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范文

2024-07-20

创新体制范文(精选12篇)

创新体制 第1篇

一、从民权视角切入研究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价值

廖仲恺在《革命继续的工夫》中解释说:“民权这两个字的解释, 在政治上说, 就是人民有参预立法、容喙政治的权;在法律上说, 就是人民有不许别人侵犯他的身体、言论、信仰、住居、集会种种自由的权。[1]”因此, 民权的内涵在于公民权利,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如今走向权利的时代, 民权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是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和价值导向, 其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㈠化解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客观要求

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 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新任务。社会管理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社会冲突, 包括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及治安问题等, 本质上是公民的利益维护和权利保障问题。“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 以民权为视角开展社会管理, 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关注、最紧迫的实事难事, 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 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利益福祉, 能够有效化解社会领域的突出矛盾,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增加社会认同, 形成社会和谐稳定的良性发展机制。

㈡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经途径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社会管理尊重民权是体现民意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经途径。首先, 有利于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础, 有利于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其次, 能够强化公民及社会组织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社会管理实践中逐步得到保障。最后, 能够有效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尊重民权, 引导公民参与社会管理, 是推动权利和责任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监督公权运行及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 具有积极意义。

㈢实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

以维护民权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蕴含着公平正义, 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石和动力。当前, 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获取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享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现阶段民生愿望的集中体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不仅要关注民生发展, 而且要为民众表达诉求、主张权利提供足够的制度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 而且有利于推动形成社会层面公正的法律秩序、彰显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就如耶林所说:“当他主张权利时, 他就在维护法律。这不仅仅是制定法的权威和尊严得以维护的理想的利益, 而是交往生活的固有秩序之安全这种非常现实的和实际的利益”[2]。

㈣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尊重和保障民权, 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核心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丰富与多元之趋势, 民众的利益诉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特征, 使得以往大包大揽型的管理不仅使政府自身不堪重负, 亦造成社会管理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随着新时期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 通过理念创新和制度重构, 引导公众理性参与社会管理, 架构政府主导下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社会共同治理结构, 能够培育社会群体的自组织能力, 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利益诉求, 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民权视角下甘肃省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 也是社会本身的渴望。当前, 在社会转型期, 西部地区也逐步进入“风险社会”, 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利益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凸显, 尤其是公民权利保障的不健全, 制约着社会经济、政治等系统的发展, 对社会管理形成较大挑战。从民权视角考量, 甘肃省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社会管理理念和服务定位偏差引发社会问题

从总体上看, 甘肃省社会管理理念和服务定位存在偏差, 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政府未能从全能型模式的桎梏中脱离出来, 政府对社会管理面面俱到, 公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功能不被重视, 导致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另一方面, 在传统GDP导向和维稳思维的双重导向下, 政府重管理、轻服务, 导致“强制型管理”“高压型管理”, 引发民众与政府的对立。

㈡管理主体单一降低管理成效

主体单一、效率不高是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由于甘肃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发育不够成熟、社会组织数量少、水平低、参与面窄, 大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贫困民族地区, 政府仍然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几乎包揽所有的社会管理事项, 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同时, 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协同力不够, 依附色彩强, 而公民思想普遍保守, 社会管理参与度低, 使得公民与政府之间缺乏对话机制, 公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㈢流动人口问题加大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

近年来,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激增, 而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登记和管理不到位, 形成治安隐患。此外,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中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 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薄弱, 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其他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使得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边缘化现象突出, 增加了这一群体犯罪的隐患, 也加大了监管难度。

㈣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制约服务型政府构建

当前, 在民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的趋势下,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对于激活民间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化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有诸多限制, 对社会组织的“政治质疑”仍然存在。在甘肃, 市场经济发育缓慢, 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低, 影响力不大, 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难以完全承接准政府公共职能, 制约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加之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落后, 计划经济色彩仍旧浓厚, 政府职能难以彻底转变。

㈤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引发管理风险

转型时期社会诉求多样, 公民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但由于制度化权利保护机制不健全, 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单一, 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缺乏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 一些人在合法利益表达受阻时便采取体制外的方式甚至暴力手段、群体事件等来发泄不满。与此同时, 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到位, 政府不恰当地限制和压制民众合理诉求的表达, 引发民众不满, 导致简单的利益冲突累积成为社会矛盾并诱发群体性事件。

三、民权视角下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

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是保障公民权利由可能到实现的中介和路径。当前甘肃社会管理所面临一系列困境, 都有赖于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主体、内容、手段及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㈠重构社会管理理念

创新甘肃省社会管理理念, 必须立足民权, 实现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表明, 公民个体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体制框架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管理服务化供给的有效方式之一[3]。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尊重充实公民权利。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互动机制, 保障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以权利限制权力, 增进公民对公权力的认同。同时, 要秉持公平正义理念, 坚持社会管理中公民民主权利平等保护价值取向, 促进公民利益均衡。

㈡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与合作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合作治理、分工负责, 是甘肃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 强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社会管理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一些准公共服务, 如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生态环境治理等, 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使政府从繁琐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其次, 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尽快制定《社会组织法》, 通过立法确立社会组织的准入、资格、运行规则、经费、退出等条件, 在制度层面设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同时, 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如补贴、减免税收等, 鼓励公益类、服务类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设立, 允许社会组织通过捐赠、会费、项目招标等多渠道筹集经费。第三, 扩大公众参与。鼓励公民社会在政府开放的有限公共事务中, 积极参与治理, 争得与政府对话的权利, 从而推动政府转型并进而推动国家与公民社会边界的重构[4]。通过多种宣传媒介及培训等方式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让公众参与所焕发出的能量与智慧促进整个社会管理格局的改善。

㈢管理内容强调保障民生

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在管理内容上要强调民生保障。一是要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政府应当加快投资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 扩大社会服务和民生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 提高公共产品的底线标准。同时, 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等方式, 切实解决好民生热点难点, 重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着力解决好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加强以社会服务为重点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通过多部门协作与联动, 加快落实流动人口的就业、社会保障、房屋租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 并依托企业、社会加强法治、道德教育, 提升该群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三是要重点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做好对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管理和防控, 重点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财产型犯罪, 及时侦破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犯罪, 坚决遏制一些地方重大刑事案件上升的势头。

㈣管理手段偏重多手段综合治理

甘肃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 要实现从以往单一的行政管制手段向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转变, 突出权利导向, 提升社会管理的效果。一是要重视社会管理法治化手段。“法律的真义在于塑造一种新型公民, 敢于为权利而斗争, 并善于为权利而斗争。只有他们, 才是推动一个国家的法治之路向前迈进的中坚力量。[5]”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核心, 充分运用法治引导、法律服务、司法帮扶、人民调解等多种手段, 提升甘肃社会管理法治水平;二是要尝试运用柔性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强调运用非强制性手段开展社会管理, 如权利协商式、行政指导式、激励导向式和服务管理式等, 更注重管理对象的协同和互动。在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治安问题等方面可以尝试运用柔性管理手段, 较少矛盾冲突, 促进社会管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应将平安建设纳入甘肃社会管理的总体规划, 借助现有的平安建设网络, 多层面加强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 切实筑牢夯实社会稳定的根基。

