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范文

2024-05-15

《战国策》范文(精选12篇)

《战国策》 第1篇

关键词:《战国策》,策士语言艺术,论辩技巧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 作者刘向, 策士是书中叙述的重要角色, 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 故书中对策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肯定。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策士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整理, 以探究他们是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翻云覆雨的。

一、先承再转之计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 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 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 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 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 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 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良将, 纣闻谗而杀其忠臣, 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 则忠臣无矣。” (1)

运用先承再转的技巧, 在论辩中造成一个缓冲的地带, 为说服对方或展开下一轮的论辩攻势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尽量避免使双方在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而导致出现谈判僵局, 给进一步的沟通或论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当然, 先承接过来的必须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得住脚的论点或论据。在上述故事中, 针对秦王的诘难, 矢口否认就不是明智的, 聪明的做法当然是老实地承认这个事件已经发生。姚贾采取了这种明智的做法, 承认了秦王的发难, 反而使秦王一下子失去了强力打击的靶子, 不得不缓和语气, 说道:“那你还有何面目来见我?”在这句问话的背后, 至少暗示了在秦王的心里还隐含着一个疑问:“这家伙还真的这样做了, 那他为什么还有胆量来见我呢?莫非他还有什么别的招数?”心里这样一嘀咕, 底气就少了几分。“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是大王您一手造成的啊!”姚贾在成功地完成了承接对方论题这一步之后, 紧接着便展开了论辩的攻势。姚贾在这段出色的论辩中, 先是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 进一步证明自己具有忠诚的品质, 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之所以为别国君王接纳, 正是由于自己具备了这种品质。说到这里, 他还含而不露地把导致“我出走结交各国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根子在于大王不辨忠奸、慢怠忠臣, 在于“今王听谗, 则忠臣无矣”, 并进而指出了秦王这种做法将导致重蹈夏桀和商纣那样身死国破的覆辙。

二、巧设比喻之计

天下合从, 赵使魏加见春申君, 曰:“君有将乎?”曰:“有矣, 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 臣愿以射譬之, 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 雁从东方来, 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 故疮痛也;鸣悲者, 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 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 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2)

巧用比喻, 是论辩中一种非常有用的舌战技巧。善于运用比喻,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述故事中, 赵国使者魏加以曾遭弓箭射杀的大雁因身体上的箭伤尚未痊愈, 被弓箭射杀造成的惊恐心理伤痕也未平复, 结果被人虚拉弓弦的声音惊吓得旧疮迸裂坠地而亡的寓言故事, 比喻遭到秦军打击的临武君的身心状态, 说明那位被秦军打得惨败的临武君不能担当合纵抗秦的主将。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在舌战论辩中, 巧妙地运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 往往胜过许多抽象的论证, 一个贴切到位的比喻, 具有令人信服地说服力。

比喻的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喻的说服力在于它表面上言说的事例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这是听者认识比喻的思维次序。那么作为论说的一方, 却要循着与听者相反的思维路线, 他的使命是深刻地认识并揭示事物的道理, 并把这些道理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生动的形象 (即从道理到形象的途径) , 再循着与论辩者自己的思维路线相反的途径 (即从形象到道理的途径) 把它叙述出来。

三、细节盘问之计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 如何?”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 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 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 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 王自知矣。” (3)

上述故事中, 张旄所采取的是细节盘问的论辩战术。当魏王和他探讨联合秦国进攻韩国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 他并没有直接地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就这个问题的得失、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方面入手, 反过来向魏王提出问题, 由魏王自己作出鉴别, 得出结论。他的盘问, 涉及这一事件的各个细节, 而且这每一个细节, 都直接关系到魏王所关心的问题。第一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怎样作出反应;第二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对前来进攻的敌国联合阵营中的各个成员采取不同的态度;第三个是遭到进攻的一方将会对行将到来的军事威胁会什么样的反应。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一方面弄清了魏国在进攻韩国这个联合的军事行动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弄清了作为进攻目标的韩国针对这一军事行动最有可能的反应。搞清了问题的这两个方面, 实际上该不该参与这次联合的军事行动, 对于魏国来说便已经十分清楚、明朗了。所以, 张旄最后说, 是否进攻韩国的事大王自己已经明白了。

运用细节盘问的论辩技巧, 应当全面了解把握所要论述的事件, 并能够预测不同的行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或影响。

四、先发制人之计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 曰:“臣奉使威后, 今不问王, 而先问岁与民,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 无恙耶?是其为人也, 有粮者亦食, 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 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 哀鳏寡, 恤孤独, 振困穷, 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王真, 至老不嫁, 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 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 一女不朝, 何以王齐国, 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 上不臣于王, 下不治其家, 中不索交诸候。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何为至今不杀乎?” (4)

好一顿唇枪利剑, 叫人如何招架得住。赵威后说得真好, 这一番正气浩然、融情入理的话, 简直让人无法喘息。她在论辩中巧妙地使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 致使对方措手不及, 无力为自己辩驳。在这个故事中, 赵威后一见齐国的使者, 连使者送来的信都还没有拆开, 就一顿连珠炮似的问年成、问百姓, 最后才问到国君。齐国的使者恐怕根本就没有料到赵威后居然要这样发问, 因为他的脑子里只装着国王, 他的尊卑观念与赵威后有着顺序的不同,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有着天壤之别, 使得他们的对话不可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正因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 注定要使一方完全主动, 而另一方完全被动, 这种情况当然也就非常自然地为主动的一方造成了先发制人的客观态势。于是, 赵威后先发制人的论辩攻势真正地展开了, 她以赞叹的语调一气不断地说出了两位贤士和一名孝女的事迹, 毫不留情地抨击齐国政治的弊端, 责问齐王在治国策略上的疏漏。最后又以一种疾恶如仇的语气, 对一个不肖之徒未受到应有的惩处表示了强烈的遗憾, 从心底里发出了她对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呼唤。

先发制人, 是论辩中的一种攻势战略, 目的在于论辩者总是竭力在论辩中抢占先机, 争取主动, 是《战国策》中策士常用技巧。

五、纵设机关之计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谭拾子迎之于境, 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 理有固然, 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 死也;理之固然者, 富贵则就之, 贫贱则去之, 此事之必至, 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 夕则虚, 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 求存故往, 亡故去。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 不敢以为言。 (5)

在这个故事中, 谭拾子成功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术, 先给孟尝君提了两个问题, 让对方把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观点充分地表露出来, 然后他便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情绪态度和思想观念, 采取转换视角、改变话题、引申观点、批判评析的方式从中切入论辩, 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运用欲擒故纵这条论辩战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了解掌握对方与所论辩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 深刻地体察对方的心境, 力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问题, 精心地设计导入论辩的问语或开场白。在这篇论辩故事中, 谭拾子可谓对孟尝君当时的心境体察得相当透彻, 他跑到国境线上去迎接孟尝君, 奠定了说服对方的感情基础。他的第一句问语:“您还怨恨齐国的士大夫吗?”便是走进对方心灵世界的第一步, 接着又问:“恨不得杀了他们, 是吗?”这表示自己这时站到了对方的立场上, 同时也在双方之间造就了一个对话的平台。这样, 等到对方一旦在这个平台上开始渲泄和流露, 论辩发起的一方便抓住了制胜论辩的主动权, 他便可以自如地转移到另一个角度或空域, 不露声色地使论辩的重心发生位移。于是, 对方由于情感的发展和思维的状态还处在论辩发起者营造的情绪和语言环境下, 因而不能立即适应这种话题转换和观点位移而陷入被动。这样, 论辩的主动权便操纵在发起人的手里了。正如在本篇故事中, 随着论辩的展开, 谭拾子灵活地转变话题, 说服了孟尝君。

在论辩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 固然是十分有效的, 但在运用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时势本身的作用, 也就是欲擒故纵的实际条件是否存在。

参考文献

[1][西汉]刘向编.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3]刘伯奎.辩论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

