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课教学研讨

2024-06-03

高校德育课教学研讨(精选12篇)

高校德育课教学研讨 第1篇

1 体育课理论教学现存的问题

1 . 1 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

正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高校在体育课时,总是侧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讲运动技术看作是评论学生的重要标准,甚至在教授体育课时从来没有进行过理论化的学习。普通高校的体育老师从年龄、资历、学历等都有着很大差别,一般有资历的老教师会着重于对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从而去知道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而对于普通年轻老师,或者刚入职的新进教师而言,运动成绩成为了表现自己的主要渠道。他们在授课时往往只注重于运动技术的提高,忽视了对于体育课堂上,亦或体育训练中的理论指导。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体育课就应该如此进行,以此当学生也作为一名教师时,会遵循老师的脚步进行授课,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阻碍了体育向着良性循环的发展,更加偏离了国家深化终身体育的轨道。

1 . 2 理论课安排的学时数量太少

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推出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第八条指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此《纲要》没有被体育教师重视起来,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教学,相反的是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和无趣味性不足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在一学期的体育课学习中,老师往往是在风雨雪等不适合体育技能授课的情况下来安排理论课的学习。但是,风雨雪的不适宜天气是不可预知的情况,而且体育课老师未必会有充分的理论教学的准备,根据教科书中的原版内容照抄照搬,直接读给学生,甚至为了省事,一些老师直接取消课程的安排。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理论教学的负面情绪,表现出了一些不积极性和无趣性,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阻碍了更深一步的发展终身体育的目标。

1 . 3 理论课教学的枯燥性

由于体育与理论教学在很多高等学校并未引起重视,学校相关部门也没有干预体育课老师理论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得老师在理论教学时没有充分的备课,只是讲到书中提到的内容原样复述给学生,没有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提炼过得精确用词去表达书中提到的技术环节,理论课的枯燥性油然而生。大部分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仍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思想上依然停留在中学那种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陈旧模式中,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妨碍了教学正常的、健康的进行。老师复述的书中内容学生听的一知半解,无法联系出实际的运动技术动作,不能领悟其中的联系,只能是迷茫的上了一节不知道是什么的体育课,而在运动技术课的开展中,不能反馈出理论所描述的内容,这样就扭曲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育课程甚至各科类课程的总思想。

2 改善体育课理论教学的对策

2 . 1 丰富体育课教师的理论教学素养

从现状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老师的责任心不够强,更多的理论教学是在应付课堂或者说应付学生。而且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传统性、呆板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枯燥乏味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与高中课堂相提并论。所以一些体育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敢恭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单单学不到更好的体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有可能产生一种对体育的厌烦心理。所以不断加强和丰富体育教师队伍的理论教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理论教学素养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对这门体育课程的兴趣,为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健康的进行体育活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阶段也在不断的积累着理论的经验,从而在理论教学的实践中更深层次的丰富理论教学,为以后培养更优秀的体育教师做好铺垫。

2 . 2 加强学生的主导作用

高等院校却别于中小学的主要因素便是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应该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现自己在课堂上作用,比如老师在讲解一个动作时,运用提炼出的专业术语或是老师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主观的展示给其他学生,这样形成的记忆将会更持久的印在学生脑海里,而且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对于学习这项运动的兴趣,更乐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课堂开展的乐观性,学生在自己投入其中的教课过程中,更带动了其他学生的主导心里。加之学生的不断反馈,能使老师在以后的备课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实践中更能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

2 . 3 体育理论课的强制性

鉴于多数院校、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对体育理论课的不重视,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必须严格按照《纲要》计划进行授课,校方强制性提供教室供体育老师进行理论教学。严格的检验体育教师理论课备课情况和授课反馈信息,做出为了体育事业良性发展、不断培养高素质体育人、加强深化终身体育的重要决心。各学校应该强制性安排理论教学板块,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技能方面的深刻理解,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奋点,是学生更多的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为技能的提升做好铺垫。必须强有力的安排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实践得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充分的理论教学后,学生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搞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作为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在实践课中学生体力投入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是不愿听也记不住,更是纸上谈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融入更多趣味性的故事或比赛到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全面的接触体育知识。

3 结语

大多数院系已取消了体育课理论教学这一板块,而仍开设体育理论教学的院系,仅仅围绕着天气原因不能上室外课程时安排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多以有限的课本知识、体育视频等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在理论教学时感到乏味无趣,甚至不想上体育理论课,而对于老师所讲,多处于一种抵抗心理。纵然这些因素存在现象十分明显,亦或是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但是铁人王进喜曾说过:“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就算创造困难也要上。”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学习的作用。研究表明:体育课理论教学在体育课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教学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有计划的、正确的学习一门体育课程。然而它依然存在着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理论课安排的学时数量太少、理论课教学的枯燥性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对高校德育教学的一点探索论文 第2篇

当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用剪刀戳猫眼,甚至杀害同学、老师、无辜者的事件公诸于报端,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日益为公众所关注。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由于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效果欠佳。德育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学习态度功利化。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学生在学习时会有意无意的选择对就业帮助大的课程。2006年,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4.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品德”会对求职有帮助。该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于是,部分学生在对待该课程时选择了“逃课”。

②教学内容泛政治化。在高校,德育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学生自然将之视为政治课。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渲染其政治色彩,并把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人格作为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感觉目标遥不可及,丧失对该课程的兴趣。

③教学模式机械化。当前,部分德育教师依然满足于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理论。即使案例教学法,也不过是理论之后附加几个诸如钱学森、张思德之类的经典案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这种机械灌输,很难让学生真正获得对真善美的体验,更别说心灵的共鸣,从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消极心态。当前,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大纲,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加之有的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管理层面上忽视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②教学保障不足。实践教学往往需要经费、设备的支持。但由于部分高校经费紧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教师要开展实践教学只能通过拉商业赞助的形式获得经费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畏难情绪。

