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作文范文

2024-06-02

乐于作文范文(精选12篇)

乐于作文 第1篇

一、读中积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 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 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 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识, 陶冶他们的情操, 丰富他们的语言, 这些都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准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 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 没有读的“耕耘”, 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 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 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会迁移, 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 学生在描写一处景物的习作中, 就能将文中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写作中, 在描写一片树林时巧妙地把《林海》的第三自然段经过修饰插上去:目之所及, 哪里都是绿的.再仔细一看,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 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位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的材料, 为自己习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使文章生动有趣.

在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可以指导学生读有益的课外书.教师应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本, 如《同步作文》, 体现儿童特点的《中国少年报》、《少先队员》等, 让学生饱览群书, 从中积累写作材料.古语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正是在群书中博读, 以“移花接木”之功, 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于写作中, 使文章语句生动, 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说中锤炼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却较少, 没有实践, 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 在写作训练时, 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即在作文时, 让学生构思后, 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演讲, 培养口头作文能力, 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 绝不允许口是心非, 弄虚作假.”吕淑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少搬‘公式’, 少说废话.”“说”首先要求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应以敞开心灵, 表现个性, 真实坦白地抒写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 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有不少学生臆造父母去世的悲痛来渲染气氛, 应该深思, 并予以纠正.再者就是注意抓好学生普通话的朗读、说、述等口头训练, 持之以恒, 使学生用词造句不再流行于方言, 作文中遣词造句更准确、更恰当, 那么学生写作中就会避免“我跟你来棋, 你来一个, 我来一个”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 文章的可读性也就增强了.这样说说写写, 写写说说,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 也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三、写中探索

滴水穿石, 熟能生巧, 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 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 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 只有坚持练笔, 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 多记日记.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

在检查自觉写日记练习中, 我发觉方坤、陈笑笑、汤梦雨、陈李等八名学生是写得最多的.如陈李写道:由于自己贪看电视, 谎说作业多为理由, 推搪妈妈吩咐做的家务, 当妈妈忙完家务来叫吃饭时, 发觉自己不但没有做作业, 而是在逍遥看电视时, 内心很担心妈妈会责骂, 但等来的却是妈妈的晓理说服教育, 内心感动, 体会到妈妈的爱.这么朴实有意义的日记取之于生活, 像这样的平常小事都可以作为写文章的素材.

多说多写文自成, 只有多写了, 作起文章来才得心应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那写作文的最好刺激也就是对写作材料感兴趣吧.

四、评中拓展

“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要注重时效性, 批改要及时, 不要让学生对此次习作淡忘了、冷却了才去改;要有针对性地改, 在评改时要尽量肯定学生的优点, 用委婉的语句指出不足之处;评改的方法可以选取三人或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共同修改, 也可以用面批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勤批勤改, 学生写作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他们在评语中得到了参考, 写作的思路得以开阔, 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 从中受到怎样写作文的启发, 意义重大.

乐于助人作文 第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乐于助人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乐于助人作文 篇1

她苗条的身材,适中的个头,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那美丽的大眼睛下面有一个微微上扬的小鼻子,还有两片红红的嘴唇。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张玥。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

记得上个星期二下午,突然刮起了大风,风呼呼地吹着,凉飕飕的。我正好坐在靠窗的位置,大风刮进了教室,冻得我直哆嗦。不一会儿,我就打起了喷嚏。我心想:要是有件厚外套穿着该多好啊。终于下课了,张玥走过来,关心地问:“于悦,上课时是你在打喷嚏吗?”我说:“是,是啊,今天衣服穿少了,好冷啊。”我边说话边吸着鼻子,防止鼻涕流下来。张玥见我冻的这副模样,主动把她的外套脱下来给我穿。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我的身上也暖洋洋的。我说:“谢谢你,张玥。”张玥摆摆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乐于助人作文 篇2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可爱又热心。一天下午,小白兔去森林散步。就在小白兔悠然自得的欣赏风景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特意来森林散步的小白兔并没有带伞,就在它急得团团转时,看到一个又大又肥的蘑菇。它灵机一动,把蘑菇摘了下来当伞遮雨。心想:“这么大的“伞”,这下肯定淋不着雨啦。”

撑着“大伞”的小白兔走着走着,看见了小蜜蜂和花蝴蝶在奋力地的扑打着它们的翅膀,想尽快回家。热心的小白兔连忙说:“这么大的雨,你们快到我的蘑菇伞下来躲躲雨,一起回家吧。”小蜜蜂和花蝴蝶点点头,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小白兔。”

在回家的路上它们又遇到了害怕大雨的小蚂蚁,善良的小白兔也让小蚂蚁到蘑菇伞下躲雨。因为雨一直在下着,小白兔把小蜜蜂、花蝴蝶和小蚂蚁都送回了它们的家。

送其他小伙伴回家后,小白兔自己也回到了温暖的家。它把淋湿的衣服挂了起来。这时候,天晴了,太阳公公缓缓地走出来了,它对着小白兔微微笑,好像在说:“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乐于助人作文 篇3

“借我支笔!”

