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2024-05-24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精选11篇)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1篇

1 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指在某一社区范围之内建设的, 能够向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的主要文化设施。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内容都是本社区居民, 社区的文化建设将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社区图书馆在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 对于满足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城市形象, 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2.1 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

现代化的工作节奏, 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 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充裕的休整时间。在工作之余, 人们需要的是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其中就包括读书。一个完整的社区, 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设施, 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到图书馆读书看报, 不断完善精神世界, 图书馆是社区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重要。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未来学习型的社会中, 社区图书馆必将成为社区居民从事业余学习的重要场所。

2.2 加强对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宣传

建设社区图书馆的重要性, 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文化部门通过媒体加大对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宣传力度, 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广大市民会充分认识到兴办社区图书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而与政府部门上下互动, 形成合力,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营建社区图书馆。

2.3 加强领导, 保证经费投入

领导重视,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各级政府要把创办市民身边的社区图书馆, 作为现代图书馆运动的一个基本执政理念。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 要使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由部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 同时各级政府要按有关规定按一定的财政收入划拨图书馆的建设资金、业务经费和设备费用, 必须足额到位, 使社区图书馆建设有根本保证。

3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3.1 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场所, 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1世纪是知识时代, 信息时代, 知识时代必将进一步扩大读者阅读的需要。联合国教育科组织曾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差距主要是“知识差距”。我们现在已步入学习化社会, 就是全民终身学习, 图书馆是全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大课堂。因此, 搞好社区图书馆建设非常重要。

3.2 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和咨询

社区图书馆有相对丰富的馆藏资源, 其中有不少法律书籍和法律文献等资料, 帮助居民守法、学法、用法。还可以不定期在馆内外搞些法律宣传, 从而使本小区的居民增强法律观念, 为建设法制社会做贡献。

3.3 能够陶冶人们情操, 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为建设和谐文明社区服务

社区图书馆的作用不仅是现代社区文化的一个标志, 也是现代社区文明的象征, 社区图书馆在培育社区精神文化, 构建现代社区道德和价值观方面, 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读者活动和文化活动, 如举办各种讲座、读书报告、开展优秀图书推荐、举办科普知识展览、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联谊活动等, 来陶冶人们的情操。

3.4 建立社区档案, 保存社区历史文献, 为社区科学发展做贡献

图书馆的一大功能就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正因为有图书馆这一机构, 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的保存并流传下来, 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作为社区图书馆, 可以保存社区的历史文献, 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4 社区图书馆的服务

4.1 充分做好读者调查工作

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应立足社区发展, 凸现社区文化, 使之多姿多彩。由于社区居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背景不同, 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必然呈现出多样性。为此, 我们对社区图书馆的服务首先做好读者调查工作, 对本居民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 准确把握读者需求, 并以此确定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和采购方向。

4.2 提供多样化服务

首先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如:针对在校学生, 我们与校图书馆开展“读一本好书, 写一篇读后感”征文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针对中青年居民, 我们提供了报纸、文艺杂志、电脑入门、科技杂志等。在充分发挥图书馆休闲教育职能的同时, 引导他们提高休闲效益, 追求自我发展;针对老年人, 提供了适应他们的卫生健康类报刊。

4.3 提高管理水平, 树立平等服务观

作为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直接接触的是各种层次的社区成员, 因此必须具有博学多才的综合素质。他们既有一定的水平, 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以“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为宗旨, 开展多层次便民利民服务, 与社区成员加强沟通, 才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的特点是共享, 人们都承认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而共享其文化。因此, 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基点应是公开与平等。“第二起居室”来比与市民与图书馆的关系, 图书馆的核心是读者, 图书馆是为读者需求而设置的, 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坚持平等的服务原则, 所有读者都可以共享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居民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家庭是小区的文化细胞, 家庭读者是社区图书馆读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全家每个成员都可以到社区图书馆借书, 不但增加了图书流通量, 扩大了读者队伍, 而且实现了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家庭化, 拓宽了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引玉霞.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 2002, 3.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2篇

[摘要]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关键词]文化 公共图书馆 城市文化建设

[正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世界各国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充分体现了各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和民风民俗,城市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人们的意识文化的积累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人类的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和认知,公共图书馆各种服务和创新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一、城市文化的解读

1、城市文化基本内涵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和制度等方面的体现,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

2、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遐想,什么样的城市是理想之城,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幸福家园?显然,一个失去记忆、失去历史、没有灵魂的城

市,当然不是。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赖以成长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心脏。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才是幸福指数高的城市。

3、城市文化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差异性与共同性。城市不仅仅有地域上的不同,还有其他隐性因素穿插其中,这些就导致了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或特色性。

其次是多元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不是只表现出单一的文化,通常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源于它的包容性,兼容并蓄的特点文化成就文化的五彩缤纷。正因为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更要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就必须要求还原城市文化应有的文化特性,不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博采众长,汲取精华,成就多元化的城市文化。

再其次是传统性与创新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彰显自己的特色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传统的,虽然不是旧的就是好的,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保持传统文化就是自己的制胜点。从另一个方面说,传统性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在努力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独具风采和魅力的城市的基础上,如果城市文化能够进行自我创新,那么对于城市的发展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源动力

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图书馆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的象征

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体现。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充分展示出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民风、民俗,都体现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和人类对知识高峰的攀登。如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俄罗斯莫斯科的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会图书馆等等,都展示出各自城市的文化底韵。法国为建设世界第一图书馆,不惜投资80亿法郎,在巴黎城的中心塞纳河畔,建立了30万平方米,非常有文化品味的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图书馆的整体构思非常独特,造型就像四本打开的大书。英国政府在伦敦新建了国家图书馆,不惜投入4.5亿英磅巨资,不列颠图书馆工程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庄严、古朴、气势恢弘的北京图书馆是北京第二大建筑,是华夏古老文化卓越的代表。我国1996年12月20日新落成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这座由市政府投资6亿多元建成的新馆,主楼是由58.8米和106.9米两座塔型高层建筑和5层裙房组成,整个建筑呈多维台阶式块体结构,富有直观的视觉形象和深邃的象征意蕴。室内装修是一流的配套设施,还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真正体现了世界大都市的文化品位,是上海城市的一大标志。可见,新建的城市图书馆,大都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物质文化在图书馆建筑上的章显,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成为市民心中象往的地方,成为文明的标志。

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更新,无形中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与提高