读《战国策》 第2篇

我选择这篇作品,是源于敬佩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敬仰那些游说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説辩智谋。我没有从始至终的读过《战国策》这本书,但是我选取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经典篇章与一些《战国策》研究者的论著。

《战国策》本身记录的内容本身也不全是积极向上的,如还有记录教人怎么行贿受贿的,但是还是以积极内容为主的,我主要谈论的是各位纵横家的说辩方法。

因为参看论文大多是研究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很少有著作研究策士的说辩方法,而我特别敬仰策士的那种说辩,能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我对这点特别的佩服,我读这本书的主要感受就是谈谈他们的说辩方法。

第一部分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这本书和《国语》类似,主要是以记言为主,展示纵横家的说辩智谋。

《战国策》记述的主要是活跃于战国时期各国的纵横家的言行,在战国时期,纵横家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说纵连横,受到各诸侯过的重视,他们的弟子为了更好地向师傅学习,记载下了他们的言行,关于战国策的作者向来没有一致的见解,我比较同意的是,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后来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编订,至宋朝有缺失,由曾巩再次编订整理,得以流传至今。

第二部分 关于策士(纵横家)的解释

所谓策士就是在战国时期那样特定历史条件下才有的一种职业,他们主要是以游说于诸侯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用他们的铁齿铜牙来劝谏的一种人。

首先是特定的历史背景成就了他们,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晚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他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处于由分裂向统一趋势转型的时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都想实现统一的霸业。这就决定了社会上的矛盾重重,君主野心十足,这样的大背景就需要策士的出现来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出主意,为他们合纵连横游说!

其次,是策士自身的优势。有的人就热衷于这种职业,追求功名利禄,想通过这样一种手段来功成名就。比如说,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为国君出谋划策,在劝谏秦王失败后又有亲人的嘲讽他仍然没有放弃这种想法而是更加的发愤图强,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了一为有力的策士。除了这种主观愿望外,他们还比较有才能,他们往往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学识,思维逻辑能力和鼓动能力。

正是拥有了以上的因素,才使得策士这种人流传至今,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三部分 分析策士的说辩方法

策士在战国时期有着至高的的社会地位,但是为什么一国之主为什么都会采纳他们的意见呢?不是他们的见解独一无二,而是他们更懂得中国的语言艺术,更会用一种让人接受的方式进谏给君主。所以这一部分我主要谈谈策士们灵活的说辩方法。究其共同点我认为有一,就是中国传统的曲线法,一开始总是先从一些无关话题的问题谈起,与受谏者拉近亲近的关系,进而一步步的靠向主题,让受谏者欣然接受。

第一、摸清受谏者的内心,故意与其背道而驰,让受谏者屈从。

例文: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後,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後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也。”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分析:触龙没有直接陈述长安君作为人质对于赵国安危的意义,而是采用侧面迂回战术,以老年人之间的互相寒暄为话题展开对话,从饮食起居谈起,在动之以情,请求以少子为王宫卫队,给太后“丈夫亦爱其少子的印象”,进而又提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这样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引起太后的好奇和引起听取他的意见。这是触龙还是通过回忆对比说赵太后喜欢燕后,最后用事实说明利害。人主爱子,必令有功于国,才是长久之计,最终赵太后同意以长安君为人质。自始至终都是以情感人,触龙一直在把握着主动权,牵制着赵太后的情感脉络,这样了解把握受谏者的内心,必定会劝谏成功。

第二、策士善于观察生活并把生活升华。

例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

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分析:邹忌能把自己家庭了面发生的这样一件小事,用来劝谏齐王亲贤远佞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邹忌懂得观察升华,并把生活中的事情升华,上升到一种君王治理国家用人的高度上,这就是策士用生活中的事情劝谏,现身说法,更加的有说服力,让君主明白他说得有道理。

第三、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说是与曲线法一样,是策士们游说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至于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也涉及很广,像是比喻(这个事特别的常见的,策士们几乎每次都会用到打比方这个方法)、用典(这个主要是以史为鉴)、对比(用不同的方法产生的结果对比,告诉受谏者我说的这个方法才是成功之道)„„

例文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分析:这个主要是冯谖为孟尝君造的第一窟的内容节选,讲的是孟尝君叫冯谖和自己一起去薛地收账,冯谖在路上就问孟尝君收完帐之后回去买点什么啊,孟尝君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冯谖当然知道孟尝君家里什么都不缺了所以这个问题是引出和后面问题的悖论),冯谖到了薛地后,让大家把债券都拿了出来,告诉大家说孟尝君今年不受帐了,让大家把债券都给烧了,大家这样自然就会感激孟尝君。冯谖和孟尝君说帐收好了,孟尝君说回去买点什么啊,冯谖说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是应该抚爱一下子民。这样,可以说是冯谖处处设计,等着孟尝君来中计,孟尝君的每一步动作和话语都在冯谖的掌握之内,除了这样强的逻辑能力外,冯谖还有着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战国策———田单相齐 第3篇

2.燕国乘机派乐毅领兵攻打齐国,齐闵王慌忙派兵抵抗,可他舍不得犒劳将士,齐兵在前线节节败退。

3.燕兵一连攻陷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下了莒和即墨两座孤城。

4.田单坚守即墨,使用离间计,诱使燕王对乐毅产生疑心,因而让骑劫代替乐毅继续攻齐。

5.田单重振了齐兵士气,并放出消息说城内齐兵有神灵相助。燕兵半信半疑,人心开始涣散起来。

6.趁燕兵懈怠,田单率领精锐部队出击。混乱中,田单杀了燕将骑劫,大败围城的燕兵。

7.胜利突围后,田单一鼓作气地组织齐国军队全力反攻,夺回了齐国的大片失地,将燕兵赶出了齐国。

8.齐国光复后,由于齐闵王已死,齐人以为田单将自立为齐王。不料田单拥立闵王的太子为新的齐王,自己做了相国。

9.齐国安定下来后,田单打算攻打狄地。他出发前,去拜访齐国贤士鲁仲子。

10.鲁仲子劝阻说:“将军此次出兵必然无功而返。”田单不服气地说:“我以即墨孤城、羸弱之兵大败燕国,难道竟攻不下小小的狄地?”说完,登上车子,不辞而别。

11.不久,田单领兵征伐狄地。攻打了三个月,田单也没能拿下狄地。

12.这时,齐国各地兴起了一首童谣:“大帽子啊,像簸箕;长剑啊,撑下巴;攻狄啊,不能下;枯坟啊,垒成堆。”齐人纷纷对相国田单表示不满。

13.田单这才感到害怕,连忙又去拜访鲁仲子,询问破敌良策。

14.鲁仲子说:“将军在即墨时,与士兵共甘苦;将军誓死为国,士兵也不贪生怕死,这才大败燕兵。如今,将军拥有封地,衣着华丽,哪有赴死的决心啊?” 田单豁然开朗。

15.第二天,他来到士兵中间鼓舞士气。攻城时,他冒着飞石利箭亲临巡视,还亲手擂起了战鼓。

16.齐国军队见将军身先士卒,无不勇往直前,奋力攀城。狄人见齐兵士气旺盛,早已吓得心胆欲裂,急忙打开城门投降。

试论《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 第4篇

《战国策》中的女性人物分为王后嫔妃和平民女子两种, 身份的单一却没有导致人物形象的单一, 不同的阶级地位、社会政治处境和生活环境, 使她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寻常, 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我们姑且将她们分成以下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一、手握大权之太后系列

