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2024-07-04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精选12篇)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1篇

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当今, 社会的变迁,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正呈现萎缩的趋势。这里试分析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趋于萎缩的主要原因。

(一) 长期以来“嵌入式”的农村文化建设

1996年以来,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采取的措施主要就是“文化下乡”。在文化下乡的活动中, 各地政府将文化下乡当做惠民工程, 政府为施惠方, 农村和农民是受惠方。政府文化下乡行动中, 农民没有主动权, 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 缺少沟通与交流。送什么文化, 通过什么方式来送的问题取决于政府, 忽视了农民的文化现状和真正的文化需求。很多地方政府送文化下乡仅仅是配合完成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绩, 或者受到地方财政的制约, 文化下乡活动只能沦为形式。文化下乡活动被看作向农村输送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是这一认识误区的体现。文化下乡变身为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展演, 是一种嵌入式的理念, 是一种“强势政府、弱势社会”模式的延续。这种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对农村自身文化传统及价值的忽视与低估, 对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动性与参与性的忽视与遮蔽。造成城市文化无法得到农民的认同, 而农民又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实际并不适应其需要的文化形式。

(二) 农村生活场景的变化

1. 农村聚居生活的改变

从1980年到现在, 农村出现了三次建房高潮。许多农民都把房屋建在责任地里, 打破了原本紧凑、封闭、聚集而居的传统的聚居模式。使得村民聚集场所的人气下降。另外, 在乡镇合并过程中, 文化行政中心外移, 也使农村出现原有村落的空心化现象,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2.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输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农民视野的开阔, 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受教育程度高又有年龄优势的新农民离开农村, 到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甚至是在城市生活。使得农村的基层组织无人去做, 文化活动没人开展, 即使开展, 参与者也是寥寥。对留下来的农民来说, 缺乏组织和文化的农村生活更加失去了吸引力, 农村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了。

二、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意义

(一) 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我们不妨对当下农村的公共生活和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分为新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和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两类。新兴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主要有:电影院、篮球场、学校、歌舞表演剧场、文化站、文化广场、商店和超市等。传统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主要有:传统节日和民间祝福、祭祀活动、庙会、集市等, 以及农村中的戏台、祠堂和汇集乡亲聊天的场地, 婚丧嫁娶的场合等。鲁迅曾经描绘过绍兴农村的社戏, 让人印象深刻。社戏不仅是一种演出活动, 更是传统、以村民的文化活动构建的公共文化空间。这种基于文化活动基础上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传递了文化, 也帮助人们树立和认同共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就其文化功能来看, 它既是农村文化生长、存在的沃土, 也是农村文化传承、散播的重要载体和空间。

(二) 影响农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笔者对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2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 36%是比较幸福, 31%认为是一般幸福, 有5%的村民认为自己不太幸福, 4%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幸福。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来看, 其实农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不仅仅是物质上满足, 更多的是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村庄这一共同体范围内来看, 村子里的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生活与村民的幸福感有很大关系。问卷中有四成的群众对当前生活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公共文化生活, 六成的村民满意度较高, 但也普遍认为, 农村的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空间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少、农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高低和丰富程度是决定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载体:农村文化礼堂

(一)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笔者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市、乡 (镇) 、村三级负责人座谈交流、现场问卷、个体访问, 实地考察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从需求对象来看, 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大幅减少, 闲暇时间增多;另一方面, 个体空间需求与个人隐私观念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串门聊天的话题与频率。因此农民对于满足其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变得更为迫切。问卷显示:63%的农民对文化需求“非常渴望”, 26%的农民选择“渴望, 但很无奈”;而对“除了赚钱, 其他无所谓”、“可有可无”的选择分别只有8%和3%。从需求形式看,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形式上比较单调, 内容上比较匮乏。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生活是由“看电视”来实现的, 通过电视来打发大部分的休闲时光。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文娱活动形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 (95%) 、闲聊 (81%) 、打牌玩麻将 (73%) 。

(二)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源式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目的在于:“重建农民生活方式, 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 通过农村娱乐活动等方式, 增加农民公共交往, 并在这种交往中获得人生的体验和价值。最后达到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 在“消遣”中而非“消费”中获得生活的满足。

对于浙江农村地区而言, 这种内生性动力就是农村文化礼堂。针对“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恢复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格局, 人口快速流动, 原有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制度化形式有所弱化, 人们置身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之中, 但感觉在情感上却又相对疏远, 农民的精神家园与农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何重构?”这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李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当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并且指出文化礼堂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 而是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 文化礼堂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 使文化礼堂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而农村文化礼堂的主要内容是展示文明礼仪活动, 最终是要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和凝聚作用, 培养共同价值观, 牢筑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

四、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实现路径:富阳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一) 以传承创新为原则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它在农村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 是以农村社会为共有特征。它对农民人格的塑造, 使其融入农村社会, 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但是传统文化内涵比人们想象得复杂, 精华和糟粕杂糅。因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重复, 要有鉴别, 有选择, 有传承, 有批判。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能够将现代因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 即保持传统的传承又能适应新的需求。因此在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过程中, 注重传统的同时要注入现代元素, 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空间和载体。

1. 纪念先祖, 秉承孝道文化

富阳市诸家坞村曾走出过胡震、胡谦等名人。前者是影响深远的浙派篆刻奠基人之一, 后者是富阳著名的孝子。为纪念先祖, 秉承遗训, 诸家坞村自古以来便有“百善孝为先”的民风习俗, 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也重点传承了孝道文化, 并且在形式上加以创新。以修复完整的胡氏宗祠为礼堂, 将提倡、弘扬的典型事迹、传统美德晒在村民看得见的地方, 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每年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孝道文化节, 以过节的形式给村民上一堂“孝文化”课, 每年评选“胡谦孝道之星”, 以纪念胡谦, 同时也利用名人效应, 激励人、劝谕人、感染人, 以培育向善的民风。