2.1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终生教育的平台

从人类历史看,知识的积累是精神文化提升的前提。居民素质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振兴,需要创新。城市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而图书馆在提高人们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和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均先生在《美国高校图书馆之精神》一文中指出:“……图书馆教育,苟善用之,其影响于社会于人生者,且甚于学校。而学校所培养训练之成绩转将依赖图书馆之维持而不坠。则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竟过于学校也。”这段话揭示了图书馆资源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图书馆是城市居民终身读书和继续教育的学校,在保证城市成员自由、平等的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学校教育相比,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智力资源服务体系,其教育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出与学校和其他教育场所不同的特征。可以说,在跨越学校、社会教育两者之间的鸿沟,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教育之外最为主要的后继教育补充的平台,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主要服务体系,满足了城市中每一个成员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的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和生存权利,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从面弥合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使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凝聚力、竟争力和城市文化的创新力。2.2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不断更新

进入21世纪,以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社会变革,呼应群众期待,积极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大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拓宽图书馆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公共服务工作在搞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图书馆以其公益性和丰富的馆藏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重要场所。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所需文献,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可以查询大量基础资料,为尖端科研奠定基础。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兴起,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伸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为市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2.3 图书馆承担文化交流和传承的责任

要创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文化,必须注重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市民是城市的真正主人,应通过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形成和谐积极的城市文化氛围。

首先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投资的公溢性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不仅是文献财富、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且成为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公众空间。其次因为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建筑,本身公众空间是聚合人群的地方。所以,公共图书馆除了让市民随时能够进来读书、用书、借书以外,还应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等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

图书馆不仅以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的宝库,而且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以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吉林省图书馆的读者论坛,连续多年在双休日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来馆做免费讲座,对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很受欢迎。图书馆还可以经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例如举办主题座谈会、各类培训班、书展、书评征文、新书推介及猜谜等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将读者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宣传先进文

化,塑造公众形象,营造出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正因为图书馆对人们知识储备和认识的提高,相应的具备丰富知识的人们创造了城市文化,丰富了城市文化,因此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促进和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3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基础设施及数字资源建设,重点分析了开放式、多样化的网络服务模式,论述了联合、协作、共享的服务成效。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135-0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存贮、开发、传递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文化机构,不仅是城市的文化中心,更是信息高速公路上重要的信息节点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需求,城市公共图书馆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并整合数字资源、提供数字化服务等手段,实现网络管理的现代化、信息载体的多样化、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及信息服务的共享化。

1 加强基础设施及资源建设,奠定服务基础

在构建安全、高速网络的基础上,城市公共图书馆都依据科学的资源评价指标,并结合网络读者的利用倾向,制定了载体多样、结构合理的馆藏文献体系。在馆藏印刷型文献的基础上,提高了各种电子文献、大型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的采购比例,数字资源存储容量逐渐加大。同时,各图书馆还结合地方的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状况,整合、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库群,例如:长春图书馆就建设了内容包括百年长春资源库、政府决策信息参考数据库、长影资源知识库、伪满史料资源库、吉林地方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知识讲座库、剪报信息专题信息库等,为展示长春文化,促进长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颇具价值的信息参考。

2 创新服务模式,广泛开展数字化图书馆服务

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及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城市公共图书馆在传统纸制文献借阅的基础上,探索信息时代网络服务模式,创新网络服务方法,先后开展了以网站查询为基础、以数字传递为手段的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主要服务形式及内容如下。

2.1 公共服务

通过图书馆网站揭示馆藏,介绍网络服务内容和使用方法。开展了网上电子图书借阅、纸质文献催还、预约外借、数字文献远程传送等服务;采用VPN技术及集群化管理系统,联合本市内的县(市)、区、街道图书馆分馆,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2.2 开放式资源的检索和获取

提供各种自建资源、共享资源及网络公共资源的检索系统,为读者提供友好的检索界面,实现面向对象的分布式查询。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开放式”的网上借阅及检索服务。为避免版权纠纷,有些图书馆采用了“条件式”网上注册、流量计费等服务方式,提供各类型资源的全文检索、浏览、下载服务。目前,电子图书网上借阅、期刊及博硕论文全文的远程检索、下载等深受读者欢迎。

2.3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城市公共图书馆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网络参考咨询人员,为读者提供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

2.3.1 网上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联合参考咨询网(UCDRS)是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指导下,由我国公共图书馆合作建立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它依托各馆数字资源(目前主要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社会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联合参考咨询网共有40多家合作图书馆,300余名咨询馆员,每天回复咨询千余条,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联合参考咨询网。联合参考咨询网的开通,对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3.2 在线咨询服务

在线咨询馆员利用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电话、传真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在线咨询,解答读者困难或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在线咨询馆员可将信息服务请求转发给参考馆员, 由参考馆员进行解答。

2.3.3 参考馆员服务

参考馆员由各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组织能力的馆员担任。参考馆员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学科文献信息指引、专题信息检索技术、策略指导、政策解答及免费的全文传递等服务。

2.3.4 专题咨询服务

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献及网络数字资源为社会开展有偿的专题信息采集、分析、整合服务,主要面向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

2.4 个性化定制服务

根据读者个人定制的信息需求,在统一的框架中综合利用搜索技术、读者检索及相关情景知识,向读者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结果,并定期将检索到的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数字化信息通过“我的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推送到个人检索界面或电子邮箱中,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2.5 网络知识服务

搜集并整理丰富的网络导航链接,向读者提供知识导航服务,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递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在知识交流共享方面,通过网站中的交流平台、信息发布、blog及书签流动等Web服务项目拓展读者知识视野。

3 注重实效,延伸领域,推动地区事业的发展

未来的图书馆将是联邦数字图书馆,其目标是向读者提供一个将异构的、分布式的信息资源无缝集成的视图,实现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访问。为此,城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与服务时,突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的限制,在本地区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图书馆的协作与发展。

3.1 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络,实现地区内图书的通借通阅,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

很多城市公共图书馆都和本地区的县(市)、区图书馆及基层分馆联手,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络。通过搭建统一技术平台,采取统一技术路线,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实现了数字资源共享。同时,将数字资源服务延伸到基层分馆网点,包括村镇、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部队、监狱及社会福利院等,让更多民众享受到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通过探索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业务管理模式、整合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提高了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图书馆间的联盟与协作,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受众面,让广大民众公平享受到了基本的文化权益。

3.2 树立网络服务观念,创新网络服务模式,拓展了信息服务领域

数字化信息的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办馆模式和服务方式。目前,各馆在文献收藏保管、文献加工整理、文献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导航服务、用户教育培训等数字化信息服务。在服务观念上,树立了平等、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建立了特色专题网站,广泛向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浏览、资料全文下载、在线培训教育等。优良的网络环境、丰富的数字资源、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使市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服务的方便与快捷,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服务增值化。由此,公共图书馆被读者亲切地称为“市民的终身学校”、“没有围墙的大学”。

3.3 开放、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扩大资源受众群体

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读者希望获得经过分析加工后的综合性的、甚至包含知识内容的增值信息产品。为此,各馆的信息服务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对网络信息进行了深层次的信息加工,通过实用查询导航、学科导航、专题导航、电子期刊及数据库导航、OPAC资源链接等,把整合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达到信息增值的服务目的。同时,各馆还作为基层支中心加入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并向国家中心提供了专题特色数字资源,并广泛地为全国民众共知、共享。

参考文献:

[1] 刘廷元.网络环境下的三维图书馆服务模式

[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3).

