:“中国是一 个国家, 但它不同于近代的民族国家, 它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 或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 它有独特的文明秩序。”以下和“文明体国家”形成无关的是

A.开发海洋 资源海洋 权益意识 的觉醒发展

B.以儒家传 统思想为 主流的华 夏文明体系

C.商周以来 的制度创 新保证了 国家大一统

D.以华夏族 为核心形 成中华民 族自我认同

10. (原创) 明洪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 禁生员 (秀才) 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 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 称为卧碑。清顺治九年 又另立条 款八项, 颁刻学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 立盟结社……所作文字, 不许妄行刊刻, 违者听提 调官治罪。 这反映的本质

A.明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明清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理

C.明清时期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

D.明清对知识分子歧视和压制

11. (原创) 读图, 下图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由上图到下图反映了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B.都起到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社 会的作用

C.下图制度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 重大变革

D.两种制度的实施汲取和借鉴了前代的教训

12. (原创) 明代万历年间, 政府把征收铁课 (铁矿税) 视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派矿监到各地去掠夺, 激起江南一些城市工商业者和手工工人的反抗运动。这些斗争的出现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

B.推翻了明朝黑暗腐朽的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

D.表明手工工人的成长和逐渐壮大

13. (原创) 道光《苏州府志》记载:“至迟在清朝初年, 苏州的商业区已由原来的卧龙大街东 (州府所在、官衙密集的地方政治中心) , 西移至大街的南北, 这里是丝织业集中, 手工业主和工人、小商人比较多的地方。”苏州城市格局的这种变化表明

A.商业发展促成城市社会结构变化

B.城市店铺业的经营功能发生变化

C.商业发展带动城市布局发生变化

D.市民阶层发展影响城市功能变化

14. (原创) 宋代陈亮在《龙川集》中说:“古者官民一家也, 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 农赖商而行, 求以相辅, 而非求以相病, 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宋代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统治者鼓励提倡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农耕经济的鼎盛

15. (原创) 据《吴江县志》卷三 十八记载:“至明熙宣间, 邑民始渐事机丝, 犹往往雇郡人织丝挽。成弘以后, 士人亦有精于此其业者, 相沿成俗有力者, (始) 雇人织挽, 贫 (者乃) 自织。”材料表明明代丝织业

A.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有大批读书人参与生产

C.发展快出现机器大工业

D.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16. (原创) 史料记载:“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2市4镇, 嘉靖年间增为10市4镇, 明末清初又增为10市7镇。嘉定县市镇由正德年间的15个, 增加到万历时的3市17镇。松江府正、嘉间市镇44个, 崇祯时达65个。松江嘉靖以前尚‘城多荆榛草莽’, 到隆庆万历年间已是生齿浩繁, 居民稠密……计男妇不下二十余万矣。”材料表明

A.明代乡村逐渐走向市镇化

B.明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鼎盛

C.明代城市的规模发展较快

D.明代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

17. (原创) 1598年, 利玛窦在南京礼部尚书王弘海陪同下, 沿运河北上赴京。他记载沿途“无数装有贡品的船只正络绎不绝驶往京城, 许多船只都没有达到满载的吨位, 商人乘机用很低的租金租借空舱。这样, 可以向京城提供当地没有生产的许多东西, 互易所需”。材料中私商利用漕运贡船运送货物表明

A.民间航运业落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B.漕运贡船已经没有货物可以运送

C.商业资本活跃刺激运河经济发展

D.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从事走私活动

18. (原创) 布罗代尔说:“其中最离正道的乃是中国, 其帝国的管制阻碍着一种创立商业统治集团之企图。只有最下层的商业包括市镇间的店铺和集场能够有效的作业。”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商业市镇 的有效作 业是经济 发展的必然

B.封建专制 政府的管 制严重阻 碍经济发展

C.“最离正道”指 中国政府 没顺应发 展趋势

D.作者站在 资产阶级 立场上抨 击中国政府

19. (原创) 乾隆时方苞说:“约计州县田亩, 百姓所有者不过十之二三, 余皆绅拎商贾之产, 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 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材料中城居地主的出现

A.说明清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造成了农民阶级的大量破产

C.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

D.表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0. (原创) 据史料记 载, 隋文帝开 皇五年 (585年) , 设置社仓以备自然灾害引起的饥荒后的赈灾。社仓推行 后, “山东频年 霖雨, 杞、宋、陈、亳、曹、戴、谯、颍等诸州, 达于沧海, 皆困水灾, 所在沉溺”。对于受灾严重者, 采取了“开仓赈给”, 前后动用社仓的粮食多达500万石。材料表明

A.政府为稳定社会担负了责任

B.社仓增加了农民阶级的负担

C.社仓解决了灾后重建的问题

D.统治阶级以民为本关心百姓

21. (原创) 史料记载, 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年) 三月, 内出水车样, 令京兆府造水车, 散给沿郑、白渠百姓, 以溉水田。明代永乐元年 (1403年) 九月, “命宝源局铸农器”宝源局系专门负责铸钱的机构, 临时从事 农具的生 产。材料体现了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维护

B.封建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工具改进

C.中国古代重农有稳定的制度保障

D.政府调动国家资源扶植农业生产

22. (原创) 小说《醉醒石》中写有徽商程某, 常在衢处等 府采判 (拚) 木植, 商贩浙东 南直 (隶) 地方, 因此常住开化。徽商王恒在常山拚丁氏山林, 用银一千五百两。拚是招商引资出让山林经营权的一种方式。拚的经营方式表明明代

A.商人唯利是图攫取社会财富

B.商业资本有转向生产的倾向

C.商业资本发展改变经济结构

D.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鼎盛

23. (原创) 明代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 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 (时称“笔榜”) 。袁枚给 某盐商题 跋22个字, 得了2000两银子, 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养

B.文人愈来愈重利轻义

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24. (原创) 光绪《会典事例》记载:“国初以明代各藩所占之田归民垦种, 曰更名田。”所谓“更名田”, 是指原明朝皇室宗亲等占有的大批田地产业, 康熙八年起改归百姓垦种, 并编人赋役全书, 由各所在州县征收粮租的那一部分田土。这一举措

A.将明皇室宗亲的田产收归国有

B.触动了封建地主土地占有格局

C.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5. (原创) 史料记载, 汉代初年“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材料表明汉初