2. 启智开蒙, 传承传统文化

诸家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村内建有清朝皇帝的老师董邦达的私塾、嘉庆皇帝御赐给孝子胡谦的六胜公园, 并留有晚清著名纂刻家胡震、大孝子胡谦的文化遗宝。村民大多是徽商胡氏后裔。诸家坞村的文化礼堂每年“六一”前夕举办开蒙礼活动。“开蒙礼”源自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入学的礼教行为, 儿童开始入学识字称为“开蒙”。完成开蒙启智, 代表孩子从此走上学习之路, 并寄望孩子学业有成。在开蒙仪式上, 年满七岁的小朋友头扎小发髻, 身穿对襟长衫, 手拿折扇,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 经过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指聪点明、开笔破蒙、学童诵读、分发智慧笔、聪明蛋七个环节, 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启蒙仪式。

3. 书画为媒, 展示传统文化

作为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隐居地, 黄公望村以弘扬书画文化为主轴, 多元化打造文化礼堂。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书画基地: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缘竹坊书画创作基地等等。并且在这些书画创作基地时常举办一些书画交流、创作、培训等活动, 让村民参与其中, 学习书法、国画, 培养对书画的兴趣, 为文化礼堂的建设增添了生动活力。黄公望村还打造了一条名作荟萃的文化步行街, 作为黄公望村展示风土人情、文化气息的窗口, 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书画家在此聚集、创作。

4. 乡风文明荣辱榜, 创新文化传承

造型古香古色的“乡风文明荣辱榜”展示栏在洞桥村特别引人注目。它包括“红榜”和“白榜”。“红榜”刊登村民中敬老爱幼等好人好事, 一年一换;“白榜”则刊登村民中违法乱纪的人和事, 一季一换。开展“乡风文明荣辱榜”评比活动以来, 已有十几位村民获得“好儿子”、“好媳妇”、“好女婿”、“好婆婆”等荣誉称号, 在“红榜”上张榜表彰, 成为广大村民学习的楷模。同时也有部分村民因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而上了“白榜”。村民反映:“荣辱榜”通过村民自己看、自己选、自己评的模式, 让“道德评价”走进村民生活。上红榜的村民得到激励, 会再接再厉。而对大众评委而言, 在学习吸收的同时, 也会通过选票表达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期许和导向, 从而在村民心中建立起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

(二) 以资源整合为手段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1.诸家坞村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注重资源整合, 以村委大楼为起点, 将现有的胡氏祠堂、托老所、胡震纪念馆、六胜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串连成线, 形成“诸家坞十四景”, 丰富、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化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

2.洞桥村通过整合中心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 加强对文化场所、文化队伍的建设力度, 把施肩吾纪念碑、休闲文化广场、金银山文化公园等聚集在一起, 打造出村民文化活动的新中心, 形成合力和资源共享。

3.黄公望村注重多元化, 以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投资190多万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风情广场、网球场、篮球场、文化长廊;建立了一个约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 拥有1400多册图书;以村委会议室为道德讲堂, 提供主题教育、农业知识培训等;建立黄公望纪念馆, 专门展示《富春山居图》等与黄公望有关的文化资料;修缮黄公望的画室兼书房;并且将这些文化项目的建设和书画社团、梅花锣鼓队这些社群组织结合, 实现公共文化空间和有组织的公共生活的充分对接。

总之, 充分整合、利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空间, 不断拓展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创新服务功能, 使其成为学习知识、传授技能、传播文化的载体和空间, 成为社会交往和文艺演出的空间和场所, 不断丰富与发展, 如此才能成为碰撞出文明火花的农村文化“磁场”。

(三) 以转型升级为方向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随着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工业社会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 生产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生态型转型, 这自然对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在转型升级中构建新形式的文化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升级

农村的庙会、节庆一直是农民认同度比较高的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传统农时节奏已不起重要作用, 与农民过去的生活方式也不再相符, 农耕劳作模式相关的文化记忆渐渐远去, 可以说, 节日习俗的功能逐渐消失。同时张士闪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指出:“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 传统节日有必要传承下去。而且农民对于传统节庆活动更为熟悉, 更愿意参加信仰色彩较重的节庆活动, 对传统节庆内容的革新也尤为期待。”因此对这些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和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尊重传统节庆的基本框架基础上, 积极关注其文化内涵向现代转换, 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结合现代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手段去扩大节日活动的规模与影响, 以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形成以民间文化资源为依托, 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以现代文化为先导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发展。

2. 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中个人物质消费品的“创意化”转型

传统公共文化空间都有特定的物质符号。这是社会文化向私人物质生产领域的扩展, 它通过视觉效应等感官效应开拓人们之间的伦理情感, 从而开拓出广阔、丰富的文化空间。社会文化使这些原本只是从属衣食住行的物质产品留下文化的印记和符码, 履行着人们精神交往的功能, 从而使这些物质产品“文化化”了。我们以“饼”为例, 它本来只是满足体能需要的食物, 但是与民族历史的文化符码结合就成了“中秋月饼”, 代表着团圆吉祥的寓意;如果我们在中秋月饼上印上爱恋者的名字与祝福, 就有了个性化的伦理关系符号, 情感内涵就更加丰富, 从而成为文化产品。社会民众对物质产品的统一的超阶层的消费, 其实就是实现了一次对传统公共文化认同。

3.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观景式”转型

英国学者德波 (Guy Debord) 在其名著《景观社会》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主导的社会中, 生命呈现为景观的浩瀚堆积, 直接存在的一切事物被退缩为一种表象。”商品的“物”性被商品本身的‘表现’即景观所替代, 社会关系从以“物”为媒介转变为以“景观”为媒介, 于是, 文化观念的“物质载体”被“景观载体”所取代。“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自然与公共景观一旦被赋予某种作为人类精神价值的载体, 便会生成为文化空间。诸家坞村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 将提倡、弘扬的典型事迹、诸家坞自古以来便有的“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融入“诸家坞十四景”中, 将文化空间景观化。洞桥村则充分利用已有的老石桥、陈林大桥, 将二十四孝图、“和”文化融入景观中。

4.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由“单向文化空间”向“互动双向文化空间”的转型

文化空间由人与人之间精神性的内在联系过程所生成的。迄今为止, 这种内在联系主要是通过单向过程进行的:文化创作者文以载道, 文化消费者来解读与体验, 由此形成“单向文化空间”。研究发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创新力的提升, 单向的文化正在被互动式文化所取代:消费者参与文化产品的创造过程, 从而在创造中体现乐趣, 由此创造着“互动式双向文化空间”。它使文化空间的容量激增, 而且促使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互动式文化空间的培育, 需要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充分参与其中, 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让农民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作为主动创造者, 通过体制创新和观念转变, 通过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改变过去“输”文化的状况, 鼓励农民自己“造”文化。富阳市在打造文化礼堂的路子上, 就充分展现了双向互动式的文化空间。无论是诸家坞村的孝道文化节、胡谦孝道之星评选活动, 洞桥村“乡风文明荣辱榜”的评选活动, 还是黄公望村大大小小的书画基地、书画组织, 都是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农村文化建设, 吸引农民积极参与, 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 并进一步构建公共舆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何兰萍.关于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07 (11) .