[2] 焦玉英,袁静.基于情景模型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

浅析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第4篇

1 统筹规划

社区图书馆的出现, 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营造社会文明氛围, 培养社区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时, 应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设施社区图书馆列入规划, 同时, 对老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 尽可能的通过对原有设备的改造达到使用的功能。在发展社区图书馆的过程中要适当放慢脚步, 大力扶植典型, 一边摸索一边建设, 反对一哄而上, 搞一时的“阳光”工程, 应尊重客观事实, 有计划、有步骤的稳固发展。

社区图书馆设置的多少和社区图书馆为社区服务效果的大小与社区定位有很大关系, 这是设置社区图书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指的社区定位不是政府和民政部门的社区定位, 而是指图书馆界为开展好社区服务工作来划定的区域。笔者认为:在组建社区图书馆时必须遵循“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的方针, 对新开发的居民小区, 因其规模大、人口集中、配套设施完备而又远离公共图书馆, 居民看书学习比较困难, 可以小区为单位组建图书馆;对于老城区应定位在街办事处这一层面上, 理由有三:一是街道办事处设有文化站 (室) , 并配有专职文化员, 对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有指导的职责和义务;二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一般有十几个或数十个社区居委会, 可以将各社区居委会辖区的资源整合;三是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建立社区图书馆, 可避免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形成群体效益并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功能作用。

2 政府主导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的前沿阵地。根据城市社区管理条例,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主要文化设施, 应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在都市社区图书馆组建之前, 必须对都市进行区域划分, 确定每一个社区图书馆的位置和服务范围, 进而通过合作或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此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可委托市委宣传部牵头, 由文化、教育、财政、规划、民政、市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组成指导委员会, 具体日常工作由市图书馆负责。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制定本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及宏观控制, 协调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并对各街道辖区进行深入调查, 根据不同区域及硬件设施等提出发展社区图书馆的可行性。温州市政府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明确提出, 用2-3年时间实现市区社区图书馆的全履盖。针对市政府的号召, 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参与行动, 抓住目前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机遇, 深入基层调研, 科学规划社区图书馆的布点工作, 从人员、场地、经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标准;对建成后的社区图书馆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建设和日常业务指导与考核等, 通过统一配置文献资源, 规范业务管理, 使文献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 规范服务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唯一价值, 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源动力。社区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 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必须切实做好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 真正发挥社区图书馆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社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工作人员、场地和图书经费应予以保证, 这是社区图书馆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从已开放的社区图书馆中笔者了解到, 场地、工作人员和固定的开放时间一般社区都能予以保证, 关键在于经费特别是购书经费难以为继。每个居委会都有一定的办公场地, 社区居民对文献信息也有一定的需要, 同时居委会对于开办社区图书馆的积极也很高, 虽然她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但通过短期培训可以达到办证、图书管理和借阅等图书馆基本业务要求。关于经费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1创建前的经费由社区自筹或财政补助。一般社区图书馆的规模在50-100平方米, 藏书容量定在5000-10000册, 阅览座位30-50个。报纸、期刊的订购可通过社区居民捐款、企业认购 (某企业为温州20余家社区赠送温州地方报纸) 等方式解决, 图书通过社区捐书、书商赠书活动可以征得部分, 如温州迎春社区在图书馆开馆之日得到两家书商赠书共计1500余册。不过在接受图书捐赠时应严把质量关, 宁精勿烂。

3.2图书经费需财政拔款, 由市图书馆统一购买、加工。作为公益性的图书馆事业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一些图书馆同仁建议通过收费来发展社区图书馆事业, 笔者认为此举甚为不妥, 姑且不论受场地、人员、资源的限制, 社区图书馆的读者群本身很“脆弱”, 实行收费只能加速它的“消亡”。市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读者服务、业务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政府增加购书经费由市图书馆统一购买、加工, 通过定期交换图书的方式来更新社区图书馆“馆藏”文献, 是目前解决购书经费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通过网络化管理可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文献的通借通还, 便捷读者借阅, 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另外, 市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可以做社区图书馆的坚强后盾, 由于受场地、人员、资源的限制, 社区图书馆在解答读者咨询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依托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信息和网上资源以及人员技术优势,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困难。如温州市图书馆信息部与各社区图书馆签订的免费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协议, 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4 创新体制

周和平副部长在“改革开放20周年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发言中指出:“市一级建立总馆, 区一级建立分馆, 街道建立支馆。还可以根据需要办一些流动图书馆和住宅小区图书馆。总馆统一对分馆和支馆实行集中管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 统一进行人、财、物的管理;2) 统一制定发展规划;3) 统一采访、编目;4) 统一进行信息网络的建设等等。”市图书馆作为中心馆, 在业务建设、服务读者、规章制度和文献信息的拥有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格局, 改为行业管理, 由市级图书馆对下属各社区图书馆实行全面管理, 实行总/分馆制, 各分馆在总馆统一管理下, 实行资源统一配置, 统采统编, 全部资源社会共享。目前温州已完全实现了各县级馆与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 同时也与部分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图书馆 (室) 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业务。要真正实现社区图书馆全履盖, 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总分馆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 提倡终身学习,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社区图书馆是最好的终身教育场所, 只有社区图书馆普及了, 才能为“人人学习, 时时学习, 处处学习”创造条件。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离不开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与时俱进, 深入研究和探索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图书馆走进千家万户, 使学习之风蔚然, 以促进城市的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莉荣.创新图书馆体制营造服务社区网络[J].新世纪图书馆, 2003 (2) .

