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意外伤害范文

2024-07-10

家庭意外伤害范文(精选12篇)

家庭意外伤害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12 个月~36 个月幼儿家长234 人, 所有参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家庭生活中幼儿的主要照顾者, 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幼儿年龄平均 (23.35±6.51) 个月, 母亲161 例 (68.80%) 、父亲14 例 (5.98%) 、祖母41 例 (17.52%) 、祖父15 例 (6.41%) , 其他3 例 (1.28%) ;学历:小学42 例 (18.0%) 、初中52 例 (22.2%) 、高中63 例 (26.9%) 、大专及以上77 例 (32.9%) 。将234 例幼儿家长随机分为试验组121 人和对照组113 人, 2 组间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标准分别是SA和家庭中的危险物, 前者用“幼儿家长对家庭意外伤害的状态认识工具” (tool of measure the situation awareness of toddlers' parents towards domestic injuries, TMSATPDI) 测量, 该工具的重测信度为0.79[3]。后者用“家庭内危险物品评估工具” (assessment tool of domestic hazards, ATDH) 测定, 重测信度为0.69[5]。干预前2 组家长依据两种评价指标均做测量并记录整理数据;之后试验组进行每周2 次的正规授课, 配备实物模仿现实场景, 及发放图文宣传手册教育 (由1 名主管护理师进行规范授课, 3 名护师及10 名幼儿为对象进行现场实景预演示) , 对照组则做一般观测。干预结束后将记录数据与干预前数据做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u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 在6 种家庭意外伤害状态的认识中有4 种得分显著提高;对于6 种意外伤害项目中的危险物识别能力方面, 除跌落的相关物品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5 个项目中的危险物品件数均明显减少 (P<0.05) 。

2.1 干预前后6 种家庭意外伤害状态认识得分比较 使用TMSATPDI得分测量工具进行评价:干预前, 2 组中6 种SA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 2 组中6 种SA得分中跌落、窒息、外伤、触电得分显著提高 (P<0.01) , 中毒和烫伤SA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干预前后2 组间家庭危险物品评估得分比较 使用ATDH得分测量工具进行评价:干预前, 2 组间ATDH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后, 2 组中除跌落的相关物品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5 个项目中的危险物品件数均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幼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 不管客观环境中有多少危险因素, 当家长没有认识到危险因素的存在时, 就没有针对性的防卫举措, 这与家长的知识水平、文化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而家长的知识缺乏与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缺乏对危险因素监视中枢屏障的建立产生了不利影响, 健康教育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幼儿生长发育知识与事故预防技术, 更重要的是帮助家长建立有效的思维模式, 意外伤害规范化教育将内隐知识外显化[6]。

在本观察试验中, SA的TMSATPDH得分在干预后显著提高, 提示接受规范化教育的家长们对于一些特定环境的潜在危险状态有了明显的警惕心理和防范意识。例如对于家庭的地板、窗户、锐角的家具、火源、电源等, 都会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楼层居住的家庭窗户应安装防护栏, 避免幼儿攀爬跌落, 地板避免过滑, 家具选择椭圆形边的, 锐角家具加装护套等;对于火源管理方面要记得每次使用后关闭燃气总阀门, 将热水瓶等物品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管理好电源, 将电线、插座尽可能安装在较隐蔽、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暂时不使用的插孔要用安全绝缘盖封好, 同时不让孩子接近微波炉、电暖气、电风扇等危险电器等。这些都说明家长对于很多家庭意外伤害状态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 相关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的知识已被家长接纳并吸收, 从而填补了家长在知识方面的欠缺。

家长对于危险状态的整体认知过程也促进了对危险物品的识别与重视, 对于很多潜在危险物品也都进行了合理的管理与存放。例如:管理好孩子的玩具, 孩子手边不要有容易造成窒息或危险的东西, 如硬币、笔帽、玻璃球、纽扣等;管好刀具, 如刀、剪、针等锐器应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避免幼儿意外扎伤;管理好家里的药品、化妆品、灭鼠灭虫药物等, 都存放在较隐蔽、安全的地方, 防止孩子误食中毒。通过规范化教育, 家长对同类危险物有类推的作用, 同时本研究从家长教育方面证实了对ATDH的类推作用。

国内外护理学者均认为多次、持续、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才能有效将知识转化为信念和行动, 本研究中的课程设计显然不能完全满足于幼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相应的在效果评价方面, 我们的观察也只是短暂的, 未能观察幼儿家长避开危险状态的长期效应, 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无论如何, 该研究对于幼儿家长意识状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间接显示对家庭意外伤害的预防是可行有效的。

在人的生命周期中, 幼儿时期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活动, 我们无法更不能从主观上遏制幼儿们的淘气、顽皮与好奇心理, 日常正面的相互作用对幼儿大脑在情感规范和与他人联系方面的发育打下了基础, 幼儿在其生命中所经历的爱、信任和鼓励将成为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永久部分。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 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保证幼儿有效避免意外伤害只有从家长入手, 通过丰富知识、改善思维、加强应变及处置能力, 避免伤害。我们期待更多的如社区、幼儿园等合作伙伴的加入, 也会精心地使课程设计更加细化和丰富, 让知识推广与普及, 切实有效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摘要:目的 通过对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意外伤害的规范化培训及教育, 观察提高幼儿家长对危险状态的认识对减少家庭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龄12个月36个月的幼儿家长, 分为试验组121例与对照组113例, 对6种家庭意外伤害 (窒息、中毒、烫伤、跌落、创伤、触电) 做观察评价。试验组进行每周2次的正规授课, 配备实物模仿现实场景, 及发放图文宣传手册教育;对照组则做一般观测。1个月后, 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 在6种家庭意外伤害状态的认识中有4种得分显著提高;对于6种意外伤害项目中的危险物识别能力方面, 除跌落的相关物品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5个项目中的危险物品件数均明显减少 (P<0.05) 。结论 意外伤害规范化教育对提高幼儿家长对危险状态的认识、减少家庭中的危险物品方面显示出明确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家庭意外伤害,教育,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8 (6) :383-385.

[2]心文.北京杭州儿童意外伤害烧伤居首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3, 16 (4) :233.

[3]庞书勤.幼儿家长对家庭意外伤害状态认识的测量工具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6) :502-506.

[4]ENDSLEY, MR, THEORETICAL.Underpinningsof situation awareness:a critical revise[M].Sit-uation awareness and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Mahwah, NJ:LEA, 2014:3-32.

