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贷款危机范文

2024-09-12

次级贷款危机范文(精选8篇)

次级贷款危机 第1篇

一、何谓次级债危机

欲了解次级债危机, 先要了解次级按揭。所谓次级按揭, 是指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 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 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 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 利率上升, 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达到极限时, 大量违约客户出现, 不再按期偿还贷款, 造成坏账。此时, 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警示

在我国, 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优质资产”。这样的观念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根深蒂固, 既使到现在, 除了银监会和央行这样的监管机构对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有所察觉之外, 房地产市场、商业银行对此仍然无动于衷, “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流意见。但当美国打破这种神话时, 居民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便暴露无遗了, 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就会受到严重质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对我国有很大警示。

1、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

美国的次级债券的次级贷款人的信用还有等级之分, 即“次级信用”。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按揭贷款者的信用等级划分机制。近几年, 凡是个人要求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 几乎没有谁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既然人人都能从银行获得住房按揭贷款, 那么住房按揭贷款者基本上没有信用等级可分。在我国房地产市场, 有不少人甚至利用假信用大量从银行套取贷款炒作房地产。尽管目前国内不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不好, 但在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上涨时, 这种没有信用的人就不会暴露出来, 因为过高的房价会把这些潜在风险完全掩盖起来。如果一旦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 其潜在的风险必然会暴露无遗。

2、从贷款的风险来看。

美国次级信用贷款的风险虽然很高, 但是这种风险基本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分散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程度低, 因此其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基本上聚集在银行体系内。如果房价出现拐点, 出现向下逆转的趋势, 这些聚集在银行内的风险马上就可能会爆发出来。

3、从银行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国内的银行基本上

是国有银行或国有股份占主要比重的银行。商业银行为了其自身的短期效益, 往往会采取对住房按揭盲目扩张的做法。他们不仅放宽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者市场进入条件, 也不严格遵守银监会的相关指引, 甚至采取各种方式规避这种指引, 而且以金融创新为名让这种房价上涨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无限放大, 比如什么加按揭、转按揭等。

4、从总量来看。

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已经有50多年, 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3万亿美元左右。而我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10年, 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就已经达到2.6万多亿元人民币 (下同) , 如加上公积金住房贷款4000多亿元, 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这样高的住房按揭贷款, 在房价上涨时, 银行一定会把这些贷款看做是优质资产;但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 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必将转为现实的金融危机。

三、我国房贷市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信用等级划分机制, 完善个人信贷法律, 防止风险贷款产生。

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 改变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 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 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完善个人信贷法律, 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 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借款人如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 银行通常会把标的物房产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居民居住地房屋有保障条款, 收回房地产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 银行资产难以回收。而且随着抵押贷款的增加, 这类问题会更加突出。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 这些住宅抵押品又无法过户转让, 银行很难进行充分处置, 住房抵押形同虚设。

2、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分散市场风险。

由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缓慢, 长期以来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居民银行存款。因此, 一旦长期居高的储蓄率下降, 就有可能导致银行面临资金短缺的危险。从2006年初开始, 由于股市行情火爆, 大量存款开始流入股市, 国内储蓄存款率急剧下降, 银行发放抵押贷款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发行抵押贷款债券, 引进抵押贷款投资者, 可以有效解决银行资金问题, 并减少风险积聚。

3、加强和完善央行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防止恶性竞争。

近年来, 为扩大盈利水平, 抢占市场份额, 各商业银行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 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 加大了风险。对此, 央行和银监会应及时出台相应措施规范银行间的竞争, 切实做好对商业银行放贷行为的指引, 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贷款质量的下降。

4、稳定房价, 防止房价发生大幅度波动。

房价是影响抵押贷款发放的重要因素, 也是决定借贷者借款规模和借款折扣的关键因素。房价的波动会极大影响抵押贷款的价值, 稳定的房价是个人住房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尚未暴露,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房价还处于上涨或观望阶段。一旦房价发生波动, 按揭贷款的风险就会显露。所以稳定房价也能有效控制按揭贷款的风险。

对于稳定房价, 笔者认为现阶段相关部门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加强规划调控,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住房建设要以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为主, 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的建设。其次, 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 严格土地管理。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 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 对违反土地管理有关规定的依法追究其责任。第三, 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的营业税政策, 严格税收征管。要充分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 加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的调控力度。

此外, 还要进一步做好完善廉租房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稳定房价。

摘要:发生在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给美国和世界金融界带来了巨大影响, 也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根据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现状, 本文认为应着重做好建立健全贷款者信用等级划分机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稳定房价这几方面工作, 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

关键词:次级债,按揭贷款,证券化

参考文献

[1]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 新财经, 2007, 5;

[2]王博、汤敏:次级债对中国的启示[J], 新财经, 2007, 9;

[3]梁蓓: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启示[J], 中国房地信息, 2007, 6;

浅议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 第2篇

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即“次级按揭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但由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很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 %至3 %。

1.2危机爆发的过程

2月末,统计数据显示,次级债贷款违约率正在上升,住宅贷款机构股票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巨头相继对美国次级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大幅增加坏账准备,引起市场不安。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夏季,大型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对冲基金因大量投资基于次级债的CDO,出现重大损失而陷于破产。

