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2024-07-20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精选8篇)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1篇

一、电力企业作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现状

1.

作业指导书、工作票等都已经投入使用,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2. 作业安全标准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手段。

标准化作业只能靠现成监督, 后期检查考核没有依据。表格的填写无法真实反映作业当时各项落实的真实情况, 需要一种控制手段。

2.2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已经较多, 多项重复, 亟待统一。

目前现场工作票、危险源点分析、作业指导书 (卡) 、作业交底录音等要求必须落实, 已经成为作业的负担。亟待一种有效手段进行整合,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各项措施的可执行性。

二、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1. 设计思路。

将各项要求的内容有效整合, 利用平板电脑这一新兴载体, 将作业指导书、工作票中的危险源点分析、作业交底有效整合。将各项措施的落实进行归纳、简化, 降低作业人员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

2. 设计原则。

2.1标准化。严格遵照电力企业对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通过发放现场工作的作业指导书, 加强对现场作业流程的控制管理, 进而降低现场伤亡事件的发生概率, 提高现场作业的规范标准性。同时, 在工作的过程中, 对每一次所发生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加深对电力行业的理解, 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有效地指导[1]。2.2系统化。通过引入标准库的方法, 将现场作业内容按照最小的工作单元进行分类, 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小工作单元进行重新分配组合, 从而便捷地编写作业内容的目标, 实现现场工作流程和工作经验的积累。2.3扩展性。在进行安全标准化控制系统设计时, 要在专业类型[2]、指导书的结构等方面都有具有很广泛的适用性, 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用户对作业指导书的需要。指导书的内容可按照不同的专业进行灵活的拓展。2.4实用性。在现场安全标准化控制系统中可以进行网上流程的审核, 通过平板电脑就可以完成整个现场作业过程。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能够克服指导书和现场脱节的问题, 使现场的作业管理变得高效透明。

三、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1. 系统的结构。

系统主要由服务器、客户端、平板电脑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完成各项功能, 包括查询、制作作业指导书和作业卡;查询已结束的作业;查看正在进行中的作业实际情况及各种待办事项;进行作业指导书范本的编制、审核发布。此外, 通过USB和平板电脑进行数据通信, 现场作业人员将已审核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下载到平板电脑上用于现场操作, 作业完成以后再将作业的数据信息上传到服务端数据库内, 方便快捷[3]。

2. 软件的组成部分。

标准化控制系统应覆盖电力企业的运行巡检、线路巡检、变电检修等现场作业。系统的工作流程按照电力企业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编制的要求进行科学严谨地设计。依据电力企业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 标准化控制系统分为三个方面:危险源辨识库的设计、作业指导书的设计与审核、现场作业的控制管理。其中危险源辨识库, 涵盖现有作业指导书和危险源点分析及控制措施。作业指导书的设计和审核主要是在客户端根据具体的作业编制, 编制完成以后按照设定的审核程序, 提交部门领导审核, 审核通过提交主管领导批准, 将批准过的作业指导书下载到平板电脑, 进行现场作业。省时、高效。

3. 作业指导书管理是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进行在线制作、审核和批准的。

这种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了作业指导书的具体工作状态, 实现了对危险源辨识库的直接查询并提供作业指导书的修改、删除等功能。安全标准化控制系统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更新。该系统包含用户权限管理。特定部门和特定岗位的工作人员有权利对系统进行相关操作。指导书、卡在流转使用的过程中会自动生成工作记录, 为企业对指导书的情况进行检查提供依据;系统的操作者也可以随时对系统进行备份和恢复,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 平板电脑的使用。

开展现场作业时, 首先在系统上编写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在将作业指导书下载到平板电脑由操作人员现场实施。在现场作业中, 平板电脑通过摄像头拍摄所需要的证件和关键的操作步骤, 供以后参考使用。同时记录对电力设备的作业情况和参数。作业内容全部完成以后, 将作业数据上传到系统中。

5. 正常作业时只需要按照作业指导书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遇到其他因素影响到现场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就需要灵活地调整工作策略, 跳过作业步骤或者终止作业, 终止作业时平板电脑会提示操作人员是否终止作业, 防止误操作。工作结束后将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数据上传到系统中, 方便后续的统计分析[4]。

四、结语

电力企业通过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化控制系统的使用, 必将提高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 一方面使场作业规范化;另一方面使作业指导书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 提高现场作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荣.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学报, 2009 (3) :120-142.