③学生的应付心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义和目标不甚了解,缺乏参加活动的动力。于是,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采取应付态度,甚至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实践报告应付考核。

二、更新教学思路,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1、创新教材理论的解读方式

教材中指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对此,教师必须通过深入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道德之于社会的意义,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中道德的价值。首先,教师提问: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是否还需要道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中小企业大起大落的现实,思考其原因所在。答案自然是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那么,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何在?“三角债”使然。然后,提示学生,“三角债”似乎与道德无关,但如果每个企业都恪守诚信,“三角债”就不会产生。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展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的观点: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市场机制,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然后,结合中国的现实,比如,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体制问题,其背后无一不是道德的缺失。道德之于法律的优越性在于其预防性。道德内化为人的修养和品质,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而法律更多的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对其进行制裁,显示出较强的惩罚性和滞后性。由此得出结论:在任何时代,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持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道德之于个人的意义,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述道德之于个人发展的正面实例,而是从理论角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前提问题,即:人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这一问题不解决,学生就缺乏提升个人境界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人的本质的讨论开始: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我国古代学者荀子提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可见,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义,在于道德。所以,人要维持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自己能够和动物区分开来,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并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动。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人提升自身修养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要保持其自身的本质所必须的。当外界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时,遵守道德规范也就成了学生的当然选择。

2、改革实践教学的活动模式

德育理论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认。因此,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①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由于实践教学需要场地、经费、交通等诸多条件,教师个人很难独立解决。因此,高校应成立全校性的统一工作机构,组成一个包括德育教师、辅导员、教务、财务、团委、后勤在内的完整体系,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由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包括成绩考核在内的具体事务,教务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资源,后勤应提供包括车辆在内的保障,财务要保障经费的及时到位。

②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联系社会上现有的德育基地,更要有效利用校内德育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一些有关伦理亲情方面的歌曲,纯洁校园文化氛围,以美的形式撼动学生的心灵。另外,教师还应与广播站或本校网络论坛建立联系,开辟一些“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专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榜样。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道德信念得以坚定,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③多种实践项目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强化认识。如果学生对实践项目不感兴趣,其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设置内容不同的活动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开发新的项目。当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责任。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确保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能较好的总结,获取相应的成绩。

浅析高校德育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美育

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就是把道德及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通过施教者根据教学要求填鸭式地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而忽视了他们在接受素质教育时的主观意识,阻碍了他们主动去吸收这些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和精神,从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表现出的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已不容忽视。从而更要求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美育的内涵及意义

1. 高校德育的内容及其意义

在宏观上讲,人类社会中德育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社会德育(包括工厂、农村、军队、事业单位等)”。[1]在高等院校中的德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革命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2]。

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施教者根据当前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形成和流程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循序渐进等教育模式,通过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互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并在其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法制要求和道德约束等几方面的综合系统活动过程里,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高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动摇。首先,高校德育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改造的主要阵地,也是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其次,高校教育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就是德育。再次,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品德素质的方向和高低起决定的作用。

2.高校美育的内容及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高校美育即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其含义就是通过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辨别美、丑的能力的教育。[3]其特征是以情感教育为主体,目的是要使人们贯彻培养和陶冶对事物的审美情感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方面,用于人的情感、使之在精神上达到平衡、和谐、健康、愉悦,以实现对自身的美化。

首先,美育是大学生提高自我的审美修养、培养审美能力的需要。其次,美育是大学生增强意志、陶冶情操、憧憬美好未来并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再次,高校美育就是当代大学生从内到外将生活审美化的需要。最后,高校美育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高校德育教学与美育结合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培养多功能、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因此,高校教育就是要体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教育路线,使教育活动的各方面形式都有机的统一,即全面施行素质教育,使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德育改革是重中之重。郭沫若曾经说过“人的根本性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5]在德育中,不能缺少美育,美好的事物能使人类心地纯洁,精神振奋,信念和情感端正,高校要想真正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改革,就必须将大学生美育融会贯通在德育中,大学德育改革的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将美育运用在德育的基本方法和根本内容中,这是改革的必要条件。

3. 解决大学生现实道德问题的需要

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进行理论说教的,课上理论教育,课下宣传教育同时进行,说服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一大特点,大学生被动的被传授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这种强迫式教学和自觉式教学相比大大的降低了教育的效果,在课堂上,大学生被动的传授知识和行为规范,完全丧失了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在课堂外,大学生所学的理论和实践脱节,他们只是一味的熟练背诵理论知识,并没有和现实社会的关系联系起来。只是掌握了道德规范的原理,但是自己所表现的言行却是缺乏正义感和公德心,远离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完全忽视了周围环境的影响,独善其身。高校德育只有实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德育教学与美育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1.实行高校德育教学改革,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一方面,健全道德行为的约束能力,使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严加监管,对道德过失者要从严处理,决不留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扩大和繁荣,当代大学生才能正确的处理自己的道德行为,才不会使投机思想影响学生的成长。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因为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育者除了学校的老师还有自己的父母,所以综合教育学生,使他们正确的树立人生道德观和价值观。

第三,加大高校道德教育力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的同时,捉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科学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深入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道德水平。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向性原则。

2.“亲其师者信其道”——借助教师的影响力,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教育者在高校德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德育目标的实现有最直接的责任。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效果。在当前德育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的情况下,德育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对德育教学、对整个学校的风气、管理都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看到,优秀的人格魅力不仅是教师品质的表现,更是其学识、风度、处世态度的表现,一个学识渊博、风度出众、授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德育教师中,学识渊博者有之,循循善诱者有之,如果注意发挥其人格魅力,德育教学必定会变为一种轻松偷快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沉闷的现状。

3.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环境制约着人类的思想,同时校园环境也束缚着教育。高校教育首先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只有建设出高品位的和谐校园才能更好的进行道德教育。优秀的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提高了另一种学习环境,提升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大学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审视美的存在,陶冶美的情趣,促进大学生向着美好的生活发展。拥有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体现这个学校的文化层面,是大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必备的条件,高校只有注重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从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翰德.思想道德修养概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彭希林.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导刊,2002.(3).