农村文化建设 第2篇

时间:2008-12-11 08:5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农民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我要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但是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支撑,没有一个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系统,经济发展就不能有效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最终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稳定健康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思想文化现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概括:

一是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精神生活却相对滞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三次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的精神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较快提高的物质生活质量相比,农村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农民除了看电视外,很少有人看书看报,有组织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二是束缚解除了,不少封建糟粕却有抬头的倾向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束缚农民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主创业的各种教条都解除了。随着农村自由程度的提高,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也呈现出多元、活泼、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曾一度销声匿迹的封建糟粕也有了抬头的倾向如求神、拜佛、算命等。虽然这些封建糟粕只是在个别角落存在,也绝对不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流,但却不能因暂时的瑕不掩玉而让其放任自流,无所顾忌地滋生蔓延。

三是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显著增加,大局意识却相对淡薄

农民民主意识增强主要体现在对村干部选举的积极参与上。与农民民主意识同步提高的还有农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多的农民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两种意识提高的同时,农民的大局意识却相对淡薄滞后,这主要体现在对公益事业、公益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上,这也成了农村干部开展工作的一件头疼事,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干群关系的不太协调。

四是信息渠道拓宽了,鉴别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

随着闭路电视进村入户,农民了解外面世界的信息渠道有了很大的拓展,在不少农村也有了网络接入,这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无疑是有好处的,也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一个重要体现。可是信息资源异常丰富,就很难避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加上现阶段农民对多渠道信息缺乏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这样,一些腐朽不健康的东西就难免有了温床和土壤,这也是黄、赌、骗在一些地方抬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社会秩序普遍良好,但传统顽疾难除病根

据群众反映,近年来农村刑事案件较以往明显减少,打架斗殴现象很少发生,邻里矛盾也较以往明显缓和,乡风文明有了显著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两个传统的顽疾却难除病根,有时还有反弹向上的趋势。其一,尊老不足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其二,婚丧嫁娶、生日、暖房大操大办,也成为群众的一个普遍负担。

根据以上现状和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抓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抓发展要把中央的“多予少取放活”真正落到实处。而在“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中,最重要的是“放活”。笔者认为,一定要放松对农民的管制限制,让农民充分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主创业,从根本上改变当今农村整体落后的现状。

二是抓教育,真正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

抓教育有两层意思:其一,要加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二,要大力宣传普及现代意识,加速社会的转型。

三是抓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多办一些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宣传、教育、娱乐节目。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文艺宣传队伍和编写队伍的培养,繁荣农村文艺活动。发掘整理农村通俗易懂且地域特色突出、容易被农民接受的演唱材料,以改变农村演出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

四是抓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

要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村子都有图书室、黑板报以及群众性的体育设施和老年活动中心。要有可观的、富有吸引力的定额补助。

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第3篇

1、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三,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2、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3、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在树人,在造就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工、新型企业家和基层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二、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1、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2、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认为农民反正是一辈子都离不开土地,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风调雨顺就会有好收成,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持不屑态度。而当今社会是个科技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运用所产生的巨大效用已是有目共睹,世界的农业生产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3、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4、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巩固利用好农村文化阵地,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利用好各行政村已有的文化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基础设施。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戏剧演唱、健身操、游戏、歌曲比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有条件的村都要成立庄户剧团或文艺演出队、秧歌队。文化部门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光明日报[N].2006.2.16.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4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中明确提出,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勾画出了美好蓝图。这个思想体系中,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农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 是农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的农村文化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 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被忽视, 遭到冷遇, 走向衰落;另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贫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提出, “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 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 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更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 保存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走遍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个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省份, 而一些有悖于我国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的现象让他痛心疾首, 因此他振聋发聩地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成‘洋农村’”, 要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 民间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形式多样, 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的不足的困境, 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传统民间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 可以减轻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因此, 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为支撑。

那么, 如何结合民间文化在农村中的生存现状, 开展民间文化的保护, 以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内涵, 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2 民间文化在农村面临的困境

2.1 经济全球化威胁民间文化多样性存在

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 当前全球化是伴随着西方的经济理念、管理模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共同推进的。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优势, 我们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观和微观中都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相对统一的经济、文化理念生存和发展, 甚至按照与此一致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从这一点这就能解释为何现今好莱坞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 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另一个冲击是过度商业化,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 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建筑、服饰、器具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和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等, 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人为的损毁和扭曲, 个别地方甚至已损害到“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程度。

2.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堵塞民间文化的传承通道

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大军的产生。前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农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生存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原理, 城镇化无疑取消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时, 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以农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 使得农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儿童为主, 对于民间文化而言, 出现了最为直接, 也最为严重的损失, 它失去了传承者, 老一辈的艺人、工匠无法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方式将自身的技艺传下去。

2.3 民间文化自身“现代化”变革不足

理论上来讲, 面对上述两个困难, 民间文化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萎缩和消亡, 作为一个名族最为深刻的印记, 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 振兴民间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国民以“怀旧”的情绪面对民间文化, 其生存和发展有待于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当然, 在此笔者需要指出, 这种“现代化”变革绝对有别于上文提及的过度商业开发, 而应将民间文化的内涵形式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结合, 在这一点上, 韩国 (以“江陵端午祭”为例) 的许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3 促进民间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江苏镇江为例

镇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 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有着“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 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闻名遐迩。

镇江具有以白蛇传传说、《华山畿》和华山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 以南乡田歌、古琴艺术为代表的民间音乐, 以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 以玻璃雕绘画、上党挑花、扬中竹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 以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及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 以金山寺水陆法会为代表的民俗。以针作笔的正则绣、工艺精湛的竹编、“乱趣”的邮贴画更是称为镇江民间工艺品“三绝”。可以说镇江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 品种丰富、源远流长。

如何使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的新农村建设, 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一下几点: (1) 加强农村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坚持地域性、传统性、生活性、“百花齐放”、“原汁原味”、“弃粗取精”等原则; (2)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3) 加强领导重视程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4) 加强农村民间传统艺术人才和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 (5) 鼓励、扶持以传统民间文化为主的农村民办文化; (6)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7) 加强立法,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8) 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 提高民俗文化保护的技术含量; (9) 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 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10) 加强民间文化的调查, 加强宣传, 提高保护意识。

摘要:作为有着数千年农业立国历史的国家“, 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 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而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 如何将此要求与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这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一半规律, 也是现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优秀民间文化建设,镇江民间文化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20.