太后形象是《战国策》描写最为生动的女性形象系列, 特别是其中崇实尚利的秦宣太后、政治家赵威后和果敢智慧的齐襄王王后。她们作为太后, 无一例外, 都参与了国政, 就是在为政治国的同时, 展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点。如秦宣太后, 她生前与魏丑夫淫乱, 而且在“病将死”时还特别出令:“为我葬, 必以巍子为殉。”不仅仅揭露了她个人的自私残忍, 更是反映出整个剥削阶级腐朽丑恶的灵魂。而赵威后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光辉政治家形象。作者既写了她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同时也写到她作为母亲呵护儿子安全时那种自私的母爱。在她身上, 实是明智与昏昧、伟大与渺小、心胸宽广与自私狭隘的统一体。正是作者带有思辨色彩的刻画, 才使得赵威后这个女性形象更加真实和自然。在所有女性形象里面, 齐襄王王后可以说是最熠熠生辉的一个, 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果敢、智慧的气质绝不比那些能左右国家命运的策士说客逊色。她对爱情独具慧眼并且大胆追求、义无反顾;她能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关系, 权衡利弊, 区别对待。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与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软弱无知、受欺凌、受迫害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

二、明争暗斗之后妃宠姬系列

在《战国策》中, 后妃争宠的一共有三个人物:郑袖、阴姬和江姬。《楚二》和《楚四》中的郑袖, 就是从一个软弱无知的女子, 变成一个阴险狡诈的妇人。第一次当她面临失宠危机的时候, 她的反应是六神无主, 手足无措。第二次是楚怀王有了新欢魏美人, 此时的郑袖不再是软弱被动地受人摆布, 而是主动出击, 使用“挑拨离间”之法害魏美人被割去了鼻子。《战国策》中的后妃宠姬还有魏美人、南后、韩美人、君之夫人。后宫争宠的斗争是激烈严酷的, 作者同时写出了她们的不幸命运:有的沦为男性在政治活动中随意的交易品, 如韩美人;有的因为过于单纯而遭人陷害遇祸, 如魏美人。

三、人生百态之平民系列

《战国策》中提及的下层女性约有15位, 充分展现了战国时期平民女性的生存状态。受战国时期重利崇计思想的影响, 下层社会中也有一些“重利”的女性形象。苏秦妻、嫂、母亲即是其中的典型。苏秦事业处于低谷时“妻不下紝, 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而事业成功后, 他的妻子是“侧目而视, 倾耳而听, 嫂蛇行葡伏, 四拜而谢”。这两人行为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让苏秦不解, 他嫂子的回答可谓一针见血:“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下层女性中也不乏刚毅勇敢的形象。如聂荌, 用牺牲自己生命的形式, 来彰显弟弟聂政的美名, 以期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也有个性率直朴实的女性, 如《宋卫策·卫人迎新妇章》中的新媳妇, 即是能代表大多数劳动人民善良、细心、朴实的形象。

《战国策》中的女性, 全面展示了战国时期女性的整体风貌, 在这样一组多姿多彩的人物群像里还焕发着逐渐苏醒的女性意识。

《战国策》这部书里涉及到的二十多位女性不管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 无不体现出了战国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女性意识是“自我的女性意识”, 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自身所蕴涵和体现出的女性独立自主的不附着于男性的精神气质以及在性别自醒观念下男女平等的平权意识。

这一时期的女性意识, 首先表现在对权力的热衷。最为突出的当然是太后形象。战国社会受百家争鸣思想的影响, 女性的权力意识随之大兴。《战国策》中太后大多直接或间接“执国柄”, 从对男性的单一依附关系中挣脱出来。并且她们对政事的治理表现出不亚于男性的智慧和谋略。如《齐策四》中, 齐国使臣发出了“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的责问, 赵太后毫不退让, 针锋相对, 一连用三个反问句加以反驳:“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在当时, 虽然“民”是被统治阶级, 但只要是稍微明智的君主都知道, 如果否定了民本思想, 也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子民, 也就会动摇统治的根基。再如齐襄王王后, 辅佐儿子勤修内政外交, 使齐国获得“四十有余年不受兵”的安定局面, 在战乱不休的战国末年, 实在是值得称道的政绩。

其次表现在对性爱的渴求。典型例子当数秦宣太后。秦宣太后与魏丑夫淫乱生活, 甚至在处理政事上还以性爱作比, 她无视道德理性, 在心理和行动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性爱欲望。秦宣太后这一性格向来被批驳为荒淫无耻、鄙俗等。但从人性的角度看, 这正是她对人的性欲本能的一种毫不压抑也毫不掩饰的自觉追求。

此外, 苏秦邻居之妻在丈夫远出做官时与人私通, 楚人之妻面对邻人的挑逗迎而不拒, 孟尝君夫人敢于背叛孟尝君与门下舍人发生私情等, 皆是受到性欲本能冲动的驱使。

最后, 这种女性意识还表现在对生存价值的追求。受战国时期游侠风气的影响, 一些女性表现出了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的人生观。她们宁愿留名青史也不愿苟活于世。如聂荌在弟弟聂政为报答严遂知遇之恩刺杀韩傀失败后, 为了让弟弟“显身扬名”, 也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聂篓在上报了弟弟之名后选择了“亦自杀于尸下”。另外, 还有齐襄王王后这样一类女性, 她们能够冲破传统, 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当太子法章改名换姓逃到他家作佣人时, 齐襄王王后在不知道其身份时, 便能摈弃传统门第之限, 以太史千金身份和其大胆相爱。这在“娶妻如何, 非媒不得”的时代, 无疑是思想解放的大胆举动, 也是她作为女性对自我幸福生活追求意识的觉醒。

《战国策》之所以体现出如此强烈的女性意识, 一方面和当时的社会思想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战国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也是一个思想自由、张扬个性的“百家争鸣”时代。社会思潮、言论环境自由、开放, 人们的思想没有过多的束缚。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中, 《战国策》中的一些女性因而体现出摆脱传统礼教束缚、尊重个性解放、追求性爱平等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和作者也有很大关系。作者深得纵横之术, 传统礼教对其束缚甚小, 世俗文化对其影响很大, 其笔下的女性因而具有了初步现代意义的女性意识。

摘要:《战国策》中对于各种类型的人物都有着生动的刻画, 虽然女性这一形象所占比重小, 但也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进而来探讨这个时期女性所特有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战国策,女性,形象,意识

参考文献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 (上、中、下) [M], 中华书局, 1990年2月。

[2]熊宪光:战国策研究[M], 重庆出版社, 2004年。

[3]刘向:战国策 (上中下)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4]郭预衡:历代散文丛谈[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4]郭预衡:中古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战国策》阅读答案 第5篇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

【小题3】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

答案

【小题1】①朝服衣冠:穿戴 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④期年之后:一年

【小题1】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小题1】(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说苑》《战国策》阅读训练 第6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⑴下列对选段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于师旷”中的“于”是“为”的意思。

B.“安敢戏君乎”中的“戏”是“戏弄”的意思。

C.晋平公所说的“暮”的意思是“时间晚,迟了”。

D.师旷所理解的“暮”的意思是“天黑、傍晚”。

⑵文中师旷用了少年、壮年、老年学习的三个比喻,各比喻什么?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⑴A(“向”)⑵ 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丽日当空和蜡烛之光。说明道理: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发问:“我已经七十岁,还想读书,恐怕已经太迟了。” 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蜡烛?” 平公说:“哪里有做人臣的开人主的玩笑?” 师旷说:“我这个愚昧的臣子怎敢开主上的玩笑呢?我听说,少年好学,好像早晨的朝阳;壮年好学,如日中天;老年好学,好像点着蜡烛那么明亮。蜡烛的明亮也比昏暗好吧?”平公说:“好极啦!”