A.推行民本思想重视农业生产

B.对工商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彻底摈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统治者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二、非选择题

26. (原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汉武帝时, 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术, 总以盐铁, 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 是以县官用饶足, 民不困乏, 本末并利, 上下俱足……大夫各运筹策, 建国用, 笼天下盐铁诸利, 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 损有余, 补不足, 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 赋敛不增而用足。”贤良文学则反驳道:“安民富国之道, 在于反本, 本立而道生……方今之务, 在除饥寒之患, 罢盐铁, 退权利, 分土地, 趋本业, 养桑麻, 尽地力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唐六典》卷20规定:“其造弓矢长刀, 官为立样, 仍题工人姓名, 然后听鬻之, 诸器物亦如之,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 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唐律·杂律》规定, 诸在市及人众中, 故相惊动令扰乱者, 杖八十。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盐铁专卖的弊端, 《平准书》曾经约略提及:“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 铁器苦恶, 贾 (价) 贵, 或强全民买卖。”意谓铁器物劣价昂, 盐价亦高, 且强迫人民买卖。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双方争论的焦点和御史一方的观点。 (10分)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唐政府对商业管理的举措。 (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从政府经济职能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商业政策。 (4分)

27. (原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清沿明制, 设都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 管理全国的监察工作;设六科给事中分科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清世宗将六部“隶属都察院”地方监察沿用明制。在立法方面, 明代制有《宪纲条例》, 清朝则有《钦定台规》, 其内容涵括“训典”、“宪纲”、“六科”、“各道”、“五城”、“稽查”、“巡查”、“通例”八大项,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一部监察法典, 标志着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唐海歌《承袭与变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明代都御史绯衣入朝, 必有纠举, 大臣莫不股栗。如果御史出巡地方, 所到之处, 各府、州、县地方官员要迎跪于道旁, 甚至掌管一省最高行政的布政使, 会见御史时也是俯首至膝。明代御史七品官秩, 但却可以弹劾宰相、六部, 权力颇大, 还可以超 拔为按察 使 (正三品) , 奖赏不薄。清朝对监察御史奖赏有加, 凡称职者, 内升各部京堂, 外转道员, 京堂。

———摘自彭安玉《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材料三明君唐太宗具有纳谏与兼听则明的雅量, 遂使魏征成名;独断的皇帝喜欢奉承、面谀, 不喜欢逆耳忠言, 隋炀帝即以判死罪的办法对付进谏之官;唐宪宗则因韩愈进言反对迎佛骨一事, 一怒之下将其贬放潮州;海瑞在明世宗时上谏, 称地方政 府“吏贪官 横”而被打入死牢。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8分)

(2) 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目的。 (4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本质并分析影响。 (8分)

28.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唐宋时期抑或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曾经发生了重要变革……其中, 作为社会重要载体的城市可以说往往起着既引领社会潮流, 又设置种种藩篱的双重作用。城市变革是唐宋社会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 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也是城市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时期, 城市变化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表现, 城市的数量、空间分布、职能和类型、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流动、人口文化结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市场商品流通和商品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变化乃至社会变化的集中反映。

———宁欣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历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城市变革角度说明唐宋时期变革表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A4.A5.D6.B7.A8.B9.A10.B11.B12.A13.C14.C15.A16.A17.C18.D19.C20.A21.D22.B23.D24.C25.B

二、非选择题

26. (1) 焦点:是否实行盐铁专卖。

御史方观点:盐铁专卖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百姓收入;减轻百姓负担;缩小贫富差距;限制腐败;为军队提供军费支持;稳定社会。

(2) 保障商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3) 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可以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干预过多, 会制约经济发展。

27. (1) 形成完整的制度和组织体系;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监察体系独立化;监察立法且日益周密;借鉴前代成果并发展。

(2) 御史位高权重, 树立御史的权威;厚赏激发其主动性。

(3) 本质:维护皇权政治的工具。

影响:监督政府官员, 制约官僚权力的膨胀, 防止官僚腐败, 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加强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强化 皇权、巩固封 建统治。

28.从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看: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被坊市合一、临街设店为特征的城市格局所取代;城市分布开始向近海转移;从城市规模看:传统城市规模进一步发展;城市重心也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的趋势;从城市观念看:宋以后, 突破墙的观念界限, 城市圈扩大, 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 南方市镇、草市的兴起, 已经冲破围墙的桎梏;从城市人口构成看:市民阶层逐渐兴起, 城市工商业人口比重加大;从城市文化结构看:市民文化成为宋以后城市文化的主流或主导, 宋以后新兴的文学艺术———元曲、杂剧、小说、曲艺、戏剧, 多因市民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总之, 随着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城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5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 起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方针已深入人心。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必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人民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必须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必须同本国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框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二、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文明建设道路

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中国的政治文明,中国的实际是惟一的出发点,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

(一)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切有益成果。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由发挥。例如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不能认为等于

民主+集中,各级党的常委会上的由各常委热烈讨论最后却由书记拍板决定,民主讨论氛围很好但却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各人民团体的关系,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各级政府中一把手与二把手的斗争,我党提倡在斗争中求团结,在团结中求发展。】

三,应运而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政治文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政治文明以和谐社会为理想追求,和谐社会则以政治文明为构成要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并共同承担着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要历史使命。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如在中国,为什么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贫者居无片瓦富者豪宅遍布会越来越明显?就在于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及法律规则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公平。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总之,和谐社会的核心不是理想,而是民众基本权利的享有与保护,而这种享有与保护得由政府来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不能繁荣,没有和谐社会就不能长治久安。中国走向和谐社会,就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体制改革。

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改革开放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进入世界第二。但是,民主政治建设滞后,政治体制依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按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改革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

到现在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具体的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历“华丽”转身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

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房价高、入学难、看病贵、食品不安全、劳资矛盾凸显、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盘根错节;政府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权钱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远未确立。

面对改革路途上的新问题新挑战,十七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追求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重点: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和大力加强民主监督。一: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法律法规、政策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革”中,实行“大民主”,“革命群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结果造成了社会的大混乱。还有要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是“精英”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民主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特别是最广大、最普通的群众都有参与的权利,但问题是这样的参与如何进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局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二: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与竞争性选举相比,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形成与实现。尤其是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的转型时期的国家,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三: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民主监督是保障人民赋予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各项权力不变质,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根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主监督是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只有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十七大绘就了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民主政治和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相信沿着十七大指明的方向,通过积极稳妥地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必将继续发展,在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6篇