7月中旬,三大评级公司对一千多个住宅贷款MBS调低评级。

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市场。欧元区短期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短期市场利率急剧上升。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出现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

至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为防止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欧、美中央银行积极进行了干预。

10月下旬,欧美大金融机构陆续公布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巨额财务损失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再次出现恐慌。各中央银行不得不再次联手干预稳定市场。

进入,美国大金融机构公布新的季报,损失又一次超过预期。次级债引发信用紧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年经济增长率在年第四季度已经降到0.6%。此外,20初的失业率、零售商品指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恶化;IMF在年2月初将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

2危机爆发的原因

2.1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形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客观原因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最优贷款市场(Prime Ma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较低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正是如此,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2.2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是促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人为原因

从6月至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标志着此前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另一方面,自20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还款压力大幅度上升,次级贷款的购房投资者,倾向放弃房产,止损出局。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冲垮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

2.3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乐观,使得贷款机构进行恶性竞争,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冲高,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一些次级贷款公司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s使得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一些放贷公司甚至编造虚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贷人的借贷申请获得通过。

2.4评级机构反应滞后影响市场信心及市场的过度反应

按揭贷款拖欠率从 年开始上升,银行界提示过、预警过,但直到2007 年,评级公司才大幅降低了评级,导致了市场的恐慌和抛售。

“次级债危机”中国危机之显现? 第3篇

从2007年开始,全世界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应对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发源于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它悄悄袭来,其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的恐慌之大,远远超过1997年那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许多商界人士依旧心有余悸。在那次危机中,由于许多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造成了大批商铺在一夜之间倒闭。而中国由于坚持了“大国货币不贬值”的承诺,顶住了危机。

与10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不同的是,这次危机的潜伏期长达6-7年。由于其中错综复杂的原因,许多金融界人士估计,其危害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而中国的金融机构也未能幸免。据金融界网站披露,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止于2006年6月的一个年度内,投资美国次级债高达1075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接近1倍。据测算,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中国6家上市银行总亏损额约为49亿元人民币,其中中行亏损额最大,约为38.5亿元。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及中信银行依次亏损5.76亿元、1.20亿元、2.52亿元、1.03亿元、0.19亿元人民币。

在去年12月召开的“2007中国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蔡鄂生强调,美国“次级债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考验。

既然危机已经显现,而且是空前的,就应当讨论一下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危机对宏观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

贺强首先强调,美国银行发放的次级债与我国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可比性的,因此,要尽力克服由于发放住房贷款而引起的潜在危机。

贺强解释了美国引发“次级债危机”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由于美国银行向信誉度低的购房者过度发放了“次级抵押贷款”而引发了还贷危机,由于这些银行将“次级抵押贷款”转变为“次级债”并向全世界公开发行,因而美国国内的“次贷危机”就演变成影响全球的“次级债危机”。

具体地说:2001~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这就刺激了美国银行发放住房贷款的热情,对于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美国银行向他们发放了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贷”。而在过去两年,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很自然地会出现逾期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美国银行业遭遇了因过度发放住房贷款而引起的资金难以回笼的危机,这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又因为美国银行此前将次级贷款转变为次级债并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于是就形成了影响波及全球的“次级债危机”。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全世界的影响愈演愈烈,比如,英国的银行甚至出现了挤兑的现象,而中国的银行也出现了因购买美国次级债而亏损的情况。全世界都在讨论美国“次级债危机”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怎样看待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呢?中国并非与危机绝缘

为了探讨“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这个问题,贺强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美国发行次级贷款的银行有没有倒闭的?”答案是:“没有。”表面上看,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波及了全世界,而实际上,是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在为美国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分担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后又不断下降引起的,这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可比性。具体地说,就是美国银行发现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便认为住房贷款是优质贷款,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美国银行发放住房贷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给信誉度不高的人也发放贷款。

但美国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比较聪明,它们考虑到了一旦发生风险将采取的应对措施,即把次级贷款转变为次级债并公开发行,这样,就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使风险分散了,而且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说,通过次级债的发行,扩大了次级贷款的影响范围。这样的举措虽然扩大了危机的影响范围,却降低了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深度。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次级债的发行,危机将更加严重,甚至将出现许多银行倒闭的危机。而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真正的十分严重的金融危机。而美国成功地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发生,恰说明发放次级债的成功。

当然,也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毕竟波及全世界,中国也有一些银行购买了美国的次级债。但客观地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介入得并不深,而且还在加强风险控制。

当然,我们也应当从美国次级债危机中汲取教训,因为和美国的银行一样,中国的银行也把住房贷款视为优质贷款,随着国内房价连续上涨,住房贷款的发放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们不能忘记的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房贷、车贷过于集中而导致的。

须警醒的是,我国的住房贷款还未实行证券化,根本没有分散风险的能力。我国的住房贷款有两大特点,一是风险过于集中,二是放贷对象主要集中在个人,而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由于住房贷款的周期长,相应的风险也会大,且难以控制,所以必须加强住房贷款风险的控制。前几年,我国房价持续走高,现在已经触顶,一旦房价大幅回落,由于房贷没有实行证券化,其风险是很难化解的,因此,我国金融机构所遭遇的风险甚至会超过美国。所以,我们要汲取美国的教训。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虽然已经被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分担了,但也要重视这个风险,因为它的影响毕竟已经波及到了全世界,如果其他金融业务也发生风险,比如股票、期货等由于操作不善被套,其风险也会波及其他国家,并发生连锁反应。