[3]杨安仑.美学研究与应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许世明.浅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层面定位[J].文化教育,2008.

高校室外体育课教学的研究 第4篇

1.1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

在每年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必须通过认真调研,确定教学班级的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并采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班干部面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喜好。只要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又符合教学大纲,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就可以克服在阳光下上体育的困难,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

1.2了解班级具有体育特长、喜好体育的同学

(1)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体育特长,把他们的体育特长很好的发挥出来。他们发挥体育特长的时候,就是带动大家产生体育兴趣的时候,同学们只要有了体育运动兴趣,在室外阳光下进行体育运动就不是问题,就可以达到上好体育课的效果。

(2)通过有体育特长的同学来带动体育兴趣不高的同学,通过互相带动,达到共同提高的过程。如排球的对垫练习,可以安排排球好的同学带动排球相对较差的同学练习,达到帮助其他同学的目的。

1.3尽量开展集体项目

集体项目是要求大家集体来完成,通过计算个数,接力比赛、 对抗练习等,如篮球的传球、投篮、全场运球比赛或计时、排球的轮换垫球,教学比赛等,要求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增强荣誉感,团结协助来共同完成,凝聚同学们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注意力,达到完成体育教学目的。

2考试练习法

2.1以考带练法

(1)以考代练就是通过平时上课的考试、测验等形式来调动同学们练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往往在考试之前的练习是最积极、最认真、最刻苦,练习的效果也最好,成绩提高也最快。如果考试是两节课,那么要拿出一节课来让学生练习,考试是次要的, 练习是主要的。

笔者在上课过程中,做过多次对比实验。该文对2014年级护理专业7和8班与5和6班排球垫球成绩测验进行了对比,总人数200人,5和6班100人,且未被告知要进行排球对垫测试;7和8班100人, 预先告知要进行排球对垫测试,见表1所示。

在2014年级护理班排球教学中,下课之前告诉7和8班同学,下一周测验排球的两人对垫球测验,在5和6班下课之前没有讲下节课测验。当下周上课的时候发现,7和8班同学很早就到达排球场, 大部分同学在进行排球垫球练习;而5和6班上课就不一样,他们尽管都按时上课,主动性就没有7和8班好,上课之前只有1/3的同学在练习排球垫球练习,测验结果也是不同的。7和8班同学优秀率达到64.5%,良好率达到89.7%,及格率为100%,没有不及格的同学;5和6班同学优秀率达到35.3%,良好率达到35.6%,及格率为82.3%, 不及格率为17.7%。可见,同学们课后的认真练习是多么的重要。

(2)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天气突然的变化,必须随时注意同学们的情绪,如果发现学生上课练习强度不够,注意力分散时,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对同学们的单项测验(如果是上篮球课, 可以安排同学们进行篮球教学比赛、篮球发球比赛、篮球行进间投篮比赛等;如果是上排球课,可以安排同学们接龙垫排球比赛、教学比赛等)、游戏练习,同学示范练习等,激发同学们练习的情绪, 培养他们的兴趣。

2.2考勤法

(1)通过每次的上课和下课的点名,严格要求同学们都能出勤, 了解同学们的出勤情况。通过点名,先要保证同学们的出勤,能够尽快熟悉同学们,能够叫得上每位同学的名字,与同学们熟悉以后,就可以很快融入学生的体育教学之中,就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是了解他们的。

(2)老师做好榜样也很重要。首先老师不怕外面的上课环境,老师面对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必须穿好运动服、运动鞋,精神饱满地提前10 min到达上课地点,准备好体育教学器材,迎接同学们的到来,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的学习。

2.3提前告知法

在每节课下课之前,都要告知同学们下节课上课内容、要测验的项目、测试的要求,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进行练习, 以达到快速提高同学们的水平的目的,如需要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达到排球垫球15个,发球5进3等,同学们课后自然会认真练习,提高水平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室外上课的心理障碍就克服了,会在一个你追我赶的情况下完成体育室外教学。

3陪练法

3.1同学陪练

(1)安排该项目技能好的同学对技能较差的同学进行陪练,如排球对垫球,好的同学帮助较差同学,他们互相对垫球。再如篮球的2人传球等,首先要做好技能好的同学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最终体育成绩,要确保他们的体育成绩在优秀以上;其次,要做好体育技能较差的同学工作,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不断鼓励他们,提振他们学习的激情,兴趣提高了,外界环境的干扰被克服了,也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2)通过分组教学比赛来带动同学们练习的兴趣和激情,从而达到克服室外环境的影响,把实力好的同学与较差同学互相搭配进行分组对抗比赛(排球教学比赛,安排4个水平较高同学带2为水平较差同学,进行教学比赛,或者篮球比赛,4好带1差,进行教学比赛,这样逐步提高水平,使运动成绩较差同学能够参与到运动中来)。真正做到人人都想上场比赛,人人都能上场比赛。