我们常说“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事实上这“两个大局”已经联成“一个大局”,这就是中国外交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且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外交转型其实是世界外交问题的一部分,各个国家的外交都面临转型的任务。

既然“两个大局”变成了“一个大局”,那么这“一个大局”又是什么呢?赵可金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点没有变,和平、发展仍是全世界的普遍愿望。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命题变得重要起来——“民主”和“包容”。通观当今世界,无论是搞资本主义民主、还是社会主义民主,无论是代议制民主还是协商制民主,人民民主是大势所趋。“包容”则是指文明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包容互鉴。正因为“和平”、“发展”、“民主”、“包容”这四大主题摆到了全世界人民面前,威斯特伐利亚式的国际制度安排才日益显示出不适应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最核心的一条是把一切世俗的力量全赶走,整个世界只剩下两大力量:主权国家(属地性、本土化的力量)和资本(普遍化的力量),它们之间角逐不休,几乎构成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史的全部内容。

今天,由于全球化的到来和信息革命的发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来被弱化的国际关系要素,比如宗教矛盾、族群冲突、移民问题,都重新突出起来了,在国际关系当中倡导“民主”与“包容”的重要性也就明显上升。西方文明处理世界上的问题讲究“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种信条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的问题,国际社会需要有新的创造。

赵可金说,中国外交应该从过去仅以“国家”为中心来进行布局谋划,逐步转向以“国家”和“人”为双重心。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国家主权固然重要,但外交要为国家服务,而国家并非天然就有,其存在是以“人”为前提的,终归是要为“人”服务的。中国外交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全球利益。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情怀。

关于中国外交如何转型,赵可金提出:首先,制度性不足可能是中国外交面临的最大瓶颈。外交转型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只有落脚到制度成长上,做到制度先进,文明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外交才能高效。有些跨部门的联动制度设计还需要完善,以确保资源很好地发挥效力,部门利益不会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只是一个国际关系理念,它既面向国外,也针对国内。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切实做到使中国国内社会成为与国际社会相融通的一部分,不能再简单依循“国内是国内、国外是国外”的惯性思维。第三,进行外交路径的创新。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时候,核心利益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和平发展道路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核心利益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安全和发展两大问题都要处理好。第四,使我们自己的制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田野侧重从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了看法。他说,进入21世纪以来,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两部最重要的著作——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和防御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格拉泽的《国际政治的理性理论》,都浓墨重彩地勾勒了中国外交的图景。他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对中国外交的取向作出大相径庭的预判。这样的推导模式导致他们在寻求中国外交的实证和经验支持上仍然很不充分。如何在中国外交实践基础上提炼概念、提出命题和发展理论,有待于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作出努力。

田野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的结合,需要通过在外交实践中提炼新概念、构建新框架来进行。外交转型是“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形成“双边—多边—国内”不同层次的递进发展关系。外交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对多边国际制度的更深入参与。中国政治的进步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上体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往往投射到对多边国际制度的参与中去,并与中国国家转型形成联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后,比较政治学领域开始讨论国家转型的问题。从学术脉络来看,国家转型主要是指从帝国、封建社会、城邦等前现代的组织形式向现代国家的转型。今天的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探索阶段。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主要动力当然来自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但如果对外交适当加以运用,也可以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动力。

田野说,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外部变量,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首先,作为多边外交的舞台,国际制度可以重新分配国内政治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资源,从而使中央决策者的偏好更容易得到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就是典型例证。入世使中央决策者超越了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抵触,建立和完善了适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政府与市场、企业关系的国家机构和法律体系。入世也促进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由经济的直接管制者转变为监管者,提高了政府以法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其次,作为一种通过清晰表述的规则和规范,国际条约可以起到汇聚不同行为体期望的作用。中央决策者可以把国际条约作为国内相关立法和政策的蓝本,为自己所期望的改革提供相对清晰的目标模式和路线图。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劳教制度的废除,这个制度是与《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等多个国际条约相悖的。第三,国际组织在某一领域拥有更专门的专业知识,使其掌握的知识看似“更客观”。当中央政府接纳这些国际组织的建议、遵守这些国际组织的规则或者建立和这些国际组织交涉的专门机构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官僚制度以及官僚决策的专业性。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医改中所扮演的建议者角色。

nlc202309082044

田野说,通过对近2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这样一个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理解所谓“倒逼机制”的因果机理。一般来讲,“倒逼”是通过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事务来反促国内改革。中国下一步在制定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时,不仅要考虑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上的成本收益,也要考虑国内的国有企业改革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固然会使我们付出更大的短期调整成本,但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国内改革。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英桃提供了独特的社会性别视角。她同意外交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延伸,认为中国外交转型需要关注“性别平等”议题。在此方面,除了加强妇女对外交流活动外,至少还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男女平等问题,即在外交人员中妇女的代表性问题,包括增加外交人员中女性的比例,增加高级别外交官和参与外交决策者的女性比例,关注外交官配偶、家属的待遇与保障问题等。中国妇女在中国外交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领域的男女平等问题不可忽视。

二是双、多边对外交往中的性别平等主题,即围绕性别平等开展的各项外交活动。在此方面,我国已有一定成效,积累了经验。1995年中国成功承办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2015年是北京世妇会20周年,国际社会一致赞扬中国对全球性别平等运动的贡献,充分肯定北京《行动纲领》的作用。2015年9月27日,中国和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全球妇女峰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中国外交实际上已经收获了“性别平等”议题的红利,并正在持续为全球性别平等作出贡献。

三是外交风格与外交方式问题。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中国外交呈现“女性面孔还是男性面孔”的问题,尽管这种提法有些绝对化和本质化。由于社会文化原因,在男性人数占多数的外交领域,刚性的行事方式、男性特质展现较多,而随着女外交官人数的增加,柔性的行事方式、女性特质确实更多地展现出来。必须强调,并不是只有女性外交官才能使用“柔性外交模式”。随着性别平等运动的发展和外交官中妇女人数的增加,外交风格与外交方式的变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李英桃说,在国际政治中,性别平等是一个具有全球普遍共识、占据道德高地的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国外交也不例外。进一步提高外交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能够使性别平等议题更好地成为中国外交的工具和抓手,为中国外交服务;但如果处理不好,性别议题也可能给中国外交带来很棘手的问题。重视全球治理和中国外交转型中的性别议题的收益是多重的:促进本国男女平等、提升国家形象、服务国家利益、推动全球性别平等运动发展。因此,中国外交需要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从这个意义上,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尤为重要。