[2]许惠羡.小议社区图书馆 (室) 的建设[J].图书馆杂志, 2004 (2) .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5篇

现代社会的城市建设,从本质上讲,是城市的文化跟进、文化建设。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甚至一体化趋势,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凸显,经济增长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推动形成了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文化经济,即文化对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无疑是一种多层面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学普及、社会教育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以发展标志看一个城市的科学水平。故而,许多城市都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现代化发展理念日益进入成熟阶段,文化性建筑大量涌现,尤以众多图书馆的建设为标志。2003年深圳市正式启动了“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是指把深圳建设为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就是以已有、在建和将建的图书馆网点和数字网络为基础,联合各图书情报系统,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并强调“以应用为本”,提高公众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使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网上图书馆成为网民信息消费的热点。“图书馆之城”建设目标的提出,正好体现出长远眼光的一种城市经营理念,它从文化战略出发对城市发展进行有自身特色的设计与构想。这也充分体现了目标与文化立市战略的内在关系,开拓了城市经营视野,丰富了城市经营理念。

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并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增加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一个整体的规划。而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图书馆在现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传承文明薪火的知识殿堂

(一)在当代精神文明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已成为各国相互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激荡的趋势也日渐增强。对于城市来讲,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发显著:

1、加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加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现代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化形象与标志,代表了城市文化品位。比如,图书馆的数量与人均借书量,已经是国际化城市重要的文化指标之一。

(二)图书馆对现代城市公民所起的教育作用

教育不只在学校,学校之外,第一是图书馆。作为广纳古今中外人类文献成果的文献收藏基地,图书馆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升华人格、提升市民素质、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杰西·谢拉从图书馆的产生及发展史角度再次认为图书馆是改良人的道德以及教育的一种力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则预示着有更多的人和文化水平更高的人去利用图书馆。

三、图书馆对城市文化氛围形成的影响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貌,文化使每个城市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和韵味。然而,城市文化并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和现象,更不是一个空壳,它需要通过具体的途径去塑造和定义,很多城市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毋庸置疑,被誉为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记忆“宝库”的图书馆更是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因其规模、普及率、服务内容和手段等要素,直接影响着公众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的程度、影响着城市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影响着城市文化的整体形象。如美国纽约有三个公共图书馆,其下属的分支馆就有200多座,分别针对不同特点的社区进行服务,而且几乎所有的馆都接通了因特网,服务内容多样、方便快捷、利用率非常高,甚至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都会由父母领着到图书馆感受文化氛围。

在现代城市文化构建中,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而且还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在构筑现代城市文明、培养现代社会公德、传播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广大居民创造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和机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冰.“图书馆之城”建设目标即实现模式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2).

[2]李明荣.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讨[J].图书馆字研究,2007(11).

[3]李柏云,李遐.论图书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之作用[J].图书馆论坛,2006(3).

[4]师丽娟.公共图书馆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2).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6篇

一、少儿图书馆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地位

1. 少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它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面向少年儿童开放, 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它的主要社会教育职能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开发青少年智力, 促进少儿读者素质的全面提高。盐城市图书馆履行其教育职能, 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了“走进图书馆”系列活动。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学校的支持。盐城市双语小学, 就把阅读课设在市图书馆少儿书刊借阅室。这种既让小学生从小培养图书馆意识, 同时又有效地发挥少儿书刊作用的做法成为推进图书馆与学校和谐发展的新举措。

2. 少儿图书馆是和谐城市文化的新平台。

衡量一个现代文明城市的大小, 不仅要看它的地理规模大小、经济总量大小、人均GDP大小, 更要看这个城市文化建设规模的大小。而少儿图书馆是和谐城市文化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城市的少儿图书馆的规模、特色和发展状况反映了所在城市的当局者、城市市民对少年儿童的重视程度, 在一定意义上讲, 也体现了全社会对未来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态度。正是由于少儿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富有生机, 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充满朝气、凸显活力, 因此少儿图书馆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一个新平台。

3. 少儿图书馆是科学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创建学习型和谐文化城市不能忽视少儿图书馆的独特作用。现代化少儿图书馆是全社会对少儿教育的一个载体与文化信息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少年儿童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 更需要了解许多的课外知识和信息, 因而对包括少儿图书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有更多的需求, 希望图书馆能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求。少儿图书馆要适应少年儿童这种对知识、信息需要的新变化, 建立特色馆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青少年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少儿图书馆通过举办健康有益活动, 帮助少年儿童开拓思维, 增长知识,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少儿图书馆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1. 少儿图书馆数量太少, 无法满足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

虽然成人公共图书馆大都设有少儿图书室, 但是这种局面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的, 更不能适应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

2. 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要建设好和谐城市文化, 就必须首先规划好, 可制定中长期规划如五年规划, 也可制定近期规划如一年计划。在规划中, 应明确每一阶段的实现目标、实施主体, 科学有序、循序渐进, 既要有牵头单位, 也要全社会参与。包括对少儿图书馆都要明确职责, 而不能忽视了它的作用。正是因为缺少科学规划, 而且缺乏对规划的执行力度, 所以导致像少儿图书馆这类文化教育机构参与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

3. 少儿图书馆为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服务能力不足。

服务能力是衡量少儿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少儿图书馆建设存在滞后性, 少年儿童的需求又不断增长, 因此它为少儿的服务能力显得很不适应, 进而更难服务于和谐城市文化建设。

三、少儿图书馆服务延伸的新对策

1. 建设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

少儿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单位, 毫无疑问, 各级政府是各级少儿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因为人才的培养要从少年儿童做起, 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基础在儿童, 他们的成长也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存亡。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特别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江苏省政府也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在县级以上全部建成少儿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现在的关键就是各级政府要抓落实。文化主管部门更要积极配合政府, 提出少儿图书馆建设方案, 合理布局, 推动少儿图书馆事业符合迅速增长的少儿阅读需求, 进而为建设和谐城市文化打下物质基础。

2. 少儿图书馆增强为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服务能力。

少儿图书馆应主动融入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之中。首先找准定位, 增强参与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意识。建设和谐城市文化, 人人有责, 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参加, 少儿图书馆也不例外。它是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份子, 在政府统一规划下, 按照分工, 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文化建设任务。其次, 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参与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和谐城市文化建设, 对于少儿图书馆来说, 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需要少儿工作者不断探讨与摸索。再次, 目标、人员、经费三落实。少儿图书馆应将和谐城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总体计划当中, 配备专门人员, 提供经费保障, 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 实行奖惩兑现。

3. 少儿图书馆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服务延伸。

和谐城市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依靠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与发展, 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传承应从青少年做起。和谐城市文化是通过一个个公共文化空间来建设的, 人们利用和谐城市文化体系来接受、处理、传递文化信息。作为公共文化重要空间之一, 少儿图书馆针对和谐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仅仅通过传统的阵地服务已不能适应, 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理念, 探索服务的新做法。事实证明, 做好延伸服务, 是少儿图书馆在建设和谐城市文化过程中发挥教育职能的好举措。

总之, 少儿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有的放矢地做好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教育作用, 探索好延伸服务新思路, 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少儿图书馆发展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钟琪.少年儿童图书馆 (室) 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1.

