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范文

2024-06-29

二级医院范文(精选12篇)

二级医院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院出院的患者14909例, 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57例次, 其中二重感染3例, 三重感染1例;年龄1~90岁, 平均年龄56岁, <5岁的10例, 5~60岁的25例, >60岁的122例。

1.2 调查方法

根据该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登记表, 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 包括入院诊断、住院时间、病情、感染部位、感染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等。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调查出院的患者14 909例, 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57例次, 例次感染率为1.05%;发生医院感染人数152例, 医院感染率为1.02%。见表1。

2.2 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前四位的是上呼吸道60例 (38.2%) , 下呼吸道45例, (28.7%) ;泌尿道18例 (11.5%) , 胃肠道16例 (10.2%) 。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感染率, 见表2。

2.4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

157例医院感染病例中病原菌标本送检143例, 分离出病原菌26株,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真菌8株。

3 讨论

该次调查显示, 呼吸道为医院感染主要部位, 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3.1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该次调查侵入性操作共有1334例患者, 医院感染81例, 感染率为6.07%。机体正常的防御屏障因侵入性操作而破坏了, 病原菌易于入侵并繁殖, 如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反复吸痰等均损害呼吸道屏障, 呼吸道因咽部细菌下移至肺部生长繁殖而感染[1]。

3.2 住院时间、年龄、原发病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调查显示, 该院内科医院感染率较外科高, 住院时间最长为102 d, 内科老年患者较多, 多为慢性疾病, 自身防御功能降低, 利于细菌入侵定植, 医院条件因住院时间过长增加了致病菌侵袭的机会。

3.3 抗生素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该次调查的病例, 抗生素使用多为经验用药, Ⅱ联的有3727例, Ⅲ联有6710, Ⅲ联以上有4472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多次、多联、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导致二重感染[2], 加之部分病患者长期激素治疗患者,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就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3.4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革兰氏阴性杆菌13株, 革兰阳性球菌5株, 真菌8株,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与文献报道一致[3]。

通过该次调查, 了解了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环节及危险因素, 明确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1) 加强组织管理与培训, 全面提高认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 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合理使用抗生素, 提高送检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原菌的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 要特别重视因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引起的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4]。 (3)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根据需要使用防护用品, 加强手卫生。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指、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 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 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 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缪素萍, 邓瑞文, 钟文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5) :646-648.

[2]刘绍德, 莫永生, 莫惠平, 等.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 :81-82.

[3]文细毛, 任南, 吴安华, 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12) :1346-1348.

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动员讲话 第2篇

在这个秋日金黄,硕果累累的季节里,今天县中医医院在这里召开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动员大会,这是县中医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县中医医院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开始,更是全县中医药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刚才,宋县长做了重要指示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吴院长做了一个精彩的、鼓舞人心的动员报告,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代表县委宣传部就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余庆县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县中医医院代表了全县中医医疗工作的形象,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整体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医疗纠纷、实现医院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县中医药卫生事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实施,医院的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县中医医院提

出开展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体现了县中医医院领导班子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体现了县中医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不甘落后的精神状况。希望中医医院各个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化压力为动力,变责任为行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投身到创建中,县委、县政府将在政策上、舆论上、领导环境上,对县中医医院的创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二、强化措施,确保创建二级甲等活动取得实效。

创建等级医院,要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二级甲等医院形式上是医院的品牌,内容上是医疗、技术、管理的规范体现,我们以此次创建为平台,围绕制度化管理这个重点,规范化技术这个焦点,人性化服务这个亮点全面提升中医院内涵素质。

创建活动是一种载体,要通过这个载体,促进我们的工作,让社会满意,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院的满意度,创建活动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水平,要围绕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技能培训和硬件建设,全面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

创建活动是自我加压、目的在于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要把我们在管理、医疗、护理、硬件,软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分解归类,责任到人,限期整改,要把创建的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压力。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不来,要不来,全靠大家努力工作干出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关系到全体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医院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余庆县的中医医疗形象。这次创建二甲中医医院对我们县中医医院来说,没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县中医医院领导班子和每一位同志,都要认真地负起责任,用自己扎实有效的工作经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在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过程中,大家肯定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敢于拼搏,开拓创新,把县中医医院建设成为全县一流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我完全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中医院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有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县中医医院一定能完成创建任务,让全县中医工作者及全县人民共享创建成果。

“雪上加霜”:再探二级医院出路 第3篇

自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今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对此,本刊联合江苏当地媒体走访了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医院。采访过程中,不仅能看到国家对临床医疗“限三扶一”大方针实施下的初见成效,也有对二级医院能否走出尴尬境地的隐忧与期盼。

江苏“限抗”:不光二级以上,基层医院也严控抗生素使用

以前,经常听说“感冒发烧喉咙疼?去医院挂三次水立马好了!”而如今,想去医院“随便”挂个水,肯定是不行了。

去年,江苏省卫计委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下称《通知》),宣布从今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

7月1日是“限抗令”(限制抗生素)正式施行的第一天,也就是说,南京二级以上医院不可以再在门诊进行抗生素静脉输注了。为此,记者走访南京多家医院,包括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社区医院,看看各个医院为了迎接今天,都做了哪些具体准备,准备情况又如何。

三甲医院:从去年起,已陆续停止门诊输液

作为本次“限抗令”的一大重要对象,三甲医院备受关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大病小病都喜欢往大医院挤,挂个门诊输个液。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给病人的健康也带来了隐患。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门诊输液率高达60%-70%,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无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输液太多导致抗生素滥用,比如幽门螺杆菌,原来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一次性根治率可达90%以上,如今使用同样的药物,根治率有时还不到一半。

此次,据江苏省卫计委相关人士介绍,江苏的这个大动作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率先进行的。记者采访了鼓楼医院相关负责人,他表示,目前医院已经停止门诊抗生素输液,“现在只有急诊输液。”此外,鼓楼医院还将停掉营养药、中成药的输液。

不仅仅是鼓楼医院,记者从南京其他大型三级医院获悉,各家医院早前就已开始采取行动,陆续取消门诊抗生素输液。“去年4月1日开始,我们医院宣布取消门诊抗生素输液。”中大医院呼吸科张主任介绍,针对那些口服抗生素没效的肺部感染患者,只有两种途径可进行输液,一是达到住院标准,二是转往急诊输液。此外,包括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大医院,也都早从去年就开始宣传停止门诊抗生素输液,门诊上若遇到急诊性阑尾炎等确实需要输液的,就转往急诊。

二级医院:归类分析门诊处方等,杜绝“不合理治疗”

位于白下路的南京红十字医院是一家二级医院,记者前往该医院采访,从门诊、急诊走过时,并没有看到类似“7月1日起门诊停止抗生素输液”的通知。“其实早从去年开始,我们门诊输液患者就在减少了。”南京红十字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侯兴丽介绍。

据了解,以前该院月均输液量为5000人次(门诊、急诊输液室在一起),而今年同期数字已降至3000人次。在侯兴丽看来,一方面是“限抗令”的消息早在网络、报纸等渠道开始宣传,人们的输液理念随之渐渐转变,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当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好,一部分患者也会分流下去。

也正是如此,该院输液室的座位也从以前的75个缩至目前的60个,“输液室已划出去一个小房间给注射室用了。”但侯兴丽也表示,从开始真正实施“限抗令”措施后,他们也担心,“如果门诊上有患者要求输液怎么办?”