二、阅读下面的《战国策》选段,回答⑴-⑵题。

严氏为贼,而阳竖与焉。道周,周君留之十四日,载以乘车驷马而遣之。韩使人让周,周君患之。客谓周君曰:“正语之曰:‘寡人知严氏之为贼,而阳竖与之,故留之十四日以待命也。小国不足,亦以容贼?君之使又不至,是以遣之也。’”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遂谋杀了韩相侠累,阳竖也参与其中。

B.“道周”,虽只有短短的两字,却省略了较多内容。

C.“十四日”与“四匹马拉的车子”,看出东周君远大志向。

D.当韩国派人责问东周君的时候,东周君因此忧虑不安。

⑵ 本语段字数不多,可是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东周君的外交技巧,请具体分析。“寡人知严氏之为贼……是以遣之也”话语不多,却较有特色,请概括谈谈。

参考答案:

(1)C(“远大志向”无中生有)。⑵东周君在明知阳竖参与谋杀韩相的情况下,仍然收留了十四天,并且用马车将其放走。从道理上说,这是理亏在先。可是“让杨竖住了十四天”,却成了“留了十四天”,而且还“等待贵国的指示”,作为“国小力弱”的东周不敢“违抗贵国,接纳杀人凶犯”,可是“贵国的使臣又不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如此计策可谓环环相扣,言下之意过错并不在周一方。

(2)语言特点:表意简洁,节奏紧凑,简洁强劲,理直气壮,滔滔不绝,势不可挡。

参考译文:

严遂谋杀了韩相侠累,阳竖参与其事。事后阳竖逃亡,经过东周,东周君收留了他,让他住了十四天,以后用四匹马拉的车子把他放走了。韩国派人责问东周君,东周君因此忧虑不安。有人对东周君说:“您就直截了当、毫不隐讳地对韩国使臣说:‘我本来是知道阳竖参与了严遂的谋杀事件的,所以把他留了十四天,等待贵国的指示。我们国小力弱,怎能违抗贵国,接纳杀人凶犯呢?可是,贵国的使臣又不来,所以就把他放走了。’”

三、阅读《战国策》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⑴-⑵题。

[甲]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今邯郸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乙]昔者曾子处费(鲁国境内的地名),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选自《战国策•秦策》)

⑴仔细阅读甲材料,根据理解写出这是哪个成语,并结合材料内容写出其意思。你还能想出两个与之相近的成语吗?

⑵针对以上甲、乙两则材料表现出的共同特点,请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⑴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⑵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散布、传播谣言,更不可信谣,不可做谣言的帮凶;另外,人在任何时候,也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参考译文:

[甲]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邯郸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乙]从前曾子住在费,费有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若无其事地(继续)织布。过了不久,又有人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还是若无其事地织布。不久,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害怕了,丢下梭子跃墙逃跑。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第7篇

其实, “行”“往”“去”这三个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在今天区别不大, 都是“离开、前往”的意思, 但在古代这三个词的含义却有着不小的区别。许慎《说文解字》:“行, 人之步趋也。凡行之属皆从行。”“行”就是一般“步趋”前往。《说文解字》对“往”“去”的解释是, “往, 之也”, “去, 人相违也”。孙钧锡《文言基础知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78 年10 月版) 对二字的区分比较准确, “去, 表示离开, 没有目的地, 只强调离开的行为, 与前往的目的地是哪里并无关联”;“往, 表示离开前往, 目的地很明确”。

《荆轲刺秦王》四处地方写荆轲去燕往秦刺杀秦王。一处是荆轲出发前与燕太子丹计议行刺, 荆轲向太子丹求取信物:“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此处《战国策》选用“行”字, 表明荆轲“步趋”前往。“步”, 先秦时候既可指徒步, 也可指马、车行走或凭借马、车代步, 比如“步路马必中道” (《《礼记·曲礼》) , “见夫人之步马者”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步余马兮山皋” (《楚辞·涉江》) ;“趋, 走也“ (许慎《说文解字》) “疾行曰趋, 疾趋曰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步趋”表明荆轲刺秦的愿望强烈, 行动疾速, 所以下文荆轲“就车而去”, 而非疾行徒步前往。如今一些影视作品中写荆轲傍着萧萧易水而悲壮疾行实在是大错。

第二处是太子丹催促荆轲上路时, 荆轲怒斥太子丹:“今日往而不返也, 竖子也!……今太子迟之, 请辞决矣!”《战国策》在叙述两人对话时选用的是表示目的地很明确的“往”。荆轲刺秦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 年, 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是时秦已灭韩、赵、魏、楚等, 天下诸侯还剩下燕国和齐国。本处在叙述荆轲的言行时选用“往”字, 准确地表明荆轲虽然知道燕国危如累卵, 但依然目标明确, 行动坚决, 只要行刺条件———入秦信物 (樊於期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图) 、淬药匕首、吾客助手等具备, 仍能前往秦国进而刺杀秦王。一个“往”字展示荆轲目的明确、行动坚决、谋定后动的侠客义士形象。

荆轲被后人列为“战国四大刺客”之首, 无疑是一个计划周详、谋定后动的成熟刺客。然而“荆轲刺秦”故事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易水诀别”这一细节中, 作者在第三处和第四处却都选用了一个强调离开行为而不强调明确目的的“去”字:“ (荆轲)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两处都同时选用“去”, 似乎有点矛盾, 令人费解。但我以为在这两处关键地方选用“去”字, 倒十分准确地传达了三个信息。一是暗示义士荆轲此去“刺秦”结果的不确定性, 也预示了“刺秦”不果的悲剧性;这种不确定性和悲剧性也恰好印证了前文太子丹刺秦准备工作的短视和仓促———荆轲除了缺少一个得力助手外, 还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太子丹的绝对信任和冷静。所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二是表明荆轲此行冒死行刺的悲壮和决绝,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唱和、声调悲凉的“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的悲怆场景恰好是这一“去”字含义的外化。第三, 义士荆轲的伟大就在于, 虽然知道此次刺秦不可为或所为把握不大, 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慷慨悲壮、义无反顾地踏上前程未卜的行刺之路。正因为这两处看似费解的“去”字的选用, 使《战国策》更充分地向后人传达了荆轲这种言出必行的诚信人格和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 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避艰险、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第8篇

若郑袖选择魏美人入宫时便加拔弩张, 那怀王必将弃之, 毕竟魏美人天生丽质楚宫无出其右。花无百日红, 色衰而爱弛, 作为宫斗经验丰富的南后, 隐忍是其杀手锏也是南后“克敌制胜”之道。于是“聪明”的郑袖避其锋芒, 与魏美人姐妹相称, 可温柔刀, 刀刀致命。情商“欠费”的魏美人竟倾心相交, 让郑袖省去很多麻烦。郑袖两面三刀, 借怀王之手断送了魏美人性命却令怀王对自己的爱更上一层楼。每当提及“劓”刑时, 人们往往只会记得这个被外交与后宫戏弄一生的牺牲品魏美人。

《战国策》到此就暂无下文了, 然在历史上此事却成为一系列大事件的导火索:魏国因此迁怒楚国, 而秦国趁此机会令张仪游说楚国, 自己却暗中联手魏国, 楚魏联盟的小船就此倾覆, 而这一切竟源于南后那无以复加的妒恨, 楚国灭国已不远矣。

郑袖将一切才智用在了楚王与后宫女人身上, 身为后宫之首却毫无政治远见, 这也是因何同处一个时空, 秦宣太后名垂史册, 而南后却沦为千古狠辣妒妇的原因。可讽刺的是, 当郑袖遇到靳尚, 不亡国天理难容。视财如命的靳尚收下秦国大礼, 准备为秦国的财富而再次帮助秦国营救张仪。但再次维护张仪已是万难, 靳尚却不忍心丢弃唾手可得的财富, 于是, 靳尚想起了一个绝对可靠之人南后郑袖。《楚怀王拘张仪》记载靳尚“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 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 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 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 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 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曰:‘子何不急言王, 出张子。张子得出, 德子无已时, 秦女必不来, 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 外结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 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 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靳尚作为楚国大夫也算是“机灵人”, 可这机灵同样只用给自己的荣华, 丝毫不考虑作为大夫的国家责任。靳尚将郑袖的软肋与优势牢牢掌控, 为己所用。郑袖在听到靳尚编造的秦国美人一事后竟毫无疑窦, “愿委之于公, 为之奈何?” 曾万般心机两面三刀的南后瞬间消失, 一个热锅上蚂蚁般的小女人形象却跃然纸上。张仪之于秦国乃为国士, 秦孝公与秦惠文王时期秦国的异军突起正是凭借着商君之法与张子连横。二人不知放走张仪如纵虎归山;倘虎狼之师南下, 那表面歌舞升平, 实则危如累卵的楚国将无力回天。《战国策》之妙, 其一就在于点到为止, 不在一篇中讲完所有故事, 而将“下回分解”放入其他章节, 读罢其他相关国策才会掌握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评书艺术的雏形在此窥见一斑。