㈤优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优化社会管理机制是创新甘肃省社会管理体制框架的基础。面对社会管理的新挑战, 要探索建立“民意导向”的新机制。一是要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利用多种调解机制资源, 构建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并注重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矛盾调处中的公信度和主动性;二是要构建民意诉求表达机制。表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要定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公开听证、邀请代表参与决策等活动, 建立健全多形式、多渠道的民意诉求收集机制, 同时, 转变对民众利益表达的管理方式, 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网上互动、电话回复、书面答复等民意回应机制, 加强对网络等新型媒介的管理和引导, 尽快疏浚以信访为代表的沟通渠道, 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参考文献

摘要:社会管理与公民权利密切相关。在如今走向权利的时代, 民权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是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和价值导向。创新甘肃社会管理体制, 应以民权为切入点, 实现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民权,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程又中, 李增元.“民生、民权、民主”及其在当代社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⑹.

[2][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张开云, 张兴杰.社会管理体制的困境及未来框架架构[J].江海学刊, 2012, ⑴.

[4]郁建兴, 周俊.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公民社会[J].二十一世纪, 2008, ⑵.

关于体制机制创新 第2篇

怀中医学组发[2009]15号

关于体制机制创新

方面的意见、办法和规章制度

一、意见方面:

(一)、是对医院科学发展认识不足,思想解放不够,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不快;

(二)、是医疗服务中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对患者权益维护不够;

(三)、是学科建设不健全,各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重点学科建设滞后;

(四)、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缺乏,中坚技术骨干储备不足,住院医师培训;

(五)、是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医院发展;

(六)、是党性不强、执行党纪不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采取的办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使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在什么是医院科学发展、现在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医院工作。

(二)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思路、政策、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医院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医院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三)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创建有利于医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医院制度建设,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医院建设和发展。

(四)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领导班子和中层党员干部中,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

33、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4、坚持正面教育。正面教育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实事求是查找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建立

(一)、我院理论学习要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专题学习不少于3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二)、要采取个人自学、集中交流、主题征文、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创新学习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

(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思想动员、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院班子成员分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开创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院改革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五)、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既要严格要求,提高质量,又不搞人人过关。

(六)、认真查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等。

(七)、对科学发展观及体制机制创新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要认真分析,群众提出的正确意见要得到充分体现。

(八)、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要提出创新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分管科室,使机制创新工作有章可循。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九)、完善体制机制。从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保障医院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广大党员要认真落实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中完善的各项制度。

(十)、提高执行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师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要强化业务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定期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措施,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十一)、狠抓行风建设,树立医院良好形象。行风建设要从生存危机考虑,从塑造形象出发,主动地把行风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尽快把转变行风作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把行风建设作为创建现代化医院的龙头和抓手,把行风建设的过程作为不断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行风建设的成果,向社会展示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二)、明确职责任务。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科室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之处。

(十三)、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医院要把扩大群众民主参与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十四)、搞好舆论宣传。各支部、各科室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决策体制创新 第3篇

华为是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吗?令人纳闷的是,在任正非20多年来的上百次讲话、文章和华为的文件中,“创新”是被提到最少的。尤其在近两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风靡整个中国产业界的氛围下,任正非却在华为15万员工中大谈以乌龟精神追赶龙飞船,要求上上下下“拒绝机会主义”,沿着华为既定的道路,并且不被路旁的鲜花所干扰,坚定信心地朝前走……

美国的Mercy咨询公司,在2004年对华为进行决策机制的咨询。让任正非主持办公会,任正非不愿意,就提了一个模型,叫轮值COO。七位常务副总裁轮流担任COO,每半年轮值一次。轮值COO进行了8年,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是任正非远离经营,甚至远离管理,变成一个头脑越来越发达,“四肢越来越萎缩”的领袖。真正的大企业领袖在企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时一定是畸形的人,脑袋极其发达,聚焦于思想和文化,和企业观念层面的建设;“四肢要萎缩”,四肢不萎缩,就会时常指手划脚,下面的人就会无所适从。

10年前,任正非是大半個思想家,和小半个事务主义者。10年以后的任正非完全脱离开事务层面,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华为思想领袖。轮值COO的成功实践,促使在3年前,华为开始推行轮值CEO制度。EMT管理团队由7个常务董事组成,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7个人中3位是轮值主席,每人轮值半年。3年来的运行效果是显著的,最大成效之一是决策体系的动态均衡。如果上任轮值主席偏于激进,那么整个公司战车隆隆,但半年以后会有偏稳健的人上来掌舵,把前任风格调节一下,而过于稳健又可能影响发展,再上来的人可能既非左又非右,既非激进又非保守。这套体制的原型来自咨询公司的建议,但华为做了很多改造和创新,包括从美国的政党轮替制度里借鉴了一些东西,融入到华为的高层决策体系。在美国的政治决策史上,民主党追求公平,民主党执政时期,赤字大幅增加,政府不断加税,拉车的资本家们没有干劲了,社会充满了疲惫,民众又把票投给共和党。共和党执政干的第一件事常常是减税,强调发展,强调效率,走着走着,社会公平又出问题了,老百姓又投票,干掉财富党换上公平党。美国200年来大致就是这样一种财富党与公平党轮流执政的过程。当然今天美国的政治生态,比我们这个结论要复杂多了,因为互联网与全球化,对传统的美国政治历史文化,也带来了很大冲击,比如社会大众心态的离散化趋态,政党文化的极化现象等。但美国传统的政治制度设计和运作方式给华为的高层决策体制创新也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启示。

那么,英国的“虚君共和制”对华为的组织创新又会有什么借鉴呢?

第二,避免了山头问题。任正非认为,华为实行的轮值COO、CEO,与西方公司相比,制度优越性要大的多。西方公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人做CEO,他的哥们全跟着鸡犬升天,这个人干的不好被干掉,一帮人跟着被干掉,这在西方公司是很普遍的。而华为的轮值COO、轮值CEO制度,从体制上制约了山头文化的坐大,为公司包容、积淀了很多五湖四海的杰出人才。同时这种创新体制也使整个公司的决策过程越来越科学化和民主化。今天的华为已经从早年的高度集权,演变到今天的适度民主加适度集权这么一个组织决策体制。

轮值CEO制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颠覆性创新,在有史可寻的人类商业管理史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例。有中国学者质疑这一体制的成功可能性,但至少迄今为止的8加3年的华为实验是相对成功的。未来如何?由未来的历史去下结论:创新就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反叛和修正。华为的任何创新都是基于变化而作出的主动或被动的适应,在这个日益动荡和充满变化的时代,最大的危险是“缘木求鱼”。