对此,该院医务处表示,其实院方也已做好准备。“我们已梳理好本院门诊患者的病种、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对既往的处置方法和门诊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坚决杜绝‘不合理治疗’。对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也严厉处罚,并专门安排门急诊医护人员做好患者解释工作,确保医院医疗安全。”

在采访过程中,该院医务处特别介绍了“限三扶一”大环境下该院的转型思路与举措。据悉,南京红十字医院已于去年筹措并建立了康复中心,目前这个新中心已投入正常使用。

社区卫生中心: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也严控抗生素

下午,在位于许家巷的秦淮区双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记者在一楼的输液室内仅看到有一位患者正在输液。而这里的整体条件并不是很好,输液室内不大,一共约有25张座椅。

“这个事情啊,我们都知道的。”提到“限抗令”开始实施,该院医务处的丁姓负责人表示是了解的。而目前该中心每天大概接受40人次的输液量,“并不是很多,尤其是现在的季节,感冒发烧的并不多。”

“并不是说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停止抗生素输液了,就得跑到我们基层医院来。”这位丁姓负责人介绍,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对抗生素的使用也是有严格控制的。对此,市卫计委基妇处处长刘奇志表示,基层医院确实和大医院一样,需要严控抗生素的使用。而且为了预防一些病患想转移“战场”,市卫计委将对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强度都会进行严格监管。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处朱姓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层医院暂未受到影响。

社区医院恢复病房手术室二级医院怎么活?

nlc202309091130

社区医院恢复病房和手术室 ,谁最担心? 医改政策对二级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不利。种种迹象表明,二级医院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转型时刻。很多人在讨论医改后二级医院的出路问题,情绪普遍悲观。如何在政策的夹缝中寻得生机,是二级医院的管理者和医护朋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

向“下”:二级医院病源被“分流”

关闭多年的病房,正在逐步开放;尘封已久的手术室,也面临重新启用——南京多家社区医院出现这样的“新动向”。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是新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要担起留住病患、承接大医院下转病人的重任,重新打开病房和手术室正是必要之举。

“奶奶,来,量个体温。”南京市秦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小翠(化名)将体温计递给82岁的单奶奶,之后又仔细询问、记录下老人一天的饮食等情况。受最近的阴雨天气影响,单奶奶的老慢支又发了,“以往都要跑到第一医院去住院,现在能在家门口住院,环境还这么好,真是太方便了。”单奶奶的女儿开心地告诉记者。

单奶奶入住的秦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不久前刚开放。

近来,类似这样恢复病房设置的基层医院越来越多。记者在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设置数十张床位的康复病区已经完成装修,闲置多年的手术室也焕然一新。

南京市建邺区卫计局基妇科科长班俊敏介绍,目前该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个别因场地限制没法设置病房,绝大多数已经恢复或正在恢复病房设置,“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今年底将正式开放,届时手术室同步开放”。

记者从南京市鼓楼区卫计局获悉,该区凡具备条件的社区医院,目前都在逐步开放病区。而秦淮卫计局副局长陈玲告诉记者,该区50%的社区医院都已具备满足百姓住院需求的条件,“不具备的都是受面积限制,因此,‘十三五’期间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设置成为标配”。

借力大医院资源解“缺人”难题

“至2017年底,南京市将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0%。住院人次、病床使用率明显递增,这对基层的医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市卫计委基妇处处长刘奇志介绍,省卫计委去年8月出台的相关意见提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为上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术后康复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等接续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一、二级手术,如阑尾炎手术、扁桃体切除、角膜、结膜异物摘除术等;提供正常分娩服务,具备条件的可开展剖宫产手术。“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各基层医疗机构逐步恢复病房或手术室设置。”刘奇志说。

不过,在此过程中,各社区医院也面临着医疗人才不够、服务能力不足的尴尬,因此,借力大医院资源,开放病区或手术室成为当下基层医院的“主流”之举。秦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任晓虹告诉记者,该中心上月新开放的病区是与第一医院呼吸科合作,由对方派出高年资的专家和护士长负责病区管理。

而记者在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该院病区管理由第一医院感染科相关专家和医护负责。鼓楼区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则是与南医大二附院合作,二附院每天都派出专家在这里查房、巡诊。

班俊敏告诉记者,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开放的手术室主要借力454医院骨伤科专家力量,未来病区将收治以外伤为主的康复病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市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展开合作。

专家:恢复应循序渐进,基层医生能力要跟上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认为,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社区医院作为未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主战场,仅有门诊服务功能远远不够,恢复病房乃至手术室设置成为完善基层医疗功能、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可以满足老百姓就近就医的需求。

另一位业内专家提出,恢复病房、手术室等医疗功能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窝蜂,必须兼顾好相关制度和人员队伍建设,“虽然社区病房不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病情变化,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要求更高,在质量管理上必须像大医院一样,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会诊转诊和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分级诊疗把二甲医院推向何方?

“只能熬着。”上海某二甲医院院长对记者表示,分级诊疗会把二级医疗机构推向死路。

之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赴上海市调研医改工作时称赞,上海市的分级诊疗成效明显,且多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分级诊疗,是指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又称,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事实上,在分诊医疗的改革中,包括上述这家医院在内,不少二级医院的日子都不好过。

根据分诊医疗改革中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的具体定位,对比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nlc202309091130

上述院长对记者称,这些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消化疾病、骨性关节病等慢性病患者从二级医院流向社区医院,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收入。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多年来“以药养医”运行机制,医改也推出了“药品零加成”等政策。作为曾经药占比近50%的某二甲医院来说,这也直接降低了医院创收。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疗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唯一途径。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计,去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2.19亿,外来就医流动人口平均每天达70万,北京也被人们称为“全国看病中心”。然而在三甲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大约30%的病人并不是疑难重症,而是应该在基层医院就能治疗。这也是分级诊疗的目的。

对于本来就属于“鸡肋”存在的二级医疗机构被市场淘汰也属于正常。对于它们来说,该人士认为:转型才是其当务之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对记者表示,在分级诊疗改革中,二级医疗机构的位置比较尴尬,它们需要向上或下游进行转型,比如转型为以全科医疗服务为主的社区医疗机构或者是转为专科机构,关键是二级医疗机构得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够化解在改革中的尴尬身份。对比国际通行的医疗机构机制,二级医疗机构的存在是中国特色,因其历史的原因。

上述二甲医院院长对记者表示,为了适应分级诊疗改革,该二甲医院自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寻求转型,比如逐渐扩大外科科室规模,适当减少内科门诊等规模。这些改革不仅推荐缓慢,而且也并不如意。对于未来的出路,该院长表示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继续熬着。

并非“狼来了”:大批二级医院或将艰难度日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县医院都是二级医院。据了解,无论是在过去的“强基层”时代,还是接下来的分级诊疗改革时代,县级医院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医保的全覆盖让县级医院有了充足的病患,其次大批政府拨款让县医院硬件设备、大楼焕然一新。可以说除了缺优秀的医疗人才啥都不缺。

接下来几年改革无外乎两大趋势:搞分级诊疗和推三明医改。

分级诊疗讲的是大病不出县,县医院的硬件软件又将迎来一轮加强潮。现在连超级大医院都高看县医院几眼,纷纷想和县医院“攀亲”搞医联体,派专家支持。原因在于未来县医院将成为分级诊疗转诊体系中的中枢,把握住患者资源。

再说三明医改,主张政府履行办医责任,就是政府必须出钱的意思。据了解,三明医改几年下来,多家县级医院焕然一新,因为当地政府几乎包揽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见迎接县医院的将是春天,而不是死期。

有业内人士断言:地级以上城市二级医院或将倒大霉!