[5]庞书勤, 严秀芳, 胡岩, 等.幼儿家长对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的认识[J].中华护理教育, 2006, 3 (1) :18-21.

《预防家庭中的意外伤害》(教案) 第2篇

教学内容:预防家庭中的意外伤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

2.引导学生掌握避免家庭意外伤害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提高对家庭意外伤害的警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掌握避免家庭意外伤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想请大家看一下。(出示三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1)8岁的明明,不小心打翻滚烫的油锅,身上被烫的皮肉绽裂。

(2)爸爸给三岁小强洗澡时,粗心大意忘记试水温,结果小强被开水烫伤严重。

(3)小涛趁妈妈洗衣服时间拿起开水壶倒水喝,腿部大面积烫伤。

2.我们再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1)躺在床上的这个小男孩今年5岁。一天,爸爸和妈妈都去上班了,家里只剩下他和15岁的哥哥。哥哥到楼下去买冰糕,他便趴在阳台上观望,最终导致意外坠楼。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楼下的雨棚挡了一下,没有生命危险,但目前仍在医院抢救中。

(2)图中的这个小女孩名叫孔燕,悲剧发生在2006年6月5日的清晨,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到山上干活,就这样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迈着蹒跚的脚步走向了厄运。她一头扎进了沸腾的浆糊锅里,弱小的生命仍在艰难的挣扎着,六岁的姐姐看到后慌张地跑上山去找妈妈。当小孔燕被邻居家的婶子救起的时候,原本漂亮的小脸蛋已经面目全非了。

3.同学们,看着这一幕幕令人心痛,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仿佛能听到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哪位同学能来谈谈你的感想。

4.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预防家庭中的意外伤害。

二、新授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家中都容易发生哪些意外伤害?

2.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滑倒致使磕碰受伤、高处坠落致使摔伤、被锋利器具割伤、被烧伤或烫伤、被宠物抓伤、咬伤、玩火导致火灾发生、食物中毒、做游戏导致窒息……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在家庭中确实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以上这些意外伤害也是最容易发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组讨论的措施最得当。

5、交流:

(1)防摔滑、磕碰:

居室地板比较光滑,不要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滑到从而磕碰受伤。

(2)防高处坠落:

a.不要听到窗外有热闹的声响,就出于好奇将身体探出阳台或窗外观看。

b.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家人保护,防止摔伤。

(3)防锋利器具:

a.使用过程要小心,不能将刀尖、针尖对准别人。

b.刀具暂时不使用时,要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刀尖和刀刃不要突出、暴露在外,以防止刀具被碰落而伤人或者有人不慎碰到而受伤。

(4)防烧伤烫伤:

a.做菜时,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热油遇到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b.做菜时,万一锅中的油因高温而起火,要马上把锅盖盖上,熄灭炉火。

c.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用布衬垫,以防烫伤。

d.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不易被人碰到的地方。

e.使用电熨斗、电暖气时,不要用手去触摸,避免被烫伤。

(5)防被宠物抓伤、咬伤:

a.规范宠物饲养和管理工作。

b.对养了宠物的家庭应重视暴露前免疫,要意识到狂犬病巨大的潜在威胁,定期给宠物做检查、注射预防疫苗。

(6)防火灾:

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不要在居里玩火,更不能在居室里燃放爆竹。

(7)预防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c.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d.不吃霉变的粮食。

e.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8)预防窒息:

a.不能将异物放入口中,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b.做游戏时,不能藏在衣橱内。

c.不能将包裹、袋子等套在头上。

四、总结

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 第3篇

1. 全家型意外伤害保险属于定期定额意外伤害保险,期限为一年,按份购买,如100元1份。市场上有多家保险公司经营此险种。购买者可以选定家中16 ~65岁的成年人一人为主被保险人,其他人为附加被保险人。例如,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这种100元一份的全家型意外伤害保险后,全家可获得以下保障:

赵先生及其妻都是公务员,属于一类职业类别,若发生保险事故,职业类别保险金给付比例查对一类职业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该险种的投保年龄上限为65岁。另外该险种的急救医疗费用有绝对免赔额100元或绝对免赔率10%,以高者为准。由于该保险种可以一张保单保全家,保险公司为控制风险,对购买总份额控制较严,一般不超过2份。由于附加被保险人的各分项保障总额是确定的,附加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人的保障额度就越小。

2. 小额全家型意外伤害保险的优点在于:①保障比较全面,基本上融合意外保险中的多重

保障,尤其含有一定额度的意外伤害的医疗费报销,对一般意外伤害的医疗费报销还是很有意义的;②一人投保全家得益,投保方便,也免去了多次办保险的麻烦,一年只要买一次就可以了;③保费相对低廉,100元1份,家庭成员的意外就有了多方面的保障。

意外伤害的紧急抢救 第4篇

触电 (1) 先切断电源, 才可接触伤者。 (2) 若不能切断电源, 应利用橡胶、木棒或报纸等绝缘物件, 使伤者与电源分开。 (3) 当伤者和电源分开后, 如呼吸停止, 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4) 处理触电烧伤部位。 (5) 尽快送往医院。

食物中毒 (1) 如伤者清醒, 应让其喝下大量清水或牛奶, 以稀释毒性。若属腐蚀性物质中毒, 不应给患者任何饮食。 (2) 尽快送往医院。

气体中毒 (1)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将伤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2) 若伤者停止呼吸, 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3) 尽快送往医院

化学物品或异物入眼 (1) 用流动清水冲洗眼部, 直至伤者舒适为止。 (2) 用敷料轻盖受伤眼部。 (3) 尽快送往医院。

骨折、关节脱位、扭伤或扯伤 (1) 尽量避免移动伤者, 除非现场环境令伤者有生命危险。 (2) 将伤者受伤的手或脚固定。 (3) 尽快送往医院。

严重出血让伤者躺下, 若伤口无异物,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直压伤口, 提高受伤部位。 (2) 用敷料、绷带包扎伤口。若伤口有异物,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在伤口旁边加压, 抬高受伤部位。 (2) 不可移去伤口内之异物。 (3) 用敷料、绷带包扎伤口。 (4) 切勿在伤口上加任何直接压力。 (5) 切勿给伤者任何饮食, 预防休克, 尽快送往医院。