[2]刘水, 吴田, 李金喜.电网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 2010 (11) .

[3]王鹏, 任志鹏, 赵建平.基于三层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8 (4) .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2篇

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概念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主要是指以科学化的作业方式为准则,针对作业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制定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做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工作,保证其对作业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和调节,事前预防是最重要的预防首段,近些年来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都是首先找出作业场所中的不安全因素,并且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在危险还没有发生之前,通过技术首段和相关作业规范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从而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二、现场作业的相关管理措施

目前来看,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迅速,为此,我们也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的安全,保证相关的规章制度能覆盖铁路工务系统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来,我国铁路工务系统的相关规章已经不断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责任人的寻找上,以前当铁路工务系统发生问题是,相关负责人往往相互推脱责任,难以追究事故的责任人,不能明确职责的划分,现阶段我们已经对该问题进行完善,当事故发生时,已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事故的负责人,有利于事故纠纷的解决。虽然铁路工务系统相关的规章已经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作业现场的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施工人员的防护设备缺乏,或者防护设备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等。除此之外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漠,专业素质较为低下,不能从专业角度出发,还有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好安全管理规范或者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后也不按照规范执行,在现场作业中随意更改作业计划,从而导致不能预料到的安全隐患,这也给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有效防止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一)完善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在对现场作业进行管理时,首先应该保证自身对各种作业的熟悉情况,这样才可以做到无遗漏的管理,此外,还应该加大对现场作业的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的管理规范并且按照规范约束现场作业情况,对现场实施全面,实时的监控,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也应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管理知识外,还要了解各个作业的工作流程,深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现场作业更好的监管,才能保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现场作业的时间一般持续较长,管理工作的时间也应该跟随现场工作的时间,所以应该保证工作人员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对作业现场实行实时的`监控,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一般采用轮班制的工作方式,这样不仅能保证自身的工作效率,还能时刻保证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

(二)提前确认防护设备和工作内容

在现场学位过程中,防护设备短缺或者工作内容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作业人员负责人的管理作用,作业人员即将开始工作前,作业人员的负责人应该通过手机或者或其它高科技设备对全部作业人员及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护设备进行拍照,将照片上传到指挥中心,供指挥中心的人员确认,现场作业指挥中心的人员要认真核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及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认真穿戴防护设备,现场施工设备的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设备的遗漏情况等等,工作人员在进入护网施工之前,现场作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与指挥中心的人员沟通,核对将要执行的作业内容是否与规定的内容相符合,造成确认后才能开始进行现场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规范作业流程,减少因防护设备佩戴不齐,工作内容不明确引发的安全问题。

(三)安装监控设备对作业情况实时监控

现阶段,很多事故发生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援或者因操作失误没有及时被制止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应该在施工现场恰当的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这样可以方便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掌握现场的工作状况,既可以实现对事故的预防也可以实现对事故发生时的补救。在安装时,应该确保监控无死角,能捕捉到各个现场作业的画面,实现全面监控,保证作业施工的规范,还有助于提升作业现场的工作效率,实现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通过对现场作业的监控,控制中心也提升了自身的监督力度,有助于现场作业人员认真执行安全卡控措施,让现场作业人员始终以标准化的作业规范要求自己,全面提升现场作业的质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打击员工消极应付的心理,对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对容易发生危险的工作流程进行重点监控,加大对作业上道,作业下道,进入护网和避车等过程的监控,严禁随意上道的情况发生。

三、结语

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是保证铁路交通事业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尽到自身责任,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实施有效保证,作业人员自身要保证作业流程的规范化,防护设备佩戴完好,相关监督人员应该运用先进的设备对现场作业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贵红,陶凯,刘金朝,等.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J].铁路技术创新,(2):27-30.

推行标准化作业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第3篇

1 结合实际, 组织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为了使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该局多次组织生产部室负责人、管理技术和安全监察专责召开座谈会, 认真听取大家对本局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意见和建议。全体编写人员以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范本, 紧密结合本局工作实际, 全面开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写工作。同时, 还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 认真研究推行标准化作业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 找准差距和不足之处, 认真修订完成初稿, 然后下发各基层供电所、变电站, 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在汲取基层单位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 完成了全局变电和线路部分的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写工作, 为推行标准化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积极动员, 做好推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推行标准化作业进程, 该局结合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开展标准化作业的实施方案》, 召开推行标准化作业动员会, 全面部署了本局开展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工作。同时, 还邀请市供电公司的专家对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他们认真展开讨论, 带着针对性的问题到省外开展此项工作比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参观学习, 取长补短, 从而提高对推行标准化作业的思想认识, 更进一步坚定推行标准化作业的信心和决心。该局领导班子也高度重视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推行和应用, 组织召开了专题研究会议, 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推行标准化作业所需的安全工器具、安全警示牌等必备物品, 为全局推行标准化作业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3 以点带面, 稳步推行标准化作业