另外,美国不仅发行次级债,还在次级债的基础上搞了一些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并向全世界发行,使得次级债的风险复杂化。所以,次级债的风险不是可以简单地化解的,甚至影响到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比如美林证券、大摩等等。

在中国,为了防止“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设立防火墙,防止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清理银行的国际业务,彻底查清国内银行购买美国的次级债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交易时,要

防止跟美国次级债有关的产品和业务接触。第三,在与外国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时,首先要评估其购买美国次级债的数量,如果发现其购买的数量巨大,要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与之合作。

加强调控,宏观向好

贺强认为,虽然遭遇了“次级债危机”,2008年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宏观政策继续收紧,这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两大主线。

2008年宏观经济之所以继续向好,是因为受到上一经济周期高增长势头的强大惯性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GDP连续5年保持了高增长,2003年增长10%,2004年增长10.1%,2005年增长10.4%,2006年增长11.7%,2007年估计增长11.5%左右。2008年估计还将保持高增长势头,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同时,奥运会对经济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估计奥运会对经济的推动力可能达到0.8到1个百分点。

另外,国内的经济政策将进一步从紧,因为虽然前几年经济形势表现为高增长低通胀,但从2007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却表现为结构性物价上涨,并有可能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2007年,国内粮食虽然大丰收,但由于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粮价却不断攀升,猪肉价格也不断上涨。另外,由于国际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并形成了强大的共振效应,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也将长期连续上涨,并有可能传导至消费品价格使其上涨。同时,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运费上涨,并最终使消费品价格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我国将继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力度甚至会比2007年更大,尤其是加强对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为主的消费品贷款上。去年实行的是贷款年度控制,结果银行在一季度发生了突击贷款,规模巨大,而今年将实行贷款季度控制,一季度不能超过35%,二季度30%,三季度20%,四季度15%,通过这种控制方式,防范贷款过于集中的现象。

另外,央行还将采取一些惩罚性措施,对于超过规定限度发放贷款的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准备金率,甚至还可以对其进行罚款,主要的目标就是防止经济过热。一季度货币政策还应当是收紧的,而下半年如果出现物价明显回落,货币政策有可能相对放松。而如果物价没有得到明显控制,收紧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

应当注意到,单纯的货币政策调控毕竟效果有限,它只能对经济总量发生影响,而不能对经济结构发生影响。所以,如果物价走高的势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除继续实行收紧的货币政策外,还应当辅之以财政政策的调控。2007年采取了一些较严厉的财政政策,比如取消部分出口退税、提高股票印花税等,效果是明显的。

综上所述,2008年肯定会执行比2007年更加收紧的经济政策。这样的经济政策,必定会对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但从经济总量来讲,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还将继续保持,而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消费放在首位,其次是出口和投资,这说明中央高度重视依靠消费拉动内需。但在当前实行收紧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刺激消费不能靠利率政策的调整,比如降息,而要靠提高生产水平和服务质量。

“次级债危机”不会冲击国际贸易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了其国内购买力下降,因此会严重削弱其生活消费品的进口能力,从而对中国的出口商品造成冲击。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主要是顺差太大,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调整进出口结构的问题,而不是担心由于次级债可能引起的出口总量下降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减少那些大量破坏资源环境、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初级产品的出口,而要鼓励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出口。

次级贷款危机 第4篇

1.1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由于现在我国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 数据显示进出口总值占GDP达到60%以上,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外市场形势极端恶化, 我国出口贸易所受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民众在危机之后的消费能力, 都将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就目前来讲,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打击, 中国出口贸易的寒冬已经来临。受国外市场需求的减少, 不同的出口行业受到影响程度不同。以玩具业, 纺织业和汽车业等行业受到的打击尤为沉重。玩具业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个工厂倒闭为标志, 导致失业人数达6500人, 这也被称为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第一案。

中国的纺织行业已经在2008年上半年美元持续贬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业成本上涨, 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本, 现在加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海外需求的大幅下降, 对中国已经举步维艰的纺织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1.2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首先是直接的损失, 仅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 对我国持有其债券的金融机构将产生巨大影响。截止2008年9月20日, 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中信、兴业、华夏等9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 涉及金额约5亿美元。其次, 虽然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不发达, 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 因此美国金融市场不会对我国金融机构产生根本影响。但让金融机构更担心的是因为整体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而非对陷入困境的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经济放缓, 市场动荡, 银行必将产生一定的坏账, 影响金融机构的利润水平。

2 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

2.1 财税政策

(1) 在政府所使用的一系列财政政策中, 最引人瞩目的是政府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投资近四亿元来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这四亿元预计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部门, 总的来说包括了一下十个方面。

①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 加快棚户区改造,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完善农村电网, 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③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 完善高速公路网。

④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 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⑥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 支持服务业发展。

⑦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 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⑨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

十项政策侧重基础建设 (公路、铁路) 、医疗卫生、安居工程、环境卫生。从投资的角度来拉动下滑的经济, 减缓经济增速减速过快。从就业角度看:大量倒闭企业形成的失业人群, 确好可采取这些措施增加就业岗位, 容纳失业人群。