[2]贺慧玉.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有职能的发挥[J].图书馆论坛, 1999, (4) .

[3]杜秦生.论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开拓[J].图书馆论坛, 1998, (4) .

[4]路倩.浅论加强中小学生信息素质育[J].中小学图书情报论坛, 2006, (4) .

[5]马宁.坚持创新发展延伸社会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 2007, (04) .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7篇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城市文化,进步

城市是现代文明与文化的产物, 因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与文化资源展现出自身的魅力, 可以说城市的文化发展程度直接反射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加快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 提高城市文化发展水平是每一个城市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的交流中心, 应当重点承担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任务, 积极调动多种现代化技术, 依托自身的馆藏资源以及人员优势等向大众传播文化, 加快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推动城市文化的进步。

一、城市社区图书馆特征与发展现状

1. 城市社区图书馆特征

(1) 地域性。不同于普通公共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域性特征。社区图书馆就是以社区地域为核心来开展服务,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社会需求所设置的能够满足社区居民这种需求与需要的文化中心, 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都十分清晰, 带有十分显著的地域性。

(2) 方便、为民。社区图书馆的创办主要针对社区居民, 为市民提供方便, 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十分广泛丰富, 基于社区图书馆这样的特征, 社区居民往往对社区图书馆产生一种特殊情感, 自然的亲近与信任, 甚至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 时刻体现出自身的主人翁地位, 自愿支持并参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3) 需求引导, 范围广。社区图书馆就是针对社区居民创设的, 根据社区居民分布、地域方位等来投建创设, 社区图书馆的规模、书籍类型、服务类型等等都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展开, 根据居民的需求状况来操作, 同时也会随着居民的实际需求量在不断改变。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填补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 社区图书馆以其灵活性的优势分布范围广、涉及面积广, 其数量也比公共图书馆更多。

2. 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

城市社区图书馆是随着城市拓展建设应运而生的, 社区图书馆是一种新型图书馆, 虽然其在规模、藏书数目、发展速度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公共图书馆相抗衡, 然而鉴于其优势的地理方位与布局体现出自身的灵活性、实用性与服务性, 正在以势如破竹的趋势席卷整个城市社区, 其发展潜能会与日俱增, 社区图书馆目前已经得到了多数城市市民的认同, 在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市民、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图书馆势必会成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

1. 城市文化发展需要社区图书馆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上空高楼林立, 城区范围极大拓宽, 甚至向四边郊区延伸, 一些新兴住宅区域遍布于城市周边, 更多的农业人口齐装上阵涌向城市, 成为城市社区中的新居民, 广阔的空间跨度, 有限的文化水平再加上公共图书馆特殊的方位布局等等都使得其文化传播能力、影响力十分有限, 无法波及边区社区居民, 减少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以及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熏陶和享受城市文化资源的机会, 城市文化的传播也举步维艰,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解决了这一问题, 社区图书馆以社区为单位, 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情况、社区方位、人口分布特征等来创建, 这样就使得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了读书、学习服务, 有利于社区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也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 社区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图书馆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社区图书馆担负着传播、传承城市文化, 教育社区居民, 普及社区文化等重要任务, 是社区居民思想交流中心、文化书籍的聚集地、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 在公共图书馆尾大不掉的现实情况下, 可以说社区图书馆发挥了灵活的调动作用, 其地位堪称公共图书馆的有力助手, 其地位与功能是不可低估的, 社区图书馆会成为城市文化普及与传播的主导力量, 必须加强对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拓展其普及范围, 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 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有力助手。

三、如何建设社区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进步

1. 借助高校图书资源, 服务社区图书馆

高校是城市重要的文化中心, 高校图书馆不仅馆藏资源丰富, 而且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一应俱全, 内部充斥着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 掌握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这些优越的客观条件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得细致周到, 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 技术与服务分配到社区图书馆中, 不仅能够提升社区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也能够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阅读学习的便利, 社区图书馆也应该尝试同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自身的网络信息系统, 通过掌握信息技术来享受来自于高校图书馆的书籍信息, 同时根据社区居民需求, 城市文化建设方向等来更新内部资源, 使社区居民享受到最新的信息咨询服务, 能够及时获得最时新的书籍。利用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来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及时服务, 无疑会加快办事效率, 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2. 创建科技园图书馆, 带动社区拓展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城区拓展的速度也极度上升, 很多城市的边缘地域被拓展开来, 然而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却常常被布局在市中心, 这些边缘社区无法享受到图书文化咨询服务, 可以通过创建科技园区图书馆来弥补空缺, 科技园区一方面从园区的科技发展出发进行建设, 同时也面向四外的社区居民开放, 以居民的需求和城市建设的文化主题为核心进行规划建设, 科技园图书馆不仅支持了城市科技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为社区居民的阅读服务提供了便利, 使社区人民能够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咨询,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 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3. 设置社区图书馆意见栏, 吸收群众意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 建设社区图书馆一方面是要推动城市文化进步, 但更重要的则是要发挥城市建设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作用, 通过社区图书馆为广大社区民众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倾听广大社区居民的心声, 为了做到这一点, 可以在社区图书馆中设置一个专门的图书馆意见栏, 鼓励广大社区居民针对城市建设, 城市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意见簿这一信息交流平台, 能够切实倾听广大社区居民的呼声, 根据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去建设城市, 革新城市建设的文化氛围, 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进步, 提高城市建设步伐, 具有科学的意义。

4. 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

在社区图书馆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地方政府行政主导作用的发挥, 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在推动城市文化进步方面发挥的作用, 将社区图书馆建设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位置,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本着教育社区民众, 丰富社区文化, 推动城市发展进步的原则, 来全面推动城市文化发展进步。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图书馆的发展, 政府可以直接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来, 全面统筹规划社区图书馆建设, 通过建立同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充分吸收和利用这些图书馆中优势的文献资源, 借鉴其管理经验创建一批更加科学/正规的现代化社区图书馆, 使其成为城市文化传播基地, 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 提高其办事效率, 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阅读便利, 使社区居民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当中, 接受一种全新的文化熏陶, 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 生活水平, 这样才能体现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图书馆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核心, 结合城市发展建设文化内容, 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 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城市文化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春来.论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 (1) :37-39.