“行。”

“橡皮我先用用!”

“哦!”

熟悉的借东西的声音今日仍旧在班上响起。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生好事难”,我估计我同桌可以当“传说中”做一生好事的人吧。

那个响当当的人物叫高X,胖胖的,很多人叫她“高富婆”。因为她天天在外面吃饭,所以兜里有不少钱。虽然长相一般,可心地善良,所以在同学眼中,即使再丑陋的她,也是美丽的。记得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天气,我的一次数学测试考砸了,心情很郁闷,再望窗外的天气,也和我的心情一样,我一句话也不想说。上完厕所回到教室后,我来到高X身旁,有气无力的说了声“让”。

她把板凳向前挪了许多,可我不知是因为“出气”还是因为什么,进去还要故意“挤”进去。坐在板凳上之后,高X阴着脸看着我,我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感觉有阵杀气袭来……高X咬着牙对我说:“下次再这样,当心你的小命……你要知道,很疼的!”

这时,数学老师跑进来说:“下节信息课我不占了,给你们放松。”“耶!”众人的欢笑声中夹着我的惨叫声。高X问我为什么,我充满恐惧的说:“我没带脚套,信息老师非K死我不可。”“我很同情你。这样吧,我把我的借你好了。”高X笑着对我说。“可是你怎么办?”我问。“别忘了……”她指了指自己的口袋,“有钱呢!”我接着问,还是胆战心惊的问,因为一提这事,她就有可能不借我了:“刚才,我……”没等我说完,她就打断我:“没什么了,拜拜!我去买脚套的。”

你可别以为她只以前帮过我,如今也是一样。今天作文补习要蓝笔写作文,我买了一枝,可是掉了,我在桌面上、桌底下、书包里都翻了个遍也找不着。啊,苍天为何“有负”有心人啊?哇,上课时间马上要到了,此时,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高X只能干着急。

过了一会,高X对我说:“算了,我给你钱,买一枝吧。”说完便在口袋里掏钱。“呀,”高X掏出一张5元的:“最后的生命(最后五块),算了,谁叫咱俩是多日的同桌呢?”“算了吧……”我推了推说。其实我是很想拿下的,可又不好意思……高X死死地盯着我,盯着我发慌:“好吧,等挨K吧,最后我给你5秒钟考虑……”“那……那我……就拿着吧。”最后,还是怕“挨K”的想法占了上风。

让学生乐于作文 第3篇

一、先“生活”后“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二、在激趣上下工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课我从来不提写作,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写、乐于去写。如:以“秋天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我组织全班同学去新沂人民公园游览一次,游玩结束同学们都非常高兴,激动不已。我说:“同学们玩得挺快乐的,大家都欣赏到了秋天人民公园的独特风光,也找到了许多乐趣,可是我校还有近500名师生没有来游玩,想不想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我的话刚说完,学生欢呼雀跃,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又因势利导:“你怎样让他们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呢?”学生都喊道:“写下来。”我又组织学生讨论怎么写,结果学生写得非常好。

三、鼓励自由表达

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的现象比比皆是。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写出心里话,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一次我班组织评比“写作小红星”,一名学生写《我的班主任》,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班主任优点很多,但缺点也不少,比如爱啰嗦,爱乱发脾气,最令我们反感的是体育课、美术课经常上成语文课……“我让这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给同学们听,她吓得不敢读,我鼓励她说:“不用怕,只要你写得对、写得真实就是好文章。”于是这名同学把我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写得真实贴切,并对我提出了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当时我大力表扬了这名同学,还在班里表示,以后绝不占用其他课的时间,也不啰嗦、乱发脾气,尽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自那以后,学生的作文不再受拘束了,都能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注重引导积累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有了丰富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写作起来自然不难。但学生写得是不是很通顺、很精彩,是不是具有感染力等,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要求学生通过摘录好词好句、写日记、记读书笔记等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乐于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创设情景,细致观察,方法引领,放飞想象

“有两种学习情境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 (b) 允许他们选择和控制与自己能力和需要相匹配的任务”[1]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作文, 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这是学生乐于作文的首要条件。

1 创设情景, 诱发动机, 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

在很多时候, 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 表面上是学生觉得没什么材料可写, 而深层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缺少“发现”。为了点燃学生习作的欲望, 教师要适时、恰当地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与学生一起“寻找”作文素材, 以诱发学生习作的动机。

几年前执教“情景作文‘当老师迟到时’”公开课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 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在教室里坐等, 而作为执教者的我却“迟到”了3min。其间, 学生不安的等待, 听课老师的议论, 以及我走上讲台时的“慌张”……都成了这堂作文课上我帮助学生“寻找”到的素材。这一情景的创设, 一下子将习作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贴近了, 让学生的眼前有了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完全融进了习作活动之中。这样, 从学生已经亲历的事情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