创新信访体制机制研究 第4篇

一、畅通信访渠道, 完善信访信息分析机制

信访信息工作在信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信访工作的第一道程序, 是信访部门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是信访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提供信访信息本身就是信访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信访信息工作在信访工作中占了较大比重。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听取群众意见、呼声和获取各方面信息的重要渠道, 信访工作与群众的联系最广泛、最经常、最容易做到, 成为与群众取得联系的一条“热线”。信访信息工作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信访工作的任务, 不仅要帮助群众解决信访中提出的各个具体问题, 还要把这些具体问题作为信息进行筛选和加以利用。如果信访信息工作没有做好, 信访案件查办和信访监督等工作做得再出色, 整个信访工作也不能说是成功的。由此可见, 信访信息工作决定了信访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 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

健全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报送网络, 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为领导和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全局、指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信访信息系统是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 (政府专网) 资源, 实现上级人民政府、本级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之间和各级信访部门之间信访信息互联互通的一个全网络化的应用系统, 从信访事项的受理、信访事项的处理与协调、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与结果、信访事项处理结果的报告、信访人的回访、信访信息的查询和信访信息的统计分析等过程都实现信息化管理, 是人民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电子渠道, 是提高信访工作业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电子平台。

(二) 健全完善信息报告制度

健全完善信息报告制度, 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地报送信息。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超前做好工作, 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信访信息系统建成后, 以信访信息网络为平台, 实现信访投诉受理、信访业务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管理、非正常上访管理、重点人员监督、信访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安全保障、系统运行维护等八项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开通网上信访、信访事项网上办理、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网上查询、网上答复、信访信息网上传输等工作项目, 为国家和省投诉受理中心受理公民投诉提供便利条件, 为各级信访部门办理信访事项提供统一应用平台, 为各级领导同志及时掌握信访信息、指导信访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

(三) 注重信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注重信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进一步增强信访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要着力提高分析研判水平, 善于对宏观情况进行分析和观测, 善于对零散的、无序的、孤立的信访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综合开发, 善于从大量的群众来信来访中发现那些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 并及时向领导机关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信访信息研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有定期收集、汇总当前信息, 定期召开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和问题, 定期提出当前的工作重点, 定期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主要工作有基础调研和信息会商。主要方法有协商调解、联合听证、心理疏导化解。

二、创新信访手段, 开展网上信访运行机制

传统信访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有写信和走访形式。边远农村群众信访十分不便, 急切希望可以通过一些便捷的方式反映诉求,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 给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不便和压力。同时, 传统的信访办理流程不够公开、透明, 群众信访以后难以了解相关信息。信访人投诉之后, 无法查询办理情况, 办理部门承办之后, 无法把信息迅速告知信访本人。传统的信访信息传递不迅速、不方便、不透明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因此, 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信访服务新平台势在必行。创新信访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组织结构法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三级信访网络结构, 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建立起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信访办公室, 同时建立信访民调小组, 基层设立信访信息员。在人员配备上, 把那些责任心强, 懂政策, 有群众威信, 热爱信访工作的同志充实到信访队伍中来, 并保持相对的稳定, 从而使信访工作真正做到“问题有人管, 矛盾有人解, 事情有人办, 责任有人负”, 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通过组织机构的高效运作, 无论是突发事件, 还是信访苗头, 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和遏制, 基本达到“矛盾就地化解, 问题一线解决”的预期目标。

(二) 畅通渠道法

拓宽信访渠道, 搭建信访平台, 让“民声”有处诉, 困难有法解, 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 在畅通信访渠道上, 搭建“三大平台”。一是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排定领导成员接待日, 把领导分工和接待日期提前告示, 让上访群众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反映问题,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不属于分工范畴的, 由接访领导牵头, 组织会办, 一包到底。二是建立“下访接待点”。为了提高信访问题就地化解率, 变过去“敞开门”等群众上访为“走出门”主动下访, 到一线去听民意, 化民怨, 解民难, 保证群众反映问题能及时妥善得到处理。三是开通“民情热线”。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怨, 加大信访热线电话办理力度, 抽调3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 专门受理群众的来信来电。

(三) 阳光操作法

对一些“剪不断, 理还乱”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时难以核准, 上访群众又会采取过激行为的信访事件, 信访部门规劝上访群众走司法程序, 进行起诉仲裁, 根据法院的仲裁结论依法办事。只有这样, 才能尽快化解矛盾, 平息事态。在所有信访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阳光操作”, 坚持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设立网上信访信息系统, 引导各地各部门直接采取“网上受理———办理———回复”的运行机制处理信访事项, 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这种形式, 便民、快捷、高效、公开。群众有什么意愿和利益诉求, 随时都可以发电子邮件到领导的“电子信箱”, 相关工作人员收到电子邮件后通过网络系统当天就能交有关部门进行办理。不仅提高了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 还增强了信访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规范信访秩序, 建立健全信访综合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信访综合协调机制, 规范信访秩序。当前一些信访问题, 诸如群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问题, 涉及多个部门或多方面的政策, 解决难度较大。因此, 在信访工作中, 加强协调指导十分重要。上级要为基层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创造必要条件,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 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要重新构建信访体系框架, 整合信访信息资源, 并通过立法统一规范信访工作, 从而建立高效的信访监督监察机制。

(一) 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组织协调,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联席会议和信访部门的综合协调指导作用, 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 对一些较大的群体性突出问题和跨部门、跨区县的信访问题, 应及时召开信访问题联席会议, 并以《会议纪要》方式形成解决信访问题的文件, 供责任单位或执行单位认真执行。有关督察督办部门和领导应实行信访问题解决跟踪制, 督促信访问题尽快解决到位。

(二) 健全完善相关的协调机制

健全完善相关的协调机制, 协调好地方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地方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跨地区部门之间的信访问题。信访协调的方式方法要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从实际出发, 从有利于本地区工作开展、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把握。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方法:一是信访协调例会。通过例会协调、指导有关单位或部门调查、处理信访案件或信访问题, 跟踪督办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协调事项, 对已经协调的事项, 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明确专人跟踪督促催办, 一抓到底。二是联合办公。就是将与重要信访问题有关的几个职能部门联合在一起办公, 集中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做出具体的协调规定。三是现场协调。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重大或紧急事项, 在集体上访过程中, 有发生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苗头, 需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理的信访问题, 应当采取现场协调方式来平息事态、化解矛盾, 迅速解决。

(三) 发展信访社会中介组织, 进行信访代理机制

“信访代理制”是针对基层信访工作薄弱, 一些群众因“不了解政策、不懂信访程序”出现的多头信访、多级信访的问题, 转变观念, 变“堵”为“疏”, 而创造的一种帮助群众信访的形式。信访代理通过“变群众跑腿为部门跑腿、变群众着急为干部着急”, 以实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目标, 形成上下贯通、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信访代理工作网络。真正做到老百姓有问题按照见面登记———签订协议———代理反映———办理反馈———回访巩固等步骤开展工作。在明确信访代理员工作职责、规范代理工作程序的基础上, 设立并对外公布信访代理热线, 实行了信访代理领导包案责任制、定期反馈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 保证了信访代理工作规范有序运作。

参考文献

[1].周永康.建好、管好、用好全国信访信息系统[J].中国信息界, 2007 (2) .