郑袖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然而亲手打造出这样一位历史、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狠辣毒妇形象的正是楚怀王。“妇人所以事夫者, 色也;而妒者, 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 其爱之甚于寡人, 此孝子之所以事亲, 忠臣之所以事君也!”虽然让郑袖立即知晓大王此时对自己的全盘信任, 却彻底点燃郑袖心中无法熄灭的妒火, 内心深处对失宠的恐惧以及对于新宠入宫的悍妒造就了郑袖在政治上的智商“常年欠费”。郑袖只是一个女人, 纵然执掌后宫, 却也无奈多情总被无情误, 无时无刻不被夫君的爱与后宫的“满园春色”所扭曲着。若是在寻常人家, 郑袖无非就是一狠毒妇人, 她想做的, 无非就是留住夫君对自己的爱。然战国后期天下形式朝夕变迁, 后宫、前朝一体, 夫君首先属于这个国家, 其次才属于后妃们, 可一代南后虽冰雪聪明却不谙这一道理。如今读来不得不被《战国策》语言的魅力所折服, 故事的情节, 人物的心理对号入座, 入木三分, 的确是一本教人“说话”的纵横奇书。

参考文献

《战国策》 第9篇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 外篇十五, 杂篇十一, 共三十三篇。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 外、杂篇则是在庄周早期和庄派后学所作。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经常变化着的,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 这是他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成分。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当时那个“窃钩者诛, 窃国者诸侯”的强权统治,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宣扬的“仁义”的吃人本质, 揭露了所谓“圣人”的虚伪欺骗。他拒绝和统治者合作, 鄙视富贵利禄, 并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些对后世封建社会里某些知识分子反礼教、反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 文笔变化多端,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形成了汪洋恣肆的独特风格, 对后世文学创作有不少影响。

《庄子·天地》 (节选)

庄周

子贡南游于楚, 反 (1) 于晋。过汉阴 (2) , 见一丈人 (3) 方将为圃畦 (4) , 凿隧而入井, 抱瓮而出灌, 滑滑然 (5) 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6) 。子贡曰:“有械于此, 一日浸百畦, 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 (7) 水若抽;数 (8) 如失 (9) 汤, 其名为槔 (10)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 有机械者, 必有机事 (11) , 有机事者, 必有机心 (12) 。机心存于胸中, 则纯白 (13) 不备 (14) ;纯白不备, 则神生 (15) 不定;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 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 (16) 惭, 俯而不对。

有间, 为圃者曰:“子奚为 (17) 者邪?”

曰:“孔丘之徒也。”

【注释】

(1) 反:通“返”。

(2) 汉阴:在今湖北境内。

(3) 丈人:古代对老人的尊称。

(4) 圃:种菜的园子。畦:菜圃内划分出的长行的栽种区。

(5) 滑滑然:劳累的样子。

(6) 见功寡:收到的功效很少。

(7) 挈:qie, 提。

(8) 数:shuo, 频繁。

(9) 失:yi, 通“溢”。此句意为:提水数次便水溢满器。

(10) 槔:桔槔, 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

(11) 机事:机巧一类的事。

(12) 机心:机巧、机变的心思。

(13) 纯白:这里指未受世俗沾染的纯净、空明的心境。

(14) 备:全, 完整。

(15) 生:通“性”, 神生即思想、精神。

(16) 瞒然:惭愧貌。

(17) 奚为:何为。

【赏析】

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辩论家。他们的著述皆为哲学, 讲述各自不同的哲理, 但他们往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或一两个寓言,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明抽象的道理, 不仅形象具体, 涵义深刻, 生动引人, 而且使哲者富有了文学色彩。《庄子》在诸子中, 这一特色特别显著, 就以这里摘引的一段来看便很突出。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是: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则胸无纯白, 胸无纯白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则道所不载。其意思是说:人一干机械之事, 就有了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 心灵就不纯净;心灵不纯净, 思想就混乱;思想混乱了, 至高无上的真理——道就不为你所有, 你也就得不到了。这逻辑推理非常严密, 节节相递, 环环相扣, 可为辩理雄健, 无隙可击。但这一道理并不是抽象的方式出现, 而是通过一个孔子门生子贡与在农田中劳作的老农相遇相谈的小故事而呈现出来:这位老农抱着瓮 (一种瓷制容器) 去井中灌水, 非常吃力而且功效甚微。子贡见到这种情况, 就说有一种机械叫桔槔, 既省力又效高, 并且介绍了这种机械的结构和性能:“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水若抽;数如失汤”, 结果就使“为圃”的老农“忿然作色而笑曰”, 引出那篇机事机心可失道的道理。其场景、人物、音容笑貌皆历历在目, 其道理声声犹言在耳, 你看庄子表述的手法何等高明, 千百年之后我们犹能看到、听到他讲述的神色姿态。但由此我们也得知了这在战国时代, 我们的祖先已发明了一种农机叫桔槔, 它大概已逐渐普及到农业劳动中, 为农夫灌田用水所乐于采用了。由此, 我们不仅看到了先民的智慧, 也看到了人们对科学发明的认同和赞美。其实连庄子在内也不真是反对这一农机的运用, 他不过是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 借题发挥他的理论罢了!

战国中山国制陶业研究 第10篇

一、出土陶器概况

中山国陶器在中山王墓、灵寿故城制陶手工业遗址、石家庄市庄村遗址、灵寿岗北墓地以及平山三汲公社几座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出土最多, 也最具代表性。从种类来看, 大致可分为日用器具、礼器、建筑构件和陶制工具四类。从陶质看, 主要有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数量最多, 陶色以灰陶为主, 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质灰陶, 只有釜、甑之类的炊器为夹砂陶。陶建筑构件和陶工具也都是泥质灰陶。另有一种黑陶是专用于墓葬的礼器。从制作手法看, 日用器具和礼具多为轮制;器物上所需大小形状一致的附件, 如盖钮、器耳、器足等, 则用模制;表现动物形象的部分如飞鸟、鸭首等, 为雕琢成形;另外一些板瓦里面有泥条盘筑痕迹和指压凹痕, 为手制。

二、主要陶制品

1. 日用器具。

中山国出土的日用陶器常见的器物有作炊器的釜、甑, 盛放食物的罐、盆、瓮、钵和饮食用的豆、碗、盂。在器物种类上与中原列国基本相同, 只是陶碗的盛行是中山国日用陶器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器物形制上, 釜常作圜底, 下有三短实足, 这种三足釜在晋国小型墓葬中有发现, 应是受其影响的产物[1];碗式豆、盘式豆也与其他国家没有较大区别。这说明战国时期, 尤其是中晚期, 中山国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已经基本一致了。值得注意的是釉陶的发现。在石家庄市庄村发现釉陶残片22块, 可辨之器形有尊、罐、平口器等。胎泥灰质, 釉涂于器外绳纹上, 口沿的内面亦施用, 釉薄而匀, 呈灰绿色, 有光泽, 颜色略接近汉代的青绿色釉[2]。

这些只求经济实用的日用器具, 在工艺上并没有太多新成就。在古灵寿城商业区遗址出土了大量未使用过的陶碗, 这显然是作为商品出售的。为了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 要提高生产效率, 实行批量生产, 因此产品的个性逐渐消失, 产品趋于规格化, 更加具备了商品的特征。

2. 陶礼器。

战国时期, 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战国早期以铜礼器随葬的现象逐渐被以仿铜陶礼器随葬的现象所代替, 所以陶礼器的制造迅速发展起来。磨光和暗花装饰手法在中山国广为应用。