激发兴趣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都可以为我所用, 也就是说作文可以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着眼日常生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 学生的作文之“源”才能解决。许多学生在作文时, 往往觉得无话可写, 是因为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首先是要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 亲近生活, 培养他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新意, 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感受不同, 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作文就有了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这样, 在作文课上, 学生不但可以写“难忘的暑假”、“ 校园一角”、“一个熟悉的人”、“第一次——”等传统的题材, 还可以写有关“最感兴趣的一堂课”、“我给老师打分”、“班里的新鲜事”以及由参加、观摩活动后的自由命题作文。

不要忽视与学生平时的“闲谈”, 更要重视学生课间的 “闲谈”。 叶圣涛先生说过:“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 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 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2]。学生之间是无话不说的, 他们说的永远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这部分生活素材“量”足且“质”纯。老师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意收集这些“闲谈”的话语, 不妨告诉学生:老师今天与大家的谈话, 就是这次作文的话题;刚才同学们的谈论, 只要稍加整理, 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敏锐地捕捉素材, 发现平淡的生活中竟然也如此富有新意, 使学生对写作文充满乐趣, 充满挑战。

2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 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总是先于文字的。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思维训练是值得老师花费大力气的。在写作前, 老师应该而且可以采取如上所述的一些方法诱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但是仅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 更要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细致地观察的过程中, 学有所得, 是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恒长持久。在执教“当老师迟到时”的作文公开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放”, 调动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1) 用眼睛看。看老师走上讲台的动作、神态, 看听课老师的动作、神态, 看同学们的表情、动作, 特别是眼神; (2) 用耳朵听。听老师讲课的语言, 听听课老师的质疑, 听同学们的议论; (3) 用心感受。猜想老师的内心活动, 猜想听课老师的内心感受, 猜想同学们的心理感受。这样, 抓住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观察, 通过内心活动的猜想, 突出心理感受, 真正把思维训练落实到习作的过程之中, 拉长了这一“情景”的过程, 使细节放大, 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性活动之后内心的愉悦, 从而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在习作指导中, 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独立、个性化地观察, 抓住主要特点, 放大细节, 让学生每次在习作中都必有所得, 是使学生喜欢作文的重要条件。

3 掌握方法, 突出个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 若只把功夫下在激发兴趣,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上, 而忽视表达方法的指导, 更是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作必要的方法和选材的指导, 从小处入手, 以兴趣为先, 鼓励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想。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在具体的习作中, 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述:“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做到内容具体”[3]。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一次次个别的习作指导中, 教师要做的, 不仅仅是这些个案应该怎样写好, 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这些个别的习作中应该学习哪些习作知识, 掌握哪些习作方法。

万法不离其宗, 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 作文首要的方法是写出真实的感情。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文之本源也[4]”。刘勰精辟地阐明情理是第一位的, 是文章的“经”, 文辞是第二位的, 是文章的“纬”。作文要用我笔写我心, 而不是为文造文、为师造文。 “课标”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方法的学习并非给学生“定条条”、“划框框”, 而是让学生在章法的统领之下突破思维束缚, 心中怎样想, 笔下就怎样写。只有这样, 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 独特的感受, 学生才会乐于作文。

其次,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习得作文的基本方法。利用课文学习作文不失为一条捷径。课本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范文, 可以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一篇作文能否感人, 除了要表达真情实感外,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没有细节, 细节写得怎样。这里不是忽视其他方法的习得, 只是认为细节更重要些, 因为出色的细节, 会使作文更生动、形象、真实。学生学了《一面》、《“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再写人物外形时, 借鉴书中关于人物的外形描写, 降低了难度。学了《景阳冈》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用精确的表示动作的词进行细致准确的动作描写的方法, 再写人物活动时, 书中的范例成为了学生写活人物的阶梯。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 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 要让学生习得在不断的修改中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修改不外乎老师批改, 学生自改、互改和家长评改这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 都要让学生得之于心, 行之于文。只有学生心领神会, 不仅知道作文要这样改, 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改之时, 学生才会真正具有了写好作文的动力, 才会是自觉的。

4 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习作装上翅膀

刘勰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5]。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受、体验, 进而指导通过大胆想象, 让他们的思绪 “飞起来”, 就能写出只属于他这一个的, 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独特创意的作文。经常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无疑的是使他们的习作长上翅膀的好方法。在学习了《凡卡》一课后, 我设计了《 爷爷收到信后》这样的题目, 学生对凡卡命运的设想都是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在学习了《穷人》一课后, 笔者设计了《 十年后……》这样的题目,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对渔夫、桑娜以及几个孩子命运的设想都是美好的, 从而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又完成了育人目的。在这样的想象活动中, 学生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写出的作文自然比较充实生动。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6]”, 让学生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大千世界, 人、事、物、景纷纭多变, 难以数计, 然而, 学生的作文往往却空洞无物, 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41.

[2]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356.

[3]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文心雕龙》之《情采》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346.

[5]《文心雕龙》之《神思》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295.