3.2老师陪练法

(1)老师亲自与同学进行练习,可以和技能较好的同学进行练习,起到示范作用,帮助技能较差的同学练习,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十分高涨,练习也特别认真,水平提高也特别快,特别是组织教学比赛,如排球教学比赛、篮球教学、足球教学比赛等。就是再强烈的阳光,再严寒的天气,同学们也感觉不到,而感觉到的就是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不知不觉地在体育练习中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2)老师可以让技能比较好的同学与老师对练,让同学们感觉到练习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精神,通过精湛的球技来刺激同学们学习的情绪,从内心上想学习、想锻炼,想练习好。

(3)通过观看比赛、训练的录像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主要是观看中外比赛的录像,通过老师讲解,老师课堂的示范,达到学生想练习的目的。

(4)通过邀请其他年级的同学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教学比赛,达到教学效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克服室外上课的教学环境的影响。

4结语

高校德育课教学研讨 第5篇

以崇教厚德为指导,创新高校德育教学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一是对德育内涵理解上有误,二是高校德育教师自身人格素质方面存在缺陷,三是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作用.德育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对德育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切实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人格素质,同时要让互动式教学方式落到实处.

作 者:杨杨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刊 名:探求 英文刊名: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 年,卷(期): “”(6) 分类号:G0 关键词:“崇教厚德”   德育的实质   德育教师的人格特质   互动式德育教学实践  

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研究 第6篇

摘 要 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展开了研究,以求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德育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学生会产生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此外,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手段

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有价值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规范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常用的办法就是适时地给以奖励与惩罚。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二)集体训练法。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三)对抗与竞赛训练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三、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教育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的社会中,哪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思想、文化、身体素质)愈高其生产力发展越快,综合国力发展水平更高。所以,我国需要尽快培养出有赤子之心的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倪道良.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探讨[J].才智.2010.7.

高校体育教学与德育关系的思考 第7篇

因此,创造性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道德观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怕吃苦、勇敢拼搏的心理品质,使其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原理和内在特征

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是一种具体文化的思维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抽象意义的思维表达方式,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不仅对大学生的生理产生影响,也必然对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并与德育、智育一起构成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

高校体育教学创造的是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竞技或教学比赛,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的良好作风,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作风正派、行为高尚的优良品格。高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当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时,它是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只有当它进入到精神层面上时,并开始影响到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它才会具有更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运行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和态度的内在的全面性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发展健美体格,健全心理机制,提高道德觉悟,使学生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把高校教学作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把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探索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组织的特点是需要大学生用身体参与练习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获得知识和技能。这在客观上培养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教学的实施,大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友好相处,不仅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相互尊重,而且也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师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将常规教学的内容与加强组织纪律性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品质和热爱集体的高尚情操。

(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我们应把握好体育教学这个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利条件。在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结合教学内容按照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机动态过程。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选择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有着许多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在相对宽广的环境里进行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全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练习和个人练习为形式的训练,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情感流露得最真实、最充分,各种思想问题也比较容易体现和暴露出来,这就为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可以开启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的精神价值形成。

高校体育教学以其直接、生动和寓教于乐的多样形式,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它同时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并对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体育实践课的特点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浓厚兴趣,使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日常训练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良好习惯,使其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在锻炼中形成对自身的人格培养和塑造。

(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意志力,推动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激发情感,丰富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丰富的心理体验是感知外在社会和构建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的主观前提;健康的道德心理结构是形成远大理想信念的有机催化剂。只有充分认识高校体育教学的特性,了解其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握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使高校体育教学成为实现德育教育的有力杠杆,从而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三)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建设中,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在一定的体育规则指导下形成公平竞赛、平等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求真务实的体育道德规范,而且还培育了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当大学生投身于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时,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就会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平衡的竞争心理。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竞争面前,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竞争因素,培养大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储备知识、增强技能、调节心态,掌握过硬的技能,提高道德水平,全面发展自己,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相结合开拓了新视野。

四、创新体育教学,实现德育和体育的统一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主轴,高校必须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坚持强身、益智、培德、育人并重的原则,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的同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并根据大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人行为、意志品质等特点,遵循其规律,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辩证有机统一。

(一)加强体育教学中的规范化建设。

高校体育教学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准人生坐标,端正人生航向,去追求不同的理想和目标。因为有些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有较强吸引力,所以利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应使体育课规范化和制度化,从不同项目、不同侧面去培养学生的高度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风貌,引导他们形成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必须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体能素质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体育的技术性、娱乐性和竞技性对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需要掌握难度技术和承受较大负荷时,大多数人会出现畏惧心理。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勇敢、顽强果断和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得到良好的形成和健康的发展。并经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在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胜利之后,他们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并会直接感受到坚韧不拔的意志、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三)形成沉着应对、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优秀品质。

通过开展竞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大学生群体心理的融洽,增强大学生的群体配合性,对团结友爱和协作精神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在激烈的体育竞技中,来自对手、场外观众、外在环境和自我心理、生理的挑战,都会给学生以很大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在对抗这种复杂的局面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拼搏与智慧、个人与集体、胜利与失败的辩证关系,以积极良好的面貌和沉着冷静的心态来应对竞争,面对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进而,理性对待比赛结果。

(四)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体育本身就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因为体育水平与国家的荣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不仅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方向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理沦知识,提高个人道德品德修养,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利益建立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

(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指导下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场地和设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使学生懂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其实是一个自觉习惯。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必须具备新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品质,并坚持科学锻炼、增强体质,不断充实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身体技能,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自身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摘要: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教育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任务。创造性地开展高等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道德观教育,使大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奚明秋.也谈体育本质与体育教学问题——与《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作者商榷[J].体育学刊,2008(12).