首先在修试班推行标准化作业试点工作, 积累探索经验和具体的落实措施。在试行1个月后, 开始在丁营供电所、紫云供电所和马尧变电站、方头变电站推行标准化作业工作, 以1个点带动4个基层单位进行再次试验, 通过实践经验再合理修订推行标准化作业的方案内容。在积累了线路和变电部分推行标准化作业的经验后, 在基层供电所和变电站全面推行了此项工作。在推广过程中, 做到以点带面, 稳步推进, 推动了全局标准化作业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4 夯实基础, 全面推广标准化作业辅助系统软件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4篇

国家电网生〔2006〕356 号

--------------------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

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域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新源公司、国网运行公司:

为进一步做好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提高现场工作安全水平和作业质量,公司生产部在全面总结各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详见附件),请据此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六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全面推进公司系统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强化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规范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准备、执行和考核,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是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和质量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第三条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是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基本要求,是确保现场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安全责任清楚,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的有效措施,是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形式。

第四条 本指导意见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开展、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审批、应用与执行、评价与评估、检查与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五条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其它企业和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六条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应本着“全面推进、积极实施、持续完善”的工作方针,密切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做好与现有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衔接和融合,紧抓安全和质量两条工作主线,实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不断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 各单位都要将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当中,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深入、广泛、有效地开展。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切忌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给正常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第八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应与各单位现行的各种现场规程规定、安全管理规定、措施等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当前现场普遍采用的操作票、工作票、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实施方案等都应做为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现场标准化作业和作业指导书与现有安全措施割裂,造成现场安全管理的混乱。

第九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作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核心,应贯穿现场工作的全过程,对现场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现场工作安全和质量的“可控、在控、能控”。

第十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是一项涉及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工作,应充分调动所有生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十一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第十二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和有效实施。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三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各单位应建立以生产负责人为首的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

第十四条 各单位生产管理部门是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统计与考核工作。各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协同做好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

第十五条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的职责负责制定指导公司系统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导则,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开展;负责对省级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与考核。

第十六条 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工作要求;制定本公司的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办法;推进本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开展;负责对所辖各生产单位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十七条 地、市供电(电力)公司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工作要求,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体系,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规定,对体系内的各环节实施监督、控制、考核。

地、市供电(电力)公司内部各生产单位应全面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落实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各项工作要求,制定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实施及其全过程的检查与考核。

第四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管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制度,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开展、检查、评估、考核等工作的要求。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将现场标准化作业作为各项现场工作的基本形式,所有现场作业均应遵循标准化作业的基本原则。凡列入生产计划的现场作业,均应编写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在指导书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对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及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修正和完善作业指导书,不断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管理手段,逐步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建立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考核制度,并纳入单位安全、工作质量考核体系,定期发布考核结果。

第五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第二十四条 编制和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实现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具体形式和方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突出安全和质量两条主线,保证安全、质量的可控、在控和能控,达到事前管理、过程控制的要求和预控目标。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进行列入生产计划的各项现场作业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要求,编写针对具体工作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审核、批准程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前必须经过相应程序的审批。

第二十七条 为更好地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指导下级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各单位可以按照“导则”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简称“范本”)。“范本”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标准、规范以及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内容应包括对应现场作业应考虑的典型环节和主要因素。

第二十八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应遵守的一般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四个凡事”原则。

(二)符合安全生产法规、规定、标准、规程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应简单、明了,且含义具有唯一性。

(三)应针对现场和作业对象的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对设备及人员行为实现全过程管理,而不是照抄照搬“范本”。

(四)应集中体现工作(作业)要求具体化、工作人员明确化、工作责任直接化、工作过程程序化,并起到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第二十九条 各类现场作业指导书都应有编号,且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第六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