乐于帮助作文汇总 第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乐于帮助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乐于帮助作文 篇1

我的妈妈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身材略高,她非常乐于助人。

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在扫地时,突然听见雨棚“咚”地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掉在雨棚上了。妈妈走过去一看,是一件小小的衣服从楼上掉下来了。妈妈说:“是不是六楼小弟弟的衣服?”我说:“大概是的。”

于是,我们到六楼问:“是不是你们家的衣服?”六楼的奶奶说:“不是。”我们又到五楼问,五楼的爸爸也不是。最后,我们到四楼问,原来是四楼小狗的衣服。

四楼的阿姨连连道谢,说:“谢谢你们了,我还不知道衣服掉下去了。”突然小狗从后面跑出来,对着我们轻轻地叫,好像也在感谢我们。妈妈说:“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所以不用谢。”

从这里,我体会到妈妈乐于助人的品质,我要向妈妈学习。

乐于帮助作文 篇2

一天,我和小朋友们在外面玩儿。

正当我们你追我赶玩得起劲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车,车上堆着像小山一样高的蔬菜从我们面前经过`。老伯伯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整个人就像刚从水缸里捞出来的一样。车子走得非常慢,就像蜗牛在爬行。看到这一幕,我连忙对大家说:“只要帮助了别人,就会快乐自己!”在我的号召下,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老伯伯去推车,帮老伯伯把菜送到了集市。老伯伯连声夸赞我们是好孩子。

此时,夕阳西下,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我们一个个累得像关公一样,涨红了小脸。可是,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就像喝了蜂蜜似的,快乐无比!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

一天,我和小朋友们在外面玩儿。

正当我们你追我赶玩得起劲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车,车上堆着像小山一样高的蔬菜从我们面前经过`。老伯伯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整个人就像刚从水缸里捞出来的一样。车子走得非常慢,就像蜗牛在爬行。看到这一幕,我连忙对大家说:“只要帮助了别人,就会快乐自己!”在我的号召下,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老伯伯去推车,帮老伯伯把菜送到了集市。老伯伯连声夸赞我们是好孩子。

此时,夕阳西下,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我们一个个累得像关公一样,涨红了小脸。可是,我们心里乐开了花,就像喝了蜂蜜似的,快乐无比!因为我们帮助了别人。

乐于帮助作文 篇3

他,一双小眯缝眼镶嵌在胖乎乎的脸上,圆乎乎的脑袋后还留着一根小辫子,长得虎背熊腰,人送外号“许小胖”,他就是我们班的许帅坤宇。

虽然他学习一般,平时还有些霸道,但人人都有闪光点,而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班上的“力气活”总是积极、主动、热情的抢着去完成,而且还乐于助人。

记得那是去年三月。刚开学,老师让同学们去帮忙抱书,许帅坤宇自告奋勇,他立即跑下楼去。看见桌子上有两大摞书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抱起书蹭蹭蹭……三步两步跑到教室,放下书,又往楼下跑,和同学们抢着抱书,好象有使不完的.劲儿。他见低年级的同学抱不动书,就跑过去帮忙。该我抱书了,他又和我抢,我见他满头大汗的,就让他歇会儿,他擦擦头上的汉:“没事,让我抱吧,你看我多结实。”他边说边拍拍自己的胸脯,抱起书转身就大步朝楼上走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佩。

还有一次,他经过二年级教室,见二年级没水了,他不怕累,拎起一桶水就往二年级教室去了,换完水他累得满脸通红,像熟透的苹果。

学习好,只是一个方面。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温暖起来!

乐于帮助作文 篇4

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放学回家的半路中.遇见了乐于助人的她—一个小女孩.

那天,我走在平坦的公路上,看见了一个大约有11岁的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白色的上衣和一条短裙.她的脖子上还系着一条红彤彤的鲜红的红领巾,背着一个红色的书包.

她看见前面有一个残废人正坐在轮椅上十分艰难地行走着.那个残废人也是一个少年儿童.她的脖子上也系着一条红领巾.扎着一个又长又红的马尾辫.两只手十分用心地推动轮椅.善良可爱的小女孩看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帮这个残疾儿童推动轮椅.小女孩用一双又小又嫩的手慢慢的用心推轮椅.那个残疾儿童笑着,挥了挥手,好象在表示感谢.小女孩也笑了,她笑地多么灿烂啊!圆圆的小脸蛋里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她们俩一起慢慢地走过了一排又一排的松树.明媚的阳光照在那个小女孩的身上.

小女孩再次开心的笑了又笑.这个残疾儿童也十分开心微笑着.她们就像姐妹一样互相关怀.

最后,小女孩将那个残疾儿童护送到家.

啊!多好的小女孩,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保存着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这就是乐于助人的她.