哪些二级医院要倒霉呢?实际上讲的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一些“夹心层”二级医院。以三明市为例,据了解,三明市第五医院作为一家二级医院可谓“惨到家”,要钱没钱,要患者没患者,医生收入和县级医院相差甚远。为啥呢?患者要么直接去了像三明市第一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要么直接去政府大力扶持的县医院,谁会去这样的“夹心层”医院?

更夸张的是,根据三明医改精神,取消了挂号费,改收诊查费,直接提到了主任医师48元,副主任医师38元,主治医生28元,住院医师18元的水平,一位三明市五院的副主任医师就抱怨,诊查费提这么高,同是副主任医师收费仅比三明市第一医院少一两块钱,患者更不来了!

这样的情况仅仅三明独有吗?随着药品零加成改革的推进,全国将掀起取消挂号费提高诊金等技术劳务性收费,届时城市二级医院的诊金将大幅提高至大医院统一水平,患者还会来吗?

还有当然就是药品下沉。用北京市原医改办主任韩晓芳的话说,给基层配足了药,大医院门诊可以直接少近三分之一。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用药情况将得到大幅改善,届时慢性病患者在三级医院诊断治疗后,在社区就可以了,谁还会去夹在中间的二级医院?

上海市区一位二级医院院长就曾对该院内科主任表示,现在应该有危机感了,很可能二级医院不再需要这么多内科医生了。

早转型是唯一出路!

据悉,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事实上近年来一直在鼓励城市二级医院转型做康复养老,但由于康复在现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下不赚钱,不到“刀架到脖子上”,院长们很难下决心。

但识时务的二级医院已经动起来积极寻求出路了。以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为例,以前是一家标准的综合性二级医院,后因经营艰难,寻求转型康复医院,如今已经成功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其康复特色在康复资源稀缺的上海市越来越抢手。

还能有第二个“第一”吗?开玩笑地说,转型晚了,不仅难以及时掉头,连医院名字上也不再占优势了。

夹缝求生:关于二级医院的出路问题

二级医院如何在夹缝中寻得生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实际上,市场中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只要认真研究市场的特性,出路肯定是可以找到的。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医改后二级医院的出路问题,情绪普遍悲观,认为日子将越来越苦,最终甚至不得不出局。

医院是给人看病的,二级医院的医生也是看病的医生,二级医院同样有病房有设备,为什么这样的医院就无病人问津呢?二级医院的处境始终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由很多的因素决定。

第一个原因是民众的消费习惯。人患了大病,一般要到大医院就诊,不会相信三级以下医院的治病水平;而如果患的是小病,则宁愿在社区或者一般的门诊解决问题,更不会劳驾二级医院的医生。由此会使两端医疗机构的医生都很忙碌,唯独中间的这部分医生闲着找不到事情做。无事可做就只能喝西北风,最终等待出局。

二级医院医工服务体系新模式 第4篇

张宇告诉《中国医疗设备》记者,“与简单的第三方维修不同,这是一个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的是包括采购、验收、巡检、保养、维修、计量检测、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以日常巡检、定期保养维护为基础,以巡检、维护取代维修,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故障率和耗损率,节约维修成本;以维修为保障,以协助医院甄别配件、验收设备为辅助,做到看好、管好设备。

“项目启动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且效果显著。”驻场工程师和医工对全院医疗设备、病床、UPS进行统计,将每台设备的技术信息记录在案,汇总成《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设备手册》电子版和纸质版,其中包括了设备的照片、厂家、型号、使用日期及设备现状等18 项信息。设备编码后科室报修程序简化,电子档案查找即时,第一时间定位设备、了解设备信息和运行数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是医院建立的第一本内容详实、信息准确的设备管理手册。”

医工服务还协助医院完善了设备的验收流程,制定新的设备验收单和验收流程,强化了软件的验收和检测。张宇以超声的验收向记者举例:

中关村医院副院长张宇

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报告仅填写设备序列号、哪些探头是保修范围内、保修起止日期及临床科室签字等。而新制定的验收单信息包括:设备的详细信息(厂家、型号、序列号、配件序列号)、设备相关资质(5 证1 授权)、详细装机单对比情况,以及设备的售后服务详细信息(设备厂家联系人,经销商联系人,售后服务联系人)等,最后是临床使用科室主任、厂家工程师、医院设备主管部门三方签字。验收单使用统一格式,后期管理中查找设备信息及设备报修都变得更加便捷。

同时,医工服务还对医疗设备的风险等级、使用年限、设备分布、产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分析,出具了分析报告, 并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陆续开展了医疗设备的验收、巡检、保养、维修、固定资产管理和报废、计量检测等工作。

准备工作完成后,医工服务体系正式启动。

驻场工程师们协同医工一起主动承担设备清查、月度巡检、定期维护保养、对月度/ 季度/ 年度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设备进行常规维修、监督设备厂家上门服务。同时对设备管理进行全过程记录、日常维修备件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等。此外,驻场工程师还要协助医院进行新设备验收、计量检测、旧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设备调配建议、采购技术咨询等,并定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日常培训。

2015 年全年,共进行设备巡检9152 台次,巡检实时解决故障66 次。大中型设备保养54 次,小设备随修随保。设备维修1095 次,其中复杂维修345 次,涉及全院36 个科室。病床维修100 次。UPS维修2 台,更换电池3 台。协助验收新设备76 台次。计量检测703 台,其中院内检测657 台,院外送检46 台。

谈起这一年多的医工服务体系,张宇给出了六个字的评价:省时、省心、省钱。

“在没有引进服务模式之前,想要厂家修一台机器,排队就需要一个月。”说起过去的厂家维修,张宇连连摇头。而现在,中关村医院设备维修当日解决率高达78%,三日解决率91%,并且工作步骤也极为简化:报修—监管—验收,专业维修都交给驻场工程师去完成。谈到成本控制,张宇就更满意了,而更让张宇满意的是通过定期巡检、保养,设备故障率显著减低、维修次数减少,维修成本降低。“过去,设备的维修成本是逐年10% 的上升,而引入医工服务后,2015 年较2014 年相比仅维修一项就节省费用38 万元,现在医院已能轻松的做到设备运维费用的稳中有控。”