清官情结与中国的政治文明 第7篇

清官情结的产生导源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信仰。什么是合法性?亚里士多德认为, “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必须使全邦各部分 (各阶级) 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一条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 一邦之内, 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1]也就是说, 合法性是指政治体系客观上获得了社会成员基于内心自愿的认同、支持与服从。

在亚氏的基础上, 韦伯进一步考察了社会自愿认同、支持与服从的内在机制。他认为, 合法性是内化在属民观念中对政治体系的信仰与忠诚, 只有存在相对固化的积累式忠诚才会产生合法性。没有任何一种统治“仅仅以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 作为其继续存在的机会。毋宁说, 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在韦伯看来, 合法性不过是权力的表现形式, 是统治者对政治权力进行论证和渲染的结果, “他们成功地向人民灌输了他们执掌的权力为合法的想法。”[3]统治者借助传统、宗教、意识形态等资源来影响公众的价值形成, 并且以实际的政治作为来证明其存在的正当性。

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在于天命信仰。天命信仰是中国最古老的政治信仰之一。自殷周以降, 统治者虽然讲自己“君权天授”, 即认为国家属于君主, 然而正统儒家民本思想的思维逻辑却是以“民”解“天”。因此, 天子要倾听民的呼声, 要以民为本。“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就表达了这种意思。这样, 天意就从民意中获得解释, 民意有了天意的支撑。因此, 国家的主权就归根结底是属于“民”的。后来,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 指出天子的权力是来源于“丘民”的。因此, 君主如果失去了民心, 也就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

事实上, 传统中国的整个国家权力的运行都是围绕统治人民、服务君主利益而展开的。唯有握有实际职权的人有着合法力量决定一切, 因为权力是一切社会事件的裁定者。权力的私有性和至上性必然导致权力腐败, 它给那些处于不同层次的官僚提供了滥用权力、以公谋私和侵犯民众利益的条件。当这种侵害达到一定程度, 民众则希望有一种另外的力量为自己做主, 同时最高统治者也希望有人对不时激化的社会矛盾加以调节。于是, 清官情结就此产生了。

二、清官情结的危害

迄今, 人们似乎尚未有一个真正制服传统清官情结的更好的办法。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中, 干部以当清官为信念, 民众以盼望清官为自己的憧憬, 这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政治文化心理。不论我们是否承认, 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已经消解了的传统清官情结, 其实一直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并内化为人们深层的心理意识。

归结起来, 清官情结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有如下几个主要危害。

1.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我革命精神, 阻碍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指出:“应该明确提出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 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4]封建主义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统治了中国老百姓两千年, 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至今还没有被彻底打碎。

个体作为社会存在, 始终是具有多方面发展可能的未完成物。但蕴涵于个体自身的多种发展潜能能否激发出来, 除了取决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所提供的可能以外, 还取决于个体自身的人格理想, 即以何种人格作为自身奋斗、成就的目标。传统清官政治文化虽然在个人道德感召上, 具有一定的实际效应。但是一旦其进入了政治领域, 与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治理念相呼应则很难契合, 必然产生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阻滞力。清官情结的存在弱化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决心和能力, 弱化了自我革命精神, 阻碍政治体制改革。

2. 容易导致国家干部脱离人民群众, 延误民主

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识。在民选政府管理的社会里, 民主是公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民主政治是一种理性政治, 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与主体素质来孕育、培养和促成。新中国的建立, 法制的日益完善, 民主政治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但是, 公民中残存的清官情结成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阻力。

以为民做主作为价值取向的清官情结, 是传统社会臣民关系, 君民关系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意识的支撑下, 担任社会公职的管理人员把自己看做老百姓的主人, 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截然地隔离开来。这与以平等精神、以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相去甚远。只要那种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清官情结不彻底涤荡殆尽, 那么, 民主政治就会时时受到干扰和侵袭, 而只有以为民做仆的价值取向否定以为民做主的价值取向, 以平等的理性精神否定事实上不平等的清官情结, 从为民做主发展到为民做仆, 民主政治的大厦才会建立得更加牢固。

3. 容易滋生腐败, 危及政权

腐败从来都是政府的掘墓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 政权经历了从秦汉到明清十多个朝代, 政权也更迭了十多次。仔细研究一下中国的历史, 不难找到这么一条规律:越是腐败严重的政府, 其生存周期就越短。哈林顿认为, “一个政府的腐败将意味着另一个政府的诞生”。一个政体中, 低度腐败难以避免, 但是腐败一旦发生, 就容易绵延甚至泛滥。政治生活史证明, 无论何种社会, 无论何种政府, 只要听任腐败泛滥, 必将导致合法权力的合法性丧失。如果让失去控制的权力任其发展、任其膨胀, 就会导致法制破坏、人治泛滥, 使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政权一旦脱离群众, 就将造成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和对立。而失去制约的权力、缺乏监督的政府、没有社会基础的国家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必须看到, 当清官的世界观、价值观处在为民做主的层次时,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挡清官走向腐败的可能性。

三、如何去除清官情结

1. 全面推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健全法制, 加速民主化进程

中国宪法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度里, 在现代法治的社会中, 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 必须也必然要着力解决权力归属、权力来源、权力分配以及权力行使、权力限制等问题。凡是应当并且可以由人民群众直接掌握的权力———最根本的是国家公职人员的选拔、任用、监督、奖惩、撤换、罢免的权力, 真正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

另外, 就是努力清除现行体制中的特权制、家长制因素。邓小平指出,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5]首先, 要健全从政人员准入制, 拓宽视野, 严把质量关, 完善委任、选任、考任制。其次, 要疏通从政人员的出进通道, 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淘汰制、引咎辞职制。再次, 要健全各类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 建立健全问题处理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最后, 要健全法制, 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使各项行政行为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 这是消除清官情结的长远之计、治本之策。