乐于帮助作文 篇5

一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地到村外的小河边去玩。河水清清的,河的上面有一座弯弯的独木桥。

忽然,小白兔看见不远处有一位山羊公公艰难地走着,他拄着拐 仗准备要过独木桥到河对岸去。独木桥窄窄的,只能通过一个人,小白兔看到了想:“如果山羊公公不小心掉到河里怎么办呀!”我要去帮助他,小白兔迅速地跑到山羊公公面前说:“山羊公公,我来扶你到河对岸,你可要慢慢走呀!”山羊公公笑容可掬地说:“谢谢!”就这样小白兔扶着山羊公公安全地走到河对岸。山羊公公抚摸着小白兔的头微笑着说:“小白兔,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要不是你呀,我还真没法过这么窄的桥呀!”小白兔高兴地说:“山羊公公,不用谢,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乐于帮助作文 篇6

我有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两个大耳朵和一个小小的鼻子。我虽然瘦瘦的、矮矮的,但是我身体健康、十分可爱的样子。

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小刘生病了,中午就去看病了,还有一些题目没有抄到。我想:小刘还有一些题目没抄,我得赶快告诉他呀!回家后,爸爸妈妈给我做了十分丰盛的晚餐 :有带鱼、虾、炒菠菜等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可正当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一拍头,想:我得马上告诉小刘题目,要不然,他怎么做作业呢?可我又想:饭菜这么好吃,等告诉了完小刘作业后,饭菜就要凉了!但是最终,我认为帮助别人更重要!所以,我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飞快地跑到电话前,给小刘打电话,告诉他作业。我十分耐心地告诉他每一到题目。

让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第6篇

一、丰富训练形式,夯实写作基础

“意在笔先,文无定法”。教学时应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通过留心观察、侧耳倾听、广泛阅读等途径去丰富写作内容,并以范文为指导,掌握基本写作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事物、获得心灵感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时时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来积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使作文教学逐步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游览、生活制作、小记者行,为学生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激发他们的热爱生活之情,尝试做定期观察和不定期观察,并鼓励学生把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用本子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特征,注意有序观察。利用图画、插图、投影等教学媒介帮助学生观察了解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把图中未表现的情节、对话、内心活动,加以合理的想象,表达出来。

2.以说为切入点,为写作做好铺垫。人的思维通过语言来呈现,以说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敏捷性和逻辑性。学生可以进行演讲、朗读、讲故事等多种活动。写作前为了让优秀同学示范引路,可让他们说选材、思路、立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带动所有同学的作文思路。为了锻炼说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模仿生活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如“营业员与客人”、“爸爸与儿子”,学会与他人交际,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敏捷能力,并让学生评定角色是否逼真,语言运用是否恰如其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3.作文教学与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充分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学生除了读书本上的课文外,还要阅读课外的文章,拓宽阅读的范围,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丰富的营养,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式,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妙词佳句,可以写写读书心得,还可以进行好书推荐,并定期进行评比,激励学生广泛阅读,读有益的书。

4.利用范文引路。以仿写为先导,继而发展到改写,再发展到创作。课文中一篇篇文质精美的文章,用为首选范文,教师可以经常把课文片断拿过来让学生扩充或续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教师“下水”作文法,师生同步作文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感受,更易和学生心灵交融,并能随时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准确把握作文要求的“度”

小学生对作文的消极对待与教师过度拔高作文的要求不无关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时牢牢把握“能写”,切实做到“简单”。首先命题时,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而且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写他们最想写的内容。作文命题简单,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去写作。内容要求逐步达到“有中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而且作文时要“注重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作文水平低的同学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文通字顺,感情真实;对水平高的同学从描写细腻,遣词造句等方面加大要求,要注意抓学生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写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保障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大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修改讲评活动。学生参与的机会极少,得到的收获也少。针对这种情形,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自行修改。既当作者又当评论者,自读习作,检查有何不足,是否符合作文要求,推敲词语是否恰当等。

2.互改。教师首先在全班修改一至两名学生作文,意在进行示范引导,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生生互改,可以由学生一个人修改,也可分小组进行。对学生作文进行互评,有助于学生互相取长补短。

3.共同批改。对于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加以强调。在师生共评中,先范读,让学生各抒己见,广开言路,再由教师总评。在这其中要注意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正面表扬为主,不挫伤孩子写作的热情。

4.教师批改。在教师单独批改过程中,可不点明错处,给学生留有积极思考的余地。例如,“这句话不当”、“用词不准”,因人而异,灵活点拨,拓展学生思维。例如,“换个比喻方式”、“再具体形象些”;对于条理不清,语无伦次,可借助批语促进其有序表达。批改学生作文“宜粗不宜细”,一般不要求重作,只要合乎要求就应给予鼓励。

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第7篇

一.精心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 或让学生走进生活, 去感受生活, 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 有了激情, 有了感受, 有了材料, 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 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 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其次, 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 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 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 也就会使写作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 会产生语言贫乏, 内容千人一面, 思想僵化, 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 创新作文形式, 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另外, 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 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 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 生活就是作文之源, 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 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 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 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 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去发现, 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麦收过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的作文, 有些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 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因此, 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防止无病呻吟, 胡编乱造, 假情假意, 说空话, 说大话。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首先, 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 作者巧妙的构思, 有序的写作, 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 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 让学生潜心地去读, 自由地去想, 无拘无束地去议, 在此基础上,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 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 巩固习作知识, 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其次, 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 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 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 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 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 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 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 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 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 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 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怎么让学生乐于写作呢?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怎样使学生乐于作文 第8篇