此次四万亿的投资, 对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靠投资、贸易推动格局也不会得到改变,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 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改善。

(2) 对特定的行业和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

11月17日, 财政部公布今年以来我国第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所涉及商品的范围和税率, 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及其他产品共3770项商品。 此次调整将从12月1日起实行, 为今年下半年第三次调高出口退税率, 覆盖面与力度都超过了前两次。专家认为, 出口退税率调整有利于缓解外贸企业资金链紧张, 并有望进一步减轻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压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3770项提高退税率的商品的具体范围, 主要内容如下:将轮胎等部分橡胶制品、主体或全部以人工速生材为原料的部分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将金属挤压用模等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将冻对虾仁、冻蟹等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 此外, 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牙膏等部分化工产品、石材、铝板带等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将农用泵、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等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 11%提高到13%, 13%提高到14%。

如此频繁的提高出口退税率一方面表明了政策对出口贸易企业的扶持, 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此次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影响之大。出口企业除了利用好政策所带来的利好外, 也应该适时开发一些适合国内需求的新产品,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转变一味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 同时也可以规避风险。

(3)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 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 即只对卖出方 (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 征收证券 (股票) 交易印花税, 对买入方 (受让方) 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此举对于在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的中国股市将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但要使中国股市真正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渠道, 还需要更多的监管和制度上的完善。

(4) 国务院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增加人们手持现金, 刺激消费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5)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安排资金十九亿元人民币, 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安排资金十二亿元人民币, 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 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同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 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 全面铺开增值税转型的改革。

自2009年1月1日起,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同时, 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经测算, 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 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 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由于之前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本来一直要全面展开的增值税改革迟迟没有找到好的时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国内消费不振的时候的推行增值税转型的全面展开, 对于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拉动消费, 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由于各种生产资料价格趋于下调, 各个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加快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但是由于各个行业的企业对预期的市场需求都不是很看好, 此次增值税转型的改革能对经济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太可能的。

2.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央行本年度内三次降息。

(1) 最早在9月15日, 央行发布消息, 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6年来首度降息。专家称, 此举意味着, 在当前通胀压力有所减缓、经济出现下滑的状况下, 央行开始微调货币政策。甚至有专家称, 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空间, 中国将进入降息周期。

(2)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3) 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 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 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 不断释放流动性, 以促进经济活力, 这正是灵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要之策。在当前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复杂背景下, 货币政策肯定是需要在国际和国内经济间协调、转型的, 货币政策的相机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软着陆’。

同时, 为了进一步增加流动性, 是企业及时获得所需资金, 央行取消信贷管控, 正是顺应了市场变化, 给了商业银行更多的灵活性, 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了资金运用的活力。但是总体来说, 在危机还在进一步恶化的大背景下, 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更加审慎。商业银行应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根据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资金运用的能力, 支持企业资金需求, 抵御实体经济下行的风险, 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3.1 在财政政策方面

(1) 中国未来的经济结构, 肯定要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这也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一直在提的, 但是一直都没有转过来。当时没有转型的动力, 因为危机没有对中国造成太大冲击, 而且也没有转型的条件, 当时怎样拉动经济增长仍是中国的主要问题。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刺激其国内需求, 它可以为许多国家提供市场, 包括美国。这种方式将有助于减缓美国低迷对全球的影响。如果真的能够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 中国也许会在这次危机中获得一定的利好。

(2) 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适当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方案已渐趋明朗。

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再次提高个税免征额可能预计在2500元左右, 这将是是刺激内需的一重要举措。由于免增额的提高是直接提高了人们手中的货币持有量, 见会对购买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3.2 在货币政策方面

(1) 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还应进一步下调利率。

降息可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和氛围, 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 保持步调一致。尽管目前看起来利率下调的幅度很大, 明年也仍有下调利率的必要。由于政策效果存在滞后, 估计在明年才能看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2) 中国现在急需调整汇率政策。

最近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滑和美元的强劲回升使得国内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得以缓解, 但这些还很难说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解决。一旦美元大幅贬值, 将会再次加大国内通胀的压力。中国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更需要汇率政策, 应该通过汇率制度来救市, 减缓人民币升值, 挽救中国的实体经济。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暴发, 几乎殃及整个世界。在此形势下, 中国政府会如何应付?

次级债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第5篇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存在了一年多,次贷危机的不断扩大,使得国际上数家银行出现了贷款失控,不断的烂帐,坏账,导致银行倒闭,濒临破产,次贷危机不仅影响着银行金融业,同时对于传统行业,股市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这也就为次级债危机奠定了基础。

一、次级债危机的产生原因

(一)次级贷款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其服务对象为债务与收入比率较高、信用低、发生违约概率较高的贷款购房者。这类人群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较高的收入,对购房有很大的需求,同时个人银行信誉不好,或者是通过传统的银行贷款审批不能通过。贷款机构,对于这类人群提高贷款利率,将贷款直接付给房地产公司。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使得房产买卖市场变得异常火热,因此贷款公司就忽略了购房者贷款买房的风险,而大胆的进行放款。