[2]叶绍凡.关于“目标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效应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1(22).

[3]黎明.试论体育绘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7).

[4]程俊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研究,2002(12).

[5]林小敏.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下普通高校“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7(7).

论高校网络德育教学平台的构建 第8篇

我国高校德育效果很不理想。相关研究表明, 目前大学生道德现状可以概括为“道德认知高、道德情感淡、道德意志弱、道德动机杂、道德行为差”。[1]可见, 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难以发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大学生为什么难以产生道德情感呢?原因就是道德情感的产生实质上是一个意会过程。它需要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下, 全部身心融入环境中, 和环境的各个要素发生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制于时空限制, 没法让学生融入特定的环境中, 即便在课堂上放映影视资料, 学生也只不过是旁观者, 而非参与者。虚拟现实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突破了现实的限制, 为意会知识的发生提供了理想的手段, 也为道德情感的产生提供了辅助手段。

虚拟现实是从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而来的。但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前, 它距离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很遥远, 不为人们所关注。互联网的普及使虚拟现实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成为对人们生活产生不断增强影响的新事物, 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就其实质而言, 虚拟现实是一种逼真的仿真模型。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具有综合处理音频、视频、数据和文字的功能。通过集成和使用先进的软硬件并和各类传感器相连接, 人们有可能参与创建一个使参与者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 并能帮助和启发其构思的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虚拟现实系统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三个基本特征。[2]沉浸性是指“参与者将不是以敏锐的双眼和聪慧的大脑介入虚拟环境, 而是要以完整的生物个体融入虚拟系统。”[3]这样, 参与者诸如视觉、听觉、对刺激的反应等生理活动以及如悲喜、紧张、恐惧等心理活动都与虚拟系统息息相关, 参与者不是与虚拟系统并列的, 而是整个个体作为一个要素完整地嵌入虚拟系统之中, 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交互性是指参与者以全部身心浸入虚拟系统时, 人就是系统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 这样人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虚拟系统的信息, 而是作为一个“过滤器”对信息甄别、选择、处理, 并把处理的结果反馈回到系统中, 从而使得系统成为表达个人情绪、意愿或倾向的适宜场所。即是说, 交互性是指虚拟系统和人之间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沉浸性和交互性内在的蕴涵着构想性。在虚拟环境中, 人身心整一地融入虚拟空间中, 并和虚拟空间发生双向的信息交流, 这意味着人和虚拟环境的交流是生成的而非预成的, 是创造性的而非因循的。构想性所要表达的就是虚拟现实的这一特性。

正是以上三个特性的存在, 虚拟现实才得以名副其实, 虚拟才能逼真地显现现实, 虚拟和现实才能浑然一体。不仅如此, 由于虚拟现实将虚拟和现实地有机嵌合, 它不但具有现实的真实性, 同时还超越了现实的限制或束缚。第一, 虚拟现实可以突破真实现实特定的时空约束。比如体验历史上的某个场景, 在真实生活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这样的梦想成真。虚拟现实拓展着人类体验的范围, 它“容许我们‘亲身’体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4]第二, 虚拟现实可以克服真实现实体验发生的随机性和不可操作性。真实现实体验环境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各种构成因素的偶然聚合, 而它与具有特定理解能力的主体的遭遇更是偶然中的偶然。真实现实的体验通常是随机的, 不可重复的,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使能够人工创建某种真实现实环境, 也往往受到时空条件及人力物力的限制。而在虚拟现实中, 某种特定环境可以依据需要随时随地设定, 并使其和特定主体在合适的时候遭遇。由于特设的虚拟环境和真实现实环境在给人的体验方面没有区别, 又能克服真实现实的随机性和稀缺性, 它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获得特定体验或认知的目的。

研究表明,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在大学生中客观存在。[5]这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出逼真的“现实”场景以促使大学生对道德发生意会知识, 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 很多高校都建有网络德育平台。虽然各高校的平台有所差异, 但普遍的做法是, 在这些网络德育平台中放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料, 如经典名著以陶冶学生情操、政府文件以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法规、英雄电影以为学生树立榜样等,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BBS讨论、师生网络聊天等形式开展师生对话等。表面上看, 这些做法极具新意, 使德育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从课堂走向了网络, 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络的德育功能。但是, 如果深入地比较这些网络德育和课堂德育, 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内容而言, 课堂教学往往讲大道理、介绍典型事例, 说教色彩浓厚, 但目前的网络德育平台内容不也是这些吗?有理由相信, 学生对网络德育平台和对课堂教学一样不感兴趣。就形式而言, 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组织或主持下, 以讲授、讨论或放映视频资料等方法向学生灌输德育观念, 网络德育平台看似与此大不相同, 但本质还是如此, 只不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直接的当面接触, 在网络中教师是间接的或是隐身的, 二者同样说教意味极浓厚。一言以蔽之, 目前的网络德育平台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泛化, 它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

既然目前德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对道德发生意会知识, 因此网络德育平台的建设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突破现实中时空的束缚, 在校园网中创设出能使学生对道德发生意会的虚拟“现实”场景, 吸引学生参与和融入这样的场景中从而产生意会知识。具体的做法是开发出内容合适的能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网络德育游戏, 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发生对道德的意会。也就是说, 高校网络德育应该游戏化。