[2].胡炳林.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J].中国石化, 2009 (6) .

[3].张蓉.基于电子政务的信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昌大学, 2008.

[4].俞文群.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6 (2) .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5篇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2006年10月21日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有的需要调整,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加强。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通过创新,我们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呢?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不同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党委要加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应依法履行职能,承担起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责任;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协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公众则应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政府应坚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公务员的基本准则,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各种类型的社区,应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各类社会组织要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政府对其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内在机制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和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需要重视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包括总预案、专门预案、部门预案在内的整个应急预案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具有积极的保证作用。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第6篇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人才体制机制,作为人才发展内容的核心,其中体制指的是政府发挥的总体制度和体系。机制指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行政方法来管理和保障人才体制的运行合理化。人才体制的创新必须依靠于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人才领域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要求,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和完善体制,完善、改进、创建原有体制。人才體制要想得到优化,必须进行人才创新,发挥各个创新因素的协同合作作用,借以提高原有机制的运行效率,从而保障相关机制的改善和改进过程。

(二)主要理论基础

人才的集聚模式理论。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其主要模式有收益优势依傍型、产业集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型、政府牵引型。人才集聚产生的效应包括正反馈效应、引力场效应、群体效应和联动效应。

马斯洛的有关需求的层次论。1943年,他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对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新的论题。书中,他把人类的主要需求分为生理上的、安全上的、情感上的、尊重上的以及自我实现上的五个方面。揭示了人类情感均隐藏着这五类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对于需求的表现程度也各有不同。只有最迫切的那类需才能作为激励人类行动的动力和原因。人的需求是内部的满足,需要通过外部得到满足才能转化。

图 1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了解人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人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设置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时,需要了解人才的激励需求,只有满足了激励需求的政策与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些没有针对人才当时需求的激励,不管在政策制定者看来激励力度有多大(例如上百万的奖励、住房配给等),都将不能有效地激励人才。

二、国内外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经验借鉴

美国

通过对工作签证、移民、留学生等政策的调整,美国对人才机制进行配合,实现了人才招募的全球化,稳定了美国的人才引进,又不会对美国的人才就业市场带来冲击。对于人才的保留机制,美国也有自己的方法,设立较高的工作合同违约金,合理的抑制了人才的流失,可以长时间的对人才进行保留。此外,合约中也限制了人才的权利,要求人才不能为竞争对手服务,遏制了恶性竞争的发生。

香港特区

香港特区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机制,为人才制定了入境计划,同时也不忽视相当当地人才的培养,成立非营利性的人才培养机构培养香港本土人,非营利性的人才培训机构对人才培训行业的整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行业规划以及宏观战略角度都有了显著提高。香港2006年制定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港籍优秀人才赴港定居。优才计划实施后,吸引了众多中国大陆富裕阶层的人士赴港定居,尤其以演艺界为甚。这项政策一方面为香港带去了很多有知识优质的人才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演艺界明星和知名人士的赴港定居,也为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深圳市

深圳市也对人才素质建设十分重视,提出了建设全新的人才特区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主要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体系,面向海外对高层次人才进行招募,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将基础研发产业化,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的转化效率。对于留学人员来深圳市创业,提供十万到三十万不等的前期补贴,引进了一万名以上的海外人才,设立财政专项投入,拿出自己对创新性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三、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人才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经济欠发达企业人才政策以及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有了新的大手笔举措,但是,在改革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距离人才机制的科学化、系统化、市场化依然存在较大的距离,整体人才资源的发展仍面临着突出问题。

人才资源总量偏少,缺口较大。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预期来看,人才需求将呈非线性状态增长,现有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总体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现有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高新技术人才匮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乡人才二元分割的问题较为突出,现有人才多集中在城区,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现有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

人才环境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流失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实力制约,加上发展潜力、产业规模、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吸纳和聚集能力不强,难以有力地吸引人才来抚创业和有效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基础性人才流失严重,相当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

四、关于改进欠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的人才机制的几点建议

按照人才的属性和层次,要建立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人才机制体系。从人才定向培养到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再到人才拔擢任命和轮换配置,再到人才激励体系设计和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整套体系都要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具体设计。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本地区有关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根据目标人才供求的真是需求,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的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建立适用于本用人单位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定向培养和培训模式。在此之后,要向本单位全体人员宣传为了人才培养而进行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要使高层管理人员深刻认同人才培养和培训模式,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配合。同时,要强化培训部门在本企业的地位,使其能有效推行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培训本门本身,要定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培养计划,并使其切实可行。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优秀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区分出优秀的人才,并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要以岗位的工作责任为依据,建立客观的科学的素质模型,并进行人员测评。而不是一味的看重学历,看重员工的职称,很可能会让更有能力的竞争者被埋没。另一方面,要改变领导干部或者管理层的终身制现象,真正做到竞争上岗。

建立创新型人才拔擢任命和轮换配置机制。管理人员的任命,不再采用单一的上级领导任命,要根据科学的岗位考评体系,建立客观的管理人员需求标准,按标准来拔擢适配的人员。

岗位轮换制度,为人才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不同岗位的人员在不同部门间进行岗位轮换,能使其切身的学习和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更能对工作本身和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流程有全局的理解,从而更高效的开展工作。从员工培养角度分析,岗位轮换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接触和深入了解更多部门的同事,为其今后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激励体系和福利保障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是保证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是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手段。激励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和所有人员通用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同一层次的不同的人需求也不同。只有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子,已经被满足的需求并不能成为员工努力工作、突破自我的动因。所以,在实施激励之前,必须要分清楚实施标的需求处于哪一层次,是哪一种类型的需求,根据其不同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激励计划。另一方面,跨越需求层次的激励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激励作用。当一个人生理需要层次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时,却对他进行社交层次的激励,这样的激励方法作用甚微。

福利保障体系,是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比如养老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 大病医疗保险,员工子女教育基金等等,为员工解决他们生活中影响较大的问题,可以使他们不用花过多的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解放思想,创新人才体制 第7篇

就人才资源开发来说, 继续解放思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体地说,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创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要创新和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公务员队伍的“进、管、出”中、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中、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机制创新, 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将才、帅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驾驭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

三、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创新人才和智力引进机制。

以政策为导向, 积极引进急需的、短缺的海外优秀专业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国际一流人才;要制定并实施优厚的、能够吸引出国留学、外流人才的回归政策;要本着“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提倡柔性流动, 通过兼职、讲学、科技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 引进一批“两栖型”、“候鸟型”的拔尖人才。

四、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创新高层次人才开发机制。

结合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速发展趋势, 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教育家和艺术家;培养一大批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及交叉学科人才。要扩大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规模, 增强高级人才培养能力。招收博士后工作, 要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向生产第一线倾斜, 向科技含量高的重点企业倾斜, 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倾斜。