[2]祝茵.图书馆和城市文化繁荣[M].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6) .

[3]成思行, 邓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M].半月谈, 2007 (22) .

[4]王雅琴.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4) .

[5]郑有义, 徐元锋.“快乐铁岭“唱和谐[N].人民日报, 2005一03—28.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8篇

一、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分析

(一)发展失衡的问题

针对新时期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项目来说,主要的实施主体是各地区政府部门,但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相应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领导干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有差异,导致各地区工作推行参差不齐,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社区图书馆达标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些城市社区图书馆总面积很大,经费很高,而一些面积很小,经费也很低。与此同时,针对新时期社区图书馆来说,往往是根据行政区进行划分和相应分布的,存在分布不科学合理的问题。

(二)发展不稳定的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社区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时间是比较早的,但之后由于历史问题而受阻。早在之前,很多地区的社区图书馆都已经有了相应的发展,但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算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也因为办馆主体不清楚以及工作人员认识不够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社区图书馆的有效建设,导致很多社区图书馆关门。发展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导致社区图书馆建设效率明显降低。

(三)服务效益较低的问题

针对当前的很多城市社区图书馆来说,往往都是单纯的守住摊位,针对大部分读者来说,相应的办证与图书馆服务人员之间的比率比较低,且图书外借测次等相关指标都需要改善[1]。相对于香港等地区的社区图书馆来说,很多别的地区的图书馆服务质量都比较低,相应的服务效益也很低,社区图书馆开办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产出之间差异性比较大,无法构成合适的比例。

(四)管理水平低

针对新时期城市社区图书馆来说,往往都要配备专门的专业化的管理者,通常都是让那些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担任。但对于大部分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来说,往往都没有专门学习过社区图书馆管理的知识,且往往存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经常更换的问题,导致当前城市社区图书馆存在管理不到位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另外,因为社区图书馆管理者往往还存在一部分兼职人员,导致图书馆开放时间不及时以及不科学的问题出现,无法从根本上发挥出图书馆的职能。

(五)宣传力度不够

社区图书馆一般都设在居委会中,而且面积都比较小,居民很少去居委会,很多居民家即使离社区图书馆很近,也不知道居委会里还有阅览室。造成了社区图书馆的闲置和图书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活动的开展[2]。

二、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保证政府支持度足够高

针对新时期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来说,其本质上属于社会性兼公益性的事业,其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还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从根本上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化效益。因此,针对各地区政府来说,必须结合本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情况,转变以往传统式的建设观念,给予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足够的重视,从社区图书馆建设政策、资金投入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充分彰显出主体推动的职能,科学规划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并实现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结合[3]。

(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合理应用社会力量

如果地区政府资金投资力度不足或者有限的话,就必须想办法社区图书馆建设所需的资金来源渠道,还要适当动员以及利益社会的力量,获取社会民众的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到社区图书馆建设工作当中去。另外,还要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图书捐赠活动当中,丰富社区图书馆的藏书,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拓展社区图书馆内图书的来源渠道,还能从根本上提升社区道德风尚。

(三)加大社区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力度

第一,要加大对社区教育基地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创新。针对我国新时期社区图书馆来说,属于基层文化机构,可以给予局面基础的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同时考虑到当地居民、外来居民、暂住人口以及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而采取相应有效的文化教育对策,鼓励不同的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图书馆文化知识培训,促进不同群体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不同群体局面的生存本领和生活质量。

第二,要加大对社区信息港的有效建设力度。要依靠公共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文化经济以及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以及文献信息,引导社区居民查阅丰富的网络图书资源,掌握关于法律、政策以及教育多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和谐社区以及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要想促进城市社区图书馆的不断建设,还必须加大相应的体制创新力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图书馆建设体制以及运作模式两大方面加强创新。结合发达国家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情况来说,在某一城市实施总分馆管理体制是比较有效的。该管理模式是指在各个城市的不同社区都创建分馆。针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合理分出图书资源以及人才资源,创建社区图书馆服务网点。这样可以实现总馆和各社区分馆的有效结合和网络连接,利于后期管理和服务,不仅可以实现各馆之间资源的有效流通和连接,还能从促进图书资源配置最优化,提升社区图书馆建设效益[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必须不断创新社区图书馆建设以及运作方式和模式,加大专业化管理人才培训力度,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社区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推动了社区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由于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等,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尤其是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必须明确实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社区图书馆建设及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问题,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莉.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的我国社区图书馆服务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9-11.

[2]郑直,张欣.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33-36.

[3]李玉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5):57-60.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化,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

在城市化过程中, 小城镇起着基础性和过渡性作用, 有人也把城市化称为“城镇化”。本文试图探索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城市化给乡镇图书馆 (室) 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巩固和发展乡镇图书馆 (室) 等问题。

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 科技和信息的集聚和利用, 人口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 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都有赖于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其中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1. 信息推动农村乡镇经济发展。

读科技书, 向书本要知识、要效益, 靠科技致富, 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大迫切需求。乡镇图书馆 (室) 要本着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 以最新科技资料服务于农村用户。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有关养殖、种植和农副产品的保鲜及深加工, 轻工、化工、电子、食品、建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及其信息, 以及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项目;还可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聘请专家学者、教授, 到现场讲授技术, 举办诸如“柑橘保鲜技术”、“食用菌栽培”、“毛竹制品深加工”、“美国红葡萄栽培”等专题讨论和培训;可以编制最新的实用技术资料, 为乡镇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产品创新提供有效载体, 还可建立服务信息网, 当好农民的市场顾问。

2. 发展先进文化的有效手段。

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要移风易俗,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 其中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加强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 把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成为倡导科学和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且必须指出, 城市化不仅要求经济功能的集聚, 同时也要求文化功能的集聚。加强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 是巩固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 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素养。

实践表明, 对一个人的成长, 包括智力水平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图书馆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以思想文化科学书籍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能使读者得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 乡镇图书馆 (室) 要利用其馆藏文献,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随着城乡的接壤, 农民的阅历丰富了, 视野开阔了, 人际交往加深了, 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也在加强, 原有根深蒂固的小农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从而形成了新型的农民和新型的乡镇企业工人和管理者, 人口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广大农民迅速向现代城镇居民转变,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图书馆 (室) 有了很大发展,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 制约着乡镇图书馆 (室) 的进一步发展。而加速城市化进程为乡镇图书馆 (室) 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 提供动力和需求。