既然是游戏, 在让其发挥德育功能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范其负面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游戏的积极功能并抑止负面影响, 德育游戏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针对性原则。即游戏内容应该是学生关心的, 能够解答他们的困惑。大学生一般对恋爱、就业、各种社会现象很关注, 游戏内容应尽量与这些题材相关, 这是保证德育游戏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前提。二、适度性原则。即游戏容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容量太大会耗费学生太多的时间并可能使学生沉迷其中, 容量太小则玩游戏时间太短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 难以发生意会, 达不到目的。三、隐蔽性原则。即不能让学生察觉出我们在平台中设置游戏的真实目的。虽然开发德育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强烈的道德体验, 但是决不能让学生对此有所察觉。一旦如此, 学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即使他对游戏内容很感兴趣也不愿意理睬它们。四、现实性原则。即游戏设置的场景尽量是学生熟悉的, 贴近学生生活的, 这便于他们融入游戏场景之中, 达致情景交融, 当然也有利于促发意会的产生。五、时代性原则。即游戏倡导的主题应与时代要求相一致。比如服从纪律被认为是传统美德, 但是在今天实行市场经济和重视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 一味强调服从意味着保守, 这明显与时代要求相悖, 所以开发的游戏不能过多诱导学生服从, 而应适当诱导学生滋生一点冒险和叛逆精神。当然, 必要的服从不可缺少, 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

在网络德育平台中设置这样的游戏, 首先解决了德育的吸引力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目前既有的网络德育平台都具有较明显的说教味道, 但德育游戏完全以游戏形式化说教于无形, 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其次, 网络游戏解决了目前德育困境的症结问题:意会。前面已经分析过, 课堂教学和目前的网络德育平台并没有本质区别, 由于他们都不能让学生融入特定环境中, 因此都不能让学生发生对于道德的意会知识, 但是网络游戏由于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创设出各种“真实”场景, 并能吸引学生沉浸于其中。如同飞行员在模拟飞行中能获得超过真实经历的飞行体验一样, 学生在玩这样的游戏中亦能获得和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一样的强烈体验, 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容易产生意会知识, 从而把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德育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德育的困境。

摘要:我国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对道德发生意会。虚拟现实技术能突破真实世界的限制, 创设出意会知识发生所依赖的场景。高校网络德育平台构建的关键是开发合适的德育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对道德发生意会。

关键词:意会,虚拟现实,网络德育游戏

参考文献

[1]王贵喜等.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5) :76-78.

[2]汪成为等.灵镜 (虚拟现实) 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M].北京、南宁:清华大学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

[3]曾国屏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63.

[4]N.尼葛洛庞帝著.胡冰, 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6.140.

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 第9篇

一、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从年龄上来说高校学生已经是成熟的个体, 作为独特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们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时, 即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 也要抓住学生个性中的共性。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大学生需求, 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自主意识、思维能力、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 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最终达到体育教学的德育要求, 实现教学目的。高校学生作为成熟的个体, 其对事物的学习是有选择性的, 自主选择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质量, 并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时, 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实现以兴趣带动实践的教学目的, 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自我实践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养成习惯。

3、平等原则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育教学是动态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动态的教学活动能够让老师走下讲台, 融入到学生之间, 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更加平等。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平等原则。这个平等不仅是教师对待学生要平等, 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做学生的大朋友。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愿意倾听和接受教师的意见,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促进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 实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目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现

1、利用理论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虽然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融入到高校体育活动教学中,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理论课堂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高校体育课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展开的, 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通, 不仅有大量的体育活动课, 课堂理论教学也占很大部分。课堂教学相比于活动教学, 教学环境干扰因素更少, 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开展德育教育会有显著的效果。在利用理论课堂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 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间接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说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关于体育活动安全方面的教学时, 我们就可以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德育内容融入到理论教学中, 通过体育课德育教学内容设计, 能够丰富体育课理论教学的内容, 使课堂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更加丰满,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 并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和深化, 实现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目的。

2、建立课堂常规, 规范学生的行为

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 但由于其社会经验不丰富, 心理的成熟度仍然有所欠缺, 因此采用一些强制性的规范来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可以合适的设计一些规范, 并让学生在这些规范的要求下进行体育活动, 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从而间接的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设计课堂规范时,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并结合着我们的德育要求进行设计, 在设计时要把握好规范的细节, 如果规范过于繁琐严格, 则会限制学生自主意识和思维的发展, 还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发生厌烦行为, 带来教学问题。如果规范过于宽松, 就不会对学生发生约束作用, 利用规范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我们在进行规范的设计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通过合理的规范设计即能让我们实现德育目的, 又不至于过分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对课堂规范的遵守与维护中。

3、积极开展学生的业余文化锻炼, 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等环节来实现的。课堂是基础, 课外体育锻炼和竞赛是体育课的继续和延伸, 整个教学过程, 几个环节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早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动。学生按时出早操, 可以强迫自己克服惰性,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长期坚持出早操, 可以增强体质、振奋精神, 又可以成为新一天的良好开端。这种有组织、有约束的集体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因此早操不仅是体育锻炼的组成部分, 也是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育人形式。

综上所述, 体育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开展高效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时, 我们首先要把握好主体性、内化性和平等等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并通过强化体育课堂理论教学的德育渗透, 利用课堂常规实现德育渗透以及开展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实现德育渗透。通过对这些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的应用, 一定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教育效果,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

摘要:德育渗透作为高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在高校开展教学时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原则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利用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几点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实现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金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 (4) :157, 151.