2. 大力发展生产力, 用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荡涤清官情结这种落后观念

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不发达, 是清官情结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现在中国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但由于中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科技水平与国际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 给人们提供的发展空间仍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 即使到今天, 清官情结思想仍然很难改变。因此, 要改造清官情结思想,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这样清官情结就会失去其经济根源。首先, 经济的发展将拓宽人们选择职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其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 从事其他职业的收入将不再悬殊于从政的实际收入。再次, 只有加快发展经济, 才能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法制意识将逐渐增强。最后, 只有发展经济, 才能带动意识形态的变革, 引起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无疑, 这将有助于人们摆脱清官情结的束缚, 确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权力观。

3.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也是一种腐败, 且是一种深层次的腐败。列宁指出:“我们所有经济机关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 那就是这个。”[6]要大力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从经济、政治生活中清除出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必要明确:权力来自于人民, 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权力意味着责任, 担任的职务越高, 对人民和社会肩负的责任就越大。要通过严格的教育, 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对党员干部来说, 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和严格的教育, 才能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筑严思想政治防线, 才能获得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

摘要:清官情结的产生导源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信仰。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中, 似乎已经消解了的传统清官情结其实仍继续存在, 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我革命精神, 阻碍政治体制改革;容易导致国家干部脱离人民群众, 延误民主;容易滋生腐败, 危及政权。鉴于此, 必须全面推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健全法制, 加速民主化进程;大力发展生产力, 用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荡涤清官情结这种落后观念;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关键词:清官情结,当代中国,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88-210.

[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239.

[3]阿蒂亚.法律与现代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17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335.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8篇

(一) 我国的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吗?

有的人认为美国民主是真正的民主, 中国的议行合一、多党合作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这是非常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当然, 美国的民主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一个典范, 他强调选举, 强调对最高领袖的选举, 强调监督, 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 有很多优点。同样, 民主也具有普遍性, 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民主要讲程序”等等, 但民主也有特殊性, 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民主与英法民主各具特色, 那么我们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不可以有自己的特点而具有中国特色呢?对民主的价值追求, 中西是一样的, 大家在追求同一个目标的时候, 具体是走山路, 还是走水路, 应该根据各自的位置和各自的特点来确定。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中指出:“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

那么, 民主究竟是什么?毛泽东同志说民主的本质是“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所以, 我们认为, 我国的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民主的形式是用来管理政治的, 从中国的传统意义上来说, 政治天然是精英的, 而民主天然是大众的。政治是什么?孙中山先生融合东西方观点认为:“政就是众人之事, 治就是管理, 管理众人之事, 就是政治。”所以政治有专职政治与民主政治等的区分, 民主政治就是用民主的方式来治理政治, 就是大众如何从普通人中找出精英, 使精英代表大众的意志, 并对精英实施监督, 对精英的行为实施纠错的过程。

所以, 我国的民主政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 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 通过区域自治等形式, 来治理政治, 通过人民所拥有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等来实现政治的治理, 符合民主的概念和特征。

(二)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不如西方民主模式好?

毛泽东同志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要亲口尝一尝。”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民主思想迅速传播, 形成了西方民主的美景, 那这个美景究竟怎么样呢?

美国的政治学家查尔斯·比尔德在《美国政府与政治》里有过生动的描绘:“在这里, 民主平等的理论是不灵了。虽然谁最有钱谁就稳操胜券未必尽然, 但是谁要是没有钱就休想获得任何重要的职位, 这可是千真万确的。”西方民主是昂贵的事业, 选举是金钱的打拼。

西方国家政府的被迫关门, 议会的群殴事件, 实质是各个不同的政治权力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 常常造成一些重大问题议而难决, 决而不果, 形成了严重内耗。

美国的三权分立, 有制衡的作用。但美国总统威尔逊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 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 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 所以运转不灵, 效率不高。”如何在民主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 是当代西方民主面临的一大难题。

实际上, 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

离开中国的国情, 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必然造成灾难性后果。拉美国家照搬西方多党制, 造成政权更迭, 军事政变频繁, 经济始终处于低增长与负增长。非洲国家搬用多党制同样引起政局混乱与冲突, 给非洲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戈尔巴乔夫推行了西方多党制和民主化, 最终造成苏联的解体。

理论与实践证明:西方民主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但不可照搬照套, 相反, “中国特色”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引起西方人的深思。

(三)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为什么要与民生相结合?

民生不是民主, 为什么我们老是强调民生?

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公式: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的总和。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在当代中国, 政治体制改革目前的动力不足而阻力强大。培育改革的动力应从民生入口, 培育中产阶级和促进公民社会成熟。那么如何改变民生?说到底来自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由市场经济所孕育的文化与结构来决定。

(四) 为什么产生对民主建设的模糊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科学的理论, 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为什么还存在着困惑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由于民主制度不健全, 尤其是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还有待加强。由于法制不健全, 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不能保证现有的民主制度得到很好执行, 从而损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声誉。

什么叫模糊认识?实际上就是关于民主政治的非主流观点。我们称之为“模糊认识”。因此, 所谓模糊认识, 实质上是民主政治理论争鸣, 建设模式、建设途径交锋的必然现象。

要消除“模糊认识”, 就要充分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性,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继续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不能停滞, 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 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

二、对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两点思索

(一)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搞好党的建设

搞好党的建设, 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 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搞好党的建设, 才能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具体来说搞好党的建设, 才能实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搞好党的建设, 才能实现“有序民主”的逐步推进

(二)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科学发展观归纳起来看就是两个字———规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就要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胡锦涛同志2006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把握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规律和特点,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善于把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 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 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民主政治的历史表明:民主是需要学习的, 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 才能掌握民主的规律, 换句话说, 民主政治需要学习和训练就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规律。比如:合作与妥协不仅是法治的内在规律, 也是民主的内在规律。没有合作与妥协, 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是不能搞好民主政治的。因此, 我们要注意营造民主文化, 培育民主精神, 传播民主价值, 进而掌握民主的本领。

怎么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呢?