轻微出血 (1) 用清水或消毒药水清洗伤口。 (2) 用清洁敷料、绷带包好伤口。

家庭意外伤害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计生协七代会、省计生协四届五次理事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保障为重,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抵抗风险能力及福利保障水平,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安全感,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经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并共同开发的险种。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体现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让他们尽可能多获得实惠。

(1)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其夫妇及子女年龄在65周岁以下 及1周岁以上者,本人自愿,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保险。

(2)投保费为每年每份30元,每个家庭一份,保险金额每份38000 元,其中意外伤害保险金额30000元,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金8000元。

三、补助标准及办理方式

一户一份,投保金额30元,市计划生育协会对每户投保对象

补助10元,计划生育家庭每户缴纳投保费20元。保险业务按辖区由各乡镇计生协会负责联合保险公司办理。

四、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佛子山镇计生办成立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 杨花平;副组长:毛名榜;成员:陈君兰、陈汉阳、董维、胡杨涛。

附:佛子山镇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各村任务分配表

节日,谨防意外伤害 第6篇

异物伤

异物主要包括鱼刺、肉骨、果核、果仁、果壳、豆类及一些小的生活物品等,严重的气管及食道异物可致呛咳、气急、反呕、管道穿孔,甚至发生窒息。

【处理要点】

◎咽部异物 先借助手电照明在口咽部如扁桃体、舌根等处仔细检查,发现后可用干净、稍长的镊子、钳子或是细头筷子,沿异物刺入的方向轻缓取出,有些极其细小且不易发现的鱼刺,可用橄榄含化,并细细嚼食,或用中药威灵仙15克,煎汤后慢慢咽服。

◎气管异物 有些细小的如米粒、芝麻等,可通过咳嗽排出。经咳嗽不能排出时,可通过挤压患者上腹部,使胸腔容积骤然缩小,肺脏压缩产生瞬时高压,肺中气流经支气管、气管将异物冲出,挤压时将手放在胸骨下缘,向内、向上按压,小儿亦可直接将其作头低臀高60度倾斜,以手用力拍击其背部。

◎食道异物 由于其最常停留在食道入口处,可采取上述挤压或催吐的方法将其排出,若是较为光滑的物品,一般可自行进入胃中,多能随大便排出。

对于深而大的咽部及食道异物,以及气管异物导致呼吸紧迫、口唇发紫和食道异物造成穿孔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爆竹伤

我们国家现在对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有严格的规定,燃放量明显减少,但爆竹伤仍时有发生。爆竹伤最主要的是手部伤和眼部伤。手部伤轻者可有少量出血,重者可伤及肌腱、神经、肌肉、骨骼及关节,更甚者手掌、手指大部分被炸掉失去原形。眼部伤表现为伤后多有剧痛、出血、眼中有异物,重者眼球脱出,眼内出血,视物不清或不能。

【处理要点】

◎手部伤 如炸伤部位表浅,出血不多,清除浅表异物后,立即用干净布片予以包扎,并抬高患肢(高举过心脏)。若炸伤面积大、出血不止,应立即用干净纱布或干净棉织品进行局部填塞加压包扎,并迅速用手按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或用橡皮带或粗布条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以阻断血运而止血。但应注意每隔20~30分钟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以免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随后就近送医院救治。

◎眼部伤 千万不能用水冲,因为水容易与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造成眼部烧伤。轻的眼部伤可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让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空隙,让泪水向外流出冲刷异物,有时几秒钟就可将异物冲出,一次不行可多做几次;切忌用手揉擦眼睛,以免异物擦伤角膜、眼球或陷进眼组织内。如果找不到异物,可用手电筒照明进一步查找,如发现异物嵌在黑眼珠(角膜)上,应立即就医;重的眼球破裂,伤者会感到一股热泪涌出眼外,此时应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啼哭,不要对伤眼随便进行擦拭或清洗,更不要挤压伤眼,以防更多的眼内容物被挤出。同时立即用清洁手帕或毛巾包扎,即使是单眼受伤,也应该包扎双眼,以免健康眼球的活动带动受伤眼的转动,并尽快到医院救治,在转运过程中不要颠簸,避免因震动、磨擦和挤压而加重伤口出血和眼内容物继续外溢等严重后果。

车祸伤

可伤害人体多个部位,若发生在脑、胸、腹以及四肢大血管等重要部位,可造成生命危险。

【处理要点】

当车辆行驶中发生交通事故,或途中遇到交通意外,发生人员受伤时,应积极进行救护,做到快捷、有效、争分夺秒。抢救中要注意以下3项基本原则:

◎快速查清伤情 当突然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后,应立即迅速查清伤情,仔细观察伤员受伤后意识是否清楚,有無昏迷;伤情是轻,还是重;是一处受伤,还是多处受伤;是出血、骨折,还是一般挫伤;是否能行走;有无休克、剧痛等。

◎正确实施救护 现场救护必须分秒必争,就地取材,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简单的救护措施,如大血管出血的止血、人工呼吸、心外按摩、休克的急救、包扎固定等。

◎积极转送伤员 遇有交通事故发生人员伤亡时,司乘人员或行人应义不容辞地积极联系医院,或门诊部、急救中心,安全、及时地把伤员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校园意外伤害善后方法谈 第7篇

第一, 了解成因, 及时治疗。学生在校园内受伤, 究其成因无非是以下几种:运动受伤, 意外受伤, 打闹受伤, 被有意伤害等。就程度而言可能是轻伤, 也可能是重伤。不管是轻伤还是重伤, 我们每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 对所有在校学术的伤害事故, 都要高度警惕, 高度负责, 尽早发现情况, 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处置。如果是轻微受伤, 班主任应该在第一时间陪学生到附近医院或诊所做简单包扎处理, 待学生回校后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 调查当事人的行为责任。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动承认错误, 承担相关责任, 鼓励学生致歉和好。如果学生受伤情况较重, 如骨折、头破流血等, 则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 并立即通知当事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如果是特别严重的事故, 在通知家长是还要注意通知的方式, 要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事关伤残的事, 放在谁身上都会无法接受。因此, 通报家长之前要研究通报的方式、通报的措辞以及请谁去通报等问题, 以便让家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于此同时, 尽快组织送受伤学生去医院进行治疗或抢救, 并及时了解治疗情况, 以便做好后续事件的处理工作。