第三十条 各单位进行列入生产计划的各项现场作业时,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第三十一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专题学习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作业程序和各项安全、质量要求。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应在遵循现场标准化作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并可以采用必要的方便现场作业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 在现场作业实施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按作业程序的正确执行负全面责任。工作负责人应亲自或指定专人根据执行情况逐项打勾或签字,不得跳项和漏项,并做好相关记录(能够记录设备实际位置的项目记录实际位置,有具体数据的项目记录实际数据)。有关人员也必须履行签字手续。

对于在杆塔上等高处特殊作业项目,签字可以与作业分开进行,但在开工前作业人员应学习并掌握工作流程和安全、质量要求,作业时地面负责人应及时提醒高处作业人员注意作业行为、掌握工作节奏和进度,作业人员返回地面后应对高处作业质量补充履行签字手续,以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指导书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依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如发现与现场实际、相关图纸及有关规定不符等情况时,应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同意后,方可继续按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作业结束后,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应履行补签字手续。

第三十六条 依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检修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事先未发现的缺陷或异常,应立即汇报工作负责人,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处理意见,并经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项工作。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应详细记录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中。作业结束后,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批人应履行补签字手续。

第三十七条 作业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应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情况作出评估,明确修改意见并在作业完工后及时反馈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人。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应及时作出修订或完善。

第三十八条 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突发临时性工作应尽量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不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但应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七章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应按分层管理原则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管理。各地、市供电(电力)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都要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的负责人、专责人,负责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四十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指导书与实际不符等情况需要更改时,必须立即修订并履行相应的批准手续后才能继续执行。

第四十一条 执行过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应经评估、签字后存档。运行作业指导书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年;检修作业指导书保存不少于一个检修周期。

第四十二条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实施动态管理。各单位应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补充完善;作业人员应及时填写使用评估报告,对指导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修改。

第四十三条 对于未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的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突发临时性工作,应在工作完成后,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补充

编写针对类似工作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用于今后类似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5篇

1 明确范围,落实责任

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涉及到安全监察部、经营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安装公司、各供电所等单位。安全监察部是标准化作业管理的监督部门,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执行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负责安全工器具购置、发放、试验等;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规程、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经营管理部是标准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对派工单的正确使用负责。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年度、月度、周检修计划,及时总结分析本单位标准化作业的执行情况,对管理和使用单位提出整改和考核意见;负责对“三票一卡”填写规范的培训与检查指导。调度所负责停电申请的审批、工作许可和竣工送电命令的下达。输变电工区、安装公司、各供电所是现场施工检修的具体执行部门,应严格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开展工作。各单位安全员负责本单位日常安全工作;负责检查辖区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负责本单位“三票一单一卡”的审核;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规程、规定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及上报工作。

2 加强领导,优化流程

以省电力公司农电标准化作业竞赛为契机,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组织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调度所及部分供电所有关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从计划编制、申请批复、前期准备、停电操作等8个阶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筛选出供电所日常作业出现频次较高的16个典型作业项目,并对这些项目按照规程、规定及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绘制出了流程图,明确了每个部门在各节点中的责任,编制了初步的模板。然后从供电所选拔出6名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员工,组成标准化作业示范班,对每个作业项目按流程的要求进行演练,不断调整优化。作业流程涵盖了从作业计划、现场勘察、作业准备、停电申请、作业实施、竣工送电、资料归档等13个环节,对供电所现场作业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实现了“工作流程化、作业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环境优良化”的目标,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明显提高。

3 多措并举,提高认识

推广初期,因为认识上的偏差,部分员工存在抵触情绪,为此该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加强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及时召开了班组长及以上人员专题会,就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认识。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开展培训,组织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及供电所十几名员工,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精心录制了一套《常规标准化作业》录像片,作为培训资料,刻成光盘发放到全公司各供电所进行学习,提高了全员参与意识。二是强化管理,严格奖惩。制定下发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办法》,班子成员、部室主任分包各作业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业绩考核,兑现奖惩,有效地激发了员工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三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选取一个基础较好的供电所为试点,召开了现场会,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四是竞赛激励。组织供电所及安装公司等11个单位开展了竞赛活动,有73名选手参与活动,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前3名代表队给予了重奖,使大家提高了对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认识。