磨光是在陶器成形后不久, 培体还是半干时, 在器物表面进行打磨, 烧成后壁面光滑。暗花是用尖端圆滑的工具, 在陶器焙烧前压划而成, 这种纹饰在光线反射的适当的角度下, 器面若隐若现地露出细腻别致、柔和优美的纹样, 十分独特。这两种装饰艺术, 在战国时期中原一带十分流行。中山国出土的陶礼器大多数饰有暗纹, 灵寿岗北墓地出土的陶器暗纹纹样有带纹、锯齿纹、网纹、三角纹、涡纹、波浪纹、同心圆纹等, 同时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素面磨光陶[3]。中山王墓出土的磨光暗纹黑陶更是精美异常, 堪称中山国高超的制陶技术的代表作。陶器表面磨光, 并有暗纹装饰, 二者相配合, 在一件器物上按着同心圆的格局或内外, 或上下的相间排列, 相互陪衬, 构成和谐图案, 产生出娴静典雅、非常优美的艺术效果[4]156。

这些战国时期新兴的装饰艺术虽多与生活用品无关, 但它们却表现出当时中山国的文化艺术内容。这些丰富而瑰丽的古代文化艺术资料以陶器为载体, 流传至今, 不可不说是制陶业对后世的一项不朽的贡献。

3. 建筑构件。

建筑陶器是在烧制日用生活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手工业。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 建筑城市和宫殿, 使建筑陶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陶业的迅速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 两种手工业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中山国出土了大批建筑陶构件, 主要有筒瓦、板瓦、瓦当、瓦钉、陶斗、砖、空心砖等, 其中起着装饰作用的瓦当艺术内涵最为丰富。瓦当纹饰丰富, 不同国家纹饰也有区别。中山国的半瓦当则以大量的乳钉纹饰为特色, 如乳钉双阴云纹半瓦当、乳钉双鹿纹半瓦当、乳钉虎纹半瓦当、乳钉双虹云朵纹半瓦当、乳钉单虹云带纹和蓆纹半瓦当等。在十号遗址还出现了仿东周王城的乳钉卷云纹半瓦当。在藁城故城遗址也出土了饰有各种图案的半瓦当, 有的接近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树木双兽纹半瓦当, 有的和洛阳周王城常见的卷云纹半瓦当接近[5], 这些又是列国之间彼此影响的结果。

4. 陶制工具。

中山国出土的陶制生产工具, 从用途看, 有冶铸工具、制陶工具、纺织工具和渔猎工具等。中山国发现的冶铸工具主要有坩埚、陶范、陶量等。在冶铜、冶铁遗址发现坩埚残块, 这种陶制的耐高温材料是冶炼金属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铸造中, 陶范法在中山国占统治地位。大批精美的青铜器其所用陶范, 陶模也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此外, 在中山国都城还发现了一批陶量。这批陶量多出土于冶铁、冶铜和制陶遗址, 尤以冶铁、冶铜遗址内出土的占多数。工匠们使用这种量器, 可以掌握更精确的合金配比, 当时冶铸业的成就与此度量衡制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中山国发现的制陶工具主要有陶拍、转盘、转钵等。陶拍有两种作用, 既可通过拍打器表, 使陶胎坚实, 又可通过拍打把陶拍上的纹饰反印到陶器表面, 起到增加器物外表美观的效能。转盘是轮制制陶工艺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将泥料放在盘上, 借其快速转动的力量, 用提拉的方式使之形成。中山国日用陶器多为轮制, 一些器物轮旋痕十分明显。这些制陶工具的使用, 既是制陶业进步的表现又为制陶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纺织工具主要有纺轮。制陶遗址和石家庄市庄村都出土有纺轮, 形制可分扁平式、凸面式、球式、碗底改制品四式。纺轮主要用以纺纱, 有牵伸的作用, 犹如近世之纱锭[6]。渔猎工具主要有网坠和弹丸。网坠是捕鱼时用来克服水对渔网浮力的, 弹丸则坚硬有力, 用来打击猎物。

三、制陶业发展水平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制陶手工业规模大, 分工细密, 内部已出现了生产某种产品的专业化倾向。灵寿故城制陶器作坊遗址面积为东西200、南北200余米, 遗址文化层平均深度1.2至3米, 可以想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从这片遗址所暴露于地面的陶器残片, 可以看出当时烧制陶器已有种类的分工, 西南区主要是烧制生活用的陶器, 东南区主要烧制瓦片, 中部主要是制陶场所[7]。这一方面说明制陶业内部有着严格的统一管理和部署, 另一方面也说明生产更加集中、更加专业化。不仅如此, 在不同区域内部还有更为细密的分工。在这片遗址共发现九座陶窑, 平面形状近似圆形和椭圆形五座, 长圆形的四座, 而且大小也有所不同, 加之从每座陶窑边的废陶器堆出土的器形分析, 陶窑有专门烧制某种陶器的。就烧制生活用的陶器来说, 又细分为烧制罐、釜、盆的和烧制甑、豆、碗等的陶窑。

战国时中山国制陶业应该已有私营作坊出现。有学者分析陶器上的陶文, 认为石家庄市庄村出土的带单字印记的陶器, 应是私营作坊的产品[8]95。制陶业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个手工业部门, 产品需求量大, 并且制陶所需的原料易得, 技术也相对容易掌握, 这就使得私营作坊的出现成为可能。战国时期列国制陶业都有了某种私营作坊的出现, 中山国制陶业也一定不会例外。

参考文献

[1]陈应祺, 李恩佳.中山国灵寿城遗址陶器初探[J].文物春秋, 1991 (4) .

[2]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 1957 (1) .

[3]灵寿岗北墓地发掘又有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 1998-8-30.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 (上) [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5.

[5]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文物普查组.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考古新发现[J].文物资料丛刊.

[6]王若愚.纺轮与纺专[J].文物, 1980 (3) .

[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A].考古学集刊 (5)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战国策》:古代雄辩和谋略第一书 第11篇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时期国别史料汇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谋略和论辩之辞。

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之间,斗争尖锐而频繁。一个国家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得生存,除了富国强兵之外,尤其需要有合适的谋士为国君出谋划策,并肩负出使各国的使命。于是,当时出现了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研究的人,他们讲求如何揣摩国君的心理,运用纵横捭阖之术,约结盟国,孤立和打击敌国,他们“出奇策异智”,可以折服千军万马,可以“运亡为存”,可以左右几个国家的局势,从而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这些人被称为纵横家。

当时的纵横家,比较著名的有公孙衍、张仪、苏秦、虞卿等人,他们虽然在政治上的见解有所不同,却都有着渊博的学识,特别是对外交游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国君的技艺,展现自己的谋略和外交才能,他们不断地收集历史资料储以备用,并把自己在各国间从事的外交活动记录下来用以反思,有的甚至还亲自拟作,以练习雄辩的技能。《战国策》中的大多数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而,在西汉末期以前,这些纵横家留下的文章并没有形成一部系统完整的著作,更没有《战国策》这本书。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图书馆中许多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体例不一,文字也错乱难读。刘向认为这些都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纷争的历史,很有史料价值,便对其进行校正、删减和补充,最后采用国别体,分为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十二国,将其编撰成书,共三十三卷,取名为《战国策》。刘向曾说:“臣向(指刘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可见,《战国策》的书名是刘向整理后所加,策是策谋的意思,后世有人将其理解为书策(写字用的竹简),则与刘向的原意不合。

《战国策》成书后,东汉学者高诱为它作注,和原书一起流传。但由于此书反映的是纵横家的思想,与封建社会倡导的儒家主流思想不一致,因此一直未受到重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有所散佚,到北宋时原书已缺十一卷。后经著名文学家曾巩细心访求,才重新补足三十三篇之数。南宋时,姚宏搜罗了多种《战国策》版本,加以校订整理,并作了续注,流传至今,通称“姚本”。与姚宏同时,鲍彪也注释此书,他的工作有不少缺憾,元代吴师道又为其作补正,和鲍注一起流传,通称“鲍本”。我们今天常用的《战国策》属于“姚本”系统,但也将鲍彪等人的注释加入其中以便参考。