根据世界公认的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 主要是看这个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 就算是基本实现了城镇化。所以说, 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 是集中人口居住, 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人口的集聚, 不仅为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创造了新的动力, 而且营造了对图书馆新的社会需求, 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所以说, 城市化为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2. 筹集建设资金创造条件。

城市化不仅要有利于吸纳农村人口, 而且要形成和发展支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好的主导产业是城市化的雄厚财力之源, 决定城市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 是使城市更有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不论形成什么样的主导产业, 都会大大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 并且逐步使产业的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有机的联系, 从而为筹集乡镇图书馆建设资金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城市化后可持续发展对策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 南接福建, 西连江西, 北邻安徽, 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接壤。1985年建为省辖市, 下辖江山市、开化县、龙游县、常山县、柯城区和衢江区, 2006年末, 总人口246.7万人, 共有107个乡镇, 2656个行政村。在近期刚刚出台的《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调整) 2006—2020方案》中, 预计到2020年, 衢州市的城市化程度将有质的飞跃, 中心城市规模向大城市转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到2020年衢州市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2%—83%左右。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需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扶持, 使乡镇图书馆 (室) 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截至目前, 已创建各类不同质量的图书室601家。在新世纪里, 如何巩固和发展、完善乡镇图书馆 (室) , 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的问题。

1. 以文化工程推动建设。

近年来, 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的“东海明珠工程”、衢州市 (县、区) 启动的“金走廊工程”、“特色文化村工程”等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工程建设项目, 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程建设。市、县、乡镇应积极进行“文化工程”规划, 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 建设农村文化项目, 发展乡镇图书馆 (室) 。如在创“特色文化村”、“金走廊工程”、“东海明珠工程”等评选活动中, 将建设乡镇图书馆 (室) 纳入评选范围;凡是被评为“特色文化村”或“金走廊工程”等的村庄, 都必须有一个达标的乡镇图书馆 (室) 。要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把它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目标中去, 责任到人, 而且要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不能搞形式主义。

2. 提升社会认知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 参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高涨。不难看出, 不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还是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 都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内容隐含其中, 并且作为一项基础性保障措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就是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而乡镇图书馆 (室) 的建设和发展, 在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有效提升乡镇图书馆 (室) 的社会认知度, 提高农民学习的意识, 才能使发展乡镇图书馆 (室) 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3.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乡镇图书馆 (室)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各乡镇经济情况、领导重视程度、农民参与情况不同, 图书馆 (室) 发展也不相同。我们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对落后地区予以特殊照顾, 另一方面也要正视现实, 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提倡乡乡镇镇都有图书馆, 并为达到此目标而竭尽全力, 但不能保证乡乡镇镇都有图书馆, 只能按实际情况分阶段建设。二是乡镇图书馆 (室) 发展具有不稳定性。经费不稳定、领导和人员变动、年购书量的增减等等, 都会增加不稳定性。我们要看到这种不稳定性, 不为某些乡镇的后退而失去工作热情, 同时要采取措施, 最大限度地防范这种不稳定性。

4. 改革思路, 加大投入。

乡镇图书馆 (室) 要破除传统守旧观念, 不能老是停留在“等、靠、要”的旧观念中, 应努力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镇图书馆新模式, 即“在发展中经营, 在经营中发展”。除了搞以书养书等经营收入外, 还可扩大社会舆论的支持, 因地制宜, 向社会募款募物, 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 寻求自我发展道路, 加快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的步伐。如衢州市柯城区推出的“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 实现了各企业分头与农村对接, 企业出资建设乡镇图书馆 (室) 。开化县设立“农家书屋”基金会, 该基金会采取政府投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的方法, 到目前已筹集资金60万元, 采购图书8万册。这些有形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各乡镇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 提高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 编发信息资料, 服务于经济发展, 从而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 寻求经济支持。

5. 选试点, 树典型。

选试点, 树典型是扩大乡镇图书馆 (室) 在农村建设中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是做好后续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工作的探路石, 它们为全面展开乡镇图书馆 (室) 建设积累了经验。如江山市横渡乡淤头镇“农家书屋”试点村, 发挥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对有一定爱心与事业成功的人士, 可以倡导鼓励他们出资创办乡镇图书馆 (室) 。如原籍衢江区云溪乡的北京离休干部李丙富, 慷慨解囊, 出资120万元, 修建面积2200平方米、藏书2万多册的“云溪书院”, 造福了一方百姓。

6. 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要规范管理, 必须制度先行。乡镇图书馆 (室)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首先, 要固定开放时间, 固定管理人员, 完善借阅制度。乡镇图书馆要想巩固和发展, 人员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且人员素质可以说和一个乡镇图书馆 (室) 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要采取有力措施, 引进一批专业化人才,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造就一批既懂专业又具开拓精神, 善于敏锐把握信息的复合型人才。其次, 在业务上寻求市 (县) 公共图书馆的指导, 或派人参加公共图书馆举办的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衢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中心馆的衢州市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自动化管理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 对基层图书馆进行业务与技术上的辅导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俞仲英.衢州“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 2008 (8) .

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文化建设刍议 第10篇

一、目前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改善、资金不足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是辅助人们学习、查阅资料,丰富自身业务知识和阅读视野的重要活动载体,目前各地方图书馆建设差异加大,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图书馆投入较大,环境比较好,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及许多城市的图书馆建设存在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馆舍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一些地方的公共图书馆由于原来的基础硬件较差,现代化设备没有得到及时充实。虽然有些图书馆也使用计算机管理,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还很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

(二)现有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难以满足读者服务需求

现在图书馆网络电脑能够处理的网页是所谓“表层网”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静态的、可公开获得的,仅仅是整个网络信息量很小的一部分,而网上大量动态的、数据库网站所含的信息是无法下载和测定的。这部分信息资源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还尚待时日。然而,在信息技术全新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开始转向知识需求的形势下,现有信息服务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以网络信息为例,网络信息的特点是无序、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多结构、多垃圾,用传统的方法根本无法处理,以致“信息淹溺,知识饥荒”、“信息孤岛”等问题日益深刻化,传统的图书信息服务和原有图书设备不能满足当代读者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信息的再加工难题未解