[2]李浩.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及战略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 2007 (9) :10 5.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5篇

3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06AaJG054“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京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京郊农村人口生育及身心健康状况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8-05-28

【作者简介】魏强(1964-,男,北京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社会体育。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 3 魏 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摘 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村经

济和社会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政策保障,需要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需要体育设施保障,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体育;体育健身;篮球;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1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0901-0063-0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真正含义上的小康。党和政府当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推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而农村的体育文化事业是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体育文化的发展。实施“体育下乡,健身进村”工程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1.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我国人口总数的

70%以上,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情况有相当

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极不平衡,死角多,普及起来困难大。但是农村体育的现状是一个历史长期积累的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体育工作者对群众体育、农村体育进行全面、深刻的审视、反思。目前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参加的人群基本上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不同人群,并且不受参加活动时间地点的限制。早在1985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提出了“农村体育要突破,首先把较为富裕的乡镇抓起来”,要求把“农村体育提到重要位置上来,省、自治区体委应逐步做到城乡并重,地、县体委以主要力量抓农村”。1986年中国农村体育协会的成立,使

9亿农民有了自己的体育组织,加强了农村体育 的领导,同时“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8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使农民走上全国赛场。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厚的人才资源,我国农村体育大有作为。

2.农村体育在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体育文化事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没有农民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农民的生活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关

36—

心农民体育、关怀农民健康、关注农民健身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农民的生

活水平提高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精神文化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活动正逐步进入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领域,篮球、乒乓球运动等一些体育活动受到了现代农民的欢迎。农村体育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综上所述,农村体育无论是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还是对全民族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健身在我国农村体育中普及的可行性

1.农村体育运动项目种类繁多

我国的农村体育运动项目,既包括武术、舞龙、舞狮、秧歌、拔河、碰拐拐、踢毽子、摔跤、赛龙舟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也包括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农民再也不是“土里土气”的了,很多现代竞技项目在农村开展得非常广泛,农村体育应该有它们一席之地。如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第一大运动的美誉,乒乓球是“国球”,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国广大农村普及这些运动有一定的可行性。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体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竞技体育的强势给农村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国的竞技体育优势可以为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首次参赛,震惊世界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斩获15块金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不仅让国人感受到了奥运带来的民族自豪

感,也激发了广大农民对奥运的参与兴趣。

3.体育运动的锻炼价值

体育运动是人体基本活动跑、跳、投和基本技术战术的活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的身心正常生长发育。体育运动是在团体间对抗和变化条件下进行的,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和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从事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群体意识、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作为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项目,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价值。

4.很多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拥有一定的基础

在农村的很多地方,篮球和乒乓球项目非常受欢迎。辽宁省阜新市、江苏省丹阳市以及河北省有着“中国篮球之乡”、“乒乓之乡”的美誉。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业余篮球联赛,如江苏省丹阳市,自2005年起,为了全面加快篮球建设步伐,形成品牌效应,丹阳市隆重推出了“百村千队万人”篮球赛机制,满足了广大群众开展篮球活动的需求。而村级篮球场的建设,更为广大城乡群众创造了开展篮球活动、进行篮球比赛的环境和条件。毫不夸张地说,篮球已成为丹阳市的一张“名片”,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欢迎。众多体育爱好者也可在一些简易的乒乓球台和篮球场进行体育锻炼。总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篮球运动和乒乓球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三、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农村体育中的发展思路

1.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政策保障

党和政府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十条规定: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农村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组织管

46—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

理下蓬勃发展。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春节等农民闲暇、聚集的时间来举办一些篮球和乒乓球比赛。这不仅对改变当前农村一些赌博喝酒等陋习,创建农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更能激发农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兴趣。相对于全民健身运动,我国的农村体育目前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影响或限制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还很多。农村体育本身是一个耗时长、花费大、见效慢的工作,体育运动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让体育运动真正走入大众体育锻炼的领域,成为广大农村百姓的体育锻炼生活的重要选择,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小康社会建设是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我国农村体育的落后,根本原因还是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了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小乡镇体育之间的明显差异。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才会有闲暇时间、物质基础来参加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才有可能。

3.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保障

举国办体育的体制的实质是突出政府管理,这一体制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领域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大众体育投入上就显得薄弱了。发展群众体育,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必须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乡(镇村两级政府重视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保障。

4.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体育设施保障

当前农民收入较低,并且不稳定。农村的体育设施很匮乏,对于设备设施要求不高的篮球、乒乓球项目也难逃这一尴尬局面。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的落后状况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来实现。乡(镇村两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农村体育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要把有限的体育文化活动经费适当地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中。“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就是要村村有个篮球场,有经济条件的乡(镇村

两级政府可以成立体育协会。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也可以在农民聚居区域修建一些简易的运动场所,这将为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打下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5.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宣传媒体保障

目前,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较低,健康意识差,体育意识很不成熟,体育价值观念非常淡薄,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欣赏的层次上,缺乏自觉投身参与的意识。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普及与推广来转变农民体育观念,提升农民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参与意识。加强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不仅能感受到“北京奥运”带来的民族荣耀与自豪,也能感受到“北京奥运”带给自身的快乐与健康。体育意识对于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传媒是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体育大众传媒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对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有体育赛事报道,也有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这必将对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6.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成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平台。首先,农村中小学生是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让体育运动进入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堂,既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也能激发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进而促进体育运动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和普及。第二,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农村的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的体育设施一般都有运动场所,可为农民所用。农村中小学校的各种比赛等活动对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7.农村体育社团的发展空间很大