(二)次贷衍变成次级债的过程

次级抵押贷款面对的贷款人群的信用度都比较差,而且收入都偏低。次级抵押贷款对于借款人的信誉没有要求,因此也就考虑不到借款者借款后的坏账风险,而将大量的贷款放给借款人。然后贷款公司将贷款卖给相应的投资银行,这样贷款的风险就转给了投资银行,然而投资银行再把贷款转化成一笔债券,债券在通过专业审核机构的审核后再放到基金市场以及保险公司进行包装售卖。在美国这种债券在上市后叫做次级房贷债券,简称次级债,这种债券上市与全球市场,因此对于全球金融市场都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次级贷款衍变成次级债的过程。

(三)次级债危机的产生

次级债危机的产生不是单单的次贷危机的演变,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次级贷款危机转变到次级房贷债券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参与的主题单位,贷款机构、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以及投资个人。整个演变过程就是一个投资链条的过程,风险不断的转嫁,同时风险也存在于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一旦当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整个链条上的主体都会收到影响。

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例,贷款机构所承担的风险就是贷款者的还款能力以及还款信誉。贷款机构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价的提高,就会使得贷款者的经济来源提高。因此贷款者的还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但是一旦房价下跌,那么就会影响到借款者的还款,相当于切断了借款者的还款来源,这样贷款机构就会承担大量的违约的风险。即使是房价的上涨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速度,对于借款者来说都意味着无法正常支付还款,因此也可能出现违约的现象。违约现象的出现使得贷款机构转卖给银行的债券迅速贬值,变为无效债券,这样债权人就需要向债券发行机构进行索赔,而债券发行机构就又找到贷款机构,贷款机构无法偿还债权人贷款,因此就悬着倒闭。银行方面由于收不回贷款机构的金钱,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这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立即引发整个资金链中的所有主体受损。而影响这条资金链的问题的主导因素就是房价市场的发展。

在次级债发行中,相关的审核部门放低了审核要求,使得次级债券的发行变得风险性更大,次级债券的发行主要机构是银行,这些银行普遍对于抵御次级债券发行风险的认识不够,也没有做好任何抵御风险的准备,在发生风险时候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得银行中的不良资产比重加大。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得银行面对的风险越来越大,同时这些不良资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资产的贬值,使得银行蒙受到巨大损失,最终难以控制。任何与次级债券有关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证券公司发行的证券都会受到次级贷款的影响。由次级债券组合成的任何一种金融产品都承担着次级贷款的风险,一旦当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发行基金的银行以及发行证券的证券公司都会受到冲击,引发各个行业的资金链断裂危机。

保险公司,作为次级债券的担保机构,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保险公司对次级债券购买人进行担保,定期为其支付费用,一旦出现大量的违约现象,那么保险公司将承担巨大的赔偿金额。

二、次级债危机的对策

次级债的过程中,关系到多个主体,贷款机构、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监督机构等,下面我们从各个主体来分析下次级债应对对策。

(一)加强房贷机构的监管

房贷机构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核,需要借款者具有较好的信誉以及较好的偿还能力,对借款者的信誉以及偿还能力进行测试,要求借款者提供足够的收入证明,以及借款者是否有不良信誉记录,是否有其他的负债。依照国家规定规范整个贷款流程,对借款者,放款机构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违约的发生。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

面对住房贷款的增加,贷款机构以及银行面临着违约的风险。政府机构要提高贷款利率,增加对借款人的要求。贷款利率的提高使得借贷的成本增加,这样就促使房地产市场变得越来越不景气,对于住房性贷款的业务也相应的减少。国家出台加息的政策就是为了抑制房价,使得房地产行业变得不景气,这样使得很多借贷人员不能够达到借款的要求,或者是受于高贷款利率的压制而放弃贷款。从货币政策上,对房产市场进行调控,同时降低了次级债危机发生的几率。

(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房贷机构的贷款转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后进行债券上市是次级贷款转变为次级债券的重要过程,因此一定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打压不良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对买来的贷款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银行为例,对于信贷机构出售的贷款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资信评估部门对贷款进行评级,然后确定出该贷款会存在的风险,如果风险过大要主动放弃,如果风险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银行部门要制定出合理的金融产品来将贷款进行转化,转化出来的产品同样存在风险,这个风险要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防范以及应对措施。另外金融机构将次级贷款转换成金融产品,在此过程中有些机构进行违规操作,导致风险的进一步加大。因此要禁止贷款机构以及银行机构私自降低贷款利率以及降低住房贷款首付,违法的为借款人提供贷款。

(四)评级机构要公正、公开

评级机构应该对次级债券进行公正、公开的评级,将评级过程进行公开,严禁评级单位在评定过程中收取相应的利益,造成评级的结果不真实,蒙蔽投资者。评定机构要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化手册,为评定结果负责。

三、结语

次级债危机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主体,在整个链条中的各个主体都非常的重要,因此要对整个环节中的各个主体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降低金融风险。而投资者也要认出金融产品的本质,避免投资不慎造成的损失。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已经遍及全球, 08年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的各个国家, 我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冲击, 为何会出现次级债危机, 次级债危机和次贷危机又有何关联, 本文将以经济中的房产经济为例, 来剖析次贷危机以及次级债危机的形成,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债危机,金融风暴

参考文献

[1]辛乔利.次贷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10

[2]冯博.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法律监管[J].商业时代, 2008.12

[3]孙倩.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J].商业时代, 2008.03

[4]何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产品设计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9.06