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

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 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 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 只不过一个是用嘴, 一个用笔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会感到难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练得少。想一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说话那天起, 就一天也不间断地在说, 所以我们说起话来才会张口就来。那么试想, 我们每个人从学会写字起, 就每天练习用笔来说话, 有话多说, 没话少说, 哪怕每天只是三五句, 天天如此, 那我们写作文就能一挥而就了。

二、培养兴趣, 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爱做游戏, 是因为对游戏有兴趣, 很多时候智力的开发和事业的成功, 都与兴趣有关。只有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才能写好作文, 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乐于去写, 写出来的感受就会深刻, 写作技能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在指导作文时, 教师首先应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他们乐于作文。

例如, 有一次, 我布置初三作文题《论节约》, 绝大多数学生不停摇头, 觉得抽象, 不知从何写起。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为《从乱丢饭粒想到的》。我提问平时爱吃零食的学生:“你丢过饭粒吗?”这位学生说:“丢过。”“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很平常。”我转而问全班同学:“你们也觉得平常吗?”大多数同学说:“不是。”我进一步问:“那么你从乱丢饭粒的现象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议论开了, 有的说:“我想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有的说:“我想到了‘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说:“我想到了《新三字经》的‘成由俭, 败由奢’。”有的说:“集腋成裘, 如果全中国十三亿人, 每人每餐浪费一粒粮食, 按10000粒一斤计算, 一年浪费的粮食, 可解决约二十万人一年的温饱问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学们越谈越有兴趣。等学生发言完毕, 我不失时机地指出:“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好, 有的可以用作论点, 如‘成由俭, 败由奢’‘节约粮食光荣, 浪费粮食可耻’;有的可以用作论据, 如‘锄禾日当午……’‘集腋成裘’等。只要你围绕着论点, 用证据去证明这个论点就行了, 这就是论证过程。如何去论证呢?各人有自己的方法。”我进一步提出:“你能参照《谈读书》《说谦虚》等课文的写法来写好这篇议论文吗?”“能!”同学们跃跃欲试, 心情愉快, 唤起了写作的强烈欲望。

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 只要平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 注意观察、分析, 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留心观察, 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 善于捕捉, 积累写作素材, 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如, 有一次早操, 我看见我班的一位学生从草地走过, 早操完后, 我留下全班学生, 指着草地说:“刚才我班有位同学从这里走过, 你们回去想一想从中能想到什么。”过了几天, 教室后面黑板报的《学习园地》一栏出现了《从践踏草地想到的》这篇议论文, 分析大家践踏草地的后果, 对这位同学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号召大家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还有一次作文课, 看到教室丢满废纸, 我即兴命题作文:《从乱丢废纸想到的》。我就是这样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议”,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不断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三、分层教学, 唤起写作欲望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上层生, 却忽视了大多数的中下层学生, 这无疑背离了教育方向。实际上, 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千篇一律按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写好作文是绝对办不到的, 反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 做好因材施教。我采取的办法是“降低起点, 分层要求”, 即适当降低作文的评分标准, 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要求去写作文, 力求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对上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层次清楚, 句子流畅, 错别字少于5个;对中层生的要求是: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分, 条理清楚, 句子通顺, 错别字少于10个;对下层生的要求是:有论点, 有论据, 有条理, 句子少毛病, 错别字少于15个。这样, 即使下层生写得不好, 但只要按要求去写, 也会评为合格。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 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觉得有希望, 有奔头, 就会唤起写作欲望———愿写、乐写。

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有效途径 第9篇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 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 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有针对性地多方获取信息资料, 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要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要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选择材料归纳材料, 启发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力求做到花时较少, 收效较大。笔者结合自己的长期语文教学, 体会到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有效途径是以下几条:

一、端正教风, 培养学风

教师认真学习、实践“课标”, 培养学生准确鲜明、生动的学习风气,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写作知识, 掌握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真情实感, 做到用自己的话写, 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达到“课标”要求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讲读写结合

重视讲、读、写, “培养兴趣和自信心”十分重要。讲是读的引导, 读是写基础, 写是读的实践和发展,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紧密结合的关系。同时要求语文课教学十分严谨, 做到吃得透, 讲得活, 用得上, 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小学生要求写好记叙文和想像作文, 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 主动找出文章中所含要求, 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主题选择材料, 布局谋篇, 刻画人物, 叙述事情等。扩大课外阅读, 开阔知识视野, 达到《课标》要求的“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 反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 学与用相结合”。

三、大小作文相结合

大小作文相结合, “鼓励写作的个性化, 珍视学生主观感受”。大作文泛指命题作文, 小作文一般指平时灵活多样的辅助性习作训练, 如缩写、扩写、续写, 加标点短文, 写日记, 写读后感, 写一个熟悉的人物的肖像, 拟写提纲等等, 次数加多, 边写边作指导。教师要认真备好作文课, 备作文首先要备题目, 题目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成败。一个好的作文应慎重筛选, 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不能脱离《课标》和教材,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既要有针对性, 还要有趣味性, 既要使学生有事可记, 还要使学生有情要抒, 有感可发。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课堂指导的重点。作文指导一定要具体, 比如启发审题, 提示学生立意, 帮助学生选材, 指导学生谋篇, 多写作多修改, “重视学生修改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习作一步一个脚印, 一次比一次有更大的提高。