高校就业教育课教学改革探析 第10篇

一高校就业教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教育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技巧教育、择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渠道, 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调整就业心态, 掌握求职技巧, 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 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 虽然各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也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从总体上看, 高校就业教育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教学方法单一,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教育课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以学校的党务、行政和学生辅导员为主要力量, 他们中的大多数日常事务较多, 对就业教育课投入的精力没有保障, 也不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就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且, 他们对就业教育知识的掌握比较有限, 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前对课程进行了认真准备, 也下了很大的工夫, 费了很多心思, 但是由于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 讲课方法过于单一, 很难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2. 任课教师责任心不强, 备课不充分, 教学效果不好

目前, 有部分高校教师对就业教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和招聘信息在网上和实践中都可以学习, 没有必要开设专门课程来讲课。因此, 在备课时缺乏主动性, 热情不高, 参与不积极, 造成讲课时内容匮乏, 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3. 课堂讲授内容针对性不强

由于部分高校就业教育教师多为兼职教师, 对就业教育课的课程体系和专题设置研究不够, 在备课时往往使用教材或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材料与统计数据, 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去讲课, 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性的授课讲义。造成课程内容讲得多, 师生互动少;理论讲授多, 课程实践少。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浅薄, 一味地重视对学生求职技巧的教育, 而忽视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准备好职业素质等深层次的问题, 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不大。同时, 目前的就业教育课还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学生的不同需求, 缺乏针对性, 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教学内容重点不够突出

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 知识点也较多, 知识涉及面宽, 但课时有限, 因此,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现有的课堂教学往往未能满足这一目标。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对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了解, 甚至不明确哪些是应该了解的、哪些是应该理解的, 哪些是应该掌握的, 哪些是要学会运用的, 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目前, 就业教育课虽然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 但从总体上看, 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导, 基本还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看等。这些模式缺少启发性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述, 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 更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积极、不主动, 课堂气氛不活跃,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二新时期高校就业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1. 按照就业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并加强教学研究

教育部规定, 要求高校把就业教育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 纳入教学计划, 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开展就业教育, 其规定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即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和就业教育课教师, 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这一课程体系, 根据各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确定课堂讲授内容, 努力把这一课程体系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贯穿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涯中, 真正让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和行动上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2. 加强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高校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直接参与就业工作, 这支队伍的素质也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就业工作质量。因此,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高校要配备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要求这些专兼职教师参加专门的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此外, 还要适当引进一些心理学、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和地方人才市场的管理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 以及具有实践经验又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熟悉有关就业政策的专家和学者, 充实到就业教育师资队伍, 让他们定期为学生开展职业咨询, 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 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3.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就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

就业教育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 它拥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 就业教育课教学要根据其自身特点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并改进教学和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集中授课, 更要兼顾个体指导和咨询, 充分发挥就业教育课的作用。高校就业教育课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 还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实践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是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把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不完全局限于课堂, 把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侧重于“实践”, 主要以经验分享、社会调查、素质拓展等形式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2) 体验式教学法。即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 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 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因此, 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使学生经过自我思考、自我体会、自我升华及行为锻炼, 产生深刻的印象, 进而转化为一种习惯, 终身受益。

(3) 案例教学法。即是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以收集整理学生在就业、择业、求职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材料, 通过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再现情境,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 做出判断与决策, 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 进一步理解原理, 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4) 讨论式教学法。即是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有效地将学生组织起来, 激发其思维, 让学生各抒己见来取得共识的教学方法, 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讨论式教学法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和得出结论四部分。

(5) 互动教学法。即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课内与课外之间, 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教与学之间统一的相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之目的。

(6) 影视教学法。在讲解应聘礼仪时, 由于知识点较多, 且教师单纯用语言讲解的方式不容易将内容讲清楚, 学生吸收效果差。采用影视教学法能够用生动的画面和情节直接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使一些用语言难于甚至无法表达的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感性认识, 也可以调整教学进程的节奏, 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地接受新知, 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对影视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7) 团体咨询教学法。即是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提出问题的相似性, 组成课题小组, 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 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障碍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是通过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和各类团体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在就业教育课教学中引入团体咨询,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的时效性, 并通过完善教学方法, 促进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同学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互助。

(8) 现场模拟法。教师在讲授就业教育课时, 要根据不同的专题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在讲授大学生就业礼仪时,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应聘时所要注意的礼貌和仪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使学生掌握知识要领, 又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应聘时的礼貌和仪态, 采用模拟教学法是较好的形式。现场模拟法是教师在讲授面试礼仪时, 在教室进行场景设置, 学生扮演应聘者, 教师扮演应聘经理, 通过现场的应聘过程强化学生对应聘礼仪的掌握, 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讲课过程中, 单纯的理论讲解只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要领, 但要灵活运用却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9) 总结启发法。总结是对课程知识要点的集中精练, 教师以语言表达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回顾, 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启发是通过总结引起同学的思考, 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达到学习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拓展思路,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努力提高就业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海珊.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1]夏海珊.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2]朱朝阳.探讨深化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理解的教改方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7) [2]朱朝阳.探讨深化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理解的教改方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7)

[3]赵军涛.浅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2) [3]赵军涛.浅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 (2)

[4]辛立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4]辛立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

高校德育课教学研讨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钢琴教育 德育教学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教育在钢琴教育中的贯穿,有着非常有利的方面。钢琴教学除了要传授钢琴知识和技巧之外,还包括对情感认知、思想观念、钢琴审美的传授,这与德育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认知为特征,一个对钢琴持有丰富情感和强烈的热爱的人,在德育方面也更容易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在钢琴教育中穿插德育教学,是对两个方向的共同推动。

一、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存在的不足

1.结合不深入,德育教育浮于表面

在钢琴教学中,德育教学不深入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很多高校钢琴课堂上对德育教育的贯穿仅限于口头的提及和课堂标语的设置。比如在教室或走廊内张贴名人名言之类的字画,或者在偶尔的教学中鼓励大家向着好的德育方向发展,无关痛痒、不够深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不能获得学生的有效认可和支持。这种情况使得德育教育形同虚设。