4 加强检查,确保到位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6篇

1 如今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传统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在电力现场标准化作业中需要记录的图表、施工指导书是通过笔写的方式来记录的, 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有:1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填写现场作业记录完成后, 要将记录的内容发送到生产的MIS中, 这样就延长了作业时间, 并加大了成本支出;2由于作业指导书是纸质的, 这样在记录更新时具有一定的延后性, 这样就会使在一线生产作业人员不能及时的收到更新后的指导书, 这样做放缓了施工进度;3由于指导书是纸质的, 并且电力生产环境复杂, 很可能使指导书受潮, 被浸湿, 这样指导书的完整性就遭到破坏, 失去了其自身作用;4纸质的施工指导书在现场作业中是通过笔写的方式来记录, 每完成一道工序就进行记录一次, 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步步进行。这样做有一定的缺陷, 因为这样反映的施工时间会被随意的篡改, 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对指导书的重视程度下降, 不能很好的完成记录工作;5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往往会因为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大意, 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计划来完成, 对设备的维护和工具的核对工作不能细心完成。从上述可以明显的看出, 纸质的施工指导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应用如今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整改, 使现场作业更加安全、标准。

2 对移动作业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

移动系统的结构主要层次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并且每个方面都需要承担着相对应的工作, 并要有自身特殊的功能, 这样就可以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来完成预定的工作。其中, 移动作业系统可以从应用层次上进行划分为移动端系统和主系统, 这两个系统有各自的任务, 主系统可以产生MIS任务的模版, 并为移动端系统提供程序方法和具体的施工规范;移动端系统可以查看主系统发出的任务, 并将实际执行任务的规范和作业记录传输给主系统, 通过主系统同移动端系统的协调来完成工作。

3 移动作业系统设计思路及原则

3.1 移动作业系统的设计思路

在移动作业系统中, 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执行”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电力生产施工人员的调研发现, 在正常的电力生产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执行这一问题。对于移动化信息系统的工作中, 需要结合工作环境、施工地理环境等来进行施工, 通过定位系统来进行延伸工作, 这样可以将施工工作做到最好, 并且, 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3.2 标准化原则

从目前来看, 作业指导书通常用WPS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经过WPS保存后, 如果使用就进行打印, 然后进行使用, 但是这种保存的方法仅仅可以进行记录和保存, 然而在移动作业系统中的作业指导书要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作用, 并不能实行电力生产现场的标准化作业。移动作业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施工的标准和内容进行解析, 可以按照相关的作业顺序进行, 对每一项作业都可以进行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 移动作业系统还可以进行风险衡量, 将现实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清楚的反映给施工人员, 还可以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时间进行记录。使用了移动作业系统就可以更加便捷的查询信息, 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生产作业中的控制, 实现安全生产。

3.3 移动终端的自主选择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 移动终端有很多, 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在实际的移动终端选择时, 需要结合现场的施工环境以及现场施工要求来进行具体选择。如果在选择输电形式的移动终端时, 最佳选择就是工业方面的PDA, 因为在输电形式现场施工大多是在郊区, 对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的要求不多, 只要求方便携带即可;如果选择变电形式的移动终端时, 最好选用笔记本电脑, 因为检修作业工程中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使用分辨率比较低的, 不便于观察, 会给施工人员带来不便。

此外, 一些企业还会使用手机作为移动终端, 虽然如今的手机的智能化逐渐增强, 并且使用方面, 但是手机也有很多不稳定性, 使用时间一旦过长, 机身就会发热, 尤其是作为终端, 热度上升的会更快, 这样就会造成终端的不稳定。因此, 在选择终端时尽量不要选择智能手机。

4 对移动作业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1 提升电力生产效率, 减少施工时间

移动应用系统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 这样做可以充分的对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加以利用, 通过数据系统进行传输, 直接将施工任务通过文本的形式下发的施工现场,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收集和记录的时间, 可以直接将信息上传, 这样在无形中减少了施工时间。移动作业系统还具有先进性和智能型, 可以将资料快速上传, 这样就减少了管理人员40%左右的数据重复录入工作量, 使电力生产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4.2 提升电力生产施工中的规范性

想要提升电力生产施工中的规范性, 就需要新型的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方法。移动作业系统中主要通过电子形式进行工作, 这样在记录时就可以不用笔纸, 施工现场信息记录工作会更加规范、更加精确。此外, 移动终端还可以执行作业标准, 通过系统固化方式, 准确的记录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具体操作等, 这样就方便了现场施工人员更加便捷的了解到其他生产作业方式, 可以总结经验, 使施工的规范程度、施工质量得以提升。

5 总结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大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得到提高, 也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得到很好的调整, 这说明, 信息技术的在电力生产现场中的应用,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此, 还要继续加大了力度发展信息技术, 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生产现场中, 这样才能实现电力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瀚秋, 刘开锋.低压配电网GIS结合电力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 2010 (01) .