第二, 勇于承担, 真心呵护。学生之间出现受伤情况, 对于学生监护人来说, 往往会发生支付医疗费的争执。这时老师要做好说服工作, 说服责任方先垫付费用。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 老师可以先行垫付, 因为救治要紧。等学生治愈后根据当事人的责任, 会同学校领导、法律事务服务所的同志, 协调处理这一问题。对于学生, 此时最需要的则是心理安慰。不管这件事中他犯了多大的错误, 他要负多少责任, 老师都不要去责怪去批评, 而要以一颗仁爱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如可以在学生受伤期间定期给学生补课 (前提是病情许可, 医生同意) , 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休息日集体看望, 送上鲜花呀, 说说悄悄话呀, 回忆美好的往事呀, 送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礼品呀都行。这样, 受伤同学一定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 一定会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一定有利于学生恢复健康, 一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也一定有利于事件的合理解决。

第三, 讲究沟通, 共建和谐。学生在学校受伤, 处理善后事宜, 也曾遇到过尴尬的事情。那是一节二年级体育课, 自由活动时, 有学生突然向老师报告, 一男生冯某将男生王某踢得捂住下身站不起来。情况很严重, 体育老师满怀愧疚地告诉我。事不宜迟, 我立即打电话通知双方家长。冯某的家长很理性, 又是调车又是支付药费。但他又很细心, 他看到王某家长并不十分焦急担心, 又不让他看诊断书, 甚感蹊跷。第二天, 他想方设法从医院知道了事实真相, 王同学是先天性疝气, 时有发生。而他的孩子也只是从王同学身旁溜过, 根本没有碰到他。冯姓家长此时感觉受到了侮辱, 要讨回公道, 讨回垫付的上千元药费。怎么办?王姓家长怎么了?经了解, 王家日子过得很难, 要不早给孩子手术了。不过他的做法太离谱了。我表达了同情之后, 对他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并征询药费之事, 他面露难色。我找来冯姓家长, 告知王家情况, 他犹豫了。我趁势劝他, 家里过得好, 就当是一次慈善捐款吧。他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我马上找来王姓家长, 说明冯姓家长的意思。王姓家长深表歉意, 表示今后不会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一个多星期后, 王同学回校上课了。后来听说, 这两位学生家长还成了好朋友哩。

第四, 加强教育, 防患未然。学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预防, 重视和加强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教育,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是有效降低事故率, 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学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鲜活的反面教材。事故发生后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 环境、季节特点及有关规律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举行主题班队会、讨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 教育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由于这些事故就发生在学生身边, 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因此教育效果比起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从意外伤害看幼儿生命教育 第8篇

儿童意外伤害可分为非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两大类, 前者包括道路交通伤、空难、海难、烧伤、中毒、坠落 (跌倒) 、溺水、工伤和消费品伤害、消闲娱乐伤害等, 后者包括自杀、谋杀、暴力、恐怖袭击、疏忽和虐待等。意外伤害以其常见多发、死亡率高、后遗症致残率高等特性, 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已经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重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进步, 健康保健措施的发展, 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生活节奏的加速, 由各种疾病引发的儿童死亡数在逐渐减少, 但意外伤害呈明显增长趋势, 目前, 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权威部门的调查

2003年4月至7月,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 组织专家对我国现有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资料进行了案头分析。结果表明, 每年我国大约有10%的儿童在一年中遭遇过需要治疗的意外伤害, 其中1%死亡;约有64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致残;每天约有2 200名儿童, 每小时有9名儿童或每45秒就有1名儿童由于意外伤害而死亡或致残。不仅如此, 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永久性残疾更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由此看来, 我国儿童的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生存问题, 更重要的是保护问题, 对儿童意外伤害进行研究和干预尤为重要。

2004年5月29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首次公布了“中国三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和家长认知水平”调查结果, 该调查是我国首次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直接领导下, 按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标准 (ICECI) , 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进行的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和认知水平的调研。调查显示, 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 每年有超过20万的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 即每3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1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三城市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名发生过意外伤害 (总发生率为16.5%) , 其中1~4岁儿童发生率最高。只有16%的家长参加过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 家长们对于如何预防和消除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少, 认知度也较低。

世界卫生组织收集的资料表明,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儿童的主要死因, 尤其1岁以上的儿童。为此, 儿童意外伤害已受到国际关注,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2. 触目惊心的案例

近年来我国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频发生, 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仅以2004年为例, 2月, 河北辛集蒙太梭幼儿园发生行凶案, 导致2死1伤的悲剧。8月4日, 北大医院幼儿园发生行凶惨案, 15名儿童和3名教师被砍, 1人死亡。8月11日, 河南济源市幼儿园发生坍塌, 39名儿童被埋, 其中2名死亡, 28人受伤。9月11日, 江苏苏州小剑桥幼儿园28名儿童被歹徒砍伤……

儿童的生命与鲜血引起了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 意外伤害恰如悬在儿童头上的一把利剑, 随时都有可能夺去他们的生命和健康。这些“意外”的频频出现, 往往是由于成人的疏忽、教育的缺失、社会公共卫生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不但影响了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 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保护儿童生命的安全与健康,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凸显出教育部门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危险的真空区域, 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也引发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致使孩子无辜的生命受到无情的摧残?是什么导致了人们对生命的极度漠视与残忍?教育应如何引导儿童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尽快让孩子们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 已是迫在眉睫。

二、生命教育:亟待倡导与实践的理念

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 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漠视他人的生命, 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融入教育, 立足生命存在, 关注生命体验, 呼唤生命活力, 提升生命质量, 应是教育的基本内涵与责任。然而, 长期以来, 教育对生命教育基本没有涉及,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重大缺失。

1. 生命教育的倡导与实施

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早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 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 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 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比如,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即提出了所谓的“呼应课程”, 以顺应学生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我国的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 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 并曾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当生命教育成为世界一种潮流之时, 上海于2005年8月正式公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 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 热爱自己的生命, 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正式植根于我国中小学校园。

2. 幼儿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对生命的尊重是生命教育的基础, 必要的危机意识、自护能力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对于花骨朵般稚嫩的幼儿, 生命教育这个话题虽过于沉重, 却难以回避。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孩子们十分需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从小就培养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人生观, 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科学的生命观, 对生命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迫切的价值和意义。幼儿期是人的生命历程的准备时期, 幼儿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的启蒙阶段, 理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养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生存能力, 从而奠定幸福愉悦的人生基础。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目标中首先提出, 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并明确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 身体各部分器官比较娇嫩, 神经系统比较脆弱, 运动水平较为低下, 动作协调性较差, 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够灵敏, 此外, 幼儿好奇心强, 活泼好动, 乐于尝试, 又缺少生活经验,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 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无法预见, 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幼儿是需要呵护的群体, 同时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生命如花, 这花朵不可能永远躲在温室, 总要去承受属于自己的阳光和风雨。因此, 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 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减少意外伤害的有力举措。