随着工作的深入,医工服务公司也得到了采购办及临床科室的信任,据采购办阶段性地从临床科室收集服务反馈问卷显示:目前临床科室对医工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92.4%。

在张宇看来,医工服务模式是一个可以复制的设备运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它既满足了临床需求,又为医院节约了运维成本,同时还给医院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标准。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的尝试是医院后勤改革的创新,也是医院管理理念的突破和成功。

二级医院请示 第5篇

关于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有关问题

请 示

汾阳市卫生局:

依据山西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晋卫办中„2013‟2号)精神,我院计划申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按照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床位配置、人员编制及急救设施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特向上级请示:

一、床位编制

我院目前编制床位为60张,实际开放病床60张。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要求,医院最少病床配置为100张床(缺40张)。该问题已向汾阳市卫生局、汾阳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请示。我院新建医院标准设置床位为120支。

二、人员编制

截止2013年3月,我院现有在编人员91人(汾编办[2011]40号批准编制为108人)。按照“二级甲等”医院人员配备标准,编制床位至少100张,每张病床应配备1.5人计算,总数需150人员,人员缺口59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13名,护理人员22名;医技人员5名(检验技师2名;影像专业人员2名,心电图技师1名)行政及工勤人员19名(行政管理3名、财会3名、网络维护人员1名、信息人员1名、清洁人员7名、保安1名、水、电、医疗器械维修各1名)。

三、急救设施

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应急管理部分)要求,医院能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任务,救护车为重要救援设施,我院现有长安之星救护车一辆,为2003年年初购买,使用期已达十年,现已不能正常使用,为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畅通和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助的需求,急需配备救护用车一辆。

请领导审阅,批准为盼!.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八日

二级医院不同层级护士离职原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不同层级护士;离职原因;管理

近年來,护士离职率不断上升[1],护士的离职、脱离护理岗位已严重影响了我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干扰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影响了整体的护理质量,为解决护士短缺对医院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本院通过对离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为医院及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7月——2013年7月临床37名离职护士及脱离护理岗位护士为研究对象,女性36人、男性1人,年龄21岁-36岁,工作年限1-16年,其中内科病房11人,外科病房10人,妇产科7人,儿科5人,手术室4人。

1.2 方法 用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对37名离职护士离职后的随访或电话随访了解该护士离职原因及日前的工作情况。根据中山大学护理学院设计的全国护理人力资源研究的护士问卷[2],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工作满意度包括对排班的安排、提升机会、工作独立性、职业地位、收入、福利和学历教育资助等方面。

2 结 果

2.1 对较高年资护士而言 年龄在30-36岁和护龄在10-16年的护士大部分已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除要完成一般的护理工作外,还要担任科室的质量控制及带教等,同时还要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倒夜班自不必说,就算上白班,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也不能按时上下班,照顾家庭及孩子的角色不能顺利完成,另外提升少,对前景悲观失望,加上家庭的压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护士工作满意度最低,导致部分护士离职或脱离护理岗位。

2.2 对低年资护士而言 低年资护士大部分是合同制护士[3],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及福利更是远不及高年资护士,但是夜班及工作量却远远大于高年资护士,且与同龄人员其他行业相比,试用期长,工作时间长,收入却少,除一般的工作外,在二级医院护士还要承担很多非护理性工作,如打扫卫生,运送病人等,除工作外,还有考试、学习、应付各种检查等占用了很多的休息时间,导致低年资护士心理不平衡,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有机会就跳槽。

3 讨 论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映[4],护士的离职与工作满意度直接相关。护士的离职问题已经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发展,医院的相关部分应正确的面对护士的离职问题,留住人才,保证护理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实行分层级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合理化排班,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拖班现象,使护士能劳逸结合,保证护士的正常生理规律,充分休息,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同时加大对合同制护士的培养,参与科室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提高聘用护士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秋鸣,王海燕.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离职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12(12):3229-3230.

[2] 苏建萍,宁艳辉,代亚丽.新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8A):19-22.

[3] 胡方,刘毅.医院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66(6):217-219.

二级医院 第7篇

1 完善制度建设, 重在落实

各项制度、管理标准是对护理工作的基本质量要求, 共同行动的指南、准则。按二级甲等医院的质量要求, 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 我院护理部制定并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人员职责》、《护理常规》等, 包括《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装订成书, 人手一册, 以便更好地学习、落实。在此基础之上, 护理部、各科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讨论, 并将各项制度、质量要求列入考核, 定出具体相应的分值, 运用口头提问、理论考试、实地查看等方式督导, 并与奖惩措施挂钩, 使各项制度、质量得以落实。

2 加强目标管理, 抓好护理质量, 进行持续改进

建立并落实与二级医院任务规模相适应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 形成科室-护理部质控二级质量控制体系, 成立了院、科二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质控小组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组成, 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组成, 制定质量目标及质量标准 (包括基础、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十六个方面) , 并将质量控制标准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 进行各级质量控制, 包括季控、月控、周控、日控。并要求各尽其责, 恪尽职守。护理部、各护理单元根据年计划、管理目标、月安排, 每月初召开护士长例会及科室护士例会, 会上除了总结上月工作, 如各项管理目标落实情况, 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布置当月工作以外, 就每月质控情况护理部在护士长例会上组织讲评 (科室在护士例会上讲评, 包括护理部质量讲评内容) ,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集中讨论后组织实施, 最后对整改的效果进行评价。对质控中存在的共性、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个月的质量检查内容, 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每季度全面检查的内容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讲评、分析, 并与全院各职能科质量控制反馈一起形成《季度质量通讯》下发到科室。在反馈的过程中我们以事实和数据反映质控达标状态, 如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等, 对不足之处按奖惩办法进行惩处, 成绩优秀的个人、科室予以奖励, 并作为年终评优的一项指标。

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3.1 岗位配置

根据临床岗位需要我院全院护士与床位比达到了0.65∶1, 临床护士与床位比0.532∶1, 且护理部统筹全局, 制定了《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方案》。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实施了弹性排班, 加大中午及晚班等薄弱环节的人力资源投入, 以保证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3.2 护理人员分级规范化培训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 根据二级医院的质量要求, 我院制定了《继续教育制度和规范化培训计划》, 每位新上岗人员均进行岗前培训1周,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 学费报销, 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及学历。并根据我院发展需要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主管护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 通过双卫网继续教育。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进行规范化分级培训, 如新毕业的护士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为主, 运用各大临床科室轮科和“三基”考试、考核, 组织院科业务学习, 鼓励自学, 培训教育等方式培训, 为专科发展打下基础。今年二甲评审时我院新护士岗前培训率达100%, 在职护士参加学历教育达91.7%, 护士院外培训达22.2%, 主管护师继续教育达100%, 均达到标准要求。

3.3 岗位要求

3.3.1 我院严格按照《护士条例》精神, 在职护士一律注册上岗, 为此, 我院每年根据发展需要留用一定数量的护士。在我院实习, 通过护士资格考试, 尚未进行执业注册的新毕业的优秀学生作为院前培训人员, 在执业护士指导下工作, 经注册后, 考核、招聘为我院的合同护士以补充每年缺编的护理岗位。