[2]毕建军, 蔡明明.电网营销与配电一体化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02) .

[3]南文康.PDA智能巡检系统在电力设备巡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08) .

[4]徐丽平, 姜利群, 海丽, 张金玲.移动作业标准化管理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02) .

[5]成洋.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0) .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7篇

1 加强领导和宣贯, 为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福清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实施工作, 首先, 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领导小组, 亲自主持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各项工作, 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现场标准化作业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 将具体责任落实到部门及个人。其次, 认真组织宣贯, 召开动员大会, 印发《农电标准化建设八个专项工作及二十九项重点工作》学习手册, 做到人手一册, 以便生产班组学习需要。再次, 定期召开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协调会, 及时分析解决在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排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班组工作情况, 深入基层班组和工作现场进行指导、调研, 与现场各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不断优化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 细化、完善各流程节点, 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强化教育培训, 为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业人员是现场标准化作业的主体, 只有作业人员善于应用、熟练掌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 才能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才能起到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为此, 福清公司将现场标准化作业作为安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注重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标准化作业知识培训。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修订)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试行) 》, 对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规范性规定, 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正确理解和熟悉规定步骤和内容。在此基础上, 根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组织制定了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各专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及标准化作业流程, 并经公司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讨论审核通过。同时, 派人参加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的现场标准化作业培训班, 再由参加培训的人员对公司工作负责人进行培训, 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熟悉班组现场标准化作业卡 (指导书) 的填写、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通过培训, 作业人员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熟练掌握了作业流程、作业标准、危险点的辨识控制及工艺质量标准的内容, 并运用到现场工作中, 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全面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加强过程监督, 扎实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

现场标准化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经常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比如, 不根据具体工作任务而照搬样卡实施, 未在工作过程中及时签字和打“√”。针对这种情况, 福清公司加强对员工作业现场管理, 将现场标准化作业纳入到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考核当中, 并与月度安全奖挂钩考核, 树立“现场作业不执行标准化作业=违章”的标准化作业新理念, 促使员工认识到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可以切实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同时, 加强制度建设, 及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 明确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实施范围、工作程序、基本做法、考核措施。强化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指导, 进一步整理作业类型, 梳理关键作业流程, 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卡, 规范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 使现场标准化作业符合本单位生产管理的实际, 切实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深入、有效、持续地开展。

4 加强施工管理, 确保现场标准化作业全面实施

按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八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 使用第一种工作票及基建工作票的农网配电作业, 100%实行现场标准化作业。但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求施工单位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有一定难度, 若强制执行势必延长停电时间, 而国家电网公司对供电可靠性的考核要求又比较高, 两者存在矛盾。为了解决此项难题, 福清公司一是加大对施工单位人员的培训, 针对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流程及现场安全措施与施工工作票存在的异同点进行重点培训, 使施工单位人员认识到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 促使施工单位逐步适应现场标准化作业。二是结合输变电GPMS、配电GIS的应用,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水平。通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 对现场作业流程进行深入分解、细化, 对现场作业关键点进行梳理, 总结整理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经验知识库, 使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更加实用、有效。三是加强停电检修计划管理, 实施按周停电计划, 要求施工队伍将现场标准化作业卡以及对应的工作票、现场勘察单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对于未按要求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施工队伍, 在周停电计划平衡时不予审批停电计划, 要求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整改后方可安排作业计划。

5 以科技为依托, 不断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效率

以科技为依托, 不断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一是应用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软件,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工作效率, 在配电生产信息系统中开发应用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模块, 使各项工作、活动有章可循, 使现场作业过程规范化,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不必要损失;对危险点、预控措施及质量控制等要素进行归纳、收集, 逐步形成基于GPMS (基层版) 的知识库体系。二是依据现有的管理流程梳理编制标准作业流程, 结合GPMS在县供电企业的推广, 推广应用现场作业卡, 包括多专业作业控制卡、班组作业控制卡、工序质量控制卡、巡视卡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作业周期和作业流程控制, 便于现场调度指挥, 保证现场作业工作质量和安全。三是逐步开展PDA系统在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 利用PDA系统开展设备巡视, 及时将设备缺陷以及现场情况录入PDA系统, 并通过PDA系统上传到GPMS, 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技术水平。