3. 幼儿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生命教育应包括自我认识教育、安全与自护教育、避险逃生与危机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开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培养初步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让幼儿在未来生活中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生命教育不只是教给幼儿保护身体的知识以避免伤害, 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验生命的尊严与幸福, 学会欣赏、悦纳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为成长为热爱生活的幸福之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生命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教育, 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政府统筹、多部门协作的儿童伤害预防控制体系。让我们携手努力, 营造儿童生命教育的氛围, 引导儿童体味生命之尊, 品位生命之美, 品尝生命之趣, 愿儿童生命之花更灵动飞扬, 更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杰·唐纳·华特士.生命教育 (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意外伤害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0年1月~2007年12月某院住院意外创伤的患者11 387例,均为ICD-9CM国际疾病分类中创伤外部原因分类(E分类)归于E810~E816和E818~E819中者,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堑落、火器伤、重物打击、中毒、机械事故、医疗意外、动物咬伤、加害与自伤共10类。

1.2 调查内容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等情况。伤害的诊断参照《医院疾病分类类目表》有关伤害的分类,有下列3种情况之一者纳入伤害统计:(1)经医院诊治并诊断为某种损伤者;(2)做紧急处置者,(3)因伤休息0.5d以上者。抽查并核实伤害的类型与严重程度。

1.3 调查方法

(1)对所有意外伤害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创伤AIS-IS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根据ISS评分,将本组患者分为轻伤(ISS<16分)、重伤(ISS≥16分)、严重伤(ISS≥25分)并进行比较。损伤部位按国际创伤ISS评分区域分为头颈部、面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骨盆、体表,在多发伤中分别按器官单独计数,各器官损伤标准以手术、B超、X线平片、CT检查为准。(2)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NET-5.6软件对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

1.4 诊断标准

根据AIS-90评分标准将人体分为9个解剖分区:头部、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上肢、下肢和体表及其他。ISS值为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的平方和,范围为1~75分。国外学者提出:ISS<16为轻伤,≥16为重伤,≥25为严重伤。当身体3个损伤区域的AIS分值为5或单个损伤区域AIS分值为6时,ISS达最高分值75,此类伤员疾病结局几乎均为死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1.5 统计方法

所得调查资料经整理核实后按WHO规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编码,并使用Excel和SPSS11.0版软件进行发病率、构成比的计算和χ2检验统计。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意外伤害患者医院感染情况

本组患者共11 387例,男性8 291例,女性3 096例,年龄0~98岁。按ICD-9CM国际疾病分类,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3 164例、自伤2 114例、高处堑落1 321例、重物打击1 253例、加害1 127例、医疗意外814例、机械事故809例、火器伤586例、中毒115例、动物事故84例。意外伤害发生医院感染617例,男性451例,女性166例,年龄14~65岁,平均39.5岁;医院感染率5.42%,占该期医院感染例构成比16.32%,因医院感染直接导致死亡13例,占感染例的2.11%;各年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5.32,P>0.05);五个年龄段即<15岁、15~30岁、31~50岁、50~60岁、>60岁,发生医院感染最多段是15~30岁、31~50岁两个段,共占64.30%,其他段均在25.00%以下,创伤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创伤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8.24 d,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日为63.24 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

本组医院感染617例,例次感染70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16%,共涉及到10个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下呼吸道、伤口感染、血导管相关性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与黏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五官与口腔感染、血液感染、骨与关节感染。感染涉及一个部位占63.10%,二部位占10.90%,三部位占2.20%,三部位以上占0.99%,详见表2。

2.3 医院感染病原耐药

2.3.1 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

61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412株病原菌,病原者送检率31.30%,其革兰阴性菌58.73%,革兰阳性菌25.24%,真菌15.77%。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5.77%、真菌15.77%、鲍曼不动杆菌12.86%、肠杆菌属7.52%、大肠埃希菌6.06%、洋忽伯霍尔德菌4.85%。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4种菌中产ESBL菌株33株,占该4种检出菌的68.7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 7株(46.70%),凝固霉阴性的葡萄球菌中MRCNS 13株(91.70%)。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30株)、光滑菌(21株)、曲霉菌(10株)等,详见表3。

2.3.2 病原菌耐药情况

革兰阳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除对氨苄西林50%耐药外,其他药物均敏感;MRSA和MCNS耐药率要比普通的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高;肺炎链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耐药高;肠球菌对阿奇霉素、头孢呋新、克林霉素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株。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未有对亚胺培南耐药株,但产生的ESBL菌株就要比非ESBL菌SRI的耐药率高,其中肺克中的ESBL菌株对喹诺酮类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左氧耐药率低外,其余抗菌药耐药率均在50.0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其它耐药均高。所有的真菌仅对氟康唑有耐药性(33.30%),其余全敏感,详见表4。

注:革兰阳性菌只做前7种抗菌药敏,革兰阴性菌前5种抗菌药未做药敏.

注:自伤包括:自杀、跌伤、体育伤害、用力过度、摔伤;加害包括:斗殴、谋害、锐器刺砍伤

2.4 医院感染与伤害的关系

本组医院感染患者除医疗意外医院感染249例无法计分外,其他368例ISS均分值为19.3分,ISS≥16有211例,均分值为29.75分,占感染例的57.34%。医院感染构成比中,交通事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占42.39%)(P<0.05),患者严重度计分(ISS)也明显高于其他患者,ISS均分值达30.23,ISS≥16有98例,均分值为33.51分(Q=8.28,P<0.01)。高处堑落、重物打击的医院感染患者ISS也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表明医院感染发生与创伤严重度有密切相关,有正比关系。多发伤组和单发伤组的医院感染率比较,多发伤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单发伤,差异有显著性(χ2=8.16,P<0.05),见表5。