后世对《战国策》的评价渐趋公正

前面已经谈到,《战国策》宣扬的是纵横家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与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冲突,即使是整理者刘向也认为该书的思想与儒家不同,只是由于其内容和文采还颇具价值,才加以整理。因此他所持的热情并不高,书中有些篇章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字句或繁或简,反映了他“除重复”做得不够彻底。

宋代苏洵、苏轼父子虽喜好《战国策》的文章,却从来不敢给予公开的赞许。曾巩则把《战国策》中的言论和策谋斥为“邪说”,“为世之大患”。南宋叶适则说《战国策》中十之七八是“儇陋浅妄之夸说”,搅乱了道德礼义,“为学者心术之巨蠹”(《学习记言》)。到了元明清时期,学者在谈及《战国策》一书时,基本都是排斥其思想而称赞其文章,很少做全面评价。像清代陆陇其就说《战国策》“文章之奇,足以悦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心术”。

可见,由于受到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古人大多视《战国策》为离经叛道之书,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对它做过客观公正的

评价。

现代学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战国策》,从而对这部书的内容和思想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评价也渐趋公允。

就内容来说,《战国策》有着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这部书向世人展现了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时所述战国之事多取材于此。据学者统计,《史记》征引借鉴《战国策》之文有149处之多。“战国”作为特定的时代名称也始于《战国策》。至于《战国策》的文采则是古今学者都赞赏的,甚至有“文辞之最”的美誉,对后世史传文和议论文的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思想来说,《战国策》中记载有些策士为了追名逐利朝秦暮楚,有些策士为报私怨拨弄是非相互倾轧,施展计谋坑害对方,有些策士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为“知己者”拼死卖命,甚至做出刺杀等极端行为,如豫让为智伯报仇刺赵襄子、聂政为严遂报仇刺韩傀,这种思想行为的产生虽有其历史原因,却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是应该予以批判和否定的。

但书中也对忧国爱民、破旧立新、重用贤人等思想进行了赞颂,这是值得继承的。比如,王斗当面讽刺齐宣王好马、好狗、好酒、好色,唯独不好有才能的人,更不懂得忧国爱民。齐宣王听后顿时悔悟,任命了有才能的人就任官职,齐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又如,赵武灵王勇于冲破赵国贵族集团的重重阻力,弃旧图新,实行了“胡服骑射”,赵国实力由此强盛。这种“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的改革思想,至今仍值得肯定。再如,姚贾劝秦王在用人问题上应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鲁仲连对孟尝君提出要“人尽其才”,这些见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反映出古人在用人方面的朴素辩证观。

《战国策》中的语言论辩艺术

《战国策》中记载的纵横家们驰骋辩说、议论风发之辞,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或三言两语一针见血,或长篇大论纵横捭阖,或单方陈词条分缕析,或双方对辩词锋凌厉,呈现出蔚为奇观的论辩风采,其艺术特色和技巧对今天我们辩论、演讲、谈话以及回答他人提问仍有借鉴价值。

首先,言语有气势,善用铺张。

铺张,即把事物各个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列陈述。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言语表达全面缜密、有自信、有气势,会让对方知道你是有备而来,不敢稍加怠慢,从而加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战国策·秦策一》记载了苏秦游说秦惠王的话:“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段话用词华丽,颇具气势,充分显示出苏秦对秦国各方面情况有着详细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从而增强听者对他的信任和好感。

nlc202309051058

其次,恰当地引史据典。

言论讲究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讲道理,有据就是摆事实。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提倡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因此,一个人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人物和事例作为论据,并信手拈来古代的经典名句作为道理,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言辞更具说服力和真理性,同时可以展现自己渊博的才学和谦谦君子的风范。据统计,《战国策》中引用古人的事迹达143次,像苏秦在游说秦王时,就举了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和齐桓公的例子来证明要统一天下,非战不可。而《战国策》中纵横家们引用《诗经》《周易》《尚书》《春秋》等典籍中的句子和生活俗语来讲道理的也随处可见。这些名句和俗语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和讲解,听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效果上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

第三,巧妙运用意深趣浓的寓言。

寓言,就是用假托故事或以物拟人的手法,使人从中获得启示。在论说中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要考虑对方心理和承受力,避免事与愿违,而巧用寓言说明道理则是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战国策·燕策二》中记载赵惠王将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阻止惠王出兵,惠王对苏代的劝说必存戒心,这为苏代的劝谏设下障碍。若直言相劝,恐难以消除惠王的防备之心,甚至可能被当作敌人对待。于是苏代以“鹬蚌相争,渔者得利”的寓言,形容燕、赵和秦三国的关系,让惠王思考其中的道理:攻打燕国对赵国百害而无一利,最终燕赵只会如鹬蚌一样落入渔父强秦之手。惠王听后放弃了出兵的

念头。

最后,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去说明道理。

有些道理直接阐述,难以把问题讲明白,而借助打比方则既提高了言语的表达效果,又便于对方的理解。《战国策·楚策四》中记载楚襄王不听庄辛劝告,亲信小人,荒淫恣肆,结果遭到了秦国的连年进攻,兵败地削。情急之下他又问庄辛如何是好。庄辛则用蜻蛉、黄雀、天鹅自以为没有忧患却终遭杀身之祸来作比喻,意在强调国君不应丧失警惕,而要励精图治才能保邦兴国,若一味贪图享乐和安逸必将身死国破的道理。三个比喻由小而大,步步紧逼,顷襄王听后“颜色变作,身体战栗”,其明理设喻之效,不言而喻。

《战国策》寓言故事三则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读作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类似壶)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齐策二》)

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先,把一壶酒赐给门客。门客相顾商议:“这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享用却有余,让我们各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请饮此酒。”有个门客率先完成,取过酒壶准备先喝,他左手持壶,右手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说:“我还可以为蛇添上脚呢。”蛇脚尚未画完,另一门客也画好了,于是夺过他手中的酒壶,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壶酒。这个寓言本来是齐国使者陈轸劝说楚国大将昭阳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只会招致杀身之祸。如今,人们用“画蛇添足”来讽刺那种不顾客观实际而做出多余举动的人,意在提示人们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有具体的规律性,不能随意改变,不然就会弄巧成拙。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魏策二》)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行前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好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魏都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背后毁谤我的人可能也不止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庞葱讲这个寓言意在劝诫魏国国君要明辨是非,不要听信谗言。但魏王却没有做到。当太子充当人质期满回国后,庞葱再未能获得魏王的召见。如今我们用“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读作háng,道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魏策四》)

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面,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啊!原文中的“臣”指魏国大臣季梁,他听说魏王准备攻打赵国,以武力建立霸业、取得威信,急忙以这个寓言进行劝谏,认为这样做不仅不会实现愿望,而且会离愿望越来越远。“南辕北辙”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否则主观努力愈大,距离所要达到的目的愈远。

战国“间谍战”的巧妙运用 第12篇

一、战国时期开展“间谍战”的必然性

在春秋时期,各国家在进行战争的时候,往往利用马车进行作战,通常情况下,作战的双方都是把马车排列成整齐的阵列,随后开始进行交战。这样作战的时间比较短,通常两三天就可以结束战斗。运用这种作战方式,在开战时,只要战败的车阵一乱,直接造成队伍的混乱,这样战争很快就能分出胜负。因为运用马车排成阵列的作战方式,在队伍出现混乱的情况下,要想继续作战就必须重新排列车阵,否则队伍就等于是自乱阵脚。例如,在春秋时期的一些大战:城濮之战以及鞌之战等,这些有名的大战,往往胜负都是一天的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也在第二日分出了胜负[1]。随后吴攻入楚国,实现了柏举一战长驱直入,一共也只有十天。然而,到达战国时期,各国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关于战争的形式也出现了十分重大的变化。战争一开,时间长、规模大、国内供应紧张。这样很多国家便想尽方法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借以减少伤亡。关于战国时期战争时间长,一方面是因为国广城大。关于这一点曾有史料记载描述了战国时期的城“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然而,在春秋时期的城则被描述为“无过三百丈者”[2]。这就造成了发生战争时候,参与战斗部队的人数增多了。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以及战争规模同春秋时期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春秋时期通常为整体车阵的冲击战,到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野战以及包围战,这样的战争方式是由大规模的步骑兵进行的,增加了战争过程之中的随意性等,进而也增加了战争的持续时间,造成了战争的长期性。因此,那些主动出击的国家,往往为了能够获取战争的胜利,开始利用合纵连横的策略,希望能够有其他国家参与合作。随之,纵横家开始产生。这些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战争之中往往起到十分特殊的作用,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各种谋略和手段,对当时不同国家之间合纵连横进行游说,同时提出决策,实现权变。有的纵横家甚至和兵家一样重视间谍取胜的方法,直接采用和参与阴谋颠覆别国的间谍活动。在战国时期的那些著名的纵横家往往利用一次重要的连横或者是合纵行动的成功,直接影响了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其效果是常规战所无法达到的。例如,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以及苏秦就曾经利用这样的方法造成了七国之间强弱的变化。总之,战争的长期性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战国时期出现间谍战的必然性。