体育社团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也是一些体育先进村镇的成功经验之一。体育社团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全民健身计

魏强: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

划纲要》第九条规定:“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的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他群众体育组

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社团,是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步骤。

8.发展农村体育文化需要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建设

随着农村体育健身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体育要发展必须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和体育技能的骨干,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骨干给与鼓励与支持,鼓励他们当领头雁,支持他们进行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农村体育文化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督查力度,为实现全社会的健康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各级政府要抓住当前机遇,切实加强农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为农村

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和条件。由于农村问题的特殊性,所以农村体育在农村中的全面开展绝不是哪一届或者某几项政策的出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历史积累的问题。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体育系统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并非可望不可及。发展农村体育、创建小康型农村,是我国为实现“全民健身”、“终

身体育”等理念的实际行动,它必定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1-7.[2]孔庆鹏.江苏富裕乡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走向的调查报告[J ].体育科学,1998,(5:1-5.[3]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责任编辑 宋晓华

Con structi on and Stra tegy of Rura l Physi ca l Culture i n the Con structi on of New Coun trysi de W ei Q iang(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Beijing 102442,China

Abstract:The devel opment of physical culture in rural areasw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ll-around con 2 struction of s 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and well-off s ociety.Rural economy and s ocial development were the foundati 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hysical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hysical culture required the support of policies,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 owns and villages,necessary s port facilities and the train 2ing of the key staff in physical education.Key W ords:Sports in Rural A rea,Body-building,Basketball,Table-tennis —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

一、前言

对于农村教育来说,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不足,在农村的初中班级中,鲜有班级文化建设的举动,因此,提高农村教师和学生建设农村初中班级文化的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建设农村初中班级文化非常有必要。

二、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班级文化建设不重视、认识不深刻。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许多家长只看重学生成绩,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缺少了来自学生家庭的支持。另外,班级文化内容很多,学生的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班级制度和班级风气等都是其组织部分[1]。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局限在塑造“班级学风”上,致使班级文化建设畸形发展,助长了“成绩至上”的不正之风。

2、班级物质文化匮乏。所谓班级物质文化,并非指静态的桌椅、书本、多媒体设施,而是指教室的整体环境,主要包括班级墙报、宣传标语、黑板报、卫生工具的摆放、教室整体布置风格等。当前许多中学班级的物质文化并不丰富:清一色的白墙壁,黑板报内容单一、缺乏观赏性,卫生工具散乱、随意丢弃,教室布置死板。学生在这样单调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学习,很容易成为学习的机器,忽视其他素质的提高。

3、班级集体文化活动较少。班级文化建设的场所不仅只有教室,还包括室外广阔的空间。教室不应成为锁住班级文化的牢笼,室外活动对班级文化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某些教师只注重课内教学活动,极少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很少安排学生参加集体课外活动,这就使文化建设的场所受限,缩小了班级文化的影响范围,也不利于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持续影响。

三、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的规章制度,会使得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职责分明,奖惩合理,从而有利于稳定班级秩序,提高管理质量。班级管理过程中,学校、班主任老师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制定适合班级发展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班规及制度。师生应共同确定班级奋斗目标,长期的、短期的、近期的,德智体美劳等一应俱全。学校应定期不定期的认真检查班级有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并及时公布反馈,对存在问题的班级应毫不留情的予以指出并令其改正。只有确保制度化,给参与班级管理的各相关者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保证管理的常态化,从而收到管理的实效。

2、構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着力用好“情”这把尺子。要用温和的语言对待学生,如请学生做事可用“请”,让学生不要做某事不用“不准”、“禁止”等词汇。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时,你用微笑的眼神看着他,他可能会心领神会,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当学生犯错时,你微笑着向他了解事情的经过,给他讲道理并与他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他会感到是一种真诚的关切,从而会痛改前非。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他有很强的自尊心,这就要我们注意方法让学生认为班主任老师够朋友,也就会心甘情愿的听从你的教育,师生相处也就会水乳交融了。

四、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1、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载体。①保持教室卫生。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不断培养学生文明的观念和行为习惯。②创新墙饰。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墙面,力求让教室的每面墙壁和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③创设图书角。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2、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①完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竞争。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班级都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奖励要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②引进处罚制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学生在班上的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当这种社会影响出现负作用时,我们在奖励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处罚措施加以强制性纠正。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得到落实,文化建设工作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乎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当前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尽快执行。

参考文献

[1] 王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

实践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0

[2] 薛圣丽.农村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

究[D].苏州大学,2009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7篇

城市化进程正按照着其自身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农村的发展与之密不可分,不仅步伐要协调,发展方式也要与之配合,同时城市建设也或多或少将自己的符号和要求渗透进农村,农村文化慢慢“被城市化”。以农村建筑文化为例,在城市兴盛公寓式住宅的时候,这股风气也吹进农村,很多农村不顾客观情况,集资建起了这样的住宅小区,结果却是不符合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最后闲置。再以日韩流行文化为例,这股风潮从城市吹向乡村,很多农村的年轻小伙子以日韩明星为偶像,成天奇装异服,渴望一飞冲天,在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的土壤下,最后的结果绝大多数只能是一事无成。

这是城市化渗透的结果,却由于农村文化缺乏稳固的筛选体系而“被城市化”,因此有必要看清楚农村文化真正缺乏和需要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一要建好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和载体。这个平台,通过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供农民分享信息、交换意见、传递消息甚至是进行决定讨论。如开放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等。通过文化阵地,加强农民对文化的需要和选择,也起到了必要的信息筛选作用。

二要拓展文化内涵。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首先,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村集市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合理安排农村的劳作时间,以不耽误农耕时间为准。其次,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赋予文明村镇、文明户的创建内容,不盲从,同时又活泼丰富。

三要创新文化体制。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首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设施在活跃农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其次,要多方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让农民自我选择,决定新农村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要建好文化队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证是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首先,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只有农民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何种文化,以及以怎样的形式传递下去。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 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 是民族文化的根源, 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农村文化兴则文化建设兴。农村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2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局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以来, 通过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农村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农村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近年来, 随着文化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 农村文化机构日益健全, 文化投入渠道扩大, 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加快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 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烈的需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步增长,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农村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更贴近农村实际, 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但农村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道德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3.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活动和成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早在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 并把发展的目标定义为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 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 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借鉴国际认同和发展趋势, 建设农村文化, 实现文化农村,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农村,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力量