3.3.2 根据二级医院标准对特殊岗位的要求, 我院年初制订外出培训、进修计划, ICU、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内镜室、供应室等特殊科室岗位人员要分期、分批在省、市进行全员岗位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

3.3.3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对护理质量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2007年10月我院实行了护士长竞聘上岗, 使一批职称、学历等综合素质符合要求的护理人员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 有效地控制了等级医院质量标准, 使各项质量要求得以落实。

4 加强护理人员“三基”培训

2007年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的通知》要求, 我市组织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护士岗位技能和竞赛活动。我院按活动要求制定了《九江县人民医院护理临床培训和大比武活动方案》, 召开全体护士会议进行全员动员, 使每一位护士领会到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于指导学习、训练的《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和《“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做到人手一册, 护理部安排了专人负责“三基”训练, 制定培训考核总纲, 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分阶段进行培训, 先组织护士长和教学老师培训, 逐项进行统一后, 由她们再培训护士, 以点带面在全院开展护士技术大练兵。科护士长以科为单位进行考核, 护理部再按时间进度分科室、分项目以考试评比的方式, 以考促练, 对成绩优秀的个人及科室给予奖励, 并不定期深入病房提问、抽查, 不断强化。护士以饱满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每天加班加点进行训练, 有的护士为了体验治疗感受, 相互间进行操作训练, 很多护士利用夜休、休息、中午、晚上的业余时间坚持加班加点的练习, 有的护士回家后, 在没有模拟设备的状况下将一些如心肺复苏等方面的操作在自己爱人身上演练。所以我院在“九江市技能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8年又在全市ICU、急诊护理比武中获得了个人和集体奖项。采用以上训练方式在二级医院创建过程中, 使广大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促进了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5 落实安全措施

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院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 制定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并将其纳入质量标准进行考核质控。

5.1 护理设施、器械、仪器、药品管理

各科室对护理设施、器械、仪器、氧气、抢救药品等施行专人管理, 并制订了各项仪器、设备的警示标识、安全操作程序和保养措施, 护理人员严格按程序进行操作、保养。同时加强药品管理, 如对于高危药物氯化钾、浓氯化钠等, 不能与普通药物混放, 使用红色标识引起注意, 对临近失效的药物也使用特殊标识及时更换, 对所有抢救药品、器械严格交接班。

5.2 患者的安全管理

5.2.1 患者入院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确保所执行的护理操作准确无误, 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为此, 我院设计了具体的、人性化的床头卡, 对危重患者、意识不清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使用标示性手腕带作为识别标识的制度。

5.2.2 护理部制定防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用错药的应对措施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要求护理人员掌握, 并落实到患者身上。如告知患者防跌倒、防压疮、防管道脱落、防坠床及围术期的预防护理, 加强用药前后指导、医技检查前后指导。同时提供安全的环境, 如呼叫铃、足够的照明、保持地面干燥等, 并将存在的缺陷按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进行记录、讨论、分析上报。

5.3 加强急诊、ICU管理护士长全面检查急诊用物是否齐全、到位, 急救流程是否完善, 并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应急操作技能熟练, 科室护士长督查考核, 护理部不定期检查。

6 体会

6.1 领导重视, 护理部层层动员, 制订活动方案及时间进度表, 掌握标准, 责任到人, 组织实施, 层层督查, 实施奖惩, 不断整改是我院护理工作在等级医院创建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保证。

6.2 等级医院创建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所以我们在创建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 应付检查, 而是要以等级医院的标准为指导, 落实完善各项护理标准, 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6.3 通过创建等级医院, 我院护理工作在完善护理管理体系, 健全制度, 加强护理人员分级、规范化培训, 质量考核, 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作风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所以等级医院创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级医院实行委托管理改革的实践 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委托管理,医院管理,卫生改革,民营企业

我国一些公立医院为了改变原有的医院管理成本高、管理体制滞后、工作效率低下等状况[1],积极探索改革之路。医院委托管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医院改革举措。它是指医院产权所有者通过契约形式,将医院委托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受托方有偿经营,医院维持原有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产权隶属关系不变,承担的基本医疗职能和政府补偿渠道不变[2]。通过激活内部运行机制,盘活国有资产,最大程度地实现医院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受托方在实现委托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亿仁集团兆真医院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亿仁公司)实行委托管理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某二级医院。

1.2 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针对医院改革做回顾性分析;从统计报表中选取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及焦点组访谈的形式等进行专家咨询;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

2 研究目的

研究医院委托管理改革成效;为受托方管理医院提供建议;为政府的医院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3 结果与分析

3.1 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该医院由于受国家卫生政策、市政建设、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病员流失,医疗功能萎缩,学科建设不全。原有设施设备老化,药品资金短缺,医院的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住院率急剧下降,重大抢救和重大手术几乎没有,医院运营陷入困境,每年亏损500~600万元。政府为改变医院现状,提出了改制,但进展缓慢,进一步造成了员工思想混乱,对医院的未来信心不足,致使部分医疗骨干调离医院,大量人员流失。2001~2005年的5年间共流失人员156人,其中医生占38.5%,护士占40.4%。流失人员的职称构成显示:高级占10.9%,中级占40.3%,初级占35.3%。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难以确保,工作陷于瘫痪境地。这种恶性循环的形成,导致医院持续走下坡路。

3.2 改革的程序

卫生局组成的改制领导小组起草改制方案,由国资委选定的评估机构完成资产评估,发布招标公告,向整个社会招标。改制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的医院管理经验,合作后的发展思路、经济基础、合作的诚意等原则,初步筛选,逐渐减少投标公司。由国资委、发改委等部分人员及一批医院管理专家组成评审团综合打分。审查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最后根据现有的国家政策、公司的综合实力、全体职工的意愿,在网上公示结果后,签订委托协议。具体操作透明、公正、规范。

3.3 委托管理的实施

3.3.1

亿仁公司对该院实施委托管理后,派遣由1名具有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管理经验的院长、1名获得医院管理硕士学位以及具有在三级医院医政部门工作经验的副院长、1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具有民营医院管理经验的副院长等组成的管理团队。 医院原有领导班子保留2名书记,中层干部未做调整。医院委托管理后,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人代表由受托方选定。管理团队受亿仁公司及卫生局双层领导、双层管理、双层考核,其工资及福利待遇与单位脱钩,由管理公司统一发放。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单纯以经济收入作为考核指标,而是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满意度等为基础,将医院的社会责任落实在协议条款中,让经营者自发地去关注社会指标的实现。

3.3.2 托管后完善各项制度,保障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服务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3],完善机构及科室建设,投资200多万元改造基础设施,改进医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投资300万元进行医疗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的添置补充和更新换代,保障了医疗工作正常开展。公司投资300余万元购置的螺旋CT,也为医院发展增添了良好的动力。