现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通常是提供信息源的目录、文摘或全文,主要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数字化、存贮、分类、传输、检索等。通过图书馆书目、联机检索、搜索引擎、网上浏览等提供信息。至于信息是否有用,还要通过读者对信息的选择、吸收和评价。现有的信息服务功能,基本上没有超出传统图书馆机构的框架。人们迫切需要信息服务部门对信息进行知识密集型加工。然而,现有检索方式只能解决1%的用户“已知已有”信息和1%用户“已知所缺”信息,而对98%用户“不知所缺”信息很少能提供。在众多媒体信息中,现有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局限于文本信息。在文本信息中,主要处理“浅海网”的信息。在“浅海网”的信息中,也仅能覆盖其中一小部分。奈斯比特说:“没有经过整理的信息不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敌人,当然更不是财富和资源。”信息资源建设是全球性难题。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捕获和转换人类知识的机构,而不只是简单地为了检索数据和信息服务。

(四)部分图书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设施,在有些地方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有不少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图书馆专业培训,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不强。人员继续教育不够,观念落后,达不到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要求。为此,造成图书馆人员素质偏低,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的服务,导致一系列工作质量不高。

二、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措施

根据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效应,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文化构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区图书馆的经费,特别是购书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经费的投入到位,使图书馆事业经费满足图书更新标准的需要。这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要保障。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对外展示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当前,应充分利用国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图书馆管理单位也要艰苦创业,勤俭办馆,千方百计开展各项业务和各种读者活动,争取政府财政的最大支持。

(二)硬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图书馆设施包括先进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图书编目系统、各种服务器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书架、阅览桌椅等图书设备。应该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创造幽静、典雅的阅读环境和文化休闲氛围,营造高质量的文化休闲环境。良好的环境建设有利于树立图书馆美好的形象,是提升图书馆功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图书馆建设也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图书馆环境文化具有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控制情绪、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广泛采用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设备,可以使读者能切身感受到先进文化、先进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公共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合理组织图书馆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保证,是图书馆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则。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工作,也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制度文化根植于图书馆产生、发展的实践之中,随着图书馆各项实践活动的发展,图书馆制度文化对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图书馆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特征性、历史延续性和时代客观性等个性特征外,还具有共性化特征,即为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因此,在建立公共图书馆制度时,应把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创新机制是要创新原有的图书馆制度文化,这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四)加强公共图书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而作为图书馆,其不同的科室性质在人才需求上也是不同的。例如,从事读者服务与从事基础工作和网络技术工作就不同;同在服务部门,阅览部、流通部、期刊部、特藏部等又有所不同。因此,图书馆在考虑员工的发展和培养上,既要重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和引进,优化队伍结构,使他们在本领域中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成为本部门的科室主任或业务骨干,还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评价能力,为相关人员开展学科参考咨询工作,从而使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图书馆又要培养原有人才,及时“充电”、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为馆员提供和创造一切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提倡和鼓励他们在职学习和进修,采取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改变学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公共图书馆事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另外,图书馆还应该开展馆际之间的互访活动,选派馆内业务骨干到优秀图书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经验和技术技能,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业务素质,推动图书馆科学管理。

总之,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图书馆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必由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位公共图书馆人员的迫切愿望与神圣职责。

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第11篇

一、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意识较为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求普遍提高。边境开放城市虽然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但其根本的服务意识依然比较落后。图书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藏书阶段, 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花费在对图书的整编和保管方面, 对服务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仅仅停留在图书的借阅方面的礼貌和态度, 而未能从根本形成以读者为中心, 针对读者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2、服务管理僵硬化, 不够弹性。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是个程序化较强的工作, 因此, 长期养成的习惯就是在图书馆设立许多规章制度, 如设定固定的开放时间, 这对于一部分上班族或是时间与开放时间不统一的读者来说, 就不够方便。此外, 图书馆借阅手续较为复杂, 一些图书馆实行的依然是传统的借阅方式, 而非电子化系统, 这样使得很多可以在网上操作的都必须通过图书馆操作, 一方面加大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不利于读者的省时便捷, 服务管理的僵硬化势必影响图书馆工作与境外的交流和优化运转。

3、服务质量相对较差。

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冲突就是, 一方面, 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知识水平的有限, 对于一些专业的图书馆分类和管理了解还不够透彻,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加之语言的一些障碍, 使得图书馆里虽然藏书很多, 但读者想要的和能借到的却很少。另一方面, 一小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素质, 服务态度不够热情, 读者的满意度较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边境开放城市的图书馆的整体功能未能全部发挥, 严重制约着图书馆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与时俱进, 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图书馆引入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须。因此, 建立电子阅览室和电子信息系统成为加强和改进图书馆服务工作最迫切的要求。要增强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职能, 加大二次文献的整理力度, 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活动。利用翻译软件, 加大对外文网站的浏览力度, 收集整理外文网络资源, 并刻录成光盘, 加快完善特色数据库建设。尤其是根据我馆的实际, 加快建设和完善俄文系统和信息的浏览和收集, 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扩大俄文书籍的馆藏量。做好本地优秀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工作, 此外, 还应以读者为中心, 为所在地区的学生和有关部门提供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 教育, 农业等专业资料,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有效的资料和服务。

2、结合当地实际, 开展特色的图书馆项目服务。

县 (市) 级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根基, 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更应该如此, 肩负着中外友好交流的中枢的使命, 更应该结合当地实际, 开展特色的图书馆项目服务, 在交流中学习服务理念, 发现服务问题, 改进服务方式。如绥芬河图书馆

就结合当地实际, 利用和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好妈妈俱乐部开展了“中俄家庭教育互动交流”, 通过送家庭教育及少儿类等图书, 策划及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邀请社会人士分享家庭教育成功经验等活动, 加深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中俄两国的友谊和发展。

3、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契机, 深化服务内容和项目。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简称“文化共享工程”) 是2002年4月, 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 它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 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 (市) 、县 (市) 以及部分乡镇、村和街道 (社区) 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 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方式, 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深化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项目, 县 (市) 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中心枢纽的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基层信息网点的建设, 从而多途径, 快速度地为当地农村和基层用户传播农业资讯等有用信息, 当好咨询顾问的角色, 为基层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信息上的便捷和咨询上的方便, 进而也在客观上促进边境开放城市图书馆服务内容和项目的深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边境开放城市的图书馆应该结合自己的地方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 在遵循“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原则上, 积极地改进自身的服务, 端正服务态度, 深化服务功能, 塑造自身的品牌,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 跟得上发展, 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更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向》, 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6年。

[2]胡晓霖:《如何提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水准》, 《科技广场》, 2010, 8。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物理课下一篇:环境建设研究