6 不断持续推进, 努力实现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作业

铁路现场作业的标准化 第8篇

随着我国铁路跨入电力牵引时代, 货车重载、客车高速和机车长交路、跨局轮乘的实施, 机车整备作业的质量已成为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决定因素。电力机车整备作业主要由保洁、上砂、安全设备数据转储和检测、机车全面检查和机能试验、机车故障修理、保养和给油等作业。机车检查和试验是对机车进行“体检”, 合格继续担当运输任务, 不合格进行碎修或回检修库进行修理。传统电力机车整备场, 机车停在25 k V高压接触网下作业, 上车顶作业需先打开隔离开关, 手续繁琐还存在触电风险。因在露天作业, 整备作业受雨、雪、风、雾等不良天气影响, 不能实时监控职工简化作业和不安全行为。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整合整备资源、规范整备模式、统一整备标准, 完善整备设施的要求, 结合近期生产及远期发展的需要, 对太原机务段 (北区) 整备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工程于2014年10月29日正式竣工启用。标准化整备场基本消除了上述缺点, 并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采集机车质量和作业、安全信息, 对整备作业安全、有序、可控。但是, 若标准化整备场及采用传统整备作业模式, 图定库内作业时间90 min内完不成一台机车的整备;如果压缩作业时间, 安全与质量没有保障。本文作者从整备场标准化改造前、后的作业模式分析入手, 探讨利用好整备资源、优化整备作业模式、确保90 min内完成一台机车整备的思路。

2 电力机车整备场设施及作业模式

1) 整备场设施。太原机务段太北整备场改造前, 共十股道为电1至电10道, 电1道为回库专用线。其上设洗车机和上砂器。电2至电9道均设有接触网隔离开关和机车检查地沟。整备场南头为电动道岔, 北头道岔为人工搬动道岔。分别设有1号至5号搬道房, 2号搬道房兼作与太原北站分界点闸楼。整备场标准化改造是围绕两个点 (入库、出库) 和中间过程的闭环管理, 重点是跟踪整备作业、质量评价、作业安全和机车质量几个环节。实现机车整备标准化、集中化和智能化管理, 达到为运用提供良好机车的目的。并根治了机车停在25 k V高压接触网下作业触电风险、露天作业受不良天气影响、道岔手工搬动效率低和不能实时监控职工作业过程等弊端。a.整备场区道岔由人工搬道作业改为电气集中控制;b.新建在线动态检测棚, 机车回库过闸楼后进入检测棚进行走行部、动轮和受电弓动态检测, 所采信息传输到综合信息大厅;c.更新改造气力输送上砂设备和自动洗车机;d.取消电4至电9道接触网隔离开关;e.新建整备棚供机车检查作业使用, 棚内为无电区, 六股道每两道设一座三层整备作业平台, 第三层通过翻转渡板上下车顶;f.设置牵车机或库用牵车电源, 大棚内该股道无车门禁杆升起后牵引机车出入大棚;g.新建整备棚东边跨二层班组楼, 分别有检查组、给油组和电务、通信段人员待班室, 其中还设油脂发放室、机车牵车电源控制系统室;h.新建机车整备调度室 (厅) , 设置有:整备场综合视频监控、机车实时状态和轨迹追踪、整备检查质量评价、整备作业综合管理、机车受电弓动态检测、动轮动态检测、机车走行部动态检测、整备外勤调度管理八项功能的《机车整备作业综合管理系统》;i.为“机车整备作业综合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新设工位终端、手持终端、机车定位器、车号识别校验装置等设备。

2) 整备作业人员构成及整备作业流程见图1。整备车间实行铁路四班制, 每班由整备组、地勤检查组、外勤组三大块组成, 整备组由烤砂工、上砂工、油脂发放工、洗车工等组成, 地勤检查组由上部检查员、下部检查员、隔离开关值班员、工具管理员和给油员组成, 外勤组由值班员、外勤调度员、外勤司机、信号员、搬道员组成。另外, 还有检修车间碎修组人员, 电务段、通信段安全装备检测人员及外聘保洁人员。标准化改造后, 对作业工种进行微调, 烤砂工、隔离开关值班员、搬道员工种取消, 新增了机车入、出大棚的牵车工, 其他工种不变。

除机车进大棚内机车检查作业为平行作业模式外, 其他作业均为顺序作业, 整备作业时间为110 min。

3 优化整备作业模式, 缩短库内作业时间

3.1 现行整备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1) 虽然取消接触网隔离开关分、合操作缩减部分时间, 但新增了向整备棚牵入、牵出机车作业, 额外增加作业时间。