2.德育教育方式老套,无法贴近人心

德育教育方式老套也是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必然因素之一。很多高校在进行钢琴教育的时候,不注意对德育方式的改进,依然是照本宣科式的教育,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反而容易引起反感和无视,让德育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一纸空文。其实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对德育教育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们所缺乏的是一个引领着他们一起去践行德育价值观念和思想的风气,缺乏的是一个良好的榜样和动力。老师们应该从这方面考虑,为大学生提供展现德育思想和水平,展现德育魅力的平台,从风气上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

3.学生难以有效的践行德育思想观念

德育思想教育中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或者良好的价值观念、心态等,对于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他们并不缺乏德育教育的概念和认知,缺乏的是实际行动。无论是学钢琴的学生,还是其他系别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不注意以身作则的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水准,无视其他人违背道德观念的行为,这都造成了德育实践环境的缺失,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有不利的影响。

二、钢琴教育中贯穿德育教学的几点尝试

1.德育教育以实际生活为参照

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中学阶段,这也为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尽量贴合生活实际进行教育。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德育现象和一些争议较为普遍的思想观念,放在课堂上让大家进行讨论,同时要以钢琴教育中的理念引导大家要怀着对生活的赞颂、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对美妙事物的热爱的情怀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

在钢琴教学中,钢琴的审美、音乐的升华、心灵的净化是重要内容;将这些内容引申到德育教育中,感召大家以钢琴审美的心态面对生活,以良好的心态待人处事,换个角度思考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可以让学生用美学的思想和观念来看待日常生活,是德育教育深入心灵的一个有利的尝试。

2.结合钢琴教学的内容来深化德育思想

钢琴音乐中有很多都带着浓厚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比如贝多芬的《命运》和《月光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或《玛祖卡舞曲》、班得瑞的《风之羽翼》等,每一首钢琴作品都代表着特定的思想感情和氛围。教师在教授《命运》的时候,不妨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學生关注命运的不屈和抗争,不要因为压力的沉重而丢弃梦想和希望;或者在《月光曲》中带领大家形成对环境、对情感的一种崇拜和认知。如今月光难再现,夜空不再晴,星光都不见,这是环境恶化的结果,也是需要每个人去实实在在的改善和维护的。诸如此种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带来的积极作用,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3.传播正向能量,批判负面情绪和思想

钢琴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批判性的观点。对于当前的社会现象或钢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批判。为了提高大家的思想认知,可以将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对不良的社会现象,钢琴学习中知难而退的现象或只注重外在而不关注个人内心品质提升的现象进行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这就是一个自我认知加深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发现自身或周围的人存在的问题,寻求积极的改进方案,自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良好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把握。

三、结语

高校钢琴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脱离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而造成的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要摆脱德育思想与“我”无关的局限,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德育思想是和个人的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底认识到树立良好的道德水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和钢琴教育的互利共存。

参考文献:

[1]冯晓.中国钢琴教学需要制定相适应的中国钢琴音乐教材和教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2]晓慧.高师钢琴教学的有益探索——“全国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教育,2000,(10).

高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探析 第12篇

1 分层体育教学模式的提出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具有传授体育科学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任务。学生群体是一个差异大, 层次复杂的教育群体。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过于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 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所谓“分层”教学, 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各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 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有区别地设计和进行教学,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检测、评价,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善与提高。分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 有针对地加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指导,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1.1 分层教学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有效途径。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我国古代孔子就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 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因材施教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

1.2 分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全体性, 即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具有最起码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教学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并针对教学目标, 进行不同层次的知识信息, 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1.3 分层教学符合“可接受原则”。

前苏联教学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学生的能力差异, 主要反映在学生学习的速度上, 而不一定是反映在最终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上。”布卢姆认为:“学生成绩分布的正态曲线不过是最适用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 除了极少数具有某种大脑生理缺陷的儿童外, 绝大多数儿童只要得到适当的帮助和必要的时间, 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1.4 分层教学符合教学的阶段目标性。

为了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就应当创设各种空间环境和留心各段时间的变化。不同的教学阶段, 教师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水平应有不同的要求, 对不同技术标准来说, 学生如何达到, 也应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 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要符合阶段的目标性。

2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应用

在同一个教学班内采用相同的大纲与教材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面对教育对象的不同, 教材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 这样同一类学生相对集中, 便于教学顺利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将同类学生再分若干组。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技能掌握水平分组, 在体育基础课和活动类选项课中把教学班划分为优、中、下三个群体, 从而预定为A、B、C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按体育基础课进行分层教学, 一是根据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分层;二是根据技能掌握水平分层。按活动类选项课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 一般为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 学生依据自己的基础和水平, 选择性的参加符合自己层次的练习。

2.1 教师要认真备好课。

教学前对学生和教材的了解教师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关键一环, 备课应是在教师对学生和教材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运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水平, 并以此为依据预定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在教学中所应达到的相应的层次目标。

2.2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分层指导。

教师要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与动作技能,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对学习的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2.3 在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对各层次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防止基础好的学生骄傲自满, 基础差的学生灰心气馁。分层教学的目的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经过练习都达到同一水平, 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2.4 及时反馈以调整教学进度。

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控制论的观点看,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知识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知识信息三个要素构成的教学控制系统。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重视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 通过反馈信息, 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对学生而言, 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技能, 纠正错误, 缩短差距, 以便调节思维方式, 改进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 反馈信息可使施教者掌握教学的效果与反应, 改进教法, 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5 科学地制定考核目标。

分层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并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一观念应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还应在测验与考核中有所反映, 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考的脱节, 导致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对后进生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 初步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 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 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对中等生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较为流畅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 教学中能够独立思考,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上一篇:把脉下一篇:网络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