[5]易宪容.“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J].时事资料手册, 2008.02

从次级债危机看美国留学热 第6篇

关键词:次级债危机,金融危机,美国留学

金融危机的爆发, 似乎再次催生了留学热潮。原因大致有三:首先, 由于多种货币汇率的疲软、人民币的升值, 导致了留学费用大幅的下降;其次, 现在各大企业都在裁员降薪, 此时找工作也比较困难, 留学充电正是最好的时机;并且, 美国私立学校降低了入学门槛, 签证也更容易了。诸多利好的消息, 使得在金融危机蔓延、许多产业衰退的今天, 留学市场反而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出国留学成为了人们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

然而, 在这股留学热潮中, 却隐藏着些许暗礁。笔者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留美热潮”与“次债危机”的过程如出一辙的相似:

首先,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次级房贷具有贷款门槛较低的优势。它针对于信用记录不好、偿还能力差、可能被银行拒绝的贷款人, 提供利率较高的无抵押贷款。

类比次级房贷, 在金融危机下, 美国各大院校都降低了自费留学生的入学门槛, 不少学校甚至表示, 不一定要考“G R E”或“TOEFL”, 只要申请四五个月的语言学习, 就可录取。从而, 对于一些素质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可能被名校拒之门外的学生, 提供了较高学费的入学资格。

在这个时期, 所有人都是有利可图的:

投资银行:放出利率高于一般市场利率的次级贷款, 并将风险转嫁给了其他保险公司。与之对应, 美国院校:将入学资格给了更多的自费学生, 其学习能力及素质低下的风险由学生自身 (可能面临拿不到毕业证书) , 以及将来所应聘的企业 (可能聘用后发现能力没有预期的好) 来承担。

次级债的贷款人:自身信誉和还贷能力本来就差, 贷款买房至少能住上一段时间, 又因为是无抵押贷款, 最坏的结果就是几年后房屋让银行收走, 同现在一样没有房屋。与之对应, 一些留学生:自身素质与学习能力本身就不是很高, 但因为家里有足够的资金, 而能够得到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 从而可以继续给自己加些砝码、增加就业机会, 其最坏的结果就是毕业后同现在一样找不到工作。

房地产商:作为房屋的供给者, 在购房需求增多、房价飞速上涨时, 加速建造房屋, 从中获取收益。与之对应, 雇佣企业:作为工作岗位的提供者, 在对外开放以及“海归”骤增的大形式下, 更愿意聘用“海归”作为员工, 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保险公司:作为投行和贷款人的桥梁, 从该市场中获取保险金与赔偿额的差额。与之对应, 留学中介机构:作为学校与学生的桥梁, 从留学市场中获取咨询、教育、代理等费用。

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 市场由繁荣走向了顶峰:

在次级债市场中, 由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形式, 以及保险公司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低估的违约率, 使得该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前景。从而导致, 房价大幅上涨, 房地产商不断地开发, 贷款额也随之飞速增长。在这一时期, 房产的增值足以填补贷款的缺口。但房屋供给的增加、市场需求的饱和, 以及由于加快工程而导致的房屋质量下降, 最终使得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

与之类似, 在留学热潮中, 由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教育投资”形式, 以及企业对于留学生的能力及素质的高估, 使得留学市场不断地发展。致使公司对于“海归”的需求增加, 更多的大学生选择留学美国, 自费留学生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在这一时期, 企业对于“海归”的需求足以吸收回国的“海归”们。但, 留学生数量的骤增与企业对于留学生需求的递减, 以及留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下降, 最终将导致社会对于“海归”的总需求不再高于“海归”的总供给量。

在这个时候, 蕴藏已久的危机就爆发了:

在次级债市场中, 由于房市的降温, 导致了贷款人不仅卖不出房子, 而且还要不断地支付高额的利息, 走投无路的次级债贷款人只得把房屋甩卖给了银行, 于是, 违约就产生了。这一违约行为使得人们意识到了次级贷款人的还贷能力低下, 于是房市进一步萎缩, 导致了资金缺口的形成。这一过程引起了投行的恐慌, 打击了人们的信心, 从而又波及到了其它的经济领域, 最终引起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而留学市场也是如此。由于企业对于留学生的需求不再大于其供给量, 这就意味着有一部分“海归”会变成“海待”。素质较低的留学生, 由于其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差, 可能留学回国后还是不如国内一些优秀学生的能力强, 况且加上出国后, 对于国内形式的不了解, 会造成企业雇佣此类学生后对其大失所望;而对于素质较高的留学生, 由于面临待业的危机, 只得降低了对于工作待遇的标准, 从而可能出现傲慢或轻视企业的情绪, 这也会引起管理者的反感。于是, 当意识到了这些雇佣留学生的弊端后, 企业便产生了对于人才的逆向选择, 即一些国有企业或对于英语水平要求不高的企业反而会出现排斥留学生的现象, 这便更加造成了“海归”的心态不平衡。然而, 另一方面, 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和竞争的压力极大, 大学生都想多为自己加些砝码, 从而留学的人数只增不减。这便进一步造成了留学生就业缺口的扩大, “海待”也就随之更多了。我们按照次级债危机的模式往下推, 那么下一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留学生就业危机!