2) 上、下部检查员从牵车开始一直到机能试验结束, 增加了作业量。按6组检查员、2名牵车员和1名上砂工计算一台车平均工时, 上、下部检查员作业10.1 min, 牵车员6.5 min, 上砂工6 min。

3) 现行作业模式为顺序作业, 工位间衔接不紧凑, 未规定每个工位提前到位, 有效作业时间少。

4) 各工种作业时间不均衡, 作业时间长的工位是延长整备作业时间的瓶颈。

3.2 缩减整备作业时间可行性分析

1) 合理组织整备作业, 可压缩分配的时间。

a.上砂作业, 因SS4机车16个砂箱, 4个人作业, 每人4个砂箱用4 min作业, 压缩出2 min。b.交车时间 (司机办理) 可与牵车准备交叉进行, 因为司机到工位终端输入信息和到地勤办理手续不影响牵车。c.车顶检查、上部检查、地沟检查、走行部检查平行立体作业, 需要2个上部检查员和2个下部检查员。检查员检查一台机车平均工时为7.4 min, 减少约3 min。d.机能试验和司机接车合并协同进行, 可分别各试验一端。

2) 优化作业模式———平行立体作业, 实行一岗多职、一专多能制度。

a.洗车工1人和上砂工3人, 一岗多职。洗车机为自动控制, 班前做好准备工作, 就能根据机车位置自动洗车。洗车工兼上砂工, 4人一起上砂作业 (注:进入冬季防寒期不洗车作业) 。b.SS4型双节机车, 下部检查员兼牵车工, 每进整备大棚一台车, 由A组检查员 (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 负责牵车入、出大棚, 并负责A节机车检查, 和机车的机能试验全部作业时间为46 min;B组检查员 (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 待机车入大棚后进行B节机车的检查, 作业时间为15 min。c.6轴HXD3CA机车按单结车对待, 一组检查员进行作业, 作业时间46 min。d.每个工位联结部早出1 min, 晚回1 min, 做到紧密衔接、人等车。e.现行一上一下检查员, 有6对检查组, 优化后两上两下4人为一组, 分4组还差2个上部检查员才能配齐。可以实行“一岗多职、一专多能”, 闲时各司其职, 忙时兼顾它职。碎修组配备4名检修人员, 对其增技培训为上部或下部检查员作为“备胎”, 机车多时可以通过整备调度室派工担当检查员工作。检查员也可进行增技培训为机车钳工或机车电工, 当机车有活时先不用提票及时进行处理, 可提高机车效率。打破车间班组和工种界限, 进行统一调度派工派活。当然, 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鼓励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

4 结语

整备场标准化改造是围绕入库点、出库点和整备作业、质量评价、作业安全和机车质量等过程, 为机车整备标准化、集中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硬件保证。如何才能最优化地发挥这个硬件的作用, 必须有配套软件才行。

机车整备时间是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整备场标准化改造后作业时间比传统整备场所用时间还长, 就失去了改造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旧机车整备场设施和作业模式的比较, 找到影响作业时间的工位, 并根据标准化整备场的三层作业平台及全程跟踪整备作业过程等特点, 提出机车检查平行、立体作业和司机对口交接机车协同作业, 各工位结合部提前1 min到位推后1 min退位缩短作业时间。针对岗位人员不足提出一岗多职和一专多能的岗位用工方式。通过优化实现库内作业时间90 min的目标。

综上所述, 本文对机车整备作业模式的优化是可行的, 对提高机务运用效率是有益的。

摘要:对电力机车整备场设施、作业人员构成及整备作业流程进行了介绍, 并针对现行整备作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优化机车整备作业模式的思路, 以期更好地解决机车整备超时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机务段,机车,整备场,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铁总运[2013]90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加强机车整备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Z].

[2]童建军.推行铁路机车整备专业化地勤管理的思考[J].铁道机车车辆, 2012, 31 (3) :66-67.

[3]韦时平.机车整备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方案和实践[J].上海铁道科技, 2013 (2) :55-58.

[4]申瑞源.构建大功率机车整备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铁路, 2012 (2) :11-13.

[5]申瑞源.激扬正能量展示新作为在铁路改革发展中再创佳绩[Z].2014.

上一篇:老年手术病人下一篇:全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