五、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用良好的政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要加大投入, 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积极创造一个尊重首创精神、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推动人才的成长和进步。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人才市场建设, 特别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的建设, 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

六、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为突破口。

进入新世纪后,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 人才稀缺与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又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多种诱因和机会。就人才自身而言, 更是由追求终身就业职位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 这一点在中国的南方高层次人才群体中, 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 我们不应该惊诧于人才的“流失”, 更不应刻意“筑坝”阻止人才流动, 而应创新人才流动的规则和秩序, 建立健全全息的人才预测、预警系统, 按照“放开人才引进, 鼓励柔性流动”和“开放、联动、共享”的原则, 对人才流动实施宏观调控。

七、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以促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根本出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资源的配置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依托市场载体。人才资源作为当今第一资源, 也必须依赖于一个健全、开放、充满活力的市场平台。尽管目前组织和市场配置干部人才的“双轨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渡阶段, 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 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和发展, 人才配置机制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和创新。当前, 重点要健全和创新人才中介机构、人才监督机构、人才仲裁机构、人才代理机构的职能, 力争尽快形成人才推荐、介绍、交换、办理、监督、仲裁各负其责、互相联动、互相制约的机制, 以保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公平性。

八、创新人才体制, 必须以促进人才效益最大化为核心目标。

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 第8篇

一、防火监督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防火监督是对火灾隐患进行排查的过程, 对于火灾起到预判的作用, 属于消防工作的一部分, 影响到火灾的发生率, 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工作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具有数量庞大、分类细致、性质琐碎等典型特征。基于该类特征, 防火监督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要求监督人员具有良好心理素质, 强大的抗压能力、丰富的监督专业知识, 高度的忧患意识, 以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心态, 保护人生命不受损失。其在机能上对危险预见性、防患于未然的前瞻性, 能及时发现危险因素, 并进行有效处理, 发挥到监督预防的作用, 从根本上抑制火灾的发生。相对于消防工作的降低损失, 在无形之中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组织工作、重建时间。也因其作用是无形的, 效果不如其他工作显著, 并未得到居民及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基于此, 防火监督体制的创新已经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对于消防任务繁重的一线消防官兵及相关人员, 只有责任明确、内容细致、制度严明、及各方面管理制度顺应新时代的消防要求, 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对于消防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防火监督体制的现状

消防监督是消防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其性质及功能的特殊, 及其现代消防工作发展状况的大环境下, 出现了几下几种现象: (1) 该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博, 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的, 如工业园区或居民楼的火灾报警设备是否完备、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有无人员管理疏漏等状况, 工作内容甚至细致到居民生活习惯, 如抽烟、家庭或单位能源的使用方式等; (2) 在工作内容繁杂的情况下, 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均混杂不清, 责任片区划分不统一等, 部分地区处在边缘地带, 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工作内容有交叉等, 导致辖区防火工作有漏洞, 或事故责任不明确等,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3) 部分防火监督人员忧患意识不强烈, 对于不科学的方式、或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没有意识到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缺乏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意识。

三、监督体制创新举措

近年来火灾频繁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相关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重视, 这种情况在无处不在的消防设备、消防器材和防火标语上可见一斑, 防火防灾的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防火监督效能的发挥和责任体制的建立健全, 对防火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产生重大影响。消防工作需各个单位配合协调进行, 也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各个单位效益、国家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防火工作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防火监督体制也有了一些变化, 消防监督人员由消防工作人员兼职, 转变为有专职的监督工作人员, 其体制也从隶属于消防单位, 变化为独立的部门, 单独作为消防的大板块, 但是这些也并不能完全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防火监督体制的还需要不断创新, 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 分区域合理监督

消防监督工作的内容包括人员防火意识、自救能力、生产流程、能源使用方法及操作程序及其单位的运行机制等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防火监督部门应先划分监督区域, 不留工作死角, 根据当地各个单位不同消防能力及人员素质, 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计划, 按照有序的步骤来进行、互相交流监督信息, 对于构建良好的防火监督氛围十分有利, 混乱的监督方式不仅不能使防火工作达到原有的效能, 且极易造成疏漏, 埋下不安定因素。

(二) 组织结构合理

防火及其监督工作是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并不是单一个人和某一单位能够做到的, 需各个单位互相协调配合, 如公安局、住建局、工商局等, 才能将该项工作做好。该项工作所涉及到的单位及个人社会身份混杂, 包括政府机关及其领导或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其行政人员、普通企业法人代表等, 这些单位在某一方面来说, 是上下级的关系, 也可作为消防监督工作的上下级单位, 并可由消防部门及各个单位的代表拟定防火协议书, 互相承诺、互相监督, 并实施背内部横向管理, 及外部纵向管理双管齐下, 将防火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三) 工作内容及责任细化

认真制定监督工作制度, 将监督工作内容及责任细化到个人。明确责任方面, 先有政府消防部门制定工作制度, 下放到下属监督机构。在整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中, 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再将细致、琐碎的防火监督工作, 按照统一标准将工作内容科学分类, 并标出重点检查单位及事项, 如人口密集的街道小区、居民楼、大型聚会广场、施工现场、厂房密集的工业园区等, 根据监督人员的能力特长分派, 各个防火区域均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仔细检查漏洞, 及时排查危险因素, 并实行个人责任制。

(四) 培养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即是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的危机感。火灾隐患是多种多样的, 监督工作的内容及流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些许漏洞或不足之处, 或考虑到常规状况, 人员只有在高度忧患意识的作用下, 才能对火灾隐患高度警觉, 反应迅速, 发挥出监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定期对监督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讲座, 播放火灾记录和相关损失数据, 使监督人员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 忧患意识也能一并提高, 让防火监督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另外,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也应强化忧患意识, 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 积极监督工作进展及实时状况。

四、结语

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第9篇

一、目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规范化转移支付存在漏洞

大量事实一再证明, 政府部门之间的财政资金来往是出现转移流程不规范、转移周期长、资金使用率低、贪污违纪现象多发的地方。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进行支出的具体管理。中央已经通过分税制的实施, 大大提高了财政收入的中央集中比例, 减少了纳税部门偷税漏税的途径,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 来协调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财政平衡。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是构成我国转移支付的三大部分。在这当中, 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着需要尽快改善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的资金比例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 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带有明显的有利于地方的倾向, 而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的比例很小, 它主要能够反映地方财务均等平衡的状况, 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额度高是正常的, 但是比例过于悬殊就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 税收返还额度在呈一定的比例增加, 也使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其次, 在政府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这也是在转移支付过程中频发支出不透明、财政截留、贪污腐败现象的一大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财务问题由于支出项目繁杂、设计部门较多, 核查起来十分困难, 因此, 要在转移支付的源头把好。