3.3.3 由于医院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基本医疗科室人员极度缺乏。

托管后,聘请专家教授11人。招聘院校毕业生82人,其中:本科占37.8%,大专占34.1%。另外,对实习生加强培养,择优留用。同时发挥医院管理公司的作用,分阶段分层次加强对原有职工的教育、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分配制度改革,从临床一线开始,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其他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机制,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3.3.4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出了多种便民的服务措施,开设了上海市第一家平价病房,定期下社区为居民提供义务咨询服务。从开展媒体宣传入手,加强医院形象塑造。

3.4委托管理的成效

托管后通过管理、设备、人才投入,提高了医护质量,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较好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提高。

3.4.1医疗业务稳步攀升

医院托管后,业务工作量有了较大增加,工作效率、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见表1。新技术、新项目也有所开展,实施了第一例肺中叶肿瘤、第一例脑转移瘤手术等。

3.4.2财务状况逐步改善

2006年医院业务收入突破4 000万,是医院近几年来最好的收入,较2005年增幅为54.2%。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为2356.0万元,占54.4%。医保额度的大幅增加,为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的医保完成量为2728万,较2005年增幅为54.1%。2006年医院净资产为462.4万元,是2005年的23.6倍。

3.4.3人才结构逐步合理

托管后通过补充人员,结构有所改善,医院现有职工398人。专业结构中:医生占30.9%,护士占36.9%;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率较托管前增长了15.1%。但从整体来说,学历仍偏低,中、高级人才缺乏,2006年卫技人员职称结构中高级占4.7%,中级占19.4%。

3.4.4社会影响力加大

自托管以来,全院医疗投诉明显下降,表扬信、送锦旗的数量明显增多。门急诊病人满意度由托管前的79.9%上升到91.2%,住院病人满意度由托管前的83.2%上升到92.7%。职工待遇逐渐提高,2006年职工人均收入为51 103.2元,与上期同比增幅为3.9%。职工心态也由最初的怀疑、观望,到现在是普遍看到了希望,干群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职工满意度由托管前的76.3%上升到93.1%。

4讨论和建议

自托管以来,医院环境设施得到改造;管理逐渐形成标准;职工的责任、服务意识得到了转变,实现了平稳过渡,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总体来说,改革是成功的。改革是在区政府及卫生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逐步实现和深化的。但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尚需政府继续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医院文化,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医院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医院原有优势科室项目及亿仁公司自身医疗特色优势,广泛开展联合办医,建立特色科室与特色诊疗项目,拓展业务,挖掘资源。

委托管理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对旧的管理体制的一种突破,较好的兼顾了改革的创新性与稳定性。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推动了公立医院建立所有者、经营者、监管者权责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医院提供了优秀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各项活动,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医院的公立性质不变,保持了卫生政策的稳定性,保障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保持了职工事业单位身份不变,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整体配套改革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参考文献

[1]晏波,等.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模式及其借鉴[J].中国卫生资源杂志,2002;5(3):109.

[2]尹伟,等.公立医院实行“两权分离”改革的做法和成效[J].中国卫生资源杂志,2006;9(1):46.

二级医院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区资料

本病区由胃肠外科和胸外科组成, 拥有病床38张, 其中普通床位34张, 抢救室4张。护士12人, 年龄最大40岁, 最小20岁, 主管护师1人, 护师6人, 护士5人, 本科学历2人, 大专学历8人, 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根据我院五天半 (39h) 工作制的需要, 设了十个班次, 即:

办公、白班;加强班的白1、A1、早晚班;基础班的早班、A班、P班、N班和机动班。APN基础班由5名护士担任, 加强班由护师担任。见表1。

1.2.2 因工作量需要调整各班人力:

普外科患者的择期手术及急诊手术较多, 中午、夜间繁忙时段护士人力不够, 传统排班多为年轻护士, 遇到危重抢救患者经验不足, 力量较为薄弱, 存在安全隐患。APN排班实现了双班制, 加强薄弱环节护理人力资源, 有效地提高了午间、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和应急能力。具体时间安排见表2。

1.2.3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

护士长和质控护士双休日轮流上班, 把好护理质量关, 确保护理安全;实行APN弹性制排班, 由四名护师参与加强班, 每天有3名护师分布在不同时段, 确保了午间、夜间等薄弱环节的护理安全;设有早晚班和机动班, 协助P班与早班的工作, 担任夜间的特护工作。

2 排班原则

2.1 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24h不间断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 实行弹性排班。保证责任制包干护理的落实, 护师分管4~8张床位, 护士分管3~6张床, 分管床位相对固定, 患者每天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

2.2 能级对应原则。

根据护士的职称、工龄、年龄及性格作综合评定按能定岗。年轻人有活力, 但知识、技术、经验不足, 担任基础班。选用工作认真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加强班, 以严把护理质量安全关。同时排班时注意医、护的老中青三结合, 避免因搭班人员年轻化而影响医疗护理工作。

2.3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即根据护士心愿表进行排班, 护士提前一周跟护士长提出排班的心愿, 护士长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大家的心愿和理由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这也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

3 效果

该排班方式运行1年来, 在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提高患者、护士满意度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缓解了护理人员的不足:

通过上述排班, 使目前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新的排班模式保证了薄弱时段及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 在工作量大、患者最需要护理的时间段, 保证足够的人力, 切实满足了患者的需要。

3.2 有效杜绝了差错的发生:

在护理工作量大的时间段, 增加了护理人员, 缓解了“忙”、“乱”的局面。既保证了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 又防止了因患者多、病情重等情况下出现的医疗差错。

3.3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这种排班方式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改革后的排班模式减少了交接班环节, 由原来的5次减少为3次, 简化了护理工作流程, 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相对比较集中, 多在一个班次内由同一个护士完成, 减少了发生遗漏和错误的机会, 减少了交班的内容, 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为患者提供了无缝隙、连续、均衡的护理服务, 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3.4 缓解了护士工作压力:

传统的排班模式, 中午及夜间多为年轻护士独自承担, 负责全病区的治疗护理及抢救工作, 工作经验及应急能力都较为薄弱, 存在着安全隐患, 护士担心出错, 工作压力大。而改革后的排班模式, 每班都实行了双班制, 并采用新老搭配的方式, 增强了午间、夜间薄弱时段的力量, 增加了护理安全系数, 减轻了年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4 讨论

4.1 经过1年的时间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基层医院的弹性排班制度, 有效地消除了传统排班制度的弊病。

合理的排班也调动起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在科内营造了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 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4.2 近几年医院招聘了大批年轻的护士充实病房, 她们充满活力和激情, 是医院深化改革的生力军。

然而, 年轻护士的临床经验和应对思维能力不足, 这种按能定岗的排班方式要求年轻护士以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为主, 辅以心理沟通及健康教育, 高年资护士以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及时判断和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为主, 监督和指导年轻护士的护理操作, 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与护理, 分工协作, 共同努力, 以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

4.3 新的排班模式体现了层级管理。

护士按层级使用, 使护理人力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优质, 提高了护士的自我价值的认同感[3]。改革后的排班模式按护理人员的能级设置岗位, 有效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使各级护士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护理组长的岗位, 既可以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有高度责任心、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人际沟通能力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势, 使高年资护士对工作充满成就感, 同时又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了高年资护士传帮带的作用, 在处理突发事件、危重患者的抢救、防范医疗纠纷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4.4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各岗位人员搭配和排班有规律可循, 护士长排班花费时间少, 护理人员熟悉排班规律, 既有利工作默契配合, 又便于个人安排, 提高了大家对工作的满意度。医师的医嘱有当班护师主动沟通, 医护关系融洽, 既营造了愉快的工作氛围, 医护、护护、护患关系融洽, 科室凝聚力增加, 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也稳定了护理队伍。

总之, 我们认为该排班方式科学合理, 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 对患者有益, 护士满意, 对科室发展有利,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会芝, 卢杰, 骆金凯, 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3) :5.