文化农村的提出, 既肯定了文化发展对于缓解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探索农村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 改革和解放文化生产力, 转变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式,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文化农村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 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文化农村的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只有不断提高广大农村村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 才能促进“乡风文明”,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构建“和谐农村”。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 没有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就不会有新型农民的诞生。现阶段,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扩大, 农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都急需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文明守法, 又有责任感的新型农民。农民已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要素。文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力量。

3.3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际上就是要构建“和谐农村”。农村和谐则社会和谐, 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 农村文化建设要达到一个新的状态, 实现乡风文明、和谐。“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 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崇尚文明, 运用科学, 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区域内农村居民的需求。“乡风文明”是与时俱进提出的一个“和谐”概念, 充分体现了文化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农村、农民和农业实现了现代化, 中国才能真正意义上跨入现代化。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9篇

一、徐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不足

乡镇文化站肩负着政策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管理辖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等职能, 一个地区文化站建设状况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状况。据2007年3月统计, 徐州市全市111个镇文化站中, 无房文化站59个, 占53.1%, 不达标文化站43个, 占82.7%, 500平方米以上的达标文化站 (500平方米为达标) 仅有9个, 占8.1%。2006年, 共建设42个文化站, 截止2007年初, 仍有无房文化站34个, 占30.6%, 不达标文化站27个, 占24.3%。截至2007年4月, 徐州市112个乡镇中, 只有铜山县铜山镇未设立文化站。由于镇域经济萎缩和文化站现行管理不顺, 使文化站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纵观徐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 尚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不足。

1、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 阵地丢失严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 徐州市镇文化站实行的是县 (市) 区政府管理体制, 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由县 (市) 区人事局管理, 工作人员工资由县 (市) 区财政全额发放, 文化干部队伍比较稳定, 文化活动红红火火。自从九十年代中期, 镇文化站的人员、工资、经费交由镇政府管理以后, 镇文化站阵地丢失日趋加重, 有阵地的很多不仅长期未添置设备、资料, 而且有的还被移作他用, 大部分图书馆无自动化设备, 无法提供电子网络信息服务。有的图书馆藏书数量偏低, 且多为掉了书皮的旧书、老书, 农用科技图书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农民看书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专业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2、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部门无力提供文化服务。

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城市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规定: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而徐州市六县及贾汪区几乎都没有达到要求, 一般都在0.3%~0.5%之间, 112个镇中, 绝大部分镇政府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为0.01%~0.18%, 只有很少的镇能超过0.3%, 大部分也是用于发放工资, 从而使农村文化运行体制沦落为“养人式”的文化运行体制, 根本没有能力和积极性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 导致农村文化体系“空壳化”, 新建的文化站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3、文化干部待遇低, 工资拖欠严重。

徐州市除铜山县将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到县财政发放外, 其余各县 (市) 区都属镇财政发放。由于大部分镇党委、政府对文化不够重视, 以及镇经济萎缩, 导致文化站人员工资拖欠现象严重, 各种待遇没有得到落实。目前, 徐州市111个镇文化站中, 10%的人员领取全工资;60%的人员领取国标工资, 每月700元左右;25%的人员领取400元左右工资;5%的人员只领取200元左右的生活费。无论领取多少工资, 几乎都存在拖欠现象。拖欠时间较长, 有2个县 (市) 文化站人员工资全部拖欠。

4、民间文化萎缩。

土生土长的文艺队伍极度缺乏, 许多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和表演绝技正在消失。随着农村“三项活动” (送电影、送戏和农村综合文化活动) 的开展, 一些剧团开始恢复, 但多数演员都老龄化, 只能用老剧本演老戏, 节目没有新内容, 缺乏时代感。许多有文化素质的青年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或经商, 使得农村文化缺乏新生力量, 农民剧团面临人员老化, 后继无人的窘况。

5、文化责任不明不顺。

全市的乡镇文化站都是由乡镇管理, 县文化局、文化馆对其无财权、人权, 难于管理和指导。麻烦的职责又让乡镇文化站承担, 容易履行的职责乡镇文化站却没有。有的乡镇文化站长到处派遣, 县文化部门不能随时进行指导, 想管也无从下手。

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只有把农村文化建设好了, 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农村和谐提供精神支持。

1、提高认识。

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对市、县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当中。由于长期的“一手硬、一手软”、“重经济建设, 轻文化发展”、“重城市发展, 轻农村建设”, 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旗帜下, 片面追求“政绩工程”, 形成了经济社会扭曲发展的局面。农民物质生活虽然改善了, 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甚至有倒退的现象。

我们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按照中办、国办《意见》精神,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努力实现市委提出的“文化名城”战略。各级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具体指标纳入“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县 (市、区) 、镇的考核范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将年度文化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 纳入对区县 (市) 党委、政府, 区县 (市) 党委、政府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当中。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对各区县 (市)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督查。对按期完成任务的, 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反之要给予批评和经济惩罚。全市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意见, 并组织实施, 以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程。

2、明确目标。

乡镇村组要根据中央两办的精神建立近、中、远期目标。在保证农民文化需要上应先保证“低保”、再“中保”、后“满足”, 不懈努力, 逐步到位。到2010年, 所有的村都要有文化活动室, 有村干部兼管, 乡镇文化站月月要组织活动, 村里经常有活动。乡镇要有电影院, 而且要经常放电影。乡镇要有图书馆, 藏书要达1万册以上。乡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县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管作用, 市级政府要加强支持、督察、指导作用, 分类指导。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中小学的骨干作用和远教平台的作用。

3、完善设施。

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设施网络和活动阵地。一是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各乡镇要创造条件建设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二是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当中, 试点村要设置文化活动室。三是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 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戏台、堂屋等文化场所要添置新的设施, 更新内容。四是要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多种渠道,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开展文化活动。