3 讨论

医院感染常常会侵袭意外伤害的患者,甚至是致命的第二次打击。Baker曾指出,对于长时间幸存的创伤患者,感染是其面临的最大威胁[2]。本组调查的意外伤害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42%,例次感染率为16.32%,这与意外伤害感染患者本身病理特点有关,由于伤害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受到抑制,机体防护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创伤造成失血与组织损伤、重危与抢救时各种介入性操作增多,长期卧床,感染易感性增加,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与切口感染为主,其多发生在<10 d(67.30%)内,这是由于创伤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多处于昏迷状态,正常的生理反射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痰、血及呕吐、误吸物等不易排出,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屏障功能下降,麻醉使吞噬功能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这些整体和局部抵抗力降低的状态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本组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3.24 d,高出一般创伤患者的3.46倍,普通疾病患者的4.86倍,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与FIRSCHING等报道[3]的5.75 d的平均住院时间有很大差距,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急性创伤后康复系统,患者在急性创伤后可以前往康复医院进行恰当的康复治疗。提示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来控制创伤医院感染的发生。

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意外伤害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株比例较高,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与国内报道是一致[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不仅检出率最高,而且多重耐药性十分严重,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之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都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在本组中检出位居第二,从耐药性变迁可看出,其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呈现多重耐药,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可将耐药性传递给其他细菌,且能接受其他细菌的耐药基因,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7.54%,这可能是引起该ICU病房院内感染长期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5,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方法依照NCCLS规定应测MIC,但在实践应用中较复杂,该菌的耐药率只供参考。按NCCLS的方法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进行了ESBLs检测,并分别进行耐药率统计,发现ESBL阳性菌的耐药率与ES-BLs阴性菌耐药率有较大的差别(P<0.05),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于葡萄球菌中分别对MRSA、MSSA、MRCNS、MSCNS进行统计比较,发现MRSA株的耐药率远高于MSSA株(P<0.05),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

伤害的严重程度与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本组资料显示356例医院感染患者ISS≥16有211例,均分值为29.75分,占感染总例的57.34%;本组伤害中交通事故患者比较高,严重度计分(ISS)也明显高于其他患者,ISS均分值达30.23,ISS≥16有98例,均分值为33.51分(Q=8.28,P<0.01)医院感染发生最高(占42.42%)(P<0.05)。高处堑落、重物打击的医院感染患者ISS也高于其他类型的患者;多发伤组医院感染率高于单发组,差异有显著性(χ2=8.16,P<0.05)。这些表明ISS分值越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创伤越严重越易发生医院感染,两者成正比关系。因此,对创伤患者伤情的分值计算对医院感染预测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之,意外伤害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积极开展创伤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使伤害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减低至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Associati0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utomotive Medicine//China Chongqing of Emergency treatment medical center.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2005.Chongqing:Chongqing of publishing com-pany/house,2005:34-35.Chinese

[2]张凤云,粱艳芳,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6;16(3):274-276.[2]ZHANG FY,LIANG YF.Secondary lung infection in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cranio-cerebral trauma:A Clinical Study[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6;16(3):274-276.Chinese

[3]FIRSCHING R,WOISCHNECK D.Present staus of neurosurgical trauma ingermany[J].World J Surg,2001,25(9):1221-1223.

[4]陈萍,刘丁,陈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4):59-67.[4]CHEN P,LIU D,CHEN W,et al.Situa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acinetobacter baummannii nosocomial infection[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3,13(4):59-67.Chinese

[5]ROBERT A,WEINSTEIN MD.Antibiotic resistance inhospitals and intensive care units:The problem and potential solutions6.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24(1):113-119.

小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抢救与护理 第10篇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2 0 1 3年1~1 2月入院的1 0 8例意外伤害患儿, 男性7 6例, 女性3 2例, 年龄1个月~1 2岁。其中1~5岁6 8例, 不足1岁4例, 6~1 2岁3 6例;居住农村8 0例, 城镇2 8例。受害原因如下。见表1。

2 结果

根据资料显示:小儿常见意外伤害为中毒、溺水、呼吸道异物等。经对症采取一系列急救与护理措施后, 本组108例患儿, 100例治愈, 7例死亡, 1例遗留后遗症。

3 讨论

3.1 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3.1.1 询问病史

向患儿家属及知情人员快速了解患儿所服药物的种类、量、及时间。

3.1.2 迅速清除毒物

立即脱去患儿污染的衣物, 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衣物、毛发、外耳道、手部 (先剪去指甲) , 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不能用热水洗, 以免增加吸收。小儿年幼, 催吐不会配合, 一般常采用洗胃清除毒物。常用的洗胃液有:2%碳酸氢钠、1:5 000高锰酸钾、温开水、生理盐水等。其中, 敌百虫禁用碱性液, 因其遇碱后可变成毒性作用更强的敌敌畏。在紧急情况下, 毒物性质不明时, 常用大量温开水洗胃。每次洗胃量100~200m l, 排出量≥注入量, 反复冲洗, 直至清洗出无色无味清澄液体为止。洗胃时, 患儿取左侧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免洗胃液呛入气管。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 有多个进出水孔, 以免食物堵塞。患儿上下齿间放入缠有纱布的压舌板, 以防咬断胃管。

3.1.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在清除毒物的同时,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如是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条通道给予阿托品, 使用阿托品用量依据病情而定, 要早期、足量、联合、反复用药, 直至出现阿托品化后改用维持量;另一条通道给予解磷定, 解磷定是常用的胆碱酯酶复能剂, 越早使用效果越好[1]。在洗胃的同时静脉滴注解磷定, 可以有效地避免胆碱酯酶的老化。由于患者禁食, 反复呕吐,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稳定。

3.1.4 生命体征和病情的观察

在抢救的过程中, 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阿托品化的表现为瞳孔较前扩大, 颜面潮红, 皮肤干燥, 腺体分泌物减少, 无汗, 口干, 肺部啰音减少, 心率增快。此时, 应减少阿托品剂量。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意识模糊、谵妄、躁动、抽搐、昏迷、瞳孔扩大等, 表示出现了阿托品中毒, 立即停用。

3.1.5 维持有效通气功能

由于阿托品等药物的应用, 患儿的呼吸道黏膜易干燥, 痰液易粘稠, 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抑制者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各项监护记录。