[2]骆惠娟, 黄琴, 胡琼华, 等.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9, 23 (11) :2978-2979.

临床药学在二级医院中的作用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3年对我县周边20所县级二级医院和5所市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者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访问调查法对我县周边20所县级二级医院和5所市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者进行访问记录, 根据记录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临床药学开展范围、临床药学开展内容 (书写药历、处方点评、参与临床查房、会诊、合理用药干预、参与制定用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血药浓度监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患者用药教育、药学咨询) 。

2.1 二级医院与市级医院的比较:见表1。

以上数据表明, 存在较大区别的方面是: (1) 队伍力量:20所二级医院临床药学人员共计25人, 平均每所1.25人, 其中1所医院4人, 1所3人, 其他每所医院1人, 并多数是兼管。5所市级医院临床药学人员共计28人, 平均每所5.6人.全职独立学科。 (2) 学历水平:二级医院以大专学历水平为主, 占比例64%, 本科占比例16%, 研究生学历为0人, 缺乏高学历的人员。市级医院以本科以上为主, 本科占比例64.28%, 研究生占比例28.57%。 (3) 职称结构:二级医院高职称人员少, 职称力量混杂, 技术力量单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主导力量, 其余力量为主管药师, 技术力量强大。

2.2 临床药学开展时间:

20所县级医院中有6所医院开展较早, 但只有2所医院开展较好, 药学服务领域得到扩展。16所医院于2011年在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通知后才成立。5所市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较早, 已10多年之久。

2.3 临床药学开展内容:

在临床药学开展内容中, 二级医院所调查医院中临床药学工作者参与书写药历、参与临床查房、会诊、参与临床制定用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对血药浓度监察等技术含量高的临床药学服务领域比例很低, 只有2家医院, 仅为10%;合理用药干预占比例30%;开展患者用药教育占60%;开展较好的临床服务领域是药学咨询、处方点评、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表明医院对技术含量较高等项目的开展还是比较少, 在该方面还需要改进。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 以及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健全和新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 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我国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有20多年, 大部分市级医院已经比较完善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3]。但大部分二级医院由于重视力度不够, 理念跟不上发展步伐, 受经费、医疗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限制, 临床药学的开展相对来说进行的比较缓慢艰难, 远远落后于其他医学专业学科, 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 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者中从职称结构看, 高职称人员比较少, 从学历水平来看, 临床药学工作者中缺乏高学历的人员;也部分反映了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医院应该发展专科临床药师, 积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临床药学工作者, 提升二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水平。二级医院对开展参与临床会诊、参与临床制定用药方案、医院对血药浓度监察、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等项目的开展还是比较少的, 在该方面的发展必须加强, 必须提高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二级医院需要认清开展高危药品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相互作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添置先进的医疗器械, 采用现代体内药物分析技术, 运用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基础理论, 根据监测结果对给药方案进行设计调整和评价, 确保住院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4,5]。

临床药学工作者本身也要提高其个人素质, 在新的形势下, 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者应该改变观念, 从过去单纯的药品供应、药品检验等工作中转变过来, 朝着医和药相互结合的方面努力。做好与医护人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以培养临床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主动地走向临床, 在参与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 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 加强与医院各个方面的沟通。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6]。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级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作为新一代的临床药学工作者, 必须改变观念, 积极的参与到医院临床药学变革中, 努力成为医院治疗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临床药学工作者要切实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做好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重视患者的经济利益, 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真正发挥药师的作用, 体现药师工作的意义, 更好地服务临床, 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 我县周边二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比较缓慢、理念落后, 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医院应该加大对专职药学专业人员的培养、临床药师的引进, 将临床药学服务投入重点发展领域, 采取积极多种措施, 以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做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鸿铃, 李育波.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156-157.

[2]胡世宝.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z1) :128.

[3]王丽, 李敏, 张勇生, 等.浅谈二级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1) :112-113.

[4]李凤云, 马超.二级医院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 (8) :757-759.

[5]李娟, 付伟, 杜光, 等.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药师, 2013, 16 (9) :1403-1405.

二级医院 第11篇

【关键词】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培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2

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使护理对象能够得到主动、全面、系统、有效的整体护理。因此,导医护士的沟通交往能力,是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1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优势 二级医院导医护士多为年长护士,临床护理和沟通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性格情绪更稳定,处理工作问题的理性思维也会丰富成熟一些,热情与耐心会更多一些,她们提出的指导和建议会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另外由于她们长期工作在一线,对本院,本岗位的管理和业务相当熟悉,因而对指导病人就诊,协调各种关系,更好服务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能做到驾轻就熟,提高服务能力。

1.2 劣势 适应能力差。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环境和任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使用普通话交流的基本要求等。个别护士感到迷茫困惑,有的护士甚至产生惧怕沟通与交流的心理。怕开口,怕遇见熟人,产生了不知如何是好的沟通不良现象。在与病人沟通中,有的护士认为在临床工作了几十年,懂的很多,在与病人和同事交流时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完患者诉说。还有的护士自我评价过低,认为导医护士低人一等,遇到沟通不良时缺乏主见,有意回避,再次造成沟通不良。

1.3 原因分析 与病人沟通缺乏自信。二级医院多为基层医院,病人沟通时和护士多使用地方语言,护士也多使用地方语,但医院要求导医护士和窗口科室使用普通话。护士处于特定的心理转型期,正常的语言交流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护士平时不注意对语言有所要求,缺乏主动用普通话与病人经常交流沟通的心境;另一方面,病人多使用地方语言,语言交流缺乏对等性,让沟通变得比较僵硬,失去了亲切感和语言的贴切性。极少患者对导医护士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不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能力。

1.4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过度注意在导医台内的事务和形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与病人沟通时,总喜欢简单指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肢体语言掩盖起来,给人一种孤傲处世的感觉,有时的语言和行为令人难以理解。这种人际沟通的失败就在于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而无法与病人沟通,使导医护士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处于危机之中,难以起到导医护士应尽的职责。

1.5 不善于观察就诊病人及陪伴 在思想意识上,主观心理上未将病人看在眼里,难以发现就诊病人的异常和特殊情况,有时发现后也无紧迫感和使命感,难以取得病人及陪伴的信任,交流时不能与病人进行情感应答,缺乏真实感,以致护患交流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病人对护士的迟钝感到愤慨,从而影响了沟通的深入。