四、放与收相结合

《课标》要求“培养创新精神, 放开种种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指导学生作文, 不应锁步“雷池”, 固于定格;应当用手中的“金钥匙”打开学生知识和生活的“仓库”, 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 然后因势利导, 使之收揽就范于一定的墨线之中。这就是放收结合, 它能使作文产生“亮点”。

“放”就是让学生写“放胆文”, 生活原型是学生练习作文的无尽的素材, 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 犹如一条河流的运转。希望时, 会卷起腾飞的浪花;失望时, 会遇到艰难险阻;成功时, 如飞流直泻;失败时, 似急湍漩涡。我们应当善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的波峰浪谷中间, 采撷切身感受的人、事、景、物、情、理的缤纷浪花, 一篇两篇, 以至多篇, 写来写去, 自会有得意之作出现;或生活中的一鳞半爪, 或意念中的吉光片羽, 经过教师稍加点拨、引导, 再由学生稍事加工, 即可成为优秀之作。

“收”就是善于引导学生在写好“放胆文”的基础上, 写好“小心文”, 如果只放不收, 犹如江水漫溢, 将会泛滥成灾。是水, 应当让它从喷泉里流出;是血, 应当让它在脉管里奔放。指导作文, 要在一定的火候上, 教会学生在写作中“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自己动手,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五、精批细改, 批语确切

教师对学生作文一定要精批细改, 批语要言简意赅, 给学生下确切的结论。学生把作文写好以后, 高兴地交给了老师, 他们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老师的讲评, 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都希望能快点看到自己的好批语, 这时学生的兴趣要比写作时浓厚几倍。那么, 教师应该尽量报喜不报忧, 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态度, 只要作文没有离题, 用词恰当, 语句通顺, 段落较分明, 详略较得当, 错别字较少, 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批语要有指导性、启发性, 言简意赅, 不说废话。一般的批语是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希望, 争取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另外讲评作文要有重点, 有目的, 讲评时要抓住作文的“通病”重点评述, 方法可灵活多样。评讲时教师不能搞“一言堂”, 唱“独角戏”, 可让学生互相传阅, 取长补短, 真正体现“写作中的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讲评时一要评思想、评观点, 评态度, 二要评内容、评语言、评技巧, 争取下次作文有较大的进步。

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几种做法 第10篇

1. 广泛阅读是丰富积累的捷径。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确, 不管是后汉的马融、隋朝的公孙景、宋朝的李钢, 还是现代的毛泽东, 都是通过大量阅读而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从而写出举出闻名的文章的。我根据学生的阅历情况及年龄特点, 推荐订阅优秀刊物、名篇佳作, 并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给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摘抄优美词句、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及好的开头结尾, 背诵名篇佳作, 记录名人轶事、典故, 分析学习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 撰写读后的体会等, 从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2. 实践活动为素材的积累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 我心中有感, 感情的波澜冲击我, 有说话的欲望, 这时我就要倾吐, 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 (如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教给观察的方法, 并随时记录观察所得;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记下家乡的景点、特产及人情风俗;对先进人物进行采访, 给远方亲人、朋友或老师写信等) ,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深入社会,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并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 “心中有感, 感情的波澜冲击”他, 便“有说话的欲望”, “就要倾吐”, 乐写便自然激发了。

二、提倡自主, 促进乐写

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文化修养等, 对同一种事物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感悟。因此, 学生的作文, 也就理所当然呈现出千姿百态。所以, 作文教学应珍视个性, 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准备作文素材、搜集信息资料、选择作文内容, 自主拟题, 自主确定中心、选择表达方式, 自主修改、评价作文……

自主拟题, 可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根据表达的中心拟题, 如《记助人为乐的××》; (2) 根据事情的结果拟题, 如《将相和》; (3) 根据所写人物 (或人物间的关系) 拟题, 如《小英雄雨来》《他们俩是好朋友》。

自主修改, 可教给学生必要的修改符号, 并掌握以下步骤: (1) 通读全文, 检查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是否有中心, 思想感情是否健康; (2) 联系上下文, 看结构是否完整, 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 段落的承接是否自然、顺当, 是否有详有略, 是否有个好的开头结尾; (3) 逐段默读, 用“换、增、删节、调”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修改; (4) 检查格式是否正确, 字体是否清楚, 是否有遗漏。

三、科学评语, 激励乐写

科学的评语, 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启迪学生的智慧, 给学生以教育, 以鞭策, 引导学生不断奋进, 使他们喜欢作文, 乐于写作。科学的评语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 评语应真诚恳切, 循循善诱。

学生看到真诚恳切的评语, 如同面对面地与老师亲切交谈, 感受到师长的温暖与宽厚、关怀与爱护, 从而轻松自然地领会了老师的用意, 在喜悦中自觉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从而快乐地作文。

2. 评语应具体点拨, 针对性强。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每篇作文中的具体问题, 指出错误所在, 提出修改的途径和方法, 语言应简明有方, 评述结合, 让学生一看就懂。