1. 扫除封建主义残余要彻底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 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

这些封建残余归纳起来看, 第一就是宗族观念, 第二是家长制, 第三是任人唯亲, 第四是官本位, 第五是官商一体, 第六是封建迷信等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残余中茁壮成长, 扫除封建主义残余任务艰巨。

2. 汲取资本主义精华不照搬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9篇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依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 最终也必然要回归社会和人民。马克思阐述未来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而在这一形态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彻底得到实践。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以后, 国家这个个人联合体的发展就是很容易实现的了, 而这种发展又可以促进整体中的个体的利益的实现。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首先必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的起源的理论认为,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市民社会涉及公民的私人领域, 要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本质的理论认为, 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应该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种保障不仅要落实到作为整体的人民大众, 更有落到实处, 落到以个体为单位的公民个人身上。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就是国家在公民面前应该承担并给予切实保障的义务。对于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力气真正解决好。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就必须从根本上维护好社会稳定。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每逢纷争四起、天下大乱之时, 最为受苦受累的必然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所以要做到以人为本, 就必须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 社会的发展步伐与经济发展步伐相差较大, 诸多矛盾集中爆发, 群体性事件频发, 社会稳定面临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职能的理论认为:第一,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第二, 国家政治职能的实现方式与社会事务职能实现方式具有本质区别;第三,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是国家政治职能逐渐萎缩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逐渐扩大的过程。这就给了我们一下启示:首先, 要努力实现好国家的公共事务职能, 维护好社会稳定;其次, 必须严格区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进而严格区分各自应采取的手段。当前我国要解决好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 必须要认真对待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不同之处, 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再次, 逐渐淡化国家的政治职能, 而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常态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长期不变的方针, 同时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这些重大历史任务都要求我们抛开无意义的主义之争, 真心实意地面对前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团结一致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 必须加以强调的一点是, 我们要实现的社会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绝不是静态的稳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要求我们正视矛盾, 而不能否认矛盾的存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矛盾普遍存在且得到有效控制的社会, 实现社会稳定必须是使用正确的方式疏导不稳定因素, 而不能不加辨别的加以扑灭、掩盖。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必须实施“善治”

国家是一个抽象概念, 国家权利的实现要通过政府这一权力机关的运转。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国家起源理论认为, 政治国家建立在家庭的天然基础和社会的人为基础之上,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并且关于国家的发展趋势理论则认为政治国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渐消亡, 从中我们完全可以推导出社会的本源性, 赋予其更高的地位, 所以政府管理应由传统的统治模式转变为治理模式, 进而实现善治。

“善治” (good governance) 是一种治理而非统治状态, 学者俞可平曾分析过: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 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的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实际上政府与公民共享权力, 良好合作的一种状态, 即如哈贝马斯所说:“各个平行主体就某项共同关切的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彼此协商对话与合作, 在公开、公平、平等、开放的原则下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 以期达成共识。”从全社会的范围看, 善治离不开政府, 但更离不开公民。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因此, 善治的基础在于公民或民间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 没有一个健全发达的公民社会,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善治体现在政府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责任政府、服务行政上, 而公民社会的发展无疑有力地推动着政府从传统管理方式向善治的转变。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在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发展趋势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论述, 对其进行深入再思考后,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必须实施“善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以人文本,“善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二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10篇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符合我国国情, 顺应时代潮流, 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宏愿, 应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 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 便要受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 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 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 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 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 终结两岸对立, 抚平历史创伤,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综合解读】

一、中国现代政治外交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

(1)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①政治协商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不同, 中国虽然实行多党政治, 但不是多党轮流执政, 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政治, 民主党派只是起到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从而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政局动荡, 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与苏联的政党政治不同, 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一党执政, 而中国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从而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正确性, 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的议会相比,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都是经由人民普遍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 无论人大代表来自于哪个党派, 都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行使权力和开展工作;人大与“一府两院”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不搞三权分立, 而是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 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构。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 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2) 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党内指导思想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文化大革命”期间, 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 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 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 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做到“有法必依”。这样, 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 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 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1999年3月,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97年7月1日, 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992年, 两会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 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3.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二、中国现代经济建设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探索

中国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 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党召开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对社会主义重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等问题的认识上, 党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探索

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探索

坚持邓小平理论, 深化改革开放,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

三、中国现代理论成果

1.毛东东思想

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成功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所应依靠的力量等问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等文章, 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 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成功解决了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与《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成功解决了建立新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 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 成功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遇到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党的会议决议之中。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决定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其主要内容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一国两制”原则;教育的“三个面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20小题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创) 右图为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一份报纸。它反映了

A.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2. (原创)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不把经济搞好, 那个自治就是空的。”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民族问题上所追求的目标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民族自治

3. (原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 在半个多世纪中, 曾被三次修改五次修正。其中一次修改把“四大”即“人民群众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明确规定下来, 同时取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这次宪法修改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4. (原创) 温家宝总理在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 也不会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 也就是这样做的。温总理所提到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表现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恢复政治协商制度

D.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5. (原创) 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 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顶着, 僵持下去, 总会爆发冲突, 甚至武力冲突。……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 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这个办法是

A.和平共处 B.睦邻友好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6. (原创) 《华声报》贺电:“我们衷心热烈欢迎毛主席从祖国派来的亲人。你们是中国人民的真正代表, 第一次把祖国人民的真正意向带到联合国。”这一电文发出的背景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B.万隆国际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恢复

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7. (改编)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面两幅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8. (原创)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 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出击”, 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 一大片”, 直至80年代的“全方位”, 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但在变化中始终坚持着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广泛结盟军事外交

C.对抗美苏反霸外交

D.专注欧美大国外交

9. (原创) 有学者认为,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仅有两种, 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其中“一五”建设模式的实质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注重市场经济

C.工业和农业并举 D.追求发展质量

10. (原创) 1959年, 西安地质学院有个学生描述当时的一种现象:“怪哉!怪哉!面黄肌瘦, 什么病?经名医诊断, 所用药料甚大, 面粉25斤, 大米20斤, 大豆3斤, 一月服完, 三个月后病就好了, 病人哀求医生说请你调换药料吧, 此药实在难买。”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严重自然灾害 B.“左”倾错误

C.西方经济封锁 D.人口过度膨胀

11. (改编) 1960年5月27日, 毛泽东在会见蒙哥马利时曾坦诚地告诉他:共产党缺乏处理当时所面临问题的经验。多年的战乱把中国搞得千疮百孔, 必须要解决工业和农业问题, 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因此犯了许多错误。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错误, 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2. (原创) 1979~1984年,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8.98%, 其中种植业年均递增6.61%, 远超过1952~1978年3.25%和2.59%的增幅。粮食产量年递增1009万吨, 1984年超过4亿吨。几十年来困扰着决策者的中国最大问题“吃饭问题”出乎意外地就被解决了。解决“吃饭问题”的关键措施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创办乡镇企业