4、理顺关系。

在恢复和完善站所的同时要理顺关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 (市) 区人民政府。”县 (市) 区文体局是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文化站是基层全民事业单位。实践证明, 徐州市辖下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导致镇文化站日趋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议改变现行乡镇文化站的运行机制和隶属关系, 将现在乡镇文化站由乡镇主管改为县文化局主管, 乡镇协管, 实行定编、定岗、定员, 县文化局对乡镇文化站的人员、阵地、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表现突出的文化站长或专干要提拔重用。文化站长可定编不定人, 不因提拔调动而带走编制。镇文化站业务经费由镇政府承担。

5、搞活机制。

严格把握文化人才、队伍准入制度, 做到知识化、专业化, 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 要大量聘用那些文艺专业人才。对民间艺术人才, 也要不拘一格聘用。努力营造和鼓励文化人才到基层任职, 鼓励专家学者到乡镇文化站挂职锻炼, 提升文化站档次, 不断改革创新。要充分挖掘本地资源, 扶持民办文艺团体, 发展农民职业和业余演艺团体, 走市场化道路, 用以奖代投的形式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活跃当地文化活动。

6、规范市场。

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执法队伍, 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监管作用, 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 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的管理, 坚决打击传播色情、迷信, 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继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利用工作,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使它们不断发展壮大。

7、坚持“三送”。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三送”工作, 使现在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制度上、经常性上下功夫, 要使这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建立良好的机制, 丰富“送”的内容, 活跃“送”的形式, 选择“送”的时机。一是加大“三项活动”的宣传力度, 使农民都知道此项活动是“政府埋单, 农民看戏”。二是放宽演出队伍剧团的限制, 以弥补演出力量的不足, 文化部门加强审核把关, 以培育民间剧团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三是把选择权交给农民, 让农民成为“三项活动”的主角。群文工作者们应深入农村, 体验农家生活, 结合当前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及农村工作重点, 多创作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宣传农村政策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积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切实改善农民的文化生活。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设科学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都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相比较经济建设, 徐州的文化建设还显得相对薄弱。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困境和不足, 需要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影响新农村建设全局的高度, 科学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改革和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困境,对策,调查,徐州市

参考文献

[1]徐州市文化局:徐州市镇文化建设情况汇报[N].2007-05-19.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 第10篇

一、传统文化的现状

2008年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 对永康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十六类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摸底调查, 获得传统项目线索1万多条, 整理项目600多个。这些线索、项目全部来自永康市16个乡镇的各个村庄, 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 极少数的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永康钉秤”、传统小吃“永康肉麦饼”, 在永康城里偶尔有一点, 但他们是从乡村出来谋生者。在城市由于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影响, 满城里都是流行音乐、西装服饰、西式餐厅, 过节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而且非常的火爆, 而往日的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传统戏曲现已不见, 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浓郁气氛已日趋淡化, 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项目, 如省感戏、永康古词、铜钱棍、调花钹等, 在城中已绝迹。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的仅存地在乡村。传统文化现阶段在农村仅存一些, 可现状不可乐观, 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农村新一代过早地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西方文化的影响, 失去了本地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 他们以进城为荣, 不愿返乡, 更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乡土文化, 传统技艺没人愿去学, 传统节日没人愿去过, 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面对前辈传下来传统而无人可授, 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到我们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它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 韩国“江南奇迹”的出现得以证实, 我们古老的汉字与现代计算机对接更能证实一切, 如何留住我们的传统文化, 已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进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智之举。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层, 在最基层的地方建立文化礼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从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可以看出, 在城市传统文化日益弱化之时, 乡村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在传统文化处在逐渐消亡的情况下,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二堂五廊”, 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 这一基本的框架能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

(一)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

从永康文化遗产普查的1万多条项目线索和整理出的600余项目中, 大多数还只是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保留着, 如“永康山歌”“永康古词”“铜钱棍”等, 这些项目的曲目都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唱出, 没有文字记载, 有的曲目还多年未唱, 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遗失, 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许多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节庆、婚俗有的无人知道, 有的简单得失去了原貌。例如,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很多只知道吃粽子, 过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就这么简单, 至于重阳节、七夕节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包含有多少程序, 过此节意义, 给我们有哪些启迪, 这些只能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千百年来而不衰, 就在于它的文化传承作用, 集文化娱乐、文化启迪、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节日, 现在已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那些用来庆典的场所礼堂、祠堂、寺庙有的被拆除, 有的改建了, 有的破旧荒废, 余下的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恢复, 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为了更好地恢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因此构想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针对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来设想、构建的。有了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 我们的山歌、铜钱棍就有了地方唱了, 面临失传的“省感戏”就有地方恢复演出了, 民风、民俗活动就有了领头羊。文化礼堂将承担起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 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 挖掘村里的特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项目, 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 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活动就能红红火火地恢复起来。

(二)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村落传统文化恢复后还需有效传承, 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 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接受。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不仅要再现本村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传统项目, 而且还要邀请民俗专家走进文化礼堂, 为村民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让村民知道如何运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根据村里的需求情况, 举办各类培训班, 提高村民的各项文化素质,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时, 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 让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节日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引导村民在过传统节日之时, 要充分了解过传统节日的意义, 节日中传统文化的展现, 传统节日对我们的启迪。如此一来调动了全村民参入的积极性, 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我们国家级的传统文化项目“锡雕”的传承人应业根老人, 常常担心自己的老手艺无人传承, 儿子、孙子宁可外出做生意也不愿在家继承“锡雕”老手艺, 2009年为庆祝国庆, 应业根老人应邀参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老人精湛的锡艺展示, 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赞誉, 锡雕产品销售一空, 最后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回乡后老人的一家对锡雕技艺信心百倍, 儿子放弃了外出的机会, 带领媳妇、儿子一起跟着应业根老人学做锡雕, 应业根老人领头在村里的文化礼堂筹建了一个“芝英三宝”展示厅, 来展示本村的传统文化项目, 文化礼堂成为了他们展示技艺, 推广产品的基地和窗口。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集文化管理、文化传承、培训学习、教化熏陶于一体, 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 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