3.1.6安全护理

对于躁动的患儿, 使用床档以防坠床, 专人陪护, 可使用约束带, 使用约束带时每15~30m i n巡视一次, 连续使用约束带的患儿, 应每2h松解一次, 间歇15~30m in。观察患儿皮肤末梢循环情况, 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安定0.1~0.5m g/k g静脉推注, 速度要慢, 过快容易抑制呼吸中枢, 出现呼吸暂停。鲁米那钠5~10m g/k g肌内注射, 或水合氯醛 (8~10) m l/k g, 保留灌肠。

3.1.7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年幼儿易误服中毒, 处于青春期的患儿, 主动找其谈心, 解除孩子的烦恼及困惑, 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告知家长, 多与孩子谈心, 不要过多责骂, 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2 溺水的抢救与护理

3.2.1 溺水致死原因

溺水致死进程迅速, 死亡率高, 其原因为:一种是大量水被吸入呼吸道, 引起呼吸道堵塞, 使气体交换发生障碍, 导致体内缺氧, 引起窒息死亡;另一种是因为入水后刺激导致喉头痉挛或心脏停止跳动, 如不及时抢救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溺水进展快, 最好立即采取现场急救, 但多数人缺乏急救知识, 只能送往医院。溺水发生后, 要以最快的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鼻腔异物, 松解患儿的衣领腰带, 舌后坠者, 应将其用纱布包裹拉出, 并注意保暖。

3.2.3 倾倒呼吸道积水

将患儿取头低足高俯卧位, 轻压背部, 使积水倒出。注意倾倒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2.4 心肺复苏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频率每分钟不少于100次, 按压深度5~12岁儿童3c m, 婴幼儿2c m。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18~20次/m i n, 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是30:2。

3.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 呼吸, 判断呼吸困难程度。观察有无咳痰, 测量血压、脉搏。注意体温的变化。如若患儿在院外淹溺, 在运送的过程中, 应脱去患儿湿冷的衣服。用干爽的毛毯包裹取暖, 或者用热水袋, 但要注意温度, 以免烫伤。注意复温的速度不宜过快, 使淹溺者体温恢复到30~32℃, 并尽快送到医院, 在医院条件下复温。

3.2.6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维持循环功能

若心跳停止者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 m g, 同时可以使用心脏起搏器, 并做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脑水肿者, 使用甘露醇, 急性肺水肿者用西地兰、速尿。因淹溺时泥沙、杂物、呕吐物等吸入气管, 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应给予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输液时, 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滴速, 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 加重血液稀释程度。对海水淹溺者切忌输入生理盐水, 可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3.2.7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消除溺水患儿的恐惧焦虑心理, 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 以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指导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尽量在浅水区游玩, 不可以随便到江河湖海等深水域游玩, 尤其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同时, 大力呼吁开展急救知识的培训与宣传, 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2]。

3.3 呼吸道异物的抢救与护理

3.3.1 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3~5岁的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3]。如保鲜膜、塑料袋、花生米都可能堵塞在孩子的气管里造成窒息。在吞入异物的情况下, 如果异物刺激喉黏膜, 则会引起剧烈咳嗽, 并因反射性喉痉挛及异物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 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失音、喉痛等。最严重的是, 如果异物较大而且嵌在声门上, 则可能很快造成窒息死亡, 因此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首先将患儿安置在抢救室, 给氧2~3 L/m in, 以改善缺氧症状, 同时通知医生, 备好各种抢救器材, 床旁备气切包、吸痰器、异物钳、直达喉镜与支气管镜、光源、急救药物等。给予心电监护, 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 即将患儿立起, 拍击后背使异物改变位置, 以暂缓症状, 改为高流量吸氧, 必要时配合医生行紧急气管切开。

3.3.2 当异物阻塞喉部时, 患儿可发生呛咳, 有时可通过有效的咳嗽将异物取出。如患儿出现阵发性咳嗽、呛咳, 并闻及异物拍击音, 表明异物在声门下和气管之间上下活动, 是取出异物的最好时机[4]。也可将患儿倒立, 拍打其背部, 促使异物排出。经以上处理不见好转, 可在喉镜下将异物取出, 估计难取出时, 及时通知手术室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气管异物过大, 不易取出时, 患儿呼吸受阻, 会有生命危险, 应火速托起下颌, 做口对口吹气, 目的是将堵在声门的异物吹下, 缓解堵塞, 抢救生命, 再到手术室进一步处理。术前胸透, 确定异物的位置。

3.3.3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 并向家属交代病情, 安抚孩子, 稳定其不安情绪, 积极配合医生争取抢救时间。但术后仍要严密观察病情, 特别对术中取出碎片的异物, 要警惕残余异物的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拍背, 注意体位引流变化, 以防意外状况的发生。

3.3.4 做好宣教工作, 提高安全意识, 是预防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措施[5]。呼吸道异物是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广泛开展健康宣教, 是预防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措施。家长教育孩子安静进食, 避免哭闹、嬉笑、打骂,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要把花生米、豆类、瓜子及小玩具、小物品等放入口中或鼻孔, 以免误吸入气管, 减少危险性和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的疾病能被家长高度重视, 然而对意外伤害往往容易忽视。而小儿作为特殊群体, 防范意识差, 天性好动, 作为家长要妥善的保管好有害的东西, 看护好小儿, 夏季不要去无措施的游泳池, 冬天不要在结了冰的河面上玩耍。3岁以下小儿应少吃干果、豆类, 不要接触细小物体。此外, 面对各类意外伤害增加的现状, 作为医护工作者, 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 熟练的抢救程序, 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宣传工作, 使家长及老师们增强小儿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 以进一步促进小儿的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意外伤害抢救与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2 0 13年11 2月本院的10 8例意外伤害患儿, 分析总结意外伤害原因,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抢救与护理。结果 经对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 本组1 0 8例患儿, 1 0 0例治愈, 7例死亡, 1例遗留后遗症。儿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得到提高, 家长及老师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强。结论 对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 使急救工作有条不紊, 可以减少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

关键词:小儿,意外伤害,抢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尹美峰, 王磊, 程玉静, 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抢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6) :88-89.

[2]江晓春.溺水儿童30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2) :186.

[3]孙秀云.1551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的护理与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5 (5) :251.

[4]李水凤.32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急救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13) :180-181.