其实, 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金融危机前, 美国各大投行肆意的发放无抵押贷款, 对于贷款人的要求是降了又降;如今, 美国各大高校又大量的发放入学资格, 对于学生的标准也是低之又低。这是多么如出一辙的相似啊!

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 千万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 而盲从留学风啊!

参考文献

[1]、姜乃强 《留学专家:金融危机对留学影响利大于弊》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年01月22日

[2]、宁雯 韩羽 朱力 韩松编译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前传》 《当代金融家》2007年05月31日

次级贷款危机 第7篇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20世纪70年代, 在大多数家庭实现了“居者有其屋”之后, 美国的金融政策开始向少数种族和低收入家庭倾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由此而产生。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根据借款人信用条件的高低差异, 将贷款分为优级和次级两类, 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 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度低的人申请不到优级贷款, 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 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级抵押贷款高2%~3%。

次级债又称次级抵押贷款或次级按揭, 是指美国向信用等级较低、收入情况不良、受教育水平较低、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贷款人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 仅需证明其收入情况, 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这种贷款的主要特征为:个人信用记录较差, 信用评级得分较低;贷款房产价值比和月供收入比较高;少数族群占比重较高, 且多为可调利率, 或只支付利息和无收入证明文件贷款;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的比率较高, 个人贷款者是向抵押贷款公司而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向社会地位低, 或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 所以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

在1995~2005年,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对美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起来。1994年,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年度发行量不过350亿美元, 仅占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4.5%, 而这一比重在2006年升至20%, 次级贷款余额也增至1.3万亿美元, 住房私有率高达68.9%, 拉美等地移民自有率也达到49%。但是, 在极低的利率刺激下, 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高利息和扩张业务, 也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 只要证明其收入情况, 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这就加大了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次级债危机的影响

2007年的次级债危机是由于美国大量次级按揭贷款难以按期收回而导致的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发生流动性危机, 其根源在于美元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造成房地产价格和美联储利率下降到历史超低的水平, 其与资产泡沫化的共同作用, 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彻底显现。

目前, 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几乎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般而言, 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会直接导致各类金融资产膨胀。据统计, 全球金融资产与全球年产出的比率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2005年的316%。2006年全球核心金融资产储备达到160万亿美元, 超过了当年全球GDP的3倍以上。

次级债危机是从2006年初开始逐步显现的。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前几年的降温, 尤其是短期利率的17次提高, 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 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这就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次级房贷大比例地转化为坏账, 形成了次级债危机。

次级债危机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将导致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低迷, 影响经济增长, 使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现象加速恶化, 使更多的金融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而遭受严重损失, 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并带来信贷紧张问题。

2.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将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的经济衰退将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的波动性加大, 从而放大或刺破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 进一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次级债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会局部限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 导致外贸出口减速, 从而使目前持续积累贸易顺差的格局发生变化, 对外贸型企业发展造成不利。虽然对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 但是长期影响的不确定性加大, 并将加剧资产价格的波动性, 人民币升值压力显著加大, 国外投资市场价值缩水, 可能诱发局部的金融危机, 使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启示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涉及次级债领域的业务有限, 主要商业银行持有的次级债券数量较少, 且损失不大, 加之人民币资本项下尚未完全开放, 使得这次次级债危机在短期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但是从长期来看,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增加,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未来国际市场如果再发生类似的危机, 国内市场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大, 而首当其冲遭遇风险的必然是商业银行。因此, 如果不吸取次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次债危机仍有可能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1.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目前, 国内金融体系存在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化问题, 这将加大金融市场发展的风险, 诱发新的金融危机。所以, 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金融体系, 加强宏观调控, 紧缩信贷规模, 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2. 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 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 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的

国际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体制机制、市场规模、经营管理和风险风范能力都还不完善, 因此稳步有序的金融开放是十分必要的。另外, 在我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下, 有很大数量的境外资金流入境内, 一旦实现完全人民币自由兑换, 必将加剧国内市场的波动, 加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所以,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 防止其对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强化外汇资金境外运营的风险分析, 加快发展海外投资市场, 完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从其对次债的经营和对危机的反应来看, 与国际金融业仍有很大的差距, 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因此, 必须强化对国际业务的资源配置, 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进一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4. 高度关注个人信贷的风险防范, 审慎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

由于商业化转型和经济效益需要, 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普遍将个人信贷和房地产信贷作为业务和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个人信贷和房地产信贷的快速增长强化了银行信贷长期化的势头, 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隐患加大。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个人贷款风险, 完善个人征信管理体系, 严格把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 强化各个操作环节, 细化风险管理的措施, 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5. 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证券和期货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现代金融体系各市场的相关性日益紧密, 风险的跨市场传递也更复杂、更快捷。此次次级债危机就是由信贷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 又反过来对信贷市场造成重大打击的。所以, 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构成威胁。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 应谨慎处理混业经营和信贷资金入市的问题,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业务透明度, 高度关注信贷资金入市所引发的信贷风险, 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6. 积极推进银行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 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次级贷款危机 第8篇