13. (改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小城镇发展尤为迅速。1978年中国小城镇数量是2173个, 2000年小城镇已经达到20312个。促成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4. (原创) 右图是1992年天津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股权证。它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B.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5. (原创) “先行先试”是一再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深圳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其先行先试首先表现为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C.引进外资的特殊政策

D.率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 (原创) 五四运动发生后, 孙中山先生曾发表评论:“我党预收革命之成功, 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 实为最有价值之事。”孙中山这一认识的转变从根本上表明

A.北洋军阀政府奉行独裁统治

B.民主共和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C.五四运动与孙中山宗旨一致

D.孙中山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17. (原创)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在下列著作中为中国革命成功解决了革命道路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 (原创)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说:“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 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在日本是没有的。日本物资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 武器优越于中国, 但没有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 日本没有。”他所说的战略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论持久战》

19. (原创) 1962年7月7日, 邓小平在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上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 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20. (原创) 1992年, 垂暮之年的邓小平, 靠着自己的睿智和威望, 用了最后一把力气, 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的航程。这个新航程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依法治国, 建立法治国家

C.打破平均主义, 实现按劳分配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60分。第21题13分, 第22题17分, 第23题17分, 第24题13分。

21. (改编)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 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 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毛泽东在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刊登的《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基本内涵及其努力。 (7分)

材料二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2) 依据材料二, 并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3分)

材料三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3分)

22.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明确认为:日内瓦会议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 而且还要争取在日内瓦解决一些问题。首先要争取南北以十六度线为界实现停战, 通过和平统一、民族独立和自由选举的口号, 促使法军撤出, 反对美国干涉, 努力使胡志明政府成为全越南人民选举出来的唯一合法政府。……其次就是要争取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 乘机加强自身的外交和国际活动, 分化帝国主义阵营, 破坏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和禁运。在 (1954年) 3月2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 周恩来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批准。

——杨奎松《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目的。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努力及意义。 (6分)

材料二 在距离舷梯尽头还有几步台阶的时候, 尼克松就早早地向等候在舷梯下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在两只巨人的手彼此紧握的一刹那, 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道:“总统先生, 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同我握手, 我们之间已经有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激动地说:“我感到很荣幸, 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后来,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手一接触, 一个时代宣告结束, 另一个时代宣告开始了。”

——张伟《尼克松转变对华思维》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25年中美没有交往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跨洋握手的意义是什么? (7分)

材料三 “和谐世界”不是口号, 是我们对未来世界体系的一个理想……其含义……简单地归纳为:在承认世界多元性、利益差异性、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 拒绝强权, 以合作的方式协调利益, 化解矛盾, 避免冲突, 追求共赢, 从而实现全球和平与发展。

——摘自《环球时报》

(3)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为了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有哪些? (4分)

23. (改编)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至1976年这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这是世人普遍认同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这20年的时间, 除了“革命”之外, 没有进行任何的建设工作。“文化大革命”以前, 除了“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工农业生产曾一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外, 其余年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在发展;“文化大革命”给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但中国的经济在有些年份还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

——罗平汉《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956年至1976年这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期党的严重失误有哪些?失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9分)

材料二 1979~2009年中国GDP增值率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GDP增长的特点。促使中国GDP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5分)

材料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增长已历30年, 探寻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因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我认为, 在已经给出的多种解释中, 对于农村改革的全局影响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历史角度观察, 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 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及其引出的后续发展。农村突破并非政策的预设, 家庭承包制的普及、乡镇企业的勃兴都在决策者预料之外。由“民工潮”引出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也是出于农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自发行动。这几个大事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创新及社会变迁都产生了或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当然, 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的选择。

——肖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3) 依据材料三, 指出“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结论的依据。 (3分)

24. (原创) 新中国成立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 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 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 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

改革开放前的29年, 中国内地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 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 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 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 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1950~198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4分)

材料二 1980~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 (单位:万人)

注:关于城市化的水平, 现在主要采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2) 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状况, 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三 应该说, 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人口太多, 中国越发展, 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压力就会越大, 因此选择节约型和效益型的城市化就越有必要, 这也会成为市场的自然选择。而制度的因素、各基层利益的干扰将会逐渐被排除, 因此, 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以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因势利导, 扶持大中城市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主攻方向。当然, 在这个前提下, 也应该充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其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观点及依据。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0分)

1.A 2.C 3.C 4.D 5.D 6.C 7.D 8.A 9.A 10.B 11.D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D 19.A 20.A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1) 内涵:政府由普选产生;以三民主义和民有、民治、民享为原则;以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为特征;以独立、团结、统一与合作为目的。 (3分) 努力:参加重庆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 确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促成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的和平建国的途径;领导解放战争, 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 建立新中国。 (4分) (2) “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3) 成就: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3分)

22. (1) 目的:促使法国从越南撤军, 实现越南独立与和平;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分) 努力: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 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2分) 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分) (2)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 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出于冷战政策需要, 对中国奉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 (4分) 意义: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促进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分) (3) 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上合组织的活动, 并发挥了主导作用等。 (4分)

23. (1) 原因: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论十大关系》;党的领导、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人民群众的努力;“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和邓小平采取的调整和整顿措施等。 (3分) 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等。 (3分) 本质特征:违背客观规律, 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以阶级斗争为纲”, 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 (3分) (2) 特点:长时间持续高速增长。 (2分) 因素: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入WTO等。 (3分) (3) 依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农民首先实践然后推及全国;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依靠农民提供劳动力;大量的农民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等。 (3分)

24. (1) 特点: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分)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等。 (2分) (2) 状况: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2分) 原因: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党和政府城市化政策的推动等。 (2分) (3) 观点: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充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2分) 依据: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比小城镇具有优势;中国人口太多, 资源短缺, 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2分) 认识:中国应该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国的城市化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思想建设”的问题在一些党的基层组织中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埋头业务工作,不注意研究社会思想政治动向;一些党的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建设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警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研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一贯方针政策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党内出现了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思想建设的风气。部分官员只重视政绩,不重视党建,没有把党的建设位置摆正。政治不能代替经济,但脱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是不可能发展和提高的。