二、关于战国“间谍战”的巧妙运用

1.“间谍战”的起源。

关于“间谍战”的起源,最早曾在《孙子兵法》之中有所提出。其中,有一篇《用间篇》专门对其进行详解,一共有五种间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使用者在利用时,分别针对具体情形选取反间的方法,这样用间的形式多变,使得成功的几率也增大。在《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中曾提到过“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3]。由此可见,用间的作用之大。

并且在《孙子兵法》之中,也十分强调间谍的作用。其中“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就是说将帅打仗一定要了解、清晰敌方的情况,这里的“人”指的就是“间谍”[4]。古代时候,无论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采用“间”。例如,在《战国策·燕策二》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惠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是太喜欢乐毅,当他即位之时,齐人进行反间最终惠王怀疑乐毅,之后使骑劫代之将,毅遂奔赵。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我国唐代的杜牧也曾经十分恰当的解释了反间计的要旨,对敌人要“我必先知之”,“佯为不觉”以及“以伪情而纵之”,最终达到“反为我用也”的目的。同时,在《三十六计》之中,第三十三计,反间计之中也专门论述了间谍战之反间计。其中最为作战者推崇的就是“疑中之疑”,在运用反间计的时候,可以在疑阵中再布疑阵,这样我方便可以把敌人作为内应,继而可以毫无损伤的取得胜利。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军事上关于用间的事例,历史悠久,并且有很多。例如,史料记载“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而在《孙子兵法》之中,关于使用“间”的原因和目的,则在《孙子兵法·谋攻第三》之中这样提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5]。在这句话中,孙子直接道出了用间的目的,即是要在不伤及自身的条件下,尽可能避免血肉相搏,然后使得敌人屈服。这样便可以保存实力,降低或者避免国内矛盾。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战国时期的大规模作战。

2. 战国“间谍战”的运用范例。

(1)苏秦死间成功破齐。“死间”就是派往外国做间谍的人,运用各种阴谋诡计以及说诳欺骗的手段,取得这个国家的信任,随后出任要职,致使这个国家失败灭亡。通常情况下,这种做间谍的人往往有出生入死的决心,并且十分的效忠于主使的君主。他们在派往外国之后,必须按既定的计谋策略行事,方能成其大功。仔细分析战国时期成功的间谍战典范可以发现,苏秦为燕间谍而破齐的故事一直被之后乃至现在的战争者应用,并被人们津津乐道。

按照历史记载,在当时七国之中,燕国是最弱的一个。在公元前315年的时候,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攻打燕国,导致燕国几乎亡国。随后燕国一直在寻找向齐国报仇的机会。当燕昭王即位之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国家实施改革,终于在20年之后,燕国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增强。在公元前294年左右,当时战国出现了齐、赵、秦三国鼎立的局面,当时宋国软弱,处在被这三国争夺的局面之中[6]。鉴于这种机会,当时苏秦向燕昭王献策,把他作为燕昭王的特使派往齐国作为间谍,利用帮助齐国攻占宋国的理由,达到借助秦国以及赵国的力量来攻破齐国。随之,在公元前295年,苏秦便被燕昭王派入齐国,齐国用接待诸侯的礼节进行接待,同时封他作为武安君。当时,苏秦带着两万燕军以及粮食帮助齐国进行讨伐宋国。有史料记载“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以行其兵”。结合当时苏秦的破齐计划,他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扩张齐国的欲望,顺应齐湣王要灭亡宋国的想法,通过燕国帮助齐国进行攻打宋国,这样能够削弱齐国的国力。与此同时,苏秦还离间齐国以及赵国的关系,这样便可以借助于秦国以及赵国之力合纵攻破齐国。这样的策略在《六韬》之中被称之为“文伐”以及“因顺”,“太强必折,太张必缺”[7]。

在进行苏秦死间成功破齐的故事之中,苏秦首先是利用燕国助齐国攻打宋国为诱饵,之后苏秦发动了合纵五国攻秦的策略,最终秦败。其实,五国攻秦并不是为挽救赵国,只是为能够实现燕国联合秦国以及赵国攻破齐国的目的。仔细分析当时秦、齐、赵三强鼎立的形势,一旦出现战争,势必会形成秦、赵两强合纵攻齐的局面。然而,如果一旦赵国被攻灭,那么就能够增大齐国的实力,对燕国则是十分不利。然后苏秦并相六国,秦国讲和。当时,齐国灭宋国,周邻国家纷纷反对。随后,在公元前284年,因为合纵五国攻齐的策略,齐国被攻破。然而,关于苏秦的用间使燕国破齐的故事,也被战国时期政治家以及纵横家借鉴,一时成为神话。尽管如此,苏秦因反间被车裂于市,齐国也并没有真正的灭亡,随后又收回了失去的土地。

(2)反间计———围魏救赵。前259年,在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之中,秦国大胜赵国继而准备进围赵都邯郸灭赵。面对这种情况,赵国为了谋生,便采用了反间计谋。当时,赵国派人到秦国对秦相范雎说,赵国灭亡,白起将凭借战功位列三公,驾临范雎之上,并且给秦相范雎提出了“不如让赵割地求和”的方法。于是就出现了赵臣赵郝讲定割六城以和,然后正月秦退兵的情况。当时,秦相范雎曾对秦王进言说,秦国士兵劳累,希望能够许韩、赵割地以和,这样可以休士卒。于是秦退兵。此处的反间计,一方面使赵国逃过被灭国的劫难;另一方面造成了白起和范雎之间不和。随后,在第二年九月,秦国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此时,赵国的情形已不同过去。赵国君臣一心,秦围攻赵都三年不得破。鉴于此,平原君计谋采用合纵攻秦以救赵的策略,北上救解邯郸之围。二战秦兵失利,范雎再次起用白起未遂,范雎便罢免白起官爵,赐剑使自杀。随后,在公元前256年,合纵攻秦实施,郑安平降赵。范雎让相,不久死去。赵转危为安。整个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秦国对于山东六国的压力出现了暂时减轻的局面。随后,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相关史料,首先简单阐述了战国时期开展“间谍战”的必然性,然后分别结合“间谍战”的起源分析以及战国“间谍战”的具体运用范例,详细地阐述了战国“间谍战”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战国,“间谍战”,军事

参考文献

[1]吉家友.范雎的战略策略思想及其对秦统一的推动作用[J].军事历史研究,2007(3).

[2]赵德宇.合纵连横:战国时期“联合作战”雏形思想初探[J].学理论,2009(20).

[3]楚欣.智谋超群人生跌荡——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J].炎黄纵横,2011(2).

[4]熊剑平.浅析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间谍活动[J].军事历史,2010(3).

[5]王鹏.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J].国际政治科学,2009(3).

[6]解洪旺.试析五代十国时期的间谍战[J].黑龙江史志,2010(12).

上一篇:审计硕士毕业论文下一篇:本杰明·格雷厄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