(二) 此外, 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近十二年来, 国家大规模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 农业税等农村不合理收费被取消, 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但是乱收费现象的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税制改革的成果, 这里面的一大原因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 地方大量的公务员队伍还没有进行有效精简, 个别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 将各种税费摊派到百姓头上。这种现象在县级以下财政管理中屡见不鲜。稳定的税收来源受到抑制的同时, 应当在财政监管加大力度, 不允许县级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向官僚本位主义倾斜。应当想尽办法使得不在位的公务员不成为财政的负担。否则, 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还会变本加厉、循环往复。不仅不利于各地方的经济建设和财政平衡, 还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损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二、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建立完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不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也是通过改革整治现行财政税收管理中诸多漏洞的手段。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分级分权财政体制, 目的在于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比例、依据当前情况, 应当适当加强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 强化政府财政同一支出的平衡;加大中央政府的直接支出, 加强统筹管理, 减少财务问题, 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配合行政改革中人员精简的客观要求;还要对地方政府的支出权限进行必要的规范, 既赋予足够的财政权力, 也要控制过度的财政自由, 使得地方支付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加速进行。

(二) 健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要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有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搭配, 形成资金来源稳定可靠, 资金分配方法较为科学合理的中央、省 (市) 两级两类转移支付体系。首先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适当整合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 妥善安排转移支付的结构比例。其次是要改革税收返还与增值税分享制度, 从而稳定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最后是要改革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 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

(三) 税收改革要在制度上实现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深化的羁绊。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的劳动热情被充分激发, 农业生产工具的价格下调, 农业生产成本降低, 在免除农业税等税收项目外, 在税收结构上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正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所在, 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通过适当的途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合作扩大生产是有效手段。在财政税收体系中, 合理采用“合同制”, 也是完善地方政府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一大创新, 不仅加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 也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施加有力的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制度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再被历史证明。加强中央管理和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三、总结

本文笔者认为要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就应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步伐, 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 全面实施税收转型方案及措施, 建立起规范化的政府非税收入机制。相信通过政府部门的进一步努力, 一定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进一步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中国技术自主创新体制研究 第10篇

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战略可供选择。一是自主创新型战略, 二是技术模仿型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战略, 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技术模仿型战略, 则是指企业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 吸取率先成功者的经验和教训, 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自己产品的战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 选取哪一种战略都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志, 而是受限于一系列条件。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作为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只能采用创新型战略, 因为它们没有可供模仿的对象。但发展中国家则拥有后发优势, 可以采取模仿战略。无论是尊重知识产权形式的购买专利配方, 还是使用外资带来的技术溢出, 抑或是破坏知识产权形式的“山寨”模仿, 都属于技术模仿战略。这既可以大量节省研发费用, 规避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 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差距。然而, 天下万事, 有利就有弊。缺乏原创性自主性创新能力, 就只能被锁定在低端的产业层次和追赶的路径上。

2012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一个基本判断: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 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从现实生活中看, 中国的创新体制有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还很不完善。在少数前沿性领域, 例如航天和深海技术等领域, 中国开始进入到依靠原创性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到世界前列。然而, 在大多数模仿就能赚钱的行业里, 自主创新行为是罕见的, 至多只有模仿型创新。中国如果不能够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型体制, 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就只是一句空话;中国从“世界加工厂”变为“世界工厂”, 就只能永远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二、中国技术自主创新体制的构成分析

(一) 技术自主创新的三个层次

自主创新实际上就是创新主体独立研究开发 (R&D) 的相关活动。研究开发本身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研究, 第二层次是开发研究, 第三层次是应用研究。

在国际上, 第一个层次的基础研究, 基本上是由国家设立的各类专门科学研究机构承担的, 经费通常由国家财政负担, 招募一批科学家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例如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 (即星球大战计划) , 随后出现的欧洲的“尤里卡”计划, 当时的经互会成员国的“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等, 都是着眼于高科技发展的战略计划。中国也是这样, 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研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高校或专门院校, 构成基础研究的第一梯队。上世纪80年代, 中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纲要》, 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实施, 通过典型示范和伞型辐射引导, 带动了中国高技术的全面发展, 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是开发研究, 在国际上一般由企业负责, 也可以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手,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现在无论中外, 都有不少大企业拥有自己专门的研发机构。在中国, 政府也加入这个层次, 从1991年开始, 原国家科委开始筹措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分期分批地建立上百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国家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心, 它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 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 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 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 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 是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第三个层次是应用研究, 主要由企业负责, 将新开发出来的成果应用到具体生产过程当中, 企业是这个层次的主体。发达国家在早期阶段, 企业是应用研究层次唯一的创新主体, 创新主要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自发进行的。但是二战以后, 各国的技术创新, 包括应用研究创新, 都是政府和市场 (企业) 两大主体共同推进的。中国也不例外。

(二) 中国技术创新体制的主体

技术创新体制最核心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了解市场的需求, 能够把握创新的方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制中, 最重要的有两条, 第一是利益自主权, 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 创新是其内在的要求和冲动, 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足, 才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第二是创新自主权, 除了市场的命令和自主的意志外, 企业不受其他力量的干扰和支配。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技术市场逐渐形成以后, 中国的自主创新机制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如前所述, 中国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的不仅有企业, 更有政府, 政府是技术创新的组织主体之一, 主要发挥资助和创造外部条件的作用。首先, 国家建设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推出的火炬计划, 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等专业孵化器的建设。截止2010年末, 中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00余家, 其中国家级346家, 孵化面积3000余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5.6万余家, 毕业企业5.3万余家。中国孵化器数量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孵化器成为中小科技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摇篮 (王黎明等, 2013) 。再次, 中国政府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多种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基金作为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手段, 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 通过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 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需要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 缺一不可。外部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 内部因素则根据不同的企业而各有不同。技术创新既有已有企业的创新, 也有新建企业的创新;既有国有企业的创新, 也有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下面分而述之。

(一) 已有企业创新与新建企业创新

已有企业创新更多地是对原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 是在原有技术的路径上升级换代。新建企业创新则通常是颠覆性的, 挟新技术设立新的企业。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一批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 如北大方正、华为、联想、远大、四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上海复兴等科技产业集团都是以技术创新起步, 开创了一个个完全崭新的行业。

(二)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中国是一个拥有雄厚强大国有经济力量的国家, 国有企业分布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尤其是关键行业和命脉部门。国有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国有企业, 二者的创新体系有所不同。

通常关键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 是该行业的主力军, 代表该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承担国家指令性创新项目的任务, 有比较强的创新动力和考核的压力。这些大型企业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 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从总体看, 国有单位更容易从政府建立的各种科研基金中获得资助, 无论是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国立重点高校, 概莫其外。因此大企业自主创新通常具有国家队由政府项目大力支持的特点。据统计, 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资金5116亿元, 比上年增长16.5%;共拥有专利25.8万项, 比上年增长17.03%, 其中发明专利7.5万项, 比上年增加了28.9%, 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中占比上升 (姚湜、王晓明, 2012) 。以2013年成功发射并返回的“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为例, 它主要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公司主导的创新成果;还有突破海底7000米深度的“蛟龙号”载人深潜科考潜艇, 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负责研制的创新成果。这些大型国有企业, 积极探索, 走出了一条以应用原创和系统集成为主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相比之下, 中小型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远不及大型国有企业, 创新动机更多地是由利润和竞争的压力所决定的, 因而创新的激励机制与前者有所不同。但是自主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制度, 它需要一系列制度为之配套。包括产权制度创新, 人事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等。在国有企业的任命制下, 不仅创新有风险, 而且有任期制的制约。无论是创新失败, 负责人被撤职, 还是任期届满, 创新尚未完成, 都会导致创新动力不足。任期制的考核制度使得国有企业领导人可能会有难以顾及长远, 只愿意种草不愿意种树的短期行为, 所以中小型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存在缺乏激励机制的缺陷。