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党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揉到一块来做,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的国民经济要追赶上发达国家, 一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的建设为基础。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我们党解放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建设的全部经验也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政治优势,是保证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更是抵制外来不正之风的法宝。

四、历史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的做法

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建的作用得到初步总结,中国共产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了许多涉及到党的建设的文章,对党的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陈云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建的作用。他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的思想工作问题,对于全党争取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的论断。

1992年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所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把党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五、立足党的建设,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对策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自觉为党的建设服务。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形象好的干部队伍,使其即是排头兵又是宣传员,为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影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站稳党的建设的思想阵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让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依靠群众,切实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朱明光.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教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雷晋升(1986-),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研究。)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第12篇

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 这一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但研究并不深入。从文献的数量上看, 关于政治价值相关研究的论文专著还很少见。从研究涉及的问题来看, 关于政治价值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以下问题:政治价值的界定、政治价值的研究对象和范式、政治价值的建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从内容来看, 已有的文献存在以下不足:首先, 对“政治价值”的含义缺乏共识性的界定。作为政治价值研究的基础问题, 这一现象凸显出目前对该问题研究的薄弱;其次, 没有形成公认的研究范式, 即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最后, 对政治价值的建构缺乏深入的研究。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限于争论以什么原则作为指导的阶段。有主张以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为核心的, 有主张以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为核心的, 有主张兼容中西的优秀传统的。所有这些问题都表明了一点, 即关于中国政治价值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因此, 以政治价值为主题对中国的政治价值建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专著是该问题研究中的拓荒之作。

从结构来看, 该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政治价值问题概述。主要包括政治价值概念的含义、政治价值的结构、政治价值的特点、政治价值的功能、政治价值史等章节。第二部分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阐述。主要包括三十多年来政治价值在各个时期演变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这部分是该书的核心和重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目前中国政治价值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于未来中国政治价值建构的探索。该书的主要线索是对中国政治价值历史和现状的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历史追溯以分析政治价值历史发展中的主要动因, 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未来政治价值的建构做出尝试性的探索。

政治价值是该书的核心概念, 也是极易混淆的概念。关于政治价值的含义, 作者从多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 关于什么是政治价值的界定。关于这个问题, 作者总结了十种不同的观点, 逐个分析各种观点的得失, 然后将“政治价值”界定为:人类政治生活的一般准则、意义和本原, 内容上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等多方面的价值[1]。其次, 在“政治价值”概念的基础上, 作者还从政治价值的本质、结构、特点、功能以及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关于政治价值的本质, 作者依据唯物史观的思路, 认为政治价值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集中体现, 是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综合表达。关于政治价值的结构, 作者首先将政治价值的结构划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然后分别从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关于外部结构, 作者分别从政治价值在价值体系、政治系统、政治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于政治价值的内部结构, 作者则分别从政治价值心理、政治价值认识、政治价值意识和政治价值观念四个层次进行了说明。关于政治价值的特点, 作者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统一, 即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整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变迁性的统一。关于政治价值的功能, 作者总结为五个方面:评价和批判功能、统摄和凝聚功能、引领和导向功能、规范和论证功能、增益和纠偏功能。关于政治价值的上述总结, 虽然并不全是作者的首创, 但利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政治价值的含义进行系统、全面地总结归纳, 在政治学领域这还是第一次。通过上述总结, 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政治价值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和重要性。

该书的线索是通过历史的追溯分析中国政治价值现状和未来政治价值的建构问题, 因此, 对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价值的演变及其变迁动因的分析, 是该书的核心问题。作者以各届党代会为划分依据, 逐个分析了各个阶段中国政治价值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并以此对中国三十多年来政治价值演变的基本特征及趋势进行了总结。

作者认为, 中国政治价值的变迁存在着以下特征:主导政治价值不变, 主流政治价值变化;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共存互动;整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交叉融合;理想取向与世俗取向共存互补;精神取向与物质取向并重互赢。关于中国政治价值的变迁趋势, 作者总结为六个方面:即政治价值范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政治价值判断方式由情绪化向理性化转变;政治价值主体人格由盲目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政治价值思维模式从二元对立向务实中道转变;政治价值取向在个体与集体之间调适;政治价值处于危机与重建之间。应该说上述总结概括既精练又全面。

关于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动因, 该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进行了分析。关于国内因素, 作者主要概括了四个方面, 即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政治价值变迁的新资源;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整合给政治价值的变迁提出了新任务;政治文明建设给政治价值的变迁提供了新领域;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给政治价值的变迁提出了新要求。关于国际因素, 作者总结为三个方面, 即全球化对中国政治价值的变迁带来的影响;加入WTO后政治价值变迁面临的新课题;网络传播技术对政治价值变迁的有利因素和负面影响[1]。上述概括既吸收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也融进了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

中国核心政治价值的建构是该书的结尾部分, 也是对中国近三十多年来政治价值变迁的逻辑延伸。在这一部分, 作者探讨了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核心政治价值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建构中国核心政治价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关于什么是中国核心政治价值, 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 中国的核心政治价值应该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其实质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还表现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追求和满足。满足人的民主法治权利, 满足人的自由平等愿望, 满足人的公平正义要求, 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理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使之真正成为造福于全体人民的价值理念。

关于中国核心政治价值的建构, 作者提出了几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建构之本;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取向是建构当下中国核心政治价值的方向性原则;科学地对待中西两个传统是建构当下中国核心政治价值的务实之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 在未来政治价值的建构中, 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尊重政治价值变迁规律, 坚持一元导向、多元共存互动的政治价值取向;直面政治价值冲突,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的主导地位;重视政治价值领域的交流、对话, 建构和谐开放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1]。

纵观该书, 关于政治价值内涵的界定部分, 全面而清晰;关于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历程、特点、动因的总结和概括, 精练而准确。本书结尾部分, 即关于中国政治价值的构建部分可以写的更为深入具体一些, 这也是本书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

该书作者李奎曾在基层政府工作, 对中国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弃政从学后, 李奎在武汉大学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 致力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这本著作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整理、丰富而来的, 可以说是他多年学术研究和基层政治实践的结晶。

摘要:从政治哲学视角对中国的政治价值及其变迁建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也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更是中国政治学界应有的学术良知和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专著是该问题研究中的拓荒之作。

关键词:政治价值,学理研究,拓荒之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控制权的私下收益下一篇:卷烟设备自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