一、义乌饰品行业目前面临的新困境

1、人民币升值企业压力凸显

2006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我国为减少贸易顺差,同时由于实行汇率改革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对我国施加压力,致使人民币持续加速升值。根据2008年2月22日发布的央行《200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6.9%,且2008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速升值,从月初的7.2996到月底的7.1853,单月升值了1.566%,创历史新高。这对产品出口特别是饰品行业的冲击较之前已日渐明显。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大,使出口产品利润下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同时调整出口退税,把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1%调整到5%,使加工企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2、通货膨胀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2006年下半年以至2007年全年,由于我国经济由结构性的持续偏快到过热增长,通货膨胀现象日渐突出。CPI指数在2007年逐月不断攀高,年度平均指数上涨高达4.8%。而在2008年1月CPI指数达到6.1%,2月竟高达8.7%。基本消费品的上涨已经联动多种物资材料上涨,致使企业运营成本相应提高,从而使利润与同期产品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同时,由于经济由偏快到过热,及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催动房地产价格高启,从而使众多无自主厂房的中小型饰品企业厂房租金上升。相对应的,义乌小商品城的店铺租金飞涨,同样给企业造成经营成本压力。

3、企业对国家新出台政策的“不适症”

2007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新的《劳动合同法》,并就企业用工规范化,在聘用、辞退、保险、福利、最低工资保障等方面做了很大完善,以保护员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新劳动法的实施,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特别是那些此前用工不规范的企业,用工成本也将显著提高。

企业税收及海关进口关税的逐步正轨及有针对性的稽查举措,使饰品企业上缴税额增长,同时使产品使用的进口材料成本因进口关税的正常缴纳而较以前有显著升高。但应该看到,这方面的逐步正轨,有效的避免了不公平竞争,遏制了逃税、漏税、避税现象的繁衍。近年来国家在此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实际措施对引导市场沿着正轨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诚然,此举也在很大程度上使那些未曾正常真实纳税的企业经营成本及产品成本大幅上升,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不适症”。随着市场公正、完善、有序的发展,这些“不适症”将会在制度的约束下得以痊愈。

4、美国次级贷危机不容小视

2007年6月开始到2008年初爆发的美国次级贷危机,使全球本来已经显现疲态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就目前来看,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或许波及面更广更深。美国因为次贷危机,经济运行已经进入波段衰退期。同时欧洲经济也受到次贷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出现滞缓。作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饰品,欧美是其主要销售市场。虽然其他市场也有销路,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预测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一市场也很难独善其身,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从去年至今,饰品出口销售额的下降已使这几大市场的不景气情况初现端倪。预计,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恶化,并影响全球经济。因此,饰品出口企业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同时尽早布局,回避风险。

二、针对当前的瓶颈义乌饰品行业应该采取的积极对策

1、地方政府的公共干预政策

一方面,政府在优化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宜及时出台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减轻企业经营成本的政策,包括用工成本、商铺租金、税收的合理调控,对有发展潜力而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适度宽松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增强科技含量,对科技创新、自主产权、品牌建立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和财政奖励。

2、切实有效的发挥行业协会职能

改革和完善行业协会制度,切实履行和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和从业标准,建立健全本行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机制,加大力度纠正和惩治恶意竞争等不正之风,树立公平公正、自律自强、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对各个企业的考评是守则受其奖,悖则领其罚。

3、企业经营的自我调整

(1)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在本币不断快速升值,以及国外市场进入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一对应的手段往往失灵。调查显示,2005年7月以来,未提价企业占52.2%;而在提价的47.8%的企业中,仅约5%的企业提价幅度超过了同时期人民币升值幅度。企业产品价格未能提升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国外需求对价格较为敏感,提价更多会造成销量的急剧下滑。在“开源”无望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寻求“节流”,即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消化升值压力。企业要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选择更换材料供应商,或者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此外,为规避汇率风险,企业可减少出口、增加国内销量,也可以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等方式作为规避和管理汇率风险的措施。

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与产品研发,应以控制成本、增收节支,注重环保为根本,对个别常用的稀缺材料,有条件时可考虑自行研发及生产,从而降低材料成本。人员工资及日常管理成本的控制则需要通过设置合理岗位数量,弃除臃肿闲置机构,建立科学、实用、严谨的制度规范来实现。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积极开展岗位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岗位职责观念和劳动技能,通过激励作用与劳动竞赛,使员工既有高涨的工作热情,又能发挥和实现员工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不增员增效或减员增效、相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结果。实践表明,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以及在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稳定员工和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注重专利产品的研发及知识产权的维护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抑制不合理竞争,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企业凭借自身的这些优势,可以在政策、税收、激励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使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信贷扶持,缓解融资和资金短缺压力。

(4)积极探索和开辟新模式营销

积极探索和开辟新模式营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品牌影响力开拓和巩固国内市场和增加销量。另一方面企业要努力寻求“走出去”的新路子,不能像以往模式那样坐在家里等客上门,然后按单生产。在成本上升,利润空间逐渐降低的形势下,企业必须寻找和开辟渠道终端,以直营的方式、完善的客户服务在适合自己产品的国外市场打开自己的销售渠道。

(5)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和信息处理中心

建立完整、灵活、迅速的信息收集渠道和信息处理中心,使企业既有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又能避免因走弯路带来的诸多损失,从而规避相应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7%[EB/OL].2008-3-11.

上一篇:粘连性小肠梗阻下一篇:学习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