(三)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从恢复、传承到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 它的发展不是单一自身的发展, 它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发展的。所以说, 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是必然现象,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 决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我们的根本。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要做好导向、领好头, 理顺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例如现在的健身舞、健身操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我们的文化礼堂就可作出引导, 请老师对健身音乐进行有效的编排, 充分利用我们传统的音乐、诗词的资源, 健身动作可融入我们传统的秧歌舞和太极健身的动作, 使村民更容易接受。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把外来文化的冲击变成一件好事, 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输送营养。我们永康的传统文化项目“九狮图”就是在农村文化站和永康市文化馆的引导培植下, 从民间的三狮到五狮改进到七狮, 从七狮改进到九狮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展示, 从受北京之邀到参加法国文化节, 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九狮图”成为了永康市知名的传统文化品牌,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完善, 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培植起来,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分享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提高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文化站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站;建设

0.引言

乡镇文化站是乡村文化的汇聚地,是农村群众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人在有了物质保障之后,不自觉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就是满足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新农村乡镇文化站。

1.乡镇文化站的面临的问题

1.1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但由于农村长期以来不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失,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也陈旧不堪、无人问津、流于形式。例如:有些乡镇除了广播电视用房,再也没有其他的文化用房;有些乡镇建有礼堂、祠堂,但因乡镇不重视,多年不去管理,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有些乡镇有图书室,但里面的书较少,多是一些旧书、杂书,营养价值不高,也多只有老人闲来无事去看看。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不能有效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更有甚者,乡镇文化站直接被乡镇府变卖或他用,制约了农村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文化的发展。

1.2乡村文化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政府在乡村文化投入的经费较少,奋斗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待遇较差,造成他们的生活拮据,不得不离开,致使乡镇文化站的人才流失。当前在乡镇文化站普遍缺乏固定的文艺工作者,专门的文艺表演队伍普遍没有;农村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大多数年龄较高,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的进行文化创作,导致农村文化缺乏活力,满足不了农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要。乡镇文化工作岗位薪资较低,年轻人大多对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文化岗位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乡镇文化站的人员队伍建设形势严峻,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素质不高是造成乡村文化衰落的一大原因。

1.3农村文化站的管理缺失

目前,农村文化站的管理普遍处于松散状态,乡镇府很少过问农村文化站,因为上级视察,才临时走走形式。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资也由乡镇财政支付[1]。部分乡镇在文化工作的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文化工作无关紧要,甚至认为文化工作是拖了整个工作进度的后腿。少部分领导政绩观存在偏差,认为文化工作做的好与坏都不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影响,干脆放手不管。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文化的工作的监管不到位,一是,因为县政府本身对县文化工作部门重视不够,导致县文化部门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县级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繁重,本身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少,要管理全县乡镇的文化工作,覆盖面太广。在乡镇文化站根据县文化局要求送艺下乡时,常常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的文艺人才,导致活动的质量不高。三是,由于乡镇政府缺乏文化建设的意识,是的乡镇文化站常常会被乡镇政府占用。以上原因综合导致了农村文化管理缺失,落后的文化趁机在侵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2]。

2.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加大投入

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失,投入不足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可分为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不足。

2.11资金投入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的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在乡镇文化站建设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相关政府应该积极为其筹备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2.12人才投入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乡镇文化工作的质量,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前提条件。其一,为工作人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一份较好的待遇,保障其生活。其二,对现有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最新知识成果,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3]。其三,加大宣传教育,鼓励年轻人加入农村文化事业。

2.2加强管理

对乡镇的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为新农村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相关部门要将乡镇文化的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加强管理的措施:一是:要制定新农村文化站建设的相关制度,把乡镇文化工作纳入对乡镇官员的考核,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能够接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乡镇领导要认识到文化工作的思想误区,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纠正政错误的绩观,把做好文化站工作看成评价全部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准。三是: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对监督管理,定期巡视各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3.结语

乡镇文化站建在农村,服务于农村群众,与农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丰富农村群众的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繁荣社会主文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房秀丽.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 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2(11)

[2]张晓凊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5)

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第12篇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 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突出。突出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 农村文化阵地薄弱

由于对农村文化建设阵地领导不力, 少数农村文化阵地被落后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所侵占, 低俗迷信开始抬头, “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 宗族帮派势力有所抬头, 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势必阻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 农村人才资源缺乏, 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使得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缺乏, 创新观念淡漠, 冒险精神不强, 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 文化活动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文化设施陈旧简陋, 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低下, 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 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严重脱节, 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1. 加强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领导, 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地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要抓好农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党员的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加加强农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移风易俗、新事新办, 积极倡导团结友

识更到位, 从而也就使农村的民主政治更加容易实现。而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无疑是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建设, 不仅可以提高其文化水平,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农民群众汲取更多的思想元素, 紧跟时代的步伐, 把先进的理念与时代的要求与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使他们的生活与时代相统一、和谐。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为保持新农村的特色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是要提高农村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 而不是要建设统一的、缺乏特色的农村。保持传统文化, 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保持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非常重要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 塑造农村和谐健康文明的新风貌。帮助农民自觉抵制封建主义残余、宗族观念等落后思想意识的影响, 坚决同非法宗教活动、黄、赌、毒等落后丑恶行为作斗争, 使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辨别是非、分清美丑的能力, 提高免疫力,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只有这样, 农民群众才能正确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才能主动自觉支持和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2. 加强对农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 多渠道并存的农民教育投入体系;要调整农民教育结构, 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 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体制;要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完善以农民教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格局;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向农民传授科技兴农、科技致富方面的专业知识, 借助千村万户科技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形式,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农民教育网络等等。通过加强文化教育技能工作, 达到综合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帮助农民增强发展致富的能力, 特别是通过教育, 帮助农民实现文化脱贫, 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 切实为农村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要按照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成比较完善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群众提供就近、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切实建设偏远山区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政策;要加快推进“农家书屋”进村落户工作, 实现农村“村村有书屋, 人人有书看”, 根本性的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 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 把欢乐送给广大农民。要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 培养一批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 组建一批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 扶持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 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传承民间艺术, 传播有益文化。总之, 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 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注重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切实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 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真正体现让农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增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生和自觉性, 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预期成果。

和有意义的, 也是一定要做到的。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地方文化为基础, 以保持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艺术风格、审美特点为出发点, 以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为准则, 可以使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既实现即定的目标又做到独具特色, 让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彰显其魅力。从这一点看, 大力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得到加强和确保完成的工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持和传承, 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必须鼓舞士气、自我加压, 以迎接挑战、敢于胜利的精神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摘要:新农村需要新文化,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 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重文化建设, 使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上一篇:慎独下一篇:科技术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