来自厨房的意外伤害 第11篇

刺伤厨房操作中的刺伤,常见的有鱼刺、木刺、铁刺、剪刀等引起的刺伤。刺伤的严重性取决于刺伤的深度和部位,也取决于刺入物的清洁程度。如果刺较小,且刺得较表浅(垂直距离不超过1厘米),部位在四肢,估计刺入物不会伤及大血管。可用消毒过的尖镊子(将镊子用明火烧灼,自然冷却)将刺入物拔出,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刺得较深,且刺入物尾部明显高于皮肤,不要盲目拔除,以免出血。可用纱布卷或类似清洁物垫在刺入物周围,使之与皮肤位置相对固定,不直接加压刺入物,包扎后去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图1)。如果刺入物很脏,如粘有泥土或铁锈,无论深浅,均应立即去医院作清创处理,并打预防破伤风的针。

切割伤最常见的切割伤就是被菜刀或水果刀划破或割破。如果割破的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无痛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即可。若伤口大而深,则应一面压迫止血,一面立即到医院治疗(图2)。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则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详见上期《遭遇血场》一文),一面将断指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手帕包好,立即去医院求治。

电击伤如今,随着厨房内家用电器的日益增多,触电的可能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老房子,因为线路老化、乱接乱拉电线、老鼠咬噬等,均可造成室内漏电。民用电对人造成的损伤取决于电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持续时间以及接触部位是否干燥等因素。症状轻者仅有发麻的感觉,重者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抢救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将电源线挑离伤员,切不可直接用手去拉伤员(图4)。在确保伤员和自身没有触电危险后,迅速检查伤员的神志和呼吸,如果其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呼救。电击伤的表面伤口多较小,但往往较深,容易继发感染,不易愈合,而且有电流经过的内脏也会受到损伤。因此,如果发现触电者有伤口,即使其神志清醒,也应上医院检查治疗。

煤气中毒除煤气泄漏外,明火燃烧不完全也会导致煤气中毒。一般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更容易发生此类事故,应提高警惕。由于煤气常使人不知不觉中毒昏迷,因此一旦闻到煤气味,或有头昏、嗜睡情况时,应迅速切断煤气源,打开门窗和换气扇,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中毒轻者,症状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消失。如果发现家人倒在厨房,并已神志不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最好直接送其到有高压氧设备的医院救治。如果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一面呼救,一面实施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人认为天然气燃烧完全,绝对安全,事实上这是很大的误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确实很容易完全燃烧,但是一立方米甲烷完全燃烧就会消耗两立方米氧气,并产生一立方米二氧化碳。在门窗紧闭、面积不大的厨房内,随着氧气逐渐消耗殆尽,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同样会使人缺氧而窒息昏迷。因此,使用天然气同样需注意通风换气。

家庭中的急救代用品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当意外发生时,如果身边没有医用急救物品,就会错失急救的良机。其实,只要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这里教你几招,到时不妨一试。

长筒袜: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领带:在骨折时可作固定夹板或作止血带用。

干净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

小儿意外伤害92例原因分析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意外伤害病例中, 男57例, 女35例, 其中0岁~1岁21例, ~3岁57例, ~7岁6例, ~14岁8例, 年龄最小27 d。农村儿童56例, 占60.8%;城市儿童36例, 占39.2%。药物误服中毒42例, 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等各种小儿常用药物过量使用及双氯芬酸钠栓剂口服、成人使用的氨氯地平等药物误服中毒;植物中毒 (毒蘑菇) 2例;消毒剂、洗洁精、干燥剂、固体芳香剂等家庭常见化学用品中毒21例;灭鼠药及农药中毒3例, 一氧化碳 (CO) 中毒2例;溺水13例, 奶汁吸入3例, 支气管异物1例;水银温度计咬碎误吞汞中毒5例。

1.2 方法

根据不同的伤害原因, 采用有效的解毒剂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相应处理。

2 结果

通过急诊及住院治疗治愈90例, 占97.8%;死亡2例, 占2.2%, 为溺水及支气管异物 (葡萄) , 均因窒息时间过长送至医院时已心、脑死亡而致抢救失败。

3 讨论

不同种类的中毒, 包括药物中毒、植物中毒、日化用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是引起小儿内科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小儿意外伤害的年龄分布结果显示, 0岁~3岁是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峰年龄。婴幼儿病例多见中毒、奶汁吸入、支气管异物, 原因多为家长乱喂药、喂错药、或用错大剂量, 喂养不当。咬破水银温度计的患儿与家长选择该年龄段不恰当的测量体温方法有关。农村儿童中毒及溺水比例高于城市, 可能与目前农村广泛使用农药;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低, 安全意识不够, 农药及其他有毒物品随意乱放, 用饮料瓶装农药;年轻父母出外打工导致空巢现象, 儿童由老年人看管, 疏于防护等有关, 都是农村儿童易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

针对产生伤害的常见原因开展有效的预防, 以及意外伤害发生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途径[2]。在儿童意外伤害中提出了4E干预措施:教育干预 (education) 、技术干预 (engineering) 、强制干预 (enforcement) 和经济干预 (economics)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的意外伤害对家长、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儿童误服伤害中, 教育干预是最重要的, 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教育程度高则误服发生率低。家长加强对儿童监管;患病需要服药时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服药;切忌擅自加大用药剂量;正确储藏家用的各类危险化学用品, 避免儿童误食。各种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误服中毒等意外伤害发生,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基本的现场急救培训, 普及急救知识开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操作培训, 普及现场急救和转运的方法和技能, 使意外伤害发生时, 非医务人员也能进行最简单、最基本的急救处理, 使意外伤害的程度尽可能减轻。例如误服药物时能进行简单催吐;溺水导致呼吸心搏骤停时, 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另外可定期派专业人员到社区、幼儿园、学校进行健康教育, 宣传讲解用药知识及意外伤害的危险, 提高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只有家长、教师具备一定的责任感、防范意识、必需的救治知识与技术, 才能切实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另外, 政府部门应该在公共安全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夏季溺水高发季节, 应重点宣传, 使儿童避开危险水源地带。在意外伤害的救治时, 由于事发紧急, 因此必须特别强调就地治疗的原则, 在理想的急诊医疗体系 (EMSS) 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 基层医院特别是乡村医生应该在小儿意外伤害的救治过程中, 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3]。

综上所述, 小儿意外伤害大多数可以避免, 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医院学校的健康安全教育、监护人意识技能的提高, 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彭利军, 任小红.儿童意外伤害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4) :72-74.

[2]刘萍, 刘元辉, 赵扬.危重儿院前急救在小儿急救网络实践中的应用28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7) :1643.

上一篇:温室白粉虱防治下一篇:持续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