(三)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国家,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为了追求利润, 民营企业家有足够的动机进行技术创新, 无论是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是苹果的乔布斯, 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从逻辑上来说, 中国也不例外。因为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本身就是创新的主体, 是创新思想的提供者和创新行为的组织者, 民营企业创新不需要批准, 只要看准了就可以大胆去做。所以从企业内部来说, 是有足够动力的。从现实看正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科技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 大批科技人员带着技术成果走向社会、走向市场, 通过自己出资、合伙经营或技术参股等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海外留学人员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国创业的也日益增多。例如从美国麻省理工归国的张朝阳成立了搜狐, 李彦宏创立了百度;在本土创业的马化腾创立了腾讯、任正非创立了以自主技术创新著称的华为等。

大型民企和以高科技为主体的中小民企, 是拥有足够创新动力的主体。但是, 中国的民营企业创新有它自身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除了少量大型民企外, 大量中小民企资源不够、员工素质不高、融资渠道狭窄、自身研发力量弱, 所以主要采用模仿型技术创新, 或者干脆是抄袭、侵权、“山寨”等等。大量在竞争性领域中活动的民企, 相对来说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并不高。另外, 民营企业从政府和社会方面获得的实质意义上的支持比国有企业少得多, 包括舆论环境、政治环境, 或者是融资, 以及税负环境, 现在虽然不断在改善, 但是在扶持政策落实的过程中, 存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不对等情况, 不能够满足创新的要求。

四、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全局看, 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生命力不够旺盛。虽然我国自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国家科技部统计, 自2006年以来, 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 从2006年的3000亿元人民币, 增长到2010年的7062.6亿元人民币, 占GDP的比例从1.42%提升到1.76%。然而, 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创新型体制。

(一) 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1. 创新动力不足

如前所述, 除了能够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国有大企业, 以及得到市场认可的民营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外, 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从企业层面来说, 这既与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由于自主创新成本高昂, 存在巨大的失败风险, 企业趋利避害的天然本能使其更倾向于选择模仿;也与经济体制有关, 现行的国有和民营企业都有不利于创新的体制障碍。因而与发达国家比较,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相对不足。

2. 创新融资难度较大

融资是创新道路上的第一座壁垒, 通常最初的启动资金来源渠道, 一是市场的风险投资、种子资金、天使基金等, 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通过这一渠道获得资助;二是政府的扶持, 包括政府的各项科研基金、政府主导建立的“孵化器”等。国家的科研基金基本上属于计划内的资金, 获取的门槛比较高, 没有国资背景的创新者很难获得这类资金的资助。

3. 国家的科技发展基金使用效率较低下

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 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 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 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 低水平重复研究浪费了宝贵的科研资金。这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对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使用效率的评价。

4. 缺乏一支庞大的创新创意的人才队伍

这一问题导致整个社会创新能力有限, 不会创新。我国教育体制应试性的培养方法, 将青少年的思维纳入到既定的应试模版中, 压抑了创新萌芽的生发。任何国家、个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都会经历模仿、排列组合和创新的过程, 创新能力并不是一天就有的, 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 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

5.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这是破坏创新原动力的致命缺陷。在中国, 创新者承担了创新的各种风险和成本, 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后, 往往还来不及收回成本就被模仿、被“山寨”, 极大地挫伤了创新者的积极性。从企业和个人层面来说, 尚未建立起有效保护和调动创新者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 解决自主创新问题的对策

1. 强化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 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 让企业敢于创新;如果没有建立起利益补偿机制, 使企业愿意创新;如果没有健全的创新合作机制, 让企业善于创新;如果没有金融体制改革, 降低融资难度, 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是难以被激发出来的。所以必须在这些方面下大力气, 完善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 拓展多元渠道, 降低创新者获得资金的难度

首先, 需要改革科技发展基金的获取方式, 降低民营企业获得资助的难度。其次, 需要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对于民间技术创新的资助方法。美国硅谷的成功, 离不开纳斯达克创业板的贡献, 我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创业板制度, 使其真正能够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再次, 应该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特别是天使投资。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让社会资金的“闲钱”参与高科技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因为这种闲钱抗风险的能力是最强的, 可以适应高技术产业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

3. 政府要尊重市场创新主体的地位和要求

自主创新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 取决于企业的创新冲动。政府只需采用各种支持和扶持手段帮助企业自主创新, 既不可揠苗助长, 也不能越俎代庖。只有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才能够将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成“企业行为”。

4.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从2008年开始, 陆续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连续三个年度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 并在2011年10月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将保护知识产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姚湜, 王晓明.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OL].新华网, 2012, 9, 2.

创新与中国科技体制现状 第11篇

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现状

2010年,中国科技财政投入为4114.4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7062.6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居世界第三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6%。2009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有3300多个外资研发机构,2009年,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交易额,占中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46家已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如何看待这些数字背后的中国科技界特有的现象呢?首先,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力量时,只看几个指标,特别是只看总量方面的指标是错误的。实际上,国际上有通用的R&D评价指标体系,而且有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综合比较这些指标和数据,就能看出中国科技力量的结构和状态。其次,我们习惯把自己的今天与过去相比,这样更容易看到进步,却不容易看到体制性的制约因素。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2.1万篇,其中中国科技论文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2011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与世界平均值仍有不小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根据汤森路透支持的科学观察网站2012年推出的2001~2011年10年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论文总引用数为5191358次,排名第七,美国以48862100次的引用数保持第一,是中国的9.41倍。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论文引用数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07~2011年与2001~2005年相比,翻了近两番。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科技论文水平与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有4个评价分项: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中国大陆2008~2012年整体竞争力排名分别是17、20、18、19、23;其中,经济表现排名是2、2、3、3、3;政府效能排名是12、15、25、33、34;企业效率排名是33、37、28、25、32;基础设施排名是31、32、31、28、29(科学基础设施排名8,技术基础设施排名26,教育排名45)。可以发现,中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在企业效率、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不足,政府效能近三年更呈下降趋势(体现在科技体制和科技企业管理方面的表现)。中国人才流失在IMD所有参评国家中也非常严重,仅好于委内瑞拉、俄罗斯和南非。虽然近年回流人数上升较快,但与其搞特殊的优惠政策和优质资源吸引极少部分海外人才,不如下决心改进国内整体的科技环境。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大陆排名第26位,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分列第11位和第13位。其指标体系包含12个支柱,其中第9个支柱是技术准备度,下面细分六项指标,在最新技术的可获得性方面,中国在142个国家中排名100,公司层面的技术吸收排名61,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排名80;第12个支柱是创新,下面细分七项指标,其中,创新能力排名23,科学研究机构质量排名38,公司用于R&D花费排名23,大学、企业在R&D中合作排名29,政府采购先进技术排名16,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获得性排名33,每百万人授权专利使用排名46。中国在制度、技术准备度、创新、高等教育和培训、商业成熟度等方面的指数表现都不理想。