3. 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委婉引导。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在作文评语中先给予实事求是的赞扬, 然后再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 提出建设性意见, 引导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 评语应幽默风趣, 因势疏导。

教师幽默风趣的评语学生往往更易接受, 幽默风趣的评语常常使师生情感得以沟通, 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老师的评语。

四、展示成就, 保持乐写

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不稳定,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就的舞台, 让学生的作文兴趣得以巩固、加强, 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具体做法如下:

1. 读书交流会:展示读书笔记, 介绍读书心得, 评选“最佳笔记”。

2. 日记交流展示活动:展示日记, 介绍观察生活和积累写作素材的经验。

3. 开辟“优秀习作园地”: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 推荐到校刊、报刊、网上发表,

对发表习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体验成功的快乐。

5. 评选“小编辑”“小记者”:

乐于作文 第11篇

【关键词】学生 乐于 作文 不要 成为 负担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1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参考文献:

[1]张兴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教育 革新,2007.

[2]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乐于写作,乐于创新 第12篇

1 乐“作”, 体验成功的创新

“写”是书面表达, 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 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兴趣如水, 如何让学生泛起写作之舟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应当在教学中引进激励机制,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1) 写作讲评。写作反馈和讲评定要及时, 好处是:第一, 学生及时发现、认识作业中的错误;第二, 为教师传授新知识扫清了拦路虎;第三, 缩小学生写作水平差异。在讲评时, 我将学生的佳句和段落放投影仪上让学生欣赏学习, 或在班宣读;另挑出有典型语法错误的范文, 让大家一起改正, 让学生在讲评中学习, 学会评价。

(2) 作品展览。我定期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放到教室的English corner展出, 让学生通过读别人的作品受益, 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写作的激情。经过一段时间积累, 优秀作文多了, 可编成小册子或班级小报, 画上封面保存起来,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对没发表作品的学生而言, 也是种鞭策。

(3) 举行作文竞赛。竞赛是激励学生的最好手段。可以是只规定范围、自由命题的课外作文, 可以是统一命题的课内限时作文, 还可是给出关键词的作文。教师赛后认真评选, 奖励优胜者, 表扬参与者。

(4) 报刊推荐学生的作品。作为老师, 要做个有心人, 在提高整体写作水平的同时, 也要注重培优, 对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指导他们把作文向有关报刊推荐, 一旦发表, 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全班同学也会受到鼓舞和鞭策。

2 乐“创”, 构建多彩写作训练模式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接收能力的写作任务训练。由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因此可采取以下形式:

(1) 仿写。写作教学中最常见方法, 如学习了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 The seasons后, 让学生练写My Favorite Season, The Summer, The Winter等。既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对后进生, 教师应给予他们课外辅导, 背诵例句范文, 给他们信心和鼓励。

(2) 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学生看到题目后, 把联想到的事物写下来。可从一个字、一个短语, 让学生将思维发散开来, 联想到什么便写下什么, 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列出相关的信息。再让学生将信息整理, 提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进行写作。不久前, 我听了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的宋超老师上的作文课Family, 感觉受益匪浅。他正是用Brainstorm about family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师快速根据学生的回答, Write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帮助同学有效回忆的同时, 为后面写作的重难点处理做好铺垫。

(3) 情景促写。为免枯燥, 我把课堂搬进了大自然, 改变一下原有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 我利用春游等户外活动与生同乐, 让他们去触摸大自然的形状, 观察大自然的颜色,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用最真实的画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The bus on the wheel go round and round, round and round.We are on our way to the Fenghuang Park.Yeah!”阳春三月, 一路欢唱, 学生来到我市凤凰公园。“Look, this isFenghuang Park.”“The sky is blue, the sun is warm, the pond is green.Wow, there’re so many fl owers and trees in the park.”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 展现最真实情境, 抒发最真实感情, 激发写作兴趣。

(4) 故事续写。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用故事导入, 把主人公的经历一一呈现, 然后呈现图片或关键词, 随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最后通过小组或表格的形式把故事写出来。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后, 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What are you doing?I am…”续写有趣的故事。如:

A Naughty Monkey

The monkey’s mother is going shopping.She isn’t at home.So the monkey is going out.A dog is reading a book.The monkey asks“What are you doing?”“I am reading a book.”…

这样做, 既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句型, 又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找到不少乐趣,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

(5) 提问促写。采用提问方式, 通过师生或生生间的互相交流, 为学生的英语写作做个小小的铺垫。如介绍人物, 提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are you from?What sport do you like?What subject do you like?根据这样的对话内容, 学生就可以把人物的信息串联起来, 组织成一篇小短文。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加和知识的积累, 还可加深内容的宽度。这样训练, 由浅入深, 推陈出新, 文本的输入与写作的结合, 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总之, 小学生英语写作是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 要求教师有创新、有目的、有计划、有反馈,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教学。实践表明, 充分结合教材内容 (包括词汇) 和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写作任务, 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 注重策略研究, 加强过程指导, 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六年级 (二级) “写”的要求是: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 探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从而构建快乐、多元的作文课堂,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上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下一篇:比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