2 培养导医护士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对策

2.1 门诊导医工作是在医院一个动态复杂,多因素环境的特殊场所工作,导医工作以患者的诊疗,检查,治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是导医护士的重点工作之一,导医护士把整个门诊各自独立的诊室串起组成一个新的“就诊系统”,缩短了患者诊疗时间,参与诊治,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只有导医护士认识本岗位工作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服好务。

2.2 导医护士美的培训及要求 患者进入门诊,首先看到的是导医护士,所以导医的形象,服务,言语,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来院就诊产生的第一印象,只有印象好,才乐意接受进一步的诊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必须严格着装,帽更白,衣更齐,体更正。在上岗之前仔细检查自己,淡妆上岗,面带微笑,佩戴胸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

2.3 业务素质的培训 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提高导医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导医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尤为重要。导医护士必须熟悉医院各科开展的业务项目,学习常见症状的预检分诊,特殊时期如:发热、非典、H7N9等流行期间的分诊及院感管理工作,常见病的健康教育,门诊病人病情突变的判断及应急处理等。导医护士实行首问负责制,有问必答,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导医服务。

2.4 注重导医护士服务品质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导医护士服务态度。导医护士长期接待病人和病人家属,有时同一种回答可能无数遍,难免心生怨气,时有露出面来,此时导医护士应及时调整心态,修正态度,与病人和家属交流和沟通,耐心为病人解答各种问题。导医护士可能会经常遇到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的病人和家属,导医护士必须保持冷静与宽容的态度耐心为病人解决问题,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和领导联系,协助解决。

2.5 语言培训 二级医院属基层医院,在使用清楚地方语言的同时,要做好国语和手语的培训,提高国语使用率,做好平等交流,满足各级对窗口科室管理要求。

3 总 结

二级医院门诊导医护士是基层医院的前沿,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主导者,提高导医护士善沟通、善观察、善交流、善主动及特殊情况处置能力,满足病人就诊需求,减少就诊时间,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病人就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菊芬.华皎.谢晓颖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8-29.

群体车伤二级医院的急诊救护 第12篇

关键词:群体车伤,急诊救护

群体车伤患者一般属于突发应急事件,有病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等特点。本院地处广东湖南交界地区,群体车伤时有发生。而本院属于县级市二级医院,是本地区医疗救助中心,急诊科基本承担了本县市的所有院前突发急救工作,对于群体车伤的救治[1],本院更是首当其冲。所以急诊救护的组织与管理,对于患者的急救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的群体车伤患者的急诊救护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科共接诊群体车伤患者44批次,共计患者291例,其中重伤(严重的损伤、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需抢救等)56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中度损伤(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定,需入院进行专科治疗)共126例,轻度损伤(门诊观察治疗)109例。这些群体车伤中3~6例患者共27批次,7~12例患者共12批次,24例特大车伤1次。启动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增加上班人数的共16次,占群体伤急救次数的36%。

1.2 护理管理

1.2.1人员情况本院急诊科共有16名护士,人员相对不足。白天有6名在岗,夜班实行3名在岗,一人二线值班的编班方法,二线值班组长由高年资护士(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担任,实行24 h负责制,遇有突发应急事件二线值班要及时返回科室担任总指挥,负责人员、物资调配及应急处理。

1.2.2成立护理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要求:于每年初即重新审核修改急诊科应急预案,调整应急小组成员,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居住地离医院的远近等情况,将科室应急小组分为三组,小组成员要保证通讯畅通,接到支援电话后要在5~10 min内回到科室参加急救工作,确保应急的人力资源充足。

1.3 群体车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流程

1.3.1 院内准备

1.3.1.1急诊当班护士在接到有群体车伤通知后,要第一时间报告给二线值班组长,并根据收到的信息作好相关的基本准备工作,如抢救药物、止血包扎、固定材料、运送车床等。二线值班组长指挥做好人员调配,并报告上级领导。在必要地情况下二线组长可立即启动科室应预案,要求应急小组成员回院支援。

1.3.1.2绿色通道的开通,急诊当班护士根据了解到大致患者数后立即为患者以“×年×月×日1、2、3”等先办理就诊卡,并开放绿色通道[2],保证患者到达医院后能立即进行检查、治疗。

1.3.2 院前救治

1.3.2. 1 现场救治

120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首先要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准确评估伤情,确定损伤救治的先后顺序,尽快发现并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患者。对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采用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有心脏、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维护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给予止血包扎;对有四肢骨折的尽快给予夹板外固定,对于有伤口的要注意包扎保护保伤口减少污染,有颈椎骨折的给予颈托固定,同时注意搬运时要使头、颈、躯干呈一直线;脊柱骨折应用脊柱板搬运,大部分患者在生命体征未受到威胁时均迅速转回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1.3.2. 2 安全转运

现场救治后应迅速将患者转送医院,途中要做到快速、稳托,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4],危重患者途中要注意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抢救。

1.3.3 急诊科救治

1.3.3. 1 院前与急诊科的有效衔接

接诊工作由经验丰富护士担任,通过与120院前医护人员的沟通,优先处理急、危重患者,使危重患者快速进入院内急救过程。对于超过6例以上的群体车伤,接诊护士要给每个患者身上贴标识牌,标识牌上要有号码,标识牌上号码与就诊卡、门诊病历本上号码要一致,以便于在检查、治疗时的查对,急危重患者标识牌用红笔书写。而在随后的治疗、辅助检查过程中,只要是看到红色的标识牌,医务人员都将给予绝对的优先处理。

1.3.3.2加强危急、危重患者处理

对于有颅脑外伤、腹痛、胸痛、呼吸困难、四肢开放性损伤、全身多发骨折、复合伤、休克、有潜在生命危险状态的患者均要有专人负责抢救、用药、处理伤口、陪护检查,送ICU或专科治疗。56例急、危重患者除3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均<30 min。

1.3.3. 3 针对性救治

在291例车伤患者中有235例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仍须要进行检查救治的患者,可由1名护士负责1~2例患者,完成相关的检查工作,包括基本的包扎固定、辅助检查工作,这些患者平均在急诊停留时间为30~60 min。

2 结果

危重症患者通过与院前的有效衔接,在到达急诊科后迅速抢救、治疗,所有车伤患者均在30~50 min内完成门诊检查、治疗,保证了患者在“伤后黄金1 h”完成规范的急救程序。

3 小结

面对突发群发性车伤患者,通过院前的合理救治、院内的完善准备、急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人员的合理调配科学安排、院内与院前的有效衔接,尽量确保患者在“伤后黄金1 h”对伤员实施规范的急救程序[4],使整个急救工作准确、迅速、连续,确保了群伤患者急诊救治、检查各环节规范地链接。

综上所述,对群体伤患者的急诊救护要达到各环节有效、规范地链接,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规范严谨的救治流程是保证急诊救护高效、有序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巍,段菊生.谈大批伤员的卫勤保障.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6):564-565.

[2]汤杰,何超,李文放,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对创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8):928-929.

[3]林育林,孙付召,傅桂锋.广东佛山地区乡镇交通伤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院前急救.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7(1):37-39.

上一篇:大学文化的建设途径下一篇: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