2011年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企业计分牌》和2009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测度报告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与经合组织很接近。近年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主要得益于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经费的增加,科技人力资源多集中于实验开发领域,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非常不足。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8.2%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32.8%;特别在部分高新技术领域,发达国家是中国的十几倍。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领域形势非常严峻。

佐治亚理工学院2007年世界 “高技术指数”(HTI)与上述著名指数有很大差距,引发诸多争论,Porter对此专门做出解释。首先,“高技术指数”仅基于统计,主要衡量的是基于知识服务的出口能力,也就是高科技产品出口,因此,“高技术指数”不能作为高科技能力的全面测度。即使是作为高科技产品的产量与出口,“高技术指数”也存在问题,因为大量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加工组装出口计算机、手机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知识产权往往不属于中国,其出口量只能代表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品出口国,但出口高度依赖于直接外国投资,主要形式是来料加工和组装出口。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科技大国,但远远不是科技强国。《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2010年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21位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追求科技强国之梦,首先要努力建设一个创新性的现代科技体系。

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与出路

中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与其大国地位很不相称。中国科技实力不足有许多原因,投入因素并不是主要的。中国近十年的科技投入增长是快速而稳定的,这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并固化了科技体制中新的利益阶层,造就了一个稳定的科技官僚阶层。专家官僚原本可能是一线的科学家或技术专家,经过单位推荐成为具有评审权力的科技官僚,其主要工作是开会,协助科技管理官员发布项目指南、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由于回避限项公开等制度不严格,科技官僚更容易参与到争取项目、分钱、申报成果、获得荣誉的进程中,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模式使其无法按照科学共同体预期的逻辑运转。越是重大的项目,在选择时候越缺乏竞争机制,基本上是靠关系运作。各类评估、评审、评奖常常是同一组“运动员”和同一组“裁判员”,科研经费审批权多由科技官僚阶层垄断。

以著名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为例,其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定量化、复杂化且难度系数很高,而对支撑人员考核却很简单,对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就更为主观化、领导意志化。科技官僚利益共同体的形成,造就了对一线、低阶科研人员的严格考核,而对科技官僚却无法有效监管,从而压制了创新,造成巨大浪费和内耗。

国家科技政策不应是急功近利和运动式的,更不应该将科研活动大项目化、工程化。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甚至科技部的科研、科技产业化项目都在追求大资金,出大成果,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但是科技创新成果需要通过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政府在其中要做的是创造平等有效的企业环境,而不是搞各种评比、树典型。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实力在近10年财政高投入情况下有很大增强,但其整体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不重视科学共同体的建设,不改变科技官僚主导的体制现状,科技创新就很难获得实质提升。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创新体制 第12篇

1 制度创新

为加强辽河流域治理管理力度, 明确辖区内各城市水环境污染责任, 辽宁省人民政府出台《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目标考核暂行办法》, 采取上游污染对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机制, 在设立统一标识的考核断面上, 凡出现超设定水质目标的断面, 根据超标倍数进行生态补偿资金扣缴。辽宁省还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 河长制作为当前水环境治理中一种行政机制创新, 将辽河流域按照行政区划分后, 每个区域内河段均由专门部门和领导负责, 不但要能说明每个河段水质状况、污染原因、解决方案, 还要负责该河段的治理工程督查、污水厂运转情况监督以及该河段考核等工作。

2 体制创新

辽宁开拓管理治理思路, 在流域保护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管理体制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在全国首家建立了辽河、凌河流域保护区管理局, 省水利厅、环保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农委、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承担的关于辽河保护区的相应职能均划归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使辽河治理和保护工作由以往的多龙治水、分段管理、条块分割向统筹规划、集中治理、全面保护转变。同时, 还设立了省公安厅辽河保护区公安局, 实行省公安厅和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双重管理。凌河局按照辽河局模式, 将朝阳市各局机构承担的关于凌河保护区的相应职能进行划归。辽宁在治理辽河流域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流域整治方案, 提出以整治造纸企业为核心, 以污水厂建设和运行为重点, 以支流整治为抓手的辽河流域全面综合整治方案。

以造纸企业整治为核心, 削减工业点源化学需氧量10万余t。辽宁省辽河流域水体的污染重要源头之一就是造纸行业外排废水。可以说是“一家造纸厂污染一条河”, 因此, 辽宁省提出了治污先治厂, 治厂先治造纸厂的治理措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全面巩固辽河生态治理成果。在实施辽河各项治理措施过程中, 将生态治理作为重中之重, 在干流实施生态治理工程, 在支流实施生态阻隔工程, 以此全面巩固辽河生态治理成果。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在干流流经的跨市断面上, 分别建设集水质调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景观化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质调蓄景观湿地系统工程;在主要支流入河口建设河口湿地, 形成对干流水质又一道保护;在主要入辽河支流建设生态阻隔带, 实施退田还河还草, 生态阻隔区内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审批和排污, 并上收项目审批权限至市级环保部门。这些措施, 以辽河为纽带, 进行有机串联, 形成以水质改善为核心, 以生态治理为依托, 以辽河景观化建设为重要目标的, 环境治理与辽河生态带、旅游带、城镇带, 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3 监测模式创新

在辽河治理进程中, 水环境监测数据是说明水质状况优劣程度最直接的信息, 也是服务于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辽宁省在开展常规例行监测工作外, 率先增加了预警监测来解决例行监测工作中无法发现的水质超标问题。水质预警监测模式即为在定期对全省水质断面水质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诊断性监测基础上, 每月对筛选出的污染较重或有污染可能的断面进行优化指标的加密监测。利用增加的监测频次和靶向性断面及指标的水质监测信息, 更能准确发现我省辽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估水环境管理成效, 从而高质量、高效能、高精度的利用我省监测资源。

在辽河治理过程中, 动力之源在于辽宁省始终秉承科学发展观, 科学治理, 创新治理。辽宁已初步形成了环境管理体制引领作用、流域治理全防全控机制抓手作用、环境管理制度长效保障作用、三位一体的科学治理新模式。

摘要:1996年, 国务院将辽河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 经过多年的治理探索, 辽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治理方式方法, 最终摘掉了辽河流域重度污染的帽子。本文分享了辽宁在制度、体制、监测模式等几方面创新式探索的经验。

上一